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塑壳断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与选用方法

塑壳断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与选用方法

塑壳断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与选用方法
塑壳断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与选用方法

塑壳断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与选用方法下面以塑壳断路器为例简单介绍断路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与选用方法。

断路器主要由3个基本部分组成,即触头、灭弧系统和各种脱扣器,包括过电流脱扣器、失压(欠电压)脱扣器、热脱扣器、分励脱扣器和自由脱扣器。

断路器开关是靠操作机构手动或电动合闸的,触头闭合后,自由脱扣机构将触头锁在合闸位置上。当电路发生上述故障时,通过各自的脱扣器使自由脱扣机构动作,自动跳闸以实现保护作用。分励脱扣器则作为远距离控制分断电路之用。

过电流脱扣器用于线路的短路和过电流保护,当线路的电流大于整定的电流值时,过电流脱扣器所产生的电磁力使挂钩脱扣,动触点在弹簧的拉力下迅速断开,实现短路器的跳闸功能。

热脱扣器用于线路的过负荷保护,工作原理和热继电器相同。

失压(欠电压)脱扣器用于失压保护,如图1所示,失压脱扣器的线圈直接接在电源上,处于吸合状态,断路器可以正常合闸;当停

电或电压很低时,失压脱扣器的吸力小于弹簧的反力,弹簧使动铁心向上使挂钩脱扣,实现短路器的跳闸功能。

分励脱扣器用于远方跳闸,当在远方按下按钮时,分励脱扣器得电产生电磁力,使其脱扣跳闸。

不同断路器的保护是不同的,使用时应根据需要选用。在图形符号中也可以标注其保护方式,如图1所示,断路器图形符号中标注了失压、过负荷、过电流3种保护方式。

微型断路器的选择原则

微型断路器的选择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断路器类型的选择:应根据使用场合和保护要求来选择。如一般选用塑壳式;短路电流很大时选用限流型;额定电流比较大或有选择性保护要求时选用框架式;控制和保护含有半导体器件的直流电路时应选用直流快速断路器等。

(2)断路器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线路、设备的正常工作电压、工作电流。

(3)断路器极限通断能力大于或等于电路最大短路电流。(4)欠电压脱扣器额定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电压。

(5)过电流脱扣器的额定电流大于或等于线路的最大负载电流。

大脑中记忆的原理

大脑中记忆的原理 记忆的生理本质: 人类大脑内在数十亿个神经细胞,它们相互之间通过神经突触相互影响,形成极其复杂的相互联系。记忆就是脑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呼叫作用,其中有些相互呼叫作用所维持时间是短暂的,有些是持久的,而还有一些介于两者之间。 记忆的形成原理: 当一个脑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它的突触就会发生增生或感应阈下降,经常受到刺激而反复兴奋的脑神经细胞,它的突触会比其它较少受到刺激和兴奋的脑细胞具有更强的信号发放和信号接受能力。当两个相互间有突触邻接的神经细胞同时受到刺激而同时发生兴奋时,两个神经细胞的突触就会同时发生增生,以至它们之间邻接的突触对的相互作用得到增强,当这种同步刺激反复多次后,两个细胞的邻接突触对的相互作用达到一定的强度达到或超过一定的阈值,则它们之间就会发生兴奋的传播现象,就是当其中任何一个细胞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都会引起另一个细胞发生兴奋而,从而形成细胞之间的相互呼应联系,这就是即记忆联系。 说明:短期记忆脑细胞在受到反复刺激时,并不发生突触增生,而是发生突触感应阈下降,这种下降时短暂的,所以不能维持太长时间;而惰性记忆细胞则以突触增生为记忆基础,因而维持记忆的时间较长。 脑神经元的交互作用: 神经细胞之间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形式: 单纯激发:一个细胞兴奋,激发相接的另一细胞兴奋。 单纯抑制:一个细胞兴奋,提高相接的另一细胞的感受阈。 正反馈:一个细胞兴奋,激发相接的另一细胞兴奋,后者反过来直接或间接地降低前者的兴奋阈,或回输信号给前者的感受突触。 负反馈:一个细胞兴奋,激发相接的另一细胞兴奋,后者反过来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前者的兴奋阈,使前者兴奋度下降。多由三个以上细胞构成负反馈回路 由于细胞的交互作用,记忆会受到情绪、奖励、惩罚等的影响。 脑细胞的记忆分工: 人脑内存在多种不同活性的神经细胞,分别负责短期、中期、长期记忆。

喷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喷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功用、要求与型式功用:喷油器(injector)将喷油泵供给的高压柴油,以一定的压力,呈雾状喷入燃烧室。要求:①雾化均匀②具有一定的喷射压力和射程,及合适的喷注锥角③断油迅速、无滴漏现象2、喷油器的型式目前采用的喷油器都是闭式喷油器,有 1、功用、要求与型式 功用:喷油器(injector)将喷油泵供给的高压柴油,以一定的压力,呈雾状喷入燃烧室。 要求:①雾化均匀 ②具有一定的喷射压力和射程,及合适的喷注锥角 ③断油迅速、无滴漏现象 2、喷油器的型式 目前采用的喷油器都是闭式喷油器,有孔式喷油器(hole type injector)和轴针式喷油器(pintle injector)两种。

图5-8(hole type injector) 图5-9(needle assembly) 1.喷油器体 2.调压螺钉 3.调压弹簧 4.回油管螺栓 5.进油管接头 6.滤芯 7.顶杆 8.针阀 9.针阀体(责任编辑:cndeser) 3、轴针式喷油器(图5-10)工作原理与孔式相同构造:针阀下端的密封锥 面以下还向下延伸出一个轴针,其形状有倒锥形和圆柱形,轴针伸出喷孔外,使 喷孔成为圆环状的狭缝。一般只有一个喷孔,直径1~3mm,喷油压力 3、轴针式喷油器(图5-10) 工作原理与孔式相同 构造:针阀下端的密封锥面以下还向下延伸出一个轴针,其 形状有倒锥形和圆柱形,轴针伸出喷孔外,使喷孔成为圆环状的 狭缝。一般只有一个喷孔,直径1~3mm,喷油压力较低12~14MPa 特点: (1)不喷油时针阀关闭喷孔,使高压油腔与燃烧室隔开, 燃烧气体不致冲入油腔内引起积炭堵塞。 (2)喷孔直径较大,便于加工且不易堵塞。 (3)针阀在油压达到一定压力时开启,供油停止时,又在 弹簧作用下立即关闭,因此,喷油开始和停止都干脆利落,没有滴油现象。 (4)不能满足对喷油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燃烧室的需要。 图5-10

脑的基本结构

脑的基本结构、组成——脑包括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和延髓,可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小延站在桥的中间端) 大脑皮层的结构是什么? 皮层神经元都是呈层状排列的,而且绝大部分神经元胞体与脑的表面平行。 分子层: 最靠近表面的神经细胞层, 由一层无神经元的组织将皮层与软脑膜分隔开。 它们至少都有一层细胞,伸出大量的称为顶树突的树突,这些顶树突会伸入到第一层,在那里形成众多的分叉。细胞骨架:微管;微丝;神经丝 1.微管:组成→微管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tau(与老年痴呆症相关)异二聚体为单位,有极性。功能:细胞器的定位和物质运输 2.微丝:成分→Actin肌动蛋白,组装需要ATP修饰蛋白,微丝是由球形-肌动蛋白形成的聚合体,生长锥运动 3.神经丝: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调节细胞和轴突的大小和直径 什么是轴浆运输,它的分子马达? 轴浆运输指化学物质和某些细胞器在神经元胞体和神经突起之间的运输,是双向性的。 1)快速轴浆运输 顺向运输: 囊泡、线粒体等膜结构细胞器;逆向运输:神经营养因子病毒如狂犬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2)慢速轴浆运输 顺向运输:胞浆中可溶性成分和细胞骨架成分 分子马达:驱动蛋白动力蛋白 应用:追踪脑内突触连接 什么是离子通道,它的类型? 是各种无机离子跨膜被动运输的通路。生物膜对无机离子的跨膜运输有被动运输(顺离子浓度梯度)和主动运输(逆离子浓度梯度)两种方式。被动运输的通路称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称为门控(gating)。根据门控机制的不同,将离子通道分为受体门控离子通道和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动作电位的兴奋性周期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阈刺激无限大,钠通道失活。相对不应期:兴奋性从无到有,阈上刺激可再次兴奋,钠通道部分复活。 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即可引起兴奋,膜电位接近阈电位水平,钠通道基本复活。 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钠泵活动增强,膜电位低于静息电位水平。 生理意义:由于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动作电位不会融合。。神经元信息传导与动作电位:作电位双向传导,通过极化与去极化。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导。 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下,是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外钠内钾)。当受到刺激,细胞膜上少量钠通道激活,钠离子少量内流,膜内外电位差减小,产生局部电位。 当膜内电位到达阈电位时,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膜电位去极化,动作电位产生。随着钠离子的进入,外正内负逐渐变成外负内正。 从变成正电位开始,钠离子通道逐渐关闭至内流停止,同时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膜内负值减小,膜电位逐渐恢复到静息电位,由于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是外钠内钾,此时却是外钾内钠,所以这时钠-钾泵活动,将钠离子泵出,钾离子泵回,恢复静息状态。此时完成一个动作电位的产生。传递是依靠局部电流传递的。 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源于外胚层;神经板→神经沟→神经管(整个神经系统的由来);神经褶→神经嵴(所有外周神经元的细胞体和神经元由来) 胚胎发育第13天外胚层的细胞增生形成原条;原条前末端细胞形成原结; 原结和脊索诱导神经板形成,神经板中线凹陷发育为神经沟; 神经沟进一步凹陷加深,沟两侧边缘融合成神经管;(此过程称神经胚形成,在第四周末完成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 神经管的背部细胞向外迁移形成神经嵴,神经嵴最后发育为外周神经系统;神经管则发育为CNS; 神经管的头端膨大发育为脑;脊髓与胚胎的体节发生相适应成为节段性结构(31); 三胚层的构造和最终的发育 内胚层:发育成呼吸系统和消化管; 中胚层:最终发育成结缔组织、血细胞、心脏、泌尿系统以及大部分内脏器官; 外胚层最终发育成神经系统和皮肤。 神经胚的形成?神经板发育成神经管的过程称为神经胚形成 神经管是什么?为脊椎动物及原索动物的神经胚期所见到的一种最明显的变化,神经板闭合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最初原基的神经管形成过程的总称。 神经细胞增殖的舞蹈表演 室层中一个细胞的突起向上延伸至软脑膜; 该细胞的细胞核从脑室侧迁移至软膜侧;同时细胞DNA 被复制; 含复制所得的双倍遗传物质的细胞核,重新回到脑室侧;细胞突起从软膜侧缩回; 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神经细胞的分化过程 较早分化的较大神经元先迁移并形成最内层,依次顺序向外; 而较晚分化的较小神经元则通过已形成的层次迁移并形成其外侧新的层次; 不论皮质的什么区域,其最内层总是最早分化,而最外层则最后分化。 备注:放射胶质细胞是一切神经干细胞的来源 神经元迁移方式是怎样的?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放射性迁移(细胞引导端先移动,再带动其他部分) 切线性迁移(整个细胞一起移动) 备注:神经细胞迁移有缺陷(起始过程缺陷,迁移过程缺陷,分成缺陷,终止信号缺陷) 生长锥的概念:位于轴突的尖端,呈扁平掌形结构,是神经轴突生长的执行单元。向外部突出丝状伪足,在内部的微管、微丝构成的动力骨架支撑下进行生长。膜表面富含不同的感觉器和黏接分子,感受环境中适宜的生长方向,从而决定轴突生长导向。 成年脑神经元再生(热点问题) 概念:指成年脑内持续产生有功能的新生神经元的现象。神经发生区(即脑内能够产生神经元的区域)所要满足的条件: 1)神经前体细胞 2)域的微环境能够适应神经元再生什么是马赫带 定义:马赫发现的一种明度对比现象。它是一种主观的 边缘对比效应。当观察两块亮度不同的区域时,边界处 亮度对比加强,使轮廓表现得特别明显。 原理:通过水平细胞实现的; 作用:提高边缘对比度,增强分辨能力。 1.通路(What通路) –形状和面容识别:V1→V2 →TE(颞下回前部) –颜色:V1 →V2 →V4 →V8 → TEO (颞下回后部) 2.通路(Where或How通路)运动和深度:V1 →V2 → V5(MT) →顶叶后部 脑干的灰质结构主要有:与脑神经(Ⅲ-ⅩⅡ)相关的神经核; 脑干的白质纤维束:有上行传导束和下行传导束;另外, 脑干网状结构是界与灰质与白质的神经组织) 脑神经12对: 对称性分布于头,颈,躯干,四肢;脊神经31 对:颈神经C1-8对,胸神经T1-12对,腰神经L1-5对,骶神经 S1-5对,尾神经1对; 脊神经由与脊髓相连的前根、后根合并而成,从椎间孔 穿出椎管;前根为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的传出性突起组 成;后根为传入性神经,与脊髓的后角相关连; 自主神经系统:为内脏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部分,主要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腺体;内脏运动神经系统的活动因较 不受随意控制而得名;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不受意识控制的神经 系统活动就是反射;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称反射弧; 进行信号转换处理的中枢部位称神经中枢; 反射弧的基本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最简单的结构是由2个神经元 组成的单突触反射(如膝跳反射), 胞体内的嗜染色质在碱性染料着色后呈现颗粒状或块状 或虎斑纹样----尼氏体----本质为粗面内质网,核糖核蛋白 体为其主要成分,轴丘部位无尼氏体分布,是组织学确 定轴突的依据之一; 树突和轴突;轴突:从胞体或树突主干的基部发出,只一条; 起始段细;表面光滑,粗细均匀;有髓或无髓;不含核糖体及 粗面内质网(尼氏体); 树突:从胞体发出一至多条;起始 段的树突主干最粗,其胞质成分与核周质者相同;分支逐 渐变细,一般不均匀或表面有小棘;一般无髓; 传导信号和处理信息的结构都是以神经元为单位相互连 接成的神经网络;神经元在结构上只是相互接触而不相 通; 神经元膜相互接触并可以传递信号的特化部位称突触, 有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两类; 有髓神经纤维是周围神经系统中雪旺细胞(神经胶质细 胞的一种)以伪足样结构包绕轴突呈螺旋包绕8-12层, 相 邻雪旺细胞间的轴突裸露区称为郎飞结;传导动作电位 的方式是”跳跃式”传导 细胞的兴奋特性:几乎所有的细胞的膜两侧存在一定的 电位差(静息电位);有部分细胞在受到刺激时,能产生短 暂的,快速的跨膜电位变化,这种变化还可以沿细胞表面 主动向远端扩布; 在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可扩布电位的细 胞是可兴奋细胞; 可兴奋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的跨膜 电位称静息电位; 对细胞膜内外两侧溶液中带电离子化学成份分析表明,外 液的主要成分是氯离子,钠离子;内液中主要为钾离子以 及与钾离子维持电中性的阴离子. 细胞膜在静息状态下 (未受到刺激),只对钾离子有中等的通透性,而对其他离子 的通透性很小;浓度差产生的扩散力驱动钾离子向胞外 扩散; 随着钾离子向胞外扩散,膜两侧逐渐形成外正内负 的电位差,电位差产生的库仑力(静电力)阻止钾离子的向 外扩散; 当驱动钾离子向外扩散的扩散力和阻止钾离子 向外扩散的静电力达到平衡时,钾离子的净移动为零,这 一离子扩散平衡时的跨膜电位称为—平衡电位(此时的 状态称极化状态);由于此平衡电位是钾离子扩散达到平 衡造成的,故称为钾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的特性:在生理条件下,动作电位触发于轴丘并 沿轴突向末梢传导;动作电位有阈值现象; 动作电位遵循”全或无”原则,其大小与刺激强度无关, 与传导的距离无关;刺激后产生兴奋有一个潜伏期,潜伏 期与刺激强度有关; 动作电位产生后,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的兴奋性经历规律 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动作电位所具有的特性的意义:限制传导频率;不会发生 重叠总和;不会在细胞表面来回往复振荡; 动作电位时相与兴奋性的关系(1)绝对不应期---钠离子通 道处于失活状态;(2)相对不应期---钠离子通道部分复活, 部分失活状态;(3)超常期---钠离子通道全部复活,膜电位 未恢复静息水平;(4)低常期---钠-钾离子泵活跃作用,导致 膜出现后超极化; 神经元的信号活动取决于跨膜电位的迅速变化;只有离 子通道才能实现;因此,它是信号转导的基本元件; 神经信息从一个细胞传到另一个细胞的过程---传递;神经 元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有两类:化学传递与电传递; 神经元间实现信息传递的相互联系的特化结构:突触; 化学性传递又分为经典突触传递和非突触性传递; 经典突触的结构:由突触前成分(轴突末梢),突触间隙(细 胞的间隙),突触后成分(胞体,树突或肌细胞膜)组成; 递质的量子释放: 递质的释放以囊泡为单位,以胞裂外排 形式将一个囊泡的递质(为最基本单位量)全部释放出去, 递质释放的总量取决于参与释放的囊泡总数;递质释放 的总量总是囊泡包含的递质量的整数(量子)倍; 释放的 囊泡总数与动作电位的大小相关;动作电位的大小与静 息电位相关; 经典化学突触传递的效应:(1)兴奋性化学突触:突触 前成分释放兴奋性递质,使突触后膜去极化(兴奋性突触 后电位EPSP,可总和);达到阈值则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使 神经信号跨过突触;(2)抑制性化学突触:突触前成分 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超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PSP);膜电位要到达阈电位水平更难, 突触传递的抑制作用(1)突触后抑制: 突触前成分释放 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超极化,由于突触后膜阈值升高, 兴奋性下降;这种抑制作用发生在突触后膜,故名----突触 后抑制; (2)突触前抑制: 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程度 与递质和受体结合的量相关;递质的释放量与突触前成 分的动作电位的大小有关,动作电位的大小与静息电位的 大小有关;降低突触前膜的静息电位(局部兴奋,去极化), 最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受到抑制,这种抑制作用发生在突 触前成分,故名---突触前抑制; 电突触在组织学中为细胞的缝隙连接;通道中的微孔道 直径为2纳米,离子及小分子可通过,使两侧胞质连通起来 (机能合胞体结构);通道构象变化使通道的通透性发 生改变; 缝隙连接是细胞间电活动由一个细胞直接传导 到另一个细胞的低电阻通道,因此,它实现传导速度快,高 保真性及双向性;其意义是使两邻的可兴奋细胞活动的 同步化 电突触传递的特点:无时间延搁;不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传递定型化的兴奋性信号;双向传递; 经典化学突触传递机制是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 化为电信号或其它化学信号;有时间延搁;易受环境因素 的调制(短时间或长时间地改变传递效率,对学习,记忆非 常重要);可传递兴奋性信号,也可传递抑制性信号;单向传 递; 轴丘是发放动作电位的关键部位,因为轴丘有最高密度 的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且阈值很低; 神经元依两个特性编码信息:(1)放电频率---编码强度以 及时间-强度变化的内容;(2)投射部位---编码信息的空 间位置,性质特征等内容; 神经整合作用:(1)电紧张电位:突触电位的跨膜被动 扩布随着与突出电位产生部位的距离和时间而衰减---电 紧张电位;在神经细胞膜上产生的绝大多数突触电位均 低于阈电位,只能以电紧张的形式被动扩布;(2)空间和 时间总和:一个神经元上可以形成成千上万个突触,有兴 奋性的,也有抑制性的;任一时间内,一部分突触激活,或产 生EPSP,或产生IPSP,这种分级突触电位的特殊性是能够 总和和叠加.如果产生足够数目的EPSP,总和后轴丘膜电 位达到阈电位便可触发动作电位; 时间总和:发生在不同时间内的突触后电位的总和现象 称为时间总和; 如果一个传入神经元连续而快速发放一 系列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细胞上最早产生的突触电位在后 续电位到达前还没有消失,因此,后续的突触电位在时间 上总和; 空间总和:发生在神经元表面不同位点的突触后电位的 总和称为空间总和; 人体通过感觉了解内部和外部的世界;所有的感觉源于 感觉系统的活动;各类刺激兴奋不同的感受器,产生感觉 信号;在感觉通路中经过复杂的加工处理传到中枢,形成 感知; 感受器是一种换能装置,把接受到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 转换为电信号,再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神经纤维传入到中 枢神经系统------转导; 感受器就是一级传入神经元的末 梢终端,接受刺激直接产生去极化(感受器电位);刺激加大, 可以产生动作电位; 皮肤感受器的分布特点:在皮肤表面呈点状分布; 不同的 感受器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分布的密度不同; 感受器有适应现象:超时连续刺激时感受器的反应性减 弱; 根据感受器产生适应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慢适应性感 受器(SA)和快适应性感受器(RA); 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规律:(1)从感受器到形成感觉一 般经过三级神经元接替(突触联系),第一级胞体位于 外周(脑神经节和脊神经节),第二级位于脊髓灰质或 脑干神经核团),第三级位于丘脑外侧核;(2)第二级 神经元发出的突起在上行的过程中向对侧投射;(3)投 射到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及旁中央小叶; 人体的体表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旁中央小叶,感觉投 射有以下规律: (1)投射区域具有精细的定位,下肢代表 区在中央后回顶部(膝以下代表区在旁中央小叶后半),上 肢代表区在中间部,头面代表区在底部,总的安排是倒立 的,但头面部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2)躯体感觉传入向 皮质投射具有交叉的特点,即一侧的体表感觉传入是向对 侧皮质的相应区域投射,但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 (3)投射区域的大小与躯体各部分的面积不成比例,而 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敏感程度,感受器数量,以及传导 这些感受器冲动的传入纤维的数量有关; 平衡感觉是指头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的感觉;它的感受 器位于内耳的迷路部分(前庭和半规管); 晕车病:由直线运动感觉的错觉(平衡感受器敏感性过 高)而引起,常伴有一系列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症状; 对光敏感的感受器有两种:视杆细胞(晚光觉系统),视锥 细胞(昼光觉系统).它们含有感光物质,光刺激可以引起 化学变化和电位变化,从而产生神经冲动; (1)视杆细胞 数量为视锥细胞的20倍,除视乳头和视凹外,分布整个视 网膜;对光的敏感性为视锥细胞的1000倍,主要适应暗视 觉;(2)视锥细胞在视网膜的视凹处最密集,但在视凹5 度外密度明显减少;它对光的敏感性很低,一般不会达到 饱和;因此,视锥细胞适合于明视觉; 视敏度:指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能力;在视网膜的正后方 为黄斑,黄斑中央有一个很小的窝为中央凹(宽约1度),为 视力最清晰区(对应视野的中心,视敏度最高);其感光细胞 为视锥细胞(分布密度大,感光阈值高,向中枢传导时汇聚 作用小); 视觉反射(1)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随光的强度变 化而发生变化;(2)光的会聚反射:眼对不同距离的调节 使光线聚焦在视凹; 色觉与视锥细胞有关;有3种类型的视锥细胞,它们分别 含有光谱敏感性不同的视锥色素(视觉的三元色学说); 色盲几乎所有的色盲都是遗传的,其主要原因是视锥细胞 的丧失和异常造成的; 明适应与暗适应(视觉二元理论)在暗视下,由于视锥细胞 的光敏度低,微弱的光不能使之兴奋,此时,光由视杆细胞 感受(最大峰值为500nM),强光导致视杆细胞的感光色 素大量分解(漂白),视杆细胞产生快速放电,人眼感到一片 耀眼的光亮;稍等片刻后,才能恢复视觉;在明视下,光波长 敏感性由视锥细胞决定(最大峰值约为550nM); 人眼从 明亮进入暗处,明处下被漂白的视杆细胞色素还没有恢复, 而视锥细胞的感光色素不能对弱光产生敏感效应,故开始 一段时间看不清楚任何物体;首先由红敏视锥细胞工作, 再经过一段时间后,视杆细胞感光色素逐步恢复,视觉敏 感度逐渐提高,恢复暗处的视力,敏感性提高100万倍; 反射是神经系统最简单的运动形式; 反射是机体对特殊 的内外刺激产生的特定反应.,介导反射的特殊神经环路 称为反射弧; 单突触反射----反射弧中没有中间神经元;多突触反射---- 反射弧中有一个及以上的中间神经元的接替; 反射的可塑性:即可根据体验来修改:习惯化---反复应用 恒定的无害性刺激可以使反射变弱;突触的抑制引起;去 习惯化---刺激的任何改变使反射回到基点;敏感化----反复 应用伤害性刺激,使反射增强; 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受到刺 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的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 缓;屈肌反射具有保护性意义,屈肌反射的强度与刺激强 度有关; 刺激强度更大,同侧肢体发生屈曲反射时,出现对 侧肢体伸直的反射活动; 节间反射:刺激某一部位(某一脊髓节段支配)的皮肤,引 起其他脊髓节段支配的肢体的协调活动;如脊蛙的搔爬 反射; 姿态反射:姿态反射的目的是防止身体受外力的影响,使 身体向重心转移,还有助于肢体运动时维持身体重心.肌 肉收缩时涉及到抗重力肌(腿部和背部深层伸肌,上肢屈 肌)和协助重力肌.姿态反射的中枢在脑干, 前庭(迷路)反射:前庭(迷路)反射主要稳定头在空间的运 动方向; 颈反射:转动头部可兴奋颈部肌肉内的肌梭和颈椎关节 的传入神经,使颈部肌肉反射收缩(颈丘反射)和肢体的肌 肉收缩(颈脊反射) 矫正反射:动物被置于异常位置时,它能迅速地矫正自己 的姿位以保持正常的体位;它包括前庭矫正反射和颈矫 正反射;此外还有视矫正反射; 随意运动:是意识上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指向一定目标 的运动; 大脑皮质运动区(随意运动)对运动调节的特点: (1)对躯 体的运动调节呈现交叉支配的特点(但头面部及部分颈 部肌肉的运动是双侧性的) (2)具有精细的定位特点,功能 代表区的排列大致呈现倒立的人体投影(但头面部内部 代表区的安排是正立的) (3)大脑皮层运动功能代表区的 大小与运动的复杂和精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小脑的功能:小脑协调由大脑皮质驱动的运动,也可自身 驱动运动和学习新的运动技巧;小脑的调控是以反馈或 者前馈的方式进行的; 基底神经节运动的调节:基底神经节---大脑皮层下神经核 团的总称;包括纹状体(尾核,壳核),苍白球,黑质,丘脑下核 等;基底神经节中与运动功能有关的主要是纹状体,而纹 状体的主要传入来自大脑皮质; 睡眠的功能理论:恢复理论----恢复体能;适应理论----逃 避敌害 觉醒与睡眠不是受环境昼夜交替调节的一种被动反应, 而是各自受机体内部不同振荡机制(生物钟)调控的结 果; 非REM睡眠的特征:从此状态被唤醒后,不能回忆有过 的思维活动;在REM睡眠期间,被唤醒者可能会报告清 晰、详细、生动的梦境,并常有离奇的情节; 整个睡眠过程中,非REM睡眠和REM睡眠周期性地交替, 平均大约没90分钟重复一个周期;健康成年人睡眠时间 的75%为非REM睡眠; 胆碱能神经元的活动诱发REM睡 眠; 人类是否需要做梦,我们不知道;但机体需要REM睡眠;选 择干扰REM睡眠处理后,受试者试图进入REM睡眠的次 数大大增加; 现在认为睡眠是一个主动的神经过程,而且要求许多脑 区参与: REM睡眠的控制来自于脑干深部,特别是脑桥的弥散调 制神经递质系统:蓝斑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和中缝核 群5-羟色胺递质系统的放电频率随REM的启始几乎下降 为零;而胆碱能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急剧上升;有证据显 示,胆碱能神经元的活动诱发REM睡眠; REM睡眠行为疾病:经常在做梦期间有行为活动(梦游); 其神经基础是正常情况下介导REM无张力的脑干系统发 生故障; 将电极放在头皮上可以导出电位变化—脑电,它被认为是 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总和;通常以脑电的特征 划分睡眠的时相; 学习是获得新信息和新知识的神经过程;记忆是对所获 取的信息的保存和读出的神经过程; 非联合型学习:习惯化;敏感化 联合型学习:经典条件反射;操作式条件反射 陈述性记忆:事实,事件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记忆,能够用 语言来描述;非陈述性记忆--许多类型的记忆是在无意识 参与的情况下建立的,内容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的明显差异:(1)通常通过 有意识的回忆获取陈述性记忆;可以用语言描述被记忆 的内容;非陈述性记忆不能。但它可以很熟练地运用技 巧;(2)陈述性记忆容易形成也容易遗忘;非陈述性记 忆需要多次的重复练习,一旦形成则不容易遗忘; 遗忘症:脑震荡、慢性酒精中毒、大脑炎、脑肿瘤以及中 风可以损坏记忆;逆行性遗忘:对症状发生前一段时间的 经历不能回忆,忘掉了已知的事物,即不能从长期储存的 记忆中回忆; 记忆障碍“慢性酒精中毒-----顺行性遗忘症,不能将短时性 记忆转化为长时性记忆;脑震荡,脑溢血,电击,麻醉-----逆 行性遗忘症,不能从长时性记忆中提取信息或丧失记忆内 容; 大脑皮层由感觉皮层、运动皮层和联合皮层组成:感觉 皮层(视皮层、听皮层、躯体感觉区、味觉皮层、嗅觉 皮层);运动皮层(初级运动区、运动前区、运动辅助 区);联合皮层(顶叶联合皮层、颞叶联合皮层、前额 叶); 联合皮层不参与纯感觉和运动功能,而是接受来自感觉 皮层的信息并进行整合,再传到运动皮质,从而控制行 为;起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联合作用”;随着动物 的进化,联合皮层由不发达到发达,最后进化到人类高 度发达的联合皮层; 研究大脑两半球功能对称性与不对称性的常用方法 *在单侧半球部分受损或全部受损(如中风或为缓解癫痫 而进行手术切除)的情况下观察病人的行为变化; *单侧颈动脉注射异戊巴比妥钠,选择性地使同侧半球短 暂失活,观察受试者的行为变化; *裂脑实验(手术切断胼胝体),应用严格设计的心理生 理学方法检测两半球的功能; *应用现代脑功能成像技术,观察正常人在进行某种认知 操作时的大脑两半球的活动; 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化的生物学意义:婴儿在出生前,与 语言相关的大脑皮层区就已经存在左右不对称,即婴儿在 学习语言之前,左半球的结构优势就已经存在;在婴儿或 儿童时期,左半球受到伤害后,经过一定时间,语言功能会

RMM2系列塑料外壳断路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RMM2系列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安装使用说明书 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厂 0LS.412.145

1.适用范围 RMM2 系列塑料外壳式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主要用于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压400V,额定电流630A 以下的配电网络中,作为分配电能和保护线路及电源设备免受过载、欠电压、短路的危害。断路器也可对电动机进行过载、欠电压和短路保护。 断路器在正常条件下可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和电动机的不频繁起动之用。 断路器具有智能化保护功能,能提高供电可靠性,避免不必要的停电。 RMM2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带接地故障保护型过电流脱扣器后,除了原有的过载、短路保护功能之外,新增加了接地故障保护功能。可以对一般过电流保护装置不能检测出的接地故障引起的火灾或其它危险提供保护。 RMM2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可带通讯功能,将断路器上的信息通过现场总线上传到控制计算机上,并能通过计算机操纵断路器的合闸和断开。断路器的通讯功能可通过外挂专用RMM2-Modbus 通讯模块或带有内置通讯功能的过电流脱扣器两种方式实现,RMM2-100 适用于通过外挂通讯模块实现通讯接口功能;RMM2-250、630 采用外挂、内置两种方式均可实现通讯功能。 RMM2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符合GB 14048.2,IEC 60947-2 标准的各项规定 2.正常工作条件 2.1 周围空气温度 2.1.1 上限值不超过+40 C 2.1.2 24h 的平均值不超过+35 C 2.1.3 下限值一般不低于-5 C 2.2 海拔 安装地点的海拔一般不超过2000m 2.3 大气条件 大气相对湿度在周围空气温度为+40 C 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下可以有较高的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C,并考虑到因温度变化发生在产品表面上的凝露。 2.4 污染等级 污染等级3 3.产品型号及含义 RM M 2 —□□/ □ 极数1) 额定短路分断能力级别2) 壳架等级额定电流 设计代号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产品企业代号 注:1)三极断路器代号3 省略,四极断路器代号用4 表示。 2)额定短路分断能力级别为较高分断型时代号H 省略,标准型用S 表示,高分断型用L 表示。4.断路器的型式 4.1 极数:三极或四极; 4.2 电流种类:交流50 Hz; 4.3 闭合方式:手动或电动; 4.4 断开方式:手动或电动断开,过电流断开,欠电压脱扣器断开或分励脱扣器断开;

智能塑壳断路器使用说明书

FDDZ20LE(DZ)系列 带自动重合闸功能漏电保护断路器 使用说明书 广东佛电电器有限公司

1.用途 FDDZ20LE(ZD)系列智能漏电保护断路器(带自动重合闸功能)(以下简称断路器),是本公司近年来为适应我国城乡安全用电实际环境而研制开发的科技创新的产品。集剩余电流等保护、回路主开关以及手动、自动分合闸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的远程负荷监控型智能断路器。 FDDZ20LE(ZD)系列断路器适用于三相四线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除了剩余电流、过载、短路等基本保护外,还可根据需要选配过载、短路、断零、欠压、过压、缺相等进行保护,并带有远程分合控制、分合状态信号及数字(485)等多种外控接口。 本产品执行GB14048.2/IEC60947-2标准。 2. 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 a.周围空气温度;上限不高于+60℃,下限不低于-5℃,24h的平均值不超过35℃。 b.海拔: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 c.大气条件:大气的相对湿度在周围最高温度为+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允许有较高的湿度:在最湿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时,该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并考虑到因温度变化发生在产品表面的凝露,采取特殊的措施。 d.污染等级:3级。 e.安装类别:III类 f.安装场所的外磁场在任何方向不超过磁场的5倍。 3. 型号及其含义

4. 主 要 技 术 性 能 4.1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 FD 企业代号 DZ20LE 智能漏电保护断路器 (DZ ) 壳架等级电流(A ) -□□□

4.3 产品功能 剩余电流:断路器出现剩余电流并达到设定档位时,在设定的时间内分闸动作。20~60S 内自动重合闸一次,合闸5S内再次剩余电流动作,分闸自锁,待故障排除后需手动或按键合闸。 进线过压:断路器进线任一相电压超过设定档位时,3S内分闸保护,电压恢复正常,自动重合闸。 进线欠压:断路器进线任一相电压低于设定档位时,6S内分闸保护,电压恢复正常,自动重合闸。 进线缺相:断路器进线任一相电压低于50V时,6S内分闸保护,无自动重合闸。 负载过流:以壳架等级电流执行负载过流分闸保护,无自动重合闸。 负载短路:以壳架等级电流执行负载短路分闸保护,无自动重合闸。 进线断零:进线侧零线断开后,三相电压不平衡达到一定值,断路器分闸动作,恢复后,自动重合闸。 手动分合:带手柄装置,可手动分合闸。检修时,确保断路器明显断开,并不受电动控制。 电动合闸:正常运行时,对可允许自动重合闸的线路故障分闸,能电动自动执行合闸。 分合信号:把断路器运行分合状态以无源一组转换触点的形式输出。 外控分合:断路器分合闸控制可由外置按键控制,只能外接无源独立按键(钮)。 实时数据:显示各种当前分合动作信息、实时三相电压值、三相负载电流值和剩余电流值。 运行参数:各保护动作值可分别多档设置,查询显示各当前执行参数。 历史记录:动作信息记录可追溯查询历史分合闸原因等信息。 故障自诊:断路器重点关键器件和机构采取了比较完善的自检功能,出现故障以代码显示警告。 后备保护:当指令分闸没能执行成功时,自动启动后备分闸执行机构,不再执行自动重合闸指令。 过流可调:可设定断路器壳架电流等级以下的过载保护动作电流值,分闸动作后,无自动重合闸。 显示界面:断路器系列有数码管和液晶屏两种显示方式供选择。 参数设定:断路器系列有功能档位拨码开关和菜单按键两种设置方式供选择。

大脑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大脑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这也需要归功于右脑的记忆机能和自动处理机能。成人难以学好外语就是因为右脑没有处于优势地位,而左脑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耳朵和体内振动音是能力开发最重要的工具我们的大脑的构造是:声音通过听觉区到达大脑的深层部分,神经回路打开。耳朵的能力和振动音一直为们所忽视,但事实是它们是能力开发最重要的工具。人们相信声音疗法能够恢复听力、治愈自闭症和癫痫。这种疗法其实正是强调了听的适重要性。最近有很多研究都在进行,比如听声音治疗疾病和弱听,用声音疗法提高记忆力等等。朗读时声音的振动能够转化为大脑的运动。生物发出的声音一般都是向外发送的,但是朗读和背诵时,它所产生的振动音能够与大脑深层部分发生共鸣,从而在大脑深处引起变化。间脑(丘脑和下丘脑)处于大脑的深层部分,这里集中了所有的神经,它还控制着所有内分泌腺。当我们朗读时,间脑就集中能量变得很宽大,产生新的突触并打开新的回路。这时也就打开了最深层的间脑记忆回路。引发“无意识的力量”音乐、朗读和背诵无意识存在于大脑的深处。一般的时候只有大脑的表层意识来工作,处于深层大脑的无意识受到了压抑,所以无意识的力量不能够自由地发挥出来。但是,无意识中隐藏着巨大的力量,过目不忘或是能够创造出充满感性的优秀作品都是无意识的功劳。引发无意识的力量有很多方法,听觉刺激是其中比较

容易的一种。古典音乐刺激又是听觉刺激里的一种方法。虽然音乐分为很多种,但是古典音乐更适合进行听觉刺激。不光是音乐,朗读和背诵也都能够引发无意识。大量反复的朗读能够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无我状态,注意力完全集中,意识达到统一,无意识的回路打开。这就是大脑的秘密。下面来介绍一些跟大脑的使用方法有关的大脑生理学知识抑制理论:当大脑的回路集中于某一事物上时,其他刺激便不能传达到大脑皮层里。因为感觉神经回路中的突触(神经之间的连接点)阻止了信息的传递。从大脑皮层到脑干的毛状体之间的神经回路负责完成这种传递抑制。大脑里有一种神经回路,具有传达意识的辨别性感觉。当我们一直朗读或默读时,剩下的只是一些只传递声音的回路,其他的视觉、触觉、嗅觉、时间或空间等所有的感觉都被掩盖了,这就是抑制的工作。打开无意识深处的神经回路是大脑的一个秘密工作,这时通过大脑的浅层测头叶,传达到海马(大脑旧皮层)中与记忆有关的部分中去,听觉刺激就是这样打开大脑回路的。当你背诵文章时,你的大脑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来告诉你吧。不考虑意思、单纯大量背诵是重要的一件事。当你思考所背诵内容的意义时你就开始使用你的左脑了。如果你只是背,这时你的精神非常集中,听觉区开始兴奋,而语言区等其他区域的兴奋被抑制住了。当精神集中于一点时,以前到闹中各自兴奋的不同区域现在就都集中到了这个点上,这时听觉区出现最大的脑电波,在它的周围又有类型相似的波出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DZ20系列使用说明书

1、用途及适用范围 DZ20系列塑料外壳式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压380(400)V及以下,直流电压到220V的配电线路中,用来作为线路的接通、分断及电能分配之用,也可作为线路及电能设备的过载、短路和欠电压保护。其中额定电流为225A的Y、J、G型和额定电流为400A的Y型断路器,亦可作为保护电机之用。在正常情况下,断路器可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及电动机的不频繁启动之用。该系列断路器符合GB14048.2、JB8589标准。 2、正常工作条件和安装条件 2.1周围空气温度 a.周围空气温度上限不超过+40℃; b.周围空气温度下线不低于-5℃; c.周围空气温度24h内的平均值不超过+35℃; (1)周围空气温度下限为-10℃或-25℃的工作条件,订货时用户须向制造商声明。 (2)周围空气温度上限超过+40℃或下限低于-25℃的工作条件,用户订货时必须与制造厂协商。 2.2海拔: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 2.3大气条件 周围空气温度为+40℃时,大气的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有较高的相对湿度,例如20℃时达90%,对由于温度变化偶尔产生的凝露应采取特殊的措施。

2.4污染等级:安装地点的污染等级为3级。 2.5安装类别:断路器主电路的安装类别为Ⅲ,Inm≤800A可为Ⅳ;不接至主电路的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安装类别Inm≤400A为Ⅱ,Inm≥630A的为Ⅲ。 2.6安装条件:断路器应按照本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户内单独安装或安装在配电柜中,安装面与垂直面侧倾斜度不大于5°。 2.7安装环境条件 a.安装在无显著摇动和冲击振动的地方; b.安装在无雨雪侵袭的地方; c.安装地方应无爆炸危险的介质,且介质中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与尘埃。 3、产品型号及含义 注:(1)用途代号:配电用1表示,可不写出;保护电动机用2表示。 (2)极数:三极用3表示,四极用4表示。 (3)操作方式:手柄直接操作无代号;电动机操作P表示;转动操作用Z表示。

发动机喷油器工作原理及组成

发动机喷油器工作原理及组成 1—1 80喷油器有何功用?分哪几种类型?由哪些部件组成? (1)功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执行元件是喷油器。喷油器的功用是根据ECU的指令,控制燃油喷射量。吸粪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全部采用电磁式喷油器,单点喷射系统的喷油器安装在节气门体空气人口处,多点喷射系统的喷油器安装在各缸进气歧管或汽缸盖上的各缸进气道处。 (2)喷油器的分类 ①按喷油口的结构不同,喷油器可分为孔式和轴针式两种,如图1—93所示。 ②按其线圈的电阻值不同,可分为高阻(电阻值为13~16欧姆)喷油器和低阻(电阻值为2~3欧姆)喷油器两种类型。 (3)组成高压清洗车喷油器主要由滤网、线束连接器、电磁线圈、回位弹簧、衔铁和针阀等组成,针阀与衔铁制成一体。轴针式喷油器的针阀下部有轴针伸入喷口。 1—1 81 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如何? 喷油器不喷油时,回位弹簧通过衔铁使针阀紧压在阀座上,防止滴油。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吸力,将衔铁吸起并带动针阀离开阀座,同时回位弹簧被压缩,燃油经过针阀并由轴针与喷口的环隙或喷孔中喷出: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回位弹簧迅速使针阀关闭,喷油器停止喷油。在喷油器的结构和喷油压力一定时,喷油器的喷油量取决于针阀的开启时间,即电磁线圈的通电时间。回位弹簧弹力对针阀密封性和喷油器断油的干脆程度会产生影响。 1—1 82喷油器的驱动方式有哪几种? 喷油器的驱动方式可分为电流驱动和电压驱动两种,如图1-94所示。电流驱动方式只适用于低阻值喷油器,电压驱动方式对高阻值喷油器和低阻值喷油器均可使用。 (1)电流驱动方式在采用电流驱动方式的喷油器控制电路中,不需附加电阻器,低阻值喷油器直接与蓄电池连接,通过https://www.sodocs.net/doc/639221409.html,ECU中的晶体管对流过喷油器线圈的电流进行控制。 喷油器电流驱动方式电路如图1—95所示,蓄电池通过点火开关和主继电器(或熔体)直接给喷油器和ECU供电,https://www.sodocs.net/doc/639221409.html,ECU控制喷油器和主继电器线圈的搭铁回路。 (2)电压驱动方式低阻喷油器采用电压驱动方式时,必须加入附加电阻器。因为低阻喷油器线圈的匝数较少,加入附加电阻器,可减小工作时流过线圈的电流,以防止线圈发热而损坏。 ▲1—1 83喷油器检修内容有哪些? (1)简单检查方法在发动机工作时,用手触试或用听诊器检查喷油器针阀开闭时的振动或声响,如果感觉无振动或听不到声响,说明喷油器或其电路有故障。 (2)喷油器电阻检查拆开喷油器线束连接器,用万用表测量喷油器两端子之间的电阻,低阻值喷油器应为2~3欧姆,高阻值喷油器应为13~16欧姆,否则应更换该喷油器。 (3)喷油器滴漏检查喷油器滴漏可在专用设备上进行检查,也可将喷油器和输油总管拆下,再与燃油系统连接好,用专用导线将诊断座上的燃油泵测试端子跨接到12V电源上,然后打开点火开关,或直接用蓄电池给燃油泵通电,燃油泵工作后,观察喷油器有无滴漏现象。若检查时,在1min内喷油器滴油超过1滴,应更换该喷油器。 (4)喷油器的喷油量检查喷油器的喷油量可在专用设备上进行检查,也可按滴漏检查做好准备工作。燃油泵工作后,用蓄电池和导线直接给喷油器通电,并用量杯检查喷油器的喷油量。每个喷油器应重复检查2~3次,各缸喷油器的喷油量和均匀度应符合规定,否则

大脑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大脑得工作原理与结构 人得大脑分为左脑与右脑两个半球,它们得功能就是不同得,通常左脑被称为“语言脑”,它得工作性质就是理性得、逻辑得;而右脑被称为“图像脑”,它得工作性质就是感性得、直观得。左脑得工作方式就是直线式得,可以说就是从局部到整体得累积式;右脑得工作方式则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得并列式。左脑追求记忆与理解,它得学习方法就是通过学习一个个得语法知识来学习语言;右脑不追求记忆与理解,只要把知识信息大量地、机械得装到脑子里就可以了。 右脑具有左脑所没有得快速大量记忆机能与快速自动处理机能,后一种机能使右脑能够超快速得处理所获得得信息。 左脑与右脑得记忆能力就是1:100万,然而一般人却只会用左脑记忆! 人类大脑得一部分组织能够增强记忆,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增强记忆得方法并用到实践中去,我们对大脑使用得方法也改变。大脑能够变得更灵活,原先运转比较缓慢得机能开始加快运转速度。这样,学习能力低下得孩子可以提高记忆力,成人则降低了患痴呆症得危险,并能够长久保持灵敏得头脑。 就是哪些组织能够增强记忆力呢?人类得大脑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一部分由表层意识(意识)控制,下面一部分由深层意识(潜意识)控制。这两种意识得工作内容完全不同。人们通常使用外部得表层意识,不大使用深层意识,但就是出色得记忆力其实存在于我们得深层意识中,人类得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表层意识位于左半球,深层意识位于右半球。 通常我们都认为通过理解达到背诵得目得就是很重要得,然而理解行为只动用了我们得表层大脑。大量反复得朗读与背诵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大脑内由表层脑到深层脑得记忆回路,记忆得素质因而得以改善。 浅层记忆发生在表层大脑中,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通过大量反复得朗读与背诵,我们就能够打开深层记忆回路,大脑得素质会发生改变。深层记忆回路就是与右脑连接在一起得,一旦打开了这个回路,它就会与右脑得记忆回路连接起来,形成一种“优质”得记忆回路。 左脑得记忆回路就是低速记忆,而右脑得就是高速记忆,素质完全不同。左脑记忆就是一种“劣质记忆”,不管记住什么很快就忘记了。右脑记忆则让人惊叹,它有“过目不忘”得本事。这两种记忆力简直就就是1:100万,左脑记忆实在没法与右脑相比。 但就是,虽然我们人类拥有这么神奇得右脑,一般人却只使用靠“劣质记忆”来工作得左脑,她们得右脑一直在睡觉。所以说人们一直在错误地使用大脑也不算过分。 大脑得三层记忆回路:侧头页记忆回路、海马记忆回路以及超记忆回路 记忆分为浅层记忆与深层记忆。大脑生理学中这样讲:浅层记忆发生在表层脑侧头叶中得语言区,深层记忆发生在大脑得深层部分——旧皮层中得海马。海马还被特别称为“记忆信息得管理塔”。它就是记忆得中枢,负责收收集各种信息,并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进行取舍选择。海马不就是记忆得最终贮藏所,因为记忆能够到达所有脑细胞得领域。但就是确定无疑得就是,从侧头叶到海马得这一段神经就是记忆最重要得回路。 一般地,外界信息进入侧头叶,在这里进行判断、分类、记忆与再生,然后把最重要得信息传达到海马里。海马具有记忆、保持与再生得能力。它与侧头叶中得浅层记忆不同,就是一种深层记忆,能够长期保持。如果信息反复、持续地进入大脑,那么这些信息就会越过侧头叶得记忆回路,传递到海马记忆回路中去。 除了我们常用得侧头叶记忆回路与海马记忆回路,其实还有一种记忆回路存在。如果能够打开这个回路,我们就能够记住只瞧过或听过一次得事物,无论何时都能通过想象在脑子里再现。这种回路叫做超记忆回路。 右脑中存在心灵感应通道与想像通道 大脑分为三层。人类大脑首先就是由脑干部分(也叫“爬虫类得脑”)开始进化得。这一部分具有“心灵感应通道(Tele pathy Channel)”,所以这部分得语言被称为“心灵感应语言(心灵互通得波动语言)”。爬虫类就是指蛇与蜥蜴等动物。它们不具有像人类一样得语言能力,但就是她们有别得通信手段,能够知道同类得意思。这就就是“心灵感应”,也就就是波动语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