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转发《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转发《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宜城市委组织部

文件宜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共青团宜城市委

宜组通[2011]33号

关于转发《襄阳首届青年人才

论坛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办事处)党委,经济开发区、大雁工业园区党委(工委),市委各部委(工委),市级国家机关各办局党委(党组),各人民团体党组: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凝聚青年人才心智,发掘优秀青年人才,中共襄阳市委组织部、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襄阳市委决定联合举办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现将《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实施方案》(襄组通[2011]37号)转发给你们,请按方案要求抓好落实。

本次活动旨在发现一批,储备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请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参与。40岁以下党政班子成员、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专

业技术人才等青年人才要带头参与,每个镇(办事处、区)至少报送一篇以上论文,教育、卫生、科技、农业、人社、建设、经信、交通、财政等系统至少报送2篇以上论文。请各地各单位将论文及撰写人相关资料一式两份于7月10日前报送至共青团宜城市委,同时上报电子文档。论文首页为个人申报表格(见附表1),论文格式要求见附2。

联系人:孔苏阳联系电话:0710—4212498,4313498。电子邮箱:yc4212498@https://www.sodocs.net/doc/5315512946.html,。

附:关于印发《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实施方案》的通知(襄组通[2011]37号)

中共宜城市委组织部宜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共青团宜城市委

2011年6月10日

主题词:青年人才论坛转发通知

中共宜城市委组织部办公室 2011年6月20日印发

共印30份

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市广大青年积极为襄阳“十二五”发展建言献策,中共襄阳市委组织部、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襄阳市委决定联合举办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论坛宗旨

举办青年人才论坛,旨在动员全市青年围绕襄阳市的重大发展战略、重要发展任务、重点建设项目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建言献策,并致力于把青年人才论坛打造成为发现、吸引、凝聚优秀青年人才的竞技场,研讨富民强市大计的大舞台,展示襄阳市改革创新和人文精神的示范窗口,着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激励青年建功十二五,加快襄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步伐。

二、论坛主题

深入贯彻落实襄阳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围绕“纵论十二五规划,推进跨越式发展”这一主题,就襄阳十二五规划目标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三、论坛要求

论文可结合所在行业和单位实际,从实现某项事业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如实现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城市建设十二五规划目标、工业十二五规划目标等等,思考政府应该做什么、社会应该做什么、青年自身可以做哪些方面的贡献等;也可从宏观的角度,就实现襄阳整体经济与社会十二五规划目标谈想法、谈措施。

论坛参与者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素材,认真撰写论文。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视角独特、重点突出,有较高参考价值。字数在5000—10000字左右。

四、论坛对象

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市内、市外青年人才,均可报名参加。在认真遴选的基础上,市直部门各遴选组(市直部门共分13个遴选组,见附表3)推荐不少于3篇,各县(市、区)推荐不少于10篇。

五、时间步骤

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活动,在2011年6月至2011年

8月举办。

(一)宣传发动(2011年6月上旬)

召开论坛活动动员大会,广泛动员全市青年积极参加青年人才论坛。在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开辟专栏,提高论坛的知晓度,扩大论坛的影响力。论坛活动在共青团襄阳市委网站跟踪报道。

(二)论文上报(2011年6月—7月中旬)

2011年7月20日前,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各组及社会各界青年向论坛组委会办公室报送论文并附撰写人个人相关资料。论文一式两份邮寄或直接送到组委会办公室,同时上报论文电子档。论文首页为个人申报表格(见附表1)。联系人:张玉,联系电话0710-******* ,138********,电子邮箱:xftswzzb@https://www.sodocs.net/doc/5315512946.html,,邮政地址: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路219号团市委组织部,邮编:441021。

(三)论文评审(2011年7月下旬)

组建论文专家评审团,通过制定统一的论文评审标准、专家评审、组委会审定、论文公示等4个环节,确定获奖论文和参加论坛大会交流的6名人选。

(四)举办青年人才论坛(2011年8月上旬)

举办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邀请市领导及市直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并指导青年人才工作。论文评审过程中胜出的6名人选参加论坛交流并回答领导、专家的提问。大会组委会对优秀论文作者进行表彰。

(五)成果转化(2011年8月中、下旬)

智力成果转化方面,吸纳论坛提出的重要观点、创新思路和合理化建议,汇编优秀论文集,建立重要政策建议回复制度,真正把论坛的智力成果转化到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重大战略、重要工作、重点项目建设中去。人才成果转化方面,建立优秀青年人才库,多形式、多渠道加大论坛活动中优秀人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力度。

六、组织领导

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是我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市委十一届十二次会议精神,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全面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努力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具有较强影响

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城市中发现人才、荟萃智慧、营造氛围的重要举措。各县(市、区)、市级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论坛活动,及时掌握论坛参与者的论文选题方向,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

论坛活动组织机构。成立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组委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仲初任主任,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相关领导、团市委书记任副主任。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团市委副书记黄俊担任,办公室设在团市委组织部。

加强论坛活动宣传发动。制定论坛活动宣传实施方案,加强论坛活动的宣传工作。要采取专栏、专版、专网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立体式、全方位宣传论坛活动。要注重论坛活动前期宣传,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传网络,深入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宣传论坛活动的目的、宗旨、主题、形式、内容,营造全社会重视论坛、关注论坛、支持论坛的良好氛围,让更多的青年人才了解论坛、走进论坛、参与论坛。

七、论坛奖励

论坛设论文奖和工作奖,以主办单位的名义进行奖励。其中,在论文奖方面,设一等奖论文2名,二等奖论文4名,三等奖论文6名,优秀论文奖若干名。工作奖方面,优秀组织单位按报送优秀论文的县(市、区)、市直单位总数的30%设立。论坛组委会对获奖人员和获奖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并实行一定的物质奖励。优秀论文获奖人员均纳入“襄阳青年人才库”,其中的党政人才,符合后备干部条件的,优先纳入各级各单位后备干部的培养人选;专业技术人才,优先推荐参评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技能人才,优先推荐参评上一级技能等级;农村实用人才,优先安排实用技术培训,争取农村青年创业和科技致富项目。

附件:

1、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论文推荐表

2、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论文格式要求

3、“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市直部门论文遴选分组说明

附1:

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论文推荐表推荐单位:

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学历

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

论文题目论文摘要(300字以内)

工作简历主要获奖情况(可包括发表论文情况)

推荐单位意见(社会自主报名人员无需盖章)

(盖章) 2011年月日

备注:如有其他特殊才能或贡献,可另附资料。

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论文格式要求

提交论文格式范例:

标题:关于XXXXXX的思考(居中,小二号宋体加粗)

摘要:青年人才论坛(“摘要”两字楷体小三加粗,其内容为楷体四号)

关键词:襄阳青年人才论坛(“关键词”三字黑体小三加粗,其内容为楷体四号)

(空两行)

正文内容:(仿宋,四号,单倍行距;正文一级标题:黑体,二级标题:楷体,三级标题:仿宋字体加黑。用word文档编辑,论文字数应控制在5000—10000字)

打印格式:(1、页边距:上、下均为3厘米,左、右为2.8厘米;2、页面底端居中标示页码;3、纸型:A4纸)

“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

市直部门论文遴选分组说明

为便于此次襄阳首届青年人才论坛活动的组织安排,特将市直部门进行分组。此分组仅作为本次论坛参考。

第一组市委办牵头,包括:市委办、市委政研室、市接待办、市委610办、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市信访局、市委保密办(局)、市委机要局、市档案局。

第二组市政府办牵头,包括:市政府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审计局、市编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行政服务管委会办公室、市计生委、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民防办、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科技局、市招商局、市外事侨务局、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市土地储备供应中心)。

第三组市委宣传部牵头,包括:市委宣传部、襄樊日报社、市文联、市社科联、市体育局、市文化旅游和出版局。

第四组市委政法委牵头,包括: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级法院、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国家安全局。

第五组市委统战部牵头,包括: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侨联、市民族宗教局、市对台办。

第六组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牵头,包括: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委老干部工作局、市委党校、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残联、市供销社。

第七组市经信委牵头,包括:市经信委、市国防工办(含中央、省属国有企业)、市汽车工业办、市创业服务局、市安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包括市直交通运输系统所属单位)。

第八组市发改委牵头,包括:市发改委、市统计局、市物价局、市粮食局。

第九组市农委牵头,包括:市农委、市林业局、市水利局。

第十组市建委牵头,包括:市建委、市城管执法局、市城乡规划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市民航办。

第十一组市教育局牵头,包括市直教育系统所属单位、各大专院校。

第十二组市国资委牵头,包括:市国资委、市属各国有企业。

第十三组市卫生局牵头,包括:市卫生局、市直卫生系统所属医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