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9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9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9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9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9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奖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全果含油新型木本油料资源品质及油脂合成机理

二、提名意见

项目针对全果含油型木本油料植物白檀资源开发利用中,资源评价、果实油脂生物合成规律及分子机理等基础研究缺乏问题开展研究,并形成三方面重要科学发现:(1)形态学标记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综合分析评价白檀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构建白檀主要性状油脂含量快速测定模型,优化形成白檀优良资源多样性评价体系;(2)探明全果含油型植物白檀果实油脂合成方式与部位、油脂累积量变化规律及与糖代谢的合成相关性;(3)弄清油脂生物合成关键基因表达模式及其通路,探明白檀果实油脂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确定了油脂合成相关基因。该项目发表了大量国际权威期刊论文,并被众多国际权威学者正面引用;相关成果完善和丰富了全果含油型木本油料植物的理论基础,为后续深入研发全果含油型木本油料加工利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提名该项目为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本课题研究内容属于林木遗传育种领域中木本油料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问题。全果含油型木本油料植物白檀抗逆性强、果实富含油脂,是极具发展前景的高品质食

用油和工业油料植物。针对野生资源良莠不齐、缺乏生物学基础,而严重制约该油料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开展资源评价、果实油脂积累规律及分子机理研究,构建白檀优良资源评价体系,揭示了全果含油木本油料植物油脂生物合成规律及机理,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

(1)多途径综合分析评价白檀资源遗传多样性,构建优良种质资源评价体系与数据库、油脂检测平台与资源在线查询系统。采用形态学标记和分子标记分析白檀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发现其表型和遗传多样性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间的变异的,遗传和表型聚类结果跟海拔相关,与区域地理位置不一致的遗传特点。分析了油脂组分差异与近红外光谱映射关系,开发合适的化学计量方法消除原始光谱系统误差,构建起白檀主要性状油脂含量快速无损近红外测定模型与在线查询系统。

(2)全面分析全果含油型植物白檀果实油脂积累规律与贮藏方式,探明白檀果实油脂生物合成规律。白檀果实油脂累积呈“S”型动态变化,历经缓慢期、快速期和稳定期三个时期,脂肪酸组分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蛋白质,糖类的含量变化与油脂积累呈阶段性相关,不存在绝对的促进或者抑制关系;显微结构分析观察白檀果实油脂以油体和油细胞的形式贮藏,主要累积场所是中果皮、胚乳和胚三个部位,其中,胚乳是全果中最主要的油脂累积部位。

(3)利用RNA-Seq技术,基于公共蛋白质数据库

BLAST比对和KEGG功能注释,阐明白檀油脂生物合成分子机理。确定了白檀脂肪酸生物合成、TAG组装、糖酵解、淀粉合成代谢、糖异生和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通路中关键酶的Unigene序列和注释信息,确定了油脂生物合成通路中关键酶的动态调控模式,结合果实生理代谢动态变化,阐述了白檀果实油脂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

项目的实施过程发表15篇科学论文,其中SCI论文5篇,分别发表在权威期刊《BMC Genomics》(IF:3.89)、《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IF:2.99)、《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IF:2.43)和《植物遗传与资源学报》等。同时,8篇代表成果被《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omics》、《分子植物育种》和《中草药》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引用20多次,第一完成人因其贡献获美国园艺协会杰出论文奖、中国林学会梁希青年论文奖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本研究将极大丰富公共基因数据库,并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认可。拓展了野生木本油料资源的应用途径,丰富了木本油料原料资源,为今后更加系统深入地研究白檀果实发育调控基因改良提高果实油产量和改善油脂品质提供理论基础,以及为其他木本油料油料资源植物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四、客观评价

本项目系统地研究了新型木本油料植物白檀资源评价

及果实油脂累积规律及机理,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基于这些成果项目主要完成人刘强博士阶段被授予国家奖学金(评价1),其博士论文《白檀果实油脂累积规律及转录组分析》被评为2018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价2),同时本项目核心论文2016年刊登在《BMC Genomics》上的论文《转录组揭示白檀果实油脂生物合成机理》获得第七届中国林学会梁希青年论文奖(评价3)。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学术同行的高度重视,很多专家及其研究组引用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

北京林业大学林善枝教授在2017年发表于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IF= 6.221)的论文“Integrated analysis of 454 and Illumina transcriptomic sequencing characterizes carbon fux and energy source for fatty acid synthesis in developing Lindera glauca fruits for woody biodiesel”引用本项目代表论文【1】指出最近几年,Illumina 测序和第一代测序(NGS) 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油料植物白檀等的转录表达研究中,并提出与我们课题组一致的观点:BLAST比对短序列效率低是因为缺乏特异性蛋白结构域的观点。这些发表在高质量SCI杂志论文引用充分说明本项目代表论文【1】已经开始为其他木本油料植物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

国外专家Hasliza Hassan等人发表在《Electrophoresis》(IF=2.569)杂志的文章中充分肯定了我们的研究结果:“脂

质生物合成相关的高表达蛋白与油棕中果皮发育过程中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水平的增加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与本项目代表论文【1】中白檀油脂累积过程中调节油脂产量和品质的FAS酶在油脂生物合成中的活性中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河北农业大学齐国辉教授等人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omics》(IF= 1.904)的论文中指出:“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利用转录组测序研究了许多油料植物物种的油脂代谢,如油棕、蓖麻、麻疯树、油茶、山桐子、白檀等。刘强等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的白檀的转录组结果发现,测定了参与脂质代谢的关键调控酶ACC、KASII、KASIII、FATA、FATB、ACSL、SAD、FAD2、GPAT9、LPCAT1、DGAT1、PDAT1,它们在白檀果实油脂积累和果实油中脂脂肪酸组成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高红菊教授及其合作者2015年在IEEE软件工程与科学服务国际会议上高度评价并用专门的一段篇幅介绍了本项目代表论文【4】中我们课题组所构建的的中国木本油料植物信息系统:“为了帮助林业研究人员有效地存储和交换数据,代表性论文【4】开发了一个名为中国油料植物信息系统(COPIS)的在线交互数据平台。该系统实现了木本油料植物数据查询和实时更新,以及对历史记录数据的调取。此外,它通过集成以前手写或单独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据,提高了数据存储和共享的效率,终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查询、更新和分析数据。”

同时,代表性论文【6】发表以后被多个学者专家引用,李峰卿等发表在《子植物育种》分期刊上研究红豆树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时就引用论文【6】中我们使用的遗传结构分析方法:“用STRUCTURE2.3 软件基于贝叶斯方法、采用不考虑居群来源的混合祖先模型对193个个体进行分组,……利用Structure Harvester 软件)绘制ΔK 散点曲线图,当ΔK 最大时的K 值为最优K 值,……再根据样株Q 值范围划分不同的组群(刘强等,201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思汝等发表在《分子植物育种》期刊上研究柠檬桉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时发现与本项目代表论文【6】一致的研究结论:“研究中柠檬桉的基因流(Nm)平均值为 6.250,表明有较频繁的基因流,侧面解释了群体间遗传分化度较小的原因;柠檬桉基因流的特点与国内对白檀的结果相似,因其数值显著大于1,有助于维持群体的稳定,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它们对变化环境的适应能力(刘强等,2015)”。

车新等对湖南省白檀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果实含油率、果实千粒重、果穗长度、冠幅、叶长、果实纵径等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 1.045~1.897 之间,遗传多样性丰富,正与刘强等人发表的论文【6】中从分子标记水平上研究得出的白檀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的结论相吻合。还有张丽娜等,安佰义等和向晖等发表在《中草药》、《园艺与种苗》和《植物遗传与资源》等期刊发表的

论文多次引用论文【6】的研究成果。

此外,李珊等对本项目的论文【7】研究成果也进行了关注和比较:“植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机制及敏感程度的差异导致不同植物叶片呈现出不同的地理变异规律,……白檀仅有叶宽与经度呈负相关关系,而水青树表型的地理变异存在连续变异、区域板块变异及随机变异 3 种变异模式”贵州大学刘济明教授评价“研究植物在其分布区域内各种生境下的形态变异,是了解遗传变异的重要线索,往往具有适应和进化上的意义(杨艳等,2015)”充分肯定了项目组在植物表型遗传研究工作成绩。

五、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

刘强,排名第一,技术职称:讲师,工作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主要完成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对重要科学发现均有创造性贡献,是代表性论文1、2、3、5、6的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4、7和8的主要贡献者。参与白檀野外资源调查工作,构建白檀油脂快速测定系统,发现并阐明白檀油脂规律及其机理,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80%。

杨艳,排名第二,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工作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主要完成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对

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对重要科学发现1做出重要贡献,是代表性论文7的贡献者和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6的主要合作者。主导白檀野外资源调查及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白檀农艺性状遗传变异与环境因子相关性,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

蒋丽娟,排名第三,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主要完成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对重要科学发现均有创造性贡献,是所有代表性论文的通讯作者。负责本项目整体工作的理论推导、计算及结果分析,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60%。

陈景震,排名第四,技术职称:副研究员,工作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主要完成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对重要科学发现均做出重要贡献,是所有代表性论文1的共同第一作者,为代表论文2、3、5、6、7的合作者。参与白檀野外资源调查工作及油脂积累规律及其机理研究;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

李培旺,排名第五,技术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主要完成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在本项目所有科学发现点均做出重要贡献,为代表论文1的共同第一作者、代表论文2、3、4、6、7的合作者。参与白檀野外资源调查工作及油脂积累规律及其机理研究;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50% 李昌珠,排名第六,技术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湖

南省林业科学院,主要完成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在科学发现点3、4、5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为代表论文1、2、3、5的合作者。负责本项目整体研究思路构建,经验总结,该项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40%。

七、主要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本项目由区内2个单位的6人共同参与完成,分别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刘强和蒋丽娟)和湖南林业科学院(杨艳、陈景震、李培旺和李昌珠);六位项目主要完成人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各有分工,相互沟通合作,共同完成研究工作,具体合作关系如下:

第一完成人刘强和第四完成人陈景震是第三完成人蒋丽娟教授博士研究生,共同参与蒋丽娟教授承担的长沙市科技局项目“油料能源植物白檀优良种质培育与推广应用”,合作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以及专利申请和专著编写;刘强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白檀果实油脂积累规律及机理研究”并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得益于第三完成人蒋丽娟教授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第一完成人刘强与第二完成人杨艳合作研究多年,共同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杨艳的博士论文“湖南省白檀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果实脂肪酸研究”也是在蒋丽娟教授精心指导下完成的。第一完成人刘强博士毕业后进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时,与第四完成人陈景震、第五完成人李培旺,和第六完成人李昌珠属于同单位木本油料

研究团队,共同参与李昌珠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新型油料能源植物选育及栽培示范”和李培旺研究员主持的湖南省重点研究计划“工业油料植物高产高效及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CO2减排关键技术研究”。第六完成人李昌珠和第五完成人李培旺2011年共同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南方蓖麻新品种选育及其油脂利用技术” 第五完成人李培旺与第四完成人陈景震合作编著《南方板栗遗传改良》专著;第三完成人蒋丽娟和第六完成人李昌珠合作研究多年,共同编著《绿色能源-生物柴油》和《油料植物资源培育与工业利用新技术》,并与2014年共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技进步、自然科学类奖

科技进步、自然科学类奖 科技进步、自然科学类奖 三等奖(122项) 项目名称:优质水稻生产主要环节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芜湖县农机管理局、南陵县农机管理局 申报部门: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完成人员:张健美、黄义德、何超波、武立权、岑竹青、江洪银 项目名称:霍山石斛人工繁育、种质优良和产业化技术 完成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申报部门:安徽农业大学 完成人员:林毅、蔡永萍、文汉、聂凡、张鹤英、汪曙 项目名称:优质肉鸡-江淮Ⅰ号配套系的选育 完成单位:安徽江淮家禽育种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肉种鸡场 申报部门:安徽省农委 完成人员:耿照玉、唐骏、姜润深、杨秀娟、张云芳、屠云洁 项目名称:设施园艺作物安全、高效、轻作业化栽培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贵池高科技农业开发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安徽省农业 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申报部门:安徽省农科院 完成人员:徐义流、高同春、何传龙、张金云、高正辉、梅灏 项目名称:鸡马立克氏病监测技术的研究 完成单位: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申报部门:安徽技术师范学院 完成人员:张训海、陈溥言、朱鸿飞、卢春、付光玺、王立克 项目名称:皖西农作物危险性病虫草害监控及其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六安市植物检疫植物保护站 申报部门:六安市科技局 完成人员:赵刚、刘培廷、翁良才、汪海洋、卢川平、王名林

项目名称:保护地专用型西瓜新品种选育及推广 完成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申报部门:合肥市科技局 完成人员:王凤辰、祁家保、苏法、吴义兵、马春林、林茂 项目名称: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中粳皖稻54的选育与应用 完成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农科所 申报部门:阜阳市科技局 完成人员:韩鹏、马广明、李同恩、马同富、吴涛、祝利海 项目名称: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新技术的研究完成单位:太和县八里店农技推广服务站、太和县农业新技术开发研究所、太和县种子公司 申报部门:阜阳市科技局 完成人员:徐淙祥、张磊、李从勇、徐大鹏、李挺、曹军 项目名称:河蚬生态移殖及品质优化技术 完成单位:寿县瓦埠湖经济管理开发区 申报部门:六安市科技局 完成人员:张卫东、张世安、陈殿宏、王延兵、杨超、张世云 项目名称: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引进、选育与工厂化生产技术开发 完成单位:淮北市华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濉溪县农技推广中心 申报部门:淮北市科技局 完成人员:宋建华、周军、朱秀芳、张利华、张红艳、吴亚莉 项目名称:万亩外销有机茶基地建设及质量安全体系研究 完成单位:黄山市翡翠绿茶有限公司、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黄山有机茶研究所、泾县翡翠有机茶有限公司 申报部门: 黄山市科技局 完成人员:高守清、管亚明、廖万有、周坚、施丰声、王正荣 项目名称:安徽农用大型γ辐射装置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完成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 申报部门: 安徽省农科院 完成人员:杨剑波、刘超、李布青、丁增成、赵伟、徐宏青 项目名称:安全优质高效艾草食品生产与加工技术研究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提名公示内容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提名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单分子相互作用的方法学研究和应用 二、提名意见 (适用于提名专家)

三、项目简介 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是分子科学领域的核心内容,是认识各种生化反应和生命过程的分子机制、研制新型材料与药物、以及发展疾病诊疗新技术的基础。由于分子间作用往往是一个在纳米尺度上的动态、可逆的弱相互作用过程,发展高时空分辨的单分子研究方法,揭示被系综研究平均化所掩盖的分子特性,是阐明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和规律的关键。本项目针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中需解决的三个基本科学问题:即单对分子特异识别的作用力基础、多分子组装体系的分子协同作用机制和复杂生物体系的分子间动态相互作用规律,系统地发展了基于扫描探针显微镜及其与荧光显微成像联用的单分子分析表证新方法,取得系列重

要成果。 1.建立了定量表征单对DNA/蛋白质相互作用强度的AFM单分子力谱法,揭示了核酸适体与靶蛋白特异识别的作用力基础。通过测定单对核酸适体和蛋白质分子间非共价键断键力,发现化学抗体核酸适体和靶蛋白相互作用力可强于天然抗体与靶蛋白相互作用力,为核酸适体作为新型分子识别探针在生化分析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基于核酸适体的血清中疾病相关生物分子免标记检测新方法,促进了核酸适体分析化学的发展。 2.通过对分子组装体系中分子间协同相互作用的高分辨STM研究,提出了调控表界面功能分子形成可控均一组装结构的新方法。揭示了利用多氢键效应由非手性分子组装产生单一的表面手性及其手性传递、放大的分子机制,发现手性组装过程“多数原理”;通过调控动态共价键的热力学平衡及形成动力学过程,实现了稳定均一的二维分子纳米结构的构筑;在研究手性识别分离、纳米生物传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发展了多参数表征活细胞中单分子动态相互作用的单分子荧光成像及其与AFM联用新技术,发现细胞膜上转化生长因子受体结构的动态变化、以及单体形成二聚体激活的信号转导新模式。提出了细胞之间通过膜纳米管进行电信号传导的新通讯方式,发现单壁碳纳米管通过直接穿过细胞壁,输运分子进入不同细胞器的新途径;为单分子水平研究信号转导和纳米生物效应提供了新策略。 上述成果推动了单分子显微成像在分析化学领域的发展,在揭示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基本性质和规律、发展高灵敏生物分析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项目8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PNAS、Nat. Commun.、JACS、Anal. Chem.等权威刊物,他引1000多次,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如被认为“对教科书定义做了重要延伸”、“特别创新和有应用前景”,相关结果选入美国大学分析化学教材等。 四、客观评价 8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PNAS、Nat. Commun.、,JACS、Anal. Chem.、Nano. Lett.、Cardiovasc. Res.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总他引1000多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件。他引论文包括Science、Nat. Mater.、Nat. Rev. Drug. Discov.、PNAS、JACS、Angew. Chem. Int. Ed.等高影响期刊论文。相关引用和评价举例如下。 重要科学发现一:【代表性论文1】AFM测定核酸适体与靶蛋白间非共价键断键力的工作,被国际同行作为利用AFM单分子力谱研究DNA-DNA、蛋白-蛋白作用外的另一类DNA-配体和核酸适体-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代表性工作,韩国系统生物动态学重点研究中心的Park教授认为这些工作表明“AFM正快速发展为单分子水平表征亲合力和识别特性的技术”。德国马普所Berger教授在其JACS 论文中认为“AFM单分子力谱(AFS)可更定量地确定核酸适体结合蛋白质和细

2019年度湖南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

2019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项目 一、项目名称 中部两型土地利用管理关键技术与应用 二、提名意见 提名者: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提名意见:经认真审阅该成果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内容符合对照湖南省科学技术奖授奖条件的填写要求。按照要求,报奖单位和成果完成单位均已进行公示,公示期内无异议。 该项目科研团队立足于“中部地区”两型社会特点,以不同尺度区域为对象,创新了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农用地评价、节约利用与环境友好的建设用地评价、基于自由设站理论以及G PS/PAD /TS集成的快速调查测量关键技术、集成基于区域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发展模拟技术和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技术的土地利用多目标空间规划以及土地利用信息化综合监管等技术,综合形成了土壤环境质量分级的地方标准、农用地质量折算标准,建设用地环境质量等级评价与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相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大范围地籍调查技术模式,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规划技术、集成规划、调查的中部地区土地利用综合监管等土地利用管理的标准、导则、信息系统等一整套关键技术,为解决中部地区土地资源浪费、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土地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形成了一系列的成果,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6项,地方标准1个,项目成果在省自然资源系统得到了良好的转化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土地管理、规划、调查、评价技术产业链和创新链发展,提高了自然资源管理技术水平,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提名该项目为2019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和矿物原材料生产基地。“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因此其土地利用管理中建设用地利用粗放、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土地产出效率低、生态环境质量低等问题成为亟待攻克的技术难题。2012年国土资源公益性项目《中部两型社会建设土地利用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围绕中部地区土地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求,构建了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下的调查、评价、规划和综合监管等整套技术体系,研制了系统平台5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6个、地方标准1个、期刊论文16篇。 第一、针对调查区域GPS信号受限或全站仪通视受阻问题,对复杂环境下界址点、地物点的快速数据采集,设计了基于GPS/PAD/TS的内外业一体化的地籍快速调查技术及其系统,能够利用多作业块进行测量管理,可以实现控制点测量与界址点、地物点测量的一体化,同时最终成果界址点测量精度优于±5cm,能满足1:500地籍测图精度要求。 第二、针对当前农用地评价存在的中间过程繁琐、简单重复计算的弊端,研究提出了“评价因子→大类指标→农用地等别”的农用地评价技术,评价流程简单,问题针对性更强,可快速查询农用地质量中的“短板”、“长板”,能为农用地整治提供明确的建议,便于技术人员快速熟练掌握,便于普及应用推广。 第三、针对中部地区资源浪费,环境较差的建设现状,在已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规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中部“两型”社会概念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环境质量融合的评价模型,形成了适用于中部地区建设用地的资源集约和环境友好的评价技术方法,对于中部地区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针对土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土地规划技术需求,集成区域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区域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发展模拟系统、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技术,创新了基于区域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发展模拟技术和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技术两项核心技术,为中部地区“两型社会”规划提供了空间布局和数量计划的参考依据。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 项目名称本质安全型低温型催化氧化VOCs成套处理技术及推广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单位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单位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尹树孟(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主要贡献:对创新点1-4均作出创造性贡献;创新点1中负责工艺包的详细设计开发,ATEX取证工作;核心专利2项,验收报告1项,附件3,5,16;创新点2中负责多种反应器的设计;核心专利2项,附件8,9;创新点3中负责工艺技术的小试\中试研究;参与催化剂研发及优化工作;核心专利2项,《用于VOCs治理末端的低温催化氧化工艺》,附件2,10,11创新点4中负责了不同耦合工艺的开发;核心专利3项,《安全型低温催化技术在航煤装车挥发气治理中的应用》,附件4,6,7,14) 2.单晓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主要贡献:对创新点3、4作出创造性贡献;在创新点3中参与中试试验研究,提出中试实验平台及流程的改进意见;参与催化剂研发及优化工作;支撑材料:核心专利1项,附件10;论文<纳米银催化剂在安全型低温催化氧化工业装置中的应用>,附件13;在创新点4中负责了冷凝吸附-安全低温催化氧化等耦合工艺包研发工作,并成功在茂名石化港口分部投入工业试验应用。支撑材料:核心专利3项,附件1,4,6;验收报告1项,附件16.) 3.古才荣(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完成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主要贡献:对创新点4作出创造性贡献;在创新点4中负责了多套低温催化氧化工艺的推广应用及工艺改进;支撑材料:验收报告,附件16; 4.于辉(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主要贡献: 对创新点1、2、4均作出重要贡献;在创新点1中,负责工艺包PID图纸、设备图纸设计;负责工艺包HAZOP、SIL等安全评价工作;支撑材料:核心专利2个,附件3,5;在创新点2中,负责核心设备的设计工作;支撑材料:核心专利2个,附件8,9; 5. 钟东文(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完成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主要贡献:对创新点1作出创造性贡献;在创新点1中参与了低温催化氧化工艺包中催化床层级配方式的设计,并负责了工业装置现场的安全施工;支撑材料:验收报告,附件16; 6. 程龙军(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主要贡献: 对创新点3,4作出重大贡献;在创新点3中负责了项目中试试验装置的设计及试验工作,为工业项目的详细设计研发提供了设计依据。支撑材料:验收报告,附件16;论文<低温催化氧化中试装置对典型VOCs的治理效果分析>,附件12在创新点4中负责了青岛海湾集团低温催化氧化项目的工艺包开发应用。支撑材料:核心专利1项,附件 7. 7. 费志雄(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完成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主要贡献:对创新点1作出创造性贡献;在创新点1中负责了开车及操作指南文件开发工作;支撑材料:验收报告,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公示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公示 项目名称 高维图像类脑化语义信息提取理论与方法 提 名 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 提名意见 该项目围绕高维图像类脑化语义信息提取展开研究,是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取得了具有重要创新性和理论价值的基础研究成果。 受大脑基于部件的认知过程启发,提出了一套语义可解释鉴别化紧致特征提取理论和方法,达到了认知可解释和特征可鉴别的统一。 受大脑协同思维的启发,提出了基于时空协同和内部协同的图像协同处理架构,显著提升了图像识别的准确率。 受大脑演化认知特性启发,提出了基于演化表达的图像信息描述理论和方法,突破了手工设计描述子的局限。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院士和IEEE/ACM/OSA/SPIE/IAPR/AAAS Fellow等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有力推动了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推荐条件。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针对语义丰富的高维图像信号,借鉴和发展脑科学、认知科学的成果,对高维图像进行类脑化处理是减少和消除语义鸿沟重大问题的关键,代表了当前信息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本项目以类脑化处理为手段,建立了语义可解释、协同认知、演化表达三个方面的高维图像语义信息提取理论和方法。取得了如下科学发现: 1.受大脑基于部件的认知过程启发,提出了同时提取隐藏语义和保持内在流形结构的非负矩阵分解理论框架,并进一步将其发展为流形正则化稀疏非负矩阵分解方法并应用到高光谱图像处理和恢复中,解决了非负矩阵分解可解释性强但鉴别能力弱的难题。还提出了确定性列矩阵分解子空间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套可解释鉴别化语义特征提取理论和方法,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认知可解释和特征可鉴别的统一。 2.受大脑协同思维的启发,提出了图像及视频的协同处理框架:针对视频内容识别,提出了时空拉普拉斯金字塔协同编码机制,能够同时捕获结构信息和运动信息,克服了传统方法误配准问题。针对图像识别,提出了Gabor区域协方差矩阵描述子,

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公示-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夏军资料

通过专家推荐申报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 二、专家推荐意见: 推荐专家姓名:崔鹏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职称:研究员 学科专业:自然地理与水土保持学 推荐意见: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过程极其复杂,认清其规律对防洪和水安全十分重要。传统方法多基于线性系统理论,导致径流估算较大误差。以夏军院士领衔的团队通过多年研究与探索,在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方面,做出了有新的发现与创新的成果:(1)发现了径流形成的产流量与土壤湿度、降雨强度和不同下垫面特征参数组合的指数规律,揭示了非线性系统响应函数的水文物理机制,创建了水文时变增益非线性模型(TVGM),解决了径流非线性精准估算的理论难题。(2)发现了非线性水量转化中关键的土壤蒸发与总蒸腾比例,建立了叶面积指数、表层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蒸发/总蒸腾比例之间的函数关系,揭示了径流形成中系统界面过程水分与能量非线性交换机制。(3)创建了流域分布式时变增益非线性模型(DTVGM),揭示了流域径流形成过程与流域下垫面、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响应机制,提出了量化水文模拟不确定性新的方法。该研究8篇代表性论文总他引719次,其中SCI他引579次;2004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年获国际水文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国际水文科学奖-V olker奖章”。成果应用到我国江河湖库防洪减灾、水量水质联合调度以及重大调水工程管理,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将上世纪著名国际水文学家J.Dooge提出的《水文系统线性理论》提升到水文系统非线性理论新的高度,推动了水文科学基础研究和理论的发展。推荐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壹等奖。 推荐专家姓名:林学钰 工作单位: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国家自然科学奖公示内容(2017年度)-中国科协

国家自然科学奖公示内容 ( 2017年度) 项目名称:心理应激对口颌系统的负性效应、影响机理及其防治策略研究推荐单位:中国科协 推荐意见: 该项目系统研究了心理应激对口颌系统的负性效应、影响机理及防治策略,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对促进学科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荣获2016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本成果属口腔医学领域。伴随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随之而来的激烈竞争,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复杂强烈。口颌系统作为一个包含牙齿、肌肉、关节、骨骼和神经的整体,其结构功能的稳定与心理状态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中紧张时牙关紧咬,恐惧时下颌打颤,压力增加时夜磨牙、关节区域弹响疼痛等现象,都是应激状态下口颌系统反应的典型例子。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一直缺乏心理应激对口颌系统负性影响的系统研究,相关的机理及防治策略更是鲜有报道,极大限制了人们对口颌系统疾病病因学的全面认识和相关诊治方法的实践。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1项课题资助下,自2001年开始着眼心理应激对口颌系统健康的负性影响效应,并针对调控机制、药物对抗以及骨与软骨组织缺损再生修复方法等展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结果: (1)首次明确提出了口颌系统是心理应激的作用靶点。借助心理应激动物模型,课题组发现心理应激刺激对口颌肌、颞下颌关节、牙周和口腔黏膜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均可产生不同程度负性影响,证实心理因素在咀嚼肌功能紊乱、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牙周疾病病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率先阐明了心理因素启动或加重口颌系统功能紊乱的内在调控机制。在心

理应激的肌-骨/关节效应方面,探明心理应激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递质改变以及中枢和外周中胶质细胞活化分别参与应激致咀嚼肌运动、感觉功能改变;肌功能改变导致颌骨体和颞下颌关节负荷增加,颌骨的骨皮质发生改建,而关节区应力微环境则通过一系列信号分子完成力学信号转导,引起髁突软骨发生适宜应力作用下的进行性改建,或者过度应力作用下的退行性改变。在心理应激的牙周效应方面,证实心理应激可通过促进炎性因子浸润和抑制bFGF表达影响牙周炎组织修复进程。 (3)提出了药物保护和组织工程技术有效预防心理应激对口颌系统肌-骨/关节负性效应的新策略。发现中药姜黄素可有效逆转应激所致口颌肌病理性改变,并开辟应用牙龈、牙髓、牙周膜和牙槽骨骨髓来源干细胞、组织工程材料PRP/PRF以及基因传递等手段修复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及牙周局部骨组织缺损的方法,同时证实创新性构建的干细胞膜片与PRF膜片的双膜复合体经生物力学微环境优化后可以很好地用于应激所致或加重的髁突软骨及牙周组织实质性缺损修复。 本项目完成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3项军队及省级科研项目,此外尚有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研。相关结果已发表论文86篇,其中SCI/EI收录31篇,总影响因子98.535,单篇最高引用219次;已培养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28人。主译专著1部,主编专著1部,参编、参译教材和专著8部,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5次,在国际及国内学术大会上报告研究论文30人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 客观评价 1、全军卫生专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委员会鉴定意见 “该研究立足于军事心理应激状况下口颌系统的功能异常及对应的诊疗方法,对军队平战时的健康、战斗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既有理论创新,又有临床实用性,对口颌系统疑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诊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军队科技成果鉴定证书》,No.2014331004)。 2、荣获2016年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本研究项目2016年荣获中华口腔医学会最高奖项——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3、学者评价 3.1课题组发表文章《The combined use of cell sheet fragments of periodontal

2019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奖提名项目公示

2019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奖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林药单面针的种子萌发机理和繁育技术研究 二、提名意见: 单面针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珍稀林药资源,属近濒危物种。此项目不仅在种子萌发的分子机理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发现,也在单面针自然资源的优选、繁育、栽培等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系统性研究成果。 该项目从分子生物学层面深入揭示了以单面针为代表的木质藤本植物具有深度生理性胚休眠、萌发周期长、种子低萌发率的分子机理,为赤霉素影响脂质代谢在促进种子萌发中的作用提供了实质性证据,有效扩展了人们对早期萌发过程中糖代谢重要性的认识。 首创性建立了单面针种质资源评价技术体系1套,筛选出单面针优良无性系2个,构建了以3项核心专利为基础的单面针“种子人工萌发-实生育苗”,“种胚离体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嫩枝扦插繁殖”繁育技术体系,形成单面针中性亲脂性成分、生物碱、黄酮类、蒽醌等主要药用成份制备的工艺核心流程和技术体系,相关技术均填补国内外单面针研究领域的空白,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项目建立了单面针种质资源收集圃20.5亩,栽培示范林82亩并以“基地+示范户+林农户+公司”的生产模式开展单面针育苗及栽培示范,共计培养了生物学学科博士研究生2名,硕

士研究生7名,培养广西林科院专业技术人员4人、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材基地技术人员5人,建成了一支可全面开展单面针繁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的专业人员队伍。 由于此项目在科学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对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同意提名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三、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林业科学技术森林植物学(2201070)和生物学植物生理学(1805140)研究领域。单面针又名蚬壳花椒(Zanthoxylum dissitum Hemsl. ),属芸香科花椒属木质藤本植物,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珍稀林药资源,其富含白藓碱、花椒碱、熊果酸及黄酮甙类等多种珍贵药用成份,具有显著的抗病原真菌活性和良好的治疗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效果,一直作为妇科千金片、妇科外用洗液等妇科中成药和其它中成药生产的重要原料。因其种子自然繁殖率低下,加之掠夺性采伐使其成为典型近濒危物种,开展林药单面针的繁育研究对于植物多样性及种群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研究过程得到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5项省部级课题、2项地市级课题支持,形成技术专利3项。开展了单面针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种子萌发机理、优良无性系的选育、高效繁育技术和有效成分分离鉴定等研究,取得以下重要研究发现。 (1)首次系统揭示了以单面针为代表的木质藤本类植物具有深度生理性胚休眠、萌发周期长、种子低萌发率的分

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公示内容

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公示内容 (2019年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提名意见 (适用于提名机构和部门)

三、项目简介 (限1页) 焊接是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常规的熔焊方法由于温度高、热输入大,接头微观组织与热应力难控制,无法满足新材料及异种材料的焊接要求,产品焊接质量不稳定,如我国某型号火箭曾因焊点质量问题导致发射失败,欧洲阿里安娜-5号火箭也曾因喷管焊接问题导致爆炸。随着新材料及异质材料结构的大量应用,开发先进的特种焊接方法、深入研究焊接冶金机理已成为国际焊接领域的热点。 该项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73课题等资助下,针对异质金属和陶瓷/金属两类典型的性能特异材料体系,从焊接制造工程中提炼出科学问题,系统研究焊接过程的本质特征,在组织性能调控与焊接冶金机理揭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为特种焊接制造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科学发现包括: 一、发现了热输入对异质金属熔钎焊界面化合物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熔钎焊过程中熔滴过渡特征,建立了电源动态特性曲线与能量密度方程。发现低熔涂层液膜减小润湿阻力的界面活化现象,提出了利用“表面液膜”改善润湿的新思路,为铝/钢等异质金属的熔钎焊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提出了阻隔层抑制异种材料接头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思想,确定了全固溶阻隔层的设计准则,建立了相变扩散连接界面金属间化合物成长的物理模型,发现了表面活化、氢致活化和自蔓延反应辅助低温扩散连接调控界面化合物的特性与机制,阐明了钛/钢等异质金属接头的低温扩散连接机理。 三、提出了原位自生反应复合钎焊缓解陶瓷/金属接头应力的思想,建立了界面反应层及晶须生长的动力学模型,指导了反应层的有效调控与预测,阐明了晶须在缓释以及转移接头应力中的作用原理,发现了非平直界面对接头组织与性能的作用规律,发展了陶瓷/金属接头应力调控理论,实现了多种陶瓷/金属的反应复合连接。 该项目8篇代表性论文总计被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Acta Materialia等期刊SCI他引407次,单篇最高SCI他引95次,他引总计798次,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美国工程院S. J. Hu院士、中国工程院林尚扬院士、张立同院士、美国金属学会S. Kou会士等院士、国际期刊主编/副主编、学会会士,广泛引用和高度评价了项目组提出的机理与方法。项目负责人冯吉才教授为焊接领域首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担任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项目组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理论成果及衍生技术已成功用于指导导弹姿轨控发动机喷管、空间推进系统管道、汽车冷却器等关键产品的设计与制造。部分研究成果获2016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0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一、广西自然科学奖

一、广西自然科学奖 1、项目的名称:低维功能材料设计及其储氢、生物传感特性研究 2、拟推荐单位:广西教育厅 3、项目简介: 低维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储氢、传感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也是当前材料科学领域中最活跃和最有前途的研究内容。由于低维纳米粒子属于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之间的过渡区域,内部原子存在有序-无序结构,因此低维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壳层结构,与体相材料的长程有序不同,这导致了低维功能材料出现了一系列的特有的现象和性质。这些特性使得低维功能材料在储氢、传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瞄准储/制氢和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关键科学问题,从低维材料设计、制备、结构与性能的调制入手,借助相图与第一性原理设计,系统开展了低维功能材料的创制及其在储氢、传感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原创性研究成果。本研究工作不仅实现了低维功能材料储能功能的热力学动力学控制、阐明了其构效关系,丰富了相关基础数据,而且为探索开发新型低维功能材料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科学发现一:创新性提出了在MOFs材料上复合氢溢流催化剂,通过掺杂氢溢流催化剂并在催化剂和多孔金属有机化合物间构造碳桥,有效地实现氢气分子在活性金属原子上的解离,并通过碳桥实现了氢原子向多孔金属有机化合物孔内部及表面的溢流扩散和吸附,从而提高了MOFs在温和条件下的吸放氢水平,阐明了储氢机理,为开展MOFs常温储氢性能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首次合成了高热稳定性的纳米级的Al基MOFs材料,发现Al-MOFs具有优良的气体吸附性能,对CO2 优良的选择性吸附,对节能减排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开展新型高热稳定性MOFs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合成了新型氨基修饰孔道MOFs材料(CAU-1),并从理论计算的角度指出氨基修饰孔道MOFs材料的气体吸附机理(代表作1,2,6,7) 科学发现二:采用碳纳米材料构建了纳米生物相容电极界面,显著提高了生物分子和细菌在电极上的电子传递速率,将葡萄糖的检测范围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发展了碳纳米生物传感的研究方法。采用铂、金纳米粒子和氧化物诱导生物分子和电子之间的电子传递,实现了生物分子和电极之间的快速电子传递,为发展新型生物传感和生物燃料电池提供了技术支撑。创新性地采用导电聚合物修饰的电极诱导生物分子和电子之间的电子传递,实现了细菌和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为生物燃料电池研发和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代表作3,8)。 科学发现三:基于相图与理论计算系统地开展了LaNi5和Mg基合金的储氢性能研究,为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提名公示内容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提名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面向人车路系统本质安全的驾驶行为形成理论与方法研究 二、提名单位:北京市 三、提名单位意见: 减少交通事故是一项全球性的挑战,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该项目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基于驾驶行为的人车路系统的内在耦合结构与固有演变规律,取得三项重要科学发现:1)驾驶行为形成机理;2)人车单元微观险态行为解析;3)人车路系统风险控制。 该项目的8篇代表性论著他引273次,其中中文他引50次,有4篇论文曾进入ESI前1%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进入ESI前0.1%高被引论文,第一完成人自2015至2019年连续五年在通用工程学科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作为发起人和会议主席连续主办了10届国际绿色智能交通系统与安全学术会议,该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在特重大社会活动以及在极端危险环境下车辆行驶自主控制中得到应用,开拓出基于驾驶行为的人车路系统本质安全研究方向,对提高智能网联汽车效能、减少交通事故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推动作用。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四、项目简介(不超过1页): 减少交通事故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挑战,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其核心是从车辆行驶本质安全化层次上,辨识出基于驾驶行为的人车路系统内在耦合结构与固有演变规律。该项目围绕驾驶行为形成机理、人车单元微观险态行为解析、人车路系统风险控制等基础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和科学发现如下: 1 提出了驾驶可信性概念并定义其是可靠性、安全性和差错恢复能力的集合式综合测度,从理论层次上阐明了驾驶失误的不可避免性特征;构建了智能交通信息网络环境下数字驾驶行为模式,推导出数字驾驶的综合感知、合作决策、协调控制的表达算法,确定出面向舒适性的生态人机界面功能分配基准; 2 对人车单元微观行为形成进行了规则化、模型化的定量描述,界定出驾驶险态行为特征参数,研究了人车单元在跟随、换道、遭遇行人等态势下的纵横向微观运动规律,构建了考虑不同驾驶特征的车辆安全接近模型,成功地识别出驾驶人在车辆行驶中的跟随动作滞后、跟驰速度波动以及操作时距受心理因素影响的扰动现象; 3 依据人车路系统不良征兆和系统行为信息流传递过程,提出多类型事变的模糊信息量算法,创建了复杂人机环境系统事变树模型及分析方法,用于定量解析系统行为风险演变的随机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多变性,解决了事故致因机理的动态辨识与微观不良要素的预先性控制难题。 该项目的8篇代表性论著他引276次,其中中文他引50次,有4篇论文曾进入ESI前1%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进入ESI前0.1%高被引论文,226次SCI他引论文来自中、美、英、德、日、法、澳等31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中国科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杜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德国宇航中心等国内外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如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Klette Reinhard教授认为“王等的研究辨识出驾驶人的多规则决策机理,揭示了跟随情景下驾驶行为的加速和减速变化规律,这一研究突显了模糊逻辑对驾驶行为建模的有效性"。该项目相继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教育部自然科学奖、KSCE-Springer奖和Springer Nature中国新发展奖。第一完成人自2015至2019年连续五年在通用工程学科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作为发起人和会议主席连续主办了10届国际绿色智能交通系统与安全学术会议。该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产生了社会经济效益,在特重大社会活动以及在极端危险环境下车辆行驶自主控制中得到应用,开拓出基于驾驶行为的人车路系统本质安全研究方向,对提高智能网联汽车效能、减少交通事故具有实质性的重要推动作用。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中国东部上地幔和下地壳中水的分布、循环和效应研究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 张宏福:西北大学、教授、地质学、中科院院士 杨经绥:南京大学、教授、地质学、中科院院士 李献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球化学、中科院院士 提名意见: [张宏福院士提名意见]地球内部如何运行是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问题。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的水由于其显著的物理、化学和动力学效应,是探索地球内部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切入口。该项目选择中国东部的深源壳幔样品,围绕典型矿物含水性开展了系统化的野外和实验室工作。经十余年多学科综合研究,发现了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高水含量和新生代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水含量分布的不均一性,为认识华北克拉通破坏与岩石圈地幔水化密切相关以及东亚大地幔楔的动力学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还首次发现了大陆下地壳含水且其含量明显高于下覆岩石圈地幔,这极大改变了干态下地壳的传统认识,下地壳与岩石圈地幔水含量的垂向差异造成壳幔界面附近流变强度

的变化,影响深部岩石圈的动力学过程。对深俯冲榴辉岩的研究发现了石榴石具有极高水含量及其高度不均一的分布特征,意味着大陆板块深俯冲过程中石榴石和绿辉石都能将大量水携至地球内部,同时板块俯冲和折返过程中流体活动能力非常有限。该项目关于名义上无水矿物含水性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特色性和原创性的工作,是国际固体地球科学领域的前沿方向。这些成果对于深刻认识我国东部的深部过程和大陆动力学具有突出的科学意义,这是基于我国地质的实际背景、解决了我国东部大陆壳幔作用过程中若干重大科学问题并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的重要工作。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杨经绥院士提名意见]地球内部水是近二十年来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夏群科教授等人根据国际上相关研究进展和中国独特的地域特征,以名义上无水矿物为对象,围绕中国东部广泛分布的中、新生代深源样品,系统开展了以“中国东部上地幔和下地壳中水的分布、循环和效应”为主题的综合研究。这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具重大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1)发现了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的高水含量和新生代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水含量分布的不均一性。高水含量确定了克拉通破坏与岩石圈地幔水化密切相关,而水含量的不均一分布特征为认识东亚大地幔楔的动力学提供了重要参考;2)发现了大陆下地壳含水且水含量明显高于下伏岩石圈地幔。下地壳含水性的发现

推荐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公示

推荐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公示 项目名称:Bc介子物理及双重味重子产生的研究(理论) 推荐单位: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张肇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陈裕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吴兴刚(重庆大学)、 王国利(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建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学科评审组:物理与天文学科 专家提名意见 提名专家: 蔡荣根、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 提名意见: ‘Bc介子物理及双重味重子产生研究(理论)’项目组在粒子物理理论上取得的创新成果,包括:i).指出了‘单举过程’是最有利产生双重味Bc介子和双重味重子的机制;利用QCD理论可信地计算出了它们的产生截面,展示了运用QCD正确计算双重味强子碎裂函数方法;ii).应用推广的瞬时BS方程等系统地计算了Bc介子主要衰变道的分支比,寿命和衰变常数等,总结出了在高能强子对撞机上利用顶点探测器观测末态含J/psi粒子过程发现Bc介子的建议等;iii).采用多方理论技巧,所完成的模拟Bc介子和双重味重子产生的蒙特卡洛程序BCVEGPY和GENXICC效率高、实用,为高能实验组开展相关研究解决了难题,被广泛采用。iv).找到了能够良好处理有相对论大反冲的束缚态间衰变的反冲效应的方法,并应用到计算双重味介子和重子的衰变。 项目组上述的创新成果是对强子物理,QCD和电-弱等理论的重要发展,有重要意义,并开起了国际上计算Bc介子、重夸克偶素和双重味重子(其中双粲重子最轻)及其激发态的产生及其碎裂函数的理论研究热潮;促使CDF实验组1998年首次观测到Bc介子,LHCb实验组2017年发现首个双重味重子(双粲重子)等。项目组8篇代表性论文至今已被SCI他引了519次;项目组被公认为理论上研究双重味强子的专家,应邀撰写总结性轮文和多次在重要国际会议上作报告。因此本人提名项目组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自然科学奖公示

自然科学奖公示: 项目名称 限域增强的配位不饱和界面催化 提 名 者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 提名意见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研究团队,在过去近二十年中针对能源化学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特别是碳资源优化利用相关催化过程中一直未能突破的产物选择性调控问题,从纳米体系的结构特征和基本原理出发,以配位不饱和活性中心催化为基础,提出界面限域催化的概念,设计研制了金属氧化物界面稳定的单层氧化亚铁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实现室温条件下100%选择性去除氢气中微量CO,成功解决了H2-O2燃料电池中CO毒化铂催化剂的问题。近期,该团队进一步拓展界面限域催化原理,设计了复合氧化物界面(ZnO/CrO x)稳定的配位不饱和活性中心,与具有择形作用的分子筛耦合,创制了高选择性制备高值化学品的OX-ZEO催化剂,实现煤基合成气直接转化制低碳烯烃,该发现颠覆了统治煤化工领域九十多年的传统Fischer-Tropsch过程(F-T),被同行誉为煤化工领域中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进展。该项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独立完成,创新性突出,成绩显著,国际影响卓越。研究成果发挥了“顶天立地”作用,即有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的源头科学创新,又有科技成果转化为新生产力的突出贡献。 提名该项目为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 控制化学化工过程效率的催化化学涉及到能源、材料、环境、制药等工业过程,贡献了20%以上的世界GDP。150多年来,催化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建立并完善了像“表面吸附”、“活化能调控”、“表面活性中心”等基础概念。然而对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形成和稳定机制,反应选择性控制以及催化过程中的协同耦合原理的认识长期停滞,这大大制约了催化基础理论的发展和新催化材料的创制。本成果以配位不饱和活性中心催化为基础,采用高精度表面研究技术,并借助同步辐射光源等先进手段,从原子层面上阐明了表面配位不饱和亚铁活性中心的生成机理,以及源于价电子转移和界面限域效应对活性中心的增强机制。在此基础上创制出单层FeO纳米岛修饰的铂催化剂,实现了室温条件下氢气中微量CO的100%去除,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的H2-O2燃料电池(PEMFC)中微量CO 杂质导致铂催化剂中毒并失活的难题(Science,2010)。在大量实验数据分析和理论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界面限域催化新概念,并逐步从界面的“狭义限域催化”拓展到有普适性的“广义限域催化”(Acc. Chem. Res. 2013)。这一研究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被授予德国催化协会杰出成就奖(Alwin Mittasch奖)。依据这一概念,进一步设计并成功制备出稳定配位不饱和活性中心的复合氧化物界面(ZnO/CrO x),实现了温和条件下CO分子的定向活化和高效歧化(2CO C + CO2),与具有择形选择性的微孔分子筛偶合,成功创制了CO 加氢定向偶联高选择性制备高值化学品的OX-ZEO催化剂。系列催化剂成功用于煤基合成气(CO/H2)的直接转化,低碳烯烃(C2=-C4=)选择性达到80%(Science,2016)。这一发现彻底颠覆了由德国科学家发明的统治煤化工领域九十多年的传统Fischer-Tropsch过程(F-T),开创了煤化工技术向高定向、低水耗(过程中消除了水循环)发展的新时代,被同行誉为煤化工领域中一个里程碑式的研究进展;该过程已经圆满完成实验室模式试验。

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部

200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1.Z-101-2-01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中若干重要问题研究汤家豪香港特别行政区 2.Z-102-2-01统一描述平衡与非平衡体系的格林函数理论研究周光召、苏肇冰、郝柏林、于渌中国科学院 3.Z-102-2-02利用引力透镜效应研究宇宙中的物质分布武向平中国科学院 4.Z-103-2-01石杉碱的化学与药理研究唐希灿、白东鲁、朱大元、嵇汝运、刘嘉森专家推荐 5.Z-103-2-02碳-碳重键新的合成方法学研究沈延昌、忻元康、郑建华、岑文表、黄耀曾上海市 6.Z-103-2-03原子簇的结构、化学键和结构规则唐敖庆、李前树教育部 7.Z-104-2-01辽西中生代华夏鸟类群和孔子鸟类群及鸟类的早期演化侯连海、周忠和、金帆、张江永、顾玉才中国科学院 8.Z-104-2-02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十五万年来环境演变的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刘东生、汪品先、刘嘉麒、孙湘君、安芷生中国科学院 9.Z-104-2-03喜马拉雅地区深反射地震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深部结构和构造研究赵文津、徐中信、熊嘉育、陈乐寿、蒋忠惕国土资源部 10.Z-105-2-01小麦族种质资源研究颜济、杨俊良、郑有良、周永红、刘登才四川省 11.Z-105-2-02中国特产濒危雉类生态生物学及驯养繁殖研究郑光美、张正旺、张雁云、宋杰、刘彦教育部 12.Z-106-2-01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陈赛娟、张亭栋、陈竺、陈国强、王振义卫生部 13.Z-106-2-02神经性高频性耳聋等遗传性疾病基因的克隆和遗传疾病家系的收集夏家辉、唐北沙、夏昆、潘乾、戴和平湖南省 14.Z-106-2-03尿激酶原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朱德煦、刘建宁、华子春、孙自勇、陈于红教育部 15.Z-108-2-01低维结构的量子特性及计算设计研究朱嘉麟、顾秉林、段文晖、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