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IJN驱逐舰汇总

IJN驱逐舰汇总

IJN驱逐舰汇总
IJN驱逐舰汇总

序章

提起IJN的驱逐舰们,给人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恐怕就是优美的舰名了——风,雪,春,波和日本的月份古称,犹如一首首华丽的和歌,贯穿百年沧桑。太平洋战争中,从珍珠港伴随空母出动,到威克岛的残酷血战,看爪哇泗水的朵朵烟花,在瓜岛客串鼠式运输,直至萨沃岛和塔萨法隆加海战大放异彩,最后随着大和号葬身在了无垠大洋中。本期视频,我们追随这些小学生们的脚步,看看这支曾经威风凛凛的舰队,是如何一步步诞生、发展、扩张、直至最终毁灭的。

一.扩张中崛起

1895年2月,联合舰队的水雷艇部队对威海卫的北洋水师实施了突袭,击沉三艘军舰,这次行动是日本在使用鱼雷方面的第一次巨大成功,成为了压死清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从此也拉开了日后日本雷击作战的序幕。在清王朝投降后,日本从中榨取大量利益。而与此同时,日本与北方的老牌列强俄国之间关于满洲和朝鲜的利益冲突也愈演愈烈。为了在以后的对俄战争中掌握主动权,日本在1895,1897年分别拟定了第一二期对俄海军扩张计划,在扩充六六舰队的同时,也从英国亚罗公司购进了雷型和东云型驱逐舰。此时的日本海军还只是将驱逐舰定位为大型水雷艇,并不屑将其编入联合舰队阵中。在1898年,驱逐艇都只是作为水雷艇的分支,可见其地位之底下。

是金子总会发光,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之后,驱逐舰在动力和舰体适航性的优势显现出来。在1900年,驱逐舰终于从水雷艇的分支中独立了出来,在之后的3年里,日本海军又向英国追加购买了晓型,白云型各2艘。而在1903年,日本终于开始研发生产第一代国产驱逐舰——春雨型(参考了亚罗公司和索尼克公司的思路),但由于技术有限,该型驱逐舰采用的舰本式锅炉达不到标称的6000马力,且故障频发。春雨型加上之前的外购舰艇,使得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之前总共保有16艘驱逐舰。1904年3月,日本在对俄紧急追加计划中,列入了25艘神风型(亦称春雨改型)驱逐舰;在战后1905-1906年又陆续追加7艘,但都没有加入战争,不过后来却成为了大正时期的水雷战队主力。

1904年2月8日,编为5个驱逐舰队的21艘日本驱逐舰,正式出现在战场上。联合舰队的第1,2,3驱逐舰队,共10艘驱逐舰,对旅顺港发动了夜间突袭,成功命中俄舰3雷,但是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在偷袭之后,配合陆地战时日本各驱逐舰对参与了对旅顺的封锁,实施布雷行动(马卡洛夫:噫)和支援堵港作战,追击逃跑的太平洋舰队,不过也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战果。

直到第二年的5月,庞大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在司令员罗捷斯特文斯基的带领下来到地球另一端(送人头),一场决定两国国运的世纪大战在对马海峡展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27日到28日,不到一天一夜,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就全灭,剩余的也落荒而逃。在当晚,日本的水雷部队和驱逐舰乘着夜色朝着向海参崴败退的俄舰追击,由铃木贯太郎领导的第4驱逐舰队击沉了纳瓦林号并击伤数艘战舰,第5舰队阳炎号还生俘了俄舰队司令罗捷斯特文斯基。日本以及其微小的损失击溃了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奠定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一晚是日本驱逐舰史上最辉煌的一刻,也使得IJN从此将DD用于进行舰队决战,为以后的失败买下了伏笔。

总的来说,此时的驱逐舰,都有着排水量不足,空间狭小的缺点,还谈不上什么指挥,侦查系统的存在,动力系统的技术性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过总的来说,IJN驱逐舰从无到有,从买到造的历程,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沧海横流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的头号假想敌改为了大洋彼岸的美国,水雷部队的的作战区域扩展至更远的西太平洋不可避免,日本海军对大型远洋DD的需求开始变得急切起来。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以英国部族级DD为原型进行的仿制的远洋“蓝水”型DD海风型。海风型是日本自行制造的大型远洋驱逐舰,在性能上实现了多个首次:

首次搭载了重油锅炉,实现了煤油混烧

首次使用120mm口径火炮(仍保留80mm口径火炮)

首次达到20500马力的总功率(以往型号不超过10000马力)

首次排水量破1000吨大关

虽然带有实验的性质,该型舰只建造了2艘。但不管从任何方面来说,海风型都远远凌驾于以前的任何型号,海风型DD一开始就被列入“大驱逐舰”而与一般的驱逐舰区分开来。总之,海风型是日本大型化DD的鼻祖。

1911年,随着“大驱计划”继续,日本决定计划建造2艘新型DD——浦风型。而这次依旧是向老相识——英国亚罗造船公司购买。在动力系统方面,浦风开始完全抛弃煤炭,改烧重油专烧。不过在听说英国DD装备了柴油机之后,日本方面也准备采用,预计实现重油,柴油混烧。不过古人有云:“装B被雷劈。”作死的日本海军终于吃到了苦头。一战爆发后,为了履行英日同盟,日本对德宣战,从而无法从德国人手中购买到精密的柴油机部件,这些东西日本又无法国产。于是乎浦风上的柴油机只好弃之不用,剩余空间改为装载煤油,导致该舰航程只有1800海里,违背了前往赤道以南岛屿的设计初衷。花费巨资的浦风型只建造了两艘,1号舰浦风从大正时期到1934年一直在中国长江进行警戒巡逻,2号舰江风号在建造完成后卖给了意大利。

值得一提的是,浦风将以往标配的2座六年式双联装450mm鱼雷更换为2座六年式双联装530mm(没有实战记录)鱼雷,从也算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地方吧。

1915年,一战正酣,随着山城,伊势级战列舰的出现,日本海军急需在海风,浦风之后建设真正的大型远洋DD,这就是当年列入计划的4艘矶风型DD。作为延续,矶风继续在武装,动力等方面升级。首先将主炮口径由过去的80mm统一为三年式单管120mm 主炮,鱼雷方面回归450mm,数量由双联装2具增加到3具。动力系统则依旧带有实验性质,1,2号舰与3,4号舰采用不同类型的锅炉,总功率达27000马,最高航速升至34节,续航力跃升至14节/3360海里。矶风型的舰艏也是其设计时的败笔,因为其太过靠前,致使抗击大浪的能力极差,在1919年房总半岛演习时,2号舰滨风的舰艏被大浪击中,舰长当场毙命。

矶风型是日本在大型DD发展的又一个跨越,航速的重要性开始显现,成为日后高速化的开端。

1916年,日本通过的八四舰队扩军方案,长门级战列舰,天龙级轻巡洋舰与新式潜艇诞生,而与之对应的大型DD却只有1种——江风型。由于重油专烧锅炉的技术还不完善,江风型依旧带有实验性质。火力方面,江风型参考了天龙级轻巡洋舰,吸取了过去DD火炮位置太低,易受风浪影响的教训,将火炮位置加高,数量由4座减少为3座;雷击方面也进一步强化,装备了3具双联装八年式双联装530mm鱼雷发射管。动力系统方面,江风型主机的总功率达到了34000马力,最高航速达到了37.5节,但是在这种速度下其汽轮机叶片却会断裂,所以这种高航速不能长时间维持。

在IJN追求远洋大型驱逐舰的道路上,江风型驱逐舰的技术探索意义是很重要的。

在经历了对海风、浦风、矶风、江风四种DD的研究之后,1917-1918年的八四舰队和八六舰队案中,日本决定开始建造新一代大型远洋驱逐舰——峰风型。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摆脱了国外造舰技术的束缚,成为纯日本血统的首型远洋DD。为了改善适航性,峰风型改用了勺型舰艏,并截取前甲板的一部分,在凹处设置了鱼雷发射管。峰风型未来的任务配合天城级战列巡洋舰打击美国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而两者的航速均在30节以上,所以峰风型必须大幅度提升航速,为此其锅炉功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8500马力,航速达到了惊人的39节,不过其航程却只有3000海里,这些不缺点都依赖于后续型号的改进。

峰风型后续共有野风型,神风型(2代),睦月型等型号,除去睦月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进行了大幅改进,剩余两种型号也就是在原版基础上增加了适航性,提高了航程,减少了航速,这几种型号一起被称为“峰风型系列”。由于其并没有什么亮点,在此也就不进行过多的赘述。

以上几种DD一起,构成了昭和初期日本海军水雷战队的主力,峰风型DD也是首型全部参与了太平洋战争的DD,因此其诞生在整个IJN驱逐舰发展史上毫无疑问具有重大意义

在发展大型远洋DD时,日本海军也在中小型DD上也进行了探索。与海风型DD一起在1907年列入计划的是两艘樱型DD。作为一款老式舰,本身并没有多大优势。尽管其在排水量,航速等方面均不及海风型,但也采用了120mm口径火炮(只有1门),由此可见,日本海军小船扛大炮的设计思路早就存在了。

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日本海军依然处于由内海型DD向远洋型DD的过度时期,海风和樱型仅仅各有两艘,老旧的神风型则已无法满足要求。于是日本海军动员造船力量,在1915年建造了桦型DD。由于时间紧迫,桦型DD基本沿袭了樱型的设计,只是对锅炉进行了升级。顺便一说,有8艘桦型DD参加了地中海的护航任务,其中2号舰榊在1917年6月11日执行任务时,被奥匈帝国潜艇命中,死亡59人,但并没有沉没,至今马耳他岛上依旧有战死者的墓碑。

在1915年列装矶风型的同时,日本海军也在中小型DD上进行了试验,建造了桃型DD。其主要指标较桦型都有所上升,尤其是锅炉功率提升至16700马力,航速升至31.5节,并在适航性方面进行了修改。4艘桃型DD在结束地中海护航任务后,都回国并长期服役于日本海军。

1917年,随着大量的桦型、桃型被派往欧洲,日本国内的DD兵力随之不足。在“保护在华利益,维护国内安定团结”等一系列有(厚)理(颜)有(无)据(耻)的理由轰炸下,日本海军从国会敲诈到了临时追加军费,建造了6艘楢型DD,其设计图纸基本沿用于桃型,锅炉功率提升了1000马力。楢型也是日本最后一型采用煤油混烧的DD,之后的所有DD,都采用了重油锅炉。

由于在八四舰队,八六舰队计划案中的大型远洋DD数量实在太少,为了弥补数量需求,缩小版的峰风型DD——枞型诞生了。其锅炉功率达21500马力,航速达36节,是之前任何中小型DD都望尘莫及的,作战能力都已经超越了早期的海风型。21艘枞型驱逐舰服役后,长期在中国担任警戒巡逻任务。

1918年,日本海军对枞型进行了大改,从而更新出了若竹型DD。为了改善适航性,若竹型的舰宽增加了0.15米,吃水增加了0.1米,航速下降了0.5节。计划建造的23艘若竹,因为条约限制只建造了8艘,除了4号舰早蕨号因海难沉没,其它的都参与太平洋战争并被击沉

(条约前的DD至此完结)

三.海上黩武

1922年,随着《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签订,各个国家的主力舰吨位都受到限制,但DD则不在范围之内。面对可能在下一场战争中成为自己对手的美国,主力舰吨位只有对方60%的日本就指望建造更大型的DD来挽回劣势,因此,峰风型和枞型以后的数量都砍掉了不少,集中资源改为生产更强的远洋DD。鉴于1920年美国海军为主力舰均加装了防雷突出部,为了确保DD的舰队攻击能力,IJN开始在鱼雷方面大作文章,加大鱼雷航速和射程,并增大了威力,由此诞生了惊人的十二年式610mm三联装鱼雷发射管,搭载九零式鱼雷,这种鱼雷的射程,射速等都远远超过之前任何一款鱼雷,光装药部分就与早期鱼雷的重量相当,能够对战列舰造成巨大的破坏力。睦月型DD首次装备了2座这种鱼雷发射管,在雷击能力上毫无疑问夺得了世界第一(特别是考虑到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开始时鱼雷仍然不可靠)。睦月的舰型依然延自峰风型,但舰艏由勺型改为双曲线型,提高的适航性,排水量增加了四五十吨,航速下降了2节。睦月型驱逐舰是峰风型的最后型号,至此整个系列的性能已经达到极致。

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发生后,许多造舰工程被迫延期或修改,原本定位19艘的睦月型,被克扣至12艘,剩余5艘进行了改进,此计划被称为“大型驱逐舰计划”(有别于之前探索时期)。到1927年时,参与“大驱计划”的舰只数量升值24艘,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特型DD——吹雪型与晓型。

吹雪型DD的设计者,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就是著名的藤本喜久雄中佐——最上级重巡洋舰、龙骧号空母等都是他的杰作。在设计吹雪型时,与一贯保守的平贺(不)让不同,藤本跳跃的设计思路使得吹雪型各个舰之间还是有较大的差异,这个我们以后会进行区分。

设计吹雪型时,藤本对舰体进行了积极减重,为了保证适航性,吹雪型的舰艏也进行了改进,较之睦月型更加圆滑,切割水线时提高了凌波性。在排水量仅有1680吨的情况下,性能指标依然很惊人:

舰长118m,舰宽10.4m,吃水深度3.2m;

主机功率达50000马力,最高航速达38节;

能以14节航速巡航4500海里;

装备3座三年式127mm双联装主炮和3座十二年式改一型610mm三连装鱼雷发射管;这里要简单介绍吹雪的127mm双联装主炮。吹雪的主炮采用了全封闭式的A型炮塔(最大仰角40度,最大俯角7度),安全程度大大提高(之前的主炮炮盾只有3.2mm,经常会发生大浪击伤或卷走炮手的事)。该型炮塔完全属于水面作战之用,并无对空能力。炮弹则并没有一般的穿甲弹,只有3号和4号通常弹,这两种弹的内部均填充有橡胶,黄磷之类的可燃物,由于装药量不同,两者的爆炸范围分别为54m和13m(参考亨德森机场一战)。直到1936年美国的波特级DD的五座单管MK12型127mm主炮才算是稍胜三年式主炮,由此看来,其性能还是很不错的。

除了最高航速之外,吹雪型其余性能都要大幅超过睦月型——这受到了远航官兵的一致好评。吹雪型在友鹤,第四舰队事件后进行了部分改造,担当了水雷部队的主力,在太平洋战争中几乎全部战沉。

而吹雪型的最后的四艘舰——雷、电、晓、响,因为对舰型进行了修改,被非正式地称为晓型或特三型。这些改动无非就在鱼雷发射管上加装防盾,舰桥上安装了指挥装置,

改善了一些适航性,除此也并无多大差别。

特型驱逐舰因为建造时间跨度极长(7年),在此期间技术更新也很快,所以各个型号也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可分为4种——特一(吹雪至矶波共9艘),特一改(浦波),特二(绫波至潮共10艘)和刚刚介绍的特三。这四种型号,在炮塔,鱼雷发射管,机枪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炮塔方面,特二,特三采用了B型炮塔(最高仰角75度)可对空射击,后来因为重心问题改为轻量化的C型炮塔(最高仰角只有55度),并添加了炮长观测塔。

机枪方面,前两种型号都只装备了2挺7.7mm机枪,而后两种则装备了2挺12.7mm 机枪,当然到开战时,都加装了九三式13mm机枪和九六式25mm机炮。

鱼雷发射管方面,从特一到特二的20艘DD都没有加装护盾,后来在敷波号上加装了铝制护盾,随后连同以后的型号都加装了3mm钢制护盾。

正当蝗国海军做着自家一票的小学生的美梦之时,一纸《伦敦海军条约》将他们全部打醒——你们小学生也不能乱搞啊对不对。日本的DD只能拥有相当于英美70%的吨位(105500吨),且1500吨以上的大型DD只能占总吨位的16%——蝗国的大建步伐就此被迫停下——但是侵略扩张的野心会就此停止么?

在数量劣势的情况下,为了强化单舰作战能力,小船抗大炮的想法又被重新提上台面,1931-1932年的千鸟型和鸿型水雷艇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其600吨的排水量不在《伦敦海军跳跃》的限制范围内,但是却拥有媲美1000吨级DD的强大武备——这样瞎搞自然会出乱子。1934年的“友鹤事件”正是因为千鸟型的友鹤号翻了。这次事件后,藤本一人独自背负了事件的全部责任,又受到长时间的调查追问,身心极度疲劳,因此在次年因突发脑溢血去世。

同样诞生于1931年的初春型DD将小船抗大炮的想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勉强达到1400吨排水量居然塞进了2000吨DD的武装——这种船能浮起来也是佩服设计者了。相比于特型DD,初春型的排水量降低了280吨,一座主炮改为单管炮,鱼雷发射管也还是原来的3座。如此单薄的舰体和过重的兵装,使得稳定性极差,但是在军部的授意下还是强行服役。在友鹤,第四舰队事件后,初春被迫进行了改造,拆掉了一座鱼雷发射管,提高了强度,增加300吨排水量,航速下降了3节。

在建造初春型的5号舰时,因为复原型问题已经暴露,所以干脆对船身进行了修改并撤下了一个鱼雷发射管,以加强稳定性。折腾了一番其线形于原型已经有所不同,于是被称作有明型(初春改型)。127mm的主炮依旧不变,只是炮塔改为了轻量化且只能水平射击的C型,最大航速只有33节。初春型和有明型是日本在条约时代颠狂症的表现,在建造,修改中浪费了大量资源,简直是失败中的失败。

前面说到,初春加上有明两型DD,总共只有6艘服役,而后续的10艘则在“友鹤事件”后进行重新设计,这就是10艘白露型。1931年和1934年的丸一,丸二计划分别列入6艘,4艘。后4艘因为有不少改进之处,又被成为“改白露型”。白露型在性能方面同改后的初春基本相同,但航速增加一节;火力改增了2座九二式二型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在建造过程中,白露型还大量运用了电焊工艺——这也是导致其在第四舰队事件发生船体开裂的主因。除了在速度,续航型上让不能让大佬们满意,白露型依然可以算时一款性能杰出的DD,也是日本在海军假日时代的最后一型DD。

(条约时代DD就此完结)

四.走向太平洋战争的日本驱逐舰

随着两大海军条约的失效,告别藤本时代的日本海军自然要开始新一轮的大建。1934年的丸二计划,除了10艘白露型驱逐舰,还有舰政本部第四部的得意之作——10艘朝潮型DD。作为白露型后续舰的替代,除了鱼雷方面继承了白露型,其余方面与特型DD 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看成是日本驱逐舰在条约时代之后绕了一段险路,还是回到了原来的大道上。由于续航能力只有4000海里,加上舰尾与桨舵有质量问题,朝潮型还是在竣工后进行过改造,同时该型舰也首次采用交流电源来驱动电气设备。

朝潮型是日本水雷战队主力——阳炎型诞生前的最后一款DD。为了与这两级抗衡,美国海军的DD也开始向远洋看齐,最终发展出了弗莱彻级等等。可以说,随着条约的结束,一场最大规模的军备扩张在太平洋两岸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1)甲驱

1937年,举全国之力浩浩荡荡的丸三计划开始实施。在该计划中,海军军令部决定建造新的大型远洋DD,要求全面提升性能,真正达到领先全球的水准,并给出了排水量2750吨,主机功率60000马力等等一系列极为变态的指标,但考虑到成本及建造时间等问题,舰政本部对军令部的要求进行了折衷调整,拿出了一个新的方案——排水量2500吨,航速35节,续航18节/5000海里——这样的性能企划还算让人满意。于是代号F49的阳炎型DD诞生了。

动力方面,阳炎型采用了吕式重油水管锅炉,压力从22千克/平方厘米升至30千克/平方厘米,总功率上升至52000马力,航速也超过预期0.5节,且燃料消耗大大降低。由于在舰体设计上采用了新技术,减小了阻力,所以续航能力也提升到了18节/6000海里,远远超过之前的目标。

火力方面,阳炎型的主炮采用了C型炮塔的127mm主炮;发射管和朝潮型一样为2座九二式二型鱼雷发射管,不过在下水之处就装备了威力巨大の九三式酸素鱼雷;在舰尾装备了九四式深弹投射机,用来投放九一式深水炸弹。

建造阳炎型的同时,在1939年的丸四计划中,IJN开始建造阳炎型的后续舰——夕云型。夕云型在建造之初就被视作阳炎的后续舰,其性能、舰形与阳炎没有太大的差别。夕云的舰桥采用流线型外观,前顶部向后倾斜,根据朝潮型的实验结果,夕云型全部采用交流电源。主炮同样是127mm的双联装炮酱,但是采用了最新的D型炮塔(配合舰桥上的九九式测距仪),最大仰角达到75度,且能自由设定延时引信。不过因为炮塔太重(31吨),致使射速很慢,性能不及美国海军的的高平两用炮。

阳炎型(18艘)与夕云型(20艘)共生产了38艘,这38艘被称为“舰队型DD”,亦称“甲型DD”。阳炎和夕云是真正的后条约时代的作品,没有了排水量,尺寸的限制使得其性能超越了以往所有的日本DD,都充分满足了IJN长期追求的远洋,高速,重火力的要求,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一流水平。可以说,甲驱乃是日本造船业的巅峰之作,毫无疑问是世界最强的。

然而作为雷击部队的主力,在后来战局恶化时,居然要拆掉炮塔来安装防空武器,不得不让人有些苦笑摇头。颇有讽刺意味的是,38艘“甲驱”的沉没原因主要是来自空中和海底的猎杀,而非设想中的雷击作战。至战后,共有37艘被历次海战吞噬,只有“祥瑞”的雪风号幸存。

(2)乙驱

自从航空兵创始以来,围绕对舰攻击与防御一直是各国所研究的东西。RN早在1937年就开始建造5900吨的狄多级防空型轻巡洋舰,装备了133mm的双联装高炮和MK8型砰砰炮;而美国也开发了专属防空的亚特兰大级(极为丧心病狂地装备了8座双联装127mm炮),这种巡洋舰主要负责航母特混舰队和登陆部队的对空掩护。受此启发,IJN

在1939年的丸四计划中建造新型的防空巡洋舰。但是军令部认为如果以巡洋舰为标准建造的话,考虑到成本工期等一系列问题,大批生产就不那么现实。结合本国国情——驱逐舰大型化的“对空直卫舰”出现了。

说是驱逐舰,但是2700吨的排水量已经和天龙、夕张等巡洋舰差不多了,但是高达52000 马力,依然带给的了秋月33节的航速和18节/8000海里的续航力,这足以让它伴随机动部队出击。关于鱼雷的问题,海军内部的大佬们争论的很多次,最后的结果仍然是安装了一座九二式二型鱼雷发射管(对于IJN的DD来说,不装鱼雷是政治问题);而在最核心的防空火力方面,秋月型采用了4座九八式100mm双联装高射炮,这种高射炮专为防空而设计,密闭式炮塔重达33.4吨,为了防止重心偏移,炮塔几乎成半埋状地插入甲板。九八式高炮的性能还是很不错的——身管长65倍口径,弹丸28kg威力大,1000m/s初速高,19500m射程远,15发/分射速快,俯仰角从+90度到-10度,回旋速度和俯仰速度也达到了10度/秒和7度/秒,除了350发的寿命略短和工时太长(从1940年到战终只生产了169门),单就对空而言九八式的确是日本能拿出手的最好利器了。然而,缺乏精确的雷达,没有陀螺仪瞄准具,没有美帝优秀的VT引信这些老问题依然影响着秋月的作战性能,所以打出的弹幕看似壮观,实则杀伤力有限,无法阻拦动辄数百架的美军飞机。

在1942的中途岛战役失败后的几天,第一艘秋月才正式竣工,而在之后预计的33艘中,却只完成了6艘,其它的都因为资源缺乏,时间紧迫而被迫取消计划。12艘的秋月型,虽然在战时加装了各式雷达装备,但都因为服役太晚,数量太少而无法挽回败局。到战终,只有6艘秋月幸存并赔偿给了同盟国,倒是在那些国家又服役了许久。

(3)丙型

在阳炎和夕云下水的时候,IJN的DD似乎已经“天下无敌了”,然而闲不住的大佬们又把目光投向了对岸的阿妹里卡——这次的目标不是它们的DD,而是才在1939年研制的南达科他级BB。也并不是因为南达科他的性能有多出众,而是因为其27.8节的航速。尽管比起阳炎的35节依然有差距,但是蝗国海军的高层却非得认为DD必须快到对方主力舰根本追不上的地步,一旦航速被接近,便感觉大事不好(这拿DD和BB比航速也是醉了)。再加上大正时期的DD航速已经达到38节,现在却退回到了35节,这一直让它他们愤愤不平。于是在1939年的丸四计划中被列入了一艘实验性DD,其指标也是极为恐怖——航速40节,13座27mm炮,续航能力18节/6000海里,还要搭载听着就不太现实的2座七连装610mm鱼雷发射管,这就是丙型DD——岛风。

要达到40节的航速,新的动力系统必然十分重要,新的高温高压锅炉使得指标进一步提升,达到40千克/平方厘米(400℃),输出功率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75000马力;而脑洞大开的七连装发射管因为太重而被判定不太现实,改为了零式五联装发射管,但是数量又增加到了3座,雷击火力简直是丧心病狂。

1943年4月7日,岛风在宫津湾的的公试中创造了40.9节的记录,此时的公试排水量2894吨,轴马力79241匹。据说此次测试的岛风只搭载了常规消耗品重量的一半,而以往的测试都要搭载三分之二,这做法也是颇耐人寻味啊。在首舰完成后,因为战局恶化,预计的16艘生产计划被取消,孤独的岛风酱成为了光杆司令,最终在1944年11月11日含恨被炸沉于奥尔莫克湾。

(4)丁型

瓜岛的消耗战期间,IJN的DD在“鼠式运输”中被拿来客串为运输船,设中的对马海战式的大决战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你来我往的消耗战,而这恰恰日本最不擅长的。同样,性能强大但数量太少,作用有限的甲驱,乙驱的后续建造计划都被取消,转而制造指标低,小型低速,易生产的DD(或者可以叫做大型水雷艇)。这就是在1943年改五

计划中的“丁型驱逐舰”——松和“改丁型驱逐舰”——橘。

军令部对丁驱的要求很简单——在搭载尽可能多的对空,对潜兵装和缩减建造时间的同时可以容忍缩减性能导致的航速与续航力的大幅缩水。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号称是小型DD,但松型的主机却是来自条约时代的鸿型水雷艇,其功率只有的可怜的19000马力,航速也只有28节左右,续航力18节/3500海里——当然这对于已经沦落到近海作战的IJN来说也能够接受。丁驱整个制作工序被相当程度地简化,不在使用DS钢,底部使用普通钢,上甲板使用HT钢。舰艏为了省时直接改成了垂直形状——这当然不利于舰船的航行。火力方面,松型首次装备了双联,单联的八九式127mm主炮各一座。舰体的前中后和侧舷装备了4座三联装25mm机炮和8座单装25mm机炮。就算是如此紧急的小型DD上,设计师依然为其配备了610mm鱼雷发射管1座——这大概是为了证明“我是帝国海军的驱逐舰”而存在的。除此之外,松型还安装了九三式主被动声呐,22号电探。一艘松型DD的建造时间为6个月,这对于依旧被紧迫的战局搞得焦头烂额的IJN来说依旧太慢,于是军令部在1944年3月要求将工期缩短为3个月,由此产生了改丁驱——橘型。

橘型的建造方式类似于海防舰,全部使用普通钢,采用焊接工艺。舰艏和松型一样是直线型,舰尾改成角型,舰底的二层结构也简化为单层。取消了电探,安装四式被动声呐。

到了1945年,日本遭到了海上封锁与空中轰炸,物资的极度短缺致使船厂无法开工。在6月完成了12号舰初梅之后,剩余的9艘舰建造计划被全部终止,以半成品的姿态迎接战败。而已经服役的橘型,在战争的最后阶段进行了改进,在尾部搭载了一具回天人操鱼雷,至于用来干什么,也不必多说了。

丁驱,改丁驱,原本计划建造62艘,实际建成32艘。以低成本,短工时实现了不亚于甲驱的防空,反潜火力,很适合IJN的垂死挣扎。

五.尾声

“四海之内,本为兄弟;胡为扰攘,至此汹汹?”1941年12月,当裕仁天皇在御前会议上,朗诵这首40年前明治天皇在日俄战争开战前夕写下的小诗时,以蝗国独有的“腹艺”和天使和哲学家身份含糊地说出了对美开战的决策。而当炸弹落入珍珠港内的那一刻,这个军国主义国家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

小学生们的命运,不可谓不悲惨。设想中的大规模雷击没有一次实施过,少有的几次胜利对战争结局也没有影响,同时在几次大规模海战中也没有能够完成防空反潜的任务。最终日本驱逐舰大都被飞机或潜艇击沉,少有几艘能存活到战终。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在中国长期的恶性滋生了思想上的骄傲自满和偏激狂热,设计思路背离初衷,片面强调攻击忽视了防御,注重单舰能力忽视数量需求。最终,日本驱逐舰无法完成海空立体战争中的任务。那些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付出过鲜血的驱逐舰们,或是葬身在了漩涡激荡,泡沫沸腾的无底深渊,或是在异国他乡孤独地服役。旧日本海军的驱逐舰,连同旧日本帝国一起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永远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