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婉转地叫.

2窥谷忘反:“反”通“返”,归,还,返回。

3具答之。“具”通“俱”,完全,详尽.

4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5谨食之“食”通“饲”,喂养.

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7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8发闾左者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適”通“谪”,因获罪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9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

10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11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二、古今异义

1一百许里古:用在数词之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左右、上下、大约

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2鸢飞戾天者古:至,到达今:罪过,乖张

3经纶世务者古:治理,筹划今: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古:鲜艳美丽。今:食物新鲜,味道好。

5欲穷其林。古: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尽头/今:资财缺乏(古时用“贫”)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7问所从来。古:从哪里来。今:从过去到现在。

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2)绝境——古: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9无论魏晋。无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无条件关系的连词。

10辞去。古:离开今:跟“来”相反

11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12既出,得其船。古;副词,已经,以后今:既然,后面常与“就”相连

13便扶向路。古:沿着,顺着。今:扶持。

14诣太守,说如此。古:像这样,即进出桃花源的全部情况。今:这样。

15闻之,欣然规往。

闻——古:听说。今:用鼻子嗅规——古:打算。今:规则,成例。

16汪然出涕古:眼泪今:鼻涕,鼻子里分泌的液体.

17则久已病矣古:困苦不堪今:疾病.

18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古:处处,到处今:常常

19虽鸡狗不得宁焉古:即使今:虽然,连词.

20以尽吾齿古:年龄今:牙齿.

21谪守巴陵郡古:做州郡的长官今:看护,把守

22增其旧制古:规模今:多指制度

23气象万千古:景象今;多指有关大气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24前人之述备矣古:完全,详尽今:准备

25薄暮冥冥古:迫近今:多指不厚的,浅显的

26则有去国怀乡去古:离开今:由某地到某地

国古:国都今:多指国家

27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景观

28波澜不惊古:起,动今:指受惊吓

29沙鸥翔集古:栖止,鸟停息在树上今:多指集市、聚集、集合等

30而或长烟一空古:消散今:指天空,某处没有某事物等

3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古:曾经今:品尝

心古:多指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今:多指心脏

32微斯人古:无,没有今:细小,小的

33伛偻提携古:搀扶,带领今:多指提拔

34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古义:有的人今义:或者,也许

3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豪杰:古义: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会计:古义:聚会商议今义:管理财务计算的人

36旦日,卒中往往语往往:古义:处处今义:常常

三、词类活用

1风烟俱净——净:形容词—动词,消净,散净。

2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状语,向东或向西。

3负势竞上——上:名词—状语,向上

4互相轩邈

轩、邈:形容词—动词,比高/比远(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 动词—名词,急流的水。奔:动词—名词,飞奔的马

6渔人甚异之渔:动词,捕鱼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7复前行前:名词-状语向前

8欲穷其林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9才通人通:使动用法使……通过

10此中人语云语:名词—动词告诉

11处处志之志:名词-动词用符号做标记

12腊之以为饵腊:名词—动词,把蛇晾干

13可以已大风已:使动用法,使……离去,这里指治好(病)。

14岁赋其二岁:名词—状语,每年

15君将哀而生之乎生:使动用法,使……活下去

16 乡邻之生日蹙日:名词—状语,一天天地

17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动词—名词出:(出产的)入:收入的

18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动词,做……太守

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形容词—状语,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20山行六七里山:名—状语,在山上(间)

21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起名字,命名。

2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23弈者胜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2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25大楚兴,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26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27尉果笞广笞:用鞭、杖打。

28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看

29夜篝火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篝火:名词用作动词,燃起篝火

30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捕鱼用的网,这里是“捕捞”的意思,与

“所”一起作“鱼”的定语

31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32忿恚尉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四、一词多义

1绝:①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独一无二

②猿则百叫无绝绝:停,断

2百:①一百许里许:用在数词之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左右、上下、大约" ②猿则百叫无绝许:数词,极言其多

3上:①负势竞上上:名词-状语,向上

②横柯上蔽上:上面

4直:①直视无碍直:一直②争高直指直:笔直地

5为: ①捕鱼为业为: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对,向

③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介词,给

6舍: ①便舍船舍:舍弃,抛开,这里是"离开"的意思。(动词)

②屋舍俨然舍:房屋(名词)

7乃: ①见渔人,乃大惊乃:是,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

②乃不知有汉乃:竟,表示出乎意料。

8志①处处志之志:名词-动词用符号做标记

②寻向所志志:做的标记(名词)

9寻①寻向所志寻:寻找②寻病终寻:不久

10是①吾祖死于是(代词,指捕蛇这件事)

②自吾氏三世居是乡(指示代词,这个,指“永州之野”)

③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代词,指上句之“犯死”)

④吾尝疑乎是(代词,指“苛政猛于虎”这句话)

⑤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指示代词,这种)

11为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动词——作,制成)

②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向吾不为斯役(动词——做,干)

③故为之说(动词——写)

12已①可以已大风 [已:使动用法,使……离去,这里指治好(病)。]

②则久已病矣/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已经)

13赋①岁赋其二(征收、敛取)②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租赋)

14疠①可以已……瘘、疠(恶疮)②呼嘘毒疠(疫病,疫气)

15入①当其租入(交纳)②竭其庐之入(收入的)

16岁①岁赋其二(名词—状语,每年)

②积于今六十岁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年,名词)

17甚①貌若甚戚者(很)②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厉害)

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比,超过)

18若①貌若甚戚者/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②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好像)

③若毒之乎(你)④更若役,复若赋(你的)

19毒①若毒之乎/又安敢毒耶(怨恨、憎恨)②呼嘘毒疠(有毒的)

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毒害)

20生①君将哀而生之乎(使动用法,使……活下去)

②而乡邻之生日蹙(生活)

21食①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吃)②谨食之(通“饲”,喂养)

22观①今以蒋氏观之(看)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考察)

23之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募有能捕之者/永之人争奔走焉/ 吾斯役之不幸/乡邻之生日蹙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之:的

②代词。(代人,他)(代自己,我)(代事)(代物,蛇)(代话语)

(1)无御之者之:指被毒蛇咬后的伤毒

(2)腊之以为饵/太医以王命聚之之:指这种蛇

(3)问之,……吾嗣为之十二年之:指姓蒋的捕蛇人

之:指捕蛇以抵租赋这件事

(4)言之,……之:指这些话

(5)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之:指蒋氏

之:代捕蛇以抵租赋这个差事

(6)君将哀而生之乎之:指蒋氏自己,我

(7)谨食之之:指蛇

(8)今以蒋氏观之之:指“孔子之言”

(9)故为之说之:指“上述之事”

③悍吏之来吾乡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24以①以啮人,无御之者以:如果②腊之以为饵以:把,用来

③可以已大风”以:用来④太医以王命聚之以:用,拿

⑤而吾以捕蛇独存以:因为,凭借⑥以尽吾齿以:而。

⑦今以蒋氏观之以:根据

⑧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以:而,表目的。

25其

①其始(助词,无义,不译)②岁赋其二(指蛇)

③当其租入(他们的,指能捕捉到蛇的人。)

④专其利三世矣(这种,指捕蛇以抵租赋)

⑤视其缶(那个)

26而

①黑质而白章(表并列)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表承接)

③而吾以捕蛇独存(表转折)④吾恂恂而起(表修饰)

27焉

①永之人争奔走焉焉:兼词,于此

②今其室十无一焉焉:语气词

③虽鸡狗不得宁焉焉:语气助词,啊

④时而献焉焉:代词,指蛇

⑤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代词,指这篇文章

28乎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吗)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介词,同“于”,在)

③吾尝疑乎是(同“于”,介词,对于)

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语气助词,呢)

29于

①吾祖死于是(在)②余将告于莅事者(向)

③积于今六十岁矣(到)④苛政猛于虎也(比)

30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来)②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因为)

②以啮人(如果)

31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

32一①洞庭一湖(一个)一碧万顷(一片)

③长烟一空(全)

33开①连月不开(放晴)②开我东阁门(《木兰诗》)(打开)

③旁开小窗(《核舟记》)(开设,设置)

34则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

③然则何时而乐耶(那么)④至则无可用(却)

35极①南极潇湘[最远到达(某处)]

②此乐何极(穷尽)③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

36或①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②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37空①浊浪排空(天空)②长烟一空(消散)

38通①政通人和(顺利)②北通巫峡(通向)

③初极狭(〈桃花源记〉)(通过)

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通晓)

39和①政通人和(和乐)②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40夫①予观夫巴陵盛状(指示代词,那)

②夫环而攻之(发语词,不译)③夫鼾声起(《口技》)(丈夫,女子的配偶)41去①去国还乡(离开)②西蜀之去南海(《为学》)(距离)

③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逃离,逃跑)

42为①或异二者之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②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做,为)

43国①则有去国怀乡(国都,这里指朝廷)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防)

③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家)

44居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

②面山而居(〈愚公移山〉)(居住)

③居十日(〈扁鹊见蔡桓公〉)(停了)

45旷①则有心旷神怡(开朗)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宽广)

46秀①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②草木茂盛(佳木秀而繁阴)

47临①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②在……旁(临溪而鱼)

48名①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②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

49 酿泉①名词,泉的名称(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②动宾短语,酿造泉水(酿泉为酒)

50乐①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乐趣,名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1意①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②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52谓①称作,叫作(太守自谓也)②为,是(太守谓谁?)

53绝①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②与外界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到极点(以为妙绝)④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54而①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表顺接的连词

②而年又最高表递进关系,而且

③云归而岩穴暝表顺承的连词,就

④朝而往,暮而归连接时间状语和谓语的连词,表修饰关系

⑤而乐亦无穷也表顺承的连词,连接两个分句

⑥泉香而酒冽表并列关系,可不译

⑦已而夕阳在山表时间的连词,不久

⑧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的连词,可是,却,

55也①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②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③表陈述语气,主要用于描述景物;

表肯定语气,主要用于介绍人生;

表感叹语气,主要用于直抒胸臆。

56之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舒缓语气,无实义)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都代乐趣)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

④名之者谁?(代词,它)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1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通“遍”,遍及,普遍。

2 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3 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4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5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6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

7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感激。

8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9 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通顺。

10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

11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通“直”,直接。

12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13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有智慧。

14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15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16 无陇断焉。陇,通“垄”,高而不相连的山冈。

17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选。

18 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

19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20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

古今异义词

1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了正义事业献身或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

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古义:案件;今义:指监牢。

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3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古义:见识短浅;今义:品性恶劣。

4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专,古义:独自专有、独占;今义:专心、专一。

5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古义:两次或第二次;今义:表示行为的重复。

6 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可以用;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7 窥镜自视窥,古义:照;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看。

8 而复问其妾。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9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指某一地区、区域。

10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寡人,古义:国君的自称;今义:妇女死了丈夫。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钟,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

12 非独贤者不是心也。是: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

13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发,古义:被任用;今义:发现。举,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

14 管夷吾举于士。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

15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征,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出征。

16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方,古义:纵横、面积;今义:方向或或形状。

17 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所有河流。

18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竟然,连……都;今义:曾经。

19 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兼词;今义:众,许多。

20 无陇断焉。陇断,古义:山冈高地;今义:把持、独占。

2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古义:时;今义: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

22 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开始营业。

23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深切的憎恨。

24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义:出身卑贱,见识鄙陋。

一词多义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2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1 忠之属也。种类,类。

2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1 弗敢加也。虚夸

2 而山不加增。增加

1 受上赏。名词,上等

2 上书谏寡人者。动词,送上,进献

1 乃下令。动词,颁布、下达

2 受下赏。名词,下等

1干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动词,及、比得上 2 门庭若市。动词,如、像

1 邹忌修八尺有余。通“又”

2 欲有求于我也。动词,与“无”相对

1朝服衣冠。名词,早晨 2 于是入朝见威王。名词,朝廷

3 能谤讥于市朝。名词,官府的大堂

4 皆朝于齐。动词,朝拜

1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疑问代词

2 徐公来,孰视之。通“熟”,仔细,形容词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可是 2 呼尔而与之。修饰连词

1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比,动词 2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介词

1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读二声,做,动词

2 乡为身死而不受。是,动词

3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前一个读四声,炒了,介词;后一个读二声,做,接受,动词

1 者者不可得兼。能够,动词

2 得之则生。得到获得,动词

3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德”,感恩。

1 国恒亡。灭亡,动词

2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动词。

1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举用,被选拔,动词

2 发于声。发出,动词。

1寡助之至。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 三里之城。助词,的

3 夫环而攻之。代词,代上文的城郭,它

4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助词,用在后置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译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介词,从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给

1曾不若孀妻弱子。副词,竟然,连…都

2 曾益其所不能。动词,通“增”,增加

1 河曲智叟亡以应。副词,通“无”,没有

2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逃跑,逃亡

1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2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3片无陇断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1中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 2 其如土石何。助词,怎么,如何。

1 看且九十。副词,将要,快要

2 且焉置土石。连词,况且,另外

1投诸渤海之尾。兼词,之于 2 诸将皆失色。众,各位

1以君之力。助词,的 2 曾涌损魁父之丘。凑足音节,不译

3 汝之不惠。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 操蛇之神闻之。助词,的;代词,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留给,动词

2深追先帝遗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名词

1恐托付不效。成效,名词 2 不效则治臣之罪。效果,名词

1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介词,到,引出处所 2 躬耕于南阳。介词,在引出处所 3 受任于败军之际。介词,在,引出时间

4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介词,对,引出动作对象。

所以

1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的

1 以光先帝遗德。连词,来,表示目的

2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以致辞,表示结果

3 咨臣以当世之事。介词,把,拿

4 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为

词类活用

1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神气,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 公将鼓之。鼓:一种打击乐器,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3 朝服衣冠。2名词不达意“服”带宾语“衣冠”,用作动词,穿戴。

4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即“认为---美”。

5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私”带宾语“我”,用作动词,偏爱。

6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用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刺”的方式,当面。

7 所以动心忍性。动:惊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坚韧,使动用法,“使----坚韧”。

8 苦其心志。苦:困苦,使动用法,“使----感到痛苦”。

9 劳其筋骨。劳:劳累,使动用法,“使----劳累”。

10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饿:饥饿,使动用法,“使----忍受饥饿”;空乏:资财缺乏,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11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动词,活用为名词,在国内;出:动词用作名词,在国外。

12 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苦。

13 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14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15 跳往助之。跳:动词作状语,跳着。

16 何苦而不平。苦:形容词用作动词,担心,忧虑。

17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光: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扩大。

18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忠善:形容词作名词,忠善之事。

19 先帝称之曰能。能:名词作动词,有才能。

20 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作动词,亲近、远离。

21 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诈凶恶的敌人。

22 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23 俄顷风定云墨色。墨:名词用作动词,指像墨的颜色一样黑。

九年级下册诗词

一.《饮酒》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形容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拓展: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2.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心远地自偏”。

4.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心远”或“悠然”。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特点。

二.《行路难》 [唐]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暗示世路坎坷难行的句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用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心存被启用的希望(表现人生遭遇变幻莫测的句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船梦日边。

与此意境、创作手法相同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比喻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是人生理想终会实现的句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游山西村》 [南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写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拓展:《桃花源记》热情好客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拓展:孟浩然《过故人庄》热情好客的句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既写景又含议论哲理,不仅反映诗人对前途所抱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性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描绘南宋农村风俗画的句子: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狂风咆哮破物飞茅的句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连夜遭雨的惨状的句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表现忧国忧民感情的句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诗人忧国忧民却能做到忘我的句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拓展: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境相同的句子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观沧海》 [三国]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六.《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塑造了一个力挽强弓,奋力杀敌的英雄形象的诗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3、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七.《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概括封建社会的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现象,表明对统治者的谴责和劳动人民的同情的诗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聚”“怒”二字把“峰峦”“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