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Modern Anthropology 现代人类学, 2015, 3, 21-31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5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6a7119338.html,/journal/ma

https://www.sodocs.net/doc/6a7119338.html,/10.12677/ma.2015.33004

Humanity and Rationality: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Kai Yin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Major, School of Ethnology and Sociolog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Email: yinkailove@https://www.sodocs.net/doc/6a7119338.html,

Received: Jun. 26th, 2015; accepted: Jul. 11th, 2015; published: Jul. 15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sodocs.net/doc/6a7119338.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In 1789, the outbreak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created the conditions of the birth of public mu-seums. From the date of birth of the museum, the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featuring the rational, the order, the nation-state, and the public education, and romanticism featuring art, literature, local folk customs had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museum. From the constructionism perspective,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museum had the isomor-phism and the common experience of a series of changes of ideology and ideas—the governmen-tality of the public education, the anthropological concept of othernes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edge culture (crowd), and “Poetics and politics” deconstruction and reflection. Therefore, as the museum “meta-narrative”, the spirit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Romanticism had the contradictory duality in the museum space to do constantly historic “performances” in a mean of “poetics and politics”, and of balance the museum’s own existence value of in different periods.

Keywords

Governmentality, Humanistic and Rational, Enlightenment Spirit, Museum, Poetics and Politics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尹凯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Email: yinkailove@https://www.sodocs.net/doc/6a7119338.html,

收稿日期:2015年6月26日;录用日期:2015年7月11日;发布日期:2015年7月15日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摘要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为公共博物馆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从博物馆诞生之日起,以理性、秩序、民族国家、公众教育等要素为特色的启蒙精神和以艺术、文学、地方、民间习俗等要素为特色的浪漫主义一直伴随着博物馆的历史发展。从“构成主义”角度来说,博物馆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同构性,共同经历了一系列的意识形态与观念的变迁——大众教育的治理术、人类学的他者观、边缘文化(人群)的表征以及“诗学与政治学”的解构与反思。因此,作为博物馆“元叙事”的启蒙精神与浪漫主义双重性矛盾在博物馆空间内,以诗学与政治学的修辞手法不断地进行历史性的“展演”,并在不同时期平衡着博物馆自身存在的价值。

关键词

治理术,人文与理性,启蒙精神,博物馆,诗学与政治学

1. 引言

沙伦?麦克唐纳(Sharon Macdonald)在其文章《博物馆:民族、后民族和跨文化认同》中曾经就博物馆在后民族时代的跨文化认同的复杂性进行了系统论述:“今天,对博物馆而言,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思考它们在民族–国家认同面临挑战的世界中的作用,它们是否绞入了‘旧’的认同形式,能否表达‘新’的认同呢?”[1]。麦克唐纳显然已经注意到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本质主义”(essentialism)对现代性话语转向的限制,在她看来,长期处于“接触地带”(contact zones)的博物馆,除了能够表征集团认同外,还能够生产与表达一些超越民族–国家、边界、群体身份、中心与边缘、秩序、理性等其他类型的身份与意义。

博物馆(博览会)作为一种具有无穷潜能与特殊表达技能的文化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条件下,能够以换喻的方式呈现与之对应的世界[2]。人文与理性的此消彼长以及互相悬置作为一种历史性的话语出现在博物馆的空间内,使博物馆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以诗学和政治学的修辞手法表现与之对应的社会。

文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第一部分将从博物馆诞生之日讲起,对米歇尔?福柯(Michael Foucault)的强制与规训的治理术(gouvernementalité)进行反思。作为公共管理(police)的机构之一,博物馆在其本质上是一种民族–国家治理术,其与精神病的隔离、监狱的规训、公民数量控制、生活必需品的保障、健康、统计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如何将国家置入权力的总体技术之中[3]。这个时代的博物馆修辞学以政治学的知识/权力生产为主,通过教育的方式实现权力与人民的共谋。第二部分将沿着西方博物馆在文化帝国主义的发展脉络——在学科知识上体现为博物馆与人类学的结合,讲述民族志博物馆(ethnographic museum)在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非西方的人工制品(artefacts)是如何被纳入到西方社会观念结构中,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不同欧洲民族志博物馆的国别传统,涉及到一系列有关人类学知识的关注取向、人工制品在表征秩序的展示中涉及的争论、博物馆技术等一系列问题。第三部分将围绕后革命时代的非西方国家政治建构中涉及到的意识形态、观念、地方认同、文物归还、本质主义、时代主义等话题进行讨论,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d Geertz)曾在《革命之后:新兴国家中的民族主义》一文中流露出了沮丧与忧郁的情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普遍的前进,已经被一种复杂的、不平静的、多方向的不同部分的运动所取代,这使人感觉不是前进而是令人心焦的停滞。”[4]。后革命时代犹如中世纪崩溃后的欧洲社会,一切潜在的矛盾都获得了释放——西方与非西方、主流文化与地方认同、中心与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边缘之间的紧张与对立在博物馆空间内不断上演。第四部分立足于当下后现代的解构主义与多元化的话语范式,对博物馆展览进行诗学与政治学的反思。博物馆自身的外延、展览空间、修辞学、体验方式、人工制品等方面具有了前所未有变化,作为一种“经纪人”或“异托邦”[5]的博物馆,其人文主义的浪漫精神逐渐从悬置的状态走出来,开始质疑理性、秩序、真理、政治权力、知识等启蒙精神,一种全新的充满“可能性”的博物馆情景性无处不在。

2. 监狱与博物馆:两种不同形式的治理术

一直以来,有关博物馆文化政治方面的论述基本上都从博物馆内部陈列秩序、中央文件[6],具有政治资本的领导人的“题词”与“参观”[7]中揭示其作为政治积聚空间的概念。实际上,博物馆的政治合理性论述应当从观念史角度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同时代的机构进行比较,以此来追溯博物馆文化政治的来源与内涵。

A.N.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在其著作《观念的冒险》一书中认为,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明显过渡总是可以用蒸汽与民主的类比来描述,或者,你愿意,也可用蛮族与基督徒的类比来描述[8]。蒸汽与蛮族代表着一种无情感的力量(senseless agencies),民主与基督徒则是一种深思熟虑的理想的力量,前者是一种强制与征服,而后者则是一种信仰与说服。怀特海的这一重大理论洞见指出了时代交替过程中起作用的两种因素,并且认为“说服”作为一种社会整合与调适手段,往往比“征服”更具有效力。对以强制与征服为主要隐喻方面,福柯贡献颇多,福柯在《疯癫与文明》[9]、《规训与惩罚》[10]、《临床医学的诞生》[11]等书中,从隔离技术、规训技术和生命政治三个角度开启了国家对人进行治理的整体技艺,虽然他从“经济人”的角度涉及到了整体人民的全新规划和分析,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福柯在关注所谓“转型”与“断裂”过程中国家理性与治理方式的时候,并没有关注到作为说服手段的博物馆的政治表征与公众教育技术。

1789年法国大革命猛烈而戏剧般的爆发为公共博物馆诞生创造了条件,这不仅是法国历史上的一次革命,而且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即将博物馆从专制权力的象征变成一种教育公民从而服务于国家集体利益的工具。从此,公共博物馆携带者启蒙精神与浪漫主义的元叙事参与到社会文化、知识观念的生产中。从此,民族–国家认同、公众、教育、安全、公共管理、理性、秩序成为国家与社会首要考虑的内容——即作为整体概念的国家对人的治理。在这一方面,监狱与博物馆具有相同的效力与目的,即以一种修辞学的手法将人民融入到国家权力的进程中。因此,道格拉斯?克瑞普(Douglas Crimp)在评价福柯的权力与知识关系时指出,“适应于福柯这一论点的还有另外一个监禁机构——博物馆——和另外一门学科——艺术史”[12]。克瑞普看到了福柯理论在国家治理术方面上的解释力,但他企图将博物馆与艺术史纳入到福柯的现代理性建构的框架中,以致于他没有对博物馆、博览会的自身发展特色进行关注,陷入到福柯理论的牢笼中。

从怀特海的观念史角度出发,监狱与博物馆之间虽然具有作用与效果的一致性,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形式的治理术。作为强制与征服手段的监狱、诊所等机构开始从公众视线中消失,变成监禁处罚形式[13],监狱等机构不在于展示权力,而是试图通过恐吓手段把公民作为其潜在的接受者置于权力的另一侧——公民是权力的客体;而作为说服手段的博物馆,却经历了与之完全相反的发展道路,即从深宅大院的贵族封闭收藏中走出来,开始面向开放的公共领域,允许免费接纳广大民众[14],博物馆则在于展示权力与秩序,组织协调事物与社会的秩序,将想象的公民通过教育的方式纳入到国家权力建构过程,置于权力的这一侧——既是其主体又是受益者。

在对监狱与博物馆之间的异同作出论述后,我们将分析作为治理术的两种形式在历史发展中的叠合与相互影响,以及博物馆诞生的前期阶段所蕴含的政治话语。正如托尼?本内特(Tony Bennett)所说,博物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馆与监狱就像夜行船一样,看不清真相,擦肩而过。1817年米班克(Millbank)监狱开放,其中一间房子用来作为展览镣铐、鞭子、器具、刑具等,这种监狱与展览机构的并置在这一时期大量增加,与此同时,一些商店也开始展示过去的惩罚活动。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监狱与博物馆似乎是齐头并进,甚至在一段时间实现了空间上的合一。但是以民主、自由、平等为口号的民族–国家建构追求的是公众权利原则,规训变得越来越符号化与象征化,这使得监狱从公众视线中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博物馆、博览会在社会上的大量增加。1840年在梅特来(Mettray)建成的新监狱是监狱发展史上的关键,因为其模式融合了之前在修道院、监狱、学校或军队中对人的行为的强制性规范技术,是各种对行为进行强制技术的集大成的典型[15]。与此同时,1851年召开了万国博览会,在此汇集了博物馆、美术馆、展会、长廊商店、全景画等一系列规范手段和展览技术,大众既检视了陈列展品,也被社会规范所检视。可以说,19世纪中叶,万国博览会的召开使博物馆已经具有了公共管理的能力与效力,作为治理术的不同形式,在内在发展逻辑上,博物馆具有一种对监狱的继承与替代。作为国家推动艺术和文化发展的手段之一,诞生之初的博物馆作为典型的机构位于城市中央,它们既是物质上的表达,也象征着一种“展示和叙述”的权力。正如尼古拉斯?皮尔斯(Nicholas Person)所说,不同于权力规训与惩罚,博物馆“通过树立典型而非通过学校教育、通过娱乐而非规范训练、通过耳濡目染而非通过激励”[16]的手段来使公众自愿加入机构进而对其实施控制。在现代性进程中,博物馆对监狱的取代应该是一种显性的暴力向一种隐性的符号暴力的过渡与发展,自此,宣称“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家理性得以在一种平稳有序的步伐中缓慢推进。

法国大革命到19世纪中叶的博物馆(博览会)具有公共展示、国家政府的介入以及永久性展示权力与知识等特征[17],作为一门课程的博物馆通过表征过去与他者来使人群处于持续的审视、自我监视下,成为自我规范的对象,最终实现一个自我监视的社会。这一时期的博物馆运行模式的政治合理性在于两大修辞原则——公众权利原则和充分表征原则[18],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博物馆的内部机制的隐藏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划分却通过文化的标志的组合来区分人口,造成了一些观众的出席障碍,正如布迪厄所说,“艺术作品只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有意义和兴趣,这些人拥有社会能力——拥有被编译的密码。”[19]。这些障碍进一步通过教育的方式,引导了工人阶级的公共行为方式与内在精神的转变,使他们成为行为“举止得当”的中产阶级。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艺术受到黑格尔“绝对精神”(Absolute Spirit)的最高模式哲学的支配,其空间处于一种比先前更小封闭的语境中,但是艺术从现实生活语境中被抽取,被非政治化了[20],与重视理想、自然的浪漫主义文学共同坚守人文精神的阵地。

3. 知识与他者:民族志博物馆(Ethnographical Museum)的传统

王铭铭在《文字、地图、博物馆》一文中延续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21]一书中的写法,他认为,“博物馆的历史,还很短暂,博物馆的历史,与殖民主义的历史,也有密切的关系,最早是西方帝国主义者的“恋物癖”的表现。……博物馆预示着一个历史转型,从原始人对物的巫术运用,到文化的世俗化陈列,呈现着文化的反讽。”[22]。我们不能否认博物馆与帝国主义活动之间的亲缘关系,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博物馆作为一个总体概念,其内部具有类型的划分,乔治?布朗?古德(George Brown Goode)提出了“六类博物馆“的规划,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广阔的知识体系,分别为商业博物馆、艺术博物馆、人类学收藏(民族志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与科技博物馆[23]。也就是说,王铭铭笔下的博物馆的历史起源仅仅指的是民族志博物馆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类学、民族学知识。19世纪初期并无民族志博物馆(ethnographical museum),只有所谓的珍奇藏品陈列室(curio cabinets)的存在。民族志博物馆(19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是一种作为知识的人类学、民族学与作为空间异域、边缘的“他者”共同作用的产物。

15~18世纪的欧洲社会经历了中世纪的崩溃与知识的生长与分类的过程,帝国扩张与世界体系的建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立牵涉到欧洲人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相遇,他们似乎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民族与社会结构。19世纪中叶,对这些“他者”的研究构成了一个新的学科领域,称为人类学(anthropology) [24]。人类学、民族学与帝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随后作为大学里的一个学科而被制度化。民族志博物馆与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学科发展有着共生关系,它成为收藏和展示有关“他者”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的机构,并且成为人类学、民族学第一个机构性的栖息之所。民族志博物馆展示使“远方之谜”和“异域他者”的文化物质化,借助物质展品诠释有关人类及其知识和成就的文明的自然史[25],这是一个不同于科学博物馆与艺术博物馆的知识空间。知识的产生总是伴随着某种权力关系的发展,正如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兴起与殖民主义难以割裂,民族志博物馆无论是在物品收集还是展示方面,也与殖民主义过去有着纠缠不清的关系。

19世纪中叶到二战左右的民族志博物馆由于所处历史时代的缘故,具有一些相似的博物馆性格:缺乏系统化的收藏、对物品的描述不够充足、不重视展示和陈列,而馆中犹然充斥着异国情调和美学要素。而且除非与宗教有所关联,否则在展示中看不到历史的痕迹[26]。但是不同的国家之间又在此相似性格的基础上各有传统,民族志博物馆既然与帝国主义的他者以及人类学、民族学知识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性,那么不同的殖民国家学科理论范式以及帝国主义活动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生成了具有不同传统的民族志博物馆分类与展示方式。与人类学的四大传统一样,民族志博物馆在国别上也具有明显的不同,知识体系与思维特征固然与人类学传统颇具相同,但是作为实践的对“他者”的感知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要素。

在人类学知识出现以前,非西方社会的人工制品(artefacts)采用猎奇性质的展示手段,以显示全体存在链的丰富性,直到19世纪中叶,它们被从表征空间和展示过程中拯救出来。在英国,理查德?欧文(Richard Owen)代表了自然神学的分类秩序,他崇尚百科全书式展示;威廉姆?亨利?弗拉沃(William Henry Flower)代表了世俗进化论的分类逻辑,他崇尚的是文明的先后发展序列。结果显而易见,后者作为达尔文的追随者,与英国同时期的人类学家泰勒(Tylor)、麦克伦南(MacLenna)、弗雷泽(Franzer)、里弗斯(W.H.R.Rivers)等人形成了进化论总体秩序的代言人。虽然英国具有广阔的殖民地以及人类学知识,但是其人类学有一种明显的非物质论倾向。后来的传播论代表史密斯(Elliot)与佩里(Perry)在传统上依然没有将物质文化纳入到关注的范畴中。1922年出版了拉德克里夫–布朗(A.R.Radcliffe Brown)的《安达曼岛人》和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薇拉?凯瑟(Willa Cather)形容在那一年“世界一分为二”——人类学学术世界和博物馆分道扬镳[27]。在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中,非物质性研究进一步强化,将其导入不处理历史、历史过程和社会变迁的“社会人类学”。可以说,开创民族志田野调查先河的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及其追溯者们在将晚近的人类学家带入田野的同时,也将人类学通往博物馆的门关上了。在英国,民族学与博物馆少有接触,两者之间的分离是全方面性的。

在1868年到1904年间的德国建立了不止一打的民族志博物馆,德国民族志博物馆的发展与其自身所具有文化多元性的民俗学研究传统[28]以及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民族精神概念的延续性复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后来,随着拉策尔(Ratzel)的人类地理学,弗洛贝纽斯(Frobenius)和施密特(W.Schmidt)的文化圈理论的发展,这种以地理学和历史学的方法来作为研究文化的途径造就了所谓的“文化历史学”学派[29]。这一种独具特色的知识与观念对于民族志博物馆之收藏品分类、科学研究和展示技术都有极大的影响。

法国并没有所谓的民族志博物馆,其人类学、民族学的学术传统在于社会、文明、道德、宗教、巫术、技术等方面,物质文化方面收藏不是倾向于社会哲学思辨的法国人类学关注的焦点。作为老牌殖民强国,荷兰早在1837年就将范?西伯尔(Von Siebold)所采集的有关日本民族材料进行展示,成立了欧洲历史上最早的民族志博物馆之一。荷兰的民族志博物馆收藏集中于具有美学价值的情调器物,对于其殖民地印度尼西亚文化的连续性与整体性缺乏关注。一战后的俄国打破了上述国家民族志博物馆展示陈列的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刻板印象,强调的重点回归到历史的途径上。俄国利用生态、经济、族群、历史事实等结合而成的分类标准强调各族群的起源、个别文化的发展、变迁以及共同特征,这种苏氏的民族学与博物馆研究路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深刻影响了中国民族学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作为一种展示文明发展史的博物馆形态,民族志博物馆与特殊的知识体系、异域的“他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相似的展示秩序背景下,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民族志博物馆传统。在这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地位过程中,围绕着对于“他者”的表征,有关价值中立、学科规范与道理伦理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那些压抑已久的矛盾伴随着后革命时代的来临将如疾风暴雨般席卷旧有的观念与秩序。

4. 中心与边缘:后革命时代[30]的困境

格尔茨(Geetze)在《作为文化体系的意识形态》一文中认为,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某些地区的新兴(或者复兴)的国家中,因为在这些共产主义或是非共产主义的国家中,获得独立、推翻原有的统治阶级、立法大众化、公共行政管理理性化、现代精英兴起、文字及大众传播的普及,以及缺乏经验的新政府被推入连旧的参与者都搞不清楚的不稳定的国际秩序中去,所有这些造成了普遍的迷失感[31]。对!一种迷失感、失落感,这就是后革命时代面临的困境——各种意识形态获得解放后蠢蠢欲动的情形,历史进程远在天边的境况,地方认同、族群主义各自为战的场景,边缘人群追求文化复兴的斗争画面。

这种多重困境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北美洲的印第安部落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在确立自身边界、政治合理性、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所进行的努力,这涉及到本质主义与时代主义之争,由此也就唤起了地方性的文化复兴与政治认同,这种现象普遍分布在上述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其次,后革命时代的到来使得一些边界内部的少数族群、社会中的边缘人群意识萌生,纷纷通过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手段来诉求自身的权利,反抗主流文化在过去历史过程中的压制,争取其自身文化与历史的价值,这种现象普遍分布在北美洲的印第安地区。

也就是说,后革命时代的中心与边缘主要表现为国家内部的公民性认同与原生性认同,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之间的张力。博物馆在此过程中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这一时期的博物馆不再是帝国主义早期的整个世界的换喻,也不再是一种治理、规训与教育的工具,它所象征与隐喻的是一种文化与知识、一种声音与态度、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情感力量、一种想象与认同,正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说,博物馆与博物馆化的想象(museumizing imagination)都具有深刻的政治性[32]。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文化符号,博物馆建筑、空间秩序、展览路线、叙事方式都在一定意义上表征着其背后的文化与政治信条。

笔者将以太平洋西北海岸的四个博物馆为例来说明地方性文化复兴与政治认同的不同路径与策略。

涉及到地方、部落文化与主流、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得不对主流博物馆(majority museum)与地方性博物馆(local museum/trical museum)关注的焦点进行论述。主流博物馆搜集最好、最真实的艺术文化形式,拥有民族、人类遗产性质的藏品,表达的是全球性的文化、科学与艺术,以及经常暗含有人文主义(humanism)色彩。地方性反映了边缘的经历、殖民的过去和现代的抗争,挑战统一与线性历史观念,其表达了地方性的文化、对立的政治立场、亲属关系、族性和传统。后革命时代在空间上的边缘与中心之间遇到了摇摆不定、充满张力的困境。

詹姆斯?克利福德(James Clifford)在《四个西北海岸的博物馆:一次旅行的沉思》一文介绍了太平洋西北海岸上的四个博物馆。在这篇文章中,克利福德利用比较博物馆学的方法对这四个博物馆进行研究,人类学博物馆与皇家博物馆在处理边缘与中心、本质与现代的关系上构成了一个整体,即它们渴望得到主流地位(majority status),并且其目标观众是没有民族偏见的世界性观众(cosmopolitan audience)。它们展示了文化和政治运动意识是如何介入到部落作品陈列的当下场景中来的:即通过历史(history-oriented)叙事与美学(aesthetics-oriented)叙事。人类学博物馆采用的是美学叙事手法,强调展览物品可能的美学享受。即“人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类学博物馆以这样一种方式展示了西北海岸印第安人的人工制品——注重这些物品的外在特征,把它们都当做是艺术品来看待。”[33]而皇家博物馆则采用一种线性的、人工合成的历史序列的叙事手法,它讲述了地方性社会在历史变迁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危机、大范围的冲突这类故事。克瓦古斯与尤米斯塔文化中心属于纯粹地方性(部落)机构,目标观众是当地人,旨在展示当地的意义、历史与传统。后革命时代或第四世界的博物馆具有地方性和微观的地位,挑战了主流博物馆所包含的全球视野,同时,作为文化中心对社区教育、动员、传统的延续起作用。在这四个博物馆中,前两者参与到全球主流文化的生产中,即通过获得主流文化的认同来提升地方文化的价值与复兴;后两者作为文物归还时期的地方性(部落)博物馆,通过自身的记忆与传统,将主流博物馆作为认知上的“他者”,在主流博物馆建构的对立面以及历史谱系基础上“发明”地方性的传统、文化与意义的共同体。

除了空间上的中心与边缘困境外,历史与文化上的中心与边缘也面临着挑战。表现国家意识形态的博物馆展览往往是一个“同质性排除异质性”的单一话语模式,权力、知识与挑选的共谋充斥在博物馆展览的生产过程中,在回答何为真实性(authenticity)时,斯宾塞?克鲁(Spencer R. Crew)和詹姆斯?西姆斯(James E. Sims)认为,真实性无关乎实在性与现实性,而是与权威性有关[34]。随着公共历史(public history)与社会历史(social history)的发展,博物馆空间内的权威性(authority)得到了颠覆。小工厂、少数族群、劳动者、默默无闻的个体等普遍大众开始发出声音,认为博物馆在过去的建构过程中忽视了他们对于社区、地方、国家做出的贡献。边缘人群的个体记忆如何在更大的政治话语空间内展示成为这一时期的关键,物、人、观念如何构成一种叙事方式,观念性的解释与历史主题的展示方式成为两种表征路径。人工制品被呈现的场景以及人工制品所表达的历史概念取代了具体的物(specific objects)以及对来源的重视,即展览过程中的解释与类别范畴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对边缘人群的博物馆展览不同于艺术博物馆对展品唯一性的强调,其展品具有一种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神话学分析中的神话素的意思,这些象征符号(展品)的意义不存在于绝对意义当中,它们只是占据了关系链中的位置[35]。在处理历史与文化上的中心与边缘过程中,博物馆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展示诗学——作为事件(event)的展览,一切意义生产、真实性话语存在于具体的事件中;平民遗产则将个人与更大的话语联系起来,将自传叙述与更大范围的历史、社会、文化力量交织在一起[36],构造一种活态的“既是自我,又是非我”的历史。

5. 诗学与政治学:博物馆展览中的修辞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人类学表述危机”的出现,叙事的多元性开始出现在博物馆中,被理性、秩序、中心、启蒙长期占据的博物馆空间逐渐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地方性认同、边缘人群、文学与艺术等。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围绕博物馆空间进行的讨论容纳了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博物馆历时性变迁,一种知识社会学的反思开始在博物馆中出现,展览技术的修辞学、诗学与政治学、博物馆体验、中介角色、人工制品与艺术品之争等棘手问题无不昭示着浪漫主义对启蒙精神的挑战与解构。

现在,让我们把论述的焦点从博物馆的历史发展序列转到博物馆空间内,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一次转换,来关注博物馆在社会场景中意义生产和知识、秩序是如何可能的。博物馆用以制造意义的材料是从文化中抽离出来的物,如何将具体的存在进行排列、组合已达成系统的观念呢?这必然涉及到了博物馆展览的策略(tactic)与修辞学(rhetoric),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提出四种博物馆展览常用的修辞手法,即隐喻(mataphor)、转喻(metonymy)、提喻(synecdoche)及反讽(irony) [37]。这四种修辞手法不仅体现在博物馆空间内,而且还出现在知识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发展进程中,这可以让我们通过对博物馆的展览或者对博物馆本身的反思去进一步深入理解主客体概念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融合或者消解。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社会和文化科学中的“话语转向”是当今社会知识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潮,文学批评、艺术研究作为他山之玉引领了这个充满吊诡意味的逻辑体系与价值体系。对博物馆进行经验的、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实证性研究与解释难以反映博物馆的时代特点,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对话与复调的博物馆学研究模式出现了[38]。与此同时,“诗学与政治学”成为民族志书写、博物馆展览中一个文本分析的概念与框架,何为诗学与政治学?追溯其自身的“元话语”、“元隐喻”似乎也变得不可能,它们成为了当下多元声音与研究范式的象征与符号。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在其《表征的运作》一文中,将诗学与政治学作为两种理论脉络发展的结果——一种致力于弄清语言和意指(语言中各种符号的使用)的运作是如何生产各种意义的,这是来源于索绪尔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方法;另一种追随的是福柯的观点,致力于弄清话语和话语实践生产知识的方法[39]。亨里埃塔?利奇(Henrietta Lidchi)基本上延续了这种定义与阐释,认为诗学是关于博物馆展览中意义内在表达与生产的实践,而政治学则是关于博物馆在社会知识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40]。但是这一有关诗学与政治学的清晰表达却在现实的博物馆与社会场景下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变得面目全非、不可辨认。除此之外,诗学作为一种艺术与美学的表达,还具有一种“非政治化“的力量,对现有的知识、权力、历史叙事进行解构与挑战,它作为政治学表征的意义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政治学的。

作为文本,博物馆与民族志具有同构性,即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之间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中介媒体的“经纪人”的角色——基于被展示文化的物质资料进行意义的生产,对参观者群体进行意义的消费。

似乎博物馆一直处在隐藏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矛盾与张力中,真理与现实永远是部分的、有意向性的、甚至是以扭曲的形式呈现给观众,伊莱恩?休曼?古里安(Elaine Heumann Gurian)认为,从历史上说,博物馆的成立是为资助它们的人提供灵感的[41]。也就是说,意义的生产由于馆长(cutator)的主观选择偏好、展览生产者的知识限制、博物馆机构的类型与地位等要素的影响,往往会成为一种脱离社会结构的“交融状态”,或许,这一困境只能靠将意义生产的过程同样展示给观众来解决。

博物馆展览的知识生产与大众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作为社会机构的博物馆的核心追求,当传统的注视与沉思理想瓦解后,有关展品的发现之旅已经转向了所谓的“体验”(experience)。何为体验,从现象学角度分析,体验应该是一种混响(reverberation),而非共鸣(resonances) [42]。前者是我们自身的反应,是一种心灵深度上的沉思,后者指的是我们感官听到、看到的,是一种精神的流露与情感层面的共享。混响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积累学习的模式,而是一种“里程碑学习”(landmark learning),在博物馆参观中,我们自身的知识、观念由于受到展览的所激发的情感,以致于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都不断的回味,在不同场景下再现以唤起我们新的思考。除了单纯的诗意理解外,作为“异托邦”的博物馆范畴也应该被体认——博物馆附近的公园和郊区环境、雄伟柱廊的入口、非凡的房顶、令人兴奋的台阶、内部的空间装饰、灯光效果等要素同样属于博物馆参观的一部分,象征着艺术特质、魅力、浮华与高雅。博物馆场所中的同行者与陌生者,这些“他者”的主体的存在,与展览一起将博物馆体验变为双重的——互动与沉思、社会交流与个人学习。

在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修辞下,浪漫主义的艺术与美学价值试图解构过去的展览线路,将片段化的、单个的物品作为美学的普遍价值来进行表现,这集中体现在人工制品的艺术化过程中。这种分类上的模糊似乎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西方会以评价自己历史和传统的方式,既欣赏这些实物,又赞赏它们的创造者。过去认识论上的的西方本土主义宇宙观开始让位于普世价值主导的文化相对主义,审美的视角取代了等级关系上对“他者”的贬低与想象。苏珊?沃格尔(Susan Vogel)的对“赞德人的猎网”

的展示[43]则是这一分类转向的集中体现,沃格尔想以非西方人工制品的艺术化方式来反思西方过去的分类、展示观念。阿尔弗雷德?盖尔(Alfred Gell)走的更远,他以此解构了西方社会对于艺术、艺术品、艺术理论的观念谱系,并认为非西方社会的人工制品本身包含了自身的象征、意义与宇宙观,其自身特质中具有一种“艺术品”的属性,其质疑了西方社会长期以来,尤其是杜尚时代之后的艺术理论[44]。犹如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借用“甜蜜与悲哀”对西方宇宙观开战一样,阿尔弗雷德?盖尔也开始以“人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工制品”作为武器向西方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宣战,这是一场关于解构与话语权争夺的战争。

6. 结语

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到当下,从理性国家治理术的文化形式,人类学知识的他者观,到多元诉求下的边缘表征,博物馆始终处在历史事件、意识形态、知识体系等要素构筑的社会时空中。这一变迁过程中的博物馆看似与启蒙精神、浪漫主义相去甚远,但是每一时期的博物馆无不是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显性的一者与隐性的一者。作为治理术的博物馆,其宗旨是理性、秩序与安全,虽然它通过大众教育的方式同工人阶级达成共谋,但是其终极目标还是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这一时期,以理性、秩序、民族国家为要素的启蒙精神在博物馆空间内外占据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代表浪漫传统的艺术则受制于哲学,其走向了与监狱相类似的发展道路——空间场所从大众中隔离,界限更为封闭。

文化帝国主义时期的民族志博物馆诞生了人类学知识与“他者”的介入,以进化序列和历史地理学为主导的人类学代表着科学的理性再次出现在博物馆空间内,非西方的“他者”被纳入到西方社会谱系中。19世纪中叶到二战时期的博物馆依然充斥着启蒙的气息,“无历史的人民”没有自身的话语体系,从文学与艺术的浪漫主义立场从边缘来思考中心,他们总是“被表述”[45]的。

殖民之后的革命时代,西方与非西方的等级关系被新兴独立国家内部的主流与边缘、时代主义与本质主义所取代。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地方性文化认同与政治信念在多元主义的话语下逐渐萌生,如何处理空间上、文化上边缘与中心之间的关系面临着挑战。解构殖民主义话语、抛弃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将主流文化历史纳入到自身的叙事中,这些富有浪漫主义传统的多元声音出现在博物馆展览中,可喜的是,我们听到了社会史对边缘人群的号召,博物馆空间场景中已经在考虑如何表征他们的生活、文化与历史,以及与主流价值观的关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多元化声音开始主导整个社会知识领域,一系列的批评与反思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席卷了整个社会。我们现在处于这样一个过度理性化的世界,以致于反讽的话语层出不穷,传统即将遭到瓦解与重建,过去的权威早已丧失威严,新的出路却仍在探讨。博物馆也不例外,诗学与政治学作为一种知识社会学的修辞手法开始介入到展览的阐释中,意义的生产与权力的地位再次成为讨论的话题之一,一系列过去的展览成为分析的对象。博物馆空间的沉思逐渐被社会互动与博物馆的混响体验所取代,一种大写的集合场所的空间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重新提出。文物归还、人工制品与艺术品的交融、博物馆展览中的文本阐释,这一切都在博物馆空间内展开了一项对西方宇宙中心主义观念的质疑与批判。

作为西方社会与宇宙观合理性根基之一的博物馆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意识形态、认识论转型的发展,但是作为博物馆诞生元叙事的启蒙精神与浪漫主义却一直在都博物馆空间内进行历史性展演。可以说,博物馆形态的变迁实际上是这两种张力在社会知识领域内不断斗争的结果,博物馆作为一个微型世界的镜子,记录了发生的一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英]沙伦·麦克唐纳(2010) 博物馆:民族、后民族和跨文化认同. 尹庆红, 译. 马克思主义美术研究, 2, 72.

[2][英]托尼·本内特(2012) 作为展示体系的博物馆. 薛军伟, 译, 马克思主义美术研究, 1, 152.

[3][法]米歇尔·福柯(2010) 安全、领土与人口. 钱翰, 陈晓径,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 104.

[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1999) 文化的解释. 韩莉, 译, 译林出版社, 南京, 282.

[5]尚杰(2005) 空间哲学:福柯的“异托邦”概念.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 3, 18-24.

[6]丁雨迪(2012) 民族文物:历史、实践与话语分析. 博士论文,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29-133.

[7]胡良友(2012) 从“红色首府”到“红色纪念地”——关于大别山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建构的人类学研究. 博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士论文,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2-107.

[8][英]A.N.怀特海(2000) 观念的冒险. 周宪邦, 译; 陈维政, 校. 贵州人民出版社, 贵阳, 7.

[9][法]米歇尔·福柯(2007) 疯癫与文明. 刘北成, 杨远婴,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

[10][法]米歇尔·福柯(2007) 规训与惩罚. 刘北成, 杨远婴,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

[11][法]米歇尔·福柯(2011) 刘东, 刘北成, 译. 临床医学的诞生. 译林出版社, 南京.

[12]Crimp, D. (1985) On the museum ruins. In: Foster, H., Ed., The Anti-Asthetic: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Bay

Press, Washington DC, 45.

[13][英]托尼·本内特(2012) 薛军伟, 译. 作为展示体系的博物馆. 马克思主义美术研究, 1, 13.

[14][英]托尼·本内特(2007) 赵子昂, 强东红, 译, 柏敬泽, 校. 博物馆的政治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美术研究, 期号,

253.

[15]Foucault, M. (199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Allen Lane, London, 293.

[16]Person, N. (1982) The state and the visual arts: A discussion of state international in the visual arts in Britain,

1780-1981. Open University Press, Milton Keynes, 35.

[17][英]托尼·本内特(2012) 薛军伟, 译. 作为展示体系的博物馆. 马克思主义美术研究, 1, 140-141.

[18][英]托尼·本内特(2007) 赵子昂, 强东红, 译, 柏敬泽, 校. 博物馆的政治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美术研究, 251.

[19]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

[20]Bennett, T. (1995)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92.

[2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2005) 吴叡人, 译.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上海世纪出版社, 上海,

153-173.

[22]王铭铭(2007) 经验与心态:历史、世界想象与社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桂林, 135.

[23]Goode, G.B. (1895) The principle of museum administration. Coultas and Volans, Exchange Printing Works, New

York, 22.

[24][美]沃勒斯坦(1997) 刘锋, 译. 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 22.

[25][美]史蒂芬·康恩(2013) 傅翼, 译. 博物馆是否还需要实物. 中国博物馆, 2, 7.

[26]王嵩山(1991) 过去的未来:博物馆中的人类学空间. 稻乡出版社, 台北, 51.

[27]Conn, S. (2010) Do museums still need object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hiladelphia, 32.

[28][挪]弗雷德里克·巴特, 安德烈, 等(2008) 人类学的四大传统——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的人类学. 商务印书

馆, 北京, 99-108.

[29]王嵩山(1991) 过去的未来:博物馆中的人类学空间. 稻乡出版社, 台北, 44.

[30]“后革命时代”指的是在1945年到1968年之间,被统治的地区从殖民统治下获得政治独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的

社会文化状况。它强调一种外部力量在消失后,政治独立地区内部寻求未来出路、如何处理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等问题上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这一时期的困境并不局限于格尔茨所说的本质主义与时

代主义之争,其涉及到社会文化的很多方面。详见克利福德·格尔茨(1999) 韩莉, 译. 文化的解释. 译林出版社,

南京, 279-302.

[3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1999) 韩莉, 译. 文化的解释. 译林出版社, 南京, 264.

[32]本尼迪克特·安德森(2005) 吴叡人, 译.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上海世纪出版社, 上海, 167.

[33]Clifford, J. (1992) Four northwest coast museums: Travel reflections. In: Karp, I. and Lavine, S.D., Eds., Exhib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Washington DC, 218.

[34]Crew, S.R. and Sims, J.E. (1992) Locating authenticity: Fragments of a dialogue. In: Karp, I. and Lavine, S.D., Eds.,

Exhib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Washington DC, 163.

[35]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2006) 刘汉全, 译. 嫉妒的制陶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192.

[36]贝拉·迪克斯(2012) 冯悦, 译. 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 132.

[37]Carbonell, B.M. (2004) Introduction: Museum/studies and the eccentric space of an anthology. In: Carbonell, B.M.,

Ed., Museum Studies: An Anthology of Contexts,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Oxford, 6.

[38][美]詹姆斯·克利福德, 乔治, 马库斯(2008) 高丙中, 吴晓黎, 李霞, 译. 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

商务印书馆, 北京, 297.

人文与理性:博物馆展览的诗学与政治学

[39][英]斯图尔特·霍尔(2003) 徐亮, 陆兴华, 译. 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 商务印书馆, 北京, 62.

[40][英]斯图尔特·霍尔(2003) 徐亮, 陆兴华, 译. 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 商务印书馆, 北京, 151-223.

[41]Gurian, E.H. (1992) Noodling around with exhibition opportunities. In: Karp, I. and Lavine, S.D., Eds., Exhib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Washington DC, 178.

Duncan, C. and Wallach, A. (2004) The universal survey museum. In: Carbonell, B.M., Ed., Museum Studies: An An-thology of Contexts,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Oxford, 51-70.

[42]Houlinhan, P.T. (1992) The poetic imagine and native American art. In: Karp, I. and Lavine, S.D., Eds., Exhib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Washington DC, 205-211. [43]Vogel, S. (1992) Always true to the object, in our fashion. In: Karp, I. and Lavine, S.D., Eds., Exhib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Museum Displa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Washington DC, 191-204.

[44]Gell, A. (1996) Vogel’s net: Traps as artworks and artworks as traps. Journal of Material Culture, 1, 15-38.

https://www.sodocs.net/doc/6a7119338.html,/10.1177/135918359600100102

[45][美]爱德华·W·萨义德(2007) 王宇根, 译. 东方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

海外文物回归的痛与难

海外文物回归的痛与难 关注中华遗宝 流失海外文物,与颠宕的中国历史联系在一起,与我们民族感情联系在一起的,祖宗的遗留在海外漂流,是很多中国人心头难解的一个结 龙门佛首上的刀痕 2003年7月5日,16件上自北魏下至宋代的佛雕艺术品,从美国归来,重现于北京饭店的千米艺术长廊。 更为不可多得的是,两件佛首在经过百年流离,辗转多个国家多个收藏者之后,终于可以与尚存于国内的佛身相聚。 当人们用电子技术将这个佛首复原到断头折臂的佛身上时,发现那道砍痕从佛的颈部斜向佛的前胸,100年后,这条深深的伤痕终于可以弥合在一起,大佛身首也有望相聚了。 经中国美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汤池查考核对,它们就是龙门石窟北魏时期雕琢的古阳洞“高树造像龛”主佛的佛首,和唐代龙门火顶洞一尊左胁侍菩萨的头像。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云岗石窟被毁佛像达1400多尊,龙门石窟有800处盗迹,天龙山石窟二十一窟不见一具完整的佛像。 就这样,这些绝代艺术品就在当地保甲长和土匪的刀斧之下变成碎块,运往北京,又在北京拼接后运往美国。现在佛首颈上利器砍砸的伤痕依然,当年抢劫情景一下子就历历在目。 16件佛雕,主要是来自龙门、云冈、天龙山石窟被盗、倒卖出国的佛首、菩萨头像、浮雕飞天、护法石狮等。它们是中国古代佛教最盛时期的见证,同时也是中国雕塑艺术创造性最为强盛时期的见证。 在从事佛教考古研究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金申的眼里,这16件作品具有“北魏之丽脱俊秀、东魏之单纯简洁、北齐之朴拙、隋之求实、唐之丰满富丽、宋之写真传神”。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们再也不会流落海外了。”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此次文物回归的操办者鞠肖男说。 民族几多劫难,文物几多流失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究竟有多少,这是一个至今没有搞清楚的问题。 自1947年就从事博物馆工作、今年已经81岁的史树青,还担任着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

深圳市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结构设计

深圳市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结 构设计 深圳市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结构设计 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良平 提纲的内容有11个部分,下面我分开一个一个介绍。 第一,建筑与结构体系 这个项目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市民中心的东北角,是中轴线里面的最后一个公共建筑项目。大家看到这个效果图,项目的外表皮特别的复杂,里面同样也很复杂。项目的面积不是特别大,占地3万平方米,总的建筑面积8.78万平方米。层数不多,地上是五层,一层和二层层高是5米,三层、四层、五层都是10米,总高度是40米。 通过这个动画大家可以对这个项目从内到外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这是西面的入口,现在我们进到里面看一看效果图。这是10米标高的平台,里面有个非常大的雕塑,里面还有一些垂直交通。这个是规划展览馆的部分,这个就是雕塑的背面。这是艺术馆。 第二,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 整个地上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表皮钢结构和表皮钢结构下面的两个馆:规划馆和艺术馆,规划馆在北侧,艺术馆在南侧。表皮钢结构会讲得多一点,因为它本身的曲面、斜面非常多。 我们采用表皮钢结构的钢断面基本上采用的是箱型断面,最大的断面是1×400,材料用的是390,水平构件一般都是300×800,厚度是20,斜支撑都比较小,这也是建筑效果的要求。悬吊桁架基本上采用工字钢,悬挑部分钢板厚度已经用到了80。

这是传力系统,两个馆之间和表皮钢结构之间的连接都非常复杂,有脱开的,有连接的,相互独立又相互有关系。传力系统是框架剪力强和框架柱。10 米以上所有的柱子不上去了,规划馆和艺术馆剩下四个筒体,每个馆是两个筒体,剩下的是悬挑,最大的悬挑是28米左右。屋顶和表皮钢结构连在一起,规划馆和艺术馆在主体里相互独立,外表皮、核心筒、框架柱共同组成水平传力 系统。 表皮钢结构的面很多,不同的面进行相交,这样的话增加了整个空间结构 计算和节点的复杂性。外形上有倾斜面,北面有四十几度的倾斜,西面有一个 扭曲。 表皮下面承接两个独立的结构,一个是艺术馆,一个是展览馆,两边是相 互独立的,之间有些连桥进行连接,屋顶又是通过表皮钢结构拉在一起。 另外一个特点,这个楼是扭的,平面在扭转,这里是正的,到下面大概扭 转15度左右,和筒体不是垂直的,这个效果图比较清楚,这个用DP建模,绿 色的是空调管,这个是扭曲的情况。 表皮钢结构既作为屋盖的一部分包裹在整栋建筑物的外面,同时又跟内部 建筑有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连接。10米标高的时候和5米标高的时候外皮钢 结构和主体是连接在一起,10米标高以上展览馆在这儿,和外皮的钢结构是脱 开的。艺术馆三层20米标高的时候是连在一起,通过15米的悬挑和屋面的桁 架连在一起。和外皮钢结构的连接也极其复杂。这个5米标高、10米标高也很 复杂,我们采用了很多的型钢、混凝土柱、框架核心筒来满足要求。 屋盖系统为杂交结构体系,在屋面上内部主体结构通过核心筒、悬挑钢桁 架与其他区域的屋面钢结构相连,共同传递竖向的水平荷载。空间倾斜、扭曲、旋转曲面造成的节点非常复杂。 本建筑的结构的空间几何表达模式非常复杂,普通的CAD已经无法表达清楚,我们通过三维DP软件进行建模。 三、结构的超限定位

北京市西城区2017届高三一模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西城区高三文综政治统一测试 2017.4 24. “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用百件展品共同讲述200 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历程,如“0号展品”是一套古埃及木棺,制作它的全部材料分别来自黎巴嫩、努比亚、阿富汗和两河流域。按照该展惯例,每至一个国家,都将吸纳一件(组)该国文物作为第101号一起展出,此前澳大利亚站选取的是“全球第一个wifi设备”,中国北京站选取的第101号文物是“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由所选展品推断,最符合该展主旨的是 A.各大洲文明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 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C.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D.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塑造了人类文明 25. 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 又有传统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触动了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遐想,以及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关于“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时间,诗词歌赋、文牍书信,越古老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 ②物质文明日益丰富,人们会更关注精神的富足,这类节目的走红有其必然性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家园,文化节目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④文化的力量不在于本身价值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 D.②④ 26.聚焦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清晰感受到时代脉动。以下这20个新词新语分别摘自本届政 府四年来的工作报告: 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①新词新语具有鲜明的年代特征,说明社会意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②从重视改革红利到关注数字经济,矛盾的普遍性通过不同时期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③从2014到2017,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领域实现了发展的质变 ④政府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符合整体论思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7. 读右图,人们发现,面对母语或自己非常熟悉的语言, 大脑往往能自动纠错,把英语中的字母顺序打乱也会得到类似的效果。这里的“自动纠错” A.是人脑自然而然的无条件反射 B.是基于对事物间联系的把握 C.说明要素之间的关系优于整体 D.关注到了矛盾双方的区别和对立 28. 颜色是物品的一种属性,却被赋予了各种文化含义,会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反应。红色很受国 人欢迎,代表着吉祥和好运。也有很多人喜欢蓝色,认为这是一个平静又引人幻想的词语,让人联想到天空、大海、爱情、忧伤、无限。人们对颜色的“情感反应” ①意味着颜色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具有客观性 ②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是客观事物对于主体的积极意义,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包含着人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解,具有差异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9.“快递小哥跳槽了”,小明发现,最近的快递有点不守时。 一打听才知道,送餐的工作时间主要在用餐时段,相对轻松,挣得也不比送快递少,好多“快递小哥”转行做了送餐的“外卖骑手”,快递企业出现了人手短缺。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不足是快递小哥跳槽的重要原因 B.快递小哥跳槽是市场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结果 C.快递业和外卖业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互补关系,竞争比较激烈 D.如果快递企业薄利多销、降低成本,会增加对劳动者的吸引力 30. 话剧爱好者李先生每个月都会去看话剧,他发现话剧院的演出票对大学生是6折优惠,比对一 般观众的折扣力度大多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①话剧院对不同观众收取不同票价,属于价格歧视,不符合公平交易原则 ②因为大学生通常都比较穷,其需求弹性会低于一般观众的需求弹性 ③如果大学生很想看话剧《李白》,则他们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会增加 A. ①正确 B. ②正确 C. ③正确 D. 都不正确 31. 目前,我国针对影响环境的重点污染源大气、水、固体、噪声等四类污染物征收排污费。新颁

关于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的深思1

关于大英博物馆藏有大量中国文物的深思 ——耻辱背后的抉择与奋起 摘要: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辉煌和辛酸,在看到报道说我国有2.3万多件各代的珍稀文物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时候,而仅仅2000件作为长期摆放的文物可供游客观摩,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多少辛酸多少遗憾都遗落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里了。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是耻辱更有甚者觉得英国应无条件地偿还因战争而掠夺文物。可是这样的行为还不是一样地野蛮同时也是愚昧无知的。既然觉得是个耻辱那就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回面子,取回想要的东西。在这当头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做出一个正确的抉择,在我看来那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扬我们中国的文化,同时不要一味地缅怀过去,而应在传承当中发展自己站住自己的位置。 关键词:中国文物世界遗产大英博物馆应对政策 1、我国历史文物的现状 大批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已成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这些藏品与古希腊、古埃及藏品等一并成为该馆收藏的最重要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据该馆有关人士对记者介绍,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饰品。参观完中国厅后,可知该馆的介绍并非妄言。远古时期的石器,6000多年前半坡村红陶碗及尖足罐,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斧,商周时期的青铜尊、鼎,秦汉时期的铜镜、陶器、漆器、铁剑,六朝时代的金铜佛,隋代白色大理石佛像,唐代三彩瓷器,宋、元、明、清各代的瓷器和各种金玉制品,甲骨文、竹简、刻本古书和地图、铜币、丝绸、刺绣、书画、珐琅雕塑、景泰蓝、漆器、竹编等等,让人目不暇接。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而且在大英博物馆当中的中国文物仅有不到十分之一可以供广大的游客观摩,而其他的除非是特殊用途和特邀专家,其他人是不肯有机会目睹其原貌的。据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馆长透露,大部分的中国文物确实是在战争时期从中国掠夺过去的,同时有部分是在不同时期英国从中国手中收走的,当然还是有些事通过拍卖或者其他的方式收购回来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006年披露,除了大英博物馆2.3万的中国文物以外,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还不算各国私人藏有的10倍于这个数字的中国文物)。 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博物馆中藏有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多,大英博物馆所藏周六能改过绘画最精,顾恺之《女史箴图》的最早摹本就在此处。而瓷器,则以收藏亚洲艺术品著称的法国吉美博物馆的收藏最多。早在1840年,列强入侵就已经把中国文物列为文化侵略的重要内容。1900年,八国列强洗劫了包括括《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在内的宫廷收藏的珍贵文物和古籍。安阳小屯村出土的近20 万片甲骨,流失海外的就有26700 片,遍及日、美、英等12 国。敦煌拥有的宝藏无以计数。而今敦煌遗书在中国国内仅存20000 件;藏于英国大英图书馆东方写本部就有13700件;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有6000 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12000 件;藏于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2000 件。此外,日本、美国、瑞典、奥地利、韩国也均有敦煌文物收藏,数字无从估量。由这简短的一段数据足以显示出了中国文物流失的严重性,所以说要把中国文物通过交易的方式换回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整理)世界各地元青花瓷的发现与收藏.

世界各地元青花瓷的发现与收藏 大维德花瓶 大英博物馆 中国从距今3000多年前出现原始瓷器以来,一直以青瓷为主。景德镇青花瓷生产以后,从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青花瓷才逐渐取代青瓷在中国瓷器中处于执牛耳的地位。

距今半个世纪以来,在各个博物馆和收藏家的藏品以及世界各地遗址和中国国内窖藏、墓葬资料陆续发表后,对于元青花瓷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高潮,研究主要集中在元青花的起源、所用钴料的产地、元青花瓷的类别、是否承认唐青花瓷和宋青花瓷的存在、元青花瓷的不同销售市场、元青花瓷的器型和图案内容以及元青花瓷和伊斯兰文化的相互影响等等。 世界各地的元青花收藏 完整的典型元青花瓷(即所谓的至正型元青花),应指纯净的透明釉和青花色泽鲜艳,图案花纹精细,不包括青白釉釉下青花及销售东南亚市场的那批青花色泽比较灰暗、图案较组的小罐之类和国内市场的一批小型日用器。最主要的公、私收藏大约如下: 土耳其托普卡比特博物收藏的元代青花瓷

1. 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的收藏。目前已发表了40件, 无论从数量上说或从质量上看都是全世界第一大收藏。 青地白花凤凰穿花纹菱口盘(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2. 原伊朗阿特别尔寺(现在德黑兰)的收藏, 合计达32件。这是全世界中典型元青花瓷第二大收藏。 3. 中国大陆收藏的情况: a. 1980年江西省高安市元代窖藏出土元青花瓷19件, 现藏高安市博物馆, 这可以说是全世界典型元青花瓷的第三大收藏, 其中高达47厘米的带盖龙纹高颈罐l件、带荷叶盖龙纹罐2件以及带盖梅瓶6件, 都是元青花瓷中不多见的

1980年江西高安出土元青花龙纹兽耳盖罐 b. 1954年河北省保定市发现元青花、青花釉里红瓷和蓝釉金彩器9件,现分别藏于河北省博物馆及北京故宫博物院。 c.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京元大都遗址陆续出土了一批青花器, 其中包括较多破残标本,现藏首都博物馆。 d. 近40年间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了不少元代窖藏和零星元青花, 其中不乏佳器, 如1985年江苏省句容市城东房家坝元代窖藏出土的一对龙纹梅瓶和一件龙纹纹饰特别大的带荷叶盖罐是比较难得的。

中国文物排行榜

中国文物排行榜 1、陕西省西安市扶风县法门寺出土的佛指舍利 2、陕西省临潼市秦始皇陵2号陪葬坑中出土的铜车马 3、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 4、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 5、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 6、甘肃省武威张将军墓出土的铜奔马“马踏飞燕” 7、湖北省江陵望山楚国贵族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 8、湖南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仅重49克 9、四川省三星堆出土的一号大铜树,高396厘米 未发掘和失踪的文物价值前三位: 1、夏禹收九牧之金所铸九鼎,象征九州 2、和氏壁(极有可能在秦始皇陵地宫中) 3、传国玉玺(元末明初被元顺帝带到蒙古,下落不明) 4、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日本侵华期间失踪) 5、王羲之所书《兰亭序》原本(极有可能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中 盘点世界各国所藏中国珍贵文物 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珍藏着许多举世无双的中国文物。她在外国博物馆以无比高贵的姿态,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言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象。下面简略介绍如下: 一、亚洲 日本: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设有“东洋馆”,中国古代美术品陈列在整个二楼五个展室,从原始彩陶到唐宋以后的陶瓷等,应有尽有。该馆珍藏有古建盏,源于中国福建省建阳市水吉,为镇馆之宝。河南安阳殷墟甲骨片,在流失海外的近3万片甲骨片中,日本收藏有近13000片,馆内的9万多件藏品中,日本是收藏最多的国家。包括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清代的瓷器字画,可谓无所不包。马远《洞山渡水图》、《寒江独钓图》,梁楷《雪景山水图》、《李白行吟图》、《六祖截竹图》,李迪《红白芙蓉图》,等等中国历史文物数万件旷世名作。此外,日本各地上千座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文物,珍品也是数不胜数,数量估计在数十万件以上。 据.《日本侵华对文物的破坏》一书介绍,战后日本归还了一部分战时掠夺的文物有158000多车,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较珍贵的,但这只是很少的部分。 东京国立博物馆曾举办了“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展览。是把全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不仅是完整的器物,也包括陶片,从全国搜集后,汇集展览,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趋。其中有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的瓷器等。 京都国立博物馆的本馆,主要用于举办各种专题展览。馆内所藏1万余件珍贵文物,定期轮换站出、展出。京都国立博物馆本身,也是日本的国家重要文物

茶文化博物馆展示设计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信息产业与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意义的博 物馆在展示与教育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收藏文物及标本为主的 博物馆开始关注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即由以藏品为本的博物馆转变为以 人为本的博物馆。博物馆文化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物”的研究转移到“人”的研究 上来,博物馆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延伸。中国茶叶博物馆作为展示中华茶文化的 专题博物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审视并反思这个问题,并努力对“以人为本”的展示新理念进行尝试,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本文试就以茶博为例,初步探 讨“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在博物馆的应用和实施。 1 “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 自1873年法国卢浮宫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但是在 西方博物馆发展初期,一直都以“物”为本,展览围绕着藏品展开,没有过多地 考虑、研究观众的心理需要。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博物馆数量的 增多,竞争的加剧,博物馆从业人员才开始意识到“人”的心理,并在1971年国 际博物馆协会上把“为当代和未来的公众服务的博物馆”作为主题。到了2001年 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19次国际博协(ICOM)全体会议和20届国际博协全体大会上,又提出了“管理变革:博物馆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挑战”的主题,说明“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仍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趋势。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各国 都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因此博物馆提出“以人为本”的 宗旨,支持博物馆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也是时代的要求。国外博物馆无论 规模大小,档次高低,一切工作均围绕着观众及社会教育来进行,围绕着为公 众服务来展开,始终把人放在主体和中心位置,博物馆通过改进展览、强化服务,拉近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争取更加主动、积极的方式来吸引公众,引导 公众来参观博物馆,并为公众提供各种教育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的文化服务项目。目前我国博物馆界也开始转变传统观念,“以藏品为中心,以馆舍为基础”向“以 人为中心,面向全社会”发展;从“侧重藏品的保护和研究”向“以社会教育与文

博物馆展览展示设计

项目名称:广州市八十六中学动物博物馆 项目地址:广州 服务内容:动物展览 开馆时间:2012年10月 动物展览区域共设15个展区,通过动物的姿态标本、骨骼标本、皮张标本、浸泡标本、生态景观等反映动物的特征、习性。博物馆标本展览以自然界发展演变的时间顺序为展示主线,重点展示珠江三角洲的代表动物、我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动物和环境,特色生态环境等,展示区里除了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还有经过上色和定型处理的仿真植物,树脂作河流,金属薄板作湖泊,背景配以景观的高精度写真,逼真地模拟出动物与自然环境相处的情形。 目前已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4种,二级保护动物49种。而拥有如此珍贵种类、标本质量好的收藏,目前在国内中学中还比较少见。

广州市八十六中学动物博物馆设计方案

参观路线 门厅: 门厅为展览空间的心脏及起始位置,结合空间功能及尺寸要求,我们设计圆形主题,主体背景为生命进化树,“树”背后合理遮挡卫生间入口。圆心中央为八十六中标志,两边门为大幅面开放玻璃门,局部墙布置万人签名墙等,整体空间突出八十六中特色性。

动物展区: 动物展区采用曲线进行空间划分,更有助扩大空间,增强空间韵律及虚实节奏感,多展区根据大纲进行合理设计。中央位置为六角形昆虫展区,取意蜜蜂“蜂巢”,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出独特创新、科学实用的展出空间。地面采用塑胶地板,顶面采用成品铝片天花。 教学体验区及生命演化: 采用新式教学理念,创新式的将教学体验区及生命演化展区合并,使教学更具互动性、开放性、自由性。在展区中实验,在实验中参考,室内以自由布局为主,报告厅为全开放式,实验区在中央位置自由摆设,设有刻面恐龙、三叶虫等实物模型。地面采用曲线塑胶地板,顶面为仿木纹铝制格栅。 广州市八十六中学动物博物馆的建设目标是综合利用学校图书馆一、二、三楼的有效区域,突出珠江三角洲的本土特色,形成自我风格,为教师教学、学生求知提供有利场所,成为科普教育推广与学习的重要基地,成为中国普通中学动物博物馆的典范。参观者从进入博物馆门厅开始就进入了知识的海洋,其动物展览区为教师教学、学生求知的主要场所,而教学体验区则是参观前的准备和参观后的总结及讨论场所。展陈方式不光局限于传统的展板和展品柜,而增加了生境柜展示、多媒体演示区以及网络展示。展区设计立意新颖、展品主题生动鲜明,力求成为教育学习的另一块天地。 博物馆的真正内涵就是知识。我们在力求真实还原珠江三角洲独特的风貌和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同样重视对科学的严谨性,对学科的相对完整性和系统性,展品实物性,展示的艺术性和普及性等多方面的把握。 动物馆标本展览区大纲以自然界发展演变的时间顺序为展示主线,重点展示珠江三角洲的代表动物及生境,我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动物和环境,特色生态环境等;力求使参观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唤醒公众对于自然的珍惜和爱护,传播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人生观。

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玉器

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玉器 分享者:般般知玉

大英博物馆以庞杂丰富的收藏傲立于世界顶级博物馆中。近300年的岁月中,它收藏了来自全球数百万件人类文明遗产。管理者根据不同文明形态把这些瑰宝进行分类展出,用实物构建起一部浩瀚的世界发展史。 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有2.3万件中国文物栖身于大英博物馆中,包括玉器、青铜、书画、瓷器、造像、漆器、金银等项目。 然而,由于展示空间有限,大部分中国文物都被精心保管在现代化库房里,拿出来展示的只占总数的1/10,分布在中国厅、中国玉器厅和珀西沃·戴维爵士藏品厅(中国瓷器厅)。华美的陶瓷体现了中国高超的工艺和优雅情调,书法、绘画勾勒出文人的遁世哲学和缜密心思,而古玉、青铜及佛像主要讲述的是古代华夏从自然崇拜、祖先祭祀到神灵信仰的精神寄托....... 名称:玉龙 时代背景:新石器时代 文化归属:红山文化 历史年份:约公元前3500年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然而,现在我们知道在该地区以北和以南有许多更早的文化。大约从公元前3800年至2700年,一批现在被认为是红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居住在遥远的东北部地区,即现在的辽宁省和内蒙古。他们建立了一个成熟的社会,那里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仪式遗址。

很显然,玉在红山文化中有很高的价值。玉制品常常是唯一与死者的尸体合葬于墓穴中的物品。 这个时期玉的主要类型包括带洞圆盘和蹄形物品,蹄形物品是佩戴在头发上的饰物。卷龙是另外一种重要形态的样品,如今,它被称为“猪龙”,它可能源自于开口环或珏。许多这个时期的玉制品被用作挂饰,一些玉制品似乎被用来系在衣服或身体上。 名称:玉璧 时代背景:商代 历史年份:约公元前1500-1050年

建筑设计方案文本-国际会展中心

舟山国际会展中心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概述 1、项目概况 本工程是舟山国际会展中心。项目位于临城新区海洋文化广场东南侧,北接新城体育馆,与700米开外的市政府大楼遥遥相望;南临海景道,与海滨仅隔120米的绿地;东面毗邻规划建设的五星级酒店,西面则靠近新城人工湖。该工程有便利的交通系统与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新城人气的主要集散场地,同时是新区中心公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设项目将最大限度展现城市海洋文化,提升城市环境与建筑的品味,增强城市活力,同时将加速推进新区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地块周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6864m2;地上总建筑面积20688m2,设有814个室内标准展位,其中50个为临时展位;地下建筑面积为15390m2;设377个地下车位。 2、设计依据 1)该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条件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8)工程所在地区自然条件 9)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及标准 10)展览建筑设计规范(JGJ-218-2010) 11)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及标准 二、总体设计 1、设计理念 强调建筑融入城市,土地开发高效益的同时兼顾地区中长期发展,秉承临城新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打造特色鲜明的东部会展城市之都。利用会展中心的有利条件及良好的自然环境,提升城市环境和建筑品位,增强城市活力。规划设计力求高起点、高追求、高品质,使建筑方案具有前瞻性与文化象征性,并大胆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成果,创造出拥有海洋文化内涵及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时代建筑。 建筑以自然和谐为原则,注重提取生态生物海贝为基本元素,模仿其海贝自身的自然纹理,将之与建筑相结合。建筑整体分为三大部分:曲线型屋面、入口波浪形屋顶兼大雨棚、北面类椭圆形铝板屋面。以屋面的条形铝构架来展现海贝的纵向褶皱的条纹肌理,并用裙边的通透的条状钢构件来展现贝壳的锯齿状的环形边缘,并赋以半透明的波浪形膜状结构的屋顶,更有浅滩海贝的深刻含义。 建筑整体造型与结构自然结合,整个结构体系以钢桁架顺着其屋顶的放射状纹理做支撑,这种形式既反映出科学的技术逻辑,又表现出飘逸的艺术造型。整个建筑在不同角度、不同时间,给人以无限遐想,充满灵感、幻趣和想象力的空间设计和多样化的主题风格,表现出独特的建筑个性。同时搭配北面的螺型体育馆,别有海边建筑的特色。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设计

******博物馆陈列展览大纲 一、概述 ******县是******的故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传统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保护******县民俗文化遗产,弘扬******县的民俗文化,成立******博物馆。 ******博物馆是******县第一家民俗博物馆,也是******县第一家民办民俗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县孙子兵法城第十一、十二院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平方米,由四个展室、三个外廊组成。设办公室和业务科两个科室,工作人员5名,其中,副研究馆员1名,馆员2名。主要收藏、展览、研究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民俗文物。 ******博物馆现有藏品500余件,主要是向社会征集而来,今后******县惠风民俗博物馆将认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不断扩大征集范围,加大征集力度,保护好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

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陈列展览目标 建成一个集博物展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三、陈列展览指导思想 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反映******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使观众了解******的灿烂文化,培养观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操;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陈列展览大纲 (一)序言 图版:用图版的形式进行展示 位置:博物馆入口正面 内容: 文字、照片 古人云:“入国问禁,入家问讳,入乡问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民族信仰不同,所以各地区的风俗民情千差万别,所谓“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就是这种千差万别的反映。鉴于此,对风俗民情的收集整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县历史悠久,淳朴的民风民俗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演

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翻译译例赏析-最新年文档

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翻译译例赏析 大英博物馆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设置有中国展厅,收藏了不少佛像、瓷器、兵马俑、青铜器、壁画等。据统计,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共有两万三千多件,收藏于十个储藏厅中。对其中的文物翻译进行赏析,有助于理解文物的内涵、背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元青花缠枝莲鳜鱼纹菱花盘翻译赏析 大英博物馆中收藏了不少我国陶瓷的珍品,比如元代后期尤其是至正年间的一些青花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一件元青花缠枝莲鳜鱼纹菱花盘,该盘为菱花口,总计十六瓣,板沿、圈足、深腹,砂底无釉。这一盘子的颜色白中泛青,盘中画有一条在水草间畅游的鳜鱼,四周还漂浮着水浮莲与金鱼藻等植物,仿佛随波飘动,栩栩如生。盘子内壁上画有青花缠枝莲,边沿上画有锦地菱形纹,属于较为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大英博物馆对该件藏品的英文介绍内容是:“ Porce lain dish painted with a fish among water plants. Yuan dynasty , 14th century A.D. Overseas trade boomed during the Yuan dynasty. Among the imports from Iran was cobalt. Its use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1300s on the high-quality white porcelain from Jingdezhen had a fundamental impact on ceramics throughout the world. ”?T^胛奈?:“瓷盘,上绘一鱼在水草之间,制

世界古代文明2017尔雅

导论与文字(一)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以法老时代的终结为标志,()古埃及文明截止。 ?A、 ?B、 ?C、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中国清朝末代皇帝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 古埃及象形文字根据文字学的划分方式可归为图画文字。()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 线形文字是中国汉代的祭司体文字的来源。()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导论与文字(二)已完成成绩: 75.0分 1 【单选题】罗塞塔石刻是()首先发现和挖掘而出的著名文物。 ?A、 ?B、 C、 ?D、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罗塞塔石刻是()的著名文物。 ?A、 ?B、 ?C、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而言,()是对古埃及纸和古中国纸的正确描述。 ?A、 ?B、 ?C、 D、 我的答案:C 得分: 0.0分 4 【判断题】

古代中国纸张制作唯一的原材料是稻草。()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导论与文字(三)已完成成绩: 75.0分 1 【单选题】()是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 ?A、 ?B、 ?C、 D、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不属于罗塞塔石刻上记载的文字字体。 ?A、 B、 ?C、 ?D、

3 【判断题】 凯撒用拉丁文写就了《高卢战记》。()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 古埃及文明的著名神话故事包含《吉尔伽美什史诗》。()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导论与文字(四)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希伯来文是()的语言。 ?A、 B、 ?C、 ?D、

大英博物馆馆藏部分中国玉器

大英博物馆馆藏部分中国玉器时间: 2011-03-22 本站原创转载注明出处 大英博物馆和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包括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其中以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藏品最引人注目,而中国的藏品则是占据了绝大部分,且其所收藏的古罗马遗迹、古希腊雕像和埃及木乃伊闻名于世。 大批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已成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竟达2.3万件。 大英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囊括了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陶瓷以及45卷《永乐大典》等超级国宝,可谓门类齐全,时间则跨越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饰品。参观完中国厅后,可知该馆的介绍并非妄言。远古时期的石器,6000多年前半坡村红陶碗及尖足罐,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斧,商周时期的青铜尊、鼎,秦汉时期的铜镜、陶器、漆器、铁剑,六朝时代的金铜佛,隋代白色大理石佛像,唐代三彩瓷器,宋、元、明、清各代的瓷器和各种金玉制品,甲骨文、竹简、刻本古书和地图、铜币、丝绸、刺绣、书画、珐琅雕塑、景泰蓝、漆器、竹编等等,让人目不暇接。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本文是笔者给大家收集的馆藏在大英博物馆内中国文物玉器系列文章是翻译过撰写人员也是外国人士如有不对之处请联系客服:

中国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大约公元前2500年 本质上来说,《全唐诗》方形截面管和一个圆孔是属于最令人印象深刻,但最神秘的古代中国玉器艺术品。它们的功能和意义完全不可知。虽然他们是在许多阶段的新石器时代和早期历史时期,《全唐诗》的起源在新石器文化东南亚中国仅仅被认为在过去的30年。 这丛的主要类型的玉器藏品的良渚文化(约3000-2000 BC)在江苏省太湖周围。壮观的例子已经发现在所有主要的考古遗址。主要类型的《全唐诗》有一个广场外部分围绕一个圆型内部分,和一个圆孔,虽然玉器的形状也将显示一个手镯丛的某些特征。 在《全唐诗》的主要装饰的面对良渚时期是图案,它也可能指的是烈酒或鬼神。在square-sectioned件,如这个例子,脸图案是平铺在角落里,而在手镯形式出现在广场的面板。这些面孔来源于一个男性化的组合,一个神秘的人物和野兽。j . Rawson,中国玉器:从新石器(伦敦,大英博物馆出版社,1995年,转载2002)

如何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

如何做好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 发布日期:2014-11-06 栏目:参展知识发布者:德马吉编辑“陈列设计是一种创造”。博物馆陈列展览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题鲜明的陈列展览内容设计要靠新颖的形式设计和精致的展览制作来实现。不论是历史展览、艺术展览、人物展览还是科技史展览、自然史展览,都是一项集思想、学术、文化、知识、审美于一体的大众传播载体。陈列展览设计必须对内容文本及其学术资料、文物标本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对展览主题、陈列内容及特定展示空间的研究,来对文物展品与材料进行取舍、补充、加工、组合,运用形象思维,鲜明、准确地表达展览的主题思想。 陈列展览设计包括展示空间设计、功能动线规划及展示版面设计、展示道具设计、展示灯光设计、展品安全设计、辅助展品设计、互动装置设计等方面。博物馆的陈列艺术与展示空间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陈列艺术就是对展示空间充分利用的艺术,是设计人员对空间整体布局和艺术空间进行个性化创造,巧妙地将陈列展览空间与原建筑进行结合的艺术。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不是靠金钱堆砌出来的,也不是用高级材料制造出来的。一些博物馆以低造价做出高水平的陈列设计,照样在陈列展览中获得了成功。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精心设计、施工,使用一般的材料,花费较少的投资,同样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做好博物馆的展览,就必须做好以下各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专门的班子,收集、整理、研究与展览主题、内容有关的学术资料,将展览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二是展品、辅助展品等形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三是做好展览内容的文本策划设计;四是做好展览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五是做好展览形式的构思与设计;六是做好展览的制作与布展;七是保障展览的筹建资金;八是尊重展览工程的合理时间进度,留下充裕的时间来完成展览工程,避免因筹建时间严重不足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九是按照展览工程的规律进行科学规范的运作。只有真正做好上述九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把陈列展览做好做精,确保陈列展览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陈列展览形态的艺术性,制作工艺和布展的严肃性,展览造价的合理性和展览技术的安全性。陆建松教授则根据博物馆陈列展览工程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包括相关学术资料准备、展品形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科学规范的工程运作、展览内容的文本策划设计、展览形式的创意设计、展示空间规划与设计、展览设计、制作与布展控制、展览筹划资金的保障、展览工程的时间保障、选准人选好队伍等在内的十大支撑条件,以确保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水平和质量。 博物馆展览体系的探索是一个大量收集资料、多方考察研究的过程。要制定合理的博物馆展览体系,就必须明确博物馆的定位,博物馆定位决定着博物馆展览体系的走向,而科学、严谨的博物馆展览体系的构建,必须经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首先应深入分析博物馆自身的文物藏品资源状况,同时对科学研究水平、专业人才结构、地域环境特点等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例如上海博物馆是艺术类型的展览体系,各展览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有补充,并从历史文物精品展示的角度展现了我国古代辉煌的成就,还举办世界各地

12大英博物馆里的阅读

故事十:大英博物馆里的阅读 同学们好!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探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流亡伦敦后重新开启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大英博物馆里展开了刻苦的阅读和创作,阐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从而揭示了社会形态历史更替的一般规律。 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一家流亡到伦敦。在伦敦流亡期间,马克思又重新开始了革命期间一度中断了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在收藏着丰富的经济学文献和资料的大英博物馆中,马克思阅读堆积如山的文献,摘录各种文献的要点,写满了24个笔记本。为了赶在革命风暴前得到经济学研究的某种结论,马克思发疯似地通宵总结他的经济学研究。1859年6月,马克思多年研究经济学的初步成果《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在德国柏林出版,《序言》正是为此册而作。《序言》回顾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和过程,阐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从而揭示了社会形态历史更替的一般规律。 1850年开始,马克思重新进行中断两年的经济学研究。1850年夏天到来的时候,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时期已经来临,新的革命形势暂时不会出现。于是,他决心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重新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为此,马克思坚决摆脱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和维利希、沙佩尔等革命空谈家的纠缠,过起“离群索居”的生活。 这段时间客观条件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伦敦

是一座历史古城,这里有耸入云霄的高塔,庄严沉静的宫殿,有繁华喧闹的商业中心,也有大片简陋的贫民窟,马克思生活在伦敦这个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首都和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中心,这利于他广泛、及时地掌握资本主义生产和市场的变动情况,深入了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在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表现形式,是观察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地点。此外,伦敦大英博物馆图书馆有43万部珍贵藏书,其中大量的政治经济学文献,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思想材料。用来钻研经济和历史资料,汲取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为无产阶级锻造犀利的理论武器。 1850年6月中旬,马克思获准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进行阅览和写作。从此以后,除了天气恶劣、生病和暂时外出,马克思每天从上午9时至晚上7时,在图书馆工作十个小时,是这个图书馆最勤奋的研究者。他的勤奋学习精神,给阅览室的管理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天,马克思来的晚了一些,一位读者正要坐在马克思常坐的位置上。管理员马上走过去,客气地说:这是马克思的座位,他很快就会到来,桌上摆放的英国政府关于工厂工作的年报就是马克思用来研究的材料。他还告诉那位读者,马克思是他在阅览室工作20年间遇到的最勤奋和最准时的读者。由于马克思常年坐在这里读书,读书时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下用脚来回擦地,经过常年累月地摩擦,竟把水泥地磨去了一层。后来,这里被称为“马克思”的脚印。 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的主要工作就是阅读堆积如山的文献,摘录各种文献的要点,发现其中的问题,吸取有益的思想资料。从

茶文化博物馆展示设计

茶文化博物馆展示设计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信息产业与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在展示与教育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以收藏文物及标本为主的博物馆开始关注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即由以藏品为本的博物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博物馆。博物馆文化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物”的研究转移到“人”的研究上来,博物馆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延伸。中国茶叶博物馆作为展示中华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审视并反思这个问题,并努力对“以人为本”的展示新理念进行尝试,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本文试就以茶博为例,初步探讨“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在博物馆的应用和实施。 1 “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 自1873年法国卢浮宫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但是在西方博物馆发展初期,一直都以“物”为本,展览围绕着藏品展开,没有过多地考虑、研究观众的心理需要。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博物馆数量的增多,竞争的加剧,博物馆从业人员才开始意识到“人”的心理,并在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上把“为当代和未来的公众服务的博物馆”作为主题。到了2001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19次国际博协(ICOM)全体会议和20届国际博协全体大会上,又提出了“管理变革:博物馆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挑战”的主题,说明“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仍是当代博物馆发展的趋势。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发展的大趋势,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对人类生存的重要作用,因此博物馆提出“以人为本”的宗旨,支持博物馆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也是时代的要求。国外博物馆无论规模大小,档次高低,一切工作均围绕着观众及社会教育来进行,围绕着为公众服务来展开,始终把人放在主体和中心位置,博物馆通过改进展览、强化服务,拉近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