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9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学生集体跪拜父母:这究竟是感恩教育还是食古不化?

2019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学生集体跪拜父母:这究竟是感恩教育还是食古不化?

学生集体跪拜父母:这究竟是感恩教育还是食古不化?

编者按

教育是立国之本。学校担此重任,对待教育可以懒惰应付、随意作为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诚然,青少年学生要学习知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理所当然应关注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但“跪拜”“磕头”是维护封建等级制的工具和手段,与现代文明及教育宗旨已经格格不入。教育管理者要宣传民族文化、启迪学生心灵,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用新理念、新思想充实自己,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真正做到“立德树人”,而不是开历史的倒车,食古不化,误人子弟。

“感恩教育”变“跪拜叩首”乃食古不化

(标题即观点,旗帜鲜明。)

①11月19日,2019年高考倒计时200天之际,河南沁阳一中高三年级举行以“成就最好的自己”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该活动“感恩教育”环节中,两千多名高三学生集体跪拜父母,此种方式遭到网友的质疑,被学校官号怒怼。(11月23日《南方都市报》)(开篇引述新闻事件,为下文议论张本。)

②“回家问问你父母,给他们磕个头谢恩该不该有争议。如果他们强烈反对,你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吧”。学校官号怒怼质疑的网友,说得理直气壮。这便是该校举行盛大“感恩教育”的源头。

③然而,非祭祀大典,也不是拍古装剧,两千多名学生齐刷刷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让人顿生时空倒错之感。(通过反驳对方观点,表达对校方举行的“感恩教育”活动不认同。)

④据悉,该项活动是高三年级为鼓励高考学子策划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懂得感恩。伴着抒情的音乐与主持人的说辞,家长朗读向孩子寄予期望的家书,学生跪拜行礼作为回敬,然后起身拥抱父母,这前所未见的大阵仗,让学生和家长震撼不已。有人流下了眼泪,场面感人。学校特意强调这一点:“现在缺的就是这种仪式!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不肖子孙。”似乎这种仪式实现了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的目的,但是,在笔者看来,学生流泪与其说是被感动,莫如说是被这种刻意营造的氛围、不得不跪的方式整蒙圈了。(现实性分析。论述学生流泪的真实原因。)

⑤在孝道文化式微、传统美德滑坡的现实语境下,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确实有宣传民族文化、启迪学生心灵的良好初衷,但是,对待传统文化、传统道德,我们应该秉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科学态度,才能真正认识、传承、光大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早已达成的社会共识,现代教育工作者岂能如此食古不化?(欲抑先扬,论述继承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和做法。)

⑥在传统礼教中,跪拜之礼体现上下尊卑,起着维护封建等级制的作用。这显然与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依靠类似做秀的方式,来强行推广所谓磕头、跪拜这样的旧时礼教,与培养健全人格、追求平等意识公民的现代教育宗旨背道而驰。而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下跪,更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现行教育法规。(现实性分析。跪拜之礼违背现代教育宗旨和法律法规。)

⑦近年来,这种组织全体学生给父母洗脚、给父母下跪的新闻频频出现,每每招致舆论批评,一些学校却乐此不疲。由此可见,“感恩教育”变“跪拜叩首”是一种教育懒政,对旧礼教不加甄别,全盘照搬,以仪式的喧嚣来掩盖教育管理者的无知颟顸,以下跪、流泪的“自我感动”来堙没现代教育的思考和

践行。(紧迫性分析。论述“感恩教育”变“跪拜叩首”背后所折射出的严重问题。)

⑧孝敬父母等传统美德传承至今日,应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责任担当,以身作则的人性表达,身心平等的法律规范,而不是故弄玄虚的仪式表演,更不是假以美名的教育懒政。跪拜大礼当休矣,别“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将学生们引入歧途。(提出正确做法,照应题目。)

来源:《燕赵都市报》作者:斯涵涵

【时代警语】

孝敬父母等传统美德传承至今日,应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责任担当,以身作则的人性表达,身心平等的法律规范,而不是故弄玄虚的仪式表演,更不是假以美名的教育懒政。跪拜大礼当休矣,别“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将学生们引入歧途。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跪拜”活动中,很多学生感动得流下了流泪,高考学子们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并且懂得了感恩。

B.“感恩教育”变“跪拜叩首”是一种教育懒政,是通过下跪、流泪的“自我感动”来堙没现代教育的思考和践行。

C.对待传统文化、传统道德,我们应该秉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科学态度,才能真正认识、传承、光大优秀的传统文化。

D.推广所谓磕头、跪拜这样的旧时礼教,违背了现代教育宗旨,强迫下跪更是一种违法违规的行为。

2.读写一体化训练(开放性试题)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实际上,类似文章中那样的“怪现状”比比皆是。请你结合自己的见闻,说说你对类似事件的看法,200字即可。

【相关链接】

让2000多名学生跪拜父母,这样学感恩是形式主义吗?

近日,河南一所中学在高考倒计时200天当天,安排2000多名高三学生向父母磕头感恩,引发网友质疑,却遭学校官号怒怼:思维是不是有毛病?事后,该所学校回应,校领导活动前不知情,是高三年级安排的,只是一种形式,想教孩子们学会感恩。

“跪拜礼”再次引发舆论的关注,根源还是因为现代社会平等自由观念已经流布甚远,深入人心,而“跪拜”作为传统社会等级和尊卑顺服意识的隐喻则显得和现代社会观念格格不入。

想教孩子们学会感恩,当然是好事,本无可厚非,但是在现代社会文明当中,还在用“磕头跪拜”这样的方式去表达感恩,则会让人觉得有些不合时宜。从视频中来看这场集体“跪拜礼”,现场毫无肃穆气氛,甚至有些学生还在偷笑;仪式也很荒唐,学生们跪在父母一旁,一边作揖一边跪拜,形式整齐标准。如此感恩,从屏幕里面传递出来的更多的或许是尴尬,而非感恩。

值得反思的一点是,屡次发生的“跪拜礼”,场所大多数都是在学校。众所周知,学校是学生们获得现代文明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但是这场集体“跪拜礼”感恩,不仅暴露出了学校对平等和感恩等价值观念的理解存在偏颇,甚至对“跪拜礼”也存有误会,而且也暴露出了河南这所学校教育理念的陈旧和教育手段的陈旧。

纵观以往,像河南这所学校让学生行集体“跪拜礼”的情况并不少见,在网络上随便一检索就可以查找到很多案例。例如2015年南通一所小学在入学仪式上,一年级532名新生向家长下跪行“感恩礼”;2015年嘉定一学校办孝敬节,800多名学生跪拜父母,并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

或许屡屡发生的集体“跪拜礼”仪式,与近几年的“国学热”现象不无关系。人们渴望从传统的文化中汲取营养。但是单纯从“跪拜礼”这一点上说,在我看来则是对传统文化有矫枉过正的误读。依河南这所学校所言,“跪拜”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或是孝敬。但是“跪拜”作为一种仪式,却还传递出一种顺服、服从的意味,如果目的是为了学会感恩或学习传统文化,又何须借助这样一种仪式呢?

说到底,这所高中行集体“跪拜礼”,确实是尽显荒诞,学校本身也该更新一下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了。学习感恩本身是好事,但需要明白的是,感恩之事不在于一起一跪,而是平时的点点滴滴。所以通过下跪去学习感恩,下次还是算了吧。

来源:《新京报》作者:伯扬

毫无疑问,“感恩”“尊敬长辈”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值得传承和学习的,但是让人生疑的是,当学校每每借助“跪拜”仪式来让学生表达尊敬和

感恩的时候,这其中夹着多少表演的成分?又有多少是发自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恐怕每一场大型集体“跪拜礼”都经不起这样的推敲,却更像是一场精心安排的大型的show。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