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_顾朝林

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_顾朝林

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_顾朝林
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_顾朝林

第30卷 第5期

2011年5月地 理 研 究GEOG RAPHICAL RESEA RC H V o l .30,N o .5M ay ,2011

收稿日期:2010-12-30;修订日期:2011-03-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92)

作者简介:顾朝林(1958-),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E -mail :gucl @tsinghua .edu .cn

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

顾朝林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摘要:城市群是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的多个城市的集合体。城市群的形成是

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客观反映,并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体形态。进入21世纪,中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沿海城市群成为国家外向性经济、出口贸易和“世界工厂”的主要地区,

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选择。本文重点就城市

群概念、城市群国外研究、中国城市群的早期研究、中国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的研究进行了

综述,对中国城市群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认为:中国城市群形成机制较西方发达国家和地

区要复杂得多,相关研究也需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城市群、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

文章编号:1000-0585(2011)05-0771-14

1 引言

2009年世界银行研究报告《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表明:21世纪全球进入社会大转型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体制都处于急剧变革中,其空间重构也表现为密度、距离和分割三个变量的改变,高密度(生产要素高度集聚)、近距离(生产要素近距移动和专业化)、浅分割(区域一体化)的巨型功能地域体不断涌现和发育,并开始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有着主次序列、分工协作的城镇群体[1]。中国正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群发展成为新的特征。2006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第21章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部分的第2节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中明确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2008~2010年国家又颁布一系列的区域发展规划,其中多数是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它们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冀、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呼包鄂经济圈及沿黄经济带、成渝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规

772

 地 理 研 究30卷

划。2010年10月《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发布,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杨伟民表示,中国城市化要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化道路,在城市化空间布局上按特大城市群、大城市群、其他城市化地区(大都市区、城市圈、城市带)、边境口岸城市、点状分布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五类考虑,实行有区别的城市化方针。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明确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很显然,相关城市群发展越来越成为政府决策人和科学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作为城市群理论研究的支撑学科———城市地理学及其城市地理研究工作者,有必要强化城市群发展的理论研究,为国家城市化和社会转型服务。

2 “城市群”概念的来龙去脉

城市群(Urban Agg lomeration①)是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的多个城市的集合体。城市群在经济上紧密联系,在功能上具有分工合作,在交通上联合一体,并通过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共同构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社会生活空间网络。几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可进一步构成国家层面的经济圈,对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力。

城市群的研究历史还不长,但具有城市群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早在1898年,英国城市学家、现代城市规划的先驱者霍华德出版《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 orro w: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 rm)》,他就主张将城市周边地域的城镇纳入城市规划范围,把城市和乡村的改造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来处理,并提出城镇集群(tow n cluster)的概念[2]。1915年英国苏格兰生物学家、社会学家,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家格迪斯(P.Gedde s)通过对英国城市的研究,出版《进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 olutio n)》。基于对城市发展进化的分析,格迪斯发现当时的城市处在这样的变化中:一方面城郊的疏散已经造成城市在更大范围的扩展,另一方面某些地方性要素如煤矿、铁路、公路、运河在空间上交织形成的节点,使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也使城市发展明显地集中在这些地区。格迪斯称这类地区为集合城市(conurbations)或城市群(urban ag glom erations)[3]。

我国城市地理学家是国内学术界最早关注“城市群”问题的研究群体。最早有关城市

①这里采用2006年国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城市群的英文翻译“Urban Agg lomeration”。事实上,“城市群”概念是中国的特色名词,在国外没有对等的概念。在西方文献中,关于“u rban agglomeration”是“城市集聚体”的意思,即:一个大城市及其周围的卫星城镇在遥感图片上形成相互连接的不规则体,其空间范围介于“城市化地区(UA)”和“都市区(M A)”之间。有时候,几个连体的大都市也叫做ur-ban agg lomeration。联合国对u rban agglomeration的定义如下:“Comprises a city or tow n proper an d also the suburban fringe or thickly settled territory lying ou tside,but adjacent to,its boundaries.A single large u rban agglomeration m ay comprise several cities or tow ns an d their s uburban fringes.(由一个城市或城镇的中心城区与郊区边缘地带或毗邻的外部地区组成。一个大的城市群可能包括几个城市或城镇郊区及其边缘地区)”。据此,这里特别注明:西方的urban agglomeration概念是包括了城市、城镇及其外围地区的城市区域概念,而我国目前的“城市群”概念主要指一群地域相近、又有一定的行政、交通、经济、社会等联系的城市组群。

 5期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773

 

群的研究文献可能是1964年严重敏根据国际地理联合会城市地理1962年会论文集中克利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的“Die H ierarchi der stadte”(城市的层次结构)翻译“城市的系统”[4]。最早使用“城市群”术语是宋家泰,他在1980年“城市—区域与城市区域调查研究”中论述“城市—区域”关系时认为:“城市—区域”是城市发展及与之有紧密联系的周围地区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地域结构体系。按照我国城市—区域的客观实际主要有两种类型:(1)相应于行政区域的城市经济区域;(2)非行政区的城市经济区域,其中多中心的城市区域称为“城市群”[5]。1983年于洪俊、宁越敏在《城市地理概论》中用“巨大城市带”介绍了戈特曼思想:至少居住2500万城市人口,过着现代城市方式的生活。这些地区城市职能十分强烈,城市用地比例越来越高,城市与城市间的农田分界带日渐模糊,城市地域相互蔓延,甚至连成一片[6]。其后,崔功豪等在1992年对戈特曼“城市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主要包括城市带概念和特征、城市带形成发展机制、城市带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等[7]。到今天,与城市群相关的概念已经很多,比如都市圈、都市连绵区、城市带、组团型城市等。

3 城市群的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城市地理学家长期关注城市化地区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8],尤其涉及城市群的研究持续不衰。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三个阶段的研究:

3.1 工业化时代的城市群研究

19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催生了作为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等工业化发育的基本条件。随之标准化、大生产、大消费和郊区化成为工业化时代的总特征。工业的集群发展和产业链特征,促进了城市群的发育和发展。因此,城市群也成为城市研究者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学术贡献看,主要集中在下面三个方面:

3.1.1 大都市区研究 20世纪以后,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从西欧转移到北美,美国步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期,到1923年人均GDP跃过6000美元,美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代,城市经过中心集聚发展阶段后开始出现分散化蔓延发展。之后,又出现了大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形成了功能相当集中的中心商业区和以居民为主的郊区。最后,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在大城市外围集中,在远郊区形成新的就业中心和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节点。这些节点和原有大城市一起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城市地域空间———大都市区(M etropo litan A rea,简称M A)。1949年美国协调委员会(Inte ragency Co mmittee)定义了标准大都市区(Standard M etro po litan Areas,简称SM A)的概念,即是一个较大的人口中心及与其具有高度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地区的组合,常常以县作为基本单元[9]。在1950年代、1960年代、1970年代和1980年代和1990年代美国分别建立了标准都市区(Standard Metro-politan Area)、标准都市统计区(S tandard M 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都市统计区(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 rea)和都市区(M etropo litan Areas)界定指标体系。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对原先的指标体系进行很大程度的简化,定义了基于中央核的统计区域(Core Based S tatistic A rea)的界定指标体系,即:每个CBSA至少有一个人口普查局定义的人口不少于5万的城市化地区(Urbanized Area)或者人口不少于1万的城市集群(U rban Cluster),该标准定义了两类CBSAs:大都市统计区(Me tro politan Statistical Area)和小都市区统计区(M icropo litan Statistical Area)(Ame rican Census Bureau, 2000)[10]。

774

 地 理 研 究30卷

3.1.2 大都市带研究 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经济地理》(Economic Geog ra-phy)杂志发表“大都市带:美国东北海岸区的城市化(M eg alopo lis:o 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 rtheastern seabo ard)”,将美国东海岸从波士顿、马萨诸塞州穿过纽约、费城、巴尔迪摩一直延伸到华盛顿的巨大城市群、人口规模在2500万以上和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50人的特大城市组成的地区定义为大都市带(M egalopolis)的概念[11]。戈特曼认为:在大都市带,支配空间的形式已不再是单一的大城市或大都市区,而是聚集了若干个大城市,在人口和经济活动等方面发生密切联系的一个多核心、多层次的巨大整体。戈特曼研究中的大都市连绵带(Meg alo po lis)具有特定的条件:(1)沿特定轴线发展的巨大多核心城市体系;(2)城市间存在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3)空间形态上互相连接的都市区;(4)产业高度集聚。

3.1.3 城市场的研究 1965年美国区域发展与规划专家弗雷德曼在《美国规划师研究(Jo urnal o f the Am erican Institute o f Planners)》发表“城市场(The Urban Field)”一文。他认为:城市场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理想的城市空间形式,是一个空间广阔的、由完善的社会经济联系网深化而成的、有着相对低密度的、广阔的多节点(M ulti-nodal)的区域结构,它包括城市居民巨大的生活空间或活动范围[12]。在通常的情况下,大城市的场域可以延伸至离核心城市数十公里以外的范围,这个范围远远超出城市建成区,包括游憩区和城市远郊区,形成一个核心城市得以扩张的、整合的功能性或经济性空间,并囊括了实现城市机能良好运作所不可或缺的种种设施[13]。

3.2 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群研究

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低,“半城市化”或贫民窟城市化现象明显,尤其是1970年代以来,大城市增长快速,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地区,也吸引了一批城市研究专家进行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下述两个学术贡献:

3.2.1 城乡混合区研究 1991年加拿大城市地理学家麦吉用城乡过渡区(De sako ta)的术语描述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印尼爪哇、泰国、印度、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核心地区等)出现的与西方大城市连绵区类似但发展背景又完全不同的新型城市化地区[14]。Desa-ko ta主要是借用印尼语Desa-ko ta来表示这种出现在人口密集的热带地区,处于大城市之间的交通走廊地带,借助于城乡间强烈的相互作用,以劳动密集的工业、服务业和其它非农业的迅速发展为特征的地区。其中,De sa原指乡村,kota即城市。麦吉用交通线将中心城市、城市外围地区、城乡混合区(Desako ta)、人口稠密的乡村地区、人口稀少的边缘地区描述亚洲大城市地区的空间结构。麦吉还将亚洲各国的城乡混合区(De sako ta)分为三种:(1)日韩型。临近大城市的乡村地区,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或转入非农产业部门;

(2)中印泰型。由两个或多个大城市相互向对方扩散而形成的新发展地带,铁路和高速公路最终将这些大城市相互连接起来,从而在这些城市间形成狭长的发展地带;(3)临近国家次中心城市地区。城市向农村地区扩散较慢,以农业为主。

3.2.2 扩展型大都市区研究 2003年香港地理学家薛凤旋通过不同的亚洲案例提出了扩展型大都市区(Ex tended metropo litan Reg ion)的概念[15]。薛凤旋等认为:扩展型大都市区主要受全球化的影响,所在国日趋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也使国内经济日渐和国际市场、资金和技术接轨,大城市地区以其全国最通达的对外和对内交通和通讯,最大行政及金融中心和优质人才集中地优势,成为外资进入该国市场、购买或利用其人力和天然资源的地区总部。基于此,中心城市也成为进出该国的资金流、物流、技术和信息流的最方便

 5期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775

 

门户。但蓬勃发展的经济使这些大城市的狭小空间不敷应用,因而一些劳动和土地密集型的低增值的经济活动需要转移到外围的城郊和农村,在这些大城市周围形成庞大的“城乡交接带”或“半农半工贸带”。

3.3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群研究

198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的弹性要素增加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本和技术的流动加快,信息交换的时间大大缩短,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世界城市和全球城市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更加明显,相应的城市化地区进一步成为研究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原有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两种过程合二为一,城市群也表现为新的特征,相关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下述重要的学术贡献。

3.3.1 巨型城市区域研究 2005年霍尔[16]认为:中国和欧洲的城市在21世纪将形成相同的特征,即:出现巨型城市区域(M ega-city Region)。所谓巨型城市区域,主要是指以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为中心,由数量可多达30~40个城市以及周边的小城镇组成,形成结构复杂的庞大网络状城市复合体(Vast netw orked urban co mplex es),被称为“多中心巨型城市区(Poly centric meg a-city reg ions)”。2006年霍尔[16]在《多中心大都市:欧洲巨型城市区发现(The poly centric M etro polis:Learning from mega-City regions in Eu-rope)》进一步强调:巨型城市区域(Meg a-city Regio n)在空间和职能上都不是单中心而是多中心的,这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由物质形态相互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10~50个城市(镇)集聚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中心城市周围,通过新的功能性劳动分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功能性城市区域(function urban reg ion,FUR),再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的“流动空间”联结起来的城市化区域。欧洲已经形成英国东南部、德国鲁尔、莱茵美茵、荷兰兰斯塔德、法国巴黎、比利时中部、大都柏林、瑞士北部等8个巨型城市区域(M ega-city Reg ion)。

3.3.2 巨型区域研究 经济全球化也对美国的城市化空间产生巨大的影响。目前以东北海岸、中西部地区、加州南部、墨西哥湾等10个区域,人口约1.97亿,占美国68%,聚集了80%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17],集中了全国85%以上的GDP[18]。2005年美国区域规划协会编制《美国2050(American2050)》首先提出“超大都市带(Bey ond mega-lopo lis)”的概念[17],并提出相应的识别标准:(1)至少联结着两个或更多的现有大都市区(MA);(2)预计到2040年总人口将超过1000万;(3)衍生出一系列相邻的大都市区(MA)或小都市区(Micropo litan A reas);(4)组成一个具有显著的历史背景和共性特征的“有机的”文化区域(o rganic culture region);(5)占据大致相近的自然环境;

(6)通过一些主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将巨大的城市核心联系起来;(7)由各种货物流和服务流形成一个功能性的城市网络;(8)创造出一个适合于开展大尺度区域规划的地理单元;

(9)位于美国境内;(10)以县为基本单元[18]。其后,将“超大都市连绵区(Beyond megalopolis)”正式定名为“巨型区域(M egaregion)”[18]。美国最大的巨型区域是波士顿———华盛顿巨型区域,人口约5000万。其他还有芝加哥———匹兹堡巨型区域、圣地亚哥———旧金山巨型区域等。

4 中国城市群的早期研究

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系,城市发展除了原有的自上而下要素配给布局渠道外,市场集聚和交换生产要素的作用日趋明显,城市间的联系和协作成为

776

 地 理 研 究30卷

必然趋势,城市群作为一种地理现象,首先得到城市地理学家的重视,也相继开展相关的研究。

4.1 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中心的作用认识

关于城市群的作用地理学家在早期的研究中就已经十分关注。胡序威在论述城市与区域的关系时就曾经强调了城镇群作用,他认为:每一个城市都可以在其中的某一项或若干项职能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发挥其中心作用。但是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必须是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能在多种职能(尤其是经济职能)上综合发挥中心作用的城市或城镇群[19]。

4.2 中国城市群的初步研究

关于中国城市群的研究早期是内含在城镇体系和城市经济区研究之中的。1987年顾朝林完成《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博士学位论文,在中国现代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研究部分依据分布形态、核心城市多寡和城市数量多少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块状城市集聚区、条状城市密集区和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20]。1990年顾朝林完成《城市经济区理论与应用》博士后研究报告进一步揭示了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具有地域分工特征的城市经济区理论,运用图论原理和因子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城市经济区划分的D■系理论和Rd链方法,应用33个指标和434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提出了我国两大经济发展地带、三条经济开发轴线、九大城市经济区、33个二级城市经济区和107个城镇群的初步设想[21]。

4.3 中国城市群地域划分研究

由于在我国城乡联系并不主要表现为通勤联系,而是综合反映在城市与其外围地区之间人口、物资、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联系,种类繁多,难以获取全面准确地资料,需要寻找一项简单易行的统计指标。周一星建议中国建立一套能接轨国际的包括都市区在内的城市地域概念,其后提出了中国的城市功能性地域“城市经济统计区”的界定指标体系[22]。在1991年,周一星等通过调查发现: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核心城市与它周围县的社会经济联系强度与这些县的非农化水平有密切关系,可以用县的非农化水平来代替通勤流指标[23]。为了验证这种假设,孙胤社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北京市与25个周围县之间客流量和客流比例的主要因素,在线性模式和乘积模式两种方程下对影响北京地区客流量的17个因素作了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周围县与中心市的客流强度主要由各县的非农业人口比例和农村非农业人口劳动力比例两因素决定的[24]。王兴中也采用类似方法对西安都市区进行了界定[25]。周一星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中确定了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指标体系[26]。

4.4 城市群主要特征研究

(1)城市群是多个城市的空间组合。城市地理学家首先开始研究城市群的定义和组织结构。1985年严重敏提出“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一组相互关联、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有机结合的城镇群[27]。杨吾扬根据大量的文献描述资料和理论实践研究发现,当今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城市,其地理分布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群体的。他在论述城市的地域结构时认为:当两个或多个城市体系之间,由于引力加强,会出现互为郊区的局面。各日益扩长的大城市环带日益接近,一直到吞没中间城市联成一片,这就出现了城市连绵带或超大城市[28]。

(2)城市群具有网络空间特性。2000年张京祥博士论文《城市群体空间组合》,提

 5期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777

 

出城市群体空间是指在一个城镇群体化发展区域内,有一些具体的城镇及分布其间的区域环境共同组成的空间,亦即为一个包括城镇建设占据的实体空间及城镇间的区域基质空间(乡村、生态区域)的有机地域系统,其本质特征是网络性[29]。2002年吴良镛通过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空间发展研究,认为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不单纯是以某特大城市为核心、若干卫星城相环绕的网络体系,而是以点、线、面相结合,呈多核心的城镇群的方式向区域整体化发展[30]。2003年周干峙将类似的区域描述为“高密集连绵网络状大都市地区”[31]。

(3)城市群的生态特征。2008年李浩借鉴生物群落(bio tic comm unity)的学术思想引人城镇密集地区的研究,提出了城镇群落(tow n comm unity)的概念,认为城市群是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由一定的人类聚居单元及其它生物种群所组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空间和生态学功能单位[32]。

4.5 中国城市群的系统研究

中国城市群的系统研究由姚士谋等城市地理学家完成①。1992年《中国的城市群》出版,将城市群(urban ag glome ra tions)定义为:在一般情况下,城市群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一组互相联系着的事物或是区域生产空间。……城市群也是一个城市分布的区域系统。城市群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各类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交通网络组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统一体[33]。《中国的城市群》按照城市分布的地域范围与规模等级划分城市群类型,其中超大城市群包括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辽中地区等,近似城市群的城镇密集区包括中原地区、湘中地区、关中地区、福州厦门地区、哈大齐地区、武汉地区、山东半岛、台湾西海岸等。2001年修订时,作者有将城市群进一步定义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34]。2006年的修订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列入超大型城市群[35]。

5 中国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的研究

城市群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客观反映,并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体形态。这种城市群地区,既是人口居住的密集区,也是支撑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城市群的经济性凸显,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城市群问题,尤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张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

5.1 建设部“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1999年建设部组成“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领导小组,进行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成果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巨大,未来世界城市

①有海外学者对此形成争议。这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群就是西方学者的城市体系(urban sys tems),体系就是系统科学中的“系统(sys tem)”。但是,在早期,一些国内学者将城市体系概念定义为只有联系密切到很高程度才算是城市体系,否则不是城市体系。但是究竟多密切才是城市体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尺度。这些学者认为,姚士谋等学者将那些看起来联系不够密切的区域城市定义为城市群,还有一些连城市群都不是。这样的城市群定义导致城市体系的定义在中国发生混乱。并认为,在西方,一个区域的一群城市就是城市体系,但在中国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778 地 理 研 究30卷化发展趋势表现为:(1)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2)大都市连绵区更具发展活力;(3)首位城市主宰世界经济趋势明显;(4)多极多层次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形成。中国城市发展将表现为新城市数量增加,大城市继续快速发展,若干大都市连绵区逐步形成,几个国际性城市将进入全球城市体系网络。提出中国城市发展需要建设若干个世界级城市、重视城市连绵区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到202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等建议。并预计到2010年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达到126个,其中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达到49个[36]。

5.2 世界银行咨询报告提出中国集聚经济发展模式

2004年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部完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十一五”规划的政策》研究,其中就城镇发展模式和集聚效应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从中长期来看,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将主要来自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的转移①。这种部门之间的流动将大幅提供劳动生产率和城镇地区的资本报酬率。此外,城镇地区的集聚经济也可以使得生产率有很大提高。因此,城镇化以及能够提高城镇发展模式的受益程度的政策应视为“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战略的主要因素。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是,大的城市中心可以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中心和全球经济体系的主要节点。此外,在多中心的大城市地区,规模的优势不会因单一核心区向外辐射的几个走廊出现过度拥塞而削弱。报告进一步提出:如果中国经济的工业活动越来越集中到主要位于华东、东南和长江流域的大城市地区,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全国市场。这样的城市地区具有区域连续性的优势,将提供一个更加竞争性的环境,活跃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多元化的、有利于新企业进入的融资来源,并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加广泛的财政资金基础②。

5.3 周牧之的“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

同年,旅日学者周牧之出版《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M ego lopo lis in China )》,从世界格局的巨变与中国发展以及中国的“世界工厂”化为切入点,提出中国城市化面临大规模人口移动压力、汽车社会仓促来临、城市无序开发蔓延、粗放型土地利用和不合理的产业分布等重大课题,提出中国城市化的集约化、流动化、市民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社会发展目标,认识到作为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大城市圈、大城市群具有特别的重要性[37]。

5.4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组团式城市群

中国市长协会2004年发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提出“组团式城市群”的概念,其定义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镶嵌体系,体现出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的高级演替形态。在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间相互补充的城市立体网络,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从而分享尽可能高的发展红利,完整实现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公平三者在内涵上的统一。按照这个定义,正在形成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环渤海城市群这三大经济圈属于“组团式城市群”。

5.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国家城市体系框架”研究

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2020年中国城市体系框架(纲要)”,研究成果提出依托国家枢纽城市,建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个

①②Fogel (2004)估计生产率提高的30%将来自于此。

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部.中国“十一五”规划的政策,内部资料,2004,32~33。

 5期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779

 

全球城市区,构筑“三纵两横”国家城市体系发展轴,建设东部沿海地区辽中南、京津唐、胶济沿线、长江三角洲、闽东中部沿海、珠江三角洲6大城市密集区,中部江汉平原、中原地区、松嫩平原、湘中地区4大城市群和西部四川盆地(成都)、三峡地区(重庆)、关中地区(西安)3大城市群以及若干个城市发育区的设想[38]。

5.6 吴志强的全球区域研究

2005年吴志强等提出全球区域(global region)的概念[39]。李红卫(2005)对全球区(Glo bal Region)进行了定义[40]:全球区应具备两个条件,(1)区域的规模和作用应具有全球的影响力。该区是一个城市密集区,由至少一个大都市区组成,人口超过1000万人,人口密度超过250人/km2。具有全球性交通航运枢纽、金融中心或某一方面的产业中心,控制全球某一方面的资源,对全球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全球区至少应拥有一个以上的世界城市,具有金融中心、国际机场、信息港等功能;(2)区域的文化和制度应具有长远发展的个性。全球区是一个城市联盟区,也具有独特的文化区域,是世界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全球区也是一个扁平化网络,各城市在区域发挥独特的作用,各城市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由辐射与被辐射转变为互相合作和依存。

5.7 中国现代化的引擎三大都市密集区

2006年牛凤瑞等出版《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认为:城市密集地区的形成与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趋势。作者先后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密集区的人口、土地、核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等进行研究,初步形成了基本判断:(1)三大都市密集区的国民经济体系具有较高的相对独立性;(2)三大都市密集区内产业同构化不应是关注的热点;(3)三大都市密集区的核心问题是市际关系;(4)三大都市密集区较多的建设用地是我国优化经济要素配置必须支付的成本[41]。

5.8 “十一五规划”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2006年国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提出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在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在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在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不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及有条件的建制镇,成为本地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中心[42]。

5.9 工程院院士研究报告《我国大城市连绵区的规划与建设问题研究》

2008年邹德慈等完成《我国大城市连绵区的规划与建设问题研究》,认为我国的大城市连绵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由北而南依次分布辽宁中南部、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福建海峡西岸和珠江三角洲六个大城市连绵区,其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个大城市连绵区已经基本形成,京津唐大城市连绵区处于加速形成过程中,辽宁中南部、山东半岛、福建海峡西岸显现大城市连绵区空间形态的雏形①。

①邹德慈,等.我国大城市连绵区的规划与建设问题研究.中国工程院“大城市连绵区”项目综合报告,2008.

780

 地 理 研 究30卷

5.10 麦肯锡研究报告《为十亿城市大军做好准备》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 ckinsey Global Institute,MGI)2008年发布研究报告《为十亿城市大军做好准备》。麦肯锡中国城市化研究组通过建立城市层面的计量经济模型、严谨的宏观和微观经济研究,对中国城市化的未来挑战作出了预测。分析的结论是:集中式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将最有可能减轻中国城市系统的压力,提高城市总体效率。集中式的发展模式将比分散式发展模式多实现20%的人均GDP增长,并将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也降低一个百分点(集中式发展模式为16%,分散式发展模式为17%)。中国要向这个方向发展,需要在全国层面进行政策调整,内容包括从严执行城市限制征地政策、支持大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调整城市官员的激励机制。到2025年,这些政策将可能推动产生15个平均人口规模达到2500万的超级城市,或是11个平均覆盖人口超过6000万、相互之间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43]

5.11 中国发展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

2010年10月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该报告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正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向前推进,但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半城市化”特征突出、城市形态和布局不均衡、资源和环境约束严峻等方面的挑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王梦奎在《中国发展报告2010》序言中指出:城市化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中国的城市化无论就人口规模还是复杂性和艰难程度来说,在全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报告主笔杨伟民表示目前城市化进程主要面临三个难题:(1)城市化带有半城市化的特征;(2)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

(3)城市化的形态和布局呈现一种低密度化,分散化的形象。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发展报告2010》提出,在中国未来20年将会引导2~4亿人进入城市,中国需要走“紧凑型、集约化、高密度的城市化道路”,以城市群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具体表现为:优化环渤海(包括京津冀、辽中南和胶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特大城市群,重点发展哈长、闽东南、江淮、中原、长江中游(包括长株潭、武汉和昌九地区)、关中、成渝和北部湾地区,构建“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44]。

6 中国城市群研究展望

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大量、广泛的人口流动,正在加剧中国城市化空间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1)快速发育的城市群、城镇密集区、大都市圈正在推动国家巨型城市(M eg a-city)和巨型城市区(M ega-city Regio n)的发展,使过去普遍重视的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转向重视城市体系的空间、职能结构研究,巨型城市区成为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新焦点;(2)由于城市密集区的蔓延加剧了城市化的社会负面影响,诸如城市空间布局混乱、中心区人口和建筑密度过大、交通堵塞、住房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相关城市化对策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3)由于不均衡的城市化空间增长正在导致中国区域差异拉大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城市化将是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差异巨大的国家,城市化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城市化空间格局尤其是城市群研究也就成为重要的内容。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和市场等得到了很大转变,城市化进程开始不断加快。由于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国外发达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的城市化理论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理论都难以直接引进并加以应用,

 5期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781

 

国内原有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发展理论也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背景远比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高潮时期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状态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一方面,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拉动越来越强;另一方面,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城乡迁移、跨区流动,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无与伦比;与此同时,全球化、信息化也在对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施加越来越重要的影响[38]。

19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发展迅猛。全球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格局进一步形成,世界产业结构发生重构与转移形成新的产业布局。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格局是与大城市发展相辅相成的,因此,全球化也正在重塑全球城市体系,使得加入全球化过程的一部分城市增长迅速,而远离全球化过程的城市普遍处于衰退之中[45]。中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FDI的流入国,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城市化浪潮相对应,中国地方经济力量的崛起、地方政府工作的加强、宏观社会结构的嬗变,使中国城市化出现许多不仅与过去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不同,也与国内过去城市化特征不同的新城市化现象和过程。

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化正在营造一种新空间秩序,如后福特主义城市作为产生文化和技术创新的源泉———创新性场所,创意产业结构的模块化、网络结构和地理聚集倾向[46]。诺克斯和迈克卡丝[47]认为,城市化不仅仅包括城市和乡镇居住、工作人口数量的增加,也是被一系列紧密联系的变化过程所推动的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科技、环境和社会等的变化。杨伟民通过长期研究和思考认为[48],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须明确并把握好四个关键问题:(1)以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并定居为核心推进城镇化;(2)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3)以优化现有建设空间结构为前提推进城镇化;(4)以改革体制、完善政策、健全规划为重点推进城镇化。可以说,这些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和城市群研究开拓了新视野。

中国城市群研究在未来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需要与时俱进的研究内容。近期的研究可以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全球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格局进—步形成,全球市场建立,世界产业结构发生重构与转移,形成新的产业布局,城市化空间也发生重大变化。与此同时,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正在营造一种新空间秩序,如创新性场所、创意产业结构的模块化、网络结构和地理聚集倾向等。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城市的培育与空间布局、多极多层次全球城市网络的中国巨型城市(Meg a-city)和巨型区域(Meg a-region)发展是主要研究内容。其次,转型经济及其增长对中国城市群空间布局影响的研究。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一方面为城市化注入活力,另一方面也对中国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而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将发生质的变化。在经济结构经历从工业生产转向服务业,尤其转移到现代化商业和金融服务业,去工业化(deindustrializatio n)对中国城市群空间布局的影响将成为重要研究内容,尤其后工业化对中国城市群的地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尤其重要。第三,不均衡城市化空间增长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国的地域经济空间,一方面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城市群)占据区域优势区位,功能不断集散,成为区域发展的引擎;另一方面,其“内生化、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和生态考验[1]。事实上,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又是建立在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和空间转型基础

782

 地 理 研 究30卷

之上的。这些社会与经济重大转型主要表现在: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要求生产型的空间结构向生产———消费型的空间结构转化;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要求均衡的、封闭的空间结构向高效的、开放的空间结构转化;由需求导向的分配福利制度向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转型,要求平均的、均一的社会结构向分层的、极化的社会空间结构转型;由国家经济向全球经济的转型,要求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转化;区域经济的投资主体向多样化转变,使空间结构重组的动力机制转变;在以经济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背景下,要求行政型的空间结构体系向有序的经济型空间结构体系转变,重新定位各个城市群的空间归属,促进空间结构的体系化。这些重大转型正是中国城市群发展、演化的宏观背景所在。中国未来城市群空间是一个不均衡的经济空间。国家的公共政策可以与城市化空间形成互动作用,因此,相关的公共政策如劳动力流动政策、户籍政策、就业政策、公共住房政策、社会保障政策、行政区划调整政策、城市土地使用政策、投资融资政策等满足中国城市群发育和繁荣的政策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7 结论

简而言之,中国的“城市群”概念实际上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概念,其实就是西方学者、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领域的“城市体系”概念。一般系统理论是城市体系研究的基础理论。在国内,关于城市体系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从区域经济学视角进行城市群研究主要还集中在案例和应用基础研究阶段,相关的理论学术贡献不多。从研究的时间看,大约开始于1983年的城市领域改革时期。城市地理学家首先介入了城市群的基础研究,为建设部和全国城市体系空间布局服务。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沿海城市群成为国家外向性经济、出口贸易和“世界工厂”的主要地区,经济学家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始关注,并主张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已经在中国城市化研究过程中发挥了中坚的作用。在当下和将来,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加强和加快城市群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显得十分重要,而且责无旁贷。此外,中国城市群形成机制较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要复杂的多,中国城市群研究也需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致谢:本文为2010年11月1~3日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的第23分会场“城市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而写,特此致谢。同时感谢论文审阅人关于城市群、城市体系和城市集聚体等基本概念的论述,顺致谢意。

参考文献:

[1] 曾菊新.《武汉都市圈———空间发展机理与调控战略》序言.见:刘承良.武汉都市圈———空间发展机理与调控战

略.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How ard Ebenezer.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Geddes P.Cities in Evolu 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T own-planning M ovement and the Study of Cities.London:

W illiams and Norgate,1915.

[4] W alter Ch ristaller.城市的系统.严重敏,等译.见:城市与区域研究:严重敏论文选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西欧

北美地理研究所,1999,67~74.

[5] 宋家泰.城市-区域与城市区域调查研究———城市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调查研究.地理学报,1980,35(4):277~

 

 5期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783

287.

[6]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7] 崔功豪,杜国庆.关于城市带.见:中国城镇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8] 森川洋.都市及其地域结构.东京:大明堂出版社,1997.

[9] 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0] 顾朝林,俞滨洋,等.都市圈规划———理论·方法·实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9~12.

[11] Gottman n J ean.M egalopolis:o r the u rb aniz ation of the n orth eastern s eaboard.Economic Geography,1957,(3),

189~200.

[12] F riedman J M iller.The u rban field.Jou rnal of the Am 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5,(31):312~320.

[13] 谢守红,宁越敏.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城市问题.2005,(1):11~15.

[14] M cGee T G.Th 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 in Aisa:Expanding a hy poth esis.In:N Ginburg,B Kop pel T G,

M cGee.The extended m 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isa.Hunolulu:University of Haw aii Pres s,1991.

[15] 薛凤旋,蔡建明.中国三大都会经济区的演变及其发展战略,地理研究,2003,22(5):532~533.

[16] Hall P,Pain K.The Polycentric M etropol is:Learning from M ega-city Regions in Europe.London:Earthscan,2006.

[17] Lang R E,Dhavale D.Beyond m egalopolis:E xploring Am erica's new“M egapolitan”geograph y,M etropolitan In-

s titu te Censu s Rep ort,2005,5~6.

[18] 彼得拉·托多罗维奇,罗伯特·亚罗.面向基础设施的美国2050远景规划,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2(3):18

~38.

[19] 胡序威.城市发展的区域研究.区域与城市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06~116.

[20]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19~226.

[21] 顾朝林.城市经济区理论与应用.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2] 周一星.关于明确我国城镇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建议.城市规划,1986,(3):10~15.

[23] 周一星,胡大鹏.市带县体制对辖县经济影响的问卷调查分析.经济地理,1992,12(1):8~14.

[24] 孙胤社.都市区的形成机制极其界定———以北京为例.地理学报,1992,47(6):552~560.

[25] 王兴中,等.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6] 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7] 严重敏.区域开发中城镇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见:城市与区域研究:严重敏论文选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西欧北

美地理研究所,1999,211~218.

[28] 杨吾扬,杨齐.论城市的地域结构.地理研究,1986,5(1):1~10.

[29] 张京祥.城市群体空间组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0] 吴良镛,营造21世纪“人间新天堂”———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空间发展研究的启示.港口经济,2002,(6):6.

[31] 周干峙.高密集连绵网络状大都市地区的新形态———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结构,城市发展研究,2003.10(2):

10~11.

[32] 李浩.生态学视角的城镇密集地区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3] 姚士谋,等.中国的城市群.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

[34] 姚士谋,朱英明,等.中国城市群(第二版).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35] 姚士谋,等.中国的城市群.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36] 顾朝林,张勤,蔡建明,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

[37] 周牧之.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38] 顾朝林.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方法·实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39~199.

[39] 于涛方,吴志强.Global Region s结构与重构研究———以长三角为例.城市规划学刊.2006(2):4~11.

[40] 李红卫.Global Region in China:以中国珠江三角洲为例的区域空间发展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

告,2005.

[41] 牛凤瑞,等.三大都市密集区:中国现代化的引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w w https://www.sodocs.net/doc/6d713959.html,/ne-

w stop/t200603175041811008.htm l,2006.

[43]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为十亿城市大军做好准备.h ttp://w w https://www.sodocs.net/doc/6d713959.html,/DRCNet.C om mon.Web/DocView-

Su mmary.as px?docId=1998339&leafId=16120,2008.

784

 地 理 研 究30卷

[44]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5] 联合国人居中心,城市化的世界.沈建国,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6] M arcotullio,Peter John.Globalisation,U rb an Form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A s ia-Pacific Cities.Urban

S tu dies,2003,40,219~247.

[47] Paul L Kn ox,Linda M ccarthy.城市化.顾朝林,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8] 杨伟民.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四个关键问题.城市与区域规化研究,2008,1(2),17~25.

Study on urban agglomeration:Progress and prospects

GU Chao-lin

(Scho ol of A rchitecture,T singhua U niver sity,Beijing100084,China)

A bstract:U rban agg lomeration is a co mplex with the central city as the core surro unded by tw o o r m ore citie s.It is the objective reflection of the economic g row th and social dev elo p-m ent as w ell as industrial layout in a reg ion.It has also becom e a main form of urbaniza-tion in develo ped countries.In fact,the"urban ag glo meration"concept in China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noun,no equiv alence in foreig n countries.In Western literature,the" urban agg lomeratio n"means"urban cluster",that is,a big city and its surro unding satel-lite tow ns in rem ote sensing im age fo rmed the connected ir reg ularitie s each o ther,and the spatial range includes"urbanizatio n area(UA)"and"m etro politan area(M A)".Some-times,some o f metropo lises connected each othe r are also called as urban agg lomeratio n. United Natio ns g ave a definition of urban agg lomeration as follo w s:"Comprises a city o r to w n proper and also the suburban fringe o r thickly settled te rrito ry lying outside,but ad-jacent to,its boundaries.A single large urban agg lomeratio n m ay com prise sev eral cities or tow ns and their suburban fring es."Therefore,urban agg lomeratio n in the Western concept includes the cities,to w ns and urban-region outly ing areas."Urban ag glom era-tion"in China refers to geog raphical concepts of a g ro up of m ajo r cities w hich are simila r and interactions am ong adm inistrative,transportatio n,economic,and social fields.In the 21st century,thanks to China's entry into the World T rade O rg anization,a national coast-al urban ag glom eration has become the m ain region for the natio nal trade eco nom y,ex po rt and the"w orld m anufacturing bases".Urban ag glom eration as an im po rtant urban spatial pattern w as a unique choice to prom ote the process o f urbanizatio n in China.This article review ed som e prog ress in studies o f urban agg lome ration,such as the concept o f urban ag glo meratio n,overseas research o f urban agg lomeration,early researches o f Chinese ur-ban agg lome ration and studies o n Chinese urban ag glo meration as a national strategy.This paper has prospects for the studies of Chinese urban agg lomeration in the future.It arg ued that there is m ore com plex m echanism fo r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urban ag glo meratio n than tho se in Weste rn developed countries,so that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need innovatio ns.

Key words:urban agg lomeratio n;urban g eo graphy;prog ress and prospects

[2020年](城市规划)构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先行管控殿后精编

(城市规划)构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先行管控 殿后

构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先行,管控殿后 构建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规划先行,管控殿后 长三角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提法由来以久,并且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认可。但关于这一规划的正式官方文本近日才出台。根据长三角区域总体功能定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提出了“一核六带”的区域总体布局框架。虽然规划已经跃然纸上,但要从规划变成如同伦敦、纽约等世界级城市群,上海及长三角诸城市无疑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事实上,长三角地区也不是等到规划出台才开始行动,构建城市群的行动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如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港口一体化等进程都已经如火如荼,“三小时都市圈”“长三角港口一体两翼”等提法也成为长三角构建城市群的切实行动的佐证。然而,这样的一些动作要么是来自各城市自主延伸的行为,要么是城市间两两协商的产物,基于全区域、大思路的规划迟迟没有出台,从而导致各种行动之间的无序、重复甚至冲突。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长三角机场建设重复严重,而港口建设尽管有“一体两翼”的定位,但由于没有配套的方案与区域协调机制,一体化成效并不理想。因此呼唤基于国家战略层面、从长三角区域全局出发的城市群规划就显得非常急迫。 国家管控认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单位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大城市圈。城市圈作为国家管控在空间上的载体和精华,在一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美国的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日本的大东京区、阪神区、名古屋区;英国的伦敦城市群;韩国的首尔区;德国的鲁尔区等等都成为一国经济的增长极。美国三大城市群的GDP占全美国的67%,日本三大城市群的GDP占全日本的70%。而中国三大城市群的GDP占全国的份额只有38%。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必须向城市群和城市经济带延伸,使之成为国家新一轮财富聚集的战略平台。《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的催化下产生。 这份规划纲一方面给长三角区域的城市群发展制定了总体战略,更重要的是,其中的“一核六带”的关键性提法因为明确了上海在整个城市群中的核心作用,因而具有纲领性意义。这为长三角城市群从规划到实际操作奠定了基石。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国土地区所课题组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城市群的出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的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这是党和国家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与界定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演进,在一个区域内,资本、信息、资源、技术等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网络,城市便是支撑这个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并开始主导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 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学者们莫衷一是,但认识在渐趋一致,即城市群是有很多城市组成的,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本文所谓的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二)与都市圈、城市连绵区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和城市群相关的概念有很多,比如都市圈、城市连绵区、城市带、组团式城市等等。由于这些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有时将其混用。但其实,城市群与都市圈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城市带与城市连绵区也各有定义。 有关城市连绵区的研究相对深入、全面,它是城市群的一种特殊形态,指以若干个数十万以至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核心,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干线大小城镇连续分布的巨型城市一体化地区。 城市带是指在一条交通干线上分布了大大小小很多个城市。和城市群概念不同的是,城市带所强调的是城市分布的形态,但城市之间不一定存在密切联系,而城市群强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影响。 组团型城市和城市群极为类似,在经济联系、功能互补、交通发达方面都可谓典型的城市群,本质区别是,前者是一个呈分散状布局的城市,是现代大都市为避免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通过建立新区形成的多中心格局,也有将周围的城市扩展进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组团型城市。而城市群则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集合体,无论如何发展也不会成为一个城市。 都市圈一词出现和使用的频率极高。此概念起源于日本,日本在太平洋沿岸分布了京滨、阪神、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共同构成东海道城市群。因此,可以认为,每个城市群都有一个或多个都市圈。都市圈属于同一城市场的作用范围,一般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大都市辐射的半径为边界并以该城市命名。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极化效应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又一个都市圈或城市圈。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就可以认为形成了城市群。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的嬗变过程。

城市社会学部分章节课后问题答案

前八章名词解释题、简答题 ·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群体发展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城市社会学:侧重于研究城市社会的社会学 ·社会控制:利用社会或文化工具,对个人或集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其依附于社会传统的行为模式,以促进社会或群体的协调和发展。 ·社会变迁: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发生的任何社会制度或人们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 ·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能创造和扩展经济机会,社会所有成员均等获得这些机会,参与并受惠于经济增长模式 ·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的发展评价方法,是用来对各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进行比较排序的统计指标 ·社会学特点:1整体性2综合性3科学性 ·马洛斯需求层级理论五层级及关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友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由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发展。 ·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方式:形式化和非形式化,积极和消极。权威系统,法律,条例,规程,奖状奖金奖章,死刑坐牢流放,习惯风俗,道德法律,艺术,社会制度,军队,法庭,监狱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2构成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3城市社会结构4城市社会组织5城市生活方式6城市社会心理及其发展变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7城市社会问题 ·社会结构:(齐美尔)社会关系形式。(韦伯)各种文化要素形成的不同形态。(马克思)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结构。 ·社会角色差距:由于个人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实际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理想角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 ·邻里:地缘相邻并构成互动关系的基本社会群体,有着显著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由此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群体。·社会组织:城市中人们为了合理有效的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能共同活动的群体 ·城市社区: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活动的社区。 ·城市群:特定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家庭的功能: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一生中所处时间最长的基本群体,可以满足个人多方面的需求,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网络的主要类型:1亲缘社会网络2地缘社会网络3业缘社会网络4泛缘社会网络 ·邻里的社会功能:1相互支持的功能2社会化3社会控制4交流 ·社区的构成要素:1地域2人口3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4地缘感 ·社会问题:社会的正常运转出现了问题,即社会中发生了被多数人认为是不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这些事件或情况影响了多数人的生活,而且必须通过社会群体的力量才能改进 ·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人口从农业人口转变为工业人口,从乡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工业人口需要集聚,使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半城市化: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只实现由乡到城的地域转移和由农到非农的职业转换,但还没实现身份变换,并没有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城市化。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按照自然演化规律,在城市化早期发展阶段,首先出现收入不均问题。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优越,会进一步导致这样的趋势加剧,最终导致空间不均衡。 ·巨型城市区域: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由物质形态上相互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10-50的城镇聚集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城市中心周围,通过新的功能性劳动分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功能性城市区域,再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的“流动空间”联结起来。 ·就业:劳动者处在有职业状态,即劳动者能够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某种社会活动 ·非正规部门:一种组织形式,即一批“有工作的穷人”,他们的经济活动没有得到政府承认、保护和管理。主要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包括微型企业、家庭型的生产服务单位,以及独立个体劳动者等。·贫困的循环:现时的贫困将带来健康恶化、失业、不良居住环境等恶劣状况,导致贫困者未来处境的进一步恶化。贫困会孕育贫困,不但会在社会个体身上发生积累循环,而且会通过家庭、文化、制度和空间等更为广泛的途径实现自我延续,从而形成贫困的循环。

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

国外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进展 熊剑平刘承良袁俊 2012-10-19 21:02:18 来源:《世界地理研究》(沪)2006年1期 作者简介:熊剑平/刘承良,湖北大学商学院旅游系,武汉430062/熊剑平/刘承良,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武汉430062/袁俊,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武汉430062 熊剑平(1964—),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企业管理、区域旅游规划研究。 内容提要: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复杂性空间规律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现代意义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发展研究始于50年代,城市群体化现象大规模出现,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二战前的启蒙发展、二战后—60年代的初步发展、70—80年代的丰富深化、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50多年来城市群空间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呈现多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上文章着重对国外大都市区、都市带等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组织与结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焦点。 关键词: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组织与结构研究进展 地理学领域的复杂性正被认识[1],其中区域经济联系及其空间结构的复杂

性规律研究成为区域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范畴。区域经济联系表现为经济实体区域间相互作用和关系,李春芬(1995)提到这种区域联系将是区域地理学研究的近期前沿[2],而关系经济地理学派(国际主流观点之一)则认为这些经济实体及其相关作用关系所引起的经济地理发展和变化过程应成为研究的中心[3]。 随着城市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显赫地位和作用的凸现,城市体系经济联系更为活跃,呈现出网络化联系特征,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结构、速度、规模向前发展,相关的空间经济联系与地域组织优化研究成为研究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部分之一。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发展研究始于50年代,城市群体化现象大规模出现,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期。经过二战前的启蒙发展、二战后至60年代的初步发展、70到80年代的丰富深化、9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50多年来城市群空间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呈现多视角、多层次、多尺度,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上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在50年代后大规模出现交叉与重叠,主要集中于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结构、空间组织两个方面。 1 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的启蒙阶段(1945年前) 早期城市体系联系研究主要涉及单个城市—区域间的经济联系,集中于空间组织思想、中心地理论、城市—腹地经济联系方面,为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研究奠定基础。城市与区域联系的功能组织思想主要有“田园城市”(E. Norward, 1898)、“集合城市”与“世界城市(world city)”(P. Geddes, 1915)、

近期国内外城市群研究进展综述

第45卷 第3期 2018年3月 天 津 科 技 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 V ol.45 No.3Mar. 201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5ZDA053)。 收稿日期:2018-02-02 科技评论 近期国内外城市群研究进展综述 王 晋1,朱英明1,张惠娜2 (1.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南京210094;2. 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北京100044) 摘 要:对近期城市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将城市群的研究按照几何学、社会物理学、集聚关系、外部经济、地租和土地利用以及管理创新6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了城市群研究从宏观、定性阶段进入了中观、定量阶段的进展和不足,指出了城市群研究的未来热点。 关键词:城市群 进展 综述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945(2018)03-0029-06 Review on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Urban Agglomeration WANG Jin 1,ZHU Yingming 1,ZHANG Huina 2 (1.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94,Jiangsu Province ,China ; 2.Beij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Beijing 100044,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urban agglomeration .It divides the researches into six aspects ,including geometry ,social physics ,gathering relation ,external economy ,land rent and use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Both research progresses and shortcomings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macroscopic view and qualitative stage to the intermediate perspective and quantitative stage were summed up .The future focu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re-search was also presented. Key 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review 0 引 言 作为跨行政边界的人类聚居形式,城市群已成为 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单元,并成为区域空间未来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城市群概念缘于国外,19世纪末霍华德[1]提出城乡功能互补、群体组合的“town c uster ”概念 。1915年Geddes [2]提出了“conurbation ”概念,即一个“越来越充分地成长为一个巨大的团块”。1957年,Gottemen [3]在其论文《美国东北海岸地区的城市化》中提出了“megalopolis ”这一概念,“megalopolis ”具有“核心区域构成要素的高密集型和整体区域的星云状结构”。国内方面,姚士谋[4]提出城市群是在特定地域内,一定数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以一到两个大城市为核心城市,借助交通网络的通达性,发展着纯属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顾朝林[5]将 城市群定义为,若干核心城市在各自基础设施和个性化的经济结构方面,发挥特有的经济社会功能,而形成一个社会、经济、技术一体化的、具有亲和力的有机网络。 1 城市群研究的6个维度 国内外学者在城市群的概念定义、内部构成、动力机制、制度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方面。近年来,随着城市群研究的日益深入,国内外学界开始从不同视角对城市群的发育程度、紧凑程度、稳定程度、资源承载程度等方面进行定量研究。本文对近期国内外城市群研究进行了梳理分析,并从几何学、社会物理学、集聚关系、外部经济、地租和土地利用以及管理创新6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城市社会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_2010级社工专业必修课_ 理论学时:__34_ 实践学时:___2__ 一、课程说明 1、开课的意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开课的意义 运用城市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和分析城市发展,不仅是把握城市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是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认识和理解的一条必经途径。因此,学习城市社会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关注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2)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的开课对象是社工专业学生,属于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将了解如何运用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去分析社城市发展,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实事求是地把握和体察当代中国的国情,运用城市社会学知识,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3)目的与任务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会城市理论、城市地域结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结构、城市化、城市文化、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去。 2、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城市社会学是社会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城市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经典理论;了解城市起源与发展、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管理等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认识城市化、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与城市社会问题的关系,如何应用城市社会理论与方法解决城市社会发展问题。 3、课程简表: 二、大纲本文 (一)课程内容与重点难点 第一章绪论 1、学习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使他们产生对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初步认识。 2、课程内容 第一节、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课题

论核心城市在城市群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

论核心城市在城市群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 摘要: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中央已经明确要使环渤海区域成为带动中国经济新一轮 发展的第三增长极。而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作为环渤海核心的滨海新区的建设与发展至关 重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核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 内外成熟城市群中核心城市的发展历程,旨在为滨海新区的良好发展与带动整个环渤海区 域共同发展方面提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核心城市 一、核心城市功能的理论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群已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的 基本地域单元,而核心城市作为城市群的中心,在城市群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国内外对核心城市的大量研究表明,核心城市对于城市群经济的发展主要具备三个作用,即聚集作用、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 (一)核心城市具有聚集和辐射作用 对于核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作用,许多经济学家都发表了他们各自的观点,大体可以归纳 出以下几种: 都市圈经济理论(戈特曼,1957)认为都市圈是一个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其中有一 个中心城市发挥着主导作用,城市圈的核心是中心城市及其所属的大都市区,目前世界主 要的城市圈都是以中心城市大都市区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心城市依靠发 达的交通通讯网络与周边城市和地区密切联系在一起,并聚集人才流、资本流和信息流。 在开放竞争的条件下,中心城市广泛地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 环节。 多中心聚集理论(C.D.哈里斯和E.L.乌尔曼,1945)认为核心城市可以扩充城市群的中间地带,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并非只形成一个商业中心区,而会出现多个商业中心。其中一个 主要商业区为城市的核心,其余为次核心。这些中心不断地发挥成长以及带动的作用,直 到城市的中间地带完全被扩充为止。而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新的极核 中心又会产生。城市地域里集聚与扩散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通常是复数核心结构。 点轴扩散理论(萨伦巴和马利士,20世纪初)认为经济的空间移动和扩散是通过点对区域 的作用和轴对经济的扩展来完成的。随着交通干线的建立,人流和物流易于聚集,生产和 运输成本降低,形成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使交通干线连接点形成增长点,即核心 城市。使交通沿线成为增长轴,即城市群(带)。核心城市对于整个区域的带动作用表现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即增长极,通过“点”的发展逐步推移和扩散到下一 级的“点”直至整个发展轴。 级次扩散理论认为(J.R.弗里德曼,1966)核心区域的扩散效应成为地域结构变化的主导力量,扩散促进次一级的极化,形成次一级的核心区域,构成职能等级体系和与此相适应的 不同等级的地域经济结构。核心区域是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区域社会的子系统,它对其外 围区域行使各种各样的职能,产生紧密地联系,中心城市通过职能扩散可以对外围地区具 有组织带动作用。

区域规划作业

中国城市群“蓝图”简析 城市群体系建设背景 在中国,要使城市有较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其城区人口规模应在200万以上(才能以合理的税费,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否则服务不足或腐败;这也正是人们都涌向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的根源),最好是300万以上(才能支撑较发达的公共交通业,比如地铁和航空等)。但城区人口超过1600万人口时,会有较严重的城市病;城市群的人口超过5000万时(200公里范围内),也会有较严重的城市群病,尤其是环境问题(城市废弃物难以就近消纳)和交通问题等。 中国有13亿人口,至少将会有10亿城镇人口,只有均衡布局更多的大都市区(中心城市200-1600万人口,200公里范围内1000-5000万人口),建设更多(50个左右)的大都市区(可增设新省或直辖市),才能使中国的人口相对均衡分布,使城镇废弃物就近消纳(200公里内),并从根本上解决城镇化与城市病的矛盾。 “城”辐射带动“镇”的合理半径以不大于200公里为宜(方便乡镇(或城区)人员到城区(或乡镇)办事能当天来回);所以,现有特大城市(特别是省会)200公里之外,如果有较大的区域(3万平方公里以上)和较多人口(1000万以上/容易培育20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均应培育新的中心城市(比如增设为新省的省会、建设交通干线枢纽(尤其是是高铁)、建设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等),以实现全国城镇的均衡合理分布,从根本上防止全国的人口只集聚在现有的省会或直辖市(使城市病和城市群越来越严重)。其中,以徐州、宜昌、赣州、桂林和宜宾等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均是培育新的大都市区的理想区域。 另外,要使“中心镇(县城)”能有效带动全县乡村,“中心镇(县城)”到县域边界以20—30公里(公交的合理距离)为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城市群在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对区域联动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明显所谓城市群就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不仅是实施党和国家分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挥增长极综合优势对全国经济带动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因此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对推进我国城市群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等十大城市群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撑点以城市群为轴心的城镇化发展路线已明晰,城市群目标定位基本明确。城市群建设从三个层次推进:一是已基本建成的11个城市群,二是正在建设的14个城市群,三是7个潜在城市群。预计到2030年,32个城市群将建设成熟。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确认了次级城市或二三线城市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方向。大城市资源环保承接能力有限,县域城市建设条件差距仍较大。目前,二三线城市是打造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 中国十大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都高度集中于某一地理要素(交通干线或河流);二是十大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的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其次,空间结构具有轴线特征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特征与交通因素密切相关,明显表现出按照一定的交通轴线发生联系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各个城市基本分布在铁路干线的各个节点之上,从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和扩散效应上分析,都是以各个城市群核心城市为中心,形成向四个不同方向扩散延伸的态势总体上分析,中国十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主要以高速公路及铁路干线为扩散轴向外扩散延伸. 通过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比较研究,可以得出:第一,中国的城市群在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以后,已经在东部地区出现了绵延的态势,城市群和城市群之间在沿海地区基本上连成了一条带状,同时沿长江流域向中西部延伸呈现出陆大道院士研究发现的倒T型结构第二,中国十大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都高度集中于某一地理要素(交通干线或河流),核心城市主要以高速公路及铁路干线为扩散轴向外扩散延伸同时,各个城市群中的城市自组织演化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优化趋势第三,中国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是中西部地区在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仅有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两个大型的城市群,这对于拉动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中西部地区继续培育新的城市群,加快城市化进程第四,随着城市群战略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群可扩张土地的减少,使得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挤压效应在空间上,反映为十大城市群中的九大城市群由于发展空间的制约,都出现了东南西北走向发展的态势仅有辽中南城市群一个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是西南东北走向发展的。 1.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沿海中心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层次,延伸面向腹地的产业和服务链,加快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内陆中心城市要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健全以先进制造业、战略

川南城市群的现状及前景

目录 川南城市群的现状及前景 (2) 1.川南城市群的地理背景 (2) 2.川南城市群在四川的地位 (5) 3.川南城市群的发展现状 (6) 3.1区位优势突出 (6) 3.2交通条件较好 (7) 3.3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8) 3.4城镇化水平较高 (9) 3.5产业布局合理 (9) 3.6金融环境宽松 (10) 3.7城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10) 4.川南城市群发展前景 (10) 4.1将进行积极主动的经济合作,开创广阔市场 (11) 4.1.1将建立便捷的快速通道 (11) 4.1.2川南各市将错位发展 (11) 4.2努力建设组合城市,促进各市共同发展 (12) 4.3构建大型城市,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 (13) 4.4编制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方案,绿色发展经济 (14)

川南城市群的现状及前景 1.川南城市群的地理背景 川南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省南部的自贡、宜宾、泸州、内江四市。 地理背景对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影响深远。以下主要从城市的自然地理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资源,以及人文地理包括历史、文化、政治等分析川南城市群的地理背景。 自贡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长江上游的釜溪河畔。与内江、宜宾、泸州、乐山等地相邻。自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分为低山、丘陵、平坝、沟谷。气候属东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7.5℃至18.0℃,日照1150至1200小时,降水1000至1100毫米。江河分属沱江、岷江水系,境内大小河流460余条。自贡境内地形多丘陵,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自贡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时间较短,四季分明,阴云天气较为常见。自贡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卤水、岩盐及石灰石。自贡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众多,尤以盐业遗址、恐龙化石和彩灯文化著称于世。

城市社会学复习

第一章 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城市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城市化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流派:人类生态学派、社区学派。 3、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一是城市社会学方法论;二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三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章 1、定义城市的不同学派有:防御说、私有制说、集市说、地利学说。 2、中世纪东西方城市发展有哪些不同点?答:a、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B、从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主要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的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C、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的城市内部主要矛盾是封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西欧的城市内部矛盾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D、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特点不同。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是通过垄断价格、商品交换不等价实现对农村的剥削;中国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农村,而且在政治上控制农村。 第三章 1、试模仿沃思论述的“城市人格”及其成因方法,分析“乡村人格”及其成因。答:第一个因素:人口规模。农村人口减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机会减少。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原先的竞争、理性的关系被初级程度降低,社会互动呈现实名制的特点。第二个因素:人口密度。一方面,密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压力变小,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变得友善;另一方面,密度减少导致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第三个要素:人口同质性。同质性构成了阶段和种族的界限。同质性越高,社会分化减弱。公共生活实名性和个人性程度提高。 2、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 答:新城市主义是建筑与规划之间中主张复兴传统社区空间格局的运动。 城市环境的设计要满足一下要求:a、尺度要小,所有场所都可步行抵达;b、要有适当尺度的公共场所,以便人们有机会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公共性活动或表达和维护他们的社群利益;c、社区的格局是混合型的,以便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学习、交往、接受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需要;d、居民与工作机会应该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愿意工作的居民可得到的工作岗位在比例上是平衡的;e、创造有利于人们直接交往的人文环境;f、要有鲜明的街区建筑。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指向促进日常际遇、人际交往、社群互动的目标,指向有助于培育和发挥社会沟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 第四章 1、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配置,是城市功能地域结构的表现。 2、城市区位优势指:a、交通的便利性b、经济腹地c、沿海通商条件d、原料产地 3、工业布局理论奠基人是韦伯 4、库利在货运中转理论中发现,城市可以成为服务周围地区的中心集散点。 5、传统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城市域模型。 6、都市带指有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密集地域结构系统,它是城市发展经历了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和聚集与扩散并行的两阶段之后形成的一种布局,是伴随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化的新阶段在地域形态上的反映。 7、城市地域运动的两个特性:结节性和均质性,从而呈现两种地域运动: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 8、简述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的异同。 答:它们是传统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同心圆理论: 是伯吉斯通过对美国芝加哥的研究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型离心。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区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这些环带是: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中y,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是民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集中点,是城市的中枢;过渡带,围绕城市商业区形成城市的过渡带;工人住宅区,居住环境优于第二层中产阶级住宅带,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具有一流的旅馆和公寓,并且出现地方性的商业中心;通勤带,沿高速交通线路建设的高级住宅区。 扇形理论: 是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与1939年提出的是以房租指标研究城市地域运动,交通干线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路线扩展,是城市呈扇形向外发展。 该模型是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交通线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同心圆模式的变种。 多核心模式: 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多核心模式与同心圆模式和扇形模式相比,多核心模式不仅强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离心作用,城市的生长是围绕多个核心进行的;多核心模型强调郊区的存在;强调生态环境对城市地域分化的重要影响,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分化的影响,最开始是分割继而导致离心化。 9、简述地域分化的结果。

解读城市群发展的国际动态

文献引用:吴缚龙、王红扬(2006)“解读城市群发展的国际动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规划50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22-129页. 解读城市群发展的国际动态 吴缚龙*、王红扬** *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讲座教授、中国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wuf@https://www.sodocs.net/doc/6d713959.html,;网页:https://www.sodocs.net/doc/6d713959.html,/cplan/ucrc/ **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教授 hongyang@https://www.sodocs.net/doc/6d713959.html, 近年来城市群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许多城市的产业向高新科技与文化产业发展,并以大型项目为支撑,实施城市振兴计划,强调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使文化与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形成良性互动,乃至创造城市品牌,城市之间形成一个深度分工的城市网络群体。本文将对有关的动态予以解读。 ㈠城市群的形成与竞争优势 城市群一般指的是许多城市密集分布,形成一个群体。在城市密集分布地区,由单个或多个城市组成城市体系或城市连绵区。城市群多在经济发达地区形成。最近国际的城市体系发展动向是以大都市为中心,形成多中心的城市区域(polycentric urban region),城市在区域中形成网络,成为网络性城市体系。这种城市网络与传统的城市体系不同,不是等级体系,而是形成城市之间的网络,通过高速交通干线促进生产要素的流通。这种网络城市的优势在于,城市之间有着深度分工。多中心都市区域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即各城市相辅相成,互有分工与协作,形成城市体系的整体优势。这种协同效应就是群体大于部分之和,把各个城市的能力放大。 典型的大都市城市群包括伦敦和东南英格兰的城市群、大巴黎的大都市群。典型的多中心城市区域如荷兰的兰德斯塔(Randstad)(Meijers, 2005),是由一组城市构成的多中心都市区域。约七百万人口居住在该都市区域,城镇围绕称为绿心的绿地呈马蹄状分布(见图1)。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绪论 200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先后承接了湖南省湘潭市、浏阳市、株洲市、衡阳市、永州市、醴陵市、湘乡市和湘西里耶镇等城市的总体规划编制任务,特别是2001年上半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接受湖南省人民政府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长株潭办”)的委托,承担了湘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国际咨询的技术咨询工作,该工作从三市一体化的研究高度出发,提出了整体的框架研究报告,保证了湘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国际咨询工作沿正确的技术路线圆满完成。中规院项目组在2001年8月份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工作会议上向湖南省党政各级领导详细汇报了框架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些工作基础上,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在会上明确提出委托中规院进行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的任务。后经长株潭办与中规院多次磋商,确定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为项目正式名称。2002年5月双方正式签定合同,中规院将其列为院管重点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展开。 2002年6月—7月,中规院项目组正式进驻现场,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现场调查工作,并在调查结束时,向长株潭办作了调研情况的初步汇报交流。 2002年9月6日,中规院项目组向院总工联席会议作了关于现状问题的初步汇报,听取总工意见。项目负责人严奉天等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李晓江、杨保军等院领导发表了意见,蒋大卫、官大雨等院总工提出了下一步的技术工作要求。 2002年底,中规院项目组赴长沙向省直各部门作了城市群区域规划整体框架构思的汇报。 2003年2月,项目组在中规院一年一度的院技术交流会上作了交流。

2003年3月,项目组向院总工室作了技术汇报并发了会议纪要。 2003年3月,项目组进行了补充调研。 2003年4月,项目组先后向湖南省部分老专家、湖南省建设厅作了沟通交流,并向湖南省长办公会作了技术汇报。 2003年8月,中规院李晓江副院长和严奉天高级规划师在第四次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会议上作了汇报。 2003年12月,中规院项目组许顺才、刘贵利、杨明松等赴长沙向省直部门、三市有关部门进行了纲要前的阶段性成果汇报。 2004年5月和6月,中规院项目组多次赴长沙,就区域规划纲要阶段性成果与各有关部门和专家讨论并修改,形成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004年8月7日—8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长沙市组织了省内、外16位专家,对《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纲要成果进行了评审,专家组对该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分析深入,规划的主要内容,符合该地区的实际和发展要求。规划成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并在区域规划的编制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评审会主任赵士修认为这是国内第一个内陆城市群区域规划,规格高,难度大,富有新意。为进一步完善规划成果,专家组提出了若干主要意见和建议。专家们同时强调,湖南省是中部地区最早启动区域规划的省份,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先机,为这一规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004年8月底,中规院项目组又赴长沙市,与省直各专业部门和三市政府就专家意见逐条进行了落实,并作了补充调研。

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Regional Economy 区域经济 226 2012年7月 https://www.sodocs.net/doc/6d713959.html, 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勾国华 摘 要:中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是河南省经济腾飞、中部崛起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该城市群具有明显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但是也存在整体实力不强,产业层次低、结构趋同,集群效应不明显以及市场对外开发程度低等问题。因此,中原城市群应该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整体实力,并努力积极争取外部经济体的支持,最终实现城市群的快速协调发展。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协调发展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a)-226-03中原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过去几年迅猛发展,已经初具雏形,总体形态良好,对全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深入分析当前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对于促进全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中原城市群概况 中原城市群是指以省会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密集区。全区由9个省辖市组成,土地面积为5. 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5.3%,2010年末总人口为4229. 7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41.1%。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81. 56亿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9.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470.3元,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544.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31.19亿元。在中国15个城市群中综合实力名列第7位,位列中国中西部第一位。 中原城市群地处我国中部,区位优势明显,域内交通发达,形成了以铁路、公路为骨干,以民航、水路运输为辅助的全方位开放式的立体型交通网络,先进的通讯网络系统使其传统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在矿产能源方面,该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经过多年发展,该区已经形成了机械、纺织、食品、化工、能源、煤炭、电力和原材料工业为主的优势传统产业和综合发展的多门类工业体系,并初步在生物制药、有色金属、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新兴科技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借助区位优势,该区的商贸物流业迅猛发展。在科教方面,全省有实力的高等院校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和全省有实力的科研机构河南省科学院、社会科学院、农业科学院等都集中在这里。作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为该区域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悠久的历史,使该地区形成了以名胜古迹为特色的旅游业。 2 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原城市群综合实力迅速增强,总体呈现出 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暴露出如下几个问题:2.1 中心城市不突出,整体竞争力偏弱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群的发展水平,城市群的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中心城市的竞争。城市群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使各城市之间形成合力,增强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整体实力。据中科院对城市竞争力的一项研究报告分析,郑州在47个城市中排名第45位,首位度1.7,结构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等都排在最后一二位。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在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两个方面都是薄弱的,其首位作用不明显,对区域发展的牵引带动作用相对较弱。对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实力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原城市群的综合实力均排在第8位,而且与长三角、京津冀以及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实力差距明显,属于综合实力较弱的城市群。2.2 产业层次低,增值空间小河南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其工业经济相对落后,主要停留在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工业结构多以传统工业部门为主,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该地区第一产业仍然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而畜牧业、林业与渔业等产值空间较大的产业所占比例较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粮食的生产逐步趋于饱和,由此更降低了第一产业的升值空间。从中原城市群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和产品结构上看,支柱产业依然是以纺织工业,食品工业等为主的轻工业;以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为代表的重工业发展还不充分,而在能够大幅增加产值的宇航工业、计算机工业、原子能工业、合成材料工业等领域的发展更弱。总体上,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的附加值低,对能源和原材料依赖较重;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仍然以传统的餐饮和流通业为主,而如通 [4] Rollins R,Delamere T.Measuring the Social Impact of Festival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3).[5] 王春雷.会展市场营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6] 王佩良.长沙国际文化名城建设与会展节事创新[J].湖南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 [7] 邵金萍,白永秀,吴振磊.实施“三四五”战略建设以西安为中 心的会展经济圈[J].理论导刊,2011(7). [8] 蔡清毅,郭肖华,陈小颖.厦门市会展业发展战略研究——基于 产业集群的观点[C].2011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9] 张旭亮,张海霞.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会展产业分析及战略思 考——以义乌为例[J].商业研究,2006(15). [10] 沈铁鸣.中小城市:会展经济中的“长尾市场”[J].经济导 刊,2008(01). [11] 秦琴.基于“长尾理论”的中小城市会展经济发展思考[J].江 苏商论,2010(05). [12] 刘民坤.会展社会影响评价尺度构建[J].旅游学刊,2010,25(9).[13] 高耀松,张钱江,张宏斌,戴桂麟.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推 进“长三角”会展经济联动发展研究[C].2008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14] 王道军.无锡新型战略性产业经验[J].上海国资,2010(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