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等差数列学案

等差数列学案

等差数列学案
等差数列学案

§3.2 等差数列

【知识要点归纳】

一、等差数列的有关概念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

2.等差中项:如果三个数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叫做a ,b 的等差中项.即A =a +b 2

二、等差数列的有关公式

1.通项公式:

2.前n 项和公式:S n =na 1+

n (n -1)2d =(a 1+a n )n 2 三、等差数列的性质

1.在等差数列中,若m ,n ,p ,q ∈N *,且m +n =p +q ,则a m +a n =a p +a q .

2.(1)下标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m 的项a k ,a k+m ,a k+2m ,…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md .

(2)若数列{a n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数列{λa n +b}(λ、b 为常数)是公差为λd 的等差数列.

3.若{a n }为等差数列,则S n ,S 2n -S n ,S 3n -S 2n ,…仍为等差数列,公差为n 2d .

4.等差数列的增减性:d >0时为递增数列,且当a 1<0时前n 项和S n 有最小值;d <0时为递减数列,且当a 1>0时前n 项和S n 有最大值.

5.等差数列{a n }的首项是a 1,公差为d ,则其前n 项和可以写成S n =An 2+Bn ,则A =d 2

,B =a 1-d 2

,当d ≠0时它表示二次函数,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n 2+Bn 是{a n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6. 若等差数列{a n }的项数为2n(n ∈N *),则S 偶-S 奇=nd,1

=n n S a S a +奇偶 若等差数列{a n }的项数为2n-1(n ∈N *

),则n S S a -=奇偶,奇偶S S =n n 1-. 7.两个等差数列{}n a 和{}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S 和n T ,则

2121

n n n n a S b T --=

四、 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主要有: 1(1)()n m a a n d a n m d =+-=+-

1. 定义法:a n+1-a n =d (常数)(n ∈N *

)?{a n }是等差数列;

2. 中项公式法:2a n+1=a n +a n+2(n ∈N *)?{a n }是等差数列;

3. 通项公式法:a n =kn+b(k 、b 是常数)(n ∈N *)?{a n }是等差数列;

4. 前n 项和公式法:S n =An 2+Bn(A 、B 是常数)(n ∈N *)?{a n }是等差数列. 【典型例题精析】

例1 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且a 1+a 3=8,a 2+a 4=12.

(1) 求{a n }的通项公式;

(2) 记{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1,a k ,S k +2成等比数列,求正整数k 的值.

例2在数列{a n }中,a 1=-3,a n =2a n -1+2n +3(n ≥2,且n ∈N *).

(1) 求a 2,a 3的值;

(2) 设b n =a n +32n (n ∈N *),证明:{b n }是等差数列.

例3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4+a 8=16,则该数列前11项和S 11=( )

A .58

B .88

C .143

D .176

例4设等差数列{}n a 和{}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S n ,T n ,若对任意自然数n

都有S n T n =2n -34n -3,则a 9b 5+b 7+a 3b 8+b 4

的值为________.

例5 若等差数列{}n a 满足7890a a a ++>,7100a a +<,则当n =________ 时{}n a 的前n 项和最大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学设计53171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的知识与经验,自主地在教师的引导下促进对新知识的建构,因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从介绍高斯的算法开始,探究这种方法如何推广到一般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求法.通过设计一些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问题,层层铺垫,组织和启发学生获得公式的推导思路,并且充分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同时根据我校的特点,为了促进成绩优秀学生的发展,还设计了选做题和探索题,进一步培养优秀生用函数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 二、背景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北师大)中第二章的第三节内容.本节课主要研究如何应用倒序相加法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以及该求和公式的应用.等差数列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因此等差数列求和就成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同时,求数列前n项和也是数列研究的基本问题,通过对公式推导,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掌握的理论知识角度:学生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掌握了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 2、学生了解数列求和历史角度:大部分学生对高斯算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并且知道此算法原理,但在高斯算法中数列1,2,3,……,100只是一个特殊的等差数列,对于一般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和公式学生还是一无所知。 3、学生的认知规律角度:本节课采取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式,以问题解答的形式,通过探索、讨论、分析、归纳而获得知识,为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搭建了理想的平台,让学生去感悟倒序相加法的和谐对称以及使用范围。 四、教学目标 1、类比高斯算法,探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理解公式的推导方法; 2、能较熟练地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层层深入的探索方式,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学会观察、归纳、反思与逻辑推理的能力; 4、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学案

专题三 数 列 第1讲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基础型) 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a n =a 1+(n -1)d ; 等比数列:a n =a 1·q n - 1. 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S n =n (a 1+a n )2=na 1+n (n -1) 2d ; 等比数列:S n =a 1(1-q n )1-q =a 1-a n q 1-q (q ≠1). 性质

1.(2018·贵阳模拟)设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a 6=2a 3,则S 11 S 5=( ) A.11 5 B.522 C.1110 D.225 解析:选D.S 11S 5=11 2(a 1+a 11) 52(a 1+a 5 )=11a 65a 3=22 5 .故选D. 2.(2018·高考全国卷Ⅰ)记S n 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3S 3=S 2+S 4,a 1=2,则a 5=( ) A .-12 B .-10 C .10 D .12 解析:选B.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因为3S 3=S 2+S 4,所以3(3a 1+3×22d )=2a 1+d +4a 1+4×32d ,解得d =-3 2a 1,因为a 1=2,所以d =-3,所以a 5=a 1+4d =2+4×(-3) =-10.故选B. 3.(2018·郑州模拟)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 ,S n +2=4S n +3恒成立,则a 1的值为 ( ) A .-3 B .1 C .-3或1 D .1或3 解析:选C.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当q =1时,S n +2=(n +2)a 1,S n =na 1,由S n +2 =4S n +3得,(n +2)a 1=4na 1+3,即3a 1n =2a 1-3,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 ,3a 1n =2a 1-3恒成立,则a 1=0且2a 1-3=0,矛盾,所以q ≠1, 所以S n =a 1(1-q n )1-q ,S n +2=a 1(1-q n + 2)1-q , 代入S n +2=4S n +3并化简得a 1(4-q 2)q n =3+3a 1-3q ,若对任意的正整数n 该等式恒成 立,则有?????4-q 2 =0,3+3a 1-3q =0,解得?????a 1=1,q =2或? ????a 1=-3,q =-2,故a 1=1或-3,故选C. 4.(2018·南宁模拟)在等比数列{a n }中,a 2a 6=16,a 4+a 8=8,则a 20 a 10 =________. 解析:法一: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由a 2a 6=16得a 21q 6=16,所以a 1q 3 =± 4.由a 4+a 8=8,得a 1q 3(1+q 4)=8,即1+q 4=±2,所以q 2=1.于是a 20 a 10 =q 10=1. 法二: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得a 24=a 2a 6=16,所以a 4=±4,又a 4+a 8=8,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学案

【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2.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问题. 3.理解a n 与S n 的关系,能根据S n 求a n . 【学法指导】1.任何一个数列{a n }与它的前n 项和S n 之间都有一个等量关系式,此公式为: a n =????? S 1 n =1,S n -S n -1 n≥2,题中已知一个数列的前n 项和,则可利用此公式求得此数列的通项公式,同时要注意此公式是一个分段的函数,所以在使用此公式求解 时,要分类讨论. 2.数列中的最值问题可以根据二次函数的最值加以求解,这也是利用函数解决数列问 题的一个重要应用. 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与二次函数联系十分紧密,要辨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更高境 界处理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问题. 一.知识导学 1.前n 项和S n 与a n 之间的关系 对任意数列{a n },S n 是前n 项和,S n 与a n 的关系可以表示为a n =????? n =1, n≥2. 2.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S n = = . 3.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为S n =An 2+Bn +C ,则A =_ __,B = ,C = . 4.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2n -48,则S n 取得最小值时,n 为________. 二.探究与发现 [问题情境] 1.如果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的公式,那么这个数列确定了吗如果确定了,那么如何求它的通项公式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2.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 项和的公式是S n =an 2+bn +c(a ,b ,c 为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 3.如果{a n }是一个等差数列,那么{|a n |}还是等差数列吗如果不再是等差数列,如何求{|a n |}的前n 项和

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数列学案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

§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 主备人: 王 浩 审核人: 马 琦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2. 了解等差数列的一些性质,并会用它们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3. 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的公式研究n S 的最大(小)值.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1:等差数列{n a }中, 4a =-15, 公差d =3,求5S . 2: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31a =,511a =,求和8S . 二、新课导学 ※ 探究一:如果一个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2n S pn qn r =++,其中p 、q 、r 为常数,且0p ≠,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多少? ※探究二:记等差数列{}n a 的偶数项和为S 偶,奇数项和为S 奇.当项数为2n 时,则有 S S nd -=奇偶 ;当项数为21n -时,则有n S S a -=奇偶 。 ※探究三:当等差数列{}n a 的项数为21n -时,有12-n S = 。 ※ 典型例题 例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为212 n S n n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变式: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为212 343n S n n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小结:数列通项n a 和前n 项和n S 关系为 n a =11(1) (2)n n S n S S n -=??-≥?,由此可由n S 求n a . 例2、等差数列{}m a 共有2n 项,其中奇数项的和为90,偶数项的和为72,且 2133n a a -=-,求该数列的公差d 。 变式:已知两个等差数列{}n a 和{}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A 和n B ,且745 3 n n A n B n +=+,求n n a b 。 例2、已知等差数列24 54377,,,....的前n 项和为n S ,求使得n S 最大的序号n 的值. 变式:等差数列{n a }中, 4a =-15, 公差d =3,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

等差数列的性质导学案

§等差数列(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等差数列的项数与序号之间的规律; 2、理解等差数列的性质; 3、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的灵活应用 预习案 自主学习: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若数列{a n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 (1)d>0时,{a n }是 ;d<0时,{a n }是 ;d=0时,{a n }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 通项公式的推广:n m a a =+ ()* ,N n m ∈ 结论: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q pn a n +=的形式,p,q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3)多项关系:若q p n m +=+,()*,,,N q p n m ∈则m n a a +=

2、等差数列的性质: (1)若数列{n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下列数列: ①{c+a n }(c 为任一常数)是公差为______的等差数列; ②{c a n }(c 为任一常数) 是公差为______的等差数列; (2) 若数列{n a }、{}分别是公差为d 1和d 2的等差数列,则数列{n n pa qb + } (pq 是常数)是公差为________的等差数列。 (3)若{a n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d ,则{a 2n }也是 ,公差为 ; a m ,a m+k ,a m+2k ,a m+3k ,…,成 ,公差为 ; 合作探究: 问题1:如果在a 与b 中间插入一个数A ,使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应满足什么条件 问题2: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通项公式为53-=n a n 的数列的图象,这个图象有什么特点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3x-5的图象,你发现了什么据此说说等差数列q pn a n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px+q 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2.2等差数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2等差数列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2.1《等差数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人教版)第二章数列第二节等差数列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等差数列定义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地位与作用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联想”、“类比”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能用定义判断一个数 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能力目标 1.通过概念的引入与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 探索能力,增强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归 纳思想和化归思想并加深认识. 情感目标 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使学生明确等差数列与一般 数列的内在联系,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 1.等差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难点 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 通项公式的含义.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的概念,在讲概念时,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概念来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整个过程以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为主,

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环节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人们分别在下列时间里观测到了哈雷慧星: (1)1682,1758,1834,1910,1986,( ) 你能预测出下一次的大致时间吗? 主持人问: 最近的时间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哈雷慧星? 天文学家陈丹说: 2062年左右。 学生活动 通过情景 引出数列,观察发现 其规律,并通过规律 填写内容。 情景引入 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 趣, 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

新人教A版必修5高中数学2.2等差数列(1)学案(三)

高中数学 2.2等差数列(1)学案 新人教A 版必修5 学习目标 1.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 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2. 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 正确认识使用等差数列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项.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难点: 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项 一、课前准备 (预习教材P 36 ~ P 39 ,找出疑惑之处) 复习1:什么是数列? 复习2:数列有几种表示方法?分别是哪几种方法? 二、试一试 问题一:等差数列的概念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以下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 ① 0,5,10,15,20,25,… ② 48,53,58,63 ③ 18,15.5,13,10.5,8,5.5 ④ 10072,10144,10216,10288,10366 新知: 1.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项起,每一项与它 一项的 等于同一个常数, 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 , 常用字母 表示. 2.等差中项:由三个数a ,A , b 组成的等差数列,这时数 叫做数 和 的等差中项, 用等式表示为A = 问题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数列①、②、③、④的通项公式存在吗?如果存在,分别是什么? 若一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据其定义可得: 21a a -= ,即:21a a =+ 32a a -= , 即:321a a d a =+=+ 43a a -= ,即:431a a d a =+=+ …… 由此归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n a = ∴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1a 和公差d ,便可求得其通项n a . ※ 学习探究 探究1 ⑴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⑵ -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课 题]:2.1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1) [知识摘记] 1.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公式1: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2: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An 2+Bn ,则数列{a n }为 ________________. [例题解析] 例1 在等差数列{a n }中, (1)已知31=a ,10150=a ,求50S ; (2)已知31=a ,21= d ,求10S . 例2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21=d ,23=n a ,215-=n S ,求1a 及n . 例3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第1项到第10项的和为310,第11项到第20项的和为910,求第21项到第30项的和. 例4 根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公式,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1)S n =2n 2-n (2)S n =2n 2-n +1 [反思] [课外作业] 1.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1107,43a a ==-,则10S = ;

2.等差数列{}n a 中,2519a a +=,540S =,则10a = ; 3.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141,a a +=则17S = ; 4.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 12,且100145S =,则13599a a a a +++???+= ; 5.在等差数列{}n a 中, (1)已知13d =,37n =,629n S =,求1a 及n a ; (2)已知120,54,999,n n a a S ===求d 及n ; 6.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22028S 84,S 460,S .==求

等差数列专题训练

等差数列 【巩固练习】 1.已知为等差数列,且-2=-1, =0,则公差d = A.-2 B.- C. D. 2 2.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3项依次为1a -,1a +,23a +,则通项公式n a =( ). A. 25n - B. 23n - C. 21n - D. 21n + 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2,若431,,a a a 成等比数列, 则2a =( ) A .4- B .6- C .8- D .10- 4.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5 935,95S S a a 则( ) A .1 B .1- C .2 D . 21 5.若)32lg(),12lg(,2lg +-x x 成等差数列,则x 的值等于( ) A .1 B .0或32 C .32 D .5log 2 6.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3a 7=-12,a 4+a 6=-4,则通项公式a n =________. 7.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m a n =,n a m =,且m n ≠,则m n a +=__________. 8.首项为24-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开始为正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9.等差数列{}n a 中,14739a a a ++=,25833a a a ++=,则369a a a ++=_________. 10.首项为21的等差数列,从第10项开始为负数,则公差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1.等差数列{}n a 中, ,33,562==a a 则35a a +=_________。 12.等差数列中,若),(n m S S n m ≠=则n m S +=_______。 13.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若471017a a a ++=,45612131477a a a a a a ++++++=且13k a =,则k =_________。 14.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比为3:4:5,如果最小数加上1,则三数成等比数列,那么原三数为什么? {}n a 7a 4a 3a 1212

等差数列前n项和1-导学案(公开课)

§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导学案(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 项和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 重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思路的获得. 复习回顾 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的概念: 一般地,称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 用n S 表示,即=n S 2.n S 与n a 的关系:(1)(2) n n a n =?=?≥? 3.等差数列}{n a 中,若m+n=p+q,(m,n,p,q 为常数)则有: ; 一般地,1n a a += = ...... 问题一:一个堆放铅笔的V 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1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00支。 这个V 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 思考: (1)问题转化求什么?能用最短时间算出来吗? (2) (3)如果换成1+2+3+…+200=?我们能否快速求和?

问题二:?n 321S n =+?+++=(小组讨论,总结方法) 高斯算法: 倒序相加法: 探究:能把以上问题的解法推广到求一般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吗? 问题三: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公差为d ,第n 项为n a ,如何计算前n 项和n S ? 新知: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 公式一: 公式二: 问题四 :比较以上两个公式的结构特征,类比于问题一,你能给出它们的几何解释吗? 公式一: 公式二: 问题五:两个求和公式有何异同点?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等差数列讲学案

2、2.1等差数列(一) 【学习要求】 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性质,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难点: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 【知识方法提炼】 1.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 ,通常用字母d 表示。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1n a a =+ * ();d n N ∈ 3. 等差中项:由三个数,,a A b 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A = 。 4.判断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的方法: (1)定义法:{}*1().)n n n a a d a +-=∈?常数(n N 为等差数列。 (2)等差中项法:{}122(*)n n n n a a a n N a ++=+∈?为等差数列。 (3)通项法:n a 为n 的一次函数{}n a ?为等差数列。 【随堂检测】 A 组 1、数列3,7,13,21,31,…的通项公式是 ( ) A 、41n a n =- B 、322n a n n n =-++ C 、21n a n n =++ D 、不存在 A 、0 B 、37 C 、100 D 、-37 2、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为___________。 3、在等差数列中已知1612,27,a a d ===则___________。 4、在等差数列中已知13 d =-,718,a a ==则____________。 5、如果等差数列{a n }的第5项为5,第10项为-5,那么此数列的第一个负数项是第___项. 6、已知等差数列的第10项为23,第25项为-22,则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 7、若数列{a n },已知a 1=2,a n+1=a n +2(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 B 组 1、等差数列{}n a 中,26a a 与的等差中项为5,37a a 与的等差中项为7,则n a = 23n -.

等差数列前n项和导学案

课题:6.2.2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学习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 2、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 项和有关的问题. 学习重点: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学习难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两个公式的应用. 【预习案】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教材P13-16,对照学习目标,有困难或疑问请用红笔标注,并完成预习案;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一、相关知识: 1、等差数列的定义: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等差数列的性质: 二、教材助读: 1、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公式一: ; 2、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公式二: ; 3、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公式一、二分别在什么时候可以用? 三、预习自测: 1、根据下列各题中的条件,求相应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 ⑴184188a a n =-=-=,,; ⑵1 14.50.715a d n ===,, ⑶142 3321=-==n a a n ,,; ⑷10152-===n a n d ,,. 2、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且15S =90,则51a a += ; 3、在等差数列-4,1,6,11,…中,前多少项的和是77? 【我的疑惑】

【探究案】 一、质疑探究 探究点一: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 问题:某工厂的仓库里堆放着一批钢管,最上一层4根,以下每层比上层多一根,共堆放了7层,求钢管总数. 思考: ① 如何求首项为1a ,第n 项为n a 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 ② 如何求首项为1a ,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 规律方法总结:倒序求和法 探究点二: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应用 例1、一个堆放铅笔的V 形架的最下面一层防一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放有120支,这个V 形架上共放有多少支铅笔? 方法一: 方法二: 规律方法总结:1. 用1()2 n n n a a S += ,必须已知三个条件: . 2. 用1(1)2 n n n d S na -=+,必须已知三个条件: . 变式:在等差数列-5,-1,3,7,…中,前多少项的和是345? 规律方法总结:在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中有四个量,知道其中三个可以求出第四个. 二、归纳梳理、整合内化 【训练案】 一、当堂检测 1. 在等差数列{}n a 中,10120S =,那么110a a +=( ). A. 12 B. 24 C. 36 D. 48 2. 在50和350之间,所有末位数字是1的整数之和是( ). A .5880 B .5684 C .4877 D .4566 3.在等差数列{}n a 中,12a =,1d =-,则8S = . 4.在等差数列{}n a 中,125a =,533a =,则6S = . 5.有多少个三位正整数是6的倍数?求它们的和. 二、作业:教材P17习题3、4、5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高中数学导学案 等差数列

2.2 等差数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归纳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由学生建立等差数列模型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应用的实践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通过类比函数概念、性质、表达式得到对等差数列相应问题的研究。 3.情态与价值: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性质,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 难点: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引导学生首先从四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女子举重奖项设置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多种方法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推导。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教学设想 [创设情景]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在日常生活中,人口增长、教育贷款、存款利息等等这些大家以后会接触得比较多的实际计算问题,都需要用到有关数列的知识来解决。今天我们就先学习一类特殊的数列。 [探索研究] 由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答案: (放投影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数一次,可以得到数列:0,5,____,____,____,____,…… 2012年,在伦敦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项目共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kg):48,53,58,63。 水库的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理水库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c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组成数列(单位:m):18,15.5,13,10.5,8,5.5 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金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寸期).例如,按活期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学案.doc

等差数列及其前//项和 一、自主梳理 1.等差数列的有关定义 (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等于同 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符号表示为____________ d为 常数). (2)数列a, A, b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_ ,其中A叫做a, b的—等差中项_______ ? 2.等差数列的有关公式 (1)通项公式:a n= _______ , a n=a m+ __________ (jn, z/GN*). (2)前n项和公式:S n=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3.等差数列的性质 (1)^m+n=p + q(m, n, p, gGN*),则有 _______________ , 特别地,当m+n=2p时,________________ ? (2)若{给}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他”}也是等差数列,公差为____ (3)若{给}是等差数列,公差为〃,则做,如加,做+2加…伙,加UN*)是公差为_ 的等差数列. ⑷若{為}, {仇}是等差数列,贝\\{pa n+qb n}也是等差数列. (5)等差数列的单调性:若公差〃>0,则数列为_____________ ; 若虫0,则数列为____________ ;若d=0,则数列为___________ ? (6)等差数列中,S mf S2m-S m9 S3f n-S2l…成等差数列. (7)S2n-1= (2n 1 )a n. 二、自我检测 1.在等差数歹!]{為}中,若=4,匂=2,贝妆=() A.-l B.O C」 D.6 2?{為}是首项67, =1,公差为d = 3的等差数列,如果色=2005,则序号〃等于()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3.(2015课标全国II,文5)设S”是等差数列{a n}的前比项和,若q +他+% =3,则Ss=() A.5 B.7 C.9 Dll

等差数列导学案及练习题

等差数列导学案及练习题 [学习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意义. 2.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深化认识并能运用. [自主学习] 探究一等差数列的概念 问题1 我们先看下面几组数列:(1)3, 4, 5, 6, 7,…; (2)6, 3, 0,-3,-6,…; (3)1.1,2.2,3.3,4.4,5.5,…; (4)-1,-1,-1,-1,-1,…. 观察上述数列,我们发现这几组数列的共同特点是 . 问题2 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如果是,指出首项a1和公差d;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1)4, 7, 10, 13, 16,…; (2)31, 25, 19, 13, 7,…; (3)0, 0, 0, 0, 0,…; (4)a,a-b,a-2b,…; (5)1,2,5,8,11,…. 总结如下: 从第项起,每一项与的是(又称),我们称这样

的数列为等差数列. ⑴当公差时,是什么数列? (2)如何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⑶将有穷等差数列所有项倒序排列,所成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公差是什么? 探究点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问题如果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你能用两种方法求其通项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探究点三等差中项 如果三个数x,A,y组成等差数列,那么叫做和的,试用x,y表示A. 探究若数列{an}满足:an+1=,求证:{an}是等差数列. 例1已知{an}为等差数列,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1)a3=5,a7=13; (2)前三项为:a,2a-1,3-a. 跟踪训练1 若{an}是等差数列,a15=8,a60=20,求a75. 例2已知1a,1b,1成等差数列,求证:b+a,a+b,a+b也成等差数列. 跟踪训练2 已知a,b,成等差数列,那么a2(b+),b2(+

完整版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2?体会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3?会简单运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体会倒序相加求和的思想方法; 2.通过公式的运用体会方程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模型,将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对等差数列求和历史的了解,渗透数学史和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倒序相加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解决策略】 本课在设计上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策略。利用数形结合、类比归纳的思想,层层深入,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整理出推导公式的思路,同时,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从而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软件,电脑 【教学过程】 一、明确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确定本节课中心任务:

前n 和呢,于数列{a n } :ai, a 2, as, a n ,…我 称ai+且2+23+…+a n 数列{a n } 的前n 和,用Sn 表不,Sn=ai+a2+a3+…+a 如 , Si =ax S 7 =ai+a 24-a 3+ +a 7,下面我们来共同探究如何求等差数列的前 n 项 和。 二、问题牵引,探究发现 问题1:(播放媒体资料情景引入)古算术《张邱建算经》中卷有一道题:今有与人钱,初一人 与一钱,次一人与二钱,次一人与三钱,以次与之,转多一钱,共有百人,问共与几钱? 即:Sioo=l+2+3+ ? +100=? 著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就会算,闻名于世;那么小高斯是如何快速地得出答案的呢?请同 学们思考高斯方法的特点,适合类型和方法本质。 同学们讨论后总结发言:等差数列项数为偶数相加时首尾配对,变不同数的加法运算为 相同数的乘法运算大大提高效率。高斯的方法很妙,如果等差数列的项数为奇数时怎么办 呢? — ...... .... 探索与发现1:假如让你计算从第一人到第21人的钱数,高斯 的首尾配对法行吗? 即计算S2F1+2+3+?+21的值,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当 项数为奇数时,首尾配对出现了问题,通过动画演示引导帮助 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引出倒序相加法做铺垫。 特点: 首项与末项的和: 第2项与倒数第2项的和: 第3项与倒数第3项的和: 1+ 100 = 101, 2 + 99 =101, 3+98 =101, 50+ 51 = 101, 101 X 50 = 5050。 5050 第50项与倒数第50项的和: 于是所求的和是: 1 + 2+3+ ? +100 二 101X50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及教案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人教A 版)第二章《数列》的第二节内容,即《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研究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借助生活中丰富的典型实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等活动过程,从中了解和体验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 2.教学地位: 本节是第二章的基础,为以后学习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数列奠定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它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等差数列是学生探究特殊数列的开始,它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难点:理解等差数 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出的 数学思想方法。 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二(9)班、(10)班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且对数列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认识,对数学公式的运用已具备一定的技能,已经熟悉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他们的思维正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所以我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

发和探究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教法和学法分析 1.教法 ⑴诱导思维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⑵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⑶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 引导学生首先从三个现实问题(课本页码问题、月均等额还款问题、操场跑道问题)概括出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认识事物,学会探究。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能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引导学生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会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及通项公式。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等差数列是一种函数模型。 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及由此得到的“性质”的方法。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

等差数列的概念导学案

课题:6.2.1 等差数列的概念 【学习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掌握等差中项的概念. 2、逐步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 学习难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和灵活运用. 【预习案】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教材P9-12,对照学习目标,有困难或疑问请用红笔标注,并完成预习案;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一、相关知识: 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教材助读: 1、等差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_____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________,那么这 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________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_____表示. 2、公差为0的数列叫做 .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4、若三个数b A a ,,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 ,即=A 2 或=A . 三、预习自测: 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1)4,7,10,13,16 (2)-3,-2,-1,1,2 (3)0, 0, 0 ,0,…,0 (4)a-d ,a ,a+d 2、求下列各组数的等差中项: (1)732与-136; (2) 2 49 与42. 3、求等差数列10,8 ,6,…的第二十项; 4、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 9, 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5、在等差数列{}n a 中,d a a ,求公差,271261==. 【我的疑惑】

一、质疑探究 探究点一:等差数列的概念,怎样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例1.(等差数列概念)给出下列命题:①1,2,3,4,5是等差数列;②1,1,2,3,4,5是等差数列; ③数列6,4,2,0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④数列3,2,1,---a a a a 是公差为1-a 的等差数列; ⑤数列{}12+n 是等差数列; ⑥若c b b a -=-,则c b a ,,成 等差数列;⑦若() *1N n n a a n n ∈=--,则数列{}n a 成等差数列; ⑧等差数列是相邻两项中后项与前项之差等于非零常数的数列; ⑨等差数列的公差是该数列中任何相邻两项的差。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注意:⑴公差d 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 ⑵对于数列{n a },若1--n n a a =d (d 为常数),(n=2,3,4,…),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 探究点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2.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变式一.已知数列{}n a 的公差,4 315,4330== a d 则=1a 变式二.401-是不是等差数列 ,13,9,5---中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规律方法总结:在通项公式中有四个量:n d a a n 、、、1,已知其中三个量的值,可以求得第四个量. 探究点三:等差中项 例3.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31=a ,公差d=5,则52a a 与的等差中项为 . 注意: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等差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 二、归纳梳理、整合内化 【训练案】 一、当堂检测 1、在等差数列{}n a 中,26,271==a 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88是不是数列{}n a 中的项? 2、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22131===d a a n ,,,求n ; 3、求537537-+和的等差中项. 二、作业:教材P13A 组第2题,B 组1、2、3、4

等差数列导学案

高一数学 《等差数列》导学案 撰稿:刘望时间:2015-4-12 【学习目标】 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知道a i,a n,d,n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 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1、等差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倒和应用 难点: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知识链接】 1.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 3n 7, n N ,写出数列的前5项—「且a2015= 2.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 a n1 1 ,n N ,n 2 , a“3,写出数列的前5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等差数列的概念 0, -5, -10, -15, -20, -25, -30 … 18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 ??? 6000,6500,7000,7500,8000,8500,9000 ??? 22 - , 23, 23 - , 24, 24 -,25, 25 - , 26 2 2 2 2 观察以上数列,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这些数列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等差数列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公差,用 _____ 表示. a1称为. 例1 :已知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 4n 3, n N ,判断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如果是等差数列求出它的首项a i和公差d 解:?当n 2 时,a. a.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a n 4n 3, n N ____________ 等差数列。 拓展:1.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pn+q(p, q是常数),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你能证明吗如果是等差数列,求出首项a i和公差d. 知识点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2:已知等差数列a n的首项为a i,公差为d,试推导其通项公式 方法1:(数学猜想)由a n是等差数列,得a n a n i d(n 2) a n a n i d 贝S a2 a i d,a3 )d a i ( )d a4 ( ) d ( )d a i ( )d a5 ( ) d ( )d a i ( )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