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与民族关系共34页word资料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与民族关系共34页word资料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与民族关系共34页word资料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与民族关系共34页word资料

第六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与民族关系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边疆各主要民族及其生活地区。匈奴的社会状况;匈奴的统一;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呼韩邪单于与昭君出塞;东汉初年的南匈奴与北匈奴;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张骞通西域;中原地区与西域联系的加强;西汉设西域都护;班超经营西域。西南夷和百越;两汉与西南夷的关系;西汉与南越的关系;汉武帝在南越地区设置郡县。

能力培养目标

两汉时期,汉朝政府与匈奴的关系有战有和,比较复杂。通过本节有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全面、科学地分析较为复杂的民族关系史问题的能力,并初步掌握辩证地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

两汉时期,边疆民族分布广泛,通过指导学生读史识图,并与地理学科相互配合,提高学生对历史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想像能力,逐渐养成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良好习惯。

通过图中指认两汉各族生活居住位置,培养学生识得历史地

图的能力;

通过讲述各族发展及与中原关系,使学生养成事物的普遍联系的认识;

通过描述中原文明的幅射作用,以及民族间文化影响的交互性,培养学生动态历史观。

思想教育目标

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虽然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但中华文明具有非常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各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西汉封建经济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强盛,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祖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中华文明,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两汉时期,朝廷加强对边疆一些地方的管辖,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张骞等杰出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坚毅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基本理论

大一统的秦汉王朝对边疆各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各族均与

中原王朝保持着不同形式的关系和交往;

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间有和平有战争,但和平是主流,民族融合是主线;

中华民族文明不是中原文明的自身相传,文明的影响也不是由中原向周边的单向传递,而是互相融合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要点

一、匈奴的兴衰

1.匈奴的社会发展状况

2.西汉初期的“和亲”

3.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4.昭君出塞

5.匈奴的分裂与东汉击北匈奴

二、张骞通西域

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及其意义

2.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加强

3.西域都护的设置

4.班超经营西域

三、西南夷和百越

1.西南夷的基本情况

2.西汉对西南夷的统治

3.百越及其分布

4.西汉与南越的关系

教学重点:匈奴的发展及两汉与匈奴的关系;张骞通西域。教学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分析

教具教法:史料,讲述,读图练习,教师指点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汉的统治范围,指认地图位置,导入。

建议教师出示本章第二节的西汉疆域地图,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西汉强盛时期大一统局面得以巩固的有关知识,然后点题,指明自秦朝以来我国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引入本节教学。如果学生的水平普遍较高,教师可采用提问方式再认再现西汉强盛的历史;如果学生水平一般,则以教师引领学生集体回答的方式为宜。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导入新课。

知识结构

概述:

民族及民族关系史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讲授时要把握好一些原则:

其一,中国自古时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中国历史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汉族和祖国境内的其他兄弟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繁荣进步、文明昌盛,做出了贡献。

其二,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发展、交通发达,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加强,各族人民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而且随着封建国家的日益富强,中央朝廷的政治力量逐渐深入边疆。这些情况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其三,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兄弟民族之间矛盾的表现,它与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完全不同。随着民族间交往与交流的发展,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兄弟民族之间的矛盾、隔阂也就逐渐消除。战争是暂时的,统一、和平、兄弟情谊、共同发展,才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在汉代

匈奴问题西域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只有解除匈奴的威胁才能密切内地与西域之间的联系

1、边疆各族分布(名称、地区。由于各族发展状况不同、交

通条件不一,他们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也有所不同)

匈奴:北方。

乌桓:东北。

鲜卑:北偏东北。

越:南方与东南。

氐:西方。

羌:西方。

西域诸国:西部与西北。

东北:扶余(夫余),另有满族祖先肃慎。

2、民族关系的特点:时战时和,以和为主;

秦汉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手段:战争、和亲、交往、经济文化交流、设立机构

3、民族交往频繁原因

两汉经济的发展是边疆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自秦朝以来,中国就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西汉的强盛,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4、民族交往的意义

政治

经济

民族

文化

一、匈奴的兴衰及其与秦汉的交往

1、匈奴的兴起

·社会状况(生产生活):

生活于蒙古高原,畜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狩猎占重要地位。善骑射。宽裕则以畜牧狩猎为生,

急困则四出攻掠

后学会农业,从事农业生产。无文字,以言语为约束

使用铁器,冶铁业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匈奴的统一:匈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少数民族,秦汉之际,冒顿单于东破东胡,西驱大月氏,统一北方

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

建立了以单于为君长的一整套职官军事体制。由于

他们以游牧、狩猎为生,且“所得卤获,因以与之,

得人以为奴婢”,军事力量强大,他们对长城以内

的农耕文明常有袭扰。至此,北方出现农牧业政权

分立局面,时常发生两种文明的碰撞。其掠夺的目

的是占据水草,掠夺人口、牲畜。严重威胁北方人

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匈奴也是我国北方古老

的少数民族,对统一我国北方草原和开发北方起了

重大作用。

2、匈奴与秦汉的战与和

(1)与秦朝关系:

目的:为解除匈奴对秦的严重威胁

概况:蒙恬夺回河套,“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巩固北方的措施:

建城设县,移民实边:发展了农业生产,促

进了北部边疆的开发,巩固了边防,有

力制止了奴隶主的掠夺

修筑长城

(2)与西汉关系:

·和亲:西汉初(高祖至景帝)被迫和亲,进行贸易

往来。汉初因为战争的破坏,经济急待

恢复,政权不稳固,无力战胜匈奴,只

能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BC200年,白

登山之围后开始和亲。当时,匈奴力量

很强,白登山之围表明西汉尚无力抗御

匈奴。尽管匈奴单于多次寻衅,一再南

下,甚至威胁长安,汉初几代统治者都

只能继续对匈奴和亲,而集中力量恢复

经济,增强国力,为反击匈奴进行积极

的准备。这种和亲政策缓解了匈奴对边

疆的侵扰,但并不能阻挡匈奴的掠夺和亲的含义:是统治者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评价:在经济军事实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中原王朝无力用军事手段抵御边疆少数

民族的侵扰,被迫采取了带有屈辱性的

和亲政策。如刘邦在白登之围后用刘敬

的建议和亲,并且每年奉送大量的物

资,同时进行贸易,但并未完全阻止其

南下

·战争:汉武帝对匈奴展开为期10年的军事反攻(卫

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三次大战,匈

奴败迁漠北。后双方争夺西域地区。)

当时,西汉国力强盛起来,汉匈的力

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汉武帝派卫

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其中,第

三次规模最大,西汉取得决定性的胜

利。在讲授这个问题时,教师要利用

课文中三次大战的简表,并在西汉边

疆各族地图上指明汉军出击的方位和

进军方向。这三次大战基本解除了匈

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西汉在“上郡、

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

十万人戍田之”,逐渐开发了这一地

区。匈奴则失去了水草丰美宜于六畜

蕃息的河西走廊。

汉武帝时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

中央集权大大加强,政权巩固

经济实力雄厚,粮丰财足

军事实力强大,战马众多,士卒训练

有素

性质:时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但正义在西汉

一边

评价:匈奴实力大大削弱,西汉北部得以安定

和开发,保护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交通

西汉的力量也受到了很大的削弱,用完

了多年积蓄的财富,“海内虚耗、户口

减半”,征收捐税,造成人民困苦,汉

武帝晚年重新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社会经济又得以恢复

尽管西汉与匈奴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

但是汉匈人民之间始终保持了友好往

来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不仅丰富

了内地人民的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匈

奴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之间的融合

时主流

·和平:汉元帝(匈奴分裂后),呼韩邪单于归附汉

朝,BC33年,元帝将宫女昭君出塞(密

切了关系。互市兴盛,友好相处四十

年。)后来,匈奴贵族发生内讧,互相

攻杀,力量削弱,西汉也处于昭宣中

兴后期,特别是汉元帝继位后社会险

象环生,不可能对匈奴再实施攻击。

呼韩邪单于归汉、昭君出塞,结束了

西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状态,此后几

十年间边境安宁,汉与匈奴和睦相处。

这种和洽关系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

与交流。

(3)与东汉关系:东汉初匈奴分裂南北两部,南匈奴内

迁到河套地区与陕西、山西北部,同汉

族杂居,开始向农耕定居生活过渡;北

匈奴退居漠北,仍不时进攻东汉,阻隔

东汉与西域的交通。

73年与89年,东汉先后派窦固窦宪打击北

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一部西迁远

去,使匈奴对汉朝的威胁最终解除。

鲜卑族进入漠北,占据匈奴故地,逐

渐发展成为又一个北方的强大游牧民

二、与西域的关系

西域的地理概念:(地图,指明其地理位置)

地理范围:狭义是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

新疆天山南北地区;广义还包括葱岭以西更

远的地区(亚洲的西部和欧洲的东部)政治状况:有大小36个政权,多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边

缘绿洲,均以城郭为中心,多以农业立国。

为匈奴征服,并以此未据点向西汉发动进攻1、西汉张骞通西域

原因:西汉初匈奴征服西域,勒索贡赋,西域各族希望摆脱其控制

西汉北部边境受匈奴的威胁

目的:为联合西域诸国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过程:BC138年,张骞通西域,到过大宛、康居、大月氏等国。

BC119年,第二次出使,双方建立友好关系。

路线:长安—祁连山—玉门、阳关—葱岭—大月氏—返回

意义: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扩大了西汉的

影响,为西域归属中央政权和西汉经营西域

奠定了基础

天山南北与内地第一次连成一体,中原与西域的

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促进了西域社会进步,

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交流是双方的,但

由于汉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先进地位,对西域

的影响更大

打通了丝绸之路,中西交通畅通,促使世界几种

文明在西域汇聚,使西域的文化变的更加丰

富多彩。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畅通,在

世界古代各文明地区基本处于隔绝发展的情

况下,意义尤为重大,促成了欧亚几个文明

的汇聚。

张骞持节西去,以凿空西域道彪炳史册。张骞是西汉政府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人,他的勇敢坚毅、

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后世景仰(突出个人努力于

历史条件的一致性)。

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一些西域农作物引入中原栽培,西域的乐曲、乐器也传入内地,而井渠法等则由屯田汉军传到西域,丝绸、冶铁术还由西域西传中亚其他地区。

2、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汉与西域政治联系加强

概况:前60年。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治所在乌垒城。首任西

域都护是郑吉。据《汉书·郑吉传》记载,他“数

出西域”“习外国事”。西域都护以下设有副都

尉、司马等属官,西汉中央政府对西域实施了有

效的管辖。从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职能:管理西域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

意义:是西汉政府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东汉经营西域

背景:王莽统治时期,发动对少数民族的战争,贬去少数

民族首领的封号,西域与内地的联系中断,匈

奴势力乘虚而入,再次控制西域。

东汉击败匈奴后,重新建立西域都护,班超奉命出使西域

目的:恢复东汉政府与西域之间的关系

意义: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统一

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

三、与西南夷和百越的关系

1、西南夷

族名:西南夷是秦汉时期对居住在今天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总称。西南夷包括夜

郎、且兰、滇等许多少数民族,

生活:两汉时期西南夷的生活地区以及他们的基本状况。

有的从事农耕,他们与巴蜀联系密切,但他们的

社会生活、习俗风尚多不相同。

汉朝对西南夷地区的统治措施:

汉武帝时设郡(犍为、牂牁),西汉末夷人反抗西

汉时,中央政府在这里的统治,就是郡守县令

与当地首领王侯并存。这样,既加强了对当地

管辖,加强了西南夷地区与内地的直接关系,

又尊重了西南夷的习惯。

东汉初重新并入汉朝版图东汉时期,夜郎、滇的文

化有了明显发展。汉明帝又派人经营西南夷地

区,巩固和扩大了汉朝的政治影响,维护了多

民族国家的统一

意义:改变了夷人各自为政的弊端,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发展

2、百越:

·释名:华东、华南地区部族总称。温州带称东越,两广地区称南越。

·秦与越族的关系:

B214年秦征服珠江流域越族

设立三个郡,派驻官吏;迁中原地区50万人口与越族杂居,加速了越与汉的民族融合,加快了南方

的开发,中原地区的铁器和生产技术传播越地,开凿灵渠,解决了运输军饷的困难,沟通了湘江与漓江,连接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对中原与南

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符合历史发展

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西汉与南越的关系:

秦始皇征南越,曾在那里设置南海、桂林、象郡。因此,越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很密切。中原地区的铁器输往岭南。秦末,“豪杰叛秦相立”,赵佗“聚兵自守”,秦灭后“自立为南粤(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承认了他称王的现实。南越始终与西汉保持着关市贸易。汉高祖也承认南越的治理成绩,他说:“前时秦徙中县(中原地区)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百越)杂处。会天下诛秦,南海尉它(赵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mào)减。”南越王后来称帝并进攻长沙郡。武帝时,南越的割据成为大一统局面巩固的障碍。元鼎五年(前112),武帝派兵进攻南越。次年冬,灭南越,在其故地设九郡,“自尉佗王,凡五世九十三岁而亡”。

措施:

汉武帝时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

征发北方农民与百越杂居,将越人迁移内地意义: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与当地社会的进步,与汉族之间的融合加强

提问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为什么这么复杂?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提示:一是生产方式,二是气候与纬度,三是中原物产丰饶等。

课堂回顾根据地图,一一指出地理位置,略述变迁。

课后反馈

资料和注释

乌桓

乌桓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亦称“乌丸”,东胡的一支。匈奴冒顿单于曾“大破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此后东胡人余部分别聚集于乌桓山、鲜卑山。迁至乌桓山(又作乌丸山,在今西拉木伦河以北)的一部,就以此为名。乌桓“俗善骑射,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西汉初年,他们“人众孤弱,为匈奴臣服,常岁输牛、马、羊,过时不具,则虏其妻子”。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卫青、霍去病率军击败匈奴,乌桓附汉。武帝把他们迁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今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北部及辽宁省西部)安置,设置了护乌桓校尉管辖乌桓各部,并使乌桓为汉侦察匈奴动静。后来,他们逐渐经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蒙古帝国基业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依据相关史实再认重要历史人物的能力。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展开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建立起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故选C。 2.(2015·邵阳学业考)有英国学者指出,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有8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在这11名“国父”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成吉思汗所属民族为( ) A.鲜卑族 B.蒙古族 C.满族 D.藏族 【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蒙古的建立者,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属于蒙古族,他统一了蒙古,由此判断B正确。 3.(2015·怀化学业考)“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阿保机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四个备选项,A中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是统一蒙古高原;忽必烈于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故B说法正确;C中努尔哈赤的功绩是建立后金;D中阿保机建立了辽朝。 4.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南宋灭亡②忽必烈建立元朝 ③蒙古军队灭金④统一蒙古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可知南宋灭亡于1276年;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所以正确的排序是④③②①。 5.以下图表是中国历史朝代更迭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是( ) A.西晋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元朝先后灭掉西夏、金和南宋,随后,实现了全国统一。 6.(2015·铜仁学业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以下哪位诗人的诗句( ) A.辛弃疾 B.李白 C.文天祥 D.苏轼

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如何提高新闻的有效传播的思考我们这次的社会调查到了云南的边陲——德宏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全州总人口105.8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68万人,占总人口的19.53%;少数民族人口54.6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少数民族人口中,傣族、景颇族12.89万人占叫较多数,同时又是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等民族杂居的状态。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在这个地区新闻传播的效用是大打折扣的,民族语言和多民族杂居的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信息的发布、沟通、接受和反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对于民族团结、共同进步也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提高新闻的有效传播是我们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新闻传播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文化传承、社会关系协调、教育等社会功能。新闻传播所独有的社会功能和广泛的、强力的渗透性。因此建设和谐社会,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新闻事业。 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语言和文化环境对新闻传播制约较大,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硬件设施不足、传播渠道不畅、信息内容不均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寻找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新传播方式,以充分增强新闻传播的效果。 对于如何强新闻传播的效果做入下几点思考 一、提高教育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沟通障碍

我认为新闻传播的主要障碍在于教育。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低下就决定了一般的新闻传播在少数民族地区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当地的教育水平本身就不高,再加上我们国家是从1949年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1951年9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并规定“以新民主主义为内容,并采取适合于各民族人民发展和进步的民族形式。”还规定了“关于少数民族教育中的语文问题,凡有现代通用文字的民族,小学和中学各科课程必须用本民族语文进行教学”。1958年后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其它地区都取消了民族教育文字教学方式。1972年后民族地区全部照搬汉族地区的教育模式,使得民族地区的教育大受影响。1978年三中全会后,民族地区的教育制度逐渐得到纠正,双语双文教育逐步得到实施我们可以看出我搞的少数民族教育是一个几经波折的过程,所以当地的上了年纪的人的不仅汉语水平不太高连本族的语言水平也不太高。这给当地的新闻传播带来很大的困难。 我们了解到虽然现在是实行的双语教育,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是以本民族教育为主,我们问到一个初二的学生,他说“我们学汉语就跟你们学我们的语言一样困难”我想想也是啊。毕竟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除了课堂基本不使用。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汉语就好似一门外语,掌握程度并不高。这也使我们在调查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们基本听不懂我们的语言,能够认识汉字的就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不得不找仪的当地的同学来帮助我们。

边疆少数名族认同的挑战、对策与意义

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意义、挑战与 对策 杨玲 摘要: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国家认同建设,从而保持国家认同在认同序列上的优先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国家认同建设面临着诸如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基础教育薄弱、现代化冲击、民族政策负面效应、境外势力渗透等重重挑战,急需从培育普适性公民文化、转变边疆治理思路、调整民族政策取向、拓展利益表达渠道、强化国族认同等方面强化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 关键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认同性危机;国家认同建设 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是一个政治概念,是边疆的少数民族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国家政治共同体,意识到自己具有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等的评价和情感。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构成十分复杂,在边疆———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国家版图的边缘区域,更是政治主权和文化意识形态相对薄弱的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边疆长期聚居的少数民族因其成长于特殊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有着与生俱来的族群认同,同时又由于共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共同政治屋顶之下,也保持着对国家的认同———它是人为建构起来的,是我国在边疆地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和国家维系自身的统一性与持续性的重要保障。边疆少数民族的认同状况尤其是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相互关系格局,对国家的政治稳定、边疆安全和国家统一都具有十分重大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一、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的意义 作为一种心理状态,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总是处于动态的变迁之中。但在现实中常常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是在边疆少数民族的认同关系中,呈现出国家认同增强而族群认同弱化的趋势和现象;二是出现边疆少数民族的族群认同增强而国家认同弱化的征兆和趋势,即出现国家认同的危机。前一种情况为进一步巩固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而在后一种情况下,即在边疆那些族群认同高于国家认同的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意义、挑战与对策少数民族中,当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不一致或发生直接冲突的时候,民族利益就可能被少数民族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如果少数民族的民族利益不能得到及时回应或满足时,就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从消极意义而言,这就凸显了我们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必要性。从另一方面来看,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国家法律和政策在边疆地区的贯彻执行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一、填充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二、单项选择题 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 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D)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 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 B.性质 C.社会基础 D.发展规律 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D)。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D)。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互助与互利 D.和平与发展 三、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ABCE)。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ABCE)。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D.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BCE)。 A.民族团结的实现 B.民族利益的照顾 C.民族权利的保障 D.民族经济的进步 E.民族发展的促进 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ABC)。 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E.政治因素 5.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ABCD)。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 E.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 四、辨析题 1.我们不能把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一概纳入民族关系之中。(对) 2.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的单个人之间的关系。(错,民族群体间的关系) 3.不应把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作为民族关系。(对) 4.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民族间的不平等现象。(错,民族平等有不完全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只会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促进因素。(错,也会给民族关系带来一些消极因素的作用) 五、论述题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现阶段民族关系呈现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各民族平等和谐、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是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1)各民族间的交流增多,杂散居现象更为普遍,民族关系更加密切。 (2)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增多,差别性越来越小,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 (3)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兴旺发达。

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

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大都实行自由恋爱。如果说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因浪漫的走婚而闻名,那么住在滇西北永胜县的他留人青年男女则有着更为神秘奇特的恋爱方式——串“青春棚”、“过七关”。 “他留”在他留人的语言中是外路人的意思,他留山原本叫红泥山,是昔日茶马古道上的军事要塞,马帮商队通过古驿道进出云南和四川。他留人曾经在此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历史, 1856年的大理回民起义使繁荣的他留古城堡消失在战火中,但他留人独特的恋爱方式却完好保存下来。“青春棚”内演绎了无数的罗曼蒂克史,是双系对偶婚姻制的缩影。 他留山位于六德乡,川缅公路丽攀线西北部,东经101°,北纬26°33',距永胜县城45公里,直距18.9公里。有河谷区、半山区、山区,所属双河、云山、玉水三个村委会,史称他留河流域,总面积150平方千米,海拔1500米至2160米,呈温带大陆性气候至寒温带气候,近年来由于森林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 根据传说和坟林碑文记载,他留人于明初湖广调卫时迁居永胜,祖籍为湖南长沙府湘乡县、麻林县或江西吉安府,有的老人甚至能清楚地说出祖籍为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柳树庄大石洞三三村大水井。他留人的先民于湖广调卫时进入永胜,开始居住在南华柳树塘一带,后需迁徙,便寻找居住地,现在从六德纳咱沿他留河至双河小米田的很多地名仍保留有祖先迁徙的痕迹。 云山和其南北的玉水村、双河村是他留人主要聚居地。到1999年人口只有2000多,目前总人口有4500多,其中男性占45%。玉水村委会下属人口有1228,其中女性598人,男性630人。

“苍山佩古泉,底楼飞四合”是他留古民居的主要特征。他留古城在战火中毁灭,成片相连的院落群早已不复存在,现代的他留民居以单家独户的四合院为主。时代巨变,但他留人却依旧保持了淳朴的民风和古老的传统。 “夜各阳”就是青春棚,是他留姑娘的父母在紧挨大门的右手边(避免打扰家里的长辈)为女儿搭建的一间房子(有几个女儿建几间),面积大概有七、八平方米,门大概有1.6—1.7米高,屋顶距离地面2米左右。房顶架以横梁,上面覆以树枝。屋内较为简陋,一般一进门左侧是一张木板床床,宽约1.5—2米,挂有蚊帐。床头靠墙有一桌,桌上摆放了少女的梳妆打扮之物。墙上则贴满了当今流行的各式明星照。尽管简陋,但他留姑娘却要在这里度过自成年至婚前的六、七年时光,进行结交异性的活动。 实际上,“青春棚”一词在他留语中并不存在。他留人把“房子”称为“棚”。他留语表示“青春棚”的词有三个。一是“祖玛日喀”,意为姑娘睡觉的地方。二是“擦拉么何各”,“擦拉么”意为年轻的姑娘,“何各”意为“棚子”,合起来就为年轻姑娘的棚子;第三个词是“何各峡喀”,“峡喀”意为玩耍,合起来即为玩耍的棚子。“青春棚”一词是在1982年兰绍增、兰绍吉、陈振华几个人所起,从此才流传开来,并为外界所知。 他留人家的姑娘,初潮来过之后,或从外形上看已经长成了大人,便要接受成人洗礼。母亲和别的女性长辈将姑娘的全身洗得干干净净并为其梳妆打扮。但现在串棚子时所穿衣服已不像过去那样讲究,可以随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导学案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导学案岳麓版【学习目标】 1、了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大统一;元朝对全国的统治;元朝的社会经济;元朝民族关系的表现。 2、理解元朝大统一后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对后世的影响。 3、分析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及其表现。 【学习重点】 元朝的大统一;对全国的统治措施;民族关系的发展 【学习难点】 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学法指导】 1、学习注意前后联系。 2、独立学习,交流合作,探讨提升。 【使用说明】 1、认真阅读课本第55—59页,用蓝色或黑色笔独立完成自学内容,并用笔在书中划出相关知识要点。不懂的地方,教师讲解后在学案上填写完整,力求全部掌握。 2、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题。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学: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年,蒙古各部推举为大汗,尊称他为,建立以为都城的蒙古汗国,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2、年,改国号为大元,定都,就是元世祖。 年,元军占领,南宋灭亡。年,统一全国。南宋军民在抗元斗争中,涌现出等著名将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他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3、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制度,并在中央设管辖吐蕃,使正式成为了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设负责管辖和琉球(琉球就是今天的)。 4、元世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严禁把改为牧场,兴修水利等;棉纺织业成为重要家庭副业,松江的就是有名的棉纺织业的专家,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的中心。元朝商业和城市繁荣,就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会,是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5、元朝时,许多汉人来到边疆,蒙古等族大量迁入内地,进入流域,经过长期共同生活,互通婚姻,逐渐融合;迁入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在元朝广大的疆域内,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测试二 一、填充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6 .民族问题是随着()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7.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8.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 9.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10.只有进行()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11.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12.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 )的状况,即民族问题。 13.民族间()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文化发展的需求。 14.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问题。 15.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 16.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17.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公里。 18.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制度、()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制度等。

(发展战略)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第五节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知识结构: 二.考点归纳: 1.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1)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①和亲:西汉初年由于国力弱,与匈奴和亲;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②战争: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与匈奴三次战争。 ③互市贸易。 (2)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①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②南匈奴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 ③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解除对东汉政权的威胁。 2.两汉与西域的关系 (1)西汉与西域 ①张骞通西域。②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 (2)东汉与西域

汉明帝时,班超为西域都护,经营西域。 3.西南夷和百越 (1)西南夷:汉武帝设郡;西汉末夷人反抗;东汉初重新并入汉版图 (2)百越:①分布地区:华东、华南 ②汉武帝设南海等九郡 ③汉与越诸族的融合:越人迁往内地与华夏族共处,促进民族融合 4.秦汉对匈奴和战的认识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不具有侵略反侵略性质,但战争具有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之分、进步性与反动性之分。秦汉对匈奴的和战,一是民族融合的历史需要;二是先进文化影响落后文化,落后文化逐渐适应先进文化;三是中华民族开疆拓土在历史进程中的定位演进;四是尊重、容纳各民族加入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5.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世界意义 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开拓了“丝绸之路”,既发展了各族人民的经济,又使中国的古老文明走向世界;开拓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三。思考练习: 1.东汉初年,迁移到河套、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交错居住的是 A.鲜卑D.南匈奴C.北匈奴D.羯 2.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中国与西亚等地区的交通往来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 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3.下列有关两汉同西南少数民族关系评述正确的是 A.西汉初,西南夷并入汉朝版图 B.汉朝完全通过战争的形式使西南夷臣服 C.汉武帝赐予“滇王之印” D.汉朝对西南夷和百越的管辖是通过和亲政策实现的 4.秦汉对匈奴的战争被看作是正义的和进步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对落后的战争B.单纯防御性战争 C.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反掠夺战争D.反对外族侵略的战争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四)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课题:中国古代史(四)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教学目标: 1、识记: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②金与南宋的对峙;③宋代经济的发展; ④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⑤宋元时期的都市。 2、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到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交融是历史主流。。 教学重难点: 北宋的中央集权政治和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该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9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 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第6-11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9—11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大金。 (2)澶州之战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为“澶渊之盟”。之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北宋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3)金灭辽后,对北宋发动了战争,北宋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后,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之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代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领先于世界地位,南宋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杭州;还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民俗文化是与民族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是民族特征和个性内涵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体现。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更应关注边疆少数民族民俗保护状况,了解它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标签: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传承 民俗文化是与民族共同存在和发展的。是民族特征和个性内涵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体现。中华民族是由56个多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多民族色彩斑烂的民俗文化,汇集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多民族共同创造,共同谱写的世界文明宝库中的华美篇章。 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历史。56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刚刚通过决议,赫哲族“伊玛堪”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第29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黑龙江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边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少数民族,多数地处祖国边疆,为保卫祖国边疆和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边疆的少数民族人民在历史上曾为祖国的统一和建立巩固边疆建功立业。并为中华民族的融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包括确立了直到今天中国的版图和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些少数民族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前进。在民族大融合中促进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共同发展。也有部分少数民族在学习先进文化中,逐渐融合到汉族和其它民族当中去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他们演出过生动的历史剧。也创造过中国历史上的“升平盛世”。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是从八百五十多年前的金代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海陵王从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迁都燕京,下诏改燕京为中都开始的。从金、元、明、清以来,北京的发展和故宫的建设,并不是由单一的民族来完成,是依靠民族融合来完成的。 北方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曾经是游牧民族。马背民族、逐水草而居,所以有着开放的思维。很少保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研究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俗文化,不能不研究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并从中发现“根”和“源流”的蛛丝马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还保留着祖先的遗迹,还带着大自然的和谐信息的记忆。在发展中、进步中,还存留着人类社会从远古走来的印记。有史书中漏记的历史和往事。 边疆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应该重

试论明代云南民族关系的特点(1)

第23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 o l.23 2003年2月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 niversity fo r N ati onalities(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Feb.2003 α 试论明代云南民族关系的特点 黄彩文 (云南民族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摘 要:明代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云南并定居下来,从而使云南人口的民族构成及分布发生了改变,同时在广大的地域范围内汉族移民与当地土著民族共同生产、生活,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民族关系。 关键词:明代;云南;民族关系;特点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39(2003)20093203 明代是云南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时期,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云南并定居下来,从而使云南人口的民族构成及分布发生了改变,汉族成为云南人口最多的民族。同时,在广大的地域范围内汉族移民与当地土著民族共同生产、生活,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民族关系,确立了云南与祖国内地一体化同步发展的趋势。 一、影响明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因素 11屯垦。明朝在云南主要采取军屯制。明初平定云南后,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二月建立了云南都指挥使司和云南布政使司,管理云南军政事务。但由于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其民族构成、社会现状、经济发展程度都与内地存在着巨大差异,若直接向当地少数民族征派赋税徭役,很可能引起当地民族的反抗,从而使得明朝在云南的统治难于推行。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地位,朱元璋在云南各地大量设立卫所,广为驻军,开发生产,凡“新附州城,悉署衙府,广戍兵,增屯田,以为万世不拔之计”。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之下,先后有来自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南京、陕西等都司的官兵大约27万人携家带口地来到云南以卫所的形式定居屯垦。[1]至万历年间,云南已有云南左卫、右卫、前卫、后卫、广南卫、宜良守御所、安宁守御所、易门守御所、杨林守御所、武定守御所、木密守御所、凤梧守御所、曲靖卫、平夷卫、越州卫、陆凉卫、马隆守御所、定雄守御所、十八寨守御所、临安卫、通海守御所、新安守御所、景东卫、楚雄卫、定远守御所、姚安守御所、中屯守御所、澜沧卫、鹤庆守御所、大理卫、洱海卫、大罗卫、蒙化卫、永昌卫、永平守御所、猛林寨、姚关、右甸守御所和腾冲卫等40处卫所。 除了积极发展军屯外,明政府还从内地大量移民到云南开展民屯生产,作为军屯的补充。据有关史料记载,仅洪武二 十五年,沐英就从南京迁移30余万入云南。[2]谢彬在《云南游记》中也有“中原人民之移植于云南者,又不下数十万人”的记载。[3] 其次,明政府还在云南实行商屯。《明史?食货志》说:“明初,募盐商于各边开中,谓之商屯”。云南的商屯一般设在卫所附近,这些商人大多为来自内地的客商,他们从内地招募流民和贫苦农民,到云南边疆垦荒种粮,并将收获的粮食跟官府换盐贩卖,从中获取高额利润。[4] 大规模的屯田使得进入云南的汉族移民有了共同的居住区域,规模化的农业开发奠定了汉族移民坚实的经济基础,使得他们有了共同的经济生活,这就保证了汉族移民能够保持自己的民族性而不被融合于其他民族。而相对于封建领主制经济、奴隶制经济而言,更能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的地主制经济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手段,则又对各少数民族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吸引力,这又使得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21土司制度及改土归流。自汉代以来,中央王朝“对滇王、夜郎侯、仍赐王印,使复长其民”,确立了“以夷制夷”的统治政策。明代,羁縻政策发展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土司制度,“分别司、郡、州、县,额以赋役,听我驱调,而法始备矣。然其道在于羁縻。彼大姓相擅,世积威约,而必假我爵禄,宠之名号,乃易为统摄,故奔走唯命。”[4]土司制度从形式上把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权直接纳入了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保证了封建中央集权统治,但是由于土司制度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割据性,“以古老部落基础为范围的土官统治区域内的人们,长期以来,结成了一个强烈排斥外来力量的地方集体”,[5]“随着土司统治的强化,各级土司为了保持其半割据的政治地位,往往有意抵制汉文化的影响,提倡保留落后习俗,”[6] 39 α收稿日期:2002-10-05 作者简介:黄彩文(1970-),男,云南省永胜县人,云南民族学院助理研究员,云南大学2000级专门史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及民族史研究。

元朝民族政策

元朝民族政策 资料内容: 元代实行的是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等级制度 在民族政策上,全国实行四等人制,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这种制度来源于金朝,元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民族分化政策。 蒙古人为第一等,其中又分为两部分,一是与成吉思汗皇族(属奇颜氏)同出于尼伦的蒙古人;二是被称为迭儿勒勤的蒙古人。 第二等为色目人。据陶宗仪的《辍耕录》记载,色目人中包括钦察、唐兀、阿速、图八、康里、畏兀儿、回回、乃蛮、乞失迷儿等31种(《辍耕录》卷1《氏族》,第130页)。书中所载31种色目人中亦有同名重出或异译并存之误。大德八年规定,除汉、高丽、蛮子外,俱系色目人(《元典章》卷49《刑部·女直作贼刺字》十一)。[附图:元朝色目人俑] 第三等为汉人,又称“汉儿”、“乞塔”、“札忽歹”。《辍耕录》卷1《氏族》记载汉人有8种,即:契丹、高丽、女真、竹因歹、术里阔歹、竹温、竹赤歹、渤海。所谓汉人,在元朝有两种含义:一是概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民族;一是指云南、四川两省的人民,这是较早被蒙古统治者征服的地区。 第四等为南人,又称“蛮子”、“囊加歹”、“新附人”。即元朝的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和河南行省南部的各族人民。他们是最后被元朝征服的南宋境内的各族人民。实际上,汉人、南人中绝大部分都是汉族成分,蒙古统治者为了达到其分而治之的目的,根据被征服的先后将其分为汉人和南人两等,利用汉人压制南人。 元朝政府采取各种方法来固定这些民族的等级。在统治机构中:长官和掌权的官吏都是蒙古人或色目人,其次才是汉人,而南人在宋亡后的一个长时期内,几乎很少人在中央作官。地方的官吏达鲁花赤一般也由蒙古人担任,并规定色目人作同知,汉人作总管,同知、总管彼此互相牵制,都要服从达鲁花赤的指挥。在军队组织上:有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的区别。出兵时各军参差调用,而以蒙古军为主力,军权都掌握在蒙古军帅的手中。在刑法上:规定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分属不同的机关审理,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流放北边充军。又规定汉人、南人不得聚众败猎和迎神赛会,不得执弓矢,甚至连养狗养鹊鸟都不许可。在征敛方面:如括马,蒙古人不取,色目人取三分之一,汉人、南人则全取。此外,在《元典章》中纪录的很多法令,都是针对汉人、南人制定的,并且指出蒙古人不受这些法令的约束。 但是这种民族歧视的政策对于某些投靠蒙古统治者的汉族大地主是不适用的。元朝的法令禁止汉人执弓矢,元世祖却对汉宫汪惟和说:“汝家不与它汉人比,弓矢不汝禁也,任汝执之”。有些很早就投靠蒙古统治者的汉族地主,如大兴史氏、易州张氏、真定董氏等,在元朝的地位和待遇都与蒙古贵族相差无几。相反的,许多蒙古族的下层人民也没有享受到所谓统治民族的特权。草原上的蒙古牧民,在繁重的军役和租赋剥削之下日趋贫困,甚至破产

试论宗教与民族的关系

试论宗教与民族的关系 何光沪 宗教与民族的关系,不论在中国还是全世界,在历史文化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大问题。本文旨在从理论上澄清二者的基本关系。文章先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提出了研究二者关系的必要性,再从宗教与民族关系的根源、宗教对民族形成的作用、宗教与民族特性的区别、宗教与民族发展的相互作用、宗教对民族之间关系的正负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兼顾问题两面的理论澄清,指出在宗教与民族二者之中,任一方的道德或理性成分的发展都会有利于另一方的道德或理性成分的发展,任一方的狂热或反理性倾向都会加剧另一方的狂热或反理性倾向;最后从世界各国宗教与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着眼,概括了宗教与民族各自面对的问题,并从中尽力总结出七条经验教训,以期有利于我国在宗教 与民族关系上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 一 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既涉及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又涉及现实政治和民生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对宗教与民族之关系的研究,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在从十九世纪至今日益完备起来的各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研究日益揭示了宗教在各民族社会文化的起源中所起的精神性和原创性作用,在各民族以至全人类社会文化发展中所起的推动性和干预性作用,同时

也揭示了各民族文化特性、各民族社会发展以及各民族相互关系所受到的来自宗教的作用和所产生的对于宗教的反作用。这些认识和理论的发展,突出了宗教学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地位,也提出了把这两门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研究宗教与民族关系这一重大任务。 在从十六世纪至今的国际政治发展和从元代以来的中国政治生活中,各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关系和社会生活受到宗教的巨大影响并反过来影响宗教的传播和发展,以及一个国家或民族内部的社会政治生活受到宗教巨大影响又反作用于宗教的情况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在某些国家,在某些地区,在某些时代,宗教与民族之间关系、民族内部生活以及国际政治的相互影响极度表面化和扩大化,以至于成为“热点”,形成危机,造成爆炸性局势,而成为或引发战争或缔造和平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决定着国际或国内政治的稳定与否,民生的和谐与否。这些历史的教训和活生生的现实,突出了宗教学和民族学同社会政治问题的关联,也提出了把宗教与民族关系的研究同社会政治状况结合起来这一重大任务。 上述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迫切要求,使得研究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成为必须,也构成了本文写作的宗旨。 二 1、宗教与民族之所以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因为二者与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就宗教而言,一方面它作为人类超越精神的一种表现内在于社会文化,作为一种原创精神以无形的方式塑造着社会文化,但是另一方面,既然它的信仰或无

破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就业难题的思考与路径

破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就业难题的思考与路径———以新疆为例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问题关乎国家、地区的安定、协调发展。近年来,新疆的就业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由就业所引发的社会问题阻碍了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大量非自愿失业现象的存在以及由此导致的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各阶层利益分层化、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地位沉降与边缘化等社会问题极大制约了新疆和国家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就业问题甚至成为被境内外“三股势力”利用危害国家统一的工具和借口。就业问题不仅是新疆乃至国家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重大的政治问题,在当前国际国内严峻纷杂时局之下的新疆就业问题更加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追求、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是新疆长治久安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前提和题中应有之意。这里就新疆就业问题的几个重要方面展开分析,提出一些思考、路径选择和解决之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新疆农村人口的递增,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十分庞大,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渠道受限: 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农民非农创业能力非常有限;进城务工只能从事低端行业;劳务输出面临传统观念制约,等等。南疆作为新疆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加突出: 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农业水平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依附于农业领域,加重了生态环境负荷,农业效率只能呈现低效率,加剧了城乡发展差别和居民收入差别,也进一步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困扰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笔者认为: 解决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须重视如下方面: (一)依托特色产业的发展。 新疆区域特色明显,资源富集,各地应当准确定位自身优势资源,充分发掘和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如民族风情游、特色农业旅游、特色农业产业化、特色资源开发等,依托特色产业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二)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需要

【金榜学案】2020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612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精练精析 岳麓版

612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中所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指的是( ) A.铁木真 B.忽必烈 C.阿保机 D.阿骨打 2.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灭亡南宋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2020·泰安模拟)“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 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 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4.若想欣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诗的全文,需要查阅下列哪位人物的诗作( ) A.李白 B.文天祥 C.岳飞 D.辛弃疾 5.(2020·济宁中考)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据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 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1279年我国处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2020·安阳模拟)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第一个全国 性统一政权”,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 7.有一次,李肇星(我国前外交部长)和美国一位领导人会谈,对方说,我对中国“侵略”西藏感到非常不 满。李肇星立刻问他,你了解西藏的历史吗?对方摇摇头。李肇星说:“我可以向您解释,但您理解起来 可能会有点困难,因为西藏被划入中国版图的时候,还没有美国这个国家。”说到这里,台下响起了长久 的热烈掌声。“西藏被划入中国版图”始于( ) A.元朝 B.明朝 C.秦朝 D.中华人民共和国 8.元朝时,你如果到松江学习棉纺织业技术,你首选拜访的老师应是( ) A.王昭君 B.黄道婆 C.文成公主 D.金城公主 9.歌曲《爱我中华》中有一句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一个民族是在 元朝时融合形成的( ) A.蒙古族 B.回族 C.满族 D.藏族 10.老师布置七年级一班同学搜集元朝民族关系方面的资料,同学们搜集到了不少相关资料。请你帮助他 们整理出能够反映元朝民族融合发展的资料,它们是 ( ) ①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杂居相处 ②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融合 ③元朝有很多定居中国的外国人 ④回族开始形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2015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2015 一、填充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 社会)现象,也是一种( 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 民族性)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 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 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 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二、单项选择题 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 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D )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 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 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 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 B.性质 C.社会基础 D.发展规律 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D )。 A.平等 B.团结 C.互助 D.和谐 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D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互助与互利 D.和平与发展 三、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 ABCE )。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D.习俗 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BCE )。

边疆地区

边疆地区“一把手”余麻约:调查期间仍收百万贿赂 今年年初,云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云南德宏州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余麻约被双开。这名来自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一把手,顶着全国人大代表的光环,最终却走向违纪违法,被定性为“两面人”。 6月3日晚,云南卫视《清风云南》栏目播出《迷途难返的“头人”——德宏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余麻约严重违纪违法案例剖析》。澎湃新闻注意到,余麻约贪腐案的一些细节首次被披露。 公开资料显示,余麻约,男,景颇族,大学学历,云南盈江人,1957年10月生,原在盈江县坝寨小学任教。1984年起,余麻约先后任德宏州教育局普教科副科长、教育局副局长,德宏州组织部副部长,德宏州检察院副检察长、州委副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2017年11月,60岁的余麻约离开领导岗位,保留正厅级干部待遇。2018年9月,云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德宏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余麻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擅长伪装、热衷表演、喜欢作秀,是“两面人”最凸显的特点。专题片提到,余麻约每年都积极参加并主持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三会一课”,在会上积极倡导如何对党忠诚,怎样勤政廉政,而会后却贪得无厌,大肆敛财。据统计,余麻约收受贿赂的次数竟高达200多次。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余麻约还效仿白恩培的“雅好”,利用边疆民族地区资源优势,收受他人赠送的黄金、玉石、砚台、手表、红木家具等。更让办案人员震惊的是,专案组依纪依法对其住处进行搜查时,居然还搜到了手枪1支、子弹7发。

此外,专题片提到,在省纪委有关部门对其谈话函询时,余麻约一边信誓旦旦向组织保证自己没有问题,一边继续收受大额贿赂,甚至转移隐匿违法所得,对抗组织审查。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专题片首次披露,2018年,在审查调查期间,余麻约仍然不收敛、不收手,收受了某房地产开发商100余万元贿赂。 “当时我们就问余麻约,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沉默了很长时间,说了四个字,麻木不仁。”办案人员说道,“这代表了他对组织纪律以及法制观念的淡泊。他的腐败行为也给当地领导干部造成了不良影响,造成了德宏州塌方式腐败。” 对于自己的贪腐行为,余麻约也坦言,事实上收受也好、钱摆在家里也好,都是在担心中的,但行动上又没有勇气来改正自己的错误、向组织主动交代自己的问题。他还称对法纪观念淡漠,对纪律和法律缺失敬畏,觉得之前也收了,便不以为然,好像已经麻木掉了。 值得一提的是,专题片还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余麻约贪得无厌,大小通吃。不仅和商人称兄道弟、勾肩搭背,连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不放过,将贪婪的双手伸向了为自己开车的驾驶员。在其退伍工作安置上,余麻约心安理得的收受了驾驶员2万元所谓“感谢费”。 “这也是一种私心贪欲,自己的思想防线已经跨掉了,到了不能自拔的程度。”余麻约这样解释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