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3-2016 北京各区文化生活模拟题汇编

2013-2016 北京各区文化生活模拟题汇编

2013-2016 北京各区文化生活模拟题汇编
2013-2016 北京各区文化生活模拟题汇编

2013-2016 文化生活模拟题汇编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2013年朝阳I24. 物理学名词“正能量”,现在常用来比喻那些积极健康、乐观向上、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个体情感或社会行为。充满“正能量”的文化

①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③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④源自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3海淀II24.2013年的第一天,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总票房正式突破十亿,随着这部电影的热映,泰国也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这表明

A.文化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B.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C.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地发展 D.各国文化交流愈加频繁

2013 东城II 24.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的“永远的雷锋”大型主题展览受到入们的欢迎,自发前来参观的观众逾十万,其中八千多人当场注册了实名志愿者活动。这表明

A.文化影响人的行为方式B.优秀文化对人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C.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D.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013 东城II25.几十年来,雷锋小学一直将“雷锋精神”作为校魂,开展“续写雷锋日记”、“每天到街头给民警叔叔送水”等活动,“学雷锋、做雷锋’’已固化在孩子们的日常行为中。这说明

A.个人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B.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的态度

C.拥有高尚思想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正确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现实力量

2014丰台一模24. 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第22届冬季奥运会增强了其民族自豪感,提升了其国际地位。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本届冬奥会,彰显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牢固。这说明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B.民族凝聚力越来越成为文化发展的源泉

C.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D.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014东城一模26.在第二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国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达成2091项,比2012年同期增长12%,引进与输出之比为1:1.33,中文图书版权输出成果进一步扩大,对世界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这一成就说明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了文化生产力②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③文化在创新和发展中实现传播和交流④文化产品走出去提升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14顺义一模24.法国画家米勒一生贫困潦倒,面对生活的艰辛,米勒说:生活是悲苦的,可是我绝不忽视春天。他的画作深情饱满、充满希望,经久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A.生活的苦难是绘画艺术创造的源泉 B.绘画艺术不需要如实反映生活

C.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生活的作用有时是决定性的

海淀I 24.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科学文化修养决定思想道德修养

C. 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熏陶,能促进人的发展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2015 东城期末25春夏秋冬雨露霜雪,2000多年前的先人观天时万物,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曾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人们奉为圭臬。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立,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节气中所体现出来的“天地人”合一的共生理念,绵延至今。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传统文化注重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和享用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③④

2015 西城期末26什刹海三轮车胡同游是中外游客认识北京的一个窗口。但是,有些车夫不按照导游词讲解,有些更乐于传播小道消息。要让游客对北京历史文化形成一个比较真实、生动、完整的概念,应该

①提高车夫的职业准入门槛②由老北京人做京城文化的讲述者

③在导游词中编入高质量的什刹海故事④加强什刹海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5 东城期末24.北京首个地铁图书馆——“M地铁?图书馆”正式开馆。今后,乘坐北京地铁4号线图书地铁专列的乘客,通过扫描车厢内的二维码,可免费阅读国家图书馆开放的优质资源。地铁图书馆开馆的文化价值在于

A.增加公共设施的文化内涵打造书香社会

B.繁荣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增强文化竞争力

C.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D.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推动文化发展和创新

2015 期末怀柔25电影《狼图腾》以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内蒙古最后一片原始草原为背景,以一群活生生的当地牧民和上山下乡来到此地的北京知青为生活原型,描述了人类与狼群相克共生的关系。影片由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采用大量的3D技术,实景拍摄。影片不仅向人们传导了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也获得了可观的票房收入。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之间有相互交融的关系②文艺创作脱离社会实践就会成为无根浮萍

③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5门头沟期末24.京西有一家饭店,以地道的地方特色菜品闻名远近。但让食客们着迷的不仅仅是那里丰富的美味,还有那里恍如百年前老房子的装潢以及厅堂里陈设的一件件如图9所示的老物件,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因为它是

①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②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④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5怀柔期末24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集律诗、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形式简单、内涵丰富、深邃。既有韵律、书法之美,又有道德、教化之功。我们既能从中感受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道德力量,又能被“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唤起建设祖国的昂扬斗志。这说明A.优秀文化必须集多种文化形式于一体B.楹联的内容都必须得到传承

C.优秀文化可以增强精神力量 D.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2015丰台期末2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将春节定为法定假日。如美国纽约州,从2014年起,将农历春节定为学校法定假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法定的华人节假日。这说明

A.春节成为世界性的节日受到广泛尊重B.中华文化得到全世界不同文化的认同

C.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提高D.民族的文化节日就是世界的文化节日

2015海淀适应24某中学校园里有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石头上雕刻着“奋发有为”、“尚德”、“静”等文字,这些石头和文字吸引了很多师生驻足深思。这种“石头文化”表明

A.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B.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C.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无关

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015 朝阳期末24中国古代有以评论为主的诗话、词话、曲话,也有以文献为主专谈藏家与版本的《书林清话》。藏书家唐弢的《晦庵书话》一书,综合了上面这些特点,继承了中国传统藏书家题跋一类的文体,谈买书、藏书、借书、校书、刻书的掌故,用“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由此可见

①中国古代题跋一类的文章,往往缺乏事实、掌故和观点

②写好书话类的文章,要善于积累和运用关于书籍的知识

③阅读书话,有助于读者感受书籍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④出版书话类图书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文化实力的基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016 石景山期末1.下面图示表示的是文化、中华文化与传统文化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

2016西城期末15.里仁街是北京的老街之一,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街名源于《论语·里仁》篇“子曰:‘里仁

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意思是: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最美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明智呢?下列关于里仁街名的讨论中,正确的是

A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

B .里仁街名的由来,是传统习俗世代相传的见证

C .“里仁为美”的道德追求,更适合古人所处的时代

D .街名中蕴含的道德情怀,对今人的价值观念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016 西城期末18.“你是更喜欢确定性吗?”某研究机构在研究跨文化沟通时,调查发现东亚人大多属于“风

险规避型”,即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与焦虑程度很高,把“安全”与“归属感”的需求置于第一位;欧美人更多属于“风险偏好型”,更喜好冒险,对“成功”与“成就感”的需求更高。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具有差异性,不同文化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

②文化差异会影响彼此的沟通,应促进交流消除差异

③不同的文化基因会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欧美的“风险偏好型”文化优于东亚的“风险规避型”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6 石景山期末3.婚恋观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缩影。在不同婚恋观的作用下,我们既能看到善良女孩对重 病男友不离不弃的爱情坚守,也能听到“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高调宣言。这表明

A .各种婚恋观均应得到充分的社会尊重

B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C .文化能从根本上规范和约束人的言行

D .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

2016 丰台23.“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这段话体现了

①文化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发生在潜移默化过程中 ④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文化

中华 文化 传统 文化

文 化 中华文化 传统文化 文 化 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 顺义期末 16. 乡愁是人们亘古不变的话题。乡愁是家乡的水,乡愁是家乡的酒,乡愁是老屋梁上的燕子……乡愁是一种文化。之所以要记住乡愁,是因为

①乡愁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②聚族而居的乡村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③乡愁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乡愁文化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6 门头沟期末4.2015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向孩子们讲述抗战时期的少年儿童英雄故事,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开展这样的教育活动

A.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B.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精神力量

C.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D.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013 海淀I材料三我国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征日益明显。2013年1月,北京厚重的雾霾数日挥之不去,城区PM2.5浓度值一度逼近每立方米1000微克(PM2.5日均限值国家标准为每立方米75微克)。据分析,北京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煤炭燃烧、工地扬尘等。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北京。“同呼吸,共责任”,这责任是政府的责任,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及其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面对严重的大气污染,公民应该如何履行应有的责任。(8分)

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2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分)

公民应该树立并宣传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觉节约能源资源;

举报工地扬尘;参加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4分)(其他措施,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013 西城II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必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着力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10分)

2015门头沟38(4材料四:门头沟区政府近年来关注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也加大了对文化的建设。门头沟在永定河文化建设中倾情打造永定河文化名片。先后多次组织国家、北京市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对永定河流域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考证;连续承办了3届中国?北京永定河文化节;组织开展了有关永定河文化多种多样的活动;成立了永定河文化研究会这一学术研究机构,出版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书籍、画册和珍邮;不断开发丰富旅游产业,打造旅游知名品牌。

(4)请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门头沟区政府为什么要保护和开发永定河文化。(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永定河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也承载着这些作用。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开发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永定河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永定河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优秀的永定河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出版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书籍、画册和珍邮。

门头沟对永定河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和开发做到了对永定河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有利于增强全区人民的文化创造活力,有利于门头沟人民树立建设门头沟发展门头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树立热爱门头沟的情感。

2015 期末海淀38(2)材料二在创建文明城区的过程中,海淀区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文明餐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全国道德模范、北京榜样和感动海淀文明人物等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弘扬社会正气。

(2)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或者“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举办这些活动。(2)

角度一: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对人们的交往行为、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等,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通过宣传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文明城区的创建。角度二: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通过宣传活动,发挥榜样作用,引领社会风尚。

通过宣传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明城区的创建。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和创新

2013 东城I31.2012年“京味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撷取《燕京八绝》、传统古琴、扎燕风筝制作等数十项目,采用传承人现场技艺演示及实物、图文、视频等方式,尽显老北京的文化韵味。“京味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承载北京文明的演进历程,呈现北京城市的文化底蕴②是在多民族文化的不断交流、借鉴中逐渐走向同一

③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具有北京文化的个性④彰显中华民族精神,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3海淀I 24.《北京味道》是北京电视台的大型人文美食纪录片,它记录了这座城市有关唇齿之间、味蕾之中的情缘与记忆。北京味道兼有宫廷御膳的皇家贵气和历久弥新的胡同味儿,既有融贯古今中西的饕餮大餐,也有一道道妈妈的拿手菜。这主要体现了北京饮食文化

A.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具有包容性C.具有相对稳定性 D.具有独特性

2013西城I27.2012年全国老龄办等单位推出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其中包括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内容。新“二十四孝”必然要

①剔除传统道德中的糟粕②扬弃传统美德中的合理成分

③为道德规范增添时代精神④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4石景山一模24.走进北京地铁8号线南锣鼓巷站,灰色墙面上的特色人物与场景剪影顿时映入眼帘。在4000多个琉璃单元体中,存放着许多北京老物件儿,用手机扫一扫设置在其中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并观看相关视频。这一题为“北京·记忆”的地铁公共艺术作品

①是传承北京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②是北京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用信息技术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④使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4石景山一模26.中国杂技团的原创杂技剧《金小丑的梦》在2013年成功进行了全球巡演。该剧借鉴西方传统的叙事方式,讲述一位当代杂技追梦少年顽强拼搏、克服困难,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以西方视角全新解

读了中国当代杂技精神。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推动了社会实践发展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④文化在相互借鉴中可消除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4朝阳一模24.央视节目《中国谜语大会》采用了中国独有的能唤醒国人文化记忆的元素来设谜,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但像用“告别蛇年”打一机械名称(谜底:马达)这样的谜语,却难以让不了解生肖文化的外国观众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和意蕴。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传播是知识传递的过程②中国谜语文化得到国人认同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④跨文化理解需要一定的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4朝阳一模25.一位中国诗人的作品陆续发表后,读者感受到,惠特曼的热情奔放、泰戈尔的清新淡雅和歌德的反叛不羁,都影响了这位诗人的创作。这说明文艺创作

A.可以从不同国家文化中获得有益滋养B.必须深深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

C.以借鉴外来民族的文化为源泉和动力D.只有符合国际口味才能赢得理解尊重

2014海淀25.郫县豆瓣、分道扬镳、醍醐灌顶……这些字,你会念,还会写吗?提笔忘字,已成为互联网时代国人的一个通病。旨在倡导“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一经播出,便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一活动的举办

①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②有利于引导全社会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说明传统文化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发展

④说明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5期末门头沟25“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带着一股浓重的中国传统歌谣的韵律,筷子兄弟的一曲《小苹果》不仅唱响了大江南北,而且在2014全美音乐奖颁奖晚会上斩获“年度国际最佳流行音乐奖”。这体现了

A.不同民族文化可以取长补短 B. 不同民族文化逐渐融合

C.文化发展就是文化创新 D.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015海淀25互联网时代,年俗文化也在变化。春节期间的微信“抢红包”把传统年俗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引发了人们对“红包文化”的进一步关注。这说明

①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②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互联网发展剔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④互联网应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5期末石景25目前,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产品中,“送出去”(政府性质交流)的多,“卖出去”(商业性质)的少。要加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度,不仅要提高“送文化”的质量,更要探索将文化“卖出去”的经营之道。为此,我们应该

①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满足不同受众需求②增强文化创造活力,优先考虑经济效益

③挖掘国外文化资源,凸显他国文化特色④选择恰当表达方式,用心讲好中国故事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5期末石景山242014年12月5日是第二十九个国际志愿者日,名为“爱

心放飞梦想”的中国志愿服务标识于当天发布。标识以汉字“志”为基本

原型,鸽子和彩带图案诠释了友爱互助的民族传统;标识有“中国志愿服

务”的中英文字样,多处巧妙地以英文字母“V”构图。标识传达的文化

信息是

①中国传统思想对志愿服务具有深刻的影响②中国志愿服务与国际志愿服务接轨并交融

③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④志愿服务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5 期末丰台2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所写《元日》。唐朝的“元日”就是今天的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历史上“元日”还被称为元旦、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等。尽管春节名称有不同的变化,但核心内容始终没变。这说明

A.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历史延续B.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

C.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浓缩D.文化创新离不开特定的历史环境

2015期末顺义24今年春节,纽约帝国大厦、悉尼歌剧院、迪拜帆船酒店、多伦多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圣彼得堡冬宫前的宫廷桥等标志性建筑,都为迎接羊年春节亮灯;美国芝加哥市政府希望把“欢乐春节”活动打造成北美地区最大的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大型春节焰火晚会“和美中华”首次在美国举办……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已成为一场中国人和全球华人主导、全球各地人民积极参与的嘉年华。这说明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具有包容性,兼收并蓄

C.越来越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D.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2015 西城25图11中,右四、五人物的发型叫做“坠马髻”,因其式样如同骑马发髻坠落而得名。某博物院推出的“坠马髻颈枕”(图12)就是根据“坠马髻”设计的,这种纪念品一开始销售就引发了许多人探究的兴趣。这表明,要吸引人们接近博物院中那些原本被动等待参观的展品,可以

A.保留习俗,复制那些“压箱底儿”的物品B.继承传统,展陈艺术水平高的藏品

C.推陈出新,推出馆藏文物的衍生品D.因时而变,穿戴融入时尚元素的服饰

2016 西城期末16.同学们在参观《在祖国的怀抱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60周年成就展》时,看到了图右的资料。国家如此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

护,是因为

①民族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发展经济的基础

④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繁荣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2015顺义期末25春节派红包的习俗始于压岁钱风俗,流传至今少说也有近千年历史了,原本是长者向幼者表达爱护祝福之意的红包,在羊年到来之际演变为“现象级”的公众行为。这说明

A.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

C.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2015西城期末24图11中柔媚的女子(身着男装的亦是宫廷女子)熟练地驾驭着彪悍的骏马,使得这些女性更显大方从容。盛唐时期,随着对女性骑马限制的减少,贵妇人骑马出游逐渐成为流行的艺术题材。这种艺术表现,较之于后世的“美女藏在轿帘后面偷眼看世界”,有着气质上的超越,这反映了

A.社会历史环境对绘画创作者有观念上的影响 B.人们对男女平权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C.远离社会生活的艺术创作活动是无源之水 D.古代文人的局限性在于较少亲身参与社会实践

2016 顺义期末24回顾历史,中韩友好佳话俯拾即是。从东渡求仙来到济州岛的徐福,到金身坐化九华山的新罗王子金乔觉;从在唐朝求学为官的“东国儒宗”崔致远,到东渡高丽、开创孔子后裔半岛一脉的孔绍;从在中国各地辗转27年的韩国独立元勋金九先生,到出生于韩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作曲者郑律成……回答24题。

24.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中韩两国

A.文化存在很大差异B.始终存在文化之争

C.文化在交流中传播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2016东城区期末24.在传播技术越来越便捷的时代,一些文学艺术作品不断适应新的传播方式,越来越简短和精练。微博、微信、微电影,中国的文艺创作也进入了微时代。这种现象表明

A.适应现代传媒的文艺形式更容易被传播B.现代技术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

C.传播技术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D.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2016丰台区期末20. 近日,北京卫视播出的真人秀节目《传承者》旨在传承传统文化,首度聚焦并揭秘传承者们背后的故事,把原本默默无闻的民间文化项目通过电视渠道展示给大众,节目一经推出广受好评。上述材料体现了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 只要继承传统文化就能促进文化繁荣

C. 科技进步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 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

2016朝阳区期末12.以“创意中国”为主题的“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中国文化季”活动于8月在英国举办,该互动通过戏剧、音乐、舞蹈、设计、时尚、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向英国公众展示当代中国的文化创造。中英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A.有利于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B.促进两国文化趋向同一,助推不同民族文化融合

C.是继承传统的基本途径,突显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D.体现文化促进了经济繁荣,有助于国际关系的良性发展

2016丰台区期末19. 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描绘了人们过年的喜庆情景。由此可见传统节日

A.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B.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C.对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具有深刻影响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2016石景山区期末2.“唧唧复唧唧,木兰啃烧鸡”。某喜剧演员在《木兰从军》小品中将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形象。节目播出后,引起众多网友和观众不满。小品“恶搞”

①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不会损害历史人物形象

②是对历史的误读和曲解,不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③片面强调娱乐,忽视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④是文化创新的体现,应该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

2016 门头沟期末2.右图用汉字作画,将汉字结构和韵律美与中国画和建筑特色结

合起来,独特的美感跃然纸上。汉字作画的成功在于

①遵循规律,效法古人

②突出特色,营造妙境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6 门头沟期末3.依托网络等新兴媒体,大批“微电影”正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清新朴实的演绎风格,走入公众视野。这表明

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②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④网络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2016朝阳期末14.就饮食方面来说,老北京人讲究要在冬至这一天吃馄饨。过去,人们认为冬至开始,阳气上升,但天地之气仍处于“混沌”相交的状态,所以要在这一天吃馄饨,取混沌初开之意。这表明

A.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传统文化的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D.古典文化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2013 朝阳I当我们的社会能够提供“崇尚行动、包容失败、尊重差异、鼓励交流”这些“土壤”、“温度”和“养分”的时候,创新就会成为一种文化。

(4)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8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2分)提倡求同存异,兼收并蓄;(2分)尊重文化多样性;(2分)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2分)

2015朝阳38手机成为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的新载体,文化功能日益彰显。右图是某同学的微信朋友圈截屏,主题都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邀请你加入。

(4)结合材料,从四个朋友圈中任选其一,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立该朋友圈的意义。

从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角度,为该朋友圈撰写一条发言。

①传统习俗(或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以更节能环保的

形式过节;或:四合院改建过程中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把传统水墨画的意境融入

动漫创作之中;或:为老庄思想增添现代生活内涵和时代精神;等等。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013 东城I 中俄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情谊深厚。中俄决定2012年和2013年互办“旅游年”。通过这一活动,使旅游者深入碰触到中俄文化的脉动,增进两国人民的交往,进一步拉近两国及两国人民的关系。

(4)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俄互办“旅游年”的意义。(9分)

2013西城I积水潭地区(今什刹海一带)是古都北京的灵魂。

什刹海酒吧街是很多人熟知的地方,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方圆几十里这一片波光潋滟的水面周围,曾是元代繁华的水陆大码头和戏剧演出场所。明清时期,随着积水潭漕运功能的丧失,这里又营造出了“银锭观山”等“都市中之野景”的意趣。什刹海吸引着来自八方的游客,许多人喜欢透过它那桨声灯影的喧嚣,探寻古老北京城的文化记忆。

(4)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游客为什么喜欢探寻古老北京城的文化记忆。(4分)(4)①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游客旅游,在一定意义上是欣赏旅游地的文化差异之美。(2分)

②北京城的文化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长期积累、演变而成的。了解什刹海的过去,游客能更好地理解京城文化的传统和特色,品味其文化之美。(2分)

2013朝阳II40. 中华文化属于典型的陆地中心文化,海洋文化的影响比较小;公民海洋意识相对薄弱,对发展海洋经济和保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不强。受上述因素的制约,作为海洋大国的中国仍然不是海洋强国。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40(3)答案:

①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成分(3分)

②发挥教育的作用,培养和强化公民的海洋意识。(3分)

③大力发展海洋科学事业,培养海洋科技人才。(2分)

2013 海淀II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俄罗斯谈到中俄的文化交流时曾说:孔子、老子等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俄罗斯人民所熟悉,很多中国人也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他就曾在普希金、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巨匠的作品中感受到了俄罗斯文学的魅力。

(3)阅读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知识,谈谈为什么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交流?(8分)

40.(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分)文化交流可以学习、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分)同时繁荣世界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2分)

2013 东城II实现“中国梦”,文化复兴是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再次闪耀光芒。

(3)从《文化生活》角度,简述中华文化复兴的意义。(6分)

丰台一模哈尼梯田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作,具有丰富的价值。它是哈尼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凝聚着哈尼族关于人居环境选择、生态保护、社会结构等方面独特的经验。它是哈尼族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为哈尼族生存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它是红河南岸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根本、和睦相处的见证。

(3)结合乙组探究内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8分)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对当地经济有重大影响。

2014西城一模41.晋商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跨越明清两朝,兴盛繁华达500余年之久。

晋商在繁华的市镇建会馆、筑戏台,一则招揽客户,联络情感;二则听听乡音,聊解思乡之苦。

晋商常常不惜重金邀聘家乡戏班演出山西梆子,或出资成立戏班。还有晋商扶持艺人和文人研制新腔,将原有的梆子腔揉进晋中秧歌,对伴奏乐器进行改革,演出后得到商贾和群众的喜爱。

山西梆子与省外的声腔结合后,又衍生出了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一些新的剧种。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梆子戏是怎样发展的。(10分)

(3)①实践是文化发展的动力。(1分)晋商对梆子戏提出需求,(1分)并提供财力支持。(1分)

②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创新。(1分)山西梆子继承原有声腔,(1分)推陈出新。(1分)

③商贸是文化传播的途径。(1分)山西梆子随晋商走向省外。(1分)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1分)山西梆子与省外声腔结合,形成新的梆子剧种。(1分)

细则:

①实践决定文化发展,或文化立足于实践,都不给分

山西梆子对晋商的商贸活动有促进作用,不给分

变通:如果①完全没有从参考答案角度回答,而答“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最高2分,理论1分,分析材料1分

②推陈出新,变通:革故鼎新。1分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变通:文化多样性是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山西梆子与省外声腔结合,变通:交流、借鉴与融合

2014东城一模39.(3)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公众热议“家风”,有对隐约有些模糊了的文化传统的追思,也有在新语境下如何重新定义家风的追问。

请选择一种观点,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其合理性。(7分)

答案一:选择观点一

理由: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以家风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必须跟上时代发展,做到与时俱进。(3分)文化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好继承,所以对于家风,既要批判继承,更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家风才能传承下去。(2分)

传统文化其内容和形式不免会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应当进行创新,体现时代精神,做到与时俱进。(2分)

答案二:选择观点二

理由: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精神纽带。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为确保文化发展的根基,应当重塑家风传承家风。(3分)

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优秀的家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和谐发展,所以要传承和重塑家风。(或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重塑和传承家风有利于在良好家庭氛围中影响人,促进人的发展。)(2分)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于优秀道德品质的弘扬,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塑和传承家风,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

(必须明确表态选择一种观点,运用观点加以分析,其他观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014顺义一模39.东亚、东南亚是当今中国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地区。

东亚对中国外交的重要性可以用“关键”和“首要”来形容。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多次使用“共同”一词“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共同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多次使用“共同”的依据?(7分)

(4)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多次使用“共同”的依据?(7分)

①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2分)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发展自己,同时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分)

③中华文化其特有的包容性,也要求我们在与他国和睦的关系中,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谋求自身的发展。(3分)

2015 期末怀柔38(4)材料四中国高铁“出海”短板是国际化人才,南车集团曾因将“雨刮器”翻译成“抹布”而痛失订单。开拓市场难,守住市场更难,而守住市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本土化。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

有限公司(简称南珠机电)在马来西亚的项目,因为该国是伊斯兰国家而在动车组上特意设计了祈祷间;专门留了女性车厢以便于更保守的教徒乘坐;就连行李架的设计也参照了伊斯兰教堂的穹顶,从而使对方看到了我们的努力和诚意。

(4)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高铁企业应该如何补齐短板?南株机电为什么要“本土化”?(8分)

(4)发挥教育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英语教育应与国际接轨、以现代科技相融合 2

文化具有多样性,2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1南珠集团的做法尊重当地文化,尊重文化差异,求同存异,1将伊斯兰文化融入机车设计之中,使当地政府和民众感受到中国企业的诚意,有利于项目的开展和推进,也有利于开腿更广阔的市场。2

2015海淀适应40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是多彩的,文化是多样的。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

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知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人类文化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4)阅读材料,说明我国在国际交往中如何实现文化的交流互鉴。(8分)

(4)尊重文化多样性。(1分)认同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充分发挥我们的文化优势,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3分)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2分)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众长。(2分)

2015期末朝阳41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质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以人文交流为纽带,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3)分析材料,说明在“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交融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①在文化交流融合中,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②在吸收外国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论”。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015 期末丰台38(4) 电影《天河》描绘了库区人民为修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的巨大牺牲。十堰市某村被定为搬迁移民试点,村支书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认真细致做好移民工作,告别80岁高堂,带领61

户村民搬迁到移民新村,情节催人泪下。

(4)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电影媒体在传播正能量中的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天河》作为优秀的文化作品,以其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④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超越时空局限,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天河》的播映吸引观众观看,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2015石景山

39.(10分)胡同、特色小吃以及京剧等,都是“老北京”文化的标志。然而,这些文化并非北京土生土长的文化。

上述老北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我们今天发展中华文化有哪些启示?

老北京文化是在实践基础上,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创新发展的结果。(3分)

发展中华文化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4分)要立足实践,包容共鉴,不断推动文化的创新。(3分)

2015西城期末41印度最早用甘蔗制造出砂糖( ),后传到中国和欧洲等地,因此糖字的英文sugar 、

法文sucre 、德文zucker 、俄文caxap 等,都来自印度吠陀语和古典梵文的

。唐朝人曾到印度学习熬糖法,后来中国制糖术水平提高,白糖的颜色和口味远超印度,白糖大量输入印度,因此印度印地语中称白糖为c īn ī(意思为“中国的”)。中国白糖逐渐传到更多的国家,成为蜚声全球的中国饮食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不同民族饮食文化发展和交融的原因。

(4)糖连同其称谓,以及制糖术的传输,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所以,正如糖史所展现的,是文化交流、借鉴及创新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交融。

2016 石景山期末 26.(6分)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保留古都风貌与现代城市建设之间的冲突始终困扰着北京人。石景山区西北部有一条明清时期的古街,至今仍有许多旧式的房屋、店铺,还有三座历史悠久的寺庙——法海寺、承恩寺、慈祥庵,这就是有“京西古道”之称的模式口大街。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这一地区的改建有两种不同方案:第一种主张保留古道,并把它变成步行街;第二种主张拆除古道,取直拓宽为一条30米宽的交通次干道。经过多方论证,决策部门最终否定了“取直”方案,在保持其特有的 “龙”形走向及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拓宽了古道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京西古道最终改建方案的合理性。

26.(6分)

①古道及其建筑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保持其特有走向和特色,能够继承古道的传统风格,彰显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2分)

②古道及其建筑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持古道原有特色,也是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2分)

③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拓宽古道,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对现代城市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2分)

2016 西城期末28.(8分)“十三五之歌”是一首传播力十足的

“网络神曲”,饶舌的中英文歌词、类似欧美乡村音乐的民谣曲风、四个肤色各异摇

头晃脑的卡通人物,唱出了当下中国最热的“十三五”话题。“Wanna know what

China’s gonna do? Best

pay attention to the shisanwu”,s hisanwu这三个音节伴着欧美乡村风格小调被反复吟唱,解释了“十三五规划”的方方面面。

“十三五之歌”通过新华社的社交网络账号发布后迅速走红,点击率不断上升,引起了外国网友和海外媒体的关注,《纽约时报》发文称,这段视频把中国的宣传模式带进了新时代。

《十三五之歌》成为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例,请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十三五之歌》的成功经验。

8.(8分)

借鉴和融合了民谣、卡通等多样的文化元素(2分),符合受众习惯、切合受众心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2分),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网络这一现代技术手段传播我国的政治文化(2分)。

2016石景山区29.(2)材料二目前,国际社会愈加关注中国,渴望了解中国,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2015年9月初,京剧表演艺术家张火丁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演出传统剧目,场场爆满。究其原因,一是演员没有为迎合外国观众对剧情做大的改动,而是原汁原味展现京剧艺术的整体魅力,折射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二是演出前请哈佛大学、密西根大学教授为观众讲解剧情和欣赏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异国受众,使他们懂京剧、爱京剧。这一运作方式被称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张火丁模式。”

(2)(6分)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张火丁模式”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有怎样的启示。

29.(2)(6分)

①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承担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②大力弘扬和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引导并满足国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需求。

(每点2分,共6分)

2016东城期末27.(22分)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阅读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屠呦呦响应国家号召,为挽救数亿饱受疟疾折磨的患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开研究。一方面从中医药古方中寻找灵感,一方面利用现代医学的提取手段和检验手段,十年如一日地展开研究,终获成功。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礼物”。中医药文化要不断创新才能走向世界,惠及更多人群。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使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10分)

27.(1)要使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就要立足于社会实践,不断在服务社会中发展创新;3分要善于在继承传统中推陈出新,从传统中医药文化中汲取灵感;3分要善于博采众长,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升中医药水平;2分要利用大众传媒传播中医药文化。2分

2016 朝阳期末27.(12分)冯友兰是近代以来中国能够建立自己体系的少数几个哲学家之一,是对中国学术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等诸多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学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冯友兰体悟古代哲人“所遭际之时代,所居处之环境,所熏染之学说”,着重挖掘中国文化中儒家入世精神和道家出世精神相结合的传统,并把它们内化。他的哲学思想承接程朱,扬弃陆王,吞吐玄禅,借鉴西方新实在论,吸取唯物史观,截断众流,容纳百川。他熔铸古今、衡论中西,博览明辨、精思慎取,撰写《贞元六书》,创建“新理学”体系。他不仅能“照着讲”,陈述以往的哲学,而且还能“接着讲”,创作自己的哲学。

(1)运用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照着讲”和“接着讲”的理解。(6分)

27.(共12分)(考生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本题6分

①“照着讲”以往的哲学,是要原汁原味,萃取精华,客观说明是非、得失、优劣。

②“接着讲”自己创作的哲学,是要熔铸古今、衡论中西、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③“照着讲”和“接着讲”都要处理好继承、发展、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

2016 丰台期末30.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英国,开启中英“黄金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擅长于引经据典的习主席,在白金汉宫晚宴上说道:“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四大发明在英国文化和科技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国富论》、《天演论》等英国名著则为近代中国思想界打开了全新视野。中国丝绸和瓷器曾经令当时整个英伦为之倾倒,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则使世界丝绸业和制瓷业脱胎换骨。中国的茶叶为英国人的生活增添了诸多雅趣,英国人别具匠心地将其调制成英式红茶。”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8分)

30. (1)文化具有多样性,应尊重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2分)文化的交流使得中英两国能够吸收对方的优秀文明成果;(2分)两国对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有利于文化的的发展;(2分)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在中英文化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了中英文化的进一步发展。(2分)

2016 门头沟期末2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同学对近段时间比较火的《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综艺节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5 年我国新开播的综艺节目是引进国外版权,同时还有许多电视台准备加入引进的队伍。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了两种观点。

观点一:综艺节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拿来主义”是一个必经之路。

观点二: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选择一种你赞成的观点,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8分)

27.观点一:综艺节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拿来主义”是一个必经之路。

观点二: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选择一种你赞成的观点,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8分)

赞成第一种观点: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坚持“拿来主义”,能够学习和吸收国外综艺节目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电视节目创新。(2分)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坚持“拿来主义”,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有利于中外电视行业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进我们对自身的认同和对别人的理解。(2分)③在引进国外版权时,要坚持科学分析的态度,以我为主、为我所用,(2分)不能丧失我们自身的特色,要用“他山之石”促进中国电视原创节目的发展。(2分)

赞成第二种观点: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2分)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可能会忽略对我国自身电视节目优点的继承和发扬,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2分)②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电视节目的创新必须要立足我国的国情,引进的国外节目可能不符合我国观众的审美情趣。(2分)③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有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会导致中国电视原创节目缺乏,不利于我国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2分)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2013朝阳25.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和艺术创作中,梅、兰、竹、菊常被作为托物言志的题材,承载作者对澹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格境界的追求。如今,在一些公益广告中,它们仍然被赋予廉洁自律等内涵,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蕴涵着传统思想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2013东城25.有网友响应中央号召,在微博上发起“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

完的饭菜打包带走),该行动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和支持。这说明

A.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传统文化总能得到继承和发展

C.网络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 “光盘行动”体现了勤俭节约的文化传统

2015海淀适应25青瓷是中国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等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2015海淀.古人认为,羊是膳食的美味,所以羊大为“美”;“美”与“善”同义,故金文的“善”字从羊从二言,表示众口夸赞的意思,因此羊言为“善”;羊的性情温和驯顺,因此“善”又有善良、慈善之义……由此可见

A.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B.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2013西城I中国画家画马有悠久的历史。唐代韩干、宋代李公麟、元代赵孟頫都画过马,他们的“马”多是皇帝圈养的马,养尊处优,不会有瘦骨凌风的样子。而徐悲鸿画的马,鼻子较大、胸肌发达、四肢长,取的是荒原大漠里战马、野马形象。回答28、29题。

28.1895年出生的徐悲鸿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历史阶段。在徐悲鸿的笔墨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坚强不屈、奋起抗争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

A.中国文化软实力强大的表现 B.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灭的重要原因

C.中华优秀文化对人的有形影响 D.每一个人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关切

2013朝阳II2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中国梦”。实现这一梦想,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因为“中国精神”是

A.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C.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013 II西城25.1936年,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在这里,他看到一种别样的生活方式:毛泽东住在十分简陋的窑洞里,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从共产党人极其简朴的生活中,斯诺发现了一种伟大的力量,他称之为“兴国之光”。今天,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我们

A.发扬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B.继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C.传递团结统一的精神火炬D.用改革创新的精神照亮前路

2016 东城期末17.《乡愁》作者余光中曾感言“50年的政治阻隔不了五千年文化的一脉相承”。这是因为

①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②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凝聚力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16 东城期末23.上图为中国古代史书典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资料的保存,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

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①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增长直接经验,丰富阅历②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③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④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门头沟期末1.当地时间2015年10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时强调:“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华文化走出去进行交流是因为

A.中华文化能求同存异、兼收并蓄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中华文化全面吸收了西方文化D.中华文化能体现时代的先进性

2016丰台期末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说明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B.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C.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D.民族精神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2016石景山期末6.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这是民族精神强大作用的充分体现。我国有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名言,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自强不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②爱好和平——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③勤劳勇敢——昏晨力作,夜以继日④团结统一——亲仁眷邻,国之宝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顺义区期末28. (8分)国内首档传统文化展示真人秀《传承者》节目力图为13亿现代中国观众找回远离了的文化之根,激活潜藏着的文化基因,唤醒丢失过的文化之魂。节目汇聚了身怀绝技的传承者,以及能言善辩、代表年轻人态度的青年团。凸显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地位;同时为新老两代“观点交锋”提供了绽放的舞台。(1)结合你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列举一项你认为应该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3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释《传承者》节目的文化价值。(5分)

28. (8分)

(1)结合你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列举一项你认为应该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3分)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释《传承者》节目的文化价值。(5分)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创新。传中华文化之根,承优秀传统文化之魂的《传承者》,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继承、发展和创新。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传承者》对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可以为之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传承者》中新老两代的“观点交锋”,既体现了对文化观点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尊重,也有利于青年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继承与发展。

2016朝阳区期末26.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气氛,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学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上图是某同学研究校园文化时尝试画出的示意图。

(1)据图,结合《文化生活》相关知识,以“如何推动校园文化发展”为主题,写一则120字左右的短论。(6分)

2016门头沟期末28.(2)材料二:习近平在会上讲到: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2)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支撑中华儿女取得抗战胜利的精神动力。(4分)

(2)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2分)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取得抗战胜利,是民族精神强大作用的充分体现。(2分)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13 海淀I 25.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做事,“成由勤俭败由 奢”;施政,“秉公保民,清廉勤俭”。这告诉我们

A .倡导勤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B .倡导勤俭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C .倡导勤俭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D .勤俭是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规范

2013 朝阳

II 25.目前,我国影视文化市场在面对精品短缺问题的同时,还存在着相同题材、相同形式影视作品同质化竞争导致产能严重过剩、文化消费意愿下降的现象。这一现象

①反映了当代文化消费的大众化特点 ②凸显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③表明文化发展要改变人的消费观念 ④要求文化生产面向群众多样化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3 海淀II 25.近年来,道德现象高频“出镜”。一方面表现为媒体对道德问题的关注度和民众对道德失范的痛恨度“居高不下”;一方面表现为一批批草根“道德英雄”、无名志愿服务者等“最美”人物纷纷闪亮登场。这说明

①人们对高尚道德有强烈的渴求 ②道德力是国家硬实力的基础

③思想道德建设需大力加强 ④道德滑坡危机人类存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3 西城II 24.读图6。一篇关于旅游不乱扔垃圾的“甄嬛体”微博,激发了网友们的创作活力。这些微博的

广泛传播有利于

图6

①人们直面道德冲突,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②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摒弃传统文化

③以幽默温情,汇聚培育文明风尚的正能量④教育社会公众,维护公共环境从自身做起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4丰台一模“微”有细小之意,然而“微”一旦与强大的互联网相结合,便具有了独特的魅力。请回答25、26题。

25.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①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②反映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④提升了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4西城一模24.透过古今中外斑驳陆离、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我们会发现,各个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总是同一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密切联系着的。因此,我们应把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放在

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 B.引导公民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上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上D.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上

2014石景山一模25.费孝通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①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②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③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④应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4东城一模24.2013年10月,《喜羊羊与灰太郎》、《熊出没》两部动画片因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被央视《新闻联播》点名批评,创作单位已开始对这两部系列片全面修改,修改后再送电视台播出。对于上述报道的正确解读是

A.两部动画片暴力失度、语言粗俗,属于落后文化

B.娱乐作品创作要面向市场,符合不同欣赏者的需求

C.大众传媒要坚持正确导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必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2015朝阳25《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治安策》中的“国而忘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体现了相同的精神内涵,以下事例与这种精神相契合的是

A.寸草春晖:助子求学,重病母亲三年织出《清明上河图》十字绣

B.心比金坚:铭记战友深情厚谊,三十一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

C.誓言无声:隐姓埋名三十年,献身于我国核潜艇研制和国防事业

D.童叟无欺:“油条哥”用“放心油”和一口锅支撑食品安全的良心

2016丰台期末22. 电视连续剧《琅琊榜》以精良的制作、精湛的艺术被网友们誉为“良心之作”。剧中“家国天下”等深层次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元素也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可见发展大众文化需要

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②实现文化的经济效益

③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求④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 朝阳期末13.社会学家费孝通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拥有“自知之明”,是为了提高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这种对文化的“自知之明”

①是对自身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②是推动本民族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建立在全面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之上④有助于把握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16 丰台期末24. 《大国工匠》系列报道向我们介绍了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的人,该片崇尚“匠人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宣传“匠人精神”能够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6门头沟期末5.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①凝心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引领思潮,培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和公民品格

③强基固本,提升我国文化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

④弘扬主旋律,抵御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渗透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4石景山一模39.良好的家风,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材料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古往今来,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官民,只关德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连着民风,民风连着国风。以家风为基,民风做本,基本坚固,国家才能昌盛。当下,求解困扰全社会的信任危机、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等困境,重新发现并挖掘家风文化的价值,无疑是一条非常现实的路径。

(2)你的家风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相关知识,谈谈挖掘家风文化的意义。(8分)

(2)①个人的家风。(略)

挖掘家风文化有利于公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有利于知荣明辱、扬善惩恶,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风尚;有利于加强

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促进国家昌盛与民族复兴。(每点2分,共8分)

2014朝阳一模41.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藏品丰富的大英博物馆和稳重的大本钟是伦敦的象征与标志。故宫、四合院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金名片;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等众多的文化设施代表着北京的城市文化品位;高碑店、宋庄等文化产业聚集区为北京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结合材料和生活感悟,为北京建设文化之都提出两条建议,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别指出其理论依据。(7分)

2014海淀一模39.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它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近年来,出国旅游休闲度假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但是,中国游客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备受诟病。有人说,每一位外出旅游者都是一张移动着的“中国名片”,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与传播者,应展示出国人健康文明的素质以及良好的

(完整版)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 文学常识贵在积累,必须持之以恒。文学经典能培养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质,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节省的大家的时间,现整理了常考的100道文学常识题,快来一起做一做吧!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 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 (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 ;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________ 。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 。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12、________________ ,得来全不费功夫。 1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几度夕阳红。 16、海阔凭鱼跃,________________。

古代文化常识试题修订稿

古代文化常识试题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古代文化常识试题精选 (一)学校与科举 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国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 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 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 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 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山川与地理

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 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 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19.“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2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 (三)天文与历法 21.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22.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23.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 24.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 25.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后的是狗。()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汇编.

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一)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 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爱所好。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B.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C.节是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如苏武“持节送匈奴使”。 D.左骏指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 日中是十二时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1 时正)。 5.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8.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3分) A.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

高考备考:古代文化常识模考真题7

2018届语文高考备考:古代文化常识选编(七)初稿 编制:李珍和审核:高二语文组①包科领导: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 A.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乙夜指二更时候,约为夜晚10时。 B.荫指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C.五岳指我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南岳恒山、西岳华山、北岳嵩山和中岳衡山。 D.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祭天称作“封”,在梁父山祭地称作“禅”。2.下列读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A.“推官”,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等下皆设一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宋时亦有节度、观察等推官。 B.“移”表示官职调动,文言文中类似的还有“调”“徙”“出”“行”“判”“权”等。 C.“敷文阁”是南宋绍兴年间建的一座阁楼,用以收藏宋徽宗的各种作品,设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 D.“铭”在本文指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文章。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3月联考] A.元元,古时用以称庶民百姓,杜甫诗句“穷年忧黎元”中的“黎元”与此意思相同。 B.乘传,古文中指朝廷派出官员乘车发布文书、命令等,也有传檄、移书等说法。 C.博士,古代一种官职,任职者往往在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有教授生徒的职责。 D.耆艾,古以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泛指老年人,相关词语还有耄耋、期颐等。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A.秩满:谓官吏任期届满。如唐代钱起“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中“秩满”即为此意。 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 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A.受禅是指接受帝王的让位,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权更迭、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 B.郡是古代区域的名称,秦统一六国后,是最高的地方行政区域,但春秋前,县大于郡。 C.柱国是官名,始设为最高武官,后为勋官称号,是授予有功者的虚职,没有实际职务。 D.古代帝王可以赐予臣子作为世禄的封地,邑三千户是指居住人口超过三千户的封地。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A.制诰,是帝王所下文告及命令的统称;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为官职名。 B.卿,在古代可以用来代表“你”,但只用于君称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C.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为“经筵”。 D.致仕,指官员退休或辞职归家。致仕约起源于周代,西汉以后逐渐形成制度。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二次(11月)联考语文试题] 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 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 C.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 D.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尚书右仆射”是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职,“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A.“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因在秋季举行,故称“秋闱”。 B.“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元代许衡也担任过此职。

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

2019年高考文化生活考试试题汇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全国Ⅰ卷.20)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 B) 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 A.①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④ 2.(卷.26)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3.(卷.20)“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C) A.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5.(卷.16)说: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一论述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B)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②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汉归根归根到底是由文化决定的 ③文化为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④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水平的根本尺度

2019年高考文化常识试题汇编(附答案)

高考最新文化常识试题汇编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科举制度中,在礼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经皇帝钦点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B.“当路”既可以指执掌政权,也可以指掌权之人,本文是后者的意思。 C.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D.古人迷信,认为一些自然变化和人世吉凶祸福有关,把星象的异常变化叫“星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原是奉皇命检核地方官的职务,后成为掌一州军政大权的要职。 B.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是编纂历史书籍的重要根据。 C.嫡嗣,此处指皇位承继人,即太子。嫡,宗法制度下妻或妾生的长子。 D.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其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和荣誉称号。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指《周易》,是中国一部古老的占卜之书,约成书于尧舜时期。春秋时期,有人依附于它的卦爻形式,借以发挥哲学思想。 B.兵部尚书,别称为大司马,是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为正二品。兵部主要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事务。 C.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指皇帝外出时,由太子等重要人物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D.驿,指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如“驿站”“驿馆”等;也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文中指由朝廷专门指派的车马。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司,古代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仪同三司”非官职,仅指与三公同等待遇。B.出,古时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也指“出仕”,即出来做官。文中是前一种意思。C.别都就是“陪都”,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中国最早的陪都出现在炎黄时期。D.薨,古代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高等级的妃嫔或者封王贵族的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髫,相当于七岁的年龄阶段,女孩称为髫年,男孩称为韶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还要比垂髫之年小上几岁,“总角、孩提”是幼年的泛称,而“垂髫、始龀”

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附答案)

全国卷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

古代文化常识竞赛题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克赛题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赛试题 命题人:长兴岛高级中学魏曼丽 2016.01.20 1、下面不是以职业来称呼其名的是() A、庖丁 B、师襄C孙膑D弈秋 2、“期颐”是古代表年龄称谓的词,它指多少岁?() A、五十岁 B、七十岁C 八九十岁D百岁 3、不同的朋友关系,称谓就有不同,其中“竹马之交”指() A、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B、患难时结交的朋友 C、从小一起长大的异性朋友D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4、下面不是指百姓的称谓有() A、布衣 B、朱门 C、氓D黔首 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哥哥姐姐称为“家兄、家姐”, 那么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该怎么称呼()

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 C、息弟、息妹D 高弟、高妹 6.《论语?为政》孔子说“而立”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A、20 B 、30 C 、40 D 、50 7.()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 A大将军B军机大臣C上大夫D参知政事 8.()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A丞相B学士C尚书D上卿 9.以下哪一个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 A告老B乞骸骨C左除D致仕 10.哪一个表示官职提升() A起B擢C补D夺 11.哪一个不表示“兼任”() A兼B摄C署D辟 12?《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拜”

什么意思?() A授予官职B升职C降职D平职调动 1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14.科举考试中把考生的姓名糊没称“弥封”,它初始于:() A隋炀帝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15.科举中,会出现一人兼解元、会元、状元的“连中三兀”,哪场考试不是科举考试() A乡试B会试C殿试D朝试 16.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始创于 何时?:() A隋朝B宋朝C唐

全国中考试题文化常识汇编

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文化常识题目汇编 1.【2016·广西桂林】 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来源:学科网] B.到家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C.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四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和总分顺序。 D.寓言是从神话脱胎而来的一种文学样式,如《秋水》《愚公移山》这两则寓言就颇有神话的味道。 2.【2016·山东淄博】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 境。 B.杨绛先生于今年5月25日辞世。她在叙事散文《老王》中记叙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她 对老王深切的愧怍之情,也表现了—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D.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课文《马》即选 自其中。 3.【2016·山东德州】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 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C.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 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古人讲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 前后。 4.【2016·山东滨州】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人,他要《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 B.“表”是古代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说”是古代抒情类文章的总称;“铭”是古代刻在 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巨匠。他文笔犀利,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 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届文化常识题汇编含答案

届文化常识题汇编含答 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

2017届高考语文文化常识题汇编(含答案) 红树主人 编 2017-05-30 文化常识题汇编1 1.(河北省百校联盟2017届高三期 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 .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 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 .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 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 .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2.(山西省八校2017届高三年级上 学期期末联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 .“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 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 .“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 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 .“致仕”,“致”意思是“获 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3.(四川省高中2017届毕业班“名 校联盟”测试)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 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 .邑就是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 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 C .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 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D .谥,在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4.(河南省开封市2017届高三第一 次模拟考试)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 B .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 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 C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 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D .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或“休致”,也指官员退休。 5.(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高三期中考试)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 B .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D .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6.(海南省“七校联盟”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公,爵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 B .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其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C .实封,古代食邑制度之一。只有加实封的人才能够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 D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 7.(安徽省“江淮十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人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B .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怍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 .宦官,也指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既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也为一品二品官员服务的官员。 D .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8.(辽宁师大附中2017高三期中考试)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嘉佑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 .“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 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

最新近五年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常识高考真题汇总

近五年高考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常识真题汇总 2018年全国卷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祚”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2018年全国卷Ⅱ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2018年全国卷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幕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2018年天津卷 4.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C )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高考试题汇编练习及答案解析

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高考试题汇编练习 一、选择题 1.(09江苏卷18)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09福建卷31)20XX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西安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款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3.(09天津卷9)某校开展了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人生道理、实践人生追求。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09山东卷20)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D ②③④ 5.(08海南卷17)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开发原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成功经验表明(B) ①原生态文化具有普遍的积极价值②原生态文化具有传播和发展的价值③文化与经 济相互联系、相互交融④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6.(08广东卷21)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7.(08江苏卷20)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 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③ 8.(07北京卷25)“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与制造业相结合的产物,奥运吉祥物“福娃”受到市场的普遍欢迎。据估计,它会创造数十亿元的商业价值,其经济效益远远超过普通玩具。这说明 ①文化创意的融入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②非物质生产要素可以取代物质生产要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汇编

语文小测—文化常识(一) 请用红笔对错误之处进行修改,并认真总结识记。 1.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2.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3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4.“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5.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6.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 7.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8.“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9. 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10.《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三岁行笄礼而字。 11.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12.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13.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4.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15.“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 16.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17.“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18.“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19.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迂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20.“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 21.“及沙门法秀谋逆事发”中“沙门”,泛指所有出家修行的宗教人士,对年长的当尊称悬壶、法师、师父。 22.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23.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路运输。 语文小测—文化常识(二) 请用红笔对错误之处进行修改,并认真总结识记。 1.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文化常识题汇编讲解

文化常识题汇编 1.(河北省百校联盟2016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2.(山西省八校2016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3.(四川省高中2016届毕业班“名校联盟”测试)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邑就是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 C.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D.谥,在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4.(河南省开封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 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 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D.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或“休致”,也指官员退休。 5.(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高三期中考试)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 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D.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6.(海南省“七校联盟”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爵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 B.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其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C.实封,古代食邑制度之一。只有加实封的人才能够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 D.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文言文中可能涉及的)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目录 一、人的称谓 (1) 二、古代职官 (3) 三、天文历法 (5) 四、古代地理 (8) 五、科举制度 (9) 六、风俗礼仪 (10) 七、饮食器用 (13) 八、音乐文娱 (13)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