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9吃虫的植物3

19吃虫的植物3

19吃虫的植物3
19吃虫的植物3

19.《吃虫的植物》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芳星园二小

张宇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都是吃虫的能手,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结合课外资料和同学们交流世界还有哪些奇妙的植物,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与它们能吃到虫子的关系,感受自然的神奇。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思考,知道它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吃虫的植物。(课前板书好课题)

2、●课件出示图:这两幅图中哪个是茅膏菜,哪个是猪笼草吗?

你怎么一下子就认出来的?说明同学们对课文了解的不错。

二、精读课文,了解这两种植物吃虫的办法及原因:

1、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课文那几自然段介绍茅膏菜和猪笼草的样子?用直线画出,用你自己的话来介绍。

(1)●课件出示,课文那几自然段介绍它们的样子?(1、3)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茅膏草的样子?(填空回答)

猪笼草?

(2)猪笼草●叶尖挂着袋子●(课件出示)比较这两个句子,你认为哪句话好,为什么?

*袋子小的很小,大的很大。

*袋子小的不过5厘米左右长,大的有100厘米长,可以盛四五碗水。

①用具体●数字介绍猪笼草袋子的大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用手比一比有多长?让我们一下子就知道猪笼草的袋子有多大。

(3)●袋底的“积水”是什么?(积水较上引号说明不是真的积水,而是猪笼草分泌出来的消化液。)

2、知道茅膏菜和猪笼草的样子,你们还想研究什么?

(1)●用曲线画出:茅膏菜是怎样吃虫的?

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吃到虫子?简单写在相关语句旁边。

(2)自己读书,画批,汇报。

茅膏菜是怎样吃虫的呢?

●(要是小虫落在上面,马上就会被它粘住。)

谁来读读这句话?

①谁能把“马上”换一个词?

②换的这些词都是描写它的什么?速度快)

③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同时(指名读)●课件出示:同时,叶片紧紧地卷起来,小虫怎么也逃脱不了。

①假如这就是茅膏菜的叶片,你给大家做做这个动作?

②真的很紧,为什么这么使劲?读出感受来,指3人读。

2、是啊,小虫就这样被茅膏菜吃掉了,●联系外形的特点想一想,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完整地说一说它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半月形——易卷起

又嫩又绿——吸引小虫

柔毛、黏液——粘住小虫

3、原来,茅膏菜的外形特点是很有利于它吃到虫子的,文中还给我们举了具体的事例呢?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小结:这里举了一个例子写茅膏菜怎么吃苍蝇的,这是一种写法叫“举例”。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说明它是吃虫的能手)

4、梳理第一部分的写作结构。

(1)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茅膏菜是吃虫的能手,那么作者在写茅膏菜的时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茅膏菜的样子。茅膏菜是怎样吃虫的。例举苍蝇被茅膏菜消化的例子。)

(结合板书)课文在介绍茅膏菜时是按照先写样子,再写怎样吃虫,并举例进行说明这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二)学习第二部分“猪笼草”

1、(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3、4段?)我们看看猪笼草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

(猪笼草先写样子,再写怎样吃虫,并举例进行说明这样的顺序来介绍的。)请你用刚才的方法自学猪笼草是怎样吃虫的?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2、谁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它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预设:因为猪笼草有袋子,所以能装虫子。

因为猪笼草的柔毛上有蜜汁,会吸引小虫子。

因为袋口滑,所以小虫会掉入袋子。

因为有积水,所以会消化虫子。

3、文中猪笼草吃虫的举的是什么例子?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4、作者在介绍猪笼草的时候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的?(先写植物的样子,再写植物怎样吃虫,最后举例说明)

(三)、小结写作方法:

1、跟随作者的介绍,我们认识了两种神奇的植物,茅膏菜和猪笼草,你最喜欢哪种植物,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思考,文中在介绍这两种吃虫植物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介绍样子——怎样吃虫——举例)

2、他们的选材是不同的,茅膏菜是用带黏液的腺体吃虫,猪笼草是用捕虫囊吃虫的。

三、课外延伸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1、大自然中还有很多能吃虫子的植物呢,请打开语文读本P87,41靠记忆狩猎的捕蝇草

(1)小声读课文: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19课吃虫的植物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样子,怎样吃虫

不同点:原因

(2)●(出示图片)这是什么?它是怎样吃虫的?为什么能捕到虫子?

2、(机动)拓展交流自然界中一些奇妙的植物。(课件出示图片)

(四)、小结:在我们的世界上有许多奇妙的植物、动物和事情,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你想了解更多的吃虫植物吗?老师向你们介绍一本书《食虫植物》,同学们可以去读一读或登陆相关的网站去查阅一番。

板书设计:

茅膏菜样子

19、吃虫的植物猪笼草怎样吃虫

举例

捕蝇草原因

《梦想的力量》课文原文

《梦想的力量》课文原文 梦想的力量 “妈妈,给我70元钱。”2019年的一天,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 middot;希里杰克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向妈妈伸出手说,“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原来,这天老师在给一年级学生上课的时候,讲道:“在非洲,许多孩子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如果能捐出70元钱,就能帮他们挖一口井。”“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一整天,“70元钱一口井”一直在瑞恩的脑子里转着。“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瑞恩下定了决心。 面对瑞恩的请求,妈妈说:“瑞恩,70元钱可不是小数目,得靠你自己去挣。”瑞恩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在冰箱上放了一个旧饼干盒,并为瑞恩画了一个积分表,上面有35个格。饼干盒里每增加两元钱,瑞恩就可以涂掉一格。妈妈说:“瑞恩,记住,你只能靠做额外的家务活来赚这些钱,愿意吗?”瑞恩点了点头。 35个格子终于被涂掉了。4月下旬(xún)的一个早上,瑞恩抱着装有零钱的饼干盒,把辛辛苦苦挣来的70元钱交给了募(mù) 捐项目的负责人。 “太谢谢你了,瑞恩!”项目负责人接过捐款,向瑞恩介绍了在非洲进行的“洁净的水”募捐项目。最后,她不好意思地说,70元其实只能买一个水泵(bèng),挖一口井得要2019元。瑞恩还小,他不知道20 19元是个多么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 吧!” 可是,让瑞恩通过自己干活来攒够2019元,实在是太困难了。尽管如此,瑞恩并没有放弃。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很快,瑞恩的故事传遍了加拿大。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提纲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提纲 第一单元 1《草原》: A 作者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线索:草原美景、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草原美景、迎客、待客、话别)(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B 说说对“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答: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C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丝绸之路》 文化交流之路、经济交流之路、友谊交流之路、商贸交流之路。 3《白杨》 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A 中心思想: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B 线索:望白杨——说白杨(爸爸介绍白杨,同时也借白杨表露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希望孩子成为白杨(借物喻人)【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C 含义深刻的句子: 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概括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 1、《草原》这篇课文写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 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3、《白杨》这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 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 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 5、《古诗词三首》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 天真烂漫的天性。 6、《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文章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 林海音。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就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7、《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 8、《童年的发现》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 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9、《儿童诗两首》写了当代儿童的(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憧憬),展示了当代儿童的(生活乐趣)。其中《我想》极富(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10、《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 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反映出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11、《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 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赞扬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12、《半截蜡烛》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 唱词来推进情节。 《半截蜡烛》是一个短小的(剧本)。描写了在(第二届世界大战)期间,一家(法国人)机智勇敢地与德国敌人作斗争,从而(保住了秘密及全家人性命)的故事。赞扬了法国人民为了(国家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的献身精神以及他们(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13、《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 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它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嗦、废话连篇),(缺乏共同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告诉人们,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14、《再见了,亲人》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 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表达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那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歌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作者是以志愿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都饱含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同时,这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3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15、《金色的鱼钩》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16、《桥》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吃虫的植物》教学设计

《吃虫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都是吃虫的能手,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外资料交流世界上奇妙的植物,产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4、体会举例说明的作用,通过读写结合学习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茅膏菜、猪笼草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 学习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神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吃虫的植物》,回忆一下,这篇文章介绍了哪两种吃虫的植物?(师板书:茅膏菜猪笼草)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两种吃虫的植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神奇) 这两种植物真的那么神奇、真的可以吃虫子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两种有趣的植物,一起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二、精读课文,感悟神奇 (一)根据读书提示,自主学习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茅膏菜样子的语句,用“~~~~~”画出它是怎样吃虫的。 (2)想一想:它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3)读一读这些词句,感受神奇之处。 2.汇报:谁来说说茅膏菜长什么样子?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 (半月形、又嫩又绿、有黏液) 3.茅膏菜的样子这么奇特,它又是怎样吃虫的呢? A.要是小虫落在上面,马上就会被它粘住。同时,叶片紧紧地卷起来,小虫怎么也逃脱不了。 (1).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吃虫快、粘得牢、卷得紧)读出你的感受。

过渡:一片小小的叶子竟然能这么快速地把小虫牢牢粘住,并且紧紧地卷起来,你说它神不神奇? (2)读出神奇。 B.有一次……只剩下两片翅膀与六条细腿。 (拼命地、越…越、竟、只剩下) 过渡:其实茅膏菜并不大,直径长约1厘米,最后把苍蝇消化得只剩下两片翅膀和六条细腿,可见它真是——吃虫的能手。 4.想象 (1).此时你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虫,可以是一只小蜜蜂,可以是一只苍蝇、也可以是一只蚊子,你飞啊飞,来到了一片茅膏菜旁,你会看到什么样的茅膏菜?你又会想些什么呢? (2).此时你们就是那一株株的茅膏菜,看到身边有一只小虫飞来飞去,此时你们这些茅膏菜又在想些什么? (3).你们同桌合作,一人是茅膏菜,一人是小虫,表演一下茅膏菜是怎样吃掉小虫的? (4).一组表演,其他同学评价 (5).那你们想不想看看茅膏菜到底是怎么吃虫的啊?现在就让我们观看一段视频,看看茅膏菜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怎样吃虫的? (6)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读出神奇) (7)对比体会举例说明的好处。 两段话同样是描写茅膏菜吃虫,但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段话概括写出茅膏菜怎么吃虫的,第二段用了一个例子写出茅膏菜怎样吃虫)这个例子有什么好处么?(具体、生动地写出茅膏菜到底是怎样吃虫的)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或举例说明。(板书) 5.那茅膏菜为什么能吃到虫子呢?(因为…所以) 它是靠什么来吸引小虫的呢? ——因为叶子又嫩又绿,黏液带有香味 它为什么能牢牢地粘住小虫呢? ——因为黏液的黏性强 它为什么能紧紧地把小虫紧紧地卷起来呢? ——因为半月形的叶子容易卷紧。 总结:正是因为茅膏菜有这样的结构,所以才能吃到虫子啊! 6.归纳写作方法 ①课文在介绍茅膏菜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先写——样子,再写——怎样吃虫,并通过一个例子说明它是吃虫的能手。 ②回顾课文第一部分,围绕哪句话写的?

宁夏中卫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宁夏中卫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2020七上·夏津期中) 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 . 除病毒外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B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 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 (2分) (2018七上·蓟州期中) 含羞草是一种观赏植物,用手碰触其叶,小叶片迅速合拢.这种现象称为() A . 生物的繁殖 B . 生物的运动 C . 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D . 生物的生长 3. (2分) (2015八上·山东期中) 下列语句中,描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 . 南橘北枳 B . 草盛豆苗稀 C . 春江水暖鸭先知 D . 雨露滋润禾苗壮 4. (2分) (2017八下·东莞期中)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开始于() A . 作出假设 B .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C . 制定和实施计划 D . 表达和交流 5. (2分) (2017八上·阳东月考) 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鱼体呈梭形,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B . 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 C . 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 . 昆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6. (2分)下表为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的一些信息(“√”表示能够存活,“一”表示不能存活)不能由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A . 该实验研究的是水体pH变化对部分生物的影响 B . 上述生物中,牛蛙胚胎在水体pH变化时存活范围最大 C . 水体pH发生变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 D . 水体pH为3.0~4.5时,最适合这些生物生存 7. (2分)(2017·青岛模拟)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 草盛豆苗稀 D . 春江水暖鸭先知 8. (2分) (2017七下·成都期中)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A . 该食物网共有四条食物链 B . 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 C . 该食物网所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 鹰和蛇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 9. (2分) (2017七上·湛江期末) 下图是某种小麦在不同时期平均每天需水量的柱形图,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的发育期是()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日积月累_总 复习Word版

要求背诵默写的重点课文段落第1课《草原》第12自然段第3课《白杨》第1213自然段第5课《古诗词三首》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全文第10课《杨氏之子》全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全文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三自然段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第456自然段全部的日积月累《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千里迢迢肝胆相照风雨无阻坚贞不屈赤胆忠心全心全意鞠躬尽瘁扶危济困赴汤蹈火冲锋陷阵程门立雪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shù进曹营一言不发梁山泊的军师无吴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印度泰戈尔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俄国普希金《童年的发现》费奥多罗夫是个幽默天真单纯爱探究善于想象的人《杨氏之子》杨氏之子个聪明机智幽默的人《晏子使楚》晏子是个机智过人临危不惧爱国能言善辩的人《金色的鱼钩》赞扬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桥》赞扬了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梦想的力量》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将相和》蔺相如个机智勇敢足智多谋临危不惧对友人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人廉颇是个知错就改豪爽直率的人《草船借箭》诸葛亮是个神机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背诵内容整理-全部

五年级下册语文背诵卡 1、《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留,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3、《白杨》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5《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6、《冬阳·童年·骆驼队》 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0、《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再见了,亲人》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26、《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原文打印版.doc

按住ctrl键+想看的课题,即可跳到相对应的文本内容。 目录 第一单元:走进西部 (2) 1.草原 (2) 3.白杨 (3)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4) 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 (5) 第5课《古诗词三首》 (5) 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 (6) 第7课《祖父的园子》 (7) 第8课《童年的发现》 (8) 第9课《儿童诗两首》 (9) 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 (12) 第10课《杨氏之子》 (12) 第11课《晏子使楚》 (12) 第13课《打电话》 (14) 第四单元:他们让我感动 (16) 第14课《再见了,亲人》 (16) 第15课《金色的鱼钩》 (17) 第16课《桥》 (18) 第17课《梦想的力量》 (19) 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著 (21) 第18课《将相和》 (21) 第19课《草船借箭》 (22) 第20课《景阳冈》 (23) 第21课《猴王出世》 (25) 第六单元:走近信息世界 (26) 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 (26) 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 (26) 第23课《刷子李》 (28) 第24课《金钱的魔力》 (29) 第八单元:异域风情 (30) 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30) 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 (31) 第27课《与象共舞》 (31) 第28课《彩色的非洲》 (32)

第一单元:走进西部 1.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总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要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2.丝绸之路 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吃虫的植物教学设计

吃虫的植物(第二课时) 东高地三小王海岩教学目标: 1、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都是吃虫的能手,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外资料交流世界上奇妙的植物,产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4、体会举例说明的作用,通过读写结合学习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茅膏菜、猪笼草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 学习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神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吃虫的植物》,回忆一下,这篇文章介绍了哪两种吃虫的植物?(师板书:茅膏菜猪笼草)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两种吃虫的植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神奇)这两种植物真的那么神奇、真的可以吃虫子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两种有趣的植物,一起感受自然界的神奇! 二、精读课文,感悟神奇 (一)根据读书提示,自主学习课文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茅膏菜样子的语句,用 “~~~~~ ”画出它是怎样吃虫的。 (2)想一想:它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3)读一读这些词句,感受神奇之处。 2.汇报:谁来说说茅膏菜长什么样子?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

(半月形、又嫩又绿、有黏液) 3.茅膏菜的样子这么奇特,它又是怎样吃虫的呢? A.要是小虫落在上面,马上就会被它粘住。同时,叶片紧紧地卷起来,小虫怎么也逃脱不了。 (1).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吃虫快、粘得牢、卷得紧)读出你的感受。 过渡:一片小小的叶子竟然能这么快速地把小虫牢牢粘住,并且紧紧地卷起来,你说它神不神奇? (2)读出神奇。 B.有一次……只剩下两片翅膀与六条细腿。 (拼命地、越…越、竟、只剩下) 过渡:其实茅膏菜并不大,直径长约1厘米,最后把苍蝇消化得只剩下两片翅膀和六条细腿,可见它真是——吃虫的能手。 4.想象 (1).此时你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虫,可以是一只小蜜蜂,可以是 一只苍蝇、也可以是一只蚊子,你飞啊飞,来到了一片茅膏菜旁,你会 看到什么样的茅膏菜?你又会想些什么呢? (2).此时你们就是那一株株的茅膏菜,看到身边有一只小虫飞来 飞去,此时你们这些茅膏菜又在想些什么? (3).你们同桌合作,一人是茅膏菜,一人是小虫,表演一下茅膏 菜是怎样吃掉小虫的? (4).一组表演,其他同学评价 (5).那你们想不想看看茅膏菜到底是怎么吃虫的啊?现在就让我 们观看一段视频,看看茅膏菜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怎样吃虫的? (6)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读出神奇) (7)对比体会举例说明的好处。 两段话同样是描写茅膏菜吃虫,但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段话概括写出茅膏菜怎么吃虫的,第二段用了一个例子写出茅膏 菜怎样吃虫)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下册按课文内容填空(全册)

,天 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天底 下, ,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 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处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______________,既愿久立四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原》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也看不见什么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看见了几座蒙古包。《草原》《草原》一文的作者是(),原名(),字( ),中国著名()家、()家,满族人,代表作()。 本文记录了作者第( )次访问草原时的所( )、所 ()、所( ),赞美了草原的( )和 ( )。课文最后两句( )( ),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自制)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姓名: 1、《草原》一文的作者是(),原名(),字(),满族人,代表作()。本文记录了作者第()次访问草原时的所()、所()、所(),赞美了草原的()和()。课文最后两句()(),意思是()。 那里的天比(),空气是(),天空是(),使我总想(),表示我()。在天底下,(),而()。四面都有(),平地是(),小丘()。羊群(),一会儿(),走在哪里都像给()绿毯()。那些小丘的()是那么(),就像只用(),不用()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这种(),(),又(),既(),又想()。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好像()草原的()。 我们访问的是()。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也(),除了一些()。走了许久,()望见了一条()的一条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快了,快到公社了。忽然,(),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穿着(),(),(),()。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在汽车左右与前面()。()起来:欢呼声,车声,(),()一片。车跟着马()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2、“丝绸之路”是()的通道。它东起我国的(),往西一直延伸到()。“丝绸之路”因为()而得名。 3、《白杨》的作者()。本文的写作手法是()。作者借白杨,赞扬了边疆建设者()()的远大志向。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它总是(),那么(),不(),也不()。” 4、《凉州词》的作者是()朝的()。 默写《古诗词三首》的诗句(包含朝代、作者)(请另附纸),并解释以下词义: 弄:();篙:();棹:();怪生:();清平乐:(),“乐”读()音;茅檐:();吴音:();相媚好:();翁媪:();亡赖:同(“”),亡读()音,指()。《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牌是(),题目是()。 5、《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的(),它是一部()小说,作者是台湾著名女作家()。,课文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围绕着骆驼队,写了四件事:()、()、()和(),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那样(),那样(),那样()。它们咀嚼的时候,(),大鼻孔里(),白沫子()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看它从不(),慢慢地走,();慢慢地(),()。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

《吃虫的植物》同步练习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几种吃虫的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句中的带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折扇破了,粘(nián zhān)一粘还能用。 (2)这胶水粘(nián zhān)得很。 (3)小伙子一头扎(zhāzhá)进水里。 (4)老人挣扎(zhāzhá)着挪动了两步。 3.读拼音,写词语。 (1)我jiéjìn quán li( )才把那jié( )木头搬起来。 (2)我chéng( )了满满一碗fàn( ),一不小心diēdǎo( )在地,饭撒了一地。 4.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者______( )矛______( ) ______( ) ______( ) 5.选词填空。 保持维持 (1)渔夫整天出海捕鱼,才勉强( )一家人的生活。 (2)李娜转学一年多了,我们一直( )联系。 6.阅读课文片段。 有一种会吃虫的草叫茅膏菜。它的叶子是________,________。叶子上长满了________,________上还带着黏液。要是小虫落在上面,马上就会被它 ________。同时,叶片也________,小虫怎么也________。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用上“要是……就……”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茅膏菜是怎样吃到虫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茅膏菜为什么能吃到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植物能吃虫。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Pǔbǔ)捉飞虫的毛毡苔。毛毡苔的叶子有200多根小绒(róng lóng)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bìmì)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气体,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1~2小时,小虫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喜欢在花园里拉小提琴,放交响乐。日子久了,竟发现他那院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于是,他开始正式对水稻进行试验。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没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平均每株高超过30厘米。 此外,还有能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1)用“√”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用“____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植物有不同的本领,其中毛毡苔会________、水稻会________、山芋藤能________、水葫芦能________、漆树会________…… (4)这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结构。 (5)你还知道哪些树木有神奇的功能?用一两句话向大家做简单介绍。

17梦想的力量课文原文

17、梦想的力量 “妈妈,给我70元钱。”1998年的一天,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向妈妈伸出手说,“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原来,这天老师在给一年级学生上课的时候,讲道:“在非洲,许多孩子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如果能捐出70元钱,就能帮他们挖一口井。” “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一整天,“70元钱一口井”一直在瑞恩的脑子里转着。“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瑞恩下定了决心。 面对瑞恩的请求,妈妈说:“瑞恩,70元钱可不是小数目,得靠你自己去挣。”瑞恩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在冰箱上放了一个旧饼干盒,并为瑞恩画了一个积分表,上面有35个格。饼干盒里每增加两元钱,瑞恩就可以涂掉一格。妈妈说:“瑞恩,记住,你只能靠做额外的家务活来赚这些钱,愿意吗?”瑞恩点了点头。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gù)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35个格子终于被涂掉了。4月下旬(xún)的一个早上,瑞恩抱着装有零钱的饼干盒,把辛辛苦苦挣来的70元钱交给了募(mù)捐项目的负责人。 “太谢谢你了,瑞恩!”项目负责人接过捐款,向瑞恩介绍了在非洲进行的“洁净的水”募捐项目。最后,她不好意思地说,70元其实只能买一个水泵(b èng),挖

二年级吃虫植物教案

《吃虫植物》教案

吃虫植物 课型:造型表现 授课班级:二年级五班 授课时数:一课时 教材名称及出版单位:冀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十一课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画笔或彩纸等材料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吃虫植物; 2、学生通过听故事、欣赏教学光盘,感知吃虫植物的形体特点和吃虫的 过程,并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植物捕虫的情景,进而创作表现心目中 的吃虫植物。 3、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开阔学生眼界,增长知识,培 养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用喜欢的方式表现吃虫植物吃虫的场景。 教学难点:画面表达清晰,具有情趣性。 教学具准备:彩色卡纸、油画棒、马克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天气暖洋洋,在一个大森林里面,小蜜蜂和小蝴蝶在花丛中玩耍,突然间被一株形状独特、颜色鲜艳而且还时时散发着阵阵香味的植物吸引住了,它们便在这株植物周围玩耍,但是转眼间小蝴蝶却不见了,小蜜蜂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它去哪里了吗? 生:藏起来了、丢了…… (出示幻灯片师:看,原来它在这里) 2、师:最后,小蜜蜂在花蕊里找到了小蝴蝶,原来它被这株植物的黏液粘住了,小蜜蜂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小蝴蝶救了出来。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吃昆虫的植物吗? 生:见过、没见过。 3、师:你们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了解一下吃虫植物。 二、新授: 1.点击幻灯片,请学生欣赏吃虫植物图片,指导学生了解吃虫植物的形态特征。 (1、毛毡苔:叶子能分泌出一种很粘但味道很美的黏液,闻香而至的昆 虫一接触即会被牢牢粘住,这时叶子向内卷起,把昆虫包住而吃。毛毡 苔的腺毛、叶片具有运动的能力,当一部分的腺毛粘到昆虫时,在附近 的腺毛便会全部的靠拢过来,帮忙粘住昆虫然后连叶片整个都卷曲起来,以压制住昆虫把它紧紧包裹在里面。) (2、茅膏菜:它的叶片上面长着“毛刺”,小虫触动毛刺后,它会迅速 闭合叶片,在十二小时之内把昆虫紧紧夹住。同时分泌消化液吸取昆虫 身上可食的部分。捕食方式非常灵活,如果其中一片叶子捕到了较大的 猎物,邻近的叶子就会来相助。如果一片叶子上落了两只昆虫,它就会 施展“分身术”,两只昆虫一只也跑不了。) (3、藻类:它有一个可以开合的口,开口周围有触毛。当水中的小生物 触动这些触毛时,小囊体在极短的时间里将猎物连水一起吸入捕虫器,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原文填空

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提纲(二) 一、按课文原文填空 1.这次,我看到了。那里的天比别处,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 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羊群一会儿上,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就像只用,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再走一百五十里,。草原上行车十分,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迂回的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整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群马疾驰,,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3.《白杨》白杨树从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不管遇到,它总是,, ,。”

5.《古诗词三首》《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归来饱饭黄昏后,。《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亡赖,。 6、《冬阳·童年·骆驼队》爸爸和他。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大鼻孔里冒着热气,。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 ,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长脖子底下,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夏天过去,,,骆驼队又来了,但是。冬阳底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 10、《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孔君平诣其父,,乃呼儿出。为设果,。孔指以示儿曰:“。”儿应声答曰:“。” 14、《再见了,亲人》大娘,!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这么大年纪,?!为什么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