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安徽省201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纲要详细解读(全册)

安徽省201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纲要详细解读(全册)

安徽省201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纲要详细解读(全册)
安徽省201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纲要详细解读(全册)

安徽省201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纲要解读

必修1《经济生活》(共25个考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考点】 1、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B】

1、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要使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是指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①价值尺度:货币像尺子一样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标价、价格多少钱、价格标签);

②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互不相欠(支付了、购买了、付款多少钱);

③支付手段:先取货后付钱、先付钱后取货(支付债务、地租、税款、利息、工资等);

④贮藏手段:贮藏财富(“保存”、“退出流通领域”)

⑤世界货币:外汇、美元、“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等等

【考点】 2、知道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A】

1、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①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②功能:信用卡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等功能。③优点: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了解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

①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②类型: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③特点:凡在银行开立支票存款帐户的,银行给予空白支票簿,存户可在其存款金额内签发支票。银行按照票面上签注的金额付款给持票人。

【考点】 3、了解汇率变动的表现及影响【A】

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则有利于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有利于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

4、“升进”原则:本国货币升值,有利于本国的进口。例如,人民币升值,则有利于我国进口。

【考点】 4、知道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A】

(价格变动的原因、某商品价格上涨或下降的原因)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成本)是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决定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物以稀为贵);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货多不值钱)。(直接因素)

3、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等。(间接因素)

【考点】 5、6、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B】;说明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C】

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买落不买涨)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较大。(盐、金银首饰)

③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举例)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考点】 7、8、知道几种消费心理【A】;比较不同消费行为的差异【B】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跟风、顺大流、追求时尚和潮流——辩证看待)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辩证看待)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炫耀、显摆、与自身经济实力不符——不值得提倡)

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追求实际,讲究实惠——大力提倡)

【考点】 9、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C】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学会合理消费,坚持可持续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要坚持不奢侈、不浪费,文明节俭。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 1、了解储蓄存款,购买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投资知识【A】

1、储蓄存款:①含义:略。②机构:主要是各商业银行。③目的:略。④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⑤种类:活期储蓄、定期储蓄

2、商业银行:①含义:略。②主要业务: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③作用:略。

3、股票:①含义:略。②股东权利: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收取股息、分享红利。③股票基本特征: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可以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买卖。④股票投资收入:股息或红利收入,来源于企业利润;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⑤股票投资基本特征:高风险、高收益。

4、债券:①含义:略。②组成:期限、面值、利率、偿还方式。③种类:国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5、商业保险:①含义:略。②种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③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6、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储蓄存款安全便捷、收益较小。股票高风险、高收益。证券是稳健的投资。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投资。

【考点】 2、阐述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B】

1、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个环节,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的企业成败。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不会真正取得成功,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

秩序的治本之策。建立诚信制度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考点】 3、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C】

1、权利(8个):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2、原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

3、维权: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义务为前提的;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考点】 4、5、了解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A】;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C】

1、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和自主选择职业。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

2、树立竞争就业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就业。为此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3、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的职业,都是社会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就业形式多样化,人们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就业。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考点】1、理解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B】

1、表现: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

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距。

【考点】 2、通过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项目,说明国家财政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作用【C】

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缩小收入差距、教育、社保、医疗等)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行业、中西部、农业)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通缩—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胀—紧缩性财政政策)

【考点】 3、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A】

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税、利、债、费)。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占比达80%以上)

【考点】 4、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树立纳税人意识【B】

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 1、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考点】 2、解释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B】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①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必须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社会征信体系;③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考点】 3、通过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典型实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C】

1、宏观调控的原因:①市场调节局限性;②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2、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考点】 4、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含义【B】

必须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考点】 5、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C】

目前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国家的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这样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考点】 6、知道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形式【A】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考点】 7、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B】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安徽省201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纲要解读

必修二《政治生活》部分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考点】 1、知道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的有关规定【A】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重要方式,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③监督权(主体是公民,对象是国家机关其及工作人员)。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考点】 2、了解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A】

3、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是什么):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其中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都实行差额选举。

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考点】 3、说明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C】

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重要性(为什么):①公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③行使好民主选举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2、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怎么样):①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②公民应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责任感。③公民应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出于公心,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考点】 4、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A】

民主监督的渠道和方式:①信访举报制度(方式:写信、打电话、当面指出等);②人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④还有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活动等。

1、民主监督的意义: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②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民主监督的要求:①从公民态度上说,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②从公民的行为方式上说,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考点】6、知道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A】

1、间接参与决策形式:民主选举人大代表进行决策。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是公民间接参与决策的方式。它要求选出的决策者必须代表民意、反映民情、体现人民利益。

2、直接参与决策形式: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③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④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考点】7、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与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B】

1、村(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形式:①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干部;②通过村民会议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③制定和遵守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④通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监督村委会的工作。

3、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青年学生要着眼于未来发展,采用不同方式,尝试参与民主管理的活动,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增强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提高实际本领。

【考点】8、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C】

1、有利于公民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2、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祥和社区。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考点】 1、理解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B】

1、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职能;(4)加强社会建设职能;(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

2、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考点】 2、说明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C】

1、对人民: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2、对政府: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威信;

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4、对社会: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考点】 3、选择政务公开、质询等措施,阐明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B】

1、行政监督体系:内部监督(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2、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1)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2)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3)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4)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建立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

3、政务公开的意义:(1)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2)更好的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工作,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考点】 4、说明政府的权力不能滥用,行使能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C】

1、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造福于民;一旦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

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

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

行,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考点】1、知道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A】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考点】2、了解人大代表的产生、权利及职责【A】

1、产生:我国各级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间接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直接选举)。全国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2、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人大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职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考点】3、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的特点。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④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考点】4、阐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B】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2、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考点】5、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B】

1、特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考点】6、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机关。

2、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2、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考点】7、了解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A】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考点】8、概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C】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3、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考点】 1、2、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A】;了解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A】

1、构成:主要有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主权国家是最基本的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3、义务: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义务。

【考点】 3、说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国家【C】

1、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考点】 4、理解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B】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的根源。

【考点】 5、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C】

1、维护我国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基本依据。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2、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考点】 6、知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A】

1、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2、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平衡,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

【考点】 7、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竞争的特点【A】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目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当今世界,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关心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考点】 8、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②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安徽省201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纲要解读

必修 3《文化生活》部分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考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A】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考点】 2、理解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B】

1、影响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影响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影响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考点】3、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C】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考点】4、说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及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C】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考点】1、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作用【B】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考点】2、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B】

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考点】3、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C】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考点】4、7、理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B】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B】

文化创新途径:(1)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2)基本途径之一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3)基本途径之二是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4)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5)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6)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考点】5、知道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A】

1、含义: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同时,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考点】6、说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C】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考点】8、了解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及特点【A】

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主要方式:(1)商业活动;(2)人口迁徙;(3)教育。还有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考点】9、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B】

1、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考点】1、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C】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灵魂。

【考点】2、知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A】1、源远流长:主要见证:(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2、博大精深:表现:(1)独特性(独树一帜的文学艺术,独领风骚的科学技术);(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考点】3、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A】

1、含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例如,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等等。

【考点】4、说明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C】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2、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3、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1、正确看待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B】

(1)共同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都是文化中糟粕的东西,对社会都有严重的危害,应当加以科学对待。(2)含义不同:落后文化是指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势表现出来;腐朽文化是指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3)态度不同:对待落后文化,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对待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考点】2、理解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意义【B】

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考点】3、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考点】4、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B】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安徽省201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纲要解读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部分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辩证唯物论、认识论)

【考点】1、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B】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在于客观实在性,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还具有可知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运动的物质和脱离物质的运动,都是根本不存在的。

3、运动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考点】2、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B】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考点】3、知道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A】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考点】4、理解人们在尊重客观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B】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普遍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考点】5、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考点】6、说明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追求真理与时俱进【C】

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属性和特征:(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3)真理都是具体的: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

【考点】1、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

(1)联系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具有客观性,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考点】2、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

1、原理:整体与部分的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1)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2)二者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要求:整体与部分的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考点】3、学会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C】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方法论要求: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考点】4、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

1、发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中的困难。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心得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这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考点】5、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C】

1、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立统一。

2、基本属性:对立属性和统一属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①含义: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②关系: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考点】6、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B】

1、矛盾即对立统一,这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考点】7、说明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C】

1、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坚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考点】8、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B】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考点】9、阐释创新的重要哲学意义【B】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唯物史观、价值观、人生观)

【考点】1、理解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B】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考点】2、了解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A】

1、事实判断: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基本属性、发展规律作出的判断。

2、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做出的判断。

【考点】3、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B】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表现如下:(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考点】4、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C】

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归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考点】5、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B】

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生活的根本途径。)

2、客观条件: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要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3)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考点】6、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B】

人的价值包括两个内容,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学业水平测试中重要的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针对非选择题)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发展。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2、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既尊重客观规律性,又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和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坚持实践,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正确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4、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

5、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6、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的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7、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8、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和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9、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这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10、矛盾的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1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1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1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1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起着主导作用,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影响事物的性质。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是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同时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16、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四)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人生观

17、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8、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这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9、人生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2016年5月王孟军编辑)

2016年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公告

https://www.sodocs.net/doc/5013193116.html,/anhui/ 2016年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公告 温馨提示:2016年安徽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公告暂未发布, 预计招聘工作总体时间安排如下: 4月中旬发布招聘公告,4月下旬报名与资格初审,5月中旬统考笔试,6月公布笔试成绩,7月份组织专业测试,8月体检、考察并公示,9月底前完成报批聘用工作。中公安徽事业单位考试网建议您参考去年考试公告,了解考试安排,提前备考。以下为2015年安徽省直事业单位招聘909人公告 为做好2015年度省直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工作,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和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皖人社发〔2010〕78号)规定,现就2015年度安徽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 (一)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二)坚持考试考察、择优聘用。 (三)坚持统一组织、分工负责。 二、招聘计划 经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核准,2015年度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909名,招聘计划(岗位)等信息于4月15日起同时在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安徽先锋网、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安徽省人事考试网、安徽人才网及相关媒体上统一发布。 从2015年度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计划中统筹安排58名招聘计划,用于定向招聘经我省统一组织、服务期满、考核称职(合格)以上等次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以及中央和外省组织选拔、服务期满、考核称职(合格)的安徽籍“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最新招考信息及备考资料请关注: 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网(公告信息/备考资料),实时更新。 三、招聘条件

2015—2016年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内部押题密卷及答案

2015—2016年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内部押题密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本大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 我国政府派出海监船和海巡船在钓鱼岛海域巡逻,体现了我国政府的( )。 A. 政治职能 B. 经济职能 C. 文化职能 D. 社会职能 参考答案:A ? (2). 习近平同志提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一论断最能体现下列哪项哲学原理?( ) A. 矛盾同一性原理 B. 矛盾普遍性原理 C. _矛盾特殊性原理 D.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参考答案:C ? (3).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各条统一战线中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 )。 A. 爱国统一战线 B. 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参考答案:A ? (4). 下列有关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关系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 B. 经济体制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 C. 经济体制反映了社会关系的根本性质 D. 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C ? (5). 下列关于我国文学史上诗人与诗派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派 B. 岑参、王昌龄、高适——边塞诗派 C. 范仲淹、辛弃疾豪放派 D. 李清照、柳永、陆游——婉约派 参考答案:D ? (6). 下列公务性文体中属于上行文的是( )。 A. 通知 B. 请示 C. 决议 D. 公报 参考答案:B ? (7). 下列有关大气压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气压强是由于地球表面空气重力而形成的压强 B. 一般来说山底地区的大气压强大于山顶地区的大气压强 C. 随着温度的升高大气压强会越来越低 D. 标准大气压强采自标准大气条件下海平面的气压 参考答案:C ? (8). 下列关于物理现象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思想政治教育大纲

第一条 为了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进行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工作,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第三条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着眼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新型革命军人,引导官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始终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真正做到打得赢、不变质。 第四条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二)贯彻以人为本要求。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尊重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坚持启发疏导、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统一,促进官兵全面发展。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军事训练等各项工作中,贯穿到完成多

样化军事任务中,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完成各项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四)注重增强实际效果。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质量效益,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想进步与保持心理健康、加强思想教育与完善政策制度结合起来。 (五)加强实践活动培育。发挥军事训练、部队管理等实践活动具有的特殊思想教育功能,引导官兵在完成任务中培育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 (六)积极推进改进创新。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吸纳先进文化,体现时代精神,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第五条 总政治部主管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全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工作。总政治部宣传部归口承办全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工作。 各级政治机关主管本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级司令、后勤(联勤)、装备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工作。各级政治机关宣传部门归口承办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工作。 第六条 各级党委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坚持议教制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原则,确定重要教育任务,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党委书记是管思想、抓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负起领导责任。 第七条 政治委员和政治部(处)主任应当以主要精力抓思想政治教育,认真调查研究,精心部署安排,进行授课辅导,深入实际指导,切实抓好落实。 政治协理员、政治教导员和政治指导员,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掌握官兵思想,认真备课施教,指导官兵讨论,组织教育活动,进行随机教育。

2016年亳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6年安徽省亳州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录工作人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以下各项中,属于空间技术的是(C ) A.探空气球 B.人工降雨 C.卫星通讯 D.大气环流探测 解析:空间技术就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技术,又称太空技术和航天技术。 2.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合同的是(A ) A.国家订购合同 B.供用电合同 C.房屋租赁合同 D.劳务合同 解析:行政合同也叫行政契约,指为达到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实现目标之目的,与之间经过协商一致达成的协议。在行政合同之中,并非以民事法人的身份而是行政主体的身份与行政相对人订立关于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以合同的方式来达到维护与增进公共利益的目的。在其间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 3.使用常用科技名词必须规范,在信息网络技术中,以下哪个科技名词是规范的?(A ) A.因特网 B.国际互联网 C.区域互联网 D.信息网 4.(C )不是市场经济主要规律。 A.价值规律 B.竞争规律 C.调节规律 D.供求规律 5.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B ) A.犯罪着手以前犯罪 B.着手之后犯罪 C.预备阶段 D.犯罪中止之后 6.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先后定都于南京和北京,这个朝代是(C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7.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C ) 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 D.是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8.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C ) A.是不可靠的 B.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是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的 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因为它(A ) A.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B.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C.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D.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10.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的区别在于(B ) A.是否承认必然性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B.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C.是否承认偶然性 D.是否承认因果联系的复杂性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B ) A.各国民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C.欧洲的国际资本市场 D.西欧和北美的国际资本市场 12.某日,田某在班里银行信用卡时,发现几年前高考时本乡赵某冒用自己名字顶替上了大学,赵某侵犯了田某的(C ) A.名称权 B.荣誉权 C.姓名权 D.名誉权 13.人民民主专政(D ) A.是一种专政而不是一种民主 B.是一种民主而不是一种专政 C.是一种对全体公民的民主 D.是一种新型专政的国家制度 14.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A ) A.不会发生 B.可能发生 C.取决于商品数量 D.是不可能的 15.著名作家姚雪垠有句名言:“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A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 C.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争斗 D.矛盾着的事物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 16.管理学上一个有趣的定律叫“酒与污水定律”。意思是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里,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D )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B.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变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17.(B )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生产要素 D.生活方式 18.小王小时候被人收养,长大后生父母要求其赡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小王必须承担赡养义务 B.小王承担赡养义务需要养父母同意 C.小王可以不承担赡养义务 D.小王须放弃养父母赡养义务 19.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A )对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A.被告 B.原告 C.行政复议机关 D.第三方

2016安徽省直事业单位试题

2016安徽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公基二) 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2015年10月29日在北京胜利闭幕,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_____的发展理念。A和平 B稳定 C共享 D法治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而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 A加强党的领导B全面 C从严D民主集中制 3. 每年的5月12日不仅是护士节,还是我国的___日。 A学习雷锋B防灾减害C禁毒D国耻 4.在2016年3月的人机大战中,可以学习并模仿人类下棋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序AlphaGo 以4:1战胜了韩国棋手李世石,这也代表着人工智能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人工智能的出现及其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在于: A.改变了人类对意识的能动活动活动 B.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C.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峰峰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的内容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人民政协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 A.进行政治协商,制定国家法律 B.检查政府工作,任免政府领导人 C.开展政治协商,进行民主监督,实行参政议政 6.2015年1月,习近平在中央财政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去”的是: A.去产能B去短板C去库存D去杠杆 7.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资源配置的全球化D资本的全球化 8.党的十八大提出从2010年到2013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它们是: A.国内生产总值和外汇储备量倍增 B.外汇储备量和进出口贸易额倍增 C.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 D.进出口贸易额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

思想政治教育大纲-(1863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加强 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制定本 大纲。 第二条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进行的理论武装和思想引导 工作,是党对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是加强军队全面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第三条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着眼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保 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 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新型革命军人,引导官兵始终 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始终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 旺盛的战斗精神,真正做到打得赢、不变质。 第四条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 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二)贯彻以人为本要求。始终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尊重 广大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坚持启发疏导、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 相统一,促进官兵全面发展。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贴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 的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军事训练等各项工作中,贯穿到完成多

样化军事任务中,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完成各项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和思 想保证。 (四)注重增强实际效果。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质量效益,把解决 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想进步与保持心理健康、加强思想教 育与完善政策制度结合起来。 (五)加强实践活动培育。发挥军事训练、部队管理等实践活动具 有的特殊思想教育功能,引导官兵在完成任务中培育革命精神、优良作 风和高尚品德。 (六)积极推进改进创新。继承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吸纳先进 文化,体现时代精神,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 紧贴官兵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第五条 总政治部主管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装 备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全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工作。总政治部宣传部 归口承办全军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工作。 各级政治机关主管本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级司令、后勤(联勤)、装备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工作。各级政治机关宣传部门归口承办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工作。 第六条 各级党委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议教制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原则,确定重要教育任务, 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党委书记是管思想、抓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负起领导责任。 第七条 政治委员和政治部(处)主任应当以主要精力抓思想政治教育,认 真调查研究,精心部署安排,进行授课辅导,深入实际指导,切实抓好 落实。 政治协理员、政治教导员和政治指导员,负责组织实施本单位思想 政治教育,掌握官兵思想,认真备课施教,指导官兵讨论,组织教育活 动,进行随机教育。

高一政治课程纲要

高中政治必修①经济生活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① 课程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经济生活》 授课时间:35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模块目标: 1.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2.提高主动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 3.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 4.热爱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祖国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课程内容及教学安排: 导语课:整体把握教材分享课程纲要(1课时)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内容标准】

1.1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1.2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3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安排】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3课时)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2课时) 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2课时) 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综合探究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2课时)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内容标准】 2.4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2.5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描述公司的经营表现与发展状况,阐述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

2016年马鞍山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6年安徽省马鞍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录工作人员考试 一、单选题(下面题目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1分,共30分) 1.为了维护朝鲜半岛及东亚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中国政府始终主张该地区的无核化, 并呼吁通过对话和协商的方式和平解决该地区的核问题。这表明( C )。 ①对话与协商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解决争端的唯一方法 ②我国主张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 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任何时候都反对使用武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告诉我们( A )。 ①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 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处理自身同自然界关系的首要问题 ③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类只能消极地听凭大自然的摆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某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入,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等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C.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D.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4.“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是以个人的视角,以整个互联网为视野,精选和记录在网上看到的精彩内容,为他人提供帮助,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价值。因此受到广大网民的普遍欢迎,给网站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表明( B )。 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科技创新必然给企业带来高利润 D.科学消费观是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统一 5.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表明( D )。 ①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②城乡居民对食品的需求量逐渐下降 ③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在增长④城乡居民吃的消费水平高,其他消费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6.行政赔偿的义务主体是( B )。 A.国家 B.行政机关 C.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D.致害行政机关 7.属于效力未定合同的是( D )。 A.无权代理人与他人签订的合同 B.代理人签订的合同 C.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签订的合同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签订的合同 8.述职报告侧重强调( A )。 A.成绩部分 B.做法部分 C.不足部分 D.改进部分 9.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是( B )发布的。 A.英国 B.德国 C.苏联 D.美国 10.某机关经过开会研究同意某公司增加一辆车的决定,应用下列哪种公文?( B ) A.请示 B.批复 C.决定 D.通知 11.“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以下哪个人提出来的?( B ) A.小岛清 B.邓宁 C.弗农 D.海默 12.“亚太贸易协定”即“曼谷协定”,有( B )个成员国。 A.5 B.6 C.12 D.17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C )首次完整论述的。 A.2002年 B.2001年 C.2000年 D.1998年 14.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是( D )。 A.自由贸易区 B.共同市场 C.关税同盟 D.完全经济一体化 15.中国的汇率制度是( D )。 A.浮动汇率制 B.固定汇率制 C.管理汇率制 D.管理浮动汇率制 16.“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夜雨”在( A )季节交替最多。 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17.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和谐文化的思想。《管子》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从哲学上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 C )。 A.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2018考研政治大纲

2018考研政治大纲

2018年考研政治大纲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 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与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点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自由与必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016年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专业知识笔试大纲(财会类)

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2016年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专业知识笔试大纲(财会类) 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统考笔试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考试大纲,供广大考生复习参考。 公共科目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一)和公共基础知识(二),其中,公共基础知识(一)适用于应聘管理岗位人员;公共基础知识(二)适用于应聘专业技术岗位人员。 专业科目包括:文秘类、财会类、计算机类、地质类、水利类、临床医学类六个专业科目。 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公共科目考试时限150分钟,专业科目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均为120分。 公共科目 一、内容及权重 (一)管理岗位——公共基础知识(一) 考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管理、国情省情等常识(40分),判断推理(20分),言语理解与表达(20分),写作(40分)。 (二)专业技术岗位——公共基础知识(二) 考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人文、自然、科技、国情省情等常识(30分),判断推理(30分),资料分析(15分)、英语(15分),写作(30分)。 二、题型及作答方式 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写作部分为主观题,其余部分均为客观题。 作答方式:客观题部分一律用2B铅笔在“客观题答题卡”上填涂作答;主观题部分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在“主观题答题卡”上作答。 三、题型介绍 财会类 第一部分行政事业会计核算 1、政府单位会计核算: 行政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安徽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资产核算(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负债核算(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净资产核算(包括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其他资金结转结余、资产基金、待偿债净资产); 收入核算(包括财政拨款收入和其他收入)与支出核算(包括经费支出和拨出经费); 财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及附注)的主要内容及编制。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资产核算(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待处置资产损溢等)、负债核算(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净资产核算(包括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等); 收入核算(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 支出核算(包括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等); 财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及附注)的主要内容及编制。 第二部分企业会计核算 1、基础会计:会计职能和目标、会计核算基础(包括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组织程序。 2、财务会计: 流动资产核算(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存货等); 长期资产核算(包括可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负债核算(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核算(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 收入、费用和利润核算; 财务报表编制(包括会计报表、附注)。 第三部分企业财务管理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对比分析 一、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 考试的学科范围 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世界经济与政治。 Ⅲ. 评价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

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Ⅳ.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四)试卷题型结构

2016年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全版!)

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1 . 下列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 )。 A:乡长 B:巡视员 C:司长 D:市长 答案:B[解析]非领导职务有8个: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和办事员。 2 . 下列不属于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的是() A:社会科学院 B:博物馆 C:学校 D:图书馆 答案:C[解析]学校属于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 3 . 公共政策执行的起始环节是() A:政策宣传 B:政策分解 C:政策实验 D:全面实施 答案:A[解析]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过程的起始环节和一项重要的功能活动。要使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必须首先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政策宣传就是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一个有效手段。

4 . 2000年1月20日,刘某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一种不锈钢衣架外观设计专利,同年7月10日获得授权。正常情形下,刘某的该项专利的有效期是()A:40197 B:40368 C:43849 D:44021 答案:A 6 .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答案:此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根本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铸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故选A。 7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D:妇女联合会

答案:D[解析]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因此本题选D。 8 . 小陈向老高借款10万元,约定1年内偿还,利率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3倍。小陈给老高打了欠条。为了确保借款的回收,老高还要求由裘某担任保证人,全额担保借款及利息的偿还。裘某答应了老高的请求,与其签订了保证合同。老高急等用钱,就将对小陈的债权转让给了老陈。假定在保证合同中没有约定保证方式,则有关裘某保证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承担一般保证责任 B: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C:承担50%的责任 D:不承担责任 答案:B 9 .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增强改革措施的()。 A:针对性,科学性 B:科学性,协调性 C:科学化,针对性 D:协调性,针对性 答案:B。 10 . 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在( )。 A:1989年

2016年下半年四川省直属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真题和答案与解析

2016年下半年省直属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真题答案解析 《综合知识》题本 (满分:100分,时限120分钟) 一、判断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 0 分) 1.某辞职后,利用保留盖有原单位甲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和授权委托书与不知情的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乙公司要求甲公司履行相关义务,甲公司不应履行。 2.甲与乙2016年12月1日约定,如果乙死亡,甲就帮乙抚养母亲,甲乙约定的是时间不是条件。 3.甲公司培育的一种可以净化空气的树木新品种不能授予发明专利。 4.单位犯罪时,单位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共同犯罪。 5.货车驾驶员某在厂区仓库卸货,倒车时操作不当,将一卸货工人压死,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 6.劳动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一样,无劳动能力就无民事行为能力。 7.某驾车上班途中与某所开货车相撞受伤,经交警认定某负主要责任,某所受伤害不构成工伤。 8.某的车因长期不洗制其车牌无法看清,某的行为构成故意遮挡车牌,可以处以警告或者罚款。 9.十五周岁的某结伙斗殴,公安机关对其进行询问,可以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到场。 10.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11.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共青团员的要求。 12.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13. 省矿产资源丰富,是西部乃至全国的矿物原材料生产和加工大省。 14.我国外交的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壑。 15.意见具有行文方向的兼容性,可以是上行文,也可以是下行文,还可以是平行文。 16.某市人社局用函回复了该市林业局就护林员工龄计算问题的询问。 17.重要公文应该标明“签发人”。 18.计划文书应该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19.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发票、、驾照等遗失一般写“遗失声明”,如若向某级机构报告遗失情况,应写“遗失申明”。 20.某科研所(事业单位)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21.事业单位人员的考核应当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评价,重点考核工作绩效。

2020年高考各科大纲-政治

思想政治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学科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综合检索和选用自己的“知识库”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准确描述试题所涉及的学科基本概念、观点和原理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全面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 论证和探究问题 ?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创见性作答 ?整合学科知识和方法,论证或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本大纲仅规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的考试范围。关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选修课程的内容由各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各自教学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1. 货币 (1)货币的本质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 金属货币与纸币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货币与财富 结算与信用工具 外汇和汇率 2. 价格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供给与需求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3. 消费 (1)消费及其类型 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类型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课程纲要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课程类型:高中教育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授课时间: 28课时 授课教师:杨滨瑜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知道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 2、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3、能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4、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导言课整体把握教材,分享课程纲要(1课时)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学生能够了解货币的作用和基本职能,解释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 2、在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基础上,归纳出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 3、结合日常生活事例,能够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对生产的影响。 4、通过走访家庭、调查问卷等方式,分析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变化,能够准确描述几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差异,树立正确的消费

观。 5、通过亲自参与日常经济活动,知道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确立正确的金钱观。 第1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 (1课时) 第2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2 (1课时) 第3课时信用工具和外汇(1课时) 第4课时影响价格的因素(1课时) 第5课时价格变动的影响(1课时) 第6课时消费及其类型(1课时) 第7课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1课时) 第8课时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1课时)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学习目标】 1、在分析我国电视机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归纳出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通过列举高新产品对生活的影响,体验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在列举我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能够说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3、通过收集所熟悉的公司资料,能够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 4、通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明白不同投资行为都是价值的增值,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5、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收集的经济生活案例的分析,体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价值。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的观念,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9课时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课时)第10课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课时)第11课时公司的经营(1课时)第12课时新时代的劳动者(1课时)第13课时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1课时)第14课时股票、债券和保险(1课时)

(完整word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程纲要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文化生活》 课程类型:必修 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授课时间:32课时左右 授课教师:王宝平 授课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10班和15班 课程目标: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5课时+复习考试2课时)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2课时) 体味文化(1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1课时);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2课时) 感受文化影响(1课时);文化塑造人生(1课时); 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1课时) 复习(1课时);考试(1课时)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7课时+复习1课时)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2课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课时);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课时)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2课时) 传统文化的继承(1课时);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课时) 第五课文化创新(2课时)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1课时) 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1课时);复习(1课时);然后进行期中考试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5课时+复习考试2课时)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2课时) 人民代表大会: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课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课时)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2课时)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课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课时) 综合探究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1课时);复习和考试(2课时)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7课时+复习和考试2课时)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2课时)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1课时);在文化生活中选择(1课时)

2016年滁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6年安徽省滁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录工作人员考试 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内括号内,每题1分,共30分) 1.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最终体现在( A )上。 A.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发展先进文化 C.发展生产力D发展生产关系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B ) A.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 B.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3.因果联系指.( D ) A. 一切先后相继的联系 B. 一切互相制约的关系 C. 一切必然联系 D. 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4.阶级是.( A ) A. 一个历史范畴 B. 一个经济范畴 C. 一个政治范畴 D. 一个思想范畴 5.从约束力的强弱角度上社会规范可分为.( C ) A. 成文规范和不成文规范 B. 一般性规范和社会设置 C. 常规.原则.惯例.律令 D. 习俗.道德.宗教.法律 6.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D ) A. 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 B. 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 C. 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 B )是加强学习的有力保证。 A. 讲学习 B. 学习制度化 C. 学习理论化 D. 坚持马克思主义 8.组织目标的制定过程基本上是( C )过程,它是不同利益集团争夺的结果。 A. 经济活动 B. 协商活动 C. 政治活动 D. 妥协 9.构成一个社区的最基本要素有.( A ) A. 一定的地域空间 B. 一定数量的人群 C.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有的某些共同利益 D.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在的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10.以下哪一种情况不是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 D ) A.教育投资 B.用于健康的支出 C.用于劳动力的国内流动和移民入境的支出 D.支付人力资本多的人获得更多的报酬 11.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提出者是( C )。 A.赖宾斯坦 B.内尔森 C.纳克斯 D.罗森斯坦 12.关于生育的微观经济学表明,发展中国家生育率高于发达国家,其原因之一是( C )。 A.发展中国家认为劳动力的增加可以增加产量,从而鼓励生育 B.发展中国家的孩童存活率低于发达国家 C.养育小孩的机会成本在发展中国家比在发达国家低 D.发达国家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比较成功 13.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是( C ) A.违约行为 B.正当竞争的行为 C.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D.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14.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 ) A.出生 B.10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15.杨某刚满16岁时进工厂当了工人,每月收入700元。除交父母一部分生活费外,其余都积攒下来,一年时间已有2000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杨某自作主张花1200元买了一件艺术品。由于父母反对,杨某决定将该艺术品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 据法律规定,杨某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属于( B ) A.无效民事行为 B.有效民事行为 C.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D.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16.下列遗嘱形式中,不需要证人在场即为有效的是( B ) A.口头遗嘱 B.自书遗嘱 C.录音遗嘱 D.代书遗嘱 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对象中能够授予专利权的是( A ) A.发明 B.科学发现 C.动物和植物的品种 D.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18.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 C ) 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 D ) 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20.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国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 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应受(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调整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调整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调整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调整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 A ) A.公平交易权的侵犯 B.人格尊严权的侵犯 C.损害求偿权的侵犯 D.选择服务自主权的侵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