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意义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意义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意义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意义

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的涵义

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是国际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其是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共同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企

业实际有机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形式。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校企合作”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简称,国际上又称为“合作教育”。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ACE)对合作教育的解释是“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性的实践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这种解释涉及了校企合作的主体、合作的条件、教与学的方式以及知识能力培养的过程等,但对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的地位、功能、合作的内容和层次等方面的要求并不十分明确。

在国内,不同的学者对“校企合作”的内涵解释有不同表述。钱爱萍认为,“校企合作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理论与生产相结合,培养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黄娅妮认为,“校企合作主要是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并按照企业部门和学校的安排实施的、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实际操作培训的教育模式。”同时还认为,“我国高职教育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总体上来说,是基于目标导向型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它实际上指的是在我国高职教育中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可以效仿的实践教学的一种样式,是在为社会教育和培养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的标准样式。通过这些样式,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并增强企业部门与高职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李新生认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是指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或行业在共同育人方面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优势互补的合作,是一种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各种资源整合,学校把课堂设置到企业,让学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学习,企业把学生视为正式员工使用,按企业要求进行管理和考核,以培养适合企业或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孙伟宏认为,“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认为“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

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工学结合、顶岗实践;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以上这些表述,把“校企合作”视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模式或教学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对校企合作进行解释,涉及校企合作的原则、方法、过程、目标等,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表述。

校企合作的现状

校企合作仍旧存有很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校企合作程度不深,绝大多数职校校企合作教育仅仅限于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的合作,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即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相去甚远。

第二,校企合作面较窄,绝大多数职校职校企合作教育只停留在个别的专业试点上,没有覆盖所有的专业。

第三,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企业的配合和认可。

第四,缺乏长期合作的有效形式,校企合作多是根据自身短期利益需要形成的,由于双方承担义务的意识较弱,合作形式偶然性多,合作关系难以巩固。

第五,企业合作热情度不高。由于企业过分追求其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其社会责任,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企业只需从优秀的毕业生中挑选人才,若没有合适的就到其他企业去“挖”,绝大多数的校企合作都是在职校的单方热情下一事一议。

第六,没有真正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为企业培养人才。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意义

(1)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适应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将丰富高职的教学内容,推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教育模式中,双方的关系由松散变为紧密,学校通过与企业的紧密联系,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使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出成效、见特色,为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及学习质量与技能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与企业共同研究课题、研制开发新产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与信息支持,以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使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学校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负责,

为企业培养员工。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或设备援助,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校企紧密型产学结合之路,无论对高职人才培养,还是对企业创造财富,都将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3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中几点思考

通过我院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要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应力争政府、行业、企业各方面的全力支持与配合。

3.1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

一是政府通过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框架,做到“以法治教”,使所有与职业教育有关的机构都能在法律的约束下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二是要明确学校与企业双方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3.2要建立校企合作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之发挥最大的潜能有着重要作用。我院鼓励教师及大学生到盐城的相关企业兼职或实习,鼓励盐城及周边企业的技术人员到我院兼职授课,形成良性互动,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3.3要转变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做到培养目标面向市场,办学形式适应市场,专业设置瞄准市场。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学生的素质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企业的信任与支持,校企合作才能取得丰硕成果。

江苏省太仓职业教育中心校《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机制的实践研究》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我国现阶段,职业学校要想与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与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校企合作是最实际的可行之路。2001年起我校开始推行双元制教育模式,五年多原汁原味的德国双元制教育实践提升了我们职业教育的理念。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根本内涵与精髓是——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在企业的氛围中成长。因此,无论何种校企合作形式,只要能达到营造企业氛围的目的,就可以同样取得与“双元制”教育模式异曲同工的效果。

在积极探索实施的校企合作的各种新模式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校企合作是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构架的。目前,我们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是老中专管理体系和普通中学管理体系的综合体,这套体系主要脱胎于前苏联学科教学管理体制。其中,学科管理的痕迹非常明

显。强调规范和严谨,注重的是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而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这套管理体系有明显不合理之处。至少,对于职业教育特有的项目教学和主题教学显得无所适从,也没有突出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运行中的重要地位,更没有对校企合作的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过程管理。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随着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经常会遇到新课改要求与传统管理体系的矛盾与冲撞。目前教学管理中明显缺乏鼓励校企合作的引导指向、过程管理以及评价机制,要使学校的校企合作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单靠运动式的搞一两次活动是不行的,必须从管理体系上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机制,才能促进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活动的高层次、全方位发展。

本课题试图通过教育管理实践的研究,积极推进职教改革,强化校企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并不断完善与我们的新课改、与校企合作运营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从而提升我们的管理层次,提升我们的办学水平。

二、本课题相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国情、体制等等的制约,不可能像德国双元制一样完全依靠企业的力量来发展职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职业学校采取主动出击的方法,积极寻求企业合作伙伴,探索各种校企合作的模式,共同发展职业教育。因此,“校企合作”已成为当下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相关论文及课题研究也为数不少。但目前对于校企合作的研究大多仅限于对校企合作模式的探求和校企合作实践经验的归纳,对于在教学管理中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从管理制度层面导向、规范、推进校企合作,最终构建起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管理体制的相关研究课题尚未见诸报端。

2.本课题与之区别与联系

本课题研究与其他关于校企合作研究的课题一样,都是基于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但我们研究的视野更为开阔:从多种层次、全方位、立体构架校企合作模式。我们研究的方法更为灵活和具体:合作单元不是单一的,除了“学校”,还可以是专业部和教研室;合作形式是多样的,除了联合办学,还可以是人员的互访和信息的交流。我们研究的焦点和深度也与众不同:我们不光关注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更关注利于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的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建立是校企合作向纵深推进的必要条件,我们还将研究一套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便对各专业部和教研室开展的校企合作成效进行评价。评价体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不多见,应该说是创造性的尝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双元制教育理论

“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根本内涵与精髓是——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在企业的氛围中成长。而校企合作是目前实现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的最好途径。职业学校展开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应企业人才实际需求状况,按照企业部门和学校的安排实施的、交替进行课堂教学和企业操作培训的教育,是职业教育区别于一般学术型中等教育的核心特点。

2.系统论理论

一个组织就是一个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依存的完整的系统,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整个组织的发展。因此,必须十分注意把握系统中最活跃、最能对组织运转发生影响的变量因素。

3.目标管理理论

每一项工作都必须为达到总目标而展开,目标管理的对象应为组织系统中的所有人员。目标管理是一种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参与制定目标、执行目标和评估目标成果的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突出以人为主体的思想。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校企合作活动展开的规章制度,推进全校多层次、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和实践。通过校企合作,不断融入企业的管理和文化特质,促进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

2.建立对校企合作全进程的检查和反馈机制,加强校企合作过程的管理,注重过程资料的积累,结合模块化课程改革,促进学校各个层次的校企合作活动自觉化、长期化、制度化。

3.通过开展实践研究,促进学校各项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质性展开,加快学校的专业建设,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能力的提高,缩短毕业学生与企业需求的距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为社会服务。

4.通过对校企合作活动模式的实践研究,探索建立起校企合作的评价机制,为从教学管理上形成利于校企合作活动的制度作一点尝试研究,为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继续探索和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和能力为本位,是我们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在校企合作模式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探索、研究以及践行,摸索出一整套对开展校企合作活动进行引导鼓励,对运行过程进行管理,对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的管理机制,从而将我校的校企合作推入一个新的境界。

(一)教学管理中引导校企合作活动的制度的研究

我国职业学校和主管部门都大力提倡校企合作,但在现行的管理体系中缺少完善的校企合作的指导准则和管理评价条例,管理体制明显滞后于校企合作发展的要求。建立教学管理中对校企合作的导向机制是促使职业学校专业积极走向社会、走近企业,真正实现与企业、社会无距离对接的积极尝试,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本课题拟在双元制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管理的制度和过程运作中进行创新,针对本地区经济状况、企业需求等,探索具有地区特色的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以创新思路构建教学管理中利于校企合作展开的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构架的校企合作模式。

(二)校企合作活动过程管理的制度的建立

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企业设备更替和技术升级的频率越来越快,这一切都决定着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职业学校不积极主动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专业建设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和目标,学生培养目标也就成为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如果职业学校仍然固守校园这个封闭的“象牙塔”,关起门来按原定的政策和方案来发展专业、培养学生,那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越来越远离企业的实际需求,专业也必将渐趋萎缩。

在不同的校企合作创新样式中,学校与企业的连结度是有层次差别的,但落脚点都是让学生在尽量浓厚的企业氛围中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心、脑、手的联动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展开是在学校总体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的。贯彻学校理念的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校企合作意识至关重要。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建立是校企合作蓬勃开展的前题。唯有建立起相关、配套的管理机制,方能促使全校呈现出积极主动的、多层次、立体构架、整体联动的校企合作局面,促进校企合作活动的高层次、全方位发展,使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呈现和谐向上的良好态势。

(三)加强校企合作过程中专业教研室外向功能的策略研究

专业教研室必须加强外向功能,积极与企业联系,走进企业,探索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创新方式。专业教研室只有建立了与企业密切而广泛的联系,才能纵览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行业布局和运作状况,对本地区行业发展的大局了如指掌。只有深入到企业的内部,建立水乳交融的校企合作关系,才能率先掌握本行业内最新科技和最新技术、设备的使用引进情况。只有不断从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第一手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才能了解行业内部人才类型的分布状况和趋势,才能清楚地了解行业内部人才的需求情况,从而不断调整和修正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只有走实了校企合作之路,专业教研室也才可能站到一定的高度,对行业总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预测和指导能力。

职业学校的专业教研室决不仅仅是日常教学管理的最基本组织。它是独立的最基本的校企合作践行单位,有校企合作战略计划的确立能力和校企合作战役行动的实施能力。专业教研室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它的外向功能即校企合作的功能。职业学校应该明确和强调专业教研室的校企合作功能,并建立相应的引导政策和管理机制,促使其更好地发挥这一功能。

(四)利用管理机制积极融入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特质的策略研究

随着校企合作的广泛和深入,校企文化之间的互融、互动、互惠成为新的取向。职业学校积极吸纳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运用企业经营的理念改革学校的运营模式,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努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成为校企合作的主导性方向。

文化是长期积淀下来的传统或形成的一种取向。学校和企业各自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运营,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质。企业文化对市场敏感,讲究实际,以赚取利润为目的,强调实效性和办事效率。而学校文化稳固、宁静,讲究学术氛围,长期的悠闲和相对封闭形成了学校运作过程中的固定节奏,教师的思想行动也相对理性和缓慢。学校的文化特质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有很大距离。职业学校培养出学生总是与现代企业的需求有一段距离,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这种差异应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而是流变的过程。这种流变,能够带动其内部成分的互动和变迁。校企合作中,学校积极吸纳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学校文化的流变,进而带动学校成员和行为的变迁。要想为学生营造一个与现代企业氛围相接近的环境,除了硬件上的模拟,现代企业的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学习和积极吸纳更为重要。职业学校把宣传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努力引进企业的文化特质,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机制和精华,推进校企合作朝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职业学校的运作真正带有企业的特征。

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于学生素质尤其是职业性综合素质的提高,企业文化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职业学校应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去要求学生,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接受到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领悟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企业的团队精神。职业学校还应将现代企业管理的高效精细和有条不紊溶入职业学校的堂课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现代企业需求的职业素养,为将来踏入企业做好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为毕业时实现“零距离”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从文化视角看,管理就是管理者利用、设计、培植一种文化,形成一种环境,通过这种环境去规范、协调、激励人的行为,从而实现目标的过程。目前职业学校的管理体系脱胎于普通学科教育的管理体系,具备学校文化特征而不具备企业文化的特征。职业学校应从各

个方面引入企业的管理机制和融入企业的文化特质。例如学习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引进企业的5S现场管理模式或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等。在各个细节注意融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逐步用企业的理念来改造职业教育。

(五)建立“校企合作式”模块化课改方案论证制度,促进学校模块化改革。

在职业教育比较成熟的国家,职业学校的课程开发是有政府机构或者行业协会设立的专家组或专职机构来进行的,是一种专门而专业的组织行为。各职业学校是课程的具体执行者,而且,国外的这些课程都有统一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而在我国,由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处在不完善阶段,基本没有以职业为导向、以行动体系为指向的模块化课程标准和方案,各类职业都缺乏国家专门机构开发的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改革的重任实际上是由各地方的职业学校在具体探索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模块化课程的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实施方案的论证,课程具体课题资料的建立,课程评价体系的落实,都需要依靠企业的力量来参与和实现。

学校可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探讨专业教学模块化课程开发,制定适合企业需求和特点的课程培养目标;在企业全程参与中,构建适合企业、社会发展的各种课程模块,形成围绕职业能力设计的模块课程体系;不断听取企业人士的意见,改进学校教学工厂和具体专业课程的结构,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的持续提高;请企业认识检验学校的专业和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促进毕业生专业素质能力的真正提高。

(六)通过教学管理中对校企合作模式的评价研究,建立我校多元化教学考核和校企合作的评价机制,促进专业真正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七、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

(一)课题前期调查分析

1.调查准备。成立课题组,明确成员及分工,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调查方法的程序的培训;设定调查内容,各专业部对所属教研室的校企合作状态进行调研,重点围绕周边地区的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进行调研,进行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2.调查实施。教学管理处尽可能多地搜集文献,进行文献的归类处理,设计现行教学管理机制的调查问卷,制定调查计划,为下阶段实施调研作好准备;各专业部对所属教研室的校企合作状态进行调研,做好专业部对教学管理中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调研和论证工作,为下阶段实施管理机制实践作好准备;进行走访和问卷调查,并做好已调查职业学校的总结、提练和归纳工作,对现行的教学管理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给出课题研究的初步建议。

3.调查分析。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调查对像进行科学分类;通过召开分析会、举

行研讨沙龙等形式,力求找出每一类调查对象的普遍倾向和代表性特征;在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写出调查分析报告,力求使揭示的问题既全面又突出主流倾向,成因分析透彻明晰,对策建议切实可行。

(二)构建校企合作教学管理机制

1.制订研究方案并论证,确定研究计划,建立课题相关研究制度(例会制度、研究规范制度、资料积累制度、责任人制度等)。

2.教学管理处和各专业部针对现行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明确研究的初步方案,组建本专业部内子课题研究小组,论证子课题研究方案。

3.教学管理处一方面继续对相关职业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将研究结果及时提供给各专业部,同时收集各专业部在校企合作实践中的问题和成果进行研究,不断修正专业部的校企合作实践研究方向;另一方面进行教学管理机制的研究,完善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制中对校企合作的引领和管理。

(三)培训师资队伍

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工厂的建设等实质性举措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太仓地方经济建设。在校企合作的同时,完善校企合作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给出报告,为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的展开提供参考。

(四)建立校企合作管理的评价机制

对各专业部、教研室的校企合作工作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制订指标体系并对专业部、教研室进行考核。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我们将经过计划、实施、反思、总结四个步骤进行。前两步是实施阶段,与正常工作任务,后两步是总结反思阶段,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测,看任务完成得如何,然后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循环往复,直至研究结题。专业部把研究和行动结合起来,边行动边调整研究进程,获得经验指导自己的工作,使自己的行动得到改进和发展。

2.文献法:了解分析当今教学管理机制中对校企合作活动的管理思路,探究现行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形成的渊源。

3.调查分析法:了解苏州、上海、昆山、太仓等周边地区职业学校现行校企合作模式和教学管理对现行校企合作模式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分析。

4.个案研究法:将各部门及某些模式作为个案加以研究,最终将这些个案进行梳理、归纳、整合。

九、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2007年4月—2007年9月课题申报与开题阶段

成立课题组,明确成员及分工;进行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制订研究方案并论证,确定研究计划;填写申报材料;建立课题相关研究制度。

(二)2007年9月—2009年9月课题研究及实践阶段

开展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研究方案,每学期举行研究交流会1-2次,定期发布成果,完成中期报告,年度检查等常规工作。

(三)2009年9月—2009年12月结题及成果推广阶段

做好课题成果的总结推广工作,写出课题研究总报告,总结出学校教学管理中对校企合作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完成科研成果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以及成果推广。

十、课题研究的管理

(一)由江苏省太仓职教中心校武建清副校长任课题组组长,教学管理处陈海明副处长、曹国岐副处长任课题组副组长。

(二)太仓职教中心校教学管理处的全体成员和各专业部负责教学的主任、相关教研室主任为组员。

(三)教学管理处陈海明老师为课题研究的负责人,招集和统管日常研究工作的具体事宜。王加丰、周惠渊老师协助。

(四)学校给予政策上的全力支持和足够的资金保障。

十一、课题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制度文件集。

3.研究论文集。

4.校企合作创新模式成果展。

5.校企合作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课题名称:“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价值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限2500字)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价值

现在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世界各国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创造了符合自身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成功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和韩国的校企合作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步引进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模式,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许多经济发达地区创造性地开展了具备地方特色的校企合作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改革模式,如:天津的校企融合职业教育创新改革,上海的职业教育新课标制定与实施,南京的职业教育模块化教学,无锡的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广州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学分制改革,沈阳的工作过程导向项目教学改革及广东的政府、企业、学校三股力量紧密合作的“顺德模式”“宝安模式”等。

在今年3月召开的2010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是弱在校企合作,这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是我们应当下大工夫、也是必须下大工夫去探索和解决的难点。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一个根本点在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可以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实习设施,可以使学生获得直接的职业实践经验、与用人单位一致的管理经验、明确的职业定向以及一定的顶岗实习收入,从而解决了职业学校设备、设施缺乏,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的问题。反过来,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劳动者,节省企业日常运营开支,解决目前经常提及的民工荒、技工荒问题,满足企业职工迫切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使职业学校成为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生产型学校,使企业成为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学习型企业,在社会上形成一举多得、互利共赢的关系。

在我国的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具备一定办学实力的职业院校如何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共赢,这正是开展本课题的而试图取得突破的问题。课题组将在借鉴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在认真分析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设计,从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开展工学结合、员工培训的实践研究,着力于探索构建既是受企业和学生欢迎的高素质员工培养培训基地、又是“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平台的培养模式。该课题的实践研究在我省中职学校中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因此对于深化我校乃至省内同类学校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要观点

1、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与企业的需求相脱节。一方面,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层次不理想、岗位晋升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有限;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尤其是成长型

企业)缺乏稳定的高素质员工队伍补充和培训提高的有效资源,限制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开展校企互融互通、双向介入的深层次合作,是破解这一难题,实现校企双赢的有效途径。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围绕企业生产线的才需求,校企双向介入,研究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模式,有效开展学生的工学结合及员工的培训提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校企战略合作的决策、协调机制及操作规范;

(2)研究建立在工学结合平台上的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模式;

(3)研究建立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培训提升模式;

最终成果转化为学校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形成学校和企业高度整合、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的新型职业教育实施主体,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2、重要观点

学校拥有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培训资源及一定的生产设施资源;企业拥有学校需要的实践平台、企业教师、就业岗位等资源。校企合作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学校的资源状况及师资水平,当学校的资源能够与企业形成互补时,校企合作才能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

目前,企业安排学生实习不积极,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办学模式不深入、观念落后、认识片面被动”等学校自身原因造成的。

校企合作的理想境界:使职业学校成为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生产型学校,使企业成为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学习型企业.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1、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1)企业与专业相对应,从“学生工学结合、员工继续教育”两个层面,从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设立若干个子课题开展研究;

(2)建立学校课题组,组织研究团队,制定研究方案,实施计划;

(3)开展阶段性研究小结;召开阶段性座谈会、研讨会或报告会,聘请专家进行评判,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不断完善课题研究。

(4)结题验收,形成最终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入进行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边实践边研究,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2)运用文献研究法,围绕研究目标,开展广泛的收集研究信息、研究资料。

(3)课题组成员深入企业挂实职锻炼,边实践,边教学,边调研;

(4)采用调查、对比法,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的前后差异。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多年来,我校先后投入2000万元进行数控与机械加工、电子电工、计算机网络技术三个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双师型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形成了一批与主干专业相对应的在相关领域具有突出的专业优势和规范的管理流程、能提供相当数量实习(就业)岗位的合作企业,大部分都表达了与学校开展深层合作办学的强烈愿望,部分已经开始启动;面向企事业单位、平均5000人次的多层次社会化培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二)主要政策依据与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

[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4].《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经验借鉴与校企合作规范操作实用手册》王雪雯—北京:中国职业教育出版社,2009

(三)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组长:吴丁良,教学副校长,本科学历,电工专业高级讲师,47岁,省职成教学会中专与技工分会实训与师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成员:

汪建安,机械工程系主任,本科学历,机械专业高级讲师,53岁。

游平,电气工程系主任,研究生学历,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级讲师,43岁。

吴勋,信息工程系主任,本科学历,计算机专业高级讲师,45岁。

潘新,教科室主任,研究生学历,高级讲师,45岁。

杨善斌,培训鉴定中心主任,本科学历, 45岁。

游正村,江苏中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厂长

方德松,安徽柳工起重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武坤,首邦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四)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签定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制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并经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2、校企有关领导、部门主管著称课题组,从“学生工学结合、员工继续教育”两个层面进行任务分解、责任到人,实施课题目标责任制。

3、校企双方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经费等保障。

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五、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内涵及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办学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教学模式。它的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践、定单培养;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浙江化工技工学校依托巨化集团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得到了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培训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被列为“十一五”攻关课题。2006年,学校在争创“浙江省重点职校”的检查评估工作中,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同样得到浙江省教育厅专家考评组的肯定和好评。实践表明,职业教育要获得更好更快发展,要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和特长,主动营造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将学校智力资源与企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成为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辐射源。

当前,校企合作办学,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已成为一种趋势,但与之相比,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受计划经济和普通教育影响,招生计划政府出,学校专业政府定,授课教材专家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块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仍普遍存在和实施,专业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难以融人一体,学校与企业之间缺少联系沟通,致使学校对企业的需求

所知甚少,学非所用、学用脱节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毕业生的素质与企业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和矛盾有待于在实践中克服和解决体制机制创新举措

(一)思路

以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理事会主导,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咨询机构、企业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在陕西省政府引导、机械行业指导下,30多家省内著名企业深度参与共建高职院校,形成利益相关方“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通过资源配置等政策措施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探索“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型办学之路。(二)具体措施

1.牵头组建“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

2.依托“校中厂”,探索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新模式

3.成立常设机构,领导校企合作有序进行

4.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

5.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

6.成立“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组”,共同进行课程开发

7.设立质量评价办公室,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二、初步成效

(一)与27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

宝鸡众喜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生在2009年教师节前夕,亲临学院感谢为公司培养出优秀员工,特设立了70万元的奖学金,并且决定在今后扩大对陕工职院毕业生的录用比例,特别是订单培养模式的引进,更促进了教学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他认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能够培养出行业急需的人才。目前,学院已与富士康科技集团、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福建信通建设有限公司等27家企业签订了订单班培养协议。一方面让行业企业为学院办学把脉献策,参与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赴企业参与实践锻炼,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实现了产教互动、校企双赢。

(二)探索出了“柔性顶岗实习”新模式

面对许多企业阶段性、突击性生产任务增多,面对这种局面,学院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探索出一条‘分段轮换、交替穿插、半工半读’的柔性化顶岗实习模式,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实际用人需要集中或分段安排实习时间,比如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六个班分成两组,每三个月轮换一次,以‘两批四轮’的形式安排顶岗实习,解决了企业用工长期性和学生顶岗实习阶段性的矛盾。同时,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组建‘特色班’,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人才,学生一脚跨入校门,就等于另一脚跨进企业。

(三)教学质量工程取得实效

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每年投入100万元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品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获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8项,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6门,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精品专业一个、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教学名师3个。另外,2010年由我院指导训练的陕西省中职竞赛队在全国大赛中获得全国数控车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加工中心三等奖1项,钳工三等奖1项。

(四)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学生共计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三创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营销策划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和省级以上大赛项目114项,其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

(五)招生就业“进口旺、出口畅”

1.新生报报考率、报到率高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学院社会知名度越来越大,报考率和一次报到率逐年提高。2008、2009年新生第一志愿上线率均超过220%。

2.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攀高

学院目前已经与60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达9 7%以上。学院高就业率和突出的办学实绩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2008、2009连续两年学院获得陕西省就业先进单位。

3.就业质量高

学生首岗适应能力、多岗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专业对口率不断提高,实现了学生有尊严、体面地就业。2007届毕业生牛银迪等5名同学被录用到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工作,当别人问及他一名高职学生缘何能在中国最好的大学里工作时,他说“我今天的小小成绩要得益于母校双师结构的培养机制,学院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为我们传授知识和技能,不仅使我们学到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也让我们掌握了实用的职业技能。教学从课堂直通车间,缩短了我的上岗磨合期。”

【专家观点】

构建多方共赢合作机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岩: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实践中形成了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合一”的办学模式,学院发展内涵不断深化,办学特色日益鲜明。“三方联动、三位合一”构建了政产学共谋共赢共发展的运行机制。因此,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

“三三模式”是对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有益探索,丰富了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内涵。

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将是今后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办学方针,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通过合作发展,构建政府、企业、学校多方共赢的合作机制,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期待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合作发展的新途径,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15日第1版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doc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 校企合作就是充分利用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的不同教育资源,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下面是有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欢迎参阅。 校企合作专业共建方案范文1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合作,是专业快速发展,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提高我院办学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制定以下校企合作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顺应江苏两个率先的经济发展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技工教育发展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定位要求,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扩展和密切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专业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 二、合作原则 1.服务企业原则

为企业服务是学院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院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2.校企互利原则 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3.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校企互动原则 学院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来学校讲座。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了实践知识和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增长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领导组织机构 成立以部门主任、书记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以办公室、教学秘书、学工秘书及各教研室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四、基本任务 根据学院的要求,每一专业方向要至少建立两至三家有实质性合作、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校外合作基地。校外合作基地应是该行业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

校企共建创新教育基地分析

校企共建创新教育基地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课题。大学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前途,还直接 关系到学校声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学校纷纷出台措施,千方百计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建设,并把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工程。校企合 作作为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在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提升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增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 合素质,更好满足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校企合作的内涵及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 1.1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内涵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指高校为提升创 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大学生的科研技能和就业能力,借 助学校的人才、科技优势,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科研实践基地、教育 实验中心等方式的以互利双赢为基础的合作模式。同时,校企合作又 是一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注重专业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应用,注重 发挥学校与企业两种资源、两种平台共享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适应 了当前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做到了与市场接轨,满足了企业 等用人单位需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新理念,是高校素质教育改 革的重要内容。 1.2校企合作共建科教基地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校企合作共 建科技教育实践基地的根本目的就是借助学校与企业两种资源平台为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创造良好条件,持续提升学生的就 业技能,从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更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模式下,通过引导学生进入科技教育实训基 地进行科研实践训练,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及就业能力 的强化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校企 合作科研拓宽了大学生行业信息渠道来源,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2)

校企共建实训室的分析

校企共建实训室的分析 学生顶岗实习是技工学校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是教学大纲所规定要完成的。有利于技工学校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缩短学生的实习期的适应时间,我校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引进了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的实训室。 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室,在解决学生在校学习与工厂实习的衔接同时,也解决了很多教学与人培养的相关问题。各电子企业正在进行产业升级,遇到了一种困境,就是技能型人才的缺乏,职业教育因此应来了他的春天,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如何能够快速地培养出现代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成了毎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室是解决这一问题良方。 我校实训室的现状 我校电类实验室拥有各类先进电子仪器与设备,能实现两人一套实习实操的需要,现拥用电工电子实训平台,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箱,进口双踪示波器,百台以上彩色电视各类家电(如全电动洗衣机等),机电PLC实训系统,单片机开发科研系统,制冷基础实训平台,各类常用大中型制冷电器设备等,专业实验开出率年年达到100%,充分保障学生学习实训的效果。 以下为我校的专业实训室: 1、电工电子实验室 设备:DS-C型通过电工,电子实验台,电子实验台

功能: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制作等。 2、电子实训室(1)(2) 设备:VL-C型家用电器实验台,彩色黑白电视机等。 功能: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收录机原理与维修,VCD机原理与维修。 3、家电实训室 设备:电磁炉、微波炉、程控风扇,全电动洗衣机等。 功能:电热器具,电动器具原理与维。 4、电工实训室 设备:常用低压电器,配电柜、急救模拟人。 功能:常用低压电器拆装与维修,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安装调试与维修。 以上的实验实训室都是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专业中必备的基础实训室,他们完成的功能是训练学生的相关的专业基本技能,使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实现相关技能考证100%的通过率。但是这一些实训室不能培训出毕业后马上能够上岗的高技能人才,这就使学生出来就业后要有一段很长的适应期。作为学校,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建设不同的实训室,不可能跟上生产厂家的变化而更新实训设备,因此只能建设基础实训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引入了企业与我校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室。 校企共建实验室尝试 校企通过积极协商和严格论证,联合组建具有深层次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协议_电子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协议_电子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协议 甲方: 乙方: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河南省教委关于深入推进高职学校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 培养模式的有关精神,为推动校企合作,实现以需促学,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实训技能水平,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就双方共建移动通信实训基地有关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方式: 甲方投入土地,乙方投入设备和资金共同建设移动通信实训基地。甲方将实训 楼间实训室(约平方米)提供给乙方作为移动通信实训基地使用,乙方投入建设资金万元用于实训基地的实训设施支出和实训室装修等建设。实训室建成后,乙方 向甲方提供不低于平方米的标准实训室用于学生实训,其余部分由乙方自主经营 使用,并接受甲方师生实训。 二、合同期限及收益分配 1、合同期限为年,甲方自年月日起将实训室交付乙方建设使用,至年 月日收回实训室。合同到期后,乙方在实训基地的一切设施,无条件归甲方所 有。 2、自合同生效第六年(即年)起,乙方每年向甲方支付收益金元人民币(大写: 万元整),并与当年月日前将收益金交付甲方。 1 三、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合作期间,若乙方从事违法经营活动时,甲方有权单方面终止合同,并不做任何经济赔偿。 2、因政府和学院统一规划或征用实训室以及教育资源调整需要,甲方按上级要求有权单方面终止合同,未完成的合同时间段,甲方不做任何经济赔偿。 3、合同期间,甲方因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实训,应提前通知乙方,按甲方要求做好相关准备,接纳学生实训。 4、甲方有义务向乙方提供土地使用权属证明。 5、在乙方进行场地建设期间,如有确需甲方出面办理相关手续时,甲方有义务协助乙方办理相关手续。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有权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并结合学校实训需求,自主决定实训基地的布置和建设管理,自主采购和安装相关生产设备。 2、乙方有权独立进行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 3、在接受甲方的师生实训期间,乙方有权根据生产安全和企业管理条例协助甲方对参训师生进行必要的管理。 4、合同期间,乙方有义务配合甲方搞好师生的实训、实习活动。 四、本合同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份。未尽事宜,协商解决。合同自双方签字后即日生效。 2 甲方 (盖章) 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年月日 3

校企合作-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书-模板

共建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企业创新技术实力,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以及促进学校科研成果有效转换,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根据优势互补原则,一致同意建设联合实验室,建立全面的、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二条联合实验室主要在基础技术研究、高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三个层面进行广泛的合作。 第三条合作的具体项目以技术协议或协议的方式确定,以此作为确定项目开发经费的依据,其中基础预研项目按基金制管理。 第二章合作内容 第一条联合实验室名称 中文名称:XXXXX (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 第二条合作领域 1、基础技术研究 技术储备方面的项目 XXXXX检测技术项目 其它项目 2、高新技术应用 XXXXX应用及合作 突破性工艺技术及设备开发应用

3、人才培养 本科及工程硕士 专业技术领域的专门技能培训 本科、硕士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 4、双方感兴趣的其他领域 合作方式: 在技术领域的合作项目,主要在符合XXXXXXXXXX有限公司产品战略发展方向的领域开展。具体方式主要包括XXXXXXXXXX有限公司下达的研究项目和资助的研究项目。双方积极探讨其他有益的合作形式。 第三章资金、设备、财务管理 第一条由甲方提供联合实验室经费,包括日常运作费用和项目开发费。甲方提供的联合实验室经费,由乙方财务处设立独立账户,乙方财务处管理为主,甲方参与的形式进行管理,对甲方提供的经费在此账户集中管理,专款专用。 第二条经双方协商,联合实验室日常运作费为每年***万元,在协议年度的每年第一个月一次性汇入乙方账户,日常运作经费主要用于联合实验室人员的通信费、办公费、差旅费、设备维修费、其他工作人员津贴等。 第三条联合实验室合作项目费,原则上年均不低于***万元,包括应用基础研究经费、项目开发费等。由甲方依据有关项目协议或协议的具体投资额汇入联合实验室账户,再由联合实验室专款专用到具体项目。 第四条充分利用联合实验室平台力争从国家、省等多渠道获得研发经费和项目(如国家863、省产学研等项目)。争取其它渠道的经费可以以一方为主,但合作方应得到不低于***%的经费,并承担相应的研发费用。 第五条XXXXXXXXXXXXXXX对基础预研项目和项目开发费用统一提取***%管理费用。 第六条应用基础研究经费用于基础技术研究。项目开发经费用于联合实验室确定的产品技术开发。对XXXXXXXXXXXXXXX已有科研成果的技术转让以技术转让费的形式,按双方协定经费拨到相关课题组。 第七条用合作经费所购置的用于合作项目的仪器、设备和软件资料等固定资产,实行谁出资谁拥有的原则,使用期间由联合实验室代为管理。 第四章双方的责任 第一条甲方的责任 1.按期向联合实验室提供经费;

11校企共建校内实训中心的规划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中心的规划 一、建设目标 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核心,重点进行教学实训条件建设、优化整合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把专业建设成为与中山市区域特色相适应的全国示范专业和在中山市产业升级中引领一线人才培养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基地。 着力打造成为中山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不但可以满足所有学生课程实训的要求,还可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顶岗实习,实现校企师资无界融合,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持、咨询服务和相关培训。从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准备投入250万,其中省市级财政投入170万,中央财政投入40万,自筹资金40万。新建3个实训室,扩建6个实训室,所有的实训室按企业文化氛围和专业特色营造育人环境。根据“校企互联”培养岗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师资互动,无界融合,企业外聘教师走上讲台,教师学生走进公司,针对岗位能力的项目(建立网店、维护网店、网络编辑等)进行实训,校企共育英才。 二、建设计划 二年内将实验室的建筑面积扩建至360平方米,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包括仿真公司(1个)、网络编辑实训室(2个)、沙盘实训室(1个)、E购商城(1个)、摄影室(1个)、服装电子商务实体展厅(1个),中山电子商务网商联盟校内实训中心(1个)、电子商务运营中心(1个)。 表1-1 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室建设一览表

三、具体措施 (1)网络编辑实验室 网络编辑实验室里拥有的硬件有:高性能服务器3台,教学用微机38台,投影仪1台;软件有:由校内E购商城平台、南京奥派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电子商务教学模拟软件。 (2)E购商城 成立校内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实训基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构想把服装专业、工美专业学生作品变成商品并推向全国各地,促进了专业无界化合作,资源最大化利用,增强了学校的整体实力。组成的部门包括商业信息采集部门、网站建设

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定稿]

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定稿] 南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 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劳动观念、练就实践能力、实现角色转换、培养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规范基地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校外实习基地的类型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要求的各类单位~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其类型可分为: ,一,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学实习基地, ,二,专业教学需要的生产实习基地, ,三,其它短期、分散的实习单位,点,。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应有利于促进学校与基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领导应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具备实习条件和管理环境,能帮助解决实习学生所需的食宿、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条件。 ,三,校外实习基地能够选派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指导教师 ,师傅,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顺利完成教学实习计划。 ,四,校外实习基地要求相对稳定~每学期或每学年有固定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一,、满足教学需要的原则。实习基地建设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二,、坚持“互惠互利~双方受益”的原则。学校在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基地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动态合作发展的原则。由于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行,企,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将实行动态的合作与发展。对于一些条件好、发展稳定并具有积极合作意向的行,企,业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地~有的实习基地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习基地使用效果。四、校外实习基地组织管理 ,一,、成立实习基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双方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由实习基地方任组长~学校方任副组长~定期研究基地建设事宜。 ,二,、成立由校主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学校校外生 产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对校外生产实习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有关生产实习方面的重要事项。 ,三,、学校委派实训处和实习班主任具体负责学生校外生产实习的管理工作。实训处主要负责与实习基地的联系、沟通、协调及生产实习过程的检查、督促。实习班主任是生产实习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管理该班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一切事务。 ,四,、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后~由实习基地领导~实习车间主任、指导师傅、实习指导教师等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帮助实习生制定实习计划~指导学生生产实习~组织管理实习过程~负责学生实习成绩的鉴定。 五、学校与实习基地职责 ,一,学校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从实践教学研究入手,应用调查问卷、比较分析、过程实践等方法,经层层分析论证最终提出三个观点:一是可以通过建立松散型协作模式,使校企合作形式多样化、运作常规化、管理规范化,从而在满足实践教学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少校企合作的运行成本;二是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上,可以建立分段式实习方式,并开发理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三是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应互为补充,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推行工学结合和突出实践教学已成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加强校企合作正是突破口。本文通过研究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模式,提出采用松散型协作模式来建设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合作项目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越来越受到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重视,目前已存在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院校主导式: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采用了这种合作方式,在该方式中院校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以技术作为合作重点从而使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更为紧密,并建立产业园孵化科研成果[1];模式二,企业主导式:依托原大型企业建立高中职院校(如依托二汽建立的XX职业学院),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全程介入院校的理实教学,让学生走上社会后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打下坚实基础;模式三,互利共管式:校企双方根据互利共赢原则合作出资、共建基地、共同管理,在给学生提供实训机会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收益;模式四,集团联盟式:本地区院校与多家行业企业签订协议,办理挂牌仪式,但是到该基地实习的安排有较大的随意性;模式五,专业合作式:校企双方建立在专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本专业发展的相关技术共同研究和推广,并组织师生共同参与其中,与企业技术人员工共同推进研究的发展,如黄石通过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模式六,经济协作式:校企双方依据各自优势建立协作关系,从而满足校企双方的需求。这种合作关系较为松散,互相约束较低。通过对以上几种模式的分析不难看出:模式一和模式二合作比较紧密,条件较为苛刻;模式三到模式六逐步变得松散。如何建立适合的模式,有必要做进一步探讨。 二、研究过程 (一)从教学实习入手,逐个探索各模式的可行之处 按校企合作实训分工(见表1),兼顾下列原则: 1.岗位对接原则:保证学生从事行业与所学专业一致,培训技能与就业岗位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创新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落实工学结合的重要场所,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诸多特点,并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及实现学校、企业及学生“三赢”,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教学 一、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相关概述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教育模式是一种利用企业与学校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教学模式,可概括如下几个方面: 1、实训基地的环境建设模式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与企业紧密联系,共同探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问题,高职院校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负责,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人才储备,企业则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设备与技术援助,直接参与人才培养。 2、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设计方案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的制订中,聘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知识的专家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通过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引进符合行业规范的实际项目为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注重教学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使教学计划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始终占在技术最前沿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师资队伍相互融合建设 高素质的“双师”教学队伍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的基础保证,一是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技术教师参加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下场实践,参与企业生产及管理,支持教师挂职去企业交流。二是把社会上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专家聘请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有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促进企业和学校资源的有效整合 ①人力资源的整合。人力资源的整合是指在实训教学中,企业的专业人才和高职院校的师资资源之间的整合。

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协议书

校企合作协议书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年月日

校企合作协议书 甲方:乙方: 法人代表:法人代表: 地址:地址: 电话:电话: 传真:传真: 为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和企业服务的功能,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加快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培养更多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态度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促进职业技术院校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培训质量,促进企业建立现代化的职工培训体系、加快产业升级,探索共建主体多元、办学开放、人才终身服务和诚信监督的新型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经双方友好协商,现就校企合作事项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总则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遵循“需求产生合作、供给创造需求、合作带来共赢、共赢促进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二)确立双方在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合作关系。 (三)甲方根据企业需求和自身特点,为培养合适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乙方安排人员参加(技术、生产或人力资源主管)。 二、合作方式及内容 经双方友好协商,合作方式及内容参照以下条款执行。未尽之处,可另做补充。 (一)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共建研发平台 科研既能为经济建设服务,也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因此校企双方有着课题研究的共同愿望。在课题研究中,或侧重于企业的战略发展,或侧重于企业的经济运营,或侧重于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式,或侧重于教师的“双师’’型素质等,由此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根据企业发展需求,确定科研项目,以职业技术院校先进的设备和人力资源为纽带,以科研项目转化和运用为共同努力方向,在技术院校中建立一个研发平

校企合作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建设方案 方案一:汽车工程系校企合作建设方案 根据贵州省教育厅文件精神,最大限度为任校学生提供足够的“真刀真枪“的实际动手机会,在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增强持续发展能力。结介我院的实际情况,拟定校企合作建设实施方案。 一、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而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冇的决龙》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弃工作的若干意见》。根据学院“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用绕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要求,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加强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1、以现代化汽车科技发展为导向,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方向: 2、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为主线,设il?人才培养方案: 3、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基础,保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成功。 二、校企合作建设的具体内容 1、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1)新生入学,首先校外实训基地到参观,接受企业文化教冇和熏陶,增强对专业的了解, 也知道行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通过这一环节,增强了学生的专业信心和兴趣,也明确了努力方向,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2)每个学期都主修专业课,每个学期都有到实训基地实习的这一教学环石。 (3)加强实践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 (4)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相揉合,苛业理论课课室安排在实训室内的多媒体课室进行,随时将演示板、台架推入课堂,又可随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现场教学。 2、校企间人员互聘 (1)聘请企业专家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任课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指导毕业实习,一方面弥补了教师资源不足,另一方而使学生更多渠道、更直接地了解社会和行业。 (2)我院汽车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生产实践,既服务企业,又锻练实践能力,并保持对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的了解和最新实用技术的掌握。 (3)加强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的健全

(完整word版)校企合作共建解决方案

校企合作解决方案 2014年6月10日

校企合作解决方案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现就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建立校企合作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一)互认挂牌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1.学校在企业挂牌设立“XXXXX学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根据需要在学校挂牌设立相应的“XXXX企业(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双方均同可在对外发布信息中使用共建基地的名称并开展管理、实习、培训、项目合作。 2.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企业优先录用学校毕业生; 3.双方将定期(每季度一次)通过走访或座谈形式就双方合作开展情况,协议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如遇突发情况,双方将及时联系并加以解决。 4. 企业协助学校建立校内企业实训工作室,让学生体验全真的职业环境和训练情境。 5. 企业为学校提供计算机相关专业每年技能大赛的赛前辅导。 (二)重点专业建设 通过“基地+基地”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为产业基地,以学校为教学基地,通过校企协调、基础资源互通,实现需求对接、资源共享、二位一体培养人才。 全面协助学校进行行业需求调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修订、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内容开发、教学环境设计、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模式改革、培养模式构建等9步工作,将企业资源转化为专业资源,将学校教育对接企业需求,校企共同评价学生的“能力等级”,并授予相应的“角色等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专业内涵发展。 (三)学生实习实训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企业每年承担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到基地进行1-2个月的校外实习实训。企业为学生校外实习提供相应的实习内容,生活环境,校企双方从符合教学规律,切合企业实际,适应企业生产周期的角度,制订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课程实习采取“1+1”分段教学模式,保证校外实习期间工、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实习结束后,企业为学生组织相应技能认证考试。 2.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企业指派专门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在保证学生技能提升的同时,也会为学生开设职业导向训练相应课程,提升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力。

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规程完整

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工作规程(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密切校企合作,按照互惠互利、双方共赢的原则,明确合作双方责、权、利,多渠道、多形式共建实训基地,积极落实校企共建,不断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合作共建的原则与目的 第二条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全面开放、资源共享的原则,尽可能与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三条积极创造条件与企业合作,进行专业研究、技术开发、生产与新技术的推广,努力把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实践能力训练和专业素质培养的基地,为培养社会实践型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实践环境。 第四条承担“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工作,要在教师实践锻炼、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章合作共建条件 第五条合作企业应是在工商、税务等部门正式注册的具有执业资格的单位,技术力量能完全满足学生实训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且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较大规模、

较好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 第六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应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需求,符合实习实训基地基本设置条件,提供的设备和技术达到较为先进水平,具有持续提供同类产业先进技术信息的能力。 第七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能为学校相应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教学的机会。第四章合作共建方式 第八条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方式分校内校外两种,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共建方式有三种:一是采用“自建硬件,合建内涵”的方式,引进企业标准、先进技术、改扩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二是采用“筑巢引凤,引企入校”的方式,学校提供场所和主要设备,吸引企业投入资金和技术人员,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三是“产教结合,企业运作”的方式,学校提供场地,校企共同资金设备,采用企业管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学生参与生产过程,完成顶岗实习,培养职业素质。 第九条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建方式有二种:一是“不为我有、但为我用”方式,以“为企业储备未来技术骨干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充分利用企业的场地、设备、技术人员,与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工学交替的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指导;二是“共建共享、培教结合”方式,学校在企业投入设备,提供教学培训资源,合作建成集学生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职工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 第五章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书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书 甲方: 乙方: 双方就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xx科技学院“校外实训与就业基地”事宜,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意向。 一、合作总则 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的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双方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甲方在乙方选定的会员单位挂牌建立“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根据高等教育有关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发展要求,本着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甲方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不影响乙方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派遣学生到乙方实习,乙方根据学生实习期的内容、项目和课题给予安排到协议单位,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为毕业后服务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 1、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初步确定每次实习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一个月与乙方联系,与乙方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 2、确定基地名称和牌匾的制作,并负责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企业知名度。 3、选派责任心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组织好学生实习。

4、加强对实习人员管理,甲方指定带队老师,配合乙方做好实习管理工作。 5、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信息服务和项目合作研究。 6、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发生事故,由甲乙双方共同分析事故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 7、教育实习学生严格遵守乙方协议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制度。 8、根据乙方要求,积极推荐优秀毕业生供乙方挑选。 9、在职业培训等方面优先安排乙方协议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到甲方进修和听课。 10、对乙方协议单位业务水平比较高、带教工作认真负责或长期担任带教工作的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聘为兼职教师,或开展讲座活动。 (二)乙方 1、按照相关要求,选定部分企事业单位与甲方共建“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2、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行业优势和影响,根据自身需要与甲方进行项目合作研究。 3、与甲方共同安排实习计划,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尽量满足甲方的实习要求,安排学生实习内容、指导实习过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4、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配合甲方指导教师担任带教工作,并参加对学生的实习考核评议。 5、尽量为实习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条件,为实习人员参观学习提供方便。 6、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素质,可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就业。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书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书 第一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协议书 甲方: 乙方: 双方就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xx科技学院“校外实训与就业基地”事宜,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意向。 一、合作总则 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的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双方同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甲方在乙方选定的会员单位挂牌建立“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根据高等教育有关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发展要求,本着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甲方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不影响乙方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派遣学生到乙方实习,乙方根据学生实习期的内容、项目和课题给予安排到协议单位,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教学内容,为毕业后服务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责任和义务

甲方 1、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初步确定每次实习的时间、内容、人数和要求,提前一个月与乙方联系,与乙方共同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和安排。 2、确定基地名称和牌匾的制作,并负责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企业知名度。 3、选派责任心强、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组织好学生实习。 4、加强对实习人员管理,甲方指定带队老师,配合乙方做好实习管理工作。 5、根据乙方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提供信息服务和项目合作研究。 6、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发生事故,由甲乙双方共同分析事故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 7、教育实习学生严格遵守乙方协议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劳动制度。 8、根据乙方要求,积极推荐优秀毕业生供乙方挑选。 9、在职业培训等方面优先安排乙方协议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到甲方进修和听课。 10、对乙方协议单位业务水平比较高、带教工作认真负责或长期担任带教工作的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聘为兼职教师,或开展讲座活动。 乙方

关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研究

关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研究 [摘要]文章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运作模式的总结与思考,力图探索出一条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训基地校企共建 一、引言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实训基地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训基地建设对经费投入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工科专业对实训条件要求比较高,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例如,与微电子技术密切相关的IC设计与Wafer制造、FAB工程、封装与测试以及表面贴装技术,都涉及非常昂贵的设备和严格的环境要求,单靠学校自身几乎没有可能建立。因此,采用校企合作方式走出一条“多种形式并举,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新路子,对高职院校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伊始,就以“企业的需要,我们的目标”为指导思想,全面导入了新加坡公共管理领域所倡导的“亲商理念”。“亲商理念”,就是服务的理念,学院把企业、学生和家长作为自己的三大客户,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努力实现企业、学生、学院三方共赢。 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始终立足于“合作”。合作对象不拘泥于学校、企业、政府,而是进行多方合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包括企业、设备制造商、原料供应商、行业协会等,以“共赢”的方式来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的运作也不再是简单的实习,而是要实现真正的产教结合,把教育教学过程同生产过程融为一体,互相渗透。把教育教学任务要求同生产任务统一安排、密切结合,最终形成教学、生产、实习、科研、经营服务的一体化。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探索与思考(一) 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为根本,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突出职业岗位需要,使学生经受岗位实务训练,提高其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其综合职业素质。本文通过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与永川飞达机械厂、(重庆)松填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天保国际大酒店、福建双喜制衣公司、亿盛服饰织造有限公司等的合作模式、运行机制、合作内容及成效的分析,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内外建立实训基地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思考 重庆职业教育基地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全国14个综合实训基地之一,由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牵头建立。该项目于2005年完成了项目论证、项目规划、项目申报和项目立项工作。项目实施第一阶段的建设内容为,2006年完成数控技术和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两个实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部分设备购置,与永川飞达机械厂、(重庆)松填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校外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之后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又与天津天保国际大酒店、福建双喜制衣公司、亿盛服饰织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在校内建成了餐饮客房实训基地和服装设计制作实训基地。 一、建设模式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育人的有效载体,是解决中职学校经费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对技能型人才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坚持不同体制、不同模式、多元化发展职业教育的思路,探索多形式、多渠道发展职业教育的路子,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努力构建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探索了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校外共享实训基地模式和校内实训基地模式。 (一)校外共享实训基地模式 该模式由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为牵头单位,永川区人民政府充分发挥统筹服务职能,与永川飞达机械厂、(重庆)松填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共计征地100亩,建设厂房 12000平方米,企业投入的配套设施共4000万元。同时利用企业原有厂房、基础设施、市场渠道等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确保实训基地技能培训、技术人才的交流、产品生产与市场有效接轨。该基地模式能满足完成顶岗实习、教学实习、课程实训等实践教学任务的要求,就地就近、相对稳定,能体现“工学”结合。 (二)校内实训基地模式

浅析职业院校中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的角色定位

浅析职业院校中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的角色定位 一、認清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角色的定位 校企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现在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常规实训室的建设,一般都会遵循教学需求和使用率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室的作用。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作为一股新兴势力,一种将企业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引入课堂教学里来的方式,是各类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不断探索的合作方式。笔者认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的定位应该包含三个要素:示范性、先进性、代表性。一个好的校企合作实训室,应该代表着行业和专业的最先进的技术,在整个行业里面具有领先的技术地位和示范作用。以珠宝检测实训室为例,如果引入的合作企业没有在行业领先的技术,无法代表行业的发展方向,那么引入的珠宝检测实训室就不具备权威性,从实训室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无法为行业所认可。因此,与珠宝鉴定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合作,是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的基础。只有具备了高起点,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训室才有可能达到合作共建、多方共赢的结果。 二、认清合作企业角色——实训室功能标准制定者 在我们以前的经验中更多的是把企业当作一个全权负责的角色,由企业根据他们以往生产场地的实际出发,按模板整个搬到学校里面去,即是“校中厂”“厂中校”。这样的结果就是确实按照企业的实际出发了,但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实际教学的需求,这样的实训室在教师上课使用时会出现各种问题,诸如教师示范时学生只能少部分观看、课堂管理无法兼顾到所有学生、功能区域过剩造成浪费等问题。而如果明确其作为一个实训室功能标准制定者,就可以发挥合作企业的优势,将他们对先进技术的标准和要求引入实训室中来。 在校企合作初级阶段的时候,学院处于主动的一方,也是相对弱势的一方。因为缺乏合作的经验,更多的按照企业的要求出发,较为盲目地认为与企业一样的就是最好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缺乏了对教学使用、资源分配的科学分析。这也就造成了早期一些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训室或无法满足教学要求,或需要更多的配套设施才能实现,甚至成为美丽的摆设。因此,学院作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的主导方,更应该发挥学院的主导作用。学院必须做好科学的分析,探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特别是共建实训室对于专业教学的指引作用。 三、认清专业教师的角色定位:实训室建设参与者、使用者和管理者 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的过程中,专业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不仅仅是实训室建设的参与者,更是实训室发挥作用的实际使用者。他们对于实际教学中实训室功能的使用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实训室功能区域划分和学生的分配上是权威的存在。因此,在实训室建设时的教学要求上,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权限。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生产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应用 成都市前进职业高级中学陈小娟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不断壮大和发展自己,这需要有大量的人才支持,而人才来源的主要途径是依靠各类学校的培养。职业学校作为专门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机构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和学生就业的质量都出现了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为校所用,同时为适应企业迅速发展的需求,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锻造一支爱岗敬业、技术精湛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各企业也在积极寻求与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关键词:生产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2009年9月22日,四川省成都市前进职业高级中学校、成都市宏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在学校实训中心举行隆重的生产型实训基地投产仪式,省、市、区有关领导、企业代表、师生代表共计4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该合作项目主要为南骏、王牌等知名载货汽车生产汽车转向节,年产值将达2200万元以上, 这在成都市同类实训基地中居于首位,更重要的是这可以接受大约160多名学生同时进行生产型实训。在这个实训基地里,学生既是“徒弟”也是工人。工厂的师傅手把手教学生操作,学校老师也及时给予指点和帮助,学生很快就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这样的学生很受企业欢迎,还没毕业就基本上被攀钢成都公司、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等招工企业“预定” 生产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结合专业教学特点,积极探索新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该专业是我校骨干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0多人,学生近1000近年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探索,形成了以产品加工为校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