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降脂药物市场分析

降脂药物市场分析

降脂药物市场分析
降脂药物市场分析

调脂药物市场分析

一、前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悄然随之变化。日益富裕的生活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得以往少见的疾病逐渐的困扰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

这些疾病是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之后日益显现的,因此它们被人们形象的称为“富贵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

流行病学显示,这些富贵病发病率正处于明显的增长时期,并且已经创造了巨大基数的患者群。因此,这些疾病领域吸引着众多的医药企业,新药开发力度强劲,市场争夺激烈。

二、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中脂类浓度升高。血浆中主要脂类有总胆固醇即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当其中一种或几种脂类升高均称为高脂血症。

血脂以胆固醇酯(CE)和甘油三酯(TG)为核心,外包胆固醇(Ch)和磷脂(PL)构成球形颗粒。再与载脂蛋白(apo)相结合,形成脂蛋白溶于血浆进行转运与代谢。脂蛋白可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

表1 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

分型脂蛋白变化血脂变化ⅠCM↑TG↑↑↑TC↑Ⅱa LDL↑TC↑↑

Ⅱb VLDL及

LDL

↑TG↑↑TC↑↑

ⅢIDL↑TG↑↑TC↑↑ⅣVLDL↑TG↑↑

ⅤCM及

VLDL

↑TG↑↑TC↑

表2 各种血清脂质水平的临床意义(mmol/L)

血脂指标合适水平临界水平需治疗水平治疗最低目标

TC <5.2 5.2~5.7 ≥5.7<5.7

LDL-C <3.1 3.1~3.6 ≥3.6<3.6

HDL-C >1.0 0.9~1.0 ≤0.9>0.9

TG <1.7 1.7~2.2 ≥2.2<2.2

三、高脂血症的流行病学

1、全国流行病学

近十几年来,国内开展了许多有关血脂的流行病学研究,但仍然缺乏权威的全国性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其中,中国MONICA研究(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的人群监测研究)和11省市心血管危险因素队列研究是我国目前样本较大、年龄范围较宽(25-64岁)、地理覆盖范围较广的血脂流行病学研究。

以需药物治疗的血脂水平为标准,全国患病率如下:TC患病率为9.2%,LDL-C患病率5.3%,HDL-C患病率为11.9%,TG患病率为8.6%,合计25.1%;

以临界水平为标准,全国患病率如下:TC患病率为20.4%,LDL-C患病率13.8%,HDL-C患病率为11.9%,TG患病率为10.9%,合计为42.9%。

综合流向病学研究结果,我国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保守估计为7—8%,实际平均发病率可能达到10%甚至以上,且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全国有超过1亿的人口需要接受降脂治疗。

2、北京地区流行病学

以11省市心血管危险因素为准,北京市35-64岁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为20.3%,而血脂超过临界水平的人口则占38.%。

另据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对离休老年干部血脂的调查,65%的老年学脂异常,50%的老年干部胆固醇偏高。

四、调脂药物潜在市场容量及市场销售回顾

1、全国、北京潜在市场容量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为13亿,其中城市人口占30%,而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8,810万,占总人口的7.4%;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口有1.3亿,占总人口10%。

以人均日治疗费用费用10元,年治疗费用3600元为准,全国人口10%的发病率,发病人群的10%接受降脂治疗,则全国城市降脂药物潜在市场

容量为13亿×30%×10%×10%×3600元=140亿;若以日治疗费用为5元,则全国城市潜在市场容量为70亿元。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北京总人口为1300万,60岁以上人口174万,2000年188万,占总人口的14.6%,且正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2010年将到达230万,2025年将达到416万,占总人口的30%。

若以北京总人口、日费用10元为基数,则北京潜在市场总容量为0.13亿×20%×3600元=90亿。若日费用为3元,则为27亿。然而,若以全国的平均治疗率10%,则北京市场潜在容量为9亿(3亿)。

若以北京市老年人口、日治疗费用10元为基数,则北京潜在的老年人市场总容量为0.188亿×50%×3600元=34亿。

治疗率=10%,潜在市场容量为3.4 亿;

治疗率=20%,潜在市场容量为6.8亿;

……

2、全国、北京地区市场销售回顾

2001年,全国降脂类药物市场总额为12亿,近年保持着15%以上的增长速度。另外,降脂药物约占全国药品销售总额的1.3%,2002年我国药品销售总额为1400亿,则降脂药物市场总额为18亿。全国降脂药物市场总额2003年有望突破20亿。

北京地区市场总额,2002年北京医院市场总销售额为140亿,其中心血管系统占18.93%,心血管销售总额为26.5亿。以高脂血症的全国平均用药水平计算,则北京医院市场为26.5亿×8.8亿=2.4亿。

依据流行病学调查、全国重点医院用药调查以及京、穗、沪用药调查,北京医院市场总额至少为3亿。

五、调脂药物市场竞争产品

1、调脂药物的分类

目前我国国内市场主要的降脂药物可分为:

(1)他汀类: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降低LDL(辛伐他汀等);

(2)贝特类:苯氧芳酸类,主要降低甘油三酯(非诺贝特等);

(3)烟酸类:主要降低甘油三酯,同时升高HDL,干预新的危险因素—Lp(a);

(4)多烯脂肪酸类

(5)天然来源类

(6)其他类

2、各类药物降脂强度比较

国内市场上,调脂药物品种较多,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但各类药物作用机理不一,作用不同,各类药物的降脂强度亦有差别。如下表:

种类药物名称剂量调脂效果副作用禁忌证

他汀类洛伐他汀

普伐他汀

辛伐他汀

氟伐他汀20-80mg

20-40

mg

20-80

LDL-C

18%-55%

HDL-C

5%-15%

肌病

肝酶升高

绝对:

活动或慢性

肝病

相对:

阿托伐他汀mg

20-80

mg

10-80

mg

TG

7%-30%

与某些药物

合用

烟酸普通

缓释1.5-3g

1-2g

LDL-C 5-25%

HDL-C

15%-35%

TG 20%-50%

面红,高血

高尿酸

上消化道不

高尿酸血症

绝对:

慢性肝病

严重痛风

相对:

糖尿病、溃疡

贝特类(苯氧芳酸类)吉非罗齐

非诺贝特

氯贝特

0.6g/bid

0.2g

1g/bid

LDL-C

5%-20%

HDL-C

10%-20%

TG 20%-50%

消化不良,

胆石症

肌病

绝对:

严重肾病

严重肝病

从第一个他汀——洛伐他汀问世以来,他汀类药物在降血脂药物家族中扮演的地位日益重要,其总的市场占有率正逐年上升。至今,已有近十种他汀类药物诞生,且作用强度逐渐提高。如下:

表目前使用的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比较

他汀类药物(mg)脂质及脂蛋白的改变水平

3、他汀药物的适应证的细分

至今,美国已经上市了6个他汀类降脂药物,但只有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占据了美国75%的市场,这其中与这两个药物独特的临床试验设计及适应证有独到关系,见下表。

表他汀类药物获准适应症

六、国内市场调脂药物市场分析

1、全国市场

国内的主要降脂药物市场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品种竞争激烈,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品种已经出现——辛伐他汀,见下表:

表2001年降脂药物医院市场排名

排名品种药物类别全国销售额医院市场占有率

1 辛伐他汀他汀类 5.3亿44%

2 非诺贝特贝特类15%

3 w-3脂肪酸脂肪酸类9%

4 吉非贝齐贝特类7%

5 普伐他汀钠他汀类6%

6 氟伐他汀他汀类5%

7 洛伐他汀他汀类4%

8 脂必妥天然来源类3%

9 西立伐他汀他汀类1%

从表中可以看出,市场的前10个品种占整个医院抗高血脂市场95%以上的市场份额,且品种相对集中,主要为他汀类药物(有5个品种属于他汀类药物),尤其是辛伐他汀,已经占据了降脂药物的近半个市场。而他汀类占了近60%的降脂药物市场。

2、他汀类药物市场占有率分析

2002年国内市场上的他汀类市场各他汀药物的份额如下:

辛伐他汀72.1% 普伐他汀9.1% 阿伐他汀7.9% 氟伐他汀

7.3% 洛伐他汀 3.6%

虽然辛伐他汀占据着他汀类药物的领导位置,然而各药物之间的销售增长出现了不同的趋势:

图1 辛伐他汀销售曲线变化

图2 其余他汀药品销售曲线

从以上曲线图可以看出,他汀类药物正处于上升趋势。在近两三年种,辛伐他汀“一支独秀”,然而随着他汀类药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自2000

年四季度以来,除洛伐他汀外,他汀类药物销售额不断攀升,以阿伐他汀上升为最。受其他他汀类药物的排挤,辛伐他汀2002年第三季度首次出现负增长,而阿伐他汀正逐渐赶超其他药物,有望占据他汀类药物第二的位置,且随着时间推移,若没有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影响,阿伐他汀可能代替辛伐他汀,成为他汀类的领导品牌。

3、北京市场

作为全国药品消费最大的市场区域,北京医院市场同样是降脂药物的市场重心。据医院用药调查,北京降脂药物的市场占京、沪、穗三个重点城市降脂药物市场近60%,在全国降脂药物市场中约占25%。以下是北京部分医院降脂药物的回顾:

表北京降脂药部分医院用药状况(金额排序)

他汀类占有率(总)25409503 21.9% 26631803 35.7% 38934513 32.3% 28800712 34.3%

辛伐他汀占有率15.4% 27.4% 26.0% 27.3%

由表可以看出,1997年至2000年上半年,他汀类药物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这主要归功于辛伐他汀稳中有升的销售额及其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七、调脂药物价格分析

他汀类:

洛伐他

苏尔清胶囊哈药集团制药总厂20mg×10粒31.2

洛伐他汀美降

片剂

杭州默沙东制药有

限公司

20mg*30 286

洛伐他汀胶囊

江苏省扬子江药业

集团公司

20mg×12粒37.4

洛伐他汀落之定胶囊

昆明四创药业有限

公司

20mg×7 19.3

洛伐他汀乐活颗粒

上海天赐福生物工

程公司

20mg×10 40.0

洛伐他胶囊江苏大洋制药有限20mg×12 28.8

汀公司

洛伐他汀罗斯特

郑州永和制药有限

公司

20mg×10

31.2/24(陕/

津)

洛伐他汀胶囊

上海通用药业第三

公司

20mg×12/24 28.8/56

洛伐他汀苏欣胶囊

江苏苏中药业股份

有限公司

20mg×6 18.8

洛伐他汀胶囊

沈阳东宇药业有限

公司

20mg×10 24

洛伐他汀明维欣胶囊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

究所制药

20mg*10 24

洛伐他汀雪庆片剂

重庆大新药业股份

有限公司

20mg*12 28.4

洛伐他汀洛特片剂

漯河三汇药业有限

公司

20mg*10 24

洛伐他汀胶囊

四川明欣药业有限

责任公司

20mg×10 31.2

洛伐他汀海立片剂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

有限公司

20mg*10 49.6

洛伐他汀欣/幸

片剂山东鲁抗医药20mg×618.60

洛伐他汀胶囊

黑龙江肇东华富药

20mg×12 28.80

辛伐他汀征之片剂

江苏联环药业股份

有限公司

10mg×10片31.0

辛伐他汀胶囊

江苏省扬子江药业

集团公司

10mg×10粒

51.0/31.4(陕

/津)

辛伐他汀舒降之

杭州默沙东制药有

限公司

20mg×7片62.2

辛伐他汀西之达片剂

浙江瑞邦药业有限

公司

20mg×7

32.5/39(陕/

津)

辛伐他

西之达片剂浙江瑞邦大药厂10mg*10 38

辛伐他汀利之舒片剂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

有限公司

10mg×10

23.8/31(陕/

津)

辛代他京必舒片剂浙江京新药业股份20mg×7片42.3

汀新有限公司

辛代他汀京必舒

片剂

浙江京新药业股份

有限公司

5mg×7/14 13.6/27.3

辛代他汀京必舒

片剂

浙江京新药业股份

有限公司

10mg×7 31.5

辛伐他汀旨泰胶囊

哈尔滨一洲制药有

限公司

10mg×7 22.0

辛伐他汀理舒达胶囊

湖北丝宝药业有限

公司

5mg×20 39.0

辛伐他

泽之浩片剂上海延安制药厂20mg×7 32.5

辛伐他汀正支胶囊

扬州市三药制药有

限公司

5mg×12 23.4

辛伐他汀胶囊

湖南正太金琥药业

有限公司

5mg*10 15.1

辛伐他汀苏之片剂

成都华宇制药有限

公司

5mg*10/20 15/29.8

辛伐他汀米希伦片剂

常州华生制药有限

公司

10mg*10 43.7

辛伐他汀片剂

山东先河新药开发

有限公司

20mg×7 32.5

辛伐他汀辛可分散

广州南新制药有限

公司

5/10/20mg×7

39/27/19.5

(粤)

辛伐他

片剂海南海灵制药5mg×20 38.80

阿托伐他汀阿乐片剂

北京红惠生物制药

有限公司

10mg×7 46.0

阿托伐

他汀

立普妥片剂辉瑞制药有限公司10mg*7 61

氟伐他汀来适可胶囊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

公司

20mg×7 30.4

普伐他汀普拉固片剂

上海施贵宝制药有

限公司

10mg×7粒59.8

普伐他美百乐片剂日本三共株式会社5/10mg*100 405/727

汀镇贝特类:

吉非罗齐胶囊

上海三维制药有限

公司

0.3g×10×3 35.0

吉非罗齐胶囊

太原世乐药业有限

公司

0.3g×12×2 28.1

吉非罗齐胶囊

上海宝龙药业有限

公司

0.3g×30 27.0

吉非罗齐胶囊

湖南康普制药有限

公司

0.3g×30 35.1

吉非罗齐乐衡胶囊

株洲湘江药业股份

有限公司

0.3g×10×2 23.4

吉非罗齐胶囊

山西亚宝药业集团

有限公司

0.3g×20 23.4

吉非罗齐胶囊

天津金世制药有限

公司

0.3g×2 23.4

吉非罗齐新斯达片剂

哈慈儿童药业有限

公司

0.15g×24 39.0

吉非罗齐胶囊

沈阳津昌制药有限

公司

0.3g×20 18.0

吉非罗齐胶囊

太原世乐药业有限

公司

0.3g×20 28.0

吉非罗齐旨必青胶囊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

有限公司

0.3g×24 28.0

非诺贝

适泰宁胶囊徐州第三制药厂0.1g×12/25 32.0/66

非诺贝特片剂

恩华药业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

0.1g×100 12.7

非诺贝特利必非

缓、

上海爱的发制药有

限公司

0.25g×10/2052.7/88

非诺贝

力平之胶囊法国利博福尼公司0.2g×1052.8

非诺贝特瑞妥舒

缓、

法国爱的发制药0.2g*20 52.70

苯扎贝

阿贝他片剂江苏先声药业0.2g*20 45

阿昔莫司胶囊

鲁南制药股份有限

公司

0.25g×24 123.9

全身用抗真菌药的品种分析

1、全身用抗真菌药的品种分析 《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入网医院2002年~2004年共从 180余家医药企业购入抗真菌药,其中各年销售金额排序前4 位的药品分别为特比萘芬、益康唑、硝酸咪康唑、联苯苄唑;所属类别分别为烯丙胺类、咪唑类抗真菌药,详见表1。 表1、2002年~2004年抗真菌药各年 销售金额前10位药品对比 ———————————————————— 排序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1 特比萘芬特比萘芬特比萘芬 2 益康唑益康唑益康唑 3 硝酸咪康唑硝酸咪康唑硝酸咪康唑 4 联苯苄唑两性霉素两性霉素 5 酮康唑斑蝥素斑蝥素 6 两性霉索联苯苄唑联苯苄唑 7 环吡酮胺酮康唑酮康唑 8 斑蝥素复方酮康唑复方酮康唑 9 克霉素/苯甲醇环吡酮胺硫化硒 10 硫化硒硫化硒环吡酮胺———————————————————— 对销售金额排序前4位抗真菌药,具体从药理学、药动学、制剂上分析可知各具优势,亦为排序较前的因果所致。 1.1 特比萘芬(Terbinafine):商品名为疗霉舒、兰美抒、丁克,由瑞士原山道士公司研制,1991年5月首次在瑞士上市,为口服和局部使用的烯丙胺类抗真菌药,其体外抗真菌谱广,包括皮肤真菌、丝真菌、二形真菌、暗色孢真菌和酵母真菌;在其MIC内对皮真菌、曲霉菌、短尾帚菌、皮炎芽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显示初步杀菌作用,但对白色念珠菌仅有抑制活性。作用特点包括:①亲脂性,短期内即入皮肤角质层,服后迅速聚集在皮脂中,皮脂中药物浓度较血浆高25倍,在角质层和毛发中持续高浓度,且迅速地扩散到指(趾)甲板;②杀真菌力强,可缩短慢性真菌病(甲癣等)的疗程,并可减少复发;③不作用于细胞色素P450,高度选择作用于真菌膜的角鲨烯环氧酶,故有利于肝、肾功能不全者,体弱者和儿童真菌病的治疗;④血浆半衰期长(11h~16h)。目前上市剂型有片剂、胶囊、凝胶、溶液、搽剂和膏剂,生产企业主要有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山东齐鲁制药厂等。 1.2 益康唑(Econazole):由比利时杨森公司开发,首次上市时间为1974年11月。作用特点包括:①抗真菌谱广,对皮肤癣菌、酵母菌、双相型真菌、曲菌等均有杀菌和抑菌作

部分抗感染药物市场分析

部分抗感染药物市场分析 抗感染药物分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疫苗和抗原生动物药物。各类抗感染药物具体销售情况是:抗生素占抗感染药物市场的最大份额,约70%;抗病毒药物居第二位,占大约15%的份额;第三位为抗真菌药物,占大约10%的份额;其余则为疫苗和抗原生动物药物等小品种。 近年来,世界抗生素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左右,全球抗生素的市场份额约为250~260亿美元,各大制药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抗生素药物的研发,使抗生素新品不断出现。在中国医药市场中,抗感染药物已经连续多年位居销售额第一位,年销售额已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30%,全国6700国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有1000多家生产各类抗生素,产品竞争异常激烈。 当前,全球的抗生素市场增长空间有限,加上新产品不断上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各国逐步改善环境卫生的条件下,致病菌也随之受到控制,使抗生素的使用量逐步减少,另一方面,人类经过长期使用抗生素,也认识到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故对使用抗生素更趋于谨慎。 自2003年以后,全身抗感染药物已跌出了全球最畅销药物排名前十强,其增长也落后于全球药物的平均增速。 抗感染药物一直是竞争激烈的药物之一。我国虽然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招标采购等医改措施和反对抗生素滥用的呼声对这个药品种类的市场影响很大,但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口增长和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抗感染药物新药频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抗感染药物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一直呈增长趋势 与国际市场不同,感染性疾病是我国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在我国医院用药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2006年该类药物全国市场总额超过600亿元。受政策影响,2006年16城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感染药物的销售金额为63.8亿元,与2005年基本持平,但是2001~2006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仍然达到16.25%。 从2006年样本医院抗感染药物购药金额的构成来看,头孢类占50%,位居第一;喹诺酮类占15.2%,位居第二;青霉素类占12.6%,位居第三;大环内酯类占5%,位居第四。 链接 将受限用影响的抗生素药物 列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中的主要亚类有(份额统计数据均采用2004~2007年的累计数): 喹诺酮类:排列最前的左氧氟沙星共有153家供应商,占喹诺酮类35.75%的份额,江苏扬子江药业排第1位,占30.04%的比重,日本第一制药(含合资)其次,占22.64%的比重;加替沙星共有91家供应商,占喹诺酮类13.0%的份额,上海海尼药业位居第1,占10.07%的比重;后起之秀莫西沙星由拜耳公司独家供应,占喹诺酮类17.06%的份额。这3只药品占喹诺酮类的2/3的份额。 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占碳青霉烯类40.02%份额,有5家供应商,日本住友制药占了近一半的份额;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占碳青霉烯类31.16%的份额,也有5家供应商,默沙东公司(含合资)占了近99%的比重。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全部由日本三共制药供应,没有国产品,该药占碳青霉烯类2.62%的份额。目前有5只碳青霉烯类品种在样本医院使用,法罗培南和厄他培南是2005年后批准新上市的品种,没有进入卫生部监控名单。加强临床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申 克 孢 子 丝 菌 ± + - - + 8

1、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多烯类抗菌谱摘自于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丙烯胺类抗菌谱搞自于产品说明书; 2、-无活性;±可能有活性;+有活性,三线治疗(至少临床有效);++有活性,二线用药(临床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用药(临床常常有效); 3、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 表2,真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8

抗真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汇总(不良反应分系统排序) 胃肠道反应: 特比奈芬>咪康唑>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肝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 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 肾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8

表3,真菌药代动力学比较 8

8

备注:该表格数据来源于各产品说明书 与细菌感染性比较,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不易诊断,抗真菌治疗目标性差,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严峻的挑战。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注,掌握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临床可供使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有如下几类,各自特点不同,需要注意选择。 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 两性霉素B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侵袭性新型真菌感染药物,其普通制剂为去氧胆酸盐,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开发的两性霉素B脂制剂安全性明显提高,成为临床重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药物。这些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 该类制剂特点为:①药物易分布于网状内皮组织,肝、脾和肺组织中,减少肾组织浓度,低血钾少见,肾毒性均低于普通制剂。②临床可应用较高剂量,一般3~6mg/(kg.d),滴速相对快。③长程用于艾滋病病人,对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的耐受性好。④脂类制剂的剂量为常规制剂的3~5倍时,治疗念珠菌菌血症和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与常规制剂相仿。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8

皮肤病外用药市场分析

皮肤病外用药市场分析 目前,全国药品零售市场上可监测到的皮肤病外用药有近500个品种,其中化学药品种有近400种,占80%;中成药品种有100 种左右,占20%。化学药的销售金额占零售市场总销售额的82%-84%,在皮肤病外用药中居主要地位。皮肤病外用药的功效则主要集中于治疗感染性皮炎和过敏性皮炎的药品。特别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的药品尤其突出,占皮肤病外用药市场一半左右的份额。中成药以治疗烧(烫)伤、皮肤瘙痒症和蚊叮虫咬的药品为主,也有部分治疗白癜风、牛皮癣等慢性疾病的产品。皮肤病外用药常见的剂型为溶液剂、乳膏剂、霜剂和酊剂。 单品销售方面,全国零售市场皮肤病外用药销售金额前十位品种年销售总额达到 10多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该类药品销售总额的50%左右。从功效方面看,皮肤病外用药零售市场具有多样性,前十名品种有治疗真菌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螨虫、头癣、粉刺痤疮和陈旧性疤痕等主要功效。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产品表现最为出色,有达克宁霜、派瑞松乳膏、采乐洗剂、皮康王乳膏和孚琪乳膏五个品种进入销售金额的前十名。 主要品种分析: 特比萘芬 本品于上世纪80年代由瑞士诺华制药研制成功,1991 年首次在英国上市,商品名为兰美抒(lamisil)。1996年被美国FDA批准为OTC 药品,同年在美国上市。目前,兰美抒在全球 90多个国家销售。在我国,盐酸特比萘芬也于2000年进入了国家公布的第一批OTC目录。该产品属于抗真菌类药,口服吸收好,并主要以高浓度分布于皮肤角质层,它对浅部真菌感染作用较强,外用或短期口服可以治愈绝大部分皮肤真菌病。 目前国内口服制剂主要生产企业有北京诺华制药,山东齐鲁制药。中美史克和瑞士诺华已经达成协议,引进兰美抒软膏剂,意欲依靠OTC 市场上多年成功的操作经验把这个产品打造成一个皮肤病OTC市场上的又一个“康泰克”神话,从竞争激烈的治疗脚气OTC药品市场分割一块大蛋糕。

伊曲康唑的生命力(主流抗真菌药)-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伊曲康唑真的没有生命力了吗 差不多十年前曾经有幸接触过一个伊曲康唑课题,那时作为一个学生对这个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采用一种非环糊精的制剂技术提高口服伊曲康唑的生物利用度、减少饮食状态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后来项目在几位老师的推动下得以继续开展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结果。若干年后,抗真菌感染药物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曾经接触过伊曲康唑课题的缘故,在毕业后工作期间几位在不同药企工作的朋友曾咨询过我一个问题:伊曲康唑这个品种是不是太老了,现在做这个品种还有没有“钱”途?我个人觉得一个较老品种的生命力与新制剂技术的应用、适应症的拓展或聚焦等方面密不可分,除去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我认为伊曲康唑这个品种还是有生命力的。 一个药品有没有生命力关键是看临床需求的大小及在对应的适应症下不同品种的竞争情况,当然与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密切相关。先回顾一下伊曲康唑不同剂型及相关唑类抗真菌药的开发历程,这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解读伊曲康唑这个品种在某些适应症下的竞争表现。酮康唑是第一个可口服的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三唑类药物,但是因为其副作用大,Jassen课题组在对其进行结构改造的过程中发现了伊曲康唑。伊曲康唑可口服用于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且毒副作用小,也是首个对曲霉菌有效的三唑类药物。该药于1988年7月在英国上市其胶囊剂型,开创了氮唑类抗真菌药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新时代,并于1992年获得FDA 批准在美国上市。伊曲康唑的胶囊剂型,适应症主要是妇科、眼科、皮肤科的真菌感染(包括甲真菌)及系统性真菌感染,而且伊曲康唑很快确立了其在非致命性组织胞浆菌病、芽生菌病等系统性真菌感染首选用药的地位。但伊曲康唑存在溶解度低、胶囊剂型吸收较差且吸收受饮食状态影响等缺点。辉瑞公司在1990年推出了氟康唑。氟康唑不仅溶解度好,且吸收好,但是很多真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抗菌谱没有伊曲康唑那么广,这并没有影响氟康唑在市场的整体表现。就中国市场而言从伊曲康唑胶囊剂型进入开始,在此后差多十五年的时间里氟康唑和伊曲康唑都占据抗真菌药整体市场前三的位置。为了改进伊曲康唑溶解度低、口服吸收差的缺点,杨森公司推出的羟丙基β环糊精增溶的伊曲康唑口服液于1997年获得FDA批准,治疗HIV阳性或免疫系统损害患者的口腔和/或食道念珠菌病,对血液系统肿瘤、骨髓移植患者和预期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亦即<500细胞/μl)的患者,可预防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及伴有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因为羟丙基β环糊精的特殊代谢原因,口服液剂型的伊曲康唑在皮肤浅表的分布减少,使其并不适合用于浅表真菌感染的治疗。此后,羟丙基β环糊精增溶的伊曲康唑注射液也于1999年获得获得FDA批准,主要用于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曲

常用抗真菌药物简介

常用抗真菌药物简介 自发现第一个抗真菌抗生素灰黄霉素以来,抗真菌药物领域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有各种抗真菌药物相继应用于临床,它们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这些药物对真菌病的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疗效、安全性、耐药性等问题的出现,现有的抗真菌药物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仍需新的高效安全抗真菌药物问世。从目前来看,较有前途的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合成与干扰真菌细胞壁合成的两大类药物。此外,像两性霉素B等抗菌活性强但不良反应严重的老药也在不断得到改进。分类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可分为:①作用于真菌细胞膜,干扰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如唑类、丙烯胺类和吗啉类)以及损害细胞膜脂质结构及其功能的药物(如多烯类);②影响真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如卡泊芬净);③干扰真菌核酸合成的药物(如5-氟胞嘧啶,灰黄霉素);④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的药物(如碘化钾等)。 按抗真菌药物的结构类型的不同分为:①唑类(包括三唑类和咪唑类,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益康唑、咪康唑等);②丙烯胺类(特比萘芬、萘替芬等);③吗啉类(阿莫罗芬等); ④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等);⑤其他类(灰黄霉素、5-氟胞嘧啶、碘化钾、环吡酮胺、卡泊芬净等)。 唑类药物(azoles) 这类药物有共同的N-碳置换的咪唑或三唑环,包括三唑类和咪唑类两大类。唑类药物是近20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抗真菌药物,在近年来防治真菌感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唑类药物的作用部位在真菌的细胞膜。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使麦角固醇合成受阻从而破坏了真菌细胞的完整性;同时使甲基化的固醇堆积,这样则改变了真菌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使其通透性发生变化,从而阻止了真菌细胞的生长繁殖。有些唑类药物在高浓度时可直接破坏真菌细胞膜,导致细胞内容物外露,发挥杀菌作用这类药物可外用治疗皮肤癣菌病、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等。系统用药治疗严重的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等。唑类药物中供外用的有: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联苯苄唑、酮康唑等。供系统 使用的包括:酮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等。 酮康唑ketokonazole 酮康唑是第一个可口服使用的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抗菌谱酮康唑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对皮肤癣菌、糠秕孢子菌、念珠菌属、酵母菌、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巴西副球孢子菌有抗菌作用。对曲霉、毛霉无抗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特点该药在胃肠道容易吸收,口服400mg 2小时后,血药浓度达5~6mg/l,但是个体差异较大。胃酸可促进药物吸收,当胃酸分泌减少或与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同时服用时药物吸收减少。口服酮康唑后,药物可分布在皮脂,尿液、乳汁中;但在脑脊液中含量甚微。 临床应用在伊曲康唑与氟康唑问世之前,口服酮康唑是治疗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的首选药物,但由于其长期服药引起的肝毒性以及停药后复发的问题,临床上限制了对它的使用。现临床可用于念珠菌病、花斑癣、皮肤癣菌病、球孢子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等的治疗。对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一般无效,对曲霉病、毛霉病以及足菌肿无效。不良反应10%的患者服常规剂量的酮康唑后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当口服剂量大于800mg/d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50%。与食物同时服用或在夜间服药有助于提高对药物的耐受性。肝功能异常、药物性肝炎是酮康唑较重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升高,可持续数周;肝活检程肝炎样损害。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肝功能(2次/月),尤其要注意碱性磷酸酶的变化。大剂量(大于800mg/d)服用酮康唑能抑制肾上腺与睾丸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引起脱发、性欲减退及男性

皮肤科外用药市场分析

二皮肤科外用药市场分析 二皮肤科外用药市场分析 品种概况 现阶段,在中国药品零售市场上销售的皮肤科外用药有将近521个品种,其中化学药品种有近417种,占80%;中成药品种有104种左右,占20%。从销售金额来看,化学药的销售金额占皮肤科外用药零售市场总销售额的85.19%,在皮肤科外用药中居主导地位;从药品功效来看,销售最多的皮肤科外用药则主要集中于治疗:由于细菌、真菌、球菌等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性皮炎和由于食物、花粉等引起的过敏性皮炎的药品。尤其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的药品特别突出,几乎占据了皮肤科外用药市场50%的份额。而中成药则以治疗烧伤、烫伤、皮肤瘙痒症的药品为主,也有少数治疗白癜风、牛皮癣等慢性疾病的产品。皮肤科外用药常见的剂型为乳膏剂、霜剂、酊剂和溶液剂。 2003年中国皮肤科外用药市场分析 ㈠、总体情况: 2003年中国药品市场中皮肤科外用药销售总额为45.06亿元(截止12月中旬),占药品销售总额的1.87%。其中,医院销售18.39亿元,占皮肤科外用药药品销售额的40.81%,占全部医院用药的0.98%;零售市场销售26.67亿元,占皮肤科外用药药品销售额的59.19%,占零售市场药品销售总额的4.72%。同比2002年的46.32亿元销售总额,2003年中国药品市场中皮肤科外用药销售呈整体下降趋势,销售总额总体下浮了2.7%。在医院市场,虽然皮肤科外用药的销售额有上升,但所占医院用药比例却有所下降;而在零售市场,皮肤科外用药的销售额,其所占用药比例和有销售额同时出现下降。 2003年中国药品市场皮肤科外用药销售金额前十位品种年销售总额达到11.31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该类药品销售总额的26%左右, 同比2002年的13亿,也下滑了13%。进入前十名品种仍然是集中于治疗真菌性皮炎、体癣、过敏性皮炎、粉刺痤疮等皮肤疾病,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产品仍然表现较为出色。 2003年中国零售市场皮肤科外用药销售金额前十位品种为:达克宁、保发止、999皮炎平、兰美抒、派瑞松、采乐洗剂、邦迪创口贴、亮甲、美克乳膏、皮康霜。(见表四) 年度排序品牌 2003年度第1位达克宁 2003年度第2位保发止 2003年度第3位 999皮炎平 2003年度第4位兰美抒 2003年度第5位派瑞松 2003年度第6位采乐洗剂 2003年度第7位邦迪创口贴 2003年度第8位亮甲 2003年度第9位美克乳膏 2003年度第10位皮康霜 ㈡、市场特点:

抗菌敷料市场调研报告

抗菌敷料市场调研报告

目录 1 市场概况 (3) 1.1 医用敷料市场概述 (3) 1.2 抗菌敷料龙头企业 (6) 2 产品分析 (9) 2.1 医用敷料概况 (9) 2.2 泰科抗菌敷料产品介绍 (12) 2.3 生产厂家和申报情况 (12) 2.4 零售价 (13) 2.5 竞品比较 (13) 3 销售建议 (16) 3.1 抗菌敷料的产品优势 (16) 3.2 销售建议及策划 (16) 3.3 评估 (16)

1 市场概况 1.1 医用敷料市场概述 医用敷料产品是一类重要的医疗用品。目前,中国医用敷料的市场规模还很小,大部分产品出口国外,但是,随着医疗改革进程的推进以及中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医用敷料制造行业即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目前,中国医用敷料产品的生产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高端产品少有涉及,出口产品主要以价格取胜。随着印度、泰国等周边国家纷纷介入医用敷料生产领域,中国许多大型医用敷料企业开始逐渐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将产品线向高端产品转移,也将会带动中国医用敷料行业逐步向中高端产品转移。 2003-2008年行业规模高速成长: 近年来,中国医用敷料制造行业在规模上高速发展。2007年,行业销售收入为213.90亿元,2003-2007年的行业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36.34%。2008年,行业的销售收入达到256.69亿元,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仍然达到了20.0%。 2008年国内医用敷料市场需求在51亿元左右: 相对于医用敷料产品的出口规模,国内医用敷料产品的需求市场规模很小,据调查分析,2008年,中国医用敷料的市场需求为51亿元左右。 近年来,中国医用敷料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远低于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尽管行业销售收入很高,但是出口额占据行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很高,2008年的比例高达85%左右。国内企业重视产品出口,尤其是大型重点企业,也表明国内医用敷料市场尚待培育。 棉花、纱布、绷带等天然材料类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50%: 2008年,中国医用敷料市场上,棉花、纱布、绷带等天然材料类产品的市场份额最大,市场份额超过50%。棉花等天然类医用敷料一直是中国医用敷料的主要产品,这类产品价格便宜,在各种类型的创伤中广泛使用。 目前,中国生产棉花、纱布和绷带等产品的企业数量极多。生产这些产品的技术难度不大,对资金和设备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满足相关的卫生环境即可。技术难度的低下也使得中国出口该类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以低价格取胜。 行业内小型企业数量众多:

2019年整理部分抗感染药物市场分析

部分抗感染药物市场分析抗感染药物分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疫苗和抗原生动物药物。各类抗感染药物具体销售情况是:抗生素占抗感染药物市场的最大份额,约70%;抗病毒药物居第二位,占大约15%的份额;第三位为抗真菌药物,占大约10%的份额;其余则为疫苗和抗原生动物药物等小品种。 近年来,世界抗生素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左右,全球抗生素的市场份额约为250~260亿美元,各大制药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抗生素药物的研发,使抗生素新品不断出现。在中国医药市场中,抗感染药物已经连续多年位居销售额第一位,年销售额已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30%,全国6700国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有1000多家生产各类抗生素,产品竞争异常激烈。 当前,全球的抗生素市场增长空间有限,加上新产品不断上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各国逐步改善环境卫生的条件下,致病菌也随之受到控制,使抗生素的使用量逐步减少,另一方面,人类经过长期使用抗生素,也认识到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故对使用抗生素更趋于谨慎。 自2003年以后,全身抗感染药物已跌出了全球最畅销药物排名前十强,其增长也落后于全球药物的平均增速。 医年开始实施的招标采购等2001抗感染药物一直是竞争激烈的药物之一。我国虽然从改措施和反对抗生素滥用的呼声对这个药品种类的市场影响很大,但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口增长和老龄化,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抗感染药物新药频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抗感染药物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一直呈增长趋势 与国际市场不同,感染性疾病是我国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在我国医院用药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2006年该类药物全国市场总额超过600亿元。受政策影响,2006年16城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感染药物的销售金额为63.8亿元,与2005年基本持平,但是2001~2006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仍然达到16.25%。 从2006年样本医院抗感染药物购药金额的构成来看,头孢类占50%,位居第一;喹诺酮类占15.2%,位居第二;青霉素类占12.6%,位居第三;大环内酯类占5%,位居第四。 链接 将受限用影响的抗生素药物 列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中的主要亚类有(份额统计数据均采用2004~2007年的累计数): 喹诺酮类:排列最前的左氧氟沙星共有153家供应商,占喹诺酮类35.75%的份额,江苏扬子江药业排第1位,占30.04%的比重,日本第一制药(含合资)其次,占22.64%的比重;加替沙星共有91家供应商,占喹诺酮类13.0%的份额,上海海尼药业位居第1,占10.07%的比重;后起之秀莫西沙星由拜耳公司独家供应,占喹诺酮类17.06%的份额。这3只药品占喹诺酮类的2/3的份额。 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占碳青霉烯类40.02%份额,有5家供应商,日本住友制药占了近一半的份额;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占碳青霉烯类31.16%的份额,也有5家供应商,默沙东公司(含合资)占了近99%的比重。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全部由日本三共制药供应,没有国产品,该药占碳青霉烯类2.62%的份额。目前有5只碳青霉烯类品种在样本医院使用,法罗培南和厄他培南是2005年后批准新上市的品种,没有进入卫生部监控名单。加强临床管理的。(比阿培南为江苏先声独家品种)培南与比阿培南在样本医院尚没有使用记录(朵利)多尼 抗真菌类:伊曲康唑占抗真菌类24.65%的份额,有5家供应商,杨森制药(含合资)约占60%的比重;伏立康唑占抗真菌类18.93%份额,有9家供应商,辉瑞公司(含合资)占有3/4 的比重。

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及常用药物介绍

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及常用药物介绍皮肤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及深部二大类。浅部真菌病主要包括皮肤癣菌病如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甲癣及头癣等,还有念珠菌病和花斑糠疹等,临床很常见。深部真菌病主要是皮下真菌病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等,较为少见。 绝大多数限局性浅表的真菌感染都可使用外用抗真菌制剂治疗。这类外用药物较多,常用的有咪唑类药物如咪康唑、联苯苄唑、益康唑、酮康唑和克霉唑等。丙烯胺类药物如特比萘芬、萘替芬等,还有吗啉类阿莫罗芬和环吡酮胺等。水杨酸、苯甲酸、十一烯酸、冰醋酸等兼有角质溶解和抑真菌作用,也常用于治疗。剂型有乳膏、软膏、散剂、凝胶剂、溶液剂等(关于制型的选择)。 为了防止复发,治疗在感染症状消失后需再维持1~2周。为了减轻炎症反应,抗真菌外用制剂可与糖皮质激素配合成复合制剂,如益康唑曲安奈德软膏,复方酮康唑软膏等,由于并用的是中效至强效激素,因此此类复方制剂不能用于皮肤薄嫩处,更不能长期使用,以免产生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对于顽固、泛发或有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例,可选用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如伊曲康唑一日100mg,连续15日,或100~200mg/次,一日2次,连续7天。也可用特比萘芬250mg/日,1~2周。 头癣及其药物治疗 头癣(tinea capitis)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所致的疾病。根据致病菌种类和宿主反应性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以及脓癣。头癣应采取综合治疗,即口服药物,外用药物以及剃发消毒联合应用。各项措施需配合进行,不可偏废,以免造成治疗失败。 口服药物灰黄霉素为首选药,儿童一日15~20mg/kg口服,成人0.6~0.8g/日,分3次口服,连续服药3~4周。若对灰黄霉素过敏或治疗失败的病例,可采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或氟康唑口服。伊曲康唑成人一日100~200 mg,儿童一日3~5 mg/kg,,餐后立即服用,疗程4~6周。特比萘芬成人一日250mg,儿童体重小于20kg者,一日62.5mg,体重20~40kg,一日125mg,疗程4~6周。脓癣治疗除内服抗真菌药物外,急性期可短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有细菌感染需加用抗菌药,注意切忌切开引流。服药结束后进行真菌镜检,如病发真菌镜检仍阳性,需延长疗程。以后每10~14天复查1次,连续3次阴性后方可认为治愈。外用5%~10%硫磺软膏或其他抗真菌外用制剂,搽遍整个头皮,一日2次,连续2 个月。

阿尼芬净市场分析

阿尼芬净市场分析 阿尼芬净市场浅析 一、简介 1、阿尼芬净是一种抗真菌药物,属于抗感染药物类全身用抗真菌药物。主要治疗念珠菌血症和其他形式的念珠菌感染(腹腔脓肿、腹膜炎)和食管念珠菌病等。 2、根据目前公开资料显示,国内尚无阿尼芬净的批文。二、全身用抗真菌类药物市场及医保情况。 全身用抗真菌类药物在SFDA南方所药物分类中仅8个品种,品种较少。全身用抗真菌类药物8个品种中只有硝酸咪康唑不在国家医保;氟康唑口服剂型属国家甲类医保;氟康唑注射剂、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等均在国家乙类医保。 全身用抗真菌类药物2009年样本医院销售额为7亿。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排名靠前销售过亿的药品是以口服剂型为主。硝酸咪康唑销售排名靠后,去年在样本医院销售仅20万。 三、同类品种市场情况简介 阿尼芬净属于全身抗真菌类棘白菌素药物,其同类品种有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 1、卡泊芬净 卡泊芬净全名为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于2001年上市,有50mg和70mg两个规格。其主要生产企业为中美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该品种在国家医保乙类目录中,有4个进口批文。 以中美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卡泊芬净品种为例,综合2009年青海、北京、济南军区、陕西等地区中标价,卡泊芬净(50mg)平均中标价为1912元;

综合2009年青海、北京、陕西等地区中标价,卡泊芬净(70mg)平均中标价为2449元。其中(50mg)2009年在海南、山东最高零售价为1997元,卡泊芬净(70mg)2009年在海南、山东最高零售价为2578元。 卡泊芬净05年在国内样本医院销售约1043支,销售金额约为200万元;2009年国内样本医院共销售约51671支,销售金额约为1亿。 2、米卡芬净 米卡芬净全名为注射用米卡芬净钠,规格为50mg,于2007年上市,有3个进口批文,在国家医保乙类目录。其中日本藤泽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米卡芬净在国内零售价为660元,综合四川、海南、济南军区、陕西等地区2009年中标价,其平均中标价为577.7元。 2007年米卡芬净在国内样本医院销售约3522支,销售金额为200万元;2008 年国内样本医院销售约19376支,销售金额约为1100万;2009年国内样本医院销售约33127支,销售金额约为1850万。 四、阿尼芬净市场浅析 通过对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市场销售情况的了解,对阿尼芬净的市场销售情况进行预测。 阿尼芬净是继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之后的新一代全身抗真菌类棘白霉素衍生物药物,属于3.1类新药,国内无生产与进口。 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等分别占据全身抗真菌药物排名的第4位和第6位。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等棘白霉素衍生物类药品09年的样本医院销售为约为1.18亿,占全身抗真菌类药物的16.8%。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单价高,单从数量上看不及抗生素类和抗病毒类药物的月均销量。

抗菌药物市场调查报告

一、抗生素产品类分布 1.发酵半合成分成八大类 有广泛意义有四大类:青霉素、头孢、大环内酯、碳青霉素烯。 2.全合成类有七类 有广泛意义有两类,喹诺酮、硝咪唑,最新一类:噁唑烷酮类。 3.抗生素按给药途径分类 注射类:总量115种。有头孢二、三代;青霉素类和半合成青霉素;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剂型有粉针,水针,输液。 口服类:总量90种。有头孢一代,大环内酯类,半合成青霉素。剂型丰富,有颗粒剂,分散片,缓释片,咀嚼片,干混剂。 外用和其它:总量40种。有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硝咪唑。剂型有眼耳用,肠道,阴道,搽剂,软膏剂,栓剂。 二、全球抗感染药物市场情况 2009年全球抗感染市场为850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10%。全球抗感染药整个产业较为成熟,由于上市新药枯竭和价格下降等影响增速放缓,五年平均增速约为15%。耐药性问题成为新产品研发的主要推动力。 全球细菌药市场趋于饱和,抗真菌、抗病毒药物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抗感染药的销售情况看,头孢菌素类约占45%的市场份额,其次是青霉素类占15%,第三是喹诺酮类占12%,大环内酯类为第四占6%,四环素类为第五占5%,其它类占17%。国际医药市场销售增长最快的3类抗生素新药是碳青霉烯类、糖肽类(替考拉宁Glycopeptides)和恶唑烷酮类(利唑哌酮Linezolide),其总的销售额约占抗生素市场的20%。美国抗细菌药销售结构(2006年)。 三、我国抗感染药物市场 全身用抗生素是中国医疗市场上用药金额最高的一类,从抽样统计医院用药显示2005-2009年间全身用抗生素占到总用药额的23-25%。据国家卫生部发布的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9年政府办医疗机构9,526家,药品类收入总额3,136.05亿元。以此23.71%的抗生素比重估算全身抗感染药的医药销售收入约为740亿元/年。近五年的年平均增长率24.5% 全身用抗感染药包括抗细菌药、全身用抗病毒药、全身用抗真菌药、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抗分枝杆菌药和疫苗。其中抗细菌药占90%的比重。抗细菌类抗生素终端市场规模约为666亿元。2005‐2009年测算抗生素用药总规模(亿元)。 β内酰胺系列抗生素中的大部分品种是从青霉素工业盐和头孢菌素C钠盐为基础原料,通过基团改造,形成不同的中间体母核。每个母核再与不同的侧链组合,构成不同的产品链。青霉素和头孢菌素C就成为最重要的两大基本母核,也是国内产业化进程最快的领域,并且演变成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产品系列。凡以β内酰胺环为主体母核的抗生素都属于此,也包括了还包括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单环菌素的氨曲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克拉维酸钾、他唑巴坦、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等。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最新版本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编辑版word

表1,常见抗真菌药物抗菌谱比较 1、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多烯类抗菌谱摘自于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丙烯胺类抗菌谱搞自于产品说明书; 2、-无活性;±可能有活性;+有活性,三线治疗(至少临床有效);++有活性,二线用药(临床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用药(临床常常有效); 3、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 表2,真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编辑版word

抗真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汇总(不良反应分系统排序) 胃肠道反应: 特比奈芬>咪康唑>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肝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 编辑版word

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肾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表3,真菌药代动力学比较 编辑版word

编辑版word

备注:该表格数据来源于各产品说明书 与细菌感染性比较,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不易诊断,抗真菌治疗目标性差,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严峻的挑战。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注,掌握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临床可供使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有如下几类,各自特点不同,需要注意选择。 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 两性霉素B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侵袭性新型真菌感染药物,其普通制剂为去氧胆酸盐,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开发的两性霉素B脂制剂安全性明显提高,成为临床重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药物。这些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 编辑版word

抗生素市场分析

抗生素市场分析 抗生素市场分析: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它不仅能杀死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 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 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中国的妇产科长期以来都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多年的统计显示,目前青霉素的耐药性几乎达到100%。而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

近些年,世界抗生素市场的品均年增长率为8%左右,全球抗生素的市场份额约为250~260亿美元。其中,美国位居第一,在抗生素领域的销售额约为84亿美元;其次是欧洲,销售额约63亿美元。抗生素类别中,头孢菌素占比最大,约25%,其次是青霉素类,约20%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约15%。现阶段,抗生素耐药和非专利药竞争是影响全球抗生素市场的两大重要因素。近年来,抗生素耐药现象的频发影响了一些主要类别的抗生素的使用。同时世界卫生组织也对各国使用抗生素提出了建议,各国抗生素市场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尚普咨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7-aca头孢类抗生素行业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抗生素市场将不会因为抗药性问题,而受到太大影响,反而会扩大抗生素市场的规模。同时,我国要推动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升级,是转变策略,探索创新,从新的领域探索抗生素制造,力求研发高效、低毒、广潜的抗菌药物。 抗生素市场分析: 昨日,广东团代表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细菌耐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一些病人可以说是“刀枪不入”,就是因为抗生素耐药性过高,对病人使用多样抗生素都无效。但抗生素过高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有些医院滥用抗生素,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国内的养殖业与畜牧业也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这番话引发了代表的热议。(3月8日《广州日报》) 中国已经是全球细菌耐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些患者体内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完整版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表1,常见抗真菌药物抗菌谱比较 1、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多烯类抗菌谱摘自于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丙烯胺类抗菌谱搞自于产品说明 2、-无活性;±可能有活性;+有活性,三线治疗(至少临床有效);++有活性,二线用药(临床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用药(临床常常有效);

3、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

胃肠道反应: 特比奈芬>咪康唑>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肝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 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 肾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

与细菌感染性比较,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不易诊断,抗真菌治疗目标性差,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严峻的挑战。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注,掌握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临床可供使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有如下几类,各自特点不同,需要注意选择。 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 两性霉素B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侵袭性新型真菌感染药物,其普通制剂为去氧胆酸盐,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开发的两性霉素B脂制剂安全性明显提高,成为临床重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药物。这些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 该类制剂特点为:①药物易分布于网状内皮组织,肝、脾和肺组织中,减少肾组织浓度,低血钾少见,肾毒性均低于普通制剂。②临床可应用较高剂量,一般3~6mg/,滴速相对快。③长程用于艾滋病病人,对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的耐受性好。④脂类制剂的剂量为常规制剂的3~5倍时,治疗念珠菌菌血症和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与常规制剂相仿。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此类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等,氟康唑已在临床应用多年,主要对酵母样菌具有抗菌活性,对曲霉缺乏抗菌作用。由于长期应用,部分真菌已产生耐药性,临床必须加以关注。 伊曲康唑对深部真菌与浅表真菌都有抗菌作用,对皮肤癣菌、酵母菌、曲霉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巴西副球孢子菌、申克孢子丝菌、着色真菌属、枝孢霉属、皮炎芽生菌以及各种其他的酵母菌和真菌感染有效。目前已有胶囊、口服液和静脉注射三种剂型。胶囊吸收较差,以羟丙基环糊精为助溶剂的口服液,生物利用度可达55%。伊曲康唑脂溶性强,在肺、肾脏、肝脏、骨骼、胃、脾脏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浆浓度高2~3倍。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有活性的羟基伊曲康唑,平均终末半衰期为33h。口服液与注射液可应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如曲霉病、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亦用于AIDS患者隐球菌病的长程治疗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如厌食、恶心、腹痛和便秘。较少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可逆性肝酶升高、月经紊乱、头晕和过敏反应。 伏立康唑是从氟康唑衍生的三唑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念珠菌属、新型隐球菌和毛孢子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对一些霉菌,以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对足放线病菌属、镰刀菌属也具有抗菌活性。本品口服后迅速吸收,血浆达峰时间为1~2h,生物利用度高达96%,蛋白结合率58%,食物可影响本品的吸收,因此应在进食后1~2h服用。给予负荷剂量后,24h内其血药浓度接近稳态浓度。在组织内分布广泛,组织内药物浓度高于血浓度,可通过血脑屏障分布到中枢神经系统。本品消除半衰期为6h,可在肝脏内广泛代谢,80%~90%的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常见抗真菌药物比较 表1,常见抗真菌药物抗菌谱比较 1、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多烯类抗菌谱摘自于第39版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咪康唑、丙烯胺类抗菌谱搞自于产品说明书; 2、-无活性;±可能有活性;+有活性,三线治疗(至少临床有效);++有活性,二线用药(临床作用稍差);+++有活性,一线用药(临床常常有效); 3、棘白菌素类、伏立康唑、多烯类尿中浓度很低; 表2,真菌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抗真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汇总(不良反应分系统排序) 胃肠道反应: 特比奈芬>咪康唑>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米卡芬净、卡泊芬净 肝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 米卡芬净说明书中黑框警告:有严重肝损害的报道,有导致肝脏肿瘤的潜在风险。 肾功能不良反应:

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米卡芬净表3,真菌药代动力学比较

备注:该表格数据来源于各产品说明书 与细菌感染性比较,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不易诊断,抗真菌治疗目标性差,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已经成为临床严峻的挑战。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注,掌握不同类别抗真菌药物特点,合理使用。 临床可供使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有如下几类,各自特点不同,需要注意选择。 两性霉素B及其脂类制剂 两性霉素B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治疗侵袭性新型真菌感染药物,其普通制剂为去氧胆酸盐,不良反应明显。近年来开发的两性霉素B脂制剂安全性明显提高,成为临床重要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药物。这些制剂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两性霉素B胶质分散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 该类制剂特点为:①药物易分布于网状内皮组织,肝、脾和肺组织中,减少肾组织浓度,低血钾少见,肾毒性均低于普通制剂。②临床可应用较高剂量,一般3~6mg/,滴速相对快。③长程用于艾滋病病人,对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的耐受性好。④脂类制剂的剂量为常规制剂的3~5倍时,治疗念珠菌菌血症和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与常规制剂相仿。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