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佛教生态智慧的当代意义

佛教生态智慧的当代意义

佛教生态智慧的当代意义
佛教生态智慧的当代意义

佛教生态智慧的当代意义

【摘要】:在解决当前严峻的生态问题上,传统佛教与现代环保有着不少契合之处,其生态理论为人类战胜生态危机提供了极佳的视角。佛教徒所开展的一系列”护生”实践是科学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措施。然佛教的发展对生态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积极作用却是主要的。

【关键词】:佛教; 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 和谐

一、佛教生态的理论阐释

1.”贪”、”嗔”、”痴”生态环境恶化源起的理念阐释

佛教认为人总是产生痛苦,造成痛苦的根源是”贪”“嗔”“痴”三毒,”贪”指爱欲或贪欲,贪欲不能满足,故生愤恨之心,即” 嗔”。”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三毒虽非针对环境恶化所提出,但包含了解释生态环境恶化的真知灼见。欲海难平,人类对自然过分的贪欲是生态恶化的罪魁祸首。

2.”缘起论”世界观的生态理念阐释

“缘起”是指现象界的一切存在不是孤立的,都是种种条件和合而成的,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诸法因生者,彼法随因灭,因缘灭即道,大师说如是。”【1】”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2】有因就有果,事物的缘起是在因果关系中确定的,因果大法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大法。故环保视角来看,人与整个自然界都是息息相关的,故环保理念需要包括生存观念、生存方式在内的全面革新,生态的治理也是包括政治、经济、道德、科技诸方面的综合治理。

3.”三千大千世界”宇宙观的生态理念阐释

佛教认为宇宙是”三千大千世界”的无量空间和”成住坏空”的无限空间的空观的集合。其中”成住坏空”的宇宙循环理论认为:有生即有灭,有成即有坏。成劫是世界形成的时期。住劫是有情众生安住的时期,坏劫是渐趋破坏的时期,空劫是完全崩溃毁灭的时期,四个时期连续不断、周而复始循环如同地球在整个宇宙中的位置:地球既是大千世界中微乎其微的一芥子,又是唯一一处人类和其它地球生命栖息的家园。这种广袤深邃的描述使我们更能深刻地体会”地球家园”的重要意义。

4.”无情有性”自然观的生态理念阐释

“芥子容须弥,毛孔收刹海”,佛教认为任一极微都蕴涵着宇宙的全部信息。

荷与佛

荷与佛 一方池水一心莲,半以开敷半似眠。 不蔓不枝亭亭立,出泥不染净尘缘。 蝶乱蜂喧由他去,何等自在何等闲。 清清淡淡不繁华,留得清白在人间。 莲花与佛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 荷花与佛教: 荷花在印度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画佛、塑佛,佛座必定是莲花台座。佛为什么要坐在荷花上呢? 据佛典介绍,主要是因为佛法庄严神妙,而莲花软而净,大而香,所以“莲花台,严净香妙可坐”。 净土世界__莲花: 《大正藏》经典说,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其实许多花都柔软、乾净、充满香气,只是荷花有一特殊的生态是其他植物没有的,因此承担了佛教的象徵使命,“初期佛教徒是基于植物生育的特徵而重视莲花, 春夏秋冬,四季轮转,花落花开,花朵具有谢而又发的生命力,本是许多古今文人墨客喜用的主题。但世间花卉先开花后结实,莲花则在开花同时,结实的莲蓬已具备。 莲花因此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 佛曰: 平等,不论过去、现在、未来,天、地、地、物、时、空,方位、大小、多少,人与人,如此如彼,穷富贵贱皆平等。极乐净土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具有超时空相貌的莲花,独享“福报”,成为净土世界的花朵。 《阿弥陀佛》中记载: 众生若得善报,不再堕入胎生、卵生、湿生等轮回;得以往生极乐世界,会有观音手持莲花迎接,往生者就在莲花里“化生”为极乐世界的一员,视个人业障、福报,莲花闭合时间长短不同;福报够的人可以提早“出关”,享受净土世界。 妙法莲花: 《妙法莲华经》,莲华,即妙法。 莲花代表接引众生的法门。 古老的南传佛教圣典《经集》,也采用莲叶上的露珠与莲子,形容不为诸种情欲所污染的生命。 莲蓬上成熟的莲实,必须剥去黑而坚硬的外壳,才是人们食用的白色莲子,“正如人的佛性”。小小的莲房、莲子,在佛界弟子眼中广阔无边,是人所探究,也是应认识的本心、佛性。 莲蓬上供莲子居住的一格格莲室,曾被喻为人体的窍门。 佛陀讲经,要人行菩萨道,渡自己,也要渡众生,让人人成佛。 莲花努力生长不只是为了开花,而是开了花才能结出莲子。 一片片的莲花瓣,正如佛陀以很多方便法门接引众生,通过不同法门,人们得显出藏在其中的佛性,进而成佛。 佛陀步步生莲花: 莲座,乃为佛陀结跏趺坐讲经开释而设。佛家在百花齐放中独生出莲花座,与荷

佛教的生态理念和实践

佛教的生态理念和实践 魏德东 〔提要〕佛教的生态理念主要表现在它的自然观、生命观和理想观三个方面。佛教的生态实践,不仅为佛教徒的自我完善提供了现代方式,为佛教适应社会、服务人群指明了重要方向,同时也指明了全球生态保护的根本出路,即提高认识,人人参与。佛教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通过解读佛教经典,考察古往今来佛教徒的实践,都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这种生态意识也许能够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提供帮助。 佛教的生态理念主要表现在它的自然观、生命观和理想观三个方面。佛教徒将自然看作是佛性的显现,万物都有佛性,都有自己的价值。中国天台宗大师湛然将此明确表述为“无情有性”,即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木、大地、瓦石等,都具有佛性。禅宗更是强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价值。基于这一缘由,清净国土、珍爱自然是佛教徒天然的使命,这对今天的自然保护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佛教生命观的基调是众生平等、尊重生命,佛教据此提出不杀生的生命观。杀生,指杀害人畜等一切生灵。诸罪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面对物种不断灭绝的现实,佛教不杀生的理念值得重视。 佛教徒的最高理想是升入极乐世界。对极乐世界的描述,体现了佛教徒对理想生态的设定。极乐世界是无苦有乐的世界,内容包括:第一,极乐世界充满秩序,井井有条。第二,“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极乐世界有丰富的优质水,称为“八功德水”。第三,极乐世界有丰富的树木鲜花,如各种颜色的莲花等,香气芬馥。第四,极乐世界有优美的音乐,使人快乐。第五,极乐世界有增益身心健康的花雨,使人们身心适悦而不贪著。第六,极乐世界有奇妙多样的鸟类。第七,极乐世界有清新的空气。显然,佛教的极乐世界,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佛教提炼出一系列独特的生活方式,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这

佛教中的智慧与爱心

佛教中的智慧与爱心 哲社思政 201011022953 黄慧 【内容摘要】佛是思想的觉悟,就是智慧。人们可以以实践四谛的过程,体悟人生的大智大慧。智慧最为具体的表现就是爱心。我认为智慧是人们 的思想,内部的精神世界,智慧的外化体现就是爱心。慈悲心,是 一种惠及世界万有的普遍的情感,一种对于生命的不忍之心和对于 存在的敬畏之念,一种关于此岸今生而非彼岸来世的、自然的、成 熟的、健康的身心状态,一种自己努力活得好也希望别人活得还好 的处世态度,一种对于自己也对于别人的善意、理解、责任及温和 的宽容精神。 【关键词】智慧四谛人生爱心慈悲心 佛法,是理智的德行的宗教,是以身心的笃行为主,而达到深奥与究竟的。从印度而来,千百年流行于中国人间的佛法,融贯精深。 什么是佛,佛,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从它本意来讲是智慧,从它的作用来讲是觉悟。他绝不是庙宇里的泥塑金身,绝不可能点几柱香,叩几个头或是念几声就有求必应,随心所欲的。佛是具有圆满觉悟与大慈悲、大智慧、大能力,让众生不再受轮回之苦,能引导众生出离轮回的圣人。也就是说, 佛的主要学说可归结为四谛说。“四谛”的字面意思是四个真实的道理。首先,苦谛是指人生充满种种痛苦。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五盛阴苦。人无时不刻都在各种苦难中。我们平时的生活里都真实存在,被苦恼,被牵绊。我为家里亲人的生病而痛苦,离家远行,朋友离别等等。 集谛揭示了人生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佛教认为人的贪求欲望或者“爱”是带来一切痛苦的根本原因。贪、瞋、痴是万恶之源。对于现代人来讲,完全是现代人盲目依赖物质手段和无节制追求物欲的结果。若追究其根由,也不外于佛教所揭出的贪、瞋、痴三毒心。贪,为人的贪欲心,当官的贪钱,才会使社会不平衡,穷苦的人民得不到帮助;瞋,为人的瞋怒心,世界的恐怖分子不能理性的对待事情,才会造成许多袭击和爆炸;痴,为人的愚痴心,人类为了自己私利,才会盲目破坏环境,竭取资源,慢性自杀性的愚昧做法。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己所爱好的东西的无限制追求;瞋怒是对不合己意的有情众生的嫉妒或憎恨;愚痴则是对事理的颠倒执着。三毒心的不断扩张,使现代人在不断扩张的物欲追求中,身为物欲之奴隶而尚不自觉;在日益发展的高科技面前,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科技环境所支配,而走向“自我异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失去了越来越多的个体自我本有的主动和自由,越来越找不到人生真实价值之所在。 灭谛指的是灭除贪爱欲望,断除产生痛苦的原因,使自己永远不再轮回于生死苦海。这是原始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佛教以戒、定、慧三学来对治贪、瞋、痴三毒,教导人们以布施心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心去转化瞋怒心,以智慧心去转化愚痴心。大乘佛教以本来清净为诸法之本性,既不应有人我之分别,亦不应有物我之分别。世人之追境逐欲,求名为利,自寻物尽之烦恼,实为自我清

佛教植物

与佛教有关的植物汇总 1、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inn. 性喜温暖、湿润,略耐阴。 释迦牟尼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 相关文化: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树-叶子

2、莲花: Nymphaea alba (荷花) 佛家人士称莲花,而我们生活中多看到荷花,究竟莲花和荷花是不是一样的呢,还是有真的莲花呢?我知道有睡莲,王莲这些有莲字,但是真的莲花什么样,不敢确定。有高人还请告之,这里据一些荷花的照片供大家参考。比较景观设计中用的比较多的是荷花。 多年生水生花卉,无水不能生存,喜相对稳定的静水,不爱涨落悬殊的流水。 【意义和象征】 宗教意义和象征 除实用价值外,莲是最常用来作为宗教和哲学象征的植物,曾代表过神圣、女性的美丽纯洁、复活、高雅和太阳。 花中君子,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清廉的象征:盖“青莲”者,谐音“清廉”也。 象征爱情:盖莲花别名芙蓉花,或云水芙蓉。“芙蓉”,“夫容”也。又白居易《长恨歌》云:“芙蓉如面柳如眉”。因此莲花常用来象征爱情,而并蒂莲尤其如此。二莲生一藕的图画,叫“并莲同心”。 “水芙蓉”之“蓉”谐音“荣”。莲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荣华富贵”,莲花和一鹭鸶,叫“一路荣华”。牡丹、莲花和白头翁,称为“富贵荣华到白头”。 莲花也能谐音“连”。莲蓬加上莲子,叫“连生贵子”。 象征纯净、纯洁。佛教中有莲花座、莲花台等。佛教中的不少菩萨,是从莲花中生出来的。 〖佛教〗 在佛教问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时的典型坐法。按照大日经的解释,“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为莲花坐;单足著右上,名为吉祥坐。”佛教徒相信莲能反应修行程度,认为高僧诚心念佛,则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则其花渐大,倘或退惰,则其花萎落。又相信:“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 莲随着佛教,流传到亚洲的每个角落。在爪哇的婆罗浮图佛坛上,在缅甸的蒲日古城,泰国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吴哥窟等地的大庙里,在斯里兰卡的钟形塔里,巴厘岛的葬蓝上和西藏的符箓上,都可以看到莲的图画,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中,其中的“叭弥”的意思便是莲花。 莲花在中国有深邃的文化渊薮。唐代将佛教立为国教后,莲花备受人们敬爱。佛祖释迦牟尼的家乡盛产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莲花自喻。《本草纲目》载:“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佛国也指莲花所居之处。也称“莲界”。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座”或“莲台”,佛寺称“莲宇”,僧舍称“莲房”,架裟称“莲衣”等等。莲花图案也成为佛教的标志。佛教的建筑、装修、器物也都有莲花图案。 莲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宝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征之一。 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院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佛经中还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这便是“步步莲花”一词的由来,人们现在用它来比喻经历的辉煌 〖印度教〗 一位印度古代诗人用古梵文描写他的爱人道:“卿眼如莲苞,手如莲花,譬如莲藕。”在婆罗门教的神话中,创造之神据说是在毗湿奴入定时,从其肚脐中生出的莲花中钻出来的。居住在印度次大陆中部的比罗尔族在解释世界起源时也有相似的说法:“最初,天下皆水,有莲生出水面。是时巨神居于阴间,经莲茎

佛教文化与生态旅游

佛教文化与生态旅游 天下名山僧建多 用现代的语言说,寺院是佛教文化产品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佛教缁素信众建寺修庙可以说是佛教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一种开发活动,僧人堪称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最早的开拓者之一。一些大的佛教寺院又称佛教丛林,正是反映了这些地方往往是古木参天、云蒸雾绕中殿宇巍峨雄伟、生态环境宁静的好去处。而且高僧大德往往富有超凡脱俗的般若智慧和审美情趣,颇会择地选址,寺院一般都选择环境优美的风水宝地,或在依山临水处,或在深山幽谷间,周围层峦叠障,林木葱茏,泉水淙淙,恍如人间仙境。即使在平原无山地区,一般也挑河渚之间,遍植树木花卉,营造起一方净土——一个幽雅清净的生态小环境。僧人们一般都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美化,非常注意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协调,使佛教寺院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一致,并相得益彰,正所谓“寺因山而钟灵,山以寺而闻名”。一方面,优越的生态环境既是孕育佛教寺院文化的重要条件之一,还内化为特定的佛教寺院文化所不可或缺的一种因素,而且与佛刹梵宇的各种建筑、佛菩萨造像等一起共同构成为佛教寺院文化。另一方面,佛教文化则赋予自然生态环境以浓厚隽永的文化底蕴和鲜活的灵魂,从而使其成为宝贵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许多旅游胜地如果缺少了佛教文化内涵,即使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良好,也会逊色不少,甚至不成其为文化旅游名胜。试想杭州如果没有了灵隐寺、净慈寺、六和塔、保?塔等佛教文化遗迹,杭州的旅游特色不就失去

了一大半吗?天台山若没有国清寺、方广寺和佛教天台宗文化,它能这样名闻海内外而吸引大量游客吗?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之所以成为四大名山和国家级旅游景点,是与其作为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大菩萨的道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嵩山名闻天下,正在于它有中国禅宗祖庭少林寺和威名赫赫的少林武功等丰富的佛教文化。此类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有些在历史上曾经颇为著名的景点后来衰落以至湮灭,就是由于佛教文化遗迹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影响被破坏的结果。如地处浙江天目山东南余脉的径山在宋时曾盛极一时,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普通百姓都竞相上山进香赏景,游客如云,苏轼等文化名人曾留下了大量诗文,径山风景优美固然是吸引游客的一个原因,但游客香客云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山上有曾被评定为禅宗“五山十刹之首”的径山寺(兴圣万寿禅寺)。元时寺衰,游客亦随之稀少。明清时寺院得以重兴,径山又热闹起来。民国时禅寺再度衰败,径山的旅游价值也逐渐丧失,此后更因年久失修,禅寺大殿在1964年倾圯,“文革”中更被破坏得荡然无存,径山风光不再,现在已很少有人知晓径山昔日的盛名。尽管近年重建,并初具规模,但游人依然寥落。径山要恢复元气,重振名气,提升旅游价值还有待时日。此类例子亦非个别。 众生平等、庄严国土 佛陀言教的一大宗旨就是说明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并指明种种成佛(觉悟)的途径(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佛教认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觉者即是佛,不觉即是众生,凡与圣不二,佛与众生在境界上虽有

青莲花与佛教之渊源

香史香事丨青莲花与佛教之渊源 于诸胜供处,供以香莲花, 曼陀青莲花,及诸妙花鬘。 ——【入菩萨行论】 莲花与佛教的关系渊远流长。佛教文化活动中,经常会在佛像、佛塔、经书等殊胜三宝所依面前,供养具有妙香的莲花、曼陀罗花、青莲花,以及美丽的花鬘。人们在堪为殊胜福田的一切佛像前,供上令人惬意的所有天花,以及用美花及珍宝等精心穿成五颜六色的花鬘、宝鬘,以此表达对佛的敬意。 《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莲花即代表了由烦恼而至清净的最高修为,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所以佛教中的莲花,代表一种智慧至上的境界,即所谓“开悟”。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青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能够体悟世间,开悟见佛。 莲花一共有五种颜色:白色、青色、红色、紫色、黄色,佛教中将之称为“五种天华”。五种颜色之莲花,分别为五大虚空藏菩萨所乘坐,并各自代表着不同的佛义。而在这五色的莲花中,又以白、青两色最受佛教的青睐。其中青莲花即因色青而得名,梵文音译为优钵罗,其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其花瓣狭长而宽广,青白两色分明,尤其酷似佛眼,故佛

经称之为“莲眼”,即为观音菩萨的眼睛。 世间的莲花均依靠日光而开,只有青莲花是依月光开启,喻示清妙、纯净与智慧之大成。『嘉木香坊』极品藏香「青莲花蔓」便以其殊妙而富于变化的香气,如月光般流淌出清妙吉祥之韵,扶助宁静与智慧,在青莲的启合之间开得佛眼悟空明。

佛教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本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发展得蔚为大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由此可见当时佛教之盛行。虽然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只见五色莲花中的四种而不见青莲花,但在一系列佛教文艺作品中却经常出现它的身影。如南北朝(梁)江淹《莲花赋》:“发青莲于王宫,验奇花于陆地。”梁元帝《玄览赋》:“紫绀之堂临水,青莲之台带风。”梁简文帝《佛像铭》云:“满月为面,青莲在眸。”诸多的诗文中都以青莲喻佛眼,启智慧之门。 在佛教中,莲花是广义的指称,它不仅指属于睡莲科、生长在池塘中的荷花,也包括生物学上仅有莲花形状的洋荷花等。凡人肉眼仅以常见的池中之荷花为荷,而不知在陆地上还有别样之荷。在佛教盛行的东南亚国家如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地,无论大型寺院还是家中佛堂,都供奉着一种绿色的贡果,它形如荷花未开之时的椭圆形,但单个花瓣却比普通荷花厚实。这种名为“洋蓟”的植物传说便是佛教所指的青莲花。青莲花在欧洲原产地也被赋予了生长发育、诚信纯洁和智慧清明的意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由嘉木香坊?原创,『华藏香学会』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佛教生态伦理观对于现代生态环境的思考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种关注从某个角度上讲已远远超过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种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共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家园--地球。对生态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生产及消费方式、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伦理观、发展观,以及世界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前途和命运。佛教生态伦理思想的发掘与诠释也是其中一个自觉的组成部分。随著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兴起,近年来中国佛教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佛教理论中蕴涵的生态文化思想。接下来,我将从佛教生态伦理的核心理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对“佛教生态伦理观对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和影响”这一题目进行阐述。 佛教生态观的理论核心结构可大致概括为:由“缘起论”而阐发的“整体共生生态观”——由“众生平等”而阐发的“生命价值伦理” ——由“因果业报”而阐发的“生态责任伦理”——以及落实 于戒律规范的“戒杀、护生”的生态伦理实践。相对于其他生态伦理思想,佛教生态伦理思想是一种从属于其内在信仰需要的伦理实践,其实践特征在于“心净则国土净”的“内外兼修”方式。 首先,缘起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是佛陀对于生命、存在等宇宙万有的基本看法。佛陀认为,现象界中,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也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一切都是关涉对待的生起、存在。这种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整体共生”的世界图景与生态关系。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所处的环境是由我们自己及他人所造的善业或恶业造就的,因而我们对所处的环境状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由于缘起论揭示了万有(包括人类在内)彼此关联、相依共存的客观现实,由此在认识论、方法论上提供了一种生态思维,这样才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效对治人类中心主义的虚妄。 其次,佛教的“因果业报法则”,即依正论是缘起论的应用。在佛教看来,世界的关系不仅是密切联系、互及互入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密切相关的整体还受到“因果业报”的贯穿与支配,从而使得这个有机整体处在一个“动态联系”之中。我们今日所遭受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之果,正是我们之前所做下的业反馈回来的结果。人类与环境互为因果,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员通过自身行为而与环境融为一体。因果报业法则明确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指出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且还指出了这种互动关系是动态建构的、动态实践的、可改变的过程。 第三,佛教的“平等”思想,为我们确立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生命价值原则。“平等”观念是佛教的一个基本理论之一。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是指“有情众生”之间的平等,而湛然在《金刚錍》中系统论证了“无情有性”说,认为草木瓦石、山河大地等虽是“无情众生”,但却也有佛性。而在禅宗的觉悟境界里,也有“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之说。这将平等的观念拓宽到了天地万物的范围,即是人类是与自然、与周围的环境是平等的,说明要最终维护生态的平衡,就必须也要顾及非生命的自然环境之物。“众生平等”的思想赋予每一个生命自身的存在价值,确立了尊重生命的伦理价值,有助于培养一种“生命共同体”的共生生态的概念。 第四,佛教的“戒杀、护生”的戒律,为我们确立了生态伦理实践准则。基于佛教自身的缘起、业报、平等、慈悲、无我等思想,佛教将“戒杀”作为佛教戒律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戒条和准则。我们看到,在佛教的所有戒律中,“戒杀”基本都放在首位,并严格要求其信徒。“素食”则是戒杀、护生的必然结果,“素食”不仅被科学证明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从客观上促进了珍爱动物、保护动物的作用。可以说,“戒杀”与“放生”、“护生”、“素食”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关系,它们不仅能够培养人们慈悲向善的爱心和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文化精神,也在客观上有效地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与生态的平衡。 从前面的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佛教有着丰富而智慧的生态伦理思想理论,然而对于当今的佛教而言,生态问题更为重要的不是理论层面而是实践层面,如何将佛教生态智慧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影响着佛教生态伦理对当代社会的贡献。 佛教传统的生态保护实践活动主要有放生和素食两种,而佛教也倡导一种节俭惜福、少欲知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编辑推荐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纵贯儒、释、道三家智慧,撷取了道家、儒家、佛家中最经典的人生智慧,分为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三部分,涉及现代人最关注的人生问题,诸如财富、事业、管理、家庭、处世、人际、进退、修心以及养生等方面。在对儒、释、道基本经典解读的基础上,对传统思想进行了梳理,同时辅以大量的历史典故与人文故事来阐述道理,也穿插了一些现代故事,增添时代气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说理寓于其中,内容实用而又兼顾了可读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若以华夏大宗论,则粲然绵延有五千年之誉,若只以儒释道三家论,则一般认老庄为道家原始,孔孟为儒家开宗,迄今已约两千五百年,而佛学在两汉之际经西域传入汉地,至今也有近两千年的时间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犹如三枝奇葩,各彰异彩,相互辉映。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书,那么,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道家追求自然无为、返璞归真,涤除玄鉴,

潇洒旷达,体现了机敏做人的学问。儒家讲究持重、勤谨、正气、担当以及自省、中庸的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佛法主张四大皆空,慈悲宽大、包容忍让,不怨天尤人,从自然,呈本性,体现了超脱修心的学问。 内容简介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衍生出众多支派,开枝散叶,并成为华夏显学,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终是在矛盾斗争与融合渗透中发展,犹如三枝奇葩,各彰异彩,相互辉映。历代也多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 道家机敏的做人学问,不是追求阴谋诡计,也不是一味圆滑世故,而是一种智慧和谋略,它既防止别人伤害自己,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广交人脉,左右逢源,事事畅通无阻。 儒家讲究持重、勤谨、正气、担当以及自省、中庸的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这种心态,让人们的人格圆融通达,变得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社会精英。

佛教基本理论

佛教基本理论 1.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四圣谛是佛教理论的总纲,佛教的其余说法都是围绕着它而发挥、推演出来的。苦谛认为生存就是痛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八苦。生苦:胎儿在母亲肚子里住胎十月,如同关在黑暗的地狱中,母亲喝热汤,要受热烧之苦。婴儿出生,冷风刮到身上,如同刀刮一样。从婴儿成长为少年、青年、壮年、中年,种种痛苦连绵不断。 老苦:进入老年,须发变白,牙齿脱落,眼花耳聋,肌肉松弛,神志不清,接近死亡。病苦:包括里里外外的身病和忧愁悲伤的心病。死苦:有生命无常最终死亡和遭遇偶然事故或灾难而死亡。这四种是人的自然属性方面的痛苦。怨憎会:想躲开憎恨的人和厌恶的环境,却不得不会合在一起。爱别离:想同喜爱和人和环境永远相处,却不得不分离。 求不得:想得到喜爱的东西,却偏偏得不到。这三种是人的社会属性方面的痛苦。五取蕴:五蕴又译为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佛教认为人体由此五种因素构成,故特指人身。取是执著贪爱的意思。五蕴与取结合,就产生各种贪欲,招致各种痛苦。这一种是说人的肉体精神存在就是痛苦。中国僧人为了说明人生痛苦,就说人的面容是个苦字,眉毛是草字头,眼睛和鼻子合成十字,嘴是口字。 集谛说一切存在都是由条件集合而成,苦也是这样,从十二因缘说、轮回说分析产生人生各种痛苦的理由和依据。灭谛阐述断灭贪欲、痛苦,达到最终解脱境界涅槃的道理。道即道路、方法,道谛阐述达到涅槃境界所应遵循的正确途径,即八正道。 2.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说是佛教对人生现象的解释,认为生命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产生和发展依赖条件,分为十二个互为因果联系的环节。"无明"缘"行":由前世因缘带来的愚痴无知(无明)产生(缘)种种世俗意志活动(行)。"行"缘"识":世俗意志形成心识,在相应处所投胎。"识"缘"名色":识引起胎儿肉体和精神(名色)的发育。"名色"缘"六处":随着胎儿身体的发育,出现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器官(六处)。 "六处"缘"触":婴儿出生,六种器官与外界感觉认知对象(触)对应联系。"触"缘"受":儿童的六种器官与外界感觉认知对象对应联系,产生种种感受(受)。"受"缘"爱":青年对于外界事物的感受,产生种种渴望和贪欲。"爱"缘"取":贪欲强烈,产生追求和占有的欲望(取)。"取"缘"有":追求和占有的欲望产生思想、行为(有,业)。"有"缘"生":今生今世的贪爱、追求、占有,产生种种迷惑和善恶业力,产生果报,决定来世的转生。"生"缘"老死":来世转生,又会有生老病死。 这里讲到前世、今生和来世,不断轮回。以上是就"顺观"而言,即认为无明是人生痛苦的起点,阐述人生痛苦及其原因,即苦谛和集谛。也可以反向"逆观",推导人生诸种痛苦现象所以产生,其根源在于无明,十二因缘灭,即为灭谛,认识了十二因缘的实相,即为道谛。

莲花佛教主题公园形象策划

洛阳市宜阳县 ——莲花佛教主题公园形象策划 一、莲花主题公园背景介绍 古城宜阳位于古都洛阳西25公里,宜阳县建县2400年,曾是战国时期唐代都城,也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故里。灵山风景区位于宜阳县县城西7公里,交通便捷,安琥公路穿区而过,东临陈宅河,北临漯河,西距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43公里。灵山风景区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浓郁的宗教文化,鲜明的民族色彩,吸引着八方游人,景区2008年接待人数达25.5万人次,总收入510万元。灵山风景区共分为4个区域,莲花佛教主题公园是灵山风景区中的一个重要区域,它位于景区的西北部。莲花公园的东边依次是寺院区和香客服务区,南边是山林风景区。莲花公园内的主要景点有:观音文化馆、礼佛广场、南海观音小区、灵山书院、休闲长廊、经济宾馆、圣树园、习武场、野苇轩等。 二、总体规划 1、规划原则: 以突出宗教文化为主旨,休闲娱乐项目相伴随,即打造成以宗教文化为核心,以莲花为主题,以水系景观为特色,以水上娱乐为主要内容的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主题公园。 2、规划构思: 通过食、住、行、游、购、娱、佛事活动几个方面的策划,使游客亲身感受到浓郁的佛教文化的同时,精神得到满足,身心得到愉悦和放松。 三、具体规划 1、食:餐饮设施配置方面有如下措施。 (1)依托礼佛广场建设星级宾馆、经济型酒店,方便游客长时间段的休息、用餐。 餐饮的设置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素斋,让游客特别是佛教信徒品尝到佛堂素斋;另一种是洛阳特色菜,洛阳菜也是非常著名的,如令人向往的洛阳水席,曾一举夺魁的满汉全席,被评为中国烹饪的“金牌菜”的银条等等,让游客品尝

到地道的洛阳名菜。 (2)在灵山书院、圣树园内环境优雅、清静的地方设置茶桌,通过茶道,供应高档茶。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相当密切,最早将茶引入宗教的是道教。佛教的兴盛发达,对茶的广为传播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佛教修行之法为"戒、定、慧"。"戒",即不饮酒,戒荤吃素;"定、慧",即坐禅修行,要求坐禅时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而进入专注忘我的境界。此种耗费精神、损伤体力的坐禅,正好以饮茶来调整精气,故饮茶历古以来受到僧人们的推崇。坐禅是佛教的重要修行内容之一,而坐禅与饮茶是密不可分的。僧人坐禅,又称"禅定"。唯有镇定精神、排除杂念、清心静境,方可自悟禅机。而饮茶不但能"破睡",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体、茶禅一味"之说。意指禅与茶叶同为一味,品茶成为参禅的前奏,参禅成了品茶之目的,二位一体,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让游客通过饮茶更深的融入到佛教文化的意境中。 (3)在公园内按一定的距离间隔设置水供应点。 因为公园面积比较大,游人游览时难免会困乏、口渴。通过在一定间距内设置水供应点能够及时、方便地为游客提供免费茶水,更能体现景区的人性化服务。(4)在休闲长廊亭子内设餐饮设施,提供果品、茶水。 (5)莲花塘边设船家旅馆,让游客莲花塘边品味洛阳水席。 因为大部分游客在长廊上行走时都会走一阵子、坐一阵子,有比较长的时间段在长廊内停留,因此提供茶桌、果品和茶水,既可以为游客提供休憩场所,又可以满足游客的小小需求。 2、住:住宿设施配置方面有如下措施。 (1)公园内宾馆、酒店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客房住宿。 (2)在南海观音小区建高档斋房,为游客提供清静、高雅的休息斋房,使其亲生体验到佛教信徒的起居作息。 (3)在园内按间隔设置的水供应点处,设置小型的临时休息间,使游园过程中困乏的游客随时提供歇息、小憩的场所。 3、行:旅游行程规划及交通规划方面有如下措施。 (1)旅游线路组织:观音文化馆观音佛像前进香、许愿、祈福——礼佛广场

佛家智慧

良好的人际关系要做到: 1、学会换位思考 2、学会适应环境; 3、学会大方; 4、学会低调; 5、嘴要甜; 6、有礼貌; 7、言多必失; 8、学会感恩; 9、遵守时间; 10、信守诺言; 11、学会忍耐; 12、有一颗平常心; 13、学会赞扬别人; 14、待上以敬,待下以宽; 15、经常检讨自己。

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 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 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 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 该放弃的决不挽留、该珍惜的决不放手。

《佛家智慧》 当你长大,你慢慢学会几件事情;有些人不必理会,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多么幼稚,又多么讨厌,真的不需要在乎。有些人永远成不了你的敌人,不必抬举他,这种人太看得起自己了,以为拼命攻击你,伤害你就能够被你所恨。有些人不必等待,你心里其实清楚得很这个人不必再等了,只是你放不下。

《佛家智慧》 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已的生命更精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你要学会一笑置之,你要学会超然待之,你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

《佛家智慧》 一个人只有一个心脏,却有两个心房。一个住着快乐,一个住着悲伤。不要笑的太大声,不然会吵醒旁边的悲伤。那么欢乐呢?高声诉苦是否也会吵醒欢乐?不会。欢乐耳朵不好,它听不见隔壁房间的痛苦。

《佛家智慧》 我们见到的太阳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见到的月亮是1.3秒之前的月亮,见到一英里以外的建筑是5微秒之前的存在,即使你在我一米之外,我见到的也是3纳秒以前的你。我们所见的都是过去。所以千万别跟那些过去过不去。

佛教禅定的几种分类

佛教禅定的几种分类 什么叫禅定呢?大致上说,就是心专注于一个善缘不散乱。 禅定有世间的禅,也有出世间的禅。四禅八定,都属于是世间的——修色界和无色界这些天界的。还有出世间的禅——就是四谛、十二缘起、空性智慧。这些主要是为证得声闻、缘觉、菩萨和佛的果位。 禅定还有有相和无相之分。有相就是小乘,修不净观、慈氏观;还有呼气、吸气观;还有声闻乘的四谛、十六行相;还有缘觉的十二缘起、大乘的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些都属于是有相的禅定。无相的禅定主要就是无我、空性智慧。 禅定还可以分为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 第一,凡夫行静虑。修禅定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觉受——乐觉受、明觉受、无分别觉受等等。修行者那个时候执着于乐、明、无分别的觉受,所以是凡夫行,也可以说是一般凡夫的禅定修法。 乐觉受就是内心自然会显现一些喜乐:没有什么可高兴的事情,但心里也很高兴,感觉非常舒服、快乐,无法言喻。这些觉受叫乐觉受,这是一般的觉受。明觉受就是在禅修的过程中,能看到、感觉到外面的很多东西,如房屋、山等。无分别觉受是修禅修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就是入定的过程中,这些分别念彻底没有了,特意让它生,它也生不起来。但这些觉受也是偶尔的,不是永久的,不能执着。 凡夫行静虑在小乘里主要是不净观等修法,大乘里主要是指慈悲喜舍。这些主要是资粮道的修法。 第二个是义分别静虑,也就是观空性。对无我、空性也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没有达到现量,而是比量的智慧,还会执着于空,这个是义分别静虑,这个时候还有分别念。凡夫行静虑是在资粮道中修的禅,义分别静虑是在加行道中修的禅。 第三个是缘真如静虑,这个时候是现量——寂止和胜观。寂止也就是定,如如不动;胜观就是慧,智慧,了了分明。这两个是同为一体,双运的。这种禅修只相似于佛的那种寂止、胜观,相似于佛的禅定。它也是圆满的,但是还没有真正达到佛的那种境界,所以它叫缘真如静虑。 这三种静虑,都要有正知正见的摄持——心要专注于正知正见,专注于善念不动摇。 很多人现在都注重修禅,但是都没有正知正见,而是那种什么也不想,什么念头也没有,无记的状态。这不是什么高的境界。有些人在无记的状态中也能入定,也能坐好长时间,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有问题。但这不是四禅八定,连小乘的禅定都不是,更不是我们大乘修行者所要修的禅定。 这样修禅会有两种果报,一个是在三恶道,一个是在三善道。三恶道就是那些冬眠的动物——它们一入眠好长时间都不出来。这也是以前修无记的禅定的一种功夫。为什么在恶趣里面呢?因为他没有断恶行善,没有上供下施,所以不能投生在上三道,只能在三恶道。这个修禅的果报也不会浪费,会在恶趣成熟。如果有一般的断恶行善,也有一定的上供下施,这样修禅的果报是转生在长寿天,也就是无想天。这个果报穷尽的时候,还会堕落,还会下地狱。他在那种禅定中,一直以为那种状态就是解脱,是佛的境界,然后享受那些境界里的一些觉受。有一天业力穷尽了,他自然就会从禅定中来。这个时候知道自己烦恼依旧、习气依旧,还是没有解脱。他不知道自己没有如法修行,于是就对佛法生起邪见:“我学佛了,修行了,但

浅析佛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浅析佛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严重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可见,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当代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本文将从佛教的层面提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影响,论述佛教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关键字:生态环境、佛教、净土、价值观、平等 佛教是探索人生苦难的宗教,也是拯救一些,“普度众生”的宗教,其内在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社会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今天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伦理价值。佛教的生态和谐理念对于如何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 一、佛教对于物质主义的批判 随着当今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索取越来越大,环境问题也越显突出。所以当代生态文化思潮中许多思想家讲生态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归于现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念”。所谓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是指以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人生根本价值追求的文化价值观念。而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发展是由于近代社会启蒙思潮对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以及物质利益追求的肯定,加之以社会政治制度级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的推动。物质主义价值观将人生的意义等同于物质欲求的满

足,缺乏对人的精神需要和对人生的关怀,导致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导致人类深陷生态环境的危机。但是在古代社会中,物质主义价值观则是古代主导文化观念批判和限制的价值观念。佛教的禁欲主义倾向,本质上就是对物质主义价值观念的否定。其中,佛教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涅槃,就是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反思与批判,同时它倡导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对转变当今社会横行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具有导向意义。佛教认为,人之所以会痛苦,是由于“十二缘起说”中的“无明”以及“无明”所衍生的“贪”欲。“无明”是追求各种物质欲望的满足的根源。所谓的“贪”欲就是将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自身的人生价值取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批判与反思。佛教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批判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对物质利欲的贪求视作人生痛苦的根源;二是将人对物质利欲的贪求与自我中心主义价值立场级主课二分的人是思维方式联系起来;三是将克制惹得贪欲视作解决人生痛苦的方法与途径。从这些方面来看佛教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对于转变人们的消费价值观念、促进生活方式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能够为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从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二、佛教“净土”思想对生态的建设 佛教的净土思想是生态环境建设与佛教思想最为密切联系的部分。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佛教的净土思想体现了佛教对于生

佛教的智慧观

佛教的智慧观 甲骨文的“智”字左边是“于”,即“亏”,表舒气,无实义;中间“口”和右边“矢”,组成“知”,表示知道,聪明。金文下面加“日”,小篆将“日”讹变成“白”。隶变后省作“智”。《说文》:“智,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智”的本义是“聪明”。颖慧。由“聪明”引申为“聪明的、有智慧的人”。由“聪明”又引申为“智谋”、“谋略”。 由“智谋”引申为“知识”。 据《康熙字典》解释记载:慧,【唐韵】【集韵】【正韵】胡桂切,音惠。【说文】儇也。从心,彗声。【徐曰】儇,敏也。【广韵】解也。【增韵】性解也。妍黠也。又了也,智也。又【諡法】柔质受谏曰慧。又通作惠。【列子•穆王篇】秦人逢氏有子,少而惠。【前汉•昌邑王传】淸狂不惠。【陆机•吊魏武文】知惠不能去其恶。??与慧同。 在佛教中,“智”为梵语jn~a^na,巴利语为n~a^n!a。音译为若那、阇那。又作智慧。即对一切事物之道恚芄欢隙ㄊ欠恰⒄埃兴∩嵴撸莆恰:笞付戏衬罩饕蛑褡饔枚浴H缍云渥餮厦苤穑悄税阌诨郏ㄨ驪rajn~a^ )之作用中;但一般多将智与慧视为同义,或合称为智慧。在俱舍七十五法及唯识百法中,智、见、忍三者同为慧之作用,对‘见’为推求、推度,‘忍’为认可、忍可而未断其疑可言,‘智’则是更进一步,无疑地了知决断。 佛教经论中,对智所作之分类极多。如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举出正智、邪智二种,正智即由佛之正教如理作意所生之智,邪智即由外道邪教非理作意所生之智。佛教教义中,以获得正智为首要之务,视其为悟界之真因。在大小二乘所共通之修道要行戒、定、慧三学中,戒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而使三昧之定现前,由定则可发得无漏圣智之慧,故以智为究竟。观四谛之理或观十二因缘之理,皆为智;修六度之行,亦以般若波罗蜜之智为究竟;而至佛果所得之菩提、涅槃中,菩提即指究竟之智,涅槃为其所证之理,故大小乘对智之论述极为广泛。 在小乘论部中,发智论卷七至卷十施设智蕴,举出一智乃至八智、十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三至卷一一一,对此广加解释;成实论卷十五、卷十六举出二智、四智、五智、六智、八智、十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阿毗昙心论卷四及杂阿毗昙心论卷六说明三智、四智、十智;俱舍论卷二十六、卷二十七亦说明二智、四智、六智、八智、九智、十智。 其中,二智指有漏智与无漏智。有漏智即与烦恼密结之智,无漏智即断绝烦

智慧的三种类型

智慧的三种类型 智慧的三种类型 爱智者 人的智慧有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也是智慧的三个层次,它们由低到高是: 1、感觉智慧 2、理性智慧 3、直觉智慧 感觉智慧是最低级的智慧,但它是所有的人生存所必须的智慧,动物在感觉智慧的某些方面往往比人还强。影响感觉智慧高低的因素,一是天赋,一是经验。

通过人体的感官对外界获得认识的方式,就是感觉智慧。感觉智慧详细的可分为很多,比如对时间的感觉,对空间的感觉,对重量的感觉,对方向的感觉等等多种。现在详细举几个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比如大家都不看表,大家都来猜现在几点几分,总是有人猜得比较准,有人猜的失误较大,则就是各人对时间的感觉不同而造成的。又如有的招聘公司会对第一次来面试的人问到:“你刚才进大门后挎了多少级台阶?”这个实际上考的也是感觉智慧。还有在一个房间内给大家蒙上眼睛转上几圈,然后让大家判断东南西北在哪?这个考的实际上对方向感的感觉。这个主要是靠天生的天赋,但人类的这个天赋与鸟类相较就差了很多。还有大家去买东西时,未过秤之前会掂量一下大概有多重(买水果时常这样),也是有的人判断得比较准确,有的人判断比较差些。而像判断房间的大小,一段距离的具体长度等,从事建筑测绘职业的人则远比一般人判断的要准确,这就是经验的作用。最典型的例子是《卖油郎》(我们中学学过的课文)一文中的那个主角,能够把油一滴不洒的从细小的瓶口倒下去,这不是有几十年的经验,训练了相应的手眼感官等的配合,是做不到的。所以影响感觉

智慧高低的就两大因素:天赋和经验,尤其是经验很重要。要提高这一智慧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重复的做和锻炼 同一种技能。比如要想提高射箭、打靶的准确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去练习。部分科学家所说的“体育智能”也是属于这个范畴。部分心理学家所说的“操作能力”、“机械能力”、“音乐能力”等也都属于感觉智慧这个范畴。(注:关于智能、能力、思维类型、思维方式等等这些,现在的心理学家还有分歧,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见解,不过有成就的心理学家基本都在西方,中国在我看来是没有心理学家的,只有心理学工作者。我看了许多的国内的心理学的论文,没有一篇有一丁点价值的(我所说的价值是指具有新颖性、且正确、实用,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的)。唯一一篇稍微具有定点价值的文章,还是因为盗用了《易经》的“三易”理论。) 理性智慧。通过推理、分析、综合、归纳、总结、联想等思维方式,由前提得出结论,由起点而推测出终点,由原因而知结果,由已知的事物而获得未知的事物,这些都是理性智慧的方式。它的特点之一是完全不依赖人的感官而依赖人的理性思维。特点之二是必须要知道可靠的完备的前提才能得

佛教文化与生态旅游

佛教文化与生态旅游 佛教文化与生态旅游 佛教自古印度传入华夏迄今已有二千年历史,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与华夏文化逐步交融渗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研究中国文化,谁也不能无视中国佛教文化。生态、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旅游等虽然都是现代的用语,传统的佛教文化中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是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中确实也蕴含着这方面的内容,二千年的中华佛教发展演进过程中,也创造了不可不辉煌的佛教生态文化,留下了丰富宝贵的佛教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在生态文化旅游成为时尚的今天,开发这一资源,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更有利于实现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天下名山僧建多用现代的语言说,寺院是佛教文化产品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佛教缁素信众建寺修庙可以说是佛教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一种开发活动,僧人堪称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最早的开拓者之一。有道是“天下名山僧建多”,许多原本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经不畏艰辛、励志修道的僧人们披荆斩棘,努力开拓,修起了寺庙庵院,并凿井引水、开路造桥、建亭筑台、砌塔立幢,还在寺

院内外植树造林、栽花种草,使一处处道场成为庄严刹土,人间净域。一些大的佛教寺院又称佛教丛林,正是反映了这些地方往往是古木参天、云蒸雾绕中殿宇巍峨雄伟、生态环境宁静的好去处。而且高僧大德往往富有超凡脱俗的般若智慧和审美情趣,颇会择地选址,寺院一般都选择环境优美的风水宝地,或在依山临水处,或在深山幽谷间,周围层峦叠障,林木葱茏,泉水淙淙,恍如人间仙境。即使在平原无山地区,一般也挑河渚之间,遍植树木花卉,营造起一方净土——一个幽雅清净的生态小环境。僧人们一般都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美化,非常注意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协调,使佛教寺院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一致,并相得益彰,正所谓“寺因山而钟灵,山以寺而闻名”。一方面,优越的生态环境既是孕育佛教寺院文化的重要条件之一,还内化为特定的佛教寺院文化所不可或缺的一种因素,而且与佛刹梵宇的各种建筑、佛菩萨造像等一起共同构成为佛教寺院文化。另一方面,佛教文化则赋予自然生态环境以浓厚隽永的文化底蕴和鲜活的灵魂,从而使其成为宝贵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许多旅游胜地如果缺少了佛教文化内涵,即使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良好,也会逊色不少,甚至不成其为文化旅游名胜。试想杭州如果没有了灵隐寺、净慈寺、六和塔、保塔等佛教文化遗迹,杭州的旅游特色不就失去了一大半吗?天台山若没有国清寺、方广寺和佛教天台宗文化,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