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英汉互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摘要:本文从形合意合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了对比。通过例句证明了英语重形合而轻意合,汉语重意合而轻形合的特点,并且分析了形合与意合形成的原因及区别的表现和辩证关系,最后指出了这种区别对翻译的影响。关键词:形合,意合,语境

一、形合与意合的概念

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是语言表现法。形合是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是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形合”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意合注重意义上的连贯。

二、英汉语形合、意合的成因

形合指的是词与句子的组合主要是通过显性的形态标志体现出来的,当形态标志不充分的时候,还可以用其他语法手段来显示词组、句子、句群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意合指的是语言中词与词、句子和句子的组合主要是凭着语义上的关系和联想达成的。词语句子的组合往往在外部形态上没有明显的标志,交际双方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下依据自己的语感,对语句做出正确的语义解码。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形合和意合兼而有之的,没有一种语言会是纯形合或纯意合的语言,所不同的

只是它们表现趋势上的差异。形合和意合两种手段通常都存在于一种语言中.在汉英双语对比中,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①在言语交际层面上,说汉语的人能够依靠汉语话语对上下文包括情景上下文[包括情景上下文(situational context)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强烈承继性来进行交际,而一旦这种交际能够顺利进行,言语交际双方就可以不求话语语句的形式完备,说出一些言简意赅、"残缺不全"的句子来。这些独特的"汉语精神"和英语对应表达方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相比汉语而言,它有较丰富的形态标志,有较鲜明的词类分别。句子以限定动词为中心,各种语法范畴在英语中都有全面体现。英语话语交际中句法形式要求比较严格。

陈宏薇的看法是:"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语一个句子可由好几个短句组成,它们之间只有意义上的联系,无需形式上的粘连;对比之下,英语句子往往要求用关系代词或关系副词将句子成分连成一个意义与形式珠联璧合的整体.

三、英汉语形合、意合的表现

汉语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汉语的意合法往往通过语序、反复、排比、对偶、对照、紧缩句等来实现语义连贯。

例1:

1)吃苹果 to eat an apple

2)吃食堂 to have one's meal in the mess

3)吃了一嘴油 to be left with the oil or grease on one's mouth after a meal

例2:

1) 吃素 to abstain from eating meat

2) 吃劳保 to live on pension

3) 吃老本 to live off one's past gains

从例1中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词组的形式制约很弱。三个例词都是动宾结构,但只有"吃苹果"是支配式的。"吃食堂"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吃了一嘴油"表示动作的结果。在形态丰富的语言里,这三个例词的不同语义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法形式如"格"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在英语中则用虚词"in", "with", "on"体现出各自的语义特点。从例2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汉语语词组合的随意性和简洁意合的特点,与之对等的英语译文则需借助虚词来明确词语间的关系或用意。相比之下,英语的表达因此也显得繁琐,有失简约。

从句子分析的角度来说,汉语也是一种形式制约比较弱的语言。"汉语的语义结构,通常采用一种直接反映思维程序的对接是直接组合,十分简约"(刘宓庆,1991)。汉语的主语提挈功能很弱,语法结构常常寓于语义结构之中。我们从下面的三组例句说明上面的观点。

例3:

1)昨晚抓住了三个小偷。

Three thieves were caught last night.

2)公共汽车上抓住了三个小偷。

Three thieves were caught on the bus.

3)这么快就盖好了一栋教学楼。

The teaching building was built at an admirable speed.

从意义上讲, 1)例句中的句首副词和动词之间隐含着一个名词性成分,可以成为主语。同样的句子用英语表达,主语就不可缺少,而句首的副词只能译为状语。2)例句中的副词不是主语,而是状语。在副词和动词之间隐含着一个名词性成分,做主语。3)例句中的方式词在句首时,也隐含着一个名词性成分做主语。

由此可以看出,英语在表达上比较精密,语法关系较为严谨,而汉语在表达上富有弹性,许多逻辑关系是靠意义来表达的,而语法关系则被处于次要的地位。难怪王力先生曾戏称说,"英语是法治的语言,而汉语是人治的语言"。

四、形合与意合的辩证关系

汉语中也存在形合现象,英语中也有意合结构。它们之间只是存在程度上的不同。英汉语中形合和意合的应用包含丰富的辩证法:在一般情况下,形合与意合是对立存在于英语和汉语中,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其功能又会发生变化。具体说来,意合和形合的研究必须包括两个层面:句子以下和句子以上。在句子及以下层面,英语语法关系主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形态或标志来表示,从而稳稳地控制着内部各语言要素间的关系。这时英语呈现出显性和刚性的特点,形合成为其重要的组织手段。汉语的情况则相反,由于汉语文字体系的巨大差异,在这一层面上表现出的语法几乎是相对的:没有形态上的变化,用"意脉"贯串全句,表现为隐性和柔性,意合就是汉语组词造句的最佳手段。所以英汉语在句子及以下层面可以说,"英语重形合,造句注重形式接应(formal cohesion),要求结构完整,句子以形寓意,以法摄神,因而严密规范,采用的是焦点句法;汉语重意合,造句注意意念连贯(semantic coherence),采用的是散点句法。"③

语言研究单位的确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取舍,以便得出更科学,更客观的结论。如在讨论语言基本结构单位时,汉语要以"字"为基本单位,英语则要从"词"开始,在研究意合形合时,既要注意短语和句子间的情况,更不能忽视句群或篇

章内的意合形合现象。对语言的研究,只有多层面,多视角去考察,才能更全面,科学和客观,才能更好地研究形合意合的辩证关系。如果只从句子以下的层面去考察,就会更多强调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而忽视或"否定两种语言各自的对立面在两种语言中的使用";④如果只考虑句子以上(篇章)的语言特点,可能会舍弃这两种语言最根本的东西,研

究基础会摇摇欲坠。辩证法突破了形合和意合研究的局限性,也为英汉/汉英翻译研究提供新思路。奈达指出:"清楚地理解源语是成功译成接受者语言的关键。翻译者不是译语言,而是译语篇"。"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⑤语篇是一个复杂的语言单位,是语言交际的载体,是语用意义的体现。在篇章中,形合与意合的语用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体价值,主题意义和凸显价值。根据形合和意合的辩证关系,语用价值和英汉语篇章特点,在英汉互译时,我们要采取这样的策略:第一,一般情况下,尤其在讨论句子翻译实践时,采用常见的做法:英译汉时,变形合为意合,汉译英时,变意合为形合,或者说采用与原文相反的手段。

五、形合与意合对翻译的影响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语言的基本区别,形合的语言模式反映了西方重形式逻辑、重实证的思维模式,意合的语言模式反映了汉民族重内省和体悟、表达简约、不重逻辑、意义模糊的思维模式。对形合和意合的把握有益于汉英互译的操作,译者应仔细揣摩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形”、“意”差异,既要忠于原作,又要兼顾读者,令译文取得同原文尽可能相近的效果。傅雷先生说得好,理想的外译中作品让读者感到作者仿佛在用中文写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意合的汉语句子都要译为形合的英文,反之亦然。究竟如何翻译才恰当关键还是要根据具体的原文来决定。同时,汉语并非绝对意合,英文并非绝对形合。有时也有英语用意合,汉语用形合的情况。只不过是汉语以意合见长,英语以形合见长而已。

形合与意合是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基本不同点,把握好形合与意合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更好的解决英汉互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P144

2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P37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P4

4申连云《意合与意合的语用意义及翻译策略》,上海,上海外国语出版社,2003,P8

5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P1

分译法

翻译技巧第六节分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和表达习惯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翻译中既保留原文结构,又忠实于原文意思往往会有困难。当二者不可兼得时,往往改变原文结构,保留原文意思。为达到这一目的,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分译法,即把原文的某个成分从原文的结构中分离出来,译成另一成分。例如英文句子We tried in vain to persuade her to give up her wrong idea. 可以分译为“我们尽力劝说她放弃错误的观|点,但是没有成功”。原文中的in vain是介词短语作状语,意思是“徒劳地(做某事)”,如果该句翻译为“我们徒劳地尽力劝说她放弃错误的观点”,不仅意思含糊,而且句子也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把它分译出来,意思清楚,句子流畅。 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存在分译的问题。处理分译的原则是,把原文中较长的句子成分,或者不易安排的句子成分分出来另作处理,一般译为短语或独立结构。分译得当可以使译文在意思上忠实原文,结构上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明确。就分译成分的结构而言,分译大体可以分为单词的分译、短语的分译和句子的分译三种情况。 一、英语单词的分译 单词分译指的是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译成一个独立成分、从句或并列成分。 (一)单词词义分译 英语有些单词一个词里包含几个语义成分。译成汉语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对等词,将其词义一下全部表达出来。这种情况下,汉译时可采用分译法分译英语原文,将其语义成分分布到几个不同的词语上。例如: (1)The little girl twirled mechanically a ribbon of her cap around one of her fingers. 这个小女孩老是把帽子上的一段绸带在手指上绕过来,绕过去。 此句中mechanically分作三处译出,即“老是”,绕“过来”,绕“过去”,使译文生动,意思完整。 (2)The maidservant inspected the dressing-table for dust with her hand. 女仆用手抹抹梳妆台,看看有没有灰尘。 此句中inspected也是分作三处译出,即“抹抹”、“看看”、“有没有”。这种译法既能把原文译透,又能使译文通顺。 (二)单词搭配分译 英语句子中有些词语间的搭配关系,汉译时要按照汉语习惯,打破原文的结构,将有关词语分别译出。例如: This young man had such a kindly, smiling, tender, gentle, generous heart of his own. 这个年轻人心地善良,性格温柔,气量又大,为人又乐观。 此句中heart一词被译为“心地”、“性格”、“气量”和“为人”四个词,来与前边的五个形容词搭配。 单词搭配分译一般可细分为: 1. 主谓搭配分译 (1)Their wealth enables them to do everything. 他们有钱,什么事都能干。 (2)The small village boasts a beautiful lake. 这个小村庄有个美丽的湖,人人以此为自豪。 2. 动宾搭配分译 (1)Our armies had outrun our supplies at that time. 那时我们的军队发展壮大太快,给养供应不上。 (2)I always avoid the temptation to think about that matter 我总是克制自己,不去想那件事。 3. 状语与中心词的搭配分译 (1)Some young people relentlessly tear at the flowers they see. 有些年轻人看见花就摘,一点也不爱惜。 (2)He passes his hands lovingly about the smooth skin of a silver birch or the rough shaggy bark of a pine.

英汉翻译词汇搭配

英汉翻译中的词汇搭配问题 Colloc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代绍荣许芳 摘要:在英汉翻译中,词汇搭配问题不容忽视。本文试图通过一些实例说明词汇搭配的规律,并探讨解决词汇搭配问题的办法以及考虑这个问题的角度。 关键词:英汉翻译词汇搭配现象分析解决办法考虑角度 Abstract: Collocation is highly worth special attention in the translation work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illustrate some general principles for collocation in translation , and proposes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and the seven angles from which to consider this problem. Key words: transl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ollocation phenomenon analysis solution consideration angles 在翻译活动中,对原文的正确理解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基础,而对原文中词汇的恰当翻译是做好翻译工作的重点。在词汇翻译过程中,我们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词汇搭配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翻译活动就没法进行下去,或者就不会译出好的作品来。本文拟就英汉翻译活动中经常遇到的各种词汇搭配问题作一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以供参考。 一 在英汉两种语言当中,都有一些可以直接对译成目的语的词汇,包括简单的词、短语和习语等。它们的意义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在目的语中有比较明显的对应词汇。这种直译不影响原文的意义和风格,是词汇翻译中最简单的一种,例如: He is a diligent student。 他是个勤奋的学生。 也因为如此,这类翻译中的词汇搭配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又例如: I bought a bunch of red roses for my girlfriend. 我买了一束红攻瑰送给女朋友。 这种搭配大多是因为下面的原因: (1)词汇本身意义不复杂,如diligent, bunch等。 (2)两个词汇经常搭配使用,形成惯用法。如:a lucky dog(幸运儿), watch TV(看电视), crude oil (原油) 等。 (3)涉及专用词汇,如in China 等 虽然这种情况下的翻译比较简单,但我们还是要注意弄清原文中每个词汇的含义,选择恰当的目的语词汇来翻译。 二 大多数情况下,词汇的翻译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我们动一番脑筋。词汇的搭配对所涉及的每个词汇的具体含义起相当大的限制作用。特别是有些词,本身含义比较广泛,词性也比较多,当它们和不同的词搭配时,具有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熟读原文,弄清原文的准确含义、文体风格、表现手法,然后在目的语中捕捉最贴切的词汇来翻译。下面举一个例子: free competition 自由竞争free room 空房间 free medical care 公费医疗free goods 免税货物 free bloomer 开花多的植物free state 游离状态 free gait 从容和步伐free wind 顺风

英语翻译法与直接法的比较与结合(2)

英语知识 2.2 直接法的主要特征 直接法着重口头表达和自然交际,语言学习始于日常表达,而非古老的语言文学。课堂行为用目的语以口头形式展开,强调模仿,培养语言习惯。大部分时间用于提问和回答,练习包括替换、听写和叙述等形式,课堂上还会涉及听力理解,听力不是游离于口语之外的技巧。而是其基础,听力知识也会转化为口语知识,一其学习也有利于其他技能的训练。在直接法中,通过已知的外语词汇或其他辅助手段,直接学习新词语和表达法,具体词汇用物体或图画示范,抽象词汇则用意义联系讲授,不采用母语作参照,教师采用外语授课,充分利用手势、动作、表情、实物、图画等直观手段,讲解避免翻译和语法阐释,将新语言直接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通过直接法,目的语在语内习得,意旨在第二语言(外语)内部,将其作为惟一参考的教学方式,不借助翻译是这一方法的一大特点,仅用外语进行传授,不涉及两种语言的翻译转换,单语可以帮助学习者在二语内部建立言辞关联,使学习者能够在没有母语辅助的情况下驾驭二语系统,同样,通过语内策略,口头表达直接与物体、情境以及思想直接相连。这种论点是直接法的基石,基于此,二语的学习更接近于第一语言(母语)似的直觉学习,语法规则的教学采取归纳式,学习者的错误被容忍,课堂上,教师须激励学生直接、自觉地使用外语,再归纳出语法规则,由于学习者需自己总结语言点,难免会犯错,如果交流中犯错,教师不会打断、纠正,以免影响其兴趣,相反,鼓励他们用外语思考,积极使用二语,重在理解和交际。 2.3 直接法的目标 直接法强调口语优先于其他方面,以保证交流,口头表述

作为初期教学目标,有别于前者。口语的重要性体现在教学法和课堂表现上,听说先于写作,小班集中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提问——回答逐步训练口头表达技巧。 2.4 直接法的优势和劣势 外语能力的一大特征是能够口头表达,有效地进行交际,直接法倡导的口语,是交际中最受欢迎的外语使用形式。课堂上,教师创造气氛使学习者在会话中运用新语言,熟悉语音、语调以及如何断句,从最常使用的日常习惯表达人手,以增强、维持兴趣和自信,学习者自如流畅地用目标语进行交流。也会促进理解和感悟,学习者完全置身于逼真的外语环境中,使得二语学习似母语般自然。仅使用外语的教学手段使得外语信息集中输入学习者脑中,只要输入的信息无误,学习者可以自动地、不费力地掌握二语,自然会从这一方法中获益,加快学习进度,此外,高级阶段用外语思考,会促使其不断接近二语水准。 但是,直接法过分强调和歪曲了自然的母语学习与课堂外语习得间的相似性,把课堂与外部现实世界等同起来,因其缺乏强有力的语言学理论根据,对许多语言现象缺乏科学、系统阐释,屡遭抨击。直接法要求教师的母语即为目标语,或具有类似语言水平的专业人士。并非所有教师都可以依靠其自身能力和技巧掌控课堂。主要问题在于,直接法是用外语授课,尽量避免使用母语。 3 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的结合 对于英语教学中的语法翻译法和直接法,采用哪一种方法,这与教学目标有关。我们通常把熟练运用作为主要教学目的或目标,将其界定为听、说、读、写四种技巧,或日交际能力。听说与读写同样重要,两种教学法都应该发挥各自的作用,不

汉英翻译中的词类转换

英语知识 在汉英翻译中可进行各种词类的转换,例如:汉语动词转换成英语名词、形容词、介词;汉语形容词或副词转换成英语名词;汉语名词转换成英语动词等等。其中,汉语动词转换成英语抽象名词尤为普遍。高校常用的翻译教材,如张培基、吕瑞昌、冯庆华等编撰的翻译教材均将这种转换列在第一位。请看以下各例: 例1.中国政府承诺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如不注意词性转换,译文可能是: The Chinese government undertakes not to use (that it will not use) nuclear weapons against non-nuclear countries. 这种译文显得有些口语化,不够庄重。不如改用抽象名词non-us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undertakes non-use of nuclear weapons against non-nuclear countries. 例2.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 译文一:To prohibit any act of treason, acts to split the country, incite rebellion and steal secrets. 译文二:To prohibit any act of treason, secession, sedition and theft of state secrets. 以上译文一使用split , incite, steal 等动词虽然语义正确,但似乎不够庄重。译文二使用抽象名词,因而显得文字严谨,适合正式法律条文的风格。 例3.技术引进合同应当订明下列事项:引进技术的保密义务,改进技术的归属和分享。 译文一:Provisions on the obligation to keep confidential the

翻译技巧英语笔译技法——正反译法

【翻译技巧】英语笔译技法——正反译法 由于国家、历史、地理、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正说和反说时有很大差异,尤其英语在否定意义的表达上更为复杂,有时形式否定而实质肯定,或形式肯定而实质否定。在两种语言互译时,原文中正说的句子可能不得不处理成反说,或是用反说表达更为合适。反之亦然。翻译中,这种把正说处理成反说、把反说处理成正说的译法,就称为正反译法。 正反译法是翻译技巧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属于引申和修辞范围。 笼统的说,英语句子中含有“never”、“no”、“not”、“un-”、“im-”、“in-”、“ir-”、“-less”等否定词以及否定前缀或后缀的单词,以及汉语句子中含有“不”、“没”、“无”、“未”、“甭”、“别”、“休”、“莫”、“非”、“勿”、“毋”等否定词的即为反说,不含有这些否定词的即为正说。 但实际操作时,正说和反说的界限又变得极为模糊,例如“correct”可以翻译成“正确”(正说),也可以翻译成“没有毛病”(反说)。因此,到底译文要采用正说还是反说,就完全要看译文语言的惯用表达和上下文的语气语态了。 在正反译法中,英译汉正转反(正说反译法)和汉译英反转正(反说正译法)是最为重要的两种正反译法。 英译汉正转反 英语中有些否定概念是通过含有否定意义或近似否定意义的词来表达的,虽然形式是肯定的,但这类词大多是某些肯定词所引申或变化出来的反义词,或经过长期历史演变而引申出其他否定词义,即所谓的“含蓄否定词”或“暗指否定词”,这类词在译成汉语时,需要变成汉语的否定词组,必要时还需要作词类转换。 1、名词 —含蓄否定名词主要有:shortness / shortage(不够;不足)、lack(缺乏;没有)、absence (不在)、failure(未能;不成功)、defiance(不顾;无视)、denial(否认;否定)、exclusion (排除)、freedom(不;免除)、refusal(不愿;不允许)、loss(失去)等。 Shortness of time has required the omission of some states. 由于时间不够,没能访问那些国家。 Behave yourself during my absence. 我不在时要规矩点。 We were perplexed by his failure to answer the letter. 他何以不回信,我们大惑不解。 2、动词或动词短语 —英语中常见的含蓄否定动词包括:refuse(不愿;不肯;无法)、lack(缺乏;没有)、defy(不服从;不遵守;不让)、forbid(不许)、stop(不准;别)、ignore(不理;不肯考虑;无视;不顾)、hate(不愿意)、miss(没听清楚;没赶上)等。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五:正反译法

译国译民 专心翻译 做到极致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五:正反译法 正译法和反译法: 这两种方法通常用于汉译英,偶尔也用于英译汉。所谓正译,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同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所谓反译则是指把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反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正译与反译常常具有同义的效果,但反译往往更符合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因此比较地道。如: (1) 在美国,人人都能买到枪。 In the United States, everyone can buy a gun. (正译) In the United States, guns are available to everyone. (反译) (2) 你可以从因特网上获得这一信息。 You can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正译) This information is accessible/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反译) (3)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新主意。 Suddenly he had a new idea. (正译) He suddenly thought out a new idea. (正译) A new idea suddenly occurred to/struck him. (反译) (4) 他仍然没有弄懂我的意思。 He still could not understand me. (正译) Still he failed to understand me. (反译) (5) 无论如何,她算不上一位思维敏捷的学生。 She can hardly be rated as a bright student. (正译) She is anything but a bright student. (反译) (6) Please withholdthe document for the time being. 请暂时扣下这份文件。(正译) 请暂时不要发这份文件。(反译)

英汉翻译 之 合译法

英汉翻译之合译法 合译法多用于英语简单句的翻译,特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英文句子共用相同的主语的时候,汉语一般不喜欢重复某一名词,或重复使用某一代词作主语,这这种情况下,往往将原文数句合译为一句。 This novel is of no great literary merit. It is merely a pot-boiler. 这部小说纯属胡编乱造,没有多大文学价值。 I wasn’t an enemy, in fact or in feeling, I was an ally. 无论在事实上,还是在情感上,我都不是他们的敌人,而是他们的盟友。 Confucius was a believer in moral action and in what we today call human development. He advoca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y within the social order. 孔子信仰道德的行为,信仰我们今天所说的人的发展,提倡在社会秩序内建立和谐。 Young people don’t hesitate to attempt one thing after another. Eager to experiment, they welcome new ideas. They are restless and alive and never satisfied. They seek perfection. 年轻人总是不停地探索,急于实验,乐于接受新的思想。他们充满活力,永不满足,追求尽善尽美。 有时候是为了行文紧凑、简练的原则而将两句或数句合并为一句来翻译; I was slow to understand the deep grievance of women. This was because, as a boy, I had envied them. 我迟迟未能理解女人的深切苦楚,因为我小时候曾羡慕过她们。 A man in a newish suburb feels that he has one foot in the city and one in the country. As this is the kind of compromise he likes, he is happy. 住在新郊区的人,觉得一只脚在城里,一只脚在乡下,非常开心,因为这种城乡妥协之地是他喜欢的。 Towards evening, the attack of the French slackened in its fury. They had other foes besides the British to engage, or were preparing for a final onset. 将近傍晚,法军的攻势逐渐松懈,或许因为它们除了英国人之外还有别的交战敌人,或许正在准备发动最后的一次总攻击。 Although the size of the task waiting to be carried out is daunting and there are many hurdles to be overcome, it would be wrong to end my address on a note of pessimism. Many countries have already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this regard. 尽管等待我们去完成的任务规模之大令人畏惧,尽管有许多障碍有待克服,但是以悲观的调子来结束我的发言是错误的,因为许多国家在此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合译时,可充分发挥汉语标点符号的作用; Nine of the 13 children have never held a meaningful job, nor do they care to. Only one of

2016考研:认识英语翻译中的“分译法”

2016考研:认识英语翻译中的“分译法” 提起“分译法”这个学术名词,很多考研的小伙伴可能感到陌生。其实,这是一种翻译中的灵活处理方法,在具体情境中有具体的使用情况。一起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吧。你会发现,“分译法”一点也不陌生,你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过了呢。 一、单词分译 单词分译是指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拆译成一个小句或句子。采用单词分译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句法上的需要,由于一些单词的搭配、词义等方面的特点,直译会使句子生硬晦涩,翻译腔十足,而把某个单词分译却能使句子通顺,且不损伤原意;二是为了修饰上的需要,如加强语气,突出重点等。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都可以分译。 【例句】We recognize that China’s long-tern modernization program understandably and necessarily emphasizes economic growth. 【译文】我们意识到,中国的长期现代化建设以发展经济为重点,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 【解析】将句中understandably和necessarily两个单词分译成两个句子,使中文表达更通顺、更明确。 二、短语分译 短语分译是指把原文中的一个短语分译成一个独立的句子。英语常用短语做修饰语,而汉语常用短句做修饰语,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把短语摘出来单独翻译。名词短语、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通常都可以分译成句。 【例句】Invitingly green Angle Island, once a military installation, contains meandering trails and picnic spots ideal for a day’s excursion. 【译文】迷人的天使岛郁郁葱葱,小径蜿蜒,是一日游的理想野餐场所。但在过去它是一个军事基地。 【解析】contains meandering trails被译为一个单独的句子“小径蜿蜒”,打破了原句的顺序和结构,更简洁、更符合汉语逻辑。 三、句子分译 英语中有些句子的结构十分奇怪复杂,其主谓宾等成分在翻译成汉语时无法对号入座,这时就需要从整体入手,打乱安排,重新分译。句子分译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 1、简单句的分译 【例句】Daybreak comes with thick mist and drizzle. 【译文】黎明时分,大雾弥漫,细雨蒙蒙。 【解析】将一个句子分译成几个短句,不仅简洁,而且意境全出来了。 2、并列复合句的分译 英语并列复合句常常在分句连接处加以切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 【例句】The entire cable-car system recently got an overhaul after more than

中国人最容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

中国人最容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 (一) 一个词变成一个句 著名翻译家奈达说,“翻译就是翻译意思”。言外之意,翻译一句话不能逐一翻译一串个别的单词,也不是翻译某种句子结构。初学翻译的人之所以译得不好,就是因为摆脱不了原文各个单词和句子结构的影响,总觉得英语中每一个词译成汉语都是一个词。殊不知,为了说明原文的意思,有时候要将一个词译成几个词,乃至一个短句。这就是翻译中对某些词的‘增益’。 例如,英语中有些单词相当于汉语的一个词组:read“看书”,drive“开车”,giggle“咯咯地笑”,stumble“蹒跚而行”,等等。这些相对而言还比较简单,一般英汉词典上都能查得到。 再如,英语句子中有大量的“副词+动词”的结构(副词也可能在动词之后)。在不少情况下这种结构可以译成汉语“副词+动词”的偏正结构(汉语中副词修饰动词时只能放在动词之前),许多人往往用“……地”来译所有的英语副词,如: (1)They were patiently listening to him. 他们在耐心地听他讲。 (2)He quickly stood up. 他很快地站起来。 (3)I will gladly join you in the work. 我会乐意地和你一起工作。 这三句中都用了“地”字结构,第一句还可以,后两句就显得有点“翻译腔”,“地”字似乎可以省去,可分别改译为:“他很快站起来”和“我乐意和你一起工作”。但是这三句中的副词和动词仍然译成了偏正结构(不完全正确,有

新方法),这是因为三句中的副词表示的是动作的方式。 但是,是不是英语中所有的这种结构都可以这么译呢?请大家考虑一下下面这一句应如何翻译: This is a NATO matter and any comment on it should appropriately come from NATO. 将appropriately come from NATO译成“合适地来自北约”显然不通。从意义上看,appropriately与其说是表示动作come的方式,还不如说是表示其结果,因此该词应抽出来放到后面,将此句译为:这是北约的问题,关于此问题的评论应由北约做出,这才是适宜的。 再请看下面这一句: Law enforcement cannot responsibly stand aloof. 如将此句照字面译成“司法部门不能负责任地冷漠”会让人不知所云。问题在responsibly这个词的处理上,它也不表明动作的方式而是表示一种结果,因此可将此句译为: 司法部门对此不闻不问,那就是失责。 例如: 1. In the late 14th century, Marco Polo famously made his way along trade routes from Italy to China. 十四世纪后半叶,马可?波罗从意大利沿贸易通道来到中国,因而一举成名。

翻译方法和技巧之分译法、合译法

翻译方法和技巧之分译法、合译法翻译方法和技巧之分译法、合译法 Division & Combination * 翻译英语句子时,有时我们可把原文的句子结构整个保存下来或只稍加改变即可,但在不少情况下则必须将原来的句子结构作较大的改变。 * 分译法和合译法是改变原文句子结构的两种重要方法。 * 所谓分译法是指把原文的一个简单句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 所谓合译法是指把原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或一个复合句在译文中用一个单句来表达。 * 一、分译法 * (一)把原文中的一个单词译成句子,使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 1.副词 They, *not surprisingly, did not respond at all. 他们根本不回答,这是不足为怪的。 * 2.形容词 * Chairman Mao might have spoken with understandable pride of his policy of “self-reliance”. * 毛主席在谈到他的“自力更生”政策时,也许有些自豪感,这是可以理解的。 * That region was the most identifiable trouble place. 那个地区是个麻烦的地方,这是大家很容易看到的。 * 3.名词

* A movie of me leaving that place would look like a shell leaving a rifle. * 我离开那个地方的速度之快,要是拍成电影的话,会像出膛的子弹一样。 * He shook his head and his eyes were wide, then narrowed in indignation. 他摇了摇头,双目瞪地圆圆的。 * (二)把原文中的一个短语译成句子,使原文的一个句子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 * 1.分词短语 * She sat with her hands cupping her chin, staring at a corner of the little kitchen. * 她坐在那儿双手托着下巴,眼睛凝视着小厨房的一角。 * Sunrays filtered in wherever they could, driving out darkness and choking . the shadows 阳光射到它所能透过的所有地方,赶走了黑暗,驱散了幽影。 * 2.名词短语 * I wrote four books in the first three years, a record never touched before. * 我头三年写了四本书,打破了以往的记录。 * Energy can neither be created nor destroyed, a universal accepted law. * 能量既不能被消除也不能被创造,这是一条普遍公认的规律。 * 3.前置词短语

中国人最容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

《中国人最容易犯的英汉翻译错误》-1 一个词变成一个句著名翻译家奈达说,“翻译就是翻译意思”。言外之意,翻译一句话不能逐一翻译一串个别的单词,也不是翻译某种句子结构。初学翻译的人之所以译得不好,就是因为摆脱不了原文各个单词和句子结构的影响,总觉得英语中每一个词译成汉语都是一个词。殊不知,为了说明原文的意思,有时候要将一个词译成几个词,乃至一个短句。这就是翻译中对某些词的…增益?。例如,英语中有些单词相当于汉语的一个词组:read“看书”,drive“开车”,giggle“咯咯地笑”,stumble“蹒跚而行”,等等。这些相对而言还比较简单,一般英汉词典上都能查得到。再如,英语句子中有大量的“副词+动词”的结构(副词也可能在动词之后)。在不少情况下这种结构可以译成汉语“副词+动词”的偏正结构(汉语中副词修饰动词时只能放在动词之前),许多人往往用“……地”来译所有的英语副词,如:(1)They were patiently listening to him. 他们在耐心地听他讲。(2)He quickly stood up. 他很快

地站起来。(3)I will gladly join you in the work. 我会乐意地和你一起工作。这三句中都用了“地”字结构,第一句还可以,后两句就显得有点“翻译腔”,“地”字似乎可以省去,可分别改译为:“他很快站起来”和“我乐意和你一起工作”。但是这三句中的副词和动词仍然译成了偏正结构,这是因为三句中的副词表示的是动作的方式。但是,是不是英语中所有的这种结构都可以这么译呢?请大家考虑一下下面这一句应如何翻译:This is a NATO matter and any comment on it should appropriately come from NATO.将appropriately come from NATO译成“合适地来自北约”显然不通。从意义上看,appropriately与其说是表示动作come的方式,还不如说是表示其结果,因此该词应抽出来放到后面,将此句译为:这是北约的问题,关于此问题的评论应由北约做出,这才是适宜的。再请看下面这一句:Law enforcement cannot responsibly stand aloof. 如将此句照字面译成“司法部门不能负责任地冷漠”会让人不知所云。问题在responsibly这个词的处理上,它也不表明动作的方式而是表示一种结果,因此可将此句译为:司法部门对此不闻不问,那就是失责。 例如:1. In the late 14th century, Marco Polo famously made his way along trade routes from Italy to China.十四世纪后半叶,马可?波罗从意大利沿贸易通道来到中国,因而一举成名。 2. Their commander wisely judged to be safer in their works than in the field.他们的指挥官认为留在战场上不如呆在工事里更安全,这是很明智的。在翻译副词修饰形容词或另一个副词的结构时,有时也不能一概译成“……地”结构,而需要将该副词抽出来加以增益,才能说明其含义,如: 3. Chimpanzees are the animals closest biologically to humans.从生物学角度看,大猩猩与人的关系最亲近。 4. Tami said it was possible, just statistically unlikely. 泰米说有这样的可能,但是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又不太可能。 5. The second child she dreamed of might now be medically impossible.她本来还想要一个孩子,从医学角度来看,现在是不可能了。 6. Only 18 percent are officially unemployed. 据官方统计,只有百分之十八的人是失业者。 7. Real-estate prices in downtown Manhattan looked prohibitively expensive. 市中心曼哈顿的房地产价格贵得使人望而生畏。 8. She was remarkably silent when the others all talked and laughed.别人有说有笑时她却沉默不语,显得很突出。 9. It was a vast and treacherous landscape, but breath-takingly beautiful. 这是一片广阔而变幻莫测的景致,但却美得令人惊讶。10. A schoolmaster, finding such errors in a schoolboy?s essay, would be justly indignant. 小学老师在学生的作文里发现这样的错误一定会生气,而生气不是没有道理的。11. Voters were understandably confused by the identical Caser names on the ballot, and the split vote sent the real candidate Caser down to defeat in the primary. 选举人被选票上一模一样卡瑟的名字弄糊涂,因而选票分散,导致真正的候选人在初选时就落选,这是可以理解的。有时候,形容词做定语或表语时,也无法用一个词将其意思充分表达出来,翻译这个形容词时也需要进行增益,如:12. The sleek turbines of the American windmills mad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sense. 美国造了许多风力磨坊,这从经济和生态角度看是有道理的。13. Now we stay a respectful distance him. 当然不能将a respectful distance译为“尊敬的距离”,应将这一句译成“我们对他敬而远之”。14. He had a sound feeling that idioms were the backbone of a language and he was all for the racy phrases. 他感到习语是语言的主要支柱,因此特别主张用生动的短语,他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15. The prisoners of war are allowed to write censored letter. 战俘们可以写信,但信件要受到检查。16. We should be very cautious when buying expensive things and ask ourselves if we are making a

最新【翻译技巧】英语笔译技法——正反译法

1 【翻译技巧】英语笔译技法——正反译法 2 由于国家、历史、地理、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正3 说和反说时有很大差异,尤其英语在否定意义的表达上更为复杂,有时形式否定而实质4 肯定,或形式肯定而实质否定。在两种语言互译时,原文中正说的句子可能不得不处理5 成反说,或是用反说表达更为合适。反之亦然。翻译中,这种把正说处理成反说、把反6 说处理成正说的译法,就称为正反译法。 7 8 正反译法是翻译技巧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属于引申和修辞范围。 9 10 笼统的说,英语句子中含有“never”、“no”、“not”、“un-”、“im-”、11 “in-”、“ir-”、“-less”等否定词以及否定前缀或后缀的单词,以及汉语句子中12 含有“不”、“没”、“无”、“未”、“甭”、“别”、“休”、“莫”、“非”、13 “勿”、“毋”等否定词的即为反说,不含有这些否定词的即为正说。 14 15 但实际操作时,正说和反说的界限又变得极为模糊,例如“correct”可以翻译成16 “正确”(正说),也可以翻译成“没有毛病”(反说)。因此,到底译文要采用正说还17 是反说,就完全要看译文语言的惯用表达和上下文的语气语态了。 18 19 在正反译法中,英译汉正转反(正说反译法)和汉译英反转正(反说正译法)是最20 为重要的两种正反译法。 21

22 英译汉正转反 23 24 英语中有些否定概念是通过含有否定意义或近似否定意义的词来表达的,虽然形式25 是肯定的,但这类词大多是某些肯定词所引申或变化出来的反义词,或经过长期历史演26 变而引申出其他否定词义,即所谓的“含蓄否定词”或“暗指否定词”,这类词在译成27 汉语时,需要变成汉语的否定词组,必要时还需要作词类转换。 28 29 1、名词 30 —含蓄否定名词主要有:shortness / shortage(不够;不足)、lack(缺乏;没31 有)、absence(不在)、failure(未能;不成功)、defiance(不顾;无视)、denial 32 (否认;否定)、exclusion(排除)、freedom(不;免除)、refusal(不愿;不允33 许)、loss(失去)等。 34 Shortness of time has required the omission of some states. 由于时间不够,35 没能访问那些国家。 36 37 Behave yourself during my absence. 我不在时要规矩点。 38 39 We were perplexed by his failure to answer the letter. 他何以不回信,我40 们大惑不解。 41 2、动词或动词短语 42

英语翻译的十大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一、增译法 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①、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②、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③、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④、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 ⑤、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 (增译连词) ⑥、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又一个共同点。 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增译介词) ⑦、在人权领域,中国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China opposes the practice of the big oppressing the small and the strong bullying the weak.(增译暗含词语) ⑧、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增译注释性词语) 二、省译法 这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增译法的例句反之即可。又如: ①、You will be staying in this hotel during your visit in Beijing. 你在北京访问期间就住在这家饭店里。(省译物主代词) ②、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