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二地理上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带答案)

高二地理上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带答案)

高二地理上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带答案)
高二地理上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带答案)

高二地理上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带答案)

2011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侵蚀作用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2、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 B.泰山、庐山 C.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3、有关断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断层的形成与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有关②泰山、喜马拉雅山都属于断层山③断层构造地带常发育成沟谷、河流④断层带对修水库有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是: 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C.地壳表现为抬升和下沉D.岩层发生上下位移和弯曲变形 5、下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陡崖 6、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形成巨大褶皱山脉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地壳垂直运动 C.地壳水平运动 D.沉积作用读右图回答8~9题。 8、从成因上看,山地M 属于: 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9、下列山地中,成因和上图所示不同的是: A. 庐山 B. 喜马拉雅山 C. 华山 D. 泰山 10、下列地形区主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长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 C、喜马拉雅山脉D、沙丘

11、与下图中代号对应正确的是: A.①―背斜,④―地垒 B.①―地堑,③―地堑 C.②―断层,④―地垒 D.①―向斜,③―背斜 12、下列地形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黄土高原B.东非大裂谷C.桂林的石灰岩溶洞D.塔里木盆地的戈壁 13、山东省泰山、江西省庐山、陕西省华山的地质构造属于()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14、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原因是: A.风力侵蚀搬运作用严重 B.流水沉积作用严重 C.冰川侵蚀搬运作用严重 D.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严重 15、下图中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理现象是:16、下列地形区,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 A.东非大裂谷 B.冲积扇 C.秦岭 D.阿尔卑斯山 17、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18、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其外力作用主要有: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搬运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19、长城西段遭受严重破坏的自然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化和风蚀 D.水的溶蚀 20、下列地貌区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 A、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貌 B、河西走廊中辽阔的戈壁滩 C、青藏高原上林立的雪峰 D、长江三角洲读下面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21~22题:

21、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上述四种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下列地质作用中,属外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A.变质作用 B.搬运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24、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读甲、乙两图,回答25~26题 25、甲图所示地貌名称是: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背斜 26、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27、下图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读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28~29题。 28、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29、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回答30~31题。 30、图中能够表示上升冷凝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1、图中与箭头③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④ D、⑤ 32、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33~34题。 33、四种地貌景观形成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4、四种地貌景观形成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如下图所示,回答35~36题。 35、若该图是水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表示海洋,则箭头②可能表示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C.大气降水 D.蒸发 36、若该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椭圆代表沉积岩,则①可能表示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外

力作用 D.地壳运动 37、由外力作用形成岩石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大理石 38、下列有关地壳物质循环运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在运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从“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上看,各类岩石不能都直接形成新的岩浆 C.地壳隆起处的岩石都是岩浆岩 D.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也就是地壳物质循环运动的过程 39、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B.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 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只进行物质交换不进行能量传输 D.变质岩不能转化成沉积岩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读图完成40~41题。 40、下列的哪个过程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 A.① B.② C.③ D. ④ 41、①④⑤⑥⑦⑧中地壳物质运动的能源来源是:A.太阳能 B.地球内部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 C.重力能D.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42~45题。 42、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凝、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凝、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凝D.变质作用、岩浆冷凝、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43、下列岩石,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侵入岩 B.沉积岩C.喷出岩 D.变质岩 4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45、下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a作用形成的是:二、综合题 46、读下面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标出箭头,完成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 (2)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 ;B ;C ;D 。

47、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A处是,画出该面两侧的运动方向。(2)B处地表形态叫做,例如我国的和两座名山。(3)C处地表形态叫做,例如我国的和非洲的。(4)D处岩层叫做,若干个这样的结构组成,是构成地貌的基础。 48、读下图,回答:

(1)从地貌上看,①处是,它是由于作用而形成的,它分布在山区的。 (2)在①②处中,沉积物颗粒最小的是,理由。

49、读地形示意图,回答: (1)图中地形示意图A是 B是 C是 (2)

地形A的成因:;地形B的成因:地形C的成因; (3)形成这些

地形的力属于力,其能量主要来源是,受其影响使地表形态趋于 50、读下图,回答有关内容: (1)A图表示在作用下形成的地貌。 (2)B 图是地貌,往往形成于。 (3)近年由于人类等不合理的活动,造

成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 51、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着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面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说明。(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

层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的状况为___(选择填空)。 A. 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B. 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 C. 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D. 先地壳下沉后地壳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__________地比较好。(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地。(5)

下列地区的形成中,与甲地的地质构造有关的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 东非大裂谷 B. 华山 C. 渭河平原 D. 喜马拉雅山 52、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乙;AB 。(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3)该地上覆岩层是作用形成的。地壳运动状况是。(4)如果寻找油气,要在中找,要寻找地下水应在中找。(5)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隧道,应选甲地还是乙地?,原因是。

答案: 1、C2B、3、C4、A5、B6、D7、C8、C9、B10、C11、C12、B13、C14、D15、D16、B17、D18、B19、C20、A21、D22、A23、B24、C25、C26、B27、B28、C29、B30、A31、C32、C33、D34、C35、D36、C37、C38、D39、A40、D41、D42、B43、B44、D45、C 46、(1)如图 (2)重

熔再生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冷却凝固 47、(1)断层 B所在的岩石

上升,C所在的岩石下沉。(2)地垒华山庐山。(3)地堑渭河平

原东非大裂谷。(4)褶曲褶皱 48、(1)山麓冲积扇流水沉积河流流出山口处(2) ②处②处位于①处的下游方向 49、(1)风蚀蘑菇

沙丘三角洲(2)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流水搬运和沉积

作用 (3)外太阳辐射和重力能能平坦 50、(1)流水沉积三角洲(2)沙丘干旱地区(3)过度垦殖和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 51、(1)背斜向斜(2)外力的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A (3)甲(4)乙甲(5)D 52、(1)背斜向斜断层(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3)沉积下降(4)甲(背斜)乙(向斜)(5)甲地背斜为天然拱形,比较坚固;并且不易积水

答案: 1、C2B、3、C4、A5、B6、D7、C8、C9、B10、C11、C12、B13、C14、D15、D16、B17、D18、B19、C20、A21、D22、A23、B24、C25、C26、B27、B28、C29、B30、A31、C32、C33、D34、C35、D36、C37、C38、D39、A40、D41、D42、B43、B44、D45、C 46、(1)如图 (2)重

熔再生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冷却凝固 47、(1)断层 B所在的岩石

上升,C所在的岩石下沉。(2)地垒华山庐山。(3)地堑渭河平

原东非大裂谷。(4)褶曲褶皱 48、(1)山麓冲积扇流水沉积河流流出山口处(2) ②处②处位于①处的下游方向 49、(1)风蚀蘑菇

沙丘三角洲(2)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和沉积作用流水搬运和沉积

作用 (3)外太阳辐射和重力能能平坦 50、(1)流水沉积三角洲(2)沙丘干旱地区(3)过度垦殖和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 51、(1)背斜向斜(2)外力的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A (3)甲(4)乙甲(5)D 52、(1)背斜向斜断层(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3)沉积下降(4)甲(背斜)乙(向斜)(5)甲地背斜为天然拱形,比较坚固;并且不易积水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一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于希腊当地时间(东二区)2008年3月24日11时5分在雅典古奥林匹亚遗址举行。其时,北京时间为:( ) A.2008年3月24日17时5分 B.2008年3月25日17时5分 C.2008年3月23日5时5分 D.2008年3月24日5时5分 2.当地球运动至图1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读图2,完成3~4题。 3.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a B.b C.c D.d 4.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A.山岭 B.褶皱 C.断层 D.隆起

读图3,完成5~6题。 5.图3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堆积 读图4,完成7~8题。 7.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日期18日19日20日21日 平均气温(℃) 2 -1 -2 -4 气压(百帕)1002 1004 1006 1008 天气状况晴转多云阴转小雨夹雪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多云转晴 9.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反气旋 C.暖锋 D.副高 10.图5所示时期,我省大部分地区() A.低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炎热多雨 11.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地带修建,主要因为河谷地带() A.植被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水源较充足 D.地势相对和缓 12.2008年1月底2月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低温冰冻天气, 其造成的主要危害有() ①交通严重受阻②电力供应部分中断③引发地震④农作物普遍绝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6,完成13~14题。 13.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A.1970年 B.1980年 C.1990年 D.2000年 14.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 A.年降水量增大B.上游围湖造田C.植被覆盖增加 D.水土流失加重 15.下列对图7的分析,正确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背知识

地理复习提纲 一.地球在宇宙中 1、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海。 3、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和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液态水。 5、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6、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8、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9、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到外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0、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呈北逆南顺。 12、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 13、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出南北两极点之外,各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为0) 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最快,七月初(远日点)最慢。 14、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此角也为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北极圈为66.34’ 15、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变小。黄赤交角变小温带范围变大,热带寒带变小 1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7、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18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19、太阳直射最北为23.26’N,一年直射一次。最南为23.26’S,一年直射一次,包括赤道的中间部分一年直射两次 20、在昼半球的地区,太阳高度角大于0.在晨昏线的地区,太阳高度角等于0。在夜半球的地区,太阳高度角小于0 21、地方时:东早西晚,54、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注意不是北京的地方时 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22、物体受地偏转力的影响:北右偏,南左偏,赤不偏 23、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24、北温带一些国家把3.4.5划分为春季。6.7.8划分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25、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23.26N-23.26S)、北温带(23.26N-66.34N)、南温带(23.26S-66.34S)、北寒带、南寒带。 26、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27、春秋分时昼夜平分,夏至时北极有极昼,冬至时北极有极夜。赤道天天昼夜平分阳 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高二下学期地理试题含答案(精选.)

高二年级联考地理试卷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图1是“沿20°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1,回答1~2题。 图1 1.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 地形起伏大,油棕、茶叶均种植广泛 C. 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 D. 气候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2.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域 B. 古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 C. 河流均源出中国,注入孟加拉湾 D. 水稻种植业、种植园是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据图2中甲、乙两区域,完成3~4题。 3.甲、乙两湖所处的气候分别是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图2 4.关于甲乙两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围湖造田使甲湖泊面积减小B.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使乙湖泊面积减小C.沙漠侵吞使乙湖泊面积减小D.沿岸用水量大使甲湖泊面积减小 2018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图3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3回答第5~8题。 图3 5.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6.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7.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对外合作 ②西部地区经济发达,需要大量人才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整理

考试内容与要求 1、宇宙中的地球 (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就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性:①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就是自西向东,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与其她行星相比,地球并没有特殊的地方。②地球的质量与体积既不就是最大的,也不就是最小的,也没有其她特殊的地方,所以地球就是太阳系中普通的一颗行星。 特殊性:地球就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与繁衍的行星。原因:宇宙环境很安全;适宜的温度(原因在于: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因为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与质量);液态水。(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具体如下: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2、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就是水、大气运动与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3、工业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也就是来源于太阳能。4、太阳辐射能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与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罗盘针不能只就是方向;3、极光;4、自然灾害。 (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自转运动特点及意义:P165,13-P166,20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 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越往两级走越小,极点为零。除南北极点外地球各处都相等,为15度/小时。公转运动特点及意义:P166,21~24 (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P166,25~26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书P72,学业水平测试卷P167,27,P184,1~4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书P69,P167,28-30, 内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就是最主要的形式。 地壳运动分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产生绵长的断裂带与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包括上升与下沉运动。 褶皱山:褶皱的基本单位为褶曲,褶曲分背斜与向斜。背斜向上隆起,向斜向下弯曲。背斜长发育为山,向斜常发育为谷地。背斜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背斜因为顶部受张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练习题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个小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7.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 2、土星是夜空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星球之一,当土星、地球和太阳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位于二 者之间时称为“土星冲日”。下列行星也可能发生“冲日”现象的是 ①水星②金星③火星④木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07年1 0月24日18时05分(北京时间),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进而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奔月的梦想。据此回答35题。 3、升空后的“嫦娥一号”卫星不属于。 A.地月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4、“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之时,莫斯科当地时问为10月24日13时05分,则莫斯科所在的时区是 A.东二区 B.东三区 C.西三区 D.西十一区 5、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9月7日13时40分(西五区),包括美国在内的地球朝向太阳一面的所有地区,高频无线电短波通讯几乎全部中断。回答6~7题。 6、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空洞扩大 B.太阳耀斑爆发引起地球大气电离层的扰动 C.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D.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7、如下图所示,关于气压中心A和锋面B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是北半球气旋,B是暖锋 BA是北半球气旋,B是冷锋 CA是南半球气旋,B是暖锋 DA是南半球气旋,B是冷锋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回答第8题。 8、图1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9~10题。

地理学业水平测考试试题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50分。1.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A.0°B.23°26′C.66°34′D.90° 2.形成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3.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属于自然因素的是A.劳动力B.土壤C.技术D.市场 4.夏至日这一天,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广州5.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四个地形区中单位里程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最高的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8题。 6.图1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在大陆西岸,长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8.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的天气特征是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 C.温和多雨D.温和少雨 9.下列选项与逆城市化成因无关的是A.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B.城乡之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C.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D.乡村人口出生率高 10.下列著名风景名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黄河壶口瀑布B.华山西峰绝壁 C.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D.海南天涯海角沙滩 11.2009年2月澳大利亚发生大面积森林火灾,为快速准确获得受灾 面积状况,适宜采用的方式是 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 D.实地调查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 12.该示意图中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A.海上内循环B.陆地 内循环C.海陆间循环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循环 13.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蒸发B.②水汽输送C.③降水D.④地表径流 14.广东盛产荔枝,山东盛产苹果。出现这种差异主要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A.水分B.热量C.光照D.土壤 15.20 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人口迁移日益频繁。影响大量人口迁入美国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B.经济C.政策D.宗教 16.根据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广东所处的自然带属于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 17.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是A.北美大陆中纬地区B.南美大陆中纬地区C.亚欧大陆中纬地区D.非洲大陆中纬地区 18.我国下列地区中,水资源最紧缺的是A.东北地区B.华南地区C.西南地区D.华北地区19.下列有关目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2017-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 回答下面小题。 1.四幅经纬网图中,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站在四幅图中的A 、B 两点上环顾四周,只指示一个方向的是( ) A. ①图中的A 点和B 点 B. ②图中的A 点 C. ③图中的A 点和B 点 D. ④图中的A 点 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ABCD 四点位于西半球的点有( ) A. 1个点 B. 2个点 C. 3个点 D. 4个点 4.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从图中D 点飞行到B 点,其航向是( ) A. 先向南再向北 B.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C.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读某地区地形图,乙地建有一25米高的楼房,完成下列各题。 5.乙地楼房顶部与山顶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 350米 B. 399米 C. 199米 D. 409米 6.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P 地为洼地 B. Q 地为山脊 C. M 地为瀑布 D. N 地为峡谷 7.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于2月6日20时在中央电视台举行。居住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人观看联欢晚会的时间是 ( ) A. 5日12时 B. 6日4时 C. 6日12时 D. 6日20时 下图为七大洲(1~ 7)面积和平均海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关于图示各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大洲大陆地形分南北三大纵列带,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 B. 3大洲是纬度位置最高、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 4、5两大洲受西部高大山脉的阻挡,西岸气候呈南北狭长状分布 D. 6大洲地形单一,以平原为主 9.从7大洲最大港口至2 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②①④③ D. ④③②①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问题。 10.由图可知,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有( ) A.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B. 陆地、海洋面积大致相等 C. 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D.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考试内容和要求1.宇宙中的地球 (1)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普通性:①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并没有特殊的地方。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既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也没有其他特殊的地方,所以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的一颗行星。 特殊性: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原因:宇宙环境很安全;适宜的温度(原因在于: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因为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液态水。 (2)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具体如下: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2.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3.工业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也是来源于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2.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罗盘针不能只是方向;3.极光;4.自然灾害。 (3)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自转运动特点及意义:P165,13-P166,20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

速度:赤道线速度最大,越往两级走越小,极点为零。除南北极点外地球各处都相等,为15度/小时。 公转运动特点及意义:P166,21~24 (4)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P166,25~26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书P72,学业水平测试卷P167,27,P184,1~4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书P69,P167,28-30,内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是最主要的形式。 地壳运动分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产生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包括上升和下沉运动。 褶皱山:褶皱的基本单位为褶曲,褶曲分背斜和向斜。背斜向上隆起,向斜向下弯曲。背斜长发育为山,向斜常发育为谷地。背斜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背斜因为顶部受张力被侵蚀长发育成山谷,向斜因为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一)1.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一颗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A.日冕B.极光C.太阳光D.黑子和耀斑 3.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A.季节相同 B.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昼夜长短相同D.地方时相同 / 4.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每天都重合 B. 只有春分和秋分这两天两者重合 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不重合D.只有冬至和夏至这两天两者重合 5.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 A.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辐射 6.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A.大气环流B.季风环流C.低纬环流D.热力环流 7.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 8.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和风向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 9.地球上各种水体中,最主要的是:() A.海洋水B.湖泊水C.冰川D.地下水 10.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河流水和湖泊水B.地下水和冰川 "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11.某河流夏季流量较大,冬季干涸断流,它的补给形式主要是:() A.大气降水 B. 积雪融水 C. 冰川融水 D. 湖泊水 12.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欠的主要指标是:()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 C.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总量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13.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是:() 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 C.发生地震、山崩和火山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 14.表示地质构造的名称是:() A.火山喷发、板块碰撞B.地下热能、变质作用C.地壳运动、构造地震D.褶皱、断层 15.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风力B.冰川C.流水D.植物 16.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注意事项:第一卷共5页,考生用2B铅笔答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2. 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十三日时:() A. 夜弧和昼弧不等长 B. 北极圈内产生极夜 C. 晨昏线于北极圈相切 D. 南半球为春季 3. 人们总是在夜间看到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在运动:() A. 西升东落 B. 东升西落 C. 顺时针方向 D. 逆时针方向 4.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岩石圈 B. 大气圈 C. 水圈 D. 生物圈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 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 C. 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 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6. 与大气逆辐射有关的现象是: ()A. 雨后天空格外蓝 B. 城市上空多雾 C. 夏至日漠河市几乎是不夜城 D. 深秋阴天的夜晚无霜冻 7. 关于海洋表面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盐度最低的海区纬度最高 B. 同纬度海区, 暖流比寒流盐度偏高 C. 有大量河水汇集的海区, 盐度较 D. 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8. 河流径流季节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河床的渗流 B. 气候反常 C. 农田灌溉用水 D. 水源补给的变化 9. 承压水与潜水的根本区别是: () A. 补给方式不同 B. 地质条件不同 C. 排泄条件不同 D. 水位深浅不同 10. 目前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岩浆的比重不同 B. 各层的厚度不同 C.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 D. 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11. 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正确叙述是:

高二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月考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调查数据显示,右下图(欧洲政区图)中A地墙壁厚度平均为23 cm,B地墙壁厚度平均为50 cm,C地则超过60 cm。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图中三地墙壁厚度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地域文化 2.图中B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①一定的面积②一定的形状 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模糊的边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与A地所处国家相比 A.B地所处国家降水量更丰富B.C地所处国家气温年较差更小 C.D地所处国家降水更为集中D.其余三个国家降水均集中在冬季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4~6题。 4.有关四个阶段说法正确的是 A.Ⅰ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Ⅱ时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Ⅲ时期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D.Ⅳ时期河流水量季节变化最大 5.该区域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劳动力B.市场C.地形 D.气候

6.在发展过程中,该区域出现的主要问题最不可能包括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河流污染 D.洪涝 2018年7月23日晚,老挝南部的某水电站项目的副坝发生溃坝,造成巨大损失。事件发生后,中国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利用数颗卫星对灾区进行了多次成像,之后将数据发送给老挝相关部门。据此完成7~9题。 7.我国在对老挝灾区的数据收集中,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8.利用该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直接 A.调查人口分布B.分析涝灾损失 C.监测滑坡灾害D.确定环境污染类型9.有关水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缓解水资源不足,应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建设水电站 B.水电站的建设,会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C.水电站建成后,将改变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D.与山区相比,平原建设难度小,更适于建设水电站 读“我国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图和水土流失重点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0~13题。 10.下列与①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不相关的是A.多大风的天气B.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C.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D.对草原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11.关于③所在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调整农林牧的用地结构②缓坡修筑梯田 ③沟谷打坝建库④退牧还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12.③④地区面临相似的生态破坏问题,该问题形成的共同自然原因

湖南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及参考答案

科目:地理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姓名 准考证号 祝你考试顺利!

地理试题卷第页(共7页)机密★启用前 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7年1月,湖南某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戴维斯教授来湘讲学。图1为戴维斯教授通过微信与马教授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完成1~2题。 1.根据戴维斯教授与马教授的微信聊天信息可推知,戴维斯教授飞抵长沙黄花机场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A.13日05:00 B.13日21:00 C.14日04:00 D.14日12:00 2.戴维斯教授讲学结束后,计划去北极地区观察极光现象。极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 2017年2月,多名地质学家撰文宣称在澳大利亚东面发现了世界第八大洲Zealandia,该大洲94%的面积浸没在海水中,只有新西兰南岛、北岛等小部分地区露出海面。新西兰CNS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Zealandia海底蕴藏着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化石燃料能源。图2为Zealandia分布示意图,图3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处的洋流性质和流向分别是 A.暖流向南 B.暖流向北 C.寒流向南 D.寒流向北 4.按成因划分,能蕴藏化石燃料能源的岩石类型是图3中的

(完整版)高二区域地理试题及答案

中国地理专题2009年4月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5题。 1.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 A.甲乙两地昼夜相等 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地更大 C.甲地比乙地的昼更短 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2.甲、乙两地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季风气候 B.广泛分布红壤 C.河流结冰期长 D.耕地多为旱地 3.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 素是 A.海拔B .热量 C.水分 D.土壤 4.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B.纬度位置 C.盛行风向 D.海陆位置 5.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读图“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6—8题。 6.若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B.②地利于发展蔬菜种植 C.③地最适宜种植苹果树D.④地应大力发展乳畜业 7.若图示地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原地区夏季光热充足,利用棉花生长 B.洪涝、盐碱、伏旱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 C.城镇适宜发展油菜加工工业 D.内河航运是该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 8.若图示地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20° 40° ° 110° 乙 甲

A.①地以种植水稻为主B.②③两地发展城效农业条件优越 C.④地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D.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读某海岛示意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B.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C.地处热带区域,不受寒潮影响 D.河流有明显汛期 10.关于该岛经济发展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发展电力 工业 B.热带季风气候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 C.著名的莺歌海盐场位于该岛东海岸 D.主要工业区位于该岛的丘陵台地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 时间6月~9月9月~次年6月6月~9月农作物种植玉米小麦玉米 11.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12.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图2—1),完成13—15题。 13.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B.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 C.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理科用)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北京20XX年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于希腊当地时间(东二区)20XX年3月24日11时5分在雅典古奥林匹亚遗址举行。其时,北京时间为:( ) A.20XX年3月24日17时5分 B.20XX年3月25日17时5分 C.20XX年3月23日5时5分 D.20XX年3月24日5时5分 2.当地球运动至图1所示的甲处时,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读图2,完成3~4题。 3.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 的是() A.a B.b C.c D.d 4.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A.山岭 B.褶皱 C.断层 D.隆起读图3,完成5~6题。 5.图3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 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 水堆积 读图4,完成7~8题。 7.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表,完成第9题。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

A.冷锋 B.反气旋 C.暖锋 D.副高 10.图5所示时期,我省大部分地区() A.低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炎热多雨 11.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地带修建,主要因为河谷地带 () A.植被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水源较充足 D.地势相对和缓 12.20XX年1月底2月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历史罕 见的低温冰冻天气,其造成的主要危害有() ①交通严重受阻②电力供应部分中断③引发地震④ 农作物普遍绝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图6,完成13~14题。 13.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A.1970年 B.1980年 C.1990年 D.2000年 14.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流域内() A.年降水量增大B.上游围湖造田C.植被覆盖增加 D.水 土流失加重 15.下列对图7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a—d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②b环节直接为陆地降水 输送大量水汽③c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有重要意义④d 环节水量受地表植被条件影响不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图8表示某河口地区的海陆变迁状况,由甲演变到乙的原因 可能是() ①河流侵蚀②地壳下降③泥沙沉积 ④水平面上升⑤地壳上升 A.①⑤ B.③⑤C.①③ D.②④ 17.图9所示的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2021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2021年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试卷 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且只有一个 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到答题 卡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60分。) 图为M地某日太阳高度随地方时刻的变 化曲线图。回答1—2题。 1.M地可能在 A、南回归线上 B、北回归线上 C、赤道上 D、极圈上 2、M地太阳高度最大时是北京时间0点,M地的经度可能是 A、1200E B、1200W C、600E D、600W 3.下面四幅图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偏转方向。图中正确的是 4.近年来,“地球生命保护伞”遭到破坏是由于人类排放下面何种气体造成的 A.甲烷 B.氨气 C.二氧化碳D.氟氯烃 5.北方农民用人造烟幕来防止冬季蔬菜受冻的原理是 A.增加太阳辐射 B.增加地面辐射 C.增加大气逆辐射 D.提高大气热能6.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7.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巨大作用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 B.墨西哥湾暖流Array C.阿拉斯加暖流D.北大西洋暖流 8.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四地中最有可能为温带 海洋性气候类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右图,完成9~10两题。 9.如果图中等值线为等温线,其中a=170C、b=160C、c=150C,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暖流,方向自南向北 B.甲处为寒流,方向自北向南 C.乙处为暖流,方向自北向南 D.乙处为寒流,方向自南向北 10.如果所示图为地层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图示形态,是水平岩层受张力作用的结果 B.乙处有时为谷,是因为受内力作用的结果 C.乙处比甲处更适宜修建隧道 D.甲处为背斜,是储油气的理想构造 读右面某区域自然状况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反映的地理环境地域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水分差异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12、图中甲山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可能是 A、热带草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荒漠带 1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人口的精神文化消费 C.科技水平 D.人口的物质生活消费14.长江三角洲大城市郊区大多建设蔬菜、奶、禽、蛋、肉生产基地的主要依据是 A.有城市自来水灌溉 B.靠近城市,生产技术水平高 C.城市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 D.气候、土壤条件优越 “牧童经济”是指对资源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同时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回答15~l7题。 15.“牧童经济”体现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16.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造成 A.人类征服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17.下列问题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土地沙漠化 B.资源短缺 C.火山地震 D.温室效应

2019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知识纲要

必修一 (一)宇宙中的地球 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 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形态 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饶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 级别:总星系 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十分相似 普通性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有许多共同之处 安全的宇宙环境 地球 外部因素稳定的太阳光照 特殊性(存在生命) 距离适中地球表面均温22℃ 内部因素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水多以液态存在 体积与质量适中大气层的存在 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表面温度,促进表层物质运动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提供巨大能量,维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存与发展 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 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主要类型:黑子, 耀斑 太阳活动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对地球的影响产生磁暴, 极光 对气候产生影响 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 15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 速度 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速度角速度:1度/天,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近日点快,远日点慢线速度:30千米/秒

6,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自转:赤道平面 黄赤交角(23°2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公转:赤道平面 7,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 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地方时换算:经度没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换算原则:东加西减 时区的划分: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区时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换算: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 国际日期变更线:180度线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 北京时间=东8区时=120°的地方时≠北京地方时 8,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偏向力 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偏转原因:受地转偏向力作用 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 使地表水平运动 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赤道:不偏转 偏转 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 举例: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 9,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并理解其成因 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 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 四季的更替空间分布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 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 气候四季:3,4,5月春季 (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和能量交换 1,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及个圈层的主要特点 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圈层结构内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结构: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地壳上层:硅铝层,是一个不连续圈层岩石圈的结构分层:地壳下层:硅镁层,是一个连续圈层 地壳特点:厚度不均,洋壳较薄,陆壳较厚

范文高二中国地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综合检测试题(三)中国地理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 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2·牡丹江模拟)下图为中国径流深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的数据。分析回答1~2题。 1.图中径流深度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西北季风的影响B.植被的疏密程度 C.地表的物质组成D.东南季风的影响 2.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A.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2012·济南模拟)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回答3~5题。 3. A.30°N,105°E B.°N,105°E C.40°N,120°E D.45°N,125°E 4.该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做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做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做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5.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冬季气温低B.土壤贫瘠 C.热量不足D.光照不足 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下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6~7题。 A.黑龙江B.内蒙古 C.新疆D.西藏 7.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今后该省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是() A.开垦荒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发展畜牧业 C.建成商品棉基地 D.扩大林果业发展规模 读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8~9题。 8.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④副热带高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下面是M地—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M地位于重庆的()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地理必修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考试说明要求: 1、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主要知识点: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 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3、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6 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死亡率的转变。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有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等。 8、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即主要为传统型),世界是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我国是现代型。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考试说明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主要知识点: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4、二战后,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由于西欧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移民;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西亚和北非地区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 5、我国古代人口迁移是由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如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等)、自然灾害等影响,人民不得不大批迁移。 6、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8、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个人动机和需求,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9、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10、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1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考试说明要求: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主要知识点: 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