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说的线索安排和悬念设置

小说的线索安排和悬念设置

小说的线索安排和悬念设置
小说的线索安排和悬念设置

单元计划

学习目标: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小说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情节结构角度鉴赏小说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围绕基本问题”你如何看待人生的起伏?”展开师生互动的研究性学习,把小说教学从内容和语法上升到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小见大,使语言学习升华为文化批判,让学生从课本教科书的范围中分析和反思现实生活中的人生道路,让学生深入实践大语文观念和终身教育理念,最终使学生强化了高级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

一、语文学习目标:

1 让学生熟练掌握小说文体常识,对小说的文体特征有感性认识

2 对小说情节、线索、悬念三个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把握。

3 让学生辨别复线线索、拖延悬念、抑制悬念等技巧,并能结合作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能力目标:

构建网络和古诗文教学有机结合的平台,使学生能通过网络渠道较大限度地接触语言文化现象,培养学生文化层面上的鉴别、欣赏、理解等能力,从而夯实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1、培养学生从情节结构技巧角度对小说进行鉴赏的能力。

2、通过作文训练、演讲、辩论、主题班会、诗歌朗诵等活动培养学生高级思维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仪器,以及课件制作,word等技术独立研究问题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和典型环境描写的社会意义,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引导学生对影响小说主人公命运的诸多因素进行思考,使学生形成辨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命进行反思和设想,激发学生营造美好人生的强烈愿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网络价值观念和网络道德观念,学生由此而构建知识系统、树立人格、规划人生,有利于学生科学价值观念的形成和高尚人格的完善。

3、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资源共享的现代意识。

四、学生学习成果表现形式:

1、学生演示文稿和网站的展示、交流、评价活动。

2、学生实际应用从情节结构角度鉴赏小说的能力。

3、“人生、命运”话题系列活动的开展。

过程(教学或学习过程):

说明:在描述单元的教学或学习过程中,您一定会用到培训中制作的文档,请在用到这些文档的位置,注明相应的文件名,并设置链接,以便浏览者方便查看相应文件。建议按照教学实施进度的时间顺序设计教学过程。

准备工作:

1、发放《小说文体常识调查问卷》、《小说情节技巧问卷》。《中学生阅读习惯调查问卷》。

学生用蓝色笔填写自己掌握的内容,用红色笔填写查询到的内容。同时记录好查询资料的书刊和网络资源。

2、成立五个研究小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负责汇总研究成果和组织组员的学习。

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小说线索与情节探索

1、使用教师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单元内容,实施单元计划的过程;使学生明确单元重点、难点,单元研究的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

2、结合对调查问卷的汇总和分析,教师和学生共同复习小说文体知识。

3、教师演示《〈药〉明线、暗线交织的结构》演示文稿,师生共同探讨小说的复线线索安排和小说悬念设置(拖延法和间隔法)的技巧和表达效果。

4、每组同学自主选择本单元中的一篇小说,或者课外的经典名篇。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安排:线索与悬念的技巧和表达效果。各研究小组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1)、经典名篇阅读:

莫泊桑〈项链〉、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契诃夫〈变色龙〉等。

案例一:促进知识正面迁移,力求构建新的知识

——对“欧·亨利式”结尾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及训练

案例二:导读小说案例——文质彬彬,然后美文

(2)、学生了解小说鉴赏方法(侧重于从小说的情节技巧角度切入来鉴赏。)

案例三:小说揭示主题的三个角度

(3)、学生掌握比喻、双关、拟人、反语等小说常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从小说中找出相关内容,并阐述对小说表达所起的效果

5、学生参考学生演示文稿范例和《学生演示文稿》评价量规,把自己小组研究的小说的线索、情节等描写手法效果以及自己的收获体会制作演示文稿。

6、各小组演示文稿展示,全班级同学讨论:

1) 每个小说故事各自的线索安排和悬念设置的技巧如何?

2) 小说表达技巧和效果(对情节,对人物,对主题)有何特点?

3) 分析归纳情节技巧与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得出研究性的成果:

小说的复线结构(双线结构和多线结构),悬念的设置和释放,使小说的情节更曲折,更复杂,是形成情节魅力的关键。便于多侧面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有发展的过程。便于增大内容含量,使小说反映现实生活更广阔,更深刻。

第二阶段:拓展探究

请各小组收集名人生命历程资料,研究影响人物命运的各种因素。

1. 各小组自主确定研究对象,如项羽、如夏瑜等。

2. 通过网络和书刊等各种渠道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如文字,音像等资料。

3. 小组汇总资料,归纳影响本组所研究的主人公命运的各种因素。

4. 小组讨论,小说的主人公如果生活在现代他们的命运会如何?

得出研究性成果二:外因:社会环境;内因:勤奋、机遇、天赋、性格等。

第三阶段:开展“命运”话题系列活动

使学生形成发散的、创造性的高级思维能力。在师生互动研究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激发学生营造美好人生的强烈愿望。

(一)“我的人生最美”赛诗会;

案例四<“我的人生最美”——促成“头脑风暴”,培养高级思维能力>

(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演讲比赛;

(三)“命运真的是不公正的吗?”辩论赛;

(四)“追溯中华礼仪渊源,争做德才兼备青年”主题班会。

(五)组织主题读书活动,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使阅读为写作服务。

案例五<一次读书沙龙活动>

第四阶段:“命运”话题作文训练。

(一)立意选择:可以从命运话题列表中提供的话题思考主题。

(完整版)第一节掌握小说线索

掌握小说线索,分析小说情节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线索,理清小说结构。 2.概括情节内容,分析情节作用。 【考点解读】 分析作品结构,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知识导学】 三.小说情节内容的概括 命题时,往往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或从部分段落设置理解层次性的试题,其

【典题呈现1】 〖阅读导学〗――整体把握: (1)这篇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叙述故事的? (2)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在哪里? (3)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还写到了哪些人物(或动物)?有什么作用? 幸存者 休·B.卡夫 熬到第三个饥饿的夜晚,诺尼把眼睛盯在那条狗身上。在这座漂流的冰岛上,除了高耸的冰山之外,没有任何的血肉——就剩他们两个了。 在那次撞击中,诺尼失去了他的雪橇、食物、皮衣,甚至他的尖刀。他只救起了心爱的猎犬——尼奴克。如今,一人一狗被困在冰岛上,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对方。 诺尼以往对尼奴克的宠爱绝对是真实的,真实得如同此刻的饥饿、夜晚的寒冷以及那只受伤的脚上咬啮着的痛苦。然而家乡的人在荒年不也屠杀他们的狗来果腹吗?不是吗?他们甚至想都不想一下就做了。 他告诉自己,当饥饿到了尽头一定要觅食,“我们二者之中注定要有一个被对方残杀,”诺尼想,“所以……” 他无法徒手捕杀那只狗。尼奴克的凶悍有力远胜于他。此刻,他急需一件武器。 他脱下手套,把腿上的绷带拆下来。几个星期前,他伤了自己的腿,用一些绳索和三片铁板绑成了绷带。 他跪在地上,把一片铁板插入冰地的细缝里,并且使劲地用另一片铁板在上面摩擦。 尼奴克聚精会神地看着他。诺尼仿佛能感觉到那炯炯的眼神正放出愈发炽烈的光芒。 他继续工作,并且企图使自己忘记它的目的。那片铁板现在已经有一面的刃了,并且越磨越锋利。太阳升起时他刚好完成了工作。 诺尼将那新磨的尖刀从冰地里拨出来,用拇指抚拭着刀刃。太阳光从刀面反射过来,几乎使他一时眼花目眩。诺尼把自己完全变得残酷起来,“到这儿来,尼奴克!”他轻轻地叫着。 狗疑惑地看着他。“过来,快!”他唤着。 尼奴克走近了一点。诺尼在它的眼神中看到恐惧。从它沉滞的喘息和蹒跚、笨重的脚步可以得知它的饥饿和痛楚。他的内心开始哭泣了。他痛恨自己,但又不得不狠下心来。 尼奴克越来越近了,保持着它的警戒。诺尼感到喉间一股浓重的呼吸,他看出它那两只眼睛好似两股痛苦哀怨的井泉。 现在,就是现在!快攻击它! 诺尼跪倒在地上的身体因一阵激烈的哽咽而颤抖着。他突然唾骂起那把尖刀,疯狂地把它往远处掷去。他空着双手,颠踬地向狗爬去,终于倒在雪地里。 狗发出凶狞的咆哮,环绕着他的身体走动。诺尼现在充满了恐惧。 掷出那把刀子之后,他已没有任何防备。诺尼现在虚弱得毫无力气反抗。他的性命就好像悬在尼奴克面前的一块肉,而它的眼中充满了饥饿。 狗绕着他徘徊,并且开始从后面匍匐前进,诺尼现在听到那饥饿的喉咙发出咕噜咕噜的吞咽唾液的声音。 他闭上眼睛,祈求着这次的攻击不要太痛苦,他感觉到它的爪子踏上他的腿,尼奴克渐热的喘息逼近他的脖子,一股强烈的气流聚集在他的喉头。然后,他感觉到一条热热的舌头在轻轻地舔着他。 诺尼睁开眼睛,怀疑地注视着尼奴克。他伸出一只手臂把它和自己紧紧地抱在一起,悲伤地开始呜咽…… 一小时之后,一架飞机从南方起飞,上面一位年轻的驾驶员沿着海岸巡逻,他往下注视着那片漂流的浮冰,在冰山的正上方盘旋,此时,他看到一道刺眼的闪光。 那是阳光在某件物体上反射的光芒。他的好奇心渐渐升起,他降低了高度,沿着冰山盘旋。此时,他发现冰山的阴影之中一堆黑色的影子,从形状上来看似乎是人类,仿佛那影子有时还分成两

小说的线索学案答案.doc

小说的线索答案 三、《品质》:双线结构(明:“我”几次去店铺做靴子;暗:格斯拉店铺的兴衰历程) 《一个人的遭遇》:主人公的遭遇和情感变化《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的行踪 《项链》:借项链、戴项链、丢项链、还项链《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主人公的意识流动 四、练习 1、明线:琼珊生病、病重、好转、转危为安。暗线:老贝尔曼雨夜为琼珊在墙上画最后一片叶子。好处:①明暗线交织,使小说结构更为紧凑;(结构) ②老贝尔曼画叶子的暗线使文章凝练含蓄,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读者体验) ③展现了老贝尔曼的默默助人高尚品质;(人物)④突出小说的主题。(主题) 2、①“我”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者,使故事真实可信。 ②“我”的见闻是小说的行文线索,小说的故事情节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忆串联起来的 ③作者借“我”可以随时发表见解和感悟。 ④4.以“我”的软弱突出对祥林嫂悲剧的悲伤和内疚,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真诚的自我解剖。提升训练、1、《鞋》(1)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 (2)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 (3)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 2、《马兰花》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2分) 好处: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以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 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 ③突出了主人公马兰花……的形象。(4分) 线索类题作用答题要点 ①情节结构:串联,紧凑、简洁;推动情节发展 ②线索本身:特点(时代、性质等);写出/寄寓人物的感受、经历等; ③人物:人物(主、次)情感抒发、心理表现、形象塑造; ④主题:揭示、突出、丰富 ⑤读者的心理感受:想象空间(暗线),震撼人心,引起阅读兴趣。 6. (6分)(1)线索:气味或味道。(2分)(2)作用: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记忆呈现出来;便于形象地揭示出每一种生活记忆的特点——世俗气,雅致韵,遥远意,温暖感:对于读者而言,让作者笔下的生活在普通的可感之外,更多一层可嗅,鲜明可感,消除了读者与作者笔下生活的时空距离。(4分) 1

高考小说线索

【考纲解读】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要求在文学类作品阅读中,能够“分析作品结构”。小说结构的重点是小说的线索和层次。 小说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 小说层次就是小说结构,常见小说结构都是从情节的发展来划分,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握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作者谋篇布局的用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发展过程、把握文章主题不断深化的进程。所以赏析小说构思技巧需要从小说层次入手。 【分析小说思路的考点】 小说在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时,往往会在如下二个方面设置考题: 一、线索方面: 1、小说以什么线索结构全文? 2、分析小说的线索特点。 二、结构思路方面: 1、小说在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特点? 2、小说中写这个情节(或人物)有什么作用? 3、小说中多次写到某个细节,它前后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作用? 4、小说在叙述某件事情的时候又穿插了某些细节,有什么作用? 5、小说中人物的起名有什么用意? 【分析小说思路的主要知识点】 一、线索方面: 1、小说以什么线索结构全文? 【解析】一般来说,小说线索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寻找线索的途径有:小说标题、小说中的中心词。例如《名师大讲堂》P193《密码中的真情》和《中了大奖》,其线索都在题目中出现,前者是一个事物----密码,后者是事件----中奖。 2、分析小说的线索特点。

小说线索类题

小说线索类题 一、设题方式: 1、小说以什么线索结构全文? 2、分析小说的线索特点。 3、分析小说的线索作用。 4、小说在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特点? 5、小说中写这个情节(或人物)有什么作用? 6、小说中多次写到某个事物有什么作用? 二、线索、线索形式及分类 1.小说的线索就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也是结构全文的脉络。其目的是用来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2.线索的形式: (1)以人物为线索。 如鲁迅作品《孔乙己》以“我”——一个咸亨酒店的“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2)以事物为线索。 即所谓的“物线法”。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等等。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奥斯特罗夫斯基的《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 (4)以空间、时间或人物心理情感变化为线索。 3.分类 (1)单线型结构 也就是一条线索的作品。这类作品的情节单纯,线索明晰,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中心人物展开情节。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从人物上说,这种结构一般一个主要人物;从情节安排上也只有一条线索。情节的发展过程是由开始——展开——结局直至尾声,链条式展开,环环相扣。 (2)双线型结构 也就是线索有两条,一般都是以作品中的二个主要人物(事件)分别进行。 有时二条中也有主辅或明暗之分的情况,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明线,而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暗线。 但注意的明暗交织的双线必须是由一个共同点来连接。(《药》) 要求分析的“小说线索”,一般都是双线结构,一明一暗,相互交织。 三、线索的作用 1、结构清晰,跌宕曲折,一波三折,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集中紧凑完整。 2、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 3、人物形象也会刻画得更丰满、更突出、更鲜明。 4、两条线索并行,丰富拓展作品内容。 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集中、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四、例题示范 抓药 老舍 日本兵又上齐化门外去打靶。照例门脸上的警察又开始检查来往的中国人,因为警察们也是中国人,中国人对防备奸细要比防备敌人更周到更勇敢些。 牛家二头一手提着药包,一手攥着个书卷,走得猛。父亲病得不轻,家离齐化门还有小十里子呢。齐化门就在眼前了,出了城,抄小道走,也许在太阳压山之前能把“头煎”吃下去。 门脸上挤着好多人,巡警们在四外圈着。二头顾不得看热闹,照直朝城门洞走。 “什么?”巡警拦住二头,指着他的手问。 “药。”“那个卷,我说的是。” “一本书,在茅厕里捡的。” “拿来。” 巡警看了看书皮,红的;把书交给了巡长。巡长看了看书皮,红的;翻了几页内容,看了看二头:“把他带进去!”一个巡警走过来。 当天晚上,二头被押解到公安局。 创作家“汝殷”和批评家“青燕”是仇人,虽然二人没见过面。汝殷以写小说什么的挣饭吃,青燕拿批评作职业。在杂志上报纸上老是汝殷前面走,青燕后面紧跟。无论汝殷写什么,青燕老给他当头一炮——意识不正确。 意识怎么就正确了呢?他从青燕的批评文字中找不到答案。他细细把自己的与那些所谓正宗的作品比较了一下,然后照猫画虎的,也编些“意识正确”的故事,寄给一些刊物。 奇怪的是,这些编的东西不久就都退回来了;有一篇附着编辑人的很客气的信:“在言论不自由的时期,红黄蓝白黑这些字中总有着会使我们见不着明天的,你这次所用的字差不多都是这类的……” 汝殷笑得连嘴都闭不上了。原来如此!为什么青燕只放意识不正确的炮,而不说别的,原来他是“怕”。他要戏弄青燕了。他自己花钱印了一小本集子,把曾经被拒绝的东西都收在里面。他送给青燕一本,知道由某刊物的编辑部转投,青燕是一定可以接到的。 青燕到杂志社编辑部去,看看有什么“话”没有。他的桌上有三封信,一个纸包。把信看完,打开了纸包,一本红皮的书——汝殷著。他把书卷起来,拿在手中,离开了编辑部。 走到东四牌楼南边,他要出恭。把书放在土台上,好便于搂起棉袍。他正堵住厕所的门立着,外面又来了个人。他急于让位,撩着衣服,闭着气,就往外走。 走出老远,他才想起那本书。但是不愿再回去找寻。没有书,他也能批评,好在他记住了书名与作家。 二头已经被监了两天。他莫名其妙,那本书里到底有什么呢?又过了一天!来了个人——年纪轻轻的,衣服很整齐,可是上着脚镣。 后来的先说了话:“什么案子,老乡亲?” “捡了一本书!”二头愤愤道。“什么书?”青年的眼珠黑了些。 “红皮的!”二头只记得这个,“我不认识字!”“哦!”青年点了点头。 都不言语了。待了好久,二头为了表示友善,小声地问:“你,你什么——案子?” “我写了一本书,”青年笑了笑。 “啊,你写的那本浪书,你?”二头的心中不记得一个刚会写书的人,这个人既会写书,当然便是写那本红皮书的人了。“没事儿,手闲得很痒痒,写个什么浪书!”他瞪着那个人,咬着牙。 “那是为你们写的呢。”青年淘气的一笑。 二头真压不住火了:“揍你个狗东西!”他可是还没肯动手。他不知道为什么有点怕这个青年。 青年自己微笑了半天,才看了二头一眼。“你不认识字?” 二头愣了会儿,本想不回答,可是到底哼了一声。“在哪里捡的那本书?” “茅厕里,怎着?” “他们问你什么来着?” “他们问,谁给我的,我说不上来。” “好比说,我告诉他们,那是我汝殷落在茅房里的,岂不是没了你的事?”青年的笑又有些无聊了。 “那敢情好了!”二头三天没笑过了,头一次抿了嘴。 青燕回到自己的屋中,只写了一小段批评:“假如红色的书皮可以代表故事的内容,汝殷君这次的戏法又是使人失望的。他只会用了张红纸,厚而光滑的红纸,而内容,内容,还是没有什么正确的意识!”他写了下去。没想到会凑了七八百字,而且每句,在修辞上,都有些表现权威的力量。批评也得成为文艺呀。 过了两天,他的稿子登出来了。又过了两天,他听到汝殷被捕的消息。 又过了几天,二头才和汝殷说了“再见”。 二头回到家中,爸爸已然在两天前下葬了。二头起了誓,从此再不进城去抓药! (选自《现代》一九三四年五月第五卷,有删节) 【注】30年代初的文坛被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笼罩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