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清朝史中的八旗研究

清朝史中的八旗研究

清朝史中的八旗研究
清朝史中的八旗研究

2010年5月第2期清史研究

The Qing History Journal May 2010No.2

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殥

清代政治史研究笔谈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社会史、文化史等研究领域的方法对史学研究的影响,清史研究尤其是清代政治史的研究面临巨大挑战,出现了和其他领域相互对话、渗透和融合的新趋势,由此涌现出许多新的课题。值此之际,在对传统政治史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回应新兴研究领域中提出的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有鉴于此,本刊为推动相关问题的讨论,于本期以“清代政治史研究笔谈”的形式,推出一组前沿文章,以飨读者。

清朝史中的八旗研究

刘小萌

[收稿日期]2010-01-30

[作者简介]刘小萌(1952—),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6

在清史研究中,政治史研究一直是重点领

域之一,它涉及范围广,包括制度、政策、边疆、民族、事件、人物、外交等诸多方面。近年来,在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的推动下,政治史研究的步伐明显加快,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出现了一批新成果。与此同时,在海内外学术交流日趋频繁、多学科研究交叉渗透、学术思想空前活跃、中青年学者迅速崛起的大环境下,传统政治史在研究对象、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乃至学术观点等方面,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在认真反思的基础上,对研究状况作一总结与前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话题。

满族是清朝的统治民族,八旗不仅是清朝军队的核心部分,也是满族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和管理机构。基于此种关系,八旗研究在清朝政治史中据有重要地位,是很自然的。就世界范围而言,专注于八旗史研究的学者虽然不多,却是相当国际化的群体,除中国大陆与台湾,国际间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日本和美国学

者。在这篇短文中,笔者试就八旗研究的现状、未来发展以及如何回应美国新清史等问题,提出几点浅见。

一、研究现状

中国的八旗史研究起步较早。上世纪三十年代,孟森《八旗制度考实》一文,钩稽清官书中旁见侧出者,以穷究八旗制度之本源,多灼见明识,至今仍为奠基之作。五六十年代由民委系统、民族院校进行的满族社会历史调查,涵盖了旗人各主要聚居地的历史与现状,表明这一专题开始纳入民族史和地方史研究范畴。五十年代中,傅乐焕在《关于清代满族的几个问题》中,曾就八旗土地、八旗兵饷、八旗生计等问题作了开拓性研究。半个世纪以来,八旗史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满族史、清史著述踵相问世,尤其王锺翰师的“四考”———《清史杂考》

、《清史余考》、《清史续考》、《清史补考》

,将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锺翰1

师作为国内研究满族史、八旗史的领军人物,其治学特点在中国学者中颇具代表性。一是长期从满族史角度研究清史,一是高度重视基本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一是注重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在八旗史、满族史研究中,同样贯彻始终。在实证性研究中,锺翰师尤重满文文献的利用,认为这是原创性研究的基础,并构成其研究的基本特色。他注重从民族关系的角度切入八旗史和满族史研究,对八旗内部满汉等民族成分的融合、汉人“满化”与满人“汉化”诸现象,都有精辟论述。

近三十年来,在新的学术环境下成长起的一代中国学者,继承前辈治学传统和特色,薪火相传,在八旗史研究中开拓进取,取得了显著成就。成就主要表现在:

第一,研究领域的扩大。在八旗形成、八旗制度、八旗组织、八旗社会、旗人群体(满洲、蒙古、汉军)、旗民关系(很大程度就是满汉关系)、旗人妇女、旗人科举等专题,陆续有专著行世,张晋藩、郭成康《清入关前国家法律制度史》,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姚念慈《满族八旗制国家初探》,杜家骥《清皇族与国政关系研究》、《清朝满蒙联姻研究》、《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杨珍《清朝皇位继承研究》,赵志强《清代中央决策机制研究》,吴元丰、赵志强《锡伯族历史探究》,达力扎布《明清蒙古史论稿》,赵令志《清前期八旗土地制度研究》,祁美琴《清代内务府》,邸永君《八旗满蒙翰林群体研究》,以及笔者《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清代北京旗人社会》,这些著作的水平虽有参差,但各有专攻,相得益彰,大体反映了中国学者研究八旗史的现状。

第二,研究方法多元。这批研究者基础扎实,多数具备较好的语言条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思想比较活跃。他们继承前辈实证性研究的传统,同时借鉴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妇女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一些人兼通少数民族文字,在利用满文、锡伯文、蒙古文文献研究八旗专题方面作出了成绩。

第三,新史料挖掘。国内学者在利用满汉档案研究八旗史过程中,重视新史料的开发,一是对房地契书、碑刻拓片、族谱家乘、舆图绘画、文学曲词、报刊杂志的利用,一是通过田野调查搜集丰富的口碑史料。在这两方面,国内学者拥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走在国际研究的前沿。

在国际学术界,研究八旗史取得突出成就的首推日本。日本研究八旗史起步最早,学术积蕴深,实力强,成果显著。从二十世纪初白鸟库吉、内藤虎次郎(内藤湖南)以迄于今,百年期间代代有传人,涌现出稻叶岩吉(稻叶君山)、鸳渊一、户田茂喜、和田清、三田村泰助、旗田巍、中山八郎、圆田一龟、安部健夫、周藤吉之、阿南惟敬、神田信夫、松村润、河内良弘、石桥秀雄、细谷良夫、加藤直人、中见立夫、松浦茂、江夏由树、石桥重雄、柳泽明、楠木贤道等一大批著名学者。

日本的八旗史研究,长期以清初史为龙头,在相关的满族史、蒙古史、北方民族史、东北地方史、边疆史地研究方面,均有力作行世。日本学者的研究,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重视满文档案的翻译利用。自1905年内藤湖南在盛京(沈阳)清宫发现满文老档以来,日本学界始终把满文档案的整理翻译作为研究八旗史和清初史的基础。东洋文库作为日本东方学研究中心,长期聚集着清史和八旗史领域最优秀的一批学者。文库相继出版了系列的学术专著、论丛、丛刊、文献目录和索引,其中相当一部分与八旗史有关。《满文老档》7册、《旧满洲档—天聪九年》2册、《内国史院档—天聪七年》1册、《内国史院档—天聪八年》2册、《镶红旗档—雍正朝》、《镶红旗档—乾隆朝》2册,是日本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整理翻译满文档案的代表性成果。对满文《内国史院档》的翻译工作,目前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它如《东洋文库所藏满蒙文献目录》、《东洋文库藏镶红旗档———引言和目录》、《八旗通志列传索引》等工具书的编纂,对利用满蒙文档案研究八旗史,提供了很大便利。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从事满文档案翻译者,除少数出身满语专业的历史学家(著名者如佟永功、关嘉禄),主要由中国第一历史

2

档案馆满文部专家构成。与此不同,日本的满文文献翻译工作,则始终由史学研究者自己承担。为此,他们组织了独具特色的满文档案读书会。参加者在特定时间和地点聚集一处,逐段逐句研读翻译满文档案,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其好处:一是使参与者的满文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既收到集思广益、疑义相释的实效,又加深了对满文文献的理解,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通过研读和彼此切磋,实现了学术前辈对后辈的传、帮、带。日本几代学者,从耄耋高龄到二三十岁的新锐,之所以都能熟练掌握满文译写,与此种学习方式有直接关系。

日本学者研究八旗史、清初史、满族史,始终以满文档案为主,其它文字文献为辅,这是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基本特色。远者姑且不提,近年出版的神田信夫《清朝史论考》、《满学五十年》,松村润《明清史论考》,以及研究集体的三部论文集《清代中国的诸问题》、《松村润先生古稀纪念清代史论丛》、《清朝史研究的新地平线》,都是运用满、蒙文档案探考八旗专题的典范。

第二,八旗史与民族史研究紧密结合。日本的八旗史研究,始终与满蒙史结合,近年来,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除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对八旗制度统摄下的各民族群体:东北“新满洲”人、“库雅拉”人、达斡尔人,以及布特哈八旗、察哈尔八旗、新疆回子(维吾尔人)佐领、锡伯佐领等,都有专门研究。

第三,重视实地调查。实地考察包括田野调查和史料调查两个方面。田野调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在中国学者参与下,对东北三省的清朝遗迹进行了新一轮的实地考察。这一历时多年的大规模学术考察成果,收入细谷良夫主编《中国东北部的清朝史迹》一书。进入本世纪以来,细谷良夫又与笔者合作,对清代八旗各驻防地的历史遗迹、旗人群体的历史与现状,进行长达十年之久的实地调查。目前,调查工作基本结束,若干报告已在日本发表,全部调查成果计划在中国结集出版。

史料调查,也是日本学者颇具特色的一项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细谷良夫主持下完成了大型课题《清朝国家形成时期诸史料的综合研究》,目的是从整体掌握中国大陆和台湾所藏清史档案状况,并把档案作为进一步开展清朝史研究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又把调查满汉文献的范围扩大到美国、俄罗斯、蒙古等地。

第四,注重实证性研究。日本史学与中国史学都具有注重实证性研究传统,日本学者普遍学风严谨,心无旁骛。近些年来,他们虽然也受到美国新清史等西方史学的影响,但始终恪守自己的研究传统。诚如学界所公认的,其研究素以考证见长,虽少有耀眼的思想火花,也没有轰动一时的效果,却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中、日学者的八旗史、满族史研究源远流长,在传统和方法上有差异也有重合,成就则各有千秋。与中日研究相比,宏观的理论思考显然是西方学者的特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美国学术界对八旗史研究的升温,出版了罗友枝《清代皇廷社会史》,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孤军》、《透明之镜:清朝皇族的观念》,路康乐(Edward J.M.Rhoads)《满与汉:晚清到民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政治权力,1861—1928》,欧立德(Mark C.Elliott)《满洲之道:清朝的八旗制度与民族认同》等一批有影响的著作。他们的研究,从理论方法到具体观点,都令人耳目一新,在中国清史界很快引起关注①。

罗友枝(Evelyn S.Rawski)于1996年发表《再观清朝: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反驳何炳棣1965年《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一文中对汉化的强调,由此又引发后者发表《有关汉化问题的再思考:对罗斯基“再观清代”一文的回应》,与罗进行辩论。这两篇文章,已成为新清史出现的重要标志。

既然是“新清史”,首先应澄清的一点,就是究竟“新”在何处。有些学者将“新清史”的主要特点概括为:一是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王朝的区别,强调清朝统治中的满族因素,一是重视利用满、蒙等少数民族史

3

料。笔者认为,这种概括似有不妥。如前所述,这两个特点,中日学者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已有长期实践,尤其在利用满文、蒙文文献考证史实方面,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无视学术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成果,将上述两个特点作为一种“新”的发明而归功于新清史,这种说法是否合适,答案不言自明。

当然,澄清上述事实,并不是要否定新清史的倡导之功。在从满族角度研究清史、利用满文文献研究八旗史方面,中日学者固然起步甚早,成果显著,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共识。以往国内一些学者论到清史,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站在汉族立场即王朝正统的立场上,不妨把这种立场概括为“汉族中心论”。基于这种立场,清史中的满族,通常只占很小比重。不少学者,对满族在清朝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对满族制度(八旗制度、内务府等)与文化在清朝史中的深刻影响,缺乏应有关注;对满文等少数民族文献的重视,则长期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学者范围。然而,当新清史提出上述观点时,情况不同了,国内一些学者,颇有茅塞顿开之感,推其波而助其澜,以“汉族中心论”为代表的一些陈旧观念,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清史在端正清史研究的发展方向方面,确实功不可没。

为什么新清史会产生如此大影响?挟美国强势文化之余威固然是一个原因,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在新清史的话语系统中,强调满族与满文文献的重要性,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提法,而是从其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中导引出的一种方法论要求。这一逻辑关系或可概括为:清朝是满族建立的王朝,其统治带有不同于汉族王朝的鲜明特点;满族不仅是中原汉族的统治者,同时也是东北亚诸多民族的共主。从这个角度讲,重视满族与满文文献,乃是上述逻辑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话说回来,美国新清史究竟新在何处?笔者以为,与中日研究相比,新清史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理论方法、研究角度和观点创新。

第一,理论方法。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史学无论从理论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发生不断变化,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旧观点则不断更新甚至淘汰。新清史的理论创新,集中表现在用族群理论解释满族历史和满族特有的八旗制度等方面。

第二,研究角度。新清史的关注点,主要有满族形成、满族认同、八旗制度、清朝特色、统治模式等。而广义上的新清史,其实并不局限于对满族与八旗的研究,还包括对清帝国的“尚武”与军事扩张、物质文化与精神世界、公私领域的构建与互动、社会性别研究等②。不过,把清朝的“满族性”作为其研究重点,应无疑义。新清史试图扭转以往对清朝的传统认识,更注重把满洲(满族)而非汉族作为研究中心(主体),更强调满族对清帝国所作的贡献。与此同时,更关注满族主宰下的多民族关系与多元文化的互动。这一角度,有助于矫正“汉族中心论”的认识偏差,从整体上评价满族在清朝的地位;有助于摆脱清朝史等同于中原王朝史的成见,并使众多边地民族跻身于历史大视野焦距下的中心。

第三,研究观点。新清史提出一系列新观点,大多比较宏观。其宏观既表现为研究专题的从“大处着眼”,还表现为一些学者将清史置于世界史和比较史的范畴内,与其它领域的学者共同讨论帝国、现代化、殖民、身份等问题。例如,濮德培(Peter C.Perdue)在《中国向西进军:1600—1800年清朝对欧亚大陆中部的征服》(China Marches West: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一书中,有关满洲的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比较。

新清史提出的一系列观点,以其新颖大胆而风靡一时。关于满族形成,传统观点认为,天聪九年(1635)清太宗皇太极改“诸申”为“满洲”,是满族形成的标志。对这种观点,新清史提出要重新审视。有学者进一步提出,满族是在乾隆年间形成的,在这之前只是文化共同体,到乾隆年间始形成血缘共同体;还有学者认为,满族到清末民初才形成,正是在汉人反满思潮的强大压力和刺激下,满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认同。关于满族是否“汉化”,以往学者,往往将满族“汉化”简单理解为汉族一方的主动灌输与满族一方的被动接受。新清史则指出:与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相

4

反,有清一代,满族尽管与汉族在某种程度上融合,但并没被汉化;没被汉化的原因,是因为八旗制度的保障;满洲精英集团依靠八旗组织,成功维持了本民族的一致性和民族认同意识,是清朝统治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新清史与八旗史、满族史研究关系密切,因此从它崭露头角时起,就引起中国学者的浓厚兴趣。一旦陈陈相因的“成见”或“定论”被新清史打上问号,也就意味着新研究的起步。从这个角度讲,新清史的异军突起,的确给清史研究的发展带来某种契机。

二、如何回应新清史

十几年来,新清史的影响逐渐扩大,但迄今为止,除了若干译著和介绍文章,中国学者尚很少提出严肃的学术性批评。如何对新清史作出回应,并通过对话实现与新清史的互动,共同推动清史研究的发展,已经提上中国清史研究界的日程。

笔者认为,回应新清史,首先要端正我们的态度。由于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学术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围绕新清史的一系列新观点,中国学者完全可能持有不同看法。不过,我们首先应致力的,不仅是求其“异”,而且要求其“同”,从新清史的研究(无论是研究角度、理论方法,还是具体观点)中汲取有益启示,以矫正思维和观点的偏差,毕竟我们久已习惯在一种比较封闭的学术环境下工作,而传统的惯性往往会消磨思维的敏锐。

回应新清史,应就基本概念予以澄清。概念是历史研究的支点,概念涵义不清,就无法阐明历史现象内在的逻辑关系。如探讨满族是否“汉化”,首先应对“汉化”的涵义、“汉化”与汉文化“涵化”的差别作出说明③。否则,概念模糊,言人人殊,各执一端,讨论难以深入。再如考察八旗问题,不能不涉及“旗人”、“旗族”、“满人”、“满洲”、“满族”诸名称。清初已有“旗人”、“满洲”、“满人”之谓,清末出现“旗族”一称,辛亥革命后提倡“五族共和”,始有“满族”的流行。“满人”、“汉人”、“蒙人”等称谓,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族类概念,而作为民族专属名

称之一的“满族”,则是自西方辗转传入的现代概念。这些概念,在涵义上有衔接又有差异,有重合又不能简单等同。目前流行把满族概念等同于清代的“旗人”、“满人”或“旗族”,表述固然便利,但在许多场合,却可能造成“今人”对“古人”的一种理解错位。

回应新清史,应承认研究取向上的差异。关于满汉关系,新清史侧重从满汉对立的角度展开讨论,中国学者则习惯于从满汉融合的角度来思考。关于清朝特色,新清史强调满族的主体性,中国学者则兼顾“清承明制”与“满族特色”两个方面。关于八旗社会,新清史强调八旗制度的特殊性和封闭性,中国学者则关注八旗制度阻隔下旗民关系(满汉关系)的实际发展。关于民族认同,新清史似乎只关注满族的自我认同,中国学者则更倾向于从满族的多元认同入手,揭示它与汉等民族的诸多共性,而非单纯对立。这些差异的形成,有着复杂的背景与原因,在此无须展开。重要的是,承认差异,明确差异,进而通过讨论,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在弥合差异的基础上求得比较接近历史真相的共识。

有些差异,通过讨论是可以弥合的,但是也有一些差异,即使通过讨论恐怕也难以陶融。中美学者,各有自己的国情,存在着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学术环境、研究角度、理论方法的诸多差异。新清史无论怎么强劲,毕竟是在异文化的视野中观察中国,而运用西方理论和话语系统诠释中国历史,始终存在一个是否符合中国实情的问题。如有学者套用美国国内族群理论诠释满族形成,声称满族先是文化共同体,后来成为血缘共同体,与满族的历史实际显然枘凿不合。再如把自我认同,作为近代满族形成的基本尺度,是否合理,也值得思考。其实,与民族、族群相关的诸多概念,都是西方的舶来品,在中国的民族学界,围绕这些概念已争论了至少几十年,聚讼纷纭,迄今仍未有穷期。民族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概念,都离不开从国外学术界的批量引进,与之相比,中国史研究则是一门带有鲜明本土特色且根基深厚的学科。清史研究固然也需要引入西方理论方法概念观点,但毫无疑问,它们只有适应中国的实

5

际情况,才会有落地生根的可能。

回应新清史,不必回避它的某些偏差。新清史在“矫枉过正”的同时,有时难免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否定满族所建清朝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或以汉满民族冲突对立取代彼此融合的主流,或强调满族特色却无视汉族和汉文化的主导作用。这些观点或倾向,有失偏颇,不仅中国学者难以认同(当然有少数例外),实际上在美国学者中,也有分歧和争议。

新清史的兴起,加快了清史研究的国际化进程,与此同时,也给中国的清史研究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的清史研究者,要在国际化大潮中继往开来,作出更大成绩,笔者以为,以下三点应该重视:

一是要有全局意识。中国大陆、台湾与日、美、韩、法、俄等国学者,在研究清史方面各有自己的传统、优势和特色,但多年以来,国内学界似乎过于偏重对新清史的关注,对他国学者的研究和贡献却往往疏于了解。信息来源畸重畸轻,明显失衡,不能不制约中国清史学界的国际视野,偏见的产生也在所难免。其实,日、俄等国对八旗史、满族史、满语文的研究均堪称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包括其学者的治学方法、治学态度乃至严谨作风,颇值得国内学者学习和借鉴。清史研究的持续发展,实有待于中国学者全局意识的提升。

第二,要有主体意识。中国学者研究清朝史和八旗史,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只有立足本国的历史、传统与实际,坚持研究的主体性,才能把研究不断引向深入。至于那种将西方理论方法观点盲目照搬,人云亦云,不加分析,对本国研究却抱着虚无主义态度的倾向,显然不值得提倡。

第三,要重视少数民族文献。在八旗史、满族史、民族史、边疆史研究中,少数民族文献的整理利用尤为重要。近十几年来,特别是自国家清史编纂工程启动以来,国内在满、汉文档案、档案目录的整理翻译出版,满汉文辞书编纂等方面,都取得突出成绩,为清史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现在的问题,是已经刊布的满文档案数量庞大,能够利用它从事研究的学者却很少,后续人才严重匮乏。对照日、美诸国高度重视非汉文史料运用,并加紧对多语种人才培养的现状,中国清史界差距明显,且呈不断拉大的趋势。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成为扼制研究正常发展的一个瓶颈。

以上以清史中的八旗史研究为重点,就研究现状、国际交流、未来发展提出若干想法或建议,未必妥当。敬祈中外同行不吝赐教。

①中国的介绍文章主要有,定宜庄:《美国与台湾学者近年来对满族史与八旗制度史的研究简述》,《满族研究》2002年第1期;[美]欧立德著,华立译:《清代满洲人的民族主体意识与满洲人的中国统治》,《清史研究》2002年第4期;[美]盖博坚著,王湘云译:《西方学者近期对“满洲”之释义》,《清史论集———庆贺王锺翰教授九十华诞》,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马钊:《满学:清朝统治的民族特色———1990年以来以英语发表的清史著作综述之一》,载《清史译丛》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孙静:《满族民族认同的历史追寻———柯娇燕满族研究评价》,载《清史译丛》第3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李典蓉:《清代满洲认同的几个问题》,载《清史译丛》第6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美]盖博坚著,孙静译《谁是满洲人:综合书评》;张瑞威:《谁是满洲人———西方近年来满洲史研究述评》,载《清史译丛》第7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刘文鹏:《清朝的满族特色—对近期清代政治史研究动态的思考》,《清史研究》2009年4期。

②参见[美]卫周安:《新清史》,《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

③参见王成勉:《没有交集的对话》———论近年来学界对“满族汉化”之争议,汪荣祖、林冠群主编:《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台湾中正大学台湾人文研究中心,2006年版。

6

清代八旗制度

1、八旗制度是一个集()为一体的组织。 A、经济、政治、文化 B、经济、政治、社会 C、经济、军事、社会 D、政治、经济、军事 我的答案:D 2、清代的八旗制度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的?() A、八旗满洲、八旗中原、八旗蒙古 B、八旗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 C、八旗满洲、八旗汉人、八旗蒙古 D、八旗东北、八旗中原、八旗蒙古 我的答案:B 3、八旗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是“以旗统人”。() 我的答案:√ 4、八旗制度是一个军政合一、军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并不完全是一个军事组织。()我的答案:√ 5、“指婚”步骤中最重要的是()。 A、呈报宗人府 B、钦天监合算八字 C、颁发御旨 D、授予品级 我的答案:C 6、一般旗人的婚嫁权归()所管理。 A、自己 B、父母 C、贝勒 D、佐领 我的答案:D 7、清朝时期允许皇室男女与民人通婚。 我的答案:× 8、选秀女合例年龄应当是()。 A、12-19岁 B、12-18岁 C、13-17岁 D、13-16岁 我的答案:D 9、清朝选秀女制度变化,秀女范围逐渐缩小最主要的原因是()。 A、受汉族传统礼教的影响 B、八旗人口增长很快

C、限制部分宗族在朝廷的权势范围 D、以上都不是 我的答案:B 10、清朝中期以前,所有的八旗女子曾经都要参加阅选秀女。() 我的答案:√ 11、以下关于清朝宫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务府一年一次阅选宫女。 B、宫女可以充当内廷使女。 C、宫女的选择范围也逐渐缩小。 D、宫女到了二十五岁可被遣送回家。 我的答案:C 12、清朝的宫女主要来自于外八旗。() 我的答案:× 13、关于清朝对儒家学说态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儒学非常尊崇,并付诸实践 B、汉族士大夫在这个方面的影响力远大于满族学者 C、儒学是清朝社会两性关系、妇女观念的核心 D、由皇太极开始,将儒家伦理道德作为满族社会遵行的准则 我的答案:B 14、清朝接受儒学伦理道德后,对妇女生活、婚姻的规范发生了哪些改变?() A、婚娶按照辈分,不许一夫多妻 B、严格的嫡庶之间的区别 C、禁止从死,禁止收继婚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15、清朝在尊崇儒学的情况下,满族社会尤其是旗人妇女保留了哪些固有特点?() A、禁止旗人妇女缠足 B、服满族衣冠和服饰 C、旗人妇女善于操持家务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16、清朝对八旗寡妇的优抚包括旗兵孀妇、旗人寡妇终生半俸半饷政策。() 我的答案:√ 17、“出旗为民”政策的实施是在()。 A、雍正年间 B、康熙年间 C、嘉庆年间 D、乾隆年间 我的答案:D

满清八旗制度文档

满清八旗制度文档 Documents of Eight Banners system in Manchu and Qin g Dynasty 编订:JinTai College

满清八旗制度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由太祖努尔哈 赤在女真人牛彔制基础上建立的。下面小泰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满清八旗制度”,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满清八旗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由太祖努尔哈 赤在女真人牛彔制基础上建立的。明万历二十九年(162019年)始建四旗,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和正红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2019年)增设四旗,称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 和镶白旗。定三百人为一牛彔,五牛彔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满族人按八旗制分隶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初建时,不但在军事上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产职能。清朝统一,太宗皇太极为加强对旗人的束缚,增强了八旗制的军事职能,并为扩大军事实力和笼络人心,又建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各旗有军营、前锋营、骁骑营、健

锐营和步军营等常规伍,司禁卫,云梯和布阵等职。另外,设立了相礼营、虎枪营、火器营和神机营等特殊营伍,演习摔跤、射箭、刺虎和操练检枪等。由於清初诸帝很重视枪炮武功等实战本领,八旗军在平定三藩,收台湾各抵御沙俄侵略等战斗中都取得了辉煌战绩。八旗兵分为京营和驻防两类。京营是守卫京师的八旗军的总称,由朗卫和兵卫组成。侍卫皇室的人。称朗卫,且必须是出身镶黄、正黄和正白上三旗的旗人,如紫禁城内午门、东西华门、神武门等由上三旗守卫。驻防是指驻防全国各要地的八旗。京营总兵约十万,驻防兵人类也在10万 左右。 正黄旗 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 上三钠无王,都归皇帝所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是八旗洲中人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 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康 熙的爱臣,乾清门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就是正黄旗人。 正蓝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闪电河流贯领接河北。清 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二十九年(162019年),因旗色纯

浅谈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与改造——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浅谈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与改造——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摘要: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它规划与建筑的独特风格:完整的城池格局与兵营的结合;北方胡同与四川庭院结合;民国时期的西洋建筑与川西民居结合;营房,住宅与商业结合;这些特征加上宽窄巷子本身的建筑艺术特色与历史文化信息,使之越发成为稀缺的艺术珍品。宽窄巷子还是成都休闲市井生活的最佳体现。从清朝满城时期的八旗子弟提笼架鸟,莳花弄草;到民国时期达官贵人觥筹交错,大宴宾朋,再到现如今文人游客一杯清茶、一把竹椅品味生活。宽窄巷子无论在哪一时期都是成都生活的写照之一。 关键词:宽窄巷子;保护;改造;历史沿革;价值分析 一、宽窄巷子的历史沿革与价值分析 成都是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西南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旅游的中心城市,有着“第四城”的美誉。“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成都市四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文殊院历史文化保护区、大慈寺历史文化保护区、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水井坊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处,位于市中心天府广场西侧约1000m,地理位置优越。保护区北、南、东、西分别以泡桐树街、金河路、长顺上街及下同仁路西50~100m为界,总控制面积约为319342㎡(约合479.02亩)。其中核心保护区约占66590㎡(约合99.89亩),包含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传统街巷。 1、历史沿革 成都自公元前311年筑城,历经2300余年, 城名未改,城址未变,在中国几千年的城市建设史 中极为罕见。1646年,成都全城毁于战火,现存建 筑基本为清代陆续修建的,城市格局依然保持千年 传统,概括起来就是“两江环抱,三城相重”。“两 江”指环绕成都的郫江与锦江,又称府河与南河; “三城”则指大城、少城(清代为满城)、皇城。 宽窄巷子就是满城的代表街巷。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清政府出于军事 要求,调集荆州驻防八旗官兵入川,并于康熙六十 年(1721年)留驻成都,在原少称为是修筑满城, 实行“旗汉分治”。 成都满城位于大城内,西侧利用大城西垣,东 侧为皇城萧墙墙址,城内街巷布置成鱼骨形,形制 与清北京内城相似。清末傅崇炬《成都通览》中描述其“以形式观之有如蜈蚣形状,将军衙门居蜈蚣之头,大街一条直达北门如蜈蚣之身,各胡同左右排列如蜈蚣之足。城内物景清幽,花木甚多,空气清洁,街道通旷,鸠声树影,令人神畅”。 辛亥革命后,满汉界限消除,成都原有的官兵住宅逐渐被公馆与私宅替换,民国时期达到了建设的高潮。解放后大量人口迁入,民居院落渐变为杂院,拆改搭建破坏了传统建筑的风貌。到了20世纪90年代,满 城绝大部分只剩下道路格局,宽窄巷子是仅存的保留 着传统院落和民居建筑的街巷。 2、价值分析 经过研究得出,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价值 在于它是见证成都二千三百年来城市建设发展与演变 的代表。 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它规划与建筑的 独特风格:完整的城池格局与兵营的结合;北方胡同 与四川庭院结合;民国时期的西洋建筑与川西民居结 合;营房,住宅与商业结合;这些特征加上宽窄巷子 本身的建筑艺术特色与历史文化信息,使之越发成为 稀缺的艺术珍品。 宽窄巷子还是成都休闲市井生活的最佳体现。从

近代史论文--浅析清政府的腐败

浅析清政府的腐败 一,政治腐败。 1.无知守旧,虚骄自大 鸦片战争前,清朝政府对于世界的发展毫无所知,甚至在清人所著《明史·外国传》中竟然不分彼此,将葡萄牙、法兰西、西班牙等国家统统称为“红毛番”。对于世界一些国家尤其是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都弄不清楚。对此外国人评价说当时清朝统治者对外国人根本不加区别“一体被中国人看作是夷人,他们那种亚洲式陴睨一切的气概是那样的浓厚,以致不屑再分什么彼此厚薄。” 当时的官员,都信奉“以模凌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取进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由此道者,无不各得,其所欲而去,衣钵相承,牢结而不可解。”因此,很多参与重大决策的官员都完全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决定对未来有多少影响。在嘉庆、道光年间久任要职的军机大臣曹振镛,对讨教官运亨通之道的门生说:“无它,但多瞌头少说话耳!”这正如时人所揭露的“士不知耻, 为国大之耻。历览近代之士, 其自敷奏之日, 始进之年, 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则气愈, 望愈崇则谄愈固, 地益近则媚亦益工。“鸦片战争之后,虽然中国被迫接受了西方日益强大的事实,部分官员和封建王室仍因循守旧,不能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1876年6月,英国怡和洋行不顾清廷的劝阻,擅自在上海修筑了一条吴淞铁路,清政府觉得外国人在祖宗留下的土地上修筑铁路,有碍风水和面子,最后决定以28.5万两银子从怡和洋行手里买下吴淞铁路,并派人将铁路拆毁,抛于江海之中。1881年,手握重权的洋务派领袖李鸿章,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的运煤问题,修建了一条唐山至胥各庄全长只有11公里的铁路。当铁路首次通车时,顽固派声称机车行驶会震动皇陵,李鸿章被逼得只好一度改用马拉车厢在铁路上行走,成为当时的奇闻。 2.贪污成风,搜刮无限 康熙晚年, 奢侈腐败之风已经兴起, 后来经过雍正时期的厉行节约和严刑峻法等改革措施而有所控制。到乾隆时, 随着经济繁荣和财力充裕,奢靡腐败之风重新抬头并愈来愈甚。乾隆六巡江南, 游山玩水, 沿途接驾送驾、进贡上奉、大兴土木, 豪华与排场空前, 糜费特甚。乾隆带了头,其示范效应无与伦比, 大小官吏借接驾和其他机会, 极尽奢华之能事。、文武百官、大地主、大商人, 无不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 尤其是满族亲贵, 沾染的奢侈淫靡的习气最严重。满人阿克当阿任淮关监督十余年, 搜刮的民脂民膏不计其数, 豪富无敌, 人称“阿财神”。汉族官宦豪族的奢华情形也大同小异。大小官吏上任之时大多两手空空, 离任返乡则车拉船载, 浩浩荡荡。 乾隆后期军机大臣和坤就是有名的大贪官,嘉庆时抄没其家,将其全部财产编列为109号,其中26 号经估计即值22000 万两。稍后的领班军机大臣穆彰阿, 与贪官和坤媲美, 揽权卖官, 贿赂公行, 世人讽剌说: “上和下穆。”1841 年大学士琦善被抄家,有黄金10912 两,白银1805 万两,珠宝11箱。丑声藉藉。“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是当时吏治腐败、几乎无官不贪的生动写照。 到了清朝后期,出现了买官卖官明目张胆的现象。由于封建社会里官职是被垄断的稀缺资源, 因此凭借手中握有的任免、考选、黜陟、迁徙之大权而卖官鬻爵、大肆收受贿赂的官吏大有人在。发展到清末新政时期, 重贿求官、当官捞钱已成为相当普遍、甚至成为当然的现象, “彼时政以贿成, 悬价售官, 殆已公言不讳。”谙熟官场潜规则的袁世凯就是通过重金贿赂奕劻而高升。陈璧一次送给奕劻5万金并求为干儿, “于是由道藩一跃而入为侍郎, 且邮部尚书矣。”上任之后,袁世凯仍继续大肆搜刮。向上讨好慈禧。在慈禧太后奔逃在西去的路途中时,袁世凯就派骑兵急追千里,给她送去10 万两银子做路费。慈禧太后在西安时,袁世凯又源源不断地送去30多万两银子和几百匹贡缎及其它珍贵的物品。向下以贿赂买通奕、李莲英为其所用, 通过大力保荐推举手下的将领武士、僚佐宾客, 来培植私人势力, 因此, 袁世凯的北洋系成为清末权势熏天的集团。 而清末的新政后,入仕之途有科举、荫袭、捐纳、保举以及从新式学堂或外国留学归来人员选拔官员, 途径不可谓不多, 然而实行起来混乱无章, 流品庞杂。所以清末选官制度的落后、混乱也是导致腐败的一

清代八旗制度

清代八旗制度 清代八旗制度下的妇女生活与婚姻(一) 1 【单选题】清代的八旗制度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的?(B) A、八旗满洲、八旗中原、八旗蒙古 B、八旗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 C、八旗满洲、八旗汉人、八旗蒙古 D、八旗东北、八旗中原、八旗蒙古 2 【单选题】八旗制度是一个集(D)为一体的组织。 A、经济、政治、文化 B、经济、政治、社会 C、经济、军事、社会 D、政治、经济、军事 3 【单选题】清朝通过“指婚”对皇族婚姻进行控制的目的有(A)。 A、削弱贝勒的势力和联姻外族。 B、控制贵族人口结构和联姻外族。 C、促进多民族文化交流和削弱贝勒的势力。 D、控制贵族人口结构和促进多民族文化交流。 4

【判断题】八旗制度是一个军政合一、军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并不完全是一个军事组织。(√)5 【判断题】八旗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是“以旗统人”。(√) 清代八旗制度下的妇女生活与婚姻(二) 1 【单选题】“指婚”步骤中最重要的是(C)。 A、呈报宗人府 B、钦天监合算八字 C、颁发御旨 D、授予品级 2 【单选题】一般旗人的婚嫁权归(D)所管理。 A、自己 B、父母 C、贝勒 D、佐领 3 【判断题】清朝时期允许皇室男女与民人通婚。(×) 清代八旗制度下的妇女生活与婚姻(三) 1 【单选题】清朝八旗制度最基层的领导叫(A)。 A、佐领 B、参领

C、都统 D、贝勒 2 【单选题】选秀女合例年龄应当是(D)。 A、12-19岁 B、12-18岁 C、13-17岁 D、13-16岁 3 【单选题】清朝选秀女制度变化,秀女范围逐渐缩小最主要的原因是(B)。 A、受汉族传统礼教的影响 B、八旗人口增长很快 C、限制部分宗族在朝廷的权势范围 D、以上都不是 4 【判断题】清朝中期以前,所有的八旗女子曾经都要参加阅选秀女。(√)清代八旗制度下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四) 1 【单选题】以下关于清朝宫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内务府一年一次阅选宫女。 B、宫女可以充当内廷使女。 C、宫女的选择范围也逐渐缩小。 D、宫女到了二十五岁可被遣送回家。 2

浅谈清朝时期的剃发易服事件

浅谈清朝时期的剃发易服事件 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满清统治者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全国各民族,主要是针对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发型发型,改著满族服饰的政策。1644年清军入关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为巩固满洲人对中国的统治、强压华夏民族反抗意识和民族自尊,在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剃发令”,称“自今布告之后,京师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行剃发。若规避惜发,巧辞予辩,严惩不贷。”而且满洲贵族还叫嚣:“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北方汉族人民被迫屈从。之后清军以武力迫使南方汉人也剃发,在发布剃发令的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顺治二年(1645年)7月9日,清廷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强迫各族人民改满服。这就是所谓的“剃发易服”。然而,在这个剃发易服政策的最终确立并实行之前,曾有过一段历史风波。 清军初入关,占领北京后不久,即发布剃发令。但由于吴三桂等明朝降官劝说,加之北京及周围地区人民反抗连连,多尔衮不得不收回成命。所以,清军入据北京后,好长时间内,明朝旧官变成清朝官员,仍旧身穿明服,冠裳不改。汉族人自古十分重视发式与衣冠服饰。正如《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族人成年之后就不可随意剃发,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上面。汉族人的传统服饰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无扣。而满州人的风俗与中原汉族迥异,满州人男性的传统发型是把前颅、两鬓的头发全部剃光,仅后颅留下约一铜钱面积的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满州人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满服的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等。但不久后,因为一个孙之獬,剃发易服政策便被顺水推舟的定下来了。此人因人品低下,反复无常,一直郁郁不得志。清军入关后,老哥们儿求官心切,是第一批摇尾乞降的汉官,并当上了礼部侍郎。为报新主提拔之恩,他一时间又想不出什么平定大计,孙之獬就走个“偏门”——主动剃发;而后来他还给清世祖拟了一道建议在全境范围内给汉人剃发的

清代八旗制度尔雅网课通识答案

【单选题】清代的八旗制度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的?(B) A、八旗满洲、八旗中原、八旗蒙古 B、八旗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 C、八旗满洲、八旗汉人、八旗蒙古 D、八旗东北、八旗中原、八旗蒙古 2 【单选题】八旗制度是一个集(D)为一体的组织。 A、经济、政治、文化 B、经济、政治、社会 C、经济、军事、社会 D、政治、经济、军事 3 【单选题】清朝通过“指婚”对皇族婚姻进行控制的目的有(A)。 A、削弱贝勒的势力和联姻外族。 B、控制贵族人口结构和联姻外族。 C、促进多民族文化交流和削弱贝勒的势力。 D、控制贵族人口结构和促进多民族文化交流。

4 【判断题】八旗制度是一个军政合一、军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并不完全是一个军事组织。(√) 5 【判断题】八旗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是“以旗统人”。(√) 需要淘宝、天猫优惠券的小伙伴可以加下我们的qq群655292624 清代八旗制度下的妇女生活与婚姻(二) 1 【单选题】“指婚”步骤中最重要的是(C)。 A、呈报宗人府 B、钦天监合算八字 C、颁发御旨 D、授予品级 2 【单选题】一般旗人的婚嫁权归(D)所管理。 A、自己 B、父母

C、贝勒 D、佐领 3 【判断题】清朝时期允许皇室男女与民人通婚。(×) 清代八旗制度下的妇女生活与婚姻(三) 1 【单选题】清朝八旗制度最基层的领导叫(A)。 A、佐领 B、参领 C、都统 D、贝勒 2 【单选题】选秀女合例年龄应当是(D)。 A、12-19岁 B、12-18岁 C、13-17岁 D、13-16岁

3 【单选题】清朝选秀女制度变化,秀女范围逐渐缩小最主要的原因是(B)。 A、受汉族传统礼教的影响 B、八旗人口增长很快 C、限制部分宗族在朝廷的权势范围 D、以上都不是 4 【判断题】清朝中期以前,所有的八旗女子曾经都要参加阅选秀女。(√)清代八旗制度下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四) 1 【单选题】以下关于清朝宫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内务府一年一次阅选宫女。 B、宫女可以充当内廷使女。 C、宫女的选择范围也逐渐缩小。 D、宫女到了二十五岁可被遣送回家。 2

浅议清朝军机处的发展及其影响

浅议清朝军机处的发展及其影响 张绪云 (2009031206)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军机处,清代官署名。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它创立于雍正八年(1730),结束于宣统三年(1911年)责任内阁的成立,军机处的设立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达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处是了解清朝历史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军机处职权军机大臣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Qing Dynasty imperial military council Zhang Xuyun (2009031206) (Qianna Nationality normal school history and social culture department, Guizhou Duyun 558000) Abstract:Imperial military council,Qing Dynasty officer signature.Was the center power institution of Qing Dynasty mid and late part,it established in Y ongzheng in eight (1730),finished in Xuantong in three (in 1911) the establishment of responsibility cabinet,establishment of imperial military council was the Chinese feudal society imperial authority achieves the symbol of crest. The imperial military council is understood that Qing Dynasty history essential part, also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in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history. Keywords :Imperial military council;Terms ;Military minister;King and Council of Ministers;Cabinet 在清朝统治中国260余年里,清世宗(雍正)一朝仅13年,是比较短暂的;然而,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清朝的中枢决策机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日益衰亡,内阁成为“内曹”,而办理军机事务处成为中枢决策机构,军机大臣乃至军机章京成为中枢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卿会议依然如故,其他的奉命而行的各种决策形式同样依旧保持,军国机要的军机大臣与日常庶政的九卿会议,两者成为重要决策群体;高宗(乾隆)即位之后,一度裁撤军机处,后又复设。至宣统三年四月,建立责任内阁,再度裁撤军机处,至此退出历史舞台。军机处自始自终,历时180多年,在清朝中后期的中枢决策影响甚大。本文将从军机处的发展变化中,探究其作用和影响。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 八旗,又称八旗制度,是清代旗人(后演变为满族)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有清一代的根本制度。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正式创立。1601年初建时仅三旗:黑旗、白旗、红旗。1615年因“归服益广”将三旗析设为八: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合称八旗,统率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 1584年,出身建州左卫的努尔哈赤兴兵,以黑旗为帜。随着1589年建州三卫的统一,统治人丁也不断增多,努尔哈赤另设红旗军亲领,将黑旗军交由胞弟舒尔哈齐指挥。1601年征服海西女真哈达部落之后,又分设白旗军,由长子褚英指挥。红白黑三旗是后来八旗制度的主要基础。 1615年,建州已经吞并除叶赫之外的所有女真部落,而且蒙古也多有归附。麾下牛录已有百倍于起兵之初的规模。因此,努尔哈赤于该年将红白黑三旗及所领牛录析设为八个旗: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正四旗旗帜为纯色四方形,龙首朝后;镶四旗旗帜为五边形,黄、白、蓝三旗镶红边,红旗镶白边,龙首朝前。当时各旗的旗主分别是:正黄旗主多铎、镶黄旗主阿济格、正白旗主皇太极、镶白旗主杜度、正蓝旗主莽古尔泰、镶蓝旗主阿敏、正红旗主代善、镶红旗主岳托。八旗制度,(镶,俗写亦作厢)。 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为名正言顺及巩固权力,将多铎、阿济格二人统领的正黄、镶黄二旗改色为正白旗与镶白旗,而将自己亲领的原正白旗改色为正黄旗,又夺取杜度的原镶白旗主之位,

交由长子豪格担任,改色为镶黄旗。1635年,正蓝旗主莽古尔泰意图谋反事败遭诛,该旗由皇太极所得,皇太极将其与自己亲领的正黄旗混编重组,成为新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并从中分出8个牛录给予豪格统领的原镶黄旗,又再次将其改色为正蓝旗。1648年,豪格因1643年的继位之争被摄政王多尔衮陷害下狱暴亡,正蓝旗又为多尔衮所得,多尔衮将其与自己统领的正白旗混编重组,成为新的正白旗和镶白旗,将胞弟多铎统领的原镶白旗改色为正蓝旗。此后八旗旗色再未变化。 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去世,清世祖顺治开始亲政。他为了加强掌控,亲自统领了原属多尔衮的正白旗,这样由皇帝控制的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掌控的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五旗,称为下五旗。到了雍正年间,清世宗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将下五旗旗员与旗主诸王、贝勒的从属关系彻底废除,仅保留各属下包衣的直接控制权。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领,也由皇帝直辖。清世宗还以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居左,称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居右,称为右翼。 八旗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镶黄、正黄、正白(后由多尔衮将正白旗代替正蓝旗成为上三旗)三旗,由皇帝自将,称为上三旗,余下五旗称为下五旗。镶黄旗又称头旗。 八旗本无高低之分。清军入关以前,宗室亦分八旗。惟镶黄旗只属于皇帝一人。镶黄旗内除了皇帝之外.没有其他宗室。稍后,皇权进一步加强,正黄旗与正白旗又归皇帝统属。入关以后,宗室王公皆分隶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等五旗,皇子分府全部拨入这五旗。再无入正黄与正白旗的人。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实际

浅谈大清王朝辉煌始末暨清宫御砚----松花石砚

浅谈大清王朝辉煌始末暨清宫御砚----松花石砚 文洪善夫清朝是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清朝既为中华民族做出了超越前人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先后有十二位皇帝统治着这个泱泱大国。无论是一代圣君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中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巍巍中华,漫漫长河,伟大英雄,辉同日月。他们叱咤风云,会变断流,功劳政绩,流传万世… 清太祖努尔哈赤正是这样一位中华历史上、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努尔哈赤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这个长达296年的时代,占据了自秦朝以来整个中国皇朝历史的七分之一,它的出现使中国皇朝制度达到鼎盛。 这就是清朝,它上承明朝中晚期强劲发展的封建社会,专制主义急剧加强的中央集权,经济领域崭新的资本主义萌芽;下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全面巅峰之后的社会转型,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中开始迈开近代化的步伐。它开疆拓土,外御强敌,民族协和,封定藩属,奠定了当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而大清皇朝的缔造者、开创者正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中国两千余年的皇朝史上,开创过200年以上大一统皇朝的,只有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太祖努尔哈赤。刘邦、李渊和朱元璋均为汉人,只有努尔哈赤是满人。 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世纪后期和17世纪初期,活跃在中华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舞台上,他戎马一生,瑕不掩瑜。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但是他也埋下了“光宣哀世”的末果。 努尔哈赤拉开了统一建州女真各部战争的序幕。从而创建了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是后金政权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一大创举。最终征战中炮,命丧于沈阳。 四贝勒皇太极登基后组建崇政金銮宝殿,在沈阳称帝,定

浅谈中国历史清朝服饰文化

从服装发展历史看,清代对传统服饰变革最大,服饰形式也最繁缛复杂是中国服饰史上又一次大变革。 一、朝服饰文化背景 明末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统治阶级,满洲贵族借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臂助,进入关内,建立清王朝,时公元1644年至1911年,随着清朝的建立,强盛,衰落与灭亡,直接牵动着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作为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政治与民族压迫的基础上,统治者为了泯灭汉人的民族意识,强制推行满人的服饰,汉人的强制抵制,迫使清王朝采取“十从十不从”对策,这才使剃发易服的民怨得到缓和,清代服饰也得以充 分吸收汉族服饰的成就。在清王朝统治期间,政治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也给服饰一冲击和影响。乾隆帝好大喜功,但他清楚意识到,是承袭一套已涵在衣冠制度中的政治理论,而不是外观形式,方能传国长久,故颁布了冠服制度。二、清朝服饰的特点 清入关后,顺治二年下剃发令,军民人等限旬日尽行剃发,并依满洲服饰,不许用汉制衣冠,以此作为归顺与否的标志。

顺治九年,废除了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从此,男子一改束发为削发垂辨,以箭衣小袖,深鞋紧袜,取代了明代宽衣大袖与统袜浅鞋,其中“马蹄袖”最具特色。另外, 清代衣物上采用纽扣做连接件,大大提高了服装的形式和结构。 锁着满汉民族融合,清代服饰仍可以看到对前代服饰基础方面的保留,如衮服,朝服的十二章纹,冠服朝褂的补子,花翎,以及官员所用的珠玉,珊瑚,宝石,金银的等差,以及命妇朝冠所缀金凤,金翟数目多少,区分等级的制度。 清后期,在“中学为体,西学为重”的新思想影响下,先后几次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留学生剪掉了辫发,开始了西装。此后,清政府开办学堂,操练新军,采用西式的操衣和军服,学生和军队的服饰也有了改变。 清代皇帝朝服,龙袍,皇后凤袍,出现了hui衣。清代八旗兵着甲胄,武士穿盔甲,琵琶褂,马褂。晚清有云肩和刺绣衬衣,太平天国的宽袖服,忠王着龙袍。此外,最大特色当属旗装了。 满族旗装(图二)外轮廓呈长方形,马鞍形领掩颊护面,衣服上下不取腰身,衫不外露,偏襟右衽以盘纽为饰,假袖二至三幅,马蹄袖

浅谈清代八旗_杨永琴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03年第4期(总第75期)民族历史 〔收稿日期〕2003-04-31 〔作者简介〕杨永琴(1967-),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黑龙江省博物馆馆员。 浅谈清代八旗 杨永琴 (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 要〕八旗制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入关前,它实行兵民合一,即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强化各族人民的统治起了积极的作用。入关以后,八旗官兵又被派往各地驻防,成为单纯的职业军人,他们为巩固边疆、抗击外来侵略、促进民族间的大融合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清朝由盛及衰的转变,八旗官兵骄奢淫逸的弱点充分显现出来。最后,八旗制度在清朝的消亡中走向解体。 〔关键词〕八旗制度;常务兵制;八旗生计 〔中图分类号〕K 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03)04-0082-03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太祖努尔哈赤以13副遗甲起兵,拉开了征伐诸部统一全国的序幕。由于努尔哈赤指挥有力,所率部众作战积极,战事节节胜利,归附日众。经过60多年的战争,在顺治元年(1644)统一了全国,建立大清王朝,统治中国267年。在满族统一过程中,为了适应生产和军事需要,建立了八旗制度。 一、八旗的建立 八旗制度建立之初,实质上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即“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 废”[1] ,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强化各族人 民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努尔哈赤把从战争中俘获的人统一起来,规定每300人编一牛录,每 牛录置一牛录额真(佐领);每5个牛录立一甲喇额真(参领);每5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旗),固山是满洲户口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一个固山,各有一个专用的颜色做旗帜。由于人口的增加,打破了5个甲喇编一固山的限制,所以清朝只有八旗。“八旗户口每三年调查一次,不许旗外的人假冒入 册,也不许旗下人远离本人所属的牛录居住。” [2] 随着吞并渐广,纠合渐众,除女真诸部统一外,大量的汉人、蒙古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纷纷归降,从161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到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编设八旗蒙古,1642年编设 八旗汉军,八旗实为二十四旗,即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的旗色分别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八旗成为清朝入关和统治人民的支柱。八旗的旗主是努尔哈赤,其子侄宗亲分领八旗,称“和 硕贝勒”或“固山贝勒”(贝勒,意为旗之王,是宗臣贵族的统称)。满洲的各阶级都包括在八旗之中, “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3] 。而封爵有亲王之名, 即仿明制,定为十四等,等级较明为多,而待遇较明为薄。清皇子封王,除开国八王外,例不世袭,封王无国,皇子受封,或仅称公。 努尔哈赤建国以后,军政大权掌握在他自己的几个兄弟与儿子的手中,建立一套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的封建统治制度。清代八旗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是皇帝与诸王旗主权力斗争的产物。上三旗为天子自领,包括正黄、镶黄、正白旗;下五旗为诸王贝勒贝子公分封之地,按爵位大小分给领地及属人,下五旗王公的权力实际掌握在皇帝手中,各旗旗主与旗内属人隶属关系加强,分别是正红、镶白、镶红、正蓝、镶蓝旗。清军入关后,八旗的攻战职能削弱,防御职能加强,以后佐领增加,各旗也分设前锋、护军、火器营、亲军、步军等营伍。章制日趋完备,兵数也不断增加,清朝统一全国后,八旗兵分为禁卫营和驻防两类。禁卫营又分为郎卫和兵卫。郎卫侍御帝室,在上三 ? 28?

清朝后宫制度(多篇范文)

清朝后宫制度 清朝八旗制度的壮大 随着后金的发展壮大,蒙古部族和大量汉人纷纷归附。为加强管 理,皇太极于1633年正式另编汉军为一旗,后经过数次增扩,到 1642 年,终于编成八旗汉军。 1634年,皇太极还把在他统治下的蒙古民族改编成了八旗蒙古。八 旗汉军、八旗蒙古和八旗满洲的建制类同,共同构成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 实际上,八旗中的民族构成非常丰富,除满族外,还兼容了蒙古、 朝鲜、锡伯、赫哲、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其他民族。据记载,康熙年间,镶黄旗满洲都统第四参领的第十七佐领,是由先后来归的俄罗斯人编成的。 在满族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有满族的汉化,同时也有大量蒙古族、 汉族等其他民族的满族化,有研究表明,在清初时期民族融合的现象已经十分明显,老北京有一句谚语叫做“不分满汉、但问民旗” 说的就是此事。各旗委任都统时,一般不考虑担任都统时人的旗籍,满族可以担任蒙古、汉军八旗都统,汉军、蒙古八旗出身者也可以担任满洲八旗的都统。到光绪朝以后,开始任用不在旗的汉族人士做都统,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等北洋出身的将领都做过八旗都统。 入关后,清朝政府为了保证兵源,在政治经济上给予八旗人丁的优待,其中包括圈拨旗地,免除赋役,发给官兵粮饷。但从此北京和驻防关

内各地的八旗人丁被束缚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由于旗人长期脱离生产,原有的淳朴勇武风气逐渐丧失,而生活上安于游惰的风气却蔓延开来。 清政府虽提出“扭转风气”、“筹划生计”,但完全属于治标不治本,加上人口大量增加,导致很多旗丁的生活每况愈下。清朝中期以后,财政状况日益恶化,从咸丰、同治年间起,北京旗兵的饷银和禄米分发中已经出现了减成发放的现象,到光绪年间只按照七成发放。到1906 年还设立了八旗工厂,想“使八旗子弟,人人皆能各执一业,以为谋生自立之基”,但已经积重难返,于事无补。 辛亥革命后,八旗制度与清王朝一起退出了历史舞台。第二篇:清朝军事制度 清朝军事制度 八旗与绿营 入关以前的八旗军 八旗军和绿营兵是清朝的正规军队。以八旗军为主,辅以绿营兵的军事制度,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直接影响到清朝的盛衰兴亡,素为人们注意。 八旗军建立于入关以前。清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以遗甲十三副、女真三十丁起兵以后,在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逐渐确立了八旗制度。明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设立四个固山(汉语译固山为旗),各固山的旗臶分别用黄、白、红、蓝四色,每三百丁为一牛录,臵一牛录

中国的古代制度

中国的古代制度(考的少,非重点) 一、官职制度 (一)皇位 1.禅让制——“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原始社会末期) (1)尧传舜,舜传禹。但后来,禹传启,家天下。 (2)后来一些权臣为篡位而实行禅让制。 2.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始于商,完善于西周) (1)二法并用: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2)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度,正房所生为嫡,妾所生为庶。正房妻子生的老大。(二)诸侯 1.分封制——把天子亲属和异姓贵族分封到各地为诸侯。(商周时期,普遍推行) 秦始皇废分封改郡县制,更加强化中央集权。 2.宗法制——依血缘远近区别嫡庶亲疏,维护世袭统治。(周代完备) 3.五等爵——古代的爵位等级:公、侯、伯、子、男。(始于周代,一直沿用到清朝)韦小宝称为鹿鼎公,属于最高等级。鹿:群雄逐鹿;鼎:问鼎中原

(三)选官 1.世官制(世卿世禄)——贵族世代为官。(先秦) 商鞅变法:按照军功授爵 2.察举制——官员考察,将人才推荐给中央。(汉代) (1)秀才(才能优秀者)、孝廉(孝顺廉洁者) (2)东汉后期,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说法 3.征辟制——皇帝和高官直接征聘。(汉代) 皇帝或者高官直接派人征聘。 4.九品中正制——“中正”按家世、才德将人才评为九等,上报吏部、按品授官。(魏晋南北朝) (1)由群所创. (2)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5.科举制——分科考试以取士。(隋—清) 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后逐步发展。武则天时期,举行殿试,开创武举。明清时期,制度完善,采用八股取士。1905 年清朝末期废除科举制,推行现代学校教育。 (1)在古代想成为状元非常不易,需要经过层层选拔。读书人要考童生试,中了之后,称为秀才。考中秀才,才能参加乡试。乡试三年一次,一般在八月份,因此又称秋闱。古代的读书人,一次不中,还需再等三年。 (2)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3)连中三元:即三次考第一,第一次是解元,第二次是会元,第三次是状元。 (4)金榜题名:使用黄色的纸对外发布公告。 (5)蟾宫折桂:蟾宫指代月宫去月宫折桂花,很难办到,用蟾宫折桂指代科举考中。现在在考试前吃桂花糕,就是为了取好彩头。 (6)独占鳌头:相传皇宫宫殿之前刻着巨鳌,只有状元才有资格站在上面迎接榜单。 (7)五子登科:窦禹钧居于燕山府,他有五子,都中科举。相关的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

创立八旗制度的是

创立八旗制度的是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 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队),设甲喇额真(参领)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设固山额真(都统、旗主)一人,副职一人,称为左右梅勒额真(副都统)。皇太极即为后为扩大兵源在满八旗的基础上有创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满清入关后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 寅吃卯粮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后来的女官,无论女丞相还是女将军,只是诸王宫里承担杂务的人,没有军政之权。东王府里的女官,在内辽之时,还悉数遭到杀戮。而女营,更是实行禁欲政策的产物,女营里的女人,也只是干粗活的命。后来供给制维持不下去,女营也就没了。至于缠足,也是出于习俗,广西客家女子不缠足,天国当然不提倡缠足,但似乎罕有明文禁令。在当时,缠足与否,跟妇女解放无关。 八旗制度是中国清代中华民族的社会组织形式。 女真人以射猎为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

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满洲人运用此军事组织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一一牛。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到19 世纪末随着清朝的解体,八旗军事组织制度不复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后代仍自称为旗人。 八旗的军事组织制度是由满族的首领努尔哈赤所制定。努尔哈赤起初将自己的军队分编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颜色的旗帜作为识别,成为“正黄旗”等。随军队壮大,又将四旗加上边框,成为“镶黄旗”等,形成八旗。满人靠着这军事组织制度,于1636年建立清国。 虽然我们国家的水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并且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工业废水都排到了江河湖海中,清澈见底的河流被废水污染得臭不可闻,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更具特殊意义。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怀

清代满族房屋建筑的取暖及其文化

建筑的发展首先是从居住建筑开始的,而居住建筑的设施和布局则取于建筑功能与建筑环境。这在建筑学领域已是一个被认同的理论。现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的夫人林徽音在梁先生的《清式营造则例》的绪论中指出:“一座完善的建筑,必须有三个要素:适用、坚固、美观。但是这三个条件都不是绝对的标准的。因为任何建筑皆不能脱离产生它的时代和环境来讲的;其实建筑本身常常是时代环境的写照。建筑里一定不可避免的,会反映各时代的智识,技能,思想,制度,习惯,和各地方的地理气候。”“所谓适用者,只是适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生活习惯气候环境而讲。”这些论点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我们还不能不注意到,这些在考虑诸葛亮多环境与功能需求基础上所形成的建筑,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使人们形成怎样的思想与行为模式,以及它被置于怎样的文化范畴之中。 本文以清代满族房屋的聚暖为题,试从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来说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建筑环境与功能给予建筑的影响及人们在一特定的建筑空间内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 一、适应于自然的取暖方式 满族在关外时,文化和生活习俗与汉人存在着许多方面的差异,而自然条件的不同,又为他们提供了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机遇。满族及其祖先世代生活在东北,其寒冷的生存环境使他们在房屋建筑中创造出独具特色取暖方式。只是,他们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 据《后汉书·挹娄传》记载:“挹类(满族先民),古肃慎之国也……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晋书·四夷传》云:挹娄“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魏书·勿吉传》亦云:勿吉(满族在南北朝时称勿吉)“筑城穴居,屋形似冢,开口于上,以梯出入。”至《新唐书·北狄传》,仍有对这个民族“居无室庐,负山水坎地,”“如丘冢然”的记载。可见,满族的先世在寒冷的气候下,其最初的御寒方式是穴居。直到宋代,才出现其在地面上居住的记载。《三朝北盟会编》曰:“其俗以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相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火炕,以取暖。”①火炕成为满族先民走出穴居、走上地面的重要条件,并开始其生活中发生着重要的作用,火炕在人们战胜自然环境过程中具有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直到19世纪初叶,满族人仍然以火炕作为摆脱穴居,改善生存环境的首先选择。 据日本人间宫林藏的记载,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他受日本幕府的派遣,来到库页岛及黑龙江下游,在完成政治使命的同时,他以其亲身经历记录下这一带的地理、民族以及其地的民人生活与习俗。他记载说:“此种夷人据当地气候寒暖,有穴居者,亦有不穴居者。其不穴居者之住房,大抵有五六间见方至八间许见方(亦有纵长横短者),用方木制成,四面留有门窗,用以取光,并作出入用。”“屋内四周垒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于两端之近门处从上凿孔修灶。故饮烟不外溢,均经炕洞达屋之四周后,从屋从外之木烟筒中冒出。因此,严冬积雪季节,屋内亦感温暖,不穴居亦可过冬”② 但是,火炕并非满族的发明,因为,在北方的汉族民居中,很早便有使用火炕的记载,“燕书曰:公孙凤隐昌黎九城寝于土床。又唐书高丽传:冬月皆作长炕,下然(燃)熳火以取暖。可见,东省之炕自古已然。事物原会云:北方暖床曰炕,而未祥所始,失之眉睫矣。”③辽、金时期,宫友鹿作《暖炕诗》三十二韵,朱弁作《炕暖诗》三十韵。 ④到了明代,有关火炕的记载则更多。如明人史玄说:“京都妇人不治女红中馈,家家御夫严整。夫出,妇人坐火炕上煤炉边,弓足盘盘,便可竟日。”⑤说明火炕早已成为北方民人赖以生存的取暖设施。对于火炕使用之广泛与普及,清人更有记载曰:“北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