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脑卒中病人鼻饲的护理

脑卒中病人鼻饲的护理

脑卒中病人鼻饲的护理
脑卒中病人鼻饲的护理

脑卒中病人鼻饲的护理

天津市天和医院脑系科 300050

摘要重症脑卒中患者往往意识丧失,吞咽功能丧失致进食障碍,加之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剧增,肠外营养不能满足机体所需,所以保留胃管鼻饲流质成为重要的营养途径。在护理过程中可出现反流误吸、腹泻、鼻饲管阻塞、鼻饲管脱落、便秘等并发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应尽量做好预防性护理,避免出现上述并发症,以减少病人的痛苦,使鼻饲给食得以顺利进行,做好患者的营养支持

治疗促使病人早日康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脑卒中病人的治愈率逐步提高,但有许多患者仍存在吞咽功能障碍脑卒中病人须经胃管注食的病例已很普遍,有的甚至是长期鼻饲给与营养支持,在护理过程中还应指导患者家属参与鼻饲过程,以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关键词:脑卒中;鼻饲;护理

脑卒中也称中风,包括缺血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尤其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往往意识丧失,吞咽功能丧失致进食障碍,加之患者机

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剧增,肠外营养不能满足机体所需,所以保留胃管鼻饲流质成为重要的营养途径。2005 年3 月至2007 年3月,对90 例脑卒中保留胃管行鼻饲的患者进行观察护理,总结了一些护

理体会及经验,使保留胃管鼻饲流质患者护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 资料及方法

1. 1 一般资料共90 例,其中男性61 例,女性29例,年龄53~88 岁,本组病例的诊断均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标准

[1 ]。GCS 评分3~5 分28例,6~8 分62 例。病种分布:脑出血32 例,脑梗死4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 例。本组病例均采用16~18F硅胶鼻胃管,鼻饲营养液可自行配制,亦可用肠内营养液能全力(荷Nutricia 公司产品) 。

1. 2 方法本组均行保留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采用硅胶鼻胃管,经鼻腔插入,长度约为患者发际至剑突,长约45~55cm ,润滑胃管,动作轻柔[2 ]。

2 结果

本组患者12 例因病情凶险死亡,余78 例均好转出院。鼻饲期间并发反流误吸14 例,腹泻13 例,鼻饲管阻塞5 例,鼻饲管脱落11 例,便秘10 例,通过精心护理好转痊愈。

3 护理

3. 1 常规护理①由于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引起肠道感染,用物应每日消毒,严格无菌操作。②防止口腔感染,做好口腔护理,每日予生理盐水棉球行口腔护理二次,如有口腔感染应选择性使用口腔护理液。③每次鼻饲前须证实胃管在胃内方可注食,胃管固定牢固,防止滑脱。④每次鼻饲后用约30ml 温开水冲洗胃管。以防胃管中食物残留堵塞胃管。⑤做好患者鼻腔护理,每日盐水棉签清洁湿润鼻腔,鼻粘膜干燥者可点滴少许石蜡油。⑥胃管每月更换一次,并从另一鼻孔插入。

3. 2 常见并发症护理

3. 2. 1 反流误吸本组有14 例出现反流,其中误吸3例,反流常见的

原因是鼻饲液注入过快、量过大及胃潴留等。严重的可导致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鼻饲病人往往伴有呼吸道感染并产生大量痰液,很多是由于鼻饲不当造成吸入性肺炎所致。预防护理①每次鼻饲前首先判断胃管位置,抽吸胃液,胃管不得滑脱,必要时可做好插入长度的标记。②判断是否有胃残留过多,若抽出胃液大于100ml 则需暂停鼻饲,按胃潴留处理。③鼻饲时宜采用半卧位1小时,鼻饲后半小时内不得翻身、吸痰、叩背等。④一旦发生误吸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尽口鼻内反流物。

3. 2. 2 腹泻本组有13 例发生腹泻,腹泻发生的原因①鼻饲量过多,过多注入高渗性混合乳引起消化不良。②无菌操作不严格,鼻饲用物消毒不够,尤其是室温过高易引起鼻饲液变质、用物污染等。③鼻饲液温度过低,刺激肠蠕动引起一过性腹泻,鼻饲液过于油腻引起脂

肪性腹泻。预防措施定时定量鼻饲,每次不得超过250ml ,患者消化功能减弱时可选用促进胃动力药如吗丁啉。鼻饲液新鲜配置,不宜存放冰箱过久再食用,所有餐具等鼻饲用物每餐消毒,应先清洗再用沸水

烫5 分钟。反复加热的鼻饲液不宜再使用。指导患者家属鼻饲液的配置宜清淡有营养易消化。若发生腹泻应留取大便化验,并做好患者肛周皮肤护理,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搽氯锌油软膏。

3. 2. 3 鼻饲管阻塞本组发生5 例鼻饲管阻塞。阻塞多数是由于鼻饲液中食物残渣过多,或鼻饲液过于浓稠,如粘稠的米汤。本组5 例所发生的阻管有4 例均是由于家属经常为其提供米汤作为鼻饲液,护士在鼻饲时感觉有阻力,3~5 次以后就容易堵管了。所以建议最好不

用米汤作为鼻饲液,若家属执意要用可嘱其稀薄一点,并于鼻饲后多

予温开水冲洗,冲洗时速度稍快点,胃管每月更换一次。

3. 2. 4 鼻饲管脱落本组发生11 例,脱落可由于患者不予配合自行拔管,特别是我中风中心病人,疾病期间多烦躁不予配合。患者剧烈咳嗽或者剧烈呕吐亦可致胃管滑脱。预防措施:固定牢固,对于烦躁病人可征得家属同意使用床头约束带。咳嗽呃逆或呕吐时护士应在旁边看护,必要时可用手暂时按压固定,并及时止咳、止呕、止呃逆。经常及时查看胃管是否有滑脱迹象。临床曾出现胃管脱落盘曲在口腔中的例子,所以查看胃管脱落不应单纯看胶布是否固定牢固,还要应用三

种胃内证实法仔细查看。

3. 2. 5 便秘本组发生10 例。脑卒中病人多数是老年人,加之长期卧床、运动量少,本身就是便秘的高发人群,加之鼻饲的食物中纤维素极少,食物总摄入量少更增加了便秘的几率,故应做好便秘的

预防。每日按顺时针方向轻柔小腹脐周。给予蔬菜汁水果汁等鼻饲。经临床证实鼻饲芹菜水、芹菜汁有通便作用,且患者没有任何痛苦,

不妨可以一试。大便三日未解可使用开塞露纳肛或做不保留灌肠。总之便秘应及时解除,因为便秘时间愈长粪快愈干结不易解除。对便秘的处理要求及时,因为便秘可增加腹压,有造成腹内压增高致再次中

风的危险。

总结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脑卒中病人的治愈率逐步提高,脑卒中病人须经胃管注食的病例已很普遍,有的甚至是长期鼻饲给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应尽量做好预防性护理,避免出现上述并发症,

以减少病人的痛苦,使鼻饲给食得以顺利进行,做好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 马容莉. 重症脑卒中患者家属参与鼻饲护理研究. 解放军护理

杂志,2004 ,8 (21) :8

[2 ] 李荣惠. 脑血管意外吞咽障碍使用鼻饲管并发症的护理.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 ,4 (8) :11

长期鼻饲患者的饮食配制护理

长期鼻饲患者的饮食配制护理 鼻饲法( nasogastric gavag)e 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鼻饲法适用于不能由口进食或拒绝进食的病人补充营养,维持正常生理需要,进行治疗。自2012年6月起,我们共对20 例鼻饲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饮食配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2 例,年龄75—98岁,平均年龄83岁,均为老年痴呆患者,其中丧失吞咽功能者17人,拒绝进食者3人,均采用一次性硅胶胃管从鼻腔插入,进行鼻饲。 护理 1、鼻饲患者饮食配制护理的重要性对于鼻饲患者来说,由于他们不能正常经口进食,限制了食品的正常选择,基本采用一些牛奶、豆浆、果汁、方面的提供机体所需高蛋白、高 米粉之类。这些食品的营养成分有限,不能多 热量、 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等。为了维持鼻饲患者正常的营养需求,应注重做好鼻饲患者的饮食护理,通过科学合理营养液

备方法,使鼻饲患者同常人一样广泛饲用各种食品,吸取充 足的营养。 2、鼻饲饮食的种类 常用鼻饲饮食包括混合奶和匀浆饮食。混合奶可用食物 包括:植物油、 奶、豆浆、炖蛋、米汤、肉汤、蔗糖、 食盐等。匀浆饮食 的可用食物包括:米饭、米粥、面条、馒头、鱼、虾、肉类、蔬菜、油、盐等。 3、鼻饲饮食的量长期鼻饲的病人,每次灌注量包括水 在内一般应 在200—300毫升,每日7次,加水数次,每日总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本组病例是混合奶与匀浆饮食交替注入。 4、饮食的搭配鼻饲患者饮食的搭配根据不同病情症状及合并症,给予合适的配方。本组病例均为老年病人,长期 卧床,易发生肺部感染、褥疮、高热、便秘、尿路感染等病 发症,在食物配置的选择上注意富含蛋白质、各类维生素及 热量、无机盐、水份、膳食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的补充。早晚 两餐采用混合奶:亨氏米粉加肠内营养蛋白粉剂(安素)加 水调制而成,其余餐次采用匀浆饮食。 5、饮食的配置

脑卒中的护理要点

脑卒中的护理要点

脑卒中的护理要点 日期:2006-8-24 11:33:02 【关闭窗口】 众所周知,脑血管意外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其致残率很高,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二传统的方法只重视药物的治疗,而忽视了护理的重要性,以至于许多病人因为没有得到优质的护 结石病、痛风患者康复园地黄金广告位招商!诚聘 聋哑耳鸣、头痛新疗法!中医治疤痕痤疮新进

展 理,而造成了皮肤完整的受损和关节孪痛变形,影响了日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现将卒中病人的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一、一般护理: 1、出血性脑血管病:绝对卧床,避免不必要的搬动,患者头部可放一轻枕,抬高15—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无呕吐、胃出血和呛咳时给与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的流食,必要时给与鼻饲;保持床铺平整,柔软,干燥,会阴部清洁,干燥,大便通畅,预防便秘。高热时给与物理降温。定时翻身,切背,预防褥疮。 ?2.缺血性脑血管病;为防止脑血流量减少,患者取平卧位,急性期病人需卧床休息,避免活动量过大,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做好大、小便护理。预防褥疮和呼吸道感染,注意观察时结合体征及肢体瘫痪的进展程度。 二、专科护理 1.[床上训练指导]急性脑血管的病人大多

意识障碍瘫痪在床,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应重视肢体的功能康复,应教给病及家属: ①保持良好的功能位,良肢位是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 ②按摩 ③被动运动,在生命体征平衡后,无进行性卒中发生,除了注意良肢位的摆放,无论神志清楚还是昏迷病人,都应早期进行被动运动。 ④主动运动,当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开展床上的主动训练,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常见的主动训练方法为: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进行等,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着重训练瘫痪肢体和软弱肌群。 2.[床下训练指导]出面性疾病不能直接由床上卧位到床下站位,而应由一个从[床上平卧到半坐位→坐位→双腿放床边坐位→站立]的过程: ①站立,协助病人双足放平置于地面,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相应交叉尽量向前伸直,低头,弯腰,收腹,重心渐移向双下肢,协助人员双手拉病人肩关节协助病人站立;若病人患肢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方法通过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评分,SAS、SD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泉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早期应用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标签: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全国第4届脑管病学术会议制定):排除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排除肝肾等器质性病变患者。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平均(58.6±6.1)岁。观察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60.1±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要求患者进行合理饮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发生,需要立刻报告给主管医师,协助其给予相应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早期护理干预。 1.2.1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恐惧情况,因此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一些相关知识是必要的,让患者能够对自身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让患者认识到接受治疗对其病情的改善的有非常大的作用。保持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及时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耐心有效的回复,缓解病患者的不良情绪。讲述手术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1]。 1.2.2康复训练针对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出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实施一对一护理和训练,调动患者的自身康复意识,使其自觉遵从康复训练,不断的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1.2.3药物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提醒并要求病患者严格遵循医嘱,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按量服药,同时要认真观察记录患者服药之后的反应情况,如果患者

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期鼻饲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期鼻饲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7-29T15:36:48.6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期作者:郭敏莹杨智英林立香 [导读] 心理护理应在鼻饲前对神志清醒的吞咽困难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解释鼻饲的目的及方法。 郭敏莹杨智英林立香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 363000) 【中图分类号】R437.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3-0153-02 脑卒中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需家人和护士的协助,尤其对吞咽困难患者,不能从口进食,需从鼻饲管喂入,鼻饲便成为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期维持营养需求和电解质平衡的有效手段。为了保证鼻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操作的规范性。 1.鼻饲前的护理 心理护理应在鼻饲前对神志清醒的吞咽困难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解释鼻饲的目的及方法,使其消除紧张情绪、更好地与护士配合。 2.鼻饲的管理 教科书护理学基础则规定每次鼻饲量不应超过200毫升,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这是临床护士进行鼻饲饮食护理和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鼻饲饮食指导的依据。但对于康复训练期的鼻饲患者每次鼻饲400ml~600ml,每日四次更合适[1]。成人胃容量为1500毫升,即使每次注入600毫升饮食也仅为胃容量的2/5,而康复期的患者要进行康复训练,卧床病人也要进行坐位的适应性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有利于在鼻饲后食物依靠重力作用,存留于胃幽门部、胃体,减少反流和误吸的危险,患者有进食后的满足感乐于接受;其次患者要进行被动或主动的功能训练使胃排空加快而不会引起胃潴留。每日四次,鼻饲更符合病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干扰患者的康复训练;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因此对于康复训练期的鼻饲患者每次鼻400ml~600ml,每日四次更合适[1]。 2.1 方法 鼻饲饮食的量由康复医师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运动量及营养状况进行计算约为每天1600ml至2000ml,水果汁和菜汁约1000ml。鼻饲体位:取坐位或半坐位,采用聚氨酯胃管,插入长度为从鼻尖到耳垂,耳垂到剑突(大约45厘米~55厘米),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将鼻饲液缓慢注入;鼻饲后保持原体位>30min。每天4次,每次400ml~600ml,间隔时间5h左右,两次间喂水或果汁菜汁200ml,鼻饲时间为除一日三餐外,晚10时加餐一次。观察内容:包括患者的主观感受,有无并发症、胃潴留、日工作量。观察方法: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观察鼻饲时和鼻饲后患者有无食物反流、误吸、呛咳、腹胀、腹泻等,在下次鼻饲时抽吸胃液观察有无食物残留,并做好记录。 2.2 鼻饲的护理 (1)配制均浆饮食时注意使其细腻均匀、呈流质状、营养含齐全。(2)鼻饲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每天按餐次分配,每天配置当日量,于4℃冰箱内存放。(3)鼻饲前应先回抽胃液,必要时要引流胃液,若残留量>100ml,提示有胃潴留,应进行胃肠减压,缓解胃潴留。(4)每次鼻饲前应煮沸营养液,待温度降至37℃~40℃时灌注,灌注餐具需严格消毒,使用一次注射器,避免引起人为的肠道感染。(5)恶心、呕吐常由鼻饲速度过快、营养液温度过低,故应减慢鼻饲速度、速度由慢到快的方式进行,以30ml/分速度注入。 2.3 防止误吸 误吸是鼻饲严重的并发症。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期,由于吞咽困难、胃排空延迟、咳嗽反射减退等均可引起误吸。故鼻饲过程中,要防止脱管堵管。如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位,将头部放低,吸出气道内异物并抽吸胃内容物,以防进一步返流而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 2.4 鼻饲管的观察护理 (1)鼻咽部黏膜因胃管放置时间较长,会导致鼻咽部黏膜损伤。每周更换胃管1次,晚上末次喂食后拔出,第2天早晨从另一侧鼻孔插入。(2)防止堵管的发生。这种情况常因注入的食物未能全部碾碎或鼻饲液黏稠度太高造成,所以注入鼻饲饮食时应在鼻饲前后冲入20ml ~30ml温开水,顺通胃管后方可注入鼻饲饮食。(3)注意观察胃管进入胃内的长度,如长度变,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防止胃管脱出或者随着胃蠕动可能滑入十二指肠内,需重新调整。(4)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及咽部的感染。(5)每次鼻饲时应先回抽胃液,观察胃液颜色,排除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如无异常,再注入鼻饲饮食。 3.鼻饲后的心理护理 患者鼻饲后会有焦虑、烦躁等情绪,作为护士应该多与患者沟通,在工作中要仔细观察。鼻饲对于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期而言是一种安全、有效补充营养供给。护理人员应具备有关鼻饲方面的相关知识,加强责任心,做好健康教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这对于改善神经功能障碍,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鼓励患者配合康复医师,努力做好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安巧,李俊香,司彤云.康复训练期的鼻饲患者单次鼻饲量和间隔时间的探讨[J].光明中医,2008,23(6)56-57.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 【关键词】脑卒 据有关报道,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为185/10万~219/10万,生存者中,病残率高达70%~80%[1],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家庭带来极大负担。所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早期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1 临床资料 我康复中心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12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全面进行了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其中男68例,女57例;年龄为30~79岁,平均56岁;脑梗死72例,脑出血53例,均经CT 检查确诊,入院时都有不同程度偏瘫,平均住院日为81d。3个月后经评定效果明显者58例,效果不明显者17例,效果最好的患者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由0分增至75分,差者ADL由75分增至85分,ADL 分数提高平均为34.2±13.97分。治疗前后总体ADL的Barthel指数的评价表见表1。 表112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前后ADL的Barthel指数评价(略) 2 护理措施 2.1 体位护理、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首先,良肢位的正确摆放是预防关节挛缩、变形的重要措施之一。良肢位是指患者在卧位或坐位时躯干及四肢一种良好体位或姿势[2]。早期患者体位是使患者上肢保持肩关节向前,肘伸直,腕关节伸展、旋后,指关节外展。患者

下肢应放在中立位,膝关节微屈,防止下肢外旋。每1~2h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变换,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再到患侧卧位,但仰卧位尽量少采用。其次,是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有学者认为康复训练越早越好[3],从发病至24h内采取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功能锻炼是最佳时间[4]。但临床上多以脑梗死发病48h后、脑出血1周后[5],生命体征平稳、疾病不再发展,给予患侧肢体、关节被动运动每日2次,护士或康复治疗师的手法要轻柔、缓慢,按由近端大关节到远端小关节的顺序依次进行,每次每个关节至少重复活动5~7次。一般先从被动活动开始,随着运动功能的恢复逐渐减少辅助量,直至患者能完成主动运动。在护士或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主动运动,每日2~3次,每次20~30min,主要训练方法有Bobarth握手、“桥式”运动、床上移行翻身、起坐运动等,应在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避免引起疼痛。 2.2 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的护理由于长期卧床,机体运动感觉障碍,血液循环不良,易发生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根据病情每2h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为患者勤换床单、被套、衣服,床铺平整、无碎屑,必要时受压部位按摩。应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给患者翻身时应进行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 2.3 肩手综合佂的预防及康复护理肩手综合征早期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手浮肿、疼痛、皮温上升。后期表现为皮肤及手部肌肉萎缩,手指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为了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病人坐位或乘坐轮椅时,应避免患侧上肢垂于一侧,上肢放于前面的

患者家属协助鼻饲的护理体会

患者家属协助鼻饲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鼻饲患者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生命体征平稳、无消化道症状和鼻饲禁忌症的128例鼻饲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通过护士对患者家属进行计划性、随机性、示范性鼻饲操作及相关知 识的宣教,家属掌握鼻饲操作后,让家属协助鼻饲护理。结果:通过正规全面的 宣教,家属均能正确有效地为患者进行鼻饲护理。结论:家属协助鼻饲的护理方 法是安全可行的,既节省了护理人力,又提高了患方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家属协助;鼻饲;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1-0194-02 神经内科意识障碍和吞咽障碍的患者很多,其中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45%[1]。通 常不能经口进食或进食有呛咳的患者,为保证营养摄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采取鼻饲方 式进食,而神经内科又是鼻饲人数较多的科室,日常患者的进餐时间大多相同,同一时间段 需鼻饲的患者较多,而当班护士的工作量又很大,往往患者需要鼻饲时,护士没能做到一呼 即到,让患者久等后食物容易放凉,或因与家属有事要做存在时间冲突等原因,造成患者不 能及时进食,家属或患者就容易出现不满意情绪。再者,有些患者出院后也要居家鼻饲食物,为保证出院后居家鼻饲护理正常进行,家属也应学会鼻饲护理。我科在临床实践中,教会患 者家属协助鼻饲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的鼻饲患者共128例,年龄30至93岁,疾病诊断: 脑出血、脑梗死、植物人、重症肌无力、脑炎。其中清醒患者43例,意识障碍患者85例。 2.方法 2.1 鼻饲患者的病情选择标准 生命体征平稳,意识障碍或清醒均可,无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便血等,无鼻饲禁忌症。 2.2 能协助鼻饲的家属选择标准 通过护士的专业指导,懂得鼻饲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懂得食物的配制要求,理解并配合鼻饲护理工作。 2.3 协助鼻饲的宣教实施。 患者病情平稳后,责任护士就可以开始实施让家属配合护士做鼻饲的宣教。主要通过计划性教育、随机性教育、示范性教育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指导。 2.3.1计划性教育做好让家属协助鼻饲的前期准备工作,从患者插胃管进行鼻饲之日起,向家属宣教鼻饲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促进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告知鼻饲流质饮食的食材选用、配制、保存方法,食物的量及温度,鼻饲的方法、次数、间隔时间,鼻饲用的注射器抽吸方 法及鼻饲的速度,鼻饲过程如何观察患者的面色及进食反应,有异常如何呼叫医护人员。 2.3.2随机性教育利用一切与家属沟通的机会随时进行常规和相关知识的宣教,如胃管 刻度的观察,防止胃管脱出的方法,防止返流及误吸的方法等[2]。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 发表时间:2015-12-02T10:45:05.87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4期作者:刘振英 [导读] 山东省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表现为病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有意识障碍且发病持续24 h或以上。 刘振英 山东省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 2301050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表现为病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有意识障碍且发病持续24 h或以上。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幸存者中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率在40%以上。我院对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同时,进行了康复治疗与护理,在减少致残、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等方面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35~76岁,平均52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15例脑栓塞10例;本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有计划、有步骤的康复护理,未发生护理不当所致的护理并发症,大部分患者都能生活自理。 2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社会、生理、心理状况,更多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鼓励他们面对现实,排解不良情绪。向患者及家属宣教那些配合治疗获得成功的患者的实例,使病人和家属看到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易消化,避免动物脂肪及牛羊肉等,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品。多吃水果蔬菜饮食不宜过饱,宜少量多餐,要保持大便通畅。 2.3急性期康复护理:可以开始于发病后的24~48 h,如果是血栓塞脑卒中,病情稳定即可着手。此期配合临床治疗,可以减少继发性神经损伤,同时为下一步训练做好准备。良姿的摆放是早期偏瘫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肌肉萎缩最有效的方法。患者应卧于硬质床上,保证正确的卧床姿势,且经常更换体位,仰卧位由于受紧张性颈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跃,可以加重挛缩模式,同时,由于患侧骨盆后旋,下肢外旋易致骶尾、足跟及外踝的压疮,不宜取仰卧位。俯卧位是预防髋部屈曲和腰部屈曲造成挛缩的最佳卧姿,但应防止窒息的发生。挛缩的预防主要是有规律地运动瘫痪的关节,每日3~4次,每次每个动作进行10次左右,活动顺序由上而下,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幅度由小到大牵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及关节周围组织,多做与挛缩方向相反的运动,到主动运动恢复。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以减少肿胀,亦是对患肢的感觉刺激。对肌张力高的肌群采取安抚性质的推摩使其放松,对肌张力低的肌群则予以擦摩和揉捏。 2.4 恢复期康复护理:(1)软瘫期:恢复和提高肌张力,诱发肢体主动运动。鼓励患者健侧肢体主动运动;尽早进行患肢被动运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动作轻柔,幅度要大,避免粗暴用力,拉伤关节,影响恢复;安静时良性肢体摆放,患侧上肢处于伸展外旋位,下肢处于屈曲内旋位,下肢处于屈曲内旋位,膝关节下垫枕或褥子,通过拮抗上下肢前后肌群肌张力不同,改善肢体前后肌群牵拉均衡,协调肢体运动,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另外配合针灸理疗和面部热疗,1次/日,每次30分钟,通过以上康复护理治疗,促进支配患侧肢体神经再通。(2)痉挛期:通过肌肉按摩、热敷、针灸等理疗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出现。(3)改善期:评估患者的瘫痪情况,按由简到繁、由易至难的原则,对患者制定运动训练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训练时注意上肢和手的训练,手的功能基本上是最后恢复的,有的终生都难以恢复,应注意其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精细性的训练。 2.5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手的技巧性、四肢的精细协调训练。将各种训练方式融入日常活动练习中,使患者掌握“自我护理”技巧。 2.6后遗症护理:有一部分患者会遗留下痉挛、肌力减退、挛缩畸形、甚至软瘫的后遗症,仍应继续训练,利用残存功能,防止功能退化和肌肉萎缩。 3结果 生活完全自理者20例,基本能自理者19例,不能自理者1例。 4讨论 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延续,是实现整体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其心理、病理及生理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使患者的复发率和致残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恢复了患者生活、工作、学习的能力,明显有效降低致残、致死率。 参考文献: [1]温云华,郭金娥,刘富英,等.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1,7(3):171-172. [2]李秀峰.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7):551-552.

鼻饲病人的护理

鼻饲病人的护理 【关键词】鼻饲病人;护理 鼻饲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某些术后或肿瘤、食道狭窄、食管气管瘘者等。通过胃管供给流质软食,以保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需要。 胃管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或前额发际至剑突距离,成人约45~55cm。昏迷患者因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了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在插管前将患者头后仰,当插到15cm时,以左手将患者的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使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到达胃内。插管动作要缓慢、轻稳,非凡是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处时,以免损伤食管黏膜。 鼻饲的饮食一般都是医院营养科配方的匀浆液混合奶,也可有外购的各种营养成品,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病情稳定后要及时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一些老年患者因长期鼻饲混合奶,而产生便秘和腹泻,混合奶虽然热量高,但营养不够全面,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可适当加入一些果汁、菜水、豆汁、鱼汤、鸡汤、植物油等,以使营养全面。 鼻饲饮食的温度应在38-40度左右,不可过热或过冷。太热刺激食道及胃粘膜导致损伤,温度太低极易引起胃痉挛、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腹胀不适,因此有条件情况下最好以水温计测试温度,也可将鼻饲液滴于手腕内侧部不感觉烫为宜。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灌入,防止产生凝块。服药时应将药研碎,溶解后再灌入。 每次鼻饲前应判定胃管确在胃内方可注食。检查胃管是否确在胃内的方法有三种:①胃管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②用注射器从胃内注入10ml空气,置听诊器于胃部,能听到气过水声。③将胃管开口端置盛水碗内应无气体逸出,如有大量气体逸出,表明误入气管。特别应注意的是老年人因咽部对刺激反应迟钝,误入肺部可无明显的咳嗽,或因肺部感染痰液粘稠,误入肺部后痰液堵塞管道时也无明显的气泡溢出。同时还要观察胃管是否盘在口中,若有应及时拔出后重新插入。如患者同时吸氧,应严格区分胃管与氧气管,以防将氧气管与胃管混肴。 鼻饲进餐前一定要抽吸胃液观察。观察胃液的性质,有无出血倾向及食物消化情况,若胃液中有血丝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停止进餐,遵照医嘱给予应用止血药物。观察食物的消化情况,若有食物潴留应暂缓进餐或减少进餐量,若抽不出胃液时可用注射器从胃内注入10ml空气,置听诊器于胃部听气过水声判定胃管是否在胃内。抽出的胃液不要弃去,要注入胃内,以助消化。 鼻饲前先翻身叩背,吸痰,做好口腔护理,将患者床头摇高30-35度。鼻饲后尽量不搬动患者,不吸痰不叩背,嘱患者保持原卧位30-60分钟后再更变体位,避免引起呕吐、返流、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摘要]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所产生的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是威胁老人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1],而且是致残率甚高疾病,大约70%一80%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2]。脑卒中发病急,进展恶化快,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手段。为了能使脑卒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院前急救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急救;护理 脑卒中是老年病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为了能使脑卒中病人及早得到救治,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做好急救工作及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院外急救措施 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病人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目的是使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救治,原则上要求出诊迅速,首先要挽救病人的生命,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对病人进行适当处置后再进行安全转移。 1.1准确判断病情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缺血性两种类型。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出血,多为动态发病,病情凶险,易出现脑疝等并发症。主要以突然摔倒后意识不清、剧烈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血栓,为静态发病,以肢体功能障碍、失语为主要表现[3]。进行急救时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发病情况,迅速作出判断并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 1.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同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如病人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血压升高等症状时,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医务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进行急救,为院内的进一步救治赢取宝贵时间。 1.3防止病情恶化 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误吸或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人。抽搐者应及时给予镇静剂,放置保护性牙垫,预防舌咬伤、舌后坠,大小便失禁应及时清理并保持皮肤的干躁清洁。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应迅速给予脱水治疗以减轻脑水肿。 1.4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 建立静脉通路的原则是越早越好,迅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根据病情及时使用各种抢救药物,为保证脑的灌注压,原则上不主张降血压治疗,当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可适当选用缓和的升压药或降压药,以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缺氧加重脑水肿,不利病情恢复。 1.5迅速转运与途中监护 在进行转运前应充分评价患者的情况,对潜在的危险进行预测,给予各种必要措施使病情达到转运状态。在转运过程中应正确地搬运患者[4]。原则上脑卒中病人应尽量减少搬动,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早期的搬动病人可加重出血加重诱发脑疝形成,在护送途中病人应取平卧位,头部稍抬高,搬动病人应轻微进行移动,尤其注意对头颅的保护,减少振动。但院前急救受现场环境及医疗条件的限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争取尽早将病人转运至医院。转送前向病人家属或随车人员交代病人病情以及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同时与医院急诊

鼻饲病人的护理体会

鼻饲病人的护理体会 鼻饲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某些术后或肿瘤、食道狭窄、食管气管瘘者等。通过胃管供给流质软食,以保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需要。 胃管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或前额发际至剑突距离,成人约45 ~ 55cm。但一次性硅胶胃管头部的侧孔距尖端约8cm,按常规胃管深度,此孔位于贲门以上食管内,注入流质鼻饲液时易反流于咽喉部而发生误吸。若延长鼻饲管插入长度8 -10cm 让胃管头部的侧孔完全进入胃内,则能有效减少食物反流。昏迷患者因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了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在插管前将患者头后仰,当插到15cm 时,以左手将患者的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使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到达胃内[1]。插管动作要缓慢、轻稳地通过食管的3 个狭窄处,以免损伤食管黏膜。 鼻饲的饮食一般都是医院营养科配方的匀浆液混合奶,也可有外购的各种营养成品,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病情稳定后要及时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一些老年患者因长期鼻饲混合奶,而产生便秘和腹泻,混合奶虽然热量高,但营养不够全面,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可适当加入一些果汁、菜水、豆汁、鱼汤、鸡汤、植物油等,以使营养全面。 鼻饲饮食的温度应在38 - 40 度左右,不可过热或过冷。太热刺激食道及胃粘膜导致损伤,温度太低极易引起胃痉挛、呕吐、消化不良、腹泻、腹胀不适,因此有条件情况下最好以水温计测试温度,也可将鼻饲液滴于手腕内侧部不感觉烫为宜。新鲜果汁与奶液应分别灌入,防止产生凝块。服药时应将药研碎,溶解后再灌入。 每次鼻饲前应判定胃管确在胃内方可注食。检查胃管是否确在胃内的方法有三种: ①胃管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②用注射器从胃内注入10ml 空气,臵听诊器于胃部,能听到气过水声。③将胃管开口端臵盛水碗内应无气体逸出,如有大量气体逸出,表明误入气管[2]。特别应注意的是老年人因咽部对刺激反应迟钝,误入肺部可无明显的咳嗽,或因肺部感染痰液粘稠,误入肺部后痰液堵塞管道时也无明显的气泡溢出。同时还要观察胃管是否盘在口中,若有应及时拔出后重新插入。如患者同时吸氧,应严格区分胃管与氧气管,以防将氧气管与胃管混肴。 鼻饲进餐前一定要抽吸胃液观察。观察胃液的性质,有无出血倾向及食物消化情况,若胃液中有血丝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停止进餐,遵照医嘱给予应用止血药物。观察食物的消化情况,若有食物潴留应暂缓进餐或减少进餐量,若抽不出胃液时可用注射器从胃内注入10ml 空气,臵听诊器于胃部听气过水声判定胃管是否在胃内。抽出的胃液不要弃去,要注入胃内,以助消化。 鼻饲前先翻身拍背,吸痰,做好口腔护理,将患者床头摇高30 - 35 度。鼻饲后尽量不搬动患者,不吸痰不拍背,嘱患者保持原卧位30 - 60 分钟后再更变体位,避免引起呕吐、返流、误吸。开始鼻饲或滴注时,营养液用量宜小,浓度由低到高,避免开始时就引起明显的液体高渗状态。鼻饲后应用温水20 - 30 毫升冲净胃管,防止堵塞。 由于患者不能经口进食,要注重口腔卫生,以防真菌感染,予以口腔护理2 次/d,并密切观察口腔黏膜和鼻腔黏膜的情况。病人处于昏迷状态, 应定时翻身叩背, 预防褥疱和坠积性肺炎。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鼻饲液大多为少纤维食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弱,致使食物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多吸收,造成粪便干结。因此,应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定时给予缓泻剂,适当调整食物纤维含量,防止和减少便秘的发生。鼻饲患者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开始时鼻饲量应少,清淡。以后逐渐增多。每次灌注量包括水在内一般应在200 - 300 毫升,每日4 - 5 次,每次间隔时间2小时以上,推注速度不宜过快。鼻饲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鼻饲,立即报告当班医生。 长期鼻饲者若用普通橡胶管应每周更换胃管一次,硅胶管可每月更换一次。或根据不同的胃管使用时间要求定期更换。为了使病人得到休息,更换胃管时应在前一天喂完最后一餐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第一节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脑卒中(stroke)亦称脑血管意外(CVA),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它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 一、主要护理问题 (一)、自理能力下降:与运动障碍、共济失调有关。 (二)、舒适的改变:与肩手综合征等引起的疼痛有关。 (三)、排便模式的改变:与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直肠有关。 (四)、吞咽障碍:与球麻痹有关。 (五)、沟通交流障碍:与言语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有关。 (六)、不良情绪反应:焦虑、抑郁、恐惧等。 (七)、潜在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痉挛、再次出血或梗死、癫痫。 二、护理措施 (一)、急性期的护理: 脑卒中急性期通常是指发病后的1~3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1~2期。此期患者从偏瘫肢体无主动活动到肌肉张力开始恢复,并有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康复治疗是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原发病治疗,合并症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的基础上,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进行。 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如需搬动应在固定头部情况下,出血情况已控制时。 2、良肢位的摆放: ①主张偏瘫侧卧,以增加偏瘫侧的感觉刺激,此时偏瘫侧上肢呈肩关节前曲90°、伸肘、伸指、掌心向上;偏瘫侧下肢呈伸髋、膝稍屈、踝背屈90°,而健侧肢体放在舒适的位置。 ②仰卧位时偏瘫侧肩胛骨和骨盆下垫薄枕,偏瘫侧上肢呈肩关节稍外展、伸肘、伸腕、伸指。掌心向下;偏瘫侧下肢呈屈髋、屈膝,足踩在床面上(必要时给予一定支持)或伸髋、伸膝、踝背屈90°(足底可放支持物或置丁字鞋,痉

鼻饲病人的饮食护理要点

鼻饲病人的饮食护理 球麻痹,又称延髓麻痹,是指由延脑或大脑等病变引起的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发音障碍为主症的一组病症。通常把延髓病变所致者称真性球麻痹,大脑等病变所致者称为假性球麻痹。本症病因复杂,可由多种脑病引发。如脑梗塞、脑出血、脑炎、脑外伤、脑变性病、脱髓鞘病、脑肿瘤等,损伤相应脑组织而致病。其中以脑血管病所致者最多。由于脑血管病发病率很高,故本症亦十分常见。目前临床缺乏对本病的理想疗法,是中西医公认的难治之症。病人患此症,轻者饮食、语言困难,重者完全丧失饮食、语言功能,靠鼻饲维持生命,因重症球麻痹患者需终身使用鼻饲,因此,许多患者出院后在家庭中仍需使用鼻饲管,现针对鼻饲管的护理及鼻饲饮食的准备进行一些讲解。 一、胃管留置时间: 普通胃管每周更换1次,硅胶管每月更换1次,于晚间末次喂食后,将管快速拔除,同时夹紧管口,以免液体流入气管,次日晨换管由另一侧鼻孔插入。 二、鼻饲时的体位: 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咳嗽、吞咽反射低下及贲门括约肌处于开放状态胃液易返流而造成误吸,甚至合并肺炎。鼻饲前应将床头抬高30-40度,可避免进食过程中及进食后的呛咳、返流、呕吐等情况,减少肺炎的发生。同时,在脑卒中时由于肢体健侧吞咽功能好于患侧,鼻饲时头偏向健侧,可明显降低胃

反流的食物误吸入气管。特别应注意的是鼻饲后保持半卧位30-60分钟后再恢复平卧位,以免吸气时将食物吸入肺部,造成窒息。 三、温度: 食物要冷却至38-40度,放于前臂内侧而不觉烫,方可注入。鼻饲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烫伤或冻伤黏膜。 四、常用鼻饲饮食及量 常用鼻饲饮食包括混合奶和匀浆饮食。混合奶的可用食物包括:牛奶、豆浆、熟鸡蛋、浓米汤、肉汤、蔗糖、植物油、食盐等。匀浆饮食的可用食物包括:米饭、米粥、面条、馒头、鸡蛋、鱼、虾、鸡肉、瘦肉、猪肝、蔬菜、油、盐等。 鼻饲病人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开始时鼻饲量应少而清淡,以后逐渐增多。昏迷或较长时间未进食者,第一、二天以混合奶为主,每次50~100毫升,4小时喂一次,如无特殊不适,从第3天开始,即可进食匀浆膳。长期进食匀浆膳的病人,每次灌注量包括水在内一般应在200-400毫升,每日3~4次,加水数次,每日总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 五、鼻饲时需注意事项: 1、灌注饮食前后要注意观察胃管是否在胃中。在病人剧烈咳嗽,或出现呕吐反射时,可使胃内压上升而发生返流现象,有可能使胃管脱出而盘绕在口腔内。 2、每次鼻饲前应先回抽。有胃液时,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或胃潴留(如血性、咖啡色或空腹胃液大于1000毫升),此时应停止鼻饲,待症状好转后再行鼻饲。如无异常可缓慢注入少

鼻饲病人护理问题及对策

鼻饲病人护理问题及对策 鼻饲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常用于昏迷、吞咽困难等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他们可通过胃管注入的流质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水、药物与热量以确保机体正常审理活动的进行,本科手指的老年病人中有一部分是各种疾病引起的昏迷或吞咽困难的病人,必需给他们进行鼻饲饮食,然而鼻饲的同时亦出现各种护理问题,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护理问题及对策 1、置管失败及对策 置管失败原因有三方面:(1)胃管盘在口中;(2)鼻腔黏膜损伤;(3)误入气管。出现这三种枪口,都应及时拔除,重新插入。 处理对策:对于意识清醒的病人,置管前应向病人说明放置胃管的目的是为保证营养供给,通过胃管摄入必要的蛋白质、热量及药物,以取得病人的配合,若出现恶心呕吐,应稍等片刻,并嘱其深呼吸,或作吞咽动作;对于神志不清、吞咽困难的病人,在置管前应去枕,头后仰,当胃管插至15cm(会厌部)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颚靠近胸骨柄,以增加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后壁插入,并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插管的过程中胃管中有鲜血流出,说明伤到鼻咽部黏膜,应及时拔出,并通知医生,火灾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另一端鼻腔重新插入;如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新插入。碰到过1例反应特别差的病人,并未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而误入气管,所以应引起特别的注意【1】。 2、患者自行拔管或者胃管脱出 原因与对策:由于我科收治的多为老年病人,他们或多或少伴有一些痴呆症状或神志不清,市场用手去抓鼻饲管,稍不留神就被他给拔掉了。对于有这种情况的病人,不仅要把鼻饲管固定好,关照护理员多家看护外,还要用保护带把病人的双手适当的保护起来。但是用保护带前影响病人家属充分说明情况,取得家属谅解并配合,保护帯使用要松紧适宜,并垫以柔软的棉布,随时观察肢体血供情况,保持患者舒适卧位并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胃管放置时间长了,由于病人的日常活动,容易使胃管自行脱出,一方面我们要把鼻饲管固定良好,经常巡视检查,还要在每次给病人喂食前检查胃管的刻度,并抽吸胃液,证实胃管在胃内,方可注入。 3、围观的堵塞 堵管原因以及对策:(1)鼻饲液未调匀;(2)药丸未经研碎即注入鼻饲管;(3)鼻饲液浓度高、粘稠度大、流速缓慢,粘附于管壁造成堵管。因此,在鼻饲前后用20~30ml温开水冲管1次,减少鼻饲液附着管壁,保持官腔壁的光滑,如经胃管注药时,必要将药物碾碎成粉状,充分溶解后注入。自配鼻饲液浓度要适当后方可注入。发现堵管后,先用温开水加压冲洗导管的方法排除堵塞,如果不能排除堵塞,应拔除胃管,更换新管重新插管。 4、食物反流 原因:(1)鼻饲管移位,体位不当;(2)患者身体虚弱,吸收不良,胃排空迟缓。 处理对策:(1)确保胃管位置正确,鼻饲前均需检查胃管位置,检查胃管长度,通过观察胃管穿出鼻孔处的标记变化,可以及早发现胃管的移位,发现胃管不在胃内,应拔出重新插入;(2)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 5、鼻咽部黏膜及胃黏膜的损伤 原因:(1)病人情况差,需要长期鼻饲饮食,胃管放置时间长;(2)注入的食物过热或过冷;(3)频繁插管。 处理对策:(1)对于长期鼻饲的病人应尽量训练他的吞咽功能,使其尽早脱离胃管;(2)

脑卒中昏迷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要点

脑卒中昏迷患者的急救及护理要点 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或慢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所产生的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脑卒中是威胁老人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1],而且是致残率甚高疾病,大约70%一80%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2]。脑卒中发病急,进展恶化快,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手段。为了能使脑卒中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院前急救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脑卒中;急救;护理脑卒中是老年病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为了能使脑卒中病人及早得到救治,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做好急救工作及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院外急救措施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病人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急救,目的是使病人得到最有效的救治,原则上要求出诊迅速,首先要挽救病人的生命,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对病人进行适当处置后再进行安全转移。 1.1准确判断病情脑卒中分为出血性、缺血性两种类型。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出血,多为动态发病,病情凶险,易出现脑疝等并发症。主要以突然摔倒后意识不清、剧烈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血栓,为静态发病,以肢体功能障碍、失语为主要表现[3]。进行急救时应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发病情况,迅速作出判断并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 1.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的变化,尤其是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同时要注意患者是否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如病人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血压升高等症状时,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医务人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进行急救,为院内的进一步救治赢取宝贵时间。 1.3防止病情恶化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误吸或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人。抽搐者应及时给予镇静剂,放置保护性牙垫,预防舌咬伤、舌后坠,大小便失禁应及时清理并保持皮肤的干躁清洁。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应迅速给予脱水治疗以减轻脑水肿。1.4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建立静脉通路的原则是越早越好,迅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根据病情及时使用各种抢救药物,为保证脑的灌注压,原则上不主张降血压治疗,当血压过高或过低时,可适当选用缓和的升压药或降压药,以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缺氧加重脑水肿,不利病情恢复。 1.5

危重患者护理体会

危重病人管理体会 危重病人,很多人听到这个词都会觉得有点可怕,不仅是因为工作的辛苦与忙碌,更是因为危重病人随时都面临着抢救,时刻遭受着疾病的折磨与死亡的威胁。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就来到了神经内科,也慢慢的接触到危重病人,从刚开始跟着老师,学习翻身拍背、鼻饲、吸痰、观察病情、配合抢救等等,到现在自己也能独挡一面,不得不说管理危重病人是最能锻炼人的。 印象最深的还是刚工作不久遇到的一位患者,前一分钟病房的走廊里还是医护人员穿梭于病房中忙碌的身影,一切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一声铃响打破了病房的宁静,有位患者突然血压骤降血氧下降需要抢救,在医生的指挥下,护士马上准备抢救车抢救药物,吸痰、心肺复苏、静脉给药、联系气管插管准备抢救车,一切都在以最快的速度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患者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心率血压平稳,血氧正常···”在家属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连串的抢救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这些场景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对于这一切,我也从当初的陌生变得如此熟悉。 当我看见那些患者把生命托付给我的无助的眼神,当我看到自己用百倍的努力把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到生命的春天时,面对那些失而复得的生命,那些来之不易的欢笑,我就会感到欣慰,我就会感到无憾,我更会感到无悔。“天使”是传说中神仙的使者,是幸福

和温暖的象征。我们的职业被誉为“白衣天使”,是人们对护士形象美和内在美的深情赞誉。一袭飘然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尾帽,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我们将会继续与病人的生命同行,让病人因我们的护理而减少痛苦,因我们的健康指导而有所收获,因我们的安慰而树立信心。 危重病人病情瞬息变化更需要我们多一些细心,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热心。每天对自己所负责的病人要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危重病人,从意识情况到病情到生命体征、出入量、大便情况、皮肤、治疗用药、阳性检查、并发症预防、康复治疗等等,事无大小、不论巨细、了然于胸。也许自己多巡视一次病房就可以早一些哪怕是一分钟及时发现患者的情况,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也许多翻一次身就能及时发现皮肤受损的情况,避免形成压疮;也许多看一眼会及时发现液体外渗情况,及时停止避免加重;也许多说一句话就可以在发生情况时家属会及时注意,避免延误治疗;也许耐心的一个回答会消除家属的误解,避免一次医疗纠纷······ 在神内工作已经六年了,虽然也会时有抱怨、会觉得累,但这里是我成长的地方,有我亲爱的老师和姐妹们。有危重病人的时候,大家会一起帮忙、一起讨论、一起学习,遇到抢救更会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出现问题护士长也会组织大家学习改进。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会继续学习继续努力成为更优秀的白衣战士,战斗在患者的身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