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概述.doc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概述.doc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概述.doc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概述.doc

参考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概述

一、填空题

1、权利与义务

2、意志和利益、认可

3、生产资料公有制、工具

4、同一类、法律规范

5、制定、最高

6、摩莱里、自然法典

7、管理与协调、经济关系

8、法律条文、法律

9、要求、不允许

10、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 、

1 D 5 、D 6、 C 7、D 8 、D 9 、C 10、D

三、多项选择题

1、A、B C 2 、A C D 3 、B C D 4

A C D 5 、

B C、 D 6、A B

C D 7 、A、B 8 、A B、C、DE 9 、B C、D 10 、A、B、C

四、判断题1、X 2、X 3 、X 4 、V 5 、X 6 、X 7 、X 8 、X 9 、V 10 、X 11 、V 12 、V

五、简答题(只简要说明)

1.法只存在于阶级社会,原始社会没有法,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依靠原始社会的道德习

惯。由于阶级和国家的出现,产生了最初形态的习惯法,最初的习惯法无文字记载,称为不

成文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文字把原始的习惯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就产生了最早的法律。

法的基本特征如下:(1)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 )法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3)法明确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4)法要求全社会普遍遵守。

2.法的效力包括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1)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在哪个地域范围内生效;(2)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的生效和终止时间以及法对该法颁布之前的所发生的事件有无追溯力;(3)法对人的效力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公民在外国适用何国法律的问题,以及非本国公民在该国适用何国法律问题等。

3?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专政的工具,法的内

容离不开统治阶级当时所在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4.我国的法律表现形式主要有:(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

规、(5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特别行政区法规、(7 )国务院部委和地方政府规章、(8 )本国参与的国际条约。

5.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与其相邻的法律:民法、行政法相比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经济法与民法之间,经济法是由民法中分离出来的,但民法只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

关系,而经济法不但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调整带有隶属性质的管理关系。况且经济法只调整特定的财产关系而民法不但调整财产关系还调整人身关系。

经济法和行政法之间,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与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管理关系不

同,经济法的调整方法是以间接的调控为主的方法,而且是具有物质利益的内容;而行政法

对行政管理对象的调整方法一般通过内部系统,给予不同的行政制裁。

教师还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其它一些区别,因而我们是很容易把经济法与相邻的法律部门

之间相区别的。

六、案例分析

这一条款使用了规范体例中的“行为”、“假设”和“处理”。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中的“应当”就是该法规定所应当做出的行为。

“在民族自治地方”是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的情况和条件的假

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中的“可以使用”四字是对允许做出该行为的处理。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

一、填空题

1、经济权利经济义务

2、经济法律关系

3、产生消亡

4、行为权利

能力5、智力劳动6、当事人

7

推定形式沉默形式8、有效条件9、被代理

人第三人10、代理人第三人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D

5、C

6、 B

7、D

8、B

9、 C 10、A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BD

3、ABC

4、ABCD

5、BC

6、AB

7、BD

8、ABCD

9、ABD 10、ABCD

四、判断题:(对的划V错误的划X)

1.X 2、X 3、V 4、X 5、X 6、V 7V 8、V 9、X 10、V

五、简答题

1?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定形成的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2.①依法成立;②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④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法人的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的一种特殊的权利能力,它取决于各个法人核准成立的宗

旨和业务范围。法人的行为能力也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能力,它与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

灭,其范围也是一致的。

4.经济权利的内容一般包括:

权利主体有根据自己的意志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有权作出一定的作为可不作为;以及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经济权利的主体有权要求他人作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以保证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经济权利的主体由于对方的行为妨碍其权利的实现时有权请求国家机关予以保护。

5.经济义务的内容一般包括:

义务主体必须根据法律的规定作出一定的行为或不作为,以保证国家利益和享有权利

一方的权益。承担经济义务的主体应自觉履行义务。如不履行义务或履行不当,则要受到国

家强制力的制裁。

6?代理滥用的情况有:第一,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为经济行为;第二,代理

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为经济行为;第三,代理人不履行职责给被代理

人造成损害的;第四,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代理权滥用的法律后果,如果属于上述三种情况,应由代理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第四种情况,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六、案例分析

案例1.

此案可做如下处理:

首先,宣告该次买卖经济法律关系无效。理由是:第一,当事人一方不合格。因为许某为限制行为能力人;第二,行为的内容违法,因为我国有关法律规定,金银及其制品禁止在公民间自由流转,故公民间以金银为标的的买卖关系视为无效。

其次,将王某所得的银元40枚返还原主一一许某之父。许某所得价款120元,可以收

归国库。这是因为王某的行为性质是严重违法,许某应视为无行为能力故不追究其违法责任。

其父对此无明显过错,故不应当承担违法责任。

案例2.

(1)该行为无效。因为甲是无行为能力人。因此,甲、乙双方应各自返还对方的财物。

(可以由甲的法定代理人替其行使) 。

(2)该行为无效。三新五金商店行为牟取暴利而欺骗消费者应负责退货,退还货款。如

造成其他损失的,还应予以赔偿。同时对三新五金商店还要给予行政处罚。

(3)该行为无效。因乙欺骗甲,甲应负责退货,退还货款。如造成其他损失的,还应予以赔偿。

案例3.

我国民法通则第44条规定:“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承担”。

设备厂经主管单位批准,已并入机械厂,其原法人资格已不存在,按法律规定,原设备

厂所欠钢铁厂的债务应由机械厂负责偿还。机械厂认为不是自己所欠债务为由推脱责任,是

没有道理的。

案例4.

法人参加各种经济活动,必须在法人章程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如果越过了法人章

程或违反了法律的有关规定,法人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在该案中,某劳动服务公司超越了经营范围;某物资贸易服务公司也超越了经营范围,因此,该经济行为无效。此外,某物资贸易服务中心,对无效合同预付了货款,这是违反了银行管理规定的行为,也有一定过错。

从以上分析可知,该合同是无效经济合同。某劳动服务公司既不能经营铝锭,又不退还

货款应承担该纠纷的全部责任。

第三章财产所有权法律制度

一、填空题

1、处分权2 、物权所有制3 、使用4、经济利益天然法定5 、控制实际法律6 、

全体共有人7、善意8 、占有使用收益处分9 、所有权人10 、处置事实法律11 、人们所有权12 、非法人民

法院

二、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D 4 、D 5 、C 6 、A 7 、C 8 、

B 9 、B 10 、 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 2 、ABCD 3 、BCD 4 、AD 5 、ABC

6、BC 7 、ABCD 8 、ABCD 9BCD 10 、ABC

四、判断题

1、V 2 、X 3 、V 4 、V 5 、X 6 、X 7 、X 8 、V 9 、X 10 、V

五、简答题:

1.两个以上的单位和个人对同一财产享有的所有权为共有权。财产共有权分为按份共有

和共同共有。

按份共有是指共有人对共有财产按照各自的份额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例如:三个农民

分别出资2万元、3万元、4万元,买了一台汽车搞运输。三人按照2:3:4的份额,分配赢利、承担亏损。

共同共有是指共有人对共有财产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例如:李某和王某是夫妻

关系,没有特别约定的话,结婚后的财产为双方共同共有财产,双方不分份额、共同享有权利和平等地承担责任。

2.财产所有权包括四项权能: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A.占有权是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例如:一件衣服锁在箱子里。

B.使用权是指对财产的有效利用的权利。例如:用汽车运输货物。

C?收益权是指通过财产的利用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例如,用汽车运输货物而得到运费。

D.处分权是指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置的权利。例如:将自己的摩托车卖与他人。

3.原始取得,是指财产所有权第一次产生或者不依靠原所有人的权利而取得所有权。它的取得方式包括:生产、孳息、没收、添附等方式。

继受取得是指所有人通过合法途径从原所有人那里取得财产所有权。它的取得方式包括:通过转让财产、继承或接受遗赠或其他合法原因取得。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2014年经济法基础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1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制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 B. 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 C. 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D. 公开审判包括审判过程公开和审判结果公开两项内容,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2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一审案件,由()管辖。 A. 基层人民法院 B. 中级人民法院 C. 高级人民法院 D. 最高人民法院 3 下列关于法的形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法律的效力和地位仅次于宪法,是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依据 B. 行政法规的地位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 C. 地方性法规的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嗣 D. 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外,还不得与上级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政府规章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之一 4 1988年2月8日夜,赵某回家路上被人用木棍从背后击伤。经过长时间的访查,赵某于2007年10月31日掌握确凿证据证明将其打伤的是钱某。赵某要求钱某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日应为()。 A. 1990年2月8日 B. 2008年2月8日 C. 2008年10月31日 D. 2009年10月31日 5 下列表述中,反映了法的本质的是()。 A. 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B. 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C. 法凭借国家强制力而获得遵行 D. 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6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种类的是()。 A. 记过 B. 罚款 C. 行政拘留 D. 没收违法所得 7 甲公司2008年7月1日购入乙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支付价款为2100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4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l5万元。该债券面值为2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每半年付息一次,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甲公司2008年度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万元。 A. 25 B. 40 C. 65 D. 80 8 甲、乙因某不动产发生纠纷,甲欲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其选择诉讼管辖法院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 甲只能向甲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 B. 甲只能向乙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 C. 甲只能向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D. 甲可以选择向乙住所地或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9 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属于根据法的内容进行分类的是()。 A.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 根本法和普通法 C. 实体法和程序法 D. 一般法和特别法 10 下列各项中,在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 宪法B,民族自治地方条例 B. 国际条约 C.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1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B. 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 只有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时效的进行 D. 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 12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

2020年初级经济法基础章节考点试题:第一章含答案

2020年初级经济法基础章节考点试题:第一章含答案 第一章总论 知识点:法律关系 1.考点频率:★★★ 2.难度:低 3.题型:选择、判断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向乙公司购买了一辆汽车,价款18万元,该买卖合同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甲公司与乙公司 B.汽车 C.18万元价款

D.买卖合同 『正确答案』A 【例题·单选题】张某从一家电脑专卖店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双方该买卖的法律关系中,笔记本电脑属于()。 A.法律关系的主体 B.法律关系的客体 C.法律关系的事实 D.法律关系的内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初级考试中,买卖关系中,买卖的物品为法律关系的客体。 【例题·多选题】下列自然人中,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

A.赵某,16周岁,在某超市上班 B.王某,15周岁,辍学在家赋闲 C.张某,20周岁,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 D.李某,10周岁,不能辨认自己行为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在民法上,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选项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选项C)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例题·多选题】李某今年17周岁,先天双臂残疾,但是精神状

况正常,且天生练就双脚写书法的绝活,目前在一家书法协会工作,工作稳定。关于该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李某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B.李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李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李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选项A,自然人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所以具有民事权利能力;选项C,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关系客体范围的有()。 A.建筑物 B.生产经营行为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绝密

第一章总论表一、法律关系 主体 (双)自然人自然人(中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自然人性质的特定主体机构、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党和社会团体 国家 内容 权利 义务积极、消极 客体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道德产品 行为 人身 表二、法律事实 分类内容标准 事件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行为合法行为(等)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违法行为(等) 表三、法的形式 形式制定机关注意要点 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全国人大——基本 法律 人大常委会——其 他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者决定,与 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法 规 行政法规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 常委会 省;省会、特区、较大的市(1+3) 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行政规章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地方政府 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 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外,还不得与上级 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效力排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提示自治区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法的形式表四、法的分类

划分标准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创法成不成)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那(内)三小子根本太普通)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内容很诚实)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小三长的特别一般)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划分(祖国)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目的是为了开公司)公法和私法【记忆口诀】“小三(根据三种效力)长的特别一般(分成一般法和特别法)”。 表五、经济仲裁 适用范围适用“平等主体”“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纠纷” 不适用《仲 裁法》 劳动争议、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人身) 原则自愿、公平、独立仲裁、一裁终局 仲裁委 员会 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无隶属关系

经济法基础章节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C.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2. 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A.被装修的房屋 B.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 C.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 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3. 下列各项客观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某服装厂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 B.某沙漠三天没下雨 C.战争爆发 D.海底火山爆发 4. 根据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可以将法分为()。 A.国际法和国内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6.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B.合同无效,仲裁协议也无效 C.仲裁庭无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法院作出决定 7. 下列各项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C.仲裁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8.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2018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第一章 练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狭义的法律指拥有(B )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A、司法权 B、立法权 C、行政权 D、强制权 2、关于法的本质,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B、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C、法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D、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3、(A )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 A、法律事实 B、法律事件 C、法律行为 D、法律规定 4、根据(D )可以把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A、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 B、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 C、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 D、法的内容 5、下列(D)可以提请仲裁。 A、婚姻纠纷 B、继承纠纷 C、抚养纠纷 D、买卖纠纷 6、下列属于诉讼时效中断的是(C )。 A、不可抗力 B、权利人被义务人控制 C、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 D、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 7、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共有的处罚形式是(B )。 ! A、罚款 B、警告 C、开除 D、拘役 8、属于刑事责任形式的是(A )。 A、没收财产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 D、赔偿损失 9、下列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理范围的是(D )。 A、申请营业执照,被工商部门拒绝 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 C、对税务机关罚款处罚不服 D、认为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不合法 10、对于仲裁,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仲裁不公开进行 B、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但实行地域管辖 C、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D、仲裁应当开庭进行 11、《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是由(B)制定发布的。 · A、财政部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2、(C)不是绝对事件。 A、地震 B、洪水 C、战争 D、死亡 13、根据行政复议法律制度规定,不属于行政复议参加人的是(D )。 A、申请人 B、被申请人 C、第三人 D、行政复议机关 14、下列属于行政处罚形式的是(A )。 A、行政拘留 B、有期徒刑 C、剥夺政治权利 D、记大过 15、最长诉讼时效规定,权利人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D)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A、3年 B、5年 C、10年 D、20年 16、因票据纠纷引起的诉讼,由(B )人民法院管辖。

初级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 ◆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 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 ◆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 ◆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 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 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特别(知道或应知道):1年(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最长(实际发生日):20年 ◆时效中止: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 ◆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候,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 ◆两审终审: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 公开宣告判决) ◆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搜查被 执行人财产;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件制定的财物或票证;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

初级经济法基础试题

初级经济法基础试题 初级经济法基础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4小题,每小题 1.5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事诉讼审判制度的是( )。 A、合议制度 B、公开审判制度 C、两审终审制度 D、一审终局制度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协 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有效 B、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C、仲裁庭有权确认仲裁协议的效力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 前提出 3、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复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B、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C、行政复议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D、申请行政复议,必须书面申请,不可以口头申请 4、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可以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是( )。 A、试用期用工 B、非全日制用工 C、固定期限用工 D、无固定期限用工 5、A公司为员工贾某支付培训费30000元,约定服务期为3年。2年后,贾某以劳动合同期满为由,不肯再续签合同。那么贾某 应支付违约金( )元。 A、0 B、10000 C、20000 D、30000 6、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集体合同与劳务 派遣的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 过 B、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 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习题答案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法律基础 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事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法律事实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 B.地震、洪水、台风等属于法律事件 C.重大政策的改变是一种绝对事件 D.法律事件的发生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可以将法分为( B )。 A.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与特别法 3.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关系三要素的描述,错误的是(B )。 A.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有两个主体 B.义务主体只能以积极作为的方式履行义务,不能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履行义务 C.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D.权利和义务只有通过客体才能得到体现和落实 4.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事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法律事实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 B.地震、洪水、台风等属于法律事件 C.重大政策的改变是一种绝对事件 D.法律事件的发生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5.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关系三要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有两个主体 B.义务主体只能以积极作为的方式履行义务,不能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履行义务 C.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D.权利和义务只有通过客体才能得到体现和落实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法的形式的是( B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法院的判决书 D.国际条约 7.行政法规是由( B )在职权范围内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概述.doc

参考答案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概述 一、填空题 1、权利与义务 2、意志和利益、认可 3、生产资料公有制、工具 4、同一类、法律规范 5、制定、最高 6、摩莱里、自然法典 7、管理与协调、经济关系 8、法律条文、法律 9、要求、不允许 10、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 、 1 D 5 、D 6、 C 7、D 8 、D 9 、C 10、D 三、多项选择题 1、A、B C 2 、A C D 3 、B C D 4 A C D 5 、 B C、 D 6、A B C D 7 、A、B 8 、A B、C、DE 9 、B C、D 10 、A、B、C 四、判断题1、X 2、X 3 、X 4 、V 5 、X 6 、X 7 、X 8 、X 9 、V 10 、X 11 、V 12 、V 五、简答题(只简要说明) 1.法只存在于阶级社会,原始社会没有法,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依靠原始社会的道德习 惯。由于阶级和国家的出现,产生了最初形态的习惯法,最初的习惯法无文字记载,称为不 成文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文字把原始的习惯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就产生了最早的法律。 法的基本特征如下:(1)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 )法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3)法明确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4)法要求全社会普遍遵守。 2.法的效力包括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1)法的空间效力是指法在哪个地域范围内生效;(2)法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的生效和终止时间以及法对该法颁布之前的所发生的事件有无追溯力;(3)法对人的效力是指,在一个国家的公民在外国适用何国法律的问题,以及非本国公民在该国适用何国法律问题等。 3?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专政的工具,法的内 容离不开统治阶级当时所在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初级经济法基础的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最终版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法的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法律关系的主体:(1)公民(自然人)(2)机构和组织(法人)①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③各政党和事业团体。(3)国家(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法律关系的内容:(1)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2)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法律关系的客体:(1)物①自然物:土地、森林②人造物:机器、建筑③货币和有价证券(2)非物质财富①知识产品:著作、发明②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3)行为①生产经营行为;②经济管理行为;③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保管合同中的保管行为); ④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建设工程合同中承包人完成的建设项目)。(4)人身 法律事实:1、法律事件:(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2、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1)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其他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行政法规(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国务院4、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5、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6、特别行政区的法7、行政规章(1)部门规章:国务院所属部委(2)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8、国际条约 法的分类:1、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3、根据法的内容:实体法和程序法4、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者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5、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和国内法【解释】《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成文法、普通法、程序法、一般法、国内法。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1、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即为法律体系。2、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仲裁的适用范围(1)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2)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①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②行政争议; ③劳动争议;④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仲裁的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2)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仲裁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完备的情况下,仲裁庭可以按照公平合理的一般原则来解决纠纷。(3)独立仲裁原则仲裁机构不依附于任何机关而独立存在,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4)一裁终局制度: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仲裁委员会:(1)仲裁委员会的独立性:仲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知识点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本章考情分析 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的分值在10分左右,主要考核前三类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本章主要涉及法律的基础理论内容,部分考点比较抽象,需要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 本章考点导读 第一单元法律基础与法律责任 一、法的本质与特征(2008年单选题;2009年多选题;2014年多选题;2015年判断题)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统治阶级 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且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2)国家意志 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3)“经济”决定“政治” 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的特征

【例题1·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2009年)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答案】ABCD 【解析】(1)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2)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例题2·多选题】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法的特征包括()。(2014年) A.国家强制性 B.国家意志性 C.利导性 D.规范性 【答案】ABCD 【例题3·判断题】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2015年)【答案】√ 二、法的形式与分类(2007年单选题;2008年单选题;2011年单选题;2012年单选题;2013年判断题;2014年单选题、多选题;2015年单选题;2016年判断题)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法的本质与特征: (1)本质:统治阶级+国家意志 (2)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规范性、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2、法律关系主体: (1)自然人: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2)组织:法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3)国家 3、法律关系内容: (1)权利 (2)义务:积极、消极 4、法律关系客体: (1)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人身人格 (2)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荣誉产品 (3)行为: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5、行为能力: (1)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精神状态 (2)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8周岁(<8)“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包括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8≤X<18)“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4)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18) 6、法律关系客体的适用范围:(1)物(2)行为(3)人格利益(4)智力成果 7、法律事实: (1)事件:A: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B: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2)行为:(表现形式)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几方表意)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特定形式)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主体参与)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8、法的形式:宪法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9、适用法的效力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10、法的形式: (1)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 (3)法规: A: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 B: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条例(4)规章: A: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无“上位法”依据,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自身的权力或者减少自身的法定职责××办法××条例实施细则 B: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地方××办法 11、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一般法和特别法; 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划分:国际法和国内法; 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公法和私法。 12、行政诉讼管辖一般由什么法院管辖:一般由基层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13、行政诉讼判决生效规定:一审判决——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不上诉一审裁定——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不上诉 14、民事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3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0年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知识点

1.【知识点】: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法是调解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具有能为一般人提供一个行为模式、标准的属性(概括性)。法的主要内容是由规定权利、义务的条文构成的,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

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持社会秩序(利益导向性,简称利导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者他人一定行为的法律后果(法的可预测性)。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2.【知识点】:法律关系

3.法律关系的内容 (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4.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物、非物质财富和行为三大类。 (1)物 ①自然物:土地、森林 ②人造物:机器、建筑 ③货币和有价证券 【解释】物是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 (2)非物质财富 ①知识产品:著作、发现、发明、设计 ②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 【解释1】著作是著作权关系的客体。 【解释2】荣誉称号、嘉奖表彰是公民、法人“荣誉权”的客体。 (3)行为(行为结果) 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目的所进行的作为(积极行为)或者不作为(消极行为),如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如保管合同中的保管行为)和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如建设工程合同中的承包人应按期完成办公楼的建设)。 3. 【知识点】:法律事实 1.法律事件 (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或者生老病死、意外事故 (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 【解释】自然灾害可引起保险赔偿关系的发生;人的死亡可引起婚姻关系、劳动合同关系的消灭,继承关系的发生。 2.法律行为 (1)无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二者均可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2)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法律行为分为表示行为(如订立合同)和非表示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3)单方法律行为,是指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甲订立遗嘱);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甲乙订立买卖合同、赠与合同)。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

第一章经济法概述 【教学目标】 1、了解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 2、了解经济法的渊源。 3、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构成及其运行。 【教学重难点】 经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内容和客体 【教学方法】 讲授、案例 【教学时数】 2学时 【导入新课】 某知名品牌手机公司将电池承包给子公司深圳某电池制造厂生产,双方为此签下合同,约定该制造厂必须用总公司的原材料和设备,同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合同中的规定等事宜。那么,手机公司与电池厂商就形成了经济法律关系,它们的经济法律关系三要素是什么呢?对此,作为经济管理的学生,我们有必要对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1.1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1.1.1法和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随着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逐步树立,越来越多的人在学法和用法的过程中,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那么,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律?法和法律有什么不同? 1、概念 一般来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这一国家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法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而广义的法律则指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

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称。在一般情况下,“法”和广义的“法律”同义,但在某些场合,“法”又和狭义的法律同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 在我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内把“法”称为“律”,如秦律、汉律、隋律、唐律、明律、大清律等。近代才把法与律连用,称法律。在法学上,法和法律有时有严格区分的必要。法指前面所讲的行为规范的体系或总称,是广义的法;而法律则指法律的渊源或严格的表现形式,是狭义的法或者叫严格意义上的法。 2、法的本质与特征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不是超阶级的产物,不是社会各阶级的意志都能体现为法,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不是随心所欲、凭空产生的,而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它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成员的个人意志。法体现的也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即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所以,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共性,还具有自己的特征。其特征主要包括: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统治阶级意志并不能直接成为法,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和程序,即通过代表统治阶级的国家制定或认可,才能形成法。首先,法是国家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其次,法是按照法定的职权和方式制定和发布的,有确定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法需要通过特定的国家机关、按照特定的方式、表现为特定的法律文件形式才能成立。 (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法的强制性是由国家提供和保证的,与一般社会规范的强制性不同。其他社会规范虽然也有一定的强制性,如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制约,习惯受到巨大习惯势力的制约,但这些制约都不同于国家的强制。国家强制力是以国家的强制机构(如军队、警察、法庭、监狱)为后盾,对违法者采取国家强制措施。法是最具有强制力的规范。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法的主要内容是由规定权利、义务的条文构成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义

第一章 经济法基本理论

经济法基本理论 第一章经济法基本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经济法律关系,掌握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熟悉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熟悉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及其履行。了解经济法的渊源和我国现行主要经济法律法规。 【框架结构】 本章作为教材的第一章,主要针对经济法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作了简要的介绍,目的在于对该学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本章的突出特点是基本概念较多,要求正确理解。 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概述经济法的渊源 我国现行主要经济法律法规 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条件 经济法律事实的种类 经济法实施的概念与意义 经济法的实施违犯经济法的法律责任及其履行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协商、调解、仲裁、行政复议和诉讼) 【重点与难点】 重点内容有: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经济法律事实的种类、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 本章的难点问题是:对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理解、解决经济纠纷的仲裁方式和诉讼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概念 (一)经济法的概念的提出 经济法的概念起源于法国,就说经济法这个概念最早出现是在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的德国魏玛共和国直接以经济法命名,1919年颁布了《煤炭经济法》和《钾盐经济法》。即现代意义的出现在德国,我国是在1979年。 (二)中国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要从以下三点把握这个概念: 1、经济法是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行为规范。 2 、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 、经济法调整的是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 (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调整的是特定的经济关系。即指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大家注意,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法律关系都由经济法调整,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只是特定的经济关系。这仅是经济关系的一部分,有一些经济关系是由民法调整。有一些经济关系由劳动法调整。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只是特定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调整的对象具体来讲,包括四类。 1、市场主体调控关系。 2、市场运行调控关系。 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4、社会分配调控关系。 (四)经济法的地位 经济法在我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就是说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在我们国家法学界是有争议的。有的法学家认为它是独立的法律部门。有些法学家认为它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只是法律学科。二、经济法的形式(渊源) (一)宪法 制定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 法律效力: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时候,我们国家也就是每年三月份,全国的代表到北京开一次会,只有那个会议上才有可能制定宪法、修改宪法,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能不能制定宪法、修改宪法呢?是不可以的。所以大家注意它的制定修改只是全体性的代表会议召开的时候。 (二)法律 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地位和效力上仅次于宪法。以法律形式表现的经济法构成其主体和核心部分。在全国范围适用。 制定法律的最可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有可能是全国人大的常委会,什么样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什么样的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原则上来讲,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整体上来讲要重要一些。

初级经济法基础快速记忆口诀

《初级经济法基础》快速记忆口诀、 需要押题题库可以找群主雨石购买押题押题押题 消费税~~~~三男三女去开车 三男: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 三女: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去开车: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汽油柴油 记入管理费的四个税金~~~~等我们有钱了,我们就可以有房有车有地有花 有房:房产税 有车:车船使用税 有地:土地使用税 有花:印花税 可抵扣的三个不同的税率 运费:7%,废旧物资:10%,向农业生产者购入的免税农产品13% 今日好运气(7) 出门拾(10)废品 拾了13个农产品 所得税里面,关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比例是:1500万及以下5%。,1500万以上3%。 顺口溜:下午(5%。)上山(3%。)当招待1500净收入 汇票的绝对应记载事项为:(1)表明“汇票”的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名称;(5)收款人名称;(6)出票日期;(7)出票人签章。 在记忆过程中,我老是记错。后自己总结了一句话,再也没忘过。现贴出与大家一起分享:

出棋(出票日期)出章(出票人签章)作表样(表明“汇票”的字样);收付(收、付款人名称)金额(确定的金额)无所谓(无条件支付的委托)个人所税率中无论是九级还是五级 这样说吧,所有的税率 我就是曾经记过一次,之后再没有查过书 从不相信有天才,但是方法却是关健 很多人头疼九级,五级 但是我却从没有翻书查看过那东西 你可以用以下的方法: 你打开九级表, 虽然很多数字,却极有规律 你千万不要横着一项一项背 如果这样你肯定很费精力 你纵列来看,则极有规律 你现在开始用我的方法试一下 三分钟后你问一下自己记住没有,这个东西还难吗 现在开始了~~~~~ 你纵着来看,第一纵列这样记: 5 2 5 2 4 6 8 10 10以上 第二列,这样记: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初级经济法基础各章节知识点

《初级经济法基础》考点速记 第一章总论 一、法律基础 (一)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记忆口诀:说起法,找国家。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来保证;本质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特征也为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益导向性、规范性。 (三)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任何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 (1)公民(自然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 (3)国家 (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2.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2)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就是说,任何一方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 记忆口诀:权义不分家。 (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3.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象对) 法律关系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或义务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 (1)物,是指可为人们控制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