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

益阳市箴言中学2020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学月考试

历史试卷

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

审定:高一历史备课组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

1.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化被后人称为“农耕文化”,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农耕文化的特点有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③饲养家畜④种植农作物⑤有成熟文字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

2.良渚遗址包括约30万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此外,制作大量珍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工数量也很庞大。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B.先进的手工业技术

C.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D.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3.西周封建过程中,诸侯还受封有一定的人民。周公的儿子鲁侯伯禽受封的六个殷人氏族,就是随伯禽迁过去的,这六个殷人氏族和伯禽所带的周人氏族,构成鲁人的主体。这样做的目的是

A.强化血缘认同B.维护社会稳定

C.实现氏族平等D.加强中央集权

4.下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角力”活动。它起源于周代的“讲武”习俗。《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到了战国时期,“角力”由单纯的搏击技巧训练变为宣扬武威、展示军事实力的“讲武之礼”,各国通过演武场面的宏大,两国选手比赛的胜负来达到耀武扬威的目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A.周王注重军事训练,出兵讨伐诸侯

B.以车战为主,身体对抗性强

C.兼并战争频繁,人们推崇强悍武力

D.法家思想已在各国推广实行

5.中国古代儒家学者关注天下兴亡与国家盛衰,追求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他们总结上古圣人施政安民的理念,揭示“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这实际上反映了古代儒家学者A.注重实际的实用理性B.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

C.力倡纯学术理论研究D.治学严谨,反对故步自封

6.秦朝时,中国完成了从“一个天下、许多国家、独立主权、供奉天子”的封建制向“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中央集权、分级管理”的郡县制的转变。这种转变

A.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B.使得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C.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D.是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之一

7.汉景帝年间,政府送蜀地学生到长安学习,又在蜀地开办学校,为学生免除徭役,学优者随带出巡,有的还授以官职,蜀地民众大为羡慕。数年之间,蜀地民众开始乐意进入政府机构服务。材料表明当时

A.西南正式纳入西汉王朝版图B.轻徭薄赋利于争取民众支持

C.儒学独尊推动汉代教育发展D.百姓国家认同观念有所增强

8.史学界认为:古代中国统治阶级选择的治国模式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文饰政治,以法家支持政治,以道家调剂政治。西汉时期能够论证该观点的是

A.汉高祖及文帝、最帝采用体养生息政策,体现道家的调剂作用

B.中期国力较弱统治者从无为到有为,体现法家的支持作用

C.中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体现儒家的文饰作用

D.后期国力较弱,推行重农抑商,促进农业发展,体现法家的支持作用

9.汉文帝时,政府将田租减为三十税一,开放山林川泽供百姓樵采。汉武帝时,盐铁酒官营,官府在京师设平准官平抑物价。到汉昭帝、元帝时,政府废除酒类专卖改为向卖酒者征税,并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铁器。这说明西汉时期

A.统治者的好恶决定经济政策B.经济政策受制于政治经济形势

C.工商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增强D.经济手段成为集权的重要方式

10.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董仲舒这样构建“天”的目的是

A.神化儒学,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

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D.论证“天人合一”“君权神授”观念

11.有学者指出,门阀士族在汉末大乱中坚守儒家共同体信念,作为清流而身遭党锢;在五胡进入中原时,携带着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流人南方;在东晋面临北方强敌时力挽狂澜;在南朝以下勉上的浪潮中致力于重建新朝秩序。该学着意在强调阀士族

A.为平乱治国做出了突出贡献B.在乱世中坚守了自身的责任

C.维护了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D.推动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12.公元11年的黄河大决口,从魏郡一直泛滥到清河郡,泛滥历时近60年。东汉明帝时,动员组织了数十万人修筑黄河大堤,花费以百亿计。一年后,工程完成,使改道后的黄河河床得到固定。汉朝取得这一成就,主要是因为

A.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B.完善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

C.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D.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13.从隋至元“大运河线路的延长以及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型的改变,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政治地缘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

A.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B.带动沿岸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C.影响了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D.连接南北区域促进文化趋同

14.唐代,边将中胡人后裔者比比皆是,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都是胡人;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这些现象可以佐证唐代

A.民族融合出现高潮B.中央集权潜伏着危机

C.官僚政治日益完善D.社会发展具有开放性

15.张国刚在《唐代藩镇研究》书中写道,唐代的藩镇,并不都是割据的。所谓“藩镇割据”只是藩镇中的一部分,即使是河朔型藩镇,也具有游离性和依附性并存的双重特点。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地方财政收入B.共同抗衡了中央政权

C.延续了唐王朝的统治D.实现了对中央的控制

16.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这一时期的南朝历史存续时间为

A.南朝(317年——589年)B.南朝(386年——581年)

C.南朝(420年——589年)D.南朝(386年——589年)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5分)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从图1、图2、图3中,分别提取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信息,判断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18.(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羯族人石勒在政权建立之前,就在与西晋、前赵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不仅如此,为扩充兵力,石勒每到一地,皆释放囚犯、招纳逃亡者。石勒不仅好骑马、射箭,也喜欢文化,即使在出征打仗的间隙,仍常令人读史书,评价历代帝王的优劣,得到官员儒生的赞同。330年,石勒称帝。后赵政权建立后,石勒注意协调羯族人与汉族人的关系。他专门设立了门生主书的官员,掌管羯族人进入宫中的事务;又制定严格的法令,不让羯族人侮辱汉族士族。此外,他还到襄国的学校考察学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情况;设立秀才、孝廉试经的制度;郡国也设立学官,每郡设两名博士祭酒,有弟子一百五十人。石勒统治时期,后赵百姓每年缴纳布帛两匹、粮食二斛,负担比西晋稍轻。石勒死后,后赵政权陷入动乱之中。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三国两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后赵政权建立前后石勒所推行的政策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赵政权国家治理的意义。

19.(1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影响,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