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电影史1

中国电影史1

中国电影史1
中国电影史1

中国电影史(二)

第五章新时期电影(1977—1992)

一、徘徊期:1977—1978

揭批——《十月风云》(1977)、《严峻的历程》(1978)

革命——《大浪淘沙》(1977)、《万水千山》(1977)、《拔歌的故事》(1978)

反特——《黑三角》(197

7)、《猎字99号》(1978)、《青春》

二、探索期:1978—1992

《归心似箭》、《邻居》、《苦恼人的笑》、《小花》、《春雨潇潇》、《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庐山恋》、《沙鸥》、《喜盈门》、《乡情》、《小街》、《城南旧事》、《人到中年》、《都市里的村庄》

三、三代同堂

第三、四、五代导演均有创作

四、市场化时代(1992年以来)

1、娱乐片

80年代武侠片——红(牡丹)、黄(英姑)、蓝(色的档案)、

白(莲花)、黑(面人)等一批影片

90年代都市题材——冯小刚电影:《甲方乙方》(1997)、《不

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大腕》(2002)

2、主旋律电影【突出主旋律,坚持多元化】

?内容:革命、政策、伟人、英雄(好人好事)

?形式:大规模、大场面、大投入、大制作

?问题:批判“拳头加枕头”的现象(娱乐片应不应该拍摄)

?主旋律影片出现了以下几种态势:

①第四、五代导演与主旋律影片的合流动推动了这类影片的精品化:

如:黄建中《我的1919》(1999);郑洞天《故园春色》、《刘天华》;

丁荫楠《周恩来》、《相伴永远》;陈国星《黑眼睛》、《超导》;

胡柄塯《安居》(1998);李少红《红西服》等。

②强国的理想和主流商业化的道路合流:

如:《横空出世》、《国歌》、《我的1919》、《紧急迫降》、

《冲天飞豹》等

③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商业化的外衣

第六章新世纪前后的中国电影

一、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

第五代:陈凯歌《荆轲刺秦王》、《和你在一起》

张艺谋《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第六代:《长大成人》(1998)标志青年导演群开始了一次集体成长,他们

不仅调整了叛逆的姿态,还尽量的避免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出现,使

得政府主管部门意识到“第六代”的整合的可能性。

张元《回家过年》;路学长《非常夏日》;陆川《寻枪》和《可可西里》;

王小帅的《梦幻田园》;阿年《呼我》;管虎《古城童话》;王瑞《冲天

飞豹》;王全安《月蚀》;吴天戈《女人的天空》;毛小睿《真假英雄兄

弟情》构成了90年代后期的中国电影的新景观

二、21世纪之初的中国电影

1、新生代的分流:

⑴以贾樟柯为代表的平民视点的创作:

原因:1)制作成本的困境;2)自身生活经历的激发欲望。3)利用电影节的影响。

特点:纪实、平民视点、工整的构图,开放的结尾。

⑵新生代与主流的合流:

原因:国外低资本的介入,如《洗澡》等:政府积极整合的努力,

如《冲天飞豹》(王瑞导)等;与商业市场的积极靠拢,《非常夏

日》(路学长)和《寻枪》(陆川)等。

特点:圆满的叙事结构、悬念的设置、不平衡的构图。

【法国《电影手册》评论:"《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则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2、《冲天飞豹》开创了我国电影史上四项第一:

第一部使用目前我国最先进、公开解密时间最短的新型战机“飞豹”进行拍摄;

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新型兵器研制过程,表现高科技领域里一幕幕精神与肉体的较量、生存与死亡的抗衡、以及当代军人的挑战尖端军事科技的恢宏诗篇;

运用国际流行大片大制作手段,实施实景与电脑三维特技制作的第一部“中国大片”;我国动用多种真实军用战机投入拍摄,是机种最多、兵味最足的一部军事影片。

3、以《英雄》为发端的中国大制作的影片现象

原因: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带来了一种新的融资渠道和活力;合拍片形

式的变化;政府电影政策的进一步的放宽。

特点:成本高、影像的地位居首、高科技手段的使用。

作品:《手机》、《无极》等。

4、其他小成本电影

第七章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导演及作品

一、第一代导演:

这是一批自学成材的电影导演,活跃于1910~1930年代。

张石川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位,其代表作有:《难夫难妻》、《黑籍冤魂》、《孤儿救祖记》、《火烧红莲寺》、《歌女红牡丹》等。他和郑正秋被并称为中国电影的奠基人。

第一代重要导演还包括:黎民伟/《庄子试妻》、郑正秋/《姊妹花》、任彭年、

但杜宇、杨小仲、洪深、邵醉翁、史东山、王优游、徐桌呆等。

杰出贡献:

从人才、资金、技能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为中国电影奠定了发展基础。

开创了“家庭伦理片”和“武侠片”——这两种对中国电影影响深远的影片类型。为电影从默片向有声片过渡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开拓性探索。

二、第二代导演:

主要指那些在1930年代开始独立执导影片、并活跃于1930~1940年代的

导演。

最著名者为蔡楚生,其代表作有:《都会的早晨》、《新女性》、《渔光曲》、《迷途的羔羊》、《孤岛天堂》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这批作品不但以其对商业与艺术、理性与感性的兼顾,多次成为中国早期电影在票房和社会影响力方面的翘楚,而且这些作品也以其浓郁的平民情怀与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使得蔡楚生被誉为中国电影现实主义风格的奠基人。

这一时期的重要导演及作品还有:吴永刚/《神女》、《浪淘沙》;袁牧之/《都市风光》、《马路天使》;费穆/《小城之春》、《生死恨》;孙瑜/《大路》;沈西苓/《十字街头》等。

卓越成就:

成功的实现了中国电影由默片向有声电影的过渡。标志作品为《歌女红牡丹》。使中国电影在思想和艺术上走向了成熟。

让中国电影确立了自身的民族气质和社会声誉。

尝试拍摄了中国首部彩色电影《生死恨》(1947,费穆)。

三、第三代导演:

泛指那些1949年前后从影,主要活跃于“17年”时期的导演(1949~1966)。

他们主要由来自两种背景的艺术家构成:

1)、“红色”背景:主要指来自1949年以前中共军队里的文艺工作者,主要有“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成荫、崔嵬、水华、凌子风、谢铁骊等;“长春电影制片厂”(原“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沙蒙、吕班、郭维、王炎、王家乙、林农、苏里、武兆堤等;此外,还有1949年以后由新中国培养起来的导演,如:“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王苹、严寄洲、李俊等。

2)、“旧上海”或“国统区”背景:主要指来自1949年以前上海地区的电影导演,如:沈浮、张骏祥、汤晓丹、桑弧、郑君里、石挥、谢晋等,他们大都集中在“上海电影制片厂”。

以上两部分人中最杰出的导演有:成荫、水华、崔嵬、凌子风(被誉为“北影四大帅”);谢铁骊、谢晋(被称为“南北二谢”)等。

成荫(1917~1984):代表作为《钢铁战士》、《南征北战》、《万水千山》、

《停战以后》、《红灯记》(样板戏)、《拔哥的故事》、《西安事变》等。他是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重要奠基人,其风格以“宏大叙事”见长。水华(1916~1995):代表作有《白毛女》、《革命家庭》、《林家铺子》、《烈火中永生》、《伤逝》等。其影片以塑造特殊性格的人物见长,具有含蓄凝练的风格。

崔嵬(1912~1979):导演的代表作有《青春之歌》、《杨门女将》(戏曲

片)、《小兵张嘎》、《平原作战》(戏曲片)、《红雨》;他主演的代表作有《宋景诗》、《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在中国导演队伍中,他是在“导演”与“表演”方面均很有建树的五位导演之一(其他四位:袁牧之、郑君里、石挥、姜文),崔嵬的影片以激情澎湃、感人至深见长。

凌子风(1917~1999):代表作为《中华儿女》、《陕北牧歌》、《红旗谱》、

《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其作品生活气息浓郁,善于通过细节刻画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揭示其内心世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谢铁骊(1925~):代表作为《暴风骤雨》、《早春二月》、《智取威虎山》(样板戏)、《海霞》、《大河奔流》、《今夜星光灿烂》、《知音》、《包氏父子》、《红楼梦》(总导演)。其代表作是《早春二月》/1963年,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意味。

谢晋(1923~):代表作为《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大李、老李和

小李》、《舞台姐妹》、《红色娘子军》、《牧马人》、《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最后的贵族》、《清凉寺的钟声》、《鸦片战争》等。在中国前四代导演中,谢晋是获得国内外各种奖项最多、拍片数量最多的导演,也是迄今我国所有导演中艺术生命最长的一位。其作品继承并发扬了现实主义传统,注重人物情感与性格刻画(特别是女性形象),激情洋溢,艺术感染力很强。他的创作风格被评论界归纳为“谢晋模式”,并在1980~1990年代引起过广泛争论。

桑弧(1916~2004):代表作为《太太万岁》、《不了情》、《哀乐中年》、

《太平春》、《祝福》、《梁山伯与祝英台》、《魔术师的奇遇》、《他俩和她俩》、《邮缘》、《女局长的男朋友》等。

桑弧谙熟市民观赏趣味,堪称“中国城市电影”的开拓者。他擅长中国式的家庭情节剧,其作品总是远离大时代的硝烟,聚焦于家长里短中的人情纠葛、世俗利益中的人际冲突,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市民阶层在个人事业或情感方面的焦虑与挣扎。

在新中国电影史中,桑弧有三个第一:拍摄了1949年后首部彩色戏曲片《梁

祝》;首部彩色故事片《祝福》;首部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历史贡献:

1、确立了“革命历史题材”这样一种新的影片类型,如:《南征北战》、《青

春之歌》、《董存瑞》、《英雄儿女》、《地道战》、《地雷战》等。

2、集中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如:《农奴》、《刘三姐》、

《阿诗玛》等。

3、创立了“歌颂型”喜剧电影,如:《大李、老李和小李》、《五朵金花》、《今天我休息》、《李双双》等。

4、在戏曲艺术片的拍摄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天仙配》/黄梅戏/、《刘巧儿》/评剧/、《野猪林》/京剧/、《红灯记》/京剧/等。

5、在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成功实现了中国电影从黑白向彩色的跨越。代表作有:《梁祝》、《祝福》、《早春二月》、《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白毛女》(芭蕾舞剧)等。

此外,他们还在各自的作品中,成功地运用了大量旋律优美、传唱至今的电影插曲;他们还极大地拓展了农村题材、儿童题材影片的风格样式。

总之,第三代导演在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下,在羁绊重重、危机四伏的创作状态中,仍然为中国电影留下了数十部经典作品。

四、第四代导演:

泛指在文革前接受了电影教育,文革结束后,才开始独立执导的一批导演,他们主要活跃于1980年代前后。主要有:张暖忻、谢飞、郑洞天、黄健中、吴贻弓、吴天明、黄蜀芹、丁荫楠、滕文骥、杨延晋、胡炳榴、董克娜、郭宝昌、颜学恕、翟俊杰、赵焕章、陆小雅、史蜀君、王君正等。

他们的代表作主要有:

谢飞:《湘女萧萧》/《本命年》/《香魂女》/《黑骏马》

(1986/1989/1992/1995)

郑洞天:《邻居》/《台湾往事》(1981/)

张暖忻:《青春祭》/《沙鸥》(1985)

黄健中:《小花》/《过年》(1979/1992)

吴天明:《老井》/《变脸》(1987/)

吴贻弓:《城南旧事》(1982)

黄蜀芹:《人·鬼·情》(1987)

丁荫楠:《逆光》/《孙中山》/《周恩来》(1982/1986/1991)

颜学恕:《野山》(1985)

杨延晋:《小街》(1981)

胡柄榴:《乡音》(1983)

孙羽:《人到中年》(1982)

陆小雅:《红衣少女》1984

史蜀君:《女大学生宿舍》(1983)

王君正:《山林中的头一个女人》(1986)等。

历史贡献:

大力提倡并卓有成效地实践了“纪实美学”。这些来自国外的电影美学资源经过第四代的创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有效的本土话语,参与阐释并提升了本土电影的艺术水准。他们对以谢晋为代表的老一代导演的超越,对于中国电影从传统创作范式中走出来,回归电影的艺术本体,更新中国电影的视听语言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有效地缩小了与世界电影的差距。第四代导演的艺术实践极大地淡化了“17”年电影中的“歌颂”主题,使中国银幕开始倾向于“非政治化”的大众题材,表现出了对普通人的情感和命运的真切关怀,并以其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真实人生的剖白震动了影坛,感动了观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四代导演中还集中涌现了一批卓有建树的女性导演,如:张暖忻、陆小雅、黄蜀芹、史蜀君、王君正等。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空前的。

五、第五代导演:

整体上大都出生于1950年代,是“文革”结束后,北京电影学院培养的首批大学生(1978~1982)。他们的代表作主要涌现于1984年~1990年代,进入1990年代中期以后,尽管他们的艺术探索精神明显减弱,但“观众/市场

意识”却大为增强,至今仍不断有颇具票房号召力的作品问世。

第五代导演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及其作品有:

陈凯歌:《黄土地》/1984、《大阅兵》/1986、《孩子王》/1987、《边走边唱》/1993、《霸王别姬》/1993、《风月》/1996、《荆轲刺秦王》

/1998、《和你在一起》/2002、《无极》/2005等。

张艺谋:《红高粱》/1987、《代号美洲豹》/1988、《菊豆》/1990、《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秋菊打官司》/1992、《活着》/1994、《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有话好好说》/1996、《一个都不能少》/1998、《我的父亲母亲》/1999、《英雄》/2002、《十面埋伏》/2004、《千里走单骑》/2005、《满城尽戴黄金甲》/2006等。

黄建新:《黑炮事件》/1985、《错位》/1986、《轮回》/1988、《站直了,别趴下》/1992、《五魁》/1993、《背靠背,脸对脸》/1994、《红灯停,绿灯行》/1996、《埋伏》/1997、《说出你的秘密》/1999、《谁说我不在乎》/2001、《求求你表扬我》/2004等。

田壮壮:《红象》(1982年)、《九月》(1984年)、《猎场札撒》(1985年)、《盗马贼》(1986年)、《鼓书艺人》(1987年)、《摇滚青年》(1989年)、《大太监李莲英》(1990年)、《特殊手术室》(1992年)、《蓝风筝》(1993年年)、《小城之春》(2002年年)等。

吴子牛:《喋血黑谷》(1984年)、《鸽子村》(1985年)、《最后一个冬日》(1986年)、《晚钟》、《欢乐英雄阴阳界》(上·下)(1988年)、《南京大屠杀》(1995年)、《国歌》(1999年)、《英雄郑成功》(2001

年)等。

此外,第五代导演还有:张军钊、周晓文、张建亚、冯小宁、霍建起、孙周、尹力、何群,女导演:李少红、胡玫、刘苗苗等。

重大贡献:

1)、为中国电影赢得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国际奖项”,真正使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

2)、他们以“全新的电影语言”使中国电影“从形式到观念”都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

可以说,第五代的崛起使中国电影步入了一个“新电影时代”……

六、第六代导演:

大都出生于1960~1970年代,目前平均年龄在40岁上下,要比第五代小

10岁左右。他们于1980年代中后期分别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等高校,并于1990年代初陆续开始拍片,

最初以低成本的“地下电影”首先在国外引起关注。

1990年代中期,他们在国内逐渐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创作群体,其中以张元、王小帅、贾樟柯等人为代表。从1990年代末开始,第六代导演陆续回到

“体制内”工作。尽管他们目前仍处于艺术生命的旺盛时期,但囿于个人素养和志趣等原因,近年却来鲜有重要作品推出。

张元:《妈妈》、《东宫西宫》、《回家过年》、《江姐》(京剧)、《看上去很美》

王小帅:《冬春的日子》、《17岁的单车》、《梦幻田园》、《扁担姑娘》、《青红》

贾樟柯:《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

管虎:《头发乱了》、《上车走吧》

路学长:《长大成人》、《非常夏日》、《卡拉是条狗》

娄烨:《周末情人》、《紫蝴蝶》

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

章明:《巫山云雨》、

李欣:《谈情说爱》、《花眼》

阿年:《城市爱情》、《呼我》

此外还有:李虹/《伴你高飞》、金琛/《网络时代的爱情》、施润玖/《美丽新世界》和《走到底》、王瑞/《冲天飞豹》,田曦/《兵》、王全安/《月蚀》、吴天戈/《女人的天空》、毛小睿/《真假英雄》、胡安/《西洋镜》等……

尽管第六代导演已经出道十多年了,但迄今仍未推出一部享誉全国的作品,既没

有赢得市场/观众的认可,也没有获得主流评论的尊重,更没有得到官方的肯定,几乎始终处于一个尴尬的状态,仅有的收获就是在国外的一些电影节上获得了一些边缘化的、常常是无足轻重的奖项,并且在国内的引起了一些微弱的反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在于:十分有限的阅历与学养,使得他们既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也无法剖析历史的沧桑,因而也就不可拍出切中观众兴奋点的作品,而常常以一种过于自恋的态度,把电影作为一种个人化的情感宣泄方式。

【尽管在个人经历与影片风貌上,姜文(1963年生人)和冯小刚(1958年

生人)与第六代导演大相径庭,但他们开始独立执导影片的时间却与第六代导演基本一致,因此我们姑且也把他们放在这一批导演里。】

冯小刚:《大撒把》(1992)、《永失我爱》(1994)、《甲方乙方》(1997)、《没完没了》(1998)、《不见不散》(1999)、《一声叹息》(2000)、《大腕》(2001)、《手机》(2003)、《天下无贼》(2004)、《夜宴》/2006等。

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年),《鬼子来了》(1999年)。

七、新生代导演:

目前平均年龄30岁上下,要比第六代小10岁左右(大都为1970~1980年代初生人),1990年代毕业于各大艺术类高校,随后开始陆续执导影片。其中最具影响力、并较有品位的两位导演及其作品是:

陆川:《寻枪》(2003)、《可可西里》(2005)

马丽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我们俩》

宁浩:《疯狂的石头》

此外还有:

《我和爸爸》、《陌生女人的来信》、《当梦想照进现实》/徐静蕾

《父亲·爸爸》/楼健

《押解的故事》/齐星

《苦茶香》/吴兵

《我的兄弟姐妹》/俞钟

《开往春天的地铁》/张一白

《100个……》/滕华弢

《女孩别哭》/李春波

《天使不寂寞》/张番番

《我最中意的雪天》/孟奇

《TV小子》/郦虹

《我是一条鱼》/李鸿禾

《王首先的夏天》/李继贤

《妈妈没有走远》/石建都

《像鸡毛一样飞》/孟京辉

《母亲快乐》/邓建国

《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黄宏

《井盖》(原名《完美女人》)陈大明

《恰同学少年》/赵燕国彰

……

总结:

纵观20世纪以来中国导演的精神历程和生存环境,我们会发现:不同话语背景

中的艺术家曾面临不同的历史要求,追寻不同的艺术理想,塑造不同的电影形象:第一代导演初创电影形态,以言情与武打,挣扎在早期资本上海的票房商海,在为中国电影培育了最基本的人才、资金、技术根基的同时,也为我们奠定了至今仍是中国电影主流样式的两种类型片——伦理情节剧与武侠片。

第二代导演受命于民族危难之时,凝重的影像深切地寄托着人民的苦难与希冀,是他们赋予了中国电影以思想和成熟的魅力。

第三代导演周旋在荒唐而残酷的政治旋涡之中,尽管起伏跌宕的生存环境像镣铐一样,时常束缚着他们艺术创造的翅膀,但在那个时代所流传下来的“红色丛林”中,我们还是能够发现闪烁着他们的智慧与才华的奇葩异卉……

第四代劫后重振,一面在现实与艺术间摸索着电影的本体皈依之路,一面把中国电影从歌功颂德的陈词滥调里解放出来,重新回归到了“大众艺术”的百花园中。他们承前启后、功不可没。

第五代置身启蒙大潮之中,他们以对影像和历史的崭新表达,在折服了世界影坛的同时,更让中国电影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六代和新生代导演侧身商业时代,他们受到体制与市场的双重压力,加之他们大都思想苍白、情感漂浮,这常常使他们那变幻的影像如同丢失了灵魂的傀儡般虚弱乏味,但是他们毕竟还人在旅途,毕竟还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因此,成长的未来是可以期冀的……

中国电影史整理

电影开端——<定军山> 1905年戏曲片《定军山》中国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任景丰开办的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第一部无声电影中国电影的开端之作 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 又名《劳工之爱情》“明星”公司张石川郑正秋“文明戏 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1931 三部长故事片 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20年代奠定类型片基础 中国影戏研究社:《阎瑞生》(剧情长片) 上海影戏公司:《海誓》(爱情片) 新亚影片公司:《红粉骷髅》(侦探片) 郑正秋《孤儿救祖记》1923 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从戏剧舞台艺术方面吸取丰富创作养料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电影艺术道路开辟奠定了基础 《孤儿救祖记》是第一部完整的实现郑正秋创作思想的电影作品 也是第一部在商业上和艺术上获得双重成功的影片 确立了今后该公司创作长篇正剧为主要方向 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 1.1931“九一八”事变、1932“一二八”事变后社会变革民族意识崛起 “九一八”和“一二八”事件的背景下和中国电影的现状,需要寻找出路 2. 1931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电影战线斗争纲领和方针 3. 《啼笑因缘》脱离生活逃避现实的鸳鸯蝴蝶派作品时逢“一二八”遭遇意料外的票房惨败1932年夏明星公司老板开始考虑改变制片方针阿英、夏衍、郑伯奇进入明星公司标志着左翼电影工作者投身电影界的正式开始田汉和阳翰笙一同加入新成立的艺华公司、 4.1933年2月, 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成立其成员主要有:郑正秋、周剑云等 5.1933年3月瞿秋白领导下党领导的五人“电影小组”成立(阿英夏衍王尘无石凌鹤司徒慧敏) 期间代表作有《三个摩登女性》、《狂流》、《都会的早晨》、《小玩意》、《姊妹花》、《渔光曲》《大路》、《女性的呐喊》、等. 6. 1936年1月由欧阳予倩、蔡楚生、周剑云等人发起的上海救国会也宣告成立,此后,上海电影界在“国防电影”的口号下, 陆续完成了一些抗日爱国题材的影片。 “国防电影”广义的和狭义的其代表作分别是:《压岁钱》和《狼山喋血记》 夏衍 中国革命电影的主要开创者之一新中国电影最早的党员代表作狂流压岁钱春蚕 蔡楚生 二代导演《渔光曲》第一部在国外获奖作品《一江春水向东流》《新女性》

(完整版)中国电影史资料

传播文明的影戏(1905—1931) 寻梦《定军山》 1896年8月2日,电影这个“新奇玩意”出现还不到8个月,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大张旗鼓地放映了最初的影像。虽然这次放映未必是中国电影放映的第一次,但至少在迄今为止发现的史料中,这是最早的记录。 一百多年过去了,那一天随着放映机的转动,投射在银幕上的影像都是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接下来的若干年里,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报章所登载的影戏广告,却告诉我们一百年前的中国人看到的是怎样的影像:1902年,上海著名的娱乐场所张园上映新片的广告,开列的影片目录中有:“花旗、法国大赛珍会”(即英法世界博览会),“美国大战哑非利加”(即美西战争),“中国拳匪大战大沽口”(即中国的义和团事件)。这些刚刚发生不久的世界大事,已经进入中国人的视线。当时的人们就“赞叹那做电影的人,搜索枯肠,想入非非,真是世界上无声的大教育家”。然而,这“无声的大教育家”在很多年里,始终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中国人所能看到的只是外国人摄影机里的中国。 正如洋火、洋油等许多舶来品一样,中国人最初把电影这一舶来品称作“西洋影戏”。就像许多西方文明总是首先在上海登陆,但真正拿起电影摄影机的中国人却是守着皇城根的北京人。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购买了一套法国制木壳手摇摄影机,并说服适逢60大寿的菊坛泰斗谭鑫培站在摄影机前,开演了京剧《定军山》“请缨”、“舞刀”和“交锋”等三个片段。开拍前,任庆泰对刘仲伦等年青技师说,“别让洋东西唬住,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活动照相吗?” 当《定军山》在任庆泰自己的产业——大观楼影戏院放映时,京城的戏迷奔走相告,京城的第一批专业影迷就此产生。“西洋影戏”与国人最主要的娱乐项目——听戏,恰到好处地融合了。中国人的夜生活由此悄然转变,电影院每天早晚各放一场,每张票一至二角,男女分座几乎是所有电影院的规矩。在天津,权仙影戏院为便于晚场的观众回家,还“特向电车公司定下电车数辆,每夜散戏,候于园左,以送抵城之客”,看电影已成为生活的时尚。 遗憾的是,关于《定军山》的记录,我们只见于文字。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存中外影片27200多部,1922年上海明星公司出品的三本短片《劳工之爱情》,是馆藏影片中年份最久的故事片。就是在这一年,郑正秋、周剑云、张石川等同道中人组成明星影片公司,同时,在拍摄现场开始使用由陆洁翻译的一个名词“导演”。 传播文明的影戏(1905—1931) 第一个繁盛时期 1913年元旦,临近外滩的香港路一方空地上,一群文明戏演员出演了一部名为《难夫难妻》的影片。这是郑正秋根据家乡广东潮州婚姻旧俗而构思的故事短片,批判了在不合理的封建婚姻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虽然政府已明令小学男女同校,但在摄影机前表演的演员还是清一色的男性,片中的女角也由男性演员担任(同年,香港华美影片公司拍摄了《庄子试妻》,严珊珊扮演丫环,成为中国第一个女演员)。简陋的布景借用于文明戏班,挂衣钩、自鸣钟和新式

专题练习之中外影视史综合练习

影视编导艺考专题练习之中外影视史 第一部分中外电影史(50分)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柏林电影节的最高奖是() A、金棕榈奖 B、金鸡奖 C、金马奖 D、金熊奖 2、拍摄《月球旅行记》等作品的梅里爱是世界电影创作的先驱者,他是下列哪个国家的电影创作者() A、美国 B、英国 C、俄罗斯 D、法国 3、下列哪部电影作品不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执导的() A、《广岛之恋》 B、《罗生门》 C、《七武士》 D、《乱》 4、《中国合伙人》的导演同时还导演过下列哪部影片() A、《甜蜜蜜》 B、《青蛇》 C、《甲方乙方》 D、《饮食男女》 5、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导演是() A、王家卫 B、李安 C、陆川 D、张艺谋 6、下列哪部电影的导演是中国电影导演冯小刚() A、《菊豆》 B、《无极》 C、《甲方乙方》 D、《喜宴》 7、下列哪一个不是第二代导演() A、郑君里 B、费穆 C、谢晋 D、蔡楚生 8、电影《霸王别姬》的原著作者是() A、刘恒 B、王朔 C、安意如 D、李碧华 9、以下哪位不是诗意电影的代表() A、费穆 B、孙瑜 C、让雷诺阿 D、阿伦雷乃 10、以下哪部电影不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三战”电影之一()

A、地雷战 B、南征北战 C、地道战 D、重亲谈判 11、以下哪部电影没有民国影后蝴蝶参演() A、野草闲花 B、歌女红牡丹 C、铁扇公主 D、火烧红莲寺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总分30分) 1、1913年,__________、张石川等人拍了一部稍有简单情节的短片 《》,这可以说是中国故事片摄制的开端。 2、1934年由蔡楚生导演拍的的《》以两个渔家孩子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农村和城市非常广泛的社会生活图景。 3、1937年,由赵丹、周璇主演的《马路天使》导演是___________,影片还留下了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和。 4、1932年,电影剧作家________以1931年波及长江流域16省的大水灾为背景,创作了尖锐揭示农村阶级矛盾和斗争的电影剧本《狂流》,成为左翼电影运动的代表作品之一。 5、《小城之春》曾分别被中国两代导演搬上银幕,分别是和。 6、华语电影三大奖分别是、、和 。 7、第三代导演,以拍摄名著改编电影为长,导演了电影《林家铺子》的是 8、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是导演拍的,由京剧大师担任主演。 9、散文诗式的电影《城南旧事》由导演,透过小女孩英子的视点,讲述了一段老北京的旧事。作品的原作者是。 10、影片《早春二月》的导演是,是根据的《二月》改编而成。 11、1981年拍摄彩色故事片《沙鸥》的著名女导演是_____________。

中外电影史重点整理

填空 1、1895年12月28 卢米埃尔兄弟《工厂大门》46、《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41、《水浇园丁》 2、乔治?梅里爱(创造了快动作、慢动作、停机再拍、叠印、淡出、淡入等特技摄影,开创了电影有画面技巧剪辑,从而使电影剪辑从技术变为艺术,电影开始有了戏剧性)。其代表作有《贵妇人的失踪》、《月球旅行记》 3、爱迪生:活动电影摄影机活动电影放映机 4、鲍特《火车大劫案》《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5、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6、“布莱顿学派”代表人物: 阿尔伯特·史密斯《鲸吞》《玛丽’珍妮的灾难》《祖母的放大镜》 詹姆斯·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击》 7、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 8、五大——米高梅、二十世纪福克斯、雷电华、华纳兄弟、派拉蒙 三小——环球、联美、哥伦比亚 9、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罢工》、《十月》 普多夫金《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 10、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战火》 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擦鞋童》 11、表现主义: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保罗·威格纳的《泥人哥连》、弗莱德立

希·茂瑙的《吸血鬼诺斯费拉枚》、保罗·莱尼的《蜡像陈列馆》 12、印象派:阿贝尔·冈斯(《拿破仑》)、路易·德里克(《狂热》)和让·爱普斯坦(《三棱镜》)特性:上镜头性视觉韵律 13、抽象派: 14、超现实主义: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名叫安达鲁的狗》和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 15、新好莱坞:阿瑟佩恩《邦妮与克莱德》、迈克‘尼克尔《毕业生》、丹尼斯’霍伯《逍遥骑士》、卢卡斯《星球大战》、科波拉《现代启示录》 16、明星公司张石川《孤儿救祖记》开创中国家庭伦理剧先河 左翼电影:明星公司程步高《春蚕》《狂流》 战后两大公司:民族国家情怀昆仑公司蔡楚生《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都市生活文华公司桑弧《太太万岁》费穆《小城之春》 名词解释 1、吸引力电影(P18):1895年到1906年制作的早期电影称作吸引力电影,指的是电影娱乐观众的方式,迷恋电影技术本身。虽然没有故事,但是观众还是能够被不连贯的运动影像所吸引。这并不是说当时没有讲故事的电影,而是说它不是主流样式。吸引力之一是观众看到自己或者自己认识的人映在银幕上让人心动不已。汤姆·甘宁展示炫耀影像本身的魅力。旅行纪录片是早期放映的重要内容,例如乔治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鲍特《火车大劫案》。大多在室内拍摄,灯光容易控制。新闻片是这一形式的变种,杂耍影院又被称为“视觉记者”。电影在美国流行的最明晰的标志是第一次在胶片上记录战争,即1898年的美西战争。新电影人利用了人们对美西战争电影的兴趣进入了电影业,录制了各种与战争有关的活动影像。 2、电影专利公司(P22):1908年为了与对手竞争电影市场,爱迪生联合美国七家、法国

最新影视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论述1:电影的综合属性: 艺术性、商业性、科技性、意识形态性 艺术性: 电影的艺术审美特性: 1、高度逼真性: 2、假定性:以二维平面空间表现三维立体空间 艺术取舍加工后的影像 艺术真实 3、综合性:多种艺术有机融合 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性 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性 电影中的艺术性多体现在镜头对人物或风景的处理上以及服装造型等方面,如《黄土地》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影片表现的是翠巧的悲剧,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贫困落后状态与精神的麻木愚昧。作为中国电影艺术性的代表,给观众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商业性 电影具有浓郁的商业性: 1、从世界电影诞生时开始切入——公开售票卢米埃尔梅里爱 电影的拍摄制作,商品发行放映,后产品开发 2、电影由浩大的社会群体创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3、电影生产在现代工业生产的背景下,具有现代企业的特征,并且快速完善的进入电影文化产业的阶段 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供需和价格体系、运作模式和分配比例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运行机制和经济规律 电影的商业性体现在制作上及目的。一般商业片制片商为挣钱所以会请时下受欢迎的明星,拍大家喜欢看的,拥有大场面,即使剧情老掉牙。近年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几部弘扬国家主旋律的影片,充分利用了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这主要包括覆盖式的集中宣传、全明星阵容、视觉奇观的追求与营造等。 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1、电影本身是具有艺术性的产品 2、电影的生产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 3、电影的艺术性需要通过其商业性得以实现 4、电影的商业性又需要艺术性的保障 电影事实上是一个商业与艺术的辩证统一体,商业性与艺术性两者在电影这个母体里相互交融,互为依托,因此任何对电影商业性或是艺术性的压制都是对电影本性的扭曲。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商业性和艺术性在电影中是能够和谐相处的。电影既然作为商品,就避免不了被资本所掌控,不过我们也不必为这种状况而感到悲观。因为电影生产虽然是一种商品生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它同时还是一种艺术生产。而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精神性生产,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程序。电影生产虽然不能不受到资本的控制,但是,它毕竟是由编剧、导演、摄影师和演员等诸多方面的人员共同参与的精神性劳动,资本控制不了每一个电影生产者个体的精神,控制不了每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人,这就为进步的电影生产者打破资本的控制提供了可能。事实上,电影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亦大有人在,例如卓别林,他的电影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打闹喜剧形式出现,在保证电影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现代大生产状况下大众的生存境遇,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性被扭曲异化的深层事实,从而为

中国电影史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史发展历程 这个世界有了光,然后有了影。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最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正式标志着电影时代的来临。 卢米埃尔(1864~1948)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1864年10月5日生于贝桑松,1948年6月6日卒于邦多勒。1895年,他与其兄获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专利。1895年12月28日,他在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厅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影片《工厂大门》、《火车到站》等,这一天被认为是电影的诞生日。从1896年起,他培训了大批放映员在世界各地巡回放映,使电影迅速流传全世界。他的影片是早期电影的经典之作,他的影片运用了特写(《婴儿午餐》)和景深镜头(《火车到站》);他还拍摄了最早的喜剧片(《水浇园丁》)。1897年,卢米埃尔兄弟把原先独立反映的四部影片《火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遇难者》将其连成一部来放映。得到观众欣赏,由此形成最初的剪辑。他是电影的创始人。 既然中国与电影的发明无缘,那中国电影发展就由电影放映开始。1896年,卢米尔兄弟雇用了二十个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电影。就是这样,电影这种拥有艺术和商品双重价值的文化产品,在西方商人扩大市场商业策略推动下,传入了中国。随后,很多欧美商人见中国的放映业有利可图,纷纷来华投资。他们经营放映业,修建及发展连锁式影院,甚至在中国建立电影企业,摄制影片。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

中国电影史

1、中国电影历史的写作:谷剑尘《中国电影发达史》、郑君里《现代中国电影史略》、程季 华《中国电影发展史》。 2、电影历史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既是历史学中的电影部分,也是电影学中的历史部分。 3、综合各种因素和矛盾关系来看,电影的一个基本着落点就是它的以艺术为特质的大众娱 乐本性。 4、对人物的研究:首先,要把对人物的研究放在其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不能以当 代人的条件要求前人。其次,对人物的研究一定要全面,也就是说,不能只看人物的一时一事,而要看其全部实力。再次,人物研究必然要涉及人物的思想,涉及人物的作品及作品的倾向。 5、我们不能用世界上以经济运行为中心的常态社会条件来看待中国电影以及它的历史发 展,而必须把它和中国这一百年的特殊历史条件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对它作出比较接近事实的描述。 6、中国电影史划分时期:10时期 A、尝试时期:(1905-1923)《定军山》—《孤儿救祖记》。特点:先驱者们对电影这个 新鲜事物既喜爱又陌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着手电影拍摄活动,既没有明确的艺术 目的,更说不上有清晰的经营方针。 B、探索时期:(1924—1927)《孤儿救祖记》——。。。特点:增强了自觉性,既包括电 影作为艺术的自觉,又包括电影作为企业的自觉 C、商业竞争时期:(1928—1931) D、变革时期:(1932—1937) E、非常时期:(1937—1945) F、丰收时期:(1945—1949) G、新中国电影创造时期:(1949—1966) H、禁锢时期:(1966—1976) I、再探索时期:(1977—1992) J、市场化时期:(1992至今) 7、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于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 8、“西洋影戏”在中国的首次放映是在1896年8月,地点是上海徐园里的“又一村”。放映的影片多为法国片。 9、西班牙商人加伦白和雷玛斯在上海经营放映,后者更为成功。1908年,雷玛斯已有足够资本,并搭建了上海第一专门的电影院——虹口大戏院,又修建维多利亚影戏院、夏令配克影戏院葡萄牙人郝思培修建爱普庐影戏园;东京活动影戏院和东京活动影戏园则为日本人投资。 10、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拍摄了《定军山》,由此揭开中国电影制片的第一幕。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和香港华美影片公司的拍摄活动以及1916年商务印书馆的坚硬电影业务。 11、张石川、郑正秋1913年在上海创办的新民公司和黎民伟等人在香港创办的人我镜剧社。前者承包美国商人依什尔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的拍片业务而立的这两家机构拍摄了中国最早的两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中国电影制片业和放映业在起步初段,总少不了外国资本、技术和人才的介入。 12、《黑籍冤魂》情节内容的把握上超越了以往的故事短片,较为成熟的短故事片。 13、1914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摄电影,并在1918年正式成立影戏部。 意义:首先:“商务”影戏部室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资本开办的第一家电影机构。其次,它建造了中国第一个摄影棚,开创了规模性经营。再次,它有明确的制片方针,要求电影为

中国电影史1

精心整理中国电影史(一) 第一章????早期中国电影(1905—1931) 一、草创 1、开端 ⑴国产电影开端 商务印书馆影戏部、中国影片制造公司、明星影片公司 二、初盛景观 1、《孤儿救祖记》 ?1923年年底;明星公司推出 ?导演:张石川;编剧:郑正秋 ?主演:王汉伦——中国第一位女职业电影演员,曾有“悲剧明星”之誉 ?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是中国第一部在商业和艺术上获得巨大双重成功的国产片。

?其成功不仅从经济上挽救了明星公司,并使其从此成为中国早期举足轻重的制片结构,而且标志着民族电影业草创阶段的结束和初盛时期的到来。作为一个电影“事件”,它所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促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产电影运动”。 2、“国产电影运动” 特征: ⑴制片机构的勃兴【最为显着的特征】 着名的流派有“明星”、“长城”、“神州”、“上海”、“大中华百合”、“天一”这几个群体。 等;导演故事片:《梅花落》(1927)、《白云塔》(1928)、?《碎琴楼》(1928)、 《热血忠魂》(1935,与张石川、徐欣夫、吴村等合作)等。 ?张石川(1889~1954):原名张伟通,字蚀川,浙江宁波人,导演。他的影片更倾向于“处处惟兴趣是尚,以冀博人一乐”,较多的偏重于商业利益,以娱乐片为主。张石川是买办(商人)出身,对其评价较低。他是中国电影史上历来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个唯利是图的制片商,“处处唯兴趣是尚”的商业片导演、敌伪时期又沦为汉奸,

是个不屑一提的人;也有人则认为他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代表作品:《孤儿救祖记》、《三笑》、《夜深沉》、《金粉世家》、《空谷兰》、《啼笑因缘》(一至六集)、《火烧红莲寺》(一至十八集)、《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有声片)、《一夜不安》、《横冲直撞》等。 三、20年代中期以后的三种商业电影现象 ⑴“古装片”——当时又称“稗史片”,基本上是根据旧文学素材改编拍摄的影片类型。 ⑵“武侠片”——大多脱胎于坊间流行的传统侠义小说和当时报刊连载的武侠小说。 《火烧红莲寺》:明星公司拍摄;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董克毅摄影;3年共拍摄18 年后改称联华影业公司,成为中国第一个集制片、发行、放映于一体的电影企业。罗明佑:1900-1967,广东番禺人,生于香港,后迁居广州。并任总经理。联华合当时的明星、天一公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制片格局。联华存在8年拍了近百部影片,大多严谨认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中国电影史简答题总结

中国电影史 第一章“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年~1932年) 1、投机性的电影生产对中国电影初期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答:中国最早的一些电影企业大部分都是为了商业投机的目的而兴办的,缺乏坚实的经济技术基础,创作上低级趣味,粗制滥造,脱离时代,脱离人民生活。 但也有一批有志之士对中国电影事业和艺术基础的奠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如商务印书馆成立活动影片部,坚持严肃的制片方针,可以说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认认真真地把电影作为一种事业来办的开端。 还有一些人虽然开始也是以投机为目的涉足电影,但最终致力于电影事业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如“明星”电影公司等一些影片公司,形成了一批比较稳定的电影生产队伍,成为左右中国电影市场的主要力量。这些电影公司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功罪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出现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有了这种事业的基础,中国电影才有可能在艺术上逐渐进步。 2、郑正秋在中国电影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答:郑正秋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早期最主要的电影艺术家。他早年以“药风”为笔名从事戏剧评论,主张戏剧应是改良社会、教化民众的工具,对提倡新剧、改良旧剧做了不少工作。郑正秋坚持主张以艺术形式进行社会教化的方针,把他丰富的戏剧经验运用到电影创作中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1923年由他编剧、张石川导演拍摄了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艺术形式上,《孤》没有像当时大多数中国电影那样盲目模仿西方电影,而是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剧学习了许多表现方法运用到影片拍摄之中。《孤》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有民族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个开端。它的成功不仅在经济上拯救了“明星”公司和初兴的中国电影事业、促进了对电影的投资,而且在艺术上奠定了郑正秋在当时电影创作界的领导地位,推动了他的艺术主张的传播。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使“影戏”风格在中国电影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电影编导,郑正秋在艺术创作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郑正秋作为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其主要的功绩并不是把某种电影语言的具体表现手段介绍到中国来了,除了在电影事业的开拓方面的功绩之外,最主要在于他开创了中国电影从现实社会生活和从戏剧舞台艺术方面吸取丰富的创 作养料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电影艺术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如何看待田汉等人早期的电影主张? 答:在知识分子加入到电影行列之中,田汉早期的电影主张提得最明确,也最有代表性。田汉1926年组织了“南国电影社”,筹拍了《到民间去》和《断笛余音》两部带有明显民粹派色彩的影片。田汉把电影看作是

2017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史考研参考书目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2017年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史考研参考书目 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以顺利考上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以下是我在才思的学习过程中整理和归纳的一些关于戏剧参考书精要内容和笔记;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收获。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招生目录及参考书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戏剧与影视学(130300)) 研究方向: 01、电影理论与美学 02、中国电影史 03、当代中国电影 04、外国电影研究 05、电影档案 06、影视创作及理论 07、电影产业 招生人数:20 人。 考试科目 初试: 1、思想政治理论 2、外国语(英、俄、日任选一种) 3、文艺理论(含电影理论) 4、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文艺理论: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 2、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 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 史(上、下) 张少康、刘三富北京大学出版社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 4、西方文论史马新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影理论: 1、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德)中国电影出版社 2、电影的本性——物质 现实的复原 克拉考尔(德)中国电影出版社 3、电影是什么安德烈·巴赞(法)中国电影出版社 4、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维尔(美)世界图书出版社 5、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李恒基、杨远婴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6、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美)中国电影出版社 7、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 8、当代电影(期刊)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 9、电影艺术(期刊)中国电影家协会 10、世界电影(期刊)中国电影家协会 中外电影史: 1、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下) 程季华中国电影出版社 2、中国电影简史陆弘石、舒晓鸣文化艺术出版社 3、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舒晓鸣中国电影出版社 4、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法)中国电影出版社 5、世界电影史(第三卷,上、下) 乌·格雷戈尔(德)中国电影出版社 6、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中国电影出版社 7、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影片分析: 1、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梯(美)中国电影出版社 2、荣誉 ----北京电影学院 影片分析课教材 苏牧中国电影出版社 3、当代欧美名片评析胡克、李一鸣、李迅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4、中国电影美学1999 胡克等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中国传统戏曲 梨园弟子 瓦舍勾栏 瓦舍是城市商业性游艺区,也叫瓦子、瓦市。瓦舍里有乐棚,乐棚下建有勾栏。表演、其他商业性活动。 勾栏指剧场周围同观众席隔开的栏杆,后指表演场所的代称。勾栏将戏曲与生活区分开来,观者与演着区分开来,有了艺术的自觉。 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

(完整版)中外电影发展史重点梳理

中外电影史 外国电影 一、电影的诞生 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提出了“视觉滞留”的原理。 1878年,英国摄影师爱德华·穆布里奇拍出表现物体连续运动的一组照片。 1894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他的机械师协助下制作出了“电影视镜”。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售票公映了他们的电影。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 二、电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继卢米埃尔之后,法国人乔治·梅里爱把魔术表演剧院改造成摄影棚,进行魔术电影实验。 1903年,美国导演埃德温·鲍特拍摄了《火车大劫案》,由此,电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叙事体。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初步形成。 1927年10月6日公映的美国电影《爵士歌手》是有声电影开端的标志。 1935年美国电影《浮华世家》是第一部用彩色胶片拍摄的彩色电影。 20世纪70年代以后,高科技开始影响和改变着电影的面貌。 第一章法国电影 第一节法国的印象派和先锋派电影 一、印象派电影 代表作: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西班牙的节日》 印象派电影的特点:不注重影片的外在故事情节,而善于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着重创造气氛,用环境衬托人物的心理和命运;追求造型美,追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二、先锋派电影 先锋派电影的特点: 1、在反对商业电影的口号下,力图否定电影的大众化性质,使电影成为只能供少数人观赏的、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品。 2、借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手法。 先锋派电影的理论主张: 1、反对叙事,主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要求以抽象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 2、倡导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来达到“电影诗”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需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节奏和情绪。 3、描写充满潜意识活动的非理性世界。 4、把表现物放在比表现人更重要的地位或者至少是平等的地位。 三、达达主义电影 达达主义电影的特点:没有主题和情节,追求奇异怪诞的视觉效果。代表作:雷内·克莱尔《幕间休息》四、超现实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特点:形象化的表现梦境、潜意识活动和变态心理,真实的场景与非理性行为交织在一起,借以表现主观世界的混乱、幽暗、痛苦和失落感。 代表作:谢尔曼·杜拉克《贝壳与僧侣》、路易斯·布努艾尔《一条安达鲁狗》 第二节法国“新浪潮”电影 一、“新浪潮”电影的理论基础 1、电影的记录本性理论 2、场面调度理论 3、作者电影观念 二、“新浪潮”电影的创作特征 (1)、打破传统的叙事形式,情节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2)、拒绝沿袭传统的剪辑原则,采用跳切的手法。 (3)、在摄影方面,追求纪实风格,画面朴素、自然。

中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电影作品

中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电影作品 (2006-08-02 10:44:45) 转载 分类:生活总在别处 一篇发表在《大众电影》上的旧文,就算普及电影史知识。 不过如今看看觉得自己的选择难免偏执,黑白片多了些几乎占了一半,而把《悲情城市》排出在外就是自己的大失误了。昨夜又看《悲情城市》,感觉到好电影真正的力量。 以下是原文—— 什么是电影的影响力?电影不同于其他所有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事物,电影作为一种涉及人文、社会、历史、宗教等多个重大领域,集强大视听功能于一体,利用最为形象与直接的语言与人沟通交流的一种媒体形式,其可能的影响力之广之深之远可谓无所能及。电影的影响力给电影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赋予电影创作新的可能性,它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还有我们自己。它开创新的电影风格并使之成为潮流,它直接促成了新的文化思潮、新的时尚潮流。以此为标准,我们从1905年至今创作的中国电影中选取了10部,这就是我们评出的中国电影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十部电影作品。 1,《神女》 《神女》是中国无声电影的高峰之作,一方面源于其内容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精湛的艺术质量。这是一部重视电影的视觉艺术因素,运用得也相当成功和影片。在这部影片中,银幕的视觉形象不仅作为一种形象化的叙事手段出现,而且本身也具有较强的电影美感。《神女》的视觉造型虽保留了早期电影的基本风格,但与此时的大量影片比,仍透露出一种真实,朴素的清新气息,吴永刚很注意环境和人物造型的融洽自然,反对脱离剧情和人物片面追求造型的形式美。同时他又很注重画面造型与电影的剪接和蒙太奇的运用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使简洁鲜明的画面形象成为影片叙事和表现中的有力手段。并且还在某些地方大胆试用了一些不做完整的空间交待的处理方法,尝试直接以最有表现力的画面展开段落,造成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影片对于光影、构图等手段的某些有明显戏剧性目的的应用,也大大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影片创造的一种真实朴素而又凝炼鲜明的视觉风格,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中国电影史纲要(近代)

1897年5月中国最早的电影放映在上海礼查饭店进行。 雷玛斯建立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控制半个中国放映网的大型企业一一?雷玛斯游艺公司。初创期中国电影(1905-1922年) 早期中国电彫(1922-1930年) 发展期中国电影(1930-1937年) 战时中国电影(1937~1945年) 高峰期中国电影(1945-1949年) 一、初创期 1.1905年,中国人首次拍摄电影,同时也是中国电影认左的起始原点一一《左军山》 (任庆泰) 2.丰泰现象一一1905年北京,由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主持,丰泰技师刘仲伦担任摄影师,所拍摄 的一系列,以京剧名角、名戏为主题的影片,包括《左军山》、《艳阳楼》、《白水滩》等。 3.民族影业的生成,中心由北京转为上海,经历了“贴附”带“附设”两个阶段。 4.1909年,中国(上海)最早的外资制片公司一一亚细亚公司成立。 5.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新民公司拍摄)。 6.“形制”是指影片的本数,四本以下为短故事片,四本以上为长故事片。 7.张石川、管海11金创立幻仙彫片公司,将文明戏《黑籍冤魂》改编为电影: 《黑籍冤魂》中已经有了实景、景别、剪辑意识的体现。 &新民公司:上海,张石川、郑正秋、杜俊初、经营三等组建,《难夫难妻》:华美公司:香港,黎北海、黎民伟、本杰明?布拉斯基组建,《庄子试妻》。 (“黎式兄弟”黎民伟、黎北海) 新民和华美为中国制片业迈出的第一步,形制均为贴附于外资运作的企业。幻仙公司同样也是贴附性企业. 9?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形制已经是附设性机构,区别于新民、华美、幻仙之处在于,已是民族真正的、有一定规模的自资企业。代表作:京剧艺术片《天女散花》《春香闹学》,中国最早的三部长故事片中的《阎瑞生》《红粉骷髅》,长故事片《荒山得金》《莲花落》。代表人:任彭年、陈春生、廖思寿、杨小仲。 10.1926年,商务活动电影部脱离附设性质,改组为"国光影片公司”。 二、早期中国电影 1.早期中国电影是民族影业最具活力的自主发展阶段。 2.“体现了中国电影第一次大繁荣”,标志: 1)制片公司的出现; 2)影片数疑增加,短片向长片转化: 3)行业开始形成并走向细分; 4)美学风格开始形成; 5)原初类型开始岀现(古装片、武侠片、武侠神怪片)。 3.早期影业格局"三大四小”一一制片业形成了以明星、大中华百合(1925合并)、天一为首,长 城、神州、上海影戏、民新为辅的格局(此格局为自由市场性质的)。同时电影业完成短故事片到长故事片的转化。 4.明星影片公司:1921年,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洪深: 代表作《孤儿救祖记》《劳工之爱情》《玉梨魂》《空谷兰》;以“家庭人伦苦 情”见长 天一影片公司:1925年,邵醉翁、高梨痕; 代表作:《忠孝节义》《女侠李飞飞》《立地成佛》:

选修课《中国电影史》练习题含答案

《中国电影史》练习题 第一讲 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部电影是由(B)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 A、美国人 B、法国人 C、意大利人 D、荷兰人 2、中国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是(A)。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香港 3、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是(A)。 A、《定军山》 B、《长坂坡》 C、《难夫难妻》 D、《阎瑞生》 4、中国第一部国产影片《定军山》的拍摄者是(A)。 A、任庆泰 B、张石川 C、郑正秋 D、黎民伟 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A)。 A、《难夫难妻》 B、《一夜不安》 C、《店伙失票》 D、《劳工之爱情》 6、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是(B)。 A、林楚楚 B、严珊珊 C、王彩云 D、殷明珠 7、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成立于(D)。 A、1897年 B、1913年 C、1916年 D、1918年 8、中国早期长故事片的代表性作品有(CDE)。 A、《难夫难妻》 B、《庄子试妻》 C、《阎瑞生》 D、《海誓》 E、《红粉骷髅》 9、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公司是(C)。 A、新民公司 B、华美公司 C、明星公司 D、幻仙公司 10、20世纪20年代以《梁祝痛史》等影片掀起古装片拍摄浪潮的是(D)。 A、“明星”公司 B、上海影戏公司 C、“大中华百合”公司 D、“天一”公司 11、被称作武侠神怪片鼻祖的影片是“明星”公司拍摄的(A)。 A、《火烧红莲寺》 B、《火烧平阳城》 C、《火烧七星楼》 D、《火烧青龙寺》 12、中国电影早期的“四大名旦”指的是:(ACDE) A、王汉伦 B、严珊珊 C、张织云 D、宣景琳 E、杨耐梅 思考题: 1、中国第一部国产电影是什么?它是在哪一年拍摄的?谈谈你对草创时期中国电影的 印象。 中国电影史上,中国人自己摄制影片最早是在1905年秋天拍摄的《定军山》,是由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字景丰)拍摄的。内容取自“三国”故事,讲的是智勇双全的蜀将黄忠老当益壮、屡建战功的动人故事,影片遴选了其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几个以动作见长的片段。主演谭鑫培。 2、试述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国产电影运动”。 首先是制片机构的勃兴,其次是影片产量的扶摇上升,再次是电影“国货”在一段时间内大受市场欢迎,与制片业的迅速发展同步,2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的相关产业也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1、影院投资——到1926年底,全国影院达156家,其中上海39家。2、电影教育——到1926年底,全国先后开办过各类电影培训机构18所(其中3所由外国人开办)。这些培训机构一般附属于制片公司,但也专门性质的,如1924年成立的“中华电影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较正规的电影培训机构,曾培养出胡蝶等知名演员。3、电影出版物——仅1925年出版的专业性电影杂志就有20多种,一些大报如《申报》、《民国日报》等还相继开办了专门的电影副刊。在各制片公司的竞争过程中,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国电影的奠基 创立阶段(1896——1912) 1.世界电影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 放映了《墙》、《婴孩喝汤》、《水浇园丁》、《工厂大门》等。 2.电影传入中国: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家园“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 3.中国第一部电影:1905年《定军山》,主演:谭鑫培。 初兴阶段(1913——1922) 4.中国最早的短故事片: A.《难夫难妻》(1913)导演:郑正秋、张石川):创作新剧、面对现实、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B.《庄子试妻》(导演:黎民伟):改编旧剧、发挥想象、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C.《劳工之爱情(掷果缘)》:中国电影初兴期最为经典的故事短片。 5.最早的长故事片(1921年):《阎瑞生》、《海誓》、《红粉骷髅》。 兴盛阶段(探索时期)(1923——1931) 6.旧派与新派 A.旧派:⑴构成:①郑正秋、张石川;②“鸳鸯蝴蝶派”;③五四后知识分子。 ⑵代表作品:1923年《孤儿救祖记》 ⑶创作面貌:①家庭伦理剧:《孤儿救祖记》;②神怪武侠片:古装片《火烧红莲寺》、神 怪片、武侠片。 B.新派:⑴构成及创作思想: 长城:“移风易俗,针砭社会。” 神州:“宣扬文化,开启民智。” 民新:“普及教育,提倡爱国。” 联华:“复兴国片,改造国片。” 南国:“借胶片宣泄吾民深切之苦闷。” ⑵创作面貌:①以洪深、侯曜为代表的“人生问题剧”。②欧阳予倩和“神州派”的“人 情剧”。③田汉、孙瑜带有唯美和浪漫倾向的创作。(孙瑜《故都春梦》、《野 草闲花》) ⑶共同特征:①取材:关注小资产阶级;②内容和艺术表现:受外来文艺的影响;人物塑 造的相似性;注重心理刻画。 7.郑正秋: A.主要创作:《难夫难妻》、《掷果缘》、《孤儿救祖记》、《姊妹花》。 B.电影概念和电影创作概念:①早年从事戏剧评论工作,提倡新剧;②与戏剧舞台相比,电影强调“造意”“造地”“配景”“导演”“演员”。 8.影戏观:⑴提出:1924年《影戏概论》;1926年《影戏剧本作法》。 ⑵特征:①注重社会教化功能(文以载道);②以戏剧情节叙事为核心的表达手段(戏 剧性、情节性、场面性)。 9.该时期电影的总体特征:①电影艺术性屈服于商业性;②电影文化隔绝于新文化潮流之外。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 1.左翼电影运动(新兴电影运动) ㈠联华公司倡导“复兴国片”运动 A.宗旨:改革神怪、迷信、凶恶、打杀之国片作风。 B.总纲: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抢救影业。 ㈡阶段 A.迅速兴起(1933年):《狂流》、《三个摩登女郎》、《城市之夜》、《母性之光》、《春蚕》、《小玩意》、《铁板红泪录》、《香草美人》、《恶邻》等。

中外电影史整理(自己整理的)资料

中外电影史整理 一:名词解释 1.类型电影 是指按照约定俗成的类型要求或原则制作出来的影片,它们拥有相似的主题、情结、人物、场景和电影技巧的影片。是商业化的生产和意识形态生产的共同产物,尤其是在美国好莱坞中成为商业电影制作的主流。在三十年代形成规模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是指由不同的题材或技巧形成的不同的影片范式。类型电影的主要特点是: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人物形象。常见的类型有西部片、警匪片、灾难片、歌舞片、科幻片、动作片等。 2.好莱坞明星制 最早是由环球公司的卡尔.莱默尔发明的。突出演员作用,为已经确定好某种类型角色的演员量身定做影片,使之成为观众崇拜的偶像,是20世纪初在好莱坞逐渐形成的制造和鼓励明星崇拜的商业手段。 3.意大利新现实电影 鲜明的美学特征标志着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成就,也是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 4.布莱顿学派 创造性地运动“蒙太奇”发现电影独特的思维表达。交替使用特写和远景或近景与远景镜头。 5.左岸派电影 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电影的一个派别。在法国新浪潮兴起的同时,在巴黎有另一批电影艺术家拍出一些与传统叙事技巧大相径庭,有着明显的侧重人物内心描写倾向的电影,由于艺术家们大都居住在塞纳河左岸而得名。 6.美国默片 20世纪初中期,美国拍摄了一系列无声电影,电影只有画面和背景音乐,剧中人通过动作,表情让观众了解剧情,必要时,会插入一些字幕来帮助观众了解人物语言,期中以格里菲斯与卓别林的喜剧电影最为代表。 7.古典电影 指美国主流剧情片,大约是从191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它在故事,明星,制作商都很强,剪接则强调古典剪接,视觉风格很少扰乱角色的动作,其故事结构简洁,并逐渐推向高潮,结尾则多为封闭式。 二:简答题 1.早期电影创作两种风格 在电影的初创期,卢米埃尔和梅里爱截然不同地代表着两种倾向,两种风格。在卢米埃尔看来,电影无非是一种“科学珍品”,运用于艺术并不是目的,他的口号是再现生活,而且卢米埃尔擅长使用摄影机固定镜头,长镜头来记录现实,所以他的影片明显带有纪录片的风格,他曾分别将摄制的几部短片按其自身先后与逻辑关系联结起来,形成了最初的蒙太奇。梅里爱则认为电影能够创造艺术,“银幕即舞台”可以“改变生活”,而且他有意识的利用运动镜头和演员的表演以及戏剧中的诸多元素创造出一种“戏剧电影”,并娴熟的运用了镜头组合,按自己的喜好使用“场面转换”的手法,这无疑是对蒙太奇的一次发展,所以他的影片明显带有故事片的风格。卢米埃尔表现现实生活完全是写实的,记录性的,是再现主义,梅里爱却是幻想的,浪漫主义的,是表现主义。卢米埃尔可称为电影纪录片的先驱,梅里爱则可称为电影故事片的先驱。 2.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美学特征 主要表现了人类对于生存的四个基本问题的思考:1.反对战争2.反对饥饿3.反对贫困和失业所造成的困境4.反对家庭解体和堕落。

中国电影史1

中国电影史(二) 第五章新时期电影(1977—1992) 一、徘徊期:1977—1978 揭批——《十月风云》(1977)、《严峻的历程》(1978) 革命——《大浪淘沙》(1977)、《万水千山》(1977)、《拔歌的故事》(1978) 反特——《黑三角》(197 7)、《猎字99号》(1978)、《青春》 二、探索期:1978—1992 《归心似箭》、《邻居》、《苦恼人的笑》、《小花》、《春雨潇潇》、《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庐山恋》、《沙鸥》、《喜盈门》、《乡情》、《小街》、《城南旧事》、《人到中年》、《都市里的村庄》 三、三代同堂 第三、四、五代导演均有创作 四、市场化时代(1992年以来) 1、娱乐片 80年代武侠片——红(牡丹)、黄(英姑)、蓝(色的档案)、 白(莲花)、黑(面人)等一批影片 90年代都市题材——冯小刚电影:《甲方乙方》(1997)、《不 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大腕》(2002) 等 2、主旋律电影【突出主旋律,坚持多元化】 ?内容:革命、政策、伟人、英雄(好人好事) ?形式:大规模、大场面、大投入、大制作 ?问题:批判“拳头加枕头”的现象(娱乐片应不应该拍摄) ?主旋律影片出现了以下几种态势: ①第四、五代导演与主旋律影片的合流动推动了这类影片的精品化: 如:黄建中《我的1919》(1999);郑洞天《故园春色》、《刘天华》; 丁荫楠《周恩来》、《相伴永远》;陈国星《黑眼睛》、《超导》; 胡柄塯《安居》(1998);李少红《红西服》等。 ②强国的理想和主流商业化的道路合流:

如:《横空出世》、《国歌》、《我的1919》、《紧急迫降》、 《冲天飞豹》等 ③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商业化的外衣 第六章新世纪前后的中国电影 一、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 第五代:陈凯歌《荆轲刺秦王》、《和你在一起》 张艺谋《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第六代:《长大成人》(1998)标志青年导演群开始了一次集体成长,他们 不仅调整了叛逆的姿态,还尽量的避免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出现,使 得政府主管部门意识到“第六代”的整合的可能性。 张元《回家过年》;路学长《非常夏日》;陆川《寻枪》和《可可西里》; 王小帅的《梦幻田园》;阿年《呼我》;管虎《古城童话》;王瑞《冲天 飞豹》;王全安《月蚀》;吴天戈《女人的天空》;毛小睿《真假英雄兄 弟情》构成了90年代后期的中国电影的新景观 二、21世纪之初的中国电影 1、新生代的分流: ⑴以贾樟柯为代表的平民视点的创作: 原因:1)制作成本的困境;2)自身生活经历的激发欲望。3)利用电影节的影响。 特点:纪实、平民视点、工整的构图,开放的结尾。 ⑵新生代与主流的合流: 原因:国外低资本的介入,如《洗澡》等:政府积极整合的努力, 如《冲天飞豹》(王瑞导)等;与商业市场的积极靠拢,《非常夏 日》(路学长)和《寻枪》(陆川)等。 特点:圆满的叙事结构、悬念的设置、不平衡的构图。 【法国《电影手册》评论:"《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则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2、《冲天飞豹》开创了我国电影史上四项第一: 第一部使用目前我国最先进、公开解密时间最短的新型战机“飞豹”进行拍摄; 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新型兵器研制过程,表现高科技领域里一幕幕精神与肉体的较量、生存与死亡的抗衡、以及当代军人的挑战尖端军事科技的恢宏诗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