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严复的译名思想与翻译会通_张景华

论严复的译名思想与翻译会通_张景华

论严复的译名思想与翻译会通_张景华
论严复的译名思想与翻译会通_张景华

第16卷第5期2013年9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16No.5

Sep.2013

■语言研究

论严复的译名思想与翻译会通

张景华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翻译会通是严复译名思想的核心,对于西学术语的翻译,严复所采取的会通法成功地借鉴了古代佛学翻译的格义法,其译名的会通法与其翻译标准所强调的“达旨”也形成了有机统一。在译介西方社会科学的初期,这种译名策略有效地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然而,严复的译名策略也因过度依附本土传统文化而暴露出诸多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严复;译名;翻译会通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35(2013)05-0135-04

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上著名的翻译家,他先后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己权界论》等著作,系统地将西方的哲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译介到中国。其翻译不仅严谨考究,而且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和文化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严复与同时代的林纾获得了“译才并世数严林”的美誉。关于严复的翻译理论,学术界对其“信、达、雅”翻译标准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对于其译名思想的研究却极为罕见。目前期刊网上仅有陆道夫[1]、刘莉琼[2]、杨红[3]等三篇论文涉及严复的译名思想研究,关于严复译名思想的研究仍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一是局限于个案研究,缺乏系统性;二是单纯的史实描述,缺乏现代译学的理论深度,史论结合不足;三是对严复译名思想的核心缺乏深刻的认识。故本文将严复的译名思想置于西学东渐的历史和文化语境,系统地研究其译名思想与翻译会通的关系。

一西学东渐与译名之难

翻译是西学东渐的重要媒介,早在明朝末年,徐光启为推动西学翻译和实现国家强盛,就上书万历皇帝,提出:“臣等愚心以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4]44到清朝末年,“翻译—会通—超胜”的理念已经成为中国知识界的普遍共识。以致于鸦片战争以后掀起了西学翻译的高潮,西学译名问题不但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也受到清政府的重视。傅兰雅的《论译书之法》(1867)最早倡导规范西学译名,将其作为“译西书第一要事”[4]67。梁启超的《论译书》(1896)和高凤谦的《翻译泰西有用书籍议》(1897)皆将规范西学译名作为整顿译学的核心。甲午之后清政府设译学馆以严复为总纂规范西学译名,编订中外名词对照表,并审定各种词典。处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风气中,严复在其翻译生涯中对于西学译名问题是极为重视的。凡是重要译著,均有“译例言”、“译凡例”和“案语”解释其确定译名的理由。以《天演论》为例,案语部分字数17704,译文部分文字数33814,那么来自原作之外的总字数近4万字,案语约占整个译著的35.7%。当然,严复在其论著中多处提到过译名的难处。

关于译名之难,三国时期支谦早在《法句经序》中提到:“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其语为天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4]6可见,当时从事佛学翻译的译者就已经意识到语言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困难,当然首先是译名方面的困难。如果说佛经翻译时期的译者只是笼统地描述译名的困难,那么晚清西学翻译时期的译者对译名之难的分析则更为具体。对于译名之难,梁启超做了更为具体的描述:“译书有二弊:一曰循华文而失西义,二曰循西文而梗华读。”[4]79对于晚清时期的译者来说,这是一对难以克服而又必须克服的矛盾,即译名如果一味顺从汉语的文化习惯,就会丧失西文原有的意义,而一味忠实于西文就会使汉语译文丧失可读性。对于西学翻译的定名之难,严复是这样论述的:

新理踵出,名目纷繁,索之中文,渺不可得,即有牵合,终嫌参差。译者遇此,独有自具衡量,即义定名。顾其事有

531

收稿日期:2013-04-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西学东渐与清末民初译名问题研究”(13YJC740136);2.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从文化自恋到文化自省—晚清(1840-1911)中国翻译界的心路历程”(13YJC740081);3.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西学译名问题研究”(12WLH18)

作者简介:张景华(1973-),男,湖南怀化人,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翻译学研究。

甚难者!即如此书上卷导言十余篇,乃因正论理深,先敷浅说;仆始翻巵言,……而悬谈、悬疏诸名,悬者糸也,乃会撮精旨之言,与此不合,必不可用。于是乃依其原目,质译导言,而分注吴之篇目于下,取便阅者。此以见定名之难![5]203

在晚清之际,中国的传统学术可以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人对西学的了解也是非常有限的。严复发现西学理论不断创新,其术语也承载着现代学术思想,翻译时既没有现成的译名可资借鉴,也难以在汉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术语。即使与个别术语有些联系,也难免牵强附会,比如《天演论》的“Prolegomena”(今译“序言”或“导言”),严复开始时翻译成“巵言”,夏曾佑建议严复翻译成“悬谈”,“悬谈”在古汉语中指佛教讲经者于讲经前先对篇章要义进行概述,也有空谈的意思。译为“悬谈”不仅与原文不合,还会引起读者的误解,所以严复自创译名,将其翻译成“导言”,并在译文注解中加以解释,方便读者理解。所以严复在其译著中创造了大量译名,如物竞、天择、储能、效实、名学等译名皆为其首创,严复也为创立译名花费大量时间。“一名之立,旬月踌躇”[5]203,这体现了严复对译名问题的高度重视,其实是对会通中西学术之难的生动写照。

二译名的会通法对格义法的超越

在严复的时代,要会通中西学术是极其艰难的。一方面是因为国人对西方学术学说的思想观念比较陌生;另一方面是即便国人对西方学术思想观念有所了解,要将这种思想比较准确地传达给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国人,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严复在翻译西学著作和确立译名时,其学术思想最突出的特征便是中西会通。他很少孤立地讨论西学和中学,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渗透。在确立译名的方法上,严复在借鉴古代佛经翻译的格义法基础上形成了会通法。

格义法流行于魏晋时期,指的是用中国儒道传统思想中学术概念去比附和解释佛学中的学术概念使之容易理解。当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译者为了使中国人了解佛学教义,采用格义法来解释佛学教义的做法。冯友兰先生认为,“格义”是“两种文化初遇时互相理解的一个必然过程”[6]152。那么,从严复所处的历史语境来看,借鉴佛经翻译的格义法以会通中西学术概念也是符合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情况的。所以,梁启超也认为“翻译之事,莫先于内典;翻译之本,亦莫善于内典。故今日言译例,当法内典。”[4]67对于严复的西学翻译,研究虽然借鉴佛典翻译的成功经验,却不局限于佛经翻译的格义法,而是通过其“会通法”实现了历史的超越。

严复的会通法可谓颇具学术自觉,既要超越中学,开放地接受西学的他山之石,又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有选择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例如,严复在确定“Sciolo-gy”的译名时,他没有翻译成“社会学”而是译为“群学”。严复还引用了荀子的观点:“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以其能群也。”对于社会和人群的区别,严复是这样论述的:“社会者,有法之群也。”“社会者,群居之民,有其所同守之约束,所同薪之境界。是故,偶合之众虽多,不为社会。”[7]49由此可以看出,严复之所以命名群学,一方面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思想,另一方面他也批判中国社会组织松散,法制混乱。严复在确定译名时所采取的会通法,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西学激发中国传统学术的活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以西学反观中学,或以西学的先进性来批判中国本土的学术和文化思想。

严复将佛经翻译的格义法加以拓展,发扬其“类比解释”之要义,并用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和概念,在译例言和案语中进一步解释西学概念,形成其会通法。会通法之所以超越了格义法是因为格义法的目的在于解释原文概念的本义,而会通法是通过西学概念与中国本土观念的比较和对照贯通中西学术,这种贯通可以在“体用之争”的学术背景下,迎合多数近代知识分子的心理需要。回到近代翻译家徐光启提出的:“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4:44]严复在确立译名时所采取的会通法,通过比附中国传统学术树立起本土文化自信,反过来也推动了西学先进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批判传统的过程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超越,这种超越生动地体现了中国近代翻译家所遵循的“翻译—会通—超胜”的翻译思想。

三翻译会通与确立译名的原则

在确定译名时,严复不仅从理论上强调了译名对会通中西学术的作用,而且有一套明确的方法。在论及译名的重要性时,严复说“今夫名词,译事之权舆也,而亦为之归宿。言之必有物,术之必有涂也。”[8]142在严复看来,确立译名是翻译工作的核心,如果术语翻译不准确,整个译文就失去了依托,所以对于西学术语的翻译命名,既要明确其内涵,也要有正确的方法,所以,严复在如何确立译名,如何通过译名会通中西学术思想上,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方法:

首先,要严格考证所译之名在原文中的内涵。在严复看来,要确立正确的译名,首先必须对该名词术语的确切含义有透彻的了解。严复在确立译名时必须先厘定该术语的意义,明确其内涵,并考证其用法,并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解释和阐发,以便读者对所译术语的概念产生比较全面和准确的理解。比如在讨论“Liberty”译名时,有些人认为应该翻译为“公道”,而严复认为这是误译,并对该词内涵做了非常翔实的考证:

谨案:里勃而特,原古文作libertas里勃而达,乃自繇之神号,其字与常用之freedom伏利当同义。伏利当者,无挂碍也,又与slavery奴隶、subjection臣服、bondage约束、ne-cessity必须等字为对义。人被囚,英语曰To lose his liberty 失其自繇,不云失其公道也。释系狗,曰Set the dog at liber-ty使狗自由,不得言使狗公道也。[9]208

对于所译术语,严复的翻译考究了“Liberty”的英文古词,可以说涉及到词源学;考究了自由之神的文化内涵;还考究了其同义词和一系列反义词,可以说涉及到语义学;并考究了该词的语境意义,最后确定为“自繇”,并说明“公道”的译法错误。在严复的时代,“西学中源”的思想仍然有很大影响,文化保守主义仍然可谓根深蒂固,然而严复英文与古文的水平,以及其译书的严谨,这种做学问的态度真可佩服。

其次,要认真考证所译之名在目的语中的用法。在翻译西学术语的过程中,严复除了努力探明该术语的起源、词义演变、引申意义和语境意义之外,还认真考究其汉语译名的概念和用法,力求做到意义和用法上的对等。比如

631

对于“Liberty”译名为“自繇”是否妥当,严复详细地分析“自繇”一词在汉语中的理解,他指出中文“自繇”,含有放诞无拘、肆无忌惮的贬义,不过他认为这不是“自繇”的本义。“Liberty”在英文中的含义首先是“人得自繇,而必以他人之自繇为界,此则《大学》规矩之道,君子所持以平天下者矣。”在严复看来,西学中的自由平等思想与中国儒家哲学中修生养性之道有相通之处。其次,严复还考虑到“Liberty”在英文中有“Self-existence”(自我存在)之意,严复认为这既与道学中的“造化真宰、无极太极”之意相对应,也与佛学中的“自在”对应,“乃言实践一切六如,变幻起灭,独有一物,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以其长存,故称自在。”为此,严复还用了柳宗元的诗句:“东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繇”,以此说明“Liberty”的含义就是自由自在。另外,严复还讨论了“Liberty”所涉及的言论自由,他非常尖锐地指出:“西国言论,最难自繇者,莫若宗教、故穆勒持论,多取宗教为喻。中国事与相方者,乃在纲常名教。事关纲常名教,其言论不容自繇,殆过西国之宗教。”[9]210在严复看来,西方社会在宗教方法的言论自由受严格控制,而在当时中国社会儒家的三纲五常也禁锢着人民的言论自由。由是观之,严复在确定汉语译名时,不但广查汉语典籍,追根索源,而且通过西学概念和思想的比较与对照,以此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杨弃。

再次,要统一译名以免概念混乱。在晚清时期,西学翻译数量之多,人文科技术语的译名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译法,甚至连人名地名都无法辨识,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说:“十人译之而十异,一人译之而前后或异”,“故以汉字书番语,其不能吻合者居十之七八。”[10]655为了统一译名,同治时期的同文馆编订了大量的中西名目表以规范译名。严复对译名统一非常重视,1902年严复在《京师大学堂译书章程》中规定,西学术语的翻译分为“译”和“不译”两种:“译者滑译其义,不译者但传其音;然二者均须一律。”[11]131严复还要求译员在翻译时,另备术语表记载所有专有名词,并按字母顺序排列。无论是译者自拟译名,还是沿用前人译名,均须交“总译”裁定。所有译作必须附汉外对照术语表,以方便学者查阅,译局还组织编印和颁行专有名词手册,供译员以后沿用。严复当时确立的很多术语如乌托邦、计学、名学、群学等译名非常流行,有些甚至沿用至今,对促进中西学术的会通和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译名的会通法与翻译的达旨

梁启超高度评价严复为“于中学、西学皆第一人物”,这不仅是因为严复精通中西文化,更重要的是严复在翻译方面的成就。严复首创“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言简意赅、继往开来。学术界一般认为“信”,即忠于原文是翻译的核心目标,然而,如果仔细分析严复的翻译文本和有关论述。“达”,具体来说就是“达旨”,“达旨”在其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甚至比“信”还重要,严复在《天演论》中自称为了“达旨”:“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4]91事实上,严复承认自己的翻译并非正途,为了“达旨”而对译文进行取便发挥实在是情非得已。严复采取“达旨”的翻译策略,这种策略与严复在译名上所采取的会通法是一脉相承的,最终是为了会通中西学术。以《天演论》导言的第一句为例: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two thousand years ago,before Cea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was in what is called“the state of nature”.

译文: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两千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工未施。

首先看“the state of nature”的译名,今译“自然状态”,这对于严复时代的读者而言还是难以理解的。严复的译名为“天造草昧”出自《易经》:“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象征天地之始,万物初生的自然状态。“天”和“天造”涉及《易经》中的道家思想,符合其“道法自然”的观念,所以严复“天造草昧”与近代科学的“the state of nature”是一致的,而且严复所添加的“人工未施”对“天造草昧”做了很好的补充,其文体也符合先秦诸子那种句式。再看“assume”(假设)的译名,严复的译名为“悬想”,北周时期庾信《拟咏怀》中有:“遥看塞北云,悬想关山雪”;《朱子语类》中有:“而今只管悬想说道一贯,却不知贯箇甚么。”可见“悬想”含有想象、猜想的意义,是一种诗人的“逍遥游”式联想。这一译名可以说使《天演论》一开始就“把读者引入一种老庄式论述风格”[7]14。虽然严复的译名并没有从严格意义体现西学的逻辑推理,但“悬想”与“假设”之间的同义性对于当时的读者来说,要理解赫胥黎的进化论思想并非难事。我们还必须强调的是汉语中“悬想”,其叙述风格可谓既照顾原作,又出神入化地“照顾到中国章回小说和唐代话本之面对读者的特点”。[7]15

严复在译名上所采用的会通法与其翻译策略上“达旨”也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译名是从词语表达的微观层面将中国本土概念和学术思想去解释西方近代学术思想,而这种词语表达的会通决定了译者在文体上对原文的叙述风格进行调整,“颠倒附益”以适应当时读者的阅读习惯,甚至“取便发挥”以便对中西学术思想进行评论,所以在上述译文中,严复将第一人叙述改成了中国读者熟悉第三人叙事,并采用中国传统学术话语,如“背山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人工未施”等。这种刻意模仿先秦文体的方法,虽然使其译文的忠实程度大打折扣,但行文流畅、语气铿锵,令当时的读者乐不释手,诚如鲁迅所言:“读起来摇头晃脑,不觉其头晕”。由是观之,严复在语篇层面上的“达旨”策略与其译名的策略都是为了会通中西学术。

五严复译名的历史局限性

严复虽然因为卓越的翻译成就获得了“译才并世数严林”的美誉,但引人注目的是,他所使用的众多词汇,无论是自己创造的,还是从已有的词汇中精心挑选的,多数词汇都在20世纪初各种译名的“生存竞争”中淘汰了,据统计严译八种名著后附的《中西译名表》,共收词482条,经考察其中被学术界沿用的只有56条,不到12%[12]255。这与其流传至今的翻译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反差?

731

首先是因为严复的译名过于学究和古体化,对于那些不熟悉先秦学说和诸子百家思想的读者来说,难以理解。蔡元培批评严复的译文“过于雅驯,给那时候的读者都很难读得下去。所以他所译的书在今日看起来或嫌稍旧,他的译笔或者也不是普通人所易解。”[3]219比如“right”(民直/今译权利)、“Logic”(名学/今译逻辑)、“Induction”(外籀/今译演绎法)、“Neuter Gender”(罔两/今译中性)、“metaphysics”(“玄学”/今译形而上学)等译名对于后来的读者来说,这些运用会通法所确定的译名确实古奥难懂,所以,梁启超批评严复的翻译太务渊雅,虽然可以风靡一时,把其读者局限于旧文人,不能适应文化和文明的发展。

其次,严复的译名用中国的传统学术概念去解读西学近代科学概念,致使其译著缺乏科技翻译的精确性。张君励的解释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他认为严复“以古今习用之说,译西方科学中之义理。故文学虽美,而义转歧。”他还说:“严氏译文,好以中国旧观念,译西洋新思想,故失科学家字义明确之精神。”[13]218比如,将“Syllogism”(三段论)译为“连珠”,严复对译名虽然一丝不苟,但术语意识仍然缺乏,比附中国传统学术概念容易使译名失去西学的准确内涵。除了意义不够准确之外,译名前后不一的现象也比较明显,比如《天演论》中的“Evolution”有“天演”、“天行”、“天演论”等几种译法,所以,从术语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逻辑性来看,随着历史的发展,严复的很多译名必然为中国近代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潮流所淘汰。

六结语

总的来说,严复在翻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源于他对中西学术的深刻认识,所以他在译名的确立过程中也始终秉承“翻译—会通—超胜”的核心理念,这种理念使严复译介西方学术的同时,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学术资源。这种译名策略一方面成功地借鉴和发扬了古代佛经翻译格义法,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自信。毫无疑问,在翻译西方社会科学著作的初期,这种译名策略深受读者欢迎,也有效地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会通式的译名策略也暴露出很多缺陷。翻译理论绝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译名策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严复通过翻译推动西学东渐,其沟通中西文化的学术使命感,其一丝不苟的译名态度,其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方式等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陆道夫.试论严复的译名创新[J].河南大学学报,1996(1):37-40.

[2]刘莉琼.从“right”的翻译看严复的译名思想[J].宜春学院学报,2007(5):146-49.

[3]杨红.从《天演论》看严复的译名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5):94-96.

[4]陈福康.中国译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11.

[5]严复.《天演论》译例言[C]//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六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高中理.《天演论》与原著比较研究[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1.

[8]魏向清.术语翻译研究导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严复.《群几权界论》译凡例[C]//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马祖毅.中国翻译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11]王拭.严复集[C].上海:中华书局,1986.

[12]郎宓榭.西学译介与晚清汉语词汇之变迁(赵兴胜译)[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

[13]贺麟.严复的翻译[C]//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On Yan Fu's Thoughts of Translating Terms by Integrating

Chinese&Western Academics in Translation

ZHANG Jing-hua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411201,China)

Abstracts:The essence of Yan Fu's thoughts of translating Western terms is to render them by integrating Chinese and Western academics,which is developed from the method of Geyi in translating Buddhist sutra.This method of integrating Chinese and Western academics in translation is also in line with Yan Fu's translation standards which give priority to“expressiveness”,so it is very effective in learning from the West in the early stage of introducing Western academics,however the method also reveals many historical limitations due to its o-ver-reliance on local traditional academics.

Key words:Yan Fu;translating terms;integrating Chinese&Western academics in translation

(责任编校罗渊)831

翻译学导论严复

Preliminary Study of Yan Fu’s Main Translation Thought Abstract: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are Yan Fu’s main translation thought. Faithfulness means that the translator should transmit the meanings or thoughts from the originals during translating. Expressiveness demands that the version must be clear and flowing without any grammatical mistakes or confused logic and sense. Elegance is also a standard of Yan Fu’s translation thought. Translating is not to copy information from the original, but a creative project. “The criteria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summarized the scattered translation views in theory, brought up a standard for the later translation theory specific and practical, and promoted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up to a new stage”(贺显斌,2002). Key words: Translation; Yan Fu;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I. Introduction Yan Fu, the great translator, educationist in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was born in Fujian province. In 1886, he passed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Mawei Ships and Military School by high score. After graduation, he received a practical training in a naval vessel. In 1877, as a member of the navy, he went to the British Imperial Navy School for study. During those times, he studie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esides, he gave his mind to western philosophy, sociology and politics. Later, he has made a survey of the justice process in British court,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at in China. After he retuned, he served the post of the coach in Mawei Ships and Military School. Except the political and academic articles, most of Yan Fu’s works are about translation. His contributions to translation include two aspect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ory, the greatest achievement is that he brought up “faithfulness, expressi veness and elegance”(严复,1986), which summarized the scattered translation views in theory, brought up a standard for the later translation theory specifically and practically, and promoted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up to a new stage. II. The Core of Yan Fu’s Translation Thought Since Yan Fu brought up the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it became the condens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heory in ancient China, and the focus of modern translation study. Some people regarded them as principles, some considered them were theories, and some thought they were standards. Each famous people of the translation circle aired their own views, commendatory or derogatory, but no one could surpass them. Therefore, some thought that studying the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is equal to study the whole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China. Thus it can be seen,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influenced profoundly in the translation circle of China. In the different period, different people in the translation circle had different viewpoints to the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Lin Yutang brought up the standard of “Faithfulness, Fluency and Beauty”, but this doesn't overstep the “Faithf 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林语堂,1937). Mentioning the standard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most scholars don’t think to deny it or discard it simply, but amend it or expound it. Some people stated the standard from the angle of linguistics: Faithfulness is the equivalents of meanings, Expressiveness is the

从“信达雅”看严复的翻译思想

所在学期2013-2014第1学期授课教师杨洁 《中西翻译简史》课程论文 从“信、达、雅”看严复的翻译思想 姓名: 童唯 年级: 2011级 班级: 10班 学号: 20110512106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3 年12 月21 日

从“信、达、雅”看严复的翻译思想 摘要:“信、达、雅”是严复译书的三条标准,也是翻译的三件难事,“信”是第一位的,只有做到了“信”,才能谈“达”,做到了“信与达”,才能追求“雅”。这三条理论是中国翻译理论的起点,在中国近代翻译理论中占据的主流地位。 关键词:翻译思想,信,达,雅 1.引言 提到严复这个人,可能许多人都会想到他所翻译著作的《天演论》以及进化论的思想。其实除了《天演论》这部著作,他还翻译了很多作品,比如《原富》、《群己权界论》等。他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哲学等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在当时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天演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天演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中,他翻译书籍时遵循了三字标准——“信、达、雅”。现在,我就以他的三条标准来分析他的翻译思想。 2. 严复的“信、达、雅”三条标准 我认为严复在翻译中所遵循的“信、达、雅”三条标准,为中国的翻译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严复在《译〈天演论〉·例言》里就说过:“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这句话的意思是,翻译有三件很难的事情,就是“信、达、雅”。首先要做到“信”就已经非常难了,没有“信”也就不可能做到“达”,做到了“信和达”,才能去追求“雅”这个标准。那么对于这三条标准,严复是怎么做到的呢? 2.1.严复翻译思想中的“信” “信”在三字标准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意思是是没有背离原文,准确地翻译出文章的意思,不去歪曲事实和漏掉其中的意思,当然也不能随意去增减文章的内容。我觉得严复翻译作品最杰出的方面就是他翻译作品里面对语言的运用。例如约翰密尔所著的《群己权界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Let us take care, it may be said, not to make the same mistake; but governments and nations have made mistakes in other things, which are not denied to be fit subjects for the exercise of authority; they have laid on bad taxes, made unjust wars. Ought we therefore to lay on no taxes, and, under whatever provocation, make no wars?”严复在翻译时翻译为“夫人类之于言行也,使非甚不善之人,则当其出之,其心莫不求其无过。乃容国家,

浅谈翻译家严复和林纾

西南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翻译家严复和林纾 课程名称:翻译文化史 任课教师:孟凡君 专业:英语 班级:语言文学2班 学号:222009322210097 姓名:邬驰倩 2011 年12 月25 日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制

浅谈翻译家严复和林纾 邬驰倩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讨论了近代翻译史中比较重要的两个代表性翻译家严复和林纾。随他们的生平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他们的译著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进行了比较。严复和林纾作为近代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先锋,值得我们的肯定和赞扬。 关键词:翻译家严复林纾对比 引言 翻译在我国历史悠久,周王朝时期就有了翻译机构和译员职称的记载,当时所谓“象胥”就是指现在的翻译。当时的翻译多为口头翻译,大规模的文字翻译始于汉代,直至宋元时期,大多是对印度佛经的翻译。这一时期虽然翻译质量,数量都有所发展,但是文化交流局限于东方邻国。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西方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龙华民、汤若望、南怀仁等的到来,西文翻译有所发展。当然,一直到鸦片战争,西文翻译的文本几乎全部为宗教神学和自然科学。 近代中国,从1840 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受到了洋枪、洋炮的攻击,以及洋文、洋教的冲击。特别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都比中国要先进,于是当时的翻译家们迫切希望通过翻译将西方的先进科学文化译介给国人,使其开阔视野,革新思想。近代中国对西方知识的译介,严复和林纾这两位伟大的翻译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时便有“译才并世数严林”的称誉。 1.严复和林纾生平简介 1.1 严复生平 严复于1854年出生在福州南台的中医世家。 1866年,严复父亲病逝,于是他放弃了走科举“正途”。后考入家乡的马尾船政后学堂,主要学习驾驶专业,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

浅谈严复的翻译三原则 2

浅谈严复的“信、达、雅”翻译原则任何时代,任何大师的翻译都离不开社会背景,个人经历,自身修养,因此我们在谈及严复的翻译原则时需要对他的教育经历,所处时代进行略析。 严复是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教育家,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这就是严复著名的翻译三原则,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择犹不择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所谓“信”,即是忠实、准确、无误;“达”,即是达意、通顺、流畅。而对“雅”却是众说纷纭,往往难以达成一致共识。有人将其理解为“典雅”、“高雅”;有人理解为“文采”、“雅致”;有人理解为“风格”、“韵味”。所以在具体讨论“雅”字之前,需要了解“雅”在中国古语中的含义。雅者,古正也。是正确,合乎规范的一种标准。我认为这三原则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在翻译时,要做到忠实于原文,能够切实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主旨要点,具有可信度,当然,要语意通顺,流畅顺达,能够使读者明白作者所想表达的丰富情感,翻译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是一种信息的传递,思想的表达,这就需要一种标准,一种规范。因此,后来的翻译家们都一直遵循翻译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力图使自己的翻译符合标准,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严复这三原则的影响。 现今,对于翻译的准则和规范是数代人经过不断改进和学习总结出来的,但是依然沿袭了严复的“雅”的思想内涵,即在“信”、“达”的基础上,在潜移默化中遵循着一种准则与规范,当然也会结合时代的特色,这从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我们在关注和研究某位思想家,翻译家的翻译作品时除了要知道是否做到忠实于原文,是否通顺流畅,也要了解翻译家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这样才能评价翻译家是否遵循一种准则与规范,翻译的作品是否是经典。

著名翻译家严复

著名翻译家:严复 严复(1854年1月8日-1921年10月27日),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野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新法家、翻译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1898年,严复翻译的第一部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天演论》(Henry Huxley,Evolution and Ethics)正式出版。至1909年,先后又译出亚当斯密的《原富》(Adam Smith,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the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斯宾塞的《群学肄言》(H. Spenser,Study of Sociology)、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J. Stuart Mill,On Liberty)、《穆勒名学》(J. Stuart Mill,System of Logic)、甄克斯的《社会通诠》(E.Jenks,History of Politics)、孟德斯鸠的《法意》(C.D.S Montesquien,Spirit of Law)和耶方斯的《名学浅说》(W.S Jevons,Logic)等西方名著,

达160多万字。 严复被尊为中国近代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第一人。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曾说:“译才并世数严林”。“严林”即严复和林纾。严复是维新派人士中最著名的翻译家,他对我国翻译事业的贡献同时兼备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在理论方面,他的最大成就是尽人皆知的译事三难“信、达、雅”,这三字简直成了中国翻译理论史上言开必谈的金科玉律。严复的翻译观主要体现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 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译事楷模, 故信、达而外, 求其尔雅……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 ,时有所颠倒附益……。 严复早期偏重意译,略亏于信,尤其是《天演论》,翻译时“不斤斤于字比句次”,”时有所颠倒附益”,就连他自己都承认“实非正法”:《天演论》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 他用“达旨”的方法是为了发挥自己的主张(“取便发挥”),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严复先生姓名严复别名几道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严复先生 姓名:严复 别名:几道 生辰:1854年1月8日 民族:汉族 祭日:1921年10月27日 籍贯:福建侯官(属今福州) 地区:福建侯官(属今福州) 职业: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 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少年时期,严复考入了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接受了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毛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

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回国后,严复致力于海军教育事业,但一直得不到当时掌权的洋务派的重用。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战败深深地刺激了严复,他以深邃的西学素养,连续发表政论文章,倡新叛旧,尊民贬君,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同时,他翻译《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自强自立。其后,他又陆续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孟德斯鸠的《法意》等,首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2年严复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体现了严复在当时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令人信服的显赫地位。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因此,他对中国故有文化倾注对了深厚的情感和期望。直到临终,他在遗嘱中尚称:“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对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复兴充满了信心。

论文严复及其翻译简述

严复及其翻译简述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Yan Fu and his translation contributions 摘要:严复是近代中国伟大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传西学,译西著,对近代中国文明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历来受到学术界各家褒贬不一的评价,但是它却能长盛不衰,屡改不倒,这说明它是“实用的”、是“精练之至”的、是“经验之谈”、是杰出科学的翻译理论总结和宝贵的翻译理论遗产。 关键词:严复生平;信达雅;译著

Abstract: Yan Fu is a great modern enlightenment thinker in China. He raised the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It plays a great role in translation work. He had introduced and translated some famous western works to china. After reading his translating works, our Chinese have changed much more in thoughts. He also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played a great role in Chinese society’s advancing. Key words: Yan Fu; biography ; translation、;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

略谈严复与泰特勒的翻译观点之差异

略谈严复与泰特勒的翻译观点之差异 英本07-5 马丽 摘要 国内学界提到严复的翻译圭臬「信达雅」时,常常会与苏格兰的泰特勒在《翻译原理论》中所揭橥的「三条翻译通律」相提;不过,多半都说严氏「信达雅」观念之形成是受到泰特勒氏之影响。而这类「影响」论述,又常流于历史性的巧合或自传式的主观判断,或表象上的模拟,较缺乏就两者间对翻译的本质性认知的客观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严复“信达雅”说和泰特勒翻译原则,然后对二者做一横向比较,从文化渊源和理论内容本身的差异来论述,对比二者的异同,以此证明两者分属中西方传统译论的宝贵遗产,从而阐释相似及抄袭说出现的原因。 一、严复的“信达雅”和泰特勒的三原则 (一)严复的“信达雅” 众所周知,“信、达、雅”是1898年严复在其译作《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译事三难”。“信”由“修辞立诚”中的“诚”演化而来,它含义广泛,既包括对原文思想内容的信,也包括对原作风格神韵的信。“达”则指“辞达而已”中的“达”,即“达旨”,其前提是汉语表现要通顺。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矣。” 这显然是在说“达”比“信”更重要,严复是不是由此就不要“信”了呢?非也,请往下看:“……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即“达”的目的还是“信”。严复的“雅”则是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目的是“为达易”,“实则刻意求显”,是为“达”服务并最终服务于“信”的,是追求“达”的手段,而不是并列于“信”和“达”的第三个标准。因为严复预设的读者是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阶层,故而他要“求其尔雅”以迎合其读者的口味,或如王佐良先生所言,此为其“招徕术”。他认为用“近世利俗”的文字来翻译“则求达难”。他是在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表现手段来达到其求“信”,求“达”的目的。由此可见,自“信”至“达”至“雅”都是在追求“达旨”即“意义不倍于本文”。“为达,即所以产信也”,求雅,“实则刻意求显”,亦即为达。求“雅”为“达”,求“达”为“信”,最后的落脚点在“信”上,既一元论,同时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既互为条件,又各自为独立的副标准。此可谓“信、达、雅”之真谛所在。 (二)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1790年,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中指出:“我想这样描述以下好的翻译:原作的长处应完全无损地移入另一种语言,使移入语所属国的本地人能够明白地领悟,鲜明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王宏印,2003:103) 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具体内容是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而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泰特勒非常注重对原文的忠实。 泰特勒提出的三原则为:“(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谭载喜,2006:129)泰特勒指出,这三项原则是好的翻译所必备的条件,它们次序的排列是恰当的、自然的,是按重要顺序排列的,如果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要牺牲某一个原则就要注意到它们的次第和比较上的重要性,决不能颠倒主次,以牺牲思想内容的忠实来求得译文的优美和流畅。 在国内对严复(1854-1921) 的翻译观之研究可说是个老议题。但诚如山间行草在<文学上最

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翻译

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 原文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今是书所言,本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为作者晩出之书。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Translation involves three requirements difficult to fulfill: faithfulness, comprehensibility and elegance. Faithfulness is difficult enough to attain but a translation that is faithful but not comprehensible is no translation at all. Comprehensibility is therefore of prime importance. Sin ce China’s opening to foreign trade by sea, there has been no lack of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ors. But if you assign them any book to translate and tell them to meet these two requirements, few can do so. The reasons for their inability are superficiality, partiality and lack of discrimination. This book is based on the new knowledge of the West acquired during the last fifty years and was one of the author’s later works. My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present its profound thought. It does not follow the exact order of words and sentences of the original text but reorganizes and elaborates. However, it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original ideas. It is more an exposition than a translation as it seeks to elaborate – an unorthodox way of translation. Kumarajiva sai d: “Whoever imitates me would fall.” There will be many others coming after me in translation work; I sincerely hope that they will not use this book as an excuse for their fallings. ( Translated by . Hsu) 注评: 1.“虽译犹不译也”译为“… no translation”较为合适,no 放在名词前能起到加

历史背景下的翻译家严复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8, 6(4), 644-650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8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6f745003.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6f745003.html,/10.12677/ml.2018.64074 Reinvestigation of Yan Fu as a Translator in Historical Context Yaying Zh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Received: Sep. 30th, 2018; accepted: Oct. 12th, 2018; published: Oct. 19th, 2018 Abstract The criterion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since its introduction. The voice of doubt and praise about Yan Fu’s idea of translation has coexisted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 but the advanced nature and huge influence of its translation view-point are beyond doubt.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his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works. His prediction about the progression of language and high expectation of the know-ledgeable group that should have great contribution to national strength make him choose ancient Chinese in his translation. This paper will try to take historical context into consideration so as to uncover a more objective translator Yan Fu as the historical elements have great impact on his translation. Keywords Yan Fu, Translation, Historical Context 历史背景下的翻译家严复 张雅滢 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收稿日期:2018年9月30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12日;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9日 摘要 严复的“信达雅”自提出以来便备受关注,质疑之声与赞美之词并行,但其翻译观点的先进性与巨大的影响力却是毋庸置疑的。历史时局所需对严复翻译作品的选择起着巨大的影响,他对语言发展的判断和

严复的翻译思想及对其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拓展

严复的翻译思想及对其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拓展 摘要:自人类有了文化交流就有了翻译工作者,近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严复,本文通过介绍严复的生平以及简单的介绍了他的翻译思想后,分析了在严复理论之下现在翻译理论的两点拓展:艺术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严复翻译思想创造性艺术性 一、严复的文学翻译思想 只要提及严复翻译思想,绝大多数翻译评论者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信、达、雅”这一著名的翻译三字经。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组合一举成为影响中国翻译界长达百年之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在我国翻译界产生巨大影响。“信”体现的价值是“真实”,“达”体现的价值是“理解”,“雅”体现的价值是“明晰”。 二、严复翻译理论发展下的文学翻译的艺术性和创造性 1文学翻译的艺术性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作家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再现的生活现实,用以满足读者的认识要求、思想要求和审美要求。作为文学翻译,它的基本任务自然与文学创作相同。中国现代文学家茅盾先生在全国第一次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说过:“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这样的翻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体会了原作者的艺术创作的过程,把握住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适合的印证,然后,运用适合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误地再现出来。”这里与严复先生所说的信有所相同,但更高于这个“信”,因为它不但是忠于原作品更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对原文的理解用符合群体语言审美的标准再现出来。 2文学翻译的创造性 继严复先生后又有很多研究者对翻译理论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对其有很具体的理论解释。对于严先生所提出的创造性,国内外好多学者对这一看法有更深刻的阐述。让我们具体的来看一看,翻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大部分要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海德格尔认为,超越历史和时间的纯粹客观性理解是不存在的,理解着的历史性使其对世界上的事物的认识必然带着先入之见。理解从根本上说是解释者视域和文本视域的“融合”过程,是理解者和理解对象之间的对话,是两者之间的交互过程。阅读过程中,读者带着特定的“先人之见”进入文本。为此,尧斯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尧斯认为在组者、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仅仅是作出反映的环节,他本身就是一种构成历史的力量。在尧斯看来,作品和读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对话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期

中西方翻译理论对比之严复与奈达

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2011学年度 10 __级 第二学期硕士研究生期末论文 授课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课程名称: 中国译学通论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分: 2分 学生姓名: 张丽霞 学号: 103101304 任课教师姓名: 许建忠 论文评语(comment): 得分_______________

摘要:奈达和严复是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们都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奈达通过《圣经》的翻译实践提出了动态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论;严复在《天演论》等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名著的翻译过程中提出了信、达、雅原则。二者的理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奈达的理论是翻译的文本构建标准,而严复的理论是翻译的美学标准。 关键词:严复;奈达;翻译理论 Abstract: Nida and Yan Fu are two of the famous translation theorists who have extensive translation experience. Nida proposed the dynamic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theory, that is the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the "Bible"; Yan Fu proposed the principle "xin da ya"during the translation of "Evolution and Ethics"and other classics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Both theories both share similarities, and 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Nida's theory is the translation standard of textual construction, while Yan Fu's theory is the aesthetic standard of translation. Key Words: Yan Fu; Nida; translation theory

从社会背景看严复的翻译

从社会背景看严复的翻译 Analyzing Yan Fu’s Translation with Social Background 09级师范三班姓名:曾婷婷学号:200914030333 摘要:严复生活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当时民族危机和国内政治危机不断加深。严复深感国势危急,他思考西方列强富强、中国贫弱之原因,清醒地认识到根本原因不在于器物,而在于制度,他把振兴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士大夫身上。要想从危亡中挽救国家、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必须启发民智,让封建士大夫们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和学术思想。于是,他决定利用自己精通英汉两种语言的优势,翻译西书,将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介绍给中国各阶层。 Abstract:Yan Fu living in semi-feudal society in China after the Opium War of 1840.At that time,the national crisis and domestic political crisis continue to deepen. Yan Fu feels extremely anxious about the national crisis.He thought the root cause China poor and weak is not the objects,but rather the system.So he decided to use his fluent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advantage to translate western book,introduce the advanced Western academic thought to the Chinese at all levels. 关键词:严复民族危机古汉语西方社会科学著作翻译方法 Keywords:Yan Fu、The national crisis、Archaic Chinese、Western social sciences、Translation Method 正文: 严复,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他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他这一翻译原则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但是今天我想谈的不是他的翻译原则,我想谈的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对他翻译书籍的影响。比如,为什么严复要采用古文翻译西方文本,而不是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翻译?又如,他为什么他为什么不像林纾一样翻译小说而是选择翻译社会科学著作?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他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有没有影响? 看过严复的翻译我们不难看出他所采用语言都是古文,让很难看懂。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不无关系。当时,严复从事翻译工作之时,在文字上主要有四种选择:一是讲究文藻华丽与对仗工整的骈文;二是科举考试用的八股文;三是从曾国藩开始,上承唐宋八大家的桐城派古文;四是刘鹗、李伯元、吴趼人等人在撰写小说时所用的白话文。严复师事桐城派的吴汝纶,在文字运用上倾向于古文,而反对骈文、八股文与白话文。而且严复认为,中国要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就必须依靠封建士大夫,而当时的封建士大夫都是熟读古书的。严复强调,他所期望的读者不是一般学童,而是熟读古书的士人,假如因为不能读古书、通古文而有所抱怨,那么问题在于读者,而不是译者,所以他不采用通俗文体,而用古文。对于他这一做法,梁启超曾批评他的翻译太晦涩难懂,难以让普通民众接受。严复回应说,文字是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工具,中国历史上司马迁与韩愈的文字最为美丽,梁启超也常说战国、隋、唐是中国学术最为灿烂的时代,所以他认为用古

严复的翻译理论

严复的翻译理论 霍家晖 陈学瑜20111204102 袁雅汶20111204082 鲁迪飞20111204080

背景简介 翻译理念“信,达,雅” &其他 主要翻译作品 不同时期理念及举例

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1854年1月8日- 1921年10月27日)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

参考:《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沈苏儒著 严复在翻译理论上的最伟大的贡献是他提出了“信达雅”学说,把“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原则。“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 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采,文字典雅(“信达雅”说由来—《天演论〃译例言》)。严复的“信达雅”说再我国文化界翻译界流传至今,无处不在,可以说直到现在还 没有一种有关翻译的学说(不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能够具有 如此持久、广泛的影响力。

“信达雅”要旨 (一)翻译要做到“信”“达”“雅”。(“求其信“求达”“求其尔雅”)这是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二)“信”是最重要的。(“求其信已大难矣”“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用这个字显然就是着重在忠实于原文的意思。由于用中文来表达西文的意义有时候会很困难, 所以译文“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 “信”,目的是为了表达原文的意义。由此,可以认为严复所说的“ 信”有形式和内容上都应力求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但往往为了内容上的忠实而不得不牺牲形式上的忠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