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七节《丝竹相和》

第七节《丝竹相和》

第七节《丝竹相和》
第七节《丝竹相和》

第七节《丝竹相和》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主要乐器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流传地

域及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三)对比赏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中由板腔变奏而形成的一曲多变的套曲现象。

(四)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风格和特点。

难点:对比《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加“花彩”的创作手法,从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课以聆听《中花六板》为重点内容,对比赏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中由板腔变奏而形成的一曲多变的套曲现象。

(二)聆听《娱乐升平》,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

(三)学习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了解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乐队的编制及其特色乐器。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好课本及配套的课件资源,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视听效果好的版本欣赏。

(二)教师本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自己能够给学生范奏。带学生演唱,准确的把握好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韵味与风格特点。

(三)引导学生自主收集音乐作品及相关资料。

(四)上网查阅了解更多的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曲目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谱例,让学生了解作曲上的创作手法。

(二)利用钢琴和演唱,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加深对“花彩”的体验和认识。

(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搜集、关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知识、曲目,制作成答题卡片,采取竞赛或抢答的方式进行巩固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聆听三首乐曲片断,判断其中属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各是第几首?

(二)许多民间音乐都没有具体的作者姓名,为什么广东音乐中的一些乐曲都有明确的作者姓名?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三)在人们的生活中,丝竹乐都有哪些功用?

(四)查找五首丝竹乐曲,并标出所属乐种。

第七节《丝竹相和》

教学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了解形成它们各自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2、感受、体验不同丝竹乐的音乐风格,掌握不同丝竹乐中乐器及辨别特色乐器音色的能力。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1、学会听辩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尤其是常用乐器的音色。

2、掌握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本知识,了解其重要的主奏乐器。

教学难点:

1 1、初步掌握两种不同丝竹乐的音乐风格,学会归纳其社会功能。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紫竹调》民乐合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民乐合奏。

提出问题:你听出了几种民族乐器?演奏形式?

二胡、笛、箫、琵琶等乐器演奏民乐合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民族乐器已有知识经验的掌握,引导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民族乐器,引出课题。

2、师:中国民间器乐历史悠久,演奏形式丰富多样、特点鲜明,合奏、重奏形式分为四大类型:锣鼓乐、吹打乐、弦索乐、丝竹乐。今天我们将一起感受我国的丝竹乐。

3、出示课题:丝竹相和。

a“丝竹”这个名称,它泛指丝弦和竹管乐器。

b“丝”:二胡、琵琶、古筝,“竹”:笛子、笙、箫。

师:师:丝竹乐器有很多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下音乐会营造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特点,就好比江南音乐和广东音乐,同属于丝竹乐种,却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地域特征。

一、江南丝竹

师:通过欣赏一组江南图片,感受江南一带山清水秀,小桥流水,古色古香,人杰地灵的优雅景致。

1、视频赏析,感受一下《江南风采》。

师: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

从服饰、言行举止等可以感受到江南人具有雍容典押、举止大方、温柔等气质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江南的风土人情,为接下来分析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做铺垫。

2、简介江南丝竹

(1)江南:长江以南

师:广义上说,是指南方的所有丝竹乐,狭义是指流传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器乐合奏曲。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学习目标。

3、欣赏《中花六板》

师:《中花六板》又名《熏风曲》或《虞舜熏风曲》。

(1)欣赏《中花六板》

思考:乐曲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请结合音乐要素来分析它的音乐风格?

音乐情绪是清新秀美、抒情典雅,具江南色彩。

主要从它的速度和旋律上感受出来的。(速度较慢)

(2)乐曲中使用了哪些乐器?主奏乐器是什么?

出示乐队编制图,讨论交流: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

主奏乐器是二胡和萧,还有琵琶、扬琴、笙、竹板、铃、木鱼等烘托。

小结: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以民族管弦乐器为主,轻型的打击乐器起到辅助增添乐曲欢乐的气息。关于乐队编制颇为灵活,可大可小,大者十数人,小者至两人,一丝(二胡)一竹(笛子)。乐队分专业“丝竹板”、业余“清客串”两种。但多数为七八人的一种组合。

[设计意图]体会江南音乐的特点,了解江南丝竹音乐知识。

(3)探究:比较《中花六板》与《老六板》。

展示课件,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想一想它们之间有

什么联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

节拍、速度、旋律发生了变化

师:《老六板》与《中花六板》速度由一拍放慢至四拍,节拍拉宽,旋律一次又一次地加花,大量运用了十六分音符。节拍和速度,旋律都改变了,造成音乐的风格也变了。《中花六板》沿用了《老六板》的骨干音,旋律放慢加花创作的。

[设计意图]了解《中花六板》如何由《老六板》演变而来。

师:有些江南丝竹乐曲的曲名十分相似,因为它们是由同一首「母曲」经过加花变奏演化而成。民间艺人以《老六板》为母曲,发展出来的变体新曲有四个。它们分别是:《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和《慢六板》。这五首乐曲联成一套,被人们称作“五世同堂”。

所以,江南丝竹乐曲多来自民间乐曲或古曲,无确切作者。

(4)获得国内外高度评价的《春江花月夜》,亦属于江南丝竹。

4、观看音像资料介绍:江南音乐的地域特征及文化特征

(1)播放有关江南风光的短片介绍。

音乐风格的形成与江南的历史、文化、景致、地理环境直接相关,乐曲内容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音乐以纤细、轻盈、灵活为其典型风格特征。

三、广东音乐

1、欣赏歌舞《娱乐升平》

思考:这段歌舞表演是不是江南风采?乐曲的音乐情绪?

生:轻快活泼,热情开朗,富有朝气。

1、广东音乐简介:

师:广东音乐也是丝竹乐的一个乐种,只不过它的流传地区不同,风格不同而已(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

2、视频欣赏《娱乐升平》

(1)思考:乐曲音乐的情绪怎样?请结合音乐要素来分析它的音乐风格?

音乐情绪欢快活泼、热情开朗,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色彩,富有南国情调。从节奏速度旋律中感受出来。

出示乐队编制图,讨论交流: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

(2)有哪些乐器演奏?找出主奏乐器?主奏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讨论归纳:笛子、扬琴、秦琴、高胡、洞箫、笛子、椰胡。

主奏乐器高胡、扬琴。高胡是广东特色乐器,音色高亢清脆明亮,刚劲有力。

(3)聆听高胡音色片段,说出《二胡》和《高胡》音色的不同及所擅长表现的音乐情绪。

《二胡》擅长表现旋律忧伤、凄凉的情绪,音色较为低沉。

《高胡》擅长表现旋律高兴、喜悦的情绪,音色较为清脆明亮。

[设计意图]感受广东音乐的特点,了解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

4、看音像资料介绍:广东音乐的地域特征及文化特征

(1)播放有关广东风光的短片介绍

广东的经济文化也是个飞速发展的地区。广东音乐的风格与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为表现广东音乐的这处地域特征,形成了一种轻快活泼、细腻缠绵、艳郁华丽、流畅动听的音乐风格。

广东音乐的乐曲创作与江南丝竹有所不同,源于古曲或民间乐曲,由一批专业创作者进行改编再创作,在风格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大都有确切作者。

?代表作品:《雨打芭蕉》

四、拓展与探究

1、播放几首乐曲,请同学们区分丝竹乐类型。

(1)《步步高》广东音乐

(2)《欢乐歌》江南丝竹

(3)《八骏马》福建南音

2、对比《娱乐升平》与《中花六板》,说出其异同点。

相同点:都属于丝竹乐,旋律流畅动听,演奏精致细腻。

不同点:

1、乐队编制不同

2、流传的地区不同,音乐风格,速度不同。

①《娱乐升平》速度较快,音乐风格轻快流畅、热情华丽;

②《中花六板》速度较慢,音乐风格悠扬抒情、典雅秀美。

3、创作

①江南丝竹乐曲多来自民间乐曲或古曲,无确切作者。

②广东音乐的形成和发展与一批专业创作者的创作有关,大都有确切作者。

[设计意图]理解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异同点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

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种民族性格及地方风格,今天我们感受了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正是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两颗夺目的璀璨明珠。

六、课后作业:搜集查阅有关福建丝竹——南音的资料。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边看边听的教学方式,欣赏与分辨中国丝竹乐的特点,采用横向对比,纵向联系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从中参与的内容有:

1、观看及思考问题

2、了解常识

3、分辨及回答总结课题

最终,达到了对我国民间丝竹音乐有所了解的目的。

第七课《丝竹相和》

第七课《丝竹相和》 学习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音乐,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等。 3、掌握关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重点、难点: 1、掌握两乐队编制及主奏乐器音色感受其音乐风格,音乐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2、掌握两个乐种的风格特征和社会功能。 活动一:《娱乐升平》赏析 1、组织教学:课前播放广东音乐《花好月圆》。营造气氛。 2、教师提问: 结合广东音乐《步步高》欣赏,请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及音乐风格。 学生答:主要演奏乐器有:高胡、扬琴。音乐风格:音色清脆明亮;节奏清新、刚劲有力;曲调优美流畅,悠扬悦耳;风格轻巧活泼。 活动二:观察乐曲的记谱 教师提问:(3)和真听《娱乐升平》第一段,观察它的记谱实的音响有什么差异(特别是在高胡这个乐器上)? 学生回答:经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对个别乐句的范唱后,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原谱较简单,但实际演奏中高胡多滑音、旋律加花、装饰音等。 活动三:广东音乐风格再探 教师提问:再听乐曲和原谱比较一下? 学生回答:乐曲原谱比较简单,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了进行再创作。主要有:对旋律的加花和装饰音,以及滑音的配合。——所以我们在对广东音乐风格的定义中用华丽、细腻等词语,旋律的加花装饰是原因之一。 教师总结:当我们在前面提到“广东音乐”华丽、华美时也许只是对这些词语的了解。现在通过对音乐要素的分析,我们明确了这些风格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加花装饰,较之“朴、拙”,这样的音乐风格的确是华丽、华美的。 教师总结:广东音乐的老艺人们一直非常强调配合,音乐中注重“你进我出,你繁我简,你有我无。”追求相互配合的和谐之境。而“和谐”也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根脉。朗读白居易的《忆江南》,从中品味江南秀丽、柔美、典雅的气质。 活动四:《中花六板》赏析 1、视频:江南音乐 2、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老艺人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乐器去描绘江南的气质与风情。为什么? 学生回答:箫、二胡、古筝、扬琴等。因为其音色上的典雅、绵柔。 3、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解释《中花六板》? 学生回答:把《老六板》“放慢加花”所得(书本51页)。

《丰富的民间器乐——鼓乐铿锵》比赛说课稿

《鼓乐铿锵》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 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鼓乐铿锵》。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高一年级音乐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的第六节一课内容。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滚核桃》、《锦鸡出山》、《童谣》,让学让认识“鼓吹乐”、“打溜子”、“吹歌”等音乐知识,初步了解中国民间器乐重奏及合奏的演奏形式。 音乐知识“鼓吹乐”、“打溜子”、“吹歌”的学习理解。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能扩展他们对我国民间器乐丰富多彩的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中乐器合奏、重奏的鉴赏能力。 前一单元已介绍鉴赏了我国多彩的民歌,并通过学习民歌的音乐特点及地方风格,掌握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特点,这一单元紧接着认识、学习我国的民间器乐,主要是巩固加深学生对我国民间音乐的认识,既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多面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 由于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认识了音乐理论上的一些基本乐 理知识,及平时在生活中对民间器乐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并且在第二单元中刚接触了民间歌曲的特点、风格特色等音乐知识,因此在讲解、听觉上较为易懂,学生对求知的欲望也比较高。 但是在青春期的学生,免不了在表达情感上比较含蓄或自主回答性不是很高,因此为本课教学的互动性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采用趣味性强的组织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在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课堂的气氛,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三、说教学目标: 1、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及《童谣》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2、理解乐曲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打溜子”、“鼓吹乐”及“吹歌”等音乐知识。 3、通过欣赏,了解认识我国民间一些吹、击乐器,学会辨别这些器乐的名称。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 1、聆听三首乐器合奏,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2、掌握“鼓吹乐”、“打溜子”、“吹歌”等音乐知识。 本课的教学难点: 1、在听觉上培养学生对器乐演奏变化后的认识与分辨。 2、在鉴赏乐曲的同时,体会音乐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五、说教法和学法 因此针对学生现有的基础和实际,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以下方法: (一)游戏抢答的教学法 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回答问题上比较胆怯,因此我选择了游戏的方式,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已产生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二)情境联想教学法 民间器乐的合奏及重奏的运用,使主题变幻无穷,产生了各种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带出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使人们感受到音乐语言的美妙,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旋律中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的想象力。 (三)利用教具直观教学法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 一、内蒙古 蒙古族歌曲: 1、《银杯》(祝酒歌)属于习俗歌短调 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主要流行于内蒙 古农业地区。 2、《牧歌》(长调)无伴奏合唱 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独唱(德德玛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 创作歌曲单二部曲式结构 4、《天边》独唱创作歌曲 蒙古族器乐曲: 《万马奔腾》马头琴领奏、齐奏是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 二、新疆 歌曲: 1、《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齐唱王洛宾搜集整理 2、《我的金色阿勒泰》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 3、《赛乃姆》是木卡姆“琼拉克曼”部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木卡姆: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大曲,它的结构形式由:琼拉克

曼(即大曲);达斯坦(即叙事歌曲)及麦西热普(即歌舞组曲)。 4、《在那银色的月光下》塔塔尔族民歌 5、《歌唱吧,我的库木孜》柯尔克孜族民歌库木孜弹唱 器乐曲: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曲作者:陈钢 两个部分内容:“纵情高歌”及“热烈起舞” 三、西藏 歌曲: 1、《献上最洁白的哈达》藏族民歌(弦子) 弦子: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和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 2、《天路》独唱创作歌曲屈塬词印青曲 一首极富藏族风格的抒情歌曲。如曲中的一字多音、波音、前倚音等装饰音的使用,充满了藏族民歌的高原韵味。表达了藏族儿女对青藏铁路通车的喜悦心情,更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祖国大家庭的赞美。 3、《阿玛勒火》藏族民歌(囊玛) 囊玛:流行于拉萨和日喀则等城市,是一种由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的古典歌舞艺术形式。集歌、舞、乐为一体,其音乐由中速的引子、慢速的歌曲、快板的舞曲组成。歌曲部分的音乐优美典雅,演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唱词由赞美家乡与寺院、颂扬佛祖、近祝吉祥以及社会生活、男女爱情等方面。舞曲部分热烈活泼、

杯口式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目的---------------------------------------------------------------------------------------------1 2、编制依据---------------------------------------------------------------------------------------------1 3、施工准备---------------------------------------------------------------------------------------------1 4、工程主要工艺流程---------------------------------------------------------------------------------2 5、工程主要工序施工工艺要点---------------------------------------------------------------------3 6、成品保护和安全措施------------------------------------------------------------------------------8 7、标准工艺应用表-------------------------------------------------------------------------------------9

杯口式基础施工方案 一、编制目的: 为了使参与施工任务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明确所担负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调整施工中的薄弱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有统一计划、统一目标,有组织地去完成施工任务。 二、编制依据 (1)《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Q/GDW1183—201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2012 (5)《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2009)642号文 (6)遵守现行规范及规定;以上有新版本按照新版本执行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1)水泥: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3天和28天强度试验报告,对水泥品种、级别、包装、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等性能指标按规定取样复检。水泥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的材料,进场后应有良好的堆放场地及防雨、防潮措施。 (2)钢筋:进场时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对其进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标准规定取、送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

高中音乐_丝竹相和——初识民间器乐的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丝竹相和——初识民间器乐的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诗、景、歌、乐、语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民间器乐的艺术魅力,并通过交流、探究、创造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民族器乐作品的美,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2、聆听作品,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并能够判断其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古琴、笛子、二胡等民族乐器,聆听《金蛇狂舞》,《流水》,《十面埋伏》《鼓韵龙腾》等作品,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我是歌手》片段,提醒学生注意观看聆听歌曲伴奏部分。 二、新授 1、播放《金蛇狂舞》认识中国民族乐器及其分类。 2、分类欣赏 弹拨乐器:古琴、古筝、琵琶等。播放《流水》《十面埋伏》。 打击乐器:鼓、板、锣、梆子等。播放绛州鼓乐《鼓韵龙腾》。 吹管乐器:笛子、箫、唢呐、管子等。播放《梅花三弄》。 拉弦乐器:二胡、高胡、板胡等。播放《二泉映月》。 3、拓展探究

乐器听辨 4、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些中国民族民间乐器,如果说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一朵美丽的花,那器乐就是这花朵中那芬芳的香味,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不断细细品味!下课。 《丝竹相和——初识民间器乐的美》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对音乐有兴趣,特别对流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相对学生生活中对民间器乐了解较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丝竹相和——初识民间器乐的美》效果分析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判断能力,增进了学生音乐文化修养,拓展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尤其对于民间器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诗、景、歌、乐、语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民间器乐的美,并通过歌唱、交流、探究、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激发学生对传

【技术交底】007杯型基础工程和条型基础工程

***************************严禁盗版****************************************** 仅供参考,请使用完毕后自行删除 ***************************严禁盗版****************************************** 杯型基础工程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办完地基验槽及隐检手续。 2、办完基槽验线验收手续。 3、有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准备好试验用工具。 (二)材料要求 1、水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粗砂:有进场复验报告,符合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 3、石子:有出场复验报告,符合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 验方法》JGJ53。 4、钢筋: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等。 (三)施工机具 1、φ48架子管及相应卡具、组合小钢模、5cm木模、100×100方木、8#铅丝。 2、φ50插入式振捣器等。 二、质量要求 (一)钢筋工程 (二)模板工程 (三)混凝土工程 注:(一)、(二)、(三)项具体要求请参照本书“箱型基础工程”章节中相应部分。 三、工艺流程 垫层混凝土→基础钢筋绑扎→支杯基侧模、杯芯模板→钢筋隐检、模板预检→混凝土浇筑→拆除杯芯模板、侧模→混凝土养护 四、操作工艺 1、将基础十字控制线引到基槽下,故好控制桩,并核实其准确性。 2、垫层混凝土,振捣密实,表面抹平。 3、利用控制桩放施工控制线、基础边线到垫层面,复查地基垫层标高及中心线位置, 无误后,绑扎基础钢筋。

高中音乐《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及《童谣》,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在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打溜子。 (三)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演唱部分《锦鸡出山》的节奏谱及《童谣》的旋律谱,注意北京方言的发音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两首轻锣鼓音乐,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合奏、演唱节奏谱和旋律谱的艺术实践,从中体验其乐趣,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难点:把握演唱的准确性和了解、实践打乐的演奏方法。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两首轻锣鼓音乐作品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打乐演奏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演奏打击乐的乐趣。 (二)欣赏童谣作为次重内容,简单学唱,了解其创作手法所表现的音乐内容及感受音乐情绪和充满童趣,诙谐的旋律色彩。 (三)引导学生根据民间口噙子数板,创编打击乐,并在打击乐伴奏下进行实践活动。四、学习资源 (一)充分利用好教材和配套的课件资源,多以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熟悉和兴趣,为学习演练打击乐活动增强积极参与的热情。 (二)引导学生集、查阅北京民间打击乐作品和音乐文化活动的资料。 (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学生资源,让个别学习打乐器的学生独自或组合表演片段,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其效果,以增强学生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 (四)引导学生到影剧院听专业团体演出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或逢电视上音乐频道民间音乐的专题节目,开学生音乐视野,提升学生对中国民间音乐的情感。 五、学习方法与指导策略建议 (一)要注意完整聆听音乐,结合作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为准确理解作品内容,有必要演唱部分节奏谱及旋律谱。如:《锦鸡出山》中的几个小标题的节奏谱片断;《童谣》的旋律谱。 (二)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为理解音乐内容的情绪,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效果。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演奏活动,亲身感受、体验更深层次的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 (三)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聆听、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及社会功能,认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四)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鼓励引导学生简单创编打击乐作品。 教师活

杯型基础工程技术交底

杯型基础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分部工程 日 期 年 一、 施工准备 (一) 作业条件 1、 办完地基验槽及隐检手续。 2、 办完基槽验线验收手续。 3、 有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准备好试验用工具。 (二) 材料要求 1、 水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 粗砂:有进场复验报告,符合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 3、 石子:有出场复验报告,符合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3。 4、 钢筋: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等。 (三) 施工机具 1、 $ 48架子管及相应卡具、组合小钢模、 5cm 木模、100 X100方木、8#铅丝。 2、 $ 50插入式振捣器等。 二、 质量要求 (一) 钢筋工程 (二) 模板工程 (三) 混凝土工程 注:(一)、(二)、(三)项具体要求请参照本书“箱型基础工程”章节中相应部分。 三、 工艺流程 垫层混凝土T 基础钢筋绑扎T 支杯基侧模、 杯芯模板T 钢筋隐检、模板预检T 混凝土浇筑T 拆 除杯芯模板、侧模T 混凝土养护 四、 操作工艺 1、 将基础十字控制线引到基槽下,故好控制桩,并核实其准确性。 2、 垫层混凝土,振捣密实,表面抹平。 3、 利用控制桩放施工控制线、 基础边线到垫层面, 复查地基垫层标高及中心线位置, 无误后, 绑扎基础钢筋。 4、 自下往上支杯基第一层、第二层外侧模板并加固(所用材料、连接方式见图1-4).外褐模板 一般用钢模现场拼制。 5、 支撑杯芯模板,杯芯模板一般用木摸拼制,并在外侧刷隔离剂或用 0.5mm 厚薄铁板满包, 四角做成小圆角。杯芯模打 $ 20、间距500mm 小孔,禾U 于排除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气泡。 6、 模板矫正,并整体加固。 施工单位 GD2301003 □ □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杯型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办完地基验槽及隐检手续。 2、办完基槽验线验收手续。 3、有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准备好试验用工具。 (二)材料要求 1、水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2、粗砂:有进场复验报告,符合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 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 3、石子:有出场复验报告,符合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 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 4、钢筋: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等。 (三)施工机具 1、φ48架子管及相应卡具、组合小钢模、5cm木模、100×100 方木、8#铅丝。 2、φ50插入式振捣器等。 二、质量要求 (一)钢筋工程 (二)模板工程 (三)混凝土工程 注:(一)、(二)、(三)项具体要求请参照本书“箱型基础工程”章节中相应部分。

三、工艺流程 垫层混凝土→基础钢筋绑扎→支杯基侧模、杯芯模板→钢筋隐检、模板预检→混凝土浇筑→拆除杯芯模板、侧模→混凝土养护 四、操作工艺 1、将基础十字控制线引到基槽下,故好控制桩,并核实其准 确性。 2、垫层混凝土,振捣密实,表面抹平。 3、利用控制桩放施工控制线、基础边线到垫层面,复查地基 垫层标高及中心线位置,无误后,绑扎基础钢筋。 4、自下往上支杯基第一层、第二层外侧模板并加固(所用材 料、连接方式见图1-4).外褐模板一般用钢模现场拼制。 5、支撑杯芯模板,杯芯模板一般用木摸拼制,并在外侧刷隔 离剂或用0.5mm厚薄铁板满包,四角做成小圆角。杯芯模打φ 20、间距500mm小孔,利于排除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气泡。 6、模板矫正,并整体加固。 7、办理钢筋隐检,模板预检手续。 8、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须防止杯芯摸板向上浮 或向四周偏移,注意控制坍落度(最好控制在70~9Omm)及浇筑下料速度,在混凝土浇到高于上层侧模50cm左右时,稍作停顿,于混凝土初凝前,接着在杯芯四周对称均匀下料振捣。特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七节丝竹相和

第七节丝竹相和 教学内容:1.欣赏:中花六板(江南丝竹)娱乐升平(广东音乐) 2.知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 3.拓展与探究: 教学目的: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 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之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 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民族器乐的地方风格。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动情地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民间器乐的风格特点,为节音乐课建立良好的开端。(思考中国民间器乐的悠久历史。) 2.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丝竹相和的民间器乐世界。(出示课题) 三.新课教学: 1.江南丝竹《中花六板》欣赏: ①介绍“江南丝竹”(见课本第50页) “江南丝竹”流行于上海市以及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乐种。其乐队有“丝竹板”和“清客串”两种。前者是专业性的,后者是爱好自娱性的。乐队的编制少者二人,多者七八人。所用乐器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铃等。 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内容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快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 一曲丝竹心已醉,梦听余音夜不寐,内中奥妙谁得知?仙乐霓裳人间回. ②作品分析: 《中花六板》又名《熏风曲》或《虞舜熏风曲》。它是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的放慢加花,所以称它为《中花六板》。 《中花六板》的旋律清新悠扬、优美抒情、典雅细腻、富有浓郁的江南色彩,抒发了人们追求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情绪。 民间艺人的已决:胡琴一条线,笛子打点点, 洞箫进又出,琵琶筛筛边, 双清当板压,扬琴一蓬烟。 ③江南丝竹《中花六板》作品欣赏:(见课本第48也曲谱) ④聆听《中花六板》,判断乐曲中都使用了哪些民族乐器?其中最主要的乐器是什么? ⑤《中花六板》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⑥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想想她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见课本第51页曲谱)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摘要:我国音乐文化多元一体,规模庞大,而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根本所在,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著,风格各异,曲调绚丽,是我国古老音乐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灵魂的载体,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品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风格,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研究。站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以怎样的眼光和态度来面对民族民间音乐? 一、认识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 所谓民族民间音乐,是指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情感、生活的音乐。它是有根音乐,既然是有根,就意味有着生命力,所以被长期广泛流传,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一个民族在某个生活阶段的心理和情感,(1)如中国的民歌,最初在远古时代,人们在集体劳动为了拼命而发出的呐喊声以及表达心情愉快时发出的欢呼声,这都是最初形成的民歌。虽然当时没有一些文字将其准确记载,但是通过人们在劳动反复吟唱、口传心授,已形成一个“歌谣”。(2)又如情歌的形成专家认为是一个民族的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表情达意时哼的歌,青年男女通过这些简单,朗朗上口的“歌”来表白自己的心声,倾听对方的心灵反映。(3)如后来的说唱音乐、戏曲、歌舞这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后来由于有了文字的记载,于是民间艺人又将文学、音乐、表演结合在一起,有些在用地方方言演唱……这些说明民族民间音乐源于生活,所以具有最真实朴质的情感,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从而支撑它发展到今天,随着历史长河不断向前,不断创造出亮光。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1.乡土性。所谓乡土性,也叫地方性或地域性。

杯型基础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 一期二系列电解铝四车间位于厂区南侧,东西长度;1305.6米,南北宽度:30米。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主厂房基础为杯口独立基础,C30混凝土。 ○C-○D杯口基础共403个,基础底标高-2.500,顶标高-0.650,杯口尺寸为550*950/650*1350/750*1450,杯口深度为1200。其中○C-○D 列为双杯口基础35个。基础为三步外扩台阶,每步台阶高度分别为 0.65/0.65/0.55米。杯口顶部标高与基础梁标高一致。 二、施工流程 轴线及基槽放线→土方开挖→验槽→砼垫层→轴线及杯基杯口放线→钢筋绑扎→杯基下部外扩放脚模板及杯斗模板安装→钢筋模板验收→第一次砼浇捣(标高为第二步外扩放脚顶部,增加竖向预留插筋) →二次放线→杯柱基础外模安装→基础梁插筋安装→报验→流水浇捣杯口砼同时安装杯口顶部钢筋网片→杯斗及外模拆除→基础土方回填 三、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定位放线 (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两个控制点利用瑞德

S-822A全站仪布置建筑方格网。方格网的转折处应严格成90°、方格网的边长一般为100~200米,边长的相对误差一般为d/25000、按照实际地形布设,使控制点位于测角、测距比较方便的地方,并使埋设标桩的高程与场地的设计标高控制在许可范围内。 (2)平面位置控制及标准:为避免误差累计,因此需要根据现场B2,B3两个控制点布设轴线控制网,考虑到作业面放线方便,网点间距最大在50米左右,必须满足允许误差。并在每道轴线两端各布设一个控制点和一个后视点,以避免基础起来后两控制点不通视。 (3)高程控制的布设: a:水准点的布设及埋石: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水准观测,应在标石埋设稳定后进行。 b:观测要求及精度要求按照国家三等水准要求: 视距长度不大于100米,前后视距差不大于5米,前后视视距差累计不大于10米,视线离地面距离不小于0.2米,黑、红面读数较差不大于3mm,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不大于5mm。采用欧波DS32水准仪按照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高差闭合差应严格处理,厂区高程控制点要定期复测. 2、钢筋工程 垫层浇筑完成待定位放线完成后,绑扎基础钢筋网片,按照定位线预留框架柱插筋绑扎固定,为防止框架柱插筋在砼浇筑时偏位,分别在柱子每个方向用一根钢筋斜向支撑,与柱钢筋绑扎牢固。

音乐课教案-丝竹相和

丝竹相和 [教学思路] 本课以江南丝竹《欢乐歌》作为导入新课,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二种不同体裁、不同地方风格的民族器乐曲放在一个课时内,采用比较欣赏法,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聆听比较不同地方丝竹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不同音乐风格,主要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发展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教学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中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辨别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各自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件: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记》 聆听江南丝竹乐《欢乐歌》片断,导入新课。 探讨:它的音乐体裁是:江南丝竹、广东音乐? 二、 1、聆听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片段。

思考: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二胡、笛、箫、琵琶演奏主旋律,笙、扬琴支持烘托,小三弦打点添线)、乐曲情绪(喜庆、活泼、追求幸福、乐观向上)音乐风格特征(清新优雅,细致活泼;曲调优扬柔美,婉转流畅) 教师补充:流传地域:上海市、江苏、浙江地区,以及八大乐曲。 完整欣赏《中花六板》 请学生思考:《中花六板》体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其音乐所用的乐器分别是什么? 教师解答,并引入《老六板》,出示《老六板》和《中花六板》对比图,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请学生想想它们之间的联系?又发生怎样的变化? 教师介绍江南丝竹创作手法:加花变奏。写及小节简单的旋律,并请学生一同参与进行加花创作。 3、聆听广东音乐《娱乐升平》片段。 教师介绍: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二胡、高胡、扬琴、秦琴、笛子)、乐曲情绪(喜庆、活泼、追求幸福、乐观向上)。 完整欣赏《娱乐升平》,判别乐曲的所用的乐器 4、出示课件提出思考::用《娱乐升平》和《中花六板》做比较,两首乐曲的音乐风格有什么不同及乐曲的主要区别。 小结: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从流行地区、主要乐器、音乐特点进行分析。

民间器乐

第一部分概述 一,民间器乐的定义 民间器乐指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有独奏与合奏两种表演形式.独奏曲以乐器分类,并一般以演奏方式归纳为吹奏,拉弦,弹拨等类型;合奏曲以乐器组合的方式分类,分为清锣鼓乐,丝竹乐,弦索乐,吹打乐等形式.不同的乐器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 二,民间器乐演奏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1,传统民间器乐演奏多与民间婚葬喜庆,迎 神赛会等风俗生活密切相连. 2,民间乐队是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有自娱性和职业性两种形式. 三,民间器乐的沿革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器乐 (三)隋唐时期的器乐 (四)宋,元,明,清的器乐 (一)先秦时期 1,乐器发展特点 (1)根据乐器制作的材料,把众多乐器分为八类,称为"八音".其八类名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 (2)吹管乐器的形制方面,远在上古时期已有开口管乐器(骨笛)与闭口管乐器(埙)两种类型. (3)簧管乐器竽,笙在当时制作的水平已很高,品种多样,有大中小等多种形制.特别是竽在当时宫廷乐队中地位十分重要,处于领奏,主奏的地位. (4)钟的制作已很精细,工艺水平相当高.如战国初期的曾侯乙编钟. 2,演奏形式 (1)先秦时期已有弹弦乐器琴,瑟,他们除用于声乐伴奏外,还用于独奏. (2)在上层社会和宫廷音乐中,乐队组合形式有多种,其规模均很庞大. (二)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器乐 1,乐器 当时出现的乐器主要有筝,琵琶,笛,方响,箜篌瑟.这一历史时期,吸收外来乐器数量不少. 2,演奏形式 (1)汉魏时期,比较重要的民间声乐为"相和歌".它伴奏乐器为筝,琵琶,笛,笙,节,瑟,琴七种. (2)西汉初期,鼓吹乐已传入,有鼓吹,横吹等类型 (3)汉魏时期,文献已有关于独立器乐演奏形式的记载,称为但曲(独立器乐曲).古琴独奏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如嵇康演奏的《广陵散》 (三)隋唐时期的器乐 1,乐器 隋唐时期,乐器数量聚增,特别是鼓类乐器.打击乐器有铜钹,拍板,腰鼓等三十多种;弦乐器有独弦琴,三弦等二十多种;吹管乐器有洞箫,太平管等二十多种.这时期最重要变化是出现了拉弦乐器轧琴和奚琴,开辟了乐器演奏的新领域. 2,演奏形式 (1)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 (2)宴乐.,

高中音乐 《第三单元 第七节丝竹相和》学案

第七节《丝竹相和》学案 一、看 本节内容为第三单元第七节《丝竹相和》。教材所选的乐曲是江南丝竹《中花六板》、广东音乐《娱乐升平》。通过聆听乐曲应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培养判断乐器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1、乐曲介绍 ①江南丝竹《中花六板》 《中花六板》又名《薰风曲》或《虞舜风曲》。它是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的放慢加花,所以称它为《中花六板》。乐曲中的各种乐器在旋律骨干音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各自发挥了相对的独立性,二胡、琵琶、笛、箫、琵琶演奏主旋律,笙和扬琴起支持和烘托作用,小三弦则起打点和添线的作用。因此,这类民间器乐曲是一种多声部的支声性复调音乐。此曲的旋律清新悠扬、优美抒情、典雅细腻,富有浓郁的江南色彩,抒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情绪。 ②广东音乐《娱乐升平》 《娱乐升平》既保持、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色,又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技巧,从而在风格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乐曲表现了一种清新活泼、乐观向上的音乐情绪。 2、音乐知识 ①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上海以及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乐种。其乐队有“丝竹板”和“清客串”两种。前者是专业性的,后者是爱好自娱性的。乐队的编制少者二人,多者七八人。所用乐器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箫、笙、鼓、板、木鱼、铃等。其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内容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江南丝竹的八大名曲有《欢乐歌》、《云庆》、《行坊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八首。 ②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流行于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它的前身是粤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20世纪初,发展为独立的乐种。广东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与一批专业创作者有关。1926年,吕文成改进了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此后,高胡、扬琴成为主奏乐器。1949年后,广东音乐有了更大的发展。广东音乐的乐曲,一部分源于古曲或民间乐曲的改编;另一部分则是作曲家的创作。通常,乐曲都短小精悍。其音乐风格多轻快活泼、缠绵细腻、流畅动听。广东音乐的代表曲目有《雨打芭蕉》、《娱乐升平》、《旱天雷》、《彩云追月》、《步步高》等。 二、听 1、听《中花六板》,感受乐曲的旋律清新悠扬,优美抒情、典雅细腻,富有浓郁的江南色彩,抒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情绪。再次聆听,体会乐曲中采用了二胡、笛、笙、箫、琵琶演奏主旋律,笙和扬琴起支持作用,小三弦起打点和添线的作用。形成了一种多声部的支声性复调音乐。同时,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 2、听《娱乐升平》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热情开朗、乐观向上的音乐情绪。再次聆听,体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

中国民间音乐概述 绪言 民歌是民族音乐的基础: 1.在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传统音乐的五大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丰富的。 2.其中民歌是最早形成,在其他传统音乐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积极作用,许多歌舞、曲艺、戏曲音乐和民族器乐的品种是直接在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 一、民族音乐和民间音乐 民族音乐: 从广义来讲,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全部音乐就是该民族的民族音乐。在中国应包含自古至今的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等传统音乐;以及“西乐东渐”以后发展起来的近现代专业音乐音乐家创作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音乐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通俗音乐。 从狭义来讲,民族音乐则专指传统音乐。 民间音乐: 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存见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是创造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过口传心承方式来共同操纵、共同享用、共同演绎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

三、民间音乐的文化特征 (一)、口头性、集体性和变异性 1.口头性是指人民在劳动、生活中情之所至即兴讴歌,见啥想啥就唱啥奏啥;唱词是口头文学,音乐是口头,都不是用笔头书写成的。简言之,是口头创作。 2.集体性是指集体创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人口头创作出“原型”后,在传播过程中(共时或历时)经他人改造(即再创造)逐步定型,成为集体创作的成果。一种是在原创时不有二人以上参与,一人一句凑合而成,在集体劳动、集体生活中,二人对唱或集体歌唱的民歌,数人接唱的山歌中,这种情况较为普遍。 3.变异性是民间音乐在传播过程中(被再创作时)原型发生了变异,有时是局部变异,有时因变异较大,而由母体(原型)产生了子体。 因此在民间音乐中,同一首民歌或乐曲在不同演唱(奏)者的唱、奏中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形成一曲多变,或许多曲调小异、小同大异的状况,这是民间音乐创作中变异性的体现。 (二)传承性和演变性 传承性是传统与继承的特征,民间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现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特色的音乐观念、音乐形成、表现手法等,通过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作历时性传递。 这些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特色的因素就是传统。后代继承前代的传统,据此继续向前发展,就是继承性。

《丝竹相和》

《丝竹相和》 《丝竹相和》 教学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了解形成它们各自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2、感受、体验不同丝竹乐的音乐风格,掌握不同丝竹乐中乐器及辨别特色乐器音色的能力。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1、学会听辩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尤其是常用乐器的音色。 2、掌握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本知识,了解其重要的主奏乐器。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两种不同丝竹乐的音乐风格,学会归纳其社会功能。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紫竹调》民乐合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民乐合奏。 提出问题:你听出了几种民族乐器?演奏形式? 二胡、笛、箫、琵琶等乐器演奏民乐合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民族乐器已有知识经验的掌握,引导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民族乐器,引出课题。 2、师:中国民间器乐历史悠久,演奏形式丰富多样、特点鲜明,合奏、重奏形式分为四大类型:锣鼓乐、吹打乐、弦索乐、丝竹乐。今天我们将一起感受我国的丝竹乐。 3、出示课题:丝竹相和。 a“丝竹”这个名称,它泛指丝弦和竹管乐器。 b“丝”:二胡、琵琶、古筝,“竹”:笛子、笙、箫。 师:师:丝竹乐器有很多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下音乐会营造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特点,就好比江南音乐和广东音乐,同属于丝竹乐种,却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地域特征。 一、江南丝竹 师:通过欣赏一组江南图片,感受江南一带山清水秀,小桥流水,古色古香,人杰地灵的优雅景致。 1、视频赏析,感受一下《江南风采》。 师: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 从服饰、言行举止等可以感受到江南人具有雍容典押、举止大方、温柔等气质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江南的风土人情,为接下来分析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做铺垫。 2、简介江南丝竹 (1)江南:长江以南 师:广义上说,是指南方的所有丝竹乐,狭义是指流传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器乐合奏曲。

高中音乐《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七节 丝竹相和教学设计

第七节《丝竹相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和爱好。(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主要乐器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流传地域及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三)对比赏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中由板腔变奏而形成的一曲多变的套曲现象。(四)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体验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风格和特点。难点:对比《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加“花彩”的创作手法,从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课以聆听《中花六板》为重点内容,对比赏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中由板腔变奏而形成的一曲多变的套曲现象。 (二)聆听《娱乐升平》,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三)学习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了解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乐队的编制及其特色乐器。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好课本及配套的课件资源,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视听效果好的版本欣赏。(二)教师本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自己能够给学生范奏。带学生演唱,准确的把握好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韵味与风格特点。(三)引导学生自主收集音乐作品及相关资料。(四)上网查阅了解更多的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曲目,推荐网址: https://www.sodocs.net/doc/5d6950244.html,/music/chwindow/culture/yinyue/ htt p://https://www.sodocs.net/doc/5d6950244.html,/yyxs/mzyy/mzcs/List_10.html https://www.sodocs.net/doc/5d6950244.html,/view/26913.htm https://www.sodocs.net/doc/5d6950244.html,/yayun/ind ex_3.shtml https://www.sodocs.net/doc/5d6950244.html,/Music/016.htm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一)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谱例,让学生了解作曲上的创作手法。(二)利用钢琴和演唱,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加深对“花彩”的体验和认识。 (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搜集、关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知识、曲目,制作成答题卡片,采取竞赛或抢答的方式进行巩固学习。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1.播放《江南风采》丝竹 演奏视频片断。 出示问题:录像片中的乐器 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那 一类? 2.引出学习内容——江南 丝竹 欣赏《江南风采》丝竹演奏 视频片断。 回答问题 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引出学 习内容,激发兴趣,拉近 学生与民间音乐的距离。 了解江教师请学生将自己查到的 江南丝竹相关知识向全班 同学讲解。 学生讲解、介绍。 (流传地域、人文环境、社 会功能等方面。) 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流传 地域、人文环境、社会功 能等知识。

传统民间音乐在中小学的传承

传统民间音乐在中小学的传承 发表时间:2016-08-13T14:29:47.13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1期作者:梁连成 [导读]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 河北省保定市安新中学071600 摘要:传统民间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集体创作的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音乐体裁,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体体现,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文化的精髓,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征。本文讲述了地方民间音乐在中小学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这些民族民间音乐引进课堂,最终达到让学生热爱家乡音乐、提高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民间音乐中小学传承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它以丰富璀璨的繁荣硕果,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多样的色彩风貌,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传统民间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集体创作的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音乐体裁,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征。通过乡土音乐教育,弘扬了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也对学生进行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直接感受本地区丰富的音乐遗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先辈创造如此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自豪。将乡土音乐素材引进课堂,开拓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了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一、传统民间音乐在中小学传承的重要性 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经说:儿童音乐教育首先应该用更纯洁的真正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重要材料,因此,音乐教育必须根植于民族音乐艺术肥沃的土壤,认真挖掘民间音乐的优秀内容,探索教学方式,进一步活跃中小学音乐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乡土音乐进课堂,对于开发学生们的音乐潜能、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豪感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首先,乡土音乐进课堂,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乡土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通过对乡土音乐的赏析,可以加深学生对家乡的风土民情、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有着特殊的作用。其次,使学生领略乡土音乐之美,了解民间音乐之丰富,正确认识民族民间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音乐教师把一些有较高艺术性的民间音乐作品介绍给学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艺术的创作有着借鉴和启迪的作用。最后,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音乐。乡土音乐进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把乡土音乐的曲目与音乐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一个学生熟悉而亲切的音乐环境,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自己熟悉而喜爱的音乐旋律中去赏析音乐作品,诱发其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将民族民间音乐引进课堂 1.选择优秀的乡土音乐,丰富音乐课堂内容。选择优秀的乡土音乐素材,不仅能够解放学生的头脑和手脚,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意,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参与兴趣,而且还能挖掘学生的音乐表演潜质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作为音乐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音乐课堂上的师生都应该是富有情感和激情的人。学习《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时,我选择了保定地方民歌如保定小调《卖扁食》、冀中小调《摔西瓜》、《探亲家》、河北民间小调《小放牛》、《绣灯笼》、《茉莉花》等优秀的民间歌曲;我们的家乡白洋淀,有着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把《白洋淀组歌》搬上了课堂,包括歌曲《白洋淀好风光》、《怒火》、《参加八路军》、《雁翎小唱》、《夜端岗楼》、《胜利归来》、《打包运船》和《白洋淀永远是春天》。邀请了经历过抗战的老人走进课堂,给同学们讲解当年的抗战故事。学生们为自己的家乡自豪,也更加喜欢上了家乡音乐。 2.乡土音乐和音乐课本有机融合。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艺术形式是相通的,在教学中,尝试把音乐、戏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学生体验并鉴赏,感知音乐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们的全面素养。比如,欣赏戏曲京剧时,我把河北梆子和保定地方戏——老调融入到课堂中去,欣赏保定老艺术家的精彩演唱,加上精彩的讲解,使学生们爱上了家乡戏。有的学生家长是戏迷,也深深影响着孩子,听到了家乡戏,课下学唱了精彩唱段,并在课堂上演唱,有了一种成就感;欣赏《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时,让同学们欣赏了非常有名的河北吹歌,以管子为领奏的优秀民间器乐曲如《小放驴》、《小二番》等,风格粗矿朴实,乡土气息浓厚,富于歌唱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3.积极探索,塑造民族特色。音乐是文化的灵魂,民族的血脉,记录的是人们的喜怒悲欢,寄托的是民族绵绵的情思,铸造的是一方热土的理想和梦幻。而本土音乐是书本以外音乐的延伸,突出了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和认识事物的多元性,给学生创造开放平等和多元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融入进去。围绕我们河北的民间音乐:民歌如数量丰富的民间小调、号子等;曲艺如京韵大鼓、乐亭大鼓、西河大鼓等;戏曲如河北梆子、评剧、保定老调等;包括丝竹乐,最能体现我们燕赵民众淳朴厚实、豪爽重情、正直大度的优良品质。让这些民间音乐走进课堂,展现了我们民族灿烂的音乐文化,也真正地感染和教育了学生,领略了民族精神。 在本土音乐中挖掘出丰富而新鲜的本土文化,取其精华运用于教学,以此来使学生热爱乡土音乐,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自尊和自信心,让本土音乐真正走进课堂,让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得到传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