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详解MPU6050,用STM32读取原始数据,并相互融合算出俯仰角、翻滚角、偏航角

详解MPU6050,用STM32读取原始数据,并相互融合算出俯仰角、翻滚角、偏航角

详解MPU6050,用STM32读取原始数据,并相互融合算出俯仰角、翻滚角、偏航角
详解MPU6050,用STM32读取原始数据,并相互融合算出俯仰角、翻滚角、偏航角

详解MPU6050,用STM32读取原始数据,并相互融合算出俯仰角、翻滚角、偏航角

1.MPU6050是什么?

MPU6050是一个6轴运动处理组件,包含了3轴加速度和3轴陀螺仪。

MPU-6000为全球首例整合性6轴运动处理组件,相较于多组件方案,免除了组合陀螺仪与加速器时之轴间差的问题,减少了大量的包装空间。MPU-6000整合了3轴陀螺仪、3轴加速器,并含可藉由第二个I2C端口连接其他厂牌之加速器、磁力传感器、或其他传感器的数位运动处理(DMP: Digital Motion Processor)硬件加速引擎,由主要I2C端口以单一数据流的形式,向应用端输出完整的9轴融合演算技术

InvenSense的运动处理资料库,可处理运动感测的复杂数据,降低了运动处理运算对操作系统的负荷,并为应用开发提供架构化的API。

MPU-6000的角速度全格感测范围为±250、±500、±1000与±2000°/sec (dps),可准确追緃快速与慢速动作,并且,用户可程式控制的加速器全格感测范围为±2g、±4g±8g与±16g。产品传输可透过最高至400kHz的I2C或最高达20MHz的SPI。

MPU-6000可在不同电压下工作,VDD供电电压介为2.5V±5%、3.0V±5%或3.3V±5%,逻辑接口VVDIO供电为1.8V± 5%。MPU-6000的包装尺寸4x4x0.9mm(QFN),在业界是革命性的尺寸。其他的特征包含内建的温度感测器、包含在运作环境中仅有±1%变动的振荡器。

2.加速度传感器是干嘛用的?

总而言这,加速度传感器,其实是力传感器。用来检查上下左右前后哪几个面都受了多少力(包括重力),然后计算角度。

3.陀螺仪是干嘛用的?

简而言之,陀螺仪就是角速度检测仪。比如,一块板,以X轴为轴心,在一秒钟的时间转到了90度,那么它在X轴上的角速度就是90度/秒(DPS, 角速度单位,Degree Per Second 的缩写°/S ,体现了转动的快慢)

4.MPU6050分辨率是多少?

3轴加速度和3轴陀螺仪分别用了3个16位的ADC, 也就是说,加速度有3个16位ADC,其中每个轴使用了一个。也是说,每个轴输出的数据,是2^16 也就是-32768 ---- +32768。陀螺仪也是一样。

5. 单位换算

上面说的-32768 --- +32768 ,那么这个数字到底代表了什么呢?比如陀螺仪32768 到底是指角速度达到多少度/秒?

这个其实是根据MPU6050设置的量程来决定的,量程不一样,32768代表的值就不一样。

MPU6050的量程设置,在MPU6050::initialize() (MPU6050.cpp库)初始化函数中进行了设置:

setFullScaleGyroRange(MPU6050_GYRO_FS_250);

setFullScaleAccelRange(MPU6050_ACCEL_FS_2);

分别设置为,250度/秒, 2g

按陀螺仪来说,MPU6050 有四个量程可选:

±250,±500,±1000,±2000 度/s

比方说,设置了是±250 , 那么-32768 ---- +32768 就代表了-250 ---- +250 。此时它的LSB(拉傻B,最低有效位) 是131 LSB/(度/s)

STM32自带I2C,但一般有两个I2C1(PB6,PB7)和I2C2(PB10,PB11),而且,I2C分为硬件、和模拟。

软件i2c是程序员使用程序控制SCL,SDA线输出高低电平,模拟i2c协议的时序.

硬件i2c程序员只要调用i2c的控制函数即可,不用直接的去控制SCL,SDA高低电平的输出

本模块采用的是IIC通信方式,所以我们只需要连接四跟线就可以完成电路的连接,简单方便!

原始数据有:AX、AY、AZ GX、GY、GZ

简单的算法之后可以得到Roll,pitch,yaw

参考MPU-6050数据手册

引脚说明:

VDD 供电电压为2.5V±5%、3.0V±5%、3.3V±5%;VDDIO 为1.8V± 5%

内建振荡器在工作温度范围内仅有±1%频率变化。可选外部时钟输入32.768kHz 或19.2MHz 找出几个重要的寄存器:

1)Register 25 – Sample Rate Divider (SMPRT_DIV)

1)SMPLRT_DIV 8位无符号值,通过该值将陀螺仪输出分频,得到采样频率

该寄存器指定陀螺仪输出率的分频,用来产生MPU-60X0的采样率。

传感器寄存器的输出、FIFO输出、DMP采样和运动检测的都是基于该采样率。

采样率的计算公式

采样率= 陀螺仪的输出率/ (1 + SMPLRT_DIV)

当数字低通滤波器没有使能的时候,陀螺仪的输出平路等于8KHZ,反之等于1KHZ。2)Register 26 – Configuration (CONFIG)

1)EXT_SYNC_SET 3位无符号值,配置帧同步引脚的采样

2)DLPF_CFG 3位无符号值,配置数字低通滤波器

该寄存器为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配置外部帧同步(FSYNC)引脚采样和数字低通滤波器(DLPF)。

通过配置EXT_SYNC_SET,可以对连接到FSYNC引脚的一个外部信号进行采样。

FSYNC引脚上的信号变化会被锁存,这样就能捕获到很短的频闪信号。

采样结束后,锁存器将复位到当前的FSYNC信号状态。

根据下面的表格定义的值,采集到的数据会替换掉数据寄存器中上次接收到的有效数据

数字低通滤波器是由DLPF_CFG来配置,根据下表中DLPF_CFG的值对加速度传感器和陀

螺仪滤波

3)Register 27 – Gyroscope Configuration (GYRO_CONFIG)

1)XG_ST 设置此位,X轴陀螺仪进行自我测试。

2)YG_ST 设置此位,Y轴陀螺仪进行自我测试。

3)ZG_ST 设置此位,Z轴陀螺仪进行自我测试。

4)FS_SEL 2位无符号值。选择陀螺仪的量程。

这个寄存器是用来触发陀螺仪自检和配置陀螺仪的满量程范围。

陀螺仪自检允许用户测试陀螺仪的机械和电气部分,通过设置该寄存器的XG_ST、YG_ST 和ZG_ST bits可以激活陀螺仪对应轴的自检。每个轴的检测可以独立进行或同时进行。自检的响应= 打开自检功能时的传感器输出 - 未启用自检功能时传感器的输出

在MPU-6000/MPU-6050数据手册的电气特性表中已经给出了每个轴的限制范围。当自检的响应值在规定的范围内,就能够通过自检;反之,就不能通过自检。

根据下表,FS_SEL选择陀螺仪输出的量程:

4)Register 28 – Accelerometer Configuration (ACCEL_CONFIG)

1)XA_ST 设置为1时,X轴加速度感应器进行自检。

2)YA_ST 设置为1时,Y轴加速度感应器进行自检。

3)ZA_ST 设置为1时,Z轴加速度感应器进行自检。

4)AFS_SEL 2位无符号值。选择加速度计的量程。

具体细节和上面陀螺仪的相似。

根据下表,AFS_SEL选择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量程。

5)Registers 59 to 64 – Accelerometer Measurements (ACCEL_XOUT_H, ACCEL_XOUT_L, ACCEL_YOUT_H, ACCEL_YOUT_L, ACCEL_ZOUT_H, and ACCEL_ZOUT_L)

1)ACCEL_XOUT 16位2’s补码值。

存储最近的X轴加速度感应器的测量值。

2)ACCEL_YOUT 16位2’s补码值。

存储最近的Y轴加速度感应器的测量值。

3)ACCEL_ZOUT 16位2’s补码值。

存储最近的Z轴加速度感应器的测量值。

这些寄存器存储加速感应器最近的测量值。

加速度传感器寄存器,连同温度传感器寄存器、陀螺仪传感器寄存器和外部感应数据寄存器,都由两部分寄存器组成(类似于STM32F10X系列中的影子寄存器):一个内部寄存器,用户不可见。另一个用户可读的寄存器。内部寄存器中数据在采样的时候及时的到更新,仅在串行通信接口不忙碌时,才将内部寄存器中的值复制到用户可读的寄存器中去,避免了直接对感应测量值的突发访问。

在寄存器28中定义了每个16位的加速度测量值的最大范围,对于设置的每个最大范围,

都对应一个加速度的灵敏度ACCEL_xOUT,如下面的表中所示:

6)Registers 65 and 66 –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EMP_OUT_H and TEMP_OUT_L)

1)TEMP_OUT 16位有符号值。

存储的最近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

7)Registers 67 to 72 –Gyroscope Measurements (GYRO_XOUT_H, GYRO_XOUT_L, GYRO_YOUT_H, GYRO_YOUT_L, GYRO_ZOUT_H, and GYRO_ZOUT_L)

这个和加速度感应器的寄存器相似

对应的灵敏度:

8)Register 107 – Power Management 1 (PWR_MGMT_1)

该寄存器允许用户配置电源模式和时钟源。它还提供了一个复位整个器件的位,和一个关闭温度传感器的位

1)DEVICE_RESET 置1后所有的寄存器复位,随后DEVICE_RESET自动置0.

2)SLEEP 置1后进入睡眠模式

3)CYCLE 当CYCLE被设置为1,且SLEEP没有设置,MPU-60X0进入循环模式,为了从速度传感器中获得采样值,在睡眠模式和正常数据采集模式之间切换,每次获得一个采样数据。在LP_WAKE_CTRL(108)寄存器中,可以设置唤醒后的采样率和被唤醒的频率。4)TEMP_DIS 置1后关闭温度传感器

5)CLKSEL 指定设备的时钟源

时钟源的选择:

9)Register 117 – Who Am I (WHO_AM_I)

WHO_AM_I中的内容是MPU-60X0的6位I2C地址

上电复位的第6位到第1位值为:110100

为了让两个MPU-6050能够连接在一个I2C总线上,当AD0引脚逻辑低电平时,设备的地址是 b1101000 ,当AD0引脚逻辑高电平时,设备的地址是b1101001

(2013.01.24)

淘宝买的货终于到了,学习用所以没买好的,这个模块只要18块钱。

MPU-6000可以使用SPI和I2C接口,而MPU-6050只能使用I2C,其中I2C的地址由AD0引脚决定;寄存器共117个,挺多的,下面的是精简常用的,根据具体的要求,适当的添加。

#define SMPLRT_DIV 0x19 //采样率分频,典型值:0x07(125Hz) */

#define CONFIG 0x1A // 低通滤波频率,典型值:0x06(5Hz) */

#define GYRO_CONFIG 0x1B // 陀螺仪自检及测量范围,典型值:0x18(不自检,2000deg/s) */

#define ACCEL_CONFIG 0x1C // 加速计自检、测量范围及高通滤波频率,典型值:0x01(不自检,2G,5Hz) */

#define ACCEL_XOUT_H 0x3B // 存储最近的X轴、Y轴、Z轴加速度感应器的测量值*/ #define ACCEL_XOUT_L 0x3C

#define ACCEL_YOUT_H 0x3D

#define ACCEL_YOUT_L 0x3E

#define ACCEL_ZOUT_H 0x3F

#define ACCEL_ZOUT_L 0x40

#define TEMP_OUT_H 0x41 // 存储的最近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值*/

#define TEMP_OUT_L 0x42

#define GYRO_XOUT_H 0x43 // 存储最近的X轴、Y轴、Z轴陀螺仪感应器的测量值*/ #define GYRO_XOUT_L 0x44

#define GYRO_YOUT_H 0x45

#define GYRO_YOUT_L 0x46

#define GYRO_ZOUT_H 0x47

#define GYRO_ZOUT_L 0x48

#define PWR_MGMT_1 0x6B // 电源管理,典型值:0x00(正常启用) */

#define WHO_AM_I 0x75 //IIC地址寄存器(默认数值0x68,只读) */

编程时用到的关于I2C协议规范:

化验室分析数据管理制度

化验室分析数据管理制度 一、原始记录填写 1、数据要保持完整性。 2、要用专用的记录表格填写检查全过程,按此记录出具检验结果,字迹清晰、 工整。 3、填写记录要按计量法规单位填写。 4、操作者必须在检验记录单和检验结果单上签字,由部门主管审核,并对记录 结果负责。 5、原始记录是化验室重要的需要保存的资料,一般中控分析原始记录保留一年,原材料及成品分析原始记录保留二年。对原始记录要求:要用圆珠笔或钢笔在实验的同时记录在本上,不应事后抄在本上。可事先设计合理的格式。 6、要详尽、清楚、真实地记录测定条件仪器、试剂、数据及操作人员。 7、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应按测量仪器的有效读数位记录,发现观测失误应注名。 8、数据整理要求用清晰的格式把大量数据表达出来,必须保持原始数据应有的信息。 二、实验数据上报 1、化验员得出化验数据后,规范填写在原始记录表格上,并及时上报科室负责人员。 2、科室负责人负责统计化验数据,制作化验数据统计表,仔细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没有漏报、错报现象。 3、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上报数据,上报统计表格的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一致性,对所上报表格的真实性负责。 4、各类统计表格统一管理,不得遗失。 三、异常数据处理 异常数据指不符合之前累积的未定型数据得到的结果,或者不符合积累的相同方法得到的测试数据。 1、化验人员发现异常数据后,立即向化验室负责人上报,分析人员立即保存化验样品以及化验室用的药品、溶液待进行调查。 2、根据下列情况,对测试异常数据进行调查,并将最终调查结论上报给监测站

进行人员的针对性培训和考核。 4、实验异常数据调查报告见附件1 。 四、实验数据保密 1、本化验室的业务技术水平,技术、规划等,检测仪器设备技术条件、非标准 检验方法、其他涉及本化验室权益的技术资料等,化验室人员要对以上内容保密 2、属于保密范围内的技术资料和文件,由有关人员传阅和处理,不得擅自复制或私自转借外单位人员。 3、检验原始记录、结果报告、各种质量活动计划和记录未经上报审批,不得交于化验室外人员。 4、保密文件由化验室安排专人负责,使用后的文件即时存档,未经上报审批不 得随意复印、传阅、并严禁作为废物出售。 五、化验员考核 1、对初次违返本管理制度者,化验室对当事人提出批评与教育。 2、对再次或多次违反本管理办法者,化验室有权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 3、对因违反本管理办法造成安全事故、设备丢失等经济损失,或造成管理混乱 的,视情节与经济损失情况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或按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试验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程序

试验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程序 1 总则 1.1为了加强工程试验管理,规范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程序,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分公司所有项目。 2 原始记录 2.1原始记录是记述试验过程中的各种试验现象及检测数据的原始资料,必须详细记录,以保证其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2.2试验人员在进行试验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相关试验的原始记录。 2.3原始记录按要求的格式和内容填写,按统一的编号规则编号。 2.4原始记录应注明试验检测时所采用的标准号,记录使用主要仪器的型号、编号、量程等。对有温、湿度要求的检测项目应记录测试过程的温度、湿度。 2.5原始记录各项内容应逐项填写,没有内容的地方填“/”。所采用的计量单位,符号和计算公式必须按有关规定、规范要求执行。 2.6原始记录应真实地记录试验现象、数据及情况,不准转抄。仪器自动记录数据应剪下贴在原始记录纸上,同时应有试验人员应签名。 2.7原始记录必须用黑色中性笔或钢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完整,不得任意涂改、贴盖。如数据确需更改时,应在错数上划两条平行横线,在其上方填写正确的数据,并加盖更改人员名章。

2.8原始记录应由专人校核,校核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测试数据、仪器精度、计量单位、数据处理、计算公式及结果等。 2.9原始记录必须有试验、计算、复核人签名,不得漏签或代签。 2.10原始记录未经许可不得借阅或抄录。 3 数据处理 3.1检测数据有效位数的确定 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检测系统的准确度相适应,不足部分以“0”补齐。 3.2数据计算 同一参数检测数据个数少于3时用算术平均值法、个数大于3时用数据统计方法求代表值。 3.2区分可剔除异常值和不可剔除异常值 应使用三台与检测仪器准确度相同的仪器对检测项目进行重复性检验,若检测结果与原始数据相符,则证明此异常值是由产品性能波动造成的;若不相符,则证明此值是因仪器设备造成的,可以剔除。 3.3数值修约 3.3.1拟舍弃的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 3.3.2拟舍弃的数字大于5或等于5且其后还有非0的数字时,则进1,即保留的末位数再加1。 3.3.3拟舍弃的数字为5且其后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则进1,为偶数则舍弃,即保证末位数字为偶数。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检验原始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格式和填写要求。 2 术语 2.1 测定值 测定时,从仪器仪表或量具上读取的数值。 2.2 给定值 为了得到测定值而按标准规定给出的标准试剂(或试样)特性的量值。 2.3 计算值 由给定值和测定值经计算公式,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所得到的数值。 2.4 灭菌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 2.5 消毒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3 基本要求 3.1 原始记录的内容应包括与检验有关的一切资料、数据和现象,完整地记 录全过程。 3.2 每一样品的原始记录应给出足够的信息以保证检验能够再现。 3.3 原始记录要格式化,每类样品应有固定的格式。 3.4 多个产品的同一检验项目的原始记录不准集中填写。

3.5 填写原始记录最好用钢笔(蓝色或黑色),也可使用碳素笔,禁止用铅笔。 3.6 字迹清晰、端正,尤其是0到9这10个阿拉伯数字和计量单位的书写。 3.7 改正错误的时要用“杠改法”(在需要改正的地方用红色笔划一横杠,在其右上方进行修改),并加盖改正人本人印章或签字确认。 3.8 记录应卷面整齐、洁净。同一页中不准使用两色或两色以上的墨水。 3.9 原始记录不允许重新抄写整理,要保持原始记录的原始属性。 3.10 对因检测、填写或其他原因造成得失误,使原始记录出现多处错误或卷面不洁欲作废的原始记录,不准撕毁废弃,应加盖“作废”(红色)章,仍与重新填写的原始记录一起存档。 4 填写要求 4.1 样品编号 样品编号为样品唯一性标识号,由业务室负责编写,原始记录样品编号应与检验报告及送样单编号一致。 4.2 共页第页 4.2.1 原始记录总页数等于手填原始记录页数与仪器设备自动记录页数之和。 4.2.2 手填写的原始记录应采用A4幅面纸,并算为1页:仪器设备自动记录纸不小于32开为1页;如小于32开,要粘贴在A4幅面原始记录纸上。 4.2.3 从第1起,按顺序排列。 4.3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名称应与产品检验标准中规定的名称一致。如果一个检验项目需引用另一个检验项目的数据,在检验项目栏内应填写两个检验项目名称;本栏内还

附录 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附录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原始记录是指在实验室中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实验、观察、调查或资料分析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记录或统计形成的各种数据、文字、图表、图片、照片、声像等原始资料,是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对所获得的原始资料的直接记录,可作为不同时期深入进行该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实验原始记录应该能反映实验中最真实最原始的情况。原始记录的准确真实性程度直接关系到检验报告的质量,为此检验人员要获得正确的检验报告必须做到认真记录仪器设备、试剂药品等的使用情况、检验环境情况、检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准确读取和正确记录有效数字,记录时应依所使用仪器精度而定,不能随意增减位数,要反应实际情况。有效数字要进行正确的修约和运算。准确的原始记录是检验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检验复查的可靠依据,一份完整的检验报告一定要包括该份样品检验过程的原始记录。 (一)原始记录基本内容 1.与检测有关的全部数据和现象,以及记录数据和现象的一切资料,如表格、图、简图、照片、磁盘等。 2.唯一的识别标记。 3.编页号。 4.检测项目名称、计量单位、检测条件 5.检测依据。 6.检测环境要求。 7.环境设施与实际条件。 8.检测用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分辨率、编号。 9.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样品数量、规格型号、生产批号、收样日期。 10.样品状况描述。 11.检测时间。 12.样品、试样的制备、检测条件 13.检测结果的测定值、计量单位、检测次数。 14.计算公式、计算结果、最终检测值。 15.检测人员、校核人员签字及日期。 (二)原始记录内容要求 1.记录内容应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可溯源性。 2.记录之间应具有唯一识别性。 3.标准、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检测方法、计量、术语、符号具有正确性、完整性。 4.测量位置、次数符合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 5.数据处理(计量单位、计算、有效数字位数、有效数字修约)具有正确性、准确性。 6.记录内容和格式及其填写应完整、正确,表达准确、规范。 7.原始记录材料具有可保存性、满足检测的复现性要求。 8.原始记录表格应满足检测部门的检测需要,依据相应的检测标准制定,由部门技术/质量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 (三)实验原始记录的书写规范要求 1.每项检测都应按照产品标准(检验细则)选用相应的原始记录格式文件,保证原始记录符合产品标准(检验细则)规定,并满足复现性要求和质量统计与分析要求。 2.每个产品的检测项目必须记录在相应的原始记录上,不得将不同产品的同一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填写在一份原始记录上,保证原始记录对检测样品的唯一识别性。

原始记录规范

原始记录的书写细则(针对分析检验记录) 原始记录是出具资料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为保证药品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原始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1、检验记录的基本要求: 1.1 原始记录应采用统一印制的活页记录纸、实验记录本和各类专用检验记录表格(见附件),并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显微绘图可用铅笔)。凡用微机打印的数据与图谱,应剪贴于记录上的适宜处,并有操作者签名;如系用热敏纸打印的数据,为防止日久褪色难以识别,应以蓝黑墨水或碳素笔将主要数据记录于记录纸上。 1.2 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应逐一查对检品的编号、品名、规格、批号和效期,生产单位或产地,检验目的和收检日期,以及样品的数量和封装情况等,并将样品的编号与品名记录于记录纸上。 1.3 原始检验记录,应先写明检验的依据。凡按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或国外药典检验者,应列出标准名称、版本和页数;凡按送验者所附检验资料或有关文献检验者,应先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并将前述有关资料的影印件附于检验记录之后,或标明归档编码。 1.4 检验过程中,可按检验顺序依次记录各检验项目,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检验日期,操作方法(如系完全按照1.3检验依据中所载方法,可简略扼要叙述;但如稍有修改,则应将改变部分全部记录),实验条件(如实验温度,仪器名称型号和校正情况等),观察到的现象(不要照抄标准,而应是简要记录检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真实情况;遇有反常的现象,则应详细记录,并鲜明标出,以便进一步研究),实验数据,计算(注意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详见《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第414页)和结果判断等;均应及时、完整地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辩,不得擦抹涂改;并应在修改处签名或盖章,以示负责。检验或试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必要的复试),均应详细记录、保存。对废弃的数据或失败的实验,应及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在原始记录上注明。 1.5 检验中使用的标准品或对照品,应记录其来源、批号和使用前的处理;用于

检验原始记录规范标准[详]

检验原始记录规 1 围 本规规定了检验原始记录(以下简称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格式和填写要求。 2 术语 2.1 测定值 测定时,从仪器仪表或量具上读取的数值。 2.2 给定值 为了得到测定值而按标准规定给出的标准试剂(或试样)特性的量值。 2.3 计算值 由给定值和测定值经计算公式,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所得到的数值。 2.4 灭菌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 2.5 消毒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3 基本要求 3.1 原始记录的容应包括与检验有关的一切资料、数据和现象,完整地记 录全过程。 3.2 每一样品的原始记录应给出足够的信息以保证检验能够再现。 3.3 原始记录要格式化,每类样品应有固定的格式。 3.4 多个产品的同一检验项目的原始记录不准集中填写。

3.5 填写原始记录最好用钢笔(蓝色或黑色),也可使用碳素笔,禁止用铅笔。 3.6 字迹清晰、端正,尤其是0到9这10个阿拉伯数字和计量单位的书写。 3.7 改正错误的时要用“杠改法”(在需要改正的地方用红色笔划一横杠,在其右上方进行修改),并加盖改正人本人印章或签字确认。 3.8 记录应卷面整齐、洁净。同一页中不准使用两色或两色以上的墨水。 3.9 原始记录不允许重新抄写整理,要保持原始记录的原始属性。 3.10 对因检测、填写或其他原因造成得失误,使原始记录出现多处错误或卷面不洁欲作废的原始记录,不准撕毁废弃,应加盖“作废”(红色)章,仍与重新填写的原始记录一起存档。 4 填写要求 4.1 样品编号 样品编号为样品唯一性标识号,由业务室负责编写,原始记录样品编号应与检验报告及送样单编号一致。 4.2 共页第页 4.2.1 原始记录总页数等于手填原始记录页数与仪器设备自动记录页数之和。 4.2.2 手填写的原始记录应采用A4幅面纸,并算为1页:仪器设备自动记录纸不小于32开为1页;如小于32开,要粘贴在A4幅面原始记录纸上。 4.2.3 从第1起,按顺序排列。 4.3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名称应与产品检验标准中规定的名称一致。如果一个检验项目需引用另一个检验项目的数据,在检验项目栏应填写两个检验项目名称;本栏还可填

原始记录表

原始记录表 PH检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温度 : 环境湿度: 检测日期 : 水样编号取样地点取样时间 PH值 备注分析方法: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 校正校准:PH=4.00 PH=6.86 PH=9.18 检测: 审核: SS检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温度 : 环境湿度: 检测日期 : - 差值(mg)M2容器+滤膜重量M(g) 容器+滤膜+悬浮物重量M(g) 结果mg/L 12M 1水样编号取样地点取样时间 第1次第2次第3次终值第1次第2次第3次终值 6计算公式 : (M- M)×10/V 21 干燥条件 : 103?,105? 备注: 重量法两次称量差不得超过0.0005g 检测: 审核: CODcr检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温度 : 环境湿度: 检测日期 : 标定硫酸亚铁铵溶液浓度值=0.2500×10.00/V= mol/L 标定日期年月日 取样计算结果水样编号取样地点取样时间体积滴定读数(ml) mg/L (ml) V V V 始终耗 \ \ \ 空白1 \ \ \ 空白2

计算公式 CODcr=(V-V)×C×8×1000/V 01 备注分析方法:重铬酸钾法GB/T11914-1989 检出限:5mg/L 分析仪器:酸式滴定管 检测: 审核: BOD检测原始记录表 5 环境温度 : 环境湿度: 检测日期 : NaSO浓度标定值=10.00×0.0250/V mol/L= mol/L 223 标定时间: 年月日 水样编号取样地点取样时间稀释倍数当日测定值五日测定值 BOD值(mg/L) 5当日滴定量五日滴定量溶解氧值溶解氧值 值M(mL) 值M(mL) C(mg/L) C(mg/L) 1212 空白 / / (C-C)-B-BfMV,8,1000,,12121分析方法:稀释接种法GB/T17488—1987 检出限:2.0 mg/L 溶解氧C(O, mg/L)= BOD(mg/L)= 25备注 100f2检测: 审核:

污水厂原始记录

污水处理厂的原始记录 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的原始记录与统计报表有很多用途,它可为污水长的管理人员提供直接的生产运转数据、设备性能数据、处理效果等等,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原始记录和统计表表来调度污水处理的运转,判断与制定设备的维修、保养、更新计划,从记录和报表的内容上来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实际工作能力,也可以作为管理人员和领导者总结污水处理厂的运转管理经验、决策污水厂的挖潜改造和发展规划的依据;同时,原始记录和报表还可以作为上级部门对污水处理厂考核的基本资料,作为校核设计正确性的资料,在特定情况下这些记录与报表还可作为事故分析的凭证与法律诉讼的依据。 因此,在污水厂的日常运行中,进行有系统的记录与统计分析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每年每月乃至每日都要检查原始记录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并注意收集、保存、积累、分析、整理与汇总。 记录必须及时、正确、完整、清晰、实事求是地反映运行情况,污水处理厂应按规定的记录格式逐项填写,不可遗漏,统计报表也同样如此,统计报表最终须经统计师校核,技术人员综合分析,技术人员应及时把结果向领导和运行操作者汇报。原始记录的内容很多,主要有: 1.值班纪录 即操作人员直接对设备运转状态进行观察后的记录机操作人员当班操作内容的纪录,这类记录通常定时进行,并与操作者的巡视管理结合起来,一个污水厂应按工种或分管的内容设各种值

班纪录,例如,污水池运行记录,记述进出水的颜色、气味、温度、活性污泥的沉降比、形状与颜色等;水泵或鼓风机的运行记录,记述开车车号、台数、风量、风压、温升变化、加油情况、处理水量、开车水位等等;污水分析化验的原始记录,记述每个化验项目的读数、换算系数及计算结果等,具体记录个时间附表,附表格式曲子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各地可结合本厂条件自行设计表式。 2.设备维修纪录 为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转,确保达到较高的设备运转率与设备完好率,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为此,泵、机、闸阀大修要有记录,要做到以及以卡,每台机组、每件设备都要先列卡片,进行有规则的编号,记载设备的技术数据和维修、校验等原始数据。 3.工作日志性纪录 对于一些非直接的污水处理工作也要进行定期的纪录,例如场地的整理与绿化工作,集水井的打捞与清理、电器设备的安全校验等等,也必须按规定内容即使填写工作日志,并装订整理成册上报。 污水处理厂的统计和报表 载运转过程中,日服役的积累起来的大量原始记录必须对其进行汇总整理、统计分析,把原始资料上升为人们的管理经验,并反馈与生产实践,用以指导生产,为此在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必须进行污水

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

h i 《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 1. 《检验原始记录》要求 1.1 各栏目应当填写齐全,不适用的信息填写“—”。 1.2 文字、数字、符号等应当易于识别,无错别字,字迹清晰、工整。 1.3 书写信息若发生错误需要更正时,应当在错误的文字上,用平行双横划改线“=”划改,并 在近旁适当位置上(避免与其他信息重叠)填写正确的内容、划改人的签名和划改日期,如 “5”改为“3”应标识为“5 3王一10月10日”。不得涂改、刮改、擦改,或者用修正液修改。1.4 单项结论为“合格”的项目,填写“√”。 1.5 单项结论为“不合格”的项目,填写“×”,并对不合格的内容进行简要描述,如“缺 少……标志”、“……损坏”等。当检验项目出现部分“不合格”的分项目,还应在其编号上画 “×”,如“(1)……:a. ……;b.……。”中“b.……”项不合格,应标识为“(1)……:a. ……;×b.……。”。 1.6 无此项或者不进行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 1.7 有数据填写要求的项目,除填写上述符号外还需填写相应数据。需要填写多个数据的,数据中间用“/”隔开,必要时用文字或者图示予以区别。 1.8 对需要计算、统计的项目,应当将计算、统计等过程记录在空白处。 2.《检验报告》要求 2.1 各栏目应当填写齐全,不适用的信息填写“—”。 2.2 文字、数字、符号等应当易于识别,无错别字,字迹清晰、工整。 2.3 书写信息若发生错误需要更正时,应当在错误的文字上,用平行双横划改线“=”划改,并 在近旁适当位置上(避免与其他信息重叠)填写正确的内容、划改人的签名和划改日期,如 “5”改为“3”应标识为“5 3王一10月10日”。不得涂改、刮改、擦改,或者用修正液修改。2.4 对于要求测试数据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填写实际测量或者统计、计算处理后的数据。 2.5 对于无量值要求的定性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做简要说明。如:合格的项目,填 写“符合”、“有效”、“完好”;不合格的项目,应进行简要描述,填写“缺少……标志”、“…… 损坏”等。 2.6 对于不适用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填写“—”。 2.7 “结论”栏目中只填写“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自检不合格”和“无此项”等单项结论。 注:当在《检验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答题过程中发生划改时,所有划改人的签名均填写为“王一”!

原始记录书写要求

一.书写要求 1. 记录表格使用炭素,蓝黑墨水填写或计算机打印(必须保证记录的原始性),字体要书写工整,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或纯蓝墨水填写;分析结果报告单要求必须打印。所有打印的记录不能手工改错,如果改错,须重新打印。 2.每项监测任务的所有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表格,均应使用同一个编号,即本次监测任务的唯一性标识。 3.手写的记录表格如有空格,则划斜线和加盖“以下空白”印章:打印的记录表格如有空格,不得手划斜线,在最后一个监测分析数据下方如有空格,应在紧邻下一空格内加盖“以下空白”印章或手填“以下空白”。 4.记录表格整体框架和要素原则上不得变动,但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列宽、行高,也可进行个别相邻格的合并或拆分等。如使用者认为整体框架和要素确需变动或修改,应按照有关程序规定进行。 5.原始记录填写应在一格中的下半部,不得涂改、刀刮。如需修改,应在错误处划一斜线(应能看清原记录数据),并加盖本人私章,并在此格上部书写正确的数据,每页原始记录改错地方不应超过三个。 6.所有落款应签姓名不得盖章,签姓名用全称,签名字体工整、消晰、整齐原始记录单“分析人”一栏,未持证人员不能单独签名,应将姓名签在持证人员之后:分析人员只有1人时,该分析人员不得在校核或审核处签名。 7.原始记录中相对偏差取一位有效数字或整数,修约规则为只入不舍,加标回收率取整数。 8.原始记录和分析结果报告单中,当测试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时,应填报为“未检出”,并在记录中注明方法检出限或最低检出浓度。容量及重量分析项日,如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悬浮物、氯化物、石油类,全盐量。矿化度、溶解性总固体等低于检测下限时,以“

原始数据和记录管理制度

原始数据和记录管理制度 (一)原始记录 1.原始记录是记述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实验现象及检测数据的原始资料,因此,必须详细记录,以保证其科学性,严肃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2.原始记录的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晰、完整,不得任意涂改、贴盖。如数据确需更改时,应在错数上划两条平行横线,在其上方写上正确的数据加盖更改人员名章。 3.原始记录各项内容应遂项填写,若有缺项,应在格内划一斜线,所采用的计量单位,符号和计算公式必须按有关规定、规范要求执行。 4.测量数据记录的有效位数应与检测系统的准确度相适应,不能超过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限有效数字的位数,允许保留一位可疑数字,不足的部分以“0”补齐。 5.原始记录应真实地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及情况,不准转抄。仪器自动记录数据应剪下贴在原始记录纸上,工作完毕后,测试人员应签名。 6.凡需用微机处理的测试数据必须履行详细的原始处理记录,数据贮存硬件,复制(磁带、磁盘)并作出标记,分类登记编号,不准个人保管或转借他人或受检单位。 7.原始记录保管期至少二年,需用原始记录本的用完后必须交档案室统一分类保管,不得随意损坏。 8.原始记录未经技术负责人或本人许可不得借阅、翻阅或抄录。 (二)数据处理 1.测定结果报出的位数,对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核对测试质量以及数据资料的整理都是十分重要的,分析测试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测试系统的准确度相适应,在记录测试数据时,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 2.采用标准曲线时,至少有5个点,最高点和空白要双样平行,绘制标准曲线或直接用回归方程计算。 3.各种仪器,设备及玻璃量器的校正值均参与数据处理。

4.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进行。 a、在运算过程中,可比规定的有效数字多保留一位而后根据数字的修约规则决定取舍。 b、加减运算时,得数修约以小数位数最小为准。 c、乘除运算时,得数修约的有效位数应与有效数字位数最小位数相同。 d、对数计算中,对数的有效数字位数与真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e、进行平方、立方或开方运算时,计算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原数相同。 5.数据异常值的判断和剔除:监测数据离群值的判断与剔除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整理的数据应填入原始记录的相应部分。

原始记录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

原始记录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 按照计量论证和实验室认可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科学性,检测样品的原始记录即显得非常重要。既要真实地记录检测时的各种数据,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保证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情况下能够复现,还需保证测量溯源性,所以有必要讨论一下检测原始记录的书写格式和内容要求,也为广大基层实验室原始记录规范化,日后申请参加实验室认可奠定此环节的基础。qU51;6 1原始记录的主要内容和要求7ox a基本信息9vYu a.1标题检测机构及检测类别原始记录。2^1>r a.2样品名称产品性质样品指商品名;非产品性质样品指被测场所所采集的气体、水、餐饮、疑似中毒样品等具体名称。rNL a.3样品编号(由样品受理处或质管科统一编号) 写全样品编号的全部编码,此是该样品的唯一标识。t a.4检测项目检测某项目的具体名称。`[/ a.5检测依据指检测方法所在的标准(应优先采用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编号或书刊名称及检验方法名称,具体到所在条目。此为所用方法的标识。r a.6检测起止日期指检测某一项目的开始日期与结束日期,此是对结果有效性至关重要的日期。]V a.7仪器名称及使用条件指检测某一项目所具体使用的仪器型号、名称、出厂编号(此是仪器的唯一标识) ,以及该仪器使用时的条件要求(例:高温电炉使用温度、分光光度计波长等)。3Hv$ a.8环境条件标明与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 。zS: a.9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 指作质量控制所用的标准物质(或参考物质) ,需标明标准物的来源、级别、定值期及有效期。}5[V)? a.10标准溶液实验中所用的标准溶液。例:分光光度法中作标准溶液用,需标明标准物的名称、来源、浓度、定值期及有效期;滴定所用的标准溶液,需标明名称、标定后浓度、标定日期。x a.11计算公式各项目分析方法的最终计算公式。_;:* a.12检测者检测数据全部记录完毕后,检测该项目的人员签名。该人员必须是专业人员或经过专业培训的长期签约人员。cI3 a.13校核者对检测的数据和数据处理的整个过程由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校核并签名。K a.14页数检测项目原始记录的页码和总页数,以确保能够识别该页是原始记录的一部份。2D b检测数据mQz b.1相关数据检测时所需的实际样品用量、稀释倍数、空气采样体积及换算系数;仪器的主要部件(例:色谱柱、鉴定器等)及试剂(流动相、载气等)与各种实验条件。bw8=8 b.2实测数据.dswS (1)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范围的各浓度或质量点,以及测定与其相对应的吸光度值和该曲线的3个重要参数, a、b、r值;空白、样品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中相对应的样品的浓度或质量。Br`lj> (2)滴定法:滴定空白与样品时滴定剂的起始值与终点值,最终滴定剂的消耗量。t{WV6: (3)重量法:器皿恒重记录以及器皿加样品烘烤或灼烧后的恒重记录。=b|:$ (4)仪器法:除有定量的标准曲线、空白与样品的仪器响应值的数据和图谱外,还需有定性的所有数据(保留时间等) 。S

原始记录及报告管理制度

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制度 1、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采集和处理的检验数据要随时打印出来,并标记与测试样品相关联的编号,作为检验原始记录保存。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内的数据要随时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2、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要同时做好原始记录,检验的数据要随时记载在原始记录上,填写内容要真实、准确,数据的运算和处理要符合相关规范,检验数据的表述要严谨,要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 3、检验人员完成检验工作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所得出的测试结果进行自核,当发现数据错误或可疑时,应重新检验或认定;实验室主任要对检验项目、采用的测试方法及原始记录审核签批。 4、编制签名后的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流程卡、委托书一并交审核人员。审核人员对检验报告内容、检验依据、检验流程和测试方法、判定和检验结论、计量单位、所用检验仪器设备等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审核; 5、审核人员在审核合格的报告上签字,将报告及其质量记录一并送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对检验报告的审核内容包括:报告内容与相关的资料,记录是否齐全一致;检验依据和结论的正确性;各签字人的资格等。 6、技术负责人在审核合格的报告上签名,注明日期,批准检验报告。对审核不合格的报告退回报告编制人员进行更正,更改后的报告再执行本制度。 7、检验报告统一用A4纸打印,字体字号与版面参数详见检验报告式样,内文一般采用宋体小四号字(也可根据内容多少选用字号)。检验报告一式两份(正本发给送检单位、副本存档)。检验报告应按“封面注意事项第1页第2页”的顺序装订报告。 8、综合业务室对由批准人签字后的报告在规定的部位盖章。 9、检验报告和相关原始记录一并由业务室存档保存。

(完整word版)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

《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 1. 《检验原始记录》要求 1.1 各栏目应当填写齐全,不适用的信息填写“—”。 1.2 文字、数字、符号等应当易于识别,无错别字,字迹清晰、工整。 1.3 书写信息若发生错误需要更正时,应当在错误的文字上,用平行双横划改线“=”划改,并在近旁适当位置上(避免与其他信息重叠)填写正确的内容、划改人的签名和划改日期,如“5”改为“3”应标识为“5 3王一10月10日”。不得涂改、刮改、擦改,或者用修正液修改。 1.4 单项结论为“合格”的项目,填写“√”。 1.5 单项结论为“不合格”的项目,填写“×”,并对不合格的内容进行简要描述,如“缺少……标志”、“……损坏”等。当检验项目出现部分“不合格”的分项目,还应在其编号上画“×”,如“(1)……:a. ……;b.……。”中“b.……”项不合格,应标识为“(1)……:a. ……;×b.……。”。 1.6 无此项或者不进行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 1.7 有数据填写要求的项目,除填写上述符号外还需填写相应数据。需要填写多个数据的,数据中间用“/”隔开,必要时用文字或者图示予以区别。 1.8 对需要计算、统计的项目,应当将计算、统计等过程记录在空白处。 2.《检验报告》要求 2.1 各栏目应当填写齐全,不适用的信息填写“—”。 2.2 文字、数字、符号等应当易于识别,无错别字,字迹清晰、工整。 2.3 书写信息若发生错误需要更正时,应当在错误的文字上,用平行双横划改线“=”划改,并在近旁适当位置上(避免与其他信息重叠)填写正确的内容、划改人的签名和划改日期,如“5”改为“3”应标识为“5 3王一10月10日”。不得涂改、刮改、擦改,或者用修正液修改。 2.4 对于要求测试数据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填写实际测量或者统计、计算处理后的数据。 2.5 对于无量值要求的定性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做简要说明。如:合格的项目,填写“符合”、“有效”、“完好”;不合格的项目,应进行简要描述,填写“缺少……标志”、“……损坏”等。 2.6 对于不适用的项目,应在“检验结果”栏目中填写“—”。 2.7 “结论”栏目中只填写“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自检不合格”和“无此项”等单项结论。 注:当在《检验原始记录》或《检验报告》答题过程中发生划改时,所有划改人的签名均填写为“王一”!

实验的原始记录要求及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的原始记录要求及实验注意事项 课题名称 [实验名称] 首次试验必须注明名称 [实验时间] 年月日先写开始时间,后补结束时间 [实验设计] 试验研究必须写实验设计 [供试品] 描写供试品如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某部门提供。 [实验材料] 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厂家、精度等); 试剂(名称、厂家、批号、规格、等级、含量等); 自配试剂应说明配制方法、时间、配制、保存。 [实验方法] 药典方法(名、版、页等)。 文献方法(文献名,卷、期、页、文题、作者、简要说明方法、附方法复印件)。 创新方法(详细记录原理、步骤、条件、结果判断、计算等)。 [实验及结果] 1、记录实验的步骤、参数、情况。每项具体项目记录的各项参数。 2、记录试验结果:定量指标的数据,定性指标实验变化描述。附图、表、照片等。 3、短时间不能完成的试验,在连续数天或更长的操作时,要标准出当天日期,如果当天的参数、方法有改变,必需定明白。 4、最后的结果,尽量使用图,表来表示,并加文字说明。 [结果分析] 1、根据试验结果作一个明确的结论(或小结),附图、表、照片及说明。 2、对试验结果不能下结论时,应进行可能性讨论。并提出你的倾向性看法。 3、可与他人的方法、原理对比,进行优缺点讨论。 4、提出改进意见(原理、方法、参数、仪器)。 有个简单的数据记录的好方法: 每次设计好实验以后,方法输入excel中,顺便做好数据记录表,下次数据出来前打印出来,抄数据方便,处理数据也方便,积多了以后装订成册,要查找数据也方便。 最近快做实验了,于是将之前收集的关于做实验方面所有注意的事项都仔细阅读了一番,重新整理了一遍,希望会对即将做实验的有所帮助。 1.注意实验中数据的及时分析及处理: 2.每次做完实验,都要及时的分析实验数据,以便总结上次实验的经验与体会,为下一次 实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切勿等全部实验做完再来分析,此时才发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造成人力与财力、时间的浪费,这是最为令人不悦的事情。盲目地做实验是不足取的。 3.刚入实验室时,多听,多看,多问,不要想当然抢着干,这样有时很危险的,动手之前 最好明白为什么这样做。 4.做实验要按规程,减压一定要用园底瓶,不可用锥形瓶,容易内吸爆炸,如果仅仅是回 收溶剂,尚无大碍,如果是旋去溶剂得样品,萃取整个水浴锅,工作量…………

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程序31

************* 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程序 1 目的 对检测原始数据的记录和数据的处理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中心检测人员检测过程中对原始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的控制。 3职责 3.1检测人员负责对原始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3.2审核人员负责对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进行核验。 3.3质量监督员负责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的质量进行监督。 4工作程序 4.1原始记录的格式 4.1.1检测人员应根据作业指导书、检测标准等技术规范中的要求编制检测原始记录的格式。 4.1.2原始记录的格式由各检测室主任具体实施,报中心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使用。 4.1.3批准后在用原始记录的格式式样由综合业务室备案保存。 4.2原始数据的记录 4.2.1原始记录应有足够的信息,以保证检测结果在接近条件下的复现性。一般应记录如下信息: ⑴ 产品名称、受检单位、抽(送)样人员、检测项目、页码、总页码; ⑵ 样品编号、名称、规格,样品状态(应详细描述),封样记录(适用时) ⑶检测依据或参考的检测方法(标准代号必须包括年号); (4) 使用的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 (5) 检测数据、计算公式或导出结果; (6) 检测时的环境条件及试件预处理情况; (7) 检测中意外情况的描述及处理记录(如果有的话); (8) 检测日期、地点 ,检测人员、校核人员签字; (9) 有分包项目,应附以分包检测报告。 4.3 填写记录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⑴ 记录信息力求完整,以保证必要时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下进行复现 (2)记录应在工作中形成,不得追记,应有相关人员的签名。 ⑶ 记录须清晰明了,宜使用蓝黑色墨水钢笔、签字笔填写,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时 可采用计算机打印。 (4)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应真实、公正、客观、准确的记录下观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并签字确认,不能用印章代替。 4.3数据的处理

关于原始记录、数据处理、检测报告的

关于原始记录、数据处理、检测 报告的规定原始记录 1、原始记录是检测结果的如实记载,必须按规定格式填写,要求字迹清晰,不得铅 笔填写,内容应填写完整,应有检测人员和符合人员签名。 2、始记载不容许随意更改,如确要修改,作废数据应划两道水平线,将正确数据I +57Ljt: I--t 书-hn' ri mfr A Gn --A 3、始记录在试验中不允许外单位查阅,试验完毕后归档,如需借阅,按资料管理{伟」度办理手续。 数据处理 4、有测试数据的原始记录,应如实记下所要求达到的精度数据,不得进行修约,一只在统一计算时进行一次性修约。 5、字修约遵循下列规定: 1》、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

去,即保留的各位数字不变,例:将13.145修约到一位小数,得13.1。 2》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或者是5时,而其后跟有并非全部为。的数字时,则进一,即保留的末位数字加一。例:将12.68修约到个位数,得13;将10.502修约到个位数,得11。3》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为5,而后面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为奇数(1、3、5, 7, 9)则进一,为偶数(2, 4, 6, 8, 0)则舍弃。例:将0.350修约到一位小数,得0.4;将0.325修约到两位有效数字,得住咒。 4))负数修约时,先将它按前三条规定进行修约,然后在修约值前面加负号。例:将一36.5修约成两位有效数字,得一36;一将一235修约到十位数,得一24*l0a 5》当试验结果数字及其后一位计两位数的大小:若小于25则舍去,末位 数写?0’,;若大于或等于25,小于75,则末位数改为5;若大于或等于75,则将末位数前加"1’,,末位数写?0’,。 6》、当试验结果要求末尾精度位?I?时,则考察末尾数后数字的大小;当末尾数后第一位等

试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数据处理制度

试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检测数据处理制度一、原始记录是试验检测结果的如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不许删 减。 二、原始记录应印成一定格式的记录表,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 规格;产品编号、生产单位;抽样地点;检测项目、检测编号、检测地点;温度、湿度;主要检测仪器名称、型号、编号;检测原始记录数据、数据处理结果;检测人、复核人;试验日期等。 三、工程试验检测原始记录一般不得用铅笔填写,应用钢笔或圆珠笔 填写,内容应填写完整,应有试验检测人员和计算人员的签名。 四、原始记录如果确需更改,作废数据应划两条水平横线,将正确数 据填在上方,盖更改人印章。原始记录应集中保管,保管期一般不得少于两年。保存方式也可以用计算机软盘。 五、原始记录经过计算后的结果即检测结果必须有人校核,校核者必 须在本领域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校核者必须在试验检测记录和报告中签字,以示负责。校核者必须认真核对检测数据,校核量不得少于所检项目的5%。 六、数据处理应注意:检测数据有效位数的确定方法;检测数据异常 值的判定方法;区分可剔除异常值和不可剔除异常值;整理后的

数据应填入原始记录的相应部分。 七、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检测系统的准确度相适应,不足部分以 “0”补齐,以便测试数据位数相等。 八、同一参数检测数据个数少于3时用算术平均值法;测试个数大于 3时,建议采用数据统计方法,求代表值。 九、测试数据异常值的判断,对于每一单元内检测结果中的异常值用 格拉布斯(Grabbs)法,检测各试验室平均值中的异常值用狄克逊(Dixon)法。 十、对比检测应使用三台与检测仪器准确度相同的仪器对检测项目进 行重复性检验。若检测结果与原始数据相符,则证明此异常值是由产品性能波动造成的;若不相符,则证明此值是因仪器设备造成的,可以剔除。 定义、符号、缩

环境监测原始数据记录表(参考)

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3) ______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4)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5)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6) 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7)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 (8)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 (9)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10)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11)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 (12)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13)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14)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15)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16) 分析原始记录 (17) 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18) 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20)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 (21)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 (23) 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5) 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7)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 (28) 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9) 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0) 样品委托单 (31) 监测结果统计表 (32) 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33) 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 (34)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Ⅰ) (35)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 (36) 林格曼黑度原始记录表 (37) 生化需氧量原始记录 (38) 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 (39)

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电极常数分析日期室温℃标准缓冲液(Ⅰ)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Ⅱ)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Ⅲ)理论值 样品编号水温 (℃) pH 读数值 样品PH值 电导率 kt (μScm-1) 25℃电导率 kt (μScm-1) 计算公式第一次第二次 备注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