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平衡性指导下的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

平衡性指导下的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

平衡性指导下的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

摘要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个人感情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和行为倾向,平衡性是指在三个人以上的互动中,个人必须依照一种根据特定的情境而确定的标准来行动。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呈现出多元化走向,平衡性原则可以很好的解释人际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及其得以维持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人际关系;平衡性;差序格局

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总是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各种形式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心理关系,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好恶喜厌,远近亲疏,即心理距离。平衡性是指在三个人以上的互动中,个人必须依照一种根据特定的情境而确定的标准来行动。由于人们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和人们交往行为的多样性,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千姿百态,呈现出多元化走向,平衡性原则将为这种复杂的关系的维持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解释。

1人际关系相关理论模式

研究中国人际关系是揭示中国人社会心理与行为乃至中国社会的运作之关键所在。在人际关系的理论建设过程中,研究者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人际关系问题做过概括性的讨论。如黄国光提出了华人社会人际交往理论模型,将中国人际关系分为三类: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以及混合型人际关系。翟学伟认为中国人真实的人际关系是由“人缘”、“人情”、“人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只有把握了这三者及其相互关系,才能认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质。彭泗清针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特点提出了示范—回应模式理论。此外,还有梁漱溟的伦理本位,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许光的情境中心,杨国枢的社会取向等。

2社会互动的平衡性研究的几种主要成果

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当中,关于社会互动的平衡性研究成果也不少,其基本点都是从个体出发的。而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人社会行为的背后具有整体(与部分)性或关系性的色彩。

2.1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的平衡理论

海德(1946,1958)的理论主要研究人际关系和人与所从事的社会事件的关系的一致性原理。海德平衡理论有三种变式,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海德的P-O-X 模型。如果人际关系状态处于不平衡状态,个体会觉得焦虑、不舒服,就需要有所改变。海德的平衡理论提出,只要改变其中一种关系,使整个状态的平衡值为正,就可以保持平衡。

2.2费斯丁格(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