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牛顿定律1

牛顿定律1

牛顿定律1
牛顿定律1

牛顿定律综合训练专题

牛顿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物体的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性质,与外部条件无关。物体惯性是用其质量来量度的。物体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

2、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同,即F=ma。

(2)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描述了外力的作用效果,指出了F与a是瞬时对应的。对同一物体,F与a的方向总是保持一致的,但F与v的方向则不一定是一致的。物体的运动情况是由物体的初速度与所受和外力决定的。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对于接近光速的高速物体及微观粒子的运动并不适用。

3、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同一直线上;④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⑤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无先后之分;⑥性质一定相同。

牛顿定律的应用

确定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运动状态变化分析→将力或加速度合成或分解→由牛顿运动定律列动力学方程→根据已知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列运动学方程→代入数值、解方程(组),分析和讨论解的合理性。

牛顿定律的应用:

①整体法、隔离法②超重与失重③瞬时加速度

④传送带和相对运动⑤临界问题⑥图像法

ii.例题讲解

<建议用时20分钟!>

寻找足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的相关考题

例1.(★★★)斜面C 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斜面体顶端固定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物块A 和B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且跨过定滑轮,如图所示。设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A 、B 均静止,则地面与斜面体间无摩擦力

B .若A 沿斜面均匀下滑,则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左的摩擦力

C .若B 匀速下降,则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右的摩擦力

D .若B 竖直向下加速运动,则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右的摩擦力

Tips :若 A 、B 、C 都处平衡状态,则整体法可知水平方向不可能有摩擦力故B 、C 答案都错误,若B 竖直向下加速运动,则A 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故A 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地面对斜面体有向右的摩擦力。

Key :AD

例2.(★★★★)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 0的平盘, 盘中放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伸长了L ,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 后静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为: ( ) A. (1+△L /L )mg B. (1+△L /L )(m +m 0)g C. △Lmg/L D. △L (m+m 0)g /L

Tips :开始静止,弹簧弹力与平盘及物体的重力相平衡,后再伸长△L ,弹簧弹力和重力合力提供加速度,再根据整体隔离法,物体的加速度和整体加速度相同,由重力和支持力提供。

Key : A

例3.(★★★★)如图,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不相等的物体A 、B 叠放后,一起沿斜面下滑,已知物体B 的上表面水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A 、B 一起匀速下滑,增加A 的质量,A 、B 仍一起匀速下滑

(B)若A 、B 一起匀速下滑,给A 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A 、B 会加速下滑

[来源:Z#xx#https://www.sodocs.net/doc/668232416.html,]

(C)若A 、B 一起加速下滑,增加A 的质量,A 、B 仍保持原来的加速度一起加速下滑 (D)若A 、B 一起加速下滑,给A 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A 、B 之间的摩擦力将变大

Tips :整体隔离和临界问题的综合,若AB 匀速,摩擦因数确定,增加重力或是质量仍会匀速下滑;若加速下滑,重力分力大于摩擦力,但两者比值一定,增加重力加速度不变,仍然加速下滑,摩擦力变大。

Key : ACD

例4.(★★★★)如图所示,传送皮带的水平部分AB 是绷紧的。当皮带不动时,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 所用的时间为t 1,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滑块同样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 所用的时间为t 2,则t 1和t 2相比较,可能是: ( ) A 、t 1=t 2 B 、t 1>t 2

C 、t 1<t 2

D 、因摩擦情况不明,无法判断

A B m 1

m 2

C

m

A B

Tips :当皮带不动时,滑块在AB 上做匀减速运动,摩擦力向左,当皮带顺时针转动时,若速度大于滑块到达A 点的初速度,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 点的时间小于原来时间,若皮带速度小于滑块到达A 点的初速度,则滑块刚开始减速运动,若一直减速到B 点,则所用时间与原来相同。

Key :AB

例5.(★★★★)一平板车,质量M =100千克,停在水平路面上,车身的平板离地面的高度h =1.25米,一质量m =50千克的小物块置于车的平板上,它到车尾端的距离b =1.00米,与车板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0.20,如图所示.今对平板车施一水平方向的恒力,使车向前行驶,结果物块从车板上滑落。物块刚离开车板的时刻,车向前行驶的距离s 0=2.0米.求物块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s .不计路面与平板车间以及轮轴之间的摩擦.取g =10m/s 2.

Tips :物块受到向前的摩擦力,做匀加速运动,小车受到恒力和摩擦力作用向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于物块,物块相对于小车向后运动,物块从车尾落下后向前做平抛运动,小车在物块落下时,加速度变化,继续向前加速运动。

Key : 1.625m

例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 间距离L =6m ,两皮带轮半径均为r =0.1m ,与

传送带等高的光有一小物块以v 0=5m/s 的初速度水平滑上传送带的A 端,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2,取g =10m/s 2, 问:

(1)皮带的速度大小多大、方向如何时,物块滑到B 端时速度最小?最小速度多大?运动

时间为多少?

(2)皮带的速度大小多大、方向如何时,物块滑到B 端时速度最大?最大速度多大?运动时间为多少?

Tips :(1)要使速度最小,要求物块从A 到B 一直减速,此时的条件是是皮带速度向左,或是向右但速度小于等于物块减速到B 点时的速度,由此可以算出速度和时间;(2)要使物块速度最大,即物体从A 一直加速到B 点,此时要求皮带速度向右,速度大于等于物块加速到B 的速度,由此可以算出速度大小和时间。

Key :(1)当皮带速度向左、速度大小为任意值或皮带速度向右、速度大小小于等于1m/s 时,物块到达B 端时速度为最小值1m/s ,运动时间为2s ;(2)当皮带速度向右、速度大于等于7m/s 时,物块到达B 端时速度为最大值7m/s ,运动时间为1s 。

例7.(★★★★)有两个光滑固定的斜面AB 和BC ,A 和C 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 比斜面AB 长(如图所示).一个滑块自A 点以速度v A 上滑,到达B 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 滑下.设滑块从A 点到C 点的总时间是t C ,那么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的大小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的是( )

b

h

v 0

A B

L t t c /2 t c O v v A t t c /2 t c O v v A t t c /2

t c O v v A t t c /2 t c O v v A (b )

A B

C v A

(a )

Tips :滑块在AB 段做匀减速运动,在BC 段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也是AB 段上较大, C 点的速度大小等于A 点的速度大小,可以通过机械能守恒来证明。

Key :C

例8.(★★★★)如图所示,倾角为α、质量为M 的斜面体放在一架台秤上,小滑块的质量为m 。若滑块、斜面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台秤的读数为______________;若滑块以加速度a 沿斜面体加速下滑,而斜面体仍然保持静止,则台秤的读数为______________;

Tips :静止时,系统重力大小就是台秤示数;当滑块加速下滑,处于失重状态,此时利用整体法可以求出读数

Key :(m +M )g ,(m +M )g - ma sin α

iii.强化训练

<建议用时5分钟!>

iv.专题检测

<建议用时10分钟!>

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

常见分析方法:整体隔离法和图像法

整体隔离法:一般的,两个连接体:①当连接体相对静止时,a 1=a 2 =a ,可知F 合=(m 1+m 2)a

②当连接体加速度不同,一般会有a =0,F 合=0+m 2a

图像法: ①看清坐标轴所表示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

②沿图像上各点移动,反映着一个量随另一量变化的函数关系.

③图像上任一点的斜率,反映了该点处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快慢(变化率). ④一般图像与它对应的横轴(或纵轴)之间的面积,往往也能代表一个物理量。

m

M

α

直线运动(m 1在光滑地面上,m 2在空中).已知力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m 1的加速度大小为

(A )12

cos F m m θ

+

(B )12sin F m m θ

+

(C )

1

cos F m θ

(D )

2

sin F m θ

Key :A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置在质量为M 的物体B 上,B 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振动过程中A 、B 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A 、B 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 A.0 B.kx C.

m kx M D.m kx m M

+ Key :D

3.(★★★)如图,通过空间任一点A 可作无限多个斜面,若将若干个小物体从点A 分别沿这些倾角各不相同的光滑斜面同时滑下,那么在同一时刻这些小物体所在位置所构成的面是( )

A.球面

B.抛物面

C.水平面

D.无法确定

Key :A

4.(★★★★)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固定在一根弹簧的两端,并放在光滑水平的桌面上,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 ,弹簧的质量不能忽略.甲受到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F l 作用,乙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 2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F l <F 2, 甲对弹簧的拉力就一定小于乙对弹簧的拉力

B .只要m l <m 2,甲对弹簧的拉力就一定小于乙对弹簧的拉力

C .必须F l <F 2且m l <m 2 ,甲对弹簧的拉力才一定小于乙对弹簧的拉力

D .不论F l 、F 2及m l <m 2的大小关系如何,甲对弹簧的拉力都等子乙对弹簧的拉力

Key :A

5.(★★★★)如图所示,一小车上有一个固定的水平横杆,左边有一轻杆与竖直方向成θ角与横杆固定,下端连接一小铁球,横杆右边用一根细线吊一小铁球,当小车向右做加速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α角,若θ<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 (B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沿着轻杆方向向上

(C )轻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既不与细线平行,也不沿着轻杆方向 (D )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为g tan α

Key :AD

A

6.(★★★★)如图,物体B 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物体A 相连, A 、B 都处于静止状态。用力把B 往下压到某一位置,释放后,它恰好能使A 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如果仅改变A 或B 的质量,再用力把B 往下压到同一位置后释放,要使A 能离开地面,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 A .仅增加B 的质量 B .仅减小B 的质量 C .仅增加A 的质量 D .仅减小A 的质量

Key :BD

7.(★★★★)如图,穿在足够长的水平直杆上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静止。现对小球沿杆方向施加恒力F 0,垂直于杆方向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 ,且F 的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F =kv (图中未标出).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F 0>μm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静止

(B )小球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最后做匀速运动 (C )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F 0/m (D )恒力F 0的最大功率为F 02+F 0μmg

μk

Key : BCD

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斜劈的倾角为α,在斜

劈的粗糙斜面上,有A 、B 两个物体,中间用轻杆相连,它们以一定的初速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2m ,斜面和物体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在它们运动过程中,杆中的张力是__________,水平地面对斜劈底部的支持力是__________。

Key :0,2

3cos 3sin cos Mg mg mg αμαα+-

9.(★★★★)如图所示,质量为kg M 2=的木块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4.0=μ,木块用轻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轻绳另一端施一大小为20N 的恒力F ,使木块沿地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定滑轮离地面的高度cm h 10=,木块M 可视为质点,问木块从较远处向右运动到离定滑轮多远时加速度最大?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Key :加速度的最大值为:22max

1 6.8/F a g m s M

μμ+=-≈,此时木块离定滑轮的水平距离为:

cot 25S h cm θ=≈(说明:F 、M 、μ必须满足sin F θ

≤Mg )。

10.(★★★★)“神舟五号”返回地球,穿越大气层后,在一定的高度打开阻力降落伞进一步减速下降,这一过程中若返回舱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设比例系数为k ),所受空气浮力恒定不变,且认为返回舱竖直降落。

F 0

F

θ

A

B M α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返回舱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中的AD 曲线所示,图中AB 是曲线在A 点的切线,切线交于横轴上一点B ,其坐标为(6,0),CD 是曲线AD 的渐近线,假如返回舱的总质量M =400kg ,g 取10m/s 2,试问: (1)开始计时时返回舱的加速度多大?

(2)在这一阶段返回舱所受的浮力多大?(保留到整数)

Key : (1)20m/s 2 (2)3991N

V.物理笑话

<建议用时5分钟!>

物理老师在讲惯性这一课,一个学生在下面小声讲话。老师暗示了他一眼,可他仍我行我素。

老师:我刚才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惯性.

老师:请你举个实例 。学生:刚才我在下面讲话,虽然您暗示了我一眼,但我没法马上停住,这就是惯性。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教案

第六节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2.掌握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3.通过例题分析、讨论,培养学生掌握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方法。 4.通过解题训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思维,解题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掌握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力学问题及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教学难点:对物理情景及物理过程的分析。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牛顿的几条运动定律? 学生:三条。 教师:三条定律中,哪条定律是动力学中的核心内容呢?

学生: 牛顿第二定律。 教师: 为什么它是核心呢? 学生: 因为它把物体的受力和物体的运动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教师: 本节我们就一起应用牛顿的运动定律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加深我们对定律的理解。 (二) 新课教学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教师: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联系起来,那么,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如何确定物体的运动速度、位移等运动情况?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能否判断物体的受 力情况? 学生讨论与探究,教师引导: 通过讨论教师总结:一类是根据物体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一类是根据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解这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加速度。因为由受力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利用物体的初始条件(初位置和初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位移和速度,也就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这在实际问题中有重要应用,如指挥“神舟五号”飞船的科学家,根据飞船的受力情况可以确定飞船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相反,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由此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从物体的运动情况来确定未知力。例如,知道了列车的运动情况,可以确定机车对列车的牵引力;根据天文观测知道了月球的运动情况,就可以知

1牛顿第一定律

§4. 1 牛顿第一定律 班级姓名________学号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伽利略的观点:。 笛卡尔的补充和完善:。 3、牛顿的总结: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注: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力是改变物体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定律(填“不是或是”) 4、物体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是否受力均无关;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越大,惯性就越大;越小,惯性就越小。 对惯性的理解: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不是一种力。 ②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 ③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④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可以利用惯性做事或防止惯性的不良影响。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探索历程(阅读课本第68—70页) 【问题1】亚里土多德关于运动和力的观点是怎样的?他的观点正确吗?在对运动和力的研究中,是什么影响了他对现象本质的研究? 【问题2】伽利略“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下去”的思想是如何产生的?

【问题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如何设计的?他在研究中进行了那些科学推理?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伽利略是什么观点? 【问题4】哪位科学家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如何完善?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定律内容: 2、惯性 【问题5】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 典型例题 【例1】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是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 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 【例2】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地球表面上的1/6,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时与在地球表面上时相比较( ) A.惯性减小为1/6,重力不变。 B.惯性和重力都减小为1/6。 C.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l/6。 D.惯性和重力都不变。 【例3】在车箱的顶板上用细线挂着一个小球,在下列情况下可对车厢的运动情况得出怎样的判断:Array (1)细线竖直悬挂: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线向图中左方偏斜:_______________。 (3)细线向图中右方偏斜: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物体将静止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习题汇总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则速度一定为0;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0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0;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时,速度却可以最大 2.升降机天花板上悬挂一个小球,当悬线中的拉力小于小球所受的重力时,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 .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 B .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 C .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 D .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 3.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力方向的关系是 ( ) A .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 .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力方向相同 C .速度方向总是和合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和合力相同,也可能不同 D .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 4.一人将一木箱匀速推上一粗糙斜面,在此过程中,木箱所受的合力( ) A .等于人的推力 B .等于摩擦力 C .等于零 D .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 5.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第1 s 内所受合力为F 1,第2 s 内所受合力为F 2,第3 s 内所受合力为F 3, 则( ) A .F 1、F 2、F 3大小相等,F 1与F 2、F 3方向相反 B .F 1、F 2、F 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F 1、F 2是正的,F 3是负的 D .F 1是正的,F 1、F 3是零 6.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两物体之间及M 与 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M 施加一个水平力F ,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受到的摩擦力等于F B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与M 间无摩擦,M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M a D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M )g+m a 7.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使静止的质量为m 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由底端向顶端做匀加速运动。当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去掉推力,物体刚好能到达顶点,则推力的大小为 ( ) A .mg(1-sin θ) B .2mgsin θ C .2mgcos θ D .2mg(1+sin θ) 8.从不太高的地方落下的小石块,下落速度越来越大,这是因为 ( ) A .石块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B .石块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小 C .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大 D .石块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始终向下 9.一个物体,受n 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其中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力逐渐减小到零,而其他的力保持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 ) A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 B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 C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 D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 10.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第 5 题 第 6 题

2019高一(上)物理讲义——第四章1牛顿第一定律

2019高一(上)物理讲义——第四章 1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自主探究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或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是否受力均无关;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合作探究 一、理想实验 1.两个斜面,小球从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滚下,将到达另一个斜面的某一高度. (1)若斜面光滑,则小球一定会滚到另一斜面的高度; (2)若降低另一个斜面的坡度,则小球将到达高度,不过,在另一个斜面上将滚得; (3)若把另一个斜面改成光滑的水平面,则物体将. 2.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观点 代表人物对力和运动关系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儿 二、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 (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是在可靠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利用逻辑思维对事物进行分析的产物,用实验直接验证. (3)提出了的概念,它在牛顿运动定律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惯性的理解 (1)任何物体都有惯性,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2)惯性一种力,惯性是物体的. 三、惯性与质量 问题:歼击机的质量为什么比运输机、轰炸机小得多?体操运动员身材都比较矮小?电动抽水站的电动机和水泵为什 么都要固定在很重的机座上? 1.惯性有,体现在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上物体的运动状态,表示物体的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表示物体的惯性. 2.惯性的只与物体的有关,具体关系是. 课堂检测 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作用的物体也可以运动 B.要使运动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一直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斜面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的 B.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牛顿运动定律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D.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行驶的汽车比它减速行驶时的惯性小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惯性大 C.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D.为了减小机器运转时振动,采用螺钉将其固定在地面上,这是为了增大惯性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A.kg 、m 、m / s2 B.kg 、 m / s 、 N C.kg 、m 、 s D.kg、 m / s2 、N 4.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受到的合外力而求得 5.大小分别为1N和7N的两个力作用在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上,物体能获得的最小加速度和最大加速度分别是 A.1 m / s2和7 m / s2 B.5m / s2和8m / s2 C.6 m / s2和8 m / s2 D.0 m / s2和8m / s2 6.弹簧秤的秤钩上挂一个物体,在下列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大于物体重力的是A.以一定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上升B.以一定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上升 C.以一定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D.以一定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下降 7.一物体以 7 m/ s2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是 ( g取10 m/ s2 ) A.是物体重力的0.3倍 B.是物体重力的0.7倍 C.是物体重力的1.7倍 D.物体质量未知,无法判断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理解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解释常见的惯性现象。 【要点梳理】 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对定律的理解: 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定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出来的。 6、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规律,它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合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在不受任何力时,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 要点二、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对惯性的理解。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等。惯性只有大小,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大,惯性也大。 【典型例题】 类型一、牛顿第一定律 1、(2015?峄城区校级二模)竖直向下加速下落的雨滴,假设雨滴下落到某高度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雨滴将() A.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 C.向下做减速直线运动D.静止不动 【答案】A 【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雨滴下落到某高度时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雨滴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与方向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第6节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理解领悟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我们可以从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以从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本课便涉及这两类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一般问题。 1. 力和运动关系的两类基本问题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有两类基本问题,那就是: ①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② 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2.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指的是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利用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出要求的速度和位移。 3.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指的是在运动情况(如物体的运动性质、速度、加速度或位移)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得出物体所受的力。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分析清楚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力。 4. 加速度a 是联系运动和力的纽带 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 )和运动学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v 0+at , x=v 0t+21at 2, v 2-v 02=2ax 等)中,均包含有一个共同的物理量——加速度a 。 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便可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反过来,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利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便可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可见,无论是哪种情况,加速度始终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求加速度是解决有关运动和力问题的基本思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 解决力和运动关系问题的一般步骤 牛顿第二定律F=ma ,实际上是揭示了力、加速度和质量三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方程左边是物体受到的合力,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合力的方法可以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正交分解法。方程的右边是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要确定物体的加速度就必须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 由此可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和运动关系的一般步骤是: ① 确定研究对象; ②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必要时画受力示意图; ③ 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必要时画运动过程简图; ④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⑤ 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求解要求的物理量。 6. 教材中两道例题的说明 第1道例题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求解时首先对研究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合力求出加速度,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规律确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末

高中物理第四章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物理第四章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1 牛顿第一定律 基础巩固 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A.力不是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没有力作用的物体也可以运动 B.要使运动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一直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答案:A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解析: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选项A正确;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会因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因受外力而改变,选项B错误;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选项C、D错误。 答案:A 3在物理课上,老师在讲解“惯性”概念时,做了一个小实验:用两根细绳分别悬挂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同体积的实心小铁球,用力对着乒乓球吹气,乒乓球偏离了竖直方向;用几乎同样大的力对着小铁球吹气,小铁球几乎没有动。这个实验主要说明的物理问题是()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答案:C 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的质量较小,但运动的速度较大时,惯性也可以很大 D.物体自由下落时比竖直上抛时的惯性小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A错误,B正确;惯性与质量有关,和物体的速度、运动情况无关,选项C、D错误。 答案:B 5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匀速运动。设车足够长,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 A.若m1m2,则两个小球一定相碰 D.两个小球一定不相碰 答案:D 6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一个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厢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上升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至落地,在水平方向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解析:人随火车共同运动,具有相同的向前的速度,当人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人将保持原水平方向的速度,所以仍落回到车的原处。 答案:D 7有一仪器中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M是质量较大的一个金属块,将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汽车启动时,灯亮,原理是;汽车急刹车时,灯亮。 解析:汽车启动时,金属块由于惯性相对汽车向后移,使绿灯电路接通,绿灯亮;汽车急刹车时,金属块由于惯性向前运动,使红灯接通电路,红灯亮。 答案:绿金属块由于惯性相对于汽车向后移,使绿灯电路接通红 能力提升 1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体的惯性的是 ()

12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上(习题)

图2 图3 图4 第12讲: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上) 课时规范训练 (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 图1 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各种情况中,体重计的示数最大的是 ( ) A .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 2 B .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 2 C .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 2 D .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的大小为0.5 m/s 2 2.如图2所示,一个箱子中放有一物体.已知静止时物体对下底面的压 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且物体与箱子上底面刚好接触.现将箱子以初速 度v 0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箱子所受空气阻力与箱子运动的速率成正 比,且箱子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上升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下底面有压力,且压力越来越小 B .上升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上底面有压力,且压力越来越大 C .下降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下底面有压力,且压力可能越来越大 D .下降过程中,物体对箱子的上底面有压力,且压力可能越来越小 3.如图3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加速度a 加速 转动时,小物体A 与传送带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 A .只有a >g sin θ,A 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B .只有a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第六节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 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 3、学会如何从牛顿运动定律入手求解有关物体运动状态参量。 4、学会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参量的变化求解有关物体的受力情况。 主要内容: 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受力作用的物体存在加速度.我们可以结合运动学知识, 解决有关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时,一定有加速度, 我们可以由加速度来确定物体的受力. 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确定物体的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推断物体的 二、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出受力的示意图 3.建立坐标系,根据定理列方程 4.统一单位,代入数据求解 检查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舍去不合理的解. 课本例题讲解 随堂练习 1.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物,平衡时弹簧伸长了4cm .再将重物向下拉1cm , 然后放手.则在刚放手的瞬间,重物的加速度是(取g=10m/s 2)( ) A .2.5m/s 2 B.7.5 m/s 2 C.10 m/s 2 D.12.5 m/s 2 2.如图所示,车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车厢内悬挂在车顶上小球与悬点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放在车厢底板上的物体A 跟车厢相对静止.A 的质量为m ,则A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 .mgsinθ,向右 B. mgtanθ,向右 C. mgcosθ, 向左 C. mgtanθ, 向左 3.质量为2kg 的质点,在两个力F 1=2N ,F 2=8N 的作用下,获得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1m/s 2 B.3m/s 2 C.6m/s 2 D.4m/s 2 4.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由静止开始运动,经时间t 后速 度为v .为使物体的速度增为2v ,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 A .将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1/2,其他条件不变 B .将水平力增为2F ,其他条件不变. C .将时间增为2t ,其他条件不变. D .将物体质量、水平恒力和时间都增为原来的两倍. 5.质量为m 的木块,以初速v 0能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 .如在木块上再粘一个质量为 m 的木块,仍以初速v 0在同一水平面上滑行.它们能滑行的距离为 ( ) A . 2s B .2s . C .4 s D .s A

1牛顿第一定律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4.1牛顿第一定律(学案) 蓬私高一物理组 2011/11/19 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_____ 一、考点自学 一、历史的回顾: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才能运动;_________________,物体就要静止。即力是_____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魅力: (1)伽利略注意到,当一个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______,而向上滚动时,它的速度______。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面滚动时,它的速度应该是________,而实际上球在水平面上滚动时会越来越慢,伽利略认为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作用,他推断,若____________________,球将永远滚下去。 (2)伽利略通过研究理想斜面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力不是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而恰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3. 笛卡儿 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提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也不。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除 非__________________迫使它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 ⑴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⑴揭示了物体在不受力时的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⑵揭示了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只是一种理想化状态,所以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理解:①惯性反映的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 性。 ③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与否、速度大小、 受力情况都无关。

物理新突破人教必修一练习:第四章 1 牛顿第一定律 含解析

1牛顿第一定律 基础巩固 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A.力不是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没有力作用的物体也可以运动 B.要使运动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就一直运动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答案:A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解析: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选项A正确;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会因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因受外力而改变,选项B错误;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选项C、D错误。 答案:A 3在物理课上,老师在讲解“惯性”概念时,做了一个小实验:用两根细绳分别悬挂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同体积的实心小铁球,用力对着乒乓球吹气,乒乓球偏离了竖直方向;用几乎同样大的力对着小铁球吹气,小铁球几乎没有动。这个实验主要说明的物理问题是()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答案:C 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物体的质量较小,但运动的速度较大时,惯性也可以很大 D.物体自由下落时比竖直上抛时的惯性小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A错误,B正确;惯性与质量有关,和物体的速度、运动情况无关,选项C、D错误。

答案:B 5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随车一起匀速运动。设车足够长,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 A.若m1m2,则两个小球一定相碰 D.两个小球一定不相碰 答案:D 6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一个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厢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上升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至落地,在水平方向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解析:人随火车共同运动,具有相同的向前的速度,当人向上跳起后,由于惯性人将保持原水平方向的速度,所以仍落回到车的原处。 答案:D 7有一仪器中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M是质量较大的一个金属块,将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汽车启动时,灯亮,原理是;汽车急刹车时,灯亮。 解析:汽车启动时,金属块由于惯性相对汽车向后移,使绿灯电路接通,绿灯亮;汽车急刹车时,金属块由于惯性向前运动,使红灯接通电路,红灯亮。 答案:绿金属块由于惯性相对于汽车向后移,使绿灯电路接通红 能力提升 1下列事例中,利用了物体的惯性的是 ()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每课一练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作业 1.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使F 不断减小,则在滑动过程中( ) A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 B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 C .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大再变小,速度先变小再变大 D .物体的加速度先变小再变大,速度先变大再变小 答案 D 解析 合外力决定加速度的大小,滑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外力是拉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合力.因为F 逐渐减小,所以合外力先减小后反向增大,而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而是要看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前一阶段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同向,所以速度增大,后一阶段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速度减小,因此D 正确. 2.A 、B 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滑上同一粗糙水平面,若两物体的质量为m A >m B ,两物体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两物体能滑行的最大距离x A 与x B 相比为( ) A .x A =x B B .x A >x B C .x A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教案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 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4、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三力平衡问题时一题多解的能力。 3、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2、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本质。 ★教学难点 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正确分析受力并恰当地运用正交分解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导入目标一一分析推理——归纳总结一一根据理论提出猜想——实验验证。 2、通过实例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教学用具:

多媒体、体重计、装满水的塑料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开门见山,阐明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1、甲站在体重计上静止,乙说出体重计的示数。 提出问题: 2、甲突然下蹲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乙说出示数的变化情 况:变小) 3、甲突然站起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乙说出示数的变化情 况:变大) 学生活动:甲乙两位同学到讲台上,甲站在体重计上,乙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并报给全班同学。 点评:由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分析,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共同点是什么(速度保持不变,就是状态不变) 2、给出平衡状态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作答。 可能出现的答案:1、仅受重力和支持力,都是属于二力平衡。2、速度保持 不变态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 点评:给出平衡状态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那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和学生一起对答案进行评析。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上面的实例和平衡状态的概念积极思考并回答: 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得: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基础练习题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课时牛顿运动定律 一、基础知识回顾: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物体速度)的原因,换言之,力是产生的原因。(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 2、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理解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性质——惯性。 (4)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等价性。 4、对物体的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总有保持自己原来状态(速度)的本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克服和避免。 (2)惯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无关。任何物体无论它运动还是静止,无论运动状态是改变还是不改变,物体都有惯性,且物体质量不变惯性不变。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3)物体惯性的大小是描述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强弱。物体惯性(质量)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本领强,物体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反之物体的运动状态易改变。(4)惯性不是力。 5、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物体的加速度跟成正比,跟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相同。公式是:a=F合/ m 或F合 =ma 6、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运动规律可以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中,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合=ma是矢量式,F、a都是矢量且方向相同。 (4)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定义了力的单位:“牛顿”。 7、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8、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二

4.6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学习目标: 1. 知道连结体问题。 2. 理解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动力学中的应用。 3. 初步掌握连结体问题的求解思路和解题方法。 学习重点: 连结体问题。 学习难点: 连结体问题的解题思路。 主要内容: 一、连结体问题 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经常会涉及到相互联系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类问题称为“连结体问题”。连结体一般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联系的物体构成的系统。 二、解连的基本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 当物体间相对静止,具有共同的对地加速度时,就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对整体所受的合外力列出整体的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当需要计算物体之间(或一个物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就必须把各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隔离出来,根据各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的受力情况,画出隔离体的受力图,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F A B F A B F V B A

许多具体问题中,常需要交叉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有分有合,从而可迅速求解。 【例一】如图所示,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A 和B ,其质量为m A 和m B 。当水平力 F 作用于A 左端上时,两物体一起作加速运动,其A 、B 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N 1;当水平力F 作用于B 右端上时,两物体一起做加速度运动,其A 、B 间 相互作用力大小为N 2。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两次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 .N 1+N 2

重庆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全套教案

《牛顿第一定律》三维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4)、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现象。 (5)、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应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人们经过长期的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通过本节的学习要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观点,同时体会到人们认识世界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和挑战的非凡勇气,不断地追求真理。 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教学难点 对理想实验、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工具 计算机、投影仪、CAI课件等 教学活动 (一)弓I入 教师活动:指出在力学中只研究怎样运动而不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做运动学.研究运动合力的关系的分科叫动力学.动力学知识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用途.动力学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牛顿.1678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的动力学奠基之作.牛顿运动定律确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进入新课 1、引出错误观点一一历史的回顾 教师活动:马路上有一辆车,发动机坏了,这么让它运 动起来?(播放课件) 教师设问:车运动起来后,如果不施加力的作用,车会 怎么样? 继续设问:车会不会立刻停下来?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思考 发表意见

1牛顿第一定律

【授课课题】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依据】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一物理第一学期第一篇第三章第一节 【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 2、理论依据: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促进理性思考,改善认知结构,同时感悟科学本质,领略科学精神,接受科学熏陶,并能在做人做事各方面有所应用。 【教材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它既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石,同时也是正确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第三定律乃至整个动力学知识的基础和关键。对比初中已学知识,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 1、定律表述不同:高中的表述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重在强调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突出了第一定律的独立性和意义,也为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做了一定的铺垫,便于学生在头脑里构建一个动力学的完整系统理论。 2、过程方法不同:高中教学注重感受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层层推理,重在突出理想实验这一科学方法的价值所在,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能力养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不同:高中教学注重在回顾物理学史基础上,进行历史反思,突出科学过程,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科学情操。 【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已学习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但还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层次上,在高中阶段学习中,除了要保持新鲜感,还需加大思维强度,注意知识的深化和科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的教育,让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有更深的理解。因此针对该学情及重点、难点,采用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演示实验法、讲解法、推理法、讨论法等相结合,在突破难点,形成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相关主题