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校园欺凌案例分析

校园欺凌案例分析

校园欺凌案例分析

一、对于校园欺凌事件原因分析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屡曝出,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对受欺凌者产生心理创伤,有些甚至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而且对于欺凌者、旁观者而言都会对其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究其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从学校角度来看:

(1)重智轻德,忽视全面发展。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发扬独立个性,而落实到学校教育时,

往往只重智育而忽视了其他各育的发展。智育固然重要,

但德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导向作用,若学校重智轻德,

则会导致学生发展不平衡从而后患无穷。校园暴力的出

现,是学校教育德育缺失的必然后果。目前造成校园暴

力的德育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德育地位不高,频

频为智育让路。其次,德育形式僵化,多为说教式教育。

最后,德育内容与学生生活想脱离,使德育成为即不能

为学生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又不能为学生解答学生生

活中的困境。正如案例所示,郭老师每周都会给学生开

主题班会或实践活动,是有德育意识的。但班上最大的

德育问题都没有缓解,可见其实效性不强,缺少有意义

德育。

(2)管理不完善,缺少综合素质考评。首先,学校对学生的考评多为学业成绩考评,而素质考评几乎没有,综合素

质发展管理也严重缺失。这会给学生一种“只要成绩考

好就是优秀学生”的心理暗示。成绩优异的学生鄙视、

嘲讽成绩差的学生成为常态,这成为校园欺凌事件爆发

的一大根源。在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我国已经开

始逐步实践将学生综合素质纳入考评中,并记入档案,

入大学时作为参考。可见综合素质考评的重要性。其实,

从案例中,我们也可看出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嘲

讽小L的同学自觉形成了非正式群体,使小L受到孤立。

而非正式群体具有隐蔽性和不稳定性,教育管理者或教

师在平日的管理中难发现、难控制。案例中,该班级的

管理者缺少了对非正式群体的关注,从而导致欺凌事件

愈演愈烈。

(3)教师无意识,缺少心理学知识能力。由于我国师范教育的培养是一种准备性教育,缺少入职后的真实问题解决

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在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并且,现

阶段,我国中小学中具有最低意识的职业道德,最小限

度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师还大量存在。教师对于儿童心

理健康发展的无意识,也是导致校园暴力的一大因素。

从案例中看,在主题班会中不止一次出现其他同学嫌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