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练习试题2(附详细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练习试题2(附详细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练习试题2(附详细解析)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练习试题2(附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地理试卷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下图为2000~200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上海市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总数最多地区是( ) A .中心城区 B .东、北部郊区 C .西、南部郊区 D .不确定

2.上海市从2000年到2005年间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最小的地区是( ) A .西、南部郊区 B .中心城区 C .东、北部郊区 D .不确定

【答案】 1.C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将每一地区内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数相加即分别为各地区外来常住人口总数,可以看出,最多的是西、南部郊区。

2.图中曲线表示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部郊区增长幅度最大,中心城区增长幅度为负值,且在三个区域中最小,而东、北部郊区增长幅度先是负值,然后为正值,但增幅一直较小。

考点:人口迁移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蓝印户口是一种介于正式户口与暂住户口之间的户籍,属于临时户口性质,本人原来的户口不迁移。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3.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可能会使我国( ) A.人口迁移量增加 B.老龄化加剧 C.人口猛增 D.出生率升高

4.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有( ) A.农民涌向大城市

B.形成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经济结构

C.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D.农业衰落,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困难

【答案】 3.A 4.C 【解析】 试题分析:

3.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减少了人口迁移的障碍,有利于人口迁移。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主要和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减慢,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使人口平均年龄增加等因素有关,和户籍管理制度无关;人口数量增加主要和人口政策、文化观念以及国际人口迁移等有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人民的人口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加上长期以来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仍呈下降趋势。

4.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使人口迁移的障碍减少,有助于人口迁移,加快城市化进程。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有助于消除我国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经济结构,减少农民向大城市涌入,农业劳动力增加,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增加。 考点:人口迁移

下图为世界某海峡示意图,图中MN 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关于该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较合理的是( )

A .该海峡是波斯湾的石油通往西欧、美国等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B .甲附近区域为内流区,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

C .图示季节,亚洲高压势力强大

第3页 共64页 ◎ 第4页 共64页

D .图示季节,我国森林防火等级最高

6.下面四幅人口金字塔示意图中,最符合该区域总体状况的是( )

【答案】 5.A 6.B

【解析】 试题分析:

5.根据经纬度判断,该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是波斯湾的石油通往西欧、美国等地的唯一海上通道,A 对。读图,甲附近区域河流注入海洋,为外流区,B 错。图中MN 为昏线,图示季节北半球是夏季,亚洲低压势力强大,C 错。夏季植被茂密,降水多,我国森林防火等级最低,D 错。

6.该区域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该地人口少,劳动力不足,有大量的男性劳动力涌入,所以人口结构中,男性劳动力人口占比重突然增加很多,B 对。

考点:读图定位能力,世界主要海峡,人口结构图,人口迁移原因。

7.2013年安徽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7.86%,但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为22.9%。有关当前安徽省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水平高

B .城市化发展速度慢

C .城市化发展质量较低

D .城市人口大量迁出

8.有关2010年到2013年安徽省人口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安徽人口抚养系数下降 B .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较高 C .总体人口平均年龄减小 D .外出人口出现回流现象

【答案】 7.C 8.D 【解析】

7.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中国家目前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发展质量较低,环境质量较差;目前是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即选C 。

8.读图表格,安徽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说明人口抚养系统上升;人口老龄化加重,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老龄化比重增大,也可以说明人口平均年龄增大;表中净迁出人口减少,说明外出人口出现回流现象,即选D 。

中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的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为13.6亿人,其中年龄超过60岁者占14.9%,到了2030年预计将达到总人口的25%。老龄化将导致劳动人口的萎缩,这一情况目前已开始显露,去年中国的劳动人口

数量就减少了244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计委)数据称,政府原本预计新政策“单独二胎”推行后,每年将增加超过200万个新生儿,但截至今年8月,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当中,只有70万对提出申请,而目前获批的仅62万对,远远低于预期。据此回答各题。 9.关于放开“单独二胎”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年来我国年净增人口较少 B.目前我国劳动力严重不足

C.我国出生率下降,人口出现负增长

D.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10.根据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放开“单独二胎”有利于稳定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B .放开“单独二胎”有利于缓解我国劳动力即将出现短缺的问题

C .“单独二胎”申请人数低于官方预期显示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已开始发生改变

D .“单独二胎”申请人数低于官方预期,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提前将成为可能

【答案】 9.D 10.B 【解析】

9.虽然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很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长人口较多;我国人口没出现负增长;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但目前并未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为了国家的未来考虑,开放“单独二胎”既不会导致人口出生率大幅增加,又能增加未来的劳动力数量,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 10.随着“失独家庭”家庭越来多,放开“单独二胎”,顺应群众的期盼,此次人口政策是适度调整,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放开“单独二胎”,出生率上升,新出生的小孩需要20年后成为劳动力,所以不会马上缓解我国劳动力即将出现短缺的问题;申请人数低于官方预期显示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已开始发生改变;申请人数低于官方预期,为应对劳动力不足,因而许多中国学者都纷纷呼吁政府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让非独生子女的夫妇也能生育第二个孩子,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提前将成为可能。

2014年08月06日据墨西哥国家人口委员会最新统计,截至到2013年底墨西哥总人口数达到1.18亿人,居全球第11位,其中女性占51%,男性占49%。墨西哥人口按年龄结构划分,则其中0-14岁的占27.4%,15-24岁的占 18.1%,25-54岁的占40.7%,55-64岁的占6.9%,65岁以上的占6.9%。目前,墨西哥人口平均年龄仅为27.7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26.6岁,女性平均年龄为28.8岁。据此回答各题。 11.该国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有( ) A.人口老龄化严重

B.劳动力过剩,失业率较高

C.社会负担过重

D.人口增长过慢,外来人口增多

12.墨西哥是世界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城市化水平超过了75%,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墨西哥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该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同步推进

C.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加

D.城市地区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答案】 11.B 12.C 【解析】

11.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该国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墨西哥人口平均年龄小,没有

人口老龄化问题;该国人口增长快,劳动力过剩,可能形成较高的失业率;人口结构是年轻型,社会养老负

担轻;人口增长过快,外迁人口增多。

12.墨西哥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该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同步,是过度城市化;农村

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地区迁入人口增长快,劳动力丰富,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图为“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各题。

13.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如果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B.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D.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

【答案】

13.C

14.A

【解析】

13.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取决于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自然增长率和迁移率之和为正值,人口呈现正增

长。图中①②两点自然增长率和迁移率之和小于0,则人口为负增长,AB选项错误;③点自然增长率和迁移

率之和接近0,过后,自然增长率和迁移率都变大,所以从③点开始人口呈现增长率,C选项正确;④点人口

为正增长,但是不是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4.乙图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该地区人口数量只受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则③时期人口从正增长过渡

为负增长,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之后人口数量减少,A选项正确;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表示人口自

然增长速度最快,过后自然增长率仍为正值,人口仍在增多,B选项错误;③时期人口数量最多,C选项错误;

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人口增长最为缓慢,人口减少,过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为负值,所以人口继续

减少,⑤时期人口减少到最小值,所以④时期人口多于⑤时期,D选项错误;大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美国人口普查局近日宣布,在东部时间2006年10月17日早晨7点46分,美国人口总数将突破三亿大关,

这是美国人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读美国人口结构情况图,回答下列题。

15.美国人口增长与中国人口增长相比显著的特点是()

A.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呈负增长

C.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 D.人口死亡率低

16.美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对美国积极的影响是()

A.交通通达性提高 B.文化多样化

C.劳动力数量减少 D.自由活动空间增大

17.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正在经历人口增长的工业国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均自然资源消费最多的国家

B.全球气候变暖的“功臣”

C.人均制造垃圾最多的国家

D.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对美国不适用

【答案】

15.C

16.B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15.从美国人口构成来分析,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其人口或他们的祖先来自世界各地,所以美国人口增长与

中国人口增长相比显著的特点是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故选C。

16.从美国人口构成图上可以看出,美国人口是以来自世界各地移民的后裔为主,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带来

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地移民的大汇聚,也是文化的大融合,使美国文化多样化。故选B。

17.美国消费水平高,是人均自然资源消费最多的国家;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据世界各国第一,是全球气候

变暖的“功臣”;由于人均自然资源消费最多,人均制造垃圾也是最多的国家;美国就是继承和延续西方发

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

右图为“我国1950-2000年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读图分析回答下题。

第7页共64页◎第8页共64页

18.1960年,我国人口增长出现明显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B.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高于2000年

C.人口已出现负增长,为现代型增长类型

D.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明显上升并出现负增长

【答案】

18.D

【解析】

试题分析:

18.读图分析可知,1960年,人口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人口出现负增长,A错,D正确;此时人口自然

增长率低于2000年,B错;人口出现负增长是因自然条件影响,是人口死亡率上升,为高死亡率,而现代型

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所以1960年人口增长模式不是现代型,C错。

考点:读图分析;人口变化原因

读2000~2010年我国各省区人口增长幅度图,回答下列各题。

19.我国中西部部分省区人口负增长,其最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低 B.死亡率高

C.自然增长率低 D.人口迁出量大

20.人口高速增长,且主要动力是自然增长的省区是()

A.浙江 B.广东

C.西藏 D.四川

【答案】

19.D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19.从图中能看出,东西部地区为正增长,中西部地区经济为负增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看出本题的意

思是中西部人口迁移到东部地区务工,即“孔雀东南飞”。所以答案为D。

20.人口增长快的地区分两种,一种是自然增长(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这种情况一般是经济落后的地区;

另一种是机械增长(迁入人口—迁出人口),这种地区一般指的是经济发达地区,迁入人口多。据图和实际情

况可知,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为西藏(经济最落后),且颜色对应高速增长的颜色,最容易迷惑的是四川,从

颜色看出,四川颜色最深,为负增长。

考点:人口增长率的考查。

一个地区人口增长受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城市是人类居住和经济活动集聚的中心,城市化

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城市规划。读下图, 完成下列小题。

图甲是我国东北某省会城市H市人口变动趋势图。其中三条曲线分别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和

人口综合增长率。图乙是该城市主城区用地规划。

21. 上左图中b 曲线表示的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

B .人口机械增长率

C .人口综合增长率

D .人口出生率

22. 上右图中该市总体规划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是何种城市功能区( ) A .商业区 B .工业区 C .住宅区 D .城市绿地

【答案】 21.B 22.C 【解析】 试题分析:

21.1985年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上现代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所以c 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综合增长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率之和,所以a 为人口综合增长率,b 为人口机械增长率,故选B 项。

22.阴影部分面积较大,且还在增大,并且靠近河流,可作为城市水源和交通,故为住宅区,选C 正确。 图为某地理要素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3.下列现象符合该曲线变化特点的是( ) A .冷锋过境前后的气温变化 B .寒潮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 C .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D .一月份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24.若y 轴表示某国人口数量,且符合人口自然增长的一般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③阶段人口数量一定已达环境人口容量

B .①阶段人们生育意愿较低

C .②阶段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D .③阶段社会负担明显减轻

25.若y 轴表示某国城市人口比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阶段城市等级体系已形成 B .②阶段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C .③阶段大城市中心人口激增 D .②阶段工业化速度加快

【答案】 23.B 24.C 25.D 【解析】 试题分析:

23.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图示不符;寒潮过境后,气压上升,与图示相符;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与图示不符;一月初公转速度最快,一月份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表现为最大-减小,与图示不符。选B 正确。

24.若y 轴表示某国人口数量,③阶段人口数量增长减缓,不一定达到环境人口容量,A 错;①阶段的人口增长缓慢为原始型,属于高出生率,生育意愿高,B 错;而②阶段人口数量增加较快,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 正确;③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老龄化现象严重,社会负担加重,D 错。选C 正确。 25.若y 轴表示某国城市人口比重,①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城市等级体系不完善;②阶段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人口规模过度膨胀,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推动工业化,工业化速度加快;③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进程趋缓,可能会出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中心人口有可能减少。选D 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及相关的天气系统、人口数量变化、城市化知识。 下表为我国某省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表示人口减少,“+”表示人口增加)。据此完成

第11页 共64页 ◎ 第12页 共64页

26.该省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化水平提高

B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

C .老龄化进程加快

D .人口的流动速度加快

27.由表中数据判断,目前该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现代型 D .过渡型

28.针对该省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较合理的是( ) A .鼓励生育 B .接纳移民 C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D .城乡人口融合

【答案】 26.D 27.C 28.C 【解析】 试题分析:

26.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与城市化和老龄化无关,A 、C 错。从表中可看出全省的户籍人口并没有减少,人口自然增长为正值,B 错。该省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流动速度加快,D 正确。

27.自然增长率=增减人数/总人数,该地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

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6.7/6245.3/=0.099,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小于 1%,为现代型,C 正确。

28.我国人口基数大,不可能鼓励生育和接纳移民,A 、B 错。该省存在的人口问题为人口向外省流动,城乡人口融合对人口向外省流动影响不大,D 错。较为合理的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C 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读图,回答下题。

29.人类人口增长的历史进程是( ) A .I Ⅱ Ⅲ Ⅳ B .I Ⅲ Ⅱ Ⅳ C .I Ⅲ Ⅳ Ⅱ D .Ⅳ Ⅲ Ⅱ I

30.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增长情况与图中Ⅳ相符的是( ) A .日本 B .俄罗斯 C .中国 D .印度

【答案】 29.C 30.D 【解析】 试题分析:

29.图示I 模式:高死亡、高出生、低增长,是原始型;II 模式:低死亡、低出生、低增长,是现代型;III 模式:低死亡、高出生、高增长,是传统型;IV 模式:低死亡、较高出生、较高的增长率,是过渡型;人类人口增长模式进程是: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选C 正确。

30.IV 是过渡型人口增长模式,四个国家中日本、俄罗斯、中国都是现代型,印度是过渡型。选D 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总人口数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据此完成下题。

31.“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 A .加拿大 B .美国 C .埃及 D .印度

32.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 A .美国 B .荷兰 C .孟加拉国 D .加拿大

【答案】 31.C 32.C 【解析】 试题分析:

31.由表格资料可以看出:四个国家中,加拿大人口算术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最低,埃及人口生理密度最高,即埃及的人均耕地最少。选C 正确。

32.由表格资料可知:耕地/总面积=人口算术密度/人口生理密度,美国 耕地/总面积=30/156,荷兰耕地/总面积432/1601,孟加拉国耕地/总面积910/1359,加拿大耕地/总面积3/35。由此可以得出孟加拉国的耕地面积接近国土面积的1/2。选C 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读取资料能力。

“人口红利”指的是在某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从而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读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下题。

33.我国“人口红利”的拐点(劳动人口总量开始下降)出现在(

) A .1962年前后 B .1988年前后 C .2013年前后 D .2045年前后

34.“人口红利” 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最可能是( ) A .出生率高 B .自然增长率高 C .人口老龄化严重 D .劳动力过剩

【答案】 33.C 34.C 【解析】 试题分析:

33.由图可以看出:劳动人口增长率在2013年前后是0,即劳动人口总量开始下降,所以我国“人口红利”的拐点出现在2013年前后。选C 正确。

34.“人口红利”消失后,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不会增高,自然增长率较低,总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中国开始出现较快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选C 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5.关于该省人口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 .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5%

C .城市人口比重提升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 .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增长

36.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B .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C .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D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答案】 35.A 36.B 【解析】 试题分析:

35.根据材料,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0.5%左右,我国人口增长类型整体上属于现代型,该地应是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A 对。图中常住人口数量略有减少,B 错。城市人口比重提升快,增长依靠的机械增长,C 错。人口总数减少,人口密度应减小,D 错。

36.该省位于西部,经济水平较低,常住人口减少,主要是劳务输出数量增加,去东部打工的人口增加。B 对。我国行政区划面积是不变的,A 错。水利工程移民的原则是就地安置为主,不是该省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C 错。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人口应增加,D 错。

考点:人口增长的模式,人口增长的类型,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下表2010年四个省份地理数据统计情况。读表判断以下问题。

37.①、②、③、④四个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浙江、②海南、③青海、④河南 B .①河南、②浙江、③海南、④青海 C .①浙江、②河南、③青海、④海南 D .①海南、②浙江、③青海、④河南

38.下列关于四个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省份人口年增长率大主要是外人口迁人造成

B .②省份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 .③省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D .四个省份中①省份老龄化程度最重

【答案】 37.A 38.B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5页 共64页 ◎ 第16页 共64页

37.①省份老年人口比重最大,二、三产业比重高、城市化水平最高,为浙江;同理可依次判断出②为河南、③为青海、④为海南。

38.①省份经济发达,人口迁入多,造成人口年增长率大;②省份第一产业比重大,且城市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③省份城市化水平最低,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四个省份中①省份老龄化程度最重。 考点:城市化、产业结构

39.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百名女婴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出生性别比在102~107之间为正常值。分析我国部分年份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可知( )

A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近年持续下降

B .环境污染是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的主因

C .地域文化是影响我国近些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的原因之一

D .我国近些年人口性别比现状与社会因素无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2006年到2008年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之后下降;环境污染和出生人口性别比无关;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的结果,和地域文化密切相关。 考点:人口性别比

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读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完成下列各题。

40.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I 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人口数量 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C.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D.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41.该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以后,十年内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明显影响的是( ) A.劳动力的规模

B.人口老龄化速度

C.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

D.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

【答案】 40.C

41.A 【解析】 试题分析:

40.I 阶段出生率增加、死亡率减少,自然增长率提高。②是I 、II 阶段拐点,人口出生率最高,II 阶段开始出生率、死亡率下降,但始终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II 阶段人口数量大于I 阶段,A 错。II 阶段人口自然增长还较高,不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B 错。②拐点是计划生育政策,③拐点是人口政策的调整,都是受政策影响,C 对。III 阶段会出现人口老龄化, D 错。

41.该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以后,十年内新生儿还处于未成年人,所以对劳动力的规模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A 对。出生率增加,人口老龄化速度减慢,B 错。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受影响较大,C 、D 错。

考点:人口数量变化、人口问题、人口政策

蛇年春节期,城乡交通状况来了个大反转:车流、人流密集涌向乡间。乡间出现了如城市的堵车现象,“城堵”变成了“乡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42.“城堵”变成了“乡堵”说明( )

A.城市化速度加快

B.乡村交通条件改善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城乡居民收入提高 43.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 ) A.家庭 B.经济 C.教育 D.交通

【答案】 42.D 43.A 【解析】 试题分析:

42.城市化速度加快与“乡堵”无关,A 错。乡村交通条件改善,不会拥堵,B 错。我国逆城市化现象不明显,C 错。“城堵”和“乡堵”都是车辆较多原因引起的,而车辆数量的增加说明城乡居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D 对。

43.春节是中国人的最重要的节日,家庭聚会、访亲探友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造成人口流动大,所以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家庭,A 对。春节人口流动与经济、教育、交通的关系不大,B 、C 、D 错。 考点: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

下表是X 、Y 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下列小题:

44.具有X 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 A .欧洲 B .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45.Y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问题 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C.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D.失业人口增加问题

【答案】

44.C

45.A

【解析】

试题分析:

4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算得X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说明该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应该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选项中给出的四个大洲中,只有非洲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

45.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算得Y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一1%。,说明该国的人口呈现负增长,应该为发达国

家,主要面临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人口增长过慢。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问题。

读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供求图,回答以下问题。

46.随着年份的推移,世界可耕地总面积()

A.不断下降

B.与人口的增长可能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

C.从1950年开始低于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要的耕地面积

D.从2050年开始不能满足人类需求

47.图中表明()

A.提高环境承载力需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B.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粮食总产量下降

C.人口的增加,会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D.科技的进步,使所需的耕地有下降趋势

【答案】

46.B

47.D

【解析】

试题分析:

46.从图中可以看出,19世纪前,世界耕地总面积没有明显变化,之后逐渐下降;随着人口增加,世界可耕

地面积在下降,二者呈负相关的关系;2000年开始低于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要的耕地面积,不能满足人类需

求。

47.世界耕地面积有限,提高环境承载力不能仅靠扩大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减少,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

升,粮食总产量继续增加;环境承载力主要受资源数量的影响,另外还和科技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文化消

费水平有关。

考点:环境承载力

48.下图为我国两省区1965年至2011年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情况示意图。下列关于辽宁、广东城市化差异及

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辽宁省早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其起步早,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

B.辽宁省后期城市化发展缓慢,是因其经济衰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减小

C.广东省城市化起步晚,是因其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工业化水平落后

D.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外资企业的建立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外资企业的建立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辽宁省早期城市

化水平高,是因其起步早,但并未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辽宁省后期城市化发展缓慢,但城市人口数

量并没有减小;广东省自然条件优越。

考点:城市化。

49.2013年11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

胎。此项政策将使我国今后几十年中()

A.入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C.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D.男多女少的情况加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单独二孩”使得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回升,入学与就业压力可能增大;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然

而,老龄人口所占比重依然在增加,因此养老金支付总额增加;出生率升高使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该政策

可能缓解我国男多女少的情况。

考点:我国的人口政策

50.据有关材料报道: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中国20至29岁的劳动力减少了15%。这主要是因为()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外迁

C.出生率下降 D.死亡率提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致使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因此,劳动力减少。

第19页共64页◎第20页共64页

考点:我国人口问题

51.右图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

A.甲→乙→丁→丙 B.乙→甲→丁→丙

C.丙→乙→甲→丁 D.丁→甲→乙→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模式经历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加速增长阶

段(高、低、高)、增长减缓阶段(高、低、高)和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符合的是丁→甲→乙→

丙。正确答案选D。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四个阶段。

目前,全国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图9为“我国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读图完

成下列小题。

52.从图中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3.“单独两孩”政策逐步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 人口老龄化问题得以解决

C. 城市化水平得以提升

D. 男女比例出现较大波动

【答案】

52.C

53.A

【解析】

试题分析:

52.由图形知:丙城的人口中0-14岁人口占比重很少,接近0,其它三地都大于0,说明其它三地人口增长

率较高,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人口老齡化严重,应实行“单独两孩”政策,选项C正确。

53.“单独两孩”政策,使出生率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A正确;出生率上升,使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

但不能解决,B错;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出生率增加,城市化水平不一定上升,C错;男女比例

可能趋于平衡,D错。

考点:人口政策变化及影响

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和我国人口增长预测图,回答下列各题。

54.若我国人口进人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则下一次生育高峰出现的时段大约在()

A.2010—2015 B.2015—2020

C.2025—2030 D.2030—2035

55.据图,有关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具有的特点,正确的是()

A.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56.我国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大约在()

A.2020 B.2028

C.2035 D.2040

【答案】

54.B

55.A

56.B

【解析】

试题分析:

54.若进人婚育的平均年龄为25岁,目前30岁年龄段的人口最多,所以小孩约是5岁。今年是2000年, 20

年后,即2020年又到达生育高峰,B对。

55.读图乙,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A对。

56.读图乙,自然增长率下降到0的时候,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图乙中时间是2028年左右,B对。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我国人口增长特点。

下表示意山东省与青海省人口与面积数据统计,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57.1990-2012年两省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东省年人口增长速度大于青海省 B.青海省人口密度变化大于山东省 C.青海省年人口增长量大于山东省 D.山东省人口密度小于青海省

58.青海省人口承载力远低于山东省,其最主要原因是该省( ) A.交通不便 B.人口消费水平低 C.自然环境脆弱 D.资源贫乏

【答案】 57.B 58.C 【解析】 试题分析:

57.结合两省不同时间的人口数量,可以计算出两省年人口增长数量和年人口增长速度;结合两省人口和面积,计算出两省不同时间的人口密度,在计算出人口密度的增长速度。

58.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生态环境脆弱,是人口承载力低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

59.城市蔓延是指城镇建成区年增长率超过人口年增长率。读1997—2006年长江三角洲城镇建成区和人口年增长率图,下列年份中城市蔓延最严重的是( )

%

长三角城镇人口年增长率0

1997

1998

1999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

5101520

A .1998年

B .2000年

C .2001年

D .2004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城市蔓延是指城镇建成区增长率超过人口年增长率”,图中2000年长江三角洲城镇人口年增长率超过城镇建成区年增长率,故没有发生城市蔓延;1998年、2001年、2004年都是城镇建成区年增长率超过人口年增长率,但是2001年两者差距较大,故城市蔓延最严重。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

60.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关于图中四地人口状态,正确的是( )

A .甲地教育压力大

B .乙地为发达国家

C .丙地劳动力不足

D .丁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甲地人口是年轻型,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教育压力大,A 对。乙地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是原始型模式,为发展中国家 ,B 错。丙地劳动力人口占比例大,劳动力充足,C 错。丁地出生率、死亡率都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D 错。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及特征。

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5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包括老年人口抚养比、少儿人口抚养比、总抚养比。人口抚养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如图是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抚养比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61.图示四条曲线中,正确的是( )

①代表人口总抚养比 ②代表少儿人口抚养比 ③代表老年人口抚养比 ④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2.分析图示信息,可知( )

①我国劳动力短缺现象日渐突出 ②我国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趋缓

第23页 共64页 ◎ 第24页 共64页

③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渐趋严峻 ④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逐渐升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 61.A 62.D 【解析】 试题分析:

61.我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因此③线表示自然增长率;三种抚养比中总抚养比最高,因此①为总抚养比;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小于少儿人口比重,因此少儿抚养比大于老年抚养比,②、④分别是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

62.虽然人口增长速度逐渐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短缺现象还不突出;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老年抚养比逐渐下降,说明老龄化现象渐趋严峻;人口抚养比下降,说明我国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逐渐升高。 考点:我国的人口问题

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数之比,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14岁以下及65岁以上)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图为我国人口生育率和抚养比变化及预测图。

63.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儿童人口数量的时间大致是( ) A.1990年 B.2000年 C.2015年 D.2022 年

64.未来总抚养比的变化可能会直接导致我国( ) A.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C.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变化 D.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压力加大

【答案】 63.D 64.C 【解析】 试题分析:

63.读图可知时间大致在2020年以后,老年抚养比超过儿童抚养比,也就说明大致2020年以后老年人口数超过儿童人口数,2022年时间最接近,故D 正确。

64.未来总抚养比呈上升趋势,老龄人口比重增加,故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将发生变化,老龄人口比重将增大,故C 正确。 考点:人口问题。

下表为2010年四个省份地理数据统计情况,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65.①、②、③、④四个省份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浙江、②海南、③青海、④河南 B.①青海、②浙江、③海南、④河南 C.①海南、②浙江、③青海、④河南 D.①浙江、②青海、③河南、④海南

66.下列关于各省的说法不正确的( )

A.①省份人口年增长率大主要是外来人口迁入造成

B.②省份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③省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D.四个省份中①省份老龄化程度最重

【答案】 65.A 66.B 【解析】 试题分析:

65.读表格数据,结合选项分析,①省人口老龄化严重,应是沿海省份。第二、第三产业占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可能是浙江。②省在四省中第一、第三产业占比重最高,可能是开发较晚的海南。③省人口老龄化水平最低,应是内陆省份,城市化水平最低,可能是青海。④省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一、二产业比重高,可能是河南。A 对。

66.①省份是沿海省份,对外开放的早,经济水平较高,人口年增长率大主要是外来人口迁入造成,A 正确。②省份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第一产业比重也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晚,水平低,B 不正确,选B 。③省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低,C 正确。四个省份中①省份老龄化程度最重,D 正确。 考点:不同区域地理要素差异,及判断依据。

“人口红利期”从数量上界定,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为50%以下的一段时期。其中人口负担系数是指0~14岁、65岁及以上的非劳动人口与15~64岁劳动人口的比重。下图是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图,下表是2010年浙江省流动人口年龄构成(%)表。根据材料完下列各题。

67.根据上图,浙江省人口红利期结束于:( ) A .2010-2020年 B .2020-2030年 C .2030-2040年 D .2040-2050年

68.如果浙江省保持右表的人口流动特点,将对浙江省的影响是:( ) A .增加老龄化问题 B .减轻就业压力

C .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D .延长人口红利期

【答案】 67.C 68.D 【解析】 试题分析:

67.我国在建国初期人口增长迅速,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根据人口红利界定及图可知:浙江省人口红利期应结束于2030-2040年,所以本题C 正确。 68.据2010年浙江省流动人口年龄构成(%)表可知:0~14岁、65岁及以上的非劳动人口是净减少的,15~64岁劳动人口净增加,因此会导致0~14岁、65岁及以上的非劳动人口与15~64岁劳动人口的比重下降,进而导致人口红利期的延长,所以本题D 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

下图为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9.图中反映中国( )

A.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B.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

D.劳动人口数量减少 70.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 )

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B.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

C.人口密度持续增大

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

【答案】 69.A 70.C 【解析】 试题分析:

69.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不断下降,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逐渐趋缓,A 正确;随着自然增长率的降低,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青少年人口比重将减小B 错;人口的增长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种城市人口数不断上升,不代表乡村人口数就会减少,C 错;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不断下降,但一定时期内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态势,短期内劳动人口不会减少,D 错,所以本题A 正确。

70.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较快,东部人口比重先减后增,不能说明人口数量先减后增,A 错;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基本实现了有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B 错;东部地区面积有限,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总数越来越多,导致人口密度持续增大,C 正确;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很多,生态环境只是其中之一,经济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D 错,所以本题C 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正数表示人口净迁入.反之为净迁出)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71.下列有关我国部分省区2005—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江西省净迁入人口数增加②天津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③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④贵州人口净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72.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

A .加剧了北京、上海、天津城市交通拥堵

B .引起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C .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D .使北京、上海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

【答案】 71.C

第27页 共64页 ◎ 第28页 共64页

72.A 【解析】 试题分析:

71.根据净迁入率定义及图示可知,江西省净迁入率小于0,所以净迁入人口数减少;天津净迁入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大于0,人口增加率数值大,而四川人口净迁移率小于0,自然增长率大于0,天津的人口增加率大于四川即天津的人口增长率大于四川;广东自然增长率7,人口净迁入率小于0.15,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7远远大过人口净迁入率,贵州人口增加的多。选

C 正确。

72.图中北京、上海、天津人口增加率都大于0,人口增长快,加剧交通的拥堵,A 正确;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度和消费水平,江西、贵州人口外迁的多,但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相比,当地人口在增加,人口的合量容量不会增大,B 错;第一产业是农业,广东、浙江外来人口多,主要是进入城市务工的,不是从事农业生产的,C 错;进入北京、上海的外来人口,多为青、壮年,不会加剧老龄化,D 错。选A 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人口问题和读图分析能力。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流经A 处的河流为时令河。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

73.对该地区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多东南少 B.南多北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均匀分布

74.若A 地区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最.不.可能的是( ) A.水源充足 B.

资源开发 C.交通便利 D.地势高峻

75.A 地区农业生产应注意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河流污染 D.人口增长过快

【答案】 73.A 74.D 75.A 【解析】 试题分析:

73.此地人口持续增长,判断单位面积的人口等密度线不断增加,故在图中看出,1990年时的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不断向外围发展,肯定在此线内部人口分布密集,根据图中等人口密度线的分布和变化,判断人口集中分布在西北,故A 正确。

74.若A 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说明A 地适宜人类居住的条件好于周边,结合四个选项,地势高峻不利于人类居住,故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地势高峻。

75.读题可知A 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区,易出现荒漠化现象,故A 正确。

考点:人口的空间分布,等值线判读,土地荒漠化。

人口现住地与出生地之间的分离,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右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76.武汉市终身人口迁移主要来自( ) A .西南地医 B .华东地区 C .北方地区 D .周边省区

77.安徽、河南两省迁往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程度差异 B .地域开放程度差异

C .人口迁出数量差异

D .与沿海发达地区远近差异

【答案】 76.D 77.D 【解析】 试题分析:

76.从图中可以看出,迁往武汉市的人口主要来自河南、湖南、四川,其次是浙江、江西、江苏等省,主要来自湖北周边省区。

77.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人口由经济较落后地区向较发达地区迁移,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安徽距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近,因此人口主要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迁往武汉的相对较少。

考点:人口迁移的原因

78.读某地区不同时期“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其中虚线和实线表示不同时期,图中反应了( )

A .虚线表示的时期科技比实线表示的时期发达

B .实线表示的时期科技比虚线表示的时期发达

C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D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图中虚线的生活质量高,人口规模大。说明虚线表示的时期科技比实线表示的时期发达,A 对,B 错。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前期呈正相关关系,超过最佳人口规模,则呈负相关关系,C 、D 错。

考点: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最佳人口规模。

下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人口迁移情况,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79.在10km

范围内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大的迁移类型是( ) A .移民 B .非农业职业 C .农业或家务职业 D .政府或管理职业 80.关于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只能逐级流向高一等级城市 B .中小城市对乡村人口的引力相同

C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只能由农村流向城市

D .向城市迁移的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职业

【答案】 79.A 80.D 【解析】 试题分析:

79.读图,根据图例,在10km 范围内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大的迁移类型是移民,达70%,A 对。其它类型占比例较小,B 、C 、D 错。

80.读图,根据右图中箭头方向,人口也有向低一级流动的,A 错。中小城市对乡村人口的引力是不相同的,B 错。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主要由农村流向城市,也有少数城市人口流向农村,C 错。向城市迁移的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职业,D 对。

考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方向。

下表为浙江省第五次(2000年)和第六次(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比较表。表中人口为常住人口,其中 2010 年全省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 1182 . 40 万。读表回答下列题。

81.由材料可知,浙江省2000年至2010 年(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增高,人口增长较快

B .人口出生率增高,老龄化速度减缓

C .农村人口大量外迁,导致农村人口减少

D .省外年轻人口大量迁人,人口总量增幅较大

82.下列因素中,对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最小的是( ) A .生产力水平 B.宗教信仰 C.人口迁移 D.国家政策

【答案】 81.D 82.B 【解析】 试题分析:

81.分析表中数据,2000年至2010 年,少年儿童比例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出生率下降;农村人口减少,是因为城市化,浙江省经济较发达,就业机会多,外迁人口少,省外年轻人口大量迁人,人口总量增幅较大。故选D 。

82. 对浙江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因素直接与人口迁移有关,外来人口迁入,是因为改革开放,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生产力水平较高。与宗教信仰没什么关系。故选B 。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题。

83.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4.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答案】 83.C 84.D 【解析】 试题分析:

83.人口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时就是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读图可知,在③时期人口迁移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为0,以后之和大于0。故选C 。

84.乙地区到③时期以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为正值,人口数量一直是增长,③时期以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为负值,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到⑤时期才开始增长。所以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⑤时期人口最少。故

第31页共64页◎第32页共64页

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

85.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则人口总数持续增长。图中纵轴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可能②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不能表示出生率,A错。②到③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0,人口总数不

断增加,B对。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变化幅度不是最小,最小时是0,C错。③以后,一直到

⑤时期,人口总数一直在减少,D错。

考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变化特征。

86.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份、性别结构示意图,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

城市是()

A.abc

B.acd

C.abd

D.bc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a图老年人口占比例太大,劳动力不足,一般是迁出劳动力人口过多。b图2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比例

大,主要是求学造成的人口迁移,可能是大学城。c图人口年龄、性别结构没有明显人口迁移。 d图男性劳

动力人口增长太快,应是男性务工人员迁入。所以C对。

考点: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87.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

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标志

着“单独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图。最有可能

首先实施“单独两胎”政策的省(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读图,四地中0-14岁人口占比重最低的是丙地,65岁以上人口占比重最高,说明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人口老龄化最严重。两图相比,丙地0-14岁人口占比重继续降低,所以最可能先实施“单独两胎”政策,C

对。甲、乙、丁的0-14岁人口占比重较高,老龄人口占比重较低,可能晚实施,A、B、D错。

考点: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原因。

下表为2010年世界最大移民接收国和输出国人口迁移数量(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8.根据上表,世界人口的主要接收国()

A.多为发展中国家

B.多为发达国家

C.均为东半球国家

D.均为西半球国家

89.菲佣是指来自菲律宾的家政服务人员。菲佣有文化、懂英语,素有“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之美誉。中

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是菲佣的主要分布地。影响菲佣迁往上述各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语言优势

B.文化水平高

C.经济差异

D.国家政策优势

【答案】

88.B

89.C

【解析】

试题分析:

88.根据表格分析,世界人口接收国主要有美国、俄罗斯、德国,都是发达国家,B对,A错。美国位于西半

球,俄罗斯、德国位于东半球,C、D错。

89.根据材料,菲佣的素质高,文化水平高,懂英语。作为家政服务人员,到各地工作属于人口迁移。懂英

语,有文化,交流方便,可以算优势,但不是人口迁移的原因,A、B错。政策优势也不是人口迁移最主要因

素,D错。这种人口迁移是自发性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是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造成的,C对。

考点: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

90.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 国属于________国家,B 国属于________国家。A 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B 国家属于________。(4分)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 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分析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的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完成下表内容。(4分)

(4)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2分)

A 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发达

发展中 现代型 传统型(4分) (2)人口老龄化严重 少年儿童比重过大(4分) (3)(4分)

(4

)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A 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5%,老龄化现象严重,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比较低,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属于发达国家;B 国0-14岁人口比重接近40%,出生率较高,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属于发展中国家。

(2)A 国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比重过大,老龄化现象严重;B 国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过大。 (3)人口老龄化会导致人口增长缓慢,继而引起社会负担过重,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少年儿童比重过大,会导致人口增长迅速,继而造成人均资源减少,教育,就业压力大等社会问题。 (4)A 国应鼓励生育,增加人口出生率;B 国应限制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 考点:人口数量变化。

下面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13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91.对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 A.技术指向型工业大量迁入 B.该地服役军人多

C.该地女性人口出生率低且大量迁出

D.夏季到该地旅游度假人数多

92.该国是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图中所示乙地非常适合种植茶树。然而,采茶业却并未成为该地的农业生产部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现代科技

B.劳动力

C.交通

D.市场

【答案】 91.B 92.B 【解析】 试题分析:

91. 由图可知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的突出特征是20~40岁男性人口比重较大,女性的年龄结构符合自然变化特征,分析原因应该大量青壮年男性大量迁入。技术指向型工业的大量迁入不会造成性别上的很大差异,故A 不合理;服役军人是青壮年男性集中迁入的现象,而且不会出现社会自然调节缩小男女性别差距,造成该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表现为20—40岁男性人口比重较大,所以说其原因可能是该地服役军人多,B 合理;女性人口出生率大大低于男性的现象在现实中几乎不会出现,C 不合理;夏季到该地旅游不属于人口迁移,不会引起人口性别比例变化,D 错,故本题选B 。

92. 甲国科技水平从世界范围来看是很高的,A 错;茶叶生产是一个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劳动力人口较多,且工资相对不高,而美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相对较少,B 正确;从乙地地理位置来看,交通非常便利,C 错;该国是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说明市场需求量大,但仍成为主要农业生产部门,D 错,故本题选B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农业区位因素。 读下图“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回答第下列各题。

第35页 共64页 ◎ 第36页 共64页

93.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 )

A.2012年

B.2010年

C.2000年

D.1995年

94.我国于2013

年底推出了“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①出生率趋于回升;②老龄化程度降低;③死亡率趋于上升;④公共资源压力增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93.B 94.C 【解析】 试题分析:

93.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据图可知:左侧分别是全国和黑龙江的人口死亡率,右侧分别是黑龙江与全国的人口出生率。可以计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黑龙江与全国同期的差异大小。 1995年相差2.6,2000年相差3.6,2010年相差2.4,2012年相差3.6,故2010年相差最小,故本题选B 。

94.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增多,导致出生率回升,①正确;老年人口比重下降,②正确;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和医疗水平提高,死亡率会下降,③错;人口总量增加,公共资源的压力增大,④正确,故本题选C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 读下图回答各题。

95.图中的几个省区中,期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 A .上海 B .北京 C .西藏 D .宁夏

96.图中的几个省区中,年自然增长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A .北京 B .宁夏 C .西藏 D .江苏

【答案】 95.A 96.D 【解析】 试题分析:

95.死亡率等于出生率减去自然增长率,读图可知,图中两条曲线之间的距离即为死亡率,而此时图中两者之间距离最大的为上海,故上海死亡率最高,故选A.

96.年自然增长人口数量等于人口总数乘以人口自然增长率。读图可知,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宁夏、西藏、江苏、北京,而宁夏人口500多万,西藏400多万,江苏7000多万,而北京此时自然增长率为零,故A 错;西藏、宁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江苏为0.1%,通过计算可知江苏年自然增长人口数量最多,故D 对。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7.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 .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 .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 .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98.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 A .尼日利亚 B .韩国 C .澳大利亚 D

.美国

【答案】 97.B 98.A 【解析】 试题分析:

97.仔细读图,①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A 错;②到③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降低,但仍为正值,人口总数不断增加,B 对;④时期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下降转为上升,人口变化幅度较大,C 错;③与⑤时期相比,自然增长率都为0%,但人口总数肯定不相等,D 错。答案选B 。

98.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非常高,该人口增长特点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A 对。答案选A 。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判读与分析。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99.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 A .美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德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日本—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100.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 ②劳动力严重不足 ③人口增长过快 ④人口总量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 99.B 100.C 【解析】 试题分析:

99.仔细读取表格中的信息,美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A 错;德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对;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 错;日本—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

然增长率,D 错。答案选B 。

100.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总量大。答案选C 。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人口增长状况和人口问题。

101.据表,21世纪上半叶世界人口迁移的突出特点是( ) A .由东半球国家迁入西半球国家 B .由北半球国家迁入国家南半球 C .由发展中国家迁入发达国家 D .由内陆国家迁入沿海国家

102.形成上述人口迁移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环境灾难 B .经济差异 C .政治迫害 D .种族歧视

103.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减少迁出国的就业机会

B .增加迁入国的劳动力数量

C .加剧迁入国的人地矛盾

D .缓解迁出国的资源环境压力

【答案】 101.C 102.B 103.A 【解析】 试题分析:

101.仔细分析表格信息看,中国、墨西哥、印度等迁出的国家均是发展中国家,美国、德国、加拿大等迁入国家均为发达国家,因此,21世纪上半叶世界人口迁移的突出特点是由发展中国家迁入发达国家。答案选C 。 102.人口由发展中国家迁入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差异。答案选B 。

103.人口由发展中国家迁入发达国家,会增加迁入国的劳动力数量,B 对;会加剧迁入国的人地矛盾,C 对;会缓解迁出国的资源环境压力,D 对;但不会减少迁出国的就业机会,A 错。答案选A 。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和影响。 二、双选题(题型注释)

第39页 共64页 ◎ 第40页 共64页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三、填空题(题型注释)

104.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950~201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

(2)与F 城相比,E 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b 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 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 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出现。 【答案】

(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2)公路

(3)①;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地价上涨。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a 中有城市数量、城市等级的变化,说明城市数量、用地规模都在增加;图b 反映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2)与F 城相比,E 城位于公路的枢纽处,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使得E 城市规模从小到大。 (3)G 城市在1950年时就是大城市,①线能反映G 城人口变化特点。图中信息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G 城人口数量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是大城市出现了“城市病”,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状况明显,地价上涨的环境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发展的表现、标志、影响因素及城市化问题。

105.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A 表示__________国家,B 表示___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2)A 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B 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 (3)从平均年龄来看,

A 类国家平均年龄较______,

B 国较_______。 (4)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A 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发达;发展中。 (2)现代型;过渡型。 (3

)大(高);小(低或者轻)。

(4)A

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B 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A 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高,出现了人口老龄化,最可能在发达国家;B 国家0-14岁人口比例高,人口增长迅速,最可能是发展中国家。

(2)根据上题的分析,A 国家为发达国家,出现了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模式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B 类国家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 (3)仔细读图,即可判断出A 类国家平均年龄较大,B 国较小。

(4)A 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高,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需要鼓励生育,接纳移民。而B 国0-14岁人口比例高,人口增长迅速,需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考点:本题考查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增长模式、人口问题和解决措施。 四、判断题(题型注释)

五、综合题(题型注释)

106.读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简图和贝加尔湖构造断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贝加尔湖成因。(2分) (2)说明西伯利亚地区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6分)

(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示材料分析原因。(2分)

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试题. 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世界某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据此回答1~3题。 1.A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 A.北美 B.欧洲西部 C.澳大利亚 D.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2.影响B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很高 B.人口受教育水平很高 C.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D.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3.C区域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新增人口过多 B.老年人口过多 C.劳动力素质低 D.劳动力过剩 下图为“印度东部沿海某城市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4题。

) 4.若该城市需布局一大型火力发电厂,其最佳区位是( .④D.② B C.③.① A ) .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是因为5( .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A - 2 - 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 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 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 6.在人口增长模式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7~8题。 7.图中a、b、c、d、e五区域中,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 A.a、b B.c、d C.d、e D.b、e 8.和欧洲相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最突出优势是( ) A.这里的各个环节大都由机器作业 B.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C.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 D.科技发达,政府投入较多 下图为人口相等的四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据图回答下面9~10题。 下图是“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a、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读图,完成20~21题。 .在阶段Ⅰ,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9 - 3 - .科技水平.原材料.劳动力 C D A.市场 B .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10 .原材料 B.市场 C.科技水平 DA.劳动力 题。读下图,回答11~12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二第四章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工厂宜接近原料产地的是 A.甘蔗制糖厂 B.家具厂 C.服装加工厂 D.面包厂 2.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 化 工 厂公 路河 流 及 流 向D A B C 居 民 区 3.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原因是 A.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B.政策的影响 C.煤炭丰富 D.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4.关于工业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汽车厂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工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B.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独立完成的 C.甜菜制糖厂与钢铁厂间存在着生产联系 D.有些工厂为了共同利用资金、技术形成空间联系 5.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C.降低运输费用 D.增大能源消耗 6.下列哪些城市由于工业地域扩展而形成 A.天津 B.成都 C.马鞍山 D.济南 7.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应靠近钢铁厂的是 A.化纤厂 B.机床厂 C.石油厂 D.食品厂 8.德国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 A.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钢铁生产总量过剩 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D.生产结构较为单一 9.新兴工业区是在传统工业区开始走向衰落的同时出现的,它首先形成于 A.传统工业集中的大城市 B.传统工业相对较少的小城市

C.乡村地区 D.发展中国家 10.下列工业部门属高技术工业的是 A.电子工业、化学工业 B.半导体工业、核工业 C.遗传工程、汽车工业 D.航天工业、造船工业 11.旧金山附近的“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新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 件是 A.科技力量强 B.环境优美 C.军事订货多 D.高速交通方便 12.鲁尔区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 A.就近获得从国外港口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将工业废水、废渣排入海洋 C.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口的进口的铁矿石 D.便于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13.“硅谷”的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克萨斯,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这是因为 ①新厂址地理位置更安全②新厂址交通更便捷③“硅谷”的土地被使用殆尽④“硅谷”的劳动力价格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4.炼钢厂与轧钢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A.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B.信息联系 C.生产上的投入一产出联系D.非物质联系 15.“第三意大利”分布在A.意大利北部 B.意大利东北部和南部 C.意大利南部D.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 下表为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过程中每炼1吨钢所需原料、燃料的变化资料。据表完成16~17题。 16.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 A.原料地 B.燃料地 C.销售市场 D.交通枢纽 17.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若考虑经济效益,在布局上选择下图中哪一点最适宜

高一地理 必修二第一次月考(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右面某四国人口构成示意图,回答1~2题。 1.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是( b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最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a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右图图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图。据此回答3~5题。 3.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是 A .印度 B .古巴 C .新西兰 D .中国 4.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 A .政府人口调控政策力度大 B .政局动荡,长期战乱 C .3年自然灾害,饥荒严重 D .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 5.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d ) A .甲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 、.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 C .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 D .目前甲国人口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 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据此回答5-6题。 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 c )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城市化速度快 6.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 ( d )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 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 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7~8题。 自然增长 国际净迁移 自然增长 国际净迁移 国内净迁移 国内净迁移 总人口增长 总人口增长 1981~1990 1991~2000 0 2 3 1 4 -3 -1 -2 0 2 3 1 4 -3 -1 -2 人口年变化率%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题。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A.16.7% B.14.3% C.0.9% D.1 读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完成2~3题。 2.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原始型 B.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C.1900—195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3.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 A.出生率的下降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D.自然增长率的上升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37 053万,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年均增长0.57%。读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统计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②十年间,人口出生率下降③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迁移④十年间,人口增长速度趋于缓慢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5.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②每年净增人口多③人口老龄化明显④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读中国总和生育率变化曲线图,完成6~7题。 6.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的推进B.城乡人口迁移 C.人口老龄化D.国家人口政策 7.如果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 A.人口素质下降B.就业压力加大 C.人口老龄化D.劳动力成本下降 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种年龄结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完成第8题。 8.图中①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70% 鼓励生育B.60% 计划生育 C.15% 采取移民政策D.30% 鼓励人员出国 下图示意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读图,完成9~10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综合试题(卷)新版

涡阳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检测 地 理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是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市人口数量持续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2.该城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A .传统型 B .原始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HD 指数是用来评价区域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协调程度,HD<0.30为协调状态,0.30~0.55为不协调状态。“十五”以来,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增长率超过3%(每年常住人口净增加60万人以上),提前10多年突破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1800万人口的目标。下图甲为“北京市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乙为“北京市经济—人口分布协调偏离指数(HD)变化趋势”。据此回答3~5题。 3. 北京市近年来HD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 B. 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降低很快 C. 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 D. 城市地下空间的广泛使用 4. 图甲中北京市人口分布对北京市区所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 ②荒漠化 ③交通拥堵 ④住房困难 ⑤环境污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①②⑤ 5. 为解决北京市人口分布所产生的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凝聚中心城区的商业、教育、卫生等功能 1270 1290 1310 1330 1350 万人 自然增长率 -1 -2 -3 人口数量 自然增长率 %

B. 在周边城镇新区均衡配置教育和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 C. 促进城市内部各区域产业均衡发展 D. 加快利润较高的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 12~14℃。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根据所给材料,回答6~7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月份403020 10 -10-20 气温(℃) 甲乙 6.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 ( ) A .3月 B .5月 C .11月 D .9月 7.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 ) A .病虫害少 B . 离市场近 C .水源丰富 D .上市较迟 下图是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苹果能在特殊产地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A .水分 B .地形 C .技术 D .劳动力 9.下列地区最适宜建苹果果汁厂的是 A .黑龙江 B .云南 C .山东 D .海南岛 区位基尼系数反映了经济活动在地理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基尼系数越大,产业的集聚度越高。读表回答10~11题: 中国部分制造业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 10.影响食品加工行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 .技术 B .市场 C .原料 D .劳动力 11.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专用设备制造业处于低端集聚水平 B .产业集聚度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 C .食品加工业产业集聚度下降 D .石油化工业比食品加工业分布更均匀 行业 年份 1994 1996 2000 2003 2005 食品加工业 0.032 0.049 0.033 0.111 0.169 烟草加工业 0.427 0.428 0.44 0.41 0.449 石油化工及炼焦业 0.128 0.162 0.135 0.194 0.233 专用设备制造业 0.046 0.042 0.033 0.045 0.013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练习题-普通用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 中巴两国日前正在讨论修建连接新疆和巴基斯坦的铁路,起点为中国的喀什,终点为巴基斯坦港口城市瓜德尔。该铁路修建后,我国进口石油大部分将不再经过马六甲海峡。下图为中巴铁路模拟线路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1.影响中巴铁路修建的最不利因素是() A. 科技水平低 B. 地形条件复杂 C. 跨越众多河流 D. 资金不足 2.该铁路线的建设意义不包括() A. 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 B. 为我国石油进口提供安全保障 C. 扩大瓜达尔港的经济腹地 D. 降低我国东部地区的石油进口成本 商合杭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河南省商丘市、安徽省合肥市与浙江省杭州市的高速铁路,2020年6月28日商合杭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运行速度350千米/小时。如图是商合杭高铁路线和主要车站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3.商合杭高铁() A. 跨越我国地势二、三阶梯 B. 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 C. 穿越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区 D. 沟通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 4.商合杭高铁建设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 地质灾害多 B. 河湖多 C. 风力较大 D. 地势起伏大 5.商合杭高铁的建设有利于() ①商丘市成为北方物流中心 ②长三角产业向中部转移 ③江南水乡旅游业的发展 ④增加公路运输的货运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下列有关甲地商业网点特征的叙述与甲地自然条件不符的是( ) A. 密度小、规模小 B. 组织形式为固定与流动相结合 C. 沿河谷呈带状分布 D. 商业街、商业小区较多 7.甲地农产品的品质优于乙地,但销售量不如乙地,其主要原因是甲地( ) A. 农产品加工技术落后 B. 农药使用量大 C. 交通运输不便 D. 商品品牌意识差 根据《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考虑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德州市将中心城区商业中心划分为3个等级:市级商业中心、片区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特别是规划建设“一主两副”三大市级商业中心。其中“一主”指新湖商业主中心,“两副”指新城商业副中心和科技城商业副中心。下图示意山东德州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新湖商业主中心的区位优势是() A. 商业历史悠久,商场店铺多 B. 临近铁路线,商品流通快捷 C. 位于城市中心,辐射范围广 D. 交通通达度高,人口流量大 9.图中甲地带附近未布局商业中心,说明该地带最可能为() A. 绿化带 B. 农田 C. 河流 D. 交通干线

高中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08级地理模块测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区域划分的基础是 ( ) A.区域差异 B.区域面积 C.区域竞争力 D.区域内的人地关系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2~4题 2.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 ( )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D.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 3.三个地带比较 ( ) A.①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③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C.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4.为了加强三个地带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发展类型是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严重污染型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5~6题 5.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6.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7.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的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8.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 “新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秋季)于2006年7月21日~24日在昆明举行,会议就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作为核心,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据此回答9~10题。 9.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主要表现为 A.农药化肥的使用 B.暴雨洪涝 C.土地沙化 D.矿物燃料的使用 10.下列关于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扩大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的种植面积②建立健全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③增加农产品的进口④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重视农业技术开发与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林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 )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B.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和三江平原 C.江南丘陵和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和鄂尔多斯高原、 三峡工程是我国跨世纪的主要工程之一,据此回答12~14题。 12.长江三峡工程坝址位于 ( ) A.巫峡三斗坪湖北省 B.西陵峡三斗坪湖北省 C.瞿塘峡三斗坪重庆市 D.西陵峡南津关重庆市 13.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000万~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多吨、二氧化硫200万砘、一氧化碳1万吨、氮氧化物37万吨,同时还可以减少废水、废渣的排 放,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有利于 ( ) ①减轻温室效应②减少“白色污染”③防止土地沙漠化④减少水污染⑤减少酸雨⑥减少长江下游的水患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14.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 ( ) A.长江流域 B.长江上游 C.长江中下游 D.长江中游 读下图,回答15~17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测试题

必修二1-2章练习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 2.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数量 3.人口的出生率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 A.人口数量B.育龄妇女比重 C.人口年龄结构D.风俗习惯 4.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减少B.战争没有 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D.农业的发展 5.受产业革命影响产生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极低”模式 B.“高——高——较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据统计,我国西部有的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也十分严重,这一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6.一些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更好B.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 C.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更多改善D.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 7.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拉动农村消费 B.老龄劳动力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C.农村地区瞻养费用提高,农业投入受牵制 D.有利于促进城市郊区化 8.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是() A.控制农村青年劳动力外流,提高年轻人比例 B.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 C.增加老年劳动力就业岗位,让他们发挥余热

D.实行土地保障、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相结合 9.底座收缩明显的“人口金字塔”图表明() A.少年儿童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缩减 B.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缩减 C.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扩大 D.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扩大 10.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连续呈现负增长的是() A.俄罗斯、美国B.巴西、古巴 C.意大利、匈牙利D.日本、中国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不相同的 B.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都相同 C.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决定了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D.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有很多共同之处 12.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①③D.②③① 13.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 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 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14.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了移居东南亚 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 15.关于三峡库区的移民,正确的叙述是() A.移民的原因是因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环境承载量小

高一必修二地理试题含答案新编

高一必修二地理试题含 答案新编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高一必修二地理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の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温馨提示: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1.目前,中国の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 A.传统型阶段 B.现代型阶段 C.原始型阶段 D.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の过度型阶段2.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の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の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の学习、医疗条件 3.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①靠近交通干道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降低生产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关于人口合理容量の叙述,正确の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の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の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5.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进程の叙述,正确の有() ①大城市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 ②小城镇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大城市③大城市不断出现,引起世人注目の是特大城市の发展④城市内建筑物趋向高大稠密,而城市用地规模基本没有变化

A.①③ B.② ④ C.①④ D.②③ 6.下列有关城市内の商业中心の叙述,正确の是() A.城市の商业中心往往是政府组织形成の B.城市の商业中心都形成在城市の中心位置处 C.城市の商业中心都是以居民密集点为中心而建の D.商业小区应建在居民住宅区内 7.下列各组工业部门,应尽量靠近市场の一组是() A.家具制造石油加工啤酒制造B.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精密仪器制造C.食品加工电解铝工业电子工业D.啤酒制造水果罐头厂时装业 8.工业区位选择受原料产地の制约性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の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求下降 9.图8所示聚落空间形态变化の主要原 因是() A.内河航运和公路运输の发展 B.工业生产和金融贸易の发展 C.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の变化 D.城市管理方式和环保の要求 10. 社会经济の发展推动着城市化进 程,“世界城市化水平趋势图”表明21 世纪:() A.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 进程更快 B.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高于世 界平均水平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 展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更高,发展 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更快 11.随着“网购”の兴起,商品の流通量不 断增加。这促进了() 世界城市化水平趋势图 发达国家 世界平 均 发展中国家 城 市 化 水 平 ( % ) 20 80 60 40 100 1960 1980 2000 2020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下图为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根据人口发展过程的特点,将人口增长划分为以下阶段。认真分析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A曲线表示(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2.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图中C曲线表示的是( ) A.死亡率 B.出生率 C.自然增长率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3.“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不同,人口增长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 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D.地势平坦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4.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 ) 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B.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 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 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据此回答5~6题。 5.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6.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7.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八达岭长城,这种现象属于人口迁移B.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人口有向西部和南部移动的趋势 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有益无害 D.人口迁移对迁入地有益无害 8.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期末试题

高一下学期联考地理试题(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图”,完成l~3题。 1.阶段(1)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2.阶段(2)世界总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A.缓慢增长 B.迅速增长 C.迅速减少 D.保持不变 3.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阶段(1)B.阶段(2)C.阶段(3)D.阶段(2)和(3) 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对外开放程度 5.全球人口数量变动,主要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迁移 D.人口自然增长率 读美国轮廓图,回答6~7题。 6.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混合农业

7.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先进的科技B.便利的交通运输 C.廉价的劳动力 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 8.交通运输线路的建设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唯一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9.下列工业部门属于原料导向型的是 A.糕点加工B.炼铝厂C.制糖厂D.飞机制造 如图所示,忻州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且粮食、蔬菜和养猪的产值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回答10~12题。 10.该村的农业生产方式属于____农业地域类型 A.季风水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11.该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主要改善 A.地形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12.最终决定该种农业生产数量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气候 C.地形 D.土壤 13.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卷汇总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26题*2分=5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图 1 “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 1 ~ 3 题。 1 .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 B .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 C .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 D .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 3 .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 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是() A. 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获取资源的数量,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 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 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读“不同城市间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回答5--7题。 图2 5.符合图2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 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C.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6.引发图2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7.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均有大量人口迁入的是 ( ) A.西欧 B.北美 C.大洋洲 D.拉丁美洲 8.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图4回答9--10题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计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 的,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大洲是B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2.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A A.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 3.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0多千米),读图回答4—5题。 4.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D) A.绿色用地B.工业用地C.交通用地D.商业用地 5.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新建住宅区应选在D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6.划分城市等级的主要依据是D A.城市的人均收入B.城市的建筑特色 C.城市的布局形式D.城市的服务范围 7.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D A.人口迁移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 8.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B A.地形条件B.光热条件C.土壤条件D.市场条件 9.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C A.江淮地区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10.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其原因是B 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C.大城市周围劳动力充足 D.大城市周围土地租金低 11.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因素是C A.地质灾害B.寒潮侵袭C.水旱灾害D.台风侵袭 12.从2000年开始,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落户,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B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交通运输D.劳动力低廉 13.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先后进入我国汽车工业,这种现象反映了D A.世界汽车工业生产更趋于集聚B.汽车工业需大量劳动力投入 C.汽车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集中D.跨国公司需寻找最优区位 14.与新兴工业相比,传统工业的明显特点是C ①企业以中小型为主②工业集中分布 ③工业分散布局④技术高度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地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二综合测试题 一、单选题(30分,每题1.5分) 下图为某地区城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甲、乙、丙、丁四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2.据图可以总结出,在一定的范围内: A.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低,分布密度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服务种类越齐全 3.下列部门中,丙和丁最可能不共同具备的是: A.CBD B.三甲医院C.五星级饭店D.家用电器销售 柠檬性喜温暖、耐阴、怕热、不耐寒,因此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2002年以来,重庆市万州区对柠檬产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柠檬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然而,与其他地区柠檬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州区太龙镇自2017年以来,柠檬严重滞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2017年以来,万州区太龙镇柠檬严重滞销的原因最可能是 A.市场需求减少B.物流业发达 C.劳动力成本高D.交通不便 5.可促进重庆万州柠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扩大柠檬种植面积B.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引进其他农产品,实现多种经营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国家计划将北京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等非首都功能逐步移迁到雄安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成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在于( ) A.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B.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C.缓解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 D.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7.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 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的原因是( ) ①发展空间充裕②现有开发程度较低③生态环境优良④水资源极其丰富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北京交通压力得以缓解B.北京政治中心地位下降 C.雄安新区迁入人口增多D.白洋淀湿地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和保护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省多地农村涌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并引入“互联网+”形成新的运营模式。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9.关于浙江省出现的农特基地运营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A.依赖信息联系 B.增加销售环节 C.增加产品库存 D.增加销售成本 10.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 ①提高人口迁出率②加快城镇化进程③加快 交通运输建设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读“稻田养蟹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1949年~200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情况图”,完成1~3题。 1.据图判断我国在1949年~1990年之间人口增长特点是() A.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B.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C.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D.出生率极高、死亡率极高、自然增长率极低 2.自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加快 B.未成年人比重不断加大 C.青壮年比重不断降低D.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 3.应对我国人口这一变化特点的可行对策是() A.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B.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C.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D.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 4.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 5.Y国可能位于()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 6.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条件B.气候条件C.历史条件D.地形条件 读“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某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密度之比)及20世纪末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7~9题。

7.影响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对外开放程度B.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D.资源的丰歉程度 8.图示区域单位面积环境人口承载力最大的省区是() A.四川B.福建 C.湖南D.广东 9.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B.人口分布差异 C.自然环境差异D.消费水平差异 读“某城市体系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河 流 D.资源 11.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交 通 D.市场 12、下面四幅城市规划示意图,布局不合理的是() A.①②B.② C.①③ ④ D.①②③④ 图2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13~14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综合练习题知识分享

新课标高一地理同步测试—人口的变化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1999年10月12日被联合国定为()A.50亿人口日B.60亿人口日C.70亿人口日D.80亿人口日 2.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指标的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生育率 3.下列关于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B.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特点相同C.19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D.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平衡的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请读图1回答4~5题。 4.(图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 D.60% 5.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根据图2回答下列6~7题 6.(图2)图中所示a国家可能是() A.印度B.新加坡C.美国D.德国 7.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8.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模式中,“原始型”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总的来说,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C.美国人口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D.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 9.若某城市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0.62%,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B.传统型C.现代型D.以上都不是 10.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广东省人口数量增长高于全国其他省区,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死亡率低C.人口自然增长快D.人口迁移造成的11.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A.山东的大学生毕业后由长沙到北京工作B.中国的学者到美国进行学习访问C.华裔科学家回国探亲D.国庆节到外地休假 自然环境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据此回答12—13题。 12.影响美国第四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耕地充足,土地生产力潜力大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13.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善 读“四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示意图3”,回答14~15题 14.图中与①②③④曲线排序相应的一组国家是()A.瑞典、墨西哥、日本、中国 B.瑞典、日本、中国、墨西哥 C.中国、墨西哥、日本、瑞典 D.日本、瑞典、墨西哥、中国 15.有关四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瑞典是北欧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人口年龄结构呈 老年型 B.墨西哥属于北美洲,二战后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加 剧 C.中国20世纪70年代控制人口增长数量,目前我国 没有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D.日本是工业发达国家,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16.影响当今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土壤的肥力状况C.经济因素D.宗教因素 17.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是永远不变的 C.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D.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18.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理容量就是人口容量 B.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 C.人口合理容量是是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D.人口的合理容量就是目前世界上的人口规模 19.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A.科技发展水平B.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C.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D.资源 20.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A.比现在小得多B.比现在大得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 21.目前上海面临的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A.卫星城镇人口比重大B.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赡养照顾众多老人负担过重 C.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高峰压力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