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整理)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整理)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整理)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整理)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总绪论

第一节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

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文学史史料学是撰写文学史的基础性工作。

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演进

外部因素: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

内部因素: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

2、朝代的不平衡;

3、地域的不平衡;

4、相反相成的因素:俗与雅;各种文体;复古与革新;文与道

第三节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三古七段:上古——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中古——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第一编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样混沌的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绪论

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源头

传说时期的文学:远古歌谣和神话。

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

先秦时期,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先秦有些文学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史学或哲学著作也富有文学意味。

先秦诗歌:宗教颂赞祷祝诗——政治叙事诗——言志抒情诗

此外,先秦文学作品在传承过程中可能有所损益,一,这一时期作品写定需要很长时间,师说和后学之说可能混杂在一起;二,先秦典籍经秦火之后,大多为汉人重新编定,难免讹误。

第三节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

夏商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

作品:出于巫术祭祀目的而创制的韵文或歌谣。

商周之际:随着鬼神地位的下降,人事受到重视,史官发展了人事方面的职能,并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西周:学在官府,文化为贵族所垄断。贵族成了西周、春秋时文学的主要创作者。

春秋战国之际:分封制度解体,导致了上层贵族地位的下降和下层庶民地位的上升。于是,在贵族和庶人之间兴起了一个士阶层。随着贵族阶级的衰落,官学或私家传授出现了危机,于是民间聚

众讲学之风应运而起,文化知识也由贵族转移到士的手里。

第四节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的发展轨迹

夏商:贯穿于制度背后的意识形态都是以原始宗教为主的,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有代表性,而夏商文学是与此时的原始宗教紧密联系的。

周:随着周初分封制的推行,自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克己复礼”,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礼乐文化成了主流,也就是说,从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神道设教,敬礼重德,周代文学更加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周代的历史意识空前发展起来,史官原来的宗教职责迅速淡化,他们以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职业信念自觉地肩负起对现实的责任,所谓“史官文化”也因此而成熟。

周代文学在精神和风格上都体现为一种和谐、典雅的特质,一种宛而多讽的特征,这一特点表现在各种文体中。

战国: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首先,他们立足于现实,着眼于现实,很少提及春秋时流行的“天命”等思想。

其次,由于士人成为文化甚至政治的中心,所以他们不再盲目认同某种既定的秩序,他们的自觉创作精神大为增强。

第一章上古神话

第一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神话的形式内容: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神话的意义:1、为了保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

2、由于生产力低下,个人必须把自己融入氏族之中才能生存。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

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

3、先民在神秘而悲喜莫测的日常劳动和生活中积聚了相当多而强烈的情绪体验,神话故

事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种种戏剧性的属性,人们在对世界假想性的把握中宣泄

了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

名词解释:

《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

五卷,大荒经四卷,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祭仪以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

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等方面的资料。

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均保存在《淮南子》中。

第二节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1、神话按内容分类: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2、神话的发展:黄帝之后,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它标志

着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突出了。

3、神话蕴涵的民族精神:

一,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二,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三,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第三节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一、神话思维特点

1、由于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身同自然界截然分开,因此,他们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

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2、神话是一种具体的形象的思维。原始先民的抽象思维还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思维还不能脱离那些

具体的感性材料。然而,在神话思维中也有对事物的综合,通过一定程度的概括,使某些神话形象

脱离了具体事物。如龙。

3、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二、神话思维

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所谓象征、隐喻,就是某种具体的物象和某种特定意义之间的联系。可以说,原始神话就是由这些不同类型的象征性、隐喻性的意象符号系统构成的。文学创作中的象征和抒情更加主观化、个性化,而神话的情感和象征根植于集体意识之中,并带有更多神秘意味。

第四节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

一、神话散失的原因

1、没有受到文人的重视;

2、神话历史化——所谓神话历史化,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

神,并把神话故事当作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其发展谱系。

3、神话历史化的途径:

A、中国的神话历史化,是史家、思想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行为。古代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

半兽形,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其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

B、神话历史化另一个方法就是改造。即对神话进行歪曲的解释,使其成为某种现实事件,从而成为构

筑远古历史的一块基石。改造的结果是使神话大量消亡,历史向前延伸,各氏族的谱系更加严密。

如孔子对“黄帝四面“神话的改造。

C、中国古代神话发展变化的另一条道路是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的一个来源。神话转变为仙话是有限

的,它一般集中在特定的几个人物上,且有类似于修炼、服药、升天不死的情节。

二、神话对文学的影响

1、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

2、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

3、神话的原型意义: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神话原型的作品,都可以把作者或读者领入先民曾经

有过的那种深厚的情感体验之中,从而缓释现实的压力,超越平凡的世俗。神话作为原型的意义要比它作为素材的意义更为重要。

第二章《诗经》

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

名词解释: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首笙诗,有目无词。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关于其编集,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国是地区、方域之意。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周南、召南、豳都是地名,王指东周王畿洛阳,其余是诸侯国名。十五国风即这些地方的土乐。国风中,豳风全是西周作品,其他除少数产生于西周外,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以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颂: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那,烈祖,玄鸟,长发,殷武)。

三家诗:秦火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

毛诗: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第二节《诗经》的内容

一、祭祀、歌颂祖先

二、农事诗

三、燕飨诗

四、怨刺诗

五、战争诗

六、情诗

七、反映结婚和夫妻生活的诗

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

名词解释:

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法。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抒情传统。《诗经》虽有少数叙事的史诗,但主要是抒情言志之作。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

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二、“风雅”精神。《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

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

三、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诗经》中仅作为诗歌起头调音韵、唤起情绪的兴,在后代诗歌中仍有表现。

而大量存在的兼有比意的兴,更为后代诗人广泛继承,比兴就成了一个固定的词,用来指诗歌的形象思维,或有所寄托的艺术表现形式。《诗经》中触景生情、运用形象思维的比兴,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我国诗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名词解释:

《尚书》: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商书·盘庚》是可靠的殷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周书》(主要分诰与誓两种文体)

《春秋》:春秋时期经过孔子编定的《春秋》,记事系统,具有自觉地记事意识和写作义例。《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它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按时间顺序编排事件。是“礼义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

第二节《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一、《左传》进步的历史观: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以民为本。在人神关系上,人的地位提高了;在君与民的关系中,民的地位提高了。

二、《左传》的叙事:

1、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

2、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以后直接引入议论,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

3、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

4、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联系。最突出的叙事成就是战争。

5、而对事物因果关系的叙述,常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

6、事件叙述富有戏剧性。

三、人物描写:

1、由于它是编年史,所以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2、人物个性鲜明;

3、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

四、记言文字

1、《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文典而美”“语博而奥”。

2、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

第三节《国语》的文学成就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共二十一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各国“语”在全书所占比例不一,每一国记述事迹各有侧重。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西周以来的敬天保民思想在书中得到了继承。在神人关系上,已经是人神并重,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以记言为主。

第四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战国策》凡三十三卷,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纵横家,也可能有若干篇是秦汉间人所作。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的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

《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

《战国策》辩丽横肆的文风,熊隽华瞻的文采,是当时纵横捭阖时代特征的表现,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

第五节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先秦叙事散文的体例、思想、写作艺术等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创作有直接启发。

二、先秦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三、先秦叙事散文的叙事艺术:

1、褒贬分明的倾向性;

2、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串联情节,特别重视对事情起因

经过结果的完整描写等;

3、我国古代小说写人的基本手法在先秦叙事散文中已初具规模。

4、我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也是受先秦叙事散文的启示。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一节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论语》:语录体。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论语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言近旨远,词约义丰

《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形式,是先秦说理文的另一形态。具有抽象思维特质

《孟子》:对话体的论辩文

《墨子》《庄子》:显示出由语录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迹象

《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

第二节《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一、长于论辩

二、长于譬喻

三、气势浩然

名词解释:

养气——指按照人的天赋本心,对仁义道德经久不懈的自我修养,久而久之,这种修养升华出一种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四、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

第三节《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庄子》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寓言: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重言: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卮言: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语言。

诡谲的想象,深邃的哲学思想。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玮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般的效果,它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论辩风格。从形式逻辑上讲,都近于诡辩。《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既有赋的铺陈,又有诗的节奏。

第四节《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

一、《荀子》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义学说,荀子则继承了孔子的礼乐学说。荀子在批评先秦各家时又吸取百家学术的精华,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现存32篇,大多说理散文。另有一篇《成相》辞和一篇《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1、性恶说

2、擅长论辩。以其说理的清晰,论辩的透辟,逻辑的周密,在先秦诸子说理文中别具一格

3、大量运用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譬喻,深入浅出,生动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

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4、喜欢用大量排比句法。

二、《韩非子》

战国末期集诸子学说之大成的思想家。

思想背景

1、师承荀子,继承了荀子的哲学和政治学说,进一步发展成为刑名法术之学;

2、推崇老子,借鉴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舍弃了老子的软弱无力,对“道”赋予法术的内涵,主张刚强

有为

3、他还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法、术、势,并将三者融为一炉,形成了自己完整地思想体系

特点:

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的寓言故事。韩非寓言形象化地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第五节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

一、先秦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

二、先秦说理文不仅靠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完成,还灌注了浓烈的情感,运用了生动的感性形象。后代

以描写抒情为主的文学散文也由此孕生。

三、先秦说理散文中的大量寓言由于其自身的深厚意蕴和生动形象的艺术特征,所以能够脱离说理文字

而独立成为一种文学样式。

四、先秦说理散文的不同风格直接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风格。

五、先秦说理散文在语言艺术上的高度成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

第一节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一、在社会制度和政治思想方面,楚国和中原有很大的一致性。楚国虽然偏居南方,却有周之典籍,甚至周大史。

二、在习俗文化和审美趣味上,楚国则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特点。“信巫鬼,重淫祀”,巫文化对楚国审美风气的影响是明显的。

第二节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屈原除了在郢都任职外,有两次在外漂泊的经历,一次是在汉北,一次是在江南。

名词解释:

楚辞: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明显区别。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这时楚辞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与六经并列。楚辞的直接渊源应该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九歌》原为祭祀时的巫歌,后经屈原加工保留下来,而《离骚》等其他作品则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南方祭歌那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了楚辞的表现方法及风格特征。

《楚辞》: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

第三节《离骚》

名词解释: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共有三百七十多句,近二千五百字。“离骚”二字,古来有数种解释。司马迁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离骚》者,犹离忧也”。汉代班固也持此看法。王逸则解释为离别的忧愁。司马迁的说法较为可信。

分析《离骚》

1、反映了屈原对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可得的悲痛心情;

2、对宗国命运的担忧,发而为一种严正的批判精神;

3、美政理想,和君臣“双美必合”的思想;

4、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5、“香草美人”:是《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

或是自喻。以夫妇喻君臣不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而且也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意象,香草作为一种象征意象,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

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香草美人”作为诗歌象征手法,是屈原的创造,但它们又是与楚国地方文化紧密相关的。

6、相对于《诗经》,《离骚》在形式上也有新的特点。《诗经》的形式是整齐划一而典重的。而《离骚》

则是一种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新诗体。这种形式是建立在对民间文学学习的基础之上的。

《离骚》中还有许多楚地方言。

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

名词解释:

《九歌》:楚辞中重要的作品,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定而保留下来。从现存的《九歌》看来,它的民间文化色彩十分浓郁,而屈原的个人身世、思想的痕迹倒并不重,《九歌》主要是男方巫祭文化的产物。共11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多对人神情感的摹写,如王世贞推许的“千古情语之祖”——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胡应麟“千古言秋之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具有明显的表演性,1、它是诗乐舞三者合一的;2、其中既有独唱,又有对唱和合唱;

《九章》: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章之名大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屈原作品时加上的。内容与《离骚》基本接近,主要是叙述身世和遭遇。《九章》较之《离骚》具有更多的纪实性。艺术上主要采取直接铺叙,反复抒写的手法,所表现的感情较为直接、奔放。

《天问》:列举出172个问题,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大致次序是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简短的一问到底的句式,节奏明快而强烈,能有效地宣泄积蓄已久的激情。

《招魂》:怀王死后,屈原为招怀王之魂而作。全诗由引言、正文、乱辞三部分组成。内容主要是以宏美的屋宇、奢华的服饰、艳丽的姬妾、精致的饮食以及繁盛的舞乐,以招徕楚王的亡魂。

第五节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

一、宋玉

《九辩》:内容主要是抒发他因不同流俗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其中最动人的是对秋景的描写,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此发端。它继承了《离骚》的抒情传统,把个人的身世之悲和对国家的关怀联系在一起,形成悲愤深沉的风格特征。

宋玉的其它作品有:《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

二、屈原

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以及在逆境之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突破了儒

家明哲保身、温柔敦厚等处世原则,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股深沉而刚烈之气;

2、屈原的艺术成就

A、首先,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这种诗歌形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

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就句式而言,以杂言为主,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就语言描写而言,楚辞善于渲染,为汉代赋体文学产生创造了条件;

B、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这种浪漫精神主要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

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想象的奇幻等。楚辞中另一浪漫特征表现在它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了一幅幅雄伟壮丽的图景;

C、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

第二编秦汉文学

绪论

第一节汉代作家群体的形成

形成条件:

1、汉代官学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五经为主。师生诵读五经时,自然受到文学方面的熏陶。此外,

汉代有诵读辞赋的社会风尚。

2、汉代采取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机遇。

A、诸侯王:如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等

B、天子:西汉武帝,宣帝,元帝,成帝等都是文学爱好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形成了向天子进

献辞赋的制度

C、外戚:东汉政权长期被外戚把持,东汉许多作家都当过他们的幕僚

3、两汉某些文化机构的建立:

A、乐府:西汉长期设置的机关,它的职能是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同时也组织文人创作诗歌,司

马相如等几十名作家曾经为乐府写过诗赋;

B、洛阳东观:后汉机构,是文人荟萃之处,许多著名作家曾在那里供职。东观任职人员的主要工

作是校雠经书,不过也少不了诗文唱和之类的活动;

C、鸿都门学:灵帝光和元年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专门学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选送,一度

多达千人。

4、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也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注入了活力。

第二节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一、囊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

二、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的理想

三、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

四、批判与赞颂的更迭

批判秦朝的暴政,总结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对历史进行高屋建瓴的反思,是汉初文学的重要内容。从武帝开始,思想界由对历史的批判转入本朝理论体系的构筑。与此相应,文学也由对历史的批判转入对现实的关注,歌功颂德,润色鸿业成为西汉盛世文学的主要使命,大赋诗这种使命的得力承担者。从东汉开始,文学界的批判潮流再度涌动。批判的对象包括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鬼神迷信,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

五、文人的独立和依附

汉初的枚乘、庄忌、邹阳等人游食诸侯间,为大国上宾,他们来去自由,具有独立的人格,兼有文人和纵横家的品性。

从武帝开始,朝廷对文人以倡畜之,侍从文人很大程度上为迎合天子口味而创作。东汉时被外戚招纳的幕僚文人也是不自由的。这些依附于天子、外戚的作家,多数是文人兼学者的类型,如王褒、扬雄、刘向父子、班彪父子。

从西汉末年起,向慕人格独立的精神又在文人队伍中萌生,扬雄、班固、张衡等人自觉不自觉的,程度不同的摆脱侍从文人、幕僚文人的依附性。东汉后期的赵壹等耿介孤傲,有党人的影子。

六、从浪漫到现实

汉代文学和先秦时期的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汉代文学从一开始就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进入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浪漫色彩逐渐减弱,而理性精神日益增强,作品的现实性得到进一步强化。七、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

两汉的采诗制度充实乐府的乐章,有时也用来考察政治得失及民风民俗。五言歌谣大量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这种新的诗歌样式对文人有很大吸引力,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意加以模仿,于是出现了文人五言诗。

第三节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1、汉代多数作家都受过经学教育,他们成为沟通文学和经学的重要媒介,汉代文学和经学得互渗互动,

主要是通过他们得以实现的;

2、汉代文学以铺张扬厉著称,从而形成汉代文学的唯美之潮。和汉代文学铺张扬厉风气相映成趣的是

汉代经学的繁琐解读习尚。汉代文学和经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都不厌其烦、铺天盖地。

3、汉代文学经常出现神仙世界的画面,具有浪漫性。汉代经学也有很大的虚幻性。汉代经学以阴阳灾

异解说时事政治,后来又一度兴起谶纬之学。汉代文学和经学都以想象沟通天人,架起现实生活和彼岸神灵世界的桥梁。汉代神秘化的经学为浪漫文学提供素材和动力,而神秘化的经学也借鉴了浪漫文学的精神和表现手法。

4、汉代文学重摹拟,缺少创造性。这种摹拟有题材方面的,也有文体方面的。汉代文人在模拟他人作

品过程中也有创新,但在整体格局上因循守旧是显而易见的。汉代经学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

汉代文学的摹拟风气和经学注重师法家法的习气互为表里。

5、从总体上看,汉代文学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大赋到抒情小赋,正统的史传文学作品也出现

由繁到简,短小精炼的五言诗从附庸变为大国。从东汉初期开始,经学界悄然兴起删繁就简之风。

6、汉代经学对汉代文学思潮也有很深的影响,两汉文学思潮很少超越经学藩篱。文学思潮很大程度上

时经学的延伸和具体化,许多作家兼有经师和文人的双重身份。

第四节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一、赋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它借鉴楚辞、战国纵横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又吸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法,并且往往将诗歌融入其中。

枚乘《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作品代表新体赋得最高成就。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二、楚辞体

许多楚辞类作品都依傍于屈原,和新体赋形成了大体明确的分工:新体赋主要用于正面的赞颂讽喻,而楚辞类作品重在咏物抒情,而且抒发的多是抑郁之情,格调与《离骚》相近。在发展过程中,楚辞类作品逐渐与新体赋合流,总称为辞赋,楚辞类作品称为骚体赋,有时也以赋命名。

三、两汉叙事散文

《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

《汉书》继承《史记》的先例,并且使之更加完善。

《吴越春秋》则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

东汉时期出现大量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下走向成熟的新文体。

四、诗歌

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

分期:

高祖——景帝:初创期。

武帝——宣帝:全盛期。新体赋定型、成熟。史传文学发展到高峰。乐府强化。

元帝——东汉和帝:中兴期。辞赋创作第二次高潮。《汉书》问世。摹拟风气日趋严重。

安帝——灵帝:由盛转衰,也是转变期。预示一个文学自觉时代即将到来。

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

第一节《吕氏春秋》

产生于战国晚期的理论著作。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杂家。全书分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每览8篇;六论,每论6篇。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

第二节李斯的散文

《谏逐客书》《峄山刻石》

第三节贾谊的政论文

陆贾《新语》

贾谊《新书》:作品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专题政论文,如《过秦论》;一是就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如《陈政事疏》;还有一些是杂论。

贾谊政论文的特点:

1、贾谊带着浓郁的战国策士遗风,善于把秦王朝大起大落的历史情势内化为作品的气势,其具体做法

就是通过鲜明的对比,造成巨大的情感落差;

2、以古鉴今,密切联系现实政治,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现实的积极参与精神;

3、浩荡的气势: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以数量取胜,二是以感情相驱动。

晁错:《论贵粟疏》

第四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名词解释:

《淮南子》:汉代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成,共21篇。原称《淮南鸿烈》,“鸿”是广大之意,“烈”是光明之意。作者自认为此书包含广大光明的道理,可出于诸子百家之上,为汉代治国法典。实际是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孔、墨、申、韩之说,是汉初黄老思想的继续。

它的特点:

1、有一套完整地思想体系,但并非一部抽象论道之书,多用历史、神话、传说来明事说理,具有很强

的文学色彩。

2、许多篇章采用的是辞赋写法,是以描写和叙述的方式论说事理。

3、带有纵横家说辞的特点,铺张扬厉,滔滔不绝,造成波澜壮阔的气势。

4、具有明显地道家倾向,淮南王刘安曾为《离骚》作传,加上淮南又是先秦道家和楚文化影响很深的

地区,因此,《淮南子》一书带有鲜明的浪漫色彩。

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刘向:西汉后期一位重要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散文家。《新序》10卷和《说苑》20卷是刘向说理散文的代表作,二书都是采集群书中的逸闻轶事按照以类相从的原则编纂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上承《韩非子》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之体,下开六朝《世说新语》类小说的先河。

西汉政论散文的特点:

1、汉代散文家处于大一统的新政治格局下,如何巩固政权和建立新时代的意识就成为他们所关心的问

题,这使他们的文章比先秦诸子散文缺少了思想表达的自由度,但严谨质实。

2、汉初思想文化方面尚有先秦余绪,武帝以后政论散文向深广宏富、醇厚典重方向发展,由越世高谈

转为本经立义。

第二章司马相如与两汉辞赋

第一节骚体赋及九体

汉初以骚体赋为主。代表作:

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

淮南小山《招隐士》、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司马相如《大人赋》《哀秦二世赋》《长门赋》、扬雄《太玄赋》

名词解释:

九体:在贾谊之后,出现了一系列以悼念屈原为主题的骚体赋,一脉相承,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

相类,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体制,虽然规模未大,却具备了独有的格局,与大赋中的“七体”互相辉映,是为“九体”。代表作有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等。

第二节枚乘和“七体”

名词解释:

梁园唱和:文景时代形成了多个以诸侯王为中心的文学团体,其中梁孝王最为突出。梁孝王筑有梁园,因其名望既高,又有意招揽文人,当时才俊,除枚乘、庄忌、邹阳自吴王处转投其门下外,公孙诡、羊胜等人也均聚梁园,形成彬彬之盛。梁园文学群体盛极一时。

七体:枚乘的《七发》是七体的开山之作。自其问世以后,后世仿作,并以“七”名篇的代不乏人。仅以汉代而言,就有傅毅《七激》、崔骃《七依》、马融《七厉》、张衡《七辩》等。所以萧统《文选》和刘勰《文心雕龙·杂文》于赋体外,别立七体。

评价《七发》

1、对先秦文学的借鉴。

2、逐步盘升手法的运用。作者在赋中费大量笔墨去精心描绘的内容,正是作者要否定的东西。这种超

越和盘升手法是汉大赋惯用的技巧。

3、移步换形和铺夸手法的运用。赋写七事,一事一转。

4、七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A、它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

B、它标志着以地方诸王为创作中心的时代的终结,和以京都为中心的创作时代的到来

第三节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

《子虚赋》《上林赋》

评价《上林赋》

1、按时空顺序和以类相缀兼用的铺陈方式。

2、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与夸张笔法的融通。

3、句法灵活多变,句式长短不一。作者用大量的三言排比句式描绘天子的狩猎活动,这在中国古代文

学作品中首开风气之先。

第四节扬雄四赋

前期:

《蜀都赋》:后世京都大赋之先声

四大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

《甘泉赋》艺术成就最高,分析:

1、采用主体向关照对象逐步趋靠的方式进行铺陈;

2、铺陈空间的多向维度,展示的是三维六合空间。既有平面拓展又有立体延伸;

3、对骚体赋赋予新的功能。扬雄之前骚体赋主要用于言志抒情,而且多是以抑郁为基调。扬雄的《甘

泉赋》用骚体,用它表现汉代盛世及天子声威,这在历史上时首创,扩大了骚体的选材范围,也使这种文体正式融入主流文化

晚期:

《解嘲》《逐贫赋》

第五节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

东方朔《答客难》——现存汉代最早以遇与不遇为主题的设辞类作品。东方朔从几个方面剖析士人在太平盛世却怀才不遇的状况,后来文人对此赋竞相仿效。

枚皋

王褒:王褒时期,宣帝发表了对辞赋社会意义及文学价值的评述,将赋分为两类,一是与古诗同义的大者,一是辩丽可喜的小者。前者强调讽喻功能,后者强调娱乐功能。王褒《洞箫赋》是辩丽可喜类的代表作品。

名词解释:

箫声咽:王褒的《洞箫赋》是汉代独立成篇的乐器赋得奠基之作,在他之后出现的汉代乐器基本都是以悲为美,并且也是用生命一体化观念灌注于作品。箫声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原型,《洞箫赋》有生成开创之功。

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是西汉散文由前期向后期转变时出现的,其风格兼有前期的气势磅礴、感情激烈和后期深广宏富,醇厚典雅的特点。

第一节司马迁与《史记》成书

转益多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从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

修史动机:从立言不朽到发愤著书。经历李陵之祸以后,司马迁的修史动机有所调整充实。不再把修史仅仅看作是对以往历史的总结、对西汉盛世的颂赞,而是和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融入了较重的怨刺成分。许多人物传记都寓含着作者的寄托,磊落而多感慨。

第二节《史记》的叙事艺术

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1、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叙事范围广阔,在体例上冲破了以往历史散文的局限,能够把更多的内容纳入其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总体风貌;

2、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

A、根据不同传主的历史地位进行安排

B、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

C、人物传记有分传也有合传

3、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

4、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

第三节《史记》的人物刻画

1、闾巷之人的入传

2、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共性:一是知恩图报,以德报德;一是以牙还牙;一是士为知己者死)

3、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

第四节《史记》的风格特征

1、宏廓画面和深邃意蕴。

司马迁善于把笔下人物置身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表现,在叙述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展示个人命运偶然性中所体现的历史必然性。

2、浓郁的悲剧气氛

司马迁在探讨人物悲剧的根源时,流露出对天意的怀疑,以及命运不可捉摸、难以把握之感。

3、强烈的传奇色彩

第五节《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1、传记文学的开端

《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

2、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会

《史记》指次古今,出入风骚,对《诗经》和《楚辞》均有继承,同时,战国散文那种酣畅淋漓的风格也为《史记》所借鉴,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中各种文学传统的融会。

3、人文精神的弘扬

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

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等

4、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与《史记》的渊源关系

第四章两汉乐府诗

第一节乐府和乐府诗

两汉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西汉:乐府和太乐在行政上分属两个系统,起初在职能上有大体明确的分工。太乐主管的郊庙之乐,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雅颂古乐,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流行曲调。

东汉:太予乐署,黄门鼓吹署。

名词解释: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把汉至唐的乐府诗搜集到一起,共分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辟,新乐府辞。

第二节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

1、苦与乐的深刻揭示

《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

《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

2、爱与恨的坦率表白

《上邪》《有所思》

3、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

《蒿里》

两汉乐府诗无论是写举体飞升进入神国仙乡,还是写神灵来到人间,都把人和神置于同一层面。神灵不再是高高在上,和创作主体很疏远,而是人神同游,彼此亲近。两汉乐府诗是通过人的神仙化,神仙的世俗化,表达作者沟通天人的理想。

总结: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世间的苦与乐、两性关系的爱与恨时,受《诗经》影响较深,有国风、小雅的余韵;而在抒发乐生恶死的愿望时,主要是继承楚文化的传统,是《庄》《骚》的遗响。

第三节娴熟巧妙地叙事手法

两汉乐府叙事诗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1、生活镜头的选取

两汉乐府诗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主体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于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及时摄入画面。而且两汉乐府诗作者在选取叙事题材时,表现出明显地尚奇倾向;

2、故事情节完整曲折

3、人物形象各具特色

4、叙事详略得当

A、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

B、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

C、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

5、寓言诗的创作

两种类型:一是假托动植物之口进行自述

二是植物和人的对话,诗中出现两个角色

第四节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

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

1、楚声与三言、七言体

汉高祖刘邦是楚人,喜爱楚声,他的《大风歌》就是用楚声演唱的。汉代楚声的流行,对三言和七言诗句的大量出现起了催化作用。

2、北狄、西域乐与杂言体

北狄西域乐与中土音乐有很大差异,因此,配合鼓吹曲演唱的歌诗也就和中土常见的体式明显不同。3、从四言到五言

从西汉五言歌谣到乐府五言诗,再到文人五言诗,这是早期五言诗发展的基本轨迹。

第五章东汉辞赋

第一节班固、张衡的京都赋

名词解释:

京都赋:滥觞于扬雄的《蜀都赋》,因其所写内容仅限于地方大邑,且无深刻蕴含,故未造成巨大影响,但已为赋的创作开辟出新的道路。而后有东汉杜笃的《论都赋》,傅毅《洛都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直至西晋左思的《三都赋》等,从而汇成京都赋创作这一潮流。

班固《两都赋》:分为《西都赋》《东都赋》两篇

一是打破了劝百讽一的结构模式,劝与讽均衡布局

二是详略有致,别具匠心

张衡《二京赋》

班固和张衡的作品都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主方代表对历史的超越,客方则因循守旧。主方处于中心,代表主流话语,客方则处于边缘,和主流话语相悖。班、张均抑客扬主。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第二节述行赋和抒情小赋

从西汉后期开始,相继出现一批纪实性的述行赋。这些赋的作者都有深厚的史学功底,是史学家兼作家,又有过漫游经历。刘歆《遂初赋》是汉代纪实性述行赋的开山之作。班彪《北征赋》是乱世叹兴亡之作。班昭《东征赋》。蔡邕《述行赋》

抒情小赋:楚辞是汉赋重要源头之一,长于抒情言志,汉代骚体赋继承楚辞的这种特点,除依傍屈原的“九体”之外,又陆续产生一批带有自传性质的骚体赋。班固的《幽通赋》也是一篇抒情言志为主的作品,它和张衡的《思玄赋》一起,为抒情小赋的最终勃兴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开辟抒情小赋先河的是张衡的《归田赋》

东汉末年,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和祢衡《鹦鹉赋》也是抒情小赋名篇。

第六章《汉书》及东汉散文

第一节《汉书》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西汉士人宦海沉浮的艺术再现

2、家族兴衰史的展示

3、李陵、苏武的悲剧人物形象

4、精密的笔法

5、对起始事件的交代

6、篇末的逸闻轶事

第二节《吴越春秋》

成书于东汉的一部历史散文,赵晔撰。其书今存十卷,主要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

1、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

2、荒诞离奇的浪漫色彩

3、性格刻画和外貌描写

第三节《论衡》和《潜夫论》

《论衡》:东汉王充著,全书85篇,现存84篇。王充撰写《论衡》的目的是要使语言的表达轻重得体,合乎实际,提出辨别真伪的标准。是一本以“疾虚妄”为宗旨的论辩性著作,是一部“实论”型散文。

《潜夫论》:王符著。成书于东汉中期,也是一部愤世嫉俗之作。对当时社会上许多丑恶现象和不合理制度多有指斥。

名词解释:

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王充、王符、仲长统

第七章东汉文人诗

第一节班固、张衡、秦嘉的诗

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张衡:《同声歌》(五言)《四愁诗》(七言)

自张衡始,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抒情为主的基本走势

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第二节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郦炎《见志诗》

赵壹《疾邪诗》

蔡邕《翠鸟诗》

第三节《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是没有留下作者姓名。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古诗十九首涉及以下关系:

1、永恒和有限的关系

2、人的心态和生命周期的关系

3、忧郁与欢乐的关系

4、来去亲疏的关系

古诗十九首的独特感受:

1、敏锐的节序感

2、微妙的空间感

3、深切的世态炎凉感

古诗十九首的意义

1、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

2、人生哲理的揭示

3、痛苦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

4、起兴发端艺术

5、审美境界和语言技巧

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语言风格深衷浅貌。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群体性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

一、文学批评的三个标志

1、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所谓文学指的是学术,特别是儒学。

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此外又有文笔之分;

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

认识。曹丕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挚虞《文章流别论》论及12种文体。任昉《文章缘起》分为84题。此外还有《文心雕龙》和《文选》;

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地追求。四声的发现,对用事和对偶的讲究等。

二、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

汉代末年在察举制度下,士族中已经流行乡党评议的风气,魏晋以后的人物品评有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在预言性和政治、道德的评议外,增加了许多审美的成分,为已享有盛名的人物用形象的语言、比喻象征的手法加以品题。有的文学审美范畴来自人物审美,如风骨等,而人物流品的划分,也直接影响着文艺批评。

三、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

名词解释:

《文心雕龙》: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共50篇,包括总论5篇,文体论20篇,创作论19篇,批评论5篇。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自序。它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外部原因即“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内部规律即“通”和“变”。二是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揭示了创作活动的奥秘,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论。

《文选》:萧统的《文选》,李善注《文选》60卷,选录了先秦到梁代共130人的作品,另有古乐府三首和《古诗十九首》,共七百余篇。此书的编排方法是先将文体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等37大类,然后在一些大类下再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文选》自唐代以来赢得文人的广泛重视,并逐渐形成“文选学”,它在文学史和文献学上的地位是值得重视的。

四、新的文学思潮

魏晋以后,诗学摆脱了经学的束缚,整个文学思潮的方向也是脱离儒家所强调的政治教化的需要,寻找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意义。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了,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第二节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

一、乱世与乱世文学

二、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

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以及作为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后者往往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

三、药与酒: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

第三节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

一、士族和庶族的对立

二、寒士的不平

三、文学家族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阮瑀、阮籍

嵇康、嵇绍、嵇含

三张:张载、张协、张亢

二陆:陆机、陆云

两潘:潘岳、潘尼

四、宗族与伦理

第四节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一、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

二、自然与真

自然:不是近代所谓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自然界,而是一种状态,即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

真:一种至淳至诚的精神境界。

三、言意与形神

言意之辨讨论的是言辞和意旨之间的关系。其中言不尽意论(荀粲)和得意忘言论(王弼)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荀粲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论:认为言可达意,但不能尽意,指出了言意之间的联系和差别,以及言辞在表达意旨时的局限。

以王弼为代表的得意忘言论:认为象的功用是存意,言的作用是明象,只要得到象就不必拘守原来用以明象的言,只要得到意就不必拘守原来用以存意的象。如果不忘象就不能真正得到意,不忘言就不能真正得到象。

言不尽意论对创作论有所启发,得意忘言论对鉴赏论有所启发。

四、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

名词解释:

魏晋风流: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符合人类本性的、返归自然的生活,是一代新人所追求的那种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是“玄”的心灵世界的外观。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魏晋风流表现在外的特点则可以概括为:颖悟、旷达、真率。如果再加以概括,则可以说是追求艺术化的人生,或者说是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这种艺术必须是自然的,是个人本性的自然流露。

五、从玄言到理趣

魏晋玄学作为一种思辨性的哲学是不宜直接转化为文学的,转化的例子就是玄言诗,但是玄言诗毕竟沉淀了至少一种可贵的东西,就是理趣。发展到陶渊明则将玄理融入日常生活,到了谢灵运手中,玄言的成分缩小,山水描写变为诗的主体,于是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而获得新的生命。

第五节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名词解释:

鱼山梵呗:相传曹植曾为月氏人支谦详定所译《太子瑞应本起经》。又游东阿鱼山,忽闻岩岫里有诵经声,清通深亮,即效而则之。“今之梵唱,皆植依拟所造”,世称鱼山梵呗。

魏晋南北朝佛教对文学的影响:

1、想象世界的丰富

佛教的三世观念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都扩大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的想象世界也扩大了。

2、故事性的加强

3、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

4、词汇的扩大

5、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魏晋南北朝本是文学观念脱离儒家强调的政教中心说,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这与玄学有很大关系,而佛教中关于真与空的观念,关于心性的观念,关于象和象外的观念,以及关于形神的讨论,也丰富了文学观念

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名词解释:

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但这时政权实际上掌握在曹操手中。建安文学包括了建安年间和魏朝前期的文学,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了王粲、刘桢等一批文学家。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特征。它成为反对淫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

正始文学: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在文学史上习惯用正始文学泛指魏朝后期的文学,这时正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掌握了大权,残暴地屠杀异己,形成恐怖的政治局面。在哲学史上,正始是魏晋玄学的开创期,主要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在文学史上,正始文学的主要代表是嵇康和阮籍。正始文学揭露了礼教的虚伪,表现了政治重压下的苦闷与抗议。

太康文学:西晋武帝太康前后,文坛呈现繁荣局面。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等。太康诗风以繁缛为特点,丧失了建安诗歌的那种风力,但在语言的运用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东晋:玄言诗

晋宋易代之际:陶渊明、谢灵运

宋代:鲍照(七言乐府)

齐梁:1、诗体发生了重大变革,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四声,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的声律上,并与谢朓、王融共同创立了“永明体”;

2、在皇帝和太子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形成三个文学集团。分别以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梁代萧衍、萧统,和萧纲为中心。宫体诗成为创作主流。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文学的新变:

A、文学进入自觉阶段,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

B、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因素;

C、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运用

2、文体的发展:

A、五言古诗继承汉乐府传统,增强了诗人的个性,得到长足发展并达到鼎盛;

B、一种诗化的散文即骈文的兴盛,成为这个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中国文学增添了一种新的、抒情性

很强的、可以充分发挥汉语语言形式美的文体;

C、在汉代盛极一时的大赋,演变而为抒情小赋,并因骈文的兴盛增加了骈俪的成分;

D、七言古诗在这时确立起来,并取得可喜成就;

E、南北朝民歌的新鲜气息,刺激着诗人进行新的尝试,再加上其他因素,到了唐代绝句便繁荣起来;

F、小说在这时已初具规模,奠定了中国小说的基础,并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志怪和志人小说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第一节曹操与曹丕

名词解释:

汉末实录:曹操的乐府诗,其中一部分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也体现了曹操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欲救民于水火的胸怀和抱负。这些诗歌,由于反应现实深刻真实,因而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曹操诗的特点:一脉相承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精神。

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

钟嵘《诗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冯班《钝吟杂录》:“慷慨悲凉”

宋·敖器之《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较为完整的山水诗。

曹丕诗的特点: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五:“子恒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曹丕:《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影响后代歌行体。

曹丕的新变在于:1、个人情感的抒发;乐极哀情来,

2、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和艺术

形式的创造上。

曹丕与邺城文人诗酒唱和,开创了文人雅集的先河,已具备了文人集团的性质。

第二节曹植

曹植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如《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其内容可分为四类:

1、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增白马王彪》)

2、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七哀》:“明月照高楼”)

3、述志诗;(《杂诗》:“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4、游仙诗。(时光流逝,功业无成,幻想解脱。《远游篇》。忧生之心,忧患之词。)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过曹植才获得完成。

其五言诗对后世诗坛影响很大。胡应麟《诗薮·內编》卷二:“(子建)《鰕~篇》,太冲《咏史》所自出也;《远游篇》,景纯游仙所自出也;‘南国有佳人’等篇,嗣宗著作之祖;‘公子敬爱客’等篇,士衡群制之宗。诸子皆六朝巨擘,无能出其范围。”

”曹植诗受到推崇的原因:

1、由于文采富艳;

2、因为他对五言诗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他不幸的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作为失意文人的典型

第三节王粲、刘桢及蔡琰(蔡文姬)

名词解释: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桢

王粲:1、《七哀诗》三首,第一首是“杜少陵《无家别》《垂老别》诸篇之祖”

2、刘勰许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代表作《登楼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