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_寡妇兰特氏_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

_寡妇兰特氏_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

_寡妇兰特氏_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
_寡妇兰特氏_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

《寡妇兰特氏》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

性政治隐喻

*郑伟

内容提要《寡妇兰特氏》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女作家贝恩在性政治隐喻层面带有总结性质的作品,不啻为英国早期现代权力话语协商的代表文本,亦足以反映女性在17世纪末期争夺公共空间的复杂性与策略性。该剧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了戏剧冲突,一是剧中男女的爱情婚姻协商,二是弗吉尼亚政体矛盾引发的冲突,这两个层面的叙事交织成一个整体,共同组成了复杂的性政治隐喻体系。贝恩在《寡妇兰特氏》中为女性在戏剧领域的思想建构及思想传播模式树立了典范,也显示出复辟时期戏剧中性与政治这两种权力关系之间的流动性与对应关系。关键词《寡妇兰特氏》女性意识性政治隐喻权力话语协商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女作家阿芙拉·贝恩(Aphra Behn ,1640-1689)在人生最后阶段创作的两部作品皆取材于自己早年的美洲经历,其中之一是她于1688年前后创作的剧本《寡妇兰特氏,又名,来自弗吉尼亚的培根小史》,该剧迟至1689年秋季才获得上演机会,而那时作家已去世五个月了。贝恩去世之前曾委托乔治·詹金斯出版此剧,所以我们在1690年的印刷版上可以发现他在出版说明中为贝恩鸣不平,并宣称要竭尽全力避免作家受到充满恶意的敌人和不怀

好意的批评家的诋毁。

①在其去世后的两百多年间,这位传奇女作家在英国文学·

14·*①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英国17世纪作家阿芙拉·贝恩研究”(14YJC752035)的阶段性成果。

See George Jenkins

,“The Widow Ranter ,or ,the History of Bacon in Virginia ,to the much Honoured Madam Welldon ”,in Janet Todd ,ed.,The Works of Aphra Behn :The Plays of 1682-1696,vol.7,London :William Pickering ,1996,pp.292-293.*

史上的地位一直不高,20世纪70年代以后,她才被欧美学界看重,并大有进入经典作家之列的趋势。近年来,学界对《寡妇兰特氏》的研究兴趣持续上升,相关成果多从种族、性别、政治等角度切入:有的用新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将培根叛乱以及弗吉尼亚的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事实与剧本情节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讨17世纪末期的英格兰如何集体丧失了荣誉意识①;有的从城市政治的角度出发分析培根叛乱发生的原因,认为贝恩是借殖民地的阶级斗争影射英格兰国内的政治矛盾②;有的研究者认为培根是蒙茅斯公爵的象征,把这个剧看作是“贝恩忠诚于王室的保守文本,激进地表达了对正处于内外交困局势中的詹姆

斯二世的支持”

③。就此而言,该剧与复辟时期政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已得到公认,但以往的研究依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只从单一政治侧面进行分析,把

该剧视为政治的“传声筒”

,降低了该剧的思想意义;第二、有的研究者在运用新历史主义研究方法时,过度地使用了历史材料,部分材料占据了文章的大部分篇幅,却与文本分析时有脱节,难免有喧宾夺主之嫌。

要全面地解读《寡妇兰特氏》这部充满杂糅主题的文本,首先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即贝恩为何在中断戏剧创作数年后突然选择回归戏剧。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贝恩的经济和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早年在伦敦戏剧界的成功已成过眼云烟。作为一名曾经闯荡美洲、在荷兰做过查理二世的军事间谍、也曾因负债被投入监狱的传奇女性,她对风云变化中的英格兰政治的把握可谓非常敏锐,同时她在伦敦剧团合并以后的成功转型也说明她绝非不谙文学市场好恶之辈。然而,17

世纪末期早已不是英格兰戏剧的黄金时代

,“桂冠诗人”德莱顿借为《寡妇兰特氏》所创作的开场诗表达了他对剧场衰落的感慨

:“在这个满是希望的时代,愿上帝拯救剧场英雄吧!从事戏剧的傻瓜已经步履维艰,你却乐见剧场的崩塌。邪恶居然成了国家的缔造者,竟然充满市井又让世界欣欣向荣。人人都拥有自己的

园地,我们在剧院的努力收获的只是徒劳。

”④可见,如果贝恩仅仅把戏剧创作当作获得金钱的手段,那她绝不会在剧本可能连上演机会都没有的情况下还去创作戏剧,这或许也是她在去世之前嘱咐好友一定要将剧本出版的原因,她或许担

·

24·外国文学评论No.3,2016

①②③④See Mellisa Mowry

,“‘Past Remembrance or History ’:Aphra Behn's The Widow Ranter ,or ,How the Collective Lost Its Honor ”,in English Literary History ,79.3(2012),pp.597-621.

See Paul Musselwhite

,“‘What Town's this Boy ?’:English Civic Politics ,Virginia's Urban Debate ,and Aphra Behn's The Widow Ranter ”,in Atlantic Studies ,8.3(2011),pp.279-299.

See Janet Todd ,The Secret Life of Aphra Behn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

1997,pp.412-417.John Dryden

,“The Widow Ranter ,or the History of Bacon in Virginia.Prologue ”,in Janet Todd ,ed.,The Works of Aphra Behn :The Plays of 1682-1696,vol.7,p.296.

心,如果剧本不出版的话,恐怕就永远失去了在公众中传播的机会。所以,贝恩在创作《寡妇兰特氏》时,显然更看重如何建构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迎合观众的需要。

此外,贝恩也是一位极具女性思想的作家,虽然随着复辟时期政治紧张程度的变化,其各阶段作品中性与政治两种权力话语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过程,但其作品始终没有脱离女性意识的主导。为了展现自己的女性意识,贝恩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反传统的女性形象,例如《年轻的君主》(The Young King ;or ,the Mistake ,1679①)中拥有男性气质的公主克莱蒙娜、《漫游者》(The Rover ;or ,the Banish'd Cavaliers ,Part Ⅰ,1677;Part Ⅱ,1681)中敢于反抗的风

尘女安杰丽卡·比安卡

、《裴兴特·幻兴爵士》(Sir Patient Fancy ,1678)中大胆表达女性欲望的诺威尔夫人,等等

。《寡妇兰特氏》也表达了贝恩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性政治隐喻主题,但并不止于简单地重复该主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贝恩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复辟时期政治语境中巧妙地在其最后一部作品中完成了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首先,本文将探讨性与政治在复辟时期戏剧话语中的关系,该时期戏剧以“风俗喜剧”和“性喜剧”著称,剧中男女在爱情与婚姻上的选择以及强奸等暴力行为不仅是情节上的具体行动,更象征着阶级与政治的对抗;其次,本文将探究该剧如何挪用了复辟时期的性政治话语,并在尽量避免刺激托利党人的基础上完成了对父权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秩序的重构;最后,文章将分析贝恩在《寡妇兰特氏》中如何通过剧中人物的爱情婚姻命运完成了宏观政治隐喻的构建。

一、权力的流动:复辟时期戏剧中的性政治隐喻

在英国戏剧发展史上,复辟时期戏剧与政治的联系最为紧密,并且直接参与了政治话语建构,这一现象的产生与该时期观众的构成及剧场特许制密不可分。查理二世于1660年复辟以后便立刻恢复了被清教徒封禁达18年之久的公共剧场,但此时的剧院只有两家,即由查理二世庇护的国王剧院以及由国王之弟约克公爵(即后来的詹姆斯二世)庇护的公爵剧院。国王和他周围那些附庸风雅的贵族、廷臣、花花公子以及才子佳人,构成了这一时期戏剧观众的主体,剧场中

·

34·《寡妇兰特氏》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

①该剧虽于1679年上演,但研究者认为此剧属于贝恩的早期作品,大概创作于17世纪60年代。

已经没有了莎士比亚时期站在前排的下层社会观众。剧场与宫廷的紧密联系必然使得复辟时期的剧场无力摆脱政治影响,复辟时期实施的戏剧审查制度也决定了一个事实,即,剧院上演的戏剧必然是宫廷可以容忍的剧目。

复辟时期剧场演出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女演员开始登台扮演角色,而在莎士比亚时代,女性角色悉由男性童伶充任,女演员的缺席使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和斯图亚特王朝早期的戏剧不能完全差异化地表现性别差异。两家剧场的经理威廉·戴夫南特与托马斯·基利格鲁曾跟随查理二世在法国流亡,期间他们目睹过

女演员在巴黎剧场的演出,于是将此项革新带到了复辟时期的剧场。

①这一时期的喜剧中经常出现女扮男装的情节,当女演员穿上男性的马裤时,女性的身材曲线更好地呈现在了男性观众的眼中。虽然大部分男性观众出身上流社会,但他们的观剧素质普遍不高,浑身透着一股复辟时期贵族身上常见的粗鲁习气。不可否认的是,有些男性观众来剧场的目的就是为了观看女演员的曼妙身姿,或者到演员更衣室偷窥她们的身体并与之调情,但客观而言,女性在戏剧舞台上的在场的

确为性政治权力在剧院的操演提供了必要条件,正如苏珊·欧文所言

:“性政治在女性首次登上早期复辟舞台之后就已经开始得到了表现。

”②因此,复辟时期的戏剧表演改革给剧作家带来了公开谈论“性”的机会,再加上剧场与宫廷的紧密联系所带来的“政治”属性,两者的结合为“性政治”隐喻的出现提供了合宜的土壤。

众多女性主义者已经表达了“性”本身就是政治的观点。

③米歇尔·福柯在《性经验史》中更是构建了支撑着我们社会中性话语的权力-知识-快感政体,

认为性在微观层面上穿透和控制了日常的快感且具有多种形式的权力技术。

④以此观之,清教主义就是将性压抑运用到权力运作中的极致表现。那么,以反对干涉普通民众私生活著称的复辟时期放纵主义又是怎样将“性”运用到政治权力操演中去的呢?由于“性”与“政治”这两个概念都颇为复杂,下文将尝试简要界定本文所使用的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本文使用的“性政治”一词与当代美国著名女权主义作家凯特·米利特建

·

44·外国文学评论No.3,2016

①②③④See Deborah Payne Fisk

,“The Restoration Actress ”,in Susan J.Owen ,ed.,A Companion to Restoration Drama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8,p.72.

Susan J.Owen ,Restoration Theatre and Crisi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p.4.

See Susan J.Owen

,“Sexual Politics and Party Politics in Behn's Drama ,1678-1683”,in Janet Todd ,ed.,Aphra Behn Stud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p.15.

详见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

,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页。

构的“性政治”概念有一定的相似性。米利特认为“性是人的一种具有政治内

涵的状况”

①,这证明了“性”与“政治”的一体关系;而从性别的角度来看,政治即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维系男女之间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和话语机

制。本文论及的复辟时期戏剧中的“性”

,指的是男女角色在行动与对话中表现出的有关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爱情婚姻伦理、经济政治权力等一系列围绕着性别差异进行对抗的话语符号,也即朱迪斯·巴特勒所说的“性别表演理论”在剧场空间的实践。更确切地说,复辟时期戏剧中的性政治话语所描述的是性与政治(微观或宏观的政治)之间或明或暗的隐喻与象征关系,而在包括贝恩在内的复辟时期剧作家的创作中,这种修辞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戏剧冲突模式。于是,复辟时期戏剧中的政治话语在很大程度上便通过性隐喻修辞表达出来,托利党及辉格党剧作家都要依托同一话语系统阐释自己的政治主张,彼时的观众也很容易从性情节中读懂背后的政治编码,更可以从政治情节中反观主人公性行为的选择倾向。

贝恩戏剧中的性政治隐喻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她在英国党派政治萌芽阶段的“褫革危机”(Exclusion Crisis )

时期创作的剧本。②诚然,贝恩在“褫革危机”期间创作的具有浓厚党派意识的

作品更加明显地表现了“性”与“政治”之间的联系,但不容否认的是

,“性政治”隐喻实际上贯穿了她创作生涯的始终,只不过在不同时期采取的叙述方法和表现策略会有所变化。贝恩在17世纪70年代以后创作的喜剧同样符合复辟时期

喜剧中的性政治话语模式,她在《漫游者

》、《都市女继承者》(The City-Heiress ;or ,Sir Timothy Treat-All ,1682)中都较为典型地运用了复辟时期喜剧中的性隐喻修辞来支持保王党人的主张。虽然贝恩在创作《机运》(The Lucky Chance ;or ,An Alderman's Bargain ,1686)之后仍始终如一地忠诚于斯图亚特王室,但时局变化,她已无法延续之前在作品中使用的粉饰保王党、简单粗暴地攻击辉格党这一方式来维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这种变化在《寡妇兰特氏》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

54·《寡妇兰特氏》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

②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7页。安妮塔·帕彻科指出,在“褫革危机”之际上演的剧本中流行的英俊潇洒的托利党花花公子给资产阶级市民戴上绿帽子之主题,反映了这一派剧作家的政治观、托利党人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以及由这一精英群体施行统治的合法性(see Anita Pacheco ,“Reading Toryism in Aphra Behn's Cit-Cuckolding Comedies ”,in The Review of English Studies ,55[2004],p.690)。苏珊·欧文主要关注了“褫革危机”期间贝恩的剧作中托利党主义与女性意识之间的联系,认为贝恩在此期间的创作与其同时代作家一样必须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由于在党派之争如火如荼的时刻,剧作家无一例外地要在作品中毫不含糊地表达自己对托利党的支持,因此这一期间给予贝恩的女性主义意识表达空间极其有限(see Susan J.Owen ,“Sexual Politics and Party Politics in Behn's Drama ,1678-1683”,p.27)。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认为

:“文化是一个特殊的协商网络,人们在其中既交换物质产品也传递思想意识。

”①当处于屈从地位的阶级要为改变境遇寻找话语支持时,它们通常只能采取一定程度上依附原有意识形态系统的形式,而以文学的形式操演变革显然是破坏性最小的一种方式。作为在复辟时期剧场中上演剧目数量处于前列的女作家,贝恩的创作已经作为一种权力协商形式进入了文学公共空间。女性要实现父权文化的重构和改变,首先得有参与建构文化的权力,在这一点上作为职业女剧作家的贝恩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而且她也一直在积极地参与秩序的建构。如果我们将《寡妇兰特氏》放在贝恩作品整体中去考察,就会发现该剧与贝恩此前创作的剧作中的托利党性政治话语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在《月亮皇帝》(The Emperor of the Moon ,1687)中贝恩已经在尝试新的戏剧创作模式,但在《机运》中她又回归到了旧的托利党叙事传统。贝恩的性政治隐喻在《寡妇兰特氏》中才真正发生改变,这主要表现在她开始认为传统的浪荡子式保王党人必将失败,因此她在剧中将男性主人公的婚姻价值观向新教道德靠拢,使保王党人物在道德上越来越接近辉格党人。在贝恩的前期戏剧作品中,

典型的保王党人几乎都是浪荡子,如《漫游者》中的威尔莫

、《都市女继承者》中的威尔丁,此类形象的典型特征是穷困潦倒,但因出身良好,对于女性来说还是有着文化上的吸引力,再加上年轻风流、巧言令色,最终都能赢得女性的爱

情,但他们身上最大的缺点便是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以及玩弄女性的态度

。《寡妇兰特氏》与这些前期剧作的最大区别,乃至与整个复辟时期风俗喜剧的区别是,剧中保王党人身上的浪荡子习气大为减弱,以戴尔文为代表的男性甚至还在女性面前选择了进一步妥协,这也构成了贝恩在该剧中性政治隐喻转变的标志。

二、“为所欲为的女性”与反抗父权:

性别重塑与微观政治隐喻的关系

在人生旅途的最后一年,贝恩似乎都在怀旧

,《寡妇兰特氏》的创作亦是如此。这部悲喜剧讲述了一桩发生在弗吉尼亚殖民地的叛乱故事,其中夹杂着爱情纠葛。与早年创作的另一部悲喜剧《阿布德拉扎尔》(Abdelazer ;or ,the Moor's Revenge ,1676)不同的是,贝恩不仅将这部戏的空间背景放在了与英格兰息息相

·

64·外国文学评论No.3,2016

①Stephen Greenblatt

,“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 ”,in Michael Payne ,ed.,The Greenblatt Reader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5,p.15.

《寡妇兰特氏》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

关的殖民地,而且就连情节也取材于历史事实。该剧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了戏剧冲突,一是剧中男女的爱情婚姻协商,二是有关弗吉尼亚政体矛盾引发的冲突,两个层面的叙事交织成一个整体,共同组成了复杂的性政治隐喻体系。在西方文化中,政治一直涉及“家庭”与“国家”两个层面的统治合法性问题,前者的权力基础是长期存在的父权制,而后者探讨的则是政体问题。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即在《政治学》中从微观层面的“家庭共同体”与宏观层面的“城邦共同体”两个维度论述了人与人之间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如果说父权制中男性自然权力的生成可谓国家政治权力合法性的胚胎,那么,从家庭中的父权制亦可以很容易地推演到整个社会中的“君主制”。从这个角度看,在性别关系中反抗“父权制”对女性的支配和控制实际上是性政治隐喻在微观层面的实践。作为一个有着明确女性意识的作家,贝恩曾在作品中构建了多种多样的性别关系,安排剧中女性借助不同的工具反抗父权制,但无论她们是依靠美貌或金钱还是学识进行对抗,最终还是无法彻底脱离父权制的控制。虽然贝恩剧中的个别女性取得了婚姻自主权,但她们并未从根本上摆脱依附于男性的命运。这或许正是贝恩在最后一次向“父权制”发起进攻的剧作《寡妇兰特氏》中将空间设置到远离欧洲的弗吉尼亚殖民地的原因之一。

在复辟时期的英格兰,男性可以公开谈论性,他们对女性的性权力也是不言而喻的。贝恩尤其重视从性权力对抗与协商的角度重塑两性在社会关系、婚姻爱情以及伦理道德等层面的价值要求。早年的贝恩为了生计迁就观众,尤其是在其女性意识最为彰显的早期戏剧《荷兰情人》(The Duth Lover,1673)遭遇惨败之后,她在剧作中对女性形象的构建体现出一种迂回和迁就男权的策略,例如《漫游者》中的浪荡子威尔莫最终赢得了富家小姐的爱情,被其玩弄的妓女安杰丽卡·比安卡则无处可去,这种安排无疑会让男性观众感到快意。但在创作《寡妇兰特氏》之际,剧场日趋惨淡,剧本基本没有上演的可能,所以她也没有必要再去迎合市场,于是便在剧中塑造了更加激进的反叛女性形象,这也为我们厘清贝恩隐藏在市场与政治需要之下的女性思想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该剧同名主人公寡妇兰特氏堪称殖民地社会中的“经济理性人”,她身上有着许多不同于传统女性的特质。该剧一开始,弗莱德利就以夸张的语气向哈扎德介绍了她在美洲的传奇经历,从他口中我们可以大致获得如下信息:出身低微的兰特先生靠闯荡美洲获得了巨额资产,而在新大陆,判定一个人的高贵与否只看金钱,不会过问出身,所以兰特先生死后,他留给妻子的财产就成了后者跻身弗

·

·

74

吉尼亚上层社会的通行证,实现了英国下层阶级人士中普遍存在的跻身绅士淑女阶层的梦想。兰特氏抽烟、喝酒、性格豪爽,身为寡妇却毫不忧伤,充分地享受着恋爱和财产上的自由。她身上最为典型的性格特征就是张扬的男性气概:得知培根的副将戴尔文把克丽丝安特小姐抓起来后,她担心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戴尔文会轻薄克丽丝安特,便决定女扮男装把克丽丝安特解救出来。她和珍妮的对话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她的泼辣性格:

兰特氏:难道我每天要长吁短叹,以泪洗面?这样只能把自己弄得像个傻瓜,然后让男人洋洋得意。我一定要坚如磐石,而不是哭哭啼啼。

珍妮:那你打算怎么办?

兰特氏:我要把那个贱贼痛打一顿,然后把克丽丝安特小姐解救出来。珍妮:怎么,难道你一个女人家能打得赢那个武将?

兰特氏:见鬼去吧,这些男人,他们从战争上得来的名声不过是靠发号施令,又不是靠勇气。如果我不去战斗,怎么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我认识一个胆小鬼,被人追打得满城跑,他一直以为自己就是个懦夫,但后来他被迫还击,发现自己原来很能打,由此名声大作,欺负他碰到的任

何人,最终还谋了个官职。

①兰特氏用辛辣的口吻解构了男性在武力上的神话。后来,她果然在战场上表现得异常勇猛,成为剧中唯一靠武力保持了自我的女性。当培根将詹姆斯城的女性全部扣为人质时,女扮男装的兰特氏反而成了其他女性的救世主,她之后成功慑服并改造戴尔文的过程亦标志着以兰特氏为代表的女性在性别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而戴尔文也最终认同了兰特氏的男性气质,并坦白他其实更喜欢男性气质明

显的女性

:“以后你就穿着男人的马裤吧,因为我现在顶讨厌穿罩裙的女人。”(Widow :340)借用挪威学者霍姆斯兰德的话来说,戴尔文的屈就乃是因为“兰特氏的富有降低了他对于罗曼司女性的要求,他也为她强健的气质所折服,同时

认识到了必须将对方当作平等的对象对待”

②。在这个意义上,兰特氏的男性气·

84·外国文学评论No.3,2016

①②Aphra Behn ,The Widow Ranter ,or the History of Bacon in Virginia ,in Janet Todd ,ed.,The Works of Aphra Behn :The Plays of 1682-1696,vol.7,p.360.后文出自该剧的引文,将随文标出该剧名称首词和引文出处页码,不再另注。

Oddvar Holmesland ,Utopian Negotiation :Aphra Behn and Margaret Cavendish ,New York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2013,p.276.

《寡妇兰特氏》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

概、她借助金钱而享有的掌控自己命运的权力以及在行动上的主动性,标志着贝恩在该剧中完成了对新型女性形象的建构。

为了让剧本中的女性脱离父权制的束缚,贝恩曾在前期作品中描写了一系列诸如寡妇、妓女等身份上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女性,并让她们保持经济独立,但她们都没有正当职业,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人。兰特氏与这些女性角色不同,她在经济独立的同时还是一位贸易商。她在同刚从英格兰到弗吉尼亚的哈扎德见面时,首先关心的是对方从英格兰带来的货物能不能给自己带来收益。在与戴尔文恋爱的过程中,她也处处表现出理性,虽然在感情上热恋着戴尔文,但在经济上又特别重视对自己财产的保护,就此而言,她与贝恩早期戏剧中随意将金钱赠予男性的安杰丽卡·比安卡以及婚后财产被浪荡子丈夫挥霍一空的贵族少女海伦娜有着本质区别。兰特氏经商有道,这使得她不仅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还成功进入了以往由男性把持的领域。对金钱的重视使得她极度蔑视传统意义上的爱情,我们从她与秀勒芙夫人(Madam Sure-love,意为“诚爱”)的对话中即可看出端倪:

秀勒芙:我有理由感到忧伤。我的丈夫从英格兰来信说他的病情比在弗吉尼亚的时候更加严重了。医生恐怕也没有回天之力了。哎!我再也见不到他了。

兰特氏: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真想不通你图他什么,竟和他在一起过了那么多年!那糟老头子简直就是个饱经风霜、浑身散发着腐臭的骷髅,身体干瘪得像条风干鲟鱼,脾气又坏。好啦,这一切总算都过去了,上帝保佑你下次可得找一个年轻的丈夫。

秀勒芙:你该夸赞老头子才对,你家那老家伙去世之后给你留下足有五万英镑的财产。

兰特氏:噢,亲爱的,还有什么比死得其时更好的事么,何况那老东西还给我留下了五万英镑,让依然妙龄的我可以另觅良伴,为此我也得愿他灵魂安息。(Widow:306-307)

在这段对话中,兰特氏体现出了将爱情弃之如敝屣的态度。此前,她曾明确表示不赞成男性朝三暮四的性伦理,这等于宣布了复辟时期保王主义者中流行的浪荡子美学的破产,也标志着贝恩在性别隐喻层面改变了从前坚持的保王党观

·

·

94

点。另外,该剧在开场时还展现了同样身为寡妇的白兰地酒批发商福利特夫人所拥有的大宅,称其是“在弗吉尼亚备受大家尊崇的最豪华的宅邸”(Widow :297)。殖民地女性因经商而获得了独立的空间及经济地位,这在以父权制为中心

的英格兰是不可想象的,如有论者谈到

,“美洲殖民初期,为了开疆辟土,社会并不禁止妇女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力,女性从商,经营各项事业,管理农场、学校,甚至行医,都有很大的自主空间。殖民初期的女性拥有众多为所欲为的自

由,纯粹因为现实的需要”

①。可见,贝恩在剧中让弗吉尼亚殖民地的女性拥有原本独属于男性的经济权力以及享受在公共空间的自由绝非虚构,而是有着历史事实依据。

《寡妇兰特氏》中性别角色的反转还体现为男性的被动。男性不仅在经济上处于被动地位,在求爱方面也是如此。这一点在哈扎德身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当

好友弗莱德利问哈扎德为何到美洲时,他坦诚相告

:“还不是因为交友不慎,又染上了伦敦城里风行的赌博恶习,结果把我弟弟的那点财产输了个精光……而我的兄长却像一个地道的犹太佬,既不计亲情,又缺乏廉耻感,根本不对我施以援

手。

”(Widow :298)于是,弗莱德利便向好友推荐了一条快速致富之道,让他去勾引秀勒芙夫人,说她年轻又漂亮,嫁给了一个年老多病的富商,而且她的丈夫又恰好返回英格兰治病去了。单从情节上看,这是复辟时期喜剧中给政治敌手戴绿帽子的典型情节,而老年商人要么是清教徒,要么是辉格党人。不同以往的是,贝恩对这一典型套路做了三点改变:第一、哈扎德已经没有了之前保王党人身上的诸多阴暗缺点,反而体现了爱惜荣誉、作战勇敢等优点,这是从前的保王党人形象中从未有过的特点;第二、哈扎德对秀勒芙夫人真挚专一,他已经没有了从前保王党人对女性不忠的坏习惯;第三、尽管哈扎德勾引有夫之妇的行为违背了道德,但因秀勒芙夫人的丈夫最终病逝,两人也因此得以缔结了合法婚姻。

快乐君主查理二世生活放荡,其宫廷里靡集着一群私生活混乱的贵族和廷臣,因此复辟时期上流社会中普遍流行着放荡不羁的性伦理,风流贵族眠花宿

柳,惯于风月,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②由于这群浪荡子在政治倾向上都是保王党人,所以剧作家必须设法维护他们在文化上的优势,并在作品中为其粉饰,于是现实中的性混乱反映到复辟时期喜剧中即形成了作品对性放纵行为的宽容和赞

·

05·外国文学评论No.3,2016

转引自林丽珊《女性主义与性别关系》,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第107页。See Maximillian E.Novak ,“Libertinism and Sexuality ”,in Susan J.Owen ,ed.,A Campanion to Restoration Drama ,

p.53.

美。典型的浪荡子舞台形象包括托马斯·基利格鲁笔下的托马索(1654)及贝恩《漫游者》中的威尔莫等等。苏珊·欧文认为:“言行虚伪、毫无信仰、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贪婪成性、淫荡好色,这些都是复辟时期纵欲主义的主要表现,

这一时期的浪荡子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与霍布斯主义者的混合体。

”①浪荡子身上的道德缺陷一直都是辉格党人攻击的目标,随着后者的实力不断增强,辉格党人对浪荡子的攻击在17世纪晚期颇有愈演愈烈之势。同时,托利党剧作家通过夸张地表现托利党人随心所欲地征服女性以取悦贵族观众、建构复辟时期保王党人的文化优势这一做法本身就存在着违背良俗的缺陷,无论德莱顿等人如何为保王党的性道德辩护,都无法掩饰放纵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失范,这个弊端甚至后来直接危及查理二世的统治基础。

《寡妇兰特氏》塑造了在性道德上妥协的新保王党人。该剧中的女性大多数处在父权制缺位的环境中:福利特夫人与兰特氏是有雄厚经济基础且从事着独立商业活动的寡妇,秀勒芙夫人的丈夫远在英格兰,而戴尔文也没有依照习俗向兰特氏主张丈夫管理妻子的权力。该剧中性伦理的颠覆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即剧中的丈夫们不但没有风流之举,还对妻子从前的性放纵行为一笑置之:惠夫的妻子被人称为妓女,而惠姆斯的妻子居然有两个私生子;这两位丈夫不仅没有指责妻子不贞,反而说她们纯洁如玉、举止斯文(see Widow :323)。通过描写丈夫们对妻子失贞的不屑,贝恩在该剧中彻底颠覆了自己在以往剧本中所呈现的父权制下男性对女性身体的控制,使得剧中的男性不能像汉娜·阿伦特说的那样靠“一

致同意支持的权力或用暴力支持的权力维持统治”

②。表面上看,这些变化表现的是性别上的反转,但其实质仍可归于政治。这是因为,在英格兰的君主制话语建构中,父权与君权处在同一套话语体系之中。为了支持宫廷,托利党人曾于“褫革危机”期间印刷菲尔默的《父权制》,以壮声势,因为菲尔默“把国家视

作一个家族,处于首位的国王乃是一家之长”

③。可见,英格兰的君权是建立在民众认可父权制这一基础之上的。因此

,《寡妇兰特氏》中脱离了父权制管辖的女性与在性道德上妥协的新保王党男性都在表明,贝恩在该剧中构建了有别于传统的托利党性政治隐喻模式,在家庭这个微观政治层面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鉴

·

15·《寡妇兰特氏》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

②③Susan J.Owen ,Restoration Theatre and Crisis ,p.159.See Hannah Arendt

,“Speculations on Violence ”,in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vol.12,No.4(1969),p.24.Robert Filmer

,“Patriarcha ;or ,the Natural Power of Kinges Defended against the Unnatural Liberty of the People ”,in Robert Filmer ,Patriarcha and Other Writings ,ed.Johann P.Sommervil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p.1.

于《寡妇兰特氏》一剧是直接以政治事件为背景创作的剧本,下文将继续探讨贝恩如何在爱情婚姻隐喻中实现了对弗吉尼亚殖民地政体的建构,以此证明复辟时期戏剧中性政治隐喻机制实际上包含着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的互动。

三、婚恋模式抑或弗吉尼亚政体构建:

性秩序重构中的宏观政治隐喻

虽然《寡妇兰特氏》解构了在微观政治领域(家庭)发挥作用的父权制,但通过重构剧中人物的性秩序,以性隐喻的方式实现不同政治话语在弗吉尼亚殖民地的协商,该剧又完成了宏观政治隐喻的构建,此即贝恩按照自己的设想在弗吉尼亚建构的理想政体。该剧一开始即在观众面前展开了殖民地政治岌岌可危、纷争四起这一危险局面:新总督还未到任,殖民地基层行政权力完全由治安官掌控,大多数治安官出身微贱,有些甚至是移民到此的罪犯,在取得了巨大的财富之后,他们变成了人们眼中享有至高荣誉、受人尊敬的人物;唯利是图的商人则出售武器给印第安人,后者经常拿着先进的武器袭扰殖民者,导致了殖民地的紧张局势。那么,从殖民者的角度,怎样才能在弗吉尼亚建立一个运行良好、能保障共同体利益的政体呢?该剧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通过重构剧中人物的性秩序,即为剧中人物安排结局不同的婚恋命运,来暗示自己的政治主张。

《寡妇兰特氏》的素材主要来源于被委派到弗吉尼亚调查培根叛乱事件的特

使提交给国王的长篇报告。

①弗吉尼亚早在1625年就是斯图亚特王朝的第一个王室直辖殖民地,英格兰内战期间,弗吉尼亚殖民地的居民大多支持国王查理一

世,对于斯图亚特宫廷极其忠心。

②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以后,克伦威尔政权要求弗吉尼亚当局服从自己,但遭到拒绝,弗吉尼亚公民议会明确表示支持国王的统治,总督威廉·伯克利在克伦威尔政府接管弗吉尼亚之前也一直表示支持王

室。

③因此,弗吉尼亚殖民地可被看作斯图亚特王朝在北美洲的后盾,而由英王任命的总督则代替国王管理殖民地,并为王室利益服务。因此,就对斯图亚特王

·

25·外国文学评论No.3,2016

②③See Wilber Henry Ward ,“Mrs.Behn's The Widow Ranter ,Historical Sources ”,in South Atlantic Bulletin ,41.4(1976),

p.94.See Thomas Jefferson Wertenbaker ,Virginia under the Stuarts :1607-1683,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14,p.91;see also Richard Lee Morton ,Colonial Virginia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60,p.164.

See Steven D.Crow

,“Your Majesty's Good Subjects :A Reconsideration of Royalism in Virginia ,1642-1652”,in The Virginia Magazine of History and Biography ,87.2(1979),p.159.

朝的支持而言,弗吉尼亚殖民地同贝恩的立场一致。贝恩的最后一部作品以弗吉尼亚为背景也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重构以宫廷-保王党为核心的政治治理秩序的企图,她此前同样以美洲为题材的作品《奥鲁诺克》(Oroonoko ;or ,the Royal Slave ,1688)的写作目的也是提醒英格兰统治者珍视美洲。考虑到查理二世曾经授权建立了纽约、卡罗莱纳、新泽西、特拉华和宾夕法尼亚等殖民地,是英格兰在美洲殖民史上签发特许状最多的国王,而詹姆斯二世亦是从事奴隶贸易的王室非洲公司的统领,那么,对处于统治危机中的詹姆斯二世来说,贝恩在剧中对王室直辖殖民地弗吉尼亚社会的美化、对英格兰国内混乱状况大加贬损的情节,应该带有一种政治反讽的意味。

纳萨尼尔·培根的反叛发生在1676年,此人是受过大学教育的绅士,因为不满政府保护殖民者不力,遂自行组织了未经官方授权的针对印第安人的袭击行动。培根无视弗吉尼亚总督威廉·伯克利①要求其自行解散武装的命令,后遭遇

围剿,他病逝以后,反叛即告失败

。《寡妇兰特氏》中的培根更像是复辟时期早期英雄剧中的人物,充满着骑士的浪漫色彩但与现实社会脱节。他与殖民地当局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应该以何种方式征服印第安人这一问题上。剧中培根经常自比汉尼拔、罗慕拉以及恺撒,他理想中的征服美洲的方式是进行罗马帝国式的武力征服,而印第安酋长夫人赛摩尼亚则被他当成了克里奥佩特拉。剧本借弗莱德利

之口如此评价他

:“培根天生比那群庸众高贵,他为人大方、勇敢坚定,平时他就喜欢研读那些古罗马英雄的生平故事,我经常听见他发出感叹

———‘为什么我不能像亚历山大一样征服世界呢?又或者像罗慕拉那样在美洲建立一个新的罗马

城?这样我就能成为受万民敬仰的英雄。

’”(Widow :299)对于培根的雄心壮志,哈扎德表示赞同,他的观点更接近于辉格党的政治观,认为“庶民与王子同样可以拥有伟大的灵魂”(Widow :299)。

剧中,培根失去了祖辈开拓的地产,于是组织武装试图夺回产业。他指责印

第安人占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印第安酋长据理力争

:“我们才是这片广袤大地的主人,直到你们这些陌生人来此定居。你们利用了我们天性中的乐善好施,剥夺了我们的权力,将毁灭的痛苦像风暴一样加诸我们身上,最终将善待你们的朋友

·

35·《寡妇兰特氏》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

①威廉·伯克利(William Berkeley )是莫里斯·伯克利爵士(Sir Maurice Berkeley ,弗吉尼亚公司的股东)的幼子,早年就读于牛津大学,以戏剧创作闻名,后获查理一世的赏识,受封爵位并于1641年被任命为弗吉尼亚王家总督(see Warren M.Billings ,“Berkeley and Effingham :Who Cares ”,in The Virginia Magazine of History and Biography ,97.1[1989],p.34)。

外国文学评论No.3,2016

全变作了奴隶。”(Widow:309)培根自知理亏,只好强辩:“我对先辈行为中的不妥不作评判,但这土地是我们的遗产,所以必将申诉,凭着当初划分土地的宝剑宣誓,唯愿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寸土必争。”(Widow:309)显然,培根向印第安人索要土地的行为缺乏公理,完全是诉诸武力的暴力掠夺。但在培根看来,他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似乎充满了正义性:

我难道能眼见自己的土地被毁而袖手旁观?我们的君主被侮辱,臣民被屠戮,到处都是妇孺儿童凄惨的哭声,难道我们可以置之不理?你们也能听到那低徊的哀鸣,纵是心如铁石也应聊表同情。难道要等到战争和屠杀迫在眉睫,把我们骚扰得鸡犬不宁之时,我们还要选择默默忍受?我们将窃贼抵御于家园之外的行动难道违背了法律?(Widow:320)

培根的说辞极其富有煽动力,虽然他宣称效忠国王,但这番站在平民利益一边的慷慨陈词却极易让当时的观众联想到辉格党政治话语中的狂热特征。复辟时期的政治环境波澜起伏,多数英格兰人都生活在担心内战将重新发生的恐惧中。贝恩创作《寡妇兰特氏》是在蒙茅斯公爵叛乱之后,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政治冲突,她在剧中对培根叛乱的态度比较模糊,虽对政治黑暗的弗吉尼亚进行了辛辣讽刺,但却不认同培根叛乱的合法性。因此,剧本借弗莱德利之口指出,培根是在借反抗印第安人之名煽动群众,以满足自己对荣耀的野心以及对印第安酋长夫人赛摩尼亚的欲望,所以当局已经视其为叛徒(see Widow:299-300)。换言之,剧本突出了培根如何将个人利益置于殖民地共同体利益之上,而这实际上是一种政治上的倒退。

贝恩在剧中为培根设置了脱离现实的骑士爱情套路,这样既可以利用该人物批判现实,又能顺理成章地让他从与其不和谐的世界中消失。剧中,培根杀死了印第安酋长,赢得了酋长夫人的芳心,但理智战胜了爱情的酋长夫人却最终为了荣誉而决定向培根复仇。通过将赛摩尼亚塑造成骑士文学中的痴情女子,该剧拉近了英格兰人与印第安人之间的距离,方便英格兰人将美洲等同于历史上十字军东征的对象,借此召唤殖民者去征服开拓美洲。当然,贝恩对印第安人的美化或许出于两方面的目的:迎合当时人们对“高贵的野蛮人”的想象;希望让德行高尚的印第安种族“他者”改造道德低下的殖民地白人社会。德雷克·休斯认为:“尽管培根发动了对印第安人的战争,但在某种程度上他更加倾慕印第安人·

·

45

的文化而厌弃本族的文化。他与印第安酋长卡瓦尼奥有着长期的友谊,而他对酋长夫人赛摩尼亚的爱恋则使得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对于培根来说,为了土

地,二者皆可抛弃,并因此杀死了印第安酋长和挚爱的恋人。

”①虽然培根在跨种族恋情上表现得像中世纪的骑士,但他本质上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殖民者,正是这两者间的矛盾造成了这一人物形象的分裂和不协调,而土地矛盾与培根的跨种族恋情纠缠在一起,又使得性别话语的建构变得更加复杂。培根对印第安酋长夫人不可遏止的欲望显然是非理性的,这种情感结构也与弗吉尼亚以商业资本为中心的经济结构相去甚远;培根的殉情不仅证实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骑士爱情模式的彻底破产,也证明罗马帝国式的征服对于美洲是无效的。或许,作者希望借这样一位心怀帝国梦的理想主义者所遭遇的失败的骑士爱情传递如下政治信息,即,在弗吉尼亚建立帝国政体是不可能的,因为培根身上有着政治“原

罪”—

——没有获得君主的认可,其召集的私人武装也没有法律依据,而他以古罗马皇帝自比的言行更彰显了其僭主的野心。

那么,贝恩究竟希望在弗吉尼亚构建什么样的理想政体呢?我们从兰特氏与戴尔文缔结的婚姻中即可厘清性别话语之下隐藏的建构弗吉尼亚理想政体的隐喻。戴尔文是培根的副将,不仅作战勇敢,对培根忠心耿耿,而且颇有谋略;而兰特氏在剧中第一次亮相就声称自己喜欢在旷野中骑马,这位特立独行的女子语言粗俗不堪,在争夺情人戴尔文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不是曲意逢迎而是直截了当的进攻。虽然戴尔文最初倾心另一个姑娘,但兰特氏并不死心,通过自己的男性气概和智慧最终实现了对戴尔文的征服。可见,他们的婚姻不仅是拥有勇敢品质的战士与家财丰厚的女商人的结合,也预示着这两个阶层的联合将在日后构成殖民地稳定的根基。此外,哈扎德与秀勒芙夫人的结合也有着明确的政治隐喻。哈扎德这位来自英格兰的男子自称家族没有经营商业,又说他本人忍受不了商贸这一行当的艰辛,还声称自己生来就不是被人雇佣的农民。这些信息表明,他应该出身于地产贵族,是没有财产继承权的次幼子,而此类年轻人在国内游手好闲,还要维持已经习惯了的优渥生活,显然百无一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弗吉尼亚的治安官蒂莫西,尽管他家财丰厚,却还要亲自收割与捆扎烟草,他秉持的新教工作伦理与哈扎德的寄生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贝恩并没有安排他们发生冲突,而是让他们在弗吉尼亚人尽其用,以建立起殖民地的理想政体。

·

55·《寡妇兰特氏》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

①Derek Hughes ,The Theatre of Aphra Behn ,New York :Palgrave ,2001,p.181.

忠于君主的哈扎德后来被代理总督威尔曼任命为骑兵护卫队长,终于在殖民地找到了用武之地,秀勒芙夫人的丈夫又恰好在英国去世,为两人的最终结合扫清了障碍。

作为王室直辖殖民地的弗吉尼亚一开始仿照了英格兰的政府设计,建立了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为一体的混合政体。但是,草创时期的殖民地人口大多由英格兰中下层移民组成,不存在英格兰本土那样的贵族阶层,而弗吉尼亚议会成员的选定也只重视财富而忽略道德品行,为一部分品行恶劣之徒成为殖民地治安官并跻身于统治阶层提供了机会,也给当地的治理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第一次

见到哈扎德的仆人时,兰特氏劈头就问

:“你是从新门监狱还是从布莱德威尔拘留所里逃出来的?是闯了什么祸端被人捆在马车上用鞭子抽?还是个偷东西的毛

贼?”(Widow :306)因仆人对她的话迷惑不解,她就骂道

:“你这狗贼,到这地方来的一开始不都是这些人么?”(Widow :306)按照道德高低,剧中的人物可被分成三类:第一类是道德上高于他人或环境的英雄式人物(培根、印第安酋长卡瓦尼奥、卡瓦尼奥之妻赛摩尼亚);第二类是道德上低于他人或环境的讽刺性人物(惠夫、蒂莫西、惠姆斯);第三类是道德上处于英雄式人物与讽刺式人物之间的协商性人物(哈扎德、弗莱德利、兰特氏、戴尔文、秀勒芙夫人)。在进行人物设计时,贝恩不仅在不同道德层次上做了周密的安排,还通过这些人物的婚姻透露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剧中,道德低下的成员最终回归了家庭和资本主义经济生产,退出了殖民地的管理;崇尚荣誉、接受女性意识主导的协商性男性则与弗吉尼亚不同阶层的女性结合,他们参与建设的政体正是服膺于国王任命的总督以及保王党人统治的殖民地治理架构。

复辟时期英格兰资本主义的发展得益于统治者放松了对下层阶级的控制,使后者能够前往新大陆开辟疆土。一直以来,欧洲人开拓美洲依靠的是野蛮文化与

道德的沦丧

:“在发现和征服美洲的过程中,依托古典文明构建的文艺复兴思想实际上在更大程度上受到了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影响。基督教文明中的乌托邦主义者实际上采取了在基督教道德以及全无道德之间寻找替代途径的方式来构建近代

历史,因为他们在征服的过程中必须得让道德沦丧。

”①尽管培根与印第安酋长卡瓦尼奥建立了所谓的深厚友谊,与赛摩尼亚的爱情也非常动人,但这并不能掩盖以培根为代表的殖民者与印第安人因土地矛盾而必然存在的根本的敌对关系。

·

65·外国文学评论No.3,2016

①Stelio Cro ,The Noble Savage :Allegory of Freedom ,Waterloo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1990,p.86.

王仪君认为

:“培根所代表的17世纪种族论述中,对印第安族群的鄙视态度正呈现了阿法尔·班[贝恩]戏剧中隐含的殖民论述。在阿法尔·班[贝恩]如是的描绘下,英国殖民者幼稚、脱序的行径,使得殖民者一厢情愿索取土地的意愿

不但勉强而且野蛮。

”①贝恩以培根与赛摩尼亚的悲剧之恋为以荣誉为核心价值观的骑士美学唱了一曲哀怨的挽歌,表明此时作者已经认识到“骑士党”凭借从前的意识形态修辞已经无法实现对下层民众的吸引,而培根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堂吉诃德式的人物。观众只能在他身上看到讽刺,却看不到崇高,这也是该剧隐藏在政治话语之后的性别隐喻所要传达的信息。

在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弗吉尼亚,以培根为象征的罗马帝国式政体代表的只能是落后的制度,他为了儿女私情居然不考虑殖民地共同体利益,这是商业资本时代最大的忌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戴尔文虽然喜欢年轻的克里丝安特,但在仔细衡量利弊之后他还是接受了与兰特氏的婚姻;哈扎德虽然在英格兰放浪形骸,但最终也选择了忠诚于秀勒芙夫人的爱情。由此可见,将一切人际关系甚至感情都在经济理性之下加以考量和协商才是符合新经济形态发展的思维方式。作为培根的副将,戴尔文与菲尔莱斯既具有骑士的勇敢,可以在军事上有效保护殖民地,又能与资本主义新经济形势下的性别关系实现协商,堪称《寡妇兰特氏》中维系新性政治结构的中坚力量。在全剧结束之际,培根的个人主义恋情带来的是三条生命的陨落,而曾经属于培根阵营的戴尔文与菲尔莱斯以及远渡重洋来到弗吉尼亚的哈扎德却通过接受女性意识的主导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婚姻。于是,保王党人、女商人、德才兼备的军人以及殖民地统治阶层的千金之间通过联姻团结在效忠英王的总督周围,形成了新政治共同体。那些品德低下的治安官则让出了统治权力,选择回归家庭,按照新教伦理的要求从事种植园工作。原来给殖民地带来威胁的因素都已消除,新秩序在女性意识的主导下亦重新建立,这或许正是贝恩通过性秩序重构所希望表达的宏观政治隐喻。

贝恩创作《寡妇兰特氏》的1688年正处于光荣革命酝酿时期,此时已是詹姆斯二世统治的末期。新国王尽管粉碎了蒙茅斯公爵的叛乱并将其处决,但随着国王公开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并一意孤行地在新教信仰坚固的英格兰推行天主教,

·

75·《寡妇兰特氏》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

①王仪君《帝国与族裔:英国近代早期戏剧中的国族主义与身份认同》

,台湾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2页。

原本相对稳定的英格兰社会因此陷入空前紧张的政治局势。忠实的保王党人贝恩对身处政治危机中的詹姆斯二世不可能漠不关心,而借发生在弗吉尼亚的叛乱影射国内的政治情势或许才是她创作《寡妇兰特氏》的直接动机。安妮塔·帕切

科认为

:“贝恩选择以悲喜剧的形式创作《寡妇兰特氏》,是否是因为这种体裁更适合表现政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这恰好说明贝恩在英格兰光荣革命即将发生之际的动荡不安的社会秩序中选择了以戏剧化的形式提出争论,而不仅

仅是出于对宫廷的支持而直接进行政治宣传。

”①帕切科并没有准确把握贝恩政治宣传的意图。确切地说,贝恩并没有掩饰她的政治观点,她在剧中提出了明确

的政体模式,而非帕切科所说“只是提出了问题,而无意提出解决之道”

②。这体现为她为该剧所安排的结局:英格兰国内的保王党人大多寄生于宫廷,对君主来说毫无实际益处,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像《寡妇兰特氏》中的哈扎德那样送到弗吉尼亚去为君主效力。

贝恩以文学想象的手法将弗吉尼亚描写成了保王党人的乌托邦,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忠于国王的上层阶级人士移居此地,共同建立一个国王治下的新世界。

所以,剧中人物蒂莫西即明确地说:“我们弗吉尼亚的人民都是一些见多识广、

能力超群的人,应该把我们这里的人尽可能多地送到英格兰去担任官员,代替他们管理国家,无论是内政还是军队都要交给咱们管理,然后再把那些乡绅的孩子

统统送到这里来接受教育,让他们见识一下咱们国家的奇迹。

”(Widow :315)贝恩在《寡妇兰特氏》中以弗吉尼亚的政治改革改造英格兰的目的在此昭然若揭,而以性政治隐喻重构未来的君主制国家模式则成为了该剧的中心任务。在“性”与“政治”的天平两端,晚年的贝恩显然更看重政治,该剧结束时威尔曼的呼

吁彰显了她写作此剧的雄心

:“团结起来吧,勇敢无畏的青年,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幸福、富裕和伟大的国家,让日暮途穷的欧洲人羡慕我们在比他们还要广大

的世界中享受的和平生活吧。

”(Widow :351)这暗示,贝恩创作此剧的目的即是以文学形式探讨一种建立新型政治秩序的可能性,但身处17世纪末期的贝恩尚不能回答国家及民族未来走向这一问题,只能嫁接异域空间与英格兰本土,通过

重新组合旧意识形态以期获得新的秩序,正如霍姆斯兰德所说

:“《寡妇兰特氏》的主题决定了它既不是贵族的罗曼司也不是现实主义的反乌托邦作品,而更接近

·

85·外国文学评论No.3,2016

①②Anita Pacheco

,“Festive Comedy in The Widow Ranter :Behn's Clowns and Falstaff ”,in Restoration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ry Culture 1660-1700,38.2(2014),p.55.

Anita Pacheco ,“Festive Comedy in The Widow Ranter :Behn's Clowns and Falstaff ”,p.55.

通过文学的手法辩证地讨论复辟之后的英格兰可能的发展方向。

”①作为最早描写美洲殖民地的剧本

,《寡妇兰特氏》展现了弗吉尼亚殖民地精英阶层建构殖民地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权力话语协商模式,并为与英格兰分道扬镳以及日后合众国的成立积蓄着离心的思想意识。培根之所以聚众叛乱,其推动力来自于对以总督为代表的英格兰旧势力的不认同,而诸如兰特氏的新女性以及新统治阶层的成员则代表了贝恩设想的殖民地精英。贝恩让从前的保王党人走出了道德原罪,让这些从前的浪荡子(以哈扎德、弗莱德利为代表)在道德上向清教徒的价值观靠拢,使得他们身上具备的文化优越性在居民普遍野蛮的弗吉尼亚找到了用武之地并进入统治阶层,试图借此在政治上实现由新保王党人主导的同时居于国王权威之下的混合政体。历史上培根率众反叛总督的行为带来了可怕的后果,内战导致成百上千的人死亡,首府詹姆斯城也被付之一

炬。②贝恩在《寡妇兰特氏》中并没有表现叛军火烧城市的情节,但表明了尽量避免内战的态度。培根形象究竟影射的是克伦威尔,还是蒙茅斯公爵,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贝恩在该剧中表达了英格兰人一定要担当责任和维护秩序的政治理想。贝恩在该剧中表现出来的托利党与辉格党在价值理念上的接近具有一种敏锐的前瞻性,因为恰好是部分托利党人和辉格党人的联合才使得詹姆斯二世丧失了统治基础,而英格兰人恐惧内战的心理在其中似乎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约翰·洛克曾经受业主之托,为卡罗莱纳和宾夕法尼亚起草了《卡罗莱纳基本法》

,计划在卡罗莱纳实行民主制和贵族制相混合的政体。贝恩在《寡妇兰特氏》中的性政治建构与洛克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是在文学创作中采取了更具有弹性的隐喻手段。该剧为女性在戏剧领域的思想建构及其传播模式树立了典范,显示出复辟时期戏剧中性与政治这两种权力关系之间的流动性和对应关系。这位复辟时期的传奇女作家虽然在政治倾向上是坚定的保王党人,但在其剧作中却始终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以及个人主义原则,而她的个人意识亦经常与

保王党思想中的父权制以及等级制度发生矛盾。

③从1670年贝恩以《迫婚》(The Forc'd Marriage ;or ,the Jealous Bridegroom )一剧初涉复辟时期剧场算起,

·

95·《寡妇兰特氏》中女性意识主导下的性政治隐喻

①②③Oddvar Holmesland ,Utopian Negotiation :Aphra Behn and Margaret Cavendish ,pp.264-265.

See Brent Tarter

,“Bacon's Rebellion ,the Grievances of the People ,and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Seventeenth Century Virginia ”

,in The Virginia Magazine of History and Biography ,119.1(2011),p.12.See Daniel Gustafson

,“Cultural Memory and the Royalist Political Aesthetic in Aphra Behn's Later Works ”,in Restoration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ry Culture ,1660-1700,36.2(2012),pp.1-22.

到她18年后创作最后一部剧作《寡妇兰特氏》为止,她始终不变的主题是实现女性在父权制下的解放。纵观贝恩的剧本,她早期作品中的女性有的因为失去贞操就要被兄长弑杀,有的为了追求爱情居然要假扮成妓女,还有的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被男性抛弃沦为漂泊者。在创作《寡妇兰特氏》之前,贝恩尝试了多种让女性摆脱依附地位的途径,但那些女性角色的独立似乎都不彻底,只有在《寡妇兰特氏》中,贝恩以远离欧陆的弗吉尼亚为背景,借助殖民地的特殊空间环境才赋予了其笔下女性人物在经济、婚姻、爱情诸方面的完全主导地位,且让剧中的男性无一不视女性为珍宝,这或许也是作者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为女性编织的乌托邦。寡妇兰特氏这位嗜烟酗酒的美洲奇女子通过性别重构终于获得了父权制笼罩下的权力,初步实现了女性从性平等到走近政治边缘这一过程,为生活在男权压抑下的欧洲女性树立了榜样。贝恩这位被弗吉尼亚·伍尔夫称为每一个英国女作家都应该在其坟墓前撒花以示敬意①的传奇女作家在《寡妇兰特氏》中通过性政治隐喻展现出的独特女性意识至今依然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简介]郑伟,男,1980年生,南京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早期现代英国戏剧。近期发表的论文有《从新历史主义视角看〈漫游者〉中的性别对抗与政治劝诫》(载《戏剧》2015年第5期)、《跨文化形象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载《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第1期)。

责任编辑:龚蓉

·06·外国文学评论No.3,2016

①See Pumla Dineo Gqola

,“‘Where there is no novelty ,there can be no curiosity ’:Reading Imoinda's Body in Aphara Behn's Oroonoko or ,the Royal Slave ”,in English in Africa ,28.1(2001),pp.105-117.

实例1:隐喻及动词化语法隐喻

隐喻及动词化语法隐喻 一、引言(略) 二、隐喻及动词化语法隐喻 (一)隐喻的类型 学界对隐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领域进行分类。如根据英语隐喻的形式和意义将其分为四种类型:简明的隐喻,半隐性隐喻,隐性隐喻和复杂的隐喻。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是深刻理解英语隐喻的前提。相应的翻译策略应以直译法为主,必要时选用意译 法、转译法或合译法。(谭卫国,2007) 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喻词等三部分构成。根据本体、喻体和喻词这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情况,一般把比喻分为明喻、隐喻(也叫暗喻)和借喻三类(张艳玲,2008)。 容器隐喻是Lakoff & Johnson提出的三种概念隐喻中本体隐喻的一种重要类型。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容器隐喻存在,这反映了两个语言民族隐喻思维的共性和差异性。(朱晓琴,2008)也可揭示人类认知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李瑛,2008) 隐喻在复合词中的投射有不同层面。投射到词义层面,引起词义演变,可称为词义隐喻。投射到语素层面,产生喻体语素,喻体语素以其隐喻意义参与构词,可称为构词隐喻。真正能够产生新词的是构词隐喻。复合词构词隐喻的隐喻结构类型可分为喻体语素在前的借喻造词和喻体语素在后的暗喻造词。(颜红菊,2008) Peter Newmark (1988) 将英语隐喻分为六类:死隐喻;陈腐的隐喻;常用的隐喻;有所改变的隐喻;最近形成的隐喻和新颖的隐喻。 (二)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理论自Halliday(1985)创立后,得到广泛关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

理论植根于语言分层思想。从纵聚合角度看,语言符号系统由表及里分三层:音系层(phonology)、词汇语法层(lexicogrammar)和话语意义层(discourse semantics)。里层被体现为表层,即话语意义层被体现到语法词汇层,语法词汇层被体现到音系层。具体说,话语意义层的参与者被体现为词汇语法层的名词,过程被体现为动词,性状被体现为形容词,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成分被体现为副、介词组。从横组合角度看,话语意义层的各功能成分如产生意义范畴的跨越,那么语法隐喻就发生了。这种功能成分转换反映到词汇语法层就是词类转换。如: (1a) 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 so the brakes failed. (1b) The driver’s over-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 在(1a)的两个小句中,drove和failed 是表示过程的动词,但在(1b)中,这两个动词分别转化成名词driving和failure,过程小句也就转化成名词短语,也就是说被名词化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隐喻的研究逐步深入,研究视野开阔,内容丰富,成果迭出。束定芳(1996)探讨了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窦栋有(2005:83)就隐喻句的推理和预设及其关系进行了阐述和论证。他认为,喻体和本体的相似关系就是隐喻句里的预设。隐喻论证舍弃差异,只求相似,由此及彼。不同点不管多少都无关紧要,逻辑推理只在相似点上进行。安晓杰(2005)着重指出,喻体在比喻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喻体运用恰当,本体的特征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 11、次序象似动因 (1)时间顺序原则(PTS) (2)时间范围原则(PTSC) 12、对称象似动因 (1)语言的线性原则和对称表达 (2)对称象似动因的实例分析 13、重叠象似动因 (1)词语重叠的象似动因 (2)动词拷贝的象似动因 14、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的减损 (1)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 (2)动因竞争的典型实例分析 1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 (1)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2)词类范畴的家属相似性 16、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下) (1)“有界”与“无界” (2)空间范畴与空间关系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F.Ungerer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四、授课教师:吴为善 五、总学时:54学时

浅析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浅析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摘要】本文简单地介绍了隐喻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向,着重分析了隐喻和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隐喻反映、构成文化,并传承、丰富文化。隐喻作为人的思维和认知的重要工具,是人们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的使用活动。 【关键词】隐喻修辞认知文化 一、关于隐喻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二十世纪以前对隐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基本理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人物的古典派隐喻理论和以格勒律治为代表的浪漫派隐喻理论。前者认为隐喻只是语言的―附属物‖、―装饰品‖、―佐料‖而已;后者认为隐喻使人们想象力在语言层面上的体现,故与语言密不可分。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隐喻理论出现了隐喻的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和符号学等方向的研究,指出隐喻不仅仅只是一种修辞手段或语言现象,而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是人类认知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隐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隐喻主要有两大主要功能:修辞功能和认知功能。而隐喻在反映并构成人类认知的同时,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思维现象,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所以,隐喻的使用是一种文化行为。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能够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运用原有的概念与语言符号体系去了解和把握新的事物或概念,这种用一个思维领域对另一个思维领域概念化的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隐喻。认知语言学还认为,隐喻是意象图式的转移。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而这种组织结构的出现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心理学认为,行为是只有机体在特定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而文化行为主要指人们负荷着一定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文

grammar metaphor语法隐喻

Metaphor and Symbol,27:195–197,2012 Copyright?Taylor&Francis Group,LLC ISSN:1092-6488print/1532-7868online DOI:10.1080/10926488.2012.665798 BOOK REVIEW Finding Metaphor in Grammar and Usage.Gerard J.Steen.Amsterdam,The Netherlands:John Benjamins,2007.430pages,$165(hardcover),ISBN9789027238979. Reviewed by Kathryn Allan Depart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London,UK kathryn.allan@https://www.sodocs.net/doc/664662480.html, Finding Metaphor in Grammar and Usage is an ambitious volume which examines the method-ological practices and dif?culties that characterise attempts to collect,analyse,and theorise metaphor within cognitive linguistics.It presents a detailed and wide-ranging survey of research into metaphor;Steen describes examples of classic and recent studies,discusses key develop-ments in the?eld,and suggests possible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The book as a whole is an appeal for much greater precision,consistency,and methodological transparency in all areas of metaphor study. The book has a number of themes.As the title suggests,Steen is particularly concerned with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grammar,in the sense of the idealised language system recorded in dictionaries and grammars,and usage,real instances of metaphor use in speech and writ-ing.He separates both of these from the conceptual structures which are often assumed to underlie linguistic metaphor.He also makes a further division between metaphor viewed from a “sign-oriented,symbolic perspective,”and metaphor viewed from a“behaviour-oriented,social-scienti?c perspective”(p.13).The core of the book considers the eight areas of research at the intersections between these distinctions:looking?rst at grammar and then at usage, Steen discusses linguistic forms and conceptual structures from both the symbolic and the behaviour-oriented perspectives. The book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and a conclusion.In Part1,“Foundations,”Steen sets out eight questions that relate to the areas of research he has identi?ed,and looks at the theoreti-cal tools and frameworks that are needed to address these questions.He discusses and evaluates the deductive approach,which he argues characterises most work in cognitive science,and goes on to examine different models of metaphor(and related phenomena)and the technicalities of metaphor identi?cation.The?nal chapter of the section considers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Part2is devoted to“Finding metaphor in grammar,”considering each stage of metaphor identi-?cation and analysis,from the criteria that need to be established,to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隐喻认知模式下的一词多义

摘要 一词多义是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结构中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反应。认知语义学认为一词多义是借助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由一个中心词义或者基本词义向外延伸的结果。通过对一词多义的历史演变分析得知,词义的基本意义和衍生意义之间具有某种联系,隐喻在词义演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达到了词义引申的效果。 关键词:一词多义,隐喻,认知语义学

Abstract Polysemy is a language phenomenon, which widely existed in varied language structure. It represents the economic principle of language. Cognitive semantics thinks that polysemy is the result of extension of the basic meaning by metaphor 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olysemy,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 ha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 word’s basic meaning and the derived meaning. Metaph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olysemy, it can extend the meaning of a word. Key words: Polysemy, Metaphor, Cognitive semantics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何陆敏 看了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从而对我将概念隐喻方面的理论用语外语教学产生一些思考,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有系统地尝试对相关理论的进行实践摸索。 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 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life is starti ng point, terminal point, transfer station/人生的起点、终点、中转站”等多种具体的隐喻表达形式。概念隐喻对语言表层形式中的隐喻起到决定作用,了解概念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国内认知隐喻研究浅析 摘要: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认知隐喻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股“隐喻潮”,隐喻研究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语法隐喻作简单区分,并且对国内词汇层面、语篇层面上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探析。 关键词:认知隐喻;区分;词汇;语篇 1. 引言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人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但是中国的隐喻研究并为受到起步的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隐喻,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拟对国内的认知隐喻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性探析。 2. 认知隐喻 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的范畴,而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

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1996;蓝纯,1999) 2.1 认知隐喻产生及其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们就不断地感受和认知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当人们对某些事物的关联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后,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对这种关联的抽象的认知模式,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意象图式。意象图式形成之后,人们才可能据此造出词项或义项来。如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应该是比较早的,认识了自己的身体以后再利用对自己身体的认识来认识其他的事物是很自然的,因此,人类在给树的各部分命名时就会有树冠、树身的概念,在给山的各部分命名时也就有了山顶、山头、山腰、山脚的说法。因此,认知隐喻在产生以前,语言中并没有表示这个概念的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它的产生是为了填补词汇空缺。 隐喻有如下特点:(1)规约性:有些隐喻已经石化了,或者已经变成了死喻;(2)系统性:目标域和源域紧密相连,隐喻可扩张,隐喻都有自己的内部逻辑;(3)非对称性:为了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起相似点,隐喻不可能在两个概念之间建立对称性的比较;(4)抽象性:典型的隐喻总是使用具体的源域来描述一个抽象的目标域。(Saeed,1997) 2.2 认知隐喻与修辞隐喻

名词化语法隐喻及其语篇功能探析

2007年8月 湘南学院学报 Aug.,2007  第28卷第4期 Journal of X iangnan University V ol.28N o.4 收稿日期:2007-06-13 作者简介:贺华锋(1966-),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与 应用语言学。 名词化语法隐喻及其语篇功能探析 贺华锋1 ,李世琴 2 (1.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湖南湘潭 411101;2.湘南学院大学英语部,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名词化是构成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隐喻的重要来源。从名词化隐喻的概念入手,通过大量实例,讨论名词化隐喻的类型及其附带的特征,探析名词化隐喻在语篇建构中的多种功能。掌握好名词化隐喻对语篇的理解和应用有重大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法隐喻;名词化;语篇功能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73(2007)04-0072-03 一、引言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最早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 创始人韩礼德在1985年出版的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功能语言学导论》)一书中提出。此后,有关语法隐喻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飞速 发展。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言系统由音系层、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三个层次构成,这三个层次之间 依次是体现和被体现的关系。体现方式大致有两种: 一致性和非一致性。一致性指的是语义和语法范畴 之间的自然关系,即用名词体现事件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本身,用形容词体现事物的特征,用副词或介词词组体现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意义,用连词体现逻辑意义等。非一致性指的是打破一致性的常规,体现语义和词汇语法范畴之间的非自然 关系。功能语言学将人类语言中的这种非一致式表 达称为语法隐喻式表达(Halliday ,1994:342)。韩礼 德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的 主要表现形式是语言中的名词化现象(朱永生,2004: 232)。本文从名词化隐喻的概念入手,讨论和探析其 类型特征以及对于语篇的建构功能。 二、名词化隐喻概念及其类型特征 1.名词化隐喻概念 名词化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方式。在语法隐喻中,名词化现象是指用名词来体现本来在一致性 情况下由动词或形容词所体现的“过程”或“特征”,这样,一致式小句中的“过程”或“特征”经过名词化就变成了事物(Halliday ,1994:352)。Matthiessen (1995:670)进一步指出,除用“过程”或“特征”的名词化之外,小句的情态也可以被名词化。他把名词化从概念语法隐喻扩展到了人际语法隐喻,拓展了名词化的范 围。名词化既可起到名词的作用,又可表达由动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内容,常伴有修辞成分或附加成分,构成短语,因此,句法上从词或词组到句子段落都可名词化处理,形成多种组合方式的名词化短语。2.名词化的类型及特征 (1)“过程”名词化 在语法和语义的一致式体现中,过程由动词体 现,而在非一致式的语法隐喻表达中由名词来体现。即将过程看作事物。如:[1a ]The witness described the suspect in great de 2tail.[1b ]The witness gav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uspect.[2a ]Y ou can surely rectify this fault if y ou insert a slash at that time. [2b ]Rectification of this fault is achieved by inser 2tion of a slash.此两组例句中,a 句分别为语义和语法间的一致 ? 27?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高级隐喻词汇

aid in healing 帮助治疗 anchor 心锚 associative thinking 联想式思维(状态)auditory eye position 听觉化眼神位置beyond conscious mind 超意识 censor 潜意识压迫力 certified master practitioner 注册高级执行师cloak 披风、斗篷 coach position 教练位置 color exercise 填色练习 communal 集体的、社群的 conciousness metaphor 意识隐喻 counsellor 咨询师 deep metaphor 深度隐喻 dissociate 抽离 dissociation anchor 脱离心锚 dissolving 消溶的 doze 打瞌睡 dream decipher [di?saif?] 梦的解析 dream interpretation 梦境解析 dream slides 梦的定格画面 embodied experience 经验具象化 enlightment 启示

facilitator 协助者、推进者 feeling gauge 感觉衡量器 fresh dream 首次出现的梦境 gauge [geid?]测量仪器、衡量标准hologrammatic structure 全息结构 hooded 戴头巾的 insight 领悟 instinctual brain constriction 本能的脑部紧张integration chair 整合椅 interact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intuition 直觉 intuition chair 直觉椅 kinesthetic 感觉的、动觉的 lanuaging-cognitive function 语言认知功能level eyes 眼神平视 logical level sequence 逻辑层次顺序microscope metaphor 微观隐喻 morphogenetic brain 形态发生脑 musical chair 音乐椅 new lines of action 新行为 on the right track 做得对 outcome frame 成果框架 perception 感知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_原则和方法

2002年3月 第34卷 第2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 oreign Language T eaching and Research(bim onthly) Mar.2002 V ol.34N o.2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 西南师范大学 文 旭 提要: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由于认知语言学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因此,在许多方面它与生成语言学存在很大的差别。本文在整合认知语言学各种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一认知范式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义、语法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0429(2002)02-009028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年出版的《认知语言学》杂志。自诞生之日起,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多年里,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参见文旭1999,2001)。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表达观念和思想”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认知观”。这种观点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而认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cognitive realism)的承诺,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换句话说,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兰格克(https://www.sodocs.net/doc/664662480.html,ngacker)、雷科夫(G. Lakoff)、比尔沃思(M.Bierwisch)以及赫德森(R.Huds on)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 ord gram2 ? 9 ?

谈隐喻意识在英语学习者深层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的《我们所赖以 生存的隐喻》一书掀起了隐喻研究领域里的一场革命。它使我们重新开始认识和描述语言的本质。根据认知语义学 (Johnson,1987;Lakoff,1987),隐喻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认知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索和说明抽象的、复杂的概念,这就产生了隐喻。隐喻不再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一种认知方式。例如新型的计算机领域里的许多词汇如病毒(virus),信息高速公路 (super-highway)等都是源自人们所熟悉的医学和交通等领 域。 虽然国内外对隐喻的研究历时已久,而且涉及到了很多学科领域,但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却是甚少。不过Cameron&Low(1999b)和其他语言学 家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使局面有所改善。Low(1988)讨论了隐喻在语言现象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Maclennan(1994)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习者主动意识到隐喻的存在,因为隐喻性语言是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习常用的隐喻模式有助于词汇和语法的习得。Lazar(1996)也指出比喻性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设计了一些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产生隐喻。Kovecses等人(1996)指出大多数习语的意义都存在着系统的概念隐喻,这些概念隐喻的学习有助于习语的习得。尤其要指出的是Boers(2000a)的研究,他指出英语中许多表达式都可以追溯到同一个隐喻主题或源领域,他的三个试验结果表明围绕隐喻主题或源领域组织词汇学习有利于词汇的记忆和习得。这些研究都表明积极主动的隐喻 收稿日期:2006-05-07 作者简介:刘丹凤,女,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谈隐喻意识在英语学习者深层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刘丹凤,魏跃衡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 要:隐喻是日常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是人类的一项基本认知能力。人们常常通过隐喻来讨论、思考和认识 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理论和实际都表明获得、理解和产出隐喻的能力对外语学习非常重要。在简述隐喻的本质和功能的基础上,作者探讨了隐喻意识在语言学习,尤其是深层阅读理解中的作用。此外,还指出了发展隐喻能力(metaphoriccompetence)的重要性,以及隐喻意识在词汇习得等方面的作用。关键词:隐喻;隐喻意识;阅读理解;教学启迪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83(2007)-01-0068-04 SignificanceofanEnglishLearner'sMetophoricSenseinIn-depth ReadingComprehensionLIUDan-feng,WEIYue-heng (ForeignLanguagesSchool,ZhejiangPolytechnologyUniversity,Hangzhou310012,China) Abstract:Metaphorispervasiveineverydaylanguageanditisafundamentalcognitiveabilitythatallowsustothinkandtalkaboutabstractconceptsandphenomena.Theoryandpracticesuggestthattheabilitytoacquire,interpret,andproducemetaphorsintargetlanguageisimportantforlanguagelearning,especiallyforreadingcomprehension.Basedontheviewofthenatureandthefunctionofmetaphor,thispaperintendstoexploretherolesofmetaphoricawarenesswithspecialref-erencetoin-depthreadingcomprehension.Furthermore,thedevelopmentofmetaphoriccompetenceanditspedagogicalimplicationsarealsodiscussed. Keywords:metaphor;metaphoricawareness;readingcomprehension;pedagogicalimplications 第9卷第1期 2007年2月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ZunyiNormalCollege Vol.9,No.1Feb.2007 68

11-3-ZMET扎而特曼隐喻诱引技术(第一次讲解参考)

ZMET扎而特曼隐喻诱引技术 一、基本概念 1、 ZMET ZMET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Gerald Zaltman在1994年提出,英文全称为Zaltmam Metaphor Elicitatiion Technique,中文译为隐喻诱引技术,也称为是隐喻诱引抽取技术。 ZMET是一种将图像、图片(非文字语言)与文字语言(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消费者研究方法,目的在于了解消费者对产品(一般为某个主题或事物)所具有感知、理解、联想或体验等心智模式。 ZMET访谈法运用隐喻诱引与传统的阶梯法来构建消费者心智模式的构念关联结构,探索构念背后隐藏的意义、想法或感觉。 许多想法或感觉是消费者所无法言语的。我们必须寻找一种工具,可以将这些无法言语的想法或感觉能够表达出来。 1994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Zaltman教授指出,ZMET比传统研究方法更能够揭示隐藏在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想法、感觉、信念等。 营销学奠基人Philip Kotler也在营销学研究上介绍了这一新的消费者研究技术。因为大约有95%的消费者需求信息是潜意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剩下的5%不重要,这5%正是目前市场上所强调的部分。 正因为这部分是最显而易见且最容易被测量,因此,可能被过分强调(比如问卷调查的结果)。ZMET法着重调查(隐喻诱引出)消费者内心深处的一些心理特性,例如动机、价值观等,以捕捉传统调查法中直接询问——问答法较难深入的部分(Kotler,2003)。 2、隐喻与攀梯法 隐喻(metaphor[?met?f?])是指,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人对此类事物所感知、理解、

联想或体验到的意义、想法或感觉等。 比如,人们通常说,“红色代表喜气”。其中,红色是“彼类事物”,在红色事物的暗示之下,我们对“人的心情”这个主题所感知、联想到的、或代表了我们“喜气、好的心情”的看法。 由于“喜气”是调查者用“被调查者所搜集的红色的图片”,通过“询问”——红色代表什么意义?的询问而获得的被调查者对“心情”这个主题所代表、感知或联想到的意义、看法,所以“心情”是此类事物(喜气是“此类事物”心情这个“指标”的取值)。 其中“喜气、好的心情”是由“红色的图片”所暗示的,但这种暗示必须通过调查者的“合适的询问方法”才能够被揭示出来。 暗示:是指不会明确说出来,而用含蓄的话或动作使人领会。 例如,1990年,当Zaltman在尼泊尔旅行时,他将照相机交给当地的居民做随意拍照,以记录旅行过程中的风土人情。 结果他发现,这些当地居民所拍摄的照片中,很少有看到人的脚,大部分人的脚都被放在了镜头或照片之外。 经过询问当地居民后发现,当地的居民普遍认为“赤脚的人代表贫困”,因此当地居民在拍照时,对于赤脚的人,都尽量将脚避开相机镜头,以掩饰被拍照人的贫困。 换句话说,在没有下身(没有赤脚)照片的暗示之下,尼泊尔人对“照片中的人”所感知、理解、联想或体验到的是“不贫困或富有的人”的想法或感觉。相反,“赤足的人贫穷”,即将赤足的人理解为是贫困,而没有下身的照片可以将贫困隐藏起来。 下面是一段假设的、与尼泊尔人对话问答: (调查之前,要求被调查者搜集关于与“人”主题相关的图片,其中,有一张是没有下身的人的照片) ——Q(隐喻诱引询问):(没有下身的)照片对你您在表达与“人”相关方面的想法或感觉是什么?(照片是彼类事物,人是此类事物,或是一个主题!,同时,这个询问是一个隐喻诱引询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