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空间批判与发展伦理_空间与伦理的_省略_向建构及_空间乌托邦_的历史超越_陈忠

空间批判与发展伦理_空间与伦理的_省略_向建构及_空间乌托邦_的历史超越_陈忠

2010年1月第42卷 1月号

学术月刊

Academic Monthly

Jan.,2010

Vol.42 No.

空间批判与发展伦理

———空间与伦理的双向建构及“空间乌托邦”的历史超越

陈 忠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江苏苏州215123)

[摘 要]空间批判理论为人们把握当代复杂世界的多层面复杂

关系提供了一个简洁的方案。在当代空间批判理论语境中,空间

范畴所意指、解释、建构的是一种有人参与、与人相关的“多层面、

复杂、意向性人化关系”;空间生产也就是人作为历史主体对这种

“复杂、意向性人化关系”的创造、改变与再造。空间与伦理、空间

生产与发展伦理具有内在关联,是一种事实性与规范性双向建构

的历史关系。一方面,空间具有深刻的发展伦理特质,空间生产问

题是由发展所引发的复杂伦理问题;另一方面,发展伦理又具有深

刻的空间性,其生成与发展受到空间因素的现实制约。在一定意

义上,人类文明史也就是不断解决又不断生成空间—伦理矛盾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建构起诸多形态的“空间乌托邦”。“空间乌托邦”有其价值,也有其问题;需要从现实条件出发具体超越“空间乌托邦”,过程性地建构更趋合理的“空间—伦理生态”。

[关键词]空间批判 发展伦理 人化意向性关系 空间乌托邦 空间—伦理生态

[作者简介]陈 忠(1968—),男,湖南省慈利县人,哲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

事发展伦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0)01-0017-07

空间批判理论,是当代社会理论体系中正在崛

起的一个重要形态或范式。在法国学者列斐伏尔

(Henri Lefebvre,一译“列斐弗”,1901—1991)、美国

学者迪尔(Michael J.Dear)看来,“人们在空间中

看到了社会活动的展开”①,“哪里有空间,哪里就

有存在”②,空间、空间性是人们把握、描绘当代社

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研究视野与叙事线索。然而

论也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专

题性地揭示空间生产与发展伦理,把握空间与伦

理的内在关联、双向开启、双向建构关系,将有助

于深化空间批判理论,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当代复

①[法]亨利·列斐弗:《空间与政治》,第39页,李春译,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8。

杂社会的理解。

一、空间批判理论的当代兴起

20世纪末以来,随着新科技的推广、市场体制的蔓延、全球交往的普遍化,世界总体格局、人类社会的基础特性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诸多学者因此认为世界历史正逐渐从工业社会转换、步入新的阶段,并使用不同的术语从不同侧面对这种转换的方向与特点进行了描述,如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晚期资本主义、消费社会、都市社会、第二次现代性、知识经济时代、新全球化时代,等等。

在这些描述中,列斐伏尔、哈维等人的“都市社会理论”、“空间批判理论”可谓独树一帜。列斐伏尔用“都市社会”定义、揭示这个新的时代,认为,“工业化的方向和目标,就是在探索中形成都市社会”①,“未来的社会,将不再是‘工业社会’,而是‘都市社会’”。②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生产”是当代都市社会的一个核心特点与根本问题,空间性应该取代时间性成为人们把握当代社会的一个基础视野。在哈维(David Harvey)、林奇(Kevin Linch)看来,空间具有重要的政治、伦理等功能,人创造着空间,空间又塑造着人性。③在安迪兹(Anduzej Zidleniec)看来,社会关系与空间是一种双向建构的关系,“空间被人的关系所形塑,同时,人的关系也被空间所形塑”。④在列斐伏尔、哈维、索亚(Edward W.Soja)⑤等一大批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人们从空间向度对当代社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空间政治学、空间经济学、空间社会学等空间学科不断兴起,汇成了“空间批判理论”这道既具有相对统一性、又具有深刻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当代社会思潮风景线。

在当代空间批判理论语境中,空间的内涵不是指纯自然,也不是指绝对虚空,而是指与人有关、同处于社会关系与社会实践中的人深层互动的实在或虚拟的诸多复杂关系;即与人有关,有人参与,由人所生产、创造,又反作用于人,成为人的重要生存、生活、塑造因素的“复杂人化关系、意向性关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安迪兹认为,空间也就是“诸多人化了的环境”(Human-made environments)⑥;哈维认为,“关于空间的本性,其答案存在于人的实践中”,所说的乡村和城市⑧,也包括哈维所说的建筑、城市、地球甚至作为“独特的空间性单元”的人的身体⑨,更包括林奇所说的建筑、场所、道路、边界以及与当代社会生活日益密切相关的网络等虚拟空间 瑏瑠。而所谓“空间生产”、空间实践,也就是人对这些“与人有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人化了的关系”的创造、再创造,即对乡村、城市、建设、道路、领土、网络等“人化自然”、“人化环境”等多样“人化意向性关系”的创造、改造、再创造。

当代空间范畴是对诸多复杂人化、意向性关系的概念化总结,研究空间问题也就是研究人与“人所创造的复杂关系”的关系。空间批判理论的当代兴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一,从理论层面看。当代社会日益进入复杂性社会,人们面对复杂的关系,需要处理与复杂关系的关系。一方面,在还原的意义上,我们可能把这些关系还原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另一方面,这种复杂的关系又是经过改造的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是一种“二次方”、甚至“三次方”、“多次方”的关系,将这种复杂的多次方简单还原为人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已经不能概括并深刻反思当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空间批判理论把“诸多人化、意向性关系”(包括人化后的自然、人化后的社会、人化后的自我等)概括为“空间”,并将“人与诸多复杂人化关系的关系”概括为“人与空间”的关系,无疑是对当代社会复杂性的一个深刻而简洁的概括,为人们把握、描述、进一步深入研究当代复杂社会,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核心范畴甚至基础框架。这是空间批

学术月刊 2010·1

①③

④⑤⑦⑧⑨② [法]亨利·列斐弗:《空间与政治》,“序”,第3、89页。

参见[英]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⑥ Anduzej Zidleniec:Space and Social Theory,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2007,preface,p.8,6.

参见[美]索亚:《后大都市: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李钧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David Harvey: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London,Edward Ar-nold(Publish)Ltd,p.13.

列斐伏尔认为,“乡村加上城市这就是整个空间”([法]亨利·列斐弗:《空间与政治》,第135页)。

包亚明:《都市与文化译丛总序》,见[美]迪尔:《后现代都市状

判理论对当代社会理论的重要贡献,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创新意义。其二,从实践层面看。由时间性向空间性的转换,是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特点。如果说,以强调规律与时间的强制性、一元性,注重面向未来改造传统和现实世界,是近代至20世纪中叶人类实践的重要特点,那么,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日益感性的发现,时间性、面向未来不是实践的唯一向度,在改造世界时人们首先需要面对、适应甚至接受的是由人类自身所创造出来的多样传统与多样现实,复杂的、多样的空间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说,在追求时间向度时,人们更多的是把规律性理解为发展模式、发展样态的一元性,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世界应该具有一个大致统一、一致的面貌;那么,到20世纪后叶,人们日益发现,人类所建构起的仍是一个具有深刻多样性的世界。这样,从神圣性走向世俗性,从一元性走向多样性,从关注时间到关注空间,就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当代特征。空间批判理论的兴起,正是对这种时代精神的契合与反映。其对空间向度的强调,对人们理解实践史、规范未来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空间问题的发展伦理特质

空间生产、空间实践的结果是不断形成与人的生存、生活,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复杂人化关系、意向性关系”(空间);规范空间生产的实践目的是解决诸多与空间有关的复杂问题,形成合理的人与诸多复杂人化关系和谐共处、良性共生的新发展生态。这一点正如安迪兹所指出的,“研究空间的目的是认识社会世界,并最终认识我们自身”①。但问题在于,没有正确、合理的空间理论,很难有正确、合理的空间实践。从研究现状看,目前的空间批判理论在具有重大价值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化、明确、改进之处。比如,对空间与人的关系的理解有简单化、抽象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忽视时间性、规律性的倾向;有导向解释现实世界忽视改变现实世界的倾向;等等。

一般而言,对空间问题进行研究存在“事实性”与“规范性”或者说“问题性”与“理想性”两个向度。显然,列斐伏尔、哈维等人首先更加注重事实性、问题性这个向度。在列斐伏尔、哈维看来,空间是当代由人塑造又塑造人,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的一个重要的主客体交互作用、交互影响的实在场域。在福柯看来,空间与权力内在互动,空间是权力实现自身的工具;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与政治、空间与资本、空间与意识形态内在互动,空间是政治扩展自身、资本谋求利润、意识形态社会化自身的手段与工具;在哈维看来,空间与制度、空间与秩序、空间与文化具有内在关联,空间是制度、秩序、文化实现自身,外化、维持自身存在的重要场域;在林奇看来,空间与意象、空间与知识、空间与信仰、空间与传统等具有内在关联,空间是塑造人的意象、信仰,传承社会知识与社会传统的重要载体。

相对于传统社会理论对空间向度的忽视,列斐伏尔、福柯、哈维等更加注重揭示空间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与决定作用,更加注重对空间生产、空间哲学进行事实性、问题性研究,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问题在于,如果我们忽视了空间、空间生产本身的价值性、伦理性,忽视了对空间生产进行自觉、合理的规范性、价值性研究,就有可能导向片面的空间决定论、空间本体论。

空间与伦理、空间生产与发展伦理是一种双向建构的关系,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空间生产、空间转换的发展伦理特性;其二,发展伦理的空间生产、空间性特质。

———在发生论意义上。近代以来,“进化”、“进步”、“发展”渐成时代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浪潮更是席卷全球。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发展”所引发的复杂关系失调问题也日渐突出。比如,全球及区域内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人与人之间权利的不平等,人与环境之间的不和谐,人与自身的内在紧张等。列斐伏尔等学者把这些由“发展”导致的复杂关系问题统称为人与空间的矛盾问题、空间问题、空间生产问题。也就是说,所谓空间生产问题,其本质也就是由近代以来的“发展”所引发的发展伦理问题,不合理的发展实践是引发诸多空间问题、空间生产问题的重要社会实在论原因。

———在评价论意义上。人们对发展问题、空间问题的评价总是以一定的伦理观为基础。虽然,列斐伏尔、哈维等人没有自觉或重点揭示伦理对空间的制约作用,但他们却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一定的发

◇学界视点

展伦理观出发进行空间生产研究。福柯对空间与权利关系的反思,列斐伏尔对空间的政治性的反思,哈维等对空间与资本关系的反思,无不深层内含着对发展平等、发展自由、发展公正、发展和谐的追求。发展伦理观其实是诸多空间生产研究者已经在不自觉使用的规范性向度。

———在行动论意义上。推进发展伦理建设,社会实践的伦理化,是人们解决空间生产问题的重要规范性路径。一方面,空间具有重要的伦理效应,“一处独特、可读的环境不但能带来安全感,而且也扩展了人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有秩序的环境……是行为、信仰和知识的组织者”①;另一方面,合理空间的建构也离不开作为空间实践与作为空间实践主体的人的伦理化。在林奇看来,生命力、可感受性、适宜性、可及性、良好的秩序以及效率、公平,是人类理想空间应该具有的几个要件②,而建构这种理想生活空间的重要主体条件是作为空间建构者与使用者的人要具有良好的价值、伦理素质。

三、发展伦理的空间生产约束

空间具有深刻的发展伦理意蕴,伦理向度对理解空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发展伦理又具有深刻的空间意蕴,空间向度对理解当代伦理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发展伦理的空间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以资本为主导的空间生产、空间实践,是导致诸多发展伦理问题的重要社会存在论原因。

在古莱(Denis Goulet)、克拉克(David Crocker)、可思波(Des Gasper)等人看来,当代社会发展存在诸多深刻的伦理问题,这些发展伦理问题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发展手段、发展目标等的理解往往过于功利化,往往以经济、财富、效率等为核心尺度,而缺少对作为发展主体与价值目的的人的伦理关怀,缺少对发展代价、社会公平、社会责任等的关注。古莱、克拉克、可思波等发展伦理学家把诸多发展伦理问题的成因归结为人们发展观念上的效率中心主义、物质中心主义、财富中心主义。而空间批判理论对当代空间生产问题的本质的揭示,无疑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诸多发展伦理问题的社会存在论成因。

正如福柯、列斐伏尔、哈维等所指出的,如果说即对诸多复杂、意向性人化关系的全面资本宰制。以利益为目的资本的异化本性,在当代空间生产中得到了更加现实而充分的体现。一方面,资本为了逐利在全球漫游,把复杂的、多样态的世界空间平面化、简单化———都是资本逐利的对象、工具,资本成为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的深层主体。另一方面,资本所造就的现实空间又存在深刻差异性、不平等性,资本以表面平等实则深层不平等的空间作为其存在与发展的土壤、基础。以资本为主导的空间生产,是导致或加深当代制度失序、财富不均、文化冲突等诸多发展伦理问题的重要社会实在论原因。

第二,当代空间问题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当代发展伦理观既具有文化统一性又具有现实多样性的重要社会存在论原因。

人创造了空间,空间也形塑着人。空间形塑人的重要内容与表现是空间成为人们伦理观、价值观的生成、发展、变化的重要场域和基础。一方面,人类不同空间样态之间的相对统一性———都与人相关,都是一种关系,都要遵循人性与物质存在与变化的规律,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价值观、伦理观的相对统一性;另一方面,空间样态的具体差异性、多样性———不同地域环境空间的多样性,不同人群社会空间的差异性,以及人性与物质变化规律的具体性,等等———又深刻决定了人们伦理观、价值观的多样性。

强调空间对伦理的制约作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现实意义。对发展伦理研究而言,古莱、克拉克等当代发展伦理学家往往更为注重全球发展伦理观的统一性、一元性,往往把西方式的平等、民主、自由、公正等价值原则作为普适性的全球伦理,具有深刻西方价值中心论色彩。在当代空间批判理论、空间哲学视野中,人类的生活空间既存在可通约性也存在多层面的差异性、异质性;与此相关,人类的价值原则也是既存在可通约性又存在深刻的多样性、差异性。用空间的多样性证明价值的多样性,无疑为我们认识发展价值、发展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克服片面的价值一元论或价值相对论提供了重要事实论证据,有利于我们确立更加全面的发展伦理观。

强调空间的多样性,也是克服西方伦理中心论的重要可行策略。在《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就

学术月刊 2010·1

已经注意到地域差别、自然空间差异对伦理、文化多样性的制约作用。在他看来,习俗、习惯以及“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状态有关系”,不同的自然、空间条件往往产生不同的文化、习俗、制度、道德。①显然,孟德斯鸠所揭示的自然空间的多样性与人们价值、伦理观多样性的对应关系,是一种相对线性的、有问题的自然决定论。但是,也不可否认,自然对人性具有深刻的决定作用。在当代复杂社会语境下,空间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空间、文化性空间、人化空间。在现代空间与人性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反对线性的空间决定论,但是也应该看到,空间是生产人们的信仰、习惯、现实人性的重要场所;相似的空间往往产生相似的文化,不同的空间往往产生差异性的文化;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的相似性、多样性与空间的相似性、差异性存在正相关性;一个社会的空间生产状态对其社会价值形态具有重要的基础制约作用。

第三,建构合理的空间形态、空间制度,进行合理的空间行动,是建构合理发展伦理的重要实践路径。

在空间哲学视野中,在当代社会,空间权利已经成为一种基本人权,空间正义是社会正义的基本内容;人的平等权利不仅体现在人格、机会、制度等方面,也深刻体现在空间权利上;空间权利是人的一种实体性、基础性权利;没有平等的空间权利,也就没有人的真正、现实平等。这样,对平等、公正、自由等发展伦理的推进、实现,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相对抽象的观念层面或宏大的制度层面,而应该具体化、现实化为人们在空间权利上的平等。在哈维、林奇等人看来,人与空间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可以不断对空间进行创造、改变,并以此为基础塑造新的合理生活。改变不合理的空间结构、建构合理的空间制度、空间形态,推进人们在空间权利上的平等,就成为推进发展伦理的重要行动路径。

这也就是说,空间是深刻理解当代社会伦理状态的重要维度。揭示伦理、发展伦理的空间性,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当代复杂社会伦理、价值观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建构更为合理的发展伦理学,寻找更为合理可行的发展伦理的建构路径。

四、空间与伦理的双向建构

空间与伦理是一种历史性、实践性的双向建构系”、“人化空间”、“人化的实体和虚拟场域”,由具有伦理意识、价值需求的人所建构;空间在作为权力实现、资本扩张、社会控制、文化统治的工具的同时,也是维系人们基本伦理关系的载体,并承载着人们对合理秩序与美好生活的理想;提升人的伦理素质,是建构更加合理空间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伦理又具有深层的空间性。伦理作为意向性的、规范性、秩序性的复杂关系,往往在既存的空间中得以培育;而人们对伦理关系的调整与新型伦理关系的建构又必然现实化、外化为对空间的调整与生产;空间条件是伦理形态的重要现实约束,探索、建构新的空间秩序是建构新的伦理关系的重要路径,转换与改变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是解决诸多发展伦理问题、推进伦理发展、价值转换的重要实践路径。也就是说,空间与伦理是一对在本体论、评价论、行动论等意义上都无法分离的紧密相关性范畴。在历史转换中,空间与伦理的双向建构构成复杂的“空间—伦理生态”,呈现出以下特点。

———实践性。“空间—伦理生态”在根本上依存于人的实践活动,作为感性活动的实践是理解、建构伦理与空间关系的根本切入点。如果说,空间是人生存与发展的“人造”、“人化”舞台,那么,人和空间的关系就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所说,人与历史剧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剧中人。②一方面,空间是具有伦理素养的人所创造的;另一方面,空间也创造人及其伦理内容。“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③正是在人的行动与实践中,空间与伦理双向互动、相互创造。

———历史性。列斐伏尔认为,“未来的社会,将不再是‘工业社会’,而是‘都市社会’”④;在他看来,空间问题、空间与伦理的关系只是在都市社会才成为问题。而我认为,“空间—伦理生态”其实是自古以来就与人相伴的一个基本问题,只不过在现代性条件下特别是在后工业社会,空间问题、空间与伦理的关系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人们必然关注的一个焦点,但这不等于在前工业社会就不存在空间问题及

◇学界视点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7页,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7、55页,北京,人民出版

与此相关的空间伦理问题。这一点,正如“都市研究”洛杉矶学派的领军人物索亚所认为的,“人类从根本上来说是空间性的存在者,总是忙于进行空间与场所、疆域与区域、环境和居所的生产”①。当然,在不同技术水平、生产力水平、交往水平下,空间—伦理关系及问题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发展性。“空间—伦理关系”的历史性、实践性,内含着“空间—伦理关系”的发展性。作为历史的主体,一方面,人受到已存的“空间—伦理生态”的制约;另一方面,人又实践性的创造着新的“空间—伦理生态”。在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公民社会、全球交往等的不断推进,既为人们建构新的“空间—伦理生态”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人们建构新的“空间—伦理生态”打开了新的可能空间、提供了新的实践机遇。虽然,人们无法对未来的“空间—伦理生态”进行具体构想,但人类的实践史已经说明,人们可以通过技术、制度变革等实质性的推进“空间—伦理生态”的不断转换。

在方法论层面确认空间—伦理生态的必然性,对克服目前的空间批判理论与发展伦理学分别存在的问题,推动当代社会理论的方法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从研究现状看,目前的空间批判理论显然更加强调空间向度,注重对世界进行“事实性”研究。当列斐伏尔、索亚等学者认为“空间即存在”、“空间同时间和生命一样,在本体论意义上具有现行的优先性”时②,就在一定意义上导向了传统的自然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导向了一种经过变形的后现代版的环境决定论、空间本体论。而目前的发展伦理学则显然更加强调伦理向度,注重对世界进行“规范性”研究。当古莱、克拉克等强调对发展问题、发展手段、发展目标进行伦理反思、价值确认时,他们倾向于认为把一切发展问题都归结为伦理问题,把伦理方案作为解决一定发展的根本手段,这无疑使发展伦理学导向一种片面的伦理本体论。也就是说,在方法论层面,目前的空间批判理论虽然有较为自觉的空间意识,但缺少合理的伦理意识;目前的发展伦理学虽然有较为自觉的伦理意识,但缺少合理的空间意识。揭示“空间—伦理生态”的实践性、过程性、历史性,无疑有助于空间批判理论与发展伦理学的深层整合,有助于建构一种空间研究与伦理研究相

五、“空间乌托邦”的历史超越

哈维试图用空间范畴反思历史,认为“可以将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都市时代”③。而我认为,如果说人类历史是一种“空间”转换史的话,那么,在一定意义上,这个过程也就是人们不断探索、建构新的“空间—伦理生态”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世界文明的转换历程,也就是空间—伦理紧张关系不断展开与重构的过程。在农业社会,人们以相对简单的技术为基础,进行着边界相对狭小的空间生产,并努力建构与此相适应的地缘、血缘性伦理关系。在工业社会,以相对发达的技术为基础,人们开始进行边界相对宏大的空间生产,开始把全球纳入生产范围,并努力建构以利益、契约为基础的伦理关系。在都市社会,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人类在把全球空间扩展为生产对象的同时,又努力各自营建各具特色的差异性空间,并不断探索与此相适应的既具统一性又具多样性的生态型伦理秩序、伦理关系。

这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一个不断解决老问题又不断产生新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建构起各具特点的“空间乌托邦”或者说“空间—伦理乌托邦”。从前工业文明时代的乌托邦———柏拉图的《理想国》,到工业文明时代的乌托邦———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再到后工业文明时代的乌托邦———哈维《希望的空间》中“辩证乌托邦”、凯文·林奇《城市形态》中的“未来城市乌托邦”,诸多思想家、学者以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描绘了他们希望或理想中的“空间社会”、“空间—伦理”形态。而事实上,任何乌托邦都是具体的,产生于时代的需要,反映着时代的问题,随时代发展而转换。每个时代也都会重写它的理想,重新编写它自己的梦想,重写这个时代梦想的乌托邦。这一点,正如斯诺夫里阿诺斯所说,“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④。可以看到,虽然以上

学术月刊 2010·1

①③② [美]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第5、97页。[法]亨利·列斐弗:《空间与政治》,第65页。

三类“空间乌托邦”或者说“空间—伦理乌托邦”具有一定的相类性,却又存在深刻的差异性、时代性。从“自然空间—自然伦理”,到“技术空间—技术伦理”,再到“生态空间—生态伦理”,是以上三种“空间乌托邦”随着时代条件而转换留下的大致差异性轨迹。

不可否认,三类“空间乌托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问题在于,乌托邦往往以对构建虚幻的理想世界构成作为终极目标,往往只能给人以精神上的虚拟满足,而不具有感性、切实的可行性、行动性。面对现实中的空间—伦理问题,人们需要从现实条件出发,以感性的行动历史性地超越“空间乌托邦”。

首先,从现实条件出发,充分认识当代社会空间与发展伦理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建构空间—伦理新形态的阶段性、过程性。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只提出自己能够的任务,任何时代的人们在改变世界时都无法超越其现实条件的制约。一方面,从现实条件出发,是超越空间乌托邦,扎实建构空间—伦理新形态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空间世界又是可能进一步改造的,在接受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发展的规律性、时间性,正确处理空间性与时间性、多样性与规律性的关系,是进行正确空间实践的重要条件。

其次,充分认识当代全球化语境下“空间—伦理生态”的相对统一性与文化多样性,避免走向西方中心论、东方中心论等种族中心主义。近代以来,自我中心论、种族中心论是空间生产与发展伦理建构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无数的事例告诉人们,以自我模式、自我价值为唯一绝对正确标准来解决全球问题、推进全球发展,只能导致政治经济文化冲突甚至战争。充分尊重、保护这个世界的空间多样性、伦理多样性,是推进空间—伦理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最后,充分认识技术进步对空间生产、空间—伦理新形态建构的重要作用;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制度与文化约束,是超越空间乌托邦、切实推进空间—伦理新形态建构的重要基础路径。不管是目前的空间批判理论还是目前的发展伦理学,往往忽视技术进步对空间—伦理存在与构建的基础决定作用。①然而,没有技术支撑,空间生产将失去基础,所谓空间—伦理新形态的建构也只能是空想。虽然,我们应该警惕技术的异化,警惕技术与权力、技术与政治、技术与意识形态的结盟,技术也有被错误使用的历史与可能,但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撑,人类社会将无法发展甚至存在。反观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史,技术从来没有作为一个孤立、至上的因素而存在,技术一直受到制度与文化的强烈制约。当代科技发展史说明,在人与技术的关系中,人是主体,技术本身存在深层的可选择性、文化多样性。②所以,创新发展制度,提升主体的素质,既推动技术的发展,又对技术进行有效的制度与文化规范,将为空间—伦理新形态的建构提供重要基础。

〔本文为2007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发展伦理与和谐世界:发展伦理学的范式转换与‘和谐世界’的历史构建”(07AZX005)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常山客)

① [美]万斯:《延伸的城市———西方文明中的城市形态学》,“引

言”,第6页,凌霓、潘荣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② 参见[美]安德鲁·芬柏格:《可选择的现代性》,陆俊、严耕等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Space Criticism and Development Ethic

———The Inter-Built of Space and Ethic and the Historically Transcendent of the Spatial-Utopia

Chen Zhong

Abstract:The theory of spatial criticism gives us a concise choice when study the complex relations ofthis world.The nature of space is the multiplex and complex human-made relations.The space andethic built each other.In a way,the human civilizations history is the process to solve and create theparadox between space and ethic.We should transcend historically and continually the spatial-Utopiafor the better ecology of space-ethic.

◇学界视点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这四者相互联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揭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 科学观以及方法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二、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认识的概括和总结,又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指导具体科学技术实践的重要平台和通道。 三、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我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于国家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只有对企业实行科学的管理,企业才能够发展,国家的经济才能够发展。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当今社会仍然是热门专业,分析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能够使得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更加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好的服务社会。 首先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企业管理专业中的体现。在自然辩证法中,就已经提到了有关自然的保护,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必然选择。在十七大上明确的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重要的理念。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更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目标,需要特别注重环境的保护,因此企业管理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对生态文明进行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的意识。因此自然辩证法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的观念对于企业管理的未来的发展十分的重要。 其次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管理专业的学习中,我们不能够仅仅的停留在书本之上,停留在企业管理的理论之上,需要联系实际,密切的联系实际的生活和工作,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再次是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尊重客观规律。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

杜邦安全文化的四个发展阶段

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组织和员工个人的特性和态度的集中表现,这种集合所建立的就是安全拥有高于一切的优先权。在一个安全文化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中,从高级至生产主管的各级管理层须对安全责任作出承诺并表现出无处不在的有感领导;员工个人须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态度与行为;而企业自身须建立起良好的安全管理以及对安全问题和事故的重要性有一种持续的评估,对其始终保持高度的重视。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表明,一个企业安全文化的建成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才能达到。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工业伤害防止和员工安全行为模型描述了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历的四个不同阶段。 这四个阶段可概括为:员工的安全行为处于①自然本能反应阶段;②依赖严格的监督;③独立自主管理;④互助团队管理。该模型的建立是基于杜邦历史安全伤害统计记录,以及在这过程中公司和员工在当时对安全认识的条件下曾作出的努力和具备的安全意识,是杜邦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化总结。该模型表明,只有当一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处于过程中的第四阶段时,才有可能实现零伤害、零事故的目标。应用该模型,并结合模型阐述的企业和员工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可初步判断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所处的状态以及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根据杜邦的经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同阶段中企业和员工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可概括如下。 第一阶段自然本能反应 处在该阶段时企业和员工对安全的重视仅仅是一种自然本能保护的反应,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为: (1)依靠人的本能——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反映是出于人的本能保护,没有或很少有安全的预防意识。 (2)以服从为目标——员工对安全是一种被动的服从,没有或很少有安全的主动自我保护和参与意识。

乌托邦

《乌托邦》是托马斯·摩尔写的一部拉丁语的书的名字,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它出版于约1516年。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另一个说法是eu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没有的地方”或“好地方”的意思,是一种理想国,并非一个真实的国家,而是一个虚构的国度,有着至美的一切,没有纠纷。 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是共有的,在战争时期它雇佣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摩尔是一个信仰很深的人。他曾经想过做牧师,他的小说可能受到耶稣会的影响。 广义的乌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实际的,但一般来说这个词更强调乐观的、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 乌托邦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西方一位学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 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 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于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在某些其他的场合,例如摩尔(Sir Thomas More)的《乌托邦》(Utopia,1516),其目标则主要是批判和讽刺: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顾》(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的功能乃是启发性的。 乌托邦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西方一位学 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

关于历史发展必然性的思考

2010年第13期(总第204期)世纪桥Shi Ji Qiao No.13,2010(General No.204) ·哲学研究· 关于历史发展必然性的思考 王彦有 (大庆师范学院 图书馆,黑龙江大庆 163712) 摘要:人们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历史必然性理论具体解释历史问题上存在许多分歧,主要是对历史和必然性以及历史决定性因素、必然性和决定性因素之间的区别等问题上存在教条主义理解和泛化的运用,造成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困难和混乱, 因此有必要澄清在这些问题上的错误认识,还历史本来面目。关键词:历史;必然性;决定性因素 收稿日期:2010-04-06 作者简介:王彦有(1962-),男,吉林农安人,大庆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理论、中国近代史。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 学习和运用这一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时,由于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不同, 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对这一观点的教条主义理解,生搬硬套,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理论困难,败坏了理论的声誉。把人类鲜活的历史变成了僵死 的教条,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探讨,献一孔之见。一、历史必然性之 “历史”在表述历史必然性的时候,我们通常的叙述是历史发展本身是有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那么,对这里的历史做如何理解,就成为我们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从广义的角度, 这里的历史当然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狭义的角度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自然界发展的历史一般比较好理解,当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问题主要是人类社会的历史,理解起来就大不同了。笔者认为:首先,这里的历史并不是指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某个历史发展阶段,也不是指某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而是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时空的宏观角度的高度概括。这里的历史只能是从和自然界发展历史相区别的人类历史, 超越这个内在的规定性,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个别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某个历史发展阶段, 个别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这里的历史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前者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偶然性,后者呈现出规律性、可预测性和必然性。其次,历史必然性之历史,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人类历史研究的理论自觉。马克思把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看作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这里出发,马克思找到了解决历史问题的突破口,比较清晰地揭示了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性特征。如果我们把 这里的历史做一狭隘的理解, 去套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乃至于民族和国家的历史研究,就会出现相当的混乱和矛 盾,就会造成历史决定论的泛滥。个别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某个历史发展阶段,个别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这里 的历史, 只有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二、历史必然性之 “必然性”关于必然性,一般指事物发展、变化中的不可避免和一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认识事 物的必然性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跟 “偶然性”相对)。历史必然性说明了历史的发展受内在规律的支配,具有可预 测性。这里的必然性也不指具体历史事件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不是指因果关系的必然性,因为从因果关系的必然性来观察历史,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具有必然性,有因必有果。这里的必然性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历史前进的基本方向。它不是对历史具体环节的描述,而是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逻辑的理论论证。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推广到所有的历史事件的具体研究,就会造成对人类发展的选择性和人的能动性的蔑视。就会把历史变成抽象、空洞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机械决定论者往往只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忽视了作为历史主体人的存在,把人仅仅当作历史的工具;而唯心主义者则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夸大主体的意志作用,把历史当做人或神的意志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从人类现实生活的的生产与再生产出发,从实践出发,既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又承认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的巨大的能动性和选择性。认为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而已” 。决定性和选择性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辩证统一的过程。两者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人们只有在尊重历史规律的同时,充分 发挥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才能为我们自己创造出光明的未来。 三、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历史发展决定性因素 面对在历史必然性的理解问题上存在的种种差异,甚 · 24·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311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安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 安全文化的命题是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切尔诺贝核电站泄漏事故提出来的。安全文化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由国际核安全领域的专家提出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被世界各个国家、各种行业的安全界所广泛接受并得到应用,例如在交通运输(包括航空、道路、铁路、海上等)、建筑、化工、采矿等危险性较大的行业,甚至在军事、医疗等领域都普遍引入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方法。 2、国外工业领域安全文化发展现状 安全文化的系统化发展,起源于核电工业。由于核电工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该行业仍然是当前安全文化研究和应用最活跃的领域,其取得的安全文化成果也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在1986年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并于1991年发表名为《安全文化》的报告(即INSAG-4)。在INSAG-4中,安全文化的概念首次被进行了定义,并且这一定义被世界许多国家

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

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 张卫平Ξ 内容提要:如何建构一个科学判断诉讼中当事人证明是否成立的标准,一直是人们 所企望的。但基于标准的客观化、具体化的要求,要求获得一种抽象的、又依赖于 法官主观认识的证明标准是不可能的,这种标准的建构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 空想。证明度的判定,只能是在某种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下,依靠法官的良心和知 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把握。 关键词:证明标准 民事诉讼法 程序观念的输入,仿佛给人们注入了一剂清醒剂,使人们能够矫正过去的立场和视角,重新审视程序以及程序正义在社会正义和法律正义及其实现中的地位。程序法学者则更有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似乎突然之间程序法的天地一下变得是那么的高远和空旷;随之也伴有一种亢奋,一种要唤醒程序正义、欲普遍重建正义程序的亢奋。 现在一切都在建构当中:理论在建构,原则和制度也在建构,各个法学领域俨然成了一个个大“工地”。在民事诉讼法学领域中,最热闹的当数证据制度。一夜之间,证据制度成了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一座“金山”,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人们蜂拥而至,挥锄扬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的出台以及对证据立法的呼唤、呐喊更是为此推波助澜。我们不是在福柯的后现代背景中,对我们而言,还谈不上解构,我们需要的是建构。不过,在我们辛勤建构“劳作”的间歇中,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地自问:一切建构都是可能的吗?哪些建构是不可能的呢?有些建构的设想是否仅仅是一种“乌托邦”呢? 证明是诉讼程序的核心和中心,可以说一般而言,没有证明就没有诉讼。因此,证明过程的制度保证和制度建设,也就成为证据制度建构的核心和中心。证明的标准化就是不少人正在进行的理论建构,并试图以此为基础进行制度建构,将其作为证明制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笔者对这种将证明标准化,即试图建构证明标准的作为是持怀疑态度的,认为这不过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建构。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靠人民群众的实践。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时期,它在自身的发展中也会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在一切条件具备之后才能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有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有赖于现存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转变后向共产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社会形态,走向灭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完成,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在完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后,更要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后才能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整理

自然辩证法 第一章 一、思考题 1、什么自然辩证法?它有哪几方面内容。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的学科,它是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的总称。 2、如何认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特点和它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1)学科性质而言,属哲学门类;就认识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与哲学之间,处于中间的层次,属于交叉学科。 (2)学科特点:综合性、交叉性、辐射性 (3)地位: 3、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20世纪中叶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历史推向一个新的时代,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与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 (1)在自然观方面。 ①结合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自然观; ②结合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 (2)在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方面。 ①规范认识论方向,规范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建立问题,把重点放在科学理论的辩护问题或合理性问题上,代表性的有:逻辑经验主义【即归纳主义和证实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经验->假说->证实】、批判理性主义【即演绎主义和证伪主义,其科学认识过程:问题->假说->证伪】、历史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不能片面地归结为证伪的过程,它还有一个证实的过程,前者是科学革命,后者是常规科学。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常规科学->科学革命”不断循环往复的一个过程】。 ②实证认识论方向,实证的科学哲学重点研究科学理论的发展问题,说到底是创造性思维问题。实证的科学哲学家认为,这是规范的科学哲学无法解决的。 (3)在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方面。理性主义传统;实证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传统。 (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特别是要发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 4、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何意义? 我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它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需要。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技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近一个世纪的科技成果超过了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获得的成果的总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无法想象的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少未曾预料的消极后果,引起了诸如环境、生态、资源、人口、粮食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这清楚表明,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界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人和自然的关系出现严重对立。如果不协调人与自然地关系,必然带来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认真进行反思:我们如何正确发展科学技术?如何促进科学技术积极作用的发挥,同时抑制和减少其消极后果?解决这一问题,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正确树立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类社会可持续

杜邦安全文化的四个发展阶段讲解学习

杜邦安全文化的四个发展阶段 作者:aq07文章来源:安全文化建设网点击数:503 更新时间:2010-8-22 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组织和员工个人的特性和态度的集中表现,这种集合所建立的就是安全拥有高于一切的优先权。在一个安全文化已经建立起来的企业中,从高级至生产主管的各级管理层须对安全责任作出承诺并表现出无处不在的有感领导;员工个人须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态度与行为;而企业自身须建立起良好的安全管理以及对安全问题和事故的重要性有一种持续的评估,对其始终保持高度的重视。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表明,一个企业安全文化的建成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才能达到。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工业伤害防止和员工安全行为模型描述了杜邦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经历的四个不同阶段。 这四个阶段可概括为:员工的安全行为处于①自然本能反应阶段;②依赖严格的监督;③独立自主管理;④互助团队管理。该模型的建立是基于杜邦历史安全伤害统计记录,以及在这过程中公司和员工在当时对安全认识的条件下曾作出的努力和具备的安全意识,是杜邦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化总结。该模型表明,只有当一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处于过程中的第四阶段时,才有可能实现零伤害、零事故的目标。应用该模型,并结合模型阐述的企业和员工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可初步判断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所处的状态以及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根据杜邦的经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同阶段中企业和员工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可概括如下。 第一阶段自然本能反应 处在该阶段时企业和员工对安全的重视仅仅是一种自然本能保护的反应,表现出的安全行为特征为: (1)依靠人的本能——员工对安全的认识和反映是出于人的本能保护,没有或很少有安全的预防意识。 (2)以服从为目标——员工对安全是一种被动的服从,没有或很少有安全的主动自我保护和参与意识。 (3)将职责委派给安全经理——各级管理层认为安全是安全管理部门和安全经理的责任,他们仅仅是配合的角色。 (4)缺少高级管理层的参与——高级管理层对安全的支持仅仅是口头或书面上的,没有或很少有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持。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其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的事实,同时又引发、加剧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机器大生产反而使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庸。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残酷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运动均以失败告终。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而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了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在对前人的优秀成果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4、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5、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细胞学说表明,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而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类,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中国安全文化诞生的历史背景(2021新版)

( 安全文化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中国安全文化诞生的历史背景 (2021新版) Safety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safe production in production, life and survival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中国安全文化诞生的历史背景(2021新版) 安全是伴随着人类的生活及生产活动而产生的。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在解决生活及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从文化溯源的角度可以将其起源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的防灾害活动。但是安全工程作为一门学科提出来,是本世纪60年代的事,60年代才在少数发达国家的大学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严格的说安全成为一种文化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 我国安全文化产生的背景有以下三个: (1)现代工业社会生活的特点。由现代科学技术构造的现代社会生活(家庭及办公)特点是: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机器及物质的品种越来越多,生活及办公室越来越密集化和高层化,人造环境越来越复杂,交通越来越拥挤和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等。在提高了生活和办公效能的同时也不断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灾害。这样一个社会

中的安全问题已不再是手工业时代的安全常识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复杂的现代技术,这就要求公民具有现代安全科学知识、安全价值和安全行为能力。 (2)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现代工业生产更是技术复杂、大能量、集约化、高速度的过程,一个液氨罐贮量可达5000m3,一个发电厂的控制台有上百个仪表,一个中等企业有上千名员工,现代工业一但发生事故损失极大,而现代工业设备又非常复杂,生产、运输及贮存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需要多部门、多工种准确地配合,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组织纪律、就这要求企业全体人员都具有高度的现代生产安全文化素质,具有现代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的方法由单纯的制度管理进入了企业文化管理的时代,即以企业整体的经营文化品格来统一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安全文化是企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安全生产的形势始终不稳定,不断出现事故突发、火灾造成的严重局面,总结我国几十年安全管理的经验可以看出,传统的单纯依靠行政方法的安全管理不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必然性

1·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时,那么就要通过革命的形式推翻旧有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资本主义社会当生产力高度发达时,资本主义私有制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必须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制度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越发达,就预示着资本家为自己挖掘坟墓,即帝国主义就是没落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这就决定了它必然要走向灭亡。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最终解决,提出了由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就是说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为资本主义想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条件。首先,资本主义为建立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资条件,这就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就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还产生和锻炼了实现消灭资本主义和建立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社会力量。这种社会力量就是无产阶级。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还为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后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组织形式和可供借签的经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剩余价值规律、竞争和无政府状态规律的作用,各个企业、生产部门、各个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平衡的。到了垄断资本主义石器,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了,不平衡现象大大加剧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引起政治、军事实力发展的不平衡。列宁很据当时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加剧的新情况,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世界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环节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根据这一新的科学论断,成功的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方式,表现为缓和、加剧、再缓和、再加剧的过程。社会主义革命是否成功和能否巩固革命成果,取决于当时当地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这就是说,社会主义革命既可以发生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时期,也可以发生在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腐朽性垂死性加深的时期,既可以发生在现今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可以首先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这样,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代替,就可能是一个长时期的历史过程,是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存在逻辑上的“扬弃”关系。概括地说,这种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既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否定,有事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继承。具体地说,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经济;它们都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实行生产资料的劳动群众共有是和按劳分配的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是想资本主义死有事和少数人剥削广大劳动者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关系,使资本主义经济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的一种参照物。社会主义国家也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吸取可供自己借签的新的经验和新的经济形式。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3·所谓社会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使全体国民共同富裕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所谓资本主义,就是经济的发展以资本的发展为主,以资本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和实现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资本主义重在资本。而社会主义,则是以社而社会主义,则是以社会的发展为主,以社会的发展来实现和保障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全面进步的目标。社会主义重在

概述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论文)

概述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概述 当代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物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加全面的观察思考问题,只有加深了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迎接新世界的挑战。下面我将从历史来源、建立过程及传播和发展来简要地阐明自然辩证法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 二、历史来源 自然辩证法的产生有其历史的来源。同自然科学的萌芽状态相适应,古代东方和西方的自然哲学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自然观,具有朴素的、直观的性质。 十六世纪以来西方近代实验自然科学建立和发展起来以后,唯物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自然观相应地有了重大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科学中首先得到充分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是力学,由于直到十八世纪自然科学总的来说还处于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进行研究而未发展到足以揭示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广泛联系的阶段,因而那时的自然知识处于狭隘状况,那时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带有机械的(力学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是有联系的。但是,德国古典自然哲学尽管包含许多有见识的和合理的东西,却是以神秘的形式阐发的,在那里关于自然界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思辩的、唯心主义的性质。这种自然哲学就其形式、体系和方法而言,是同自然科学分离并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 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是从康德于1755 年和拉普拉斯于1796年提出星云学说以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的。十九世纪以来自然科 学的一系列发现:1826年维勒的尿素合成(从无机物得到有机物),1830 年赖尔的地质演变论,1838 年、1839 年施旺、施莱登的细胞学说,1842 年迈尔等人的

弘扬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稳定发展(最新版)

弘扬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稳定发展(最新版) 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 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39

弘扬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稳定发展(最 新版)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 1、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企业安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的特色价值观。 较早对安全文化作出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随后对这个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它决定于健康安全管理上的承诺、工作作风和精通程度。”总体来讲,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管理机制以及安全行为规范,企业员工普遍遵循和认同的安全价值观

等等。 2、民爆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 企业安全文化对于民爆行业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和规范,在民爆行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爆行业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精神文化方面。包括企业及员工对安全生产及经营活动的安全的意识、信念、价值观、经营思想、道德规范、企业安全激励进取精神等安全的精神因素。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点在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员工的安全认识,塑造员工的安全价值观,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准则。全面、系统、科学的培养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树立安全意识。 第二,物质文化方面。主要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关乎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物质条件和作业环境,以及企业对员工安全奖励和惩处等等。企业要抓好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加大投入,依靠科学进步和技术改造,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来不断提高生产的安全程度。采用严格的安全奖惩措施,有效地提升企业安全系数。

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张卫平

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张卫平 程序观念的输入,仿佛给人们注入了一剂清醒剂,使人们能够矫正过去的立场和视角,重新审视程序以及程序正义在社会正义和法律正义及其实现中的地位。程序法学者则更有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似乎突然之间程序法的天地一下变得是那么的高远和空旷;随之也伴有一种亢奋,一种要唤醒程序正义、欲普遍重建正义程序的亢奋。 现在一切都在建构当中:理论在建构,原则和制度也在建构,各个法学领域俨然成了一个个大“工地”。在民事诉讼法学领域中,最热闹的当数证据制度。一夜之间,证据制度成了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的一座“金山”,极大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人们蜂拥而至,挥锄扬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的出台以及对证据立法的呼唤、呐喊更是为此推波助澜。我们不是在福柯的后现代背景中,对我们而言,还谈不上解构,我们需要的是建构。不过,在我们辛勤建构“劳作”的间歇中,我们仍然需要冷静地自问:一切建构都是可能的吗?哪些建构是不可能的呢?有些建构的设想是否仅仅是一种“乌托邦”呢? 证明是诉讼程序的核心和中心,可以说一般而言,没有证明就没有诉讼。因此,证明过程的制度保证和制度建设,也就成为证据制度建构的核心和中心。证明的标准化就是不少人正在进行的理论建构,并试图以此为基础进行制度建构,将其作为证明制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笔者对这种将证明标准化,即试图建构证明标准的作为是持怀疑态度的,认为这不过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建构。 一、证明标准问题的提出 在民事诉讼领域中,证明标准的提出与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有直接的关联。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对过去传统审判方式的否定。传统审判方式的一个特点是“重调查,轻举证”。〔1〕作为审判主体的法院并不是消极探知案件事实,而是具有积极探知案件事实的职权,不受当事人主张事实的限制,法院可以主动收集证据,并依此作为裁判的事实根据。法院依职权直接对案件事实进行调查,并在法院调查的事实基础上进行调解或作出判决,是我国民事审理最具有特色之处,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民事审判的基本传统。在审判理念方面,法院有责任查明事实,只有在案件事实清楚的前提下才能作出裁判。法院对案件事实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是法院的职责。〔2〕审判员有责任对案件事实进行调查。以马锡五的话语来讲,就是“深入调查研究,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由于法院有职责调查和收集证据,因此,当事人不提出证据,也往往不会承担败诉的后果。在这种职权探知的审判方式下,当事人的证明责任作为一种不利后果就被淡化了。尽管在诉讼实践中必然客观存在着裁判应当依据的事实真伪不明的现象,但基于这种探知职责化的观念,也就无法强化当事人对利己案件事实的揭示和证明的责任。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观念上的变化。在审判领域,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审判方式作为社会改革的一部分正式登场。在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推出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若干措施中,“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是其基本措施之一。一般的提法是在法院的指导下,当事人负主要举证责任,法院只是视情形自由裁量是否自行调查,当事人不举证或举不出证的,将承担败诉的后果。之所以称为“强化”,也许是因为法律上也规定了当事人对自己主张提出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但没有予以强调和落实。 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的直接动机是试图通过当事人举证而使法院从直接调查案件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民事纠纷直线上升,民事案件数量成倍增长,法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再沿袭过去直接调查收集证据的做法,将无法摆脱这种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人们也意识到,长期以来法院“包揽调查”、“庭外理案”、“庭上纠问”的活动方式,忽视和弱化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在诉讼活动中法官包揽“一切”、一切由法官决定的职权主义行为,使当事人仅仅成为被询问、被调查的对象,处于一种“非主体”的地位。这种地位当然不利于发挥当事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事人与案件的利害关系和与案件事实的联系,使得当事人

概述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论文)

概述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和发展 () 一、概述 当代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物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加全面的观察思考问题,只有加深了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迎接新世界的挑战。下面我将从历史来源、建立过程及传播和发展来简要地阐明自然辩证法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 二、历史来源 自然辩证法的产生有其历史的来源。同自然科学的萌芽状态相适应,古代东方和西方的自然哲学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自然观,具有朴素的、直观的性质。 十六世纪以来西方近代实验自然科学建立和发展起来以后,唯物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自然观相应地有了重大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科学中首先得到充分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是力学,由于直到十八世纪自然科学总的来说还处于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进行研究而未发展到足以揭示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广泛联系的阶段,因而那时的自然知识处于狭隘状况,那时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带有机械的(力学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是有联系的。但是,德国古典自然哲学尽管包含许多有见识的和合理的东西,却是以神秘的形式阐发的,在那里关于自然界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思辩的、唯心主义的性质。这种自然哲学就其形式、体系和方法而言,是同自然科学分离并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 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是从康德于1755年和拉普拉斯于1796年提出星云学说以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的。十九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一系列发现:1826年维勒的尿素合成(从无机物得到有机物) ,1830年赖尔的地质演变论,1838年、1839年施旺、施莱登的细胞学说,1842年迈尔等人的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发展(通用版)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发展(通 用版) 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 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8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发展(通用版) 摘要: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安全文化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一切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是人的思想行为问题,是人的安全文化素质问题。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弘扬安全文化,推进企业安全发展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一把金钥匙。 关键词:安全文化安全生产弘扬发展 安全文化就是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并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长期安全生产实践的沉淀,是企业员工内在的思想与外在的行动和物质表现的统一,是全体职工

安全素质和良好习惯的体现。 一、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 1.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导向作用。企业安全生产决策者是在一定的观念指导和文化气氛下进行决策的。它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及领导层的观念和作风,而且还取决于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气氛。优秀的文化不是“管理”之功,而是“领导”之功。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可为企业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 2.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的激励作用。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可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越能认识行为的意义,就越能产生行为的推动力。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生产精神就是一把员工自我激励的标尺,他们通过自己对照行为,找出差距,可以产生改进工作的驱动力,同时企业内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 3.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凝聚、协调和控制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