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1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1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1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1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或已知直线上两点,会求直线的方程;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观察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经过的定点;能化直线方程成截距式,并利用直线的截距式作直线.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向斜截式方程的过渡、两点式方程向截距式方程的过渡,训练学生由一般到特殊的处理问题方法;通过直线的方程特征观察直线的位置特征,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通过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

二、教材分析

1.重点:由于斜截式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特殊情况,截距式方程是两点式方程的特殊情况,教学重点应放在推导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和两点式方程上.2.难点:在推导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后,说明得到的就是直线的方程,即

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反过来,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

的坐标不满足这个方程,但化为y-y1=k(x-x1)后,点P1的坐标满足方程.

三、活动设计

分析、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点斜式

已知直线l的斜率是k,并且经过点P1(x1,y1),直线是确定的,也就是可求的,怎样求直线l的方程(图1-24)?

设点P(x,y)是直线l上不同于P1的任意一点,根据经过两点的斜率公式得

注意方程(1)与方程(2)的差异:点P1的坐标不满足方程(1)而满足方程(2),因此,点P1不在方程(1)表示的图形上而在方程(2)表示的图形上,方程(1)不能称作直线l的方程.

重复上面的过程,可以证明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对上面的过程逆推,可以证明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l上,所以这个方程就是过点P1、斜率为k的直线l的方程.

这个方程是由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确定的,叫做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图1-25),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图1-26),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二)斜截式

已知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b,斜率为b,求直线的方程.

这个问题,相当于给出了直线上一点(0,b)及直线的斜率k,求直线的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特殊情况,代入点斜式方程可得:

y-b=k(x-0)

也就是

上面的方程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什么叫斜截式方程?因为它是由直线的斜率和它在y轴上的截距确定的.

当k≠0时,斜截式方程就是直线的表示形式,这样一次函数中k和b的几何意义就是分别表示直线的斜率和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两点式

已知直线l上的两点P1(x1,y1)、P2(x2,y2),(x1≠x2),直线的位置是确定的,也就是直线的方程是可求的,请同学们求直线l的方程.

当y1≠y2时,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把方程改写成

请同学们给这个方程命名:这个方程是由直线上两点确定的,叫做直线的两点式.

对两点式方程要注意下面两点:(1)方程只适用于与坐标轴不平行的直线,当直线与坐标轴平行(x1=x2或y1=y2)时,可直接写出方程;(2)要记住两点式方程,只要记住左边就行了,右边可由左边见y就用x代换得到,足码的规律完全一样.

(四)截距式

例1 已知直线l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a和b(a≠0,b≠0),求直线l的方程.

此题由老师归纳成已知两点求直线的方程问题,由学生自己完成.

解:因为直线l过A(a,0)和B(0,b)两点,将这两点的坐标代入两点式,得

就是

学生也可能用先求斜率,然后用点斜式方程求得截距式.

引导学生给方程命名:这个方程是由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确定的,叫做直线方程的截距式.

对截距式方程要注意下面三点:(1)如果已知直线在两轴上的截距,可以直接代入截距式求直线的方程;(2)将直线的方程化为截距式后,可以观察出直线在x 轴和y轴上的截距,这一点常被用来作图;(3)与坐标轴平行和过原点的直线不能用截距式表示.

(五)例题

例2 三角形的顶点是A(-5,0)、B(3,-3)、C(0,2)(图1-27),求这个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本例题要在引导学生灵活选用方程形式、简化运算上多下功夫.

解:直线AB的方程可由两点式得:

即 3x+8y+15=0

这就是直线AB的方程.

BC的方程本来也可以用两点式得到,为简化计算,我们选用下面途径:

由斜截式得:

即 5x+3y-6=0.

这就是直线BC的方程.

由截距式方程得AC的方程是

即 2x+5y+10=0.

这就是直线AC的方程.

(六)课后小结

(1)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的命名都是可以顾名思义的,要会加以区别.

(2)四种形式的方程要在熟记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3)要注意四种形式方程的不适用范围.

五、布置作业

1.(1.5练习第1题)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并画出图形:

(1)经过点A(2,5),斜率是4;

(4)经过点D(0,3),倾斜角是0°;

(5)经过点E(4,-2),倾斜角是120°.

解:

2.(1.5练习第2题)已知下列直线的点斜方程,试根据方程确定各直线经过的已知点、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解:

(1)(1,2),k=1,α=45°;

(3)(1,-3),k=-1,α=135°;

3.(1.5练习第3题)写出下列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2)倾斜角是135°,y轴上的截距是3.

4.(1.5练习第4题)求过下列两点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再化成截距式方程,并根据截距式方程作图.

(1)P1(2,1)、P2(0,-3);

(2)A(0,5)、B(5,0);

(3)C(-4,-3)、D(-2,-1).

解:

(图略)

六、板书设计

直线的两点式和截距式方程

直线的两点式和截距式方程(导学案) 知识目标:1.能根据点斜式方程推导两点式方程、根据两点式方程推导截距式方程 2.掌握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会应用两点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解决相关问题(重点) 3.能已知条件的特点,恰当选取方程的形式来求方程 探究1写出下列经过A、B两点的直线的方程: (1)A(8,-1),B(-2,4) 解: (2)A(6,-4),B(-1,2) 解: (3)A (x 1,y 1 ),B ( x 2 ,y 2 ) ,其中x 1 ≠x 2 ,y1≠y2 解: 思考1:上面问题的求解过程可以简化吗? 已知两点P 1(x 1 ,y 1 ) , P 2 ( x 2 ,y 2 ),其中x 1 ≠x2,y1≠y2,则经过这两点的直线 方程为 思考2:若P 1, P 2 中有x 1 =x 2 或y 1 =y 2 ,此时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是什么? 综上所述,在运用两点式公式时应注意什么? 探究2已知直线l与x轴的交点为A(a,0),与y轴的交点为B(0,b),其中a≠0,b≠0,求直线l的方程。 思考3:应用截距式公式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命题是 。 ①点斜式y -y 0=k (x -x 0)适用于不垂直于x 轴的任意直线; ②斜截式y =kx +b 适用于不垂直x 轴的任意直线; ③两点式 1 21 121x x x x y y y y --=-- 适用于不垂直于x 轴的任意直线; ④截距式 1=-b y a x 适用于不垂直x 轴的任意直线. 4 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 (-5, 0),B (3,-3),C (0,2), 求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以及该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1,2,3 灵活选取方程的形式来求方程 例2 根据下列条件,写出直线的方程 (1)倾斜角为30°,经过A (8,-2); (2)经过点B (-2,0),且与x 轴垂直; (3)斜率为-4,在y 轴上的截距为7; (4)经过点A (-1,8),B (4,-2); (5)在y 轴上的截距是2,且与x 轴平行; (6)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4,-3; 5 经过点A (1,2)并且在两个坐标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有 几条?请求出这些直线方程。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教案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斜率的概念,了解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的概念; 2、李姐直线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点斜式方程的关系; 3、初步掌握斜截式方程及其简单应用; 4、培养学生应用公式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教学难点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提问:请同学们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并说明(x ,y ),(x 1,y 1),k 的几何意义。 (答案: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y -y 1=k (x -x 1);(x ,y )是已知直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坐标,(x 1,y 1)是直线上一个已知点的坐标,k 是直线的斜率。) (2)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k ,与y 轴的交点是(0,b ),求直线l 的方程。 (答案:y=kx+b ) (二)讲解新课 (1)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 一条直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叫做这条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 例如,引例中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0,b ),则b 就是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在这里特别要注意:截距是坐标的概念,而不是距离的概念。 (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如果已知直线l 的斜率是k ,在y 轴上的截距是b ,那么直线l 的方程是y=kx+b 。 由于这个方程是由直线的斜率和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确定的,所以叫做直线方程的斜截式。 这个方程的导出过程就是引例的解题过程。这是我们同学们自己推导出来的。 (3)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方程 ①它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相似而不相同 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中,k 不能为0,而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没有这个限制。 ②练一练 根据直线l 的斜截式方程,写出它们的斜率和在y 轴上的截距: (1)y=3x -2, k=_________,b=_________ (2)3 132+=x y , k=_________,b=_________ (3)y=-x -1, k=_________,b=_________ (4)23-=x y , k=_________,b=_________

(精心整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或已知直线上两点,会求直线的方程;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观察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经过的定点;能化直线方程成截距式,并利用直线的截距式作直线.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向斜截式方程的过渡、两点式方程向截距式方程的过渡,训练学生由一般到特殊的处理问题方法;通过直线的方程特征观察直线的位置特征,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通过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 二、教材分析 1.重点:由于斜截式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特殊情况,截距式方程是两点式方程的特殊情况,教学重点应放在推导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和两点式方程上.2.难点:在推导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后,说明得到的就是直线的方程,即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反过来,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 的坐标不满足这个方程,但化为y-y1=k(x-x1)后,点P1的坐标满足方程. 三、活动设计 分析、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点斜式 已知直线l的斜率是k,并且经过点P1(x1,y1),直线是确定的,也就是可求的,怎样求直线l的方程(图1-24)? 设点P(x,y)是直线l上不同于P1的任意一点,根据经过两点的斜率公式得

注意方程(1)与方程(2)的差异:点P1的坐标不满足方程(1)而满足方程(2),因此,点P1不在方程(1)表示的图形上而在方程(2)表示的图形上,方程(1)不能称作直线l 的方程. 重复上面的过程,可以证明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对上面的过程逆推,可以证明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l上,所以这个方程就是过点P1、斜率为k 的直线l的方程. 这个方程是由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确定的,叫做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图1-25),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图1-26),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二)斜截式 已知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b,斜率为b,求直线的方程. 这个问题,相当于给出了直线上一点(0,b)及直线的斜率k,求直线的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特殊情况,代入点斜式方程可得: y-b=k(x-0) 也就是

优质课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教案

§1.2.1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斜截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 (3)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在已知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基础上,通过师生探讨,得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截距”与“距离”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使学生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平行直线系,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2.教学难点:直线的点斜式推导过程中直线与方程对应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预习课本P65-67,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过定点P(x0,y0)的直线有多少条?倾斜角为定值的直线有多少条?确定一条直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问题2:若直线l经过点P0(x0,y0),斜率为k, 这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P(x,y)的坐标x与y之间满足什么关系呢?所得到方程与直线l有什么关系 呢?由此你能推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吗?

(二)自主检测: 1、(1)已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y-2=x-1,那么直线的斜率为___,倾斜角为___. (2)已知直线方程是0 x,那么直线的斜率为____,倾斜角为______. +y 1= + 2、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经过点A(3,-1),斜率是2;(2)经过点B)2,2 (-,倾斜角为30°;(3)经过点C(0,3),倾斜角是0°;(4)经过点D(-4,-2),倾斜角是120°. (三)例题解析 例1、写出下列直线的方程,并画出图形: (1)经过点P(1,3),斜率是1; (2)经过点Q(-3,1),且与x轴平行; (3)经过点R(-2,1),且与x轴垂直; (4)经过两点)3 -B A. ,3( (- 0,5 ), 四、质疑再探: 1、根据例2思考讨论 (1)什么是直线的斜截式? (2)b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3)由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你能想到我们学过的哪类函数,它们之间又有什么 关系呢? (4)点斜式与斜截式有什么联系?在表示直线时又有什么区别呢? 例2、如果直线l的斜率为k,且与y 轴的交点为(0,b),:你能求出直线l的方程吗?变式:直线y=2x-3的斜率和在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2、根据例3思考讨论任何一条直线都能用点斜式或斜截式方程表示吗?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

【课 题:】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在直角坐标平面,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或已知 直线上两点,会求直线的方程;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能观察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经过的定点 能力目标:通过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向斜截式方程的过渡,训练学生由 一般到特殊的处理问题方法;通过直线的方程特征观察直 线的位置特征,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 【教学重点:】由于斜截式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特殊情况,教学重点应放在 推导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上.实质上它也是整个直线方程理论 的基础。 【教学难点:】在推导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后,说明得到的就是直线的方程, 即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反过来,以这个方程 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2、讲解新课: (1)点斜式 已知直线l 的斜率是k ,并且经过点P 1(x 1,y 1),直线是确定的,也就是可求的,怎样求直线l 的方程(图1-24)? 设点P(x ,y)是直线l 上不同于P 1(x 1,y 1)的任意一点,根据经过两点的斜率公式得 1 1x x y y k --= (1) 即y-y 1=k(x-x 1) (2) 注意方程(1)与方程(2)的差异:点P 1的坐标不满足方程(1)而满足方程(2),因此,点P 1不在方程(1)表示的图形上而在方程(2)表示的图形上,方程(1)不能称作直线l 的方程. 重复上面的过程,可以证明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对上面的过程逆推,可以证明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l 上,所以这个方程就是过点P 1、斜率为k 的直线l 的方程.(实质上是证明了直线的方程与方程的直线的关系) 这个方程是由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确定的,叫做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注: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图1-25),k=0,直线的方程是y=y 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图1-26),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

直线方程得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与截距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直线上一点与直线得斜率或已知直线上两点,会求直线得方程;给出直线得点斜式方程,能观察直线得斜率与直线经过得定点;能化直线方程成截距式,并利用直线得截距式作直线.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直线得点斜式方程向斜截式方程得过渡、两点式方程向截距式方程得过渡,训练学生由一般到特殊得处理问题方法;通过直线得方程特征观察直线得位置特征,培养学生得数形结合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通过直线方程得几种形式培养学生得美学意识. 二、教材分析 1.重点:由于斜截式方程就是点斜式方程得特殊情况,截距式方程就是两点式方程得特殊情况,教学重点应放在推导直线得斜截式方程与两点式方程上. 2.难点:在推导出直线得点斜式方程后,说明得到得就就是直线得方程,即直线上每个点得坐标都就是方程得解;反过来,以这个方程得解为坐标得点在直线上. 得坐标不满足这个方程,但化为y-y1=k(x-x1)后,点P1得坐标满足方程. 三、活动设计 分析、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点斜式 已知直线l得斜率就是k,并且经过点P1(x1,y1),直线就是确定得,也就就是可求得,怎样求直线l得方程(图1-24)? 设点P(x,y)就是直线l上不同于P1得任意一点,根据经过两点得斜率公式得 注意方程(1)与方程(2)得差异:点P1得坐标不满足方程(1)而满足方程(2),因此,点P1不在方程(1)表示得图形上而在方程(2)表示得图形上,方程(1)不能称作直线l 得方程.

重复上面得过程,可以证明直线上每个点得坐标都就是这个方程得解;对上面得过程逆推,可以证明以这个方程得解为坐标得点都在直线l上,所以这个方程就就是过点P1、斜率为k 得直线l得方程. 这个方程就是由直线上一点与直线得斜率确定得,叫做直线方程得点斜式. 当直线得斜率为0°时(图1-25),k=0,直线得方程就是y=y1. 当直线得斜率为90°时(图1-26),直线得斜率不存在,它得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得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得方程就是x=x1. (二)斜截式 已知直线l在y轴上得截距为b,斜率为b,求直线得方程. 这个问题,相当于给出了直线上一点(0,b)及直线得斜率k,求直线得方程,就是点斜式方程得特殊情况,代入点斜式方程可得: y-b=k(x-0) 也就就是 上面得方程叫做直线得斜截式方程.为什么叫斜截式方程?因为它就是由直线得斜率与它在y轴上得截距确定得. 当k≠0时,斜截式方程就就是直线得表示形式,这样一次函数中k与b得几何意义就就是分别表示直线得斜率与在y轴上得截距. (三)两点式 已知直线l上得两点P1(x1,y1)、P2(x2,y2),(x1≠x2),直线得位置就是确定得,也就就是直线得方程就是可求得,请同学们求直线l得方程. 当y1≠y2时,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把方程改写成 请同学们给这个方程命名:这个方程就是由直线上两点确定得,叫做直线得两点式. 对两点式方程要注意下面两点:(1)方程只适用于与坐标轴不平行得直线,当直线与坐标轴平行(x1=x2或y1=y2)时,可直接写出方程;(2)要记住两点式方程,只要记住左边就行了,右边可由左边见y就用x代换得到,足码得规律完全一样. (四)截距式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

【课题:】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在直角坐标平面,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或已知 直线上两点,会求直线的方程;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能观察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经过的定点 能力目标:通过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向斜截式方程的过渡,训练学生由 一般到特殊的处理问题方法;通过直线的方程特征观察直线的位置特征,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 【教学重点:】由于斜截式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特殊情况,教学重点应放在推导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上?实质上它也是整个直线方程理论的基础。 【教学难点:】在推导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后,说明得到的就是直线的方程,即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反过来,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2、讲解新课: (1)点斜式 已知直线I的斜率是k,并且经过点P i(x i, y i),直线是确定的,也就是可求的,怎样求直线I的方程(图1-24)? 设点P(x , y)是直线I上不同于R(X1, yj的任意一点,根据经过两点的斜率公式得 , y y1 k - (1) x X-| 即y-y 1=k(x-x 1)(2) 注意方程(1)与方程⑵ 的差异:点R的坐标不满足方程(1)而满足方程⑵,因此,点P1不在方程(1)表示的图形上而在方程(2)表示的图形上,方程(1)不能称作直线I的方程. 重复上面的过程,可以证明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对上面的过程逆推,可以证明以 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I上,所以这个方程就是过点R、斜率为k的直线I的方程.(实质上 是证明了直线的方程与方程的直线的关系) 这个方程是由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确定的,叫做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注: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图1-25), k=0,直线的方程是y=y「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图1-26),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 但因I上每一点 的横坐标都等于X i,所以它的方程是X=X i .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教案(公开课)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或已知直线上两点,会求直线的方程;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观察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经过的定点;能化直线方程成截距式,并利用直线的截距式作直线.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向斜截式方程的过渡、两点式方程向截距式方程的过渡,训练学生由一般到特殊的处理问题方法;通过直线的方程特征观察直线的位置特征,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通过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 二、教材分析 1.重点:由于斜截式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特殊情况,截距式方程是两点式方程的特殊情况,教学重点应放在推导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和两点式方程上.2.难点:在推导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后,说明得到的就是直线的方程,即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反过来,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 的坐标 不满足这个方程,但化为y-y1=k(x-x1)后,点P1的坐标满足方程. 三、活动设计 分析、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点斜式 已知直线l的斜率是k,并且经过点P1(x1,y1),直线是确定的,也就是可求的,怎样求直线l的方程(图1-24)?

设点P(x,y)是直线l上不同于P1的任意一点,根据经过两点的斜率公式得 注意方程(1)与方程(2)的差异:点P1的坐标不满足方程(1)而满足方程(2),因此,点P1不在方程(1)表示的图形上而在方程(2)表示的图形上,方程(1)不能称作直线l的方程. 重复上面的过程,可以证明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对上面的过程逆推,可以证明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l上,所以这个方程就是过点P1、斜率为k的直线l的方程. 这个方程是由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确定的,叫做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图1-25),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图1-26),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反斜截式方程问题

反斜截式方程在高中解题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部分,我们知道直线有多种表示形式,其中斜截式方程b kx y +=,应用条件是已知直线与y 轴的交点),0(b 。但此方程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表示倾斜角为90度的直线。如果问题需要考虑直线倾斜角为90度时的情况,可以通过分类讨论来解决。 什么是反斜截方程?如果直线经过点)0,(a P ,且倾斜角不为0,直线方程可表示为a my x +=,称之为反斜截式方程,其中k m 1=(当直线有斜率时)。此方程的缺点是不能表示倾斜角为0的直线,但优点是能表示倾斜角为90度的直线,当0=m 时就表示倾斜角为90度的直线。 很多时候用反斜截式方程来表示直线,能避免讨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举几个例子。 1、已知椭圆C :)0(12222>>=+b a b y a x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0,(),0,(21c F c F -直线033:=-+c y x l 交椭圆于N M ,两点,M 是椭圆的顶点,21F MF ?的周长是6.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假设椭圆的左顶点是A ,过点)0,(2c F 的直线交椭圆于'',N M ,直线'',AN AM 分别交直线4=x 于Q P ,两点,求证:以线段PQ 为直径圆过定点)0,(2c F . 解答: (1)13 422=+y x

(2)分析:证明直径所对的角为直角即可。只要证明022=?Q F P F 即可。 解答:设),4(),,4(),,(),,('2 '122'11'y Q y P y x N y x M ,假设''N M 所在直线方程为.1R m my x ∈+=, 把直线代入椭圆方程,得到: .4 39,4360 96)43(22122122+-=?+-=+∴=-++m y y m m y y my y m 直线)2(20:11'++=-x x y y AM ,把4=x 代入得到2611'1+=x y y ,同理2 622'2+=x y y 9431 36439 -36)(3936)2)(2(362221*********'2'1-=+?+? =+++=++=∴m m y y m y y m y y x x y y y y 09'2'122=+=?∴y y Q F P F 所以原命题成立。 小结:1、主要是利用几何意义来解决问题,通过向量这个工具来解决。2、反斜截式方程的应用,注意这个小技巧。 2、已知椭圆)0(1:2222>>=+b a b y a x C 的离心率是2 1,以坐标原点为圆心,以椭圆C 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06=+-y x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过点)0,1(-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B A ,两点,则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M 使 ?为定值?若存在,求出定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答:

优质课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斜截式教案

1.2.1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斜截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 (3)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已知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基础上,通过师生探讨,得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截距”与“距离”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使学生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通过平行直线系,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2. 教学难点:直线的点斜式推导过程中直线与方程对应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预习课本P65-67,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过定点P (x o,y°)的直线有多少条?倾斜角为定值的直线有多少条?确定一条直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问题2:若直线l 经过点P0(x0, y0), 斜率为k, 这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P(x,y)的坐标x与y之间满足什么关系呢?所得到方程与直线I有什么关系呢?由 此你能推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吗? (二)自主检测: 1、 ( 1)已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y-2=x-l,那么直线的斜率为____ ,倾斜角为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直线方程是x y 1 0,那么直线的斜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倾斜角为 ______ 2、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经过点A(3, -1),斜率是 2 ;(2)经过点B( .2,2),倾斜角为30° (3)经过点C(0, 3),倾斜角是0°;(4)经过点D(-4,-2 ),倾斜角是120° (三)例题解析 例1、写出下列直线的方程,并画出图形: (1)经过点P (1,3),斜率是1; (2)经过点Q (-3,1),且与x轴平行; (3)经过点R (-2,1),且与x轴垂直; (4)经过两点A( 5,0), B(3, 3). 四、质疑再探: 1、根据例2思考讨论 (1)什么是直线的斜截式? (2)b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3)由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你能想到我们学过的哪类函数,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 系呢? (4)点斜式与斜截式有什么联系?在表示直线时又有什么区别呢?例2、如果直线I的斜率为k,且与y轴的交点为(0,b),:你能求出直线I的方程 吗? 变式:直线y=2x-3的斜率和在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_________ 2、根据例3思考讨论任何一条直线都能用点斜式或斜截式方程表示吗?

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和截距式

直线教案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和截距式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直线方程两点式和截距式的发现和推导过程,并能运用这两种形式求出直线的方程.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较灵活的求直线方程的方法,能够一题多法,一题妙法. 3.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关于两点式的推导以及斜率k不存在或斜率k=0时对两点式方程的讨论及变形,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先回顾点斜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因为点斜式是推导两点式的基础.)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请问点斜式方程是什么?点斜式方程是怎样推导的? 生:点斜式是y-y 1=k(x-x 1 ),x 1 ,y 1 是直线l的某一定点P1的坐标,k是这 条直线的斜率.点斜式的推导过程主要依据是直线上任意一点P(x,y)与这条直 线上一个定点P 1(x 1 ,y 1 )所确定的斜率相等,并且就是此直线 y-y 1=k(x-x 1 ). (此回答可以找两个左右的同学回答,不够的,老师再概括,一定要说清楚.) 老师再使用投影仪,要学生求直线的方程,题目如下: 1.A(8,-1),B(-2,4); 2.A(6,-4),B(-1, 2); 3.A(x 1,y 1 ),B(x 2 ,y 2 )(x 1 ≠x 2 ).

(分别找3个同学说上述题的求解过程和答案,并着重要求说求k及求解过程.) 师:请你说出上述练习的求解过程及答案. (学生Ⅰ、Ⅱ略) 生Ⅲ:首先利用直线的斜率公式求出斜率k,然后利用点斜式写出 师:这个答案对我们有何启示?求解过程可不可以简化? 生:可以直接用上述答案作为求直线方程的公式. (老师应适时表扬该学生) 就比较对称和美观,体现了数学美.由于这个方程是由直线上两点确定的,我们可以把这种直线方程取一个什么名字? 生:可以叫做直线方程的两点式. (教师引导学生对下述问题进行分析) 生:不同,因为后者y 1≠y 2 ,所以后者不能表示倾斜角是90°的直线.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但后者形式对称,整齐,便于记忆及应用,所以采用后者作为公式。 师(启发):两点式公式里面的x 1≠x 2 ,y 1 ≠y 2 ,哪些直线不能用公式表示?

直线的两点式、截距式方程

课题:直线的两点式、截距式方程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两点式方程并会应用其求直线方程. 2.掌握直线的截距式方程、中点坐标公式. 二、重点:两点式方程、截距式方程及其应用. 难点:截距式方程的应用. 三、学习过程: (1)复习回顾: 1.什么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其适用范围是什么? 2.已知直线上两点),(),,(222111y x p y x p (2121,y y x x ≠≠)如何求出这条直线方程? (2)导读:阅读课本9795P P -,完成下列问题: 1.给定两个点),(),,(222111y x p y x p .当21x x ≠时,过这两点的直线的斜率 k = .把21p p 或作为定点,由点斜式方程可得过这两点的直线 方程为 .当21y y ≠时可得两点式方程为 . 2. 两点式方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当时,或2121y y x x ==过这两点的 直线方程是什么? (3)导思: 1.直线l 在x 轴上的截距的定义?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的定义? 2.已知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A (a,0),与y 轴的交点为B (0,b )其 中a .0,0≠≠b 求直线l 的方程. 3.写出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其适用范围是什么? 4.已知点的坐标为 的中点,则为p p p p y x p y x p 21222111),,(),,( 即中点坐标公式. (4)导练: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5,0),B(3,-3),C(0,2).求BC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以及该边上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过点p (2,3),并且在两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四、达标训练 1.课本97p 1,2,3. 2.课本100p A 组 1.(4)(5)(6),4,7,8. 五、反思小结:

直线方程的两点式、截距式和一般式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数学任课教师:夏应葵授课时间:2013年4 月 1 8 日星期四学号 姓名林康性别男年级高一总课次: 第3 8 次课 教学 内容 直线方程的两点式、截距式和一般式 重点 难点 直线方程的两点式、截距式和一般式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式,掌握直线方程的截距式,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课前 检查 与交 流 作业完成情况: 交流与沟通: 针 对 性 授 课 一、课前练习 1.若经过点P(1-a,1+a)和Q(3,2a)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钝角,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已知经过点A(-2,0)和点B(1,3a)的直线 1 与经过点P(0,-1)和点 Q(a,-2a)的直线 2 互相垂直,求实数a的值。

3. 直线l 1的倾斜角为30°,直线l 2⊥,l 1,则直线l 2的斜率为 ( ) A.3 B.-3 C.3 3 D.- 33 4. 经过两点A (2,1),B (1,m 2 )的直线L 的倾斜角为锐角,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 B.m > -1 C.-1<m <1 D.m >1或m <-1 5.过点A (2, b )和点B (3, -2)的直线的倾斜角为45°,则b 的值是 ( ) A.-1 B.1 C.-3 D.3 6.直线x y 31=-的斜率是 ,倾斜角是 。 7.设直线经过)1,2(),2,1(N M -,求此直线的方程。

8.已知直线l:2 + =kx y经过点)1,1( P,求直线l的倾斜角和斜率。 9.已知两直线n tx y l m x y l+ = + =: , 2 : 2 1,且 1 l⊥ 2 l,)1 ,2( 2 1 - = ?P l l,求这两条直线 的方程。 10.直线)2 (2 2+ - = -x y的斜率是,在y轴上的截距是;已知直线经过点)8 ,2 (- - P,若它垂直于y轴,则它的方程是,若它平行于y轴,则它的方程是,若它的倾斜角是1350,则它的方程是,若它在y轴上的截距是3,则它的方程是。

斜截式方程

课题:两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并会应用其求直线的方程。 2.掌握截距的概念,及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并会应用。 二、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及其应用。 难点:斜截式方程的几何意义。 三、复习引入: 1.如果直线的斜率存在,如何求其斜率? 2.什么条件下能确定一条直线?在直角坐标系下如何写出其方程? 四、学习过程: 导读:阅读课本9492P P -,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直线l 经过点.).,(000k y x p 斜率为如何推导该直线的方程? 2.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 。其适用范围是什么? ①过),(00y x p 点的直线,当直线的倾斜角是0 90时,其直线方程是什么?能用点斜式吗? ②当直线的倾斜角是0 0时,其直线方程是什么?能用点斜式写吗? ③直线L 经过)3,2(0-p 且倾斜角为0 45。求直线L 的点斜式方程。并画出直线L 导思 : 1.x 轴所在直线的方程是什么?y 轴所在直线的方程是什么? 2.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的定义是什么?截距是距离吗? 3.如何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推导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4.方程y=kx+b 与一次函数y=kx+b 的图像对应的直线l 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5.指出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的适用范围及参数的几何意义,并说出一次函数y=2x-1,y=3x 及y=-x+3的图象特点。 导练 : 1.已知直线b x k y l b x k y l +=+=2211:,: 试讨论: 1)21//l l 的条件是什么? 2)21l l ⊥的条件是什么? 2.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斜率是 3 3 ,经过点A (8,-2) 2)经过点B (-2,0)且与x 的垂直。 3)斜率为-4,在y 轴上的截距为7. 3.一条直线经过点A (2,-3).并且它的斜率等于直线y=x 3 1的斜率的2 倍,求这条直线的方程 4.求直线y=-3(x-2)绕点(2,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030所得的直线方程。 变式:旋转0 60呢? 五、达标训练 95p 练习1、2、3、4 6.100组A p 六、反思小结:

点斜式与斜截式方程练习

点斜式与斜截式方程练习 例1:已知一条直线经过点1(2,3)P -,斜率为2,求这条直线的方程. )]2([23--=-x y 例2:直线l 斜率为k ,与y 轴的交点是(0,)P b ,求直线l 的方程. 【解】 例3: (1)求直线2)y x =-的倾斜角; (2)求直线 2)y x =-绕点(2,0)按顺 时针方向旋转30 所得的直线方程. 【解】x=2 例4:等腰三角形ABC的顶点为 A(-1,2),又AC的斜率为3,点B(-3,2),求直线AC, BC的方程

练习 1. 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经过点(2,1)A - (2)经过点(B ,倾斜角为30 ; (3)经过点(0,3)C ,倾斜角是0 ; (4)经过点(4,2)D --,倾斜角是120 . 2.写出下列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1)斜率是2 y 轴上的截距是3-; (2)斜率是-3,与X 轴交点坐标为(2,0).)2(3--=-x o y 63+-=x y 3. 方程(2)y k x =-表示( ) ()A 通过点(2,0)-的所有直线 ()B 通过点(2,0)的所有直线 ()C 通过点(2,0)且不垂直于X 轴的直线 () D 通过点(2,0)且除去X 轴的直线

4.直线l 经过点(-2,2),且与直线y=x+6在y 轴上有相同的截距,求直线的方程. 6.根据下列条件,求直线的方程: (1)过点(3,4)A 和(3,2)B -; 3=x (2)在X 轴上、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 2,3-; 13 2=-+y x

(3)过点(1,4)A -,且在X 轴上的截距为3. 解:直线过(-1,4),(3,0) )1(3)1(404----=--x y 7. 求直线:35150l x y +-=的斜率及x 轴,y 轴上的截距,并作图. 8.设直线 2:(23)l m m x --+ 2(21)m m y +-260m -+=(1)m ≠-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确定m 的值:(1)直线l 在 x 轴上的截距为3-;(2)直线l 的斜率为1.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保康职教中心◆中职数学高教版◆导学案 第一章 §8.2.2 2) 1、知识与技能: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斜 截式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直线的斜截式方程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特例.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具有相同的形式.要强调公式中 b 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复习1:直线的复习2:当直线经过点000P 且斜率不存在时,直线的倾角为90°,此时直线与x 轴垂直,直线上所有的点横坐标都是0x ,因此其方程为0x x =. 二、新课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截距的定义 新知1:如图8-8所示,设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0)A a ,与y 轴交于点(0,)B b .则a 叫做直线l 在x 轴上的截距(或横截距);b 叫做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或纵截距). 【想一想】 直线在x 轴及y 轴上的截距有 可能是负数吗? 试试1: 设直线l 的倾角为60°,并且经过点P (2,3). (1)写出直线l 的方程; (2)求直线l 在x 轴,y 轴的截距. 探究任务二: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新知2:设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是b ,即直线经过点(0,)B b ,且斜率为k .则这条直线的方程为 (0)y b k x -=-, 即 y kx b =+. 方程 (8. 5) 叫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其中k 为直线的斜 率,b 为直线在y 轴的截距. 试试2: 设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为2-,斜率为3,则这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分别是什么? ※ 典型例题 例1 一直线l 纵截距为2-,且倾斜角是直线 20y -+=的倾斜角的二倍,求直线 l 的 方程。 20y -+=,得直线 的斜率为k =60°。 又由于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已知直线的2倍,所以所求直线的顷斜角为120?。 故所求直线的斜率为tan120k == 又因为所求直线的纵截距为2-, 故所求直线的截距式方程为2y =- 例2 求斜率为3-,且在x 轴上截距为2的直线方程。 解:因为直线在x 轴上截距为2,得知直线过点(2,0)故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 03(2)y x -=-- 变式:求过(2,0),(0,3)A B 两点的直线的方程。 方法一: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数学总复习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数学总复习教案: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或已知直线上两点,会求直线的方程;给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观察直线的斜率和直线经过的定点;能化直线方程成截距式,并利用直线的截距式作直线.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向斜截式方程的过渡、两点式方程向截距式方程的过渡,训练学生由一般到特殊的处理问题方法;通过直线的方程特征观察直线的位置特征,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通过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 二、教材分析 1.重点:由于斜截式方程是点斜式方程的特殊情况,截距式方程是两点式方程的特殊情况,教学重点应放在推导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和两点式方程上. 2.难点:在推导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后,说明得到的就是直线的方程,即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反过来,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 的坐标不满足这个方程,但化为y-y1=k(x-x1)后,点P1的坐标满足方程. 三、活动设计 分析、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点斜式 已知直线l的斜率是k,并且经过点P1(x1,y1),直线是确定的,也就是可求的,怎样求直线l的方程(图1-24)?

设点P(x,y)是直线l上不同于P1的任意一点,根据经过两点的斜率公式得 注意方程(1)与方程(2)的差异:点P1的坐标不满足方程(1)而满足方程(2),因此,点P1不在方程(1)表示的图形上而在方程(2)表示的图形上,方程(1)不能称作直线l的方程. 重复上面的过程,可以证明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对上面的过程逆推,可以证明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l上,所以这个方程就是过点P1、斜率为k的直线l的方程. 这个方程是由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斜率确定的,叫做直线方程的点斜式. 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图1-25),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图1-26),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直线的两点式与截距式方程(教学设计)

3.2.2 直线的两点式与截距式方程(复习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2)了解直线方程截距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掌握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学会分析、比较,有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的意识. 3、情态与价值观 感受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一几何意义的代数转化,体验解析几何的代数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直线方程两点式。 2、难点:两点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及截据式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新课导入 复习:已经学过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及其特点 思考:已知直线经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x 1≠x 2 ,y 1≠y 2),如何求出这两个点的直线方程呢? 生:经过一点,且已知斜率的直线,可以写出它的点斜式方程. 可以先求出斜率,再选择一点,得到点斜式方程. (二)师生互动,讲解新课 例1:利用点斜式解答如下问题: (1)已知直线l 经过两点)5,3(),2,1(21P P ,求直线l 的方程. (2)已知两点),(),,(222211y x P x x P 其中),(2121y y x x ≠≠,求通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要求直线方程,应知道什么条件?能不能把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呢?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已知两点的坐标,先判断是否存在斜率,然后求出直线的斜率,从而可求出直线方程: (1))1(232-=-x y (2))(11 2121x x x x y y y y ---=- 教师指出:当21 y y ≠时,方程可以写成 ),(21211 21121y y x x x x x x y y y y ≠≠--=-- 由于这个直线方程由两点确定,所以我们把它叫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two-point form ). 若点),(),,(222211y x P x x P 中有21x x =,或21y y =,此时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观察和分析,发现当21 x x =时,直线与x 轴垂直,所以直线方程为:1x x =;当21y y =时,直线与y 轴垂直,直线方程为:1y y =. 变式训练1:(课本P97练习 NO :1) 例2: 已知直线l 与x 轴的交点为A )0,(a ,与y 轴的交点为B ),0(b ,其中0,0≠≠b a ,求直线l 的方程.

直线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教案

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2)能正确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线方程; (3)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在已知直角坐标系内确定一条直线的几何要素——直线上的一 点和直线的倾斜角的基础上,通过师生探讨,得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截距”与“距离”的区别。 、 3、情态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使学生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教学难点: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应用。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 二、复习引入: 问题一:1.在平面内,需要知道哪几个条件,才能确定直线的位置。 2.画出经过点A(-1,3),斜率为-2的直线。 3.在直角坐标系内, 点的代数形式是。 直线方向的代数形式

是 。 问题二:若直线l 经过点A(-1,3),斜率为-2,点P(x,y)在直线l 上 运动,那么点P 的坐标x 和y 之间满足什么关系 析:点P 与定点A(-1,3)所确定的直线的斜率恒等于-2, : 故有: 2)1(3-=---x y 即: )]1([23---=-x y 即: 012=-+y x 》 ~ ~ 问:1.直线l 上的点的坐标是否都满足方程 2.以此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是否在直线l 上 由此,我们得到经过点A(-1,3),斜率为-2的直线方程是: 012=-+y x 直线的方程概念:一般地,如果直线l 上任意一点都满足一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