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开课时间: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学科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学号2014210161

姓名方晨

学位类别全日制硕士

任课教师沈亚强

交稿日期2015年6月20日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

签名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第一部分:

数控车削技术课程开发

课程设计思路是:依据职业能力分析和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目标,以数控车削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项目课程结构,按照数控车削操作技能形成过程设计学习任务系统,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负载专业理论知识,以中级数控车削加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各项目的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

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中等复杂车削类零件数控加工的基本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习技术与理论的积极性高,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达到国家职业标准《数控车床操作工(四级)》要求。专业能力结构目标:会识读零件图纸;能看懂数控车削类工艺文件,会编制中等复杂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和程序;会加工中等复杂车削类零件并达到一定尺寸精度;会维护保养数控机床。专业知识结构目标:掌握制订工艺文

件的知识;掌握零件定位、装夹原理;具有数控编程与输入、调试知识;掌握零件加工方法与检测知识;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维护、故障诊断知识。

工作过程系统化培养: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准备:(一)读图与绘图《工程图学》《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二)制定加工工艺《机械精度设计》《特种加工技术》

(三)零件定位与装夹《夹具设计》

(四)刀具准备《机械制造基础》

数控车削代码编程:(一)手工编程《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二)计算机辅助编程《计算机辅助设计SOILDWORKS》

数控车床操作实施:(一)操作面板《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二)程序输入与编辑

(三)对刀

(四)程序调试与运行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一)轮廓加工《机械制造基础》《模具基础》

(二)螺纹加工

(三)槽类加工

(四)孔加工

(五)零件精度检验《机械精度设计》《测量技术基础》

数控车床维护与精度检验:(一)数控车床日常维护《数控机床日常维护及故障诊断》

(二)数控车床故障诊断

(三)机床精度检查

数控车削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任务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

1.加工准备1-1 读图与绘图

1.能够读懂中都能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如:曲轴、刀架)

2.能绘制简单的轴、盘类零件图

3.能够读懂进给机构、主轴系统的装配图

1-2 制定加工工艺

1.能读懂复杂零件的数控车床加工工艺文件

2.能编制简单(轴、盘)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文件

1-3 零件定位与装夹

1.能使用通用卡盘(如三爪卡盘、四爪卡盘)进行零件

装夹与定位

1-4 刀具准备

1.能够根据数控加工工艺文件选择、安装和调整数控车

床常用刀具

2.能够刃磨常用车削刀具

2.数控编程2-1 手工编程

1.能编制由直线、圆弧组成的二维轮廓数控加工程序

2.能编制螺纹加工程序

3.能够运用固定循环、子程序进行零件的加工程序编制2-2 计算机辅助编程

1.能够使用计算机绘图设计软件绘制简单(轴、盘、套)

零件图

2.能够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计算节点

3.数控车床操作3-1 操作面板

1.能够按照操作规程启动及停止机床

2.能使用操作面板上的常用功能键(如回零、手动、

MDI、修调等)

3-2 程序输入与编辑

1.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如DNC、网络等)输入加工程

2.能够通过操作面板编辑加工程序

3-3 对刀

1.能进行对刀并确定相关坐标系

2.能设置刀具参数

3-4 程序调试与运行

1.能够对程序进行校验、单步执行、空运行并完成零件

试切

4.零件加工4-1 轮廓加工

1.能进行轴类、套类零件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IT6

(2)形位公差等级:IT7

(3)表面粗糙度:Ra1.6um

2.能进行盘类、支架类零件加工,并达到以下要求:

(1)轴径公差等级:IT6

(2)孔径公差等级:IT7

(3)形位公差等级:IT8

(4)表面粗糙度:Ra1.6um

4-2 螺纹加工

1.能进行单线等节距的普通三角螺纹、锥螺纹的加工,

并达到以下要求:

第二部分:

浙江省中职课改价值取向及实施策略浅析

摘 要:14年浙江省出台了中职课程改革方案,省内的中职学生未来将会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在课程方面也有更大的自主权,学校还需推行“多学期制”等新型教学方式。然而作为职业院校应该如何针对自己学校特色进行课程改革,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在查阅部分资料后,我对中职课改方案的对策如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和存在的疑惑进行了一些整理。 关键词:选择性;兴趣;人文艺术;课改联动;后续保障机制;

14年浙江省出台的中职课程改革方案,引起各方关注。浙江省提出这样的方案其指导思想是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多样化的需要。而此方案的出台基于浙江特有的新背景:东部发展地区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包括经济,教育,文化水平等等方面都在全国处于较领先状态,于是家长和学生对于教育的需求发生变化。在中职教育部分,狭隘的,目光短浅的以单纯就业为导向的,培养一线工人的职业教育,已经与许多家长及学生所期望所接受的教育不相符合,使职业教育招生出现困难。在经济发达的浙江地区,因为有利的气候地理位置,发达便捷的交通系统及浙江地区人民勤劳肯干的精神使个体商户,家族作坊等等私有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庞大。但是作为优秀的生意人,企业家,并不一定是合格的父母,他们的子女从小疏于管教,宽裕的经济环境 (1)尺寸公差等级:IT6~IT7级

(2)形位公差等级:IT8

(3)表面粗糙度:Ra1.6um

4-3 槽类加工 1.能进行内径槽、外径槽和端面槽的加工,并达到以下

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IT8

(2)形位公差等级:IT8

(3)表面粗糙度:Ra3.2um

4-4 孔加工 1.能进行孔加工个,并达到以下要求:

(1)尺寸公差等级:IT7

(2)形位公差等级:IT8

(3)表面粗糙度:Ra3.2um

4-5 零件精度检验 1.能够进行零件的长度、内外径、螺纹、角度精度检验

5.数控车床维护与精

度检验 5-1 数控车床日常维护 1.能够根据说明书完成数控车床的定期及不定期维护

保养,包括:机械、电、气、液压、数控系统检查和日

常保养等 5-2 数控车床故障诊断 1.能读懂数控系统的报警信息

2.能够发现数控机床的一般故障

5-3机床精度检查 1.能够检查数控车床的常规几何精度

和父母的溺爱使他们精神意志力缺乏,学习成绩较差,最后成为学校中的问题生,中考的落榜生,最后只能选择入学要求低于普通高中的中等职业学校。但是职业教育进行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并不适合这类学生及家长对教育的期望,于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未来发展何去何从的问题还是存在,并且继续恶化。那么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针对不同需求的进行职业教育的学生,既不能违背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向,又需要有灵活的课程机制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格局变化对人才的需求,及受教育者个体对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选择的需求。

一、中职课改对于“选择性”的切实履行

此次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普职融合”为改革导向,构建“选择性”机制,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本次改革总的思路是把选择性教育思想引入中职课程改革,打破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制度瓶颈,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要求学校在学生就读期间至少为学生提供两次选择机会——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围绕这样的安排,给处于可塑期的学生更多的选择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学制的权利。同时也赋予学校相应的课程、专业、学制确定权。

首先中职课改给予学生最大的选择权就是就业还是升学的选择权。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学生对于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比如升学与出国需求更加强烈。中职课改要求学校在学生就读期间至少为学生提供两次选择机会: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为处在可塑期的中职学生提供多样性的成长通道。为了避免学校存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观念,念歪了改革的“经”,从一开始就分直接就业班和继续升学班,搅浑职业高中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方案中明确规定,学生选择应该在一学期专业学习之后才能进行。很多中职学生在进入职高时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不能马上做出就业或者继续学习的决定,所以学校需要学生在经过一学期适应性学习后,再让他们就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进行选择,而等一个学年过去,一些学生可能改变了主意或者有新的收获,这时学校再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这样做能防止某些学校以学生成绩或意愿乱分班。

在进入中职学校后,面对以专业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中职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一般比较迷茫,他们对于专业的选择可能基于家长的要求,也可能基于舆论的导向,也有可能选择近期较热门专业,唯独忽视了学生自我的期望和追求。这对于今后中职学生对接受学习内容主观能动性有较大影响。而中职学生对于专业选择的迷茫更大的原因是对于所学专业及所对应职业的不了解。课改指出应在高一进行专业体验的机会,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重新选择专业。这样的举措有使学生对将来所要学习的课程及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了较为概括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也促进学生对未来学习生涯的规划意识。

而对于课程的选择权,课改提出构建可供学生充分选择的课程制度与课程资源,构建供必修的“核心课程模块”和供选修的“自选课程模块”两大课程类型。其中,“核心课

程模块”由公共文化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组成,原则上不能超过总课时的50%;“自选课程模块”不少于总课时的50%。在“普职融合”框架下,课改方案要求探索“专业教育”新模式。力图通过“自选课程模块”的设计发现并培育学生的多样化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专业教育。要求直接就业学生专业实训实习教学时数不低于总时数的50%,继续升学学生专业实训实习教学时数不低于总时数的30%。为避免学生选修课程出现“碎片化”,设计了“限定选修课程”形式,要求学校以“2选1”的比例为学生提供相关专业选修课程。而面对如此大规模改革,各校要求做到三个“坚守”:坚守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坚守专业教育的优先地位,坚守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方向,防止借“课程改革”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的倾向。而改革后的教学内容需要强调“三个加强”:加强职业精神与素养的培养,加强专业能力培养,加强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最后课改要求学制的安排实现多样化,实施“多学期制”,根据推广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的需要,将一学年按不同的教学功能划分成若干长短学期,组织学生下企业体验;实施“做中学”“学中做”,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融合起来;实施新的学业评价,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对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质量评价方式;实施“弹性学制”,大班与小班有机组合,长课与短课有机组合,允许学生提前或延期毕业。

二、中职课改实施新策略

新背景下的课程改革,作为实践者的中职院校,该如何进行。《大趋势》作者、曾任美国教育部副部长的奈斯比特说过一句话:“教育不是把篮子填满,而是要点燃一盏灯。”那么这盏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它是一盏兴趣之灯。中职课改最大的问题所在便是如何使中职课程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课程

个性化课程是指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能够引起兴趣的,能较快接受特色课程。就中职课程体系中的四大模块公共必修、专业必修、限制选修与自主选修中的各门课程而言,都需要实现课程的个性化。公共必修课程如语文课程中苏州园林一课的学习,可以让园林设计专业的学生研究园林构造原理,可以让旅游专业的学生设计园林游览线路等等,设计研究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基础文化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等,又可以通过实例引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其他课程针对中职学生的授课也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特点,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

(二)艺术人文课程的渗透

艺术类文化类课程的设置在普通教育中也并没有受到重视,那么对于中职课程来说有设置的必要性么,我认为是非常有的。宁波外事学校在课改后出现了舞蹈等艺术性课程,学校领导认为学生通过几年时间的不间断学习,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整体气质。而此次外事学校课改另一大亮点就是“打造第二外语特色课程”,第二外语课程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设置,多角度带领学生体验国外文化,并在这些情境中学会简单的语言交流。学校的

意图主要在于用语言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这样的课程理念,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些课程的开展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并且学习不存在太大的压力,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学生的人文气质和文化素养。

三、对课改的疑惑

(一)中职课改同综合课改的联动

课改中强调的“普职融通”以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选择”,会不会再让职业教育回到普通教育的窠臼中去,把职业高中变成普通高中?在方案中,浙江省提出推进课改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坚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那么为了让中职课改真正的实现普职融通,我们该注意什么?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包括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类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层次之间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制约联系,某一教育类型、教育层次的封闭性改革很难再“单兵突进”,因此,要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实现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进。从实践上看,浙江省在实施中职课改上打的是“组合拳”或者说是一项综合性改革。新一轮中职课改是在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改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等基础上展开的,统领这套“组合拳”的核心理念就是为所有的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成长选择机会,搭建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立交桥”。如果没有普通高中全面实行选课制、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改革,中职课程实现职普融通的改革就是“独角戏”“剃头挑子一头热”,“融通”就不可能实现,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就会落空;如果没有高考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中职学生接受高一级教育的发展通道依然狭小和单一,中职课程的改革也只能在原来的模式中打转转,新一轮改革的突破意义就不大。

(二)中职课改后选择进行高考生“落榜”后何去何从?(课改后续保障机制)

中职课改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包括就业升学选择权,学制安排选择权。这样的做法的确切实提高了学生自主支配学习时间资源的权利,但是中职生作为在学习能力方面稍有缺陷的学生,在多次在就业和升学之间选择后最终选择了升学,那么最后同他一起参与高考的是普通高中的学生,竞争力差异较大。那么如果中职生最终高考“落榜”,而因为文化课的学习耽误了专业课程的实习,又落后于同阶段的中职就业生,那么这些“落榜生”之后该如何选择?可能更多希望深造的学生在选择时会存在顾虑,而最终放弃提升自己的机会。首先这里便显示出了导师制的重要意义。中职教师在课改后不再仅仅是专业课文化课实操课的指导老师,更是帮助学生做出合理选择和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指导老师。其次对于高考“落榜生”和就业困难生,中职学校不能完成在校对学生培养后便撒手不管,职业学校也应该提供一定的后续保障机制可供学生选择。如保留一定时间段的实习机会,提供就业渠道等等。

《哲学与人生》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哲学与人生》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分: 2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学时:34—38 授课对象:2014级学生 班数: 9 授课教师: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理论依据: 《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现实依据: 中职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不高,对德育课学习热情不高,这给上课带来一定难度。他们有的是非不分,有时也很叛逆。这就要求正确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做人。 三、课程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等基本观点;理解营造

和谐人际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矛盾、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人生发展的哪个要作用。 (3)了解实践和认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理性思维、不断创新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4)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以及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人生目标、人生理想和个人的社会责任等人生问题。 (5)了解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性、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以及社会进步对人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理解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在劳动奉献和自身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2、能力目标 (1)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用于行动、干预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2)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自身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解决好现阶段人生发展中遇到的矛盾。 (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 (4)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5)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关系,自觉地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3、素质目标 使学生能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主观条件出发,学会运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进行正确的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课程开发与设计方案

课程开发与设计方 案 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培训课程开发是培训师的核心能力。能否开发出满足培训对象需求、具有一 定理论深度、课堂教案效果良好的培训课程是衡量一个培训师水平的重要标 1 2020年4月19日

志。而拥有一批具备培训课程开发能力的优秀培训师,又是企业培训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然而,由于企业培训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培训学员的类别层次非常复杂,市面上又缺少合适的培训教材。因此,培训课程开发非常困难。那么,怎样才能开发出一门优秀培训课程呢?自古“文无定法”,其实培训课程开发也因其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与培训对象的巨大差异,难以用一个模式来固定。可是任何事物又有一定的规律性,培训课程开发能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需求分析 准备进行培训课程开发之初,必须对受培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需求调研。调研能够分为以下四部分,其主要内容以及各部分所占的大致比例可参见图表1。 了解企业培训师要对培训企业的自然情况、独特文化、组织结构、在行业内的竞争状况、提出这次培训的背景以及培训组织方对本次培训的期望等有一定的了解。培训师对企业的调研,既有助于在课程开发时体现出行业与企业的特点,达到与企业的文化相匹配,与企业的制度流程相吻合,与企业人的心态

相共振,又有助于拉近培训师与企业的距离,从而成功地讲授课程。 了解工程企业全年的培训计划,由一个个培训工程组成。所谓培训工程就是针对企业一部分特定人群、选取特定的培训内容、采用适当的培训手段、具有明确培训目标的一次性培训活动。它包括培训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定、教师聘任、具体实施、考试测评、效果反馈等诸多要素,课程开发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开发必须完全服从和服务于培训工程的要求。因此,培训师在开发与设计培训课程时必须了解工程的开发背景、总体教案计划、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学员状况等,并据此进行课程的设计。每门课程在进行内容安排与取舍、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培训方法的确定与实施、培训形式的选取与安排时都要考虑,怎样做才能满足工程的总体要求,怎样安排才能与其它课程匹配,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工程的目标。 了解学员培训师要了解学员的岗位要求、工作技能与经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培训的期望、对培训的经验、组成和类别、学员对工作的心态、对培训的态度、人数、性别比例、年龄段、学历比例等。这些资料对培训课程的成败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一定要在培训前做到心中有数。 了解资源培训时间、培训场地、培训设备条件等对于安排培训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培训活动受资源限制较大,必须事先有充分的准备。 培训师应把对企业的调研放在第一位,当组织与学员的需求不一致时,首先满足组织对本次培训的期望。在此基础上,再针对本期学员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并根据资源的情况安排相应的教案活动。 培训需求调研的方法有问卷调查、个人访谈、集体座谈、实际观察等若干种,各种调研方法的利弊分析如图表2。

职业生涯规划全套教案

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观念: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 运用: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教学重点】1、职业的涵义和职业的特点 2、职业生涯的特点 3、理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1、职业与职业生涯的关系 2、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 第一节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导入』 故事分析:话说有两兄弟,他们一起住在一幢八十层的公寓楼里。一天,他们一起出去郊外爬山。傍晚时分,等他们爬山回来,回到公寓楼的时候,发现一件事:大厦停电了!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很不巧,这两兄弟是住在大厦的顶楼。那么,顶楼是几楼呢那就更加不巧了,顶楼是八十楼。很恐怖吧。虽然两兄弟都背着大大的登山包,但看来,也是别无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爬楼梯上去吧。”于是,他们就背着一大包行李开始往上爬。到了二十楼的时候,他们觉得累了。 于是弟弟提议说:“哥哥,行李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我们先上去,等大厦恢复电力,我们再坐电梯下来拿吧。”哥哥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好啊。弟弟,你真聪明呀。”于是,他们就把行李放在二十楼,继续往上爬。卸下了沉重了包袱之后,两个人觉得轻松多了。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好景不常,到了四十楼,两人又觉得累了。想到只爬了一半,往上一看,竟然还有四十楼要爬。两人就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停电公告,才会落到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六十楼。 到了六十楼,两人筋疲力尽,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哥哥对弟弟说:“算了,只剩下最后二十楼,我们就不要再吵了。”于是,他们一路无言,安静地继续往上爬。终于,八十楼到了。到了家门口,哥哥长吁一口气,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弟弟,拿钥匙来!”弟弟说:“有没有搞错钥匙不是在你那里吗”。。。。。。

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三、教学型院校课程教学应用性综合化的设计思路 根据教学型院校应用性综合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要求,我们应确立以综合知识为基础、综合应用能力主导、人格教育为导向的课程教学综合化模式。 我们如何理解应用性、综合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呢,课程教学应用性综合化模式的含义:是指以科学的课程应用性综合化的教育理念为依据,以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在课程教学中创设体现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并采取综合性课程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以实现人才教育的应用性、综合性目标。 应用性综合化作为课程教学的理念要在所有课程教学中体现其学生应用能力的综合培养。课程教学中依据不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确定不同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和不同的课程教学形式、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策略和评价策略。 课程教学目标应用性综合化应体现为,应用综合知识结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和完整人格塑造。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知识的应用综合可以通过设置各种类型课程来实现;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在课程教育中要注重行为能力培养和不同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培养;完整人格塑造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院的隐性课程和实践课程实现。 课程教学形式和课程教学内容应用性综合化如何体现 (1)、课程形式应用性综合化。课程教学形式的综合是指从课程

形式设置上体现课程教学应用性综合化。课程综合形式可以分为首先大型综合课、微型综合课、专业综合课(专业学习导入课(专业培养目标、社会需要、课程设置、学习方法、相关学科、就业方向、素质结构)、非专业综合课、综合技能训练课、综合行为能力训练课。 培养文化思维范式的综合课程(东西方文化综合课、社会综合课、“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综合课程、现代社会发展课、)课程开设的目标:明确方向、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养、拓展专业视野的微型课程概要课、学科专业概要介绍课、、为了使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学习、了解更多的学科知识,可以把一些学科由教师加工成概要课。介绍本学科的基本结构,对学科有一个大体了解。专业了解、课程了解。了解专业和课程内容和学习的方法。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非专业核心选修课: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对非专业的学生开设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比如化工专业的学生学管理专业的课程,可以培养技术管理型人才、(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体育专业学生学文学,可以培养体育新闻人才、经济专业选学新闻学课程可以培养经济新闻人才。 提高思维能力的微型思维训练课(心智科学)课程、自选课程课、)培养学术思维的微型研究性课、 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师范技能课程 实践思维课 非专业介绍课(与专业相近的课程)、、修养课、 人文感性修养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设计纲要

《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纲要 说明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学专业、教育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学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任务向学生系统传授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了解课程编制和教学的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课程开发和编制、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课程教学实践作一般的分析探讨。 学生具备必要的教育学通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历史发展过程、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的功能、本质、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相关内容。 本课程纲要适合教育系普通本科和学院教师教育类普通本科专业。教学时数42学时。 本课程是教育学知识谱系里专门对课程与教学问题作系统的介绍和研究,与教育学通论以及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程期末闭卷考试。期末成绩构成为:平时出勤答问等占35%,期末闭卷笔试占65%。 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课程理论》,施良方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学论》,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原理》,[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现代教学论》,裴娣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要教学方法为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以及作业设计。 多媒体设备、教学光盘。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课程与

远程教育中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远程教育中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一、远程教育中的课程开发 在远程教育系统中,开发者是通过发送课程材料和为学生提供学习支助服务这两种方式进行远程教学的。课程的开发原则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程开发:指使课程的功能适应文化、社会、科学及人际关系要求的持续不断地决定课程、改进课程的活动与过程。课程开发的重点强调过程性和动态性。 从课程开发过程所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结果来分析,课程开发大致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1、宏观:课程开发应当解决课程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2、中观:重点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开发。 3、微观:教师应根据学科或系统的各种实际因素进行设计。 课程开发模式指在课开发过程中,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选择和组织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管理手段,以及制定课程评价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 二、课程开发的特点 (由于模式具有的样本性,所以它应该具有稳定性的结构,同时它又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它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动态性(由于所开发的具体课程的性质不同,导致在开发的进程中的各项因素的具体表现是不一样的) 2、稳定性(尽管它具有动态性,但同时它又在动态之上,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通用性,这种稳定性是建立在远程教育理论、教学论、学习论和教学设计之上的) 3、可操作性(模式是理论在实践进程中的具体应用,因而,各种描述和要求一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4、系统性(课程开也有其自己的系统结构) 三、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 我国学者黄健认为,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是一种“双子系统互动模式”,并提出了远程教育课程开发的模型应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课程学习材料制作子系统”(简称制作系统)和“课程支

(完整版)微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课程设计有何区别

微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课程教学设计有何区别个人觉得,在现在这个网络发达网络横行的时代,微课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就像人人愿意对着手机点呀点,不愿意面对面的交谈一样。学习,也必将不再是课堂上老师对着学生讲呀讲,而是,学生对着视屏看呀看。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传统课程教学设计和微课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区别。 首先,从综合课程教学设计来讲有所区别。传统的课程设计,教师把知识点、典型例题总结出来,在课堂上逐一讲解便行,因为有师生互动,因为学生就在眼前,所以有什么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得到解决。可是在微课的教学设计上,因为没得学生可以进行现场的互动和答疑解惑,所以教师要把所有的情况都想到,要全面的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从中总结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方法和思路,再详细的讲解和示例。而且,不能啰嗦,要简洁明了。 其次,在时间上有所区别。传统的课程教学设计可以把学生回答问题和做课堂练习的时间考虑进去,一节课可以分几个部分或几个流程来展示,譬如一节课是45分钟的时间。可是,如果微课也是完整的讲45分钟的话,估计没人愿意去看了。因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来讲,5到10分钟,最多15分钟,微课就要把该讲的讲完。微课微课,顾名思义也可以知道,时间短,那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更要严谨,要细致到每一句话的讲解都要干练简洁。

最后,在形式上也有所区别。我的所谓形式是指,传统课程设计,可以把游戏,把教师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声调的变化也考虑进去,可是,微课,需要简练的语言表达准确的意思,要么声音好听,要么手指修长好看可以提高学生观看视频的兴趣和积极性,不然,学生会容易犯困。这也是我对微课能否大程度流行的一点疑惑所在。以上,仅为个人浅见。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开课时间: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工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学科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学号2014210161 姓名方晨 学位类别全日制硕士 任课教师沈亚强 交稿日期2015年6月20日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 签名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第一部分: 数控车削技术课程开发 课程设计思路是:依据职业能力分析和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目标,以数控车削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项目课程结构,按照数控车削操作技能形成过程设计学习任务系统,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负载专业理论知识,以中级数控车削加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各项目的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 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中等复杂车削类零件数控加工的基本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习技术与理论的积极性高,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达到国家职业标准《数控车床操作工(四级)》要求。专业能力结构目标:会识读零件图纸;能看懂数控车削类工艺文件,会编制中等复杂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和程序;会加工中等复杂车削类零件并达到一定尺寸精度;会维护保养数控机床。专业知识结构目标:掌握制订工艺文 件的知识;掌握零件定位、装夹原理;具有数控编程与输入、调试知识;掌握零件加工方法与检测知识;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维护、故障诊断知识。 工作过程系统化培养: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学习领域课程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准备:(一)读图与绘图《工程图学》《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二)制定加工工艺《机械精度设计》《特种加工技术》 (三)零件定位与装夹《夹具设计》 (四)刀具准备《机械制造基础》 数控车削代码编程:(一)手工编程《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二)计算机辅助编程《计算机辅助设计SOILDWORKS》 数控车床操作实施:(一)操作面板《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二)程序输入与编辑 (三)对刀 (四)程序调试与运行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一)轮廓加工《机械制造基础》《模具基础》 (二)螺纹加工 (三)槽类加工 (四)孔加工 (五)零件精度检验《机械精度设计》《测量技术基础》 数控车床维护与精度检验:(一)数控车床日常维护《数控机床日常维护及故障诊断》 (二)数控车床故障诊断 (三)机床精度检查

(完整版)《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3、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5、人言“墨分五彩”,墨色: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6、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部分简答题 1、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钱币、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3、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4、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

1、什么是教学设计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有什么关系

1 、什么是教学设计?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有什么关系?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 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 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教学设计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设 计实际上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决策过程,教师要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 得怎么样”等问题,对教学作出整体安排,通过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安排、规划和准备,教学媒体、课程资 源的开发和利用,使规定的课程更加丰富而具体化,从而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准备条件。 课程实施不仅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是学生学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具体目标是“改 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程实施与教学设计的关系:第一,教学设计应当是课程专家、教师、学生两两之间相互作用、协同进行 的规划教学的活动。第二,教学既是实施既定课程,同时也可以修改既定课程,创造新的课程。课程既在 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教学的方向,同时也是为了教学,服从于教学。课程与教学走向相互交织、相互融合。 第三,教学设计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不再是教学加工的对象,学生在与教师直接的交互作用中, 在通过选择课程与课程专家间接的交互作用中体现了自己的意志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2 、分析教师教学的特点,并联系生物学科,思考对初中生物新课程创新教学设 计的意义?
新课程不仅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而且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和突破。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评价,对广大教 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要求教师们尽快理解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改进原来习以为 常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课程意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教学设计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介”环节。教师和教研人员通过教学设计,将对课程标 准的理解、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分析等加以整合,作出对教学的整体规划、构想和系统设计, 形成一种思路,对一系列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教学事件作出整体安排,形成一个个体现一定教育思想观念、 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通过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安排、规划和准备,教学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使规定的课程更加丰富而具体化,从而为课程目标的实现准备条件。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就生物教学而言,我认为有独特的指导意义,既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又转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设计(下)

第七章课程与教学设计(下) 第二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即备课)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 教学设计要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包括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用等)、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 教学设计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成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教育技术学(Educational Technology)的主要领域,又是教学科学(Instructional Science)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概括地介绍有关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 一、对教学设计的理解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定义 1、关于教学设计的定义,许多专家都提出过自己的看法。 ----“计划”说。把教学设计界定为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研究解决问题途径,评价教学结果的计划过程或系统规划。这种论点的代表当推美国学者肯普,他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方法”说。把教学设计看作是一种“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而这种方法与过去的教学计划不同,其区别就在于“现在说的教学设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促进、辅助学生的学习,并以帮助每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 ----“技术”说。鲍嵘在《教学设计理性及其限制》一文中认为,教学设计是一种“旨在促进教学活动程序化,精确化和合理化的现代教学技术。” ----“方案”说。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这种观点在我国有较大的影响面,代表人物是乌美娜。 ----“操作程序”说。认为“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加涅曾在《教学设计原理》(1988年)中界定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帕顿(Patten,J.V.)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performance problems)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教学设计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邹小云 一、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如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湿地的概念及我国湿地的分布。 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 3.认识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大致了解我国湿地的分布。 2.通过学生对洞庭湖湿地资源重要作用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3.通过学生对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问题辩论,提高学生获取、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整理收集有关湿地资料,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资源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及防灾、减灾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基本国情,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和上一节教材《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都是介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发展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节教材内容的编排,主要是以洞庭湖区为例,着重介绍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材编写按照湿地的概念——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利用——湿地的保护这一主线,按照案例学习的思路,通过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个案研究,分析和了解区域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本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球之肾”,第二部分是湿地资源问题,第三部分是保护湿地。三部分内容按照存在价值、利用现状、存在问题、保护措施的因果关系来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重点] 1.湿地的重要价值 2.湿地的保护 [教学难点] 湿地的保护措施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宁波东钱湖、洞庭湖湿地的有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设计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对具体的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学情分析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能力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并制作微课程,从而 ●呈现关键信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 能力描述●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形式 ●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 1. 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师自主选择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撰写微课程设计方案,包括主 题、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流程与内容设计以及实施思路。 优秀合格 ?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符合课程标准,突出了教?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符合课程标学重难点;准,突出了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律,逻辑性强,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习者的认知规律,过程主线清?内容呈现形式恰当支持内容表达;晰、重点突出; ?将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与教学实施做了关?实施思路清晰合理,具有一定的联思考;操作性。 ?对微课程的教学应用环境、技术条件、学生能 力做了充分考虑,预见了实施过程中可能出 提交指南和 现的问题,制订了应对方案,操作性强。 评价标准 2. 微视频:依据上述方案开发并提交微视频,视频长度不超过10分钟。 优秀合格 ?讲解准确清晰、语言富有亲和力,深入浅出,?讲解准确清晰,语言富有亲和启发引导性强;力; ?内容呈现形式与讲解新颖; ?媒体应用合理,能有效支持内容表达;?媒体应用合理,能有效支持内容 ?使用文字、标注、变焦等提示性信息促进学生表达; 理解重难点; ?注重使用提问、测验等交互方式; ?视频清晰流畅,声画同步。?视频清晰流畅,声画同步。 3. 学生体会:两位学生使用微课程进行学习的感想和体会,以录音或视频形式提交。 微课程能够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可在课前、课中或课后灵活使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用成熟的微课程,也可以设计、制作或修改微课程。如需自 主开发,教师应掌握拍摄、录屏、PPT 合成等必要的微课程制作方法和技术工具,根据内 容特点及应用目的选用不同的制作方法。 制作微课程时,教师需要明确微课程的用途是什么,该知识点适合何种媒体表达方式,实践建议通过该微课程能否将知识点讲清楚。同时,应把握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的几个要点,如微视频时间一般不超过10 分钟;一个微视频中只讲一个知识点或实用策略;不要轻易跳过任 何一个教学步骤,提供完整的讲解或文字;选择合适的内容结构序列;通过标注、放大关 键点、拉近拉远、镜头快慢、字幕等方式突出重点、难点;注重过程中与学习者的交互; 结束时要有简短的回顾和总结;注重一对一学习氛围;课程教学情景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在微课程实施时,常常需要配合使用学习任务单。 18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课程教学设计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5—2016学年度第( 一 )学期课程考核科目: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 考试形式:开卷时间:120分钟系别、班级:姓名:学号: 1、进行指定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设计内容填入下表。(不够可加页)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2、谈谈你对常见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认识或者实践心得,写一篇小论文。或者按照课本实例规划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职业教育教学法的认识 本门课讲授集中阐述了职业教育中的学习心理及其应用等内容并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使我受益匪浅,从中也深有体会职业教学的使命以及创新改革的理念。不要总是复制别人的理念和教法,要有自己创新意识,这也是职业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在这次学习中收获最大的体会,通过这学期的学习,结合自身的专业整理出以下几个有效性: 1、明确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考察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期待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有的考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教学目标也要有四个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 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起明确的任务导向作用。 2.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但并不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予以接受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单向传递看起来非常省力而且有很大的容量。但是由于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单向接受的知识是不牢固的知识,不能转入长时记忆和有效内化。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了合作学习的价值。所以让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小组学习,也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活动形式。互动、合作不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描述了教学中师生、生生以及与自身的认识、思维、思想情感的流动情况。没有这些内容的流动,甚至是碰撞就不可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 3.提高课堂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有效性 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具有最大的效益,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有效教学追求的就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的过程中,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现代教学方法论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教学策略,但任何策略都是有针对性地,所以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并如何在实施过程体现出其最大的效益是我们教师特别需要关注的。在教学评价中,考察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策略是否符合学生获得该知识与技能的认知规律,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把握了该教学策略的本质,发挥出最大功效是评价者需要关注的。 4.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实施有效性教学,必须提高训练的有效性。要科学安排时间,适时、适量、适度,练习要有效度。做到有练习教师要先做;有练必选;有练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改。 以上几点是通过本学期的职业教育学课受到的启发整理出来的。教学要有效率,要有创新,不能沉闷守旧,千篇一律,要知道自己做什么,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要总是去说,也要去做,去练,去体会,总之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灵活的应变能力,熟练的驾驭能力,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都有赖于教师在各方面持之以恒的锻练。这次的讲座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也客观审视过去的自己,明确未来的路如何去走,针对教育、学生和社会有了一个新的更加系统的认识。其实只有不断的去追求、改进,才能真正的彰显出教育教学的魅力。 3、谈谈你对本课程教学过程组织的建议和设想。 针对《现代职业教育机械专业教学法》 优点:将理论中的教学法放到实践中来,即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该教学法后,自主设计针对该教学法的微格试讲。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能够及时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缺点: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具体表现在:一、前期时间充足后期时间太仓促;二、该课程应安排在大四实习前。 建议设想如下: 1.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法,概念是枯燥无味的,生动形象的例子能更让人印象深刻,在播放视频时,可以边观看边讲解知识点,调动学生三维思考能力。或者调动学生的

大学优秀课程教学设计

大学优秀课程教学设计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设计摘要:教学设计在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组织教学进程,合理布局教学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国家精品课程《数字色彩》,探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设计关键词:精品课程;教学设计;创新在我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设计是教学思想得以贯彻执行、知识体系和课程内容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符合教学规律和专业思想的教学设计,能科学组织教学进程,合理布局教学内容,科学分配教学资源,能有效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精品课程的教学设计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先进示范性课程教学理念是支撑精品课程的基础,这要求我们在对课程结构和体系反思的基础上,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对课程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1.强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先进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国家精品课程《数字色彩》从大众教育的实际出发,在原来常规的讲授型教学基础上,实行主题探究型、小组协作型、案例教学型等教学策略在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上,提倡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式学习等多种形式对待计算机设计基础较差的专

业和班级,加龙源期刊网.cn文科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设计作者:李木华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本文在介绍文科大学数学课程基本信息的基础上,从课程的知识结构、课堂授课及课程评价几方面阐述教师所实施的教学设计,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培养文科大学生对大学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键词:文科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我校从2007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掀开了在文科专业开设大学数学的里程碑,这是适应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要,也一、文科大学数学课程信息课程类别:综合素质必修课;课程学时:48;课程学分:3开设专业:全校文科专业,包括英语、日语、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初等教育、教育学、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开课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二、文科大学数学知识结构 1.文科大学数学教学目标定位大学数学是文科类专业开设的综合素质必修课,归属于通识教育课程其教学目标确定位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汲取对自己有用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了解一些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程教师除了具备必要的数学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必要的数学文化知识以及良好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2.课程知识体系及学时分配“既然选择,就让它灿烂”——《大学生心理健康引论》教学设计高长平

培训教学设计与课程设置(doc 7页).doc

培训教学设计与课程设置 一、培训教学设计 (一)培训教学设计的涵义与特点 培训教学设计是以传播信息和学习理论技能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培训教学中的问题与需求,确立目标,明确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步骤,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以使培训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过程。 培训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有: 1.培训教学目的建立在对培训系统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 2.培训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术语来描述。 3.培训教学的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以系统理论为基础。 4.研究重点放在培训教学计划、方法和媒体的选择上。 5.教学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 (二)培训教学设计的原则 培训教学设计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方针、培训政策以及各国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现阶段,培训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综合原则: 培训教学是一个涉及各方面的大系统,因此,在进行培训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系统中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要综合培训问题对立统一的各个方面,对培训教学的各个环节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无所侧重。 2.针对性原则: 培训教育是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不等同于单纯的学历教育。因此,培训教学活动也应针对培训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各种培训对象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 3.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是培训教学设计的中心指导思想,是培训教学设计活动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世纪60年代,系统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大大推动了最优化思想的研究,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致力于探讨教学最优的问题,即帮助教师力求完成复杂教学任务的捷径。培训教学最优化,其实质是探索在培训教学中如何花费最少的时间而获取最大的效果。可用下列公式表示:优化程度=培训效果÷时间 要达到培训教学的最优化,必须考虑在培训过程中抓住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要做到正确分析培训对象特点、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等。 (三)培训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内容是一致的。这主要包括: 1.期望学习什么内容?即教学目标的确定。 2.为达到预期目标,如何进行教学和学习?即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 3.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即教学进度的安排。 4.在进行培训时,如何及时反馈信息?即教学评价的实施。 5. 教学设计的以上基本内容,可用下图表示: (四)培训教学设计的程序 由于培训对象和培训任务的不同,培训教学设计的程序也各不相同,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程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 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 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也有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吗? 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课程资源状况可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课程资源的分布情况,特别是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源方面,往往很不平衡。从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一般情况来看,经济发 达的东南部地区课程资源的状况比中西部地区优越,城市比农村 优越,重点中小学比一般中小学优越。大致说来,广大贫困地区 和薄弱学校,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 源方面显然没有优势。但从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方面看,即使是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其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但缺 乏的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所以, 目前对于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来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对于课 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一方面是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 程实施条件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是由于课程资源意 识的淡薄而导致大量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 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经过加工和转化后进入实际的中小学课程,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一些中小学甚至把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