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历史必修二第十四课

历史必修二第十四课

历史必修二第十四课
历史必修二第十四课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14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1课时)

课标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学习目标】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2、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板书课题)。

导入:新中国成立后,在“双百”方针指引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展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热潮中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出现了新中国文学艺术发展道路上的第一个高峰。“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文化一片凋零。改革开放时期,中共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文学艺术的发展春回大地,出现第二次高峰,呈现繁荣景象。

过渡语: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二、出示自学指导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65-68页,思考并在课本上画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要点,5分钟后比谁的答案要点全、语言简洁、表达准确。

1、阅读书本65-66页,找到“双百”方针的提出取得的成就。

2、阅读书本66-67页,找到十年动乱中文化凋零的表现。

3、阅读书本67-68页,找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文学成就。

三、先学后教

(一)过渡语:自学指导明确的同学请举手。自学竞赛开始!

(二)学生自学(看书,找答案)5分钟

教师在讲台上用眼睛巡视全班,督促每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发现问题,下去指导(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三)检测(讨论,对答案)

过渡语:时间到,看完并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1、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这一方针又被称为“双百”方针。它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

1、表现

国家文物遭摧残(清华园、故宫—血泪宫、佛像破坏、家具是的帝王将相扣)

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田汉批斗和国歌改词,老舍,傅雷,吴晗)

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佛教经典,什么佛经,尽放狗屁)

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样板戏流行。

2、原因

政治上的“左”倾错误波及意识形态领域,以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学术问题、文艺问题;

社会主义政治民主不够完善;

文艺界的派别之争影响了“双百”方针的贯彻;

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产生了消极影响;

林彪、江青一伙推行文化专制主义。

三、飞香走红满天春——新中国文化的第二高峰(大地春回百花放)

《中华儿女》:影片根据《八女投江》故事改编。1936年,在日本人的屠刀下,东北人民惨遭蹂躏。活动在牡丹江一带的东北联军,英勇抗日,吸引了大批年轻农民。亲人遭日寇杀害的女子胡秀芝,报名参加抗日联军。她在革命斗争的锻炼中,入了党,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冷云是抗联某部指导员,她经历了丈夫在地下工作岗位上被捕牺牲的重大打击,仍刚强坚毅地接受战斗任务,打击敌人。在归队途中,因发现敌军要偷袭联军营地,冷云一面命人绕道给抗联送信,一面率部分散打枪,牵制敌人,把敌人兵力引出营地范围而至牡丹江畔。最后,参加战斗的同志们仅剩冷云、胡秀芝等八名女战士,寡不敌众,生路已绝,她们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砸坏自己的八支枪,视死如归地投入江中。

《五朵金花》是于1959年制作的一部少数民族爱情电影。讲述的是一对白族青年男女有趣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新中国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幸福、欢乐的生活,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具有抒情色彩和民族特色的生活喜剧。它一经问世便受到了观众的喜爱,红遍了全国。

◆“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一课主要讲述四部分内容:20世纪50年代的文化发展;“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摧残;改革开放时期文化的繁荣;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双百”方针指引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展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热潮中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出现了新中国文学艺术发展道路上的第一个高峰。“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文化一片凋零。改革开放时期,中共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文学艺术的发展春回大地,出现第二次高峰,呈现繁荣景象。体育事业更是一枝独秀,跻身强国之列。

[“双百”方针的提出]

“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背景。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即将完成,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日益成为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这迫

切需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双百”方针形成的历史过程。1942年中国共产党主张艺术上“推陈出新”,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前后,毛泽东针对学术研究中不同观点的争论,提出了“百家争鸣”。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在讨论十大关系时,毛泽东明确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进一步指出: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派,诸子百家,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5月26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应邀向在京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主要是指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研究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相互争鸣,自由讨论。这一方针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和文化发展的经验,借鉴了国外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在科学文化领域产生强烈的反响,带来学术和文化事业的勃勃生机。

文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长篇小说出现建国后的第一次大丰收,诗歌、电影、戏剧作品层出不穷,出现一批不朽的精品,如《红岩》、《林海雪原》、《创业史》、《上甘岭》、《红色娘子军》、《龙须沟》等。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不同时期的英雄人物,真实地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原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推动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充分说明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时期的文化又推动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这一目需要讲清两个问题,一是十年动乱从文化领域开始,二是十年动乱使文学艺术受到严重破坏。

十年动乱首先在文化领域掀起。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成为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文章点名批判北京市副市长、著名史学家吴晗,抨击吴晗在《海瑞罢官》中歌颂明代清官海瑞“退田”、“平冤狱”,是影射中共中央,为“单干风”和“翻案风”鸣冤叫屈,对剧本进行猛烈的政治攻击,批判的范围也迅速扩大。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彭真也被诬陷为吴晗的后台,北京市被认为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1966年2月3日,彭真作为文化革命小组组长,召集会议,拟定《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即“二月提纲”,试图把运动置于学术讨论的范围,遭到林彪、江青集团的反对。江青等人诬陷文艺界被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竭力推行文化领域的法西斯专制主义。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首先从文化领域掀起,政治发难是祸根,给文化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摧残,实质是一场破坏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内乱。

动乱中“文化的凋零”。林彪、江青集团利用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掀起红卫兵“造反”运动。以破“四旧”为先导,抄家打人,乱烧乱砸。大批艺术家和专家下放到农场、干校接受再教育。许多知识分子遭到批判,甚至迫害致死。无数的文化典籍遭到焚毁,优秀的文艺作品被贴上了“封、资、修”的标签,束之高阁。文艺领域一片凋零,仅“样板戏”一枝独秀。政治高压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受到严重摧残。人们无不哀叹:“文化大革命”,确实“革”了文化的“命”。

[“二为”方向的提出]

这一目主要讲两个问题,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方针的提出与发展,二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巨大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同志

在热情洋溢的祝辞中,对文化工作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需要,将文艺的方向重新确定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科学地解决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明确提出文化事业要以培养人、塑造人为根本目的,正确阐明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高度重视文艺队伍的建设,强调尊重艺术规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明确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强调要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十五大报告还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报告将文化建设放至十分重要的位置,确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为新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呈现繁荣景象。文化艺术生产空前繁盛;以解放艺术创作力为目的的改革不断推进;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电影“百花奖”和“金鸡奖”等的设立,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时期文艺创作的繁荣。

[体育成就引人注目]

体育运动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本目重点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体育事业的发展,第一,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1995年国家正式推出“全民健身计划”,199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中国体育事业开始进入新的阶段。第二,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自1982年起,中国体育荣居亚洲体坛之首,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实现金牌“零”的突破,9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位居世界前列,表明中国体育运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五)历史问题注释

[新中国50年文艺优秀作品要览]

小说

1949年10月一1966年5月:《红岩》、《红日》、《红旗谱》、《保卫延安》、《林海雪原》、《创业史》、《山乡巨变》等。

1978年12月一1998年:以短篇小说《班主任》为代表的“伤痕文学”,以《蝴蝶》、《人到中年》、《今夜有暴风雪》、《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代表的“反思文学”,以《乔厂长上任记》、《沉重的翅膀》、《花园街五号》、《苍天在上》、《人间正道》为代表的“改革文学”等。

电影

1949年10月一1966年5月:《上甘岭》、《南征北战》、《甲午风云》、《英雄儿女》、《董存瑞》、《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平原游击队》、《李双双》、《刘三姐》、《五朵金花》、《小兵张嘎》、《林家铺子》、《早春二月》、《孙悟空大闹天宫》等。

1978年12月一1998年:《天云山传奇》、《小花》、《人到中年》、《秋菊打官司》、《周恩来》、《孙中山》、《大决战》、《大转折》、《开国大典》、《凤凰琴》、《焦裕禄》、《离开雷锋的日子》、《红河谷》、《鸦片战争》、《周恩来外交风云》等。

话剧

1949年10月一1966年5月:历史题材的《蔡文姬》、《关汉卿》,现代题材的《茶馆》、《龙须沟》、《霓虹灯下的哨兵》等。

1978年12月一1998年:《于无声处》、《丹心谱》、《西安事变》、《山杠爷》、《旮旯胡同》、《死水微澜》、《狗儿爷涅檠》、《地质师》、《虎踞钟山》等。

电视剧

1978年12月一1998年:《渴望》、《四世同堂》、《西游记》、《红楼梦》、《西部警察》、《英雄无悔》、《努尔哈赤》、《篱笆、女人和狗》、《围城》、《中国神火》、《车间主任》、《人间正道》、《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戏曲与歌舞剧,

1949年10月一1966年5月:京剧《群英会》、《将相和》、《白蛇传》、《窦娥冤》、《红灯记》、《芦荡火种》,评剧《夺印》、《杨三姐告状》,昆曲《十五贯》、《李慧娘》,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祥林嫂》,豫剧《朝阳沟》、《花木兰》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红绸舞》、《荷花舞》、《孔雀舞》等民族舞蹈;《小刀会》、《宝莲灯》、《鱼美人》等舞剧;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歌剧《长征》、《江姐》、《洪湖赤卫队》等。

1978年12月一1998年:京剧《曹操与杨修》、《法门众生相》、《骆驼祥子》。昆曲《司马相如》,豫剧《红果,红了》,采茶剧《榨油坊风情》等。歌剧《张骞》、《苍原》,舞剧《丝路花雨》、《土里巴人》、《边城》等。

[《红旗谱》]

梁斌创作的长篇小说。1957年出版。小说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以反割头税运动和保定二师学潮斗争的历史发展为线索,描写了朱、严两家三代人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对以冯老兰父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前仆后继的斗争过程。书中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民革命由自发反抗到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斗争的历史进程;揭示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由低潮到高潮的历史发展趋势;描绘出抗日救亡运动在冀中平原兴起的时代风貌;塑造出革命农民几代人的英雄形象,组成了革命英雄的谱系。这是建国后优秀长篇之一,被改编成电影、话剧,影响很大。

[《红日》]

吴强创作的长篇小说,1957年出版。小说以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为背景,展示了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小说歌颂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业绩,也反映了蒋介石嫡系部队74师由骄横到覆灭的过程。这是一部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文学作品。

[《林海雪原》]

曲波创作的长篇小说,1957年出版。小说描写了东北人民解放军一支30多人的小分队,转战于东北莽莽林海雪原中,同几十倍于己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土匪武装艰苦战斗,最后全歼敌人的故事。这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斗争,在其他小说中是不多见的。小说既描写了解放军小分队战士的智勇双全、土匪的凶残狡诈,也描绘了东北大森林里特有的景色,充满了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

[《山乡巨变》]

周立波创作的长篇小说,1959年出版。小说以湖南某偏僻山村的变化为线索,通过各种矛盾,反映出1956年前后的农业合作化高潮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小说对于人物内心世界、各类人物神态、湖南山村的风土人情都有生动而深刻的描绘。周立波擅长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这部小说堪称《暴风骤雨》的姐妹篇。

[《青春之歌》]

当代女作家杨沫创作的长篇小说。1958年出版,1960年修订再版。小说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之间的学生运动为背景,塑造了林道静这位从个人反抗走上革命道路的知识青年的典型形象。小说反映出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复杂的动荡年代,知识分子的分化、觉悟,表现了一代中国青年在党领导、教育下的成长,歌颂了革命的青春。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是建国以来优秀长篇之一,并由作者改编为同名电影。

[《创业史》]

柳青创作的长篇小说。1959年出版。小说围绕着梁生宝互助组的巩固和发展,直到灯塔农业合作社的建立,深刻而完整地概括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的两条道路斗争及创业的艰难,以生动的形象,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小说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等许多成功的艺术形象,是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优秀作品。

[《红岩》]

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1961年出版。小说以人民解放战争向全国胜利大进军为背景,着重描写了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敌我斗争,并同重庆城内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以及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

争相呼应。展现出敌人垂死前的极端凶残和外强中干的虚弱本质,歌颂了在黎明前坚持斗争的革命者英勇、机智、顽强、视死如归的高尚品德与革命精神,塑造了一个在特殊条件下坚持斗争的英雄群体。许云峰和江雪琴是小说中两个主要人物。许云峰具有非凡的胆识、卓越的远见和善于应付瞬息万变的险恶局势的才能,充分体现出共产党人在任何场合都能以政治上思想上的绝对优势压倒敌人的气魄和力量。更为难得的是,最后,他把越狱的通道和迎接解放的希望留给战友,自己却带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英勇就义。江雪琴有着纯洁的党性,对革命事业无比的坚贞。她在赴华蓥山途中见到挂在城头的丈夫的头颅,以坚强的革命意志控制自己,化悲痛为力量,更勇敢地投入战斗。狱中的千折万磨动摇不了她的革命信念,特别是在临刑前,她像往日一样和同志们告别,梳理好头发,换上蓝色旗袍,用手压平皱痕,从容就义。她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的誓言。

小说对雄伟而悲壮的齐晓轩,性格独特的英雄华子良,以及精力充沛、意志坚强的年轻共产党员成岗,爽朗、豪放、勇敢的青年工人余新江,严格要求自己、经得起任何考验的革命知识分子刘思扬,浑厚、乐观的农民党员丁长发,外表斯文、内心刚强、有丰富阅历和斗争经验的老大哥,始终保持人民子弟兵严整军容的新四军战士龙光华,还有那从小经受炼狱的小萝卜头等人物形象,进行了成功的刻画和描写。

小说以磅礴的气势,悲壮的色彩,朴实真挚而又不乏哲理和诗情的语言,特别是用共产主义的思想光辉,激励和教育了广大读者,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参加过党领导的解放前夕的反蒋斗争,并被蒋帮投入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亲身经历了光明和黑暗的激烈搏斗,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坚忍不拔的斗争和壮烈牺牲的伟大场面(二人均为狱中党领导最后组织越狱的幸存者),50年代就写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红岩》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所以具有特别感人的力量。

[五六十年代的其他著名长篇小说]

这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反映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两大题材。反映革命战争题材的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高云览的《小城春秋》,冯德英的《苦菜花》,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欧阳山的《—代风流》三部曲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题材的主要有: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浩然的《艳阳天》,艾芜的《百炼成钢》等,历史题材的有姚雪垠的《李自成》等。

[“茅盾文学奖”及部分获奖作品]

著名文学家茅盾逝世前,自动捐献出稿费25万元,以作为奖励优秀长篇文学作品的基金。中国作家协会于1981年设立了“茅盾文学奖”,1982年首次颁奖,获奖作品先后有魏巍的《东方》、莫应丰的《将军吟》,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古华的《芙蓉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刘心武的《钟鼓楼》,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

[魏巍和《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1920一)河南郑州人,当代作家。抗日战争开始后参加八路军,曾在抗大学习,并发表过诗歌。抗美援朝时,曾两次赴朝采访,写出著名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作者以满腔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赞扬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在当时有相当大的影响。“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称。魏巍的其他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报告文学,曾汇成集出版,书名也叫《谁是最可爱的人》。此后,他在《解放军文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长期任职,并不断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主要有:散文集《春天漫笔》,中篇小说《长空怒风》,长诗《新的长征》,长篇小说《东方》等。

[杨朔]

杨朔(1913—1968)当代散文家,山东蓬莱人。抗日战争中参加革命,并开始发表小说。1950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写出中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回国后又发表长篇小说《洗兵马》。后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汇成《亚洲日出》、《东风第一枝》、《海市》、《生命泉》等集出版。其散文特点是格调清新,富有诗韵,耐人回味。有些散文如《香山红叶》、《茶花赋》、《荔枝蜜》、《雪浪花》等,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刘白羽]

刘白羽(1916一)当代散文家,北京人。1938年赴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任《新华日报》编辑,发表一些小说和散文。抗美援朝时两次赴朝采访,发表《朝鲜在战火中前进》等报告文学。1955年后从事文化领导工作,并从事散文创作,汇编成《早晨的太阳》《红玛瑙集》等。其散文气势磅礴、文采绚丽,名篇有《长江三日》《平明小札》等。

[其他优秀散文家]

其他优秀散文家和作品还有:吴伯箫,代表作是《菜园小记》、《记一架纺车》;秦牧,代表作是《社稷坛抒情》、《艺海拾贝》;方纪,代表作是《挥手之间》;碧野,代表作是《月亮湖》;徐迟,代表作是《哥德巴赫猜想》。

[贺敬之和《雷锋之歌》]

贺敬之(1924一)当代诗人,山东峄县人。1940年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5年与丁毅执笔,集体创作大型新歌剧《白毛女》。解放后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担任文化领导工作。他的长诗《雷锋之歌》发表在1963年4月16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共6章,1200多行。全诗感情奔放,联想丰富,在青年中有很大影响。贺敬之的其他作品还有:长诗《放声歌唱》、《中国的十月》,抒情短诗《三门峡——梳妆台》、《桂林山水》等。

[郭小川]

郭小川(1919—1976)当代诗人,河北丰宁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在三五九旅工作,后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解放战争中,先在新闻战线工作,在解放区办报,然后随军南下,到武汉从事宣传工作,1953年调中共中央宣传部,后任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并任《诗刊》编委。他的诗富有战士的激情,重视格律与音乐美,主要作品除《将军三部曲》外,还有《甘蔗林——青纱帐》、《团泊洼的秋天》等。

[艾青和《归来的歌》]

艾青(1910一1996),现代诗人,浙江金华人。青年时期学习美术,1929年赴法留学,学习绘画与哲学,并开始创作新诗。1932年归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6年创作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轰动诗坛。此后,不断写诗,成为当时著名的诗人。50年代,艾青一度受到不白之冤。1976年后,他的创作进入第二高峰,创作了《归来的歌》等著名诗作。这部诗集是诗人被迫沉默20多年以后整个心声的进发,抒发了向往光明、努力奋争的愿望,反映了作者历经磨难之后更加老练、浑厚的诗风。

[话剧《龙须沟》]

老舍作于1950年。全剧分三幕,以北京城的一条臭水沟——龙须沟在解放前后的巨大变化为线索,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不同命运,揭示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作品中人物众多,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台词口语化但思想深刻,幽默而辛辣,是解放初期少有的优秀剧目。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60年代创作的一部不朽之作。1964年10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中国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3000多人云集北京,联台演出了这部历史巨作。作品形象地概括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8年间,中国人民走过的斗争历程,展现了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烽火,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怒潮,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场面,以及各族人民在天安门前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景。剧目包括舞蹈、歌舞、表演唱等35个片断,歌曲39首,诗朗诵18段,变换场景37处,集中表现了中国音乐、舞蹈艺术的辉煌成就。作品以磅礴的气势、优美的旋律和绚丽多姿的表演艺术,在一代中国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20世纪70年代末的话剧创作]

粉碎“四人帮”后,话剧创作出现了一个高峰。宗福先于1977年创作的《于无声处》,以1976年天安门“四五”事件为背景,反映了广大群众同“四人帮”进行斗争的事迹。苏叔阳作于1977年的《丹心谱》,把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前后的重大事件,凝聚于老中医方凌轩一家,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有的深沉,有的幽默,同时也有“风”派人物。崔德志写于1979年的《报春花》,则通过某党委书记,敢于树立正面榜样,不殉私情,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奔向“四化”的事迹,反映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的社会一幕。此外,还

有描写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同志在解放初期担任上海市长斗争生活的《陈毅市长》,反映在“文革”中堕落的女青年在社会帮助下得以新生的《救救她》等。

[侯宝林]

侯宝林(1917—1993),北京人,满族。相声表演艺术家。幼年家境贫寒,拜天桥艺人为师。最初学习京剧,为以后表演相声打下一定基础。30年代改说相声,40年代已闻名于京津,他的相声,台风潇洒,语言明快,以唱见长,其表演形神调兼备。经他挖掘的传统相声有《关公战秦琼》、《改行》等,他创作的相声有《夜行记》、《醉酒》等。他还致力于相声理论研究,先后出版了《相声艺术论集》、《再生集》等。中国的优秀相声演员还有被誉为“冷面幽默大师”的马三立、艺名为“小蘑菇”的常宝望、以单口相声见长的刘宝端等。

[1982年以来中国选手均获亚运会金牌总数第一]

中国在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新德里)获61枚金牌,1986年第十届亚运会(汉城)获94枚金牌,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北京)获金牌183枚,均为第一。

[中国体育健儿实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1984年7月29日,许海峰以566环获手枪慢射金牌,这是中国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恰巧这也是第23届奥运会(洛杉矶)所产生的第一枚金牌。这届奥运会中国共获金牌15枚,银牌8枚,铜牌9枚。

[中国女排连续五次荣获世界冠军]

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3届世界杯排球赛上夺得冠军,迈出了中国三大球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此后,1982年第9届世界排球锦标赛,1984年第23届奥运会,1985年第4届世界杯排球赛,1986年第10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中国女排都获冠军,创女排五连冠世界纪录。

[改革开放后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奖牌榜]

届别金牌银牌铜牌总计世界位次

第23届15 8 9 32 第4位

第24届 5 11 12 28 第11位

第25届16 22 16 54 第4位

第26届16 22 12 50 第4位

第27届28 16 15 59 第3位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选择题 1.“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这里所说的“实倡先声”是指() A.编著《四洲志》,引导国人关注了解世界 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 C.编制《海国图志》,提出向西方学习 D.提出了最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解析:材料中提到魏源“师长”一说,可知其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C项符合题意。答案:C 2.参与镇压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戈登曾说:“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比较热心改革,他具有进步的思想。”李鸿章“进步的思想”是指() A.最早在中国提出“师夷长技” B.最早在中国提出进行政治改革 C.最完备地论述了“中体西用” D.主张大力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解析:李鸿章是洋务派的著名代表人物,D项是洋务派的核心主张。 答案:D 3.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一些先进知识分子相继编译和出版了《四洲志》《海国图志》《瀛环志略》《海国四说》等书籍。这些书籍的主要贡献是() A.使中国人全面了解了西方的政治体制 B.使中国人首次了解了西方的经济文明 C.明确了中国和外部世界在地理上的关系

D.在中国知识界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主要贡献”。题目提供的书籍,很明显都属于地理类,这些书籍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以及中国和外部世界在地理上的关系。因此,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评说洋务运动:(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清政府自强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漂亮的拳击手套” 是指() A.政治体制 B.军事技术 C.生产技术 D.思想文化 解析: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认为西方的技术是最好的,所以自强的目的“就是要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这里“漂亮的拳击手套”是指西方的军事技术。 答案:B 5.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该学堂的创设() A.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B.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 C.开留学教育的先河 D.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影响 解析:材料反映了福州船政学堂开设的科目,西学主要是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学科,中学是儒家的学说,这充分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答案:A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 名师说课 课程标准分析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十月革命后,苏俄内有地主和资产阶级的武装叛乱,外有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尽管这一政策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相反还激化了工农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也逐渐形成。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军事强国,但也产生了消极后果。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涉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理论性较强。这部分内容在初中学习过,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初中不重视历史课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识水平有限,对具体知识的理解并不深刻。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但也不能过高估计,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点拨启发。 教学方法 1.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解决教材中的基础知识。 2.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层层展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和创建的艰辛历程。 3.联系中国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史实,比较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异同点。 学习方法 1.带着老师设置的问题,自主预习,自主探究,在探究中获得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2.课下查阅有关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资料,并对二者作一对比,深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结构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辉煌属于希腊”——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1、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体制的形成起了重要影响,城邦体制孕育了古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 △古希腊文明勃兴的重要客观条件是:海洋和山峦 △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文明类型,它只是不同文明形成的重要因素。决定文明类型的根源是经济因素。2、城邦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含义: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2)基本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3)公民资格: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 3、雅典民主政治 (1)发展历程 背景:社会矛盾尖锐:新兴工商业者、平民与旧氏族贵族之间矛盾 ①根据财产多寡划,分四个公民等级; ②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各级公民);(最能体会人民主权和直接民主) 奠基——梭伦改革内容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 (BC 6C初)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⑤废除债奴制; 意义: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作为选举单位; ②设立五百人议事会(各部落轮流执政); 内容③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④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⑤“陶片放逐法”; (BC6末)意义: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①公民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 “顶峰”——伯里克利改革内容③陪审法庭(30岁以上)——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BC5C)④鼓励公民参政——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 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 (2)评价 ①积极:a、保证了雅典城邦的独立和发展;b、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c、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②消极a、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遥不可及; b、小国寡民的产物;泛滥的直接民主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乱。 认识: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还是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都适应了当时各国的需要,体现了文明的多元性 二、“宏伟归于罗马”——罗马法(保障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体系) 1、概念: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2、内容 形式:习惯法成文法 罗马法结构:公民发万民法 3、发展历程 (1)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①原因: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根本原因:适应贵族巩固统治的需要) ②标志——《十二铜表法》的诞生(BC5C中期)(它是对习惯法的汇编,属于公民法的范畴) ③意义:审判、量刑有法可依,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历史必修二: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四单元第十二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8·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 A.1949年B.1956年 C.1966年D.1978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D 2.下图所体现的内容() A.推动了中国广大农村人口迅速增长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处分权 C.有利于中国农产品的市场化 D.改变了中国农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解析:题干图片反映了“包产到户”的实施,在之后迅速扩展到全国,提高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得到极大提高,出现了大量剩余产品,所以有利于农产品的市场化,故C项正确。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一直坚持计划生育政策,故A项错误;B项发生在21世纪以来,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故农村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没有变化,D项错误。 答案:C 3.(2018·金华十校高一联考)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推动”主要体现在农村改革() A.逐步地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B.极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C.使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得以改变 D.突破了“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 解析: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首次突破多年来把“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肯定“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说明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观念”的变化,因此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优质教案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设计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从此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两个方面,所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指中国近代和现代这两个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 通过学习,要了解和掌握近现代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变迁的表现和历程。分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背景、原因及其对我国近现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使学生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对我国社会变革的进步意义;认识到现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充实,是党和政府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的结果。 本单元的重点是分析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及原因、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进步的表现和大众传媒的变迁,难点是分析各项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社会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而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导致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相应的变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第一目“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描述了我国近代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衣食住与风俗习惯方面的变化。第二目“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变化状况,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表现和一些新风尚的涌现。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教学难点

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谈话式教学法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办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条件时,可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开展预先查找有关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资料。 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服饰组、饮食组、礼仪组和建筑组等四组,教师提供资料来源《老照片》《百年中国》等,还有相关网址。要求展示时间7分钟左右,方式不限。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材料掌握近代中国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2)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 (3)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历史本质特征。 (2)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导入设计 小结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西方的工业文明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传统的社会;它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那么这个时代的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又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展示给我们看。 情境导入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1.背景 2.条件 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 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 ④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巩固统一)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 5.影响 ①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内容①权力高度集中天下大权,集于中央中央大权,集于皇帝 ②皇权至上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帝有权任免中 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③皇帝独尊(皇帝神圣)创制皇帝专用称号(朕、制、诏、玺)④皇位世袭 2.特点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三、中央官制 1.内容:三公九卿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全国军务九卿(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①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决策失误。 3.利弊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 的机制。 四、郡县制 1.背景:①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建并的地区设郡县②秦统一后,通知区域空前扩大③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内容: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 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建立相应的地方官僚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单选题 1.梁启超说:“假如从历史上抽掉几个最伟大的名字,或者某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的心态有所不同,那么历史的而貌也就会大为不同。”据此可知粱启超()A.发表《变法通议》宣传民权思想 B.与康有为等依靠光绪皇帝进行变法 C.与立宪派积极响应武昌首义 D.发表《异哉所谓固体问题者》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 2.严复在译完《天演论》后指出:“此书之旨,本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其中所论……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这表明严复译书的政治目的是() A. 唤醒国民通过改革而奋发图强 B. 弥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缺陷 C. 号召人们顺应优胜汰无所作为 D. 从纯学术的角度介绍生物进化论 3.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 A. 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统治 B. 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丧失了斗争精神 C. 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 中国君主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4.1893年,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列举了大量生物进化论的通俗比喻,对人类“优胜劣汰”观进行了批判。严复将其前半部分“翻译”为《天演论》,提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在此严复() A. 择取西学理论宣传维新 B. 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C.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D. 借助儒学反对君主专制 5.1873年,总理衙门与英、法、俄、美、德五国公使围绕亲递国书的觐礼问题进行谈判,双方辩论往返持续三个月之久,最终达成协议:五国公使觐见时不行跪拜之礼,公使们将觐见本国君主的三鞠躬之礼改为五鞠躬。据此可知中国()A. 外交主动融入世界B. 外交艰难向近代转型 C. 近代外交的屈辱性 D. 奉行传统外交理念 6.李约瑟认为,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在明代,中国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案+

[高中历史]

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时空观念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 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 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 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1.概括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 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发展史上的 重大事件,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的发展历程。 2.识记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从“历史 解释”的角度认识这些载体在文化传承 与传播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教育 (1)形式:官学与私学。 (2)成就 A.官学: ①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设立 ②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①春秋时期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最大。 ②唐朝以后:进一步发展 a.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即蒙馆,启蒙的学塾。相当于幼儿园或小学 b.书院制度的建立,更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③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3)作用 ①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古代典籍得以传承。 ②科举考试的推行,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2.近代西方大学 (1)基础: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2)功能: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3)主要成就 ①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②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③美国: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人接受大学教育。 3.近现代中国教育 (1)近代教育 ①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 戊戌变法的重要成果 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蔡元培任校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②清华学堂:1911年创办,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2)现代教育

历史必修二第十四课

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14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1课时) 课标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学习目标】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2、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板书课题)。 导入:新中国成立后,在“双百”方针指引下,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展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热潮中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出现了新中国文学艺术发展道路上的第一个高峰。“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文化一片凋零。改革开放时期,中共中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文学艺术的发展春回大地,出现第二次高峰,呈现繁荣景象。 过渡语: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 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 二、出示自学指导 请认真阅读课本第65-68页,思考并在课本上画出下列思考题的答案要点,5分钟后比谁的答案要点全、语言简洁、表达准确。 1、阅读书本65-66页,找到“双百”方针的提出取得的成就。 2、阅读书本66-67页,找到十年动乱中文化凋零的表现。 3、阅读书本67-68页,找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文学成就。 三、先学后教 (一)过渡语:自学指导明确的同学请举手。自学竞赛开始! (二)学生自学(看书,找答案)5分钟 教师在讲台上用眼睛巡视全班,督促每位学生认真、紧张地自学,发现问题,下去指导(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三)检测(讨论,对答案) 过渡语:时间到,看完并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1、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这一方针又被称为“双百”方针。它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作业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选择题 1.“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名为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中国社会出现这种现象开始于() A.明末清初B.鸦片战争前 C.鸦片战争后D.辛亥革命后 解析: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开始于”。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物质文化开始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社会才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 C 2.1907年10月13日,天津塘沽的张小田与北京慕贞女子书院的贾玉莲,在天津海大道美以美会微斯教堂,由陈牧师主持举行文明婚礼。报载“中西往贺者甚众。鲍太太按琴,男女学生唱诗,一时颇形热闹。礼毕,新婚夫妇乘双马车往北门外蓝家胡同张君本宅,并有成美学馆袁牧师夫妇及路矿等局诸友,均乘马车送新婚夫妇回家。”这一社会现象说明() A.传统婚俗已遭废除B.年轻人崇尚西式婚礼 C.辛亥革命推动婚俗变革D.政府倡导婚姻自主 解析:根据描述了1907年的一对婚礼的过程,可知采用的是新式婚礼的形式,说明西方的婚俗对中国有影响,但不能以此说明传统婚俗已被废除,故A项错误;通过这件事情可以得出年轻人对西式婚俗的认同,故B项正确;1907年辛亥革命尚未发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此次婚姻与政府有关联,故D项错误。 答案: B 3.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庭生活方式上作维新运动。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为“民国(建立)前一两年”,A、C、D三项时间与之不符,B项正确。 答案: B 4.1912年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颁发了十余项服制,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但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这表明() A.近代服饰主要依赖进口B.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入侵

2020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16课

第五单元第十六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9·宿迁高一检测)《故都杂咏》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C)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D.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解析]题干中体现了秀才不出门也能知道世界大事,说明近代报纸推动了社会新闻的传播,故选C项。 2.(2019·铜陵高一检测)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上海出版的报纸多达1 786种,其中小报就有1 266种。《福尔摩斯》报是当时小报界“四大金刚”之一,该报注重揭露党政军和社会各界的黑幕,特别注重新闻报道,常抛出惊人消息,销路很广。这表明,近代报刊(A) A.发挥了舆情监督的功用B.是列强文化侵略的产物 C.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迁D.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多元 [解析]“发挥了舆情监督的功用”与材料中“该报注重揭露党政军和社会各界的黑幕”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上海出版的报纸……”反映了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而非侵略,故B项错误;材料中“销路很广”,但未涉及推动习俗的变迁,故C项错误;材料中“上海出版的报纸多达1 786种”不等于文化多元,故D项错误。 3.报纸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载体。推动该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A) ①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②报纸可以迅速传递信息 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A.①②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报纸是第一媒介,可以迅速传递信息,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故①②正确;图中文字“宣统元年”即1909年,而新文化运动是在1915年发起,故③错误;④属于古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作业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选择题 1.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解析:邓小平指出:“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即正确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的前提是解放思想,故选C项。 答案: C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到“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化历程,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土地所有制变更B.分配方式调整 C.生产关系变革D.生产规模缩小 解析: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人民公社下的集体生产,这一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当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答案: C 3. 下图为《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下面对此评价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A.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有利于形成规模化经营,提高效益 D.经营方式更加灵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对农民的价值取向的影响。材料反映了农村改革后农民的价值取向,其中金钱占44%,这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故A项不符合题目要求;农村改革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故B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材料反映的农民的价值取向与农业规模化经营没有直接关系,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故C项符合题目要求;经营方式更加灵活,满足了农民价值取向结构的多样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D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C 4.1984年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文件,规定了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定价等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这一规定的核心内容是() A.扩大国家财源B.增强企业活力 C.变公有为私有D.实行市场经济 解析:根据所学,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定价等权利”,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就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力,故B项正确;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不是进行所有制改革,故C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材料“1984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5.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直接背景是() A.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设立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 C.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东南沿海经济特区设立于1980年而非1986年,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80前后就已经普遍实行,故B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于1984年,至1986年已取得较大成就,故C项正确;正式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故D项错误。 答案: C 6.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案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案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本课主要阐释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领域内取得的巨大成就。本课内容共分为三目。第一目“伟大的历史转折”重点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及其历史地位;第二目“经济体制改革”介绍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为主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第三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提出到建立和逐步完善的过程。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和伟大历史意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学难点 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内容有着极强的时代感和理论性,教学难度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加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日常生活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渗透,突出运用历史思维来分析当今社会的重大变化;二、突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采取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活动方式,自己分析、归纳知识,使学生经历一次实事求是、“论从史出”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在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方面,以讲授为主。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认识这次全会作出的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认识这次全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意义。

(2)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和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措施。 (3)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以及经济体制改革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4)识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提出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会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历史资料、实物图片,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2)通过历史比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阅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内容,从历史的角度,讨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利弊;探究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感受改革开放初期十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和社会主义的信心。 (2)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文明,使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导入设计 图片导入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他们在讨论什么呢?这次会议对中国社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将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找出历史的答案。 推进新课 (板书)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开场白:“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惨重。“文革”结束后,全国人民都希望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但事实却是国民经济在两年时间里仍处于停滞

2021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4课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梁启超说:“假如从历史上抽掉几个最伟大的名字,或者某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的心态有所不同,那么历史的而貌也就会大为不同。”据此可知粱启超 A.发表《变法通议》宣传民权思想 B.与康有为等依靠光绪皇帝进行变法 C.与立宪派积极响应武昌首义 D.发表《异哉所谓固体问题者》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 2.严复在译完《天演论》后指出:“此书之旨,本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其中所论……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这表明严复译书的政治目的是 A.唤醒国民通过改革而奋发图强 B.弥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缺陷 C.号召人们顺应优胜劣汰无所作为 D.从纯学术的角度介绍生物进化论 3.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 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B.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丧失了斗争精神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中国君主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4.1893年,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列举了大量生物进化论的通俗比喻,对人类“优胜劣汰”观进行了批判。严复将其前半部分“翻译”为《天演论》,提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在此严复 A.择取西学理论宣传维新 B.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C.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D.借助儒学反对君主专制 5.1873年,总理衙门与英、法、俄、美、德五国公使围绕亲递国书的觐礼问题进行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知识点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宗法制分封制被破坏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春秋时期开始。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原为周王垄断的分封权力下移,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也频繁发生。2.春秋大国争霸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打着“尊王”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标志着奴隶社会的瓦解,新的生产关系发展起来。3.战国社会剧变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1)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战国中期以后,先后改称“王”。“王”本来是周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各大国的国君改称“王”,反映出这些国君已经不满足于诸侯的政治地位,他们已经公开表示不再承认周朝的分封。(2)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卿大夫夺位,彻底打破了周朝分封的统治秩序。(3)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各国变法改革以及战争是新兴地主阶级对奴隶制度的宣战,最终使新的生产关系确立。 4.秦国的强大及统一1)秦的强大: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封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政治经济改革,是秦国能够发展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的最主要原因。2)秦的统一:经过100多年的奋斗,它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始皇帝”和三公九卿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1.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1)首先是皇权至上秦王嬴政自称“皇帝”,并将国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一人之手。(2)其次是“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皇帝称号建立后,嬴政规定自己死后帝位传给子孙,妄想皇位永远由他的后裔承袭下去,他自称“始皇帝”。历史上称之为“秦始皇”。“始”——秦始皇希望自己皇帝的宝座传给子孙后代,源源不绝。2.中央政府的组成及特点1)三公九卿及其职权(1)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2)九卿:三公之下,秦代中央政府还有很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2)中央政府的特点: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三)废分封,置郡县 1.秦朝的地方管理体制——郡县制1)郡县制的推行2)郡县制的内容 2.秦朝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为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带好地发挥应有效能,秦帝国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3.秦朝细密、严苛的法律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秦法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秦朝法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的原则。秦律在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 4.中央集权政体的作用和意义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关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综合分析 1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

2019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五单元 第14课 导学案

1.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3.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目标导航]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 2.鸦片战争后 (1)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①衣 ②食: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③住: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④社会风俗 (2)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农民过着贫穷的生活,传统的风俗习惯仍在沿袭。 [思维点拨]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2.中国近现代,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人们的社会生活近代化程度较高,但在偏远农村和内陆地区却变化不大。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西方外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2)表现 ①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的主流。 ②物质生活: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2.改革开放后(1978年以来) (1)背景:改革开放的实行,党和政府重视改善民生。 (2)表现 [知识点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实质上就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随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明走向了近代化,中国的社会生活也逐渐走向文明化、民主化。 [图解识记]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 (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 (1)课前同学通过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2)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的原因.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 (3)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并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 (2)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的基本史实 难点: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必修1的内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课型:新课 ★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ppt与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 这一课初中已接触了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但学生往往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材分析: 社会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而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导致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相应的变化.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节课,从两个方面描述了这一变化.第一目"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描述了我国近代大城市人们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及其在衣食住与风俗习惯方面的变化.第二目"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则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人们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变化状况,特别强调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表现和一些新风尚的涌现.教材中配有一些史料的图片,教学时要促使学生看图片,思考史料中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梳理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23件花团锦簇的旗袍,完美展现出中国女性的典雅与性感,让人印象深刻。你知道旗袍的历史吗?旗袍起源与满族服饰,旗女所穿的长袍,宽大平直,衣长至脚踝,袍内着长裤,有时袍下露出绣花的裤脚;民国建立,旗袍不再是满洲贵族的专利,开始走上了平民化的道路。能很好体现女性曲线美,旗袍内穿短裤或三角裤,着丝袜,开衩处露腿。旗袍的变化说明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上身上的历史画卷,除了服饰之外,人们衣、食、住、行也能折射出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