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海洋天气观测的进展

海洋天气观测的进展

海洋天气观测的进展
海洋天气观测的进展

海洋天气观测的进展

摘要:如今海洋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海洋的开发也被国家提上议事日程。当然海洋的开发不像在陆地上那么容易,还有很多困难,海洋天气的观测就成为海洋开发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海洋观测可以为海洋的开发带来诸多便利,本文就对海洋天气观测的进展以及展望展开描述。关键词:海洋天气预测重要性进展展望

前言:海洋气象学是研究海上大气的物理信息,以及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海洋气象学既涉及大气又涉及海洋,因此它是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共同研究的领域。由于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为海洋所覆盖,而海水又具有和陆地迥然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这就决定了海洋在海洋气象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海洋的天气观测在海洋开发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国也正在争相研究海洋气象,在某种程度上,海洋气象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海洋开发的地位与荣誉。现在我们就国外与国内海洋气象的发展情况展开讨论。一、国外海洋天气观测的进展、现状

在20 世纪初,大气科学作为物理学科的分支起始于局地天气观测,用电报收集资料、绘制地面天气图并试作天气预报。第一次世界大战初,美国开始发布北半球气压和温度地面图。虽然许多地区仍无观测,但这些地面图显示了大尺度高、低压系统的移动特征。20 年代初,以挪威流体力学家V. Bjerknes 等为首的Bergen 学派根据地面资料分析提出了气旋、锋面和气团学说[1] ,为天气学分析和动力预报树立了一重要里程碑。

不久,由于刚刚萌芽的航空业的需要,少数气象站开始了无线电高空探测。在此之前人们曾使用风筝测量近地面大气的温、湿度、气压和风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线飞机轰炸等战争需要加速了欧、美高空观测网的建立,使天气分析从二维扩充到三维空间,展示了高空气流结构与地面气压系统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以Rossby 为首的芝加哥学派通过高空天气图分析,发现了高空急流和大气长波的运动规律并建立了长波的数学流体力学模型,从而开拓了作为天气分析、预报理论基础的大尺度大气动力学。不久在Rossby 长波理论的基础上,Charney (1947) 和Eady (1949) 提出了能解释温带气旋发展的斜压不稳定理论[2] 。

50 年前,最盛行的天气预报技术是沿袭Bergen 学派使用过的运动学方法或外推法。自从首次数值天气业务预报模式问世以来,数值动力(和概率)预报逐步在各国气象中心普遍采用,以指导6~12 小时以后的天气形势(要素)预报。数值模式发展和预报水平几乎每十年上一新台阶。如50 年代中期Phillips (1956) 发展的二层模式到后期出现的多层准地转、静力平衡、斜压模式。这些简单模式虽然不能预报实际“天气”,但使人们看到了中纬度气旋系统和大气长波运动的特征。

80 年代,大气对内、外部强迫的响应普遍受到重视。与潜热释放、积云对流、边界层物理、大气辐射有关的物理过程通过参数化引入模式,这些物理参数化又被各种野外加密观测资料验证。虽仍有不少不确定性,但“模式大气”越来越接近实际大气,使短期数值预报逐渐成为天气预报技术的主流,并超过概率统计预报的准确率。尤其是对爆发性气旋和那些有一定斜压性的天气系统。中、长期预报模式中还考虑土壤、植被的影响以

及大气与海洋、陆面的相互作用。这些模式的发展及其MOS 产品的结合,提高了高空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地面气象要素的中、长期业务预报能力。Emanuel (1986) 提出了飓(台)风强度由于海洋向大气输送水汽和感热而与表层海温直接有关〔3〕,改变了原来用以解释热带气旋发生的第二类条件不稳定理论,使飓(台)风预报和研究走上一新的台阶。

90 年代,人们开始关注全球气候在近10~100 年际的变化。这方面研究目前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是由于无足够长时间、可靠的海洋观测资料来研究海洋在此时间尺度上的作用。同时,此时间尺度与工业化以来造成温室气体上升的时段和其引起气候强迫的时间尺度相近。如何将大自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开是一重要但又复杂的科学难题。事实上,自发现南极臭氧洞〔4〕和平流层中臭氧被破坏以来,这些科学难题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大气化学和环境科学在近20 年来的发展〔5〕。

随着气候模式可信度的提高,动力气候预测在15 年前已经开始起步。虽然区域性气象要素的预报还不如统计预报方法,但它对季节气候异常趋势仍有一定预报能力。特别是气候模式现已能提前半年合理预报出热带风暴的发生频率以及提前一年成功预报出那些海、气相互作用较强的ENSO 事件。要获得合理的长时间动力气候预测(模拟),需要运转高分辨率、各子系统过程高度藕合的综合性气候模式,这使得地球模拟器──巨型计算机于上世纪末在日本诞生,从而大大加快了气候(和天气)模式发展和气候研究的步伐。此外,过去15 年来,科学家们利用各自的气候模式对未来CO2浓度可能加倍造成的气候变化作了评估。IPCC 的2001 年报告〔6〕综合了各种模式的结果,表明如果CO2浓度未来加倍将会使全球地

表温度上升1.5~4.5℃。这将导致冰川继续大规模退缩,海平面上升9~88 cm,全球平均水汽含量和降水的进一步增加,从而加重各地区的气候异常,使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这些研究结果随着被未来观测事实的验证将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们的注意。事实上,最近的研究〔7〕表明在过去35 年来全球洋面温度缓慢变暖,使得每年强飓风发生的频率和给沿海地区造成的财产和环境破坏都在增加〔8〕。

二、我国海洋天气观测的进展

华南海岸带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受海洋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台风、暴雨、强对流、海上大风和海雾等灾害性天气,以及灾害性海浪和风暴潮等对该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华南海岸带地区同时也是影响我国天气气候异常的主要水汽通道,来自西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海局地的水汽输送,与发生在我国的大范围持续性旱涝密切相关。因此,海洋天气观测对我国的海洋观测非常重要。

我国于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加入国际Argo计划时,曾承诺将在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海域布放并维持由100—150个浮标组成的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以此作为全球海洋观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共享该观测网的长期观测资料。国内正在开展的几个重大研究项目,如:“亚印太交汇区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短期气候的影响”、“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及其对我国近海动力环境的影响”、“基于全球实时海洋观测计划的上层海洋结构、变异及预测研究”等,可收集太平洋、印度洋赤道海域,乃至整个太平洋和全球海洋中的第一手资料[9]。

我国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海洋气象监测网,但基础相对薄弱。未来几年

气象部门将更加关注海洋气象观测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建设,以海洋气象减灾防灾、海洋资源开发等国计民生的需求为牵引,开展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海洋气象服务,提高海洋气象综合服务能力。

据悉,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气象局已开发了包括岸基站、天气雷达、浮标站、船舶站、海上石油平台自动观测站[10],以及气象卫星遥感等海洋气象监测试验和业务工作。目前,广东茂名博贺港建立了海洋气象观测平台,青岛市气象局投入使用两部浮标;另外,烟台、青岛、上海、江苏省(市)气象局也已分别建立了船舶自动气象观测站。

三、未来展望

如上所述,大气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探测、计算机、信息传播及其它学科的进步。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不确定因素较多,很难对21 世纪大气科学发展和研究范围作出准确预测,在此仅能作一些粗略展望〔11〕。

在未来10~20 年,地面气象观测、遥感观测站将进一步加密且实现自动化。越来越多的商业飞机、火车、汽车、船只等其它运载工具都可提供自动测量的气象信息。常规高空观测将由GPS 制导。美国现有的多普勒雷达将添加多变量、多偏振性能以增加云内水和冰含量、冰雹大小和降水量分布信息,还将在距离雷达5~100 km 处安装地面微波接收器,以得到云内三维风场结构[12] 。地面光“雷达”(LIDAR )和大气辐射干扰仪(AERI )将被布网以自动连续探测大气低层水汽和温度廓线。

未来十年左右,高速计算机的单运算器速度可发展达每秒1016 量级次并有数万并行运算器,这可使模式(x, y)二维网格点数增加到104×104。故区域模式可用几百米至1 km 的网格距。这样,模式能够产生雷暴单体、

龙卷、下击暴流尺度的“天气”现象,其预报准确度将取决于初始条件和模式物理过程的可靠度。为此在未来10~20 年,除了需要进行大量陆面过程和湍流输送作用的研究外,还需要使用多偏振雷达、卫星和飞机在各种降水系统中的探测资料对现有云物理参数化和各相水的模式处理进行严格验证、改进或发展新的更合理的参数化,以便能同时预报在同样中尺度环境条件下产生20 mm/ 小时和200 mm/ 小时不同量级降水的两个邻近云体。各种观测资料及时通过四维同化随时间积分滚动加入模式,将会显著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度。同时,需要大量工作来研究模式与各种观测仪器间的误差统计特征,以减少初始条件中的不确定性。在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远远超过自身生命史时段以后发生的概率(由地形决定的系统除外),将依赖于能代表初值条件中和模式本身不确定性的有足够数量成员组成的集合预报。集合预报今后将成为大多数预报中心的主要产品,至少作为动力预报可信度使用。

参考文献:

[1] Shapiro, M. and S. Gron?s. The Life Cycles of Extratropical Cyclones. Amer. Meteor. Soc., 1999. 359pp.

[2] Holton, J. R. An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 4th Edition, Academic Press. 2004. 535pp.

[3] Emanuel, K.A. An air-sea interaction theory for tropical cyclones. Part I: Steady-state maintenance. J. Atmos. Sci. 1986. 585-604.

[4] Krueger, A., M. Schoeberl, P. Newman, and R. Stolarski. The

1991 Antarctic ozone hole: TOMS observations. Geophys. Res. Lett. 1992. 1215-1218.

[5] 王明星. 大气化学. 气象出版社,1999. 467pp。

[6] IPCC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881pp。[7] Webster P.J. Holland G.J. et al. Changes in tropical cyclone number, duration, and intensity in a warming environment. Science, 2005. 309, 1844-1846。

[8] Emanuel K. Increasing destructiveness of tropical cyclones over the past 30 years. Nature, 2005. doi:10.1038/nature03906。

[9]曾庆存,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科学出版社,1979, 543pp。

[10]陈德辉,薛纪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现状与展望,气象学报,2004,623-633。

[11] AMS,Millennium Perspectives. Bull. Amer. Meteor. Soc., 2000 (1-12)。

[12]Serafin, R. J. and J. W. Wilson. Operational weather radar in the United States: Progress and opportunity. Bull. Amer. Meteor. Soc., 2000. 501-518。

精选四年级科学上册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学案无答案教科版(1)

《总结我们观察的天气》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3.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二、学习过程 1.温故互查 二人小组互查互说,教师巡视。说明云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征? 2.设问导学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对一个月的天气进行了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也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的天气信息, (2)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对这些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出示设问导学问题 (1)你能根据这一个月的“日期—气温”柱状图,找出最高、最低气温,并计算出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吗? (2)这段时间的气温变化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3)在我们的记录中,有多少天是晴天、阴天和多云的天气呢? (4)云量的变化对天气有什么影响? (5)在这一个月内,哪种类型的云是最常见的?哪种是最少见的呢?怎样统计呢? (6)像统计云量的变化那样,把天气日历中所有的风向和风速的变化信息整理出来。 (7)风速的变化范围是怎样的?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对天气有什么影响? (8)计算每周的降水总量,填写表格,并绘制降水量变化的柱状图。 (9)根据上面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a.这个月内都有那种类型的降水? b.这个月的月平均降水量是多少? c.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d.这个月出现过连续多日没有降水的天气吗? (10)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呢?这段时间里的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4、自学解疑 (1)学生独立阅读课本第14—15页 (2)学生四人小组完成设问导学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根据设问导学问题所学到的内容回答学案自学解疑的问题。 (4)全班交流 5.拓展延伸 雨水可以灌溉庄稼,也可以净化空气,但雨下得太大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样的灾难呢?

第7课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7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 (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2/ 2

四年级科学上册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练习教科版(1)

第七节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一、填空题 1、对天气信息进行,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 答案:整理、总结和分析|特征|规律 解析:解答: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2、降水概率是指。 答案:降水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解析:解答:降水概率是指降水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3、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和的综合感受。 答案:气温|湿度|风 解析:解答: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温度、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 分析:考察云的观测。 4、降水概率在70%以上表示下雨的可能性。 答案:较大 解析:解答:降水概率在70%以上表示下雨的可能性较大。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5、燕子低飞要,燕子高飞天。 答案:下雨|放晴 解析:解答:燕子低飞要下雨,燕子高飞天放晴。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6、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则表示即将下雨。 答案:打开|紧闭 解析:解答: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

下雨。 分析: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7、紫外线强度分为级。 答案:5 解析:解答: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分析:考查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8、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级。 答案:7 解析:解答: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9、空气质量预报分为级,分别是。 答案:5|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 解析:解答: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分别是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分析:考查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二、判断题 10、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1、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2、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三、综合题 13、天气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案:天气由晴天变为雨天,我们出门要带上雨具,不能参加室外活动,天气变得凉爽;天

【配套K12】四年级科学上册 1.7《总结我们观察的天气》习题 教科版

《总结我们观察的天气》习题 一、基础题 1. ()、()、()、()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2、()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3、气温是指(),每天应选择()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温最高。 4、风向是指风()的方向。 5、风向可以用()来测量。风向标的()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风。 6、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 7、风的速度是以()来计算的。()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个等级()。简化的风速为3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等。 9、()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是小雨,10~25毫米是(),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 10、卷云只有在()的高空才能形成。 11、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云量超过四分之三()就是阴天。 12、一天中最高气温是下午两点左右,一天最低气温是() 13、科学家把风速分为几个等级,我们把风简化为几个等级? 14、()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15、云可以分为几种,云是什么? 二、综合题 1.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和制作过程: 制作材料: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1只。制作过程: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三、提高题 1.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请举例。 2、空气质量预报分为();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紫外线强度分为()。 3、什么是天气?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 2. 天气日历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3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衡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导入 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衡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多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四年级科学上册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

精心制作仅供参考鼎尚出品 第七节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一、填空题 1、对天气信息进行,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 答案:整理、总结和分析|特征|规律 解析:解答: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2、降水概率是指。 答案:降水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解析:解答:降水概率是指降水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3、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和的综合感受。 答案:气温|湿度|风 解析:解答: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温度、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 分析:考察云的观测。 4、降水概率在70%以上表示下雨的可能性。 答案:较大 解析:解答:降水概率在70%以上表示下雨的可能性较大。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5、xx低飞要,xx高飞天。 答案:下雨|放晴 解析:解答:燕子低飞要下雨,燕子高飞天放晴。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6、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则表示即将下雨。 答案:打开|紧闭 解析:解答: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 鼎尚出品 精心制作仅供参考鼎尚出品 下雨。 分析: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7、紫外线强度分为级。 答案:5 解析:解答: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分析:考查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8、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级。 答案:7 解析:解答: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9、空气质量预报分为级,分别是。 答案:5|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 解析:解答: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分别是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 分析:考查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二、判断题 10、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1、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2、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分析:考察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三、综合题 13、天气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2020年《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课后练习题精选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课后练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说明()。 A、下雨 B、晴天 C、阴天 二、判断题。 1、对天气观察记录中的信息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从“日期——气温”柱状图中,我们无法计算出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 3、利用降水量变化柱状图,我们可以了解一段时间的降水情况。() 4、从我的观察记录看,这个月的晴天天数要比雨天天数多。() 5、从我的观察记录看,这个月的降水形式主要以雷阵雨为主。() 6、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都不敏感。()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8、某些植物和动物的行为为我们察觉天气的变化提供了信息。() 9、当松果的鳞片打开时,表示即将下雨。() 10、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都不敏感。() 11、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12、生物能准确地预报天气,有了他们,我们就可以不听天气预报了。 13、下雨前,燕子会低飞,蚂蚁会爬向高处。 三、简答题 1、天气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有经验的人不用听,看气象预报,观察一下天象,就能知道天气的变化,流传在民间的一些谚语是许多人经验的积累.请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如:松果的鳞片紧闭,说明将要下雨;蜻蜓飞得很低说明要下雨:鱼儿经常浮出水面,说明可能要下雨。 2、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 (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 (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 (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3、人们永远无法改变天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人工降雨就是人类利用科学的力量改变了天气。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改变天气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四、小明记下了某天的天气情况,请根据小明提供的信息,在方框中打“√”。 早上:白茫茫的,看不清50米外的物体;穿上厚厚的外套,戴好手套,在书包里塞了把伞。中午:操场上到处都是水,大树被吹得直摇摆;只好呆在教室里看书。

(新)教科版科学四上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设计

七、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二、新课: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课后反思: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材分析】这是天气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已经将近学习了一个月,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将这段时间的天气: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云量等进行了记录,这节课就是要让他们对自己记录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总结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 【学生分析】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学生已经记录了这一个月的天气,也能从几个方面简单描述天气情况,能够对自己这一个月天气记录的统计认识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分析和整理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能帮助我们认识这段时间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会用一定的方法统计和分析自己收集到的天气的信息,并能够利用这些信息对一段时间的天气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长时间进行天气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 【重难点】会对这段时间的天气进行统计和分析,能认识这段时间的一些天气变化的规律。【器材准备】每组一张九月天气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对天气进行了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今天我们就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整理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二.整理记录的天气现象 1.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天气进行统计呢?气温、风向风速、云量、降水量 2. 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3. 对气温、风向风速、云量、降水量等进行统计 (1)统计气温 统计这一个月的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 (2)统计风向和风速 统计这个月的主要风向,主要风速等级。

(3)统计降水情况: 统计这个月的降水天数,降水类型和降水等级,周、月平均降水量等。 (4)统计云量的变化和云的种类 这个月的云量变化统计。这个月中主要出现的云的种类。 三、分析天气信息 小组汇报: 1、这个月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 2.这个月晴天、多云天、阴天及其他天气的天数。 3.这个月有没有主要的风向,以及风速范围。 4.每星期的降水量是多少,主要出现的是那种类型的降水,有没有持续将水情况。 5.小组讨论汇报四个问题: 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是怎么样的? 能认识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吗? 这样的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对这段时间的观察能认识一年的天气变化的规律吗? 【板书设计】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气温、云量、风向和风速、降水量 【作业辅导】 1.从“日期-气温”柱状图中我们可以将每天的气温相加除以天数就是平均气温。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计算月平均降水量。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练习(修改)

页眉内容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练习 一、选择题: 1、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说明()。 A、下雨 B、晴天 C、阴天 二、判断题。 1、对天气观察记录中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从“日期——气温”柱状图中,我们无法计算出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 3、利用降水量变化柱状图,我们可以了解一段时间的降水情况。() 4、从我的观察记录看,这个月的晴天天数要比雨天天数多。( ) 5、从我的观察记录看,这个月的降水形式主要以雷阵雨为主。( ) 6、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都不敏感。()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8、某些植物和动物的行为为我们察觉天气的变化提供了信息。() 9、当松果的鳞片打开时,表示即将下雨。() 10、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都不敏感。( ) 11、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12、生物能准确地预报天气,有了他们,我们就可以不听天气预报了。 13、下雨前,燕子会低飞,蚂蚁会爬向高处。 三、简答题 1、天气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有经验的人不用听,看气象预报,观察一下天象,就能知道天气的变化,流传在民间的一些谚语是许多人经验的积累.请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如:松果的鳞片紧闭,说明将要下雨;蜻蜓飞得很低说明要下雨:鱼儿经常浮出水面,说明可能要下雨。

2、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 (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 (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3、人们永远无法改变天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人工降雨就是人类利用科学的力量改变了天气。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改变天气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四、小明记下了某天的天气情况,请根据小明提供的信息,在方框中打“√”。 早上:白茫茫的,看不清50米外的物体;穿上厚厚的外套,戴好手套,在书包里塞了把伞。中午:操场上到处都是水,大树被吹得直摇摆;只好呆在教室里看书。 傍晚:天空依然阴沉沉的;炊烟快速地往东飘去;路灯也比平常亮得早。 天气情况:()晴天()多云()阴天()雨天 早上情况:()有雾()有霜()有冰()有露 气温情况:()炎热()温暖()凉爽()寒冷 云的情况:()积云()层云()卷云 风的情况:()东风()南风()西风()北风 风速情况:()无风()微风()大风 五、分析题 根据小明提供的一天的天气信息,认真分析,在下面表格中相应的栏目打上“√” 早上上学时---汽车亮着灯,缓慢的行驶;人们都穿着棉衣;许多人带着雨伞。 中午时----大树直摇晃;打开窗户,雨水打了进来。 傍晚放学时---天空布满了灰色的云层;炊烟向西南飘去。 天气情况()晴天()多云()阴天转雨 早上天气特点()有雾()有霜冻()有露 气温特点()温暖()凉爽()寒冷 云的类型()积云()层云()卷云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创新教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经过将近一个月对“天气”单元的学习,学生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简易工具,收集了大量关于天气的信息,并分别记录在“天气日历”“气温填充图”“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这节课将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总结出这一段时间里的天气情况。 本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温度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从“气温填充图”上找出这一段时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计算出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再看看是否出现过偏高或偏低的气温。看看“气温填充图”中这段时间温度变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将这段时间气温的变化作总体描述。 第二部分:云和风的统计与分析 这段时间里,学生在“天气日历”上记录了大量的天气信息。统计时全班(小组)要做好分工,每个小组分别统计不同的天气现象。按照分工,各小组先要将统计的天气现象记录卡收集起来,然后统计每张卡片上的不同类型天气现象的数目,可以由两个人(一个读卡、另一个监督)负责逐个读出记录卡上的信息,其他人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天数,最后把统计的数据汇总到“云和风的统计”图表内。然后再对这段时间里云和风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概括。 第三部分:统计和分析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根据“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记录的数据,对这段时间的降水量做如下统计:这段时间里都有哪种类型的降水,分别有多少天,这段时间的平均降水量是多少。 分析这段时间的降水量情况: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出现过连续多日降雨或不降雨的天气吗?对这段时间的降水情况进行总的概括。 学情分析 “天气”单元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指导学生收集、记录和解释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一个月的当地的天气信息。本课即是对学生记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解释。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对这一段时间里,当地天气情况的概括。例如,统计数据可能表明在这一段时间里有20天晴天,4天少云,6天阴天。用这些数据学生可能形成这样一个陈述:在我们学习“天气”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

敦小“121”学案设计 (科学) 第(3)册第(1 )单元 单元名称天气课时安排共(7 )课时第(7 )课时 课题名称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重难 点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 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 况进行解释。 教学流程具体操作方法建议与修改 一、 创境自学 引思入情 10分钟 导入:1、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 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二、 互动交流深思激情20分钟(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

探究内容: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 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 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 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 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三、 拓展测评融思表情10分钟课后总结:课后作业: 1.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2.我们怎么知道下雨下了多少呢?简 单的办法是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反思

2019年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五十五

2019年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课后辅导练习 [含答案解析]五十五 第1题【单选题】 代表的天气是( ) A、小雪 B、沙尘暴 C、暴雨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对天气信息进行______,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______,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______。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降水概率是指______。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对长时间收集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______特征,了解______的规律。【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本月中,下雨天共(______)天,其中小雨(______)天,中雨(______)天,大雨(______)天,暴雨(______)天,大暴雨和特大暴雨(______)天。 本月中,每周的降水量统计如下:

周次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合计降水量(毫米)
统计气温。下表是某小组记录的两周的气温统计表,结合数据回答问题(日期单位:月、日,气温单位℃)
日期6.96.106.116.126.136.146.15气温19~2818~2718~2818~2919~3018~2818~27日期6.166.176.186.196.206.216.22气温15~2616~2715~2417~2517~2518~2719~27
本地区这两周的最高气温是______,出现在______;最低气温是______,出现在______;平均气温是______, 【答案】: 【解析】: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 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2.我们怎么知道下雨下了多少呢?简单的办法是用(雨量器)来测量。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doc

第(3)册 敦小“121”学案设计 (科学) 第(1)单元 单元名称天气课时安排共(7 )课时第(7 )课时 课题名称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重难 点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 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 况进行解释。 教学流程具体操作方法建议与修改、 创境自学 引思入情 10分钟导入:1、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夭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八

- 、 互动交流 深思激情 20分钟 探究内容: ()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

课后总结: 拓展测评 融思表情 10分钟反 思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课后作业: 1.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2.我们怎么知道下雨下了多少呢?简单的办法是用(雨量器)来测量。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练习(修改)

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练习 一、选择题: 1、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说明()。 A、下雨 B、晴天 C、阴天 二、判断题。 1、对天气观察记录中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从“日期——气温”柱状图中,我们无法计算出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 3、利用降水量变化柱状图,我们可以了解一段时间的降水情况。() 4、从我的观察记录看,这个月的晴天天数要比雨天天数多。( ) 5、从我的观察记录看,这个月的降水形式主要以雷阵雨为主。( ) 6、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都不敏感。()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8、某些植物和动物的行为为我们察觉天气的变化提供了信息。() 9、当松果的鳞片打开时,表示即将下雨。() 10、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都不敏感。( ) 11、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12、生物能准确地预报天气,有了他们,我们就可以不听天气预报了。 13、下雨前,燕子会低飞,蚂蚁会爬向高处。 三、简答题 1、天气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有经验的人不用听,看气象预报,观察一下天象,就能知道天气的变化,流传在民间的一些谚语是许多人经验的积累.请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如:松果的鳞片紧闭,说明将要下雨;蜻蜓飞得很低说明要下雨:鱼儿经常浮出水面,说明可能要下雨。

2、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 (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 (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3、人们永远无法改变天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人工降雨就是人类利用科学的力量改变了天气。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改变天气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四、小明记下了某天的天气情况,请根据小明提供的信息,在方框中打“√”。 早上:白茫茫的,看不清50米外的物体;穿上厚厚的外套,戴好手套,在书包里塞了把伞。中午:操场上到处都是水,大树被吹得直摇摆;只好呆在教室里看书。 傍晚:天空依然阴沉沉的;炊烟快速地往东飘去;路灯也比平常亮得早。 天气情况:()晴天()多云()阴天()雨天 早上情况:()有雾()有霜()有冰()有露 气温情况:()炎热()温暖()凉爽()寒冷 云的情况:()积云()层云()卷云 风的情况:()东风()南风()西风()北风 风速情况:()无风()微风()大风 五、分析题 根据小明提供的一天的天气信息,认真分析,在下面表格中相应的栏目打上“√” 早上上学时---汽车亮着灯,缓慢的行驶;人们都穿着棉衣;许多人带着雨伞。 中午时----大树直摇晃;打开窗户,雨水打了进来。 傍晚放学时---天空布满了灰色的云层;炊烟向西南飘去。 天气情况()晴天()多云()阴天转雨 早上天气特点()有雾()有霜冻()有露 气温特点()温暖()凉爽()寒冷 云的类型()积云()层云()卷云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优秀教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教学准备】 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判断题 1、利用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可以准确地观测天气。 2、在天气情况的记录中,用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3、利用天气日历,我们可以方便地分析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4、根据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我们可以推测一年的气候变化。 5、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6、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一定是相同的。 7、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8、风速的等级只能用风速仪来测量。 9、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 10、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就是卷云。 答案 1√2√3√4×5√6×7√8×9√10× 算一算 日平均气温= 一日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和÷2 月平均气温= 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青青记录的11月气温数据表(单位:℃)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 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与反思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与反思 篇一: 一、教材简析: 经过将近一个月对“天气”单元的学习,学生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简易工具,收集了大量关于天气的信息,并分别记录在“天气日历”“气温填充图”“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这节课将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总结出这一段时间里的天气情况。 以《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一课结束了四年级第一单元的教学,教学效果是一个班比一个班好些。 上午,四(3)班的课上得很不理想。究其原因,其一没能及时督促孩子记录天气日历;其二急着处理两件临时冒出来的小事而忘记了在课前去了解学生整体对于天气日历的记录情况。 上完了《天气日历》后,我让每位学生按照课堂指导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将数据记录在书本上“我的天气”的表格中。我只是在每次上科学课的时候才想起问他们的记录情况,平时我几乎没有去过班级过问,我似乎也忘记了这件事。 上课了,我努力平静了自己的情绪,展示给学生最阳光的一面。孩子们的记录很糟糕,一个班级只有三个孩子和我一样记录了从9月14日到今天的天气日历。我请三个完成任务的孩子分别给大家说说记录天气日历半个月以来的天气状况,和我的记录基本一致。

由于多数孩子不能亲见记录符号与数据,仅凭听很难记住这么多的天气情况,很难归纳出半个月的天气变化,只能给出他们一些记录状况。 最后利用PPT课件,将天气日历的几个内容进行一下总结吧。下午吸取了经验与教训,又通过一个中午的自我调整,重新设计了课堂PPT。 为了避免学生无从下手的局面,我将自己记录天气日历以图片的形式在PPT中展示,方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了半个月的天气信息。 PPT的展示,学生能很快从气温、云量、降雨量、风速等几个方面对天气进行总结分析,认识到我们本地区9月下旬的天气变化情况,气温较稳定,高温基本维持在30℃左右,低温一般保持在22℃,最高一天是9月20日达到34℃,多云天气为主。孩子们能一目了然地找到半个月来的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17℃。9月22日起,开始降温,降温幅度比较大。还清楚地了解到了风向和风速及其他一些天气信息情况。 课上,还指导他们根据5天的降雨量绘制柱状图。 下午的2节课,上得比较顺利。 吸取经验教训:像本单元这样布置学生中长期记录的任务,作为教师一定要及时督促,否则只是一句空话,流于了形式,直接影响后面的教学活动。 篇二: 【教学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