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共预算论文

公共预算论文

公共预算论文
公共预算论文

题目:西方政府预算制度的起源、变迁及对中国的影响

课程:公共预算理论

学院(系、部):经济学院

专业班级:财政学

姓名:陈志明

学号:120202032066

完成日期2013 年9 月 2 日

西方政府预算制度的起源、变迁及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西方预算制度是在英国伴随着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斗争中产生并发展的,又是在美国以行政单位与权力机关的斗争中进一步变迁的,在变迁期间美国先后实行逐项预算制度、绩效预算制度、计划规划预算制度、目标管理预算制度、零基预算制度、自上而下预算、新绩效预算,并取得一定成果。西方的预算制度尽管在产生原因与产生基础上不同于中国,但仍然对我国的预算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我国预算制度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因素,同样我国预算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仍然需要在法律属性、公平透明等方面借鉴西方。

关键词:西方政府预算政府预算起源政府预算变迁影响

西方预算制度起源于英国,变迁成熟于美国,对世界各国的预算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着先梳理西方预算制度的起源和变迁历程,在对变迁过程中美国的预算制度进行罗列并分析其优缺点及实行的成果,最后探讨西方预算制度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预算制度进一步改革能够从中得到的借鉴。

一、西方预算制度的起源和形成

政府预算预算制度起源于封建社会末期的英国,并经过一系列的进程最终在英国确立,形成比较完备、涵盖范围较广且具有高度可行性的现代政府预算制度。

(一)萌芽阶段----封建贵族与国王的斗争。

1066年诺曼王朝建立之后,随着一系列的斗争与发展,英国国王成为当时欧洲权力最大的国王,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随意征收税赋。到约翰王朝时,由于与法国的战争失败,同时,国王还违反封建惯例,征取过多的继承金、协助金、盾牌钱等,并借故没收直接封臣的地产,引起当时包括封建贵族在内的广泛不满。

1215年,英国爆发大宪章运动,封建贵族迫使国王签署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宪章》,就国王与臣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确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原则和法度。《大宪章》限制了国王征税的权力,规定除了国皇被俘后赎身或其他特殊事项外,国王征收任何形式的非常税均需召集全体封臣到场共同议决并得到同意,正式规定了“非赞同无纳税”的税收原则,同时,还确立了臣民对国王违法所得有进行监督和纠正的权利。《大宪章》并没有产生完整的预算,较之于征税和收税的权力,公共支出

的数额和将这些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受到较少的关注[1]。14世纪,国王要开征新税或增加税负.必须经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同意和批准。

(二)发展阶段---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提高,逐渐形成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产阶级。由于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并没有得到相应发展,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矛盾逐渐加大,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出现,商品货币关系也逐渐发展起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出现了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的趋势[2],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机关的扩大、常备军队的建立、封建阶级权益的维持使得国家支出大幅增长。为了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统治阶级的奢靡生活,统治者加大了对新兴资产阶级和贫苦大众的税收水平和大量借债,而自己却不负担任何税收责任,这种肆无忌惮的横征暴敛严重损害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于是,刚刚成长起来的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一开始,斗争主要表现在对课税权的争夺上。大宪章运动之后,英国形成了议会,议会议员大都由封建贵族担任,资产阶级和平民大众仅少量担任,为了限制封建贵族对新兴资产阶级和农民、工人的剥削,资产阶级联合当时纳税较多的人,参与对课税权的争夺。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由僧俗大贵族参加的上院和由下级贵族与市民参加的下院。此后,下院的权力不断扩大,15世纪末,下院已经有提出财政议案和法律议案的权力。后来,斗争进一步扩大,表现为对财政资金的支配权的争夺,最终要求取消封建统治阶级对财政的控制和在财政上享受的特权,政府的各项财政收支必须事先制订计划,编制全年财政收支平衡表,经议会审查批准后才能执行,财政资金的使用要接受议会的监督,从而大大限制了封建君主的权力[2],形成了政府预算的雏形。

(三)形成阶段—议会控制预算的过程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资产阶级逐渐由争夺课税权转移到争夺支出权和控制皇室特权方面上,议会逐渐控制包括支出在内的所有预算权力。1678 年英国议会通过并确定了王室政府为执行其职能所需要的财政支出,必须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下议院批准,没有被批准的均为非法。资产阶级取得预算支出权,并限制了一部分皇室特权。1688 年议会确定了皇室年俸由议会决定,国王的私人支出与政府的财政支出不得混同,从而将“家计财政”和政府支出区分开来,基本形成公共财政。1689 年议会通过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权利法案》,确立

了议会为最高权力机构,重申不经国会批准王室政府不得强迫任何人纳税或作其他缴纳;规定征税收入和使用必须经议会批准,并采用按年度分配收支,在年前做出收支计划,提请议会审批和监督;国家机关和官吏在处理财政收支上必须遵守一定的法令和规章,规定了他们的权限和责任。[3]这些规定初步确立了政府预算的原则和步骤,使英国政府预算制度基本形成。

1760以后,议会进一步取消皇室自行征税的权力,皇室放弃其征收的税收收入,换取下议院批准的对皇室年度拨款。至此,资产阶级完整的控制了国家全部的财政收支。17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联合王国综合基金法案》,把全部财政收支统一在一个文件中,规定除特殊情况外,所有财政收入都要纳入这一综合基金之中,一切财政支出都必须从综合基金中拨付[3]。1816年,联合王国综合基金形成,全国财政收支统一于惟一的联合基金之中[3],英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政府预算。19世纪中叶,议会对财政权的控制最终得以实现。至此,英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国家预算,公共财政形成

二、西方预算制度的变迁历程及变迁形式

英国正式建立预算体制以后,迅速扩散到其管辖的地方,作为英国原来殖民地的美国建国后,接过英国的接力棒,成为西方预算制度变迁的领头羊。

(一)美国预算制度完变迁的历程

美国预算制度的变迁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其变迁原因是作为权力机关的议会同作为行政机关的总统之间对预算权力的争夺。前期(1789-1921),议会牢牢把握预算权力,总统处于弱势,中期(1921-1974),总统权力加大,把握预算权力,后期(1974-至今),总统的权力受到限制,议会和总统对预算权力的控制处于相互妥协的状态。

1、1789-1921:国会控制预算权力,总统只有否决权。

美国独立以后,联邦宪法明确规定“征税权由众议院提出,参议院可以提出或批准修正案”。用宪法的名义确定了国会对预算权的控制,国会可以独立自主的完成对税收和支出做出决定。但此时国会对支出只是一个总数的决定,不对财政支出的具体项目进行控制。1789年,美国成立财政部,首届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加强财政部对预算的控制,坚持在财政事务的强势领导,这使得国会支持对财政事务采取更强硬的立法控制[4]。1809年之后,国会立法禁止若干部门任意挪用财政资金,

并要求政府更加具体说明款项的理由和款项使用方向。南北战争后,政府财政支出增大,财政开始出现赤字,国会又进一步加紧对政府支出的控制,并采用更加严格的措施对国家支出进行监督。进入20世纪以后,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政治因素所美国开始出现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和贪污腐化现象[4],国会进一步加强对预算的控制。

2、1921-1974:总统权力较大,国会仅有预算决算权。

由于政府支出的扩大和贪腐的盛行,最终导致公众对政府政府产生了敌对态度,为应对这种顾虑,美国在1912年提交了确立总统指导下的预算程序的报告,1920年,时任总统威尔逊否决了议会提出的建立预算和总审计署的立法。1921美国颁布《预算与会计法安》,授权总统管理国家财政,使总统获得了宪法并未赋予他的预算建议权,正式建立起美国联邦政府统一编制预算制度[4]。总统可以通过其预算报告,提出联邦年度财政政策,提出联邦征税与开支之间的战略安排,提出各笔征税、各笔开支的总体计划。1939年,预算局从财政部分离出来,成为总统行政办公室的一员,联邦政府机构对拨款的要求必须通过预算局才能把预算提交给国会审批,使得总统对预算控制权得到加强.1950年,《预算和审计程序法》又强化了总统对预算的控制,明确授权总统控制“预算文件的形式和细节”,1955年,第二届胡弗委员会赞成强化总统在编制预算的权力,国会仅能要求总统对官僚的行动负责。

[4]

3、1974-至今:国会对预算制度的重新加紧。

尽管在1974年之前,总统在预算权中占优势,但国会并没有放松对全算权力的争夺。1974年,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各自建立了新的预算委员会,形成一个与政府预算相对应的预算分支结构,又通过《国会预算和扣押法案》,来加强国会对预算权的立法角色;1985年又通过《预算平衡法案》,确立了一系列递减的年度赤字目标,并为保证这些赤字目标得以实现,创造了一套自动的支出削减过程,限制总统的支出权,削弱总统对预算权的作用。国会与总统之间对预算权力的争夺一度使美国政府在1995末出现“停摆”。

(二)美国社会发展阶段各时期的预算制度

美国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之间对预算权力的争夺,是导致美国预算制度一直在变迁的原因,从1921年《会计与预算法案》诞生以来,美国的公共预算制度一步步的发展变化,成为世界预算制度的代表。

1、逐项预算制度(1921-1939)

逐项预算制度是以各项开支为控制对象,是最传统的预算模式。这种预算制度的产生是源于美国公众对铲除政府财政腐败,实现行政一体化,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的强烈愿望,其标志性事件是1921 年实行的《预算与会计法案》。逐项预算是控制为目的,其特点是按预算单位编制预算、采用按管理要素的支出方式、编制方式整齐划一。其优点是预算编制方法简单,克服了以前总和预算的缺陷,有利于体现政治的间进行和均衡性,有利于遏制财政腐败。但由于过于简单和缺乏抽象性,且没有涉及到政府投入和政府预算决策的有效性等深层次的问题,1939年美国不再实施逐项预算制度。

2、绩效预算制度(1940-1964)

绩效预算是指按公共部门运作和方案来组织预算活动,并把运作和方案的绩效水平与预算拨款数额联系起来的一种预算制度。绩效预算产生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在传统预算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政府开支控制体系能够是政府摆脱传统的监督;二是政府预算规模在凯恩斯主义的确立下大幅增加,政府赤字规模庞大,对政府预算需要加以有效的协调;三是当时的社会福利支出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也需要通过预算来加以协调和平衡。绩效预算从整体来看是使管理为目的的,因而可以强化管理,提高政府、公共部门和预算单位的活动绩效,既考虑到了投入,更关注产出。但绩效预算由于没有一个关于绩效的标准,没有给出哪个项目更为重要的答案,因而主管随意性较大,并没有进入政府深层次结构。

3、计划规划预算制度(PPB)(1965-1971)

计划规划预算是一种中长期预算,计划是指确定和选择组织运作的方法,手段和目标; 规划是指安排和完成某具体项目,以最有效的方式完成组织目标; 预算是指对每个目标、计划、方案和项目做费用计算。计划规划预算试图将长期政策规划、短期支出计划和年度预算计划结合起来,通过一种程序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和排查,最终达到最优的预算计划。由于这种预算计划更强调一种以程序为重点而非以组织为重点的预算规划方式,因而要求预算官员具备经济分析和经济思维能力且需要大量资料进行辅助,因而最后并没有一直被坚持下来。

4、目标管理预算制度(MBO)(1972-1976)

目标管理预算是指通过给定目标,而不确定目标实施的具体过程的预算管理制度。目标管理预算的核心是分权思想,特别是赋予具体解决问题的管理人员以某种

灵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MBO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灵活性等特征,主张对预算目标进行综合整体管理,注重目标方案的交流和反馈,鼓励运用最有效方式对预算目标进行管理。与计划规划预算制度不同的是,实施MBO 的预算部门更关注方案的有效性而非方案本身,他们一般将某一预算方案分解为不同的运作目标,并将这些运作目标让每一个基层一线人员负责,从而达到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正是这种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使政府工作部门的效率得到提高。

但是目标管理预算制度强调的是一个短期的计划,有可能出现损害长期利益的当期有益目标;此外,设立的目标也不易确定,一旦目标确定,便不能轻易改变目标,从而缺乏一定的弹性。

5、零基预算制度(ZBB)(1977-1980)

零基预算是卡特在担任佐治亚州州长时采用的预算制度,卡特当选总统后,又将零基预算带到白宫。它是一种从总体上控制财政支出的预算组织形式,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从,要求政府开支机构每年零点开始,对全部预算重新进行系统评估和审查,根据新的评估和审查结果确定所需经费开支,其核心概念是根据公共项目的重要性进行预算安排的有限性,并按支出项目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从而提高预算决策的效率。

零基预算的实施步骤包括确定决策单位的目标和任务;对决策单位进行分析;对决策包进行排序和合并;按优先顺序配置资金。由于一切从零开始,零基预算摆脱了传统的“基数”的束缚有助于提高预算的科学性,也有利于控制不合理的支出,增强预算的适应性。此外,对预算项目进行优先排序,还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不过,零基预算并没有在当时取得明显效果,其原因在于[5]:第一、法定的和强制性的权力项目影响零基预算的实施,如福利支出、军费支出、政府劳务支出等财政支出具有实际上的刚性,且这些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大部分。第二、支出机构的目的是预算最大化,因而在对预算决策单位排序时,往往将最重要且必须的决策单位排在最末,将自身偏好项目排在较前位置,从而制约零基预算的实施。第三、零基预算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收集大量的预算信息,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高于公共部门所能达到的水平,从而降低其实施效果。

6、自上而下预算( 1981—1992)

自上而下预算指的是由政府行政头脑确定支出限额,支出机构负责人用最有效的方式在限额范围内完成它们既定的目标,并按照目标的实现程度申请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由于政府公务支出、军费支出、社会福利支出等硬性支出影响了零基预算的效果,又由于此阶段美国面临严重的公债和赤字问题,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从而促使自上而下的预算制度的形成。自上而下预算制度将强调将权力集中与中央,改变以前自下而上定制预算的传统模式,使得中央拥有减轻财政赤字的制度基础;允许支出机构拥有使用预算资金的自主权;注重对经济的预测和分析;关注输入和结果,并更注重结果。

7、新绩效预算(1993-至今)

新绩效预算又叫做产出预算制度,是一种将资金分配和绩效考核联系起来的,以结果为导向,以节约资金和提高政府效率为目的的预算制度。新绩效预算与以往预算的区别表现在它注重结果重于产出,并强调政治对预算的影响,明确目标和确定重点。新绩效预算制度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坏境高度相关。经济上,美国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严重滞胀和80年代的大规模财政赤字,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和预算改革动力;政治上,美国民众对政府不满情绪增加,政府面临重塑政府形象的重任,包括责任感更强、效率更高、透明性更大[6]等方面;思想上,“顾客是上帝”的思想已经形成,公众对公共管理水平和公共项目的满意程度成为政府评价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这些都使得美国政府将预算制度由原来的注重投入转变到注重产出来上来。

新绩效预算实施以来,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实行政府绩效评价5 年之后,美国于1998摆脱了长达40余年的财政赤字历史,实现了财政盈余,并在1999年再次实现盈余,成为以后美国历届政府的预算制度并一直到现在。

三、西方预算制度对中国的影响和借鉴

(一)西方预算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预算制度建立以后,以其法律性、公开性、科学性满足了大众监督政府收支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愿望,世界各国人民纷纷要求政府实施预算.西方预算制度也不可避免的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1、西方预算制度对清末及民国年间的影响

第一、西方预算制度促进我国现代预算的萌芽,使人民民主观念兴起。我国古

代早有预算的实际行动,但并没有完整的预算体系和预算程序。清朝末年,民不聊生,人民对清政府的不满越来越大,为缓解社会矛盾,光绪皇帝实施“戊戌变法”,第一次提出颁布预算公开的主张,1908年,清政府颁布《清朝财政章程》,1910年清朝实行立宪新政,主持预算编制工作。现代政府预算在我国正式启蒙,西方预算制度在中国的启蒙在某种程度上标志政府收支开始与皇室收支明确分离,政府预算为当时的人民大众为自己利益同封建势力作斗争提供了可能,促使我国民主主义的兴起,为我国的思想解放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7]。

第二、西方预算制度促进当时预算制度的法律性和公开性。民国时期,我国预算制度进一步发展,其中北洋政府时期,明确规定“国家岁入岁出之决算,每年经审计院审定后,由大总统提出报告书于立法院。”体现了西方预算制度的法律性在中国的实施。国民政府时期,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预算法》。此外,预算与决算并重也是国民政府预算建设的特色,既详列预算计划,又注重督促施行,对预算进行公开性的尝试。民国时期的预算公开尝试,可以被视为现代中国历史上对于预算制度的正式演练[7]。

2、西方预算制度对建国后我国预算制度的影响

西方预算制度对建国后的影响主要是促进我国预算制度的改革。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实行的是“从上自下”的预算模式,预算权掌握在中央和预算上层单位手中,这不利于基层预算人员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同时,一直到1978年为止,我国政府预算都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政治色彩、行政干预、计划拨付特征明显,政府预算的科学性、规范性、稳定性不足,制约了我国预算制度的发展和政府资金使用率和公众的满意度。1978年之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引进借鉴西方预算制度,实施预算分权和财政分权,采用“自下而上”的预算模式,并实施了零基预算制度、绩效预算制度等预算制度。1994年《预算法》的颁布为我国预算制度确立了法律保障,同时,我国通过进行预算改革,使我国预算的科学性、稳定性、透明性和公众的满意度得到较大提升。

(二)我国预算需要借鉴西方预算制度

1、我国建国后预算制度与西方预算制度的不同

尽管西方预算制度对我国预算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由于中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文化差异导致两者预算制度不相同也不可能相同。

第一、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西方民众将税收看做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价格,

因而其民众认为他们有权力了解政府的收支情况。我国预算主要是服务于政府管理国家的需要,人民对预算公开的要求并没有西方强烈。

第二、两者发展的基础不同。西方预算制度从一开始就将全部预算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极少存在预算外资金,其发展的基础是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争夺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而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的预算制度带有强烈的计划色彩,其发展的基础是不断将某些政府资金内如预算,并使预算制度更加科学和合理。

2、我国预算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借鉴西方预算制度

尽管我国的预算制度一直在改革和进步,但我国的预算制度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从而满足人民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监督政府收支的愿望,这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之要。

第一、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赋予政府预算更强的法律属性。西方预算在编制、审批、执行、监督上都有着严格的法律制约和时间限制。而我国在预算编制、审批上法律性不强,人大的审批在某种程度上是走过场;在预算执行上,随意追加或削减某项预算;在预算监督阶段也没有更强的监督手段。我国要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预算制度的权威性,应当借鉴西方,赋予政府预算更强的法律属性。

第二、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赋予政府预算更公开透明的运作方式。西方预算制度是公民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政府朔造自身信誉的方式之一,因而一般具有公开透明的运作方式,并保证公民依法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升,我国公民意识得到增强,民众对于自身的权益意识越来越高,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为人民服务、保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的应有之义,提高预算透明度对巩固党和国家的领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赋予政府预算更公开透明的运作方式

第三、我国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赋予政府预算更公平的分配原则。西方预算制度在收入上采用“非赞同无纳税”的原则,实施适度有力的税收政策;坚持公平的支出方式,在社会福利、教育、医疗等投入较多,并通过公平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分配的公平。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民生建设是我国预算收入和支出的重大着力点。因而,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赋予政府预算更公平的分配原则,保证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伟大胜利。

西方预算制度经过变迁已经成熟,但任然有不符合社会要求的部分,存在进一

步发展变迁的空间,但其变迁发展过程值得我国去思考和分析。我国只有不断吸收其符合自然规律的精要部分,借鉴其宝贵并正确的经验,改进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方面,才能在进一步改革我国预算制度的过程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满足国民要求的合理、科学、法制化的预算制度。

参考文献:

[1]小罗伯特·D.李,罗纳德·W.约翰逊.公共预算制度[M].扶松茂,译.北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崔惠玉,武玲玲.中西方政府预算制度的变迁和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7)60-63.

[3]李丙鉴,王元强.政府预算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4]小罗伯特·D.李,罗纳德·W.约翰逊.公共预算制度[M].扶松茂,译.北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5]肖育才.中美零基预算改革之比较[J].财会月刊,2007(81)81-83

[6]罗丹,汤妤洁.美国绩效预算制度兴起的原因分析.法制与社会,2013(2)243-245

[7]马蔡琛.中国政府预算“跑山坳”.新理财,2010(02)111-115

关于工程预算论

文章在本节首先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以及文章研究主题,梳理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对于建筑工程的重要作用,以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为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重要作用提供相关的论证,并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逐步完善提 供相关的参考。 1.1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是工程施工工作的基本前提一项工程的竞标,一项工程的基本估算以及一项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首先,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工程施工方明确工程建设工作开展的可能性,建设成本、预期利润以及工期的开展都能为工程的竞标提供一份基本的残酷性保障。而同时,整个预算工作的合理开展同样的也是工程施工工作开展的前提,为了保障公司的持续经营,工程的施工方除了要按照合同有效施工外,还应当积极的从管理、施工效率等方面不断的降低施工的成本,按照预算的参考合理的进行施工,保障工程的可执行性,保证工程的基本收益率。因此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首先是工程施工作业的基本前提。 1.2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本约束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又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本约束,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后期的项目管理等都没有完全的按照预算管理来进行,更多时候现场管理人员凭借自己的经验来采取相关的措施解决相关的问题。这些做法紧急情况下

可以得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没有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约束,很多的措施都是在低效率的情况下实现的,更多的时候付出的成本远远超出预算的要求,也低于所获得的收益。而在预算编制工作的约束下,一切的措施都能够进行合理的设计,相关的成本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据此整个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就能全程得到把控,施工的效率得到提升,施工的成本得到控制。 1.3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也是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的评价参考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也是的后期工程完结的一项参考。工程基本完工后,管理人员可以参照预算以及实际的情况和相应的突发事件对工程的成本进行一个初步的考评,从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距来对工程施工的效率进行评价,来对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行考核,为后期人员绩效提供一个基本的参考,也为下一个项目的实施提供基本的参考。 2、有效利用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提升工程的控制力度与效率 结合前期的分析可以看出,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既是工程施工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本约束,更是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的评价参考。其对工程的有效开展起着关键的影响。文章结合前期的分析,继续对如何有效利用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提升工程的控制力度和效率进行探究。 2.1将预算成果作为指导规章列入管理规定,强化预算的约束指导作用现阶段,预算编制工作的成果往往只是作为竞投标的参考,很多时候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预算编制的工作无法发挥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论文 预算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控制模式,为保证企业未来发展及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应构建自上而下的预算管理责任网络体系。预算管理是管理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预算管理的实施,可以让全体员工明确责任,了解预算和战略以及经营计划之间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以及现代管理人对预算管理的重新认识;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个过程,提出了预算管理编制、执行及考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包括在预算执行中多维度的对预算差异进行分析,建立有效的考评制度,构建上下沟通平台,使预算管理成为人人参加、人人有责的动力机制。希望本文在全面预算管理实践中对类似企业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预算松弛且预算目标分解不到位。在编制预算时存在简单地采用上年基数加本年调整数的方法来确定指标。有的甚至抬高支出成本费用,失去了预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预算目标确定后,只是分解到各预算执行部门,并未真正落实到每个员工上,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智力型员工越来越是一个企业组织最核心的资产,战略信息决策不能只属于高层管理人员,而是要通过预算责任的落实,使基层的各类人员了解企业战略并自愿接受控制,让预算目标成为每一个员工的目标。二是预算编制过程沟通不足。虽然在预算编制前,由财会部主持预算工作的人员与各预算执行部门负

责人沟通过,但相互沟通相互协调仍然做得不够,有些部门害怕被考核,人为的将收入少报,费用多报,本应有充分的支持性资料作为编制依据,而有些部门先要预算资金,再具体确定项目是否可行,支出与收入不匹配,存在小项目大预算,甚至是夸大项目要预算的情况,这些都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与先进性,不利于盈利部门潜能的发挥。三是各项业务标准建立难度大,编制过程“拍脑袋”现象突出。企业的总承包业务具有动态循环性和期间跨度长的特点。科研项目具有随机性和长远性及高投入无效益风险,这些因素将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问题。 (二)全面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主要是由财会部对预算执行情况及差异分析进行汇总,由于财务人员对各部门的具体业务缺乏足够的了解,总是站在纯财务的角度谈数字,而各预算编制部门总是站在各自业务的角度谈问题,可能形成了“两张皮”现象,不能起到有效的事中监控;因预算编制的不细化也带来了一些后果,如有些预算执行严重超支,而有些预算项目结余过大,挤占挪用其它项目资金或不同项目的资金混用等,对此类问题,预算执行部门只做一些形式上的说明,而无严厉的奖惩措施,因此可能造成预算流于形式。 (三)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年终没有及时进行奖惩,没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二、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建筑工程预算相关问题研究论文

建筑工程预算相关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作为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重要手段的预决算,在日常的工程项目招标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考核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但是,由于我国建筑企业自身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在进行预决算的时候出现了许多问题,直接导致工程造价失控,因此,需要对此问题加以控制。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预决算高套定额 0引言 作为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重要手段的预决算,在日常的工程项目招标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考核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审计机关掌握企业投资状况并监督其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它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1]。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我国建筑工程预决算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预决算编制质量较低,工程造假削低失控,工程投资控制不科学等问题,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建筑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建立一个高效的适应市场竞争的建筑市场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日益重要。 1建筑工程预决算存在的问题 我国许多建筑企业由于在自身财务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造成在进行工程预决算中出现了预算编制误差较大,虚增工程量等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将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财务损失。 1.1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作为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重要依据的预算定额和编制方法,不仅反映了在一定生产力条件下的产品生产的数量关系,更是反映在一定生产力的下建筑产品生产机械化程度和施工材料和工艺的发展水平。在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条件下,产品的生产中各种资源消耗量必然会不断降低,而工程预算中相应的定额和编制办法也要发生变化[2]。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预算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1.1工程预算定额不健全。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诸如借用定额问题,例如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时候参照工民建标准进行定额,这类定额的借用,因为没有考虑到地域、建筑类型、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预算编制的不合理。

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论文

浅谈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 题目: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第二次作业院系:管理科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姓名:叶树源 学号:1212000642

2014年12月

浅谈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 摘要 本文以我国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就如何实施构建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初探。文章首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扫除人们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上的误区。同时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在当今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对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提出应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进而全面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全面预算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预算实施

目录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2) 二、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与问题 (2) (一)我国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2) (二)我国企业全面管理存在的问题 (2) (三)预算编制过程不合理 (2) 三、企业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3) (一)设置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 (3) (二)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 (4) (三)建立完善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和实行合理的预算激励方式 (4) (四)根据企业生命周期选择预算管理模式 (4) (五)全面预算需要全员参与 (5) (六)创造有利于预算全面实施的企业环境 (5)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预算管理在西方国家已得到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很多跨国公司都以预算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的工具和业绩评价的依据。我国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只是近些年才开始。虽然有不少企业推行了预算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实施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更好的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成为理论与实际工作者急待解决的课题。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MBA、EMBA等各类商管教育均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组织规划工具涵括在内。 二、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全面预算的概念和理论是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进入我国的,近20年的时间里,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而且由于对全面预算管理理解的片面性和缺乏处理实务的经验,即使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中,也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我国企业全面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组织机构体系不健全。预算组织机构不健全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各项

工程概预算论文

资源环境学院 06级土地资源管理(二)班张乾勇 222006320042042 工程预算中问题探讨 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它可以一通过货币形式来对工程项目的投入进行评价并反映工程的经济效果。它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经济核算、考核工程成本、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也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 1 工程预算全面审计 全面审计, 就是根据设计图纸和"定额"及有关编制预算的依据, 对被审工程预算子项一项不漏地全部审查一遍。即对从看图纸开始到工程量计算、套用定额、计算费用一直计算出总价的整个过程, 都要审查一遍。其优点是全面、细致、质量高: 缺点是工作量大。全面审计一份预算, 要比重新做一份预算花费的时间还要长。在长期工作中, 广大审计人员。为了克服全面审计工程预算工作量大的缺点, 推出了许多速算的方法, 比如, 三步审查、统筹计算等, 不仅满足了使用单位的时间要求, 也提高了所审预算的准确度。总之, 上述方法各有利弊, 在使用时要注意配合使用, 不能单纯地采用某一种方法。一般地, 重点复杂的工程要细审; 选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工程要细审; 预算编制质量一向不高的工程要细审。除此之外。可以抽审, 也可以采取指标审计的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关键的一点, 就是要把握住"准确度"使核增核减的金额都要有根有据。否则, 采用的方法再好,做的都是无用功。 2 要有明确、简捷的计算顺序 用先平面后垂直面的计算法, 平面按轴线编号顺序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方法计算, 垂直面按由下到上、层层推进、逐项歼灭方法计算。在计算工程量之前, 先算好建筑物各层、各部位建筑面积和各房间的净面积, 然后用表格汇总, 便于计算水平面上各分部工程的工程量时引用, 以收到一次计算, 多次使用的效果。按照先主体后装修的顺序, 先计算独立部分( 如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等) , 以逐渐减少图纸数量, 其次由底层到各层计算钢筋混凝土工程、墙体工程、金属工程、门、窗工程等分部工程量, 再计算水平面上的各分部工程( 如楼地面、屋而等) 工程量, 然后藉计算垂直面上的各分部工程( 如装饰工程、砖石工程的脚手架等) 工程量, 采用按顺序、按图纸逐张计算。便于做到不漏缺、不重复。 3 合理的定额选项是编制预算的关键 3.1 合理的定额选项 在施工预算的编制过程中, 对定额的选项要本着公正、合理的原则。应避免预算编制人

全面预算管理论文

浅谈全面预算管理 一、全面预算管理定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按照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下达于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数据处理系统,自始至终将各个经济单位的经营目标同企业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对其分工负责的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对实现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 二、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图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全面预算管理从理论方法上确定了预算方案的准确性。是越来越多企业采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原因。 2、预算使公司的战略目标得到细化,落实到最基本的单元,使总目标的实现建立在可靠可行的基础之上,降低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3、预算量化的过程,是将操作规范、工作过程分解的过程、数量化的过程,与管理工作精细化、标准化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可以极大地促进各个机制的有效运行。 4、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通过预算的运作和管理,能够充分发挥系统的效益。 5、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各个责任预算部门,充分发挥部门主管的主观能动性,对其个人的成长和公司的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任何一个企业都想做大、做强,解决决策层和执行层的权限划分、职责定位致关重要,为此,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必然。 8、预算管理体系与会计核算系统的有机结合,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出预算执行偏差,更有效地发挥预算控制的职能。 四、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的方法太陈旧企业在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固定预算、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预算变成了“上年实际的加上本年估计的就等于预算”,必然会使得预算指标的可行性大打折扣。企业管理是动态的,缺乏弹性的预算管理必然会导致预算与实际相差甚远,最终导致预算控制功能僵化而失败。

工程概预算论文

工程预算中问题探讨 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它可以一通过货币形式来对工程项目的投入进行评价并反映工程的经济效果。它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经济核算、考核工程成本、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也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阶段的造价概算。其目的是在确定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实施内容之后,根据相关要求和方法对该工程的建设资金进行的估算,从而说明建设方案在经济上的可行性。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投资持续增加,要对建设资金进行高效利用,这就要求对项目做出更加可靠的概预算,不但要在项目初级阶段做出较为准确的估算,也要在项目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最终达到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然而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加强管理,势在必行。 1 工程预算全面审计 法, , 上 审; 审, ,这就要求 问题 ,最大 3. 编造, 作丧失了其实际意义,因此必须加强概预算编制工作,以实现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 2. 1规范审核。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突飞猛进,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投入资金不断增加, 建设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为了利用有限的投入资金完成尽可能多的工程,必须加强造价管理,而编制概预算是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加以重视,为此,我国实施了针对概预算执业人员的各类相关准则和规范,包括执业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对概预算审核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审核人员态度端正,公正严明,诚信可靠,严监督,重检查,一旦发现违规乱纪行为及时惩处。 2. 2重视审核。进行缜密的工程概预算审核有利于准确编制工程概预算,合理确定及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合理分配建设资金,加强造价管理,其重要性不容置疑,必须重视。然而,由于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专业的经济利益,不免产生矛盾,为了和平解决问题,各部门都要认真对待概预算审核工作,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认真对待审核结果,对执业人员给予充分的信任和理解。 2. 3审核制度。规范审核,重视审核体现在现实工作中即建立缜密的规章制度及严格的审核程序。任何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均按照程序及相关法律法规办理,严格把关,杜绝徇私舞弊,弄虚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论文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摘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造价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这就要求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应随时收集各种价格信息;及时掌握国家及造价行业出台的各项法规、政策;对定额及清单要熟悉,工作态度认真、端正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控好工程造价。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进行了探讨。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开展中,造价预算控制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仅关乎到工程的质量以及建筑工程能否按期竣工,而且对施工单位的利润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人员,做好工程的预算及预算分析,从而采取一些有效的把控措施是很有意义的。 一、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1、使工程造价控制的科学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开展建筑工程的预算造价控制工作时,要将建筑工程预算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开始,而编制工程预算是一项非常细致而又烦琐的工作,工程预算编制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该工程的造价的高低的关建所在。工程预算编制是一个团队的工作,要求参与编制的每个工作人员要有很高的专业能力--能很好的识图、及时掌握国家及造价行业出台的各项法规、政策、随时收集各种价格信息、对定额及清单要熟悉、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对施工的程序足够了解。撑握施工的程序是编制工程预算的一项首要的工作,只有真正的撑握了工程施工的程序才能

够不漏项,按照施工的程序一步一步一项一项的进行细致的编制。认真严谨的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还可以使建筑造价控制工作的科学性更强,使工程施工、材料买进和资金周转等各项工作都有合理的依据。 2、使建筑工程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主要是在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预算的基础上,以施工图纸为根据,并与资金投入、组织施工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对建筑工程各项费用的控制。施工预算就是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其所需的人力、物力、设备损耗等各项情况进行细致的计算,并将施工图纸作为可靠依据,还要与工程的施工工作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成本预算工作的可靠性、高效性及针对性大大提高,使建筑工程预算工作更加有据可依,能更加顺利地进行施工预算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 3、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参考依据 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建筑工程成本开展准确的计算、预测,这也就是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工作。开展施工图的预算编制工作时,一定要结合国家对于工程量的有关法规,对审批合格的工程图准确分析计算其工程量,并以各个预算定额(或是清单规范)为依据进行相关费用的各项统计,确定建筑工程的预算成本,这样才能使后续的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更加顺利。 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精确性过低

建筑工程预算论文

建筑工程预算论文 论文(一)建筑工程预算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建筑工程预算工作必须秉承着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编制,并加强施工中的预算控制,从而确保预算结果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权威性。当前建筑工程预算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实现预算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预算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论文(二)建筑工程预算的作用 摘要:对预算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就算是自己的对手也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有机会多向软件公司学习,多参加培训,这样在做预算的路上才能一路向前。 论文(三)建筑工程预算的审核工作 摘要:工程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中至关重要的核心所在,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与技巧合理的控制好工程结算问题将会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认真总结经验,吸取以往教训,不断实践,不断努力,提高工程结算审核效率指日可待。 论文(四)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预算的措施 摘要:深入到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中,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逐步健全工程预算管理模式,加强预算阶段的监督力度,提高预算人员的工作能力,降低项目变化的影响程度,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预算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的健稳发展,实现以最低的工程成本建设最优质量工程的根本目标。 论文(五)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与对策 摘要:工程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工程预算的关注和管理,从而加大对预算管理的投入。本文主要的目的在于与相关研究人士进行学术上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到这项课题的研究中来,为保障工程建设事业的现代化发展而共同努力。

预算管理小论文

从预算意识问题方面来理解全面预算 预算是指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时期的经营计划,未来某一时期一般指一个会计期间,可以是月、季或年度,简单地说就是把企业的经营计划通过货币化的形式来体现出来。 全面预算就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把预算的手段纳入到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围绕行业或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管理目标,对各类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资源配置进行预测、控制和管理。 但就是这个全面预算的定义,到目前,有很多企业还不能准确的把握,以至于单纯的认为预算只是财务行为,应该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甚至把预算理解为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和措施。全面预算管理是集业务预算、投资预算、资金预算、利润预算、工资性支出预算以及管理费用预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预算内容涉及业务、资金、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面。尽管各种预算最终可以表现为财务预算,但预算的基础是各种业务、投资、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开发以及管理,这些内容并非财务部门所能确定和左右。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作用主要是从财务角度为各部门、各业务预算提供关于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各种预算进行汇总和分析,而非代替具体的部门去编制预算。 企业推行预算管理的真正主旨是利用预算在计划、协调、控制、考核方面的工具特性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有的企业负责人简单地把“全面预算”定位为“财务预算”,甚至定位为“财务部门的预算”,甚至认为预算管理就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和措施。事实上,尽管各种预算最终表现为财务预算,但预算管理决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财务部门的作用主要是从财务角度提供关于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各种预算进行汇总和分析。从而使预算管理的全面控制约束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最终导致全面预算管理陷入困境。 也有很多企业认为预算与公司的战略关系不大,从而缺乏明确手段对公司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的进展状况进行细化。有句老话:“三分战略,七分执行”。重战略而疏执行,往往会使有价值的战略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会使企业的发展与其设计的战略南辕北辙。相反的,企业制定预算却没明确公司的战略方针,一样也无济于事。因此企业通过全面预算可以使企业的长期战略和年度行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企业的目标和各级单位的具体行动相结合,从而实现“化战略为行动”。 认为预算只是编给上级或领导看的,与实际工作没什么关联。其实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不单单是给上级或领导看,重要的是它能明确各单位的分工,能够减少各单位操作中的隔阂,防止部门之间出现不协调的现象,从而提高运作效率。预算能表明企业内部各级、各部门、各成员怎样工作才能达成企业的总体目标,不同层次、不同单位之间预算信息的传递、协调可以引导企业的整体活动,有效地避免无序的部门行为,通过预算编制协调企业资源,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并通过预算的执行控制、分析、调整,使企业实现整体战略目标。 预算有很多好处,它使公司的战略目标得到细化,落实到最基本的单元,使总目标的实现建立在可靠可行的基础之上,降低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预算量化的过程,是将操作规范、工作过程分解的过程、数量化的过程,与管理工作精细化、标准化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各个责任预算部门,充分发挥部门主管的主观能动性,对其个人的成长和公司的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一个企业都想做大、做强,

全面预算管理论文

摘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把某一件事做好、做成功,就必须事先做好计划。企业经营亦是如此,企业的计划从经济的角度来反映就是预算。本文通过论述全面预算的内容、作用、编制方法以及如何控制和执行分析反馈、业绩评价等,结合全面评估外部环境与自身实力编制全面预算内容,以此规划来年经营活动,就可以减少决策盲目性、提高管理水平等内容来展开论述,并探讨一些具体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全面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的控制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全面预算是企业年度全面经营活动的依据,是企业驾驭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提高企业整体绩效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怎样做好全面预算是我们在今天经济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怎样才能够通过全面预算使企业的经营取得事半功倍成效呢?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就以下几个方面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全面预算在企业经营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企业经营中全面预算是由一系列预算构成的体系,各项预算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 其中销售预算是年度预算的编制起点,企业根据长期市场预测和生产能力编制长期销售预算,以此为基础,确定本年度的销售预算,并根据企业财力确定资本支出预算。 企业根据销售预算来编制生产预算、销售费用预算,根据生产预算来编制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然后得出产品成本预算;再根据管理部门的情况编制管理费用预算;根据年度筹资计划编制财务费用预算;根据销售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资本支出预算、费用预算编制资金预算,最后得出预计损益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 可见,全面预算在企业经营中十分重要。它是各级各部门工作的奋斗目标。如销售部门的产品销售目标,生产部门的生产目标、管理部门的费用控制目标、财务部门的融资目标都会在预算中确定下来。 而且全面预算还是各级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工具。由于企业各级各部门因其职责不同,所定的目标往往会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企业预算则具有高度的综合能力,它代表企业整体的最优方案,可以使各级部门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协调起来。 当企业的经营不断的发展和壮大时,全面预算便是各级各部门工作的控制标准。因为预算是控制经济活动的依据和衡量其合理性的标准,当实际状态和预算有了较大差异时,企业就可以从预算中查明原因以便迅速采取措施,合理安排经营活动。 当企业的经营取得明显成效时,全面预算就成为了各级各部门工作的考核依据。管理人员只要以预算作为考核依据,就比以过去实绩作为考核依据效果更好。因为企业的经营状况超过上年或历史最好水平,只能说明有所进步,而不能说明这种进步已经达到了应有的程度。可见全面预算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要想经营取得较好的效益就必须从全面预算抓起。二、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十分讲究 首先,编制全面预算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对企业环境的变化做出理性分析,从而保证企业的收入增长和成本节约计划切实可行。 在编制预算时可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同时进行,最后综合平衡的方法。“自上而下”是指管理当局根据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的需要,确定年度利润总目标、销售总目标、费用总目标等,然后把任务向各部门层层分解。“自下而上”是指由最基层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编制各相关预算,然后逐级上报汇总。这两种方法编制出来的预算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要求预算委员会审查、综合平衡,然后汇总出一个尽可能满足管理当局的要求,又可使各基层单位自愿努力完成的预算。 当一个经过科学方法研制的全面预算编制出来后,管理人员就可上报董事会批准,然后下达给各部门执行。 三、预算的控制要谨慎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论文(3篇)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析 摘要: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学术界及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因为其自身系统的复杂性以及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所以在企业实施过程中确实会存有诸多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应用的必要性,详细分析了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中存有的问题,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关键词: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建议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及其在企业应用的紧迫性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的一定时期内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 划为依据,通过预算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让企业的资金分配、人员配 备与战略挂钩,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促进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其次,它强调“全面”二字。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纳入预算管 理的活动的全面性。全面预算管理不仅要求将企业的日常财务活动纳 入预算,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也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全面”还体现在预算管理涉及的企业人员的全面性、广泛性,在全 面预算管理的理念中,预算管理不是企业管理层或者财务部门对整个 企业做出预算,然后再层层分解下去,而是各个人员各个部门根据实 际情况确定并上报预算,如此一来,既促进了企业每一位员工全面理 解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过程,同时保证了企业整体预算的合理性。全 面预算管理在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所 以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不管是国有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实行 全面预算管理都是十分紧迫与必要的。 第一,促进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企业经营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同 时经营多个项目,与此同时,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又是有限的。 全面预算管理可依据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衡量各个经营项目的可行性,估计其投资回报比,从而为企业做出准确的决策,投资、经营最优的 项目,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第二,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企业的战略目标往往是一个较 为宏观的发展规划,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合理配置企业资源的方式可将 企业战略层层分解,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形成各个部门甚至员工个人

施工图预算与工程造价控制论文

施工图预算与工程造价控制论文 时间,对于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中概预算的编制工作,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提高概算编制质量,为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工程造价; 建设工程概预算是指在执行工程建设程序的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参照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 它是建设工程项目在不同建设阶段经济上的反映,是预先计算和研究建设工程价格的费用性文件,是对工程投资进行决策、分配、控制、管理、核算和监督的主要依据。现代建筑工程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要,控制风险投资,改进和完善工程投资估算,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有效地指导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1 工程概预算编制步骤 1.1 收集相关资料。一是收集施工图纸及变更洽商资料,是编制2013造价工程师考试全攻略考试时间考试介绍考试地点合格标准工程预结算的重要基础;二是收集施工组织方案、问询现场三通一平的实际情况;三是要详细问询甲方的承包意图,并为甲方对不必要的功能进行取舍,对重复的投资进行删减。 1. 2 熟悉施工图纸,准确计算工程量。施工图是编制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熟悉图纸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各专业设计说明相当重要,一个好的预算员一定要把设计的意图弄清楚了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预算中才能做到不少项、漏项。 1. 3 合理的套用定额 1.3.1 对于直接套用定额单价的首先要注意套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施工图纸标准是否要求一致例如构件名称、断面形式、强度等级等其次要注意定额包含的工作内容避免重复套用项目费用。 1.3.2 对于实际使用材料的类别、名称、规格与定额不同时在定额允许换算的范围内,按照定额材料库里对应的材料换算其定额材料及单价,如木门窗框料换算。 1.3.3 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注意有些项目应该乘上相应的调整系数,如基础垫层系数、斜屋面增加系数等等。 2 当前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预算方法存在滞后性由于社会的进步,在建筑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不断涌现,编制预算时,需要经常进行定额换算,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通常是3年才更新一次,因此定额单价通常是以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基础,并且新增补的定额往往缺少代表性,这就造成了工程量计算取费的差错。 2.2 预算设计缺乏全过程意识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由于预算设计仅仅是工程前期经济预测,在建设项目的其他阶段,由于市场、人为因素,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计划

工程概预算论文

浅谈装饰工程的造价管理及施工图预算 张晶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南京 210044 摘要: 随着装饰行业的发展,装饰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投资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由于装饰工程设计、材料以及工程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发展,给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的造价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和问题。本文分析了建筑装饰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的现状,提出可能较好地适应现实需要的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方法。关键词:装饰工程 ; 施工图预算; 造价管理; 综合法 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建筑类室内外装饰工程, 已从传统的土建装饰中分离出来, 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与建筑类其它专业门类一样, 装饰工程在我国建立了自己广阔的市场, 理论和实践自成体系, 并在广度上、深度上继续发展。 凡具有独立设计、可以独立施工, 但建成后不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效益的工程, 即为单位工程。从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看, 新兴的装饰工程具备了单位工程的基本属性, 无疑是单位工程, 而传统装饰工程仅仅是土建工程的一部分。把装饰工程定义为建筑类的一个独立单位工程, 便于对装饰工程的造价管理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讨论。 一、建筑装饰工程的独特性 建筑装饰工程,是指在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综合创作的基础上,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局部或全部进行修饰打扮与装饰点缀的一种再创作的艺术活动。因此,建筑装饰工程须依附于已完工程的结构主体(土建工程),但又具备如下一些特点: 1.1 当前的建筑装饰工程不仅在设计上和施工上包含了建筑工程的许多传统项目,而且如家俱类、装璜类,以到弱电安装类也常常出现在装饰工程设计图中,成为发包项目的组成部分,使装饰工程更复杂。 1.2 施工时,受气候因素影响小,暂设工程量较小,可节省开支。但需对照建筑施工图对结构主体,水电线路进行检测和清理修整,这往往需要增加投资。 1.3 合同工期一般较短,工作面一般较狭窄,由于受施工条件的限制,很少使用或完全不用大中型施工机械,手工操作仍然是主要的施工方法。材料及半成品的水平,垂直运输基本上靠人力,一些较重构件的就位也依靠人工,难以组织流水作业,劳动效率较低。 1.4 装饰类新材料不断涌现和广泛使用,新施工工艺和新技术不断发展更新,引起设计的标准化程度很低,使许多分部分项产品的批量较小,琐碎而杂乱。 1.5 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及对装饰效果需求的不同,稍上档次的装饰工程造价往

全面预算管理论文

全面预算管理论文 全面预算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是企业对未来经营计划的总体安排。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竞争的日益激烈,推行全面预算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总体战略目标。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实施的作用和意义 1、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全面预算的编制,有步骤、有计划地把企业的短期经营策略、长期战略规划以及企业的发展方向具体化地结合起来,明确规定企业各个部门的相关责任以及努力方向,制定一定的激励政策使企业的每个职工都能参与到实现企业的目标过程中来,齐心协力从每个人自身的角度出发来完成企业的最终发展目标。 2、协调各职能部门的经济活动 现代化企业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但其中各个部门都是相互独立的,这势必存在整体和局部的矛盾。全面预算把企业各方面的工作纳入统一计划之中,促使各职能部门经济活动密切配合协调,统筹兼顾,最终达到平衡。 3、控制各职能部门的经济活动 对于企业来说,编制全面的预算是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控制日常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通过对预算和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地发现预算和实际产生差异的原因,反馈给每个职能部门,使各部门能够及时地采取相关的措施,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控制,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施,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事中控制作用。 4、考核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业绩 在考核各部门的工作业绩时,要根据预算的完成情况,分析实际偏离预算的程度及原因,划清责任,赏罚分明,促使各部门为完成预算规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二、全面预算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在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执行、控制和考核绩效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实际中由于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时理解不够深入以及缺乏相应的经验,使得全面预算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1、缺乏有效的全面预算组织。 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组织是全面预算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然而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全面预算组织,只把预算管理看作是纯财务行为,把预算的编制和控制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但是事实上,全面预算是集经营业务预算、费用预算、投资预算、现金预算等于一体的综合预算体系,包含了销售、生产、采购、财务等多方面内容。而这些部门的基础预算恰好是财务部门进行汇总预算的信息来源,并非是财务部门单独完成和独立决定的。财务部门只是从财务的角度对其他各部门预算及各项业务预算提供预算制定方法上的支持,并对各种预算进行综合分析。如果企业没有一个科学的全面预算组织,不仅不能实现预算应有的效果还会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降低企业的经济利益。 2、企业在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观念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缺少对预算目标的整合,不能形成相应的协同效应。

建筑工程预算论文--陈嘉灏

建筑工程预算论文 课题名称: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与控制 学生姓名:陈嘉灏 学号:20081443 班级:双学位经济学101班

摘要: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技术、经济与管理多学科的综合应用。从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程 序、影响编制结果准确性因素、工程量清单作用、控制预 测的对策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工程 造价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预算;控制;对策 1 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建设工程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以货币形式反映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耗用的费用总和[1]。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宗旨就是合理确定造价、有效控制造价。其中造价的有效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以效益(含经济的和社会的)为导向的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受到人为、市场等因素影响,先期的造价预算常出现偏差,超预算的现象经常出现,这显然不利于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因此,探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问题,对造价预算进行有效控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程序 建筑工程概预算是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在编制过程中需遵循以下程序和步骤: 1)搜集资料,做好准备工作。要做好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很多资料,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地质情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

资料、大宗材料的采购地以及现有已建的类似工程的资料。对于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项目设立地的经济发展前景、周边的环境、同行业的经营等更多资料。在编制之前,预算人员需到工地现场考察,熟悉工程现场,了解施工工序,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施工要求和技术要求[2]。 2)熟悉施工图纸。在预算之前,必须认真阅读图纸,了解设计人员意图及图纸表达内容,必须做到对建筑施工程前设计变更也应做到心中有数。 3)准确计算各项工程量。在整个预算过程中工程量的计算是最繁重且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预算人员应严格按工程量的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统筹主体兼顾其他工程,做到一丝不苟,耐心细致。a.合理安排预算工程量计算顺序。从整体上先主体后装饰,应先地下后地上,先内部后外部。各分部工程的顺序应是先混凝土工程并进行抽取钢筋,后砌体、楼地面、屋面、装饰、零星工程等依次计算。b.合理确定计算项目,注明原始数据相应部位。计算项目的确定应遵循定额项目划分的规定,填写名称应完整,必须与定额项目名称相符,对设计图上分布在不同部位的相同做法,要求在计算过程中对每个数据的来源都应标出图上的相应部位或名称,以便于工程量的核对。 4)灵活、准确的套用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完毕并核对无误后,用所得的分部分项工程量套用单位估价表中的定额基价,相乘后累加,即得到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在使用定额前,首先,了解定额的总说明、分部分项工程的说明、附表、附录及相关规定,掌

铁路工程概预算结课论文

铁路工程概预算概述 班级:土木097班 姓名: 学号:

摘要: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它可以一通过货币形式来对工程项目的投入进行评价并反映工程的经济效果。它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经济核算、考核工程成本、编制施工计划的依据;也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 铁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占有重要比例,它有机动灵活,直达,迅速,适应性强,服务面广等特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发展铁路运输业,必须首先进行公路工程建设。铁路施工组织的任务就是研究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合理组织,即如何认真贯彻国家现行技术,经济政策和法律,根据公路施工的特点,将人力、物力、资金、材料、施工方法等各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和空间内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施工,使之工期短、质量好、成本低,迅速发挥投资效益。 关键词:铁路施工工程概预算 一、工程预算中问题探讨 1 .工程预算全面审计 全面审计, 就是根据设计图纸和"定额"及有关编制预算的依据, 对被审工程预算子项一项不漏地全部审查一遍。即对从看图纸开始到工程量计算、套用定额、计算费用一直计算出总价的整个过程, 都要

审查一遍。其优点是全面、细致、质量高: 缺点是工作量大。全面审计一份预算, 要比重新做一份预算花费的时间还要长。在长期工作中, 广大审计人员。为了克服全面审计工程预算工作量大的缺点, 推出了许多速算的方法, 比如, 三步审查、统筹计算等, 不仅满足了使用单位的时间要求, 也提高了所审预算的准确度。总之, 上述方法各有利弊, 在使用时要注意配合使用, 不能单纯地采用某一种方法。一般地, 重点复杂的工程要细审; 选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工程要细审; 预算编制质量一向不高的工程要细审。除此之外。可以抽审, 也可以采取指标审计的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关键的一点, 就是要把握住"准确度"使核增核减的金额都要有根有据。否则, 采用的方法再好,做的都是无用功。 2 .要有明确、简捷的计算顺序 用先平面后垂直面的计算法, 平面按轴线编号顺序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方法计算, 垂直面按由下到上、层层推进、逐项歼灭方法计算。在计算工程量之前, 先算好建筑物各层、各部位建筑面积和各房间的净面积, 然后用表格汇总, 便于计算水平面上各分部工程的工程量时引用, 以收到一次计算, 多次使用的效果。按照先主体后装修的顺序, 先计算独立部分( 如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等) , 以逐渐减少图纸数量, 其次由底层到各层计算钢筋混凝土工程、墙体工程、金属工程、门、窗工程等分部工程量, 再计算水平面上的各分部工程( 如楼地面、屋而等) 工程量, 然后藉计算垂直面上的各分部工程( 如装饰工程、砖石工程的脚手架等) 工程量, 采用按顺序、按图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