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成都西北重镇犀浦的历史考

成都西北重镇犀浦的历史考

成都西北重镇犀浦的历史考

成都西北重镇犀浦的历史考

摘要

犀浦是成都周边重镇。关于"犀浦"的历史,流传较广的说法是:秦代以前,犀浦镇一带称作"墀埔",

关。

"[1]

"

秦惠文王后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秦在古蜀地置成都县并令"(张)仪与(张)若城成都",按秦首都咸阳建制修筑成都城墙,"周回十二里,高七丈".任乃强先生说:其城也不过"纵横径三里,仅当今城(明代修建的‘九里三分’成都城,引者注)面积九分之一而已。然在周秦间,已为大城,可比咸阳矣。"[2]成都据此也成为中国有确切史料记载的最长时间城址不变的城市。

成都之所以又名"龟城",其来源是张仪修成都城时太艰难了。因为当时的成都一带低洼潮湿,土质松软,需要取土填埋,故而屡筑屡圮,花了不少时间。后来应地形而修,立基础于高亢之处,弯弯曲曲也只有随它了。这样的结果就造成成都城不仅分为大小城,而且城墙南北不正,非方非圆,曲缩如一个乌龟,故而成都城在古代被称为"龟城".在古代,神龟是吉祥灵异之宝物,人们便杜撰了神龟示迹的传说。《搜神记》《太平寰宇记》中就有此记载。

南移。

作用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中"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排除了水洼。从此,成都平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5]因为李冰修建都江堰时在成都"穿二江",故有了"犀浦".

二、"犀浦"为县为镇的历史。

"犀浦"的正式存在与得名,是因为李冰治水。它的历史是先为县后为镇。《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犀浦县,唐置。取李冰所造石犀为名。宋省为镇。"[6]这是有依据的。

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中记述:"犀浦县,本成都县之界,垂拱二年分置犀浦县。昔蜀守李冰造五石犀,沉之于水以压怪,因取其事为名。"这事在《华阳国志·蜀志》确有记载:"(李冰)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在古人眼里,犀牛是镇邪神兽,将神兽石犀沉于水,此处即为"

[7]《宋

之地的"386

"

在成都西外属犀浦县,一名百花潭。"还记载说,宋太平兴国年间,犀浦县共辖二十乡,县境东到今成都杜甫草堂和百花潭一带。该书"华阳"条文说:"杜甫宅在西郊外,地属犀浦县。接浣花溪,地名百花溪。"由此可见,古时犀浦县的规模很大,包括今之成都所辖的杜甫草堂、百花潭一带,均属犀浦县管属。

在犀浦置县期间,诗圣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于至德、广德年间,到成都投靠节度使严武,便寓居于此。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因浣花溪"草堂初成",遂作《梅雨》诗: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吴船

"南

虽然现已经废县为镇,归郫县管辖了,但仍然还是非常繁荣富强之地,在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等各方面都很不错的大镇。杜甫有诗说:"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别人就以为犀浦也有梅雨季节,错了!蜀地是没有梅雨的,只不过杜甫出门的时候是梅子熟的季节,又刚好遇到下雨罢了。我担心以后的人以此为依据就说蜀地特别是犀浦有梅雨季节,那就太错误了,所以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专门说一下!

范成大之说可以证明,犀浦在宋代已经由县改为镇,划归郫县了。

那时,成都西郊和犀浦境地之浣花溪一带,的确风景如画,景色怡人,其二十里河岸驿道,遍植佳木奇花,梅树连阵成荫。南宋大诗人陆游宦游蜀地时,就深有感叹:"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还值得提及的是,犀浦境内的国宁观,曾经古楠森森,巍巍然,笼盖四野,好一道景物奇观!陆游在其《犀浦国宁观古楠记》中这样写道:"犀

19

1985

"的"犀",

在中国历

坚固,锋利,如:犀烛,比喻能明察事理者;犀光,形容锐利的目光;犀舟,指坚固的船只;犀车,指坚固的车子;犀刻,形容观察事物锐利深刻。

强,强大。如:犀弩,指强劲的弓弩;犀军,指强大的军队。还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目光等的尖锐锋利。如:话锋犀利,目光犀利。更重要的是,犀牛虽然看起来有点笨,还丑陋,但是在古代的传说中却是灵异之物。

古书记载,犀牛名通天犀,犀牛角有白纹,感应灵敏,所以称犀牛角为"灵犀".古代迷信,认为石刻的犀牛置于岸边可镇压水怪。扬雄《蜀王本纪》记载:"江水为害,蜀守李冰做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桥下,二枚在水中,以厌水精,因曰石犀里也。"[12]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唐岑参《石犀》诗:"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古人十分看重犀牛,尤其是犀牛角。它确实是中药,还是贵

答》:"

诗:

意思。

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词:"玉立娉婷,一点灵犀寄目成。"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四折:"没揣的灵犀一点潜相引,便一似生个身外身。"明王玉峰《焚香记·盟誓》:"但得皆如意,两情称。始信一点灵犀,诚通海神。"

长期相处的人,对对方的性格、举止、习惯很了解,在某些时候甚至不需要语言来交流的。有时候他一个眼神,你马上就能会意,这就是心有灵犀。

关于"犀浦"的"浦"--《说文》:"浦,濒也。从水,如"可知"浦",形声。从水,甫声。本义:水滨。《辞海》释"浦":水滨。《诗·大雅·常武》:"率彼淮浦。""浦",又是通大河的水渠。

《吴郡图经续记》卷下"治水":"或五里七里而为一纵浦,又七里或十里而为一横塘,因塘浦之土以为堤岸。"《辞源》释"浦",还说是河流注入江海的地方,如《文选·三国·王仲宣(粲)〈登楼赋〉》:"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综合诸家解释,"浦"当有三个意思:水边。如:浦淑,指水边

与中国历

1987年版。

[2]1987年版。

[5]

[6]

[7]

[8](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2015年版。

[9](南宋)范成大:《吴船录》,见《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2年版。

[10](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79年影印版。

[1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

[12](汉)扬雄撰,(明)郑朴辑《蜀王本纪》,四川大学图书馆编《中国野史集成》,第1册,巴蜀书社1993年版。

[13]陈永正:《李商隐诗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0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