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复旦大学8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2015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复旦大学8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2015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5年复旦大学824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

1.主体和主体性

答:①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的人。主体作为现实的社会存在物,属于统一的物质

世界?主体在改造客体过程中也改造着自身?主体不同于主观,主观是主体的属性;

②主体性是指主观主义思想作风?片面夸大主观作用,轻视客观实际;对人对事只凭主观印象,不作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凭想当然办事?其特点是片面性、表面性、直线性?

2.生产方式

答:生产方式又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们谋得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它的

内容,生产关系是它的形式?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求变革与之不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就会爆发社会革命,改变旧的生产方式以及建立其上的全部上层建筑?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矛盾?在这个矛盾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社会经济形态,是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3.市民社会

答:市民社会是指马克思主义以前资产阶级思想家用来表示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的术语。马克思主义用来指资产阶级社会或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关系。具体体现在:①在古代西方,市民社会是指市民的共同体——国家,即政治社会。从19世纪开始,“市民社会”被用来指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种种政治性支配下获得解放的近代市民阶层之间的关系;②黑格尔将市民社会看作是私人利益的体系,认为个人是市民活动的基础,也重视在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作用,认为市民社会依附于国家;③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把市民社会看作是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和由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