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走进大观园

走进大观园

走进大观园
走进大观园

走进古诗乐园,

漫步古诗词乐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有关古诗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积累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这一综合性实践活动,掌握积累学用古诗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感情。 3、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课前准备: 1、搜集、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的优秀古诗。 2、自由组合成小组,课外朗诵古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这灿烂的文化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词。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读之不仅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更令人回味无穷。通过几年的学习大家一定积累了许多,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词乐园,展示我们的才华,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实践活动 (一)“诗情画意猜古诗” 1.古诗讲究意境,我们小队精心准备了诗配画,请同学们欣赏。(出示作品展示) 2.欣赏完我们的作品,也该考考大家了,我们设置了“诗情画意猜古诗”擂台赛,谁会是擂主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准备:开始!看谁举手快!说出诗名与作者即可得分。)——(出示ppt) 小结:看来同学们可都是有备而来呀! (二)“名家名诗我来连”

1.我们是实实在在要考大家——看题:请你给它们找朋友。 诗句诗名诗人 白日依山尽《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小池》王之焕 黄四娘家花满蹊《登鹳雀楼》杜甫 泉眼无声惜细流《江畔独步寻花》杨万里 2.看来大家都还不尽兴,那我们就再玩玩——发试卷 3.收卷,在我们判题的过程中,先请大家欣赏下面的展示。 …… (三)“听觉盛宴唱古诗” 你方唱罢我登场,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为亲爱的同学们带来的是听觉盛宴,你们听——(播放音乐:唱古诗) (古诗歌曲联唱) …… 小结古诗测试:这次测试共有()人参加,满分的()人。看来大家都很棒,真的了解很多名家名诗。下面让大家继续展示自己的才华,进入下一轮。 (四)“声情并茂诵古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和着古典乐曲,有感情地诵读可以更进一步地领会诗的意境,诗的感情,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美。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来——声情并茂诵古诗(播放音乐) 1.诗中有四季—— 2.诗中有气象—— 3.诗中有动物—— 4.诗中有植物—— 5.诗中有情感—— 6.诗中有修辞—— 小结:大家不但了解的古诗多,朗诵得也超棒,真是一名名小诗人啊!请大家继续欣赏同学们的展示。 (五)“硬笔书法写古诗” 古诗文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结晶,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

走进古诗词教学设计20

《走进古诗词》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2)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诵读,多积累一些古诗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悟理解。 课前准备: 1.搜集、背诵唐朝著名诗人的诗词。 2.搜集唐朝诗人的故事。 3.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选出好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4.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段乐曲,会牵动我们无尽的情思;一道风景,会使我们留连忘返;一幅好画,会让我们心驰神往。好诗,就像是一组立体的画,一道永恒的风景,一曲流动的歌,定格在我们的心田,牵引我们心中无限的感慨。 今天,让我们漫步在古诗苑中,去感受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去品味古典诗词和谐的音律,精妙的语言。 二、走进唐诗,你吟我诵 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杜甫的《登高》。 王勃的《山居秋暝》。 李商隐《乐游原》 2.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自由发言,抒写感悟。)

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是一种“沙场在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 “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来时来,去时去,生来孤独,死也孤独。心境好时读它,只觉得淡淡的惆怅;而心境不佳时读,可是觉得无边的寂寞了。 3.我最欣赏的唐代诗人(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精巧艳丽的温庭筠,豪放旷达的苏轼…… 最爱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他的名句与妙思太多,个人认为历代以来鲜有及者。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从同学们气宇轩昂的吟诵中,老师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三、品味唐诗,你赏我析 乌鸦啼鸣,巧托游子的离情羁思。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鹃泣血,表达蒙冤之恨。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喜鹊啼叫,添愁惹恨。李端《闺情》:“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 四、亲近唐诗,你讲我说 “推敲”的来历。 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宋之问吟诗遇老僧。 黄鹤楼李白止笔。 白居易进长安。

大观园观后感范文

大观园观后感范文 大观园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为大家的大观园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黛玉“问天”,为何人生如此不随人愿,人生好像一场幻影。不只是黛玉,《红楼梦》中其他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都浓缩在这大观园中。蕉下客从大观园的南门走进,最先看到的院落便是秋爽斋。在《红楼梦》中对于秋爽斋的外景并没有详细的描述,只提到院中种植有芭蕉和梧桐,正是由于探春对院中芭蕉树的喜爱,因此探春才得此“蕉下客”的雅号,院中还有月夜听雨的意境,这组建筑中有一较大的厅堂,名“晓翠堂”,晓翠堂四面出廊,流角飞檐,临沁芳溪。当真正走进秋爽斋时,便看到东南方土山上有八角亭一座,此八角亭是园内制高点之一。秋爽斋中有三间房子之间是没有隔断的,具有闲云野鹤般的风格。其屋内所布置的陈设十分典雅,虽华丽,但却不失大气,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突出了一个“大”字。所有院中豪华雅致的景致也凸显出了主人的性格,探春是个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的女子,她敢说敢为、办事练达。这一点从凤姐生病期间,整个大观园的.所有事务都由探春一人掌管,并掌管得井井有条便可看出。稻香老农稻香村坐落在大观园的东南

方,外面编就两溜青篱;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俨然是一派“竹篱茅舍”的农家风光。从稻香村的整体设计,很容易就可以推测出这里的主人清心寡欲、自甘寂寞的性情。此处的主人正是李纨,《红楼梦》中描写到,李纨出身金陵名宦,性格平和娴淑,嫁与贾珠,很早即守寡,她“居家处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处处陪伴小姑子等读而已”。因此她的经历和性格都决定了她所居住的稻香村的格调是如此的简单、质朴。 蘅芜君说到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时,就不得不提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宝钗,宝钗的住所就坐落在大观园的东北角。《红楼梦》中在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的时候,通过众人的目光,描绘了一个“琼洞”。“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从书中的描写和亲身在蘅芜苑走一遭后使人充分地感受到蘅芜苑的整体氛围就是一种淡、冷、凄。走进她的闺房,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女孩子的房间,房间内竟然看不到一件普通女孩子喜好的物品,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这可能跟宝钗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在容宁二府中,每个人都认为宝钗是个慈善亲厚、富有同情心的人,但是她在金钏

古诗词大观园

古诗词大观园 ——六年级古诗词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归类,系统复习古诗词,掌握理解、记忆、运用的方法。 2、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的兴趣,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难点:理解司马迁悲愤交加的心情及他不顾个人耻辱和痛苦,发愤著书的执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古诗词歌曲《游子吟》、《登鹳雀楼》、《七步诗》、《明日歌》创设情境。 2、师述:欣赏了这几段优美的乐曲,你发现了什么?(歌词都是古诗词) 3、谈话导入:古诗词历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深受人们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词大观园,领略古诗词的无穷魅力。 二、精读品悟 (一)走近诗人。 1师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国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这些脍炙 人口的诗篇都古代诗人才华的见证。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哪些诗人呢? 2、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诗人。 3、课件出示图片猜诗人。 A.你知道图片上的诗人是谁? B.你读过他写的哪些诗?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 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后来人们就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代的许多 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 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鬼——唐代诗人李贺他的诗大都构思奇特,迷离恍惚,变幻莫测,他多才而短命,所以有 “诗鬼”之称。

古诗词朗诵主题班会

古诗词朗诵主题班会 五(1)班 一、活动目的: 1、结合学校的书香读书活动,在古诗的海洋中,领略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在古诗中感受到了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 2、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情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4、充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 5、检测班级的古诗的诵读情况和收集情况,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人文修养。 二、活动准备: 1、各小组综合实践收集整理诗词。 2、物色好主持人6人。 3、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根据诗意画好四季图,写好有关古诗的书法作品。课件制作。

4、各类节目准备:相声、小合唱、小组诗等。 活动分步:闲情—友情—亲情—乡情—爱国情 三、活动过程: 揭示主题班会古诗词诵读开始。走进古诗词的世界,去感受诗人们朴质、真切的情思。徜徉在古诗词的长河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 第一部(闲情) 1、播放音乐《水调歌头》带入诗境。 2、看图诵诗,春夏秋冬。 3、看图猜诗(放课件)。 第二部(亲情) 1、唱《游子吟》(播放《游子吟》(唱诵结合)。 2. 报答母爱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怎样去报答母亲的爱呢? 3、相声《慈母心》 4、一起来看看《七步诗》的创作过程。 第三部(友情) 1、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一组同学背诵的有关友情的古诗多。 2、齐唱一首古诗改编的歌《送孟浩然之广陵》。 3、下面请大家各自找曾帮助你学习,生活的好朋友送贺卡,说一句感谢的话。(放音乐《爱的奉献》)

大观园介绍

【曲径通幽】中国有句俗话叫作“开门见山“,当您走进大观园后,首先看到的是这座翠障似的假山挡在前面,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léng céng),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应,上面苔藓(tái xiǎn)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一条羊肠小径,镜面白石上的题字是贾宝玉所题,取自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中国古代园林强调赏景路线曲折起伏,变化万端,反对一览无余,正像贾政所说的“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这座假山正是体现了这一艺术特点,“愈露先藏景愈藏,景界愈大”,大观园之景被这座假山所挡,我们只有穿过这羊肠小径,才能真正领略到大观园内的秀丽风光。 【怡红院】是贾宝玉进大观园以后的住所,这个院落是大观园内最为豪华、最为富丽堂皇的一个地方。三开间的垂花门楼,四面是抄手游廊,五间正座,三间抱厦,东西各有配房三间,正房上有题额“怡红快绿”,是元妃省亲时根据宝玉所题的"红香绿玉"改写的,暗示着门前的西府海棠和几本芭蕉。宝玉是贾母最宠爱的人,他的别号叫降洞花主、怡红公子、富贵闲人、绰号无事忙,服待他的人有40人之多。 怡红院是宝玉与园内众姐妹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一系列重要的故事都在这个地方发生,“晴雯撕扇”、“平儿理妆”、“病补雀裘”、“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最有趣的是"刘姥姥醉卧怡

红院”。 【潇湘馆】是林黛玉进大观园以后的住所,这里小小三间房屋,一明两暗,回廊曲折,翠竹掩映,婆娑(pó suō)玉立,石子漫路,小溪潺潺,绕阶缘屋。这里的建筑与其它院落不同,不仅精巧纤细,而且在油漆彩绘方面也采用冷色调的"斑竹座"技法,泪痕点点,所谓"斑竹一枝干滴泪"活生生地映出这里主人公寄人篱下,以泪洗面的孱弱形象和弧高自许,多愁善感的性格。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宝玉的姑表妹,诗号“潇湘妃子”,宝玉称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一曲《葬花吟》是黛玉忧伤情感最有代表性的写照。 花榭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沁芳桥】处在大观园中轴线上,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拱,兽面衔吐,四周美人靠,波光倩影,宛若琼阁。沁芳亭上一联一额是贾宝玉所题:“绕堤柳借三篙(gāo)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这幅对联意在题水,但却找不到一个水字,只是说绕堤的翠柳映的水光澄碧,隔岸的花香沁得流水芬芳,“沁芳”是水都沁透着一种芳香。“林黛玉重建桃花诗社”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沁芳亭桥是宝玉、黛玉经常约会的地

当地名进入古诗

当地名进入古诗(节选)彭程 一处地名,当然是一个名词。 但这仅仅是在开始的时候。如果你深入进去,知晓了它的前世今生,来路去处,可能就不会这样想了。你会发现它拥有更为丰富的词性。尤其当它被嵌入了古诗词,被一再地吟咏。 武汉。扼南北之枢纽,据东西之要津,因而自古便被称为“九省通衢”。自古,诗人骚客便竞相状写它的万千气象,其中尤以吟诵黄鹤楼为多。流传最广的,当属唐代崔颢的《黄鹤楼》了。这样的句子不会有人感到陌生:“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蹲踞蛇山之巅,近两千年间,黄鹤楼屹立成了江城的地标,一任大江奔流,岁月递嬗。 但实际上,有关这座“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出色诗句还有很多。“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银涛远带岷峨雪,烟渚高连巫峡云”(王十朋);“千帆雨色当窗过,万里江山动地来”(吴国伦);“鄂渚地形浮浪动,汉阳山色渡江青”(陈恭尹)……长江穿越三镇向远方流泻,这样的句子溅落在多个朝代的诗词册页上,水汽氤氲。 且让想象也随着江水的流向一路向东,瞬间便会抵达南京。大江的下游,水量更为丰沛,诗篇也愈发繁多。“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谢朓);“碧宇楼台满,青山龙虎盘”(李白);“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六朝古都,天下名邦,其美不可方物。但一座城市亦如一场人生,悲欣交集,盛衰相继。兵燹频仍,王朝更迭,禾黍之伤,兴亡之怨,仿佛黯黯烟云,笼罩在石头城上。“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萨都剌)…… 然后不妨再来一次小幅度的偏移,目标在东南方向,三百公里。杭州,古称钱塘、临安、余杭。名字不同,不变的是天堂和仙境的美誉。且不再追古抚今,只将它的美好约略端详。索性也就援引几句,而把更大的空间交付给想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凤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就在前年,三秋桂子飘香、十里荷花绽放之际,一次美轮美奂的盛大峰会,云集了多国政要,恍若鲜花着锦,让曾经的繁华相形见绌。 经过这些古诗词的点化,一个地名分明超越名词的简单指代功能,而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意涵。你能看到它的姿态趋向,是属于动词的;看到它的样貌色泽,是属于形容词的;而这些地方在我们心中引发的向往、赞叹、感伤等种种情绪,不用说又涂抹上了叹词的属性。伴随着词性的不断叠加,也是它自身的渐次袒露。吟哦之间,意味无穷。 因为这些诗句,一个原本抽象单调的地名变得具体而生动,有了色彩、声音和气息。一行诗句便是一条通道,让我得以穿越时光的漫漫长廊,进入彼时的天空和大地,道路和庭院,欣赏四时风光,八方习俗。 如果一个地方是一只瓷器,诗词便是表面上闪亮的釉彩;是一株苍劲虬曲的古藤,诗词便是纷披摇曳的枝叶;是一个窗口,诗词便是自里向外望见的天光云影,四时变幻,任意舒卷。

成语大观园(语文活动课)

成语大观园(语文活动课) 执教:刘小剑 教学目标: 1、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学习搜集和整理信息,并尝试有创意地探究和表达。 3、积极与人商讨和合作,勇于表现自己。 教学重点:收集整理成语,与同学交流。 教学难点:自觉地丰富自己的语言,使自己的语言更生动,更形象。 教学过程: 一、听音想象,步入“成语大观园” 1、听音,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激烈的运动竞赛场面。 2、尝试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一场面。 3、教师激趣:一个成语就能把一个紧张、激烈的场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今天,就让我们步入“成语大观园”,一同领略成语世界的丰富多彩、趣味无穷吧! 二、畅游“成语大观园”,领略五彩纷呈的成语世界。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成语情况。 2、教师导游:介绍大观园中开设的三个园地。 数字游戏室——说说带有数字的成语,看看谁说得多。 听音猜词廊——听音猜成语,比比谁的想象力最丰富。 表演小天地——说说含有表示身体部位词的成语,并用动作表演出来。 3、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园地,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然后共同商讨用什 么形式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和汇报。 4、各小组以自己富有创意的方式汇报学习成果。(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三、听音想象,练习运用成语。 1、听录音中用词不当的一段话,展开评议。 2、听一组声音,展开想象,讲述想象到的画面。 3、练习说带有成语的句子。

四、课后延伸与拓展 1、总结:同学们,祖国的语言是一座迷人的艺术宫殿,成语是这艺术宫殿 里五光十色的珍宝,希望同学们能把它运用到平日的说话、习作中,使自己谈吐风趣,文章生动活泼。 2、布置作业。 (背古诗《登鹳雀楼》)请同学们以这首诗中的每个字作为开头字,写成语,看谁写得多。之后将全班同学所写的成语汇集起来,出一份创意小报,向全校同学展示本班的学习成果。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对有关唐诗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 2、在活动实践中感受唐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感情。 3、通过口语交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 活动准备 1、搜集、背诵唐朝着名诗人的诗词。 2、搜集唐朝诗人的故事。 3、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选出好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5、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 活动步骤 (唐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登高望远,每每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气;浪迹天涯,时时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这些浩如烟海的诗歌,或咏山川名胜,或颂边塞将士,或诉百姓疾苦,或鞭鞑权贵腐败,或抒发人生情怀┅┅读之往往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回味无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

进唐诗的百花园,在缤纷的唐诗奇葩中尽情徜徉。) 一、走进唐诗,你吟我诵 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学生1:杜甫的《登高》。 学生2:王勃的《山居秋暝》。 学生3:李商隐《乐游原》 2、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自由发言,抒写感悟。) 学生4: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是一种“沙场在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 学生5:“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学生6: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来时来,去时去,生来孤独,死也孤独。心境好时读它,只觉得淡淡的惆怅;而心境不佳时读,可是觉得无边的寂寞了。 3、我最欣赏的唐代诗人(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学生7: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精巧艳丽的温庭筠,豪放旷达的苏轼…… 学生8:最爱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走进最美古诗词

走进最美古诗词 时间:2018-04-17 10:38:02 | 作者:李林鹏 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与你相遇,当真是幸运之至。失落时,是你给我鼓励;彷徨时,是你给我勇气;迷茫时,是你照亮我前行的方向。你是我挥舞的翅膀,带我高飞;你是我奔跑的动力,带我远行;你是我最好的朋友,带我一起游遍千山万水。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自三国时期而来,流过悠悠历史长河,来到我的眼前。我虔诚地将你翻阅,细细品味其中的内涵。大概是因为时光的沉淀吧,你让我品味到了深沉,敛我一身骄狂,去我满心浮躁。静下来,淡然地看过眼云烟,透过重重迷雾,寻找心中那一份追求和志向。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是谁在低吟浅唱?回头望,时光的年轮停止在南宋:一位白发的将军,强坐在营帐中,眼里没了平定江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有的只是浓重的抑郁和愤慨。是你吗?辛弃疾?你并无回答,但我只当默认。上阵杀敌,征战疆场,报效祖国,这便是你从军的唯一渴望。看那马头嘶吼,金戈锋亮,尘土飞扬,这也是你热血沸腾燃烧的催化剂吧!看百姓和乐,天下太平,这是你就算身死也愿意看到的景象吧!原来,你那一腔悲壮雄浑的爱国情,才是你不被埋没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朵盛世清莲绽放,如阳光照亮了那个盛唐。品味你在理想与现实的一份坚守,一份追求,仿佛得到了一把利剑,劈开了荆棘密布的前行之路。李白,你的一曲豪放与乐观,真是绝世之音,纵然穿透厚重无情的时空沉淀,至今也仍是经久不衰,余音绕梁。我顿然明悟:坚持,并不只是承受痛苦那么简单,持之以恒地坚信理想,付出代价,才有成功的希望。 诗词啊诗词,你为我创造了一片天空,使我能与伟大的人物进行思想的交流。你虽然表面上只是文字,你却是创造者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在纷杂的社会生活里遇见你,欣赏你,是我今生今世的幸运。而我,也只想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

对联趣题大观园

对联趣题大观园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有许多是十分有趣、耐人寻味的。下面六道趣题都是围绕着对联展开的。同学们,趁着明媚的春天让我们一起去对联趣题大观园逛逛。 一、巧配对联 有四副对联,每副对联的纸张一样大,字数一样多,字体也是一样的,可惜现在弄乱了。你能把它们一对一地搭配好吗? (1)松竹梅岁寒三友(5)春夏秋冬春为首 (2)绿竹别具三分景(6)梅花到时自然红 (3)梅桃李杏梅占先(7)桃李杏春风一家 (4)芳草春来依旧绿(8)红梅正报万家春 二、巧解妙联 巧用“一字多义”来吟诗作对,妙趣横生。 据传,有一年,明代著名大画家唐伯虎从苏州来到无锡东亭。第二天,他就去东亭街上理发。理发师傅久闻唐伯虎的大名,便请他为店堂题写对子。唐伯虎满口应诺,接过纸,拿起笔,随即写来: 发长发长发长长长发长发长长发 理发师傅先是一愣,既而看出了里面的玄机,连声称妙。

唐伯虎笑着问:“妙在何处?” 理发师傅也不回答,只是大声地把这副对子吟诵了一遍。之后,两人同时哈哈大笑。 小读者,你看出其中的玄机了吗?如果看出来了,就把这副对子吟诵一遍吧! 三、请你按要求完成对联拾趣 1. 补充回文联:学勤尤知少,少知尤勤学;书读不怕多,□□□□□。 2. 补充拆字联:鸿是江边鸟,少水沙即现;□为天下虫,是土□方成。 3. 补充谐音联:蚂蚁树下马倚树,鸡冠花前□□花。 4. 读联猜谜:三人口中吞扁担,一夫胯下骑太阳。(上 下联同猜一个字。) 四、巧填缺字联和数字联 1. 有这样一副对联,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写得很妙,耐人寻味,使很多人一时为难,填不上对联中的缺字。请你仔细想一想,在下面括号里应该填一个什么字最合适? 青山原不老,为()白头;绿水本无忧,因()皱面。 2. 以下两副寿联分别是苏轼和乾隆写给寿星的,猜一猜,这两位寿星分别是几岁? ①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 公开课

走进古诗词大观园 江西省瑞金市古海涛 课前:疯狂背古诗(配乐) 一、直接导入,紧扣主题(2分钟) 导语: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短小精悍、节奏分明、意境优美 ,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当孩童牙牙学语时,就能摇头晃脑地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静听)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大观园,去采撷珍珠,欣赏画卷,聆听乐曲(板书客厅,略微弧形)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点明课题,直接进入学习,明确学习的内容。】二、整体复习,分类梳理(10分) 师:同学们,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它不但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更能启迪我们的思想。今天我们就复习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在小学阶段一至六年级教材里,收录了近70首古诗词,有的为烘托单元主题以“精读课文”出现,有的为拓展单元主题以“日积月累”呈现。一节课要复习70首古诗词,看起来不太可能。。 那么,如何既准确又快速地记忆所有的古诗呢?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绝招,谁愿意把你的绝招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生1:我记忆古诗的方法是多读几篇结合注释背诵。 师:其他同学呢? 生2:理解诗意来记忆。 师:其他同学还有吗? 师:其他同学还想分享吗? 生3:多读几篇,头脑中想象诗的画面来记忆。 生4: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来记忆 师:有这么多的好方法,确实让我们大开眼界!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几种复习古诗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课件出示古诗复习法:分类整理法、熟读成诵法、古诗吟唱法、理解记忆法...... 1、体裁分类:今天我们就用第一种方法“分类整理,科学记忆”(板书)”来复习我们所学过的古诗,说不定还能超额完成任务呢。想不想挑战一下?下面请大家拿出老师刚才发下来的“古诗词汇总”,我们来根据这个诗歌体裁给它们分分类。第一组同学找“写景诗”,用“√”在诗题前标起来;第二组同学找“咏物诗”,用“△”标起来;第三组“叙事诗○”;第四组“说理诗※”……,同桌分工合作,快速浏览,一人从前往后看,一人从后往前看,这样又快又准。(师:举头望明月,生:低头思故乡) 汇报分类结果(对于汇报过程中的分歧先不管)。

《走进古诗词》活动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案例 《走进古诗词》 课型:主题确定课 实验年级:六年级 一、活动背景: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应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抒发思想情感。为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学生艺术欣赏水平,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让孩子们在诗歌中认识世界、观察世界,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具体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探究兴趣。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把问题转化为主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师:制作的课件。 学生:搜集、理解有关古诗词方面的文字资料和照片。 三、活动过程设计: (一)课堂导入。(设计意图:教师简介中国古诗词,激发同学们的探究兴趣)。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帮助同学们回顾古诗词。通过思考、交流、补充、质疑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1、古诗词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相信大家也知道很多优美的古诗词。我们对古诗词有哪些了解哪?小组交流,代表汇报,教师简要小结。 2、播放幻灯片。 3、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1)启发提问角度:可以是自己非常想研究的问题;可以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个方面;还可以是对自己感触最深的感受……把问题写在本子上。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3)指名回答: (预设:1、古诗词分哪几种?2、那些千古名句让你感触颇深?3、哪位诗人的古诗词最吸引你?4、你最喜欢那种形式的古诗词?……) 教师随机板书: 作者朝代背景风格(边塞、叙事、写景)…… (三)创设情境,进一步提出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观看、交流,使同学们从不同角度了解古诗词)。 1、同学们还有哪些研究的问题,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教师简要板书。 四、集思广议,将问题转化为主题。(设计意图:把问题进行整理、归纳,确定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子主题)。 请同学们一起看黑板,我们把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下归类合并,提炼出本次活动的主题。要求简练、贴切。 1、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 3、订正、补充。 4、共同选择较为贴切的主题。 五、引入主题,确定子主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相互交流。 3、筛选问题,确定有研究价值的小问题。 六、进行课堂小结。(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2、教师简要进行小结。明确下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设计意图:对本节课内容简要提炼,为下节综合实践活动做铺垫。)

走近古诗,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古诗,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发表时间:2019-05-08T14:55:47.82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4月07期作者:苏艺 [导读] 古诗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让学生从一首首精美的古诗中了解中国的历史,感受到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探求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苏艺(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中心学校广西贵港 537118) 摘要:古诗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让学生从一首首精美的古诗中了解中国的历史,感受到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探求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关键词:古诗教学;文化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4-077-01 古诗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典文学皇冠上最闪亮的钻石,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熠熠生辉,愈加夺目。古诗作为中国文学大花园中的奇葩异卉,一直为人们所吟诵、咏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路历程。“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一句句俗语告诉我们,古诗的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会有多么大的帮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使学生从一首首精美的古诗中感受到我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探求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使他们获得生命的思考,思想的启迪,使他们爱学古诗,学好古诗呢?笔者进行了一些学习和思考。 一、紧扣诗眼,提纲挈领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它是一首诗的主旨所在,属画龙点睛之笔。只要抓住了诗眼,鉴赏古诗时就能提纲挈领,准确理解诗义。一首诗因诗眼使人更觉灵动与透彻,透过诗眼可以洞悉诗人的内心,可以把握诗歌的精髓。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中的“绿”字,经过诗人多次的捻须苦思,改动十多次,终究凝聚成全诗的“眼睛”,这一个“绿”字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万物复苏,千里江岸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又在这无限生机中隐约表达出诗人奉诏回京的别样滋味。“绿”成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外显,凸显了该诗的神韵,使这首诗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 那么,如何找到诗眼呢?清代文学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诗眼有全集之眼,有一篇之眼,有数句之眼,有一句之眼;有以数句为眼者,有以一句为眼者,有以一二字为眼者。”“一二字为眼者”,如,《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中的“深”字既写出桃花潭水的深,又表达出诗人与汪伦之间友情的深厚,这个“深”字不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所以这里的“深”是诗眼。“一句为眼者”,如,《悯农》中的“农夫犹饿死”,前三句描写从“春种”到“秋收”农民的劳动和丰收的喜悦,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说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强烈的反差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农夫犹饿死”一句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数句为眼者”,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直抒心意,于劝慰之中又富含哲理,引人深思。《观书有感》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这也正是朱熹的读书心得。 二、联系旧知,迁移拓展 在教学古诗时,一方面可以联系曾学过的该作者或该题材的诗,进行知识链接,完善知识结构,帮助理解课文,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文本。如,教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小池》,比较同为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荷花,它们有何不同?两首诗中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又有何区别?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品读、感悟。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延伸,整合相同题材、相同作者而学生又没有学过的诗,进行比较阅读,引读品析。如,教学《赠汪伦》一诗时,可以引出同为李白所作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来进行比较,诗人的情感和心境相同吗?也可以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进行比较。这样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就让学生跳出了文本,既丰富了他们的阅读经验,又使古诗的学习变得主动,渐渐地把学生引入到对古诗的思考和研究的道路上来。 三、引导想象,感悟意境 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心理过程。古诗的语言凝练,行文跳跃,在诗句背后隐藏着大段的空白,这就为想象提供了空间。古诗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展开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人境悟情。 诗的意境是需要个性化感悟的,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利用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古诗的阅读可以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按个人的生活和阅读经验,进行个性化解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在教学《独坐敬亭山》时,让学生抓住“独、孤、两、唯”等字,并结合课文中的插图,体会诗的意境,同时还可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想象,对诗中的大段空白进行填充、拓展,让学生走进古诗,参与古诗的阅读理解,进行再创作。当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渐渐弥漫在学生心中。 当然在理解意境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内容说出来或写成一篇短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角色就会变得更主动,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四、表情达意,写作提升 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写话是学生个性化思维的集中体现,是对古诗的情景和意境的个性化解读。通过写话既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层次,又加深了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是与文本的再一次对话,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凸显了思维的个性,通过特别的设计来实现用“我手写我心”,来表情达意,倾吐心声。写作的设计不仅是诗中情景的再现,诗中情感的表达,还可以拓展到诗外,进行时空的延续。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可以设计这样的写作片段:伫立凝望,一片孤帆随着一江春水渐渐远去,愈来愈远,最后变成一个小黑点化入这茫茫的水天之间,“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想象送别友人之后诗人那一份依恋不舍的离愁别绪。在融入诗境下的创作必将闪现着诗意,充满着灵性,涌动着激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学生走进古代文化,了解古人的喜怒情愁,感受美好情愫提供了立足的平台。理解诗歌内容不仅仅是我们教学的全部,教学古诗最重要的是唤起孩子对古诗情趣的热爱,对美好诗情的品悟。

红楼梦大观园

北京大观园 【曲径通幽】中国有句俗话叫作“开门见山“,当您走进大观园后,首先看到 的是这座翠障似的假山挡在前面,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 纵横拱应,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一条羊肠小径,镜面白石上的题字 是贾宝玉所题,取自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 深”的意境。中国古代园林强调赏景路线曲折起伏,变化万端,反对一览无余,正 像贾政所说的“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这座假山 正是体现了这一艺术特点,“愈露先藏景愈藏,景界愈大”,大观园之景被这座假 山所挡,我们只有穿过这羊肠小径,才能真正领略到大观园内的秀丽风光。 【怡红院】是贾宝玉进大观园以后的住所,这个院落是大观园内最为豪华、 最为富丽堂皇的一个地方。三开间的垂花门楼,四面是抄手游廊,五间正座,三间 抱厦,东西各有配房三间,正房上有题额“怡红快绿”,是元妃省亲时根据宝玉所

题的"红香绿玉"改写的,暗示着门前的西府海棠和几本芭蕉。宝玉是贾母最宠爱 的人,他的别号叫降洞花主、怡红公子、富贵闲人、绰号无事忙,服待他的人有 40人之多。 怡红院是宝玉与园内众姐妹活动的一个主要场所,一系列重要的故事都在这个地方发生,“晴雯撕扇”、“平儿理妆”、“病补雀裘”、“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最有趣的是"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潇湘馆】是林黛玉进大观园以后的住所,这里龙吟细细,凤尾森森,小小三间 房屋,一明两暗,回廊曲折,翠竹掩映,婆娑玉立,石子漫路,小溪潺潺,绕阶缘屋。这 里的建筑与其它院落不同,不仅精巧纤细,而且在油漆彩绘方面也采用冷色调 的"斑竹座"技法,泪痕点点,所谓"斑竹一枝干滴泪"活生生地映出这里主人公寄 人篱下,以泪洗面的孱弱形象和弧高自许,多愁善感的性格。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宝玉的姑表妹,诗号“潇湘妃子”,宝玉称她“心较比 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一曲《葬花吟》是黛玉忧伤情感最有代表性的写 照。 花榭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通过群文阅读走进古诗词情与境

通过群文阅读走进古诗词得情与境 ——浅谈怎样在课堂上提高小学学生得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资阳市简阳市实验小学:李林 摘要:古典诗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传统文化,它具有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得特点,因此其丰富得意蕴,“言尽而意无穷”得魅力就是无法讲出来得。更何况就是阅历与生活积累上都有很大局限性得小学生。再加上不少教师对古典诗词得教学仅停留在讲析与翻译古汉语得基础上,往往把一些意境优美得作品当作一般得文章同等对待,使得小学生对古诗词得鉴赏能力很难提高,甚至有扼杀孩子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得趋向。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小学学生得年龄特征与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浅显易懂、节奏鲜明、形象生动得特点进行群文阅读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得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得对古诗词得鉴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学生群文阅读古诗词鉴赏能力 优美得古典诗词具有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得特点,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得古诗词浅显易懂、节奏鲜明、形象生动,但就是小学生毕竟刚刚接触古诗,阅历与生活积累都很有局限性,不可能“字求其训,句索其旨”。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得古诗词鉴赏能力呢?我就以以“月亮”为意象表达思乡及思念家人得古诗词为例,谈谈通过群文阅读走进古诗词得情与境,从而提高小学学生对古诗词得鉴赏能力。 从古至今以“月亮”为意象得古诗词不凡众多,如王昌龄得《出

塞、其一》里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从军行、其二》里得“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这些古诗词大部分都就是通过“明月”这一意象,传达诗词本身得意境,从而表达诗人对故乡及家人得思念之情。所以,为了利用有限得课堂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得鉴赏能力,我我打破了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把一首诗词单例出示,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得教学模式,而就是采取了群文阅读得方式,设计了一下几个环节。 一、结合意象,巧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把怎样得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群文阅读得理念就是抛弃传统得单篇精读中分析过度、微言大义、字斟句酌、过分拓展文本思想,老师阅读代替学生阅读得弊端,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去理解、质疑与发现,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古诗词对于小学生来说,及深奥又久远,所以把一首古诗单篇讲解很容易使学生只就是领略了其字面意思,其实根本就没有走进它得意境与诗人产生共鸣。所以,为了让小学生能利用有限得知识水平充分地来鉴赏古诗词,我就把意象相同或相近得古诗词选择在一起教学,如在教学王昌龄得边关诗《出塞》时,我就同时选择了杜甫得《月夜忆舍弟》、王安石得《泊船瓜洲》、李白得《关山月》这三首古诗并在一起。因为这几首古诗不仅就是边关诗而且都就是利用意象“明月”来表达诗人对故乡及家人得思念与对战争得憎恶之情。这样,结合意境,巧妙地把意象相同或相近得古诗词编排在一起教学,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也能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走进一组古诗词得意境,而不就是一首古诗词得意境,与

2020年北京大观园的导游词文档2篇

2020年北京大观园的导游词文档2篇Guide words of Beijing Grand View Garden in 2020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年北京大观园的导游词文档2篇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 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 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北京的特点展 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20年北京大观园的导游词文档 2、篇章2:北京大观园导游词文档 篇章1:2020年北京大观园的导游词文档 北京大观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西街,是以影视 拍摄服务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被列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兴建于1984年。下面是小泰收集整理的20xx年5篇北京大观园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xx年5篇北京大观园的导游词(一)

北京大观园是一座再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 大观园"景观的仿古园林,位于宣武区南菜园(市区西南隅护 城河畔)。原址为明清两代皇家菜园,明代曾在此设"嘉疏署"。1984年为拍摄电视剧《红楼梦》,经红学家、古建筑家、园 林学家和清史专家共同商讨,按作者在书中的描述,采用中国古典建筑的技法和传统的造园艺术手法建造。园中的园林建筑、山形水系、植物造景、小品点缀等,均力图忠实于原著的时代风尚和细节描写,《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为贾府大小姐元春而建的省亲别墅,因此园中定期举办"元妃省亲"古装表演。 大观园总面积12.5公顷,建筑面积8千多平方米,开辟 水系24000平方米,堆山叠石6万土石方。全园有庭院景区五处、自然景区三处、佛寺景区一处、殿宇景区一处,共有景点四十多个。大观园在每年农历春节初一至初六举办"红楼庙会"。庙会内容包括:文艺演出、民间花会、风味小吃、民俗活动等。其中"元妃省亲"古装巡游是大观园文化庙会的传统项目和独有的特色。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期间还举办"北京大观园'中秋之夜'"。活动以文艺演出、赏月团聚、观赏夜景为内容,每届举办 3至4天,是京城中秋活动的传统品牌项目。 北京大观园是京城一处极富特色的古典园林。在占地13 公顷的范围内,40余处亭台楼阁、佛庵庭院配以山形水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