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2小岳利娟弗兰德斯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22小岳利娟弗兰德斯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22小岳利娟弗兰德斯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22小岳利娟弗兰德斯课堂观察分析报告

第二期培训作业

弗兰德斯课堂观察矩阵分析

一、整体介绍:

我校是一所以英语为主要特色的外国语小学,从一年级起每个年级每个班每学期使用两套教材,每周5节英语课,其中一节为外教课,4节正课。下面就以观察我校的一节五年级的英语自编课程为例进行观察分析。

二、弗兰德斯课堂观察分析:

表格中对角线上(左上到右下)的各个单元格叫做“稳态格”,

表示某种行为出现的时间超过 3 秒钟,即持续的做某事。如 5-5 稳态格中的数字表示持续讲授,8-8 稳态格表示学生与教师的积极互动,10-10 稳态格则表示这段时间内课堂中进行的是一些无意义的语言或行为。矩阵中 1~3 行于 1~3 列相交的区域是积极整合格,如果在这个区域里记录次数密集,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氛围融洽,是一种积极整合的表现。矩阵中 7~8 行和 6~7 列相交的区域是缺陷格,如果在这个区域里记录的次数密集,反映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交流上有隔阂,是课堂上应该注意避免的缺陷。当落在积极整合格的记录次数占总次数的比率大于或是远大于落在缺陷格中的比率时,我们就说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气氛融洽。如表 3-2 中,落在积极整合格的记录次数占总数8%,而缺陷格0,可见该课中教师与学生情感氛围比较融洽。 通过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矩阵我们还能观察到教师提问的创新程度。有 4-4、4-8、8-4、8-8 四个单元格所形成的闭环显示了由教师提问驱动学生回答的情况,代表了训练型提问的程度;3-3、3-9、9-3、9-9 四个单元格所形成的闭环则显示了由教

弗兰德斯课堂观察分析矩阵

类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坐标数总和

1 0 0 0 1 0 0 0 0 0 0 1

2 0 20 0 5 4 4 0 7 0 0 40

3 0 0 0 1 0 0 0 3 0 0

4 4 0 3 3 8 6 1 0 98 0 0 119

5 0 0 0 11 80 3 0 7 1 0 102

6 0 1 0 6 0 9 0 8 1 0 25

7 0 0 0 0 0 0 0 0 0 0 0

8 0 13 1 87 13 6 0 58 2 0 180

9 1 2 0 0 0 1 0 0 125 0 129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坐标数总和

1

39

4

119

103

24

0 181

129

600 百分比% 0.16% 6.50% 0.67% 19.83% 17.17% 4.00% 0

30.17% 21.50% 0 总和

教师说话总和 48.33% 学生说话总和51.67% 沉默或混乱0

师通过接受或采纳学生意见诱导学生主动发言的情况,代表了创新型提问的程度。此外,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矩阵还有如下表的分析公式,可以利用如下公式对整堂课从其他方面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

1.互动分析矩阵法(Interaction Analysis Matrix)

使用互动分析矩阵分析必须先把记录到的数据填入矩阵,首先将每两个数据组合成一个坐标将每两个数据组合成一个坐标将每两个数据组合成一个坐标将每两个数据组合成一个坐标。例如,表1的数据可以处理为(10,5)、(5,5)(5,5)…(注意其中第二个5需重复使用,即除第一个数据和最后一个数据外,所有的数据都要被用到两次);然后将每一种坐标出现的次数填入对应的矩阵单元格中,其中矩阵的纵向表示坐标中前面的数字其中矩阵的纵向表示坐标中前面的数字其中矩阵的纵向表示坐标中前面的数字其中矩阵的纵向表示坐标中前面的数字类别号,横向表示坐标中后面的数字横向表示坐标中后面的数字横向表示坐标中后面的数字横向表示坐标中后面的数字类别号,由此得到如表2所示的矩阵分析。矩阵中1~3行与1~3列相交的区域(浅灰色)是积极整合格,由表中可以看出落在这个区域里的记录次数较为密集录次数较为密集录次数较为密集录次数较为密集,反映出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气氛融洽,是一种积极整合的表现。矩阵中7~8行与6~7列相交的区域(深灰色)是缺陷格,从矩阵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区域中记录的次数很少在这个区域中记录的次数很少在这个区域中记录的次数很少在这个区域中记录的次数很少,也反映了教师与学生在语言交流上的融洽,如果在这个区域里记录次数密集,则反映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交流上的隔阂,是课堂上应注意避免的缺陷。从表1中可以看出,落在积极整合格的记录次数占总次数的落在积极整合格的记录次数占总次数的落在积极整合格的记录次数占总次数的落在积极整合格的记录次数占总次数的12.31%,而缺陷格仅占总次数的的0.37%,可见该课中教师与学生情感气氛比较融洽。表中对角线上的各个单元格叫表中对角线上的各个单元格叫表中对角线上的各个单元格叫表中对角线上的各个单元格叫做稳态格做稳态格做稳态格做稳态格,编码落在这些格里,表示某种行为出现的时间超过表示某种行为出现的时间超过表示某种行为出现的时间超过表示某种行为出现的时间超过3秒钟,表明持续地做某事。从矩阵图中,我们可以看出,3-3这个稳态格有密集分布这个稳态格有密集分布这个稳态格有密集分布这个稳态格有密

集分布,数字“3”代表接受或利用学生的想法,因此3-3稳态格表明在这段时间教师澄清、扩大或发展学生所提出的意见或想法;5-5这个稳态格也有密集分布,赋予数字“5”的意义是“讲授、演讲”,因此这表明教师在这段时间里持续讲授;8-8稳定格也有较多分布,数字“8”代表学生对教师讲话作出反应,因此这段时间是学生与教师的积极互动。

2.比率(Ratio)分析法

利用前述互动分析矩阵法所得到的数据作更进一步的分析,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出教师话语比率教师话语比率教师话语比率教师话语比率、学生话语比率,还有安静或混乱的比率来分析课堂结构安静或混乱的比率来分析课堂结构安静或混乱的比率来分析课堂结构安静或混乱的比率来分析课堂结构;同时也可通过计算教师间接与直接影响比率间接与直接影响比率间接与直接影响比率间接与直接影响比率、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率响与消极影响比率响与消极影响比率响与消极影响比率来分析教师的教学风格。课堂结构:教师话语百分比(percent teacher talk)TT=[ Row(i)]×100÷Total= 48.33%;学生话语百分比(percent pupil talk) PT=[ Row(i)]×100÷Total=51.67%;安静或混乱百分比(percent silence or confusion)SC=Row(10)×100÷Total=0。可以看出这节课是以教师语言为主的,但是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是一个比较开放的课堂;无效语言比率(第10列/总次数)为0,说明课堂教学利用率非常高。教学风格:教师间接与直接影响比率(indirect-to-direct ratio)I/D=[ Row(i)]×100÷ Row(i)=77.9%;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率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率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率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比率(positive-to-negative) Row(i)÷ Row(i)=401.7%。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I/D值小于1,教师倾向于对学生施加直接影响,但同时也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的比率(1~3列次数/6~7列次数)为401.7%上也可以看出,该课教师对学生积极影响的语言远远高于消极影响的语言,对学生的讲话以接纳、鼓励为主,从而使整堂课的气氛比较轻松,进而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时间线标记法(Time Line Coding)

时间线标记即将所观察和记录到的数据资料以图形的方式加以

呈现将所观察和记录到的数据资料以图形的方式加以呈现将所观察和记录到的数据资料以图形的方式加以呈现将所观察和记录到的数据资料以图形的方式加以呈现,从而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教室中语言行为的类型。从我们得到的数据资料中抽取40个数据如表1所示。将表1的数据转换成图1的形式,图1中横轴为观察记录的序数横轴为观察记录的序数横轴为观察记录的序数横轴为观察记录的序数,纵轴代表10种行为分类,根据数据记录的序数和行为类别用黑色填充图1中相应的小方格,此外,纵轴上的每一行代表一种或两种行为类别,中间的横行代表教师提问题(第4类行为);间接教学风格(第1、2、3类行为)在上半部,属于较开放性的行为,此种教学风格能引起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第9类行为);直接教学风格(第5、6、7类行为)在下半部,属于结构性的行为,这种教学风格会限制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变成有问才有答(第8类行为);第10类行为(安静或混乱)在纵轴上没有相应的行,因此,当出现第10类行为时,在图1上相应的时刻所对应的方格内没有填充,如图1中起始时刻的行为类别是第10类,所以起始时刻所对应的第1列上没有任何填充,表示第一个三秒的行为类别是第10类。某些行为类别共享一行,如第1、2类行为及第6、7类行为,一是它们属于相同的教学风格,二是这样做节省了空间。经过这样的时间标记,可以看出图中大部分的填充在中间位置之下,表示出此阶段所观察的课程中使用的是直接教学风格。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

摘要: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简称FIAS)是著名的教室中师生教学互动行为观察系统,一种记录和分析教师在教学情境的教学行为和师生互动事件的分析系统。文章结合案例详细介绍了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教学互动行为;代码系统 教室内的社会互动极为细致与繁杂,为了进行有效的观察,弗兰德(Flanders)在1970年提出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FIAS是一种教室中师生教学互动行为的观察系统。FIAS的作用在于运用一套代码系统(Coding System)记录在教室中师生互动的重要事件,以分析研究教学行为,了解发生在教室互动情境中事件的影响,以帮助教师了解并进而改进其教学行为。FIAS出现之后,引发了许多对教室内师生互动行为观察系统和方法的研究。一般而言,教室观察大致可分为两个取向:一是“量化观察法”,以系统的规则、记录方式来进行的系统观察;另一种是“质化观察法”,结合人的主观意识的观察技巧。作为教室观察的方法为求观察的广度与深度,理应兼采“量化观察法”与“质化观察法”。在各种教室观察方法之中,以弗兰德(Flanders)在1970年所提出的互动分析系统发表的年代最早,分类最为简明,易于执行与解释,而且能兼顾质的研究之特性与量的研究之客观优点。 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 (一)概述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强调教室内师生的教学互动行为,它采用一套系统的、兼顾直接与间接教学风格的行为分类方式对教室

中的师生互动行为进行分类。同时弗兰德对每一类行为都下了操作性定义,以便教师及教学督导人员进行操作。弗兰德将教室中所有师生的语言互动情况分为弗兰德将教室中所有师生的语言互动情况分为弗兰德将教室中所有师生的语言互动情况分为弗兰德将教室中所有师生的语言互动情况分为10个类别,,,,其中1~~~~7类均为类均为类均为类均为记录教师对学生说话的状况记录教师对学生说话的状况记录教师对学生说话的状况记录教师对学生说话的状况;第第第第8和第和第和第和第9类则是记录学生对教师说话的情形类则是记录学生对教师说话的情形类则是记录学生对教师说话的情形类则是记录学生对教师说话的情形;在上课中,除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外,还有第还有第还有第还有第10类类类类,,,,则是记录教室可能出现的静止状态则是记录教室可能出现的静止状态则是记录教室可能出现的静止状态则是记录教室可能出现的静止状态((((安静或混乱安静或混乱安静或混乱安静或混乱))))。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教学内容表达自己的见解学内容表达自己的见解学内容表达自己的见解学内容表达自己的见解、、、、说明事实时都属于说明事实时都属于说明事实时都属于说明事实时都属于“讲授讲授讲授讲授”((((第第第第5类行为类行为类行为类行为););););教师让学生上前演示教师让学生上前演示教师让学生上前演示教师让学生上前演示、、、、推理推理推理推理,,,,如如如如“现在现在现在现在请某某同学上来演示请某某同学上来演示请某某同学上来演示请某某同学上来演示”这属于这属于

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数学国培一班卢氏县常云霞 本人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课后,我认认真真地与同伴交流反思,并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我的一些想法。 一、值得欣赏的地方: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中秋节分月饼。在分月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的分月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2、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我将动手操作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课堂上,教师讲得再好,教学环节设计的再恰当,如果没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也只是一厢情愿,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学生认识了1/2时,先让学生折一折,让学生全体参与体会,分数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形成的。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时,让学生选择例举的分

课堂观察心得体会

课堂观察心得体会 英语组姜海献 通过学习让我对课堂观察有了初步的认识。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课相比,我认为传统听课关注的是全面的整体的课堂,而课堂观察则把观察的视角缩小,从点中看全面。也可以说课堂观察是在传统听课的基础上把听课目标更细致化,更明确化。另外传统听课基本上是每个人各自听完课后发表相关的意见。然而在一堂课上,一个听课老师既要观察开课老师的一言一行,又要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这样对于听课老师来说确实很难观察得细致、全面。课堂观察则是通过集体合作,分清各小组听课目标,在此基础上更明确地把握听课重点,甚至有时会通过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得到有力的数据证明,从而更加客观地进行评论。通过某个细节,某个特定的角度,观察课堂,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课堂观察后的反思,让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青年教师,如何通过课堂观察使自己的教学有效性提高,除了平常开课时,作为被观察对象,在课后从其他老师那听到指正和建议外。我觉得自己平常在教学中的自我反思则更加重要,毕竟听课的次数有限,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每堂课都录下来。所以每节课后能及时地反思课堂上观察发现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课堂上,有时候我也会不自觉的问学生“对不对?是吗?”诸如此类的口头禅。虽然没有统计过,但自己也感觉到出现的频率好象还挺多的。另外,在问题的设计上,也存在着问题多,问题散的不足。自己感觉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都有必

要问,但是在实际课堂上操作的时候,有些问题就显得太浅,一问就知道,要么就问得太深,学生无从下手。这些是对教师自身的观察反思,那同样如果是对后进生每节课也进行观察反思,通过记录下的内容再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时可能只能观察到一部分不足之处,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反思是找到存在的问题,而从观察老教师的课堂中则是找到解决自身不足的方法,从而积累经验。观察他人的课堂,可能因此发现他人的课堂经验,也可能总结出他人的课堂教训,但课堂观察归根结底还是要服务于自己的课堂,加深自身对于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 确实一堂英语课要上好,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例如:多媒体的使用、教师的语言是否有感情、问题的设计、朗读的指导、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映等。但是一堂课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一个教师也不可能是毫无缺点的,然而课堂观察则是尽可能的发现问题,减少缺点。教学优点越多,缺点越少,那么课堂教学就越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将努力战胜这些自身存在的缺点,提升教学水平。 接着,谈谈教学内容的观察诊断。从这个维度诊断课堂教学需注意:1、选择教学内容是否合适:符合课标规定、与教材要求吻合、与研究适应、学生需要等;

数学课课堂观察报告

数学课课堂观察报告 一、观察缘由 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教学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为了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开展了以“有效的课堂提问”为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 二、观察设计 本次观察对象为一年级的一位数学教师,执教内容是北师版第2册数学课,参与观察的人员为学校数学组老师及行政领导。 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1.制订观察方案,做到五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确定成员分工。我们对观察主题进行了细化理解,认为“提问的有效性”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有效的,包括铺垫型、思考型、提醒型及其他;二是低效的,包括过易或过难的、无意义重复的、表述含糊的;三是无效的,即没有必要的那些提问。2.准备人手一份课堂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观察时更多地聚焦于我们的主题。 本次观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分时段分小组的观察方法。我们将进入课堂的观察人员根据时段进行分工,每二人一组,重点观察五分钟内的提问情况;二是采用聚焦式笔记记录方法,集中记录课堂提问;三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三、观察引发的困惑 我们对课堂提问进行了汇总与处理,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也由此给观察者和观察对象带来了困惑。 1.从量上看来,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偏多,一堂课共有63个问题,平均每分钟达1.6个问题之多。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也让上课老师大吃一惊。教案上只写有15个问题,为什么会化解成这么多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一。 2.从质上来看,有效问题共有36个,占57.14%,其中以思考型、提醒型问题为多。低效问题25个,占39.68%,主要集中在过易以及无意义重复问题上。无效问题2个,占 3.2%。教师提问的有效度还是不够理想。由此我们进行假设:去掉低效与无效问题,如果一堂课提的是36个问题,是否恰当?这是第二个困惑。 四、观察问题解疑 带着困惑,我又在网上学习了一位特级教师的课,进行了对比研究仔细分析,试图找出困惑的症结所在。

基于费兰德斯互动分析法的课堂分析

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的中学化学课堂分析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翁建红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Flanders’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简称FIAS)是著名的课堂分析工具,它包括三部分:一套描述课堂互动行为的编码系统,即量表;一套关于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一个用于显示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研究目标的迁移矩阵.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的编码系统如表1—1 所示.它把课堂上的语言互动行为分为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和沉寂或混乱(无有效语言活动)三类共十种情况,分别用编码1—10 表示. 然而从新课改的实施理念和信息技术运用的角度来看,FIAS 也具有不足之处,新课改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学生活动占课堂的大部分。另外化学学科的本身特点也决定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如下:重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

为表现(7 个类别),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2 个类别),无法真实的了解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丰富的交互活动,但FIAS 无法反映出这一类互动:“沉寂”表达的情形复杂,含义也有所不同,把它们归为一类无法分清楚真实情况,FIAS 转化后的变量数据无法回溯;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实验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的活动,也有师生互动,但FIAS 无法反映出特殊的过程;另外,课堂板书也是教师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用“沉寂”所能表达的。基于此,我采用了顾小清老师等人改进了的FIAS,并基于化学学科的特点,作了稍微的调整,形成了如表1—4 所示的ITIAS 编码系统(Information Teshnology-based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2009-2010学年度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在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理解中,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为了在新的年中能更上一层楼,现将2009-2010学年成绩分析如下: 一、教学工作情况分析 1、成绩分析 我校2009-2010学年度中考和小学毕业班考试成绩居全县中下游水平,从“两率一分”来看,我校优秀学生较少,学困生较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学科问题日益突出,从全县各校对照情况来看:我校初中部的理科是弱科,政治、英语,小学部的语文、科学、品德学科的整体水平急待提高。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工作上进心不强 一些同志工作实绩平平,主观不努力,却一味的找客观,只怨学生基础差,家长不配合,教学条件不好,生活福利不高等,未以一个人民教师的姿态和标准去要求自己,不去想方设法改变和创造条件来搞教学。 (2)部分教师对教学方法研究不多。 部分教师不读书、不看报,不注重积累和总结,不想请教老教师,对教学不甚了解,几年讲的是总是一个话题,教学思想僵化,上课采用一字教学法,文科是“背”,理科是“做”,没有学法指导,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典型的活人教死书。 (3)教学管理不够规范 (4)班级管理不够到位,学风不够浓厚 3、今后工作打算: 加强备课管理,提高备课质量 (一)规范教师个人备课行为 1、教师必须在每学期开学两天内制定完成学期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包括:①本学期教材的基本内容、系统、重点、难点;②具体的教学目的要求;③课时分配和教学进度; ④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⑤重大的教学活动安排等基本内容。 2、每位教师所授的所有科目都必须提供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必须包括教学三维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的具体内容及教学反思。 3、教师的备课进度应比实际授课进度提前1—2节。 4、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杜绝教师不备课上课或抄袭教案应付检查的现象。(二)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 析诊断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与分析诊断报告 松江区民乐学校黄秀丽 一、基本情况 本次课堂观察与分析实验的三堂课均为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中首批推出的科目之一---小学英语牛津教材的教学反思录像课。执教老师均为0至5年内的年轻教师,她们的基本情况如下: 表一三位执教老师基本情况 二、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一)课堂教学简介

1、课型:三节课中,严老师的第一节课是句型教学的情景教学,倪老师的是词汇教学的新授课,而顾老师则是语句的新授课。上课时间分别为29分钟、33分45分和42分12秒。 2、主要教学环节:一(1)班以水果与动物、文具等为说话材料,教学What’s this/that It is …以句型教学为主要内容。一(3)班以句型为基础,继续教学本单元中的新单词bean、taro,通过安排不同的活动巩固新单词。五(2)班则教学“Rules for the swimming pool”,让学生明白应遵守游泳池的哪些规则,为什么三堂课正巧是三种教学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英语课的不同课型,很具有代表性。 (二)课堂教学提问分析 现提供课堂教学片段中提出的问题数作为样本,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 表2 课堂提问技巧水平 表3 提问行为检核表汇总

从课堂记录资料分析,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1.提问技巧方面: 一是教师课堂提问数量适宜,问题设计富有层次性,难易度较适合学生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尤其从学生的听、说能力上下了较大的功夫,能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二是上课提问时较注重推理性问题的提出,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作答。推理性问题显示出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区别,高年级的推理性问题较多,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幼儿观察记录报告——幼儿园大班个案分析.doc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 幼儿观察记录报告一一幼儿园大班个案分析 姚姚,是大班的一个小女孩,也是我本学期的主要观察对象。她有一双大大的黑眼睛,长得十分乖巧可爱,这也是刚开始吸引我注意的原因。姚姚是一个比较安静内向的幼儿,平常话语不多,不经常主动举手或者参与同伴们的游戏或交流。 ⑴观察一 ①今天的晨间活动是练习跳绳,待自由练习时,姚姚一个人在一旁跳着。当有其他幼儿靠近时,她会说:“你让一下,你让一下。”渐渐的,很多幼儿开始相互比赛,大家你叫我,我叫你,但是没有人来叫姚姚一起参加,姚姚也没有想要参加的意思,离其他幼儿远远的。 ②在这次社会课中,郑老师要求每一组幼儿合作搭建一座社区。很快,幼儿们开始七手八脚的搭了起来,姚姚所在的那个小组也不例外。姚姚只是负责给小组拿一些材料,并没有直接上参与,而其他几名幼儿也是自己搭着,没有注意到章文,当然也没有邀请她一起玩。 ③这是一次体育课的游戏,老师要求一组每一组的幼儿要全部到达终点才能 算胜利。姚姚所在的小组除了姚姚都到了终点,于是大喊着:“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却没有发现,其实章文还没有到。 ⑵观察二 ①全实践了一学期,我发现章文基本不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偶尔被老师抽到 回答问题时,非常的紧张。 ②一次姚姚不小心把牛奶洒在了地上,郑老师看见了,就问:“是谁把牛奶洒在地上的?没有人回答是吧?”姚姚悄悄的离开了现场到厕所把自己的杯子洗干净之后回到了座位上。 ③这是12月08日全实践时发生的一幕:今天晨间活动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姚姚不小心把皮球从二楼踢了下去。本来姚姚只是想把皮球踢回去,没想到踢到了楼下。姚姚一下子惊呆了,脸上全是惊恐的表情,接着她转投四处看了看,发现我也看见了这一情况,立刻向我跑过来。 “老师,怎么办啊?”姚姚轻声的问,小手紧紧的抓着我。 “姚姚打算怎么办呢?”我没有给她建议 “我们下去捡球吧。”姚姚说 我同意了,但是得先和郑老师说一下吧。但是,姚姚一听要把这件事告诉郑老师,怎么都不愿意了,一屁股坐在地上。 “怎么了?”我问她。 “我不要让郑老师知道。” “为什么不要让郑老师知道啊?” “会被骂的!”姚姚不假思索的回答。 “可是,姚姚,这球是不是你踢下去的呢?” 姚姚点点头。 “犯了错误就要承认,对吗?”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

(完整版)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小学数学观课报告 小学数学远程观课评课活动,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受益匪浅。通过六节课的观课评课,让我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让我 更加懂得了教师学习的重要性,让我更加知道了教师对课堂把握 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在问题中探索知识,让他们经历探究的过程远比直接的论 述要好的很多。我认真观摩了六位老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教学风 格各有千秋,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让课堂活起来。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观课让我收入颇丰,我觉得老师都从一年级孩子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把每个环节都想的很到位,很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同时课堂的练习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出发,锻炼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谈谈对本节课的感悟: 1、通过复习的导入,12-6 16-8 46-32等的复习既加深了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同时对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3.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探索42-26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

“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比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4.体现算法多样化。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交流、讨论等活动,学生自主探索出多种算法,并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保护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5.在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活动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 6、巩固练习的设置通过一些更游戏似的问题来积极的引发学生思考,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你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提到最应该关注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由具体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可以说从始至终你都在贯彻你自己的设计理念,努力地在为学生创造着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环境,努力地想通过操作,交流,展示,辨析等形式来让学生学会计算方法。这些形式比较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坚持灵活使用。 研修学习一个短暂的学习过程,我要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 学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 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 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 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弗兰德斯互动分类体系

弗兰德斯互动分类体系(FIAC) 弗兰德斯师生言语互动分类体系(FIAC)是国外较有影响,被广泛使用的编码体系。FIAC对师生的言语互动进行观察研究,它把课堂的言语活动分为10个种类,每个分类都有一个代码(即一个表示这类行为的数字),如下表。 案例1、时间取样观察 将一堂课40分钟划分为800个单位,每三秒为一个单位。并设计成800个空格的数据表。然后将每个三秒出现的言语行为类型的号码记录在数据表相对应时间的空格中。 全部记录完毕,将号码整理成矩阵图,作为分析的依据。 下面是一堂课开始时师生对话的记录示例(每句话之后的号码,代表言语行为的类别)。 教师:同学们,已经上课了,请大家安静坐好!(6) (之后三秒钟内,全班鸦雀无声)(10) 教师:王强!别趴桌子了,准备上课!(7) 教师:好!这一节课我们来复习三角函数的性质。(5) 大家好像很兴奋,看来很喜欢三角函数的知识。(1) 谁知道三角函数的性质?(4) 学生:老师!我知道。三角函数 (8) 根据上述对话,观察记录依次将号码填入记录表格。 在整节课的时间内,每隔3秒钟观察者就依照上述分类记下最能描述教师和班级言语行为的种类的相应编码,记录在数据表中。从精确意义上讲,记录此表的最好方法是对照课堂实录,结合定格的方式记录。因为我们是现场听课当堂记

录,所以只能两人合作,根据个人的瞬时间里的主观判断进行分类记录,现将对高中数学一课的记录进行分析反馈。

合计 1:共36频次 2:共356频次 3:共7频次 4:共150频次 5:共27频次 6:共242频次 7:共72频次 数据统计表: 数据呈现: 1、本节课总体时间偏长,共花了44分30秒。 2、师生活动时间分配不当。根据弗兰德斯建议,如果同一个3秒钟内发生了两个事情,应记录更为突出的那一个,如果同样突出则都应记录下来。而本节课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等活动时参与较多,时不时地把学生的话语“抢”来自己说,把自己变成了突出的事件了。新课程的课堂应该明确地凸显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节课教师与学生活动时间比例相当,说明教师还没充分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3、从教师活动的三个类型比例看,教师过于侧重讲解,虽然这是一节概念课,但从教学情节看还是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师的讲解却占了其活动的 89.22%,一是教师教学语言不精练,二是教师课堂提问度不够,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少。此外,教师的教学评价语言过少。课堂中教师极少评价,更不用说是表扬了。

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骨干教师培训 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连城三中邱森辉 一、教学设计方面 关于本框题《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的教学,我前后尝试了两种思路进行讲授:第一,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第二,整合教材整个框题的知识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本思路进行。根据备课组集体备课讨论和试讲之后,我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思路,实践也证明,这种教学思路是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本框题内容的特点。这一思路很好地体现出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驾驭能力,能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二、教学过程方面 在课堂导入部分,我使用了不同性质文化的对比材料来完成。通过挑选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基于《高中学业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把教材知识生活化,体现出《文化生活》的编写理念。我的教学设计除了在导入部分反复琢磨之外,还集中精力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正确区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对于这两种文化,作为高二的学生在生活当中肯定有所感悟,这两种文化有交集也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并非每一位学生都懂得区分的标准,而且很多学生会把两者混为一谈。要正确区分两者,需要从两者的概念、表现、危害性以及人民对待他们的正确态度进行

分析,由表及里地准确把握两者,因而我在此设计了一个课堂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说,让学生自己写(形式: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在黑板写观点),通过“列举—初步认知概念—修正列举内容—进一步认识概念—比较概念”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参与突破重难点。在此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三、重难点的突破方式和效果方面 由于本框题重点学习“针对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等现象,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我主要通过遵循“感受、辨析、选择、追求”的思路,从区分两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分析这两种文化出现的原因,通过活动探究等环节,给予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空间,教师作出必要的引导来突破这一重点。在探究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情景,两个方向”。所谓一个情景,主要是一个课堂活动“如果我是国家文化部长,我将会怎么做?”的讨论。两个方向,指的是我给学生的两个提示和引导,一方面从国家普通公民这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另一方面从国家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思考对策,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本次教学的设计和实践过程都表现出一个特点:生活化。把条条框框的知识点通过本土化、生活化的案例呈现出来,例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部分、“广州市殖民文化案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案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探究活动:扮演文化部长角色。构建生活情境,体验过程,教师再作一定的辅助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 季燕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已是国际数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总体目标也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的。 数学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 2011年11月17日讲课人邢俏芳评课人洪钰铨课题集合 视角观察点结果统计评价反思 准备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准备了草稿本、笔, 是课前老师要求带 的。 本班学生课前准备充分到 位,他们平时的学习习惯 非常好。

②准备的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准备充足,全班共41 人全都准备好。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准备习惯很好,都是 整整齐齐地放在了课 桌的左上角。 倾听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对哪些问题感全班41位同学有39 兴趣? 位能认真倾听,对来自现实生活,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感兴趣。老师提得问题要来自学生 生活,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提得问题要简洁明了,让学生明确要完成什 么样的任务。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有28位同学能倾听 同学的发言,对学生自身有关系的问题感兴趣。 ③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记笔记有2人,回应的有24人,还有4人在玩笔。互动 ①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采用了集体合作、交流讨论。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课堂教学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让学生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发现、

小学课堂教学调研报告

小学课堂教学调研报告 一、调研的目的 小学部是,支教教师多、学生基数大,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小学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小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这次调研历时五周,教师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教师都能认真地对待。使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二、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1.努力追求真实的课堂教学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21节课,都是真真实实的原生态课。师生的一切活动都无事先安排的痕迹,无公开课那种因“反复雕琢”而“无可挑剔”的“秀”美。虽谈不上“清水出芙蓉”,但真实的课却给人一种朴实的自然美,为我们了解我校小学课堂教学现状提供了真实而可靠的依据。 2.尽力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改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即教师应把自己从“神坛”上请下来,从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二十多节常态课都体现出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我们看不到教师那种“唯我独尊”的样子,也听不到教师那种“发号施令”式的讲话。相反,课上洋溢着的是教师暖暖的笑容,回荡着的是教师亲切的话语,在这种平等对话的课堂中,学生自然能放松身心,自由自在地学,畅所欲言地说。 3.尝试变革传统的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中“师讲生听”“师写生抄”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逐步

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不少课堂上得到了有效运用,另外,不少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变师教生”为“师生互教互学”的方式。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准确、不全面 从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及课后与教师交流反思中,我们发觉许多教师教学时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教学目标,而工整抄写在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也大多是从教参上摘抄下来的,课堂教学仿佛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有的老师提问过多,学生没有静心读书的时间,没有咀嚼回味的思考,没有心与心的交流,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 2.基础教学不扎实 在教学中,有个别老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基础抓的不扎实。教师对于字词的学习流于形式,只是读了,但抓的不透,低年级应注重解决“泡泡”中的问题,教师重点不明确。同时在引导学生评价时,让学生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不至于让学生失去自信心。 四、应对策略 (一)、找准制定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三个基本依据、三个必要思考、三个维度目标” 全面、科学、恰当的教学目标,在制定上要遵循“三个基本依据、三个必要思考、三个维度目标”。“三个基本依据”,即依据课程标准对学段和知识领域的总体要求,依据教学资源特点和教师的理解,依据对学情的了解;“三个必要思考”,即思考知识学习的规律,思考学生的个体差异,思

跟踪式课堂观察报告

跟踪式课堂观察报告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需要通过教学提问来表现。所以,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将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观察背景 新课改的呼声下,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所烦恼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当前的教育不再是说教模式,而是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互动的过程避免不了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但不同的提问模式却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教师有效性提问便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之一。所谓教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经过统计发现这个教学提问占据课堂教学时间的60%以上。如何确保有效性提问,是课堂质量的关键。 教学有效性提问只要关注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是否根据教学目标,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制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精心设置的问题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提问还能提高信息交流,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最终提高教学实效。 二、观察策略与方法 编制《教师有效提问观察表》,对初三政治课堂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教师提问在思品课堂上的有效性。 第一次课堂观察课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二次课堂观察课题:《走向世界的中国》 三、观察的班级情况 初三(1)班人数37人,男生20人,女生17人。执教者既教政治,又教历史,平时与学生的交流接触较多,所以学生在日常教学及情感上给予的支持和配合较多。而且学生较活跃,课堂气氛较轻松,和谐。 学情分析:学生进入初三学习已半学期,学生已经懂得了学习初三政治的基本要素,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已学了基本经济制度,为学习本框奠定了基础。 四、观察与统计 为最大限度的保持课堂的原生态,课前并没有跟开课老师进行过交流。课堂配备摄像机,保证能够完整的记录每一个提问,然后对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教师提问记录表 问题类型具体类型问题数量统计 有效问题1、铺垫型765.1% 2、思考型30 3、提醒型17 小计54 低效问题4、过易的1030.1% 5、过难的1 6、无意义重复的11 7、表达含糊不清的1 小计25 无效问题4 4.8% 其他问题“是不是”很多

员工行为观察分析报告

员工行为观察分析报告 一、观察地点:宁波市国美电器东门口新活馆 二、观察时间:2003.10.01——2003.10.03 三、观察对象:戴尔专柜营业员——刘亮亮 戴尔专柜促销员——陈燕 四、观察对象的工作内容:完成日常的电脑销售任务及相关业务,销售配件,装机,售后服务 五、观察对象的具体行为 10.01 8:00——8:30:上班打卡,参加晨会; 8:30——9:00::对负责专柜进行卫生打扫,从仓库中领出电脑,上锁,完成对电脑的卫生清理,查前一天的销售业绩、相关产品型号的库存及红兰卡的发放情况,对于国庆期间的销售任务、活动安排(赠品及其代码、活动期间的价格优惠等)进行再一次的详细了解,并领取相关资料,补充库存; 9:00——9:30:陈燕——因为国庆期间客流量急剧增加,开始接待顾客,向顾客介绍相关机型的信息(配置、价格、优惠活动),完成第一笔业务,开单,交钱,到一楼仓库领货,与营业员达成一定的协议,到三楼仓库领取赠品; 刘亮亮——在与陈燕完成第一笔业务后,到装机区为顾客进行装机; 9:30——10:00:陈燕——接待顾客,完成销售; 刘亮亮——装机; 10:00——11:00:陈燕——接待顾客,完成销售; 刘亮亮——装机; 11:00——12:00:陈燕——接待顾客,完成销售(开票、拿货、领赠品),走动与人小聊天; 刘亮亮——装机; 12:00——13:00:陈燕——稍稍休息,接待顾客,完成销售;

刘亮亮——装机,休息吃午饭; 13:00——14:00:陈燕——接待顾客,休息吃中饭; 刘亮亮——到四楼仓库调货,接待顾客; 14:00——15:00:陈燕——接待顾客,完成销售,帮别人装机; 刘亮亮——装机; 15:00——16:00:陈燕——接待顾客,完成销售,倒票; 刘亮亮——稍事休息,装机; 16:00——17:00:陈燕——接待顾客,完成销售(开票、拿货、领赠品); 刘亮亮——装机,办理一个以旧换新业务; 17:00——18:00:陈燕——接待顾客,休息吃晚饭; 刘亮亮——装机,接待顾客; 18:00——19:00:陈燕——接待顾客; 刘亮亮——休息吃晚饭; 19:00——20:00:陈燕——接待顾客,完成销售; 刘亮亮——领货,装机; 20:00——21:00:陈燕——接待顾客,完成销售(开票、拿货、领赠品),装机; 刘亮亮——接待顾客,装机; 21:00——22:00:陈燕——接待顾客,休息; 刘亮亮——接待顾客,休息; 22:00——23:00:听电脑科主任讲晚课,对专柜电脑进行相关管理,入库,打卡下班;10:02 基本行为不变 10:03 刘亮亮休病假半天,因为客流量的相对减少,另外赠品以及价格优惠活动进入尾声,工作变得稍稍容易,空闲时间相对变多一点,用来休息。 六、行为总结 从上面的行为观察记录中可以看出,国庆期间,客流量很大,相对的所有员工的工作负担变大,一直在忙碌,甚至会错过休息吃饭的时间,上班时间延长很多,轮休的制度也取消,另外,虽然在这三天的观察中营业员与促销员的工作分工明确,但不难看出平时他们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从早上的工作准备,到后来的接待顾客,提供产品信息,

初三数学课堂观察报告

《初三数学复习一次不等式(组)含实际应用》 课堂观察 课题:《初三数学复习一次不等式(组)含实际应用》(初三数学总复习之第七课时。) 执教者:姚晓燕老师 开课时间:2011-3-15日(周二)上午第四节。 开课班级:初三908班。 课堂观察参与者:朱伟炳、王强、徐建章、钱月香、普旭辉、俞水芬、吴玉 红、汪萍、沈国芳、任亚文、施栋梁、王建平、赵佳红、钱建明、沈永刚、徐杏娟、汪永建、蒋周锋、金华。 一、课前准备: 时间:2011-3-14日(周一)下午数学教研组长普旭辉分别同各观察小组进 行交流。 观察内容: 1、姚晓燕老师简单阐述自已的设计思路,并提出本次课可能面临的问题, 在徐杏娟(九年级数学备课组长)的主持下同本组教师进行了初步交流。

2、提供课堂观察相关资料:课堂教学实录观察表格。 3、分工及注意事项: 分工: (1)汪萍、沈国芳观察教师课堂教学时间分布情况。 (2)任亚文、施栋梁、王建平观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分布情况。 (3)汪永建、徐杏娟观察教师上课轨迹。 (4)赵佳红、钱建明、沈永刚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情况。 (5)蒋周锋、金华观察教学内容设计。 (6)普旭辉、俞水芬、吴玉红观察学生回答问题情况。 (7)徐建章观察课堂氛围创设及教师课堂评价用语等方面。 注意事项: (1)每个观察小组第一人为课堂观察研讨汇报责任人。 (2)请相关汇报教师在本周二下午14:20分之前做好本小组课堂观察的资 料 搜集和整理工作,在汇报交流中提出自已建设性的意见,供上课教师参考。 (3)汇报次序以以上次序为准。 二、课堂观察实录 (备注:主持人:普旭辉) 普旭辉:下面先请上课的姚晓燕老师进行课后小结。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改进报告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改进报告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改进报告 我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参加了为期10天的培训,本次培训活动分专题讲座,名师论坛,实践指导,名校访学四大环节,通过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开阔了我们参培学员的视野,提升了我们的教学理论,增长了我们的教学技能,也使我们在同伴的互助与交流中收获了信心,找到了名师成长的途径。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读写严重脱节。 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教学任务,它们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有的教师重读轻写,学生虽然能较好地吸收文化知识,但因为没有经常进行练笔,所以很难将知识融合适用,大脑所记的都是零散的东西,充其量,只不过是“两脚书橱”而已。有的教师重写轻读,他们没有领悟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在阅读量不足的情况下,即使学生心中真的有想法想要表达出来,可是由于没有积累丰富的词汇,没学到前人的写作方法、技巧,同样会力不从心中。 二、教师的定向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一篇文章乃至一部书,所涉及到的内容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一篇文章其涉及到的每个词语,都应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教师如果习惯于自己的定向思维或遵从教参的意见,呆板地对学生进行诠释,便会扼杀学生创造力地发展。如,在语文教学中,一位一年级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春天到了,大地是一片

____。”有一位学生填下了“希望”,结果被教师打下了鲜红的“×”,原因是该学生没有按课文内容填下“绿色”。我们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到,这位学生是颇有创造力的,但教师的习惯定向思维却彻底否定了他的创意。 三、重视德育思想教育,轻视现代意识、现代思维地培养。 教语文要结合课文内容教学生做人,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如,学习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朴素的作风,这是必需的,但要注意的是,学习其它学科也同样可以学习做人的道理。语文教学没必要独揽教学生做人的大权,其更重要的教学任务是根据学科的特点,传授学生文学常识、语法基础、写作技巧,并渗透现代的生活常识、时代的危机意识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 而目前,大多语文教师都对德育思想教育过分注重,尤为突出的地方是表现在作文教学。如,写老师,教师则会要求学生写“老师带病上课”、“忘我工作”;写英雄则会是“舍己救人”……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水平。虽然这样进行教学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其严重的负面效果也是不难想象的。试问:当学生真正地融入人心险恶的现实生活中时,发现生活并不是处处像他们在文章所读所写的那般美好时,他们将会怎么样?又如何去适应呢? 四、教师在教学范文时过于重视局部片段的分析,忽视了引导学生从整体领悟作品。对一篇好文章的局部分析是必要的,特别是文章之中的精彩之处,有助于学生学习作家的写作技巧、体会作家的精神意境。但过细地将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不从整体上去感知文章的内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报告

观察设计 准备阶段。1.制订观察方案,做到五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确定成员分工。 对观察主题进行细化理解,认为“提问的有效性”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有效的,包括铺垫型、思考型、提醒型及其他;二是低效的,包括过易或过难的、无意义重复的、表述含糊的;三是无效的,即没有必要的提问。2.准备人手一份课堂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观察时更多地聚焦于我们的主题。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本次观察研究中,我们采集了整节课上教师的几乎所有提问及学生的回答、教师的理答情况,以备课后作出更客观准确的分析与研究。 反思阶段:即观察之后的反思与分析。我们对所有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与归类,选择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并进行相应的讨论。 本次观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分时段分小组的观察方法。我们将进入课堂的观察人员根据时段进行分工,每二人一组,进行观察。 三、观察引发的困惑 我们对课堂提问进行了汇总与处理,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也由此给观察者和观察对象带来了困惑。 1.从量上看来,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偏多,形成了教师对学生一问一答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什么有这么多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一。 2.教师所提的核心问题并不多,在交流时却分解成了很多小问

题,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细小的问题来支撑一个核心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二。 四、观察问题解疑 1.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被观察教师口才一流,思维敏捷,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以及反应状况。整堂课课堂节奏过快,平均每分钟要提1个问题,学生忙于应付,无暇思考,思维停留于浅表层次,无法向纵深方向发展;面对学生不够理想的回答状况,教师势必要进行诸如“再想一想?”“还有吗?”之类的不断追问与提醒,导致问题数量增加。这样不良循环,得不偿失。 2.教师过多依赖提问展开教学过程 每一个环节,教师总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串联起来,这样导致有些问题完全可以不问或根本不是问题却要画蛇添足提出来,如答案在书上的问题,教师自问自答的问题以及学生脱口而出的问题等。 2.无法调控生成,教师点拔功力欠火候教师处理学生的回答时由于答案与自己的预设相悖,此时教师因缺少经验等原因不能机智应对或者点拨不够,造成这一教学环节很难收到相应效果而反复纠缠于同一个问题无法自拔。这时教师采取的方法就是不断增加提问的数量以解决这一尴尬局面,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而且,有些问题本来是有效的,可教师由于不会点拨或引导不当致使有效问题也不有效了。 五、观察建议 1.转变观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