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3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4】

3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4】

3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4】
3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4】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4】

一、教学内容:

1、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

2、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3、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4、观察物体练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会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由几个

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正确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指定的视图正确摆出相应的组合体,体会物体与视图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全过程,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思考,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

体会数学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与空间观念,提高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观察物体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几何空间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逐步形成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重点:

会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物体;能根据物体的形状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四、教学难点:能根据物体的形状想象相应的视图,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

六、课时安排:

4课时

课题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物体【1】

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科书P32~P33页例1、“练一练”和 P36“练习六”T1~T4

教学目标1、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

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

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

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

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

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

书:观察物体

二、学习例1。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

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个投票箱,你能指出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回答:(投票箱)

学生指一指

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然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

角度看到的形状。

2.完成P32练一练。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

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

1-2名同学说一说)

(2)P33练一练第2题。

后让学生说一说三、巩固练习1、完成p36“练习六”第1题。

学生在课本上注明各是哪一面。

洗衣机的前面、右面、上面各是什么那个图形?

冰箱的前面、右面、上面各是什么那个图形?

2、完成p36“练习六”第2题。

让学生拿出正方体摆在课桌上,从三个不同的方位观察正方体,前面、右面、上面各是什么那个图形?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一说,小组交流

学生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

学生观察交流

每个面都是正方形,大小

3、

学生摆出长方体,观察前面、右面、上面各是什么那个图形?

让学生说一说

这两个图形各是从哪个面看到的?相等

学生观察交流前面、右面、上面各是什么那个图形?

学生说一说

四、课外作业1、P36第4题

2、补充习题P29第1~4题。

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板书设计】【1】观察物体

观察:对准面水平观察

前面正对的

右面朝右的

上面朝上的

课题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2】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教科书P33~P34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P36~P37“练习六”第5~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感受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前面、右面和上面的图形,能辨认和判断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图形;能根据其中一个或两个面的形状,摆出相应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能感受和分辩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同面的相应形状,体会观察物体时的位置关系,根据一个或两个面的形状分析和摆出简单的物体,培养初步的空间感知能力,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和操作活动,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确定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形状摆出相应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准备准备几个小正方体。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出示长方体,指出前面、右面和上面。

转换方位,再指一指

怎样确定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

明确:观察物体,要根据观察的位置确

定是哪一面,一般情况下正对这我们的

面叫前面,朝我们右边的面叫右面,朝

上的面叫上面。

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说明:观察物体的面时要注意,(观察

示范)要正对观察的这个面,从水平方

向观察,才能看准是什么形状。

揭题:认识了不同的面,掌握了观察方

法,我们就来观察一下由几个正方体拼

成的大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先观察,再说一说

二、观察物体观察长方体

出示例2,摆一摆,说说这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1)观察前面

问:摆出的每个小正方形分别是哪个小正方体的面?

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有4个小正方形拼成的,每排有2个,有2排,拼成了较大一点的正方形。

(2)观察右面和上面

先观察右面,再观察上面。

问:右面和上面看到的是由几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为什么都只有2个小正方形?看到的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

(3)连线

连一连,交流:摆成的长方体三个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观察,用小正方形摆一摆。

学生指一指摆出的每个小正方形分别是哪个小正方体的面

学生观察回答问题

交流:摆成的长方体三个面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用线连一连。

2.试一试

按要求摆出长方体,检查校准

分别观察,画出前面和右面的图形

指出:这两个面看到的都是2个小正方形横排成的长方形,所以有时候观察同一个物体不同的面,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小结:由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每个面都是由相应的小正方形组成的,长方体的面或者是正方形或者是长方形。学生用4个小正方体摆一摆从上面看到的立体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画出前面和右面的图形

三、巩固内化 1.P34“练一练”第 1题

2.P34“练一练”第 2题独立摆一摆,再观察连线

先摆一摆,再从三个面看一看,在方格里画出看到的图形。

3.P36练习六第 5题

画一画,集体交流:那几个面看到的图形相同,哪几个面看到的图形不同?

4.P36练习六第6题

5.P37练习六第7题

摆一摆,说说其余两个面各是怎样的形状?

指出:8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三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学生先用3个小正方体摆一摆,横着摆一个长方体。观察后画一画三视图。

学生试着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说说其余两个面各是怎样的形状

四、课堂小结今天观察的是小正方体摆成的什么形

状的物体?有哪些体会?

五、课堂作业1、补充习题P30~P31第1~4题

【板书设计】【2】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课题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3】授课日期教学内容教科书P34~P35例3、“练一练”和P37“练习六”T8~T11

教学目标1.能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组合体,并能画出看到的图形。

2.能根据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物体。

3.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观察、确定物体不同面的图形

教学难点根据已知面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物体

教学准备准备若干个小正方体和小正方形。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左边物体的哪一

个面看到的?连一连。

前面右面上面

教师板书连线。

观察物体要注意什么?

2、今天我们观察学习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学生口答交流学生回答

二、观察物体1、P34教学例3。

(1)观察。

让学生照样子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如图所示的组合体,再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把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形与相应的观察位置连一连。学生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下面的物体,进行连线

(2)想象。根据下图想象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再在方格纸上把看到的视图画出来。

3.比较。比较两个物体的视图,说说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在怎样的情况下从同一方位看到的图形相同,怎样的情况下从同一方位看到的图形不同。

4.拓展。

提问:看图1,如果此时再添加一个小正方体,放在什么位置不影响正面看到的形状?你想怎么摆?

提问:这时看到的形状与刚才一开始的形状一样吗?

小结:观察物体时,在同一个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视图可能有不同的摆法,而从学生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进行观察下面的物体,学生并画出三视图

学生说一说

再请学生们仔细从上面、侧面观察

图2

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有相同的

视图,但也可能不同。

三、巩固练习1.完成P35“练一练”第1题。

先根据直观图想象从前面、右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图形,再完成连线,并具体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完成P35“练一练”第2题。

比较三个物体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再想一想观察这三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学生独立观察,完成连线

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问题

四、课堂作业1、完成P37“练习六”第8~11题。

2、补充习题PP32~P33第1~4题

五、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

哪些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3】观察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课题观察物体练习【4】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教科书P38~P39“练习六”第12~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教学生尝试着画视图,进一步巩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正方体若干个,小正方形若干个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完成P38口算练习。第12题

2.谈话:

我们已经学会了“观察物体”,说说你学

会了哪些知识?

二、练习指导1、P38.练习六第13题。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P38.练习六第14题。

(1)小组合作,摆一摆。

(2)学生独立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3、P38练习六第15题。

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

教师注意指导:从前面能看到几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从右面能看到几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

4、P39练习六第16题。

(1)学生独立审题,小组合作,摆一摆。(2)讨论:你有不同的摆法吗?

5P39练习六第1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正方体摆一摆

学生独立完成

三、拓展练习第39页“动手做”。

至少再添几个小正方体使它们变成长方

体。

提示学生先算出每个长方体有多少个小

正方体,再减去原来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正方体总个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学生摆一摆、说一说。学生看一看、数一数。

四、全课小结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1、补充习题P34~P35 T1~T5

(完整)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测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共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K 39 Ag 108 I 127 Ba 137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Mg2+、SO42-、Cl- B.Ba2+、K+、OH-、NO3- C. Al3+、Cu2+、SO42-、Cl- D.Na+、Ca2+、Cl-、AlO2- 2、纯水在20℃和80℃时的pH A.前者大B.后者大C.相等D.无法确定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铁跟盐酸反应:2Fe + 6H+=2Fe3+ + 3H2↑ B.磷酸二氢钙溶液跟氢氧化钙反应:H2PO4—+ 2OH—=PO43—+ 2H2O C.碳酸钙跟醋酸反应:CaCO3 + 2CH3COOH=Ca2+ + 2CH3COO—+ H2O + CO2↑ D.铜片跟稀硝酸反应:Cu + NO3-+ 4H+=Cu2++ NO↑+ 2H2O 4、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待测浓度的盐酸(盐酸置于锥形瓶中),以下操作会造成所测盐酸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C.锥形瓶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D.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COOH B.Cl2 C.NH4HCO3 D.SO2 6、将0.l 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溶液的pH增大 7、从下列现象可以判断某酸是强酸的是 A.加热该酸至沸腾也不分解 B.该酸可以与石灰石反应放出CO2 C.该酸可以把Al(OH)3沉淀溶解 D.该酸浓度为0.1 mol·L-1时的pH为1 8、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1×10-5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值为5 B.一定是酸溶液 C.可能是强酸的酸式盐溶液D.PH值可能为9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测试题(经典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A 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6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7-10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5分,共50分。) 1. 用水稀释0.1mol/L 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 A .) O H NH () OH (23?-c c B . ) OH ()O H NH (23-?c c C .c (H +)和c (OH -)的乘积 D .OH -的物质的量 2.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 .用10mL 量筒量取7.13mL 稀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C .用广泛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 为2.3 D .用25mL 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3.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A .AlCl 3 B .KHCO 3 C .Fe 2(SO 4)3 D .NH 4HCO 3 4. 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 固体 ②H 2O ③NH 4Cl 固体 ④CH 3COONa 固体 ⑤NaNO 3固体 ⑥KCl 溶液 A .②④⑥ B .①② C .②③⑤ D .②④⑤⑥ 5. 在25℃时,100mL 0.4mol/L 的盐酸与等体积0.6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值为 A .6 B .5 C .12 D .13 6.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CO 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 3-+H 2O H 3O ++CO 32- B.H 2SO 3的电离方程式H 2SO 32H ++SO 32- C .CO 32-的水解方程式:CO 32-+2H 2O H 2CO 3+2OH - D.CaCO 3的电离方程式:CaCO 3 Ca 2++CO 32- 7. 氢氰酸(HCN )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 .1mol/L 该酸溶液的pH 约为3 B .HCN 易溶于水 C .10mL 1mol/L HCN 恰好与10mL 1mol/L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D .在相同条件下,HCN 溶液的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的弱 8..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pH=2的HA 溶液与pH=12的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 c (H +) + c (M +) == c (OH -) + c (A -) B .pH 相等的CH 3COONa 、NaOH 和Na 2CO 3三种溶液: c (NaOH)<c (CH 3COONa)<c (Na 2CO 3) C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 3COOH 和CH 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 c (CH 3COO -) +2c (OH -) == 2c (H +) + c (CH 3COOH) D .0.1mol ·L -1的NaHA 溶液,其pH=4:c (HA -)>c (H +)>c (H 2A)>c (A 2-) 9. 盐酸、醋酸、纯碱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NaHCO 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 ,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 - 23和OH -

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一)第1课时 观察物体(1)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一)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遭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空间相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 不同的..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

二、探究体验 1、活动一:观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 (1)观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术头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 (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合汇报.. 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木头大象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 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讨论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 (4)请小组长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屉里.. 2、活动二:根据照片,判断拍照角度.. (1)小兔子和小猴子给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张照片,请大家猜猜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谁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2)学生汇报交流.. 3、巩固练习: (1)同学们做的太好了,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着一个茶杯,请你们从不同的操度观察这个茶杯,并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题,小组之间交流方法.. (3)独立完成第三题,教师指名回答..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学生亲身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关系是因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从正面、后面、左面和右面观察单一物体和观察两个物体的相对关系。本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环节,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能辨 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学生能正确辨 认从四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单一物体或两个物体的形状及位置关系。 1.通过观察,学生能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 进行辨认。 2.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以观察为载体,不断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观察物体”的学习就是在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另外,根据给定的平面图形中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确定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物体之间的相对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创设学生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这些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且学生又很少关注其中是否蕴含着数学知识,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 生活的意识。 1 看一看(一) 1课时 2 看一看(二) 1课时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观察最多能看到3个面。 2.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3.观察物体,先要确定观察的方向(上、正、左、右),再确定观察的形状,并把它画下来。 4.摆立体图形时,可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摆出底层,再根据从正面看出的摆出前排的图形,然后根据从左面看对后排进行订正,最后从不同方向观察所摆图形是否符合原图形。 5.数正方体的个数时,为了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可分层数;观察漏在外面的面,应弄清从哪几个方向看到的是什么图形,再计算。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 如:6的因数有:1、2、3(6除外),刚好1+2+3=6,所以6是完全数,小的完全数有6、28等 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关系:奇数+、-偶数=奇数

六年级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六年级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从三个方向观察由3,4个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这一单元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从三个方向观察由5个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观察物体的范围的变化。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从三个方向观察由5个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观察范围的变化。 单元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形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立方体的数量范围。 3、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到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难点: 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立方体的数量范围。 3、关键: 让学生经历观察、想像、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一课时“搭积木”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学习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下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难点 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关键: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边操作边想象解决问题。 【学习设计】 一、引入课题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从三个方向观察由3、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观察物体的问题。 板书:搭一搭 二、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圆形的形状 (1)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规则、无遮挡) (2)想一想,从下面看是什么形状,从侧面、上面看呢? (3)画一画 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 (4)同组同学交流对比,讨论修改后完成比赛记录纸 (5)各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比赛作品。 (6)师:你们画出的从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与看到的立体图形符合吗?说说理由。 (7)师:这个立体图形是个长方体,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或从側面看都没有被遮挡小立方体,所以就比较直观,容易观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状。 2、自己搭立体图形 (1)小组活动,出示下图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同步练习 3选修4第三单元测试

选修4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单元检测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共50分) 1、第二届大陆会议之所以推选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是因为 A.他是弗吉尼亚最大的种植园主 B.他参加过英法七年战争,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和领导艺术 C.他对英国殖民统治相当不满 D.他领导了波士顿倾茶事件 2、下列关于北美独立战争战场形势发展的各项表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大陆军在战争初期曾一度受挫 B.大陆军在萨拉托加战役后扭转战局 C.美国在战争后期得到了法国的帮助D.波士顿倾茶事件使北美人民对胜利充满希望3、《独立宣言》宣称:“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 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段话最能说明独立战争是 A.民族独立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反殖民主义斗争 D.小国的反抗战争 4、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弗吉尼亚的怀斯说:“我们以什么身份进行交涉?……如果我们向法 国宫廷提供贸易,当我们承认是(英国)居民时,他们会款待我们比款待……利物浦更好吗?”怀斯的观点实际上是 A.只有宣布独立才能赢得法国援助 B.应该禁止与英国贸易 C.应该联合法国反对英国 D.应该与英国展开贸易竞争 5、下列战役中,具有民族战争性质的是 ①纳西比战役②萨拉托加大捷③土伦战役④莱比锡战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 6、北美独立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独立宣言》 B.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美英在巴黎签订和约C.来克星顿枪声;萨拉托加大捷D.来克星顿枪声;约克镇战役的胜利 7、下列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确定了美国实行共和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②使联邦政府建立在民主法制 基础上,给美国带来了长期的稳定③否定了奴隶制和种族歧视,与《独立宣言》的原则相一致④确立了一个真正的全国政府和名副其实的国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主要说明 A.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B.美国国际地位得到确认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2-17页。 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教材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安排了观察小兔储钱罐、玩具老虎、玩具车等物体的活动,以使学生经历“观察实物—初步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从而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4、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难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接感知——形成视觉表象”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第1课时看一看(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7页。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可能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 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并会说一说。 教学难点:会正确判断物体各角度的形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课堂作业) 2、说口算过程。 3、给出简单物体,说出你看到了什么。 二、情景导入,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什么过来了,拿出笔筒和小熊。让孩子们观察,看到了什么?从前后、左右、上下等角度让孩子说出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笔筒的正面。 生2:我看到了笔筒的侧面。(具体一点是左边还是右边?) 生3:我看到了笔筒的下面。 生5:我看到了笔筒的后面。 生6:我看到了笔筒的上面。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位置与方向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3月1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 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法:引导探究 学法:自主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谜语导入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观察

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 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 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学生汇报交流。 2、学生自由走动,观察。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 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 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学生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拓展应用 1、做教科书例2 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水分子发生电离,则n值是 A. 1×10-14 B. 5.56×108 C. 1×107 D. 55.6 2、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A. 把试纸一端浸入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 把试纸丢入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把试纸一端在溶液中浸一下,取出后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颜色变化后,马上与标准比色卡比照,读出pH值 3、在一支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盛入0.1 mol/L HCl溶液,其液面恰好在5 mL的刻度处,若把滴定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入烧杯中,然后以0.1 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则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 A. 大于20 mL B. 小于20 mL C. 等于20 mL D. 等于5 mL 4、NH4Cl溶液的pH和稀HCl的pH值均为5,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H+)分别为a mol/L和b mol/L,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 a = b B. a < b C. a > b D. 不能确定 5、证明氨水是弱碱的事实是 A. 氨水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 B. 氨水能使紫色石蕊液变蓝 C. 0.1 mol/L的NH4Cl溶液的pH值为5.1 D. 铵盐与熟石灰反应逸出氨气 6、已知某温度下,K a(HCN)= 6.2×10-10 mol/L、K a(HF)= 6.8×10-4 mol/L、K a(CH3COOH)= 1.8×10-5 mol/L、K a(HNO2)=6.4×10-6mol/L。在pH相同的下列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 NaCN B. NaF C. CH3COONa D. NaNO2 7、将足量BaCO3粉末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饱和。各溶液中Ba2+的浓度最小的为 A. 40 mL水 B. 10 mL 0.2 mol/L Na2CO3溶液 C. 50 mL 0.01 mol/L BaCl2溶液 D. 100 mL 0.01 mol/L盐酸 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Cl、②Na2CO3、③KNO3、④CH3COOH,其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④② D. ④①③② 9、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A.NH4Cl B.NH4HSO4C.CH3COONH4D.NH3·H2O 10、设某氨水的pH= x,某盐酸的pH= y,已知x + y =14,且x > 11。将上述两溶液分别取等体积充分混合,混合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c(Cl-) > c(NH4+) > c(H+) > c(OH-) B. c(NH4+) > c(Cl-) > c(H+) > c(OH-) C. c(NH4+) > c(Cl-) > c(OH-) > c(H+) D. c(Cl-) > c(NH4+) > c(OH-)> c(H+) 11、在相同温度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4种稀溶液:①Na2SO4,②H2SO3,③NaHSO3, ④Na2S,所含带电微粒的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 ①=④>③=②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③>② 12、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1)CuSO4 + Na2CO3: Cu2+ + CO32—+ H2O = Cu(OH)2↓+CO2↑(主要) Cu2+ +CO32—= CuCO3↓(次要) (2)CuSO4 + Na2S: Cu2+ + S2—= CuS↓(主要) Cu2+ + S2—+ 2H2O = Cu(OH)2↓+H2S↑(次要) 则下列对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 Cu(OH)2 > CuCO3 > CuS B. Cu(OH)2 < CuCO3 < CuS C. CuS > Cu(OH)2 > CuCO3 D. CuS < Cu(OH)2 < CuCO3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1分,错选、不选得0分。) 13、将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 A. 溶液的pH增加 B. CH3COOH电离度变大 C. 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 溶液中c(OH-)增大 14、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Al3+、Na+、NO3-、Cl- B. K+、Na+、Cl-、NO3- C. K+、Na+、Cl-、AlO2- D. K+、Li+、SO42-、NO3- 15、0.1 mol/LNa2CO3溶液中,由于CO32—水解,使得c(CO32—)少于0.1 mol/L。如要使c(CO32—)更接近0.1 mol/L,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 加入少量盐酸 B. 加入少量水 C. 加入适量KOH D. 适当降温 16、常温下将一元酸HA溶液和一元碱B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下列有关判断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主备人:魏杨娇单元名称: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实物。主要设计和安排了两类层次与水平不同的观察活动。一是实物观察,主要是对一个实物的观察,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物—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想象判断”的过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二是间接观察物体,如书中的“观察大象”——图中小猴与小猫分别从两个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只大象,学生通过观察这幅图来辨别它们各自看到的大象是什么形状。这种间接观察物体的活动,学生经历的是“观察实物图—空间想象判断—形成表象—观察实物验证”的过程。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后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4.积极参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课时安排建议内容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不同,并能正确辨认。 单元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看一看(一) 1 观察物体 看一看(二) 1 观察物体

课题:看一看(一) 教学内容:看一看(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 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评论1、今天是小霞的生日,妈妈送给她一个漂亮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 2、出示小兔,漂亮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件可爱的礼物。(板书课题):观察物体。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 活动2.【讲授】观察事物,探究新知评论 1、本位观察。小霞收到了这个礼物以后,非常开心。你们看,他正和好朋友小宇一起欣 赏礼物呢。他们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会不一样呢?(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是的,现在,我们也来观察一下小动物。(注意观察时眼睛要与被观察的物体保持一致,这样,观察出的结果才能准确。)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 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小兔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的? 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为什么观察到的面是一样的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换位观察。下面,请同桌之间各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观察存钱罐,看看你们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同桌间说一说。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教师小结:我们要仔细观察物体,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物体的面也不一样。 3、出示图,大家再来看一看,小霞现在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她在小兔的什么位置?集体订正。活动3、深入了解,加深印象评论1、刚才我们观察了玩具,下面看看书本中的淘气和笑笑在观察什么?出示“练一练”第1题图。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为什么?小组内说一说,然 后集体订正,出示答案。2、出示下一题,小熊和小猫看到的是什么?请大家在书上连一连,集体订正。3、完成书上计算题,看谁算的有准又快。【练习】多种练习,巩固知识评论1、从 不同的方向观察黑猫警长,个别学生个别指导。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教案主备:辅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掌握根据观察到的图形摆出所观察的物体的 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是学 生有目的地开展观察、比较、操作活动。 过程与方法 经理根据观察到的图形摆出所观察的物体的探究和 操作过程.掌握摆物体的方法;初步学会用抽象思 维能力观察现实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交流中.让学生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 乐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根据从某一面或从某几个面观察到的图形.用小正 方体拼搭出所观察的立体图形。 突破方法小组交流.习题训练。 教学难点 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 抽象思维能力。 突破方法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引导.操作演示。学生自助探究.实践操作。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二页例1、例2 教学流程导案学案 自主学习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知道管中窥豹 的故事吗?指定学生讲一讲 这个故事.并说说该成语的 意思。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从竹管的 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 的一款斑纹。比如只看到事 情的一部分.只所见不全面 或略有所得。在数学里我们 也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物 体.不能管中窥豹。今天我 们就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二、引导自学 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让 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的内 容.学完后完成“自主学 一、复习旧知 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图形从正面、左面 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二、探究新知 按要求分别用4个小正方体来摆一 摆。

习”相关习题.并记录疑 问。 2、自学检测。组织小组互相检查.并交流问题。 3、引导学生质疑。(1)从正面看是。(2)从上面、左面和上面看都是 。 质疑探究一、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 展示探究成果 1、教师强调学生先独立观 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练 习。 2、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 3、教师抽查几个小组发言 并评价。 4、教师强调:仅根据一面 的形状无法确定唯一的立体 图形;已知物体的一面形状 和所用小正方体的数量仍不 能确定唯一的立体图形;根 据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来推断、摆出所观察的立体 图形这种情况下推断出的图 形是唯一的。 知识点一:根据某一面观察到的物体 形状及所用小正方体的总数量来推 出、摆出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用6个正方体摆出从上面看是 的立体图形。 知识点二:根据从三个面观察到的图 形来推断、摆出所观察的立体图形。 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 摆。 实践应用二、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独立完成随堂练习。 三、课后巩固作业 课后完成拓展练习。 一、随堂练习:书本第二页做一做 二、拓展练习:练习册第一页第1、2 题。 自我总结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收获了: 我的问题是:课题:观察物体(练习课) 主备:辅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熟练运用小正方体摆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习题训练、动手搭建立体图形、小组交流等方 式.学会根据从某一面或某几个面观察到的图形推断 出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感受空间的魅力. 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 力。 重教学重点根据观察到的图形摆物体。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五年级数学教案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38页例1、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够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教学重点: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盒子、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这里,诗人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如果观察药箱又会有什么结果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 [巧妙利用语文诗歌顺利导入了新课,体现了语数学科的有机整合。] ●二、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为四至六人一小组,每小组一个鞋盒。将鞋盒放在课桌中央,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哪几个面? 问:一次最多看到几个面呢?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见三个不同的面,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站在任一位置,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 [在操作过程中应强调被观察的物体应放在桌面上不动,是观察者的方向发生改变。由于教学中强调不够,所以有学生回答可以看到六个面。] ●三、深入探讨: 如果我们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又能出现什么呢?实践出真知,我们现在就试试吧! 1、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与小组内成员交流各个面都有什么? 注意事项: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测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8分)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水分子发生了电离,则n的值是()A.1×10-14B.55.6×107C.107D.55.6 2.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A.pH=8的某电解质的溶液 B.c(OH-)>1×10-7mol/L C.溶液中含有OH-D.溶液中c(OH-)>c(H+) 3.已知某温度下,四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a(HCN)=6.2×10-10mol/L、K a(HF)=6.8×10-4 mol/L、K a(CH3COOH)=1.8×10-5mol/L、K a(HNO2)=6.4×10-6mol/L。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 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A.HCN B.CH3COOH C.HF D.HNO2 4.0.1 mol/L K2CO3溶液中,若使c(CO32-)更接近0.1 mol/L,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少量盐酸B.加KOH固体C.加水D.加热 5.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 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盐酸B.加热C.加少量醋酸钠晶体D.加少量水6.将足量的BaCO3粉末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饱和。各溶液中Ba2+的浓度最小的为()A.10 mL 0.2 mol/LNa2CO3溶液B.40 mL水 C.50 mL 0.01 mol/L 氯化钡溶液D.100 mL 0.01 mol/L盐酸 7.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 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⑥滴定操作 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②③①④⑤⑥D.④⑤①②③⑥ 8.要使K2S溶液中[K+]/[S2-]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A.适量盐酸B.适量NaOH溶液C.适量KOH溶液D.适量KHS溶液 9.在Ca(OH)2(K sp=5.5×10-6)、Mg(OH)2(K sp=1.2×10-11)、AgCl(K sp=1.56×10-10)三种物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OH)2的溶解度最小B.Ca(OH)2的溶解度最小 C.AgCl的溶解度最小D.同下Ksp越大的溶解度也越大 10.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少于7的是()A.pH=3的HNO3跟pH=11的KOH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硫酸跟pH=11的NaOH D.pH=3的醋酸跟pH=11的Ba(OH)2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从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 3、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指令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初步学会通过提问搭出和别人同样的立体图形。 看一看(一)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小正方体、小黑板、课件、小正方体。

教法:引导法。 学法:观察法、操作法、自学法、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自学目标:(小黑板出示) 在观察、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3、学生同桌间游戏,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4、学生交流。 (三)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示范。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三、学习检测:课件出示。(教师自编图完成下面各题) 1、搭一搭,看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 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图形有()个,分别是()。 3、搭一搭,填一填。 填图号。 ⑴、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⑵、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视图与投影”是《课标》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每一学段要求均有所不同。 第一学段:“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第三学段:“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第一学段在二上时已经学习过。第二学段就是本册教材的内容。第三学段到中学之后正式学习。所以在本册教材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 39页的例2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如43页练习九的第5题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再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总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 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 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本单元建议用三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以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和两个物体(P38例1、例2、练习八)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 教材例1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两步进行。 (1)提供相应实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几个面。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发现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2)指导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注意:①提供给学生的实物要足够大,观察时,视线都要垂直于被观察物体的表面。否则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很难只看到一个面,会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②使学生明确,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③还可以让学生从右侧面和背面观察这个物体,描述所看到的形状。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简单立体图形,如正方体、球、圆柱等,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例2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前面学生学习的都是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这里是进一步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