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世界十大汽车制造商全部落户中国,中国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和最大的汽车市场。我国有独立制造装配汽车的生产企业共455家,另外从事汽车总成及零部件生产的厂商有数千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突飞猛进,汽车已成为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工业也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然需要大量能从事在生产第一线的“有道德、会操作、精维护、懂管理”,具有专门理论知识、较强实践技能的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人才,为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群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华北地区,培养品德高尚、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的高技能型人才;建立为汽车制造产业服务的人才培养基地。努力在实现专业教学环节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职业与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岗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培养人才定位为服务汽车前市场,主要岗位有车身焊接工、汽车装配工、汽车改装工、汽车调试工、车间调度员等。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要求为导向,力求与企业密切合作,本专业依靠正和车辆有限公司、中集(车辆)新疆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新疆有限公司等汽车制、改装企业,实行“工学结合、德能并重”的800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组织本专业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结合我院实际及示范院校建设要求,制订了本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专业代码:580401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大专

三、招生对象、学制与毕业要求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学制:全日制三年

毕业要求:

(一)课程考试(核)要求

在规定年限内修完规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各科考核成绩合格。

(二)计算机能力要求

获得全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联合考试(简称高校等考CCT)证书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简称NCRE)证书。

(三)外语能力要求

获取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简称PRETCO) B级证书。

(四)职业资格证书

1.取得汽车维修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由劳动人事厅颁发;

2.取得电焊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由劳动人事厅颁发。

四、职业目标

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制造或汽车改装相关企业,从事车身焊接、汽车装配、汽车改装、汽车调试、车间调度、管理等工作。

五、职业能力

(一)岗位描述

依据企业行业调研报告,通过岗位及对应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见表1:

表1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岗位与能力关系表

(二)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

表2 职业能力分析表

(三)能力与素质总体要求

在培养学生品德、知识、能力、审美和生理心理五个方面素质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即人的体力、智力、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发展和运用。

六、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华北地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沟通协调能力和创业能力,具备较高的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技能,能胜任汽车制造、汽车改装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知识培养目标

1.掌握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及电工电子技术等基础理论,能熟练的运用与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能运用Office办公软件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汽车行业管理及日常业务工作;

3.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诊断检测、维修知识;

4.掌握汽车制造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5.掌握电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方法;

6.掌握现代文化的特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懂得社交礼仪,具备设计企业文化的能力;

7.熟悉汽车维修企业、具有汽车维修企业的基本运行与管理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

2.具有检索、分析与应用国内外汽车维修资料的能力;

3.能够正确进行汽车发动机、底盘的拆装、检修能力;

4.具有汽车驾驶及汽车维护的能力;

5.具有电焊、二样气体保护焊接的能力;

6.具有汽车服务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生产组织能力。

(三)职业技能培养目标

将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内容融合到教学中。通过三年的学习达到汽车维修

中级技能水平,并取得焊接技术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获得汽车驾驶证及计算机一级等职业资格证书,也可根据择业方向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取相应资格证书。

七、课程体系设计

(一)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由校企专家共同组成课程开发项目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开发项目课程,以岗位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按照职业岗位工作实际需要,突出实践技能养成,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结构,突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先进性。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见图1。

图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对应汽车制造与装配工作的各行动领域,按照学习认知规律,对行动领域进行整合,形成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拓展模块共三个模块。工学模块课程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又要考虑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对行业、企业专家(企业生产第一线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管理的人员)进行深入调研,进行专业职业能力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如表3:

表3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职业能力与课程关系表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要求,汽车行业发展需求,以及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构建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行业发展要求为导向,以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以“工学结合、德能并重”的1243人才培养模式。

在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根据“订单”的需求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企业用人,学校育人,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长效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根据毕业生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与能力培养的特点,以“一条主线、两元结合、四种能力、三个平台”素质教育全程贯穿教学全过程为特色的“工学结合,德能并重”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培养体系如图2所示,最终达成企业认可的并企业生产一线工作情景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核心体系。

一条主线(能力主线)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以两元结合(校企)为途径,通过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设与有效实施,重点抓好“三个”平台(学习领域平台、校内实训平台、校外顶岗平台)建设,学习领域平台主要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和创新意识教育;校内实训平台主要进行“热爱行业、忠于职守、依法管理、团结协作”的汽车维修行业职业道德教育,进行汽车维修基本技能实训和生产环境仿真实训;校外顶岗实训平台主要进行“行业规范、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就业理念”教育,进行生产性顶岗实训,学习企业文化,学习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最终使学生具备四种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能力),从而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和社会要求。

图2 “工学结合,德能并重”“1243”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模式

在重视技能培养的同时尤为重视加强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全程贯穿式教育,从学生进入校园开始到毕业,利用各种方式与形式始终倡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主管理,教师每堂课的教学任务涵盖素质教育的内容,充分利用过程性课程的实施,形成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素质教育的特色。同时,丰富教育手段,拓展教育空间,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和才能的平台,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弘扬人性化教育的本质。

(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因此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设计上注重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针对4个职业核心能力,确定5门对应的核心课程,设计3方面核心技能的实训,构建“453”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如图3

所示。

图3“453”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

针对华北汽车制造企业职业岗位特性,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嵌入汽车制造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融入汽车制造企业先进文化,与企业合作开发《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制造工艺》、《车身焊接技术》、《汽车装配与调试》5门用于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见表4:

表4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规划表

序号核心课程名称课程建设内容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方法负责人

1 汽车构造

课程标准

教学改革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课程评价体系

考核项目

配套教材

模拟情境和角色,实行项目教学;杨意品2

汽车电气设备构

造与维修

项目教学法。吴民

3 汽车制造工艺

组织学生到校外合作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

在企业内建立工学基地,进行学习和训练。

杨永春

4 车身焊接技术项目教学法。郭三爱

5 汽车装配与调试项目教学法。叶剑锋

(三)课程体系模块

通过对汽车制造企业调研,进行基于汽车制造工作任务分析,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将行动领域进行归纳,系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紧密围绕该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及任务来安排教学,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根据工作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排序,构建了由基本能力课程模块、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和拓展能力课程模块组成的基于工作过程“双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如图4)。

图4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1.基本能力课程模块:包括《思想政治》、《高职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数学》、《体育与健康》、《应用文写作》、《机械制图》、《CAD/CAM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UG三维绘图》13门课程。主要是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的同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好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对《机械制图》、《CAD/CAM技术》、《UG三维绘图》课程的学习,能够看懂基本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并能使用计算机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通过对《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基础》、《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汽车机械系统的机械原理,掌握电工与电子基本元器件作用与使用方法;通过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工作原理及作用,掌握机械制造技术的工艺流程及方法,为后续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2.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制造工艺》、《车身焊接技术》、《汽车装配与调试》五门课程。通过对《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两门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汽车的各总成的结构、原理及作用。并能够考取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对《汽车制造工艺》、《汽车装配与调试》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汽车总成装配和汽车总装顺序及技术要领;汽车制动系统调整与检测、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调试检测、汽车车速调试检测方法;掌握如何提高产品品质,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汽车产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产品质量与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和装配质量密切相关。其次是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即如何采用高生产率的加工方法、设备和工艺装备,来完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通过对《车身焊接技术》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掌握焊条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等离子弧切割技术、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气焊与气割等焊接操作方法,并能够考取电焊工职业资格证书。

3.拓展能力课程模块:包括《公关与礼仪》、《汽车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实务》3门课程,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陶冶情操,与人更好地交流、沟通,并能了解企业管理相关知识,同时能了解汽车销售、市场预测知识,目的是使学生具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八、教学进程安排

本专业共开设28门课程。其中:素质教育课程13门,专业基础课程7门、专业核心课程5门,专业拓展能力课程3门,具体设置如表5所示。

(一)教学进程及时间分配

表5教学进程及时间分配

(二)综合实验实训实习设置及学时安排

表6综合实验实训实习设置及学时安排

(三)教学课程设计及课时比例表

表7综合实验实训实习设置及学时安排

(四)全学程时间安排

表8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时间分配表

九、专业核心课程说明

(一)汽车构造

建议学时:144学时

课程目标:主要培养学生对汽车整体结构有完整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具有基本理论和解决基本问题的思维及能力。

课程内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制冷系统、润滑系统的结构、传动系、转向系、制动系、行驶系的结构等内容。

教学评价:课程考核评价实行项目过程评价和综合技能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课程教学按情景教学进行,完成一个情景就实施一个任务的考试评价,课程总成绩是平时作业、课程项目报告、过程技能考试和期末技能考试之和。课程总成绩:平时作业(20%)+课程项目报告(20%)+过程技能考试(30%)+期末技能考试(30%)。期末技能考试采用分组现场提问、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

教学建议:本课程教学应结合实际进行讲授,并安排一定的实操能力培训(如参观学习、车间实习、企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应用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建议学时:108学时

课程目标:主要培养学生对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的理解;会检查、排除电源系统、仪表设备、车身电器、照明和信号等设备的电路故障;本课程主要学习汽车电气系统,微电子技术及汽车用传感器等的相关知识。

课程内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制冷系统、润滑系统的结构、传动系、转向系、制动系、行驶系的结构等内容。

教学评价:课程考核评价实行项目过程评价和综合技能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课程教学按情景教学进行,完成一个情景就实施一个任务的考试评价,课程总成绩是平时作业、课程项目报告、过程技能考试和期末技能考试之和。课程总成绩:平时作业(20%)+课程项目报告(20%)+过程技能考试(30%)+期末技能考试(30%)。期末技能考试采用分组现场提问、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

教学建议:本课程实践性很强,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采取“教、学、做、验”合一的方式进行教学。使用通用工具、检测专用工具、设备和汽车电路和电子系统维修资料等,按照标准规范对汽车电路和电子系统进行检测诊断和修复。

并安排一定的实操能力培训(如校内专项实训、车间实习、企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应用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汽车装配与调试

建议学时:108学时

课程目标:主要使学生掌握汽车总成装配和汽车总装顺序及技术要领;汽车制动系统调整与检测、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调试检测、汽车车速调试检测方法。

课程内容:汽车总成装配和汽车总装顺序及技术要领;汽车制动系统调整与检测;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调试检测;汽车车速调试检测;其他整车性能检测控制及调整等内容。

教学评价:课程考核评价实行项目过程评价和综合技能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课程教学按情景教学进行,完成一个情景就实施一个任务的考试评价,课程总成绩是平时作业、课程项目报告、过程技能考试和期末技能考试之和。课程总成绩:平时作业(20%)+课程项目报告(20%)+过程技能考试(30%)+期末技能考试(30%)。期末技能考试采用分组现场提问、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

教学建议:本课程教学应结合实际进行讲授,并安排一定的实操能力培训(如参观学习、车间实习、企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应用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汽车制造工艺

建议学时:72学时

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并掌握如何提高产品品质,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汽车产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产品质量与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和装配质量密切相关。其次是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即如何采用高生产率的加工方法、设备和工艺装备,来完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

课程内容:汽车制造的各种加工工艺过程;汽车生产用工程材料;汽车制造中的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质量;齿轮制造工艺等内容。

教学评价:课程考核评价实行项目过程评价和综合技能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课程教学按情景教学进行,完成一个情景就实施一个任务的考试评价,课程总成绩是平时作业、课程项目报告、过程技能考试和期末技能考试之和。课程总成绩:平时作业(20%)+课程项目报告(20%)+过程技能考试(30%)+期末技能考试(30%)。期末技能考试采用分组现场提问、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

教学建议:本课程教学应结合实际进行讲授,并安排一定的实操能力培训(如参观学习、车间实习、企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应用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车身焊接技术

建议学时:108学时

课程目标:主要让学生使学生掌握焊条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等离子弧切割技术、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气焊与气割等焊接操作方法。

课程内容:焊条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等离子弧切割技术、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氩弧焊、气焊与气割等内容。

教学评价:课程考核评价实行项目过程评价和综合技能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课程教学按情景教学进行,完成一个情景就实施一个任务的考试评价,课程总成绩是平时作业、课程项目报告、过程技能考试和期末技能考试之和。课程总成绩:平时作业(20%)+课程项目报告(20%)+过程技能考试(30%)+期末技能考试(30%)。期末技能考试采用分组现场提问、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

教学建议:本课程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紧密结合,学完本课程内容,即可参加由中级电焊工国家职业资格证的考试,考试合格,即可获得由劳动人事部门颁发的中级电焊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本课程教学应结合实际,采用项目化教学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

本课程教学应结合实际进行讲授,并安排一定的实操能力培训(如参观学习、校内实训、企业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

十、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一)课内教学质量监控

课内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由学院的督导组、分院院长和专业教研室主任为主负责;

教学管理的质量监控主要由学院教学督导室、各系部兼职教学、学生督导信息员负责。

教学效果监控除了学院内部考试、考核以外,同时主管单位新疆交通运输厅组织教学质量测评;学院招生就业处和分院就业专责对学生的就业率和企业满意率进行考核,校企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学生就业企业也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1.授课计划的监控

课程实施人负责起草课程及相关实训环节的授课计划,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审核。总体教学进度计划在每学期开学前制定,并提交到教务处与督导办公室。

2.教案与流程监控

教案包括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两大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流程设计基于课程标准,按学生现有能力、认知规律和工作过程进行设计与实施。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流程设计基于机电一体化专业职场的工艺流程、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设计,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流程设计包括对专业课程导入、专业课程内容、教学氛围控制、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授课总结、作业与思考题、课堂互动与讨论、情感态度控制方面的设计。

根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项目和任务的差异,在进行教学过程的流程设计和实施时,教师要充分纳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涵,并与体现职业综合能力的理论知识、实践训练相吻合。

3.教学过程文件监控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过程文件是任课教师完成教学过程的依据,任课教师应按照教学过程文件规定的内容、要求、方法、手段、评价等实施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文件至少包括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师日志、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学生作业、实训报告、考试考核记录(试卷)、课程教学小结、成绩分析及相关影像文件。

每位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广泛收集与专业课程有关的信息,对专业课程有重要影响的信息应与专业课程责任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教学过程文件每学期结束后应提交分院存档。

4.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监控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负责人及课程负责人要对专业课程实现相关的社会调研、岗位分析、后续专业课程要求、专业课程设计与控制、专业课程评价和课程衔接等进行系统策划与开

发。策划的结果包括专业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和方法、专业课程内容设计方案、学生能力评估结果等方面的专业课程文件。

专业课程的开发应有相关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完成。

5.建立教学质量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方面,激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与管理活动中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自觉学习。为此,首先建立分院教学质量目标考核体系,分工负责,并根据目标达成情况奖优罚劣;其次,加强教学法规建设,严肃查处教学事故和违纪行为;再次,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师综合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的依据,实行质量问题“一票否决”制;最后,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提高学习质量的学生管理办法。

6.建设高素质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

高素质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是质量保障体系实施的关键。对于分院教学管理人员来说,一是提高质量意识;二是提高研制质量标准的能力;三是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水平;四是提高实施质量监控的能力;五是提高处理质量信息和对“质量记录”信息整理的能力。

(二)实验实训实习教学管理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建立融实践教学、产品生产、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

1.规范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完善实训室(车间)管理规章制度,完善设备、设施及物资管理制度,设立原辅料和仪器设备保养维修资金,定期对实训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确保实训室(车间)的顺利运行,满足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充分发挥实训室(车间)生产性实训、培训、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的服务功能。

2.努力营造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让学生按照未来专业岗位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严格的考勤,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让学生感受企业管理氛围;通过实行“6S”管理(即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U: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I:素养、习惯;SAFETY:安全),培养学生安全生产意识和爱护设备及工作环境的良好习惯;通过产品质量检测,培养学生产品质量意识。

3.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实践教学基本文件,确保实践教学时间,强化对实验实训实习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请行业企业的专业骨干参与实践教学管理,确保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质量。

(三)毕业顶岗实习管理

1.建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有效地监控学生校外顶岗实习,保证实习质量,确保学生就业零距离上岗,分院成立顶岗实习工作小组,并制定《汽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巡查制度》、《带队教师管理制度》、《外聘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和《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办法》,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管理。

2.加强学生顶岗的管理与监控

为了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采取三个阶段实习质量监控。

第一阶段即准备阶段:联系学生的实习工地和岗位。要求在实习之前完成对学生实习岗位和工地的确定;与此同时,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制定详细的实习实施方案,召开实习动员大会。

第二阶段即实习过程监控与管理阶段:聘请企业相应岗位的工程师作为实习学生的实习指导老师,学生到工地后组织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岗位技能的要求和各种规章制度。学校带队老师进行各个环节的监控与管理;学院与分院不定期进行现场巡查,同时在网上建立顶岗实习管理系统,随时监控学生顶岗实习情况。

第三阶段即考核评价阶段:实习结束前,由企业与工程师对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实习表现进行考评,再由分院部组织带队老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及实习效果的考核。

专业技术技能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

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标准信息通信终端维修工程师

说明 为了进一步完善行业技术技能专业标准体系,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和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依据当前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信 息通信终端维修工程师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编写制定。 一、本《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专业影响的基础上,对本专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修订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专业活动为导向、以专业技术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实操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三个等级,包括专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编制工作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的指导下,委托深圳市阜康达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编写修订工作,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南方分院、托普思维商业服务有限公司、西安通信和电信设备有限公司、深圳市经纬科技有限公司、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东方拓宇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丰源电子产品国际维修检测有限公司、深圳市钛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参加编审修订工作的主要人员有:谭志彬、王喆、咸汝平、王慧、肖雳、李军、陈敏、李文诚、蓝波、吉建新、闫赟、刘晓辉等,在此对有关单位和专家一并表示感谢。 五、本《标准》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批准,自2018 年3月14日起施行。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 装配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项目组长:杨慧 项目副组长:孙波周天生张治国彭永贤吕善进项目成员:熊荣谦曹东冬余鹏何志勇张倩 李仲勋刘鹏杜静李世勇王义 陈伟贺丽叶刘世鹏文江李玲珑 蔡泽荣王锦 项目概述:本项目面向毕节试验区汽车装配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其专业群(汽车制造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的发展。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等。 本项目建设预算投资250.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支持217.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支持20万元,学校自筹投入13万元。 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背景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高新技术的载体及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通道。因此,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装备制造业要努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贵州“十二五”的规划中强调:要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西部地区实现赶超进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条件更加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据测算,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 20%-2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 15-20%。据此推算,我国现有高技能人才数量对比企业需求,仍有几百万人的缺口,而且这种需求以每年10.1%的速度增长,构成了制造类人才需求的巨大空间。 毕节地区力帆骏马振兴车辆有限公司是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在省外设立的第一家创造生产企业,公司由毕节地区振兴机械厂和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成立。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毕节地区机械制造加工业,公司决定进行异地技改建厂,于2007年9月正式开工,于2009年5月建成试生产,投产后年设计生产规模为5万辆“振兴”牌系列变型农用车,达到每年2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新增就业岗位3500个以上。力帆骏马二期技改项目改造,将形成一个年产10万辆轻卡、2万辆重卡的现代化、规模化的各型载荷汽车及配件的生产制造基地,将新增劳动就业2万余人、实现工业生产总产值10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3亿余元。 力帆二期技改项目开工后,园区又以力帆为媒,以商招商,引进浙江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世宝方向机有限公司等22户规模较大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进驻园区,并于2011年12月18日与力帆汽车研发中心一同开工。这对于推动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毕节汽车制造与装配业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汽车相关行业突出矛盾是人员素质远远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由于经过系统学习的汽车专业人员供不应求,导致大量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进入汽车行业。据抽样调查,主要存在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比例较低、专业技术管理及经营管理人员结构不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计算机平面设计(090300) 二、入学要求 应届初中毕业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计算机平面设计领域,培养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与制作、桌面排版、电子出版、网页美工、装饰装潢设计、数字影像处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一)职业(岗位)面向 主要就业岗位: (1)广告公司:设计师、美工、CI设计策划人员 (2)企、事业单位宣传部:广告宣传、策划、设计、制作人员 (3)报刊、杂志社:排版、美编 (4)传媒、网络公司:美编、网页设计人员 (5)图文快印、印刷厂:排版、美工、印刷、制版设计人员 (6)影楼:美工、设计师、摄影助理、摄影师 (7)工作室:设计、美编等 (二)职业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取得以下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操作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广告设计员、印前制作员等,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第二学期结束参加本校文字录入、办公自动化考核(校内考核);第二学年第三学期结束参加Adobe Photoshop 认证。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 3.具有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 4.具有获取前沿技术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美学艺术修养。 6.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技能)方向——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 1.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较强的视觉感受和视觉表现能力。 2.熟悉广告设计原理、规范、广告类型,掌握广告创意方法和实现途径。 3.掌握海报、画册、报纸、杂志、图书等排版的综合技能。 4.掌握视觉形象设计中所涉及的创意设计、结构版式、配色、图形图像、动画设计、数码摄 影等技能,能完成项目网站的美工设计和素材制作。 专业(拓展)方向——数字成像及后期处理技术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高等职业教育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专业代码580401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 三年,专科。 就业面向 1.就业领域: 本专业分两个方向,即汽车装调方向和汽车零部件加工方向。 就业领域为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及汽车研发企业等。 2.初始工作岗位: 汽车装调、汽车试验、汽车检测、汽车零部件加工等工作岗位。 3.可升迁的职业岗位:质检员、车身匹配工、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 培养目标及规格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具有汽车装配、调试、试验、制造加工、质量控制、车身匹配、班组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业资格证书 汽车装调方向:汽车装调工、装配钳工、机械钳工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汽车零部件加工方向:加工中心、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对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 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来自于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从与专业相对应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分步分解。 职业能力要求 【汽车装调方向】

【汽车零部件加工方向】

二、课程体系的建立 在对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和分解之后,建立突出核心能力,强化综合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方案 【汽车装调方向】

【汽车零部件加工方向】 三、核心课程的设定 以突出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并兼顾职业能力的延伸与扩展,由专业核心课程搭建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通信工程监理实务》课程标准

《通信工程监理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通信工程监理实务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专业(监理培养方向)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通信工程监理培养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通信工程施工监理“四控三管一协调”的初步能力。它以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综合布线技术、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等课程为基础,也是后续通信工程监理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依据通信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通信工程监理工作任务设置的。本课程面向的岗位是通信工程监理岗位,初次就业岗位主要为通信工程监理员。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及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未来职业发展岗位主要为监理工程师、工程项目经理等。 设计总体思路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熟悉监理工作流程,掌握监理工作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缩短岗位对接时间。同时,通过贯穿其中的监理工作中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国家规范的学习,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为学生将来在工作中解决新问题提供参考资料和学习方法。 课程内容选择标准 理论与实践并重。通信建设工程监理是指监理企业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国家和部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对通信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的活动。监理工作必须理论与实践并重,缺少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支撑,无法对通信工程的质量、进度、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所以将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通信工程监理应知和通信工程监理应会。通过应知的理论教学和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2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 2016年5月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一)国际国内经济现状 目前来看,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油价一路走低,国际金融动荡不已。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过去以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拉动为特征的扩张式高速增长也一去不复返了,劳动力和地价成本不断上升,某些要素成本甚至接近或超过了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推进了“再工业业化”,在这种情况下,局部高端制造业势必回流到美国,而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向越南、印尼等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的趋势。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式复杂多变,中央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思路,以互联网 +、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战略新兴产业正在神州大地逐步兴起,上述产业发展成熟后,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现有的产业格局、生产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二)国内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产业具有高度技术密集型特点,聚集着许多科技领域里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特别是电控技术和新能源技术、车联网技术嫁接到汽车产业上后,使得它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同时汽车是由成千上万颗零件组成,这就决定了它对国民经济强大的带动作用。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产业,特别是乘用车产业,经过十多年高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内一线城市汽车限牌逐步增多,汽车企业将从过去比拼产量、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汽车运用与维修( 0825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 面向汽车运用与维修等行业企业, 培养从事客货汽车使用、维护、修理、检测、维修接待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3.吃苦耐労,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4.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 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 6. 具有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 .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的钳工作业。 4. 掌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知识, 能识读汽车电路图, 并能进行简单电器零部件的检测。 5.能够阅读简单的汽车维修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6.能进行汽车维护作业。 7.能完成汽车发动机、手动变速器总成大修及部件检修。 8. 能完成汽车制动系统、悬架转向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9.能完成汽车车身电器系统、空调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10.能完成汽车发动机电器及控制系统总成及部件检修。 l1.具有制订和实施简单维修作业方案的能力,能分析、排除车辆常见的简单故障。 12. 能对本人完成的维修作业内容进行维修质量检验和评价。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高等职业教育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专业代码580401 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 学制与学历 三年,专科。 就业面向 1.就业领域: 本专业分两个方向,即汽车装调方向和汽车零部件加工方向。 就业领域为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及汽车研发企业等。 2.初始工作岗位: 汽车装调、汽车试验、汽车检测、汽车零部件加工等工作岗位。 3.可升迁的职业岗位:质检员、车身匹配工、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 培养目标及规格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具有汽车装配、调试、试验、制造加工、质量控制、车身匹配、班组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业资格证书 汽车装调方向:汽车装调工、装配钳工、机械钳工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汽车零部件加工方向:加工中心、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对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 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来自于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从与专业相对应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分步分解。 职业能力要求 【汽车装调方向】

二、课程体系的建立 在对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和分解之后,建立突出核心能力,强化综合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方案 【汽车装调方向】

【汽车零部件加工方向】 三、核心课程的设定

以突出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并兼顾职业能力的延伸与扩展,由专业核心课程搭建整个专业的课程体系。

王芬《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定位与任务 1.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通信技术、通信网络与设备、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当前社会对移动通信市场4G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并且十分急迫,开设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培养4G 技术人才是未来一段时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本门课程侧重于现在发展迅速的移动通信领域的4G技术、设备和开通等方面的知识,更贴近企业,更符合岗位需求,能够做到“理论够用、突出岗位技能、重视实践操作”,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2.课程任务 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在识记、领会、分析应用三个能力层次上,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应能识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涵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与非;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掌握4G移动通信技术中的OFDM基本原理、MIMO基本原理、协议及移动性管理等内容,能表述相关知识点,分析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4G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理解学会LTE基站的相关设备,分析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分析有关的系统模型与结构,并能应用有关原理与技术完成LTE基站的开通与维护。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了解LTE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和前景; (2)理解和掌握LTE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技术、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3)知晓LTE基站设备、LTE基站开通与维护的方法; (4)培养学生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兴趣,为学生全面理解和认识移动通信行业的系统工作原理与技能打下基础。 2.能力目标 (1)具备理解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协调的能力;(2)具备数据分析与处理、自主学习新技术、总结工作结果、开拓创新的能力;(3)具备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勤奋努力,有应变和经受挫折的能力; (4)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遵守职业道德与法规;(5)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6)有较好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 四、课程建设与教法设计 1.课程建设思路 该课程系统地讲解了LTE移动通信技术、LTE基站设备和开通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共有六个模块,系统地论述了LTE基本概念、OFDM基本原理、LTE协议及移动性管理、MIMO基本原理、LTE基站设备、LTE基站开通与维护,每个模块均有相应的习题,并且还安排了LTE基站开通的实训部分。该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高专改革方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根据岗位任务需要合理划分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在全面认识LTE移动通信技术与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对LTE移动通信网络的初步分析与系统建设能力,为学生全面理解和认识LTE移动通信行业的工作原理与技能打下基础。 2.教法整体设计 本课程采用课堂实践和课外研究两种形式,其中课堂实践包括教学讲授、课堂讨论、小组互查等形式,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学术语言表达的严密性;课外研究包括作业练习、教学观摩、行业调研等形式,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实践研究性教学,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LTE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一些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表格可根据课程内容加行)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2013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80101) 1.【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面向“汽车制造业”,掌握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和结构、汽车底盘结构、汽车制造与装配工艺等知识,具备汽车典型零部件加工、汽车装配与调试、数控设备操作等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 1.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认真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道德品质,具有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 2.职业岗位知识要求 掌握交通运输(汽车制造与装配)领域所必需的较为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汽车应用英语阅读能力,机械知识能力,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器械,能够编制和实施典型汽车零件加工工艺与装配流程、分析解决一般机械加工工艺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在汽车制造企业担任生产车间(工段)或技术部门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 3.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操作及应用方面的知识; (3)机械制图及计算机辅助绘图知识; (4)掌握现代汽车构造及先进技术的基本知识; (5)掌握汽车制造、装配工艺的基本知识与运用。

(6)掌握汽车制造业的质量、设备、技术、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与运用。 (7)编制和实施典型汽车零件加工工艺与装配流程、分析解决一般机械加工工艺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8)具备在汽车制造企业担任生产车间(工段)或技术部门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 4.考取证书 (1)通过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国家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 (2)考取汽车修理中级工证书、制图员证书、三维立体制图员证书、汽车营销师证书、机动车驾驶证书等。 3.【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中职毕业生 学制:三年 4.【毕业要求】 (1)学分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应获得158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公共基础课程36学分,专业课、岗位技能课、专业拓展课122学分。 (2)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毕业时须取得数控车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或汽车装调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5.【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学组织上,按照学习规律,把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5年)为基本素质和基本职业能力培养阶段;第二阶段(1.0年)为职业岗位技能培养阶段,使学生获得必备的职业岗位技能,取得数控车工或维修电工等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并结合具体的生产项目组织学生针对性进行生产性实习;第三阶段(0.5年)为顶岗实习阶段,使学生进入岗位工作角色,培养岗位工作能力,实现校企对接。 6.【面向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6.1面向岗位(群)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面向汽车制造、机械制造行业,可到汽车制造与装配企业或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就业,从事汽车零部件制造工艺编制、汽车零部件加工和汽车装配与调试、汽车零部件检验与整车装配过程中的过程检验、整车下线检查和调试、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价、汽车保险理赔和配件销售检验等基层技术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及管理专业教学标准(教育部)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旅游服务与管理(代码:1302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旅游社、旅游景区、主题饭店、展览场馆、文博院馆、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旅游社服务及其他旅游企业服务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四、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发证机构 专业(技能) 方向 1 导游员 导游资格证书 国家旅游局 旅行社导游、 旅行社计调、 外联 2 旅行社计调员 旅游计调师(助理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 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3 旅行社外联员 旅游咨询师(助理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4 景区讲解员 景区讲解员(初级) 地方旅游行政主管部门 5 展览讲解员 展览讲解员(初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则、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主动、热情、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诚信守信、爱岗敬业。 3.具有良好的旅游行业行为规范、礼仪素养和美学素养。 4.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6.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必需的旅游业知识,达到岗位服务要求。 2.掌握旅行社运营知识,熟悉各部门分工,能胜任旅行社基层岗位。 3.掌握旅游政策法规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4.掌握服务心理知识,能与客人有效沟通并获得认可。 5.掌握汉语相关知识,能使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服务,普通话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6.掌握常用旅游英语知识,能进行常用旅游英语口语表达。 7.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技术,能使用岗位设备和业务软件。 8.取得导游、旅游咨询师、旅游计调师、景区讲解员、展览讲解员、计算机操作员等1或2种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导游 1.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带团业务。 2.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相关的人文知识,能在工作中有效运用。 3.掌握旅游应急处理知识,能处理旅游突发事件。 专业(技能)方向——旅行社计调、外联 1.掌握旅行社计调、外联、网点的业务知识,能开展岗位业务。 2.掌握旅游电子商务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工作。 3.能掌握旅游产品知识,能开展业务洽谈,能采购、组合、销售产品。 七、主要持续专业 高职: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本科:旅游管理 八、课程结构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6-2020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 2016年5月

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建设背景和建设基础 (一)国际国内经济现状 目前来看,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油价一路走低,国际金融动荡不已。我国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过去以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拉动为特征的扩张式高速增长也一去不复返了,劳动力和地价成本不断上升,某些要素成本甚至接近或超过了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推进了“再工业业化”,在这种情况下,局部高端制造业势必回流到美国,而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有向越南、印尼等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的趋势。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式复杂多变,中央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思路,以互联网 +、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战略新兴产业正在神州大地逐步兴起,上述产业发展成熟后,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现有的产业格局、生产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二)国内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产业具有高度技术密集型特点,聚集着许多科技领域里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特别是电控技术和新能源技术、车联网技术嫁接到汽车产业上后,使得它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同时汽车是由成千上万颗零件组成,这就决定了它对国民经济强大的带动作用。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我国汽车产业,特别是乘用车产业,经过十多年高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国内一线城市汽车限牌逐步增多,汽车企业将从过去比拼产量、

盲目扩张,转向以提高产品质量、优化服务能力,特别是转向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方向发展。 图表1:2009-2014年中国商用车、乘用车销量占比变化趋势图(单位:%) 图表2:2009-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走势图(单位:万辆,%)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4]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我部组织制定了首批涉及14个专业类的95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现将目录予以公布,有关标准具体内容以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的文本为准。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各地要认真组织对专业教学标准的学习、研究和实施工作,积极总结教学改革的经验。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运用专业教学标准的能力。要为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各地在实施专业教学标准过程中,如有问题、意见和建议,请及

时报我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教育部办公厅 2014年4月30日 附件: 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专业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01 农林牧渔类011100 棉花加工与检验011300 现代林业技术011400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011600 园林绿化 011700 木材加工 012700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012900 农业与农村用水013300 土地纠纷调解 02 资源环境类020900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021400 矿山机电(金属矿方向)021600 矿井建设(金属矿方向) 03 能源与新能源类031000 水电厂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031100 水泵站机电设备安装与运行 04 土木水利类040100 建筑工程施工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 1、汽车装配技术主要包括: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等4大部分。 2、汽车装配线一般是由输送设备和专业设备构成的有机整体。 3、生产过程是由加工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自然失效过程及等待间歇过程等组成。 4、装配生产组织形式包括固定式装配和流水式装配两大类。 5、强制流水装配方式又分为间隙式移动和连续式移动2 种 6、冲压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变形工序两大类。 7、冷冲压所用设备压力机类型很多,按传动方式的不同,主要有机械压力机和液压压力机两大类, 8、焊接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3 部分。 9、焊接接头型式主要有对接接头、T 形接头、角接接头、搭接接头等4 种。 10、手工电弧焊常用的引弧方法有直击法和划擦法。 11、手工电弧焊的基本操作包括引弧、运条、收弧和焊件清理等4 个基本过程 12、电阻焊方法主要有4 种,即点焊、缝焊、凸焊、对焊。 13、矫正通常有火焰矫正和机械矫正等形式。 14、常用涂装方法的四种方法浸涂、喷涂、刷涂、电泳涂装。 15、喷枪按涂料的供给方法分为吸力式、重力式和压力式3 种 16、烘干设备按加热和传热方式分为对流式、辐射式和感应式3 种。 17、影响颜色的三大要素也称为视觉的三大要素,即光线、物体和观察者。 18、色彩的三属性包括色调、明度、彩度,也称为颜色的三个空间或颜色三属性。 19、涂料由3 大部分组成,分别为:主要成膜物质、次要成膜物质和辅助成膜物质。 20、涂料的干燥方式主要有自然干燥、加速干燥和高温烘烤干燥3 种。 21、电泳涂装法有阳极电泳法和阴极电泳法2 种 22、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 二、名词解释 1、生产过程——产品从原材料到制成成品所经过的一切劳动阶段,称生产过程 2、工艺过程——就是指生产对象在质和量的状态以及外观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过程。 3、冲压——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加工方法。 4、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间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 5、涂装——指将涂料涂覆于物面(基底表面)上,经干燥成膜的工艺。 6、汽车总装配工艺——汽车总装配就是使生产对象在数量、外观发生变化的工艺过程 7、涂料——是指涂布在物体的表面上,能够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其他特殊性能的固态保护膜的类液体或固体材料的总称。 三、判断 1、汽车总装配具有小批量的特点。 2、车身生产具有制造投资大、周期长这样的特点 3、选择装配线设备时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产品生产纲领、产品质量要求、设备的先进性、设备的可靠性、设备的价格。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标准

《绘图与CAD》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况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通信工程制图》课 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课程的性质:《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是通信网络与设备专业必修的专业优质 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 课程的作用:《通信工程制图》课程使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通过阅读图纸就能 够了解工程规模、工程内容,统计出工程量及编制工程概预算。只有绘制出准确 的通信工程图纸,才能对通信工程施工具有正确的指导性意义。因此,通信工程 技术人员必须要掌握通信制图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通信工程制 图与设计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 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和职业素养养成要起主要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要反映本课程与前、后续课程 的衔接关系。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模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有:《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及配置》。通过学习,学生应达绘制工程制图的要求。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通信工程制图》根据“实验化教学、工学相结合”原则,要求根据订单班 学生数周的顶岗学习,有针对性的完成与通信工程制图有关的移动通信技术知 识,了解实际应用软件中的关键知识在课程中的定位,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基本 要求。强调以“以本专业够用”为度,同时要扩宽学生的相关知识面,适当增加 移动通信领域中新技术的介绍与讲解。 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 实训学时,少讲多练,以提高学生的绘图及识图能力。 《通信工程制图》课程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 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 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强调以学生直接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世界十大汽车制造商全部落户中国,中国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和最大的汽车市场。我国有独立制造装配汽车的生产企业共455家,另外从事汽车总成及零部件生产的厂商有数千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突飞猛进,汽车已成为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工业也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然需要大量能从事在生产第一线的“有道德、会操作、精维护、懂管理”,具有专门理论知识、较强实践技能的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人才,为汽车制造及装配专业群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本专业立足新疆,面向西北地区,培养品德高尚、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的高技能型人才;建立为汽车制造产业服务的人才培养基地。努力在实现专业教学环节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职业与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岗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培养人才定位为服务汽车前市场,主要岗位有车身焊接工、汽车装配工、汽车改装工、汽车调试工、车间调度员等。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置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要求为导向,力求与企业密切合作,本专业依靠正和车辆有限公司、中集(车辆)新疆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新疆有限公司等汽车制、改装企业,实行“工学结合、德能并重”的1243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组织本专业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结合我院实际及示范院校建设要求,制订了本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专业代码:580401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大专 三、招生对象、学制与毕业要求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贵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汽车工程系 二〇一六年三月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年制)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560702)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高等职业教育大专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三年制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点面向现代汽车制造业和贵州地区汽车后市场的现代汽车制造、装配、调试、新车检验、机电维修、汽车检测和维修服务顾问等工作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掌握扎实的现代汽车理论知识,同时能运用现代汽车制造和检测设备对汽车进行制造、装配、检测、故障诊断和维修;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2.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职业竞争心态和自主创业精神; 3.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4.具有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责任意识; 5.具有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的责任意识; 6.具有法律维权意识; 7.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 (二)知识与技能要求 1. 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文化体育基础知识,具体课程包括:思想政治、实用英语、应用数学、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与信息处理等; (2)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汽车基本专业知识,具体课程包括:汽车概论、机械制图及CAD、汽车工程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 (3)熟练掌握汽车综合专业知识,具体课程包括:汽车构造、汽车制造工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维修企业管

2018各专业教学标准(参考格式)

附件2 XX专业教学标准(参考格式)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 四、职业面向 解读:表格力求体现出专业与行业、职业等的对应关系。专业方向区分度大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细分。 职业面向内容包括: 专业大类与专业类(对应2015版专业目录大类和中类) 对应的行业(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对应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到小类) 主要岗位类别(需调研行业企业现行通用岗位类别)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举例(社会和行业认可度高的) 五、培养目标 解读:通用内容: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术技能,面向×××等行业/职业类别/技术领域,能够从事×××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专科毕业后3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同时还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培养目标应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素质 (二)知识 (三)能力 解读:培养规格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描述。这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也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起点和终点。 思想政治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注意落实2017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 文化素质 提出对毕业生文化素质的普遍要求,也可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面向提出进一步要求。 职业素质 一般应包括在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信息素养、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等方面的要求。可综合写一条,也可分写2-3小条,200-300字。注意与中职和本科的区别。 身心素质 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普遍要求,也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和职业面向提出有关要求。 能力 专业的技术技能是最核心的能力,应结合专业特点,结合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或规范、主要岗位(技术领域)要求等,注意对接产业发展中高端水平。在“职业面向”的基础上应细化出若干条目。600字以内。 注意,高职是高等教育一部分,作为高校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应提出要求。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与前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相衔接,使学生进一步对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系统基础设备基础知识了解与掌握,与后续课程《车站信号计算机连锁》、《区间信号自动控制》等相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所面向的职业岗位为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操作员、施工工艺员、检修员、维护员等,主要从事城轨交通通信信号施工、设备检修、维护、实验调试等工作。根据职业岗位分析,确定本课程的建设思路是:遵循系统化原则,将教学内容分为城轨信号系统与城轨通信系统两大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城轨通信信号系统基础设备的组成和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操作检修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目标 2.1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观察城轨通信信号设备正常工作状态及正常工作指标。 (2)能使用常见电工、电子仪表对进行城轨通信信号设备的特性测试。 (3)能够熟练完成信号机、轨道电路、转辙机的日常维护检修。 (4)能够熟练完成列车自动控制ATC设备的运行维护。 (5)能了解无限集中调度系统的应用。 (6)能够完成城轨电话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的日常维护。 (7)能够完成时钟系统的调整维护。 2.2知识目标 (1)了解城轨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的概况及特点。 (2)掌握城轨交通信号基础设备相关知识。 (3)掌握车辆段及正线连锁设备基本结构与操作方式相关知识。

(4)掌握列车自动控制ATC设备的构成、功能和维护等相关知识。 (5)掌握城轨交通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相关知识。 (6)掌握城轨交通电话系统、无线调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及时钟系统相关知识。 (7)掌握城轨交通通信信号设备的技术指标和正常工作参数,使学生具有城轨通信信号设备使用、检测和维护等基本技能。 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共享知识的能力,即团队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知识传播能力,即交流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获取、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敬业爱岗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 (6)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物分析判断的能力。 (7)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 3.教学内容 依据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为通信与信号两大部分,由继电器、轨道电路、信号机、转辙机、车辆段连锁设备、正线连锁设备、ATC 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列车自动监控系统、无线集中调度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和时钟系统等十六个项目组成,其内容涵盖城轨交通通信信号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具体内容如下: 表1 教学内容描述

教育部关于制订中职专业教学标准的文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 导委员会: 为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我部成立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启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导和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纲领性教学文件。为做好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的专业化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2.坚持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制订专业教学标准的重要依据,努力满足行业科技进步、劳动组织优化、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和产业文化对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 3.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做中学、做中教”,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强调实训和实习等教学环节,突出职教特色。 4.坚持整体规划、系统培养,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学时比例,严格教学评价,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 5.坚持先进性和可行性,遵循专业建设规律。注重吸收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优秀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兼顾行业发展实际和职业教育现状。 三、专业教学标准内容 专业教学标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专业名称、入学要求、基本学制、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规格、主要接续专业、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要求、教学时间安排、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实训实习环境、专业师资等(详见附件1)。 四、主要内容说明 (一)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