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4.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第3课时)

§2.4.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第3课时)

§2.4.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第3课时)
§2.4.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第3课时)

班级:组别:组号:姓名:§2.4.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第3课时)

匀变速直线运动学习知识重点

专题二:直线运动考点例析 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章节,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本章涉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多个物理量,基本公式也较多,同时还有描述运动规律的s-t 图象、V-t 图象等知识。从历年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看,本章内容作为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单独考查的命题并不多,更多的是体现在综合问题中,甚至与力、电场中带电粒子、磁场中的通电导体、电磁感应现象等结合起来,作为综合试题中的一个知识点加以体现。为适应综合考试的要求,提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复习本章时要在扎实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以及在实际生活、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经常用物理视角观察自然、社会中的各类问题,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本章多与公路、铁路、航海、航空等交通方面知识或电磁学知识综合。 一、夯实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作为质点。) 2.速度——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 3.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4.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5.注意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常用公式有以下四个:at V V t +=0,202 1at t V s +=,as V V t 2202=- t V V s t 2 0+= ⑴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s 、t 、a 、V 0、V t ,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 ⑵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 外,s 、V 0、V t 、a 均为矢量。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 =0时刻的位移为零,这时s 、V t 和a 的正负就都有了确定的物理意义。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几个常用的结论 ①Δs=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 m -s n =(m-n)aT 2 ②202 t t V V V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高一物理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

高一物理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变化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加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C.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 3.对于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很小,物体的速度还是要增大的 B.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很大,物体的速度还是要减小的 C.不管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 D.因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它的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4.对以a=2m/s 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任意 1s 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 2m/s B.第 ns 末的速度比第 1s 末的速度大 2(n-1)m/s C.2s 末速度是1s 末速度的2倍 D.n 秒时的速度是s 2 n 时速度的2倍 5.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 ] A.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还是增大的 B.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还是减小的 C.不管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 D.因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其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6.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当时间t=t 0时,位移s >0,速度v >0,其加速度a >0,此后a 逐渐减小,则它的 [ ] A.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B.速度逐渐减小 C.位移继续增大 D.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

————————————————————————————————作者:————————————————————————————————日期:

1.(多选)在运用公式v =v 0+at 时,关于各个物理量的符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必须规定正方向,式中的v 、v 0、a 才有确定的正、负号 B .在任何情况下,a >0表示做加速运动,a <0表示做减速运动 C .若规定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那么,a >0表示做加速运动,a <0表示做减速运动 D .v 的方向总是与v 0的方向相同 答案: AC 2.(多选)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答案: AD 3.如图所示,纯电动汽车不排放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某辆电动汽车在一次刹车测试中,初速度为18 m/s ,经过3 s 汽车停止运动。若将该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电动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3 m/s 2 B .6 m/s 2 C .15 m/s 2 D .18 m/s 2 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有v =v 0+at ,所以电动汽车的加速度a =v -v 0 t =0-183 m/s 2=-6 m/s 2,大小为6 m/s 2,选项B 正确。 答案: B 4.

(多选)如图所示为某一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关于该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在0~4 s 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在4~8 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在t =4 s 时,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D .在t =4 s 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解析: 速度越来越大的匀变速运动是匀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的匀变速运动是匀减速运动。在0~4 s 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4~8 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 =4 s 时的前后,物体的速度由正值变为负值,因此速度的方向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 、B 、C 都正确。物体在4 s 末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选项D 错误。 答案: ABC 5.火车沿平直铁轨匀加速前进,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为10.8 km/h ,1 min 后变成了54 km/h ,又需经多少时间,火车的速度才能达到64.8 km/h? 解析: 三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 1=10.8 km/h =3 m/s 、v 2=54 km/h =15 m/s 。 v 3=64.8 km/h =18 m/s 时间t 1=1 min =60 s 所以加速度 a =v 2-v 1t 1=15-360 m/s 2=0.2 m/s 2, 由v 3=v 2+at 2 可得时间t 2=v 3-v 2a =18-150.2 s =15 s 。 答案: 15 s [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9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其速度不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 3.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表达式:at v v t +=0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表达式:202 1 at t v s += 速度和位移的关系表达式:as v v t 22 02=- 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 B. 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C. 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 D. 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 2.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 ) A .速度的增量总是跟时间成正比 B .位移总是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C .位移总是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 .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一致。 3.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s=24t-1.5t 2(m),当质点的速度为零,则t 为多少( ) A .1.5s B .8s C .16s D .24s 4.某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一分钟内行驶540m ,那么它在最初10s 行驶的距离是( ) A. 90m B. 45m C. 30m D. 15m 5.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可以明显的看出滑动的痕迹,即常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得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汽车刹车后以7 m/s 2的加速度运动,刹车线长14m 。则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的大小是 m/s 。 6.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 /s 。,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 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s 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实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测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一) 实验目的 (1)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 打一次点(由于电源频率是50Hz ),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如图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 1、s 2、s 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 2-s 1=s 3-s 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三)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低压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两根导线。 (四) 实验步骤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再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如图3~l 所示。 (2)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 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减小偶然误差) (3)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 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子,在后面便于测 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并把每打5个点的时 间作为一个计时单位,即T=0.02s×5=0.1s。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为0,第6点作为记数点1,依此标出计数点2、3、4、5、6、…。两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用刻度尺测出,分别记作s l 、s 2、…、s 5、s 6、…、s 以,然后求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填入书37页表格中. (4)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速度-时间图象(书38页),利用图像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五) 数据处理方法 速度:中点时间速度公式 加速度:(1)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即根据s 4-s 1=s 5-s 2=s 6-s 3=3aT 2(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21 413T s s a -= 、22523T s s a -=、2 363 3T s s a -=,再算出a 1、a 2、a 3的平均值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用v-t 图法:即先根据T s s v n n n 21 ++= 求出打第n 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后作出v-t 图线,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3)公式:x 2-x 1=aT 2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习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基础题] 1.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 m/s ,则物体到 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 A .3 m/s B .4 m/s C .6 m/s D .2 2 m/s 2.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 的n 倍,则物体的位移是( ) A.(n 2-1)v 2 02a B.n 2v 202a C.(n -1)v 2 02a D.(n -1)2v 202a 3.现在的航空母舰上都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 -A15”型战斗机在跑道 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5 m/s 2,起飞速度为50 m/s.若该飞机滑行100 m 时起飞,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 A .30 m/s B .40 m/s C .20 m/s D .10 m/s 4.P 、Q 、R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 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 点的速度为v ,到达R 点的速度为3v ,则PQ ∶QR 等于( ) A .1∶3 B .1∶6 C .1∶5 D .1∶8 5.某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末速度为15 m/s ,运动位移为25 m , 则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和运动的时间分别为( ) A .2.5 m/s 2,2 s B .2 m/s 2,2.5 s C .2 m/s 2,2 s D .2.5 m/s 2,2.5 s 6.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40 km/h ,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 急刹车后,经1.5 s 停止,量得刹车痕迹长x =9 m ,问这辆卡车是否违章?假设卡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知其行驶速度是多少? [能力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 与时间的关系教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υ图象。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t- υ图象,概念和特点。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υ图象,概念和特点。 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教学策略:通过思考讨论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υ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难点:应用t- + at。 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思考,通过理论推导或数形结合两种途径得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散性思维。 三、设计思路 科学的探究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研究运动是从匀速直线运动开始,由匀速υ图象入手,先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再分析匀变速直直线运动的t- υ图象中斜率不变,得到加速度不变,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线运动t- 并通过推理或数形结合两种途径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0 + at。最后通过两道例题的教学巩固对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理解。 四、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实物投影、放像、课件播放等。 2.实物投影片若干。 五、教学设计

【新教材】2.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教学设计(1)-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运动,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上一节初步介绍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与归纳,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特点。 物理观念:通过实验,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和位移特点,进一步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不变。 科学思维: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通过相关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物理研究过程中通常采取的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研究思路。 科学探究:围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认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位移特点,使学生从中学会熟练仪器的操作,培养观察力和归纳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探究,体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领略运动的艺术美,保持对运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重点) 2.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难点) 一、情景导入 公交车从车站开出或进站的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滑板运动员在滑板上从坡顶滑下或从坡底滑上,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这些日常运动中,它们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会发生改变,属于变速运动,很多时候,它们可以近似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匀变速直线运动它有着怎样的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探究 探究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 1.提出问题:小球沿倾斜直槽向下运动时,其速度变化有什么特点?

2.小组合作:阅读教材第32页,交流与讨论上述问题。 3.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小球沿倾斜直槽运动的速度变化特点 4.归纳小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等,加速度恒定。 例题一:如图所示,套在光滑细杆上的小环,在t=0时刻从静止开始沿细杆匀加速下滑,则该物体的v-t 图像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小环沿杆方向做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探究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特点 1.提出问题:小球沿倾斜直槽向下运动时,其位移变化有什么特点? 2.观察与思考:观察教材第34页,交流与讨论上述问题。 3.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小球沿倾斜直槽运动的位移变化特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图像。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概念和特点。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 0+at ,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概念和特点。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 0+a t ,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应用t -υ图像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 0+a t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实验研究了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 图像,你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 -t 图像吗? 教师出示图像,并引导学生分析。 教师总结:观察图像可以知小车在不同时刻它的速度不同,并且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小车速度的增加有没有规律可遵循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二、讲授新课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观察下图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v-t 图像。

教师总结: 无论Δt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的变化量Δv与时间的变化量Δt之比都是一样的,即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像1和2都属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但它们变化的趋势不同,图像1速度在均匀_____图像2速度在均匀_____。 答案:增加;减少。 2.匀变速直线运动分类 (1)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 匀加速,v0>0,a>0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1.规范解题流程 画过程分析图? 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 ?选用公式列方程 ?解方程 并讨论 2.恰当选用公式 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包括已知量、待求量和为解题设定的中间量) 没有涉及的物理量 适宜选用公式 v 0,v ,a ,t x v =v 0+at v 0,a ,t ,x v x =v 0t +1 2at 2 v 0,v ,a ,x t v 2-v 02=2ax v 0,v ,t ,x a x =v +v 02 t 3.两类特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刹车类问题 双向运动类 其特点为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 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其实际运动时间。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运动)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 、v 、a 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 [典例]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 点的正上方的装置M 每隔相等的时间由静止释放一小球,当某小球离开M 的同时,O 点右侧一长为L =1.2 m 的平板车开始以a =6.0 m /s 2的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左运动,该小球恰好落在平板车的左端,已知平板车上表面距离M 的竖直高度为h =0.45 m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1)求小车左端离O 点的水平距离; (2)若至少有2个小球落在平板车上,则释放小球的时间间隔Δt 应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 (1)设小球自由下落至平板车上表面处历时t 0,在该时间段内由运动学公式 对小球有:h =1 2 gt 02 ①

高一物理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例4.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对具有下列运动性质物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 0<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 C .v 0>0、a <0,物体先减速后加速 D .v 0>0、a=0,物体做匀速运动 例6.速度为5 m/s 飞来的足球,被运动员飞起一脚,在内以4 m/s 的速度被反向踢回,则足球被踢时的加速度是多少 例7.如图1—5—3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试分析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特点。 例8.如图1-5-4所示是某矿井中的升降机由井底到井口运动的图象,试根据图象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段的加速度.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1.速度时间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v t -图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用横轴表示时间,作出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就可以反映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速度-时间图像的应用: ①读出或比较物体速度的大小。速度的正负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②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为正值(图像在时间轴上侧),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速度为负值(图线在时间轴下侧),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 ③求位移:速度图像与时间轴之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时间轴以上的面积,表示沿正方向的位移;时间轴以下的面积表示沿负方向的位移。 ④求加速度:v t -图像的斜率值等于加速度的值。曲线的某一点的斜率同样表示这一时刻 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由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的速度并不会发生改变(大小和方向),即在图像中,纵坐标并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图像是一条垂直于纵轴的直线 3.匀变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图1—5—3 图1—5—4

高中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4.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 2.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甩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课时安排:新授课(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模型.生活中的许多运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运动规律往往比较复杂,但我们忽略某些次要因素后,有时也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例如:在乎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超车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认为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刹车时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滑板车运动中,运动员站在板上从坡顶笔直滑下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笔直滑上斜坡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我们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描绘出了小车的v—t图象,它表示小车做什么样的运动呢?小车的速度随时间怎样变化?我们能否用数学方法得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呢? [新课教学]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讨论与交流] 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 速度一时间图象是以坐标的形式将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用点在坐标系中表现出来.它以图象的形式描述了质点在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2—2—1所示. 上节课我们自己实测得到的小车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2—2—2所示.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课时为2学时,这是第1学时——通过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学习任务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最具代表性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高中物理运动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⑴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⑵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这就要求学生会用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等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计算加速度,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 2.学习的主要任务: 本节的学习任务类型是综合型。在知识上要会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计算加速度;在技能上要求能设计和操作实验,会测定相关物理量;体验性上要求经历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体验发现规律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等量替换、图象法的应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②.如何由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计算加速度。 难点: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 二.学习者情况分析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所教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速度、位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等概念、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和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初中阶段对物理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初步的了解,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即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具有团队精神。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上述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者情况的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⑴简要地知道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 ⑵会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能根据纸带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加速度。 2、过程与方法: ⑴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过程。 ⑵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计算题 1.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以υ0=0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 s内的位移为5 m,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 2.一物体以20m/s的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5m/s2.如果斜面足够长,那么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物体所通过的路程可能是多少? 3.某辆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值为10m/s2.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时,0.7s后才能做出反应,马上制动,这个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汽车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多少? 4.一辆小汽车进行刹车试验,在1秒内速度由8米/秒减至零.按规定速度8米/秒的小汽车刹车后滑行距离不得超过 5.9米.假定刹车时汽车作匀减速运动,问这辆小汽车刹车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5.汽车从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第4秒末关闭发动机,再经6秒停止,汽车一共行驶了30米,求(1)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多少?汽车在两段路程中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 根据所求数据画出速度——时间图象? 6.汽车正常行驶的速度是30m/s,关闭发动机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12s末的速度是24m/s.求: (1)汽车的加速度;(2)16s末的速度;(3)65s末的速度. 7.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当速度为υ时将加速度反向,为使这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回到原出发点,则反向后的加速度应是多大?回到原出发点时的速度多大? 8.一火车以2 m/s的初速度,1 m/s2 (1)火车在第3 s(2)在前4 s (3)在第5 s(4)在第2个4 s

9. 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20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4 m/s2的加速度刹车,问(1)2s末的速度?(2)前2s的位移?(3)前6s的位移。 10.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v0=2m/s,加速度a=1 m/s2,则物体从第4s初至第6s末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和位移各是多大? 11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若汽车刹车后第2s内的位移为6.25m(刹车时间超过2s),则刹车后第6s汽车的位移是多大? 12.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匀加速上升2s,速度达到3m/s,接着匀速上升10s,最后再以加速度a2匀减速上升3s 才停下来,求: (1)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a1 (2)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a2. (3)上升的总高度H.

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t -υ图象。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υ图象,概念和特点。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υ图象,概念和特点。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教学策略:通过思考讨论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难点:应用t -υ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 。 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思考,通过理论推导或数形结合两种途径得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散性思维。 三、设计思路 科学的探究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研究运动是从匀速直线运动开始,由匀速直线运动的t -υ图象入手,先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特点,再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t -υ图象中斜率不变,得到加速度不变,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并通过推理或数形结合两种途径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0 + at 。最后通过两道例题的教学巩固对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理解 四、教学设计 1.引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实验研究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小车运动的υ-t 图象。 设问:小车运动的υ-t 图象是怎样的图线?(让学生画一下) 学生画出小车运动的υ-t 图象,并能表达出小车运动的υ-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和时间的这种关系称为线性关系。 学生坐标轴画反的要更正,并强调调,纵坐标取速度,横坐标取时间。 υ/(m ·s ) t/s t 0 υ 0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归纳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归纳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也可定义为: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概念及公式】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s(t)=1/2·at^2+v(0)t=【v(t)^2-v(0)^2】/(2a)={【v(t)+v(0)】/2}*t v(t)=v(0)+at 其中a为加速度,v(0)为初速度,v(t)为t秒时的速度s(t)为t秒时的位移 速度公式:v=v0+at 位移公式:x=v0t+1/2at2; 位移---速度公式:2ax=v2;-v02; 条件: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合下述两条: 受恒外力作用 合外力与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二、【规律】 瞬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1=V0+at 页 1 第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s=V0t+1/2·at^2 瞬时速度与加速度、位移的关系:V^2-V0^2=2as 位移公式X=Vot+1/2·at ^2=Vo·t(匀速直线运动) 位移公式推导: ⑴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故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平均速度*时间,故 s=[(v0+v)/2]·t 利用速度公式v=v0+at,得 s=[(v0+v0+at)/2]·t=[v0+at/2]·t=v0·t+1/2·at^2 ⑵利用微积分的基本定义可知,速度函数(关于时间)是位移函数的导数,而加速度函数是关于速度函数的导数,写成式子就是ds/dt=v,dv/dt=a,d2s/dt2=a 于是v=∫adt=at+v0,v0就是初速度,可以是任意的常数进而有s=∫vdt=∫(at+v0)dt=1/2at^2+v0·t+C,(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显然t=0时,s=0,故这个任意常数C=0,于是有 s=1/2·at^2+v0·t 这就是位移公式。

人教部编版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例题

人教部编版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例题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 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说明: (1)以上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四个公式中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即由任意两式可 推出另外两式。四个公式中有五个物理量,而两个独立方程 只能解出两个未知量,所以解题时需要三个已知条件,才能 有解。 (3)式中v0、vt、a、x均为矢量,方程式为矢量方程,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者取正值,相反者取 负值;所求矢量为正值者,表示与正方向相同,为负值者表 示与正方向相反。通常将v0的方向规定为正方向,以v0的位置做初始位置。 (4)以上各式给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普遍规律.一 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差异就在于它们各自的v0、a不完全相同,例如a=0时,匀速直线运动;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a>0时,匀加速直线运动;a<0时,匀减速直线运动;a

=g、v0=0时,自由落体应动;a=g、v0≠0时,竖直抛体运动。 (5)对匀减速直线运动,有最长的运动时间t=v0/a,对应有最大位移x=v02/2a,若t>v0/a,一般不能直接代入公式求位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X2-X1=X3-X2=...=?X=aT2或Xn+k-Xn=kaT2 (2)在一段时间t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3)中间位移处的速度: 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 ⑴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⑵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 ⑶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 ⑷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 重点精析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本应用 1、基本公式中的v0、vt、a、x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若规定正方向,它们都可用带正、负号的代数值表示,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人教版必修1)

必修一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一、教材分析高中物理引入极限思想的出发点就在于它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上一章教科书用极限思想介绍了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本节介绍v-t图线下面四边形的面积代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又一次应用了极限思想。当然,我们只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极限思想,并不要求会计算极限。按教科书这样的方式来接受极限思想,对高中学生来说是不会有太多困难的。学生学习极限时的困难不在于它的思想,而在于它的运算和严格的证明,而这些,在教科书中并不出现。教科书的宗旨仅仅是“渗透”这样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4、理解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近似推导位移公式的过程,体验微元法的特点和技巧,能把瞬时速度的求法与此比较。 2、感悟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和公式法推导速度位移关系,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增加物理情感。 2、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方法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实行A、B、C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对于极限法

的理解不是很清楚、很透彻,所以讲解时一样需要详细。对于公式学生若仅限套公式,就没有多大意义,这需要教师指导怎样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国过程,进而灵活的掌握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猜想假设,探究讨论,微分归纳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2、实例分析,强化对公式202 1at t v x + =的理解和应用。 六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复习第一章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领会极限思想的内涵。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 )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直接提出问题学生解答,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和语言概括 表述能力。 这节课我们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投影)提出问题:取 运动的初始时刻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同学们写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写公式并回答:x=vt 。理由是:速度是定值,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教师活动:(投影)提出下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坐标纸上作出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猜想一下,能否在v -t 图象中表示出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的位 移呢? 学生活动:学生作图并思考讨论。不一定或能。结论:位移vt 就是图线与t 轴所夹的矩 形面积。 总结: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物理规律和数学图象相结合的能力 教师活动(展示目标):讨论了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用v -t 图象中所夹的面积来表示的 方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在v -t 图象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关系,下面我 们就来学习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图像.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上一节实验的基础上,分析v-t 图像时一条倾斜直线的意义——加速度不变,由此定义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而后利用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的是倾斜直线,进一步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无论时间间隔?t 大小, t v ??的值都不变,由此导出v = v 0 + at ,最后通过例题以加深理解,并用“说一说”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做变速运动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加速度及速度与时间的图像,对加速度与速度与时间的图像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在v-t 图里面斜率表示加速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透彻的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并能通过v-t 图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 图象的特点,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速度公式,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 2.通过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并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速度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的欲望. 2.通过v-t 图象的理解及应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1. 推导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2.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运用。 学习难点: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物理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 六、教学特色 教学中分别通过图像和理论推导两种方法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的更加透彻,从而达到熟练的运用。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引入 直接引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个关于速度与时间的图像,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只不过我们学习的是一种特 殊的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新课的讲解 1:匀速直线运动图像及其特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与位移公式练习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与位移公式练习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与位移公式练习题 1.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 t =则() t x- t 以s 4 ( 62为单位 A.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12 m/s B.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6 m/s C.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 m/s2 D.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 m/s2 2.若一质点从t= 0 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质点() A.t= 1 s 时离原点最远 B.t= 2 s 时离原点最远 C.t= 3 s 时回到原点 D.t= 4 s 时回到原点 3.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后作匀速运动,最后2s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零,则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4.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 (1)汽车经3s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经5s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3)经10s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5.升降机从静止开始上升,先做匀加速运动,经过4 s 速度 达到4 m/s,然后匀速上升2 s,最后3 s做匀减速运动,恰好 停止下来。试作出v-t 图象。 6.如图2-2-4所示是某质点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

(1)质点在AB、BC、CD段的过程各做什么运动 (2)AB、CD段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3)质点在2s末的速度多大 7.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速度达到10m/s,然后匀速度运动了20s,接着经2s匀减速运动到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在第26s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8.某飞机起飞的速度是50m/s,在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是4m/s2,求 飞机从静止到起飞成功需要跑道最小长度为多少 9.一辆汽车以1 m/s2的加速度行驶了12 s,驶过了180 m.汽车开始加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10.一辆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6 s(汽车未停下)汽车行 驶了102 m.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 11.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 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 车以2 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 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12.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6km/h,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 4m/s2,求汽车最后2秒的位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