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_董少花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_董少花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_董少花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_董少花

卷(V olume)31,期(Num ber)2,总(T otal)124矿物岩石 页(Pages )54-60,2011,6,(Ju n,2011)J M INE RAL PETROL

收稿日期:2010-12-10; 改回日期:2011-03-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302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411404)作者简介:董少花,女,25岁,博士,地球化学专业,研究方向:矿床地球化学.E -mail:dsh1985@https://www.sodocs.net/doc/64930401.html,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董少花1,2

, 毕献武1

, 胡瑞忠1

, 陈佑纬1

, 陈 恒

1,2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2;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 要 利用红外显微镜对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中不透明矿物黑钨矿的流体包裹体以及黑钨矿共生的透明矿物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黑钨矿中的原生流体包裹体有富液体包裹体、纯液体包裹体和富气体包裹体等,其均一温度范围大致在230 ~320 ,平均温度为281 ;冰点-4 2 ~-12 9 ,盐度6 74%~16 80%溶液。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主要为富液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范围大致在202 ~273 ,平均温度为240 ;冰点-0 5 ~-4 1 ,盐度为0 88%~6 59%溶液。黑钨矿形成时捕获的流体属于中温、中等盐度、低密度的流体,石英形成时捕获的流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流体。通过黑钨矿中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及前人研究成果分析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流体演化经历了自然冷却、混合作用等过程,这些过程可能是钨沉淀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 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红外显微测温;成矿流体中图分类号:P 618.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72(2011)02-0054-07

0 引 言

湖南瑶岗仙钨矿床是我国大型钨矿床之一,自1914年开采以来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矿床主

要由石英脉型黑钨矿矿床和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组成,石英脉型黑钨矿是矿区开采的主要对象[1]。前人研究认为瑶岗仙钨矿为 五层楼 式脉钨矿床[2]

并确定形成矿床的复式花岗岩体经历6个矿化阶段,矿床形成于燕山中期华南大规模钨锡成矿阶段,成矿年龄在153Ma 左右

[3]

。相对而言,对成矿流体

特征研究虽较早,但研究方法相对陈旧并且对成矿流体特征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通过瑶岗仙石英脉型

黑钨矿床石英脉的晶洞特征、黑钨矿中MnO/FeO 比值变化,认为瑶岗仙黑钨矿石英脉的成矿流体是一种粘稠的、密度较大、成分以SiO 2为主的熔浆-热液过渡性流体[4];石英中包裹体特征研究,认为成矿流体为中高温弱酸性溶液[5]。

作为矿物形成过程中捕获的流体,流体包裹体研究已成为研究地质流体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6],多针对与矿石矿物共生的透明脉石矿物进行的(如石英、萤石、方解石等),随着显微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目前可以直接运用红外显微镜通过红外成像系统观察研究不透明和半透明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并通过红外显微镜与冷热台相结合进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7]

。直接对

不透明矿物包裹体进行研究,对矿床形成机制及其成矿流体性质的探讨更有意义。因此,希望对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的矿石矿物黑钨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特征研究和显微测温分析,能够获得更直接的成矿流体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参数和成矿流体组成的信息,通过对矿石矿物黑钨矿和脉石矿物石英中原生流体包裹体特征的对比研究,分析成矿流体的来源、特征和演化过程,从而进一步探讨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床钨沉淀的有效机制。

1 矿床地质背景

瑶岗仙钨矿床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南32km 处,

在构造位置上地处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北端,加里东隆起带与印支-燕山拗陷带的交汇地带[8]。该区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褶皱和断裂,并伴随着相应的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形成了现今以北东 北北东褶皱和断裂为主导的构造格架(图1)[9]。瑶岗仙钨矿区分布在瑶岗仙背斜南部倾灭端与北东向大断裂交汇部位,北西向和北西西向次级断裂控制着石英脉型钨矿床和矿体的分布[10]

矿区内出露地层包括寒武系浅变质砂岩、板岩,中泥盆统砂岩、砂砾岩、页岩,中、上泥盆统灰岩、页岩,下、中石炭统灰岩、砂岩、页岩,下侏罗统砂岩、砂砾岩、页岩等,其中寒武系和泥盆系地层为含矿的主要层位,瑶岗仙燕山早期复式花岗岩体侵入其中,构成含矿围岩之一

[2]

。花岗岩出露于矿区中部,出露

面积约1 2km 2,呈复式岩株产出,岩石类型为中粗粒-细粒二云母-白云母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花岗岩形成于燕山中期第一阶段华南大规模陆

壳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阶段,成岩年龄在170M a 左右[11]。

区内有多种矿床类型,以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为主要开采对象,从花岗质岩体顶部到浅变质围岩,将 五层楼 式脉钨矿床依次分为5个矿化层次:尖灭带-大脉带-薄脉带-细脉带-线脉带

[12]

。矿床由数百

条含钨石英脉组成,在空间形态上是主脉简单、支脉

复杂,一般受裂隙性质所控制。含矿石英脉的矿物成分比较复杂,以石英和黑钨矿为主,其次有锡石、白钨矿、黝锡矿、毒砂、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磁黄铁矿、辉钼矿等二十余种金属矿物和石英、白云母、锂白云母、黑云母、长石、萤石、黄玉、方解石、绿泥石、绿柱石等非金属矿物。矿石结构类型主要有自形结构、半自形结构、他形结构及少量的交代、压碎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是块状为主,还有浸染状、梳状、条带状、角砾状及少量的晶洞构造出现。显微镜下,黑钨矿为自形晶,局部发生破碎,并被石英胶结,表明黑钨矿形成较早,石英形成较晚。

2 流体包裹体研究

2.1 样品选取及分析方法

矿石样品主要采集自由矿山剖面自上向下的16中段、19中段、19西段、21中段、23中段石

英脉

图1 瑶岗仙钨矿床地质简图(据车勤建等,2005[9];Peng

et al ,2006[3]修改)

.寒武系浅变质板岩\砂岩;D2.中泥盆统砂岩;J1.下侏罗统砂岩;Q.第四系冲积层; 1.中\上泥盆统灰岩; 2.中\下侏罗统灰岩\砂岩;3.钨矿脉; 4.花岗岩;5.背斜; 6.向斜;7.断裂;8.推测断裂;9.取样位置

F ig.1 Simplified geo lo gical map fo r the Y aog ang xian w olframite deposit (after C he Qingjian,2005[9];Pen g e t al ,2006[3])

55

第31卷 第2期董少花等: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型黑钨矿矿体。由于黑钨矿透光性差,需要将包裹体片磨制的较薄,薄片厚度在60 m ~150 m 之间,并对黑钨矿包裹体片进行两面抛光。由于黑钨矿包裹体片磨制技术难度较高,经过反复的实验,磨制成功并且能观察到较多流体包裹体的黑钨矿包裹体片共有4片,分别为采集自16和21中段的黑钨矿,可以看到包裹体片呈暗红色。同时选择与成功磨制包裹体片的黑钨矿共生的石英按常规方法磨制石英的包裹体片4片,用于与黑钨矿流体包裹体特征的对比研究。研究选择4件黑钨矿包裹体片和4件石英包裹体片进行包裹体显微温度测定,共得到76个黑钨矿包裹体数据和32个石英包裹体数据。利用OLYMPUS BX51型显微镜进行黑钨矿与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研究。采用O -LYM PU S LMPlan IR 型红外显微镜和Linkam TH M SG 600型冷-热台结合的方法对黑钨矿的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分析,仪器测定温度范围-196 ~+600 ,在温度-56 6 ~0 和100 ~600 范围内的测试误差分别为 0 1 和 1 。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用Linkam T H M SG 600型冷热台进行显微测温分析。上述研究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流体包裹体分析室完成。2.2 流体包裹体特征

对4片黑钨矿包裹体片及4片石英包裹体片进行了详细的岩相学研究,观察发现,石英、黑钨矿中均含有大量的流体包裹体。包裹体类型有孤立分布的原生包裹体和定向分布的次生或假次生包裹体。石英中包裹体类型多为具定向分布的次生或假次生包裹体,占90%以上;原生包裹体多孤立分布,形态有椭圆状、纺锤状、不规则形等,大小在数微米到数十微米(其中约50%在6 m~10 m,少数达到10 m~50 m )。黑钨矿中原生包裹体占20%左右,孤立分布,形态多为椭圆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等,大小多在5 m ~20 m,主要有富液体包裹体、纯液体包裹体、富气体包裹体等。次生包裹体可达80%之多,定向成群分布,形态多为椭圆状、长条状等,个体较小、多数1 m~10 m,多为富液体包裹体。

实验主要以原生包裹体为对象,分别对黑钨矿和石英包裹体片中各200个包裹体进行观察统计,根据室温条件下和均一状态时流体包裹体的相态特征可以分为5类(照片1):

类为富液体包裹体,由气相和液相组成,气相充填度在10%~40%,是瑶岗仙钨矿床黑钨矿和石

英中最发育的流体包裹体,加热后均一到液相,少数

照片1 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中流体包裹显微镜下照片(单偏

光,50倍):

a.黑钨矿中富液体流体包裹体;

b.黑钨矿中富气体包裹体;c,d.黑钨矿中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 e.黑钨矿中纯液体包裹体和富液体包裹体; f.黑钨矿中次生包裹体;g.石英中富气体包裹体;h.石英中富液体包裹体

Photo 1 M icrop hotographs of th e flu id in clusion s from Yaogan -gxian w olframite deposit(plainlight,50 )

临界均一。黑钨矿中富液体包裹体均最发育,约占总原生包裹体的85%,形态多样,有椭圆形、方形、长条形等。石英中富液体包裹体也最发育,约占总原生包裹体的90%,形态主要为圆形、椭圆形等。

类为富气体包裹体,由气相和液相组成,气相充填度在80%以上,加热均一到气相。黑钨矿中富气体包裹体发育少,约5%,个体较小,多呈椭圆形。石英中富气体包裹体发育较少,约占5%,个体大小不等,有长条形、椭圆形等。

56矿 物 岩 石2011

类为纯液体包裹体,全由液相组成。在黑钨矿中可见纯液体包裹体,约占7%。

类为含子矿物包裹体,由气相、液相和子矿物组成,发育极少。在黑钨矿中可见含子矿物包裹体,约占3%。

2.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利用均一法和冷冻法分别对黑钨矿石英脉中黑钨矿和石英的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分析。

冰点的测定:对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冰点的测定是在可见光下进行的,直接用冷冻法测定冰点。实验具体操作为将温度骤降到-110 ,然后慢慢升温,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得到流体包裹体中的最后一块冰晶的熔化的温度,该温度即为冰点。而黑钨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冰点不能利用常规的显微测温技术测定。因为在红外光下,流体包裹体的图像是通过红外电子感应转换成数据信号,最后通过电脑软件处理在显示器上输出的,沿着包裹体壁强烈折射,从而很难观察到冰晶的形成[13]。为了能准确观察测定黑钨矿中H 2O -NaCl 体系流体包裹体的冰点,我们用冷冻法与循环测温技术[14]相结合,通过流体包裹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在冷冻和加热过程中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来确定流体包裹体冰点的临近温度。具体实验步骤为:首先观察室温(20 )包裹体内气泡的大小和所在位置,将温度骤降至-110 ,流体包裹体中的气泡被挤压变小、压瘪,有的甚至消失。然后慢慢升温至-20 ,观察到气泡开始慢慢变化,进一步将升温速度放慢,直至观察到气泡与室温下大小、形状和位置非常接近,此温度为T 1。此时,为了确定包裹体中的冰是否已融化,采用循环技术法,将包裹体快速降温至T 2(T 2

均一温度的测定:对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的测定可直接在可见光下进行的,对两相的流体包裹体直接慢慢升温直至包裹体中两相均一到一

相,此时的温度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用均一法测试黑钨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由于红外光直接投射于包裹体片上,为避免包裹体片上的温度较实际测得的温度高,尽量使要测温的包裹体远离视域中心红外显微镜头直接投射的位置。因为我们的黑钨矿包裹体片在升温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矿物在红外光下的透光性下降不是很明显,在300 高温下仍能清楚看到包裹体的变化,因此也直接用均一法测定黑钨矿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测定富液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时,一般都能看到气泡逐渐变小,且最后能清晰看到气泡跳动直到消失,得到均一温度。

盐度的计算可根据H all 等[15]

NaC-l H 2O 体系

盐度-冰点公式

[16]

:W =0 00+1 78T m -0 044

2T m 2

+0 000557T m 3

(式中:W .N aCl 的重量百分数;T m .冰点温度)。

经实验测定和计算,得出以下结果:黑钨矿中气-液相NaC-l H 2O 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大致在230 ~320 ,平均温度为281 ;冰点-4 2 ~-12 9 ,盐度6 74%~16 80%。石英中气液相NaC-l H 2O 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大致在202 ~273 ,平均温度为240 ;冰点-0 5 ~-4 1 ,盐度为0 88%~6 59%(表1)。由于黑钨矿中富气相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太少且较小,所以黑钨矿主要做了富液相包裹体的测温,所列举的点都测试了均一温度和冰点,具有统计意义。为了与黑钨矿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进行对比,本研究选择了少量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测温研究。2.4 流体的密度、压力及成矿深度

流体密度的计算根据刘斌

[17]

等的NaC-l H 2O

液相包裹体的密度式计算,计算公式为:

=A+B t +C t

2

(其中,A =0 993531+8 72147 10-3

W -2 43975 10-5W ,B=7 11652 10-5-5 2202 10-5W +1 26656 10-6W 2,C=-3 4997 10-6+2 12124 10-7W -4 52318 10-9W 2。)

式中: .流体密度/(g cm -3

);t .均一温度/ ;A,B,C.无量纲参数,又是盐度的函数;W .NaCl 的重量百分数。根据计算得到,黑钨矿流体包裹体中流体密度为0 8g /cm 3~0 9g/cm 3,石英流体包

表1 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

Table 1 Thermometric experimental data of fluid inclusion for the Y aogangxian wolf ramite deposit

包裹体类型主矿物个数液相比例大小/ m 均一温度/ 冰点/

盐度/%富液体包裹体黑钨矿650.5~0.955~20232.9~312.6-4.2~-12.9 6.74~16.8富气体包裹体黑钨矿50.2~0.43~8296.3~316.8-4.5~-8.17.17~11.81次生包裹体黑钨矿60.8~0.91~5165.4~255.5-2.7~-5.1 4.49~8

57

第31卷 第2期董少花等: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照片2 黑钨矿中富液相流体包裹体在冷冻实验和均一实验时实际相变图(单偏光,50倍)

Photo 2 Ph otographs sh ow ing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the fluid inclusion ex perim entation(plain light,50 )

图2 N aC-l H 2O 体系温度-流体密度投影图(底图据Bischoff,1991[18])

F ig.2 T he temper ature -density diagr am of N aC-l H 2O system (after Bis choff,

1991[18])

裹体中流体密度为0 8g /cm 3~0 85g/cm 3。

根据黑钨矿和石英中富液体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数据,在NaC-l H 2O 体系T - 相图(图2)[18]

上投影,得到黑钨矿包裹体中流体的密度范围也在0 8g/cm 3~0 9g /cm 3,流体的压力为60M Pa ~85M Pa;石英流体包裹体中流体的密度范围主要在0 8g/cm 3~0 85g /cm 3,流体的压力为40M Pa ~70M Pa 。如果将获得的压力视作静岩压力,那么根据27M Pa/km 换算成成矿深度可得:黑钨矿形成深度约为2 3km ~3 2km,石英形成深度为1 5km~2 6km 。

综上所述,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的成矿流体特征表现为中温、中压、中等盐度、低密度的流体,成矿深度为中浅成,成矿流体主要为NaC-l H 2O 溶液,初步推断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的成矿流体的可能来自两个不同端元:温度、盐度较高的岩浆热液和温度、盐度较低的大气降水。

3 流体的来源及演化

前人对脉钨矿床成矿流体性质的研究大多采用透明脉石矿物石英中的

流体包裹体来代表,通过对共生的黑钨矿和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岩相学对比研究,矿石矿物黑钨矿和脉石矿物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在均一温

度、盐度和成分上均存在差异。由黑钨矿和石英中原生富液体流体包裹体中均一温度和盐度的直方图(图3)对比可以看出,黑钨矿捕获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都比石英中的高。除此之外,黑钨矿形成时的流体和石英形成时的流体成分上也存在着不同,黑钨矿与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类型多样,均以

58矿 物 岩 石2011

图3 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及盐度直方图

Fig.3 H istog r am of ho mog enization temperature from fluid inclusion and sa -

linity in fluid inclusio n

图4 黑钨矿和石英中流体包裹

体温度-盐度关系图解

F ig.4 Diagr am show ing the r elatio n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fo r fluid inclusion

富液体包裹体为主。但黑钨矿中还含有纯液体包裹体,这些包裹体可能是从均匀流体中捕获的,由于缺乏成核条件,室温下见不到气泡;同时黑钨矿中发育有子矿物包裹体,子矿物主要为不透明矿物,升温至爆裂时仍不见子矿物熔化,说明子矿物可能是包裹体形成过程中偶然捕获的矿物颗粒。因此,当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形成于同阶段时,脉石矿物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能反映成矿流体的特征;但当脉石矿物形成晚于矿石矿物时,需要结合矿石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性质,来反映成矿流体的性质。

张理刚[19]根据石英-水氧同位素分馏方程,计

算出该矿床热液 18

O 值为5 85%~8 17%,认为形

成黑钨矿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陈依壤[2]

根据

矿床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成分测定,认为该矿床硫来源比较单一,为岩浆来源。同时,根据王登红等[11]及本次研究对成岩成矿时间的测定,可以看出该矿床的岩矿时差较小,推测瑶岗仙复式花岗岩体为脉型黑钨矿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及物质来源。这些研究均表明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成矿流体的原始流体来自岩浆,结合流体测温,可推测成矿流体可能是温度、盐度较高的岩浆热液的自然冷却或者岩浆热液与较冷的、盐度低的大气降水的混合。

黑钨矿和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中温、中压、中等盐度、低密度的流体,成矿流体来源可能有两个不同端元:温度、盐度较高的岩浆热液和温度、盐度较低的大气降水。前人研究显示,在温度-盐度双变量图解上,数据点有时可能呈直线排列,一般看作是原始流体的理论演化轨迹[16]

。用黑钨矿和石英中富液体流体包裹体的盐度和均一温度做了盐度与均一温度散点趋势图(图4)。在温度-盐度双变量图解中黑钨矿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有两种趋势:a)垂直向下的趋势线,对此趋势有两种解释:一是代表原始流体单纯的自然冷却,二是包裹体的颈缩,在黑钨矿的流体包裹体中并没看到颈缩(或称 卡脖子 )现象,因此认为黑钨矿流体

包裹体温度-盐度双变量图解中的垂直线性趋势代表岩浆热液的单纯冷却现象;b)线性正相关趋势,流体包裹体的盐度随均一温度的降低有降低的趋

势,这种趋势表明了原始流体与较冷的、盐度低的流体相混合[20]。黑钨矿和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盐度和均一温度均呈现线性正相关趋势,且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数据排列轨迹正好在黑钨矿流体正相关趋势线的延长线上,因此认为成矿流体经历了岩浆热液流体与较冷的、盐度低的大气降水的混合。上述分析表明,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经历了流体的自然冷却和流体的混合作用,这些过程的相互作用可能是钨沉淀的有效机制。

综上所述,推断该矿床原始流体主要来自岩浆,在流体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岩浆热液的自然冷却、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等过程,使得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不断改变,从而使钨不断沉淀富集成矿。

4 结 论

4.1 黑钨矿中的原生流体包裹体有富液体包裹体、纯液体包裹体和富气体包裹体等,其均一温度范围大致在230 ~320 ,平均温度为281 ;冰点-4 2 ~-12 9 ,盐度6 74%~16 80%溶液,计算出流体的密度范围主要在0 8g /cm 3~0 9g/cm 3,成矿压力大致为60M Pa~85M Pa,形成深度约为2 3km~3 2km 。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主要为富液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范围大致在202 ~273 ,平均温度为240 ;冰点-0 5 ~-4 1 ,盐度为0 88%~6 59%溶液,计算出流体的密度范围0 8g/cm 3

~0 85g/cm 3

,流体的压力为40M Pa ~70M Pa,石英形成深度为1 5km~2 6km 。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的成矿流体特征表现为中温、中压、中等盐度、低密度的流体,成矿深度为中浅成。

59

第31卷 第2期董少花等: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4.2 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的原始流体可能主要来自岩浆,在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岩浆热液的自然冷却以及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

等过程,这些过程相互作用使得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不断改变,从而使钨不断富集沉淀成矿,这可能是钨的有效沉淀机制。

参考文献

[1] 卢焕章.华南钨矿成因[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2] 陈依壤.瑶岗仙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岩成矿作用[J ].矿产与地质,1988,1:22-28.[3] Peng J T,Zhou M F,Hu R Z,e t al .Precise molybdenite Re -Os and mica Ar -Ar dating of the M esozoic Yaogan gxian tungsten depos it,cen -tral Nanling dis trict,South China[J].Mineralium Deposita ,2006,41:661-669.

[4] 林新多,张德会,章传玲.湖南宜章瑶岗仙黑钨矿石英脉成矿流体性质的探讨[J].地球科学(武汉地质学院院报),1986,11(2):153-160.[5] 倪纪文.瑶岗仙钨矿床包体研究及成矿溶液特征的探讨[J ].浙江大学学报,1994,28(1):73-81.[6] 范宏瑞,金成伟,沈远超.新疆哈图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J ].矿床地质,1998,17(2):135-149.

[7] Campb ell A R,Panter K https://www.sodocs.net/doc/64930401.html, parison of fluid inclu sions in coexisting (cogenetic?)w olframite,cassiterite,and quartz from St.M ichel s

M ou nt and Cligga H ead,Cornw all,England[J].G eochimica et Cos mochimica Acta ,1990,54(3):673-681.[8] 陈依壤.瑶岗仙脉钨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J].地质与勘探,1981,(2):25-30.[9] 车勤建,李金冬,魏绍六,等.湖南千里山-骑田岭矿集区形成的构造背景初探[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29(2):204-214.[10]周柏生,张国华,龚述清,等.湖南瑶岗仙矿田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J].物探与化探,2002,26(6):436-438.[11]王登红,李华芹,秦 燕,等.湖南瑶岗仙钨矿成岩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J].岩矿测试,2009,28(3):201-208.[12]陈依壤.瑶岗仙矿田控矿因素及成矿条件分析[J].湖南地质,1992,11(4):285-293.[13]Campb ell A R,Robinson -Cook S.Infrar ed fluid inclusion microth erm om etry on coex isting w olframite and quartz[J].Economic Geology ,

1987,82:1640-1645.

[14]Golds tein R H,Reyn olds T J.Sy stematics of fluid In clus ions in diagenetic min erals[J].SEPM Short Course ,1994,31:1-l99.[15]H all D L,Sterner S M ,Bodnar R J.Freezing point depres sion of NaC-l KC-l H 2O solutions[J ].Economic Geology ,1988,83:197-202.

[16]卢焕章,范宏瑞,倪 培,等.流体包裹体[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7]刘 斌,段光贤.NaC-l H 2O 溶液包裹体的密度式和等容式及其应用[J].矿物学报,1987,7(4):345-352.

[18]Bis choff J L.Den sities of liquids an d vapors in boiling NaC-l H 2O s olution s:A P -V -T -X s ummary from 300to 500 [J].American Jou rnal

of S cience ,1991,291:309-338.

[19]张理刚.华南钨矿床黑钨矿的氧同位素研究[J].地球化学,1987,(3):233-242.

[20]翟德高.内蒙古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机制分析[J].矿物岩石,2010,30(2):68-76.

IS SN 1001-6872(2011)02-0054-07; CODEN:KUYAE2

Synops is of the first author: Dong S haoh ua,fem ale,25years old,a Ph D candidate of geochemistry.Now she is en gaged in the re -s earch of ore deposit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OF ORE -FO RMING FLUID IN YAOGANGXIAN

Q UARTZ -VEIN WO LFRAMITE DEPOSIT,HUNAN PROVINCE

DONG Shao -hua 1,2, BI Xian -w u 1, HU Ru-i zhong 1

CHEN You -w ei 1,2, CHEN H eng

1,2

1.S tate K ey L abor ator y of Or e Dep osit Geochemistry ,I 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

Chinese A cademy of S ciences ,Guiy ang 550002,China;

2.Gr ad uate Univer sity of Chinese A cademy of S ciences,Beij ing 100049,China

Abstract: T he petr ography and tem perature fro m the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opaque minerals in the Yaogangx ian quartz -v ein w olframite deposit are studied and tested under infrared m icroscope,and co rrelated tho se w ith the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transparent miner al quartz coex isted with w olfr am ite.T here are three do minant types o f fluid inclusion in wo lfr am ite,liquid -rich inclusion,gas -rich phase inclusion and pure liquid fluid inclusion.H omog enized temperature o f fluid inclu -sions in w o lframite ranges fr om 230 to 320 ,w ith a m ean temperatur e of 281 and the sa -linity r anges from 6 74to 16 8w t%N aCl eqv.T he m ajor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are liquid -rich inclusion w ith their ho mog enized temperatur e ranging from 202 to 273 and w ith their salin-i

ty from 0 88to 6 59w t%NaCl eqv.T hese features reveal that the ore -forming fluid of w o lfram ite is char acteristic of medium temperatur e,m edium salinity and low density,w hile the fluid in quartz belongs to low temper ature,low salinity and low density.According to m icrother mometry data of the fluid inclusio ns and previous study,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ore -form ing fluid in Yao gangx ian tungsten deposit m ay co me from magma,and their evolutio ns are co mposed of co oling and mix ing pro cesses,w hich may be the efficient mechanism leading to the deposition of w o lfr am.

Key words: Yaog ang xian;quartz -vein w olframite tungsten depo sit;fluid inclusio n;infrared m -i croscopy;ore -forming fluid -fo rming fluid

60矿 物 岩 石2011

矿床式——金顶

矿床式格式 xx式x矿(不用x式x矿床,因为矿床式不正是特定的矿床) (每个矿床式包含三部分内容描述性模式、成因模式和找矿评价模型)一、描述性模式

二、成因模式

三、评价找矿模型 四、主要参考资料 白嘉芬,王长怀,纳荣仙. 1985.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J]. 矿床地质, 4(1): 1~9.

范承钧, 张翼飞. 1993. 云南西部地质构造格局[J]. 云南地质, 12(2): 101~110. 高广立. 1989. 论金顶铅锌矿床的地质问题[J]. 地球科学, 14(5): 467~475. 葛良胜,杨嘉禾,郭晓东等.1999.滇西北地区(近)东西向隐伏构造带的存在及证据[J].云南地质, 18(2):155~167. 胡明安.1989.试论岩溶型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及其特点—以云南金顶矿床为例[J].地球科学,14(5):531~538. 胡瑞忠, 钟宏, 叶造军等.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氦、氩同位素地球化学[J]. 中国科学(D辑), 28(3): 208~213. 闕梅英, 程敦摸, 张立生等. 1998. 兰坪-思茅盆地铜矿床[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17, 37~46. 李朝阳,王京彬,肖荣阁. 1993. 滇西地区陆相热水沉积成矿作用[J]. 铀矿地质, (1): 14~21. 罗军烈, 杨荆舟.1994. 滇西特提斯的演化及主要金属矿床成矿作用[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49~239. 吕伯西,钱祥贵. 1999. 滇西新生代碱性火山岩、富碱斑岩深源包体岩石学研究[]]. 云南地质,18(2): 127~143. 覃功炯.1981. 关于金顶构造活动型冲积扇的认识[]. 地学研究, (1):11~26. 覃功炯, 朱上庆. 1991. 金顶铅锌矿床成因模式及找矿预测[J]. 云南地质, 10(2): 145~190. R. W. Hutchinson,1988. 层控矿床研究的新进展[J]. 国外矿床地质, (3):1~12. 施加辛, 易凤煌, 文其錞. 1983. 兰坪金顶铅锌矿床的岩矿特征及成因[J]. 云南地质, 2(3): 179~195. 王江海, 颜文, 常向阳等. 1998. 陆相热水沉积作用—以云南地区为例[M]. 北京:地质出版社. 79~89. 王京彬, 李朝阳. 1991.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REE地球化学研究[J]. 地球化学, 19(4): 359~365. 温春齐, 蔡建明, 刘文周等. 1995. 金顶潜锌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J]. 矿物岩石, 15(4): 78~84. 吴淦国. 吴习东. 1989.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构造演化及矿化富集规律. 地球科学, 14(5): 477~486. 薛春纪,王登红,杨建民等.1999.兰坪金顶-白秧坪成矿流体中发现地幔He—壳幔流体成矿证据[J].地球学报, 20(sup): 385~389. 薛春纪, 杨建民, 陈毓川等. 2001. 兰坪白秧坪Cu-Ag-Co多金属成矿学特征. 见: 陈毓川主编. 喜马拉雅期内生成矿作用研究[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69~83. 叶庆同,胡云中,杨岳清.1992.三江地区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和金银铅锌成矿作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 217~246. 尹汉辉, 范蔚茗, 林舸. 1990. 云南兰坪-思茅地洼盆地演化的深部因素及幔-壳复合成矿作用[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4(2): 113~124.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 1990. 云南省区域地质志[M]. 北京: 地质出版社.106~278. 张乾. 1991.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成因研究[J]. 地质找矿论丛, 6(2): 47~58. 张乾. 1993. 云南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及铅来源探讨[J]. 地质与勘探, 29(5): 21~28. 赵兴元. 1989.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 地球科学, 14(5): 495~501. 赵兴元. 1989.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成因研究[J]. 地球科学, 14(5): 523~530. 周维全, 周全立. 1992. 兰坪铅锌矿床铅和硫同位素组成研究[J]. 地球化学, 20(2): 141~148.

赞比亚16151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简介

赞比亚16151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简介 文章通过对赞比亚16151金矿床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已有资料对该矿床进行简单成矿分析。预测该矿床具有一定成矿潜力。 标签: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成矿潜力 1 矿区地理位置 赞比亚16151矿床位于赞比亚中不卢萨卡省Kafue地区与南方省Mazabuka 地区,矿权区交通发达,西侧及南侧分别有赞比亚国家干线公路T1,T2相连,坦赞铁路贯穿矿区腹地,矿权区内各类可通汽车行驶道路纵横交错。距首都卢萨卡仅40公里。 2 工作区矿产地质 2.1 区域地质 2.1.1 区域地层 不同地层的岩石类型及特征描述如下:(1)砂岩。砂岩主要出露于探矿权区西北侧、西南侧、西侧及北侧,露头连续。主要分为粉红色及红褐色砂岩。风化面呈灰白色,褐色;新鲜面呈暗红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砂岩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2)砾岩。砾岩主要出露于探矿权区西南部。露头出露连续。风化面灰黑色,灰褐色,新鲜面杂色,砾状结构,块状构造。成分复杂,砾石的成分主要有石英、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花岗细晶岩、绿片岩、硅质岩及各种蚀变岩石。砾石大小从1-2cm到30cm不等,个别可达50cm。主要为硅质胶结,少量铁质胶结。(3)白云岩。白云岩主要分布在矿权区北侧向中部延伸,呈北西向、进南北向延展。露头不连续。一种沉积型碳酸盐岩,滴酸起泡。风化面呈灰褐色,有刀砍痕,新鲜面呈灰白色。细粒-中粒结构,块状-砾状构造。主要组成矿物为白云石、方解石及粘土矿。 2.1.2 区域构造 根据不同区域构造组合特征及相关资料分析,赞比亚全境大致可划分成三个断块区和五个断褶带,即班戈韦卢断块区、津巴布韦断块区、巴鲁特斯断块区和赞比西断褶带、伊鲁米德断褶带、克巴伦断褶带、卢班底安断褶带、卢弗里安断褶带。 上述断块区、断褶带相互嵌合,共同构成赞比亚现今的总体构造格局。从各构造单元的沉积建造、构造组合以及不同时期岩浆岩的分布、岩性组合特征分析,大致可区分出赞比亚及邻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所经历的三次规模较大构造岩浆活动,依次为基巴尔安、加丹加及之后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运动。

云南省......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目录 前言............................................. III 摘要.............................................. IV 第一章绪言.. (1) 1.1勘查区位置、交通及矿权信息 (1) 1.2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 (2) 1.3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 (3) 1.3.1 本勘查区涉及的地质工作 (3) 1.3.2 勘查区以往矿产勘查工作情况 (3) 1.4取得主要成果 (5) 第二章矿区地质特征 (5) 2.1地层 (5) 2.1.1 下奥陶统南津关组(O1n) (5) 2.1.2 下奥陶统分乡组(O1f) (6) 2.1.3 下奥陶统红花园组(O1hn) (6) 2.1.4 下泥盆统翠峰山组(D1c) (6) 2.1.5第四系(Qh) (7) 2.2构造 (7) 2.3岩浆岩 (9) 2.4围岩蚀变(变质作用) (9) 2.5地球物理特征 (10) 2.6地球化学特征 (11) 第三章矿床地质特征 (13) 3.1矿体特征 (13) 3.2矿石质量 (13) 3.3矿石类型和品质 (14) 3.4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14)

3.5矿床成因 (14) 第四章成矿远景分析 (15) 4.1矿床地质特征 (15) 4.1.1 曼龙沟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15) 4.1.2鸡街南问金矿化带 (16) 4.1.3 龙歪、下海子金矿点 (17) 4.2控矿因素分析 (18) 4.3找矿标志和找矿模型 (18) 4.3.1、找矿标志 (18) 4.3.2、找矿模型 (19) 4.4找潜力结论 (19) 第五章总结与体会 (20)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0)

青海大场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赵财胜,孙丰月,毛讲解

矿年文章编号∞ 床地质第卷第期?∞° ≥ × ≥ 青海大场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赵财胜孙丰月毛景文丁清峰赵俊伟李世金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摘度为≤ !≤ Ξ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青海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要?!≤ 采用ε 冷热台和≤ ?激光拉曼光谱仪对大场金矿床石英方解石中的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三相及富≤ ? ≤ 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气液两相 !含≤ 盐度ω !≤ 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温计算成矿压力为?° ! ≥ !≤ ! 为?密度为由压力值估算成矿深度为及≤ ?成矿流体以为主含少量≤ 及并有微量的等有机质?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混有建造水和少量岩浆水?在金的成矿作用过程中流体不混溶作用和有机质的存在起了重要作用?关键词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质意义大场金矿床青海文献标识码向北东倾角β左右为脆韧性逆断层破碎带宽?中图分类号 °大场金矿床位于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境内其地理坐标为东经该金矿自资源量约β χ δ? β χ δ 北纬β χ δ? β χ δ??破碎带中硅化 !黄铁矿化发育为含矿热液提供了有利的年由原青海省第四地质队发现以来至今矿产余吨Ο 通道?受甘德玛多深大断裂的影响该断裂南侧即断裂带下盘的中三叠统巴颜喀拉山群的砂岩 !板岩互层地层中次级断裂 !层间破碎带非常发育呈羽毛状平行展布走向β 倾向≥ ? 倾角??β 为区内含矿构造?这些含矿破普查勘探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证实其储量已达大型规模金?由于大场金矿床发现较晚并受自然地理条件所限其总体研究程度极低?前人的研究主要是在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对区域金矿成矿作用和大场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类型方面进行了讨论张德全等包存义等丰成友等?本文通过对大场碎蚀变带宽一般?长多在以上断层面在走向和倾向上表现为舒缓波状形成的各种构造岩如碎斑岩 !糜棱岩等内常发育有网脉状 !细脉状和透镜状石英脉?矿区内未见岩体出露但区内矿化作用与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地球物理资料显示大场金矿区深部存在中酸性隐伏岩体Π ?到目前为止在大场金矿床共圈定出个金矿体主要?矿体金矿床发育的原生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总结了成矿流体的特征并探讨了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及成矿作用?矿床地质特征大场金矿床位于松潘甘孜印支褶皱系北巴颜喀拉造山带?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中亚群× βψ 砂岩 !板岩互层是矿区内的赋矿地层?

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综述

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综述 摘要:新矿床的发现往往可以带出大批相似矿床,从而建立新的矿床模型,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指导。造山型金矿是变质地体中受构造控制的脉状后生金矿床,增生造山作用会从时间与空间上对其产生影响。造山型金矿的概念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型等金矿床,通常在地壳绿片岩相环境中比较多见。对造山型金矿床的矿床时间分布规律、矿床空间分布规律、成矿物质来源规律和矿床共生规律的研究既是我们今后进行成矿分析的向导(基础),又是成矿分析的结晶,它对预测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矿床模型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规律指导作用 一、造山型金矿的定义与矿床地质特征 造山型金矿是各个时代的地体中受构造控制的脉状后生金矿床,与增生造山作用有关的金矿床。金矿床一般呈脉状或似层状产出,主要产于石英脉或者蚀变岩中,或作为交代体产于脉体与剪切带周围的蚀变岩中,或者作为两种类型的结合体。造山型金矿的概念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型等金矿床,通常在地壳绿片岩相环境中比较多见。造山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表现如下:增生型造山作用会对成矿产生影响;通常重要超岩石圈构造附近比较多;造山作用在多个外来地体不断拼贴增生的造山带可持续较不时间,且成矿时间范围相对较大,不过与赋矿地体的峰期变质作用相比相对滞后或同步;在一些复杂的、大型地质构造单元中,矿床分布比较多;通常产于绿片岩相变质地体;受构造控制影响,矿床产于超岩石圈断裂带的二级或更次级的断层羽中,赋矿构造表现为高角度斜向走滑带、逆掩推覆带等;绿片岩相域的蚀变矿物组合主要为石英、云母、绿泥石以及黄铁矿;成矿流体多为富碳水溶液,盐度较低;在韧-脆生剪切带内,流体压力逐渐由超静岩下降至低于静岩;尽管矿区范围内有成矿元素分带性,不过单个矿床或矿脉系统有较大的垂直延伸,且不存在垂向分带现象,有明显的侧向分带[1]。 二、典型矿床实例综合分析 以柴北缘一东昆仑地区的造山型金矿床为例。 造山型金矿都产于汇聚板片的边缘、靠近深断裂的部位,与晚加里东或晚华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01T13:56:00.9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芦大超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长春黄金设计院有限公司吉林省长春市 130012 摘要: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紧缺问题日益凸显,金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获取的矿产资源,其开采的整体质量和实际使用效率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我国金矿资源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实际金矿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直接导致金矿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为从根本上提升金矿开采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加强金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了金矿矿床成因,望对我国未来金矿开采作业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金矿作为我国矿产资源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整体挖掘开采质量和工业生产效率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金矿资源主要指具有一定含金量的矿石,可以用于工业当中,经过冶炼提成,能成为精金及金制品。虽然现阶段我国的金矿开采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原因掌握的不够深入。 1 金矿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 1.1 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 矿石特征 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由于矿石的形成环境复杂,形成条件的差异造成矿石结构以及构造的不同,按照此类依据,矿石可以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其中,原生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以及辉锑矿等,矿石中金矿呈微细粒侵染状分布,显微镜观察难以察觉,可用电子探针的方式确定是否含有金矿。原生矿石中,黄铁矿和辉锑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金的含量是由黄铁矿晶的形成决定的,五角十二晶体含金量最高、立方体晶体含金量最低,一般黄铁矿中金的含量与砷的含量呈正比。原生矿石发生氧化现象并在热液渗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矿石,氧化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后期,载金矿物多为褐铁矿和粘土矿物,这是由于褐铁矿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矿石中的金并形成富集金矿体。 1.3 矿石构造及结构 原生矿石较常见的构造类型为脉状构造以及网脉构造,热液阶段形成的矿物例如黄铁矿、石英等一般为脉状构造,热液阶段形成的黄铁矿胶状构造也是较为普遍的。条带构造多见于围岩裂隙,条带构造矿物一般有黄铁矿以及石英。角砾状构造是热液早阶段或主阶段形成矿物收到外力作用发生断裂,并充填在断裂破碎带中形成的。原生矿石的矿石结构包括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包含结构以及纤维状结构四种,其中粒状结构又可以分为自形结构和半自形结构。交代结构是在矿石形成的热液蚀变期形成的,交代结构形成晚期,交代结构裂缝充填交代,形成早期石英,常见的交代结构矿石为交代黄铁矿。纤维结构出现在白铁矿中,结构分布无定向性,较为罕见。原生黄铁矿矿石结构为稀疏侵染或分散侵染,半自形晶粒状结构,矿石形成后期的黄铁矿多为自形晶粒状结构。石英矿石结构一般为它形晶粒状结构,石英颗粒较大时为半自形晶粒结构。氧化矿石的矿石结构包括填隙结构、假象结构、泥质结构以及隐晶质结构等,原生矿石在酸性环境中,经过酸性溶液的淋滤作用形成填隙结构,褐铁矿填隙结构形态为脉状或斑块状;隐晶质结构矿石是原生矿石酸性环境中逐渐发生变化,易溶于酸性溶液的不稳定矿物流失,留下的稳定矿物逐渐形成隐晶质矿石;假象结构矿石是在热液阶段或矿石表面氧化结算,黄铁矿与锑的硫化物发生氧化作用,矿石中既存在氧化后的晶体结构,同时也保留了一部分原生矿石结构。泥质结构是原生矿石中易溶于酸性溶液的物质在酸性溶液的淋滤作用下流失,留下的铁泥质或隐晶硅质以泥质填充物的形式在角砾间填充并沿着矿石裂缝方向分布。 2 金矿矿床成因研究 2.1 金矿矿床形成的作用因素 金矿矿床形成的作用因素包括岩性、构造、岩浆活动、地层等几种形式,地层主要是发生地层作用产生一定的物质,以矿体为基础,将岩浆填充在构造带当中,随时岩浆的移动,在岩石内部产生矿体,同时岩浆活动也为金矿的成矿提供了物质条件。岩性则是指岩石的特性,例如粉碎岩与角砾岩等,具有大量的裂缝与断层,为岩浆活动提供了基础。 2.2 金矿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 金矿矿床是由金矿形成的,含有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两大化学特征。硫同位素是同位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它的特征可以分为地幔硫、地层硫、混合硫三种,其中地幔硫是硅镁层的同位素,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不大,地层硫则是经过岩浆作用在漫长的时间里使得地表层下降,在这其中又由于地层种类的丰富多样,地层经历着大量的变化,因此地层硫也随着地层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多种形态,结构繁多。同时,微量元素也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金矿矿石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与分析,根据微量元素的种类与特征,这样就可以得出金矿成型的原因。金矿矿石中含有大量的碱性物质,微量元素在碱性物质下就会发生变化,以易溶结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之中。 2.3 金矿成矿的条件 金矿成矿的条件一般包括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气温的高低、气压的大小、附着物的特征特性、盐含量以及密度的大小等都是金矿矿石成矿的条件。矿体包裹体可以按照岩石形成的原因分为原生包裹体、假次生包裹体、次生包裹体三种形式,原生包裹体通常是排列在一起密密麻麻的形式,少数包裹体则是分散的形式。同时在成矿形成的因素当中,时间是必不可少的,金矿矿石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来发生

盘点:世界锌资源储量及中国铅锌矿资源分布

盘点:世界锌资源储量及中国铅锌矿资源分布 导读:世界锌资源较为丰富。自然条件下并不存在单一的锌金属矿床,通常情况锌与铅、铜、金等金属以共生矿的形式存在。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显示,2004年世界锌储量22,000万吨,储量基础为46,000万吨(见表一)。锌储量较多的国家有中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秘鲁和墨西哥等。世界锌资源地理分布广泛。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哈萨克斯坦四国的矿石储量占世界锌储量的57%左右,占世界储量基础的64.66%。【欢迎分别回复螺纹| 橡胶| 铝| PTA | 煤炭| 石油| 铜| 铁矿石等关键词查看更多『工业品』干货集锦】 本文来自:百度文库 图一世界锌资源的储量分布中国铅锌矿资源的分布概况:我国已知的锌矿物大约有55种,其中约13种锌矿物有经济价值。闪锌矿(ZnS)是最富含锌的矿物,占锌总产量90%左右。重要的锌矿物还包括纤锌矿、异极矿、菱锌矿、水锌矿、红锌矿、硅锌矿等。 我国的锌资源丰富,地质储量居世界第一位,至2004年底,我国锌的地质保有储量为9,200万吨(其中A+B+C级3,300万吨),资源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目前全国已探明的锌矿床778处,保有地质储量较多的

省份有云南、广东、湖南、甘肃、广西、内蒙古、四川和青海等地。我国锌资源的总体特征是:富矿少,低品位矿多;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多;开采难度较大。 尽管我国锌矿的开采条件较差,但根据2004年全球前十位锌精矿生产国产量的统计资料,我国2005年锌精矿产量达到271万吨,约占全球锌精矿产量的26.5%,是全球最大的锌矿产资源生产国,在全球锌矿产资源的配制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 一、资源状况 中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截至1995年累计探明储量(金属量,下同):铅4199.2万t,其中A+B+C级1161万t;锌10742.3万t,其中A+B+C级3447万t。现保有储量(截至1996年底):铅3572.81万t,其中工业储量(A+B+C级,下同)占33.17%;锌9384.11万t,其中工业储量占36.93%。 按中国储量级别A+B+C级储量与国外同期的储量基础相比(1995年):中国铅1161万t,低于澳大利亚(3500万t)、美国(2200万t)、加拿大(1300万t)而排居第4位;锌3447万t,低于澳大利亚(6500万t)、加拿大(5600万t)、美国(5000万t)也居于第4位。 二、储量分布 中国铅锌矿产地,截至1996年底统计数据:铅732处,锌772处,有27个省、区、市发现并勘查了储量。其中,铅矿

浅谈某地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浅谈某地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某金矿床范围比较小,但是在成矿规律上对于当地来说却有着比较突出的意义。所以,我们对于该地的金矿床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其目的有两个,①为了推进对于此地区地质的研究勘察工作,②为了在此地区中找到其它相同金矿床而不断研究开发线索思路。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标签:金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 1研究区地质背景 对于研究区的大地主要构造是有两个特点地形组成的,分别是隆起区和坳陷区。主要的构造位置位于凌云的隆起区西侧和右江再生地槽西林的北端。 从最早的泥盆纪开始,整个的广西桂林西部就相应的形成了两种不一样的地质沉积构造和沉积环境。对于研究地区中的隆起区地质主要是由碳酸盐岩沉积地层构成的,其中分别包括①泥盆系的地层,②石炭系的地层,③二叠系的地层。相较于隆起区,坳陷区的主要地质构造为硅质岩和碎屑岩以及火山碎屑岩的沉积层构成的,这其中分别是二叠系地层和三叠系地层组成。对于隆起区和坳陷区的主要特点:隆起区的主要位置是呈现零星的孤岛状分布在大面积的坳陷区的内部或者边缘,隆起区的地区的特点主要是地形的这种比较宽相互之间变化不大呈箱子形状,因为受到受到隆起形态的影响导致背轴比较的短斜,有断裂处的地方大多是横着的,且比较的小。相较于隆起区坳陷区的位置和特点是:大多都是负理石的构造,柔性比较大,容易发生变形。 2研究区的地质特征 2.1研究区的地层特点 对于研究地区的主要地层特征分别为;在下二叠包括四大组,上二叠包括薅组,中三叠有百逢组,下三叠有石炮组。其中的上二叠中的薅组主要分布在利周的主轴的中心部和两端。是火山碎屑岩,其特点是呈现灰黑或青灰色,厚度在369m以上,下二叠的四部分主要分布在背轴的核心部位,是深灰色的块状的粉晶灰岩,还有夹角灰岩,厚度在310m以上。对于上二叠的岩石大都具有黄铁矿化,部分具有毒砂矿化和硅化,是比较主要的含矿岩层。还有下三叠和中三叠中的石炮组和百逢组分别位于背轴的两端,其主要的岩性为泥灰岩和碎屑岩。 2.2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研究区中主要的含金矿化带分布在围岩接触破碎带和辉绿岩以及周围的围岩断裂破碎带,受到断层控制围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蚀变辉绿岩和沉凝灰岩。区内金矿蚀变早期以中低温热液蚀变为主,成矿中期以毒砂矿化,硅化,碳酸盐化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研究 金矿矿产地质复杂,要充分挖掘矿产并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必须详细勘探矿产的分布特征,明确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论文论述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并对金矿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 标签: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金矿矿产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是在大量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的,结合地质勘探资料对金矿矿床的地址特征与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矿体特征、矿石结构与构造、成矿物质因素、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是矿体分析与挖掘的重要依据。 1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1.1矿体特征 金矿矿体特征主要是由地层特点、构造以及岩浆活动决定的,一般矿体主要集中在构造破碎带中,金矿矿体与矿体周期岩石是逐渐过渡的。一般来讲,矿体平面为弧形分布,剖面较规则;矿体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矿体局部呈透镜状,剖面为复合脉状;矿体总体为透镜状,平面为分支复合脉状,剖面呈“S”型,且矿体中部延伸较大,矿体厚度较大。 1.2矿石特征 矿床矿石具有多种类型,常见的矿石类型有四种,其中,石英-白云母-锡石呈灰白色,风化后呈褐黄色,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的云英岩化花岗岩中,数量少,较为罕见;褐铁矿-锡石是氧化型带矿石,主要成分包括褐铁矿、黄铁矿、锡石、云英以及其它矿物,主要分布在地表以及矿床浅部;黄铁矿-黄玉-锡石主要分布在构造角砾岩中,一般位于分布带或外带,矿石特征为云英岩与黄铁矿的混合矿物,一般由黄铁矿、锡石、黄玉以及石英等成分,是最为常见的矿石类型;萤石-石英-锡石多处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矿石的裂隙晶洞中,一般呈短柱状,主要成分包括石英、白云母、黄铁矿以及锡石,是仅次于黄铁矿-黄玉-锡石的矿石类型。 由于矿石的形成环境复杂,形成条件的差异造成矿石结构以及构造的不同,按照此类依据,矿石可以分为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类。其中,原生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白铁矿、磁铁矿以及辉锑矿等,矿石中金矿呈微细粒侵染状分布,显微镜观察难以察觉,可用电子探针的方式确定是否含有金矿。原生矿石中,黄铁矿和辉锑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金的含量是由黄铁矿晶的形成决定的,五角十二晶体含金量最高、立方体晶体含金量最低,一般黄铁矿中金的含量与砷的含量呈正比。原生矿石发生氧化现象并在热液渗流的作用下逐渐形成氧化矿石,氧化矿石多形成于热液成矿后期,载金矿物多为褐铁矿和粘土矿物,这是由于褐铁矿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原生矿石中的金并

金矿床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外文翻译 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含金剪切带型金矿床研究进展 摘要:韧性剪切带是热液活动的有利场所,对于金成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含金韧性剪切带与金成矿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对剪切带活动的阶段性对成矿的控制作用、金矿化产生的机制和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含金剪切带;金矿床;研究进展 1 剪切带与金矿化的关系 世界上许多脉金矿床,多与大型线性断裂带有关,这些断裂带主要是剪切带型或强烈片理化带,是含金热液上升的通道和富集的场所。由于韧性剪切带常具有延伸较远较深、长期

活动的特点,又是岩浆活动及热液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带,对成矿作用十分有利。国内外学者都十分重视剪切带与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其中对金矿的研究尤为深入(Col—vine,1989;Foster,1989;吴美德,1989;何绍勋等,1996)。剪切作用不仅使一些富含SiO:的岩石强烈破碎和糜棱岩化,同时形成多孔隙和晶洞的砂糖状石英,而且还使成矿物质重新调整产生新的矿物,并使分散的金属元素活化、迁移,在有利地段富集成矿。剪切带构造不仅是控矿因素,而且也是重要的成矿机制(吴美德等,1989)。含金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类既包括一些脉型矿床,也包括一些浸染型矿床,以剪切作用为成矿机制和控制因素的金矿床。 1980年Ramsay正式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韧性剪切带以后,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韧性剪切带形成机制作了补充的研究(如Lister等,1984)。Ramsay(1980)提出剪切带可分为脆性、脆一韧性和韧性剪切带三类。早在1977年Sibson研究英国Outer Hebride逆断层的特点后,就提出了一个大型断层双层流变学模式。上构造层次是位于地壳上部,由摩擦机制产生随机组构的断层岩组成的。下构造层次是深部的韧性剪切带,由塑性机制产生的具有线理和面理组构组成的糜棱岩所组成的。以及二者过渡相,温度为250~350℃,韧脆性变形为主,相当于绿片岩相变质。之后,Mattauer(1980)、Scholz(1988)和朱志澄(1988)在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韧性剪切带在变形过程中,产生大量宏观和微观构造,为金矿溶液提供了空间和通道。由于应变硬化和地壳由于造山运动而上升等原因在韧性带上迭加着脆性、脆韧性变形,例如迭加在剪切带上的Riedel断裂系统。这些系统都是很好的容矿构造。许多的脉状金矿就产生在这种断裂中。同时剪切带驱动成矿物质的迁移和集中(Colvine,1989;Foster,1989;)。 流体存在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的剪切带中。成分以CO2-H2O为主。在韧性剪切带中,变质流体,尤其是动力变质流体起着应变软化作用,往往形成中高温热液蚀变。在脆性剪切带中,系统处于一个开放系统,水岩作用十分明显,物质交换作用强烈,往往形成中低温热液蚀变。流体作用的结果,往往形成交代蚀变带、热水角砾岩带、热液脉带、微裂隙带和矿化带等。 剪切带中流体往往携带有大量的成矿物质,而成为成矿流体。成矿流体具有复杂的来源,主要有:岩浆上侵过程中分解或结晶释放的流体,变质过程中脱水脱挥发份产生的流体,压实或构造收缩挤压产生的流体,大气降水或海水下渗循环产生的流体,地幔排气作用产生的流体以及交代作用产生的流体。 2 含金剪切带的演化阶段

山东玲珑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山东玲珑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王可勇1,张春燕2,樊岳铭2,张晓东 3 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 2.山东招远玲珑金矿,山东招远 265400 3.辽宁五龙四道沟金矿,辽宁丹东 118000 摘要:玲珑金矿床第一成矿阶段与含金黄铁矿共生的石英中主要发育4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气液两相,ò含CO 2三相,óCO 2,?单液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成分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及测温结果显示:1?a 型包体,气液比10%~15%,均一温度为162.7~235.6e ,w (N aCl)(盐度)为4.65%~7.59%,气相平均摩尔分数为:H 2O 96.48%,CO 22.4%;o?b 型包体,气液比30%~45%,均一温度266.9~349.2e ,w (N aCl)为10.8%~13.4%,气相平均摩尔分数为H 2O 69.75%,CO 224.74%;?ò型含CO 2包体,CO 2相所占比例为20%~90%,其均一温度为193.5~321.6e ,w (N aCl)2.9%~5.3%,CO 2相中,H 2O 的摩尔分数为27.72%,CO 2为70.6%。包裹体成分分析及测温结果综合研究认为,玲珑金矿成矿过程中存在大气降水热液与地幔来源流体的混合作用,前者与从流体中分离出的富CO 2流体混合,以不同比例被捕获形成ò型包体;而与分异出CO 2后的CO 2不饱和地幔流体混合,被捕获形成?b 型包体。两种流体混合导致的含矿热液物化条件变化对金的沉淀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山东玲珑金矿床;流体混合作用;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88(2008)02-0194-08 收稿日期:2007-06-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17);吉林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作者简介:王可勇(1965)),男,河北乐亭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矿床学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E -mail:w angky @jlu. https://www.sodocs.net/doc/64930401.html, 。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e -Forming Fluids of the Linglong Gold Deposit in Shandong Province WANG Ke -yong 1,ZH ANG Chun -y an 2,FAN Yue -m ing 2,ZH ANG Xiao -do ng 3 1.Colleg e of Earth S cie nces ,J ilin Univ er sity ,Ch angch un 130061,China 2.L ing long Gold M ine ,Zhaoyuan,S handong 265400,China 3.Sid aog ou Gold M ine ,Dandong ,L iaoning 118000,China Abstract:Four types of primary fluid inclusions dev elo ped in quartz that inter grow th with gold -bearing pyrite in the Ling long g old deposit,namely,?aqueo us tw o -phase;òcarbon diox ide -bearing three -phase;ócarbon diox ide and ?o nly liquid aqueous phase,respectively.The laser Rom an spec -tro scopic analy sis for com position and the microtherm ometric study o f fluid inclusio ns indicate that:1 ty pe ?a fluid inclusions,in w hich the vapor vo lum es occupy 10%-15%,their homo genization tem pe -rature is 162.7-235.6e ,salinity is 4.65%-7.59%NaCl,the average co mpo sition of vapor phase is 96.48m ol%H 2O and 2.4mo l%CO 2;oty pe ?b fluid inclusio ns,in w hich the v apor volumes occupy 30%-45%,their homog enization temperature is 266.9-349.2e ,salinity is 10.8%-13.4%NaCl,the av er ag e co mpo sition of vapor phase is 69.75m ol%H 2O and 24.74m ol%CO 2;?ty pe òfluid inclu -sions,w ith a w ide rang e o f 20%-90%for the carbo n dio xide vo lum es in fluid inclusio ns,their homo gen-i 第38卷 第2期 2008年3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Jour nal of Jilin U niver sity(Ea rth Science Editio n) Vo l.38 No.2 M ar.2008

魏家庄矿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解析

魏家庄矿区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解析 论文简要地分析了河南省魏家庄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大致查明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矿化体、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等地质概况,以及区内矿(化)体的规模、产状、分布及矿石质量特征,通过对调查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寻找可能发现的矿产,研究进一步工作的重点及找矿方向。 标签: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0前言 魏家莊矿区位于西峡县二郎坪乡北西约15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6′00″—111°37′00″,北纬33°33′00″-33°34′04″。工作区地处伏牛山南麓、西峡县北部,属中低山地形。该区属季风型大陆性亚热带气候,农作物为小麦、水稻、玉米、红薯,经济作物有板栗、花生、油桐、香姑、木耳、山茱萸等。 1区域地质特征 工作区区域构造变动剧烈,岩浆活动频繁,金、铜等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条件极为有利。以朱阳关-夏馆断裂为界向北,区域地层从老到新为:下元古界秦岭群、下古生界二郎坪群、第四系。其中秦岭群和北部的二郎坪群均呈断层接触关系。 区域内构造发育,自北而南发育一系列规模巨大的NWW向韧性剪切带,这些区域性韧性剪切带控制了区内构造蚀变岩型银、金矿点、异常的空间分布。其中以朱阳关-夏馆深大断裂最为重要。 岩浆是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岩石部分熔融产生的、含有挥发分也可含少量固体物质、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高温黏稠的熔融体[1]。 区域内岩浆活动十分普遍,而且从早古生代到中新生代燕山期都很剧烈。岩石种类齐全,从超基性到酸性以至于碱性岩皆有分布,面积广泛。主要特点是在时间演化上和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一性,常和本区构造演化密切相关;从时代上由老到新,演化特点表现为岩性由基性到酸性,强度由强变弱。 2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是复杂地质作用的结果。矿床形成后又经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变化[2]。 2.1矿化带(矿体)形态与规模 2.1.1矿化带形态与规模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 一.区域地质简介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三江褶皱系南段,澜沧江大断裂与金沙江---哀牢山大断裂之间兰坪思茅坳陷北部、中生代内陆断陷盆地边缘,其东西向两侧分布着前寒武纪和古生代地层,并有多期次的岩浆侵入和喷发.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系变质岩系,在盆地中堆积了近2万米厚的中生代海陆交替相和陆相沉积。在古新世以未,兰坪至云龙一带形成了一条狭长的近南北向的 地堑带,沉积了厚达1000多米的第三纪含膏盐地层,区域构造线为南北和北北西向,褶皱强烈逆冲断裂发育,中生代地层“飞来峰”常见。 二.矿区地质 金顶矿床由北厂、架崖山、跑马坪、蜂子山、西坡、南厂、白草坪等7个矿段组成,面积约14平方千米。 图1 金顶铅锌矿区地质图(据云南地质第三大队1989年勘探报告) 1.地层 在金顶矿区内发育了一套中,新生代地层,它们分为外来系统和原地系统,前者以倒转层序覆盖在后者之上,外来系统地层由上三叠统和中侏罗统组成,上三叠统由老而新分为小古村组,三合洞组和麦初箐组,由砂砾岩泥灰岩泥质白云岩,偶夹凝灰岩组成.厚度大于57m 各组端呈断层接触,有的组局部仅保存楔形残片,中侏罗统由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夹细砂 组成,属花开佐组,其与麦初箐组和景星组呈断层接触,厚度大于500m 。 原地系统地层由白平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组成: 白垩系分为下统景星组,上统南新组和虎头寺组,景星组由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细砂岩k 黄绿色石英砂岩互层组成,厚约300m ,与上厦南新组整合接触;南新组由紫红色砂砾岩细砂 岩粉砂岩和泥岩韵律层组成,厚度大于245m ,与上覆虎头寺组整合接触;虎头寺组为浅灰紫 色夹浅灰色含石英砂岩,厚度大于100m ,与上覆云龙组呈角度不整合。 Q 第四系;E2g 始新统果郎 组岩屑石英砂岩;E1y 古新 统云龙组;E1yb 云龙组上 段角砾岩和砂岩;E1ya 云 龙组下段粉砂泥岩;K2h 中 白垩统虎头寺组石英砂岩 及粉砂岩;K1j 下白垩统景 星组粗砂岩和岩屑石英砂 岩;J2h 中侏罗统花开左组 粉砂岩和泥岩;T3m 上三叠 统麦初箐组含膏盐粉砂_细 砂岩;T3w 上三叠统挖鲁扒 组泥岩和粉砂岩;T3s 上三 叠统三合洞组灰岩夹白云 岩;1 逆冲推覆断裂;2 正断 层;3 性质不明断裂;4 地质 界线;5 不整合面;6 正常岩 层产状;7 倒转岩层产状;8 重点调研取样位置;9铅锌 矿体;10 勘探线及编号

中国金矿矿床的主要类型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金矿矿床的主要类型 我国金矿分布广泛,储量客观。我国金矿矿床主要类型有金石英脉;沉积岩 型;火山岩型金矿。 一、金石英脉金厂峪金矿在清朝未年就已成为全国的三大金矿之一,其含 矿岩系属上太古界的迁西群,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是晚燕山期花岗岩,目前该 矿已有日处理500 吨矿石的选厂。小秦岭矿金矿主要采区是文峪上官,含矿岩 系属上太古界太华群,赋矿层为一套斜长角闪片麻岩,科学家们发现金矿都产 在脉岩中,称作含金石英脉。迄今小秦岭金矿田已发现含金石英脉1100 多 条,有30 多条长度在千米以上,一般长达数百米,厚0.4-1.5 米。吉林省的夹 皮沟金矿主要产于晚太古代-早元古代的北西向构造挤压带中的含金石英脉。该 矿从19 世纪初开采。六十年代以来,又发现大中型金矿10 余处。中国最有 名的金矿是山东的胶东金矿,金矿90%以上集中分布在招远―莱州市地区,最 主要矿区是玲珑金矿。该矿区有悠久的开采历史,建国以来引进现代采治技 术,逐渐发展壮大,产金量一度居世界第五位。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河北迁西 县金厂峪金矿、河南西部小秦岭金矿等。 二、沉积岩型中国第二大金矿类型是沉积岩型,即所谓卡林型或微细浸染 型。这类矿虽然品位较低,金粒细小而且分散,但矿床的规模大,在当今采 矿、选治技术发达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很高产量。我国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 滇、桂黔和川、陕、甘这两个金三角钡厍罢哂纫怨笾菸钪匾壳耙逊⑾职寤⒏晏恋?个较大矿床,其次为桂西北,也先后发现了金芽、高龙等矿床; 后者以川西北地区最重要,已有松潘、南坪等5 个较大金矿采区。科学家们认 为,在沉积型金矿形成过程中,有机物成矿(即生物成矿)的机制不容忽视。在 漫长的沉积期,许多海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以及干酪根等均能吸收或吸附并富集

某火山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火山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摘要]××金矿床是我省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型金、多金属成矿带中典型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论述,综合分析了矿床成矿地质作用及成矿机理。 [关键词] ××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机理 1 区域地质背景 ××地区位于××褶皱系××优地槽褶皱带××复向斜西北仰起段。区内基底为早古生代长德变质岩系,呈零星残片状分布。盖层有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自晚侏罗世以来随着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斜向俯冲,使板块边缘接触带处于活化阶段,发生了强烈的断裂构造和火山~岩浆作用,形成了以东西向断裂带为主体构造格架的中~新生代盖层构造体系,这个阶段的构造运动以差异性断块远动为主要特点。盖层褶皱发育微弱或局部在断裂中,尤其在燕山期火山~岩浆作用强烈,形成了大量的金.多金属矿产是该区主要成矿时期(图1)。 2 ××金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床近矿围岩特征 2.1.1 成岩特征 ××矿区火山~次火山岩的岩石组合、矿物特征、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等特征反映其形成于大洋板块俯冲产生的陆源活动带,岩浆形成温度及深度分别为火山岩:1094~1230℃和94Km;次火山岩:1101~1223℃和85Km。根据锶同位素和岩浆形成深度及稀土地球化学特征推断,本区火山~次火山侵入杂岩的源岩区应为石榴二辉橄榄

岩或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即经过壳幔运动改造或地幔交代作用后的强大应力作用下,发生了沿壳断裂带的喷溢或浅成、超浅成相侵入活动。 2.1.2 成岩与成矿关系 成岩与成矿作用都是在地壳地幔运动控制下的漫长地质作用过程。全球性广泛发育的热液脉状金矿床都与一定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关,而且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幔源岩浆体系和穿透性深断裂有关。××金矿床研究表明,矿体产在次火山岩脉密布的破碎蚀变带中,矿石石英包体块中子活化K~Ar年龄为127.8±0.2Ma,次火山岩脉Rb~Sr 等时线年龄为130Ma,说明矿体与次火山岩脉具有极密切的时间、空间关系。××金矿床的岩石微量元素和同位素(Sr、S、Pb)组成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证实了其含矿热液与火山~次火山岩来源于地幔岩,同属地幔源。含矿热液是在幔岩部分熔融产生,初始玄武岩浆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地幔气~液流体和岩浆分异演化过程中,由于[Si —O]体系和[H—O]体系分离而产生的气~液流体的综合。因此可以认为成岩作用控制了矿液的形成和运移。矿液的沉淀和矿体定位主要和成岩后的断裂构造及一定物理化学条件制约的蚀变作用有关。 2.2 控矿构造特征 ××金矿床位于东西向××断裂带的中段南侧。受××北西向断裂与南北向的××断裂交汇控制。矿床控矿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按与成矿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为成矿前断裂构造、成矿期断裂构造、成矿后断裂构造。 2.2.1 成矿前断裂构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