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上海郊区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建设的策略

上海郊区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建设的策略

上海郊区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建设的策略
上海郊区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建设的策略

上海郊区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建设的策略

一、上海城市规划建设和郊区战略地位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

建国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中国成立时,上海市行政区域面积6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73万,其中市区82平方公里,人口452万。1953年,引进前苏联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编制了《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对城市进行整顿和规划、调整功能、改善棚户简屋地区,将工厂迁往郊区,以发挥上海老工业基地的作用。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上世纪70年代。根据"充分利用、合理发展"工业的方针,编制了《上海市1956-1967年近期规划草图》,调整上海的工业布局和结构,建设了沪东、沪南、沪西3个工业区。此后,又开辟了薀藻浜、彭浦、北新泾、漕河泾、高桥、周家渡、吴泾等8个工业区。1958年,国务院批准江苏省的宝山、嘉定、松江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拓展了上海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空间。1959年6月编制了《上海区域规划示意草图》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草图》,上海开始改造旧市区,建设郊区的闵行、吴泾、嘉定、安亭和松江卫星城,引导了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的重大调整。70年代初,国家决定在杭州湾北岸,围滩造地建设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和金山卫卫星城。1978年,国家决定在上海建设宝钢和宝山卫星城,形成了上海城市向杭州湾北岸和长江口南岸"两翼"发展的格局。

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84-2000)。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基地和开路先锋的作用。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是建设和改造中心城,充实和发展卫星城,有步骤地开发"两翼",有计划地建设郊县小城镇,使上海发展成为群体组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1990年4月,中央宣布浦东的开发开放,赋予上海城市新的使命。《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提出重点发展黄浦江沿江南北轴线,长江口南岸从外高桥港区到浦东国际航空港的滨江地带和从陆家嘴中心经花木至张江的中心城东西发展轴延伸,使浦东成为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区。

上海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建设的发展,使上海的城市综合实力和经济规模大大增强,城市建成区从苏州河两岸、黄浦江沿岸,逐步向长江口南岸和杭州湾"两翼"发展,并越过黄浦江向浦东纵深发展,初步确定了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城市布局结构逐步完善,中心城从单心向多心发展,市域范围从单一城市发展成为组合型的特大城市。

上海城市的发展轨迹与国际上东京、巴黎、伦敦等大都市的发展相似,城市从单个城市向都市区、都市带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功能从集聚走向分散,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形成多核多心的城市格局,形成更加强大的城市功能。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大都市的郊区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发展空间、持续的增长极。

2、新世纪上海郊区战略地位的发展

2001年5月国家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确定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为此,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方针,形成以中心城为主体,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方向突出了滨江沿海的城镇和产业发展带,郊区的新城和中心镇,崇明岛成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中心城突出繁荣繁华,郊区体现综合实力,从中可见上海郊区功能和地位的提升和飞跃。

2003年6月上海市政府批准的《上海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确定了上海要以2010年成功举办世博会为动力,加快上海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推动城市能级的不断提升,构筑"四个中心"的框架。规划确定了中心城浦江两岸功能开发、旧城改造和浦东开发的重点目标。同时,在城市发展战略上,提出了从600平方公里向6000平方公里转移,在郊区规划建设三大重点发展区域和六大产业基地,郊区也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战场和重要交通市政设施的重点区域,上海郊区的功能定位更加显著。

2003年10月,上海市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审议后,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实施〈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的纲要》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近期建设行动计划》。纲要和行动规划落实了,深化了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城市布局要着眼于上海和长江三角

洲的整体发展,中心城贯彻"双增双减"方针,优化结构布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郊区实施"三个集中"方针,依托大交通和大产业支撑,充分发挥郊区城镇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作用,突出重点,有序推进,集中力量建设新城,规划形成若干个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结构合理、2010年人口规模在30万人以上的新城,充分发挥集聚和规模效应。这个行动计划展示了上海郊区城镇、产业、环境战略发展的广阔前景。

二、上海郊区规划建设的发展策略

1、用区域整体的发展观编制好郊区综合发展规划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规划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了上海郊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地位。实施上海郊区"三个集中"的战略,首位重要的是编制好规划,以科学的前瞻的规划指导建设。要以全面发展的理念,站在总体规划的全局,确定各个郊区的发展定位,把总体规划的各项目标和指标落实到各区县,全面协调处理好总体规划与地区发展、远景规划与近期建设、综合目标与专项规划的关系,使各区域的发展成为实施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郊区工作会议以来,上海已经开始了郊区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根据关于推进上海郊区城镇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区、县域规划和新城规划已经有了方案和良好的工作基础。现在,要根据规划发展的新形势,完善规划指导意见,经市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当前区县域规划编制的依据,按照统一的规划编制要求,完成各区县域规划,进而完成郊区新城、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用以指导郊区的各项建设。为增强郊区的综合功能和竞争力,郊区规划的重点是要安排好城镇布局、产业发展、环境和交通等现代设施的建设,凸现上海郊区规划建设的新水平。

2、用综合协调的发展观,推进郊区生态环境和市域交通市政设施的建设

上海是人口、建筑和交通高度集聚的特大城市,生态空间的维护和营造尤其重要。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在市域范围内形成城市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绿地与林地各占三分之一的大格局,以林网化、水网化的观念,把郊区森林建设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海城市森林规划,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形成以大型片林为核心,以森林廊道为脉络的城市森林。实施城市森林的关键是严格按规划控制森林用地,落实林地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崇明岛占上海市域面积的三分之一,要按照建设生态岛的目标,编制好发展规划,通过大面积植树造林,整治水系、保护湿地,将崇明岛建成森林绿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化生产,促进产业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维护、生态产业转型、生态文化培育的示范基地和上海重要的休闲、旅游、科技场所。

在市域范围内构筑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重点规划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一、二期工程。根据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需要,完成浦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信息通信枢纽。建成高速公路、对外铁路、轨道交通和城市道路网组成的陆上综合交通网络和内河航运网,构筑长江三角洲一体化交通体系,增强上海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使上海更好地服务全国,面向世界。

3、用可持续的发展观,引导近期建设,实现"三个集中"

总体规划,区域规划批准后,实施规划的重要策略是集中建设,重点突破,形成规模效应。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长远的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的实施计划,按照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制定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确定重点地区和项目,按排好建设排序,以重点突破战略,取得集聚效益。

根据总体规划的城镇布局,近期要集中建设临港、松江、嘉定-安亭地区,集中配置土地、交通、市政、环境资源。如市政府已批准临港新城总体规划,依托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国际航空港,建成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滨海新城,形成中心区、主产业区、综合区,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四大城市功能区,成为上海21世纪重点战略发展区域。为此,我们正在抓紧编制一期建设区域的控制性详规、市政交通专业规划,启动新城的建设,形成上海新的发展区域和经济增长极。

根据上海"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保持二、三产共同推动经济增长,提升上海的国际竞争力,上海郊区要按规划,加快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国际级和市级工业园区的建设。集中

力量建设微电子产业基地、国际汽车城、上海化工区、精品钢铁产业基地、临港新城产业基地和上海船舶产业基地,推进"1+3+9"工业园区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已有城镇工业园区的归并和集中建设的力度,提高土地开发的经济效益,注重工业园区的软环境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产业集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使上海郊区的产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新的飞跃。

总之,我们要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上海郊区的规划建设,实施"三个集中"的战略,逐步形成现代化的郊区,使之成为上海未来战略发展的主要空间。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 编者按:创新、生态、人文!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40年,上海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下面我们节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的部分内容为您一一展现。 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城市愿景: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性质: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城市目标 The Primary Objective 1.1更具竞争力:一座繁荣创新之城GlobalCompetitiveness: a City of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为支撑,以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升上海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和影响力,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门户和国家交通枢纽的功能,强化综合交通的服务能力,提高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生活、出行、交流交往模式,促进城市生活的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高效互联的智慧城市。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充分发掘传统行业、创新经济的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

上海城市形象建立的思考

金元浦,上海城市品牌形象的建立思考 时间:2013-06-24 12:59来源:中心原创作者:金元浦点击:181 次 当代城市经营,就是要通过城市自我形象魅力的展示,使公众对其产生良好的心理认同,并产生巨大的马太效应。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就城市而言,大竞争时代是指当今世界范围和亚洲范围内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和较量。这种竞争是基于文化的一种博弈。在一定的硬件基础上,“软件活力”或“软实力”,成为竞争的主要“筹码”。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而文化城市的成功首先在于城市品牌的建立与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从国际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与发展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他们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一部分,而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未来世界的竞争也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 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从历史上看,城市从来都离不开文化。但只有在当今全球化消费时代的背景和社会发展的层次上,文化才以城市发展轴心战略的姿态出现。经济的、社会的、技术的和教育的战略,越来越紧密地与文

化轴心联系在一起。信息、知识和内容创造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代都市只有成功应对文化的挑战,才能在竞争中插上腾飞的双翅。 21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具有文化品牌的城市,是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形象特征,具有较高声誉,被世人广泛称道,以形成自身品牌价值的城市。 品牌城市的品牌魅力在于城市的广泛的影响力,普遍的美誉度,巨大的辐射力,强烈的吸引力,高度的认同感和强大的竞争力。品牌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它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实力。 城市的品牌是城市风格的展示,是城市个性的表达,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城市整体功能的抽象呈现。 当代都市形象是全球社会公众、市民和游客对某一城市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富于魅力的城市文化形象无疑将提升一个城市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力。当代城市品牌形象的建立不再仅仅依靠过去时代的自然和历史遗产,而是在一种当代城市理念下,全面规划、设计、建构、经营的一个巨大的文化产品。在当代各种经济要素顺畅流动的今天,哪个城市最受关注,那个城市就拥有吸引最大资源的可能。品牌城市带来巨大的向心力,一种由品牌形象带来的向往启动了每一个人内在的文化需求。于是它吸引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人才流,带来时尚消费、创意潮流,引领地区乃至世界的文化风尚。这样,形象力就转化为生产力。 当代城市经营,就是要通过城市自我形象魅力的展示,使公众对其产生良好的心理认同,并产生巨大的马太效应。受到这种传播的扩展效应,公众在面临与该城市有关的活动时,就会产生有利于该城市的情感性选择倾向,无形之中提高了该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城市形象战略是城市理念、城市环境、城市经济、城市市民行为和城市视觉标志的综合构成体。策划、实施与树立城市形象是一项促进城市发展的注意力产业。这一产业将产生巨大的效益,产生难以估量的经济推动力,创造出城市的增值价值。 香港国际化大都市战略是从城市形象设计开始的。1997年,香港遭受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经济活力大受影响,社会存在比较严重的危机和悲观意识,迫切需要重新拾回信心,向全球展现积极进取的形象。从2000年起,香港政府新闻处就开始负责统筹策划香港的新品牌形象,组建了一支跨国顶尖的专业品牌顾问团。该顾问团成员包括:全球最大的品牌策略顾问与设计公司—美国朗涛设计顾问公司,世界多个著名品牌如可口可乐、耐克、IBM的形象等都出自该公司;全球顶尖的公共关系和管理专业顾问公司—博雅公关公司以及品牌策划市场调查公司—Wirthlin Worldwide公司。这几家专业公司组合在一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性的专业调查和研究,为香港城市品牌的定位和视觉形象的表现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和富有创意的设计。2001年5月1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隆重向大众推出了“香港品牌—飞龙标志”,一个百年城市新品牌形象从此诞生,新标志显示了香港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思维。

万科集团战略规划书

万科集团战略规划书 工管092 黄亚宜 5400209309 目录 第一部分万科集团的管理模式分析 6 万科崛起的经营管理模式 (6) 万科的问题 (7) 万科集团未来的经营管理模式设想 (8) 第二部分万科集团的内部分析 (9) 万科的优势 (9) 万科的劣势 (15) 我们的建议 (17) 第三部分万科的外部环境分析 (17)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17) 购买者议价能力 (17) 潜在进入者分析 (18) 潜在替代品分析 (19) 行业竞争者分析 (19) 第四部分万科的企业战略评价分析 (20)

一体化战略分析 (20) 加强型战略分析 (21) 多元化战略分析 (24) 收缩、剥离战略 (25) 第一部分:万科集团的管理模式分析 1.万科崛起的经营管理模式: 1) 股份制改造: 万科创业至今、随着股份制改造的推行、企业控制权也随之清晰,国有股在一次次的扩股中被稀释,由于产权明晰、万科因此走上了市场化经营的道路,确定了以住宅房产建设为核心业务的战略, 2) 科学的决策机制: 科学决策是企业规范运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万科组织了集团房地产项目审定委员会,在集团房地产业务的项目立项、设计规划等大的决策,逐步推行立项听证机制。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提高个公司的市场判断能力和项目操作能力,减少了决策失误。另一方面,各地公司在长期的开发中都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教训,通过决策论证这一方式,能够充分发挥集团整体资源优势,促进资源共享。 3)由多元化转向专业化: 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内的许多新兴企业,在发展历程中,都经历了一条专业化向多元化渗透的路子。万科八十年代以做贸易起家,之后、经营范围越来越广,贸易、加工、文化、房地产等。九十年代中期,万科开始由多元化向专业化的调整,以今年8月下旬出售所拥有的万佳全部股权为标志,宣告经历多年的专业化战略调整全部完成,真正的“加法”也从此时开始。 1992年,住宅业占万科经营份额的25%,到2000年底,住宅业上升到96.5%。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万科成为国内房地产界的第一品牌,但从商品房开工面积来看,万科占的比例并不高。横向比较,从销售额上看、万科远远落后于同在八十年代成立的海儿、康佳、三九。多元化经营、业务构架的觅食,使万科走了弯路,所以万科这几年一直在做“减法”。从多元化经营转向以房地产为核心的专业化经营。1998年开始,万科进入了调整后的经营扩张阶段。同时、万科的核心竞

公司自我定位及战略发展方案12345

前言 企业战略规划是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 定位将决定公司应该开展哪些运营活动以及如何设计各项活动。战略定位不是将各项活动进行简单地集合,而是通过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将活动有机地组合起来,即“配称”。现对进行相关联的业务以及各项业务之间如何关联提出以下方案,供董事会决策。希望能对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战略方向有所启示。 选择公司发展方向,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进行定位应围绕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企业永续经营、持续成长的关键,是一个企业竞争优势,是为公司能带来优势利润或效益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我公司现在面临的一系列外部机会与压力及公司内生的成长性要求,都使立足长远对公司进行战略规划、确定企业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一、公司业务现状及发展障碍 (一)现状公司成立七年来,从主要为股东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互助型担保公司发展成为今天治理完善、运营规范的互助-商业混合型担保机构,在帮助股东解决融资难题、提升经济实力的同时,公司获得银行业、担保业、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二)经营状况分析 从公司的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和成长性角度综合分析,公司

目前从事的以满足股东客户融资需求为主的业务模式相对强调财务安全,属保守型经营模式。长此以往,有向均衡缩小型转变的趋势。公司宜采取积极推进策略,开拓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向成长型→稳定理想型发展。 (三)目前面临的问题 1、政策规制问题根据七部委联合下发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工作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0】54号)、山西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落实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工作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晋财金【2010】78号)等相关规定,融资性担保机构不得从事发放贷款的业务,我公司现进行的临时短期资金拆解业务面临涉嫌违规经营、被主管部门查处的风险。 2、市场竞争问题在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及鼓励设立信用担保机构的环境下,太原市近两年先后成立了有一定竞争力的担保公司。在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的双重挤压下,使原本由我公司占据优势地位的钢材担保市场被不断拆分。同时,我公司担保客户融资渠道的增加使其负债多大于正常财务杠杆作用,间接加大我公司的担保风险。 3、盈利回报问题随着公司业务量的增长,公司的担保风险也随之累积。从财务上看,按照规定提留各项风险准备金后,利润并未呈现与业务量相匹配的可观增长;从担保风险上看,公司虽然获得政府给予的各项风险补贴资金,###仅靠担保费的积累远远不能弥补担保

上海轨道交通2017-2025规划重点利好郊区板块分析

上海轨道交通2017-2025规划重点利好郊区板块分析

上海轨道交通2017-2025规划重点利好郊区板块分析 近十年来,上海的轨道交通建设极大地带动了郊区板块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周边配套的成熟。我们通过选取临港新城、嘉定新城、松江新城、罗店以及浦江五个郊区板块开通地铁前后两年的成交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地铁在开通前一年之内或者后一年之内对郊区板块的住宅成交量提升显著。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7-2025)》,到2025年上海将拥有轨交线路29条,总长约1050公里,成为中国所有城市中轨道交通里程数最长的城市之一。我们由此统计了预计2017-2025年上海轨道交通建成通车的线路(见下表),并分析每条线路重点利好的郊区板块(首次接通地铁的板块)。由下表可知,2017年底-2025年,轨道交通重点利好的板块有:青浦区沿线板块、曹路板块、南桥新城、华漕北部、吴淞片区、紫竹高新区、上海东站以及崇明等。 上海市轨道交通2017-2025规划重点利好郊区板块一览表紫竹高新区和上海东站因有多条轨道交通接入,再加上板块内有市级甚至国家级大型规划陆续实施与落地,所以从短中期发展前景来看,这两个板块房地产市场发展潜力较大,本文将重点分析。01紫竹高新区未来规划接入该区域的地铁线路 目前仅地铁5号线东川路靠近紫竹板块,距离紫竹高新区直

线距离约3公里,距离较远,对板块带动作用不明显,另有地铁15号线在建和23号线规划中。 15号线:正在修建中,将设永德路站、紫竹高新区站,预计2020年通车。 23号线:正在规划中,预计将设华泾站、吴泾站、紫竹高新区站,预计2025年通车。 紫竹高新区 紫竹高新园区位于闵行滨江东段,享有先天的7公里滨江岸线资源。在上海市“十三五”规划中,紫竹科学园区被定位成南上海的科创走廊。园区在总体规划上借鉴世界先进发展创新创业园区的运行模式,合理分区、积极开放、广纳高素质人才,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园区。 至2016年末,紫竹高新区入驻外资企业181家,累计吸引投资总额60.87亿美元,合同引进外资31.08亿美元。园区内初步形成了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承载空间等创业生态体系链,已集聚了一批以“零号湾”为首的具有影响力的市级资质孵化加速机构。目前在孵项目总数达225个,在孵企业近200家,整体项目已融资可公开总额超过14600万元,产业类型包括智能硬件、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环保及新材料、大数据等四新经济产业。 房地产市场分析 吴泾板块紫竹科学园区坐落于吴泾板块内,另外板块内还有

万科战略规划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 第一部分:战略分析 第一节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提要】市场多变性和环境不稳定性的趋势,使得在任何场合,企业的资源都不足以利用它所面对的所有机会或规避它所受到的所有威胁。企业外部运营环境分析致力于识别和评价超出企业控制能力的外部发展趋势与事件,揭示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机会与威胁,从而可以使管理者采用适当的战略,充分利用机会、规避或远离威胁的影响。 1、企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一)政治环境因素(Political Factors)分析 国内现行政策对房地产行业影响 a. 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计划直接影响到土地的供应,从而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开发状况。 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主要表现在政府将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根据规划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建设用地,特别是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计划,对建设用地供应问题实行严格控制。制订政府供地计划,把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作为土地供应的重要途径,纳入当地供地总量管理。 政府将强化建设用地管理,确保政府对建设用地的集中统一供应。在一个城市内,必须坚持土地利用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供地、统一管理。为了提高政府供地环节的透明度,实行政务公开,政府供地计划一经确定,必须向社会公开,即政府土地供应计划、供地结果和基准地价、土地市场交易信息等将定期向社会发布。最近,国家出台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将现有国有土地包括一部分国有企业划拨用地统一合理向社会公开招标,实施土地经营。

规划建设临港新城

规划建设临港新城,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准确把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审时度势,为实现经济跨越和城市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好临港新城,对于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对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对于上海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镇布局和功能布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临港新城以其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必将成为上海未来发展最有力的助推器。 临港新城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21世纪新型城市的特征,注重个性化和科学化的人文环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功能上划分为主城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五大城市片区。各片区分合有致,定位明确,结构科学。同时 ,还规划了泥城、书院、万祥、芦潮港四个城市社区。 临港新城产业发展目标为:以现代装备产业为主体的国家级现代制造业基地、以物流产业为核心的国际生产服务业枢纽和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城市生活服务业集聚区。形成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城市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 临港新城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毗邻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以及第一个国家级保税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开放的政策支持,辐射上海及整个长三角地区,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临港新城位于东海之滨、上海东南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上海市版图的最前端,距上海市中心城区 75公里。

附:上海市区至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交通示意图

点击此处查看上海临港新城地图> 临港新城大事记——2008年

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德江视察临港新城产业区。 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率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考察临港新城产业区。 3月29日,上海临港新城管委会、上海南汇区行政中心搬迁至位于滴水湖边的机关办公中心办公。 4月28日,中船临港海洋工程基地举行开工典礼,该项目是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16个重点专项之一。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 5月22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上海中海洋山国际集装箱储运有限公司物流仓储项目在临港物流园区正式开工建设。 7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第4号令,公布对《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的修改决定,增加临港物流园区奉贤分区15平方公里。 7月27日,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基地生产的首个核电站主设备——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60万千瓦蒸汽发生器,正式竣工发运往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 8月30日,浦东铁路客车开行仪式在上海南站举行,从上海南站至上海临港新城芦潮港站的客运列车正式开通。 9月19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临港基地落成投产,自主品牌荣威550轿车正式问世。 11月5日,上海市政府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珠海签署协议,在临港产业区设立上海民用航空产业配套基地,首批启动航空发动机项目。

公司人事行政部战略规划

WORD格式叉叉叉股份集团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 编制:张三 审核:李四 批准:王大麻子

WORD格式2020年1月

第一章人事行政部战略目标 一、人事行政部规划的作用人事行政规划工作的作用是为公司 提供合理有效的各种工作保障,打造既有高度的工作效率又不失人 性化管理的优质团队,确保为劳资双方能够共赢发展创造一个可协 作的舞台。 二、规划期内工作目标 战略层面:2020年对人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重新的梳理,对部门进行全新的定位,成本部门转向创造利润部门,由后勤服务 为主转变为管理与服务并重,使之步入正轨。通过部门机制不断的 运行,逐步使人事行政管理工作成为整个公司管理的轴心之一,采 用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及战略目标奠 定基础。总结与分析,针对过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总结,为公 司长期规划建设准备出依据。 战术层面:针对企业现状,准确及时的引进与配置人员;通过 培训和考核等手段提高用工效率;通过企业文化的推动增强员工归 属感;通过后勤保障手段的完善确保员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 根据公司发展情况,使人力资源规划、考勤、薪酬、培训、员 工关系和文件下达等工作专业化,流程规划化,为公司创造科学化 的管理环境,为员工提供优良的成长机制和发展空间。

第二章公司人事行政现状分析 一、人员现状盘点 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在职员工89人。 1、员工职位分类情况 公司高层领导3人,占总体的3.4%;公司中层管理者6人,占 总体的6.76%;公司基层管理者9人,占总体10.1%;普通员工71 人,占总体79.7%。 2、员工比重 由于公司人员配置不齐全,及岗位缺失导致非一线员工与一线 员工比例无法正常计算,(警界线为1:5),全体人员入驻办公楼后,需要对部门及人员进行合理的调整。 二、人事行政部现状 1、本年度人力资源规划没有落实到位,基本上是临时性较多,无实质规划与改革。 2、人事行政部岗位职责比较混乱无法履行履行、没有后续手段。 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基本没有建立,虽有文字上的制度与流程,但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4、招聘工作随意性很大,各职能部门人员需求无计划,人事行政部下达明确的要求但是无力度。自身招聘手段单一,没有招聘成 本预算。严重的是没有形成招聘体系。 5、培训工作没有形成体系和方案,进行中的培训工作零乱无章,没有沉淀,托靠现象时有发生。

万科地产Swot分析及战略目标

万科Swot分析 优势(S) (1)品牌优势 万科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9位,品牌价值已达635.65亿元。同时,“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金色家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 (3)持续增长和领跑 万科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跑者。公司已经连续3年保持经营性和投资性现金之和为净流入状态。这表明公司实现的是有质量的增长,财务状况非常稳健。 (4)组织结构创新 万科的组织结构根据战略的变化而变化。万科以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为基础设立组织结构。这样使得专业分工更强,各线集中精力执行专门的任务,每一个过程都得到高度关注。 (5)研发能力强 万科研发的“情景花园洋房”是中国住宅行业第一个专利产品和第一项发明专利。万科专门设立了创新研究部门,不断地创新,开发出更多的新产品。如今,标准住宅的4个版本基本成型,已经有超过12 个部品实现了工厂化的生产装配,在住宅性能标准方面的创新超过60 项.通过创新研究部的努力,万科有几十项专利正在申报. (6)经营管理模式先进 万科物业服务通过全国首批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创立的万客会是住宅行业的第一个客户关系组织。此外,万科在经营专业化、住宅市场主流化、财务政策积极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上做出的努力持续加大。

劣势(W) (1)对员工关注不够,员工满意度不高 (2)国内不同城市客户的评价褒贬不一 (3)与政府的关系非常一般 (4)发展受限于土地资源和土地成本 土地储备约2200万平方米,仅能满足万科2?3年的发展需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能会影响其增长并增加土地购置成本。对以房地产为主导业务的万科来说,土地资源和土地成本的限制,是影响万科地产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万科获得的可开发土地,较多来源于二级市场或公开拍卖市场土地资源来源渠道的限制,迫使万科只能走城乡结合部开发的策略。这一策略固然给万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5)品牌建设模式停滞 品牌定位不够清晰明确,个性不够鲜明,和消费者之间的亲和力不够;而消费者对万科品牌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的产品、服务等功能层面。以万科现有的以企业家品牌为龙头的品牌建设模式,再加上一位自己都承认“青涩”的企业家王石,让看似强大的万科品牌实际上相当的脆弱,再也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 机会(O) (1)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还很低,城市化进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这必然加大对城市的住房需求。 (2)国家对货币政策持续收紧,资本市场低迷,使得房地产公司现金非常紧张,如果持续下去,势必导致部分房地产公司的现金流断裂,甚至出现中小房地产公司的倒闭潮。由于万科提前采取了降价销售回笼资金,因此对于手握大量现金的万科来说,此时兼并中小房地产公司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大好时机。 (3)由于国内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房地产融资困难,所以大量房地产公司到国外融资,国外融资以美元计价,由于人民币在不断升值,所以融资成本相比较低。一旦美国走强势美元,那么人民币将被迫贬值,大量的房地产公司将无力还款而倒闭,这对于万科这样的大的房地产

行政2020年度工作计划范本

行政2020年度工作计划范本 行政文员负责做好计算机打字、复印等行政工作。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行政2020年度工作计划范本,供大家阅读参考。 行政2020年度工作计划一:一、在2020年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行政人事管理 1、完善制度,狠抓落实。2020上半年完成公司各项制度的修订、整理、汇总工作,并在实际执行中不断完善。 2、把人才管理看作战略支持,抓好《2020年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工作。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前期沟通、磋商,达成共识,通知下发各部门。第二三季度着手对后选人进入考核,本年度争取将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制度化。 3、“以人为本,尊严至上”,加强员工关系管理 加强劳动合同的签订工作:每半年度进行一次劳动合同普查工作,避免漏签、延期现象,同时对问题员工及时解决。 认真落实社会统筹保险工作:将办理养老、医疗统筹保险工作与季度考核工作紧密结合,把这项福利作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一种措施,并进行详细建帐。 每季度组织一次员工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员工文化生活,提高员工凝聚力。认真落实各项福利措施:2020年福利措施制度化,狠抓落实。 规划好员工的职业生涯:以工程部为例,尝试对转正员工进行分级,拓宽员工晋升渠道。一季度开始准备,二季度实施。 保持与公司每一位员工的沟通交流:通过员工活动、生日活动、转正谈话等正式与非正式沟通,与每位员工保持交流,了解员工所思所想。 二、完成招聘工作,提高招聘质量。 1、招聘与筛选工作:拓宽招聘渠道,广开思路,配合公司业务发展,完成招聘任务。 2、录用与评估工作:在录用方面加强对应聘后选人的资格审查工作,包括证件验审,背景调查等,确保为公司录用合格人才。

上海郊区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建设的策略

上海郊区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建设的策略 一、上海城市规划建设和郊区战略地位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 建国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中国成立时,上海市行政区域面积6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773万,其中市区82平方公里,人口452万。1953年,引进前苏联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编制了《上海市总图规划示意图》,对城市进行整顿和规划、调整功能、改善棚户简屋地区,将工厂迁往郊区,以发挥上海老工业基地的作用。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上世纪70年代。根据"充分利用、合理发展"工业的方针,编制了《上海市1956-1967年近期规划草图》,调整上海的工业布局和结构,建设了沪东、沪南、沪西3个工业区。此后,又开辟了薀藻浜、彭浦、北新泾、漕河泾、高桥、周家渡、吴泾等8个工业区。1958年,国务院批准江苏省的宝山、嘉定、松江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拓展了上海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空间。1959年6月编制了《上海区域规划示意草图》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草图》,上海开始改造旧市区,建设郊区的闵行、吴泾、嘉定、安亭和松江卫星城,引导了城市布局和发展方向的重大调整。70年代初,国家决定在杭州湾北岸,围滩造地建设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和金山卫卫星城。1978年,国家决定在上海建设宝钢和宝山卫星城,形成了上海城市向杭州湾北岸和长江口南岸"两翼"发展的格局。 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84-2000)。上海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基地和开路先锋的作用。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是建设和改造中心城,充实和发展卫星城,有步骤地开发"两翼",有计划地建设郊县小城镇,使上海发展成为群体组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1990年4月,中央宣布浦东的开发开放,赋予上海城市新的使命。《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提出重点发展黄浦江沿江南北轴线,长江口南岸从外高桥港区到浦东国际航空港的滨江地带和从陆家嘴中心经花木至张江的中心城东西发展轴延伸,使浦东成为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区。 上海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建设的发展,使上海的城市综合实力和经济规模大大增强,城市建成区从苏州河两岸、黄浦江沿岸,逐步向长江口南岸和杭州湾"两翼"发展,并越过黄浦江向浦东纵深发展,初步确定了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城市布局结构逐步完善,中心城从单心向多心发展,市域范围从单一城市发展成为组合型的特大城市。 上海城市的发展轨迹与国际上东京、巴黎、伦敦等大都市的发展相似,城市从单个城市向都市区、都市带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功能从集聚走向分散,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形成多核多心的城市格局,形成更加强大的城市功能。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大都市的郊区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发展空间、持续的增长极。 2、新世纪上海郊区战略地位的发展 2001年5月国家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确定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为此,按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方针,形成以中心城为主体,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发展方向突出了滨江沿海的城镇和产业发展带,郊区的新城和中心镇,崇明岛成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中心城突出繁荣繁华,郊区体现综合实力,从中可见上海郊区功能和地位的提升和飞跃。 2003年6月上海市政府批准的《上海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确定了上海要以2010年成功举办世博会为动力,加快上海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推动城市能级的不断提升,构筑"四个中心"的框架。规划确定了中心城浦江两岸功能开发、旧城改造和浦东开发的重点目标。同时,在城市发展战略上,提出了从600平方公里向6000平方公里转移,在郊区规划建设三大重点发展区域和六大产业基地,郊区也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战场和重要交通市政设施的重点区域,上海郊区的功能定位更加显著。 2003年10月,上海市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审议后,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实施〈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的纲要》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近期建设行动计划》。纲要和行动规划落实了,深化了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城市布局要着眼于上海和长江三角

上海2030年城市规划总体思路-----住各区的各位可以对照着看精编版

上海2030年城市规划总体思路-----住各区的各位可以对照着看 2030年的上海将给人们以惊喜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曾在1986、1999年编制过两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对于本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和产业、民生等方面的促进是比较大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上海进入了世博会前后的新历史机遇期,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生息的载体,必然需要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配适新一轮的蓝图。据悉,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市有关方面已经率先启动了针对2012-2030年中长期发展需求的城市规划,预计在世博会后的2010年底将形成综合成果;目前规划的概念性设想和初步成果,已经可以让我们先睹为快了。 全市将形成“一中两翼”、轴线强化的基本布局 目前上海所执行的1999版城市规划的布局理念体现了多层次的城市体系,即中心城——郊区新城(或中心城副中心)——新市镇(或中心城地区中心)——中心村(或中心城社区中心)所构成的四级配置。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中心城以外环线内的680平方公里为限,没有考虑到行政管辖和上海滨江沿海的地理因素;在编制各个分区和社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经常局限于规划等级的能级限制,灵活性不强。在规划理念上,郊区各区县在建设新城和布局区域体系过程中一直放不开手脚,并有“以邻为壑”的倾向,例如,西部的青浦、嘉定区直面经济发达的苏

锡常区域,却一直未能规划出一个辐射长三角、服务这一区域企业商务功能的高能级区域,以往的规划理念限制了在中心城以外区域的建设强度;更兼江苏省在这一方面动作迅猛抢得先机,使得上海西部几个区与昆山、苏州等地的经济发展差距甚大。又比如,闵行区和松江区一直无法很好进行道路体系的对接,使得南新铁路环线成为上海城区向西发展的“暗闸”,产生了严重的衰减效应,以至于松江新城严重空心化。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原有规划过程中“大城市、小郊区”的计划经济思维残余所致。 上海市政规划设计院的专家洪宣庆谈到,与上海相比,北京的城市布局体系就根据其东、南郊俯瞰华北平原,与天津和东北紧密联系的特点,规划了“城市产业发展带”;根据其西、北郊为燕山山脉和毗连蒙古高原的地理因素,着重强调了“生态保护带”的相关侧重。上海在2004年正式提出的“1966”城市体系,除了临港新城着重强调了其作为深水港新城的重要性外,其余区域的规划要求过分均质化,没有把上海作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大城市的特点考虑充分。 新一轮规划的特点,就是将上海西部区域整合成一个以虹桥枢纽和崧泽大道为支点,以沪宁、沪杭发展轴为骨架的“西部城市发展带”,凸现“大门向西开”,把上海的“大堂”前推到紧靠苏浙边界,并与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城际铁路等均能合理快捷衔接的地域,实施三产先导的发展战略;把上海东部滨江沿海区域整合为一个“生态产业带”,以国际空港和深水港为支点,以多种先进制造业为归依,并根据浦东区域的特点严格规定

战略规划-定位、目标与实施

广汽集团零部件公司 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第四分册) 战略定位、战略目标与战略实施北京YY管理顾问公司

2004年6月28日

目录 一、战略定位 (1) 1.1、战略制定的前提 (1) 1.2、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6) 1.2.1、使命 (6) 1.2.2、愿景 (7) 1.2.3、价值观 (9) 1.2.4、总体战略定位 (11) 1.3、业务与市场定位 (12) 1.3.1、业务总体发展规划 (13) 1.3.2、业务定位 (15) 1.3.3、市场定位 (21) 1.3.4、业务定位和市场定位综述 (23) 二、战略目标体系 (23) 2.1、总体战略目标 (24) 2.2、业务目标 (26) 2.2.1、计算的原始数据、前提条件和计算公式 (27) 2.2.2、内饰类业务的各阶段目标 (28) 2.2.3、座椅类业务的各阶段目标 (30)

2.2.4、灯具类业务的各阶段目标 (33) 2.2.5、空调业务的各阶段目标 (35) 2.2.6、弹簧类业务的各阶段目标 (37) 2.2.7、其他业务目标 (40) 2.3、职能目标 (42) 三、战略实施 (45) 3.1、以完成业务目标和培养核心竞争能力为重心的实施方案 (45) 3.2、近期:积聚实力、理顺各方资源和关系 (46) 3.2.1、以市场为导向健全组织职能体系 (51) 3.2.2、广泛争取配套机会 (55) 3.2.3、人员需求和配置 (58) 3.2.4、资金、土地和设备 (61) 3.2.5、技术资源 (63) 3.2.6、培养核心竞争能力 (63) 3.2.7、管理体制-以“产权多元化”带动企业变革 (64) 3.2.8、项目拓展部-提高项目管理和公关管理能力 (66) 3.2.9、企业管理部-深化企业管理职能 (72) 3.2.10、技术研发中心-快速学习、吸收、消化先进技术 (75) 3.2.11、人力资源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78) 3.2.12、财务部-加强成本管理 (81)

人事行政办公室 3-5年战略发展规划

扬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人事行政办公室 3-5年战略发展规划 人事行政办公室在未来3-5年内立足本岗位职责和全心全意服务于公司的基础上,确保上下级、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之间上令下行,下情上晓,上下紧密配合、步调一致的开展工作。按照集团公司确定的转变观念、创新发展,集约经营、效益经营的总体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健康、高效、持续、长期的发展,响应董事会四足鼎立的发展态势,根据集团董事会的工作要求,为全面推进和提升人事行政办公室的工作,巩固已取得的成绩,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结合人事行政办公室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形势也发生很大的变化,2012年是扬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审时度势提出按照四足鼎立发展的一年,我公司在同业中的竞争力也不断增强,人事行政办公室要放宽眼界,努力转变观念,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实现集团公司的总体目标。 二、现状分析 人事行政办公室现有2名人员。主任一名,全面负责办公室工作;另有1名员工。为此,为了全面完善和更好的开展工作,人员应该有所增加,至少增加一名员工。若增加为两名,那么两名员工的具体分工是:一位负责公司的招聘、培训、企业文化活动、红头文件下发及人员关系调动和外联,另一名负责档案管理、党务和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同时,注重工作中的相互协调和配合。 三、主要任务 (—)三年目标设定:夯实基础、促进发展、提升质量 2012年5月1日-2013年4月30日继续提倡和深化服务员工的工作意识,促进人事行政办公室团队能力建设,将各种基本的服务项目及相关政策、法规和规定的精神吃透,做到办公用心周到,行政工作到位贴心。 2013年4月30日-2014年4月30日在各自熟悉岗位职责,熟练工作和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尊重个性,建立学习制度,尽可能让

上海外滩艺术馆经营定位与推广规划方案

上海外滩艺术馆 经营定位与推广策略探讨 祝伟新 上海外滩艺术馆成立十年来,先后接待了国家和省、市各级领导人,承办了诸多政府、艺术团体的重要活动,为外滩艺术馆的品牌传承、形象展示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给外滩艺术馆注入更鲜明的艺术特色、吸引更多的目标人群,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亦能充分挖掘经济效益,我对外滩艺术馆十年来的运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就其承载的功能进行了必要的权衡,结合外滩艺术馆自身的特点和艺术市场经营实际,就外滩艺术馆的经营定位与推广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具体想法和思路如下: 一、经营现状分析 目前外滩艺术馆主要经营形式表现为产品展销、场地租赁。在产品展销方面,由于定位于中高端艺术品,单价相对较高,消费层也较高,同时受制于“场外交易比场内交易更活跃”的行业特性,艺术产品的展销业绩难以有实质性突破;在场地租赁方面,由于人流量小、活动规格不高,场地租赁的价格和次数都不理想,甚至免费引进活动都对艺术馆的经营难有根本的改观。而且从顾客群和消费特性来说,今后一至四楼的人流也难成为艺术馆的目标人群。 综合分析,艺术馆应从现有的角色转化过来,在经营定位和推广模式上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 二、艺术馆的定位 1、艺术馆是个策展机构——从场地租赁到产业经营。 实现从场地租赁到产业经营的转变,经营人员相应的成为策展人。根据文化艺术特色、社会需求,结合外滩艺术馆的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策划、 1实施系列活动或专项活动,通过活动带动人流、吸引目标人群、提升社会知名度;同时也可进一步提高艺术馆的品牌价值和场地价值。

2、艺术馆是个文化秀场——丰富艺术品经营的内涵。 艺术不单是阳春白雪,也不单意味着厚重的历史,作为文化的尖峰内容,艺术更多的时候体现出一个时代最新锐的走向、最贴近现实的审美取向、最契合大众心理的价值尺度。艺术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个文化秀场,小到为一件作品、一名艺术家做展示,大到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一个国度艺术风情,演绎出各种华丽的秀。艺术馆展示的形式不仅仅是将艺术品摆放出来,而是综合利用音乐、视频、灯光、人物打造一个立体的、多元化的展示空间,最大限度体现艺术的活力和魅力。 3、艺术馆是个投资平台——为艺术品投资提供专业服务。 艺术品消费、艺术品收藏本身就蕴含着投资的理念,尤其是高端艺术品,其投资价值和功能更是显而易见。艺术馆在艺术品销售方面,可考虑从投资的角度出发,为客户提供艺术品投资系统解决方案,从产品组合、产品甄选、增值保值、流通机制、财务管理等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符合实际需求的艺术品投资平台,让客户省心、放心。 三、经营与推广形式 1、策划实施“对话城市”系列艺术展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符号,他们对这些历史底蕴和文化符号的传播也尤为重视,常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和载体进行表现。“对话城市”就是以外滩艺术馆为发布平台,以艺术品为载体,阐释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发展风貌。“对话城市”系列可根据不同的城市策划不同的主题,例如“对话上海——百年外滩诗话浦江”、“艺术的朝拜——百年海派艺术精品展”等。 “对话城市”由具体的城市政府主办、外滩艺术馆承办、策划、组织和实施。 2每个举办城市提供一定的费用支持或发动当地企业进行赞助。外滩艺术馆将先期通过一定的社会资源举办一至两个有影响力的对话活动,然后将这种模式复制运用到不同的城市。 2、策划实施“异域风情”系列艺术展

《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

《上海临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提要前言: 根据上海市政府于2004年1月批准并实施的《上海市临港新城总体规划(2003-2020年)》,临港新城的发展定位明确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国际航空枢纽港发展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的综合型滨海新城和具有辅城地位的战略重点发展区域,并成为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 为了满足临港新城工业园区重装备产业用地的需要,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临港新城总体规划要求,实施了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围滩造地工程。工程圈围顺堤沿-2m (吴淞高程)线布设,顺堤长6896.9m,西侧堤长512.4m,东侧堤长312.0m,圈围成陆约3.01k ㎡(合4518亩),将为上海沪东重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大众汽车等一大批大型企业落户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提供必需的土地资源。 与此同时,企业相应所需的码头岸线的规划建设也迫在眉睫。根据《上海港总体规划(2003~2020年)》(送审稿)芦潮港以西8.0 km作为港口岸线,重点拓展临港产业功能,配合临港新城和洋山港的建设,规划布置货运码头、公务码头、陆岛交通客运码头岸线。 为适应临港新城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对水上运输的要求,明确临港新城港区的发展方向,确定临港新城港区的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指导和规范临港新城港区岸线的利用和开发,充分发挥港区综合物流功能和临港新城产业功能,促进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上海中交水运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受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在有关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下编制了《临港新城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港区建港条件的分析研究 该港区属强潮海域,水流急,含沙量高,浪大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此,对其自然条件、现状进行了详实调研分析,进行了潮位、潮流、泥沙、波浪现场观测,着重对海岸演变和潮流、泥沙及波浪对规划港区可能出现的影响进行了科学、合理地分析研究和评价,对规划港区建设5000吨级码头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一)、岸滩演变和海床稳定性分析 历史上南汇咀在长江丰富的泥沙供应下不断向海淤涨。历史时期兴建的海塘忠实地记录了南汇海岸变迁的历史过程。可见不同时期的淤涨速率是不同的,而且期间也曾有过停顿或冲刷

战略定位分析报告

某科学研究院(集团)战略规划报告 第一部分 集团战略定位分析报告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集团总体战略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院集团愿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某院集团使命............................... 错误!未定义书签。.某院集团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集团组织性质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院集团未来可能发展模式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各有优缺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某院集团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集团管控模式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团管控模式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集团各下属单位分类和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集团功能体系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当前各体系关系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各功能体系战略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各功能体系发展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战略分析框架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