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教师不愿教研活动的反思

对教师不愿教研活动的反思

对教师不愿教研活动的反思
对教师不愿教研活动的反思

对教师不愿教研活动的

反思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多措并举撬动教师教研热情

唐县镇中心学校吴文杰吴章国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是风生水起之时,按理,我们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恰逢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然而与这相反的是,相当部分教师对参与教学研究并无多大热情,在思想和行动上对教研活动存在误解和抵制,表现如下。

一、负担说。“我恨死你了,教师节送我这么好的礼物,让我讲公开课!”这是笔者在第二十五个教师节前夕获得的礼遇。我想这也许是许多主管学校教研工作的同志经常遇到的共同难题——老师们用各种方式抵制参加教研活动,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举步唯艰。部分教师把主讲公开课、说课、撰写论文、教学设计、创制教学课件等五优活动视为工作之余的负担。如果安排谁做,谁就认为是主管人员对他有意见,和他过不去,故意给他穿小鞋,是在刁难他。这种倾向的出现也有其现实原因,其一是中小学教师教学负担比较重,面临学生、学校、社会多重评价压力,教学时间相对紧张,认为在教研上再耗费时间,是一种时间负担,必然会冲击常规教学时间、家庭生活和休闲娱乐。其二是制作课件、设计教案、撰写论文是一项繁杂的事务,不是三下五去二就能快速解决的,势必耗占精力。其三是五优作品送评是要交评审费的,有的学校由于财力所限,评审费用由教师自理,原本对工资就满腹牢骚,认为在工资上是二等公民的老师们,自然不愿意自掏腰包去参加教研活动,以节约每一块铜板用于家用和休闲。参加教研活动需要挤占课外时间、耗费精力、付出金钱的客观实际,部分教师把参加教研活动看成负担,不愿参加。

二、无用说。参加教研活动,通过比较和交流,能认清自身不足,汲取他人长处,促进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会出现教研活动无用论的怪论呢?这是因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五优作品通过业务主管部门评选,很难拿到较高级别的奖励,在晋升职称、评定优秀和骨干教师等方面并无竞争优势,于是部分教师开始寻求捷径,通过高价购买书刊的等方式,在发表文章的同时,不能套回一张国家级大奖。虽然多花了几个冤枉钱,但作品出来容易,网上一下载,稍微作一下修改,有的甚至只须改掉单位和姓名就行,没有半点风险,只要一手交钱,对方就一手交货,安全系数极高。有道是实干不如巧干,买奖励之风冲击了教研活动的实干精神,导致教研活动无用论猖獗横行,严重影响到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此其一,其二,有部分实用主义的教师认为,近些年既不能晋升职称,又无望评骨干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是多余之举,把时间耗用在教研上,不如用在拉关系、享娱乐、改作业这些要紧的能见实效的活动中。

三、形式说。还有部分教师认识,开展教研活动不过是玩玩形式,走走过场,就是那么回事,是弄给上级看的,目的是应付检查,因此,对待教研活动,在主观上,他们既不积极主动,也不反对拒绝,虽然能接受教研工作任务,但又不是出于自觉自愿,在具体活动过程中,主讲公课与平时的老一套并无二致,了无新意,根本不能突出课改精神、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照旧是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只追求考试实效、教学适用。至于其他活动,不安排不参加,安排后参加也是敷衍应付,交差了事。

四、无所谓。部分老师认为,教研活动的开展与否,本是一件无所谓的事,参加与不参加没有多大的区别,既不能帮助学生升学,又不能批改学生作业,既无助于提升教学能力,又无功于晋升职称,职称评定照样是论资排辈,入围条件不具备,即使教学水平再高也不能破格晋升,更不用说那个教研活动了。不过,作为学校的一项工作,他们也可以考虑参加,只要领导吩咐过,还能按时完成。从内容上看,他们认为教研活动基本与我无关,应当是学校领导的事,参不参加,参加多少,达到什么目标和效果,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事,因此,这类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如同形式说教师一样,走走过场,玩玩形式,敷衍过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应付布置的任务而已,缺少主动性、积极性,也少投入精神和时间。

新的历史时期,新的课程改革,新的教学对象,要求我们教师,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务必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真正把我们的教育对象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这种全新的时代特征必然要求我们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参加教研活动。撬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笔者认为有下列对策和方略。

一、健全激励机制,橇动教研热情

要撬动教研热情,参与教研活动,首先,要把教研成果与年终总结考核挂钩。教师参与优质课、优秀论文、说课竞赛、优秀教案、优秀课件等到五优活动中获奖成果,作为教师年终评定优秀、表彰先进的必备条件之一,依据其获奖层次,分别记入一定分值,作为评选的条件权重,这样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其次,参与教研活动成果要与效绩工资挂钩。我们很多学校在年终效绩工资分配时重点考虑了教学效果,这毫无疑问是完全正确的,教学质量是学校安身立命的前提和根本,同时还兼顾到学校安全工作、工作量、考勤等,唯独没有把教研工作成果纳入考查范围,这是教师不愿意参加教研活动的成因之一,为改变这一弊行,必须把五优成果作为效绩工资发放时考核的内容之一,才会推动老师参与教研活动,理由很简单,经济杠杆的驱动力。

其三,参与教研活动成果要与职称评定挂钩。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等级是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看中的东西,我们在职务晋升的入围条件中,以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业务奖励作为评审标准,而把那些用钱买来的奖励排除在采信范围之外,自然会促使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热心教研教改,在自我专业成长的同时,促进教学相长。

总之,激励机制是促进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重要的外部推动力,对撬动教师教研热情能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改革评价方式,促进教研教改

改变对教师和教育的评价方式,首先要改变对学习主体——学生的评价模式。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评价的最重要、也是唯一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考试是我们老祖宗传留下来的宝贝,自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问题是我们过于倚重考试成绩,存在重智育而轻其他四育(德、体、美、劳),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和学生的畸形发育,因此我们在今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试的同时,也要把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等到纳入考试范围,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引导教育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在对学生进行考查时,应当重点兼顾学生的社会责任(德育)的考查,这关系到能不成人的核心问题,有德无才,充其量不过是个次品,但有才无德却是一个危险品,一颗定时炸弹,有可能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在对学生进行考查时,还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生产的产品不是标件,有专家认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理,个性的才是社会的。

拨正了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自然就会改变对教师教育能力的评定办法。教学活动能力评价的首要因素肯定是教师专业能力,不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教师怎么也说不上是个好老师,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是评价教育和教师的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评价教师业务能力,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也是其中的重要砝码。参与教研活动,不仅有助于参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也有利于其他教师的合作成长,为其他教师迅速成长提供范式和交流平台。因此,重视五优成果,是促成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巨大推手。

专家型、学者型教师,不是教书匠,而是在教育理论上有深刻造诣,在教学教研上有一定成就,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的教学标兵、教研尖兵、学习榜样。

三、领导率先垂范,推动教研活动

学校领导参加教研活动,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学校领导工作相对繁忙,特别是校长要处理好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其他兄弟学校以及本校老师之间的关系,少有时间参与教研工作,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爆炸式增长和更新加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的领导也要在教研活动中更新知识结构,优化教育思想,引导学校教育教学科学发展。

学校领导参与教研活动,能起到示范作用。俗言道“门看门户看户,社员看的是干部。”如果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地参加教研活动,能让其他教师学有榜样、追有目的、赶有方向,在分配教研任务时也有说服力,工作易于开展。学校领导工作任务更重,评优晋级条件更优,但仍能不遗余力地参与教研活动,能带动学校教研工作的有序进行。

学校领导参与教研活动,能给其他教师一定的心理压力。领导亲自参与,攻破了持“无用论”、“形式论”、“无所谓”观点教师的心理防线,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教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发他们新的心理需求和原有抵抗情绪之间矛盾,进而内化成自己积极教研的潜动力,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什么样的校长和领导,就有什么样的教师,校长和领导不仅应当是教学的行家里手,更应当教研的排头先锋,因此我们认为学校领导参与教研活动是推动教研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抓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