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广西盘阳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对广西盘阳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对广西盘阳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2004年07月18日 11:22

余小军

少数民族地区被认为是当今旅游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规划滞后、资金短缺、管理乏力等方面的原因,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出现了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譬如在旅游开发中可能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民族文化的商品化、庸俗化,甚至消失,还会促使人们价值观的退化或遗失等,这些都已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以广西盘阳河流域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初步研讨。

一、盘阳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现状分析

(一)自然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盘阳河流域位于广西西部,主要包括巴马、大化、都安三个瑶族自治县和凤山、东兰两个县份,流域内主要世居有壮、瑶、毛南、水、徐佬、苗、回等少数民族和汉族,属于较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里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山地生态系统为主,其中裸露石山是广西境内分布最广最集中的区域,都安、大化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东兰、凤山石山面积占到近一半,巴马也超过1/3。这一带大石山,山山相连,人住山鼻里,地在缝中,出门就得爬坡。虽然亚热带气候条件使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但因岩溶地质留不住水,降水太多,流入地下暗河,所以滴水贵如油,许多大石山区不适宜人类生存。

盘阳河流域经济不发达,目前仍为广西最贫穷落后的区域,也是国家级贫困区,一些地方几乎与世隔绝,为典型的自然经济,农民人均收入不及发达地区的1/10。就拿经济条件较好的巴马瑶族自治区来说,1999年全县23.64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21.92万人,瑶、壮、毛南、回、仫佬等少数民族20.41万人,全县国内生产总值5.53亿元,不及发达地区的一个村,其中第一产业3.18亿元,第二产业0.93亿元,第三产业1.4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34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64元。盘阳河流域各县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十分落后,面对当前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态势,靠发展工业、农业都难以与其他地区竞争,但是这里具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在的资源优势必然会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因而该流域发展旅游业的前景极为广阔。

(二)旅游资源及旅游业现状

盘阳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原始完整,生态系统运行基本良好,民族文化浓厚古朴、原始独特、多姿多彩。盘阳河流域中各地

理环境要素的长期磨合,使这里的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存,人地关系整合。正因如此,才形成这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首先,有以巴马为中心的盘阳河流域长寿带。该长寿带东至大化,西到凤山全长约150公里,宽约80公里,这是世界上第五个被确认为长寿之乡的地方。此处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中含有1万至2万个负氧离子,是一般城市的10多倍,这一带的土壤和水中富含有益人体健康长寿的多种微量元素,因而能培育出众多的长寿食物。长寿环境、长寿食物、长寿习俗是世界宝贵的旅游资源,人们到这里可以考察长寿环境,探索长寿奥秘,沐浴长寿圣水,食用长寿食品,学习长寿习俗,游览寿区风光并于此度假休闲。

其次,喀斯特地貌充分发育使这里拥有世界罕见的岩溶洞穴群。比较典型的有被中英探险队称为"天下第一洞"的巴马百魔洞和水、洞、天连成一体的百鸟岩。有秀美诱人的凤山水源洞、奇特的神仙天桥,还有一大批奇洞、险洞。

第三,盘阳河及岩滩库区山光水色、美景如画。岩滩电站库区形成的百里长湖烟波浩渺,两岸峰奇崖险。库区附近的大化七百弄拥有世界典型的高峰丛、深洼地的奇特地貌,现已辟为喀斯特地貌科考旅游胜地。

第四,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盘阳河流域是壮、瑶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中心地带,保留着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加之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里的民族习俗、民族文化原始而独特,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旅游资源。

第五,盘阳河流域还是中国革命的纪念地。东兰的列宁岩就是其中之一,1925年韦拔群在此创办了广西东兰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30年红七军政委邓小平、军长张云逸与韦拔群研究决定把原"北帝岩"改称为"列宁岩"。东兰的魁星楼、革命烈士陵园分别是自治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盘阳河流域各县发展旅游业的起步较晚,大多数旅游资源、尚未开发,巴马、大化两县于1996年才开展旅游资源的普查和编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现在初步开发了一些旅游产品,并开始接待中外游人。都安、凤山、东兰三县的旅游资源现大都处于原始状态,旅游业尚处起步状态。因此,该流域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是进行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试验的最好基地。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发展旅游业,取决于我们的发展决策思路是否符合实际。只有在认清这些资源的现实形态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开发利用,并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界定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就生存与发展而提出的自然——社会—

—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有序高效的最佳运行模式和最高目标,是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微观经济的主体行为的调控才能够完成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目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建立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努力实现旅游经济由以数量和速度为主要特征向适度速度、精品质量和协调发展为主要特征的转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与旅游业发展相关的经济、文化和环境以及旅游业内部各个环节。通常意义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即保证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必须在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容许的范围以内进行。二是旅游经济产业的高效运转,具体包括旅游产业的总供给量与旅游业的市场总需求相适应,在生态规范下的经济最大化。三是旅游地品牌的确立和形象的维护。四是旅游产业应用技术的创新与制度变革。五是国民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六是旅游地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展是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群心理和行为。七是旅游地与旅游产业管理的科学化,它可以提高旅游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使旅游业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运行,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证。

除以上七个方面外,在特定地区,还要结合实际强调不同的内容。例如世界环发会议的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第13章提出"管理脆弱的生态系统:可持续的山区发展:A节:创造和加强有关山区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知识;内容:使山区经济多样化,特别是按照山区的综合管理,创造和加强旅游业。"这就符合盘阳河流域大石山区的实际,也为其在制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时提供了可遵循的依据。

1998年10月"亚太议员环发会议第6届年会"通过的《桂林宣言》再次强调:"我们相信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可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在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努力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减少有关地区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和破坏,增强当地政府和人民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以及各种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发出呼吁:"各国政府加强对本国自然资源和环境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旅游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采取措施限制因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各国政府根据本国具体情况,研究和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研究、制定和实施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支持地方政府和旅游行业建立可持续旅游业的示范区和示范项目"总之,《桂林宣言》进一步强调了我们应坚持旅游业的可

持续发展战略。这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三、盘阳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

根据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结合盘阳河流域的旅游资源特征,我们认为,在开发盘阳河流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资源观、市场观、产业观和效益观。

1.系统观。若把自然圈、生物圈和社会圈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相互依赖、相互和谐的共生共存关系。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中,尽快改变传统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确立强调综合效益和质量增长的发展观念,协调人地关系,使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伦理、道德的继承相协调。

盘阳河流域有绝大多数旅游资源都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当地居民依靠这些资源而生并保护了环境,从而留下了丰富的旅游景观、多彩的民俗、品种多样的长寿食品及土特产品,开发这些资源时必须要有系统观,决不能顾此失彼。

2.资源观。这种新的资源观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强调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有价性,并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视为旅游活动的资本,将其价值计入旅游活动的成本中,以期从旅游收入中给予补偿,从而实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人类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必须保持在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范围之内,超过了一定的承载量,必然会破坏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最终会制约旅游业的发展。

尽管旅游业耗费资源少,对环境的影响远小于工业。但由于盘阳河流域有相当大范围为大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在开发中需做好环境评价。盘阳河流域有不少景观独特、品位高的旅游资源,这更要求我们在开发中坚持可持续发展资源观,以免在开发中使资源受到破坏。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在盘阳河这一特定流域,应把防止水体污染放在突出位置。盘阳河水被称之为圣水是不为过的,从大气降水下渗到石缝,千股万眼的泉水汇集成小河,小河从地下穿过千山万岭时进一步过滤,出露成醉人的地表河一一盘阳河,盘阳河水养育着两岸的人们,出现了聪明过人的"秀才村"和百岁寿星长寿村。正是这样的山水,才引起日本等国的长寿组织的注意,并有了世界长寿之乡的荣誉,现已吸引发达省区越来越多的人家来此疗养居住,这里正在成为一个疗养区。所以防止旅游开发中水污染对这里的旅游业乃至整个生存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

3.市场观。可持续旅游发展要求旅游开发必须从资源导向转换到市场导向,牢固树立市场观念,以旅游市场需求作为旅游开

发的导向。要确定客源市场的主体和重点,明确旅游开发和建设的针对性,减少和避免无谓的浪费,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根据可持续发展这一观点,我们既要摸清盘阳河流域旅游资源的赋存及其特点,又要深入分析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确保开发后的旅游产品能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够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使之成为一个好的良性循环的旅游扶贫项目。结合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规划,我们认为有必要把盘阳河流域作为国家级的旅游扶贫试验区试点,突出抓好大化七百弄高峰丛深洼地、巴马长寿乡等为主题的旅游资源开发,并将其打入世界旅游市场,打造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的新品牌、新形象。

4.产业观。当今旅游业已成为国际经济中最大的产业,已成为一些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把旅游业列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到2020年建成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已明确把旅游产业作为广西支柱产业来培育。因此,作为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和良好开发条件的盘阳河流域应该抓住机遇,实施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战略,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积极将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为此,要制定正确、合理的旅游产业规划和政策,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技术、产业组织等方面,以指导旅游产业协调地发展;要按照支柱产业形成的规律性,提高集聚效益,形成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旅游"增长点"的扩散和关联效应,带动整个桂西旅游开发及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推进桂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讲求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高旅游业的生产率水平,使旅游业不仅具有高于其他产业的生产率水平,而且具有快于其他产业的增长率,以及对相关产业较强的关联带动效应。

5.效益观。民族地区大多数为贫困地区,盘阳河流域也不例外,该流域几个县均为全国贫困县,因此更渴求好的经济效益,但同时要协调好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坚持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效益观。在讲求经济效益方面,无论是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某个旅游项目的投入,都必须先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认真进行投资效益分析,不断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这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在讲求社会效益方面,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设计时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要考虑政治、文化及地方习惯,要考虑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健康文明的旅游活动,有利于维护当地民俗文化的完整性,保存民族文化的精粹,从而促进地方社会文化的发展;最后,在要讲求生态环境效益方面,要按照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原则和符

合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要求,以开发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提高开发的综合效益,从而形成保护——开发——保护的良性循环,创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效益。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效益观绝不能以民族文化的消失为代价。由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区域社会群体的特性之上的,地方文化与行为特征,伦理道德与价值观都成为地方旅游业保持特色、扩大市场、吸引客人的关键所在。盘阳河流域的民族文化十分独特,至今还保留着许多稀有的习惯,其服饰与婚俗也很有特色。随着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一些特色文化或许会消失或者变形走样,对此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同时研究如何使这些文化延续下去,防止因发展旅游业而使民族文化消失的现象出现。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旅游者的责任

正如前文所述,实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策、资金和管理同步进行,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旅游者的共同努力。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盘阳河流域的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以及到盘阳河旅游的旅游者应根据自身角色,担负起各自的责任:

1.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力量,要在自治区旅游局的指导下研究制定盘阳河流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投资商发展旅游业,同时当地政府应做好争取国家把盘阳河流域纳入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的工作。各级政府要利用媒体大力宣传、介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并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维护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各级政府要特别担负起防止旅游项目对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责任。盘阳河流域有世界罕见的岩溶洞群和岩溶发育最完整的高峰丛、深洼地以及山青水碧的美景,加快旅游产品开发,使其造富于这一贫困地区的人民,减少与全国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旅游项目的建设中,必须加强旅游规划的指导,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有步骤的开发,杜绝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2.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要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环境进行评价研究,监督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与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消失、商品化、庸俗化的影响。盘阳河流域因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更需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加大保护力度。他们还要组织和参与各种公共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支持。

3.旅游企业。旅游企业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目的主要参与

者和执行者。盘阳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完整,各类自然和社会文化要素整套较好,但必须维护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应尽量保证对土地、森林、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减少废气、废水、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确保环境价值在管理决策中得到体现,要通过发展旅游来促进保护,通过保护提高旅游经营的效益。旅游企业应倡导与环境和谐的旅游活动,并利用盘阳河长寿食品等有特色的绿色产品对旅游市场积极开展绿色营销活动。

4.旅游者。各级旅游组织和旅游企业要向进入盘阳河流域的旅游者进行广泛的宣传,使他们在盘阳河的旅游活动中积极支持当地的资源与环境保护活动,尽可能地了解和尊重当地的人文和自然遗产,并且要有效防止和制止那些对旅游目的地造成不良影响、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正当行为,积极支持盘阳河流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盘阳河流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

按照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广西旅游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应实施旅游项目的优先发展地区工程、优先发展项目工程和旅游精品工程。根据盘阳河流域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重点建设项目:

一是七百弄景区。七百弄地区的特色旅游吸引物是具有垄断性的"高峰丛、深洼地"自然景观,被世界著名地质学家称为"世界上喀斯特高峰丛深洼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具有世界自然遗产等级"。近期旅游开发建设的重点是提高可进入性,在"八里九弯"设置旅游观景点及服务点,为过往游客提供小憩场所:开通部分公路至弄底的游览步道,为游客提供观光条件。在300多个位于弄底的瑶族村落中挑选出部分旅游观光点,整修游览步道,改善旅游餐饮和住宿条件,以其神秘性吸引游客,推出"弄底一日游"观光项目。发挥"铜鼓之乡"的优势,充分挖掘瑶族的节庆文化,在七百弄乡政府所在地建铜鼓展示和表演中心,将200多面铜鼓集中在一处展示或表演,形成规模效应。丰富演出内容。

二是大化——古河(红水河一段)景区。开发大化至古河的42公里水上观光线,包括建设沿河休息点、观光点、瑶村壮寨等。中、远期建设龙泉山庄、仙翁洞、情人湾和赶马洞地下暗河观光点。

三是巴马长寿旅游区。近期重点开发盘阳河长寿旅游区,在实施严格的长寿资源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开辟长寿村参观点,建造少量度假设施,建成"巴马长寿博物馆"。充分利用本地区负氧离子含量高这一特点,推出"负氧离子疗养项目"。中、远期建设赐福湖长寿疗养度假区。

四是岩滩景区。近期制定景区控制性详规,合理布局电站参观项目和服务设施,强化

水体保护。充分利用湖面宽阔的特点,开发水上观光、游乐、体育、度假和美食等项目。整顿和美化岩滩电厂厂容,丰富厂内展厅的展览内容,增加水电科技知识内涵。(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


来源:国家旅游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